有关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
宏观经济管理是以国家和全社会为标准层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是从总体上对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导向和调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一:创新性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国家经济正常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国家政府组织工作能力的体现,是对国家经济调控能力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创新性;宏观经济;管理 一、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即以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的经济为主体,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进行着改革,各个企业的内部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国企事业的部分职能和权力非常不一致,公有制的企业被归纳到市场体系中运行,即使对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政策有了进一步的放宽,但是因为不能拥有完全的生产资料,使得国家对公有制企业的各种决策还有一定的干扰作用,所以增强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对我国的经济制度的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措施 (一)明确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方向 在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设立一个目标,根据目标制定相关的政策,目标的创新对市场宏观经济的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是评定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国民经济运营是否达到目的的重要依据。 1.要有效地选择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与变化,各个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也有不同。例如,经济增长速度太快,那么制订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就是使经济经济的增长速度得到一定的控制;经济发展的速度较慢时,经济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促进经济的增长,使经济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加入WTO后,我国对宏观经济管理有了新的目标,就是保持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从多方面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2.要从经济管理的主体方面着手 在宏观经济管理上要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地提高,经济管理就要合理地控制经济的发展速度,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现平稳的趋势。 3.在与外国的经济交易上 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进出口的比例一定要合理;二是对进出口环境的优化,进出口环境的改善为我国与外界的经济交易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措施的创新想 要实现经济管理目标就要在宏观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一些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利用在经济上的不断创新,借助媒体的广泛宣传,发挥行政部门的执法监督作用,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1.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更需要法律的维护。想要使我国的经济正常运行,使社会主义经济稳步增长,就必须依靠法律。 2.要加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措施的创新,法律是最重要的依据,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一些重要的行政和经济上的事务是所有法治国家采取的主要手段。3.科技对经济建设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有也了进一步的发展,想要与世界经济同步发展,就要重视网络对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在网络上创建经济管理机构,加强网络经济管理体系的升级与建设,使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在制度上有更好的发展。 (三)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 创新加强政府宏观经济的主体创新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机构是观经济的主体,依法行使经济管理体系对其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组织整体上的创新,另一个是执行人员的创新。 1.组织上的创新 就是对政府所有部门的职责改革,以及对政府各个部门的办事能力和规模的协调。目前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市场运行进行监管及维护,不再下发更多的指令来干预市场的管理,使市场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所以说,好的管理体系对宏观经济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想要更好地实现政府在宏观管理体系中角色的转变 就要实行行政和企业分开的原则,正确认识政府的职能,更好地完善政策和决策系统。3.在宏观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确定各部门的最低权限,不能出现交叉管理的现象,最后形成一个步调统一、分工明确的政府组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国家经济正常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国家政府组织工作能力的体现,是对国家经济调控能力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改革开放和WTO的双方面促进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的日益激烈,直接导致了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复杂多变性,经济管理的观念和手段一定要创新,网络体制的广泛使用更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必须不断提高执行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根本转变彭夏康;广西质量监督导报1997-06-15 2、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与宏观管理——关于中德第六次经济发展与管理研讨会的报告魏礼群;利广安;计划经济研究1993-02-24 有关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二: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历史和实践证明,市场经济调节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 一、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概述 1.历史演变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凯恩斯主义,在1938年经济危机后得到了持久的发展。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西方国家都摒弃了市场经济自由放任不干预的模式,并逐步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本文将从以下两个阶段来具体分析: 1.1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大多都受到了重创,因此政府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方面的宏观管理策略以刺激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实行积极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西方国家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以及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来刺激投资和出口,从而达到拉消费、促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价格的稳定,这也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一。德国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突出,其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保持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其次,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对应的,西方国家都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杠杆来调节社会总需求,美国在这一时期就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刺激消费,保障就业。最后,综合手段并行使用,同时保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宏观经济管理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西方国家都十分注重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这也是调节社会需求、解决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西方国家还通过调整外汇汇率和出口价格等方式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1.220世纪70年代至今 由于长期实行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部分西方国家都普遍面临经济发展停滞乃至负增长的局面,凯恩斯主义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西方国家不断完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严格控制货币供应,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之前的货币政策虽然有效地刺激了消费,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因此,这一阶段的很多西方国家开始减少货币的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局面。其次,实行稳定、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长期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导致国家的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这也是很多西方国家,如美国、意大利等在这一时期所遇到的问题,因此,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可以摆脱收支赤字的困境,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最后,适当放松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在价格变化、汇率调节等方面实行间接控制,充分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 2.模式比较 虽然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现状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在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上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首先,从共同点上说,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其一,宏观经济的管理内容和方式上有一些共性,具有预测性和灵活性。例如,西方国家的经济计划实质上只是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来作出相应的预测,并将宏观经济的发展目标与市场行情结合起来。其二,西方国家大多采用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即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财政支出以及税收政策等来调节市场资源的配置。其次,从差异性上来说,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同:一方面,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有着各自的特点,例如,美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极力推行经济自由主义,即政府放松对市场的控制,减少对经济主体的干预。再如,欧洲国家向来注重社会福利的建设,强调政府社会职能的实现,因此,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稳定。另一方面,西方各个国家因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的税收政策、价格政策上也存在着某些差别。 3.特点分析 通过上文的叙述和分析,笔者总结出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几个特点:首先,全局性和利益性。一方面,政府所采取的经济管理手段都是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立足于整个市场体系;另一方面,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就业政策等都是以追求国家和公民的利益为目的。其次,法制性和系统性。一方面,西方国家注重经济管理手段的规范化,一般通过法律来具体施行;另一方面,伴随着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很多西方国家都采取系统化的政策来维护好市场秩序。 二、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实践 1.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美国素来有崇尚自由的传统,政府对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力度也相对较小。美国通常在出现经济危机后会对国民经济进行一定范围的间接调控,例如罗斯福新政。再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奥巴马就签署了金融改革法案来扭转忽视监管的政策导向。笔者认为,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有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相对于其它西方国家,美国政府对市场的管控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农业等领域。其次,重视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例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减少军用物资的投入来改变财政赤字的窘境;再如,二十世纪初,政府通过减少税收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最后,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美国通过价格机制来平衡产业比例,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2.德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德国向来是一个追求严谨的国家,因此,其一般采取较为中和的经济管理手段,既保证经济的自由和竞争,也促进德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其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充分保障市场在严格的秩序中自由竞争。德国有着十分完善健全的财政监督机制和银行监管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市场运行的混乱和无规则,也保证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重视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德国的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能够有效地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来制定科学的货币发行计划,从而最终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最后,从长远利益出发,努力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求契合点,如德国现行完善的社会福利政策和收入的跨区转移制度等。3.法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法国是一个开放自由、包容性较强的国度,因此,其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也体现出多种经济学派理论融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形成了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的双重管理模式,通过政府采用多种手段来整合配置社会资源。其次,施行指导性的计划,例如法国近年来的“经济刺激计划”等。最后,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不同的政府也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经济管理手段和模式。 三、结语 历史和实践证明,市场经济调节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每一个国家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政府应当在充分考虑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来制定科学宏观的管理策略,实现国民经济的稳步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拉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特点及经验教训江时学经济学动态1997-09-01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的领导成员
会 长 房维中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副会长 柳随年 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研究员张皓若 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张 寿 全国人大常委、国家经贸委顾问、教授桂世镛 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导王梦奎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导项怀诚 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高级经济师陈 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研究员王春正 国家计委副主任、研究员佘健明 国家计委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吴树青 北京大学校长、教授、博导刘国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研究员、博导李震中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教授魏礼群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导傅芝邨 财政部顾问、高级经济师王积业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林兆木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税收如何起到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我们税收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历代统治者都把税收作为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权的根基,古今中外的政治家、经济学家都论述税收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的每次重大变革、变法都涉及税收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从理论上弄清税收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税收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全面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经济意义和社会历史意义。 一、税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任何事物有位才有为。研究税收与宏观经济的关系问题,首先要认识税收的范畴,弄清税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就要研究经济与分配和分配与税收的关系问题。 宏观经济是指整个国民经济及其运行状况,是相对微观经济(部门经济或局部经济)而言的,是对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高度概括,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方面的活动及相互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方面的活动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等三个环节,分配、交换、消费等三个环节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适应生产,而是积极地影响生产,反作用于生产。在这四个环节中,生产是生产者的事,交换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事,消费是消费者的事,政府一般不参与不干预这三个方面的活动,但通过税收参与企业和个人的收益分配,影响各方面的经济活动。 恩格斯把经济所包含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方面的关系概括为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关系都与财产所有权有关,财产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这就如同科学技术凝结在劳动产品中一样,财产关系凝结在四个关系之中。要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就要用法律明确财产关系,保护财产关系。劳动者的劳动权、企业的财产权、国家的政治权力都要参与收益分配。工人拿工资、企业拿利润、国家拿税收是收益分配的基本形式。收益分配关系确定财产归属,是财产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财产关系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决定收益分配关系。财产和分配的关系问题是经济的核心问题和要害问题,关系到各方经济利益,各方对此最敏感最关心。税收之所以成为各方利益矛盾的焦点,就是因为它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到国家与企业、个人与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就是对所有制、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行改革,调整财产关系和分配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是国家生存发展和国民共同利益的需要,是由国家政治权力和国家所有制决定的。马克思说:“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在我们面前有两种权力:一种是财产权力,也就是所有者的权力,另一种是政治权力,即国家权力。权力统治着财产,……捉弄财产。”恩格斯说:“为了维持这种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纳税原则本质上纯属共产主义的原则,因为一切国家征税都是从国家所有制来的。的确,或者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样就没有国家所有制,而国家就无权征税,或者是国家有这种权力,这样私有制就不是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所有制就高于私有制,而国家就成了真正的主人。要求国家宣布自己是全国的主人,从而用社会财产来为全社会谋福利;我们要求国家实行一种只考虑每一个人的纳税能力和全社会真正福利的征税办法,作为达到目标的第一步。” 马恩论述告诉我们: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国家主权在经济上的重要体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征税不能超过纳税人的承受能力,税收是国民的福音。在世界被各个国家分治或由各个国家瓜分占有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单位和个人都有自己的国籍,它的生产经营一般都在某一个国家里进行,它所有一切首先属这个国家所有,并受该国家的保护。即使在以跨国经营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税收管辖权的划分也是以纳税人的国籍为依据。国家所有制使国家有权对管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征税。国家政权机关管理国家事务、兴办公益事业、保护单位和个人财产及人身安全,都需要大量财力作后盾。然而,国家政权本身不创造财富,国家财力来源于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国家要把税收蛋糕做大,更好地为人民谋福利,就要大力发展经济。 从上述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经济包括分配,分配包括税收,税收是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二,经济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经济。税收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影响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国家政治权力和国家所有制高于企业和个人的财产权和所有权,决定劳动权、财产权和所有权的收益分配关系。税收与国家政权的生存紧密连在一起,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税收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运用政权力量,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第四,财产和分配关系是经济的核心和要害。税收处在国家与企业和个人、中央与地方等各方利益分配的焦点上,是各方最关心最敏感的经济问题。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税收与各方利益分配关系,调动各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正是从这些意义上讲,税收属宏观经济的分配范畴,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经济决定税收与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 经济决定税收和税收反作用于经济,是经济税收观的基本观点,对于正确理解、认识和处理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经济是税收的源泉,决定税收的产生和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决定税收的产生。税收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生产的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一般来说,经济活动延伸到哪里,税收就跟踪到哪里,哪里有经济活动,哪里就有税收。 2.经济规模决定税收规模,税收规模随经济规模扩大而扩大。如全国2001年GDP达到95933.3亿元,比1995年的58478亿元增长64.05%,平均年增长10.6%;全国税收2001年达到10453.4亿元,比1995年的3927.9亿元增长166.13%,平均年增长27.68%。河南2001年GDP达到5645.02亿元,比1995年的3002.7亿元增长87.99%,平均年增长14.66%;河南国税收入2001年达到260.54亿元,比1995年的143.77亿元,增长81.22%,平均年增长13.53%。 3.经济结构决定税源结构。一是产业结构决定税源结构。发达国家一、二、三产业的大体比例为10%、20%、70%;中国2001年三大产业的比例为15.23%、51.15%、33.62%;河南三大产业的比例为21.86%、47.16%、30.98%。从上述比例来看,发达国家的主体税源已经转向第三产业,中国的主体税源仍在第二产业,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不含税,决定河南经济增长和税负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所有制结构决定税源结构。改革开放以前,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非公有制经济占GDP不到1%,税收99%来自公有经济。目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上平分秋色,来自非公有制经济的税收达到30%以上。三是地区经济结构决定税源结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来自该地区的税收占全国税收30%以上。河南省辖市区税收占全省税收80%左右,税负达到7%左右,而县城及农村税收只占20%左右,税负只有2%左右。 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税负水平。国家征税要从计税收入中扣除企业成本和居民基本生活费。发达国家作了这两项扣除后,可分配的收益基数仍然很大。而发展中国家作了这两项扣除后,可分配的收益基数小,如我国企业微利经营,甚至亏损,国家征所得税很少。又如我国对大量达不到起征点个体户不征税。所以,尽管各个国家的税制相似,但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税负差异很大。我国现行税制在设计上参照了国际税制,尤其参照发达国家的税制。然而,发达国家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一般不低于30%,发展中国家一般不低于15%,中国2001年税负只达到16%。在中国境内发达地区税负高,欠发达地区税负低;城市税负高,县城以下税负低。 5.经济科技含量决定税收增长。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税收增长的推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大,带来的税收多。技术落后的传统产业,增加值小,带来的税收少。凡是经济和税收高速增长的地区,都有高新技术产业支撑;凡是经济和税收增长缓慢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落后,传统产业占的比重大。 6.经济状况决定税收征管。企业行业特点和规模以及企业所有制和收益分配多元化,决定税收征管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如规模限额以上的企业出于内部管理需要,一般都要建账,加强财务核算。对这类企业实行查账征收。大量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般不建账,大量交易不开票。长期以来,对这类业户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漏税较多,征管方法亟待改进。目前,河南国税部门对税源进行分类管理,探索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征管办法,已经初见成效。 7.经济改革决定税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搞活国有企业,发展个体私有经济,引进外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先后进行两步利改税和建立新税制的重大改革,不断调整完善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二)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主要通过税种、税率、减免税、税负、征管等要素调节各方经济利益,影响经济发展。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当税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税种对经济的影响。每个税种都有它的征收目的和范围。一般来说,主体税种侧重组织财政收入,税基广,具有普遍调节经济的作用;其他税种侧重调节某种经济行为,且有增加财政收入的功能。 2.税率对经济的影响。税率是税制核心,它对企业实现的收益进行分配,确定国家与企业各占份额,最终确定财产归属。税率高低表明国家征税深度,亦称调节经济的程度。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用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表明,税收随税率增大而增大,当税率超过纳税人承受能力时,税收就随税率增大而减少。可见,税率适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税率过高则影响经济发展。 3.减税对经济的影响。减税产生扩张效应,如:刺激民间投资和需求、吸引外资、促进资本在地区之间和国际之间流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经济发展后劲。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采取了一轮又一轮的减税措施,但并没有减少税收总收入。各国减税后,宏观税负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呈上升趋势。我国现行减免税虽有多种形式,但都是为了支持、鼓励、保护和照顾某类企业和个人的生存发展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其中许多减免税带有歧视性,不但减少财政收入,而且影响企业公平竞争。中国应当选择无歧视性的减税政策。 4.税负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税负反映国家征税深度,也反映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把企业利润都拿走,资源由国家配置。发展市场经济,就要让企业有利可图,以激励民间投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增加经济活力。如果国家征税后,大多数企业微利甚至亏本,就会妨碍民间投资,削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影响经济活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能用税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一般不能把税收用于盈利性的生产投资,否则,国家配置资源,加重企业负担,部分企业受益,容易产生腐败,导致企业竞争不公平,影响市场经济发展。所以,税负高低关系到资源是由国家计划配置还是由市场配置,关系我国经济转轨和旧体制复归。 5.税收征管对经济的影响。税制靠征管来落实。科学严密的征管,不仅可以正确贯彻落实税收政策,把应收的税征上来,发挥税收的调控作用,而且可以发现税制中的问题,促进税制改进和完善,同时还可以方便纳税人,节省纳税人办税时间。反过来说,征管疏漏,税款流失,造成实际税负低于名义税负,削弱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引起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影响经济发展。 三、税收与经济管理体制 国家只要征税,税收就要发生作用。税收宏观调控是国家有意识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要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就要研究税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问题。 经济体制是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方式和方法,包括计划、财政、税收、物价、金融等手段。在历史上,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有两种形态,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计划经济体制,二者在资源由谁配置、对微观经济管与不管和如何管等问题上有本质的区别。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市场富有效率,主张自由放任,市场调节,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美国供求学派凯恩斯认为市场有缺陷,主张政府干预,达到供求平衡。许多国家政府采用凯恩斯理论,避免了经济大幅度波动,缓解了经济危机,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后来的许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承认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同时认为市场并非灵丹妙药,主张政府调控,不能让那只看不见的手捉弄经济。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资源由国家配置,企业既没有经营自主权,也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包括税收在内的各种经济杠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失去影响力,税收只是国家筹集建设资金的工具。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使经济失去生机和活力,所以要进行经济改革。我国经济改革的取向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关于经济改革的文件中都强调发挥宏观调控体系的作用。199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越是搞活经济,越要重视宏观调节,越要善于在及时掌握经济动态的基础上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以利于调节社会供应总量和需求总量、积累和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调节财力、物力、人力流向,调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布局,调节市场供求,调节对外经济往来等等。”1993年11月14日,中央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二大以来,几届中央主要领导人都强调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避免经济大幅度波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经济体制包含税收手段,经济体制改革包含税制改革,决定税制改革;税收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每次重大经济改革都要反映到税收上来,都要对税制进行相应改革。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放宽政策,搞活经济,为此进行两步利改税,建立多税种、多环节、多次征的复合税制。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酝酿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第三次税制改革,即1994年出台新税制,实行税利分流和分税制。1999年11月,中国加入WTO,需要改革完善中国现行税制,促进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要发挥税收的宏观作用,就要从理论上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国家宏观调控需要财力作后盾,税收是国家财力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扩大税收规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 (二)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是财税体制的核心问题。因此,税收规模的扩大,不能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否则,就会削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公平竞争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公平税负,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 (四)发展是硬道理,税收政策必须体现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扶持弱势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税收调控作用包含在税制中,通过征管来实现。当前,一方面企业负担重,经济效益不高,亏损面较大,靠提高税负,增加税收不大可能;另一方面我国财政赤字连年增加,债务连年上升,靠减税刺激经济增长,也不大可能。但是,税制不尽合理,税负不平,税收流失较多,税外收费额较大,费挤税的现象相当突出。因此,要完善税制,合理设置税种,调整税率,清费立税,清理减免税,开征新税种,扩大税基,加强税收征管,增强税收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四、税收调控与经济发展 税收调控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要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因此,应当根据当前形势,采取相应的税收措施和对策。 (一)调节供求关系,促进供求平衡。经济能否均衡发展,取决于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我国经济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通货紧缩、供大于求、民间投资不足、大多数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国家在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到2002年,我国经济走出低谷,出现快速增长势头。但是,国家债务连年攀升,政府投资,部分企业受益,影响企业公平竞争;一些地方和企业争项目、跑项目,容易产生腐败;一些项目缺乏科学论证,仓促上马,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有些国债资金被用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被挪用。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重视累进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在调节经济、实现供求平衡中的作用。在通货紧缩、供大于求时,企业和个人收入减少,税率自动降低,刺激民间投资和消费,促使经济升温;在通货膨胀、求大于供时,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加,税率自动上升,抑制民间投资和消费,促使经济降温。发达国家实行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既发挥税收对经济自动调节器的作用,又保护了税本,或者说企业不因国家征税而蚀本。我国税收,流转税占的份额大,所得税占的份额小,对经济调节缺乏灵活性,征税容易侵蚀税本。1994年实行的新税制,与当时通货膨胀有关,1996年以后,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转为通货紧缩,需要对现行税制进行改革,实行减税政策。然而,我国执行的是一条增税政策,税收超常增长。在正常情况下,税收与GDP的弹性系数在1左右。1998年至2001年,我国税收与GDP的弹性系数为2.40、3.33、1.99、2.84,平均2.93。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1996年前的两位数降到7%左右。据前世界银行工业部顾问基思马斯顿用实证回归分析法测算,税收占GDP的比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下降0.36个百分点。所以,要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就要调整税制结构,逐步建立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在此基础上,可根据供求状况,实行以减税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既是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也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二)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2001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2481.9亿元、28667.8亿元和14329.8亿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了328.2%、300.8%和254%,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7.5%、16.7%和15.1%。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448元;上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382元,位于全国之首;河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942元,位于全国中等偏下;贵州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865元,位于全国最低。可见,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扩大。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各个地区的经济能否平衡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为了促进各地经济的协调发展,让各个地区都走上富裕之路,必须实行分税制,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三)调节个人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但是,市场经济本身不是趋向共同富裕,而是趋向两极分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收入来源渠道增多,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同时出现了个人收入差距扩大乃至悬殊的现象。一方面,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的温饱问题未解决,城市也有上千万的贫困人口;另一方面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估计达到1000万人以上。2001年,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和外资企业人均年工资高达1.6万多元,为全国平均工资10870元的147.19%,而国有单位职工的平均年工资为11178元,城镇集体单位职工的平均年工资为6867元,农、林、牧、渔业的人均年工资只有5741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因此,对合法收入应当保护,并依法征税;对过高收入作适当调节;对于非法收入,必须坚决取缔和打击。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将各类应税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实行按年综合计征个人所得税,同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和社会保障税,加大个人收入调节力度,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调整税负,促进公平竞争。市场经济要求税收公开透明,保持中性,不扭曲企业的经济活动,给企业创造一个透明的、公平的、可预见的税收环境,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税收负担一要公平,二要合理,三要透明。所谓公平,就是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不搞歧视政策;所谓合理就是税收负担不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不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不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所谓透明就是让企业预见自己缴纳的税款。按照原则来衡量,我国2001年税负为16%,相当于发展国家的税负水平,若考虑政府部门收费,企业税费负担在30%以上,接近发达国家的税负水平,许多企业微利经营,甚至亏损。我国主体税种生产型增值税的法定税率为17%,若按国外可比口径换算成消费型增值税的税率为23%,高于大多数西方国家20%以下的税率水平。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法定基本税率为33%,高于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多数国家的税率水平,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不统一,对外资企业优惠较多,外资企业的税负轻于内资企业。在内资企业中,由于管理上的原因,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的税负较重,大量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负较轻。因此,要把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扩大征税范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适当降低税率,取消不必要的税收优惠,加大税费改革力度,加强税收征管,尤其改进和加强小企业和个体户的征管,努力实现公平税负的目标,促进企业公平竞争。 (五)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税收优惠是国家利用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减少税收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世纪初的10%猛增到80%。所以,应当把税收优惠的重点放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上,可采取投资抵免、降低税率、税前费用扣除、加速折旧等形式,加大对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要贯彻国民待遇原则,清理整顿过多过滥的减免税,取消歧视性的税收优惠,避免引起不公平的竞争和反倾销案的发生。 (六)调节对外经济往来,促进对外开放。中国加入WTO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标志着中国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和税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需要采取应对措施。一要按照WTO规定的公平、透明、无歧视、国民待遇等原则,完善我国税制,与国际税制接轨,合理合法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二要通过《税收协定》等法律文件,界定国与国之间的税收管辖权,避免重复征税,促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三要履行加入WTO承诺,降低进口关税,调整税率,使关税总水平降低,但在某些产品的税率上有升有降,以保护我国幼小产业的发展。同时要改进出口退税的管理办法,实行免、抵、退,扩大产品出口。四要加强国际间的征管合作,大力开展反避税斗争,维护我国权益。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副秘书长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复旦大学下载使用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0)投资提示2019 年全球经济都不太景气,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GDP 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全球经济下行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持续, 为 2019 年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也使得2019 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的一年。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十三五” 规划收官之年。保持中国经济一定的增长速度, 对于实现我们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为 “十四五” 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稳增长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 基建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地方债扩容已成为撬动基建投资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目前, 我国基建投资仍有较大的空间。 预计, 2020 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度将进一步提升, 新基建项目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2020 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 “双支柱” 调控原则,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整体上将会保持温和适度的宽松。 但是由于我国 CPI 较高, 降息的空间不大, 降准可能是较好的选折。 预计, 2020 年央行会有 2 ~3 次降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复旦大学下载使用2020 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与展望一、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大(一)2019年宏观经济回顾 2019 年是世界经济复杂多变、 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 受贸易摩擦、 制造业低迷等因素影响, 2019 年全球宏观经济处于同步放缓状态。一方面, 美、 欧、 日等发达经济体增速整体下滑。 其中, 美国经济冲高回落, 前三季度不变价 GDP 环比呈下行趋势, 分别录得 3. 1%、 2. 0%、1. 9%的增速; 欧洲经济增长乏力, 欧元区 19 国实际 GDP 增速, 前三季度为1. 3%、 1. 2%、 1. 1%, 比2018 年分别减少1. 3 个、 1. 0 个、 0. 5 个百分点。 2019 年前三季度, 日本经济实际增速仅为 1%。 其中, 一季度和二季度的经济增速经修正后都是 0. 9%, 三季度 GDP 增速初值为 1. 3%, 预计全年经济难见起色。 另一方面,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也呈现分化: 其中, 印度经济增速明显下滑; 巴西、 南非、 俄罗斯经济增速处在较低的水平; 阿根廷经济 2019 年经历大幅下滑后, 三季度虽然呈现触底反弹, 但增速依然缓慢。全球经济下行叠加中美贸易争端持续, 为 2019 年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 )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答案】:B【知识点】 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罗在原有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改进而成。
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 )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答案】:B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高。后来改进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国际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分别侧重宏观经济学or微观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侧重宏观经济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现代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借助货币信用形式来完成,一切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也都要通过货币金融手段来发挥作用。在这种经济社会里,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总量、金融调控与监管、国际金融、金融稳定与发展等金融学所包括的基本范畴具有极端的重要性,金融学就是专门研究这些范畴的学科。因此,只有通过学习金融学,才能掌握、理解和分析研究这些重要的金融范畴。国际金融学同样侧重于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学是金融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即国际金融学本质上是开放经济的货币宏观经济学,主要关心在一个资金广泛流动和灵活多变的汇率制度环境下,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的条件和方法。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对象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包括国际货币流通与国际资金融通两个方面,其目标是阐述国际金融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揭示国际货币流通与国际资金融通的基本规律。
考研金融学,学完了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接下来该学什么?非金融专业学生
接下来应该学习金融学了,就是金融学概论这种。再细学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按金融学的体系走。
宏观经济学中总供给曲线的问题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可以解释滞胀,如果某一冲击(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而总需求曲线位置不变,在新的均衡点,就会带来物价水平的上涨和总产量的下降,这就是滞胀现象。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可以解释经济萧条,如果社会总需求不足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而总供给曲线位置不变,在新的均衡点,就会带来物价水平和总产量的同时下降,这就是经济萧条现象。你可以结合总供给-总需求曲线的图形来解答,这样就可以充实内容,主要思路就是以上论述。
中国近五年经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一个由计划经济国家逐步向市场经济国家转轨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转型期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用物价指数等经济指标这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熟市场经济理论来衡量和评价中国经济的宏观形势,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虽然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却很容易产生误导和偏差。这也是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分歧巨大的原因所在。中国尝试运用货币政策和货币手段来干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屡屡收效甚微和近乎失灵,最终都不得不以来行政手段解决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完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学理论,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不同,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条件和假设条件不一样,照本宣科的结果,不仅说明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将问题更加复杂化,陷入迷茫和争论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对于这一点的感性认识,在国际油价近年来处于高价位运行,并不断创出新高的时候,对中国经济宏观形势的影响就看得十分明显。 中国如果完全放开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很容易得出将使中国的物价指数上涨2至3个百分点的结论,现实的反应也会很快体现出来,那么自然就是一种通货膨胀的态势,远远不是如今有许多经济学家所担心的通缩阴影。所以说,中国的物价指数并非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加上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区域状况的严重不均衡,统计数字的误差就将放大到失真的程度。 中国无论是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不存在经济发展拐点和通缩的问题。城乡的巨大差别,以及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都使得中国高速发展的势头难以扭转。即使一时的有可能出现的通缩情形,也是由于社会基础公共消费品(水、电、油等)的政府管制所掩盖下出现的问题,并非投资下降所导致。中国在宏观经济领域出现一些所谓的?论,虽难以理喻但却不难理解。由于社会基础公共消费品的政府严格管制,使得这些特殊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十分缓慢,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产生作用,依然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方式,所以才会出现非供求关系真实状况反映下的“油荒”,煤电油运的瓶颈。 政府和经济学家们的分析十分谨密与客观,从局部和细节问题的解决上,方法和措施也是十分到位,但对于宏观经济态势的把握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原因就在于改革的全局观在现实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缺少经验和深刻理解,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发展缺少底气和科学的指导。加息和人民币升值,只不过是一种局部和细节的经济关系调整,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的均衡发展,需要的是统筹兼顾。油价的上涨,消费者自然不会满意,但炼油企业亏损四百多亿难道就是合理的吗?方方面面都不满意,实质上就是中国社会的社会生产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的现实反映,还没有完全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宏观调控看到和抓住这一点,才是真正找到了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症结。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不加快,力度不加大,行政管理宏观经济的方式和现状就无法改变,市场经济体制就很难建立。经济学家们一方面不希望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又担心市场经济发展的失控,需要依赖政府的管制。就经济说经济,割裂了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和影响。 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不能简简单单地就事论事,依赖某个经济指标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政治因素,地域环境,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与走向,中国的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作用。 中国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是民族崛起和实现强国梦,那么在宏观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客观实践过程中,完全西化就是十分不足取的,一定要采取“扬弃”的态度。世界的发展,向全球化和不断的加深加大社会分工的方向演变,中国一方面要在世界大分工中找准找好自己的位置,同时,国内的分工和细化也要同步进行。要同时发挥宏观与微观两个积极性,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束缚。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和计划手段的各自优越性,保障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健康。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也不能割裂开来进行。
简要论述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
宏观分析的基本思路: 设计宏观经济调控方案的的思路和方法 宏观经济中的主要可调控变量研究(上) 宏观经济中的主要可调控变量研究(下) 不同经济形势下的宏观经济调控方案的系统设计 熟悉指标与搜集资料 依据资料对指标进行分析 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 国民经济形势分析方法: 我国经济总量变化的一些主要特征 国民经济形势对投资的影响 国民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 未来经济形势综合预测 国民经济形势的产业分析 经济政策分析方法: 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与投资的影响 主要经济政策 计划年度政策选择的预测 利率与汇率走势分析方法: 利率与汇率对投资的影响 利率走势分析 汇率走势分析]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 来源:网络| 整理:股票学习网 收藏本文 ] 1. 宏观经济运行与证券市场 (1)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因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汇率水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2) 行业因素:行业周期,其它因素。 (3) 公司因素 (4) 市场技术因素:股票市场上的投机操作,股票市场规律,证券管理部门的管制行为。 (5) 社会心理因素 (6) 市场效率因素 (7) 政治因素 2. 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 (1) 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a. 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证券价格上帐); b. 高通胀下的GDP增长(证券价格下跌); c. 宏观控制下的GDP减速增长(平稳渐升); d. 转折性的GDP变动(由下跌转为上升); (2) 经济周期与股价波动的关系, (3)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a. .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影响较小; b. 通货膨胀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但经济处于景气阶段,股价也会持续上升; c. 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 3. 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 (1)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有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在我国财政政策主要是发"相机抉择"的作用.它分为松的财政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减少国债发行;增加财政补贴.这些都能刺激股价上涨. 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可单纯使用松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支出,增加赤字,以扩大社会总需求;证券价格上涨;当社会总供给不足时,单纯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赤字,增加公开市场上出售国债的数量,以及减少财政补贴等政策,压缩社会总需求,证券价格下跌;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可搭配运用"松"."紧"政策,如果支出总量效应大于税收效应,证券价格将上涨;当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也可搭配运用"松""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支出的紧缩效应大于减少税收的刺激效应,对证券价格不利. (2)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有: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在通货膨胀时,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 2.再贴现政策.它主要着重于短期政策效应; 3.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国债),反之就出售有价证券. 我国的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松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时应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股票学习网 http://www.8gp8.cn)。(3) 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利率上升,公司借款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股票价格自然下降。 利率上升,将使负债经营的企业更加困难,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使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下跌。 利率上升,将吸引资金转向储蓄,导致证券需求下降,证券价格下跌。 (4) 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a.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型企业将增加收益,进口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将受损。 b.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将导致资本流出本国,市场价格将下跌。 c.汇率上升,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d.汇率上升,为维持汇率稳定,政府可能动用外汇储备,抛售外汇,减少本币供应量,市场价格将下跌;在同时回购国债时,国债市场价格将上扬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 1.经济指标分析对比。经济指标是反映经济活动结果的一系列数据和比例关系。 (1) 先行指标如: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等。它们可以对国民经济的高峰和低谷进行计算和预测。 (2) 同步指标如: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等。它们反应的是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不预示将来的变动。 (3) 滞后指标 如:银行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还贷款等。 2.计量经济模型。它是表示经济变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授关系。 (1) 经济变量 (2) 参数 (3) 随机误差 3.概率预测它实质上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来推测未来。广泛搜集经济领域的历史和现时的资料是开展经济预测的基本条件,善于处理和运用资料又是概率预测取得效果的必要手段。◆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1. 宏观经济运行与证券市场 (1)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因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汇率水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2) 行业因素:行业周期,其它因素。 (3) 公司因素 (4)市场技术因素:股票市场上的投机操作,股票市场规律,证券管理部门的管制行为。 (5) 社会心理因素 (6) 市场效率因素 (7) 政治因素2. 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 (1) 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a. 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证券价格上帐); b. 高通胀下的GDP增长(证券价格下跌); c. 宏观控制下的GDP减速增长(平稳渐升); d. 转折性的GDP变动(由下跌转为上升); (2) 经济周期与股价波动的关系, (3)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a. .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影响较小; b. 通货膨胀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但经济处于景气阶段,股价也会持续上升; c. 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 3. 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 (1)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有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在我国财政政策主要是发"相机抉择"的作用.它分为松的财政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减少国债发行;增加财政补贴.这些都能刺激股价上涨. 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可单纯使用松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支出,增加赤字,以扩大社会总需求;证券价格上涨;当社会总供给不足时,单纯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赤字,增加公开市场上出售国债的数量,以及减少财政补贴等政策,压缩社会总需求,证券价格下跌;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可搭配运用"松"."紧"政策,如果支出总量效应大于税收效应,证券价格将上涨;当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也可搭配运用"松""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支出的紧缩效应大于减少税收的刺激效应,对证券价格不利. (2)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有: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在通货膨胀时,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 2.再贴现政策.它主要着重于短期政策效应; 3.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国债),反之就出售有价证券. 我国的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松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时应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 (3) 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利率上升,公司借款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股票价格自然下降。 利率上升,将使负债经营的企业更加困难,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使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下跌。 利率上升,将吸引资金转向储蓄,导致证券需求下降,证券价格下跌。 (4) 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a.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型企业将增加收益,进口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将受损。 b.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将导致资本流出本国,市场价格将下跌。 c.汇率上升,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d.汇率上升,为维持汇率稳定,政府可能动用外汇储备,抛售外汇,减少本币供应量,市场价格将下跌;在同时回购国债时,国债市场价格将上扬。
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1、经济发展总体状况(GDP增长及波动情况)2、经济运行状况(1)生产情况(工业、农业、第三产业);(2)需求情况(投资、消费、出口);(3)财政金融情况;(4)物价总体水平情况。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1)城乡居民收入情况;(2)住房情况;(3)就业再就业及社会保障情况。拓展资料宏观经济 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一般认为此词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观经济学”时所提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维持高水平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微观经济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微观经济的运行,以价格和市场信号为诱导,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与平衡;而宏观经济的运行,有许多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达到的领域,需要国家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出发,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者之间是有联系和区别的。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的良好状况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宏观经济是与微观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市场经济中以个人、家庭和企业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即是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一、熟悉指标与搜集资料 经济运行与发展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其变化与结果都不能为人们所直接接触到,而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反映出来的。各种经济指标在经济运行中互为条件,彼此关联,互相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着。如果国民经济运转出现异常,那么,一定会有一些指标率先反映出来。正是由于经济变量间存在的这种内在联系,才使我们对宏观经济的分析成为可能。因此,宏观分析的首要步骤就是熟悉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各项指标。如果要分析国民经济形势,那么首先就必须对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各项主要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物价总指数、工农业总产值等等有充分的了解;如果要分析货币形势与货币政策就需要熟悉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贷款、居民储蓄存款等等金融指标。 (1)指标的分类 由于宏观经济现象的错综复杂与类型多样,因而反映这些现象的指标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是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类。 ①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指在统计资料汇总后得到的总和指标,从指标的数字来看表现为绝对数。它反映了某种宏观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规模和水平。总量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说明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标志总量与表明总体单位总数的单位总数。例如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利润总额等都属于标志总量,而企业总数、机构总数、职工总数等则属于单位总数。 总量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国力,反映一个地区、部门或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基本指标。同时,总量指标还是计算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基础,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总量指标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计算结果。因此,总量指标是进行宏观分析、研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 正确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必须明确各项总量指标的涵义、范围,分清它与有关指标的界限。例如,在考察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时,只有明确它们各自的涵义与范围才能正确运用这些指标来进行分析。 其次,不同种类的实物总量指标的数值不能加总,只有同类现象才能计算实物总量。石油产量与电视机产量显然不能加总,而同为农作物的小麦产量与棉花产量也不可混为一谈。 最后,同类现象的总量指标的数值其计量单位必须一致才能加总,否则必须先换算成统一的计量单位。 ②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关指标之比,它表明了各种经济现象间的数量对比关系。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一般有百分数、千分数、系数、倍数等,其中,百分数是最常用的一种。 相对指标的优点在于它把反映分子分母两个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数值进行了抽象,因而便于在现象间进行对比分析。 相对指标能将社会经济现象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作出明确的说明。例如,通过将工业总产值与工农业总产值进行对比,或将报告期某种主要产品产量与基期该产品产量进行对比等,可以表明经济现象的结构、发展速度和相对强度,为深入分析提供了依据。另外,相对指标还能将现象的绝对数的差异抽象化,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总量指标可以进行对比。 相对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它是实际完成数与计划完成数之比,主要用于反映计划完成情况。 第二,结构相对指标。它是总体中不同性质的各部分有关数值与总体数值之比,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例如外贸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的比值就反映了出口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另外,通过考察不同时期结构相对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 第三,比较相对指标。它是指同一时期某一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对比,表明某一同类现象在各国、各地或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差异程度。比如甲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乙国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就反映了甲乙两国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 第四,动态相对指标。它是某一现象的报告期数值与同一现象基期数值之比,反映了事物的发展速度或增长速度。例如我国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4,918亿元,1993年为34,477亿元,1994年为1993年的111.6%,即增长11.6%(按可比价格)。
如何分析宏观经济基本面
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基本面分析内容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选股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宏观基本面的分析是判断整个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股票市场的波动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结构变动息息相关。 国内外的经验研究表明.通过对宏观基本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握住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宏观经济环境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基本面既包括经济周期波动这种纯粹的经济因家,也包括政府经济政策及特定的财政金融行为等混合因累。宏观基本面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居民收人水平、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以及融资成本等途径来影响股票市场的走势。因此.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所发布的各项经济指标与景气对策信号,基本面分析经济成长是否趋于衰退,对于判断股票价格走势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统计局,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统计局都会提供当年或者往年的统计数据,在网上也能获得。图8-1给出了网家统计局的主页,可以看出,基本面很多统计数据我们都可以找到。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等其他政府网站上还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统计报告、专题调青研究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宏观经济学中GDP的主要特征与分析功能是什么?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综合经济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 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没有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 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也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是: 第一,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第二,不能反应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第三,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宏观经济分析注重实证分析;客观,科学地认识中国经济结构,运行机制和变化规律;并归纳,上伸到理论高度,指导经济决策。包括:1. 历史分析:纵向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正确地掌握今后的发展趋势。2. 结构分析:深入地认识错综复杂的经济结构,掌握各因素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程度和变化特点,全面系统地,综合性地把握经济运行规律。3. 计量分析:将经济理论与数量分析的方法相结合,对经济社会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保证了研究的精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率先利用微电脑技术进行经济分析,大大降低研究成本,提高效益。4. 国际比较: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共同规律。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各国发展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国家宏观经济分析,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总指标、投资指标、消费指标、金融指标、财政指标五大方面。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包括: 1.国内生产总值 2.工业增加值 3.通货膨胀 4.失业率 5.国际收支二、投资指标包括: 1.政府投资 2.企业投资 3.外商投资三、消费指标包括: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四、金融指标包括: 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外汇储备五、财政指标包括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赤字或结余
宏观经济分析基本方法有哪些
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分析的对象,研究各个有关总量以及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以及与社会就业、经济增长等之间的相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分析也可以被称之为总量分析或者是整体分析。下面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基本分析方法有哪些?1、实证分析:客观科学的认识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运行机制以及变化的规律,并且归纳。2、历史分析:纵向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过程当中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的特点,正确的掌握今后的发展运行趋势。3、结构分析:深入的认识错综复杂的经济结构,掌握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互相影响的程度和变化的特点,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的把握住经济运行的规律。4、计量分析:将结论和数量分析的方式互相结合,对于经济社会现象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分析的方式保证了研究的精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5、国际比较: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律,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各国发展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决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在分析宏观经济的时候尤其是在分析基础产品增长的时候,应当意识到技术产品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比如发电量的多少在以往一直都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但是由于很多的行业从高耗能变为低耗能,因此即便发电量增长相对缓慢,也不能够像以前那样同比例推断经济增长速度快慢。
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宏观经济分析包括五个方面:国民经济总指标、投资指标、消费指标、金融指标和金融指标。宏观经济数据及相关指标通常涵盖GDP经济增长率,GDPpmi,失业率、货币供应利率等。大多数经济周期都有一系列的过程,如觉醒、繁荣、衰退和萧条。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有1.进出口:进出口贸易是随着一定的历史条件而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会衍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如果这些剩余商品在国家之间进行交流,就会出现国际进出口贸易现象;2、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政策总是为实现产业发展计划而制定的,并通过实施各种手段出具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总称;3.经济增长:狭义指GDP增长。经济增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国家的平均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在不同发展的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会有所不同。
保险业宏观经济分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在党和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中得到了突出和强化,并正在成为全社会的重要共识。保险作为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对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充分认识保险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有利于拓宽保险发展空间,使保险业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工作中,提升保险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一、保险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险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与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保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保险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一)促进经济发展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要受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它的健康稳定发展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由其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的功能实现的:其一是通过风险集散和经济补偿,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保驾护航。表现在:一是帮助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保障社会再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为商业贸易活动转移风险,推动商品的消费和流通;三是为先进生产力提供可靠的风险保障,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减少因风险因素造成的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发展。其二是通过对收取保费积聚起来的庞大保险基金进行科学高效的运用,可以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为经济建设提供长期资金的融通渠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可以为资本市场培育稳健的机构投资者,改善资本市场的结构,而保险资金所具有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规模性的特点,也使其成为促进资本市场繁荣的最稳健的力量,从而推动金融市场的高效、稳健运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此外,保险业本身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在就业、税收等方面都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它本身的健康稳定发展就是经济金融健康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二)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从保险的基本保障职能看,保险通过帮助受灾家庭恢复原有的生活条件;减轻伤、残、病、老、死等事件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对民事赔偿责任造成的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保障受害人的经济利益,减少经济纠纷等方面,能够满足人民多样化的保险保障需求,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高度关联性和不确定性对保险保障提出了更高和更广的要求,要求保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更高层次、更广层面分担社会管理的职能,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定。就现阶段而言,保险在社会发展领域中的作用,应当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分担政府社会保障职能,补充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伴随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等趋势,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保障人民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政府提供的基本社会保障只能定位在分阶段推进的广覆盖、社会化和可持续的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较低水平上。因此,要提升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构筑强有力的社会保障网,就必须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加以补充。商业保险作为我国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本社会保障尚未覆盖的人口群体,如农村人口及大量没有社会保险的城镇人口中,甚至可以作为社会保险的替代工具发挥主导性的保障作用。大力发展商业性养老、健康保险有利于减轻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负担,解除广大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险业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产品开发、投资管理、客户服务以及精算、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有责任也有能力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分担社会风险管理的职责,提高社会防灾防损和应对公共危机的有效性。其一,在日常的防灾防损中,保险人作为专业风险管理者,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经验,而且可以通过承保时的危险调查分析、承保期内的危险检查督促、以保险费率这一价格杠杆调动企业防灾防损积极性等措施,增强整个社会防灾减损的能力,尽可能减少保险赔款的支出和社会财富的损失,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二,则是构建突发性巨灾危机的防范体系和保障机制。以非典、9.11恐怖袭击、美加大停电等为代表的国家公共安全事件表明,缘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变异,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灾害事故将呈日益复杂与巨型多样化趋势,已经对人类社会应对突发性巨灾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虽然政府应承担并负责提供有关公众安全的基本保障供给,但政府限于财力,同时又受制于诸多宏观经济目标的约束,投入总是有限。因而,强化现代保险业在这其中的功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考虑到各种巨灾等危机事件所造成的综合影响,在涉及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公众责任、第三者责任以及针对意外或突发事件导致的营业中断和利润损失等方面,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可以提供产品丰富的多种可能的保险保障,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正是由于保险兼具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保险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保险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还必须认识两个问题:一是要正确认识保险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保险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则是商业保险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险业的发展不可能长期脱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一枝独秀。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能为保险业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如果二者发展不协调,在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同时,也会抑制有效的保险需求,影响保险业的正常运营和稳健发展。因此,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与保险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相一致的。保险业的经营目标只有顺应时代、社会发展需要,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才能在有效发挥保险功能作用中得到提高和加强,并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良性互动。二是保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虽然主要靠保险业自身的努力,但也受到一些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其中政府决策支持是一个关键因素,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政府能否理顺政策、法制、制度框架,影响到保险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基本社会保障的深度、广度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以及社会、文化、制度沿革相适宜,关系到商业保险发挥作用的空间。由于市场失灵(比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带有外部性),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无法完全凭借市场力量自动形成,政府必须在社会发展领域承担更多的责任,通过完善政策、法制和制度环境、加大对公共领域的投入等措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政府介入要有明确清晰的“度”的界定。这是因为政府进行的社会管理具有效率低下的固有缺陷,并且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基本社会保障,由于是和个人对社会贡献无直接关联的“均值化”服务,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特点,提供不足固然影响社会稳定,但过度提供则一是增加财政负担,二是挫伤就业积极性,三是对商业保险等市场力量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政府职能定位是否明确,决策支持是否到位,影响到保险业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和运作空间,最终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二、加快保险业发展,充分发挥保险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从总体上看,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责任等保险产品还不能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保险还没有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不足是制约保险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主要因素。因而,必须从服务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加快保险业发展,尽快做大做强,才能充分发挥保险业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提升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一)树立正确发展观。保险业必须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己任,改变多年来走的重规模、轻效益,重保费、轻管理的粗放型发展道路,以及片面追求保费增长速度的指导思想,树立和贯彻“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统一的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切实担负起“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二)深化改革,实施进取性战略。在我国保险市场全方位开放的条件下,加快国内保险业的改革调整,解决我国保险业体制与结构矛盾;分多层次——国际保险(金融)集团、“专、精、特、新”的专业性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以及兼业代理机构等——丰富保险市场主体结构,鼓励公平有序竞争,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开展兼并收购等形式的国际化资本运营,快速增强实力;将市场领域开放、市场体系建设、保险公司制度创新、保险企业国际化竞争能力增强统一起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三)加快创新,为保险作用的充分发挥注入活力。认真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如:探索保险投融资体制创新,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探索保险风险资产证券化等手段的可行性,在更广范的范围内寻求建立安全基金聚集与危险损失分散化的融资与转移机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技术,实现经营方式的差异化与管理方式的精细化,推动保险经营与管理升级;密切关注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热点问题,开发具有广泛社会需求的保险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丰富保险服务的内涵,把服务渗透到保险消费的各个环节,增强核心竞争力。(四)防范风险,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标,稳定则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作为转轨过程中的新兴幼稚产业,我国的保险业必须加快发展,才能缩短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应对入世挑战,才能够解决保险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需要。而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改革现有保险市场的宏观制度安排和微观运行机制中的落后因素,为保险业发展扫清障碍。与此同时,保险业长期发展中埋藏了不少风险隐患,并且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新的不确定因素不断涌现,因而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必须密切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保险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促进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需要指出的是,维护保险体系的稳定不能以牺牲保险市场的效率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为代价,也并不意味着不让经营失败的机构退出市场。为兼顾保险市场的效率与稳定,当前亟需确立两个制度安排:一是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实现科学监管,从最终意义上维护被保险人利益,增强投保人的信心。二是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市场退出机制着眼于畅通市场退出渠道、减轻机构退出带来的社会震荡和处置成本、从整体上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既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公司稳健经营,促使投保人审慎选择;又有利于维护保险体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定,防止因个别机构经营失败引发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五)寻找利益与责任的最佳契合点。利益与责任并不总是一致,有时甚至是矛盾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保险业无可推卸的责任,但由于现阶段经营管理基础和风险管控能力薄弱,外部体制、政策、法制、信用环境尚未理顺,以及市场竞争不规范,在某些社会管理功能强、群众迫切需要的险种,如责任险、健康险、汽车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业务经营中,必然面临经营风险加大甚至无利可图等难题,出现了保险公司不敢开展或业务量萎缩甚至退出市场等现象,不利于保险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拓展新业务空间。这种现象的存在固然有客观因素,但保险公司必须充分认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不能消极等待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好转才经营,而要积极作为,变被动为主动,一方面,要加强和有关部门、其他市场经营主体的沟通、协调、合作,共同寻找利益与责任的最佳契合点,在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开拓市场、发展业务;另一方面要苦练内功,通过科学设计产品、加强风险管控和提供优质服务出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六)争取政策扶持,理顺外部环境。目前,保险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作用的发挥,受到诸多政策和制度瓶颈的制约,如医疗、养老等体制改革尚不到位,商业保险机构与社保经办机构的利益冲突没有消除;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缺失;法制、信用环境不完善等。从国外经验看,商业保险要在社会保障体系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事业中发挥作用,离不开政策扶持。政府要通过加快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确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和主体资格;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推进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措施,为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什么是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分析又称总量分析或整体分析。J.M.凯恩斯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创立者,他运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分析(总量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个量分析)都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这些分析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只研究经济中的数量(总量或个量)的变动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以既定的制度结构作为分析的前提,与数量分析相对的是经济学中的制度结构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方面入手。在进行总供给形势分析时,人们会考虑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和这一数值的同比增长情况。进一步细分,人们会区别所有制分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公司增长情况。重工业增长与轻工业增长的比较也十分重要。在1999年上半年,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反映出政府投资拉动的力度和消费低靡的状况。成品钢材、铜材、铝材、水泥、化肥、化学农药等主要原材料的产量,耐用消费品及信息通信产品生产情况,以及全国发电量、运输量增长情况均能反映总供给状况。不过,在分析基础产品增长的时候,应当意识到基础产品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例如,发电量的多少,在以往一直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但由于许多行业从高能耗变为低能耗,因此即使发电量增长相对缓慢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同比例推断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了。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 1.经济指标分析对比。经济指标是反映经济活动结果的一系列数据和比例关系。 (1) 先行指标如: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等。它们可以对国民经济的高峰和低谷进行计算和预测。 (2) 同步指标如: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等。它们反应的是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不预示将来的变动。 (3) 滞后指标 如:银行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还贷款等。 2.计量经济模型。它是表示经济变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授关系。 (1) 经济变量 (2) 参数 (3) 随机误差 3.概率预测它实质上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来推测未来。广泛搜集经济领域的历史和现时的资料是开展经济预测的基本条件,善于处理和运用资料又是概率预测取得效果的必要手段。◆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1. 宏观经济运行与证券市场 (1)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因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汇率水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2) 行业因素:行业周期,其它因素。 (3) 公司因素 (4)市场技术因素:股票市场上的投机操作,股票市场规律,证券管理部门的管制行为。 (5) 社会心理因素 (6) 市场效率因素 (7) 政治因素2. 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 (1) 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a. 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证券价格上帐); b. 高通胀下的GDP增长(证券价格下跌); c. 宏观控制下的GDP减速增长(平稳渐升); d. 转折性的GDP变动(由下跌转为上升); (2) 经济周期与股价波动的关系, (3)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a. .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影响较小; b. 通货膨胀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但经济处于景气阶段,股价也会持续上升; c. 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 3. 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 (1)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有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在我国财政政策主要是发"相机抉择"的作用.它分为松的财政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减少国债发行;增加财政补贴.这些都能刺激股价上涨. 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可单纯使用松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支出,增加赤字,以扩大社会总需求;证券价格上涨;当社会总供给不足时,单纯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赤字,增加公开市场上出售国债的数量,以及减少财政补贴等政策,压缩社会总需求,证券价格下跌;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可搭配运用"松"."紧"政策,如果支出总量效应大于税收效应,证券价格将上涨;当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也可搭配运用"松""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支出的紧缩效应大于减少税收的刺激效应,对证券价格不利. (2)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有: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在通货膨胀时,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 2.再贴现政策.它主要着重于短期政策效应; 3.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国债),反之就出售有价证券. 我国的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松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时应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 (3) 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利率上升,公司借款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股票价格自然下降。 利率上升,将使负债经营的企业更加困难,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使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下跌。 利率上升,将吸引资金转向储蓄,导致证券需求下降,证券价格下跌。 (4) 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a.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型企业将增加收益,进口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将受损。 b.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将导致资本流出本国,市场价格将下跌。 c.汇率上升,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d.汇率上升,为维持汇率稳定,政府可能动用外汇储备,抛售外汇,减少本币供应量,市场价格将下跌;在同时回购国债时,国债市场价格将上扬。
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国民经济总指标、投资指标、消费指标、金融指标、财政指标五大方面。宏观经济数据和相关指标通常都涵盖了 GDP 经济增长率, GDPpmi ,失业率,货币供应量利率等等。经济周期,大多数都有觉醒,繁荣,衰败,萧条这一系列过程。 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有 1 、 进出口 :进出口贸易是随着一定的历史条件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会衍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这些剩余的商品再进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互换, 就有国际间的进出口贸易现象; 2 、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发展的政策是时刻为了实现产业发展的计划而制定的,并通过实施多种手段所出具的一系列具体政策的总称; 3 、经济的增长 :狭义指 GDP 的增长。经济增长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一个国家均生产水平的持续增加。在不同发展的国家里, 经济发展的程度 会有所 不同。
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宏观经济环境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总体经济环境。如该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值、国民经济增长率等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指标;当地的消费总额、消费结构、居民收入、存款余额、物价指数等描述社会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指标:当地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消费政策、金融政策等产业政策方面的情况等。 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家法律、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体制、投资体制、保障体制等方面制定的基本政策。 国家法律主要是指公司法、证券法、税法及其他经济运行的法律。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依法办事,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为企业获取最大的利益。 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与在一个非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中采取的财务管理策略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往往对市场的调控能力越强。财务管理人员应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判断市场发育的完善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而做出相应的财务对策。 经济发展周期是指经济发展存在一个波动的过程,一般经过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过程,当经济周期处于不同的阶段时,企业财务管理策略要做相应的变动。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包括
宏观经济环境中的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2、经济制度及市场体系,3、收入水平,4、财政预算规模和财政收支平衡状况,5、贸易与国际收支状况。宏观经济环境是指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等规律性因素和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等政策性因素。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东道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经济制度与市场体系、收入水平、财政预算、贸易与国际收支状况等。宏观环境即微观个体—企业所处外部宏观大环境。企业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微观经济个体,其发展无法摆脱宏观环境对其所造成的冲击,利好环境会为企业盈利创造温床,通过改善企业成长的外部条件,促进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进而增加企业整体价值,表现在企业股价上就是股票价格的不断攀升。宏观环境要素包括政治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分析、科技环境分析、其它重大事件。政治和法律因素一般来说,一些政治因素对企业行为有直接影响,而法律法规会间接影响企业的活动。政治和法律因素分析包括以下方面:政局稳定状况;政府行为;路线方针政策;各政治利益集团;法律法规;国际政治法律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特点:不可测性;直接性;不可逆转性。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分析包含以下方面:社会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经济体制(国家经济组织的形式);宏观经济政策;当前经济状况;其他一般的经济条件。社会和文化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分析包含以下方面:人口因素;社会流动性;消费心理;生活方式变化;文化传统;价值观。技术因素技术因素分析包含以下方面: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科技发展趋势。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经济增长稳中趋缓,在合理增长区间内运行1.经济增长减慢,供给结构优化。2014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7.4%,较上年同期和全年均放缓0.3个百分点,是2009年一季度之后的最低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幅较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放缓0.8和1个百分点,也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但经济增长速度仍在年度7.5%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范围之内。从各产业增长看,采掘业、粗钢、水泥、玻璃、有色金属等过剩行业产量增速放缓较大,是导致工业增速减慢的主要因素,而医药等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业发展平稳,第三产业增长7.8%,继续延续2013年以来的增长势头并快于第二产业,旅游、文化、信息、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较快。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符合经济转型的要求,趋于优化过程中。2.消费和出口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减速。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增幅较上年同期放缓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较上年同期微增0.1个百分点。从外贸统计数据看,一季度,中国出口大幅下降,增速下降3.4%,同比回落21.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6%,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67亿美元,同比下降61%。如果剔除去年1-4月份大量套利资金通过贸易渠道流入中国的影响,一季度中国出口接近7%左右,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速基本吻合。从套利资金流入较多的香港贸易看,一季度内地对香港出口大幅下降31.3%,直接影响总体出口增速下降7.2个百分点,仅仅剔除对港出口中国整体出口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增幅分别较上年同期和全年放缓3.3和2个百分点,是一季度经济减缓的主要因素。其中,制造业增长15.2%,同比放缓3.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速稳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9%,同比放缓4.7个百分点,今年增速逐月提高;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8%,同比3.4个百分点,但增速逐月回落。3.就业形势稳定。虽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就业形势较好,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00万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外出农民工增加288万人,就业岗位继续增加,失业率维持在合理水平。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24元,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5元,同比名义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2元,同比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4.物价水平稳中趋降。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涨幅同比放缓0.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跌幅同比扩大0.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25个月呈现下跌态势;房地产价格涨势趋缓,按照住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商品房价格下降1.5%,而去年同期为上涨17.7%;综合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上涨0.4%。物价总水平特别是工业价格表明,制造业的需求仍低于供给能力,潜在经济增长能力高于实际增长,但综合就业、价格、经济增长等指标看,中国经济仍然处在合理增长区间内。当前经济增长减慢的原因当前经济增长减慢并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既有2013年下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不够、稳健的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不足的宏观调控政策主动调整原因,更重要的是结构和体制问题制约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并影响社会预期。一是投资面临一定的资金约束。2013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控制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2013年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14 万亿元,比上半年减少3.01万亿元;201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为5.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700亿元。货币供给增速也有所降低,广义货币M2由2013年4月的16.1%回落到2013年年底的13.6%,2014年3月进一步回落到12.1%。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力度弱于往年水平,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达到10.1%,超出预算目标2.1个百分点,而财政支出与预算数基本持平,仅增长10.9%,而2013年财政支出得以完成全年预算支出目标主要靠年终“突击花钱”,1-11月财政支出持续低于10%的预算增长目标,12月份当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幅高达20.3%。2014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1.1%, 财政支出增长6%,均低于预算8%和9.5%的水平。考虑到资金投放滞后半年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2013年上半年融资总量扩大和下半年减少是2013年下半年经济稳中有升的原因,也是今年上半年经济减缓的主要因素。二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现阶段,不管是人民币贷款、中期票据还是房地产信托的融资成本,均处于历史高位,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信托融资成本动辄10%以上,加上各种中间费用甚至高达17%。首先,近年来,产能过剩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缺乏利率弹性的部门和利润水平较高的房地产资金需求旺盛,在政府加强房地产调控以及银监会加强平台贷款管控后,上述部门大量通过发行债券、银信理财合作等影子银行进行融资,造成相关部门债务和杠杆水平过快上升,社会资金“借短投长”的期限错配和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挤出”等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加剧。其次,银行理财产品、电子金融等存款替代性金融产品及影子银行等市场化融资渠道快速发展,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导致金融机构融资成本上升。再次,受存贷比约束和银行季末考核因素影响,在季末、年末及春节前后等时点,银行高息揽储,货币市场利率往往大幅飙升。最后,在中国国际收支逐渐趋向均衡,跨境资金由大举流入转为“有进有出”的双向流动后,以往外汇占款过快增长导致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的情况也出现了变化。三是人民币升值滞后影响了中国出口,自2011年4月到2014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3%左右,汇率升值对出口影响的滞后期一般在1-2年。四是多因素交织导致财政金融风险上升,影响市场预期。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和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一些企业出现破产倒闭、地方性债务迎来还债高峰、影子银行风险增加。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牵一发动全局,既关系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也是影响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的安全,一旦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对金融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并引起相关产业衰退,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支矛盾也会加大。近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中诚信托、超日债等若干起金融违约事件。同时,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短期国际流动资本外流,可能引发国内资金紧张,加剧金融市场波动。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影响当前经济增长减慢的因素还会继续存在,中国经济仍会延续稳中趋降的态势。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投资需求如何仍是分析判断当前经济走势的关键。中国的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处于严重过剩当中,有的处于绝对过剩状态,化解产能过剩必然影响制造业投资。2013年中以来,房地产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增速逐月回落,三、四线城市商品房价格调整程度加大。今年一季度地产新开工增速大幅走低,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也在下降,地产销售增长已经接近停滞,购房者与房地产企业观望情绪加重,房地产投资会继续减慢。2013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4.2%,较上年大幅减少14.4个百分点。2014年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仍然较低,仅增长12.6%,意味着后续投资将有所放缓。但是,总体投资仍将保持适度增长:一是占投资需求较大比重的基础建设投资继续稳定增长。国家允许平台公司发行部分债券对“高利短期债务”进行置换,加大债务重组力度,并提出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延长还款期限;通过发行15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成立2000-3000亿元铁路建设基金吸引民间资本,为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筹资;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专门机构发行住宅金融债券,支持棚户区改造。二是营改增试点扩大范围,大力发展养老、健康服务业等,有助于服务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三是在国家确保粮食安全,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政策的支持下,农业投资增长水平有望提高。同时,央行决定自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据测算,此次定向降准向三农领域释放的资金将超过千亿元。四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投资。今年初国务院已经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事项82项,并在加快制定政府权力清单;部分国企已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总体来看,中国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7%左右。2.消费需求将保持基本稳定。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在三大需求中属于较为稳定的因素。一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4.9%。当前,中国消费需求仍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一是就业稳定、居民收入增速回升,夯实了消费基础。二是社保体制日益完善支持消费稳定增长。国家财政支出不断向社保、公共卫生、教育、低保等民生领域倾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关注农民工、社会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情况;重视结构性失业问题,建立全国统一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消费者预期。三是信息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拉动消费增长。伴随着扩大信息消费政策的落实,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产品的销售加快,网络购物销售迅速增长。同时,社区商业中心将逐渐转变成城市的服务中心,居民相关商品与服务消费增长将加快。四是汽车类等热点消费增长较快。汽车市场存在城市家庭、机构用车更新换代、消费升级的需求,仍将延续较快增长态势;此外,中西药品、通讯器材等消费增长较快。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增长12.6%左右。3.出口需求将温和回升至正常状态。当前,全球经济在发达国家向好的带动下,有望延续温和复苏态势,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好转。4月份IMF春季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3.6%,较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增长加快,有利于拉动中国出口增长。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提升,预示着二季度出口相对乐观。今年3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7,较上月提升0.4;一季度出口先导指数月度平均值为41.6较去年四季度的39.4有明显上升。此外,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稳中有贬。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引发国际资本流向发达市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压力减小,汇率双向波动可能性加大。截至4月底,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出现1%左右的贬值。但是,外贸增长面临的制约因素仍不容忽视,新兴经济体在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结构性风险等多重压力下,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将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不足;美国等国家的货币政策和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国际市场争夺日益激烈,中国出口难有显著改观。总体来看,4月中旬之后对港贸易虚增基数因素将会消除,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将回升至正常状态。预计二季度中国出口将增长7%左右,进口将增长6.5%左右。4.物价延续温和上涨态势。从工业品价格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基本稳定,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大。中国工业产能规模较高,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工业品价格仍将保持负增长态势。从服务价格看,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低端劳动者工资上涨推动部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价格上升。从食品看,2013年粮食再次增产,粮价基本稳定,并且由于中国粮价已经高于国际价格,粮价进一步上涨空间较为有限;生猪存栏规模较大,猪肉价格不会大幅上涨。从资源产品看,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2014年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时机较好的时间窗口,调整资源产品价格会推高物价。此外,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翘尾因素为1.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中国物价总水平延续温和上涨态势,既没有明显的通胀压力,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预计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2.3%左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将下跌1.1%左右。5.宏观经济增长将稳中趋降。国家信息中心开发的经济景气系统显示,中国综合先行指数的峰值出现在2013年3月,至今连续下降12个月,先行指数下降速度较为缓慢,并且在下降过程中还出现了小幅震荡的走势。先行指数一般领先一致指数约6个月,先行指数平稳略降态势表明二季度中国经济仍会延续稳中趋降的态势。初步预计,二季度中国GDP将增长7.4%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9.1%左右。政策建议把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有前瞻性的加强宏观调控,巩固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稳定社会预期,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1.加快推进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落实财政支出的政策,加快拨付棚户区改造、中西部地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网改造等建设项目资金,推进一批水利、粮食储备、核电、水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盘活财政资金存量,重点用于民生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二是在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关系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并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的意见,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清理和整合。三是加快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将小微企业减税等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完善消费税制度,积极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加快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进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四是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权限,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限额管理,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性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市政债市场为基础的,采取由中央确定总规模的市场调控性地方债制度,正式启动省级和县级政府在公开市场捆绑发放地方债。五是继续发展政策性金融为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在必要时,可以考虑通过扩大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规模、资产证券化规模等方式,来增强开发性金融机构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的作用。2.适度灵活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调控要从资金供给和需求方面加强调节和引导,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既要维持中性的货币信用条件来抑制经济主体的加杠杆意愿,也要切实降低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防止社会资金成本过度上升危害实体经济。一是加强短期流动性调节,保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根据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形势,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常规流动性调节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必要时可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充裕。在流动性出现异常波动时,灵活运用SLO和SLF工具实现有选择的“定向放松”,以防范流动性危机,维持市场平稳运行。二是修改商业银行法,取消商业银行的存贷比限制,或适当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的计算口径,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引导商业银行降低信贷利率。三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挤压也越来越强烈。银行监管机构要重视利率市场化推进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问题,重视“余额宝”、“易付宝”等互联网金融和非银行“理财业务”等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抽血”的影响。引导和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加强金融监管,防止金融创新“冒进”带来 “金融脱媒”过度,危害到银行体系的平稳运行。四是货币当局需要通过密切监测跨境资金流动来把握外汇占款增长情况,加大汇率波动幅度,防止热钱无序流动,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3.以城镇化为抓手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一是努力实现城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二是借助高铁发展契机推动城镇化,带动有效需求增长。三是加快改革相关制度,推动常驻人口获得相应的市民待遇,按照城市全部人口的新构成特点,规划城区的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相应的医疗、养老、健康等产业,保证居民需求与供给的准确对接。四是根据各地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适当放开房地产限购政策的限制,继续支持自助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防止房地产价格短期大幅波动。4.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抓紧制定负面清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国有资本对水、电、气、公共交通等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将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收入增量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二是继续减少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抓紧制定政府权力清单。三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合理举债;建立有效的偿债机制,地方政府应通过出售、转让或证券化国有资产偿还债务,努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四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五是当前通胀较为温和是价格改革的较好时机,应加快推进水、电、天然气、石油等资源价格改革。5.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一是应强化正向预期引导,明确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变化,正确认识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寻求新常态属于客观经济规律。二是要强调当前各项经济指标仍处于合理增长区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金融和财政风险总体可控。三是逐步建立市场对宏观政策信号的合理预期,避免出其不意造成政策信号的混乱。四是明确调控政策信号,稳定社会预期,加快落实改革举措,提振市场信心。
如何看待2014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今年3月份以来,中国财政支出力度有所加大,货币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社会融资总量有所增加,各方面的改革在加快推进,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如果货币市场利率的下行不能引导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降低,对利率最为敏感的房地产市场将承受更大的压力,一旦房地产出现量价齐跌和投资大幅下降的局面,2014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出现较大的下行压力。当前经济增长稳中趋缓,在合理增长区间内运行1.经济增长减慢,供给结构优化。2014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7.4%,较上年同期和全年均放缓0.3个百分点,是2009年一季度之后的最低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幅较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放缓0.8和1个百分点,也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但经济增长速度仍在年度7.5%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范围之内。从各产业增长看,采掘业、粗钢、水泥、玻璃、有色金属等过剩行业产量增速放缓较大,是导致工业增速减慢的主要因素,而医药等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业发展平稳,第三产业增长7.8%,继续延续2013年以来的增长势头并快于第二产业,旅游、文化、信息、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较快。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符合经济转型的要求,趋于优化过程中。2.消费和出口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减速。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增幅较上年同期放缓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较上年同期微增0.1个百分点。从外贸统计数据看,一季度,中国出口大幅下降,增速下降3.4%,同比回落21.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6%,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67亿美元,同比下降61%。如果剔除去年1-4月份大量套利资金通过贸易渠道流入中国的影响,一季度中国出口接近7%左右,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速基本吻合。从套利资金流入较多的香港贸易看,一季度内地对香港出口大幅下降31.3%,直接影响总体出口增速下降7.2个百分点,仅仅剔除对港出口中国整体出口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增幅分别较上年同期和全年放缓3.3和2个百分点,是一季度经济减缓的主要因素。其中,制造业增长15.2%,同比放缓3.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速稳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9%,同比放缓4.7个百分点,今年增速逐月提高;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8%,同比3.4个百分点,但增速逐月回落。3.就业形势稳定。虽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就业形势较好,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00万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外出农民工增加288万人,就业岗位继续增加,失业率维持在合理水平。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24元,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5元,同比名义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2元,同比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4.物价水平稳中趋降。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涨幅同比放缓0.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跌幅同比扩大0.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25个月呈现下跌态势;房地产价格涨势趋缓,按照住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商品房价格下降1.5%,而去年同期为上涨17.7%;综合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上涨0.4%。物价总水平特别是工业价格表明,制造业的需求仍低于供给能力,潜在经济增长能力高于实际增长,但综合就业、价格、经济增长等指标看,中国经济仍然处在合理增长区间内。当前经济增长减慢的原因当前经济增长减慢并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既有2013年下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不够、稳健的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不足的宏观调控政策主动调整原因,更重要的是结构和体制问题制约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并影响社会预期。一是投资面临一定的资金约束。2013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控制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2013年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14 万亿元,比上半年减少3.01万亿元;201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为5.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700亿元。货币供给增速也有所降低,广义货币M2由2013年4月的16.1%回落到2013年年底的13.6%,2014年3月进一步回落到12.1%。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力度弱于往年水平,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达到10.1%,超出预算目标2.1个百分点,而财政支出与预算数基本持平,仅增长10.9%,而2013年财政支出得以完成全年预算支出目标主要靠年终“突击花钱”,1-11月财政支出持续低于10%的预算增长目标,12月份当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幅高达20.3%。2014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1.1%, 财政支出增长6%,均低于预算8%和9.5%的水平。考虑到资金投放滞后半年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2013年上半年融资总量扩大和下半年减少是2013年下半年经济稳中有升的原因,也是今年上半年经济减缓的主要因素。二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现阶段,不管是人民币贷款、中期票据还是房地产信托的融资成本,均处于历史高位,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信托融资成本动辄10%以上,加上各种中间费用甚至高达17%。首先,近年来,产能过剩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缺乏利率弹性的部门和利润水平较高的房地产资金需求旺盛,在政府加强房地产调控以及银监会加强平台贷款管控后,上述部门大量通过发行债券、银信理财合作等影子银行进行融资,造成相关部门债务和杠杆水平过快上升,社会资金“借短投长”的期限错配和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挤出”等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加剧。其次,银行理财产品、电子金融等存款替代性金融产品及影子银行等市场化融资渠道快速发展,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导致金融机构融资成本上升。再次,受存贷比约束和银行季末考核因素影响,在季末、年末及春节前后等时点,银行高息揽储,货币市场利率往往大幅飙升。最后,在中国国际收支逐渐趋向均衡,跨境资金由大举流入转为“有进有出”的双向流动后,以往外汇占款过快增长导致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的情况也出现了变化。三是人民币升值滞后影响了中国出口,自2011年4月到2014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3%左右,汇率升值对出口影响的滞后期一般在1-2年。四是多因素交织导致财政金融风险上升,影响市场预期。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和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一些企业出现破产倒闭、地方性债务迎来还债高峰、影子银行风险增加。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牵一发动全局,既关系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也是影响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的安全,一旦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对金融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并引起相关产业衰退,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支矛盾也会加大。近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中诚信托、超日债等若干起金融违约事件。同时,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短期国际流动资本外流,可能引发国内资金紧张,加剧金融市场波动。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影响当前经济增长减慢的因素还会继续存在,中国经济仍会延续稳中趋降的态势。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投资需求如何仍是分析判断当前经济走势的关键。中国的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处于严重过剩当中,有的处于绝对过剩状态,化解产能过剩必然影响制造业投资。2013年中以来,房地产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增速逐月回落,三、四线城市商品房价格调整程度加大。今年一季度地产新开工增速大幅走低,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也在下降,地产销售增长已经接近停滞,购房者与房地产企业观望情绪加重,房地产投资会继续减慢。2013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4.2%,较上年大幅减少14.4个百分点。2014年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仍然较低,仅增长12.6%,意味着后续投资将有所放缓。但是,总体投资仍将保持适度增长:一是占投资需求较大比重的基础建设投资继续稳定增长。国家允许平台公司发行部分债券对“高利短期债务”进行置换,加大债务重组力度,并提出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延长还款期限;通过发行15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成立2000-3000亿元铁路建设基金吸引民间资本,为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筹资;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专门机构发行住宅金融债券,支持棚户区改造。二是营改增试点扩大范围,大力发展养老、健康服务业等,有助于服务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三是在国家确保粮食安全,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政策的支持下,农业投资增长水平有望提高。同时,央行决定自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据测算,此次定向降准向三农领域释放的资金将超过千亿元。四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投资。今年初国务院已经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事项82项,并在加快制定政府权力清单;部分国企已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总体来看,中国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7%左右。2.消费需求将保持基本稳定。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在三大需求中属于较为稳定的因素。一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4.9%。当前,中国消费需求仍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一是就业稳定、居民收入增速回升,夯实了消费基础。二是社保体制日益完善支持消费稳定增长。国家财政支出不断向社保、公共卫生、教育、低保等民生领域倾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关注农民工、社会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情况;重视结构性失业问题,建立全国统一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消费者预期。三是信息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拉动消费增长。伴随着扩大信息消费政策的落实,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产品的销售加快,网络购物销售迅速增长。同时,社区商业中心将逐渐转变成城市的服务中心,居民相关商品与服务消费增长将加快。四是汽车类等热点消费增长较快。汽车市场存在城市家庭、机构用车更新换代、消费升级的需求,仍将延续较快增长态势;此外,中西药品、通讯器材等消费增长较快。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增长12.6%左右。3.出口需求将温和回升至正常状态。当前,全球经济在发达国家向好的带动下,有望延续温和复苏态势,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好转。4月份IMF春季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3.6%,较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增长加快,有利于拉动中国出口增长。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提升,预示着二季度出口相对乐观。今年3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7,较上月提升0.4;一季度出口先导指数月度平均值为41.6较去年四季度的39.4有明显上升。此外,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稳中有贬。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引发国际资本流向发达市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压力减小,汇率双向波动可能性加大。截至4月底,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出现1%左右的贬值。但是,外贸增长面临的制约因素仍不容忽视,新兴经济体在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结构性风险等多重压力下,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将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不足;美国等国家的货币政策和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国际市场争夺日益激烈,中国出口难有显著改观。总体来看,4月中旬之后对港贸易虚增基数因素将会消除,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将回升至正常状态。预计二季度中国出口将增长7%左右,进口将增长6.5%左右。4.物价延续温和上涨态势。从工业品价格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基本稳定,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大。中国工业产能规模较高,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工业品价格仍将保持负增长态势。从服务价格看,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低端劳动者工资上涨推动部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价格上升。从食品看,2013年粮食再次增产,粮价基本稳定,并且由于中国粮价已经高于国际价格,粮价进一步上涨空间较为有限;生猪存栏规模较大,猪肉价格不会大幅上涨。从资源产品看,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2014年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时机较好的时间窗口,调整资源产品价格会推高物价。此外,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翘尾因素为1.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中国物价总水平延续温和上涨态势,既没有明显的通胀压力,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预计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2.3%左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将下跌1.1%左右。5.宏观经济增长将稳中趋降。国家信息中心开发的经济景气系统显示,中国综合先行指数的峰值出现在2013年3月,至今连续下降12个月,先行指数下降速度较为缓慢,并且在下降过程中还出现了小幅震荡的走势。先行指数一般领先一致指数约6个月,先行指数平稳略降态势表明二季度中国经济仍会延续稳中趋降的态势。初步预计,二季度中国GDP将增长7.4%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9.1%左右。政策建议把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有前瞻性的加强宏观调控,巩固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稳定社会预期,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1.加快推进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落实财政支出的政策,加快拨付棚户区改造、中西部地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网改造等建设项目资金,推进一批水利、粮食储备、核电、水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盘活财政资金存量,重点用于民生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二是在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关系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并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的意见,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清理和整合。三是加快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将小微企业减税等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完善消费税制度,积极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加快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进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四是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权限,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限额管理,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性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市政债市场为基础的,采取由中央确定总规模的市场调控性地方债制度,正式启动省级和县级政府在公开市场捆绑发放地方债。五是继续发展政策性金融为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在必要时,可以考虑通过扩大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规模、资产证券化规模等方式,来增强开发性金融机构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的作用。2.适度灵活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调控要从资金供给和需求方面加强调节和引导,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既要维持中性的货币信用条件来抑制经济主体的加杠杆意愿,也要切实降低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防止社会资金成本过度上升危害实体经济。一是加强短期流动性调节,保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根据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形势,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常规流动性调节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必要时可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充裕。在流动性出现异常波动时,灵活运用SLO和SLF工具实现有选择的“定向放松”,以防范流动性危机,维持市场平稳运行。二是修改商业银行法,取消商业银行的存贷比限制,或适当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的计算口径,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引导商业银行降低信贷利率。三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挤压也越来越强烈。银行监管机构要重视利率市场化推进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问题,重视“余额宝”、“易付宝”等互联网金融和非银行“理财业务”等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抽血”的影响。引导和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加强金融监管,防止金融创新“冒进”带来 “金融脱媒”过度,危害到银行体系的平稳运行。四是货币当局需要通过密切监测跨境资金流动来把握外汇占款增长情况,加大汇率波动幅度,防止热钱无序流动,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3.以城镇化为抓手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一是努力实现城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二是借助高铁发展契机推动城镇化,带动有效需求增长。三是加快改革相关制度,推动常驻人口获得相应的市民待遇,按照城市全部人口的新构成特点,规划城区的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相应的医疗、养老、健康等产业,保证居民需求与供给的准确对接。四是根据各地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适当放开房地产限购政策的限制,继续支持自助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防止房地产价格短期大幅波动。4.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抓紧制定负面清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国有资本对水、电、气、公共交通等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将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收入增量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二是继续减少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抓紧制定政府权力清单。三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合理举债;建立有效的偿债机制,地方政府应通过出售、转让或证券化国有资产偿还债务,努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四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五是当前通胀较为温和是价格改革的较好时机,应加快推进水、电、天然气、石油等资源价格改革。5.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一是应强化正向预期引导,明确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变化,正确认识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寻求新常态属于客观经济规律。二是要强调当前各项经济指标仍处于合理增长区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金融和财政风险总体可控。三是逐步建立市场对宏观政策信号的合理预期,避免出其不意造成政策信号的混乱。四是明确调控政策信号,稳定社会预期,加快落实改革举措,提振市场信心。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今年3月份以来,中国财政支出力度有所加大,货币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社会融资总量有所增加,各方面的改革在加快推进,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如果货币市场利率的下行不能引导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降低,对利率最为敏感的房地产市场将承受更大的压力,一旦房地产出现量价齐跌和投资大幅下降的局面,2014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出现较大的下行压力。当前经济增长稳中趋缓,在合理增长区间内运行1.经济增长减慢,供给结构优化。2014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7.4%,较上年同期和全年均放缓0.3个百分点,是2009年一季度之后的最低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幅较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放缓0.8和1个百分点,也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但经济增长速度仍在年度7.5%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范围之内。从各产业增长看,采掘业、粗钢、水泥、玻璃、有色金属等过剩行业产量增速放缓较大,是导致工业增速减慢的主要因素,而医药等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业发展平稳,第三产业增长7.8%,继续延续2013年以来的增长势头并快于第二产业,旅游、文化、信息、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较快。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符合经济转型的要求,趋于优化过程中。2.消费和出口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减速。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增幅较上年同期放缓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较上年同期微增0.1个百分点。从外贸统计数据看,一季度,中国出口大幅下降,增速下降3.4%,同比回落21.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6%,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67亿美元,同比下降61%。如果剔除去年1-4月份大量套利资金通过贸易渠道流入中国的影响,一季度中国出口接近7%左右,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速基本吻合。从套利资金流入较多的香港贸易看,一季度内地对香港出口大幅下降31.3%,直接影响总体出口增速下降7.2个百分点,仅仅剔除对港出口中国整体出口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增幅分别较上年同期和全年放缓3.3和2个百分点,是一季度经济减缓的主要因素。其中,制造业增长15.2%,同比放缓3.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速稳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9%,同比放缓4.7个百分点,今年增速逐月提高;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8%,同比3.4个百分点,但增速逐月回落。3.就业形势稳定。虽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就业形势较好,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00万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外出农民工增加288万人,就业岗位继续增加,失业率维持在合理水平。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24元,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5元,同比名义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2元,同比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4.物价水平稳中趋降。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涨幅同比放缓0.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跌幅同比扩大0.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25个月呈现下跌态势;房地产价格涨势趋缓,按照住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商品房价格下降1.5%,而去年同期为上涨17.7%;综合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上涨0.4%。物价总水平特别是工业价格表明,制造业的需求仍低于供给能力,潜在经济增长能力高于实际增长,但综合就业、价格、经济增长等指标看,中国经济仍然处在合理增长区间内。当前经济增长减慢的原因当前经济增长减慢并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既有2013年下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不够、稳健的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不足的宏观调控政策主动调整原因,更重要的是结构和体制问题制约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并影响社会预期。一是投资面临一定的资金约束。2013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控制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2013年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14 万亿元,比上半年减少3.01万亿元;201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为5.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700亿元。货币供给增速也有所降低,广义货币M2由2013年4月的16.1%回落到2013年年底的13.6%,2014年3月进一步回落到12.1%。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力度弱于往年水平,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达到10.1%,超出预算目标2.1个百分点,而财政支出与预算数基本持平,仅增长10.9%,而2013年财政支出得以完成全年预算支出目标主要靠年终“突击花钱”,1-11月财政支出持续低于10%的预算增长目标,12月份当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幅高达20.3%。2014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1.1%, 财政支出增长6%,均低于预算8%和9.5%的水平。考虑到资金投放滞后半年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2013年上半年融资总量扩大和下半年减少是2013年下半年经济稳中有升的原因,也是今年上半年经济减缓的主要因素。二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现阶段,不管是人民币贷款、中期票据还是房地产信托的融资成本,均处于历史高位,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信托融资成本动辄10%以上,加上各种中间费用甚至高达17%。首先,近年来,产能过剩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缺乏利率弹性的部门和利润水平较高的房地产资金需求旺盛,在政府加强房地产调控以及银监会加强平台贷款管控后,上述部门大量通过发行债券、银信理财合作等影子银行进行融资,造成相关部门债务和杠杆水平过快上升,社会资金“借短投长”的期限错配和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挤出”等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加剧。其次,银行理财产品、电子金融等存款替代性金融产品及影子银行等市场化融资渠道快速发展,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导致金融机构融资成本上升。再次,受存贷比约束和银行季末考核因素影响,在季末、年末及春节前后等时点,银行高息揽储,货币市场利率往往大幅飙升。最后,在中国国际收支逐渐趋向均衡,跨境资金由大举流入转为“有进有出”的双向流动后,以往外汇占款过快增长导致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的情况也出现了变化。三是人民币升值滞后影响了中国出口,自2011年4月到2014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3%左右,汇率升值对出口影响的滞后期一般在1-2年。四是多因素交织导致财政金融风险上升,影响市场预期。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和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一些企业出现破产倒闭、地方性债务迎来还债高峰、影子银行风险增加。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牵一发动全局,既关系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也是影响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的安全,一旦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对金融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并引起相关产业衰退,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支矛盾也会加大。近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中诚信托、超日债等若干起金融违约事件。同时,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短期国际流动资本外流,可能引发国内资金紧张,加剧金融市场波动。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影响当前经济增长减慢的因素还会继续存在,中国经济仍会延续稳中趋降的态势。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投资需求如何仍是分析判断当前经济走势的关键。中国的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处于严重过剩当中,有的处于绝对过剩状态,化解产能过剩必然影响制造业投资。2013年中以来,房地产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增速逐月回落,三、四线城市商品房价格调整程度加大。今年一季度地产新开工增速大幅走低,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也在下降,地产销售增长已经接近停滞,购房者与房地产企业观望情绪加重,房地产投资会继续减慢。2013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4.2%,较上年大幅减少14.4个百分点。2014年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仍然较低,仅增长12.6%,意味着后续投资将有所放缓。但是,总体投资仍将保持适度增长:一是占投资需求较大比重的基础建设投资继续稳定增长。国家允许平台公司发行部分债券对“高利短期债务”进行置换,加大债务重组力度,并提出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延长还款期限;通过发行15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成立2000-3000亿元铁路建设基金吸引民间资本,为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筹资;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专门机构发行住宅金融债券,支持棚户区改造。二是营改增试点扩大范围,大力发展养老、健康服务业等,有助于服务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三是在国家确保粮食安全,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政策的支持下,农业投资增长水平有望提高。同时,央行决定自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据测算,此次定向降准向三农领域释放的资金将超过千亿元。四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投资。今年初国务院已经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事项82项,并在加快制定政府权力清单;部分国企已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总体来看,中国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7%左右。2.消费需求将保持基本稳定。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在三大需求中属于较为稳定的因素。一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4.9%。当前,中国消费需求仍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一是就业稳定、居民收入增速回升,夯实了消费基础。二是社保体制日益完善支持消费稳定增长。国家财政支出不断向社保、公共卫生、教育、低保等民生领域倾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关注农民工、社会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情况;重视结构性失业问题,建立全国统一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消费者预期。三是信息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拉动消费增长。伴随着扩大信息消费政策的落实,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产品的销售加快,网络购物销售迅速增长。同时,社区商业中心将逐渐转变成城市的服务中心,居民相关商品与服务消费增长将加快。四是汽车类等热点消费增长较快。汽车市场存在城市家庭、机构用车更新换代、消费升级的需求,仍将延续较快增长态势;此外,中西药品、通讯器材等消费增长较快。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增长12.6%左右。3.出口需求将温和回升至正常状态。当前,全球经济在发达国家向好的带动下,有望延续温和复苏态势,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好转。4月份IMF春季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3.6%,较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增长加快,有利于拉动中国出口增长。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提升,预示着二季度出口相对乐观。今年3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7,较上月提升0.4;一季度出口先导指数月度平均值为41.6较去年四季度的39.4有明显上升。此外,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稳中有贬。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引发国际资本流向发达市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压力减小,汇率双向波动可能性加大。截至4月底,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出现1%左右的贬值。但是,外贸增长面临的制约因素仍不容忽视,新兴经济体在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结构性风险等多重压力下,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将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不足;美国等国家的货币政策和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国际市场争夺日益激烈,中国出口难有显著改观。总体来看,4月中旬之后对港贸易虚增基数因素将会消除,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将回升至正常状态。预计二季度中国出口将增长7%左右,进口将增长6.5%左右。4.物价延续温和上涨态势。从工业品价格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基本稳定,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大。中国工业产能规模较高,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工业品价格仍将保持负增长态势。从服务价格看,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低端劳动者工资上涨推动部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价格上升。从食品看,2013年粮食再次增产,粮价基本稳定,并且由于中国粮价已经高于国际价格,粮价进一步上涨空间较为有限;生猪存栏规模较大,猪肉价格不会大幅上涨。从资源产品看,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2014年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时机较好的时间窗口,调整资源产品价格会推高物价。此外,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翘尾因素为1.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中国物价总水平延续温和上涨态势,既没有明显的通胀压力,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预计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2.3%左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将下跌1.1%左右。5.宏观经济增长将稳中趋降。国家信息中心开发的经济景气系统显示,中国综合先行指数的峰值出现在2013年3月,至今连续下降12个月,先行指数下降速度较为缓慢,并且在下降过程中还出现了小幅震荡的走势。先行指数一般领先一致指数约6个月,先行指数平稳略降态势表明二季度中国经济仍会延续稳中趋降的态势。初步预计,二季度中国GDP将增长7.4%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9.1%左右。政策建议把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有前瞻性的加强宏观调控,巩固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稳定社会预期,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1.加快推进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落实财政支出的政策,加快拨付棚户区改造、中西部地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网改造等建设项目资金,推进一批水利、粮食储备、核电、水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盘活财政资金存量,重点用于民生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二是在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关系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并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的意见,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清理和整合。三是加快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将小微企业减税等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完善消费税制度,积极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加快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进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四是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权限,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限额管理,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性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市政债市场为基础的,采取由中央确定总规模的市场调控性地方债制度,正式启动省级和县级政府在公开市场捆绑发放地方债。五是继续发展政策性金融为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在必要时,可以考虑通过扩大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规模、资产证券化规模等方式,来增强开发性金融机构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的作用。2.适度灵活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调控要从资金供给和需求方面加强调节和引导,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既要维持中性的货币信用条件来抑制经济主体的加杠杆意愿,也要切实降低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防止社会资金成本过度上升危害实体经济。一是加强短期流动性调节,保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根据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形势,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常规流动性调节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必要时可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充裕。在流动性出现异常波动时,灵活运用SLO和SLF工具实现有选择的“定向放松”,以防范流动性危机,维持市场平稳运行。二是修改商业银行法,取消商业银行的存贷比限制,或适当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的计算口径,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引导商业银行降低信贷利率。三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挤压也越来越强烈。银行监管机构要重视利率市场化推进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问题,重视“余额宝”、“易付宝”等互联网金融和非银行“理财业务”等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抽血”的影响。引导和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加强金融监管,防止金融创新“冒进”带来 “金融脱媒”过度,危害到银行体系的平稳运行。四是货币当局需要通过密切监测跨境资金流动来把握外汇占款增长情况,加大汇率波动幅度,防止热钱无序流动,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3.以城镇化为抓手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一是努力实现城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二是借助高铁发展契机推动城镇化,带动有效需求增长。三是加快改革相关制度,推动常驻人口获得相应的市民待遇,按照城市全部人口的新构成特点,规划城区的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相应的医疗、养老、健康等产业,保证居民需求与供给的准确对接。四是根据各地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适当放开房地产限购政策的限制,继续支持自助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防止房地产价格短期大幅波动。4.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抓紧制定负面清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国有资本对水、电、气、公共交通等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将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收入增量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二是继续减少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抓紧制定政府权力清单。三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合理举债;建立有效的偿债机制,地方政府应通过出售、转让或证券化国有资产偿还债务,努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四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五是当前通胀较为温和是价格改革的较好时机,应加快推进水、电、天然气、石油等资源价格改革。5.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一是应强化正向预期引导,明确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变化,正确认识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寻求新常态属于客观经济规律。二是要强调当前各项经济指标仍处于合理增长区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金融和财政风险总体可控。三是逐步建立市场对宏观政策信号的合理预期,避免出其不意造成政策信号的混乱。四是明确调控政策信号,稳定社会预期,加快落实改革举措,提振市场信心。(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
宏观经济学中,“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关系是( )
【答案】:A、D“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负相关的关系,即:如果工资上涨率较低,则失业率较高;反之,如果工资上涨率较高,则失业率较低。
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学)
1957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100年的资料作出了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通货膨胀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这条曲线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这就是说,在失业率低而通货膨率高时,采用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反之,在失业率高而通货膨胀率低,采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这样,可以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内。 三种菲利普斯曲线: (一)表明三对经济变量关系的三种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有三种表达方式,表明三对经济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 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A·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见图1中实线)。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于是,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的曲线环. 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左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左上方倾斜”,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为反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左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萨缪尔森 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一代替是通过一个假定实现的。这个假定是:产品价格的形成遵循“平均劳动成本固定加值法”,即每单位产品的价格是由平均劳动成本加上一个固定比例的其他成本和利润形成的。这就是说,物价的变动只与货币工资的变动有关。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与上述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相同,只不过纵轴改为物价上涨率(见图1)。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率下降。因此,这条曲线同样表现为图1中的曲线环。 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这一关系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直接采用经济增长率指标,而是采用“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或是采用“现实产出水平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这一“偏离”,表明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求的缺口和物价上涨的压力。现实经济增长率表明一定时期内由社会总需求所决定的产出增长情况,而潜在经济增长率则表明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所能提供的总供给的状况。潜在经济增长率可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正常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另一种是指最大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我们这里采用的是第一种含义。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是:在以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为横轴、物价上涨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具有正斜率的一条曲线(见图2中实线)。这条曲线的走向与第一、二种菲利普斯曲线正好相反。这条曲线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二者呈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正相关关系。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时,物价上涨率亦上升;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时,物价上涨率亦下降。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随着需求的扩张,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物价上涨率随之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随着需求的收缩,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物价上涨率随之下降。这样,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的曲线环(见图2中虚线环)。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右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说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为同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物价上涨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右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物价上涨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情况。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关系。我们将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将它们分别表明的两个反向和一个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
宏观经济学 菲利普斯曲线的 计算题和问题
通胀方程:P=6-u+Pe1、自然失业率一般是指没有未预期到的通胀时的失业率(P-Pe=0)因此P-Pe=6-u=0可得u*=6此时的通胀率等于预期的通胀率(没有数值)2、预期的通胀率Pe=0,令u=4则P=6-4+0=2即需要的通货膨胀率为2,相对于自然失业率6所对应的通胀率P=6-6+0=0,而言,通货膨胀上升23、预期的通胀率Pe=3,令u=4则P=6-4+3=5即需要的通货膨胀率为5,相对于自然失业率6所对应的通胀率P=6-6+3=3,而言,通货膨胀上升2
政策及宏观经济形势风险是指什么
2014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3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先进经济体当前面临的尾部风险已经减弱能够保持长期复苏仍有待观察。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持续下滑的风险已经增大,各自面临不同的发展困境和瓶颈,深化改革成为新兴经济体前进的唯一动力。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潜在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质量优于经济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升,有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投资率的高低应遵循储蓄率先升后降的客观规律,民间投资比重呈上升趋势且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房地产市场格局复杂。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实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整体稳健。 中国经济目前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中国政府正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再平衡,由投资驱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实现可持续发展。2014年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内部因素 1、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周期主要是中周期的朱格拉投资周期和中长周期的库兹涅兹建筑周期,引发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政治性周期理论所阐述的政府换届、体制改革,以及投资过度理论所阐述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政治性周期理论,2013到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上升,然而,根据投资过度理论,随着经济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协调驱动的转变,我国经济在2013到2017年增速将减缓。由此判定,我国经济增速在2012年将出现拐点,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2、财政政策 2014年虽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也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其目的、内涵和做法上将发生一些根本的变化,结构性色彩将更浓,将从总量性的政策转向结构性的政策,从单纯的经济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政策。结构性减税以及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力度会越来越大,政府将更多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财政政策更注重短期和中长期结合,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结合,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调整优化国内需求结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货币政策 2014年的目标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平稳,又要化解金融领域风险,还要为改革留出充分的空间。因此,央行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是“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替换了2013年强调的“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央行将通过综合运用存准率、正逆回购、央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合理的流动性状况,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深化。目前来看,业界呼吁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有望于2014年推出。目标是通过利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以及开放资本账户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来建立市场导向型的金融价格体系。 4、通货膨胀 2014年 GDP增长预测从7.4%下调至7.2%。中国2013年消费者价格通胀率为2.6%,连续第二年低于官方目标。今年,似乎通货膨胀率很可能再次大大低于政府目标;我们最近将2014年消费者价格通胀预测从2.6%下调至2.0%。 尽管温和的通胀趋势为可能必要的货币政策和资源定价改革的措施留有回旋余地,但也许更令人担心的是生产者物价指数持续通缩,这和企业利润以及制造业投资密切相关。如果实体经济进一步疲软,将会对一般物价水平造成下行压力,它可能加剧经济去杠杆化的痛苦,这在20世纪90年代的银行业危机中已有所体现。 5、利率水平 2014年流动性将从收紧态势走向紧平衡,利率不会单边上行,可能高位振荡。利率水平将改变2013年单边上升的趋势,走向高位企稳,流动性将改变一味收紧态势,走向一个紧平衡的状态。短期而言,春节前可能会小幅趋紧,但随着季节性因素的消失,春节后流动性状况将有所改善。利率市场化对利率上升的影响减少。2014年利率市场化将持续推进,但对市场利率的影响要略小于2013年。理财和国债等与基准利率的差值均已达到历史高位,未来上升空间有限。新的金融市场参与主体还将扩大,但冲击将小于其“从无到有”的时期。 6、汇率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区间。“两会”刚一结束,央行就采取了实际行动。央行宣布,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人民币汇率双向互动对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由于双向浮动,套利风险加大,过去进出口中的水分会被挤出,未来几个月的进出口 数据会出现一定回落,但这并不说明贸易状况恶化。具体来看,一方面,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消失有利于出口。人民币走弱,有助于调动出口的积极性,起到鼓动出口的作用。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阶段性贬值和弹性扩大,可能会增加进口的成本和风险。 外部因素 2014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会继续分化,欧洲和亚洲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增长动力不足;尽管世界经济整体增速将略有提高,但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 (一)经济增速将略高于上年。按照汇率法计算,世界银行1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英国共识公司2月份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7%,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 (二)全球贸易增长将有所加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4.5%,比上年加快1.8个百分点;世界银行1月份预测,2014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6%,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
我国大规模减税带来的宏观经济效果。急急急!!! 跪求
中国无疑正处于一个不确定的年代。回头看2015,很多一致预期被证明是一致错误:A股没有等来6124,却等来一场史无前例的股灾;央企没有等来激进的混改,却等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合并;地方政府没有等来期待的财权,却等来一堆来去无踪的置换债,人民币没等来美联储加息,但还是来了一次出其不意的暴贬……不是我们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快。当下面临的政治、经济、人口和外部环境换挡任何一项都足以改变中国,更何况是所有冲击叠加在一起。我们只能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不断调试自己的逻辑。 2015至少告诉我们三点经验:第一,当所有人形成一致预期的时候,很可能是一致错误,机会和风险往往藏在大家都忽视的地方,比如股市中的配资。第二,政策冲击只会改变经济的节奏,不会改变方向。比如增长破7,通胀1时代,流动性宽松,基本面并没有任何的出乎意料。第三,市场虽然有时会偏离基本面,但最终还是会回归,偏离的越多,回归的方式约剧烈,比如股灾。带着这些经验,我们对2016年做出以下判断: 1、经济增长目标下调到6.5%,实际增速略高于目标。 2015全年保7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预测GDP不能只看三大需求,因为中国根本没有三大需求的准确统计,固定资产投资不等于资本形成,净出口不等于经常账户顺差,社会消费品零售也不等于最终消费。更准确的方法是看从生产法分析各产业对GDP的增长拉动。对比今年和2015年,除了工业和金融业之外,其他所有行业的波动不到0.1个百分点。所以基本只要分析工业和金融业即可。工业可以看规上工业增加值,10月还在下行,而且看不到拐点。金融业可以看几个指标。一是存贷款增速,10月几乎萎缩了一半,和三季度增两倍落差明显;二是证券交易额,两市成交量增速已经从二三季度的10倍和3.4倍回落到2.5倍;三是金融业相关税收,10月营业税从19.3%大降至9.7%,企业所得税业大降10%。综合判断,四季度最多与三季度持平。 形势比人强,从以往4次下调目标的历史来看,如果当年没有完成目标,一定会导致增长目标下调,比如1998和2014年。以此推断,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是大概事件。而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目标可能定在6.5%,但最终的实际增速可能略高于6.5%。2015年第一产业拉动没有变化,第二产业少拉动0.9个百分点左右,第三产业多拉动0.6个百分点左右。先看趋势,2016年第一产业不会有明显波动,第二产业大概率贡献下降,第三产业的贡献还会上升。再估算幅度,2016年的周期下滑压力应该介于2015和2014年之间,按2014和2015的均值计算,假设第二产业少拉动0.6,第三产业多拉动0.3,这样算下来2016年的增速应该在6.7%左右,略高于预期目标。 2、CPI继续“1”往无前,PPI连跌超过50个月,通胀有惊无险 2016年预计CPI同比1.6%,较2015年略有回升,但仍然有惊无险。首先,2016年翘尾因素略高于2015年。假设今年CPI为1.42%,则2016年翘尾因素为0.55%,略高于今年的0.44%。其次,2015年猪价上涨8.2%,带动CPI新涨价因素0.33%。考虑到猪价上涨带动补栏以及明年总需求依然不强,明年猪价继续强势的概率不大,假设2016年猪肉均价为22元/千克,拖累CPI新涨价0.38%。最后,2015年Brent原油均价约为53.83美元/桶,较2014年大幅下跌45.6%,对CPI新涨价因素拖累0.91%(原油价格和CPI新涨价因素相关系数为0.02)。考虑到低油价对页岩油产业的冲击,部分企业去产能,在最新的报告中EIA上调2016年原油价格预期至56.24美元/桶,较2015年上涨4.5%,贡献物价上涨0.09%。第四,在经济下行的基本判断之下,其它价格因素的贡献应该也略低于今年的1.56%,假设和去年的下滑幅度相同,则为1.38%。综合看2016年CPI约为1.64%(翘尾因素0.55%-猪价因素0.38%+油价因素0.09%+其它因素1.38%)。 预计明年PPI累计负增长将超过50个月,但同比跌幅将收窄。考虑到本次去产能周期中,宏观经济政策强调底线思维和严守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去产能的力度总体上温和于98年的大破大力去产能,上游原材料行业过剩产能并未明显去化,PPI转正仍需时日。但明年PPI同比跌幅有望在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下收窄,一是稳增长政策重点转向财政政策,总需求冲击边际上有所缓解;二是近期中央首提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力度有望加大;三是明年信用风险加速爆破,企业破产倒逼产能去化;四是人民币贬值可能带来一定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五是美元升值周期下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对PPI的拖累减弱,尤其是油价,今年是跌45.6%,假定明年油价涨4.5%,其它因素影响不变,则PPI跌幅可能收窄2.5-3个百分点左右; 3、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资本加快“走出去”,人民币再现一次性贬值。 美联储加息的条件已经具备,现在只是何时扣动扳机的问题。目前看,12月加息的概率已经达到70%,即便12月没加,明年也会至少加一次息。对人民币来说,美联储加息也好,加入SDR也好,其象征意义都已经大于实质意义,人民币的长趋势拐点已经形成: (1)美元升值预期已经形成,只会有节奏变化,不会有方向变化。一方面在基本面比烂时代相对不烂(失业率甚至低于我们加工过的登记失业率),另一方面在比赛放水时代相对偏紧,尤其是相对于欧洲,欧元在美元指数中占比60%,而欧洲未来可能日本化,欧央行已经是覆水难收,欧元长期看贬。 (2)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趋于收窄,甚至转向逆差。长期看,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储蓄投资缺口收窄必然导致逆差,短期看,商品的衰退性顺差不可持续,服务贸易逆差在屡创新高,投资负收益短期无法逆转。 (3)中国资本[0.00%]账户逆差将加速扩大,吃掉经常账户顺差。今年三季度资本账户逆差已达到创纪录的2239亿美元,完全吃掉了经常账户的634亿美元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缩水1606亿。这种趋势不可逆转:一是个人资产配置多币种化,二是企业加快走出去,三是中美利率收窄,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打破,套利资金逆转,过去是借低利率又贬值的美元投资高利率又升值的人民币,可能逐步成为借低利率又贬值的人民币投资高利率又升值的美元。 综上,尽管短期央行可以通过量价干预维稳,为加入SDR护航,但贬值压力只会推迟,不会消失,最终达到临界点,央行可能不得不再次允许人民币一次性贬值。从防范资本外逃的角度来看,一次性贬值确实也比渐进贬值更有效。但风险在于,第一次市场觉得是偶然,第二次市场会当成趋势。 4、货币政策从主角变配角,降息空间明显收窄,降准次数不少于今年。 2015年货币政策是绝对的主角,2016年可能逐步退居配角。货币宽松的方向不会变化,但思路上会有所调整,从主动到以被动对冲为主,政策重心逐步转向财政政策和供给侧改革。第一,融资成本的矛盾已经大幅缓解。贷款加权利率下降107个BP,其中一般贷款利率下降91个BP,住房贷款下降123个BP,对于依然融资难的企业,问题出在风险偏好,不是货币宽松能解决的。第二,通胀会掣肘货币宽松。从今年来看,央行对汇率依然自信,主要的掣肘因素还是来自通胀,全年最长的一段货币空窗期就和CPI的回升有直接关系。而根据我们的预测,2016的通胀会高于今年。 (1)2016降息的次数会明显减少。一是存贷款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降息的边际作用在递减。降息的意义的体现在降低国企等强议价主体的贷款利率和住房贷款利率,但目前住房贷款利率已经从最高时的6.97%大幅降到5%,从10月降息时保持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不变来看,这似乎已经达到央行的合意水平。二是CPI和PPI都应该高于今年,由于通知下滑导致的实际利率攀升压力缓解,而且会反过来压低实际利率。三是降息对贷款利率的影响大于存款利率,会进一步挤压银行的息差。 (2)2016降准的次数不少于今年。一是对冲央行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滑,今年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大降1.2万亿,而2013和2014年分别是增加2.8万亿和6411亿,一来一去产生每年近2万亿的基础货币缺口。2016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减,为了维稳,央行口径外汇占款的下降幅度预计不少于今年,必须充分降准对冲。二是稳增长的资金需求也需要降准来满足。1998年为了配合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央行曾一次性降准5%给四大行输送火药。2016年专项金融债等公共融资工具会继续放量,这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特别国债,如果只是从存量池子里拿钱,那可能会使稳增长的效果大打折扣。 5、财政赤字至少扩大到2.5%,扩大发债+结构性减税,政策性金融+PPP配合政府大幅加杠杆 财政政策将逐步取代货币政策成为主角,财政赤字率至少会扩大到2.5%。2014年财政赤字率仅有2.1%,2015年财政赤字率目标虽然提高到2.3%,但横向来看与美国的3.2%、日本的3.3%、印度的4.1%均有较大差距,纵向与2000年至2002年的2.6%、2.4%、2.6%相比也有提升空间。近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称要反思财政政策,其中特别提及“3%的赤字率是不是绝对科学,值得探讨”,暗示中央已经开始反思积极财政不积极的问题。 财政政策主要有两个抓手:扩大政府发债规模+结构性减税。首先,扩大政府发债规模。传统的地方政府债券虽然是大势所趋,但目前预算管理和财政透明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扩容不会太明显。主要还是置换债,一定会比今年的3万亿大得多。其次,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提高个税征点,加大小微企业减税力度等。 明年更重要的是财政政策的配套政策,主要是通过发行政策性金融和推广PPP配合政府加杠杆。第一大抓手是政策性金融。中央层面虽然暂时还发不了特别国债,但以政策性银行为主体的专项金融债其实是一种另类的特别国债。今年已发行的6000亿专项金融债由国开行和农发行、中央财政贴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年为了解决增量项目的融资来源问题,至少会扩容到1万亿。第二个抓手是PPP,今年是项目招标年,明年才是签约年,3.4万亿的存量PPP项目中的签约规模将超过1万亿。 6、注册制推动股票供给放量,股票市场不会有惊心动魄的疯牛,只有摇摇晃晃的慢牛。 2016年大概率推出IPO注册制。从近期IPO重启释放的信号看,监管层明年可能把加快供给作为核心工作。首先,2016年钱多资产少的堰塞湖现象将继续强化,注册制相当于扩大股市池子泄洪。其次,有助于减少隐性的“壳”价值对市场的扭曲,促使市场回归价值投资。第三,加快供给也有助于促使资金的流向实体经济,提升直接融资占比。最后,市场热度明显回升,也为加快供给提供了条件。目前来看,明年实施注册制的可能性较大。一是证券法修订已提上日程,一读已经完毕,明年可完成二读和三读。二是在重启IPO的同时完善了新股发行制度,调整发行监管方式加强信息披露,可视为推出注册制的准备工作之一。 注册制长期是利好,但短期可能加剧市场波动。一是大量资产推向市场将直接分流存量资金,尤其是一些没有投资价值的存量股可能遭受重创;二是注册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信息披露、监管体系、退市制度等方面做好配套改革,推出后如果出现超预期的波动,政策可能出现反复(类似之前IPO政策的反复),打击市场对改革的信心。以台湾为例,台湾在完全注册制之前实行了23年的核准制与注册制并行制度,2006年才过渡到完全的注册制,当年台湾股指呈现出大起大落的W型走势。 总体来看,2016年股市不可能重复今年的疯牛,摇摇晃晃的慢牛是大概率事件。近两年的股市繁荣大部分靠走心,即通过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和改革带来的转型预期来提升估值,而分子上的企业盈利并没有明显改善。2016年的企业盈利依然不支持疯牛,一是成本下行可能放缓,二是需求端尚未完全企稳,三是供给端产能尚未开始消化。因此支撑市场还是只能靠估值,而这样的市场一定是敏感和反复的。尽管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的牛市还将继续,但2016年的市场可能会在以下风险的冲击下加大波动:一是人民币贬值,二是注册制和国企整体上市导致供给放量,三是实体信用风险,四是无风险利率从快速下行转向缓慢下行。全年市场可能围绕这些因素频繁波动。 7、信用风险加速爆破,国企违约成为常态,无风险收益率继续下行。 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约为123%,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未来去杠杆无非五种途径:一是靠经济复苏,企业收入提升加快偿债;二是靠融资成本的下行,同样的收入可以偿还掉的债务;三是靠政府输血,财政兜底;四是靠市场输血,被兼并收购;五是靠债务减记;六是信用违约。目前来看,第一种方式看不到希望;第二种方式能解决一部分国有企业的问题,但对于大部分高风险的民企来说,银行并不愿意降低利率;第三种方式也只适用于国企;第四五种方式对过剩行业来说也是奢求;到头来,大部分传统产业都不得不选择最后一种道路。 基于这种逻辑,2016年信用风险会比2015年更频繁。2012年第一例国企债券违约(11海龙CP01),2013年第一例P2P违约(东方创投P2P平台),2014年又相继发生第一例信托(诚至金开1号信托计划)、第一例私募债(13中森债)、第一例民企债券(11超日债)违约,2015年更是蔓延至央企债券(11天威MTN2)。只要看不到经济复苏或大规模债务减记,2016年信用违约事件会进一步蔓延。政府为守住金融风险底线,仍会去保一部分存量债务,但失去保护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国企违约将成为常态。 信用风险的释放有助于推动无风险利率继续下行。一是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僵尸企业所占用信贷资源减少,减少异化的资金需求。二是货币供给继续保持宽松,稳增长和去杠杆防风险都需要低利率的支持,货币宽松是大趋势。三是债务置换虽然短期可能对利率造成冲击,但长期来看解决了期限错配和滚动融资问题,有利于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四是经济增长从重资产工业向轻资产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资金需求系统性下行;五是人民币虽有贬值趋势,但总体来看中国资本账户依然处于管制状态,不会因资本大规模外逃终结利率下行趋势。 8、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加速落地,美丽中国成为最大亮点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而美丽中国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亮点。十三五规划把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并首次提出“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和“美丽中国”概念。生态环保作为一个产业已经站在了更大的风口上。 第一,监管体系从属地管理转向垂直管理,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这意味着从环境监察总队到县级监察机构都将脱离地方政府的管辖,改由省级环保机构直接管理,包括相关的人事任命权、资金管理权等。这有利于打破过去属地化管理带来的地方保护主义,让环保监测数据说出真相,让环保执法落到实处。 第二,通过市场化的交易、融资和管理机制来激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这是环保体制的一个重大创新。过去环保基本是依靠政府的生态补偿,这种方式一方面加大了地方政府负担,另一方面对社会资本也没有吸引力。十三五将重点通过交易机制激励地方政府,即地方政府可以把自己节省出来的排污权等拿到市场交易。初始分配制度完成确权和生态空间的划定将为此创造条件。对于过去束缚环保的融资问题,可以在生态空间整体开发的基础上,通过“绿色金融”和“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加入。 9、国企改革1+N方案陆续落地,国企整体上市加速推进,央企合并步伐放缓。 2015年是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改革方案出台,1+N的顶层设计逐步成型,2016年将进入落地之年。 (1)央企层面主要看整体上市,合并步伐会低于预期。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广集团整体上市,一是相对公平又迅速的提高国资证券化率,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市场化的定价方式也易被各方接受。二是缓解市场的堰塞湖效应,同时也加大国企的股权融资,减少对信贷资金的占用。三是注册制和市场供给将是2016年资本市场的重点之一,为国企整体上市创造了条件。从地方国企看,随着IPO重启与注册制改革,上市门槛降低,国资证券化的进程将继续加快。从央企看,一大波资产正在靠近。很多央企证券化空间巨大,即便资产证券率较高的中航工业集团8000亿资产中,也只有约60%实现了上市,实现整体上市还有3200亿空间。 央企合并的步伐将低于市场预期。2015年最火爆的央企合并在2016年可能会低于预期。中央的确有意支持央企整合重组,各行业的央企也上报了很多合并方案,但从包括南北车在内的已有案例来看,央企合并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整而不合,有的是因为互补性不强,比如当年行政主导的中外运长航合并,结果是长油航运退市,有的是经营能力和文化的差异,比如南车在经营能力和资产质量上远远优于北车,门不当户不对引发的矛盾可想而知。 (2)地方国企改革重点看混改,主要是资产优质的发达地区。央企通过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已完成大部分混改工作,混改重点在地方国企,尤其是广东、上海、重庆等国企资产较为优质的发达地区。一是地方国企数量庞大,超过10万家,多数企业难以上市,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PPP等方式混改是较为可行的改革方案。二是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地方国企混改步伐比央企更快,在国企改革顶层文件发布前,已有20多个省市公布了改革方案,公布了积极的混改目标。很多资产在地方政府手中无法物尽其用,交给市场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减轻地方政府负担。 10、房地产销售结束回光返照,地产投资第一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国家住房银行提上日程 房地产销售在2015年回光返照,2016年将再次回到现实。30大中城市的高频销售数据9月就已开始回落,全国的商品房销售也在10月首次出现回落,政策宽松带来的短期效应正在逐步消散,地产身上的镣铐从来就没有消失过。短期看,政策宽松的边际力度会减弱,去年限制地产销售的信贷和利率因素都已经基本消除,房贷利率已经从高点回落123个BP,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不大,10月降息时已经特别要求公积金贷款利率不作调整。中长期看,人口压力才刚刚开始。根据我们的估算,2005到2014年间全国的刚需人口(20-29岁)暴增6500万,而未来5年可能会减少5000万,这种趋势会在2016年进一步加速。而在户均超过1套、人均超过33平米的情况下,改善型需求也空间有限。 房地产投资的情况要比销售更糟。2014年新开工面积负增长,2015年施工面积负增长,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出现全年负增长。实际上从当月数据来看,今年8月之后就已经出现负增长。销售的火爆并没有引燃地产商投资的热情,目前的主基调依然是消化库存。待售面积已经从去年底的6.2亿平米上升到6.7亿平米,而待售面积与近一年月均销售的比值也从去年底的6.0上升到6.3,库存不仅没有消化,反而随着新项目的竣工继续恶化。如果再考虑到近50亿平米的在建面积,就更没有理由对房地产投资乐观了。不过话说回来,地产投资的下行是好事,如果地产投资明年回升,只会让房地产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 房地产政策的核心是消化库存。扩大供给的措施会逐步弱化,比如保障房建设,扩大需求的措施会继续强化,比如信贷政策、公积金政策和交易税费的进一步调整。此外,作为激发合理需求、构建住房融资体系的关键,国家住房银行有望加速提上日程。
结构性减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结构性减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调结构:调整税收收入结构,改变我国税收收入结构中流转税占比过大的局面,近一步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同时调整成品油价格结构,有利于国内成品油价格实现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也有利于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近一步完善;2、促投资: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投资所产生的进项税额,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有利于刺激企业投资,尤其是促进缴纳增值税的装备制造业、电力、采矿、化工等行业的投资力度;3、保出口:为了保出口,我国大幅度地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取消和降低了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
哪个学校考研考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学
1.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 (1)考试科目:光华管理学院(科目代码869经济学) 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部分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范里安 三联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 朱善利 北大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部分 《宏观经济学》 曼昆 人大出版社 统计学部分 《经济数学基础》 (第三册 概率统计) 《商务与经济统计》 安德森等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凡报考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专业考生须做试题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和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报考金融硕士项目考生须做试题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和第三部分(统计学)。 试卷构成:试卷分为两部分:金融学方向包括60%的微观经济学和40%的统计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包括60%的微观经济学和40%的宏观经济学。 考试题型: 微观经济学(5道大题,共90分)、宏观经济学(3道大题,共60分)、统计学(3道大题,共60分) 难易系数:★★★★★ (2)考试科目:国家发展研究院(科目代码932经济学理论) 参考书目: 范里安版《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周惠中版《微观经济学》、尼克尔森版《微观经济学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曼昆版《宏观经济学》、巴罗版《宏观经济学》 试卷构成:微观经济学75分,宏观经济学75分 考试题型:微观经济学(4道大题)、宏观经济学(3道大题) 难易系数:★★★★★ 2.中国人民大学 考试科目:802经济学综合 适用专业: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网络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 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税务/保险学/风险投资 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经济 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环境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商学院: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流通经济学 公共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参考书目:不指定(专业课要取得理想成绩,微观和宏观要达到中级水平,政治经济学相对容易,但变数很大) 试卷构成: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占50分 考试题型:简答题、计算题 招生概括: 人大在财经领域“树大根深”、人脉很广,过硬的科研底蕴,使得考研竞争程度非常激烈。 就专业课考卷趋势来说,“802经济学综合”加大计算题比重和难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题型更趋于灵活。另外,微观经济学部分的计算题多出自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以及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因此这两本书非常重要。 难易系数:★★★★★ 3.清华大学 考试科目:845经济学 适用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黎诣远 《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恩布什与费希尔 《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试卷构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变化很大。 招生概括: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很强调数学基础,所以比较适合理工科学生报考,学院似乎也比较喜欢这类跨专业考试,院长钱颖一教授本身就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经管学院教授人才济济,众星云集,理论水平非常高。 难易系数:★★★★★ 4.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803经济学综合) (1)考试科目:801经济学 适用专业: 财政学院:财政学 金融学院: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文化与传媒学院:媒体经济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投资学/不动产学 保险学院:保险学 统计学院:统计学/数量经济学 税务学院:财政学 财经研究院:区域经济学 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国防经济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 参考书目: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逄锦聚版《政治经济学》 试卷构成:政治经济学60分,西方经济学90分 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有微小的变化,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判断题、简述题、论述题、证明和计算题。政治经济学方面,一道名词解释为3分,共计12分;西方经济学方面,一道名词解释为6分,共计30分。 难易系数:★★★★☆ (2)考试科目:803经济学综合 适用专业: 国民经济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金融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国际贸易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证券投资(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财政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 参考书目: 范里安版《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版《宏观经济学》 试卷构成:微观经济学75分,宏观经济学75分 考试题型: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2分,每小题4分)、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论述题(30分,每小题10分)、计算题(15分,每小题5分);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6分,每小题4分)、论述题(24分,每小题12分)、计算题(35分,共3道题) 招生概括: 招收考试科目为“812经济学综合”的这三个院俗称为“三院”,办学模式跟上海财大、中山大学相似,强调国际化办学模式。考试试题难度不大,而且判分非常松,但是非常注重学员的数理分析能力。 难易系数:★★★★☆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考试科目:815经济学综合 适用专业: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区域经济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 金融学院:金融学 保险学院:金融学(含:保险学)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国民经济学 参考书目: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平狄克版《微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版《宏观经济学》、相关英文杂志如《经济学人》 试卷构成:微观经济学75分,宏观经济学75分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证明与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专业英语(英译汉,共50分,共三小题) 招生概括: 对外经贸“815经济学综合”考试题型比较全面,题量也不少,拿高分并非易事。对外经贸的国际贸易专业为全国第一,竞争非常激烈。另外,对外经贸对英语水平要求高,从“815经济学综合”考试试卷就能看出来,复试过程中,英语水平成绩(英语口语和英语听力)也占有很高的比重。 难易系数:★★★★ 6.南开大学 考试科目:900经济学基础(微、宏观) 适用专业: 日本研究院:世界经济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物流学 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经济学院部分专业,如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考试科目为经济学基础(政经、微、宏观)) 参考书目: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斯蒂格利茨版《经济学》(上下册) 但是,单纯看这两本书,专业课很难取得理想成绩,建议在此基础上看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 试卷构成:微观经济学75分,宏观经济学75分(大致比例) 考试题型: 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 招生概括: 虽然初试考试科目都是“经济学基础(微、宏观)”,但竞争程度差异非常大。比如说,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担心压分问题,或担心专业课过不了线,推荐报考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难易系数:★★★★☆ 7.复旦大学 考试科目:856经济学综合基础 适用专业: 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考试科目为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 参考书目: ①《政治经济学》(第十三版)蒋学模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②《通俗资本论》洪远朋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年 ③《西方经济学》袁志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④《微观经济学》陈钊、陆铭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⑤《宏观经济学》袁志刚、樊潇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⑥《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第六版)尹伯成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 ⑦《国际经济学》(第二版)华民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 试卷构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考试题型: 简答题(共60分,共五道小题)、计算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论述题(每题30分,共计60分) 招生概括: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既有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如蒋学模、伍柏麟等,又有近年来在国内理论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如张军、陆铭等,其经济学整体实力在我国同类高校经济学科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复旦大学采用题库出题方式,难度很大。考试科目为“856经济学综合基础”总招生人数约100人,其中保送生就占了30%~40%左右,因此实际招生人数很少。在上海国际金融中的大背景下,同时由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近几年的迅速发展,报考人数稳步上升,竞争非常激烈。 难易系数:★★★★★ 8.上海财经大学 考试科目:801经济学 适用专业: 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经济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要求硕博连读)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学/财政学/投资经济/税收学/公共经济政策学/房地产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财经研究所:区域经济学/国防经济/城市经济与管理/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金融学院:金融学/保险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信用管理(要求硕博连读)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学/体育经营管理 会计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 参考书目: 范里安版《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版《宏观经济学》、巴罗版《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试卷构成:微观经济学(75分)、宏观经济学(75分) 考试题型: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问答(计算)题(每题15分,共90分) 招生概括: 近几年,上海财大考研报考人数日益增多,复试分数持续攀升,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大批海归的加盟,学科发展很快,另一方面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加快建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上海财大。 难易系数:★★★★★ 9.南京大学 考试科目:919经济学原理 适用专业: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学 参考书目: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刘厚俊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梁东黎,刘东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中英文皆可)Walter Nicholson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或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10版)》(中英文皆可)Walter Nicholson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教程》沈坤荣,耿强,付文林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2版。 试卷构成:微观经济学(75分)、宏观经济学(75分)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30分)、计算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问答题(每题15分,共计90分) 招生概括: 南京大学商学院每年招生人数不多,约8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保送生就占了20%左右。其中,政治经济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 难易系数:★★★★☆ 10.浙江大学 考试科目:801经济学综合 适用专业: 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 参考书目: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所有专业实行的是“801经济学综合”。其中,西方经济学(共计100分)是所有专业必考,参考书目为:平狄克版《微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版《宏观经济学》。 801经济学综合(政治经济学部分):蒋学模版《政治经济学》 801经济学综合(计量经济学部分):古扎拉蒂版《经济计量学精要》 801经济学综合(国际经济学部分):克鲁格曼版《国际经济学》、赵伟版《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 801经济学综合(财政学部分):张馨版《财政学》 801经济学综合(金融学部分):黄达版《金融学》、黄燕君、何嗣江版《新编国际金融》、戴志敏版《证券投资学--理论、实践与案例分析》 考试题型: 以801经济学综合(国际经济学部分)为例。西方经济学部分: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国际经济学部分:(每小题5分,共15分)、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15分) 招生概括: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每年招生人数不多,约8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推免生就占了50%左右。相对于老牌的财经院校,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录取比例还算比较高。 难易系数:★★★★☆
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1、内容不同初级宏观经济学其实就是经济学原理的宏观部分,严格来讲只是给学生一些和宏观经济学相关的一般概念以及一些学派(主要是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观点,基本是描述现象和定性地阐述理论的主要内容。中级宏观经济学在初级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定量成分,并且对于理论的阐述也更为严密。主要还是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观点,对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除非是非常简化的例子,一般只能进行定性的介绍。高级宏观经济学,对于优化问题尤其是动态规划等都已经非常熟练。这时很多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所谓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就能够通过严密的数学建模进行阐述了。2、对数学的要求宏观经济学学习中需要的数学技巧极低,主要是让读者对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中级宏观经济学由于在初级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定量成分,所以数学上需要读者掌握微积分的相关概念。高级宏观经济学需要读者的数学基础非常高,对于优化问题尤其是动态规划等都已经非常熟练。能够对很多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所谓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就能够通过严密的数学建模进行阐述了。联系:初级宏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理论加模型,高级宏观经济学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基本以模型为主。扩展资料:推荐教材:初级的推荐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宏观分册》,中级的话,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萨穆尔森的《经济学》都不错,国内的推荐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和威廉姆森的《宏观经济学》都介于中级和高级之间,可以作为过渡。高级基本就是看相关学派的专门著作,可以看Sargent和Ljungqvist的《迭代宏观经济理论》、Stokey和McCandless的the ABCs of RBCs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流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级宏观经济学
求高人,宏观经济学的奥肯定律的计算题目
设实际产出为Y,充分就业产出为Yf,需要增长速度为x。由奥肯定律(Y-Yf)/Yf=-3(7%-5%),得Yf=Y/0.94实现充分就业:Y(1+x)^2=Y/0.94(1+2%)^2得x=0.052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 宏观经济学
货币供给量决定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这两个因素,且是这两个因素的乘积。这两者又受多种复杂的因素影响。 1.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具有使货币供给总量倍数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它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即中央银行投放并直接控制的货币,包括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公众持有的通货。 在现代经济中,每个国家的基础货币都来源于货币当局的投放。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具体又有以下11项决定因素,其中前6项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因素,后5项为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这11项因素是: ①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②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 ③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或再贴现; ④财政部发行通货; ⑤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款项; ⑥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 ⑦政府持有的通货; ⑧政府存款; ⑨外国存款; ⑩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11.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商业银行及整个银行体系赖以扩张信用的基础。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改变货币供给量。在货币乘数一定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增多,货币供给量增加;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 2.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给量越多;货币乘数越小,则货币供给量就越少。所以,货币乘数是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又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因素。但是,与基础货币不同,货币乘数并不是一个外生变量,因为决定货币乘数的大部分因素都不是决定于货币当局的行为,而决定于商业银行及社会大众的行为。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主要有5个,它们分别是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比率、超额准备金率及通货比率。其中,法定准备率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政策工具;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变动主要决定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商业银行经营决策又受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的高低、社会大众的资产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定期存款比率和通货比率决定于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又具体受收入的变动、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共同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 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
实际货币供给量是名义货币供给量除以物价水平确定的. 当价格上升时,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则实际货币供给会减少,因此货币的价格或利率就上升,各种依靠借贷资金的开支,如消费,投资甚至净出口等,则会下降. 实际货币供给是以真实物品和劳务表示的货币供给,即以实际货币的购买力衡量的货币供给。将名义货币供给 (MS) 与一般物价指数 (P) 平减后,即可得实际货币供给。公式表示为: 实际货币供给=MS/P。在存在未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增加名义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从而增加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增加总收入水平。但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名义货币增加只会暂时地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对应一度增加的商品和劳务量),但价格上涨最终使实际货币供给恢复原量。货币供给量(money aggregate):一国经济中被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持有的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货币供给量是货币供给过程的结果,其源头是中央银行初始供给的基础货币,经过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活动可以出现数倍的货币扩张。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国在一定时点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货币需求量(m)是根据商品总价值(g)、货币流通速度(v)测算的。则有m=g/v,v为单位时间内货币流通即转手的次数(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货币仍留在流通中多次媒介商品交换,从而一定数量的货币流通几次,就可相应媒介几倍于它的商品 进行交换)。因为纸币是不足值的信用货币,它不会因为币值的变化而退出流通。在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均衡状态下,货币速度增大,实际上是减少了对货币的需求量,而货币不会退出流通,即名义货币供给量不会改变,实际上造成了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即引起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接下来会导致就是物价上涨。供参考。
(宏观经济学)用IS-LM模型分析政府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图形画不出来,不过你可以把IS和LM曲线想象成“×”号——向下倾斜的IS曲线和向上倾斜的LM曲线。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得总需求在每个利率上都减少,故体现在IS曲线的向左移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每一收入水平上的利率减少,体现在LM曲线的向下移动。两者合力的结果是均衡利率必定减少,而收入不确定。因为IS的紧缩性移动使得收入减少,而货币扩张又刺激了利率的降低和投资的提高,最终收入增大还是减少取决于到底哪个移动力度更大一点——货币扩张多,则收入增加,反之则减少。以上的分析是基于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即忽略了进出口。如果加上进出口贸易,并假设是小国开放模型,即利率水平是由世界均衡利率固定的,不取决于小国的储蓄或国外净投资。首先假设本币实行浮动汇率:此时,财政紧缩和货币扩张的效果同前,但把均衡利率拉低到了世界均衡利率之下,导致资金外流,本币的汇率贬值。汇率贬值之后刺激了净出口,使得IS曲线向右扩张性移动。只要利率低于世界均衡利率,对外净投资一直增加,货币一直贬值,直到IS移动到和LM曲线和世界均衡利率三线交一的地方(世界均衡利率是条水平线,可以想象着加到IS-LM框架中,图还是画不出)。此时,又获得了均衡。均衡的结果是,利率当然还是不变的,而均衡的收入水平增大了。即此政策的合力是货币贬值和收入增加。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则仍然想象一个“×”号和一条过“×”交点处的水平线。IS向左移动和LM向右移动使得货币有贬值的压力,央行为了稳定汇率,必然抛出外汇,买进本币,这使得货币供应量减少,LM紧缩性移动。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IS、LM和水平利率线三线交一,当然,此时的交点位于以前的左边,因为IS、LM线都是向左移动的。最后均衡的结果是:汇率不变,利率不变,但均衡的收入减少,经济衰退。中国的情况是比较接近小国开放固定汇率模型的,以上已经分析到了。至于大国开放模型,是介于封闭和小型开放模型之间的,比较复杂,恕在下省略。
宏观经济学的一些问题 希望能得到比较对题的好答案 一题一题的答
这些问题看看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基本都可以解答。1 扩张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有凯恩斯交叉图能推出IS曲线,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可以推出LM曲线,根据ISLM曲线可推出AD曲线。AS曲线是有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推出,这样就有了ADASmodel。扩张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经济增长。2 我国储蓄率较高,是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的最大原因,这也是索罗model中提到的。我国净出口比较多是因为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我国的问题就是消费不足。在长期,除资源会减少外,其他因素都会提高。我国可利用的资源正在减少,而美国都不开采自己的石油,日本不砍伐自己的树木等。这是弱势3 4 第一问中有说,这些事凯恩斯分析问题的基础。5 自动稳定器有两种累进税制和失业补助6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政府支出(投资)增加导致利率升高,使私人投资利润降低或无利可图,就是挤出效应了。但有时政府投资也有挤入效应,比如政府修建高速公路使得交通更加便利,私人投资者增加投资。7 财政政策政府购买和税收;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慎用,然而我国经常用,可见我国多牛逼),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最常用)8 我只说下影响AS的因素吧,失业率,资源(劳动,人口,土地等),科学技术。宏观经济学很有意思,好好学吧,有不会的可以问我
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是主张财政政策的 但是为什么在AD AS模型中 同时说:财政成册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凯恩斯提出的理论并没有明确地给出IS-LM,这是后人在他的基础上总结出IS-LM和AD-AS模型,基于IS-LM模型是可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能是你看到的书没有讲而已。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比较少看到货币政策的“引致效应”。引致效应是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时所引起的投资增加 在第一种特殊情况下,(dI/di)/(dL/di)→0(即dI/di→0 ̄或dL/di→-∞),也就是企业投资对利率的变化毫不敏感,或者经济中出现“流动性陷阱”,或者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十分敏感的时候,dY/dM→0,此时不存在任何“引致效应”,货币政策对产出也没有影响,货币政策是实效的。在另一种极端情况下,(dI/di)/(dL/di)→+∞(即dI/di→-∞或dL/di→0 ̄),将出现完全的“引致效应”,此时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最为明显,政策乘数达到最大值。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这在LM曲线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这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显。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我个人认为之所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被淡化,是因为我们学习的是新凯恩斯主义,跟原本的凯恩斯主义以及有了挺大的差距。众所周知,货币政策是有时滞的,可能传导到整体经济时,反而有可能会扭曲资源的配置,实际上存在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所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往往是独立出来讨论,不与IS-LM模型一起讨论。
结合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阐述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IS-LM模型来分析)。
首先从财政政策来说,目前我国的三驾马车中我们的出口将会继续受到影响,同时通过这次的危机,西方消费观念有一定的改观,所以出口方面可能继续不振,但是为了外汇,国家可能会继续降低税率,提高贴税来缓解/促进出口。消费这个层次(扩大内需)表面上看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实质是后劲不足,一个国家的消费不是一两个富人就能拉动的,)所以政府在财政支出上面可能会是一个持续提高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使得通货膨胀产生,这是目前拉动国内内需的最好方法(也是保八的手段,很白痴,但是很有效,数字看起来很漂亮。这一点可以放心的是不用担心挤出效应或者说国进民退的现象,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钱)。在税率调节方面,可能在消费领域会有所调节,降低一部分的税率,但是在收税的范围上会扩大,例如物业税有可能今年开始。总之2010年国家的税收肯定是比2009年高,至少是平齐的。(2010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会太高,这不是因为政府做了多少,也不是资本家仁慈了,而是根本就涨不上去,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东西,即便滞涨来了,中国的百姓依然能够靠馒头,米饭加榨菜的毅力活下去)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手段。目前我们的国家的任务就是扩大需求量,将出口剩余的部分争取在国内消费掉。其次,货币政策,这个政策我们国家已经说了,继续保持平稳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略带扩张性的政策。就是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种需求。我们国家这十年来是有意的保持略微通胀的状况的,因为这种状况对经济增长有好处。之所以说他是略微的通胀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及目前扩大内需的要求所决定的,我们国家目前会实施一些选择性的货币政策,例如对消费信用的控制,防止在这种高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出现次贷危机,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防止资金流向虚拟经济,不动产信用的控制,以及道义劝告都会出现。(这里面的实例你自己去找,不难找)说到货币政策不得不说说货币政策时滞,这个是目前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当我们准备紧缩银根的时候,金融危机来了,使得我国不得不实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否则一旦转变成经济危机,后果相当可怕,因此我国目前在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相对饱和,随着政策效果的到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又不敢进行过分的抑制通胀的手段,财政收入方面我们的政府也不能减少,因为一旦政府没有钱,财政支出也就是空话了,这个就更可怕了。目前我们国家会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
分析宏观经济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主要是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很多(这在LM曲线斜率大时就会这样),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下降很多(这在IS曲线斜率小就会是这样),则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就大,从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较小,反之则反是。 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 IS曲线斜率较小时(原因如投资对利率较敏感,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从而支出乘数较大,边际税率较小从而也使支出乘数较大),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原因如货币需求对利率较不敏感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较为敏感),使得财政政策效果较小。 在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这在LM曲线斜率大就会是这样),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这在IS曲线斜率小就会是这样),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显,反之则反是。 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
请问宏观经济调控是不是就是指的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的概念-------- 计划经济相对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计划地发展经济。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 计划经济是共产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的建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保证。只有实现计划经济这一科学体系,社会经济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弊端,才能达到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和健康的发展。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是政府,所谓的三个经济问题是指: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而其中大部份的资源是由政府所拥有的,并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资源的,不受市场影响。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宏观调控(Macro-economic Control) 定义: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什么叫宏观调控?经济学家理解这个词就是宏观经济政策。但实际应用上,它的含义是模糊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经济研究部门叫宏观调节部,表明在当时的经济形势下对宏观调节还有一点敬畏,后来改称了“宏观调控”,好像我们对经济的控制越来越加强了。宏观调控最近一段时间又演变为一个长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任何时候都要存在。这种提法把“宏观调控”的意思模糊了,因为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学上就是短期的。 (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2)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 第二,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政府的责任。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劳动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显得有限。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长期将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落到实处,并严格控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就业的增加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要增加就业,首先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弹性。为了提高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 第三,稳定物价。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乱涨价、打击价格欺诈),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⒈含义: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⒉调控的主体:国家机关,主要是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⒊特点:宏观而不是微观,间接而不是直接。 ⒋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通常有: (1)法律手段与经济政策,如:调整税率、金融、财政补贴等; (2)计划指导,如:国家大的投资规划,或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实行配额制度; (3)行政手段,如利用工商、商检、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1997-2003年期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国货币政策这些年(1997-2011)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2002年 中国面临通缩压力,货币政策趋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2007年 为控制经济增长过快,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2007年6月13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7月至2008年底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2008年11月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2010年3月5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7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2月12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所谓“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就是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政府从2004年逐步调整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向社会传递出政府合理控制投资的政策信号,并在2005年宣布财政政策再次转型,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之相配合,从2003年起,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适当回收流动性,最终确定“稳中适度从紧”的政策思路。之后5年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提高利率,这些都是紧缩银根的措施,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早在去年11月初,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就曾明确表示,货币政策是短期的政策工具,经常会因使命的不同,侧重目标的不同有所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时候是扩张的,有时候是紧缩的,有时候是真正稳健的。要对应不同时期的经济背景,有不同的做法。而这正是对货币政策针对性、灵活性的解读。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撰文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是指货币政策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它意味缉稜光谷叱咐癸栓含兢着货币政策既要改变宽松的基调,又不能急刹车。”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成为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2010年12月24日央行首度详细披露了明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任务:控制货币总量、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优化信贷结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上指出: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胡晓炼明确表示,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与针对性“既能在经济偏热时适当紧缩,也能在经济偏冷时适当放松,有助于更加积极妥善地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她也提出明年“稳健”政策的四大任务:其一,控制好货币总量。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意味着以M2为主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只有回归常态,才能实现“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其二,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银行信贷增长要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相吻合,“特别要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从反危机特殊时期的常态应对,转向合理适度的增长。其三,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其四,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高度重视经济较快发展中存在的流动性宽松、信贷投放较大等可能积累的顺周期系统性风险隐患,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宏观经济学考题:简述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即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即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3.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这样应该可以满分~~希望对你有用。。。
通货膨胀的原因 宏观经济学
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贬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成因: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大小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⑴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工资过渡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由劳动的供求均衡所决定,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劳动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的,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往往可以使得工资过渡增加,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提高工资就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总水平上涨,而且这种通胀一旦开始,还会引起"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工资物价互相推动,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工资的上升往往从个别部门开始,最后引起其他部分攀比。 ⑵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厂商为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一样,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也可以通过提高产量的价格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可以减少生产数量而提高价格,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厂商都试图成为垄断者。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一般认为,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原因在于,厂商由于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制约,提高价格会受到自身要求最大利润的限制,而工会推进货币工资上涨则是越多越好。 ⑶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其形成的过程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是一样的,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价格急剧上涨,而以进口石油为原料的西方国家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上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渡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四)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 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般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作出的相应预期。 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一种估计,预期往往会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的经验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作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对通胀的预期。 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如人们预期的通胀率为10%,在订立有关合同时,厂商会要求价格上涨10%,而工人与厂商签订合同中也会要求增加10%的工资,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会增加10%,从而通货膨胀率按10%持续下去,必须然形成通货膨胀惯性。
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分类
法律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调控、税收调控、金融调控和计划调控四大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一条 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明确其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
法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两类,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两者往往是配合使用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百零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宏观经济学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有哪些
宏观经济学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主要有:1、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例如生育政策、移民政策等。增加劳动力数量的方法包括提高人口出生率、鼓励移民入境等;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方法有增加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劳动力来拉动经济增长。2、资本积累,例如积极的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资本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储蓄,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等途径来鼓励人们储蓄。3、技术进步,例如各种技术扶持政策。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4、计划化和平衡增长。现代经济中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增长是经济本身所要求的,国家的计划与协调要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5、提高货币供给,具体表现为公开市场购买,降低贴现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以上政策在短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IS—LM模型。该模型说明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并且指出了模型中的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变动会对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产生何种影响。该模型是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工具。在LM曲线的不同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不同。LM曲线可以呈现水平、递增和垂直三种形式。据此,可以把LM曲线划分为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主义区域。拓展资料: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宏观经济政策就是短期的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需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作调整,不宜长期化,因为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国的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国内的经济走势,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全球经济的走势。“急则治标”是指运用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处理短期经济问题,如刺激经济增长,防止通货紧缩、应付外部冲击等;“缓则治本”是指通过结构政策与经济改革处理长期经济问题,如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远期战略相一致的政策组合。一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四个:1、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2、充分就业3、物价水平稳定;4、国际收支平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宏观经济政策
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
根据金融危机中的经济现状分析,扩大内需、保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及措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措施如下:第一,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息,从而加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 货币政策工具第二,公开市场业务。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来投放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它使中央银行可以主动、灵活、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总量。第三,降低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再贴现率来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发展经济,抑制通货紧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及措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出口补贴等措施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帮助出口企业降低成本。措施如下第一,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完善并落实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大力支持出口增长。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第二,加大政府转移性支出。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种政府的投资,在乘数的作用下,会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第三,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这是政府一种变相的投资,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
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policy).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x0dx0a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国际经济政策。x0dx0a 1、需求管理x0dx0a 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求管理政策是以凯恩斯的总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制定的,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需求管理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它的基本政策有实现充分就业政策和保证物价稳定政策两个方面。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措施,刺激总需求增长,克服经济萧条,实现充分就业;在有效需求过度增长的情况下,也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措施,抑制总需求,以克服因需求过度扩张而造成的通货膨胀。x0dx0a 2、供给管理x0dx0a 供给学派理论的核心是把注意力从需求转向供给。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供给管理政策具体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 1)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通过限制工资收入增长率从而限制物价上涨率的政策,因此,也叫工资和物价管理政策。之所以对收入进行管理,是因为通货膨胀有时由成本(工资)推进所造成的(参见成本推进的通胀)。收入政策的目的就是制止通货膨胀。它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工资与物价指导线。根据劳动生产率和其他因素的变动,规定工资和物价上涨的限度,其中主要是规定工资增长率。企业和工会都要根据这一指导线来确定工资增长率,企业也必须据此确定产品的价格变动幅度,如果违反,则以税收形式以示惩戒。二是工资物价的冻结。即政府采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禁止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工资与物价,这些措施一般是在特殊时期采用,在严重通货膨胀时也被采用。三是税收刺激政策。即以税收来控制增长。 2)指数化政策。指数化政策是指定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以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主要有:一是工资指数化。二是税收指数化。即根据物价指数自动调整个人收入调节税等。 3)人力政策又称就业政策。是一种旨在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以减少失业的政策。主要有:一是人力资本投资。由政府或有关机构向劳动者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与身体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二是完善劳动市场。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和增加各类就业介绍机构,为劳动的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而完全的信息,使劳动者找到满意的工作,企业也能得到其所需的员工。三是协助工人进行流动。劳动者在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流动,有利于劳动的合理配置与劳动者人尽其才,也能减少由于劳动力的地区结构和劳动力的流动困难等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对工人流动的协助包括提供充分的信息、必要的物质帮助与鼓励。 4)经济增长政策。主要有:一是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劳动力数量的方法包括提高人口出生率、鼓励移民入境等;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方法有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二是资本积累。资本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储蓄,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等途径来鼓励人们储蓄。三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四是计划化和平衡增长。现代经济中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增长是经济本身所要求的,国家的计划与协调要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x0dx0a 3、国际经济政策x0dx0a 国际经济政策是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现实中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开放的,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相互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是什么
根据金融危机中的经济现状分析,扩大内需、保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及措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措施如下:第一,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息,从而加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 货币政策工具第二,公开市场业务。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来投放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它使中央银行可以主动、灵活、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总量。第三,降低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再贴现率来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发展经济,抑制通货紧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及措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出口补贴等措施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帮助出口企业降低成本。措施如下第一,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完善并落实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大力支持出口增长。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第二,加大政府转移性支出。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种政府的投资,在乘数的作用下,会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第三,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这是政府一种变相的投资,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
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
首先,加大对民生的投资力度。导致目前中国居民低消费倾向的主要根源是住房、教育和医疗。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财政支出中对经济建设投资占的比重较高,对关系民生的社会公共支出较少。此外,由于住房、教育、医疗方面改革的不到位,造成了中国居民消费预期差,被迫储蓄,消费难以启动。因此,明年的财政政策将重点解决居民的低消费问题,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加快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等投资,减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既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长期增长。 其次,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经济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发展以及产业技术进步。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增加节能减排投入力度,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健全煤炭等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发展可再生能源。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第三,积极减税,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纺织服装、高科技、农产品(12.15,0.17,1.42%,吧)加工等行业退税力度,对个别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大力支持出口增长;适时推出对居民的减税政策,比如彻底停征储蓄存款利息税。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力度,从财政角度保障居民的购买力。 二、货币政策: 从紧缩向适度宽松转变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两大政策工具,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情况下,国家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而言,实际上是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具体的实施手段上,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加大对重点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三农、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等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其次,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再次,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为防止经济出现倒退,央行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而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最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后者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合理需求。 最后,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促进经济转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对所有行业和企业一视同仁,而是会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以此来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结构向政策预期方向转变。货币政策将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利率、窗口指导、信贷政策指引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通过政策引导或者直接干预,以较市场金融更为优惠的条件将资金投向战略领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同时严格对“两高一资”等政策限制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投放。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
宏观经济学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主要有:1.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例如生育政策、移民政策等。增加劳动力数量的方法包括提高人口出生率...2.资本积累,例如积极的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资本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储蓄,可以通过减少税收...3.技术进步,例如各种技术扶持政策。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4.计划化和平衡增长。现代经济中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增长是经济本身所要求的,宏观经济学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主要有:1.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例如生育政策、移民政策等。增加劳动力数量的方法包括提高人口出生率...2.资本积累,例如积极的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资本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储蓄,可以通过减少税收...3.技术进步,例如各种技术扶持政策。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4.计划化和平衡增长。现代经济中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增长是经济本身所要求的。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手段一般就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七条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内容?
其实,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内容要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出发来回答。有什么样的经济目标,就会出台相关的政策,各种特殊政策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经济政策目标来制定和衍生出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个: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充分就业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指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之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充分就业。二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失业意味着稀缺资源的浪费或闲置,从而使经济总产出下降,社会总福利受损。因此,失业的成本是巨大的,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价格的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总水平的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价格指数又分为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NPdeflator)三种。物价稳定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而是允许保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所谓低,就是通货膨胀率在1—3%之间,所谓稳定,就是指在相当时期内能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大致相等的水平上。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它包括:一是维持一个高经济增长率;二是培育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目标是一致的。经济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会增加社会福利,但并不是增长率越高越好。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一方面要受到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地增长,尤其是对于经济已相当发达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要付出代价,如造成环境污染,引起各种社会问题等。因此,经济增长就是实现与本国具体情况相符的适度增长率。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具体分为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自主平衡与被动平衡。静态平衡,是指一国在一年的年末,国际收支不存在顺差也不存在逆差;动态平衡,不强调一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而是以经济实际运行可能实现的计划期为平衡周期,保持计划期内的国际收支均衡。自主平衡,是指由自主性交易即基于商业动机,为追求利润或其他利益而独立发生的交易实现的收支平衡;被动平衡,是指通过补偿性交易即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而采取调节性交易而达到的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不是消极地使一国在国际收支帐户上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相抵,也不是消极地防止汇率变动、外汇储备变动,而是使一国外汇储备有所增加。适度增加外汇储备看作是改善国际收支的基本标志。同时由于一国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以上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有交替关系。互补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如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水平,就要维护必要的经济增长。交替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有排斥作用。如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就存在两难选择。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刺激总需求,扩大就业量,这一般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由此就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紧缩财政和货币,由此又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又如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因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已难以避免的。再如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这里的国内均衡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而国际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内均衡,就可能降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又可能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内容 供给学派理论的核心是把注意力从需求转向供给。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供给管理政策具体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 1)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通过限制工资收入增长率从而限制物价上涨率的政策,因此,也叫工资和物价管理政策。之所以对收入进行管理,是因为通货膨胀有时由成本(工资)推进所造成的(参见成本推进的通胀)。收入政策的目的就是制止通货膨胀。它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工资与物价指导线。根据劳动生产率和其他因素的变动,规定工资和物价上涨的限度,其中主要是规定工资增长率。企业和工会都要根据这一指导线来确定工资增长率,企业也必须据此确定产品的价格变动幅度,如果违反,则以税收形式以示惩戒。二是工资物价的冻结。即政府采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禁止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工资与物价,这些措施一般是在特殊时期采用,在严重通货膨胀时也被采用。三是税收刺激政策。即以税收来控制增长。 2)指数化政策。指数化政策是指定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以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主要有:一是工资指数化。二是税收指数化。即根据物价指数自动调整个人收入调节税等。 3)人力政策又称就业政策。是一种旨在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以减少失业的政策。主要有:一是人力资本投资。由政府或有关机构向劳动者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与身体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二是完善劳动市场。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和增加各类就业介绍机构,为劳动的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而完全的信息,使劳动者找到满意的工作,企业也能得到其所需的员工。三是协助工人进行流动。劳动者在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流动,有利于劳动的合理配置与劳动者人尽其才,也能减少由于劳动力的地区结构和劳动力的流动困难等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对工人流动的协助包括提供充分的信息、必要的物质帮助与鼓励。 4)经济增长政策。主要有:一是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劳动力数量的方法包括提高人口出生率、鼓励移民入境等;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方法有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二是资本积累。资本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储蓄,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等途径来鼓励人们储蓄。三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四是计划化和平衡增长。现代经济中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增长是经济本身所要求的,国家的计划与协调要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policy).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x0dx0a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国际经济政策。x0dx0a 1、需求管理x0dx0a 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求管理政策是以凯恩斯的总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制定的,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需求管理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它的基本政策有实现充分就业政策和保证物价稳定政策两个方面。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措施,刺激总需求增长,克服经济萧条,实现充分就业;在有效需求过度增长的情况下,也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措施,抑制总需求,以克服因需求过度扩张而造成的通货膨胀。x0dx0a 2、供给管理x0dx0a 供给学派理论的核心是把注意力从需求转向供给。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供给管理政策具体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 1)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通过限制工资收入增长率从而限制物价上涨率的政策,因此,也叫工资和物价管理政策。之所以对收入进行管理,是因为通货膨胀有时由成本(工资)推进所造成的(参见成本推进的通胀)。收入政策的目的就是制止通货膨胀。它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工资与物价指导线。根据劳动生产率和其他因素的变动,规定工资和物价上涨的限度,其中主要是规定工资增长率。企业和工会都要根据这一指导线来确定工资增长率,企业也必须据此确定产品的价格变动幅度,如果违反,则以税收形式以示惩戒。二是工资物价的冻结。即政府采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禁止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工资与物价,这些措施一般是在特殊时期采用,在严重通货膨胀时也被采用。三是税收刺激政策。即以税收来控制增长。 2)指数化政策。指数化政策是指定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以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主要有:一是工资指数化。二是税收指数化。即根据物价指数自动调整个人收入调节税等。 3)人力政策又称就业政策。是一种旨在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以减少失业的政策。主要有:一是人力资本投资。由政府或有关机构向劳动者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与身体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二是完善劳动市场。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和增加各类就业介绍机构,为劳动的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而完全的信息,使劳动者找到满意的工作,企业也能得到其所需的员工。三是协助工人进行流动。劳动者在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流动,有利于劳动的合理配置与劳动者人尽其才,也能减少由于劳动力的地区结构和劳动力的流动困难等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对工人流动的协助包括提供充分的信息、必要的物质帮助与鼓励。 4)经济增长政策。主要有:一是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劳动力数量的方法包括提高人口出生率、鼓励移民入境等;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方法有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二是资本积累。资本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储蓄,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等途径来鼓励人们储蓄。三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四是计划化和平衡增长。现代经济中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增长是经济本身所要求的,国家的计划与协调要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x0dx0a 3、国际经济政策x0dx0a 国际经济政策是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现实中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开放的,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相互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有什么?
1、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两类,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两者往往是配合使用的。2、财政政策分为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下滑时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发行国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提振市场信心,防止经济衰退。比如中国在1998年开始、持续5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再如2008年推出的4万亿投资,加上地方投资约12万亿。在经济上升周期,则一般以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投资,防止经济过热。财政政策还包括扶持某些产业发展、见面税收等。3、货币政策分为紧缩性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有三: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回收或卖出国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即调整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缴的存款比例,因此缩小或扩大资金供应量,这一工具威力很大,较少使用;调整再贴现率,即调整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贷款的利息率,以此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往往配合使用,在经济下行期往往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是双松组合;在经济上行期往往是双紧组合。
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很多下行的压力,像企业利润增速低,产能过剩,出口需求少,银行的坏债上升等。根据当前的经济现状分析,扩大内需、保证经济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两大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因此,针对目前的经济问题,从两个政策的角度给予以下建议: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及措施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2、措施如下:第一,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息,从而加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 货币政策工具第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来投放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它使中央银行可以主动、灵活、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总量。第三,降低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再贴现率来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发展经济,抑制通货紧缩。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及措施1、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出口补贴等措施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帮助出口企业降低成本。2、措施如下第一,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完善并落实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大力支持出口增长。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第二,加大政府转移性支出。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种政府的投资,在乘数的作用下,会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第三,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这是政府一种变相的投资,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
三大宏观经济政策
法律分析: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调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弥补市场失效、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其它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体制的根本转轨尚未完全实现,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强烈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目前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所在。法律依据:《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一是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稳住了经济基本盘。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我们在“六稳”工作基础上,明确提出“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立足国情实际,既及时果断又保持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科学把握规模性政策的平衡点。注重用改革和创新办法,助企纾困和激发活力并举,帮助受冲击最直接且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创新宏观政策实施方式,对新增2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建立直达机制,省级财政加大资金下沉力度,共同为市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及时补充财力。支持银行定向增加贷款并降低利率水平,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50%以上,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对大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点对点”服务。经过艰苦努力,我们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宏观调控积累了新的经验,以合理代价取得较大成效。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哪些
法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调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弥补市场失效、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其它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主要调控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第十六条 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第十七条 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照法律规定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
“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policy).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国际经济政策。 1、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求管理政策是以凯恩斯的总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制定的,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需求管理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它的基本政策有实现充分就业政策和保证物价稳定政策两个方面。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措施,刺激总需求增长,克服经济萧条,实现充分就业;在有效需求过度增长的情况下,也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措施,抑制总需求,以克服因需求过度扩张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2、供给管理 供给学派理论的核心是把注意力从需求转向供给。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供给管理政策具体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 1)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通过限制工资收入增长率从而限制物价上涨率的政策,因此,也叫工资和物价管理政策。之所以对收入进行管理,是因为通货膨胀有时由成本(工资)推进所造成的(参见成本推进的通胀)。收入政策的目的就是制止通货膨胀。它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工资与物价指导线。根据劳动生产率和其他因素的变动,规定工资和物价上涨的限度,其中主要是规定工资增长率。企业和工会都要根据这一指导线来确定工资增长率,企业也必须据此确定产品的价格变动幅度,如果违反,则以税收形式以示惩戒。二是工资物价的冻结。即政府采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禁止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工资与物价,这些措施一般是在特殊时期采用,在严重通货膨胀时也被采用。三是税收刺激政策。即以税收来控制增长。 2)指数化政策。指数化政策是指定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以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主要有:一是工资指数化。二是税收指数化。即根据物价指数自动调整个人收入调节税等。 3)人力政策又称就业政策。是一种旨在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以减少失业的政策。主要有:一是人力资本投资。由政府或有关机构向劳动者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与身体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二是完善劳动市场。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和增加各类就业介绍机构,为劳动的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而完全的信息,使劳动者找到满意的工作,企业也能得到其所需的员工。三是协助工人进行流动。劳动者在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流动,有利于劳动的合理配置与劳动者人尽其才,也能减少由于劳动力的地区结构和劳动力的流动困难等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对工人流动的协助包括提供充分的信息、必要的物质帮助与鼓励。 4)经济增长政策。主要有:一是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劳动力数量的方法包括提高人口出生率、鼓励移民入境等;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方法有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二是资本积累。资本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储蓄,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等途径来鼓励人们储蓄。三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四是计划化和平衡增长。现代经济中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增长是经济本身所要求的,国家的计划与协调要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3、国际经济政策 国际经济政策是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现实中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开放的,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相互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分类
法律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调控、税收调控、金融调控和计划调控四大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一条 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明确其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很多下行的压力,像企业利润增速低,产能过剩,出口需求少,银行的坏债上升等。根据当前的经济现状分析,扩大内需、保证经济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两大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因此,针对目前的经济问题,从两个政策的角度给予以下建议: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及措施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2、措施如下:第一,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息,从而加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 货币政策工具第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来投放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它使中央银行可以主动、灵活、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总量。第三,降低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再贴现率来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发展经济,抑制通货紧缩。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及措施1、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出口补贴等措施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帮助出口企业降低成本。2、措施如下第一,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完善并落实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大力支持出口增长。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第二,加大政府转移性支出。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种政府的投资,在乘数的作用下,会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第三,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这是政府一种变相的投资,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采取的总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强的政策措施,以调控国民经济社会运行为目的,在实现宏观经济平衡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货币利率以及其他货币市场指标,以影响经济运行和价格水平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持通货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避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利率和基础利率等。通过调整这些工具,中央银行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整货币利率水平,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例如,当物价上涨过快时,央行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等手段来抑制通胀。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和运用财政手段来影响复合国民经济的总量运行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列,是影响国民经济的两大调控手段。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税收、政府支出和政府债务等。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等手段,政府可以增加收入,推动经济发展。而通过提高税收、减少政府支出等手段,则可以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和价格水平。三、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制定和实施国家支持和引导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其目的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产业政策主要包括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营造优良的产业环境、提供金融、税收、用地等扶持措施、吸引外资和培育国内龙头企业等。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调节国际收支,维持国际汇率稳定的政策。主要包括制定货币政策、加强外汇管理、稳定国际汇率等。外汇政策的重点是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防止汇率、通货膨胀等因素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五、科技政策科技政策是指扶持和推动创新发展的政策,包括支持科技研发、推进技术转化、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等。科技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
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如下:1、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两类,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两者往往是配合使用的。2、财政政策分为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下滑时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发行国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提振市场信心,防止经济衰退。比如中国在1998年开始、持续5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再如2008年推出的4万亿投资,加上地方投资约12万亿。在经济上升周期,则一般以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投资,防止经济过热。财政政策还包括扶持某些产业发展、见面税收等。3、货币政策分为紧缩性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有三: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回收或卖出国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即调整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缴的存款比例,因此缩小或扩大资金供应量,这一工具威力很大,较少使用;调整再贴现率,即调整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贷款的利息率,以此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往往配合使用,在经济下行期往往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是双松组合;在经济上行期往往是双紧组合。
宏观经济学: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当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选A。在总需求的表达式y=a+bM/P(a.b可推)这里M作为P的系数,从而M变动肯定是导致斜率变动的,若总需求曲线只涉及r与y关系,M确实对斜率无影响,但总需求曲线分析的是价格水平与y的关系,就而由r到P的过程是由h和M共同决定的,所以不能说M对总需求曲线斜率无影响。严格上讲双曲线的导数可能会有变化,求双曲线的陡峭程度只有比较相同区间的导数,但是一般处理时都忽略了,因为与之相比移动的效果更强烈。扩展资料:总需求曲线特性(1)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某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所需要的GDP水平。(2)决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两个经济原理是收支平衡和货币供求相等。(3)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价格水平的上升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的降低,因而实际利率会上升,从而使投资、GDP和净出口减少。(4)总需求取决于真实货币供给。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AD曲线上移的程度恰好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也就是说,名义货币的增加不会改变GDP,只能改变价格水平。(5)一般说来,扩张性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减税和增加货币供给-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消费者与投资者的信心也影响总需求曲线(信心增强时,AD曲线向右移动;当信心削弱时,AD曲线向左移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总需求曲线
如何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如何看待宏观经济形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动力。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财税金融改革?在经济增速放缓和财政收入增幅下滑的背景下,应当如何更好地深化这一领域的改革?记者为此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营改增”倒逼财税体制改革,未来要推进资源税、房产税等改革 8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将在全国范围推开,每年可为纳税人减税1200亿元以上,伴随这一改革继续推进,减税额还要上升为年度数千亿元。据测算,去年,“营改增”使上海的经济增长了0.6%左右,增加就业14万人。 “不只是减税,这一改革还会倒逼财税体制的配套改革。”贾康说。随着“营改增”试点逐步向全国各地和全部行业扩围,需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加快财税体制改革。随着“营改增”试点范围的扩大,有关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和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稳妥推进“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各个行业推开。二是调整政府间财政体制安排,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三是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此外,还要完善预算收支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预算的完整性、透明性并提高其绩效水平。 “营改增”对我国当前财税体制改革而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意义,影响深远。贾康说:“财政问题,实质上是公共资源配置体系与机制问题,要服务全局。当前我国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非常有必要使多项改革协调并进,其中包括价、税、财等通盘协调的配套改革。” 贾康认为,从近中期来看,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至少包括这样几方面:进一步通过“营改增”改革,消除服务业发展的重复征税因素,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分步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积极研究推出环境税改革,理顺基础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对节能降耗形成长效杠杆机制。适时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构建地方税体系。推进个人所得税分步走向“综合加分项扣除”模式的改革,即把工薪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也综合纳入超额累进税率的调节范围,并针对家庭赡养负担等因素的不同情况作出专项扣减。积极推进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不需要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速度7.6%,有市场人士呼吁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保证经济增长。贾康认为,在上半年经济增速7.6%的基础上,我国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定目标的调控压力并不太大。只要密切跟踪运行态势、相机抉择微调,就能够在后两个季度之后,顺利实现全年7.5%或者更高一些的目标。 2013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金砖国家,呈现经济增长下滑趋势。而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定的恢复态势;欧洲应对债务危机取得重要进展,宽松财政政策有望推进经济增长。随着发达经济体复苏过程的推进,新兴经济体的机会和潜力释放空间也有望扩大。 如无特别的情况变化,没有必要重启类似于“4万亿”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可利用当前相对放缓的固定资产投资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立足全局、放眼长远,着力于促使市场更好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挤掉一些落后、过剩产能,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的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从我国当前财政状况来看,财政必须“过紧日子”,大力压缩行政成本和一般性开支,但对于具有刚性特征的民生支出,必须作为重点来保障。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让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针对部分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应如何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让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出现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渠道过少的原因,也有信贷政策不合理、金融市场发展不足、政策性融资机制发展不畅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应该多管齐下。”贾康说。 信贷政策方面,在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积极促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改善“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的融资状况,积极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纠正偏差。同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形成科学合理的基准利率曲线,适度联通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利率定价机制,增大金融市场的利率弹性。 金融市场建设方面,应当进一步扩大金融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发行规模,增加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内金融机构主体,逐步推动境内企业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完善并优化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研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方案,做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 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推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建立各种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政府资金专门用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培育和发展诸如小额贷款公司、产业创新基金等专业化的市场主体,以及信用担保机构。 作者:吴秋余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书中关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异同???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中两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 (1)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做为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例如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2)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看来,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很多,其中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中所生产的实际收人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换句话说,这时总量生产函数取决于表示技术状况的变量z和资本存量k,即y=zf(k)。如果假定资本折旧率为 ,则在所考察时期的期末,经济中的可供利用资源为当期的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本存量,即总资源函数为:。假定总资源只有两个用途:消费和积累,如果由于技术进步,使z值增加,则生产函数和总资源函数向上移动,则原有的资本存量、产量和总资源都会相应地增加,从而使下期的消费和资本积累也相应地增加。如果经济社会选择新的资本存量,则资本存量的增加又会使实际收入进一步增加。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技术变化,则经济随着总资源的增加,会扩张直到达到新的状态上。这便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较为复杂。为节省篇幅,这里只说明其基本思路。首先,新凯恩斯主义为了与非市场出清的假设相一致,建立了解释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各种理论,其中包括长期劳动合同论。其次,新凯恩斯主义导出了短期总供给曲线。最后,利用短期总供给曲线,新凯恩斯主义通过考察经济遭受总需求冲击后回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说明经济经历了一次波动(衰退或高涨状态)。(3)在政策主张上,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的粘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之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回复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而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所以,为了避免较长时期的非充分就业持续出现,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政策仍然是有效力的。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中一个不变的主题是反对政府干预。早期的理性预期学派就曾断言,由于人们的合理预期,规则的政策对产量变动是无效的。因而,为了避免因政策的突然变动引起的经济波动,政府应按稳定的政策规则行事。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在财政政策有效性上的分歧①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凯恩斯主义认为控制经济波动最有效的手段是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认为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总供给曲线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财政政策的实行会带来经济的增长,而对物价的影响不大。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②货币学派的观点货币主义者认为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无效,尤其是在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的配合下,而且由于政府支出可能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更降低了整个经济的增长能力。货币主义不主张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干预经济,认为财政政策只能导致物价的变动,对总产出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他们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总供给曲线的假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缺乏弹性的。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上的分歧①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凯恩斯学派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虽然存在着时滞,但它可以系统地影响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即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由于经济运行不稳定,必须运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市场经济的运行很不稳定,长期增长速度与短期增长速度往往互相背离,这就导致经济的波动。若短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长期增长速度,社会的有效需求就超过有效供给,这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反之,社会有效需求少于有效供给,这又会发生经济萧条和失业。因此,他们主张采取财政、货币政策以发挥稳定经济、保证充分就业的作用。b.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稳定经济运行。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规范倡导者看来,货币政策本身具有一种能动性的短期经济稳定作用,货币当局被赋予广泛的权力,它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权衡取舍,通过“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反经济周期”行动来抵消波动,稳定经济运行。c.货币政策存在时滞。货币政策收效比较慢,而财政政策收效比较快。虽然他们承认货币政策具有较长的时滞,但他们仍然坚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货币政策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比较有效地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稳定经济运行。②货币学派的观点货币学派虽然认为货币政策的收效比财政政策要快,但是由于长而不确定的时滞的存在和人为判断失误等因素,“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往往不能稳定经济,反而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制造者。即“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在长期是无效的。他们是从下面几个方面阐明其政策观点的:a.相信经济本身存在自动调节功能,在没有中央银行旨在稳定经济的政策行动情况下,产出可以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理论上,经济会表现出一种固有的自我调节机制,随着时间变化,它可以自动消除紧缩和通货膨胀缺口,这一机制源于工资和价格水平具有伸缩性。b.认为用来操纵社会总需求的相机努力不起作用,这是因为货币政策的时滞和经济生活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并且这种相机的货币政策无助于稳定产出和就业,并可能导致很严重的通货膨胀。c.与上述观点相适应,主张放弃“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而采用“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求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总汇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核算 2.国民收入循环 3.简单和完全的NI-AE模型 4.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5.货币创造 6.货币市场的均衡 7.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全章) 8.凯恩斯的AD曲线的推导 9.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0自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1.公债的挤出效应和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12.货币政策的工具和传导机制 1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4.失业理论 15.通货膨胀理论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2、国民收入循环(2部门) 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假定经济中只有居民户和厂商两个部门。这时,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可以用图1 来表示。图中曲线的箭头代表货币的流向。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与货币数量相应的实物(包括产品、劳务与生产要素)流动。即: (1)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同时从厂商那里得到相应的货币收入。 (2)居民户向厂商购买消费品,相应的用于消费的货币支出流向厂商。 (3)如果居民户不把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消费,那么就会发生储蓄。这些储蓄流入金融市场。厂商则从金融市场得到贷款,进行投资。与货币投资相应的实物形态的资本品流动则发生在厂商部门的内部。 以上三方面的流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收入流量循环。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 货币需求三大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第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稳定,可事先预计; 第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相对稳定,也可预计; 第三种动机的货币需求不稳定,因为与人对未来货币的预期紧密相关,受心理预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5、货币创造:在现代的货币体系中,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但是商业银行负责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缴纳一定的准备金后,可以将剩余资金贷给企业部门。企业得到贷款后又会将其中一部分存入这家商业银行或者其它商业银行。接着,商业银行可以再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贷款发放取出。如此反复,最终社会中形成的购买力将是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若干倍。这个过程,称之为货币创造。 6、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条件,即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利率机制。除利率机制之外,还有:①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②国家财政收支状况;③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④国际收支是否基本平衡等四个因素。(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不仅是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号,而且对货币供求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因此,货币均衡便可以通过利率机制的作用而实现。 9、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四个: A、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物价水平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10、自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性。第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类。 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松的财政政策,它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扩张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经济繁荣时期,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存在过度需求。这时政府通常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 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比较温和,财政收支总量在原有基础上只作小幅度调整,而主要对收入结构或支出结构作适度调整,对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性效应的政策,在维持社会总供求对比的既定格局条件下,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同步增长。 11、公债的挤出效应和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1)公债的挤出效应 政府发行公债,相当于政府开出借据,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这种债权债务关系一旦发生,便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公债发行可以增加政府支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政府发行公债要占用资金,这样财政便可能出现“挤出效用”。 (2)财政赤字货币化就是政府想用钱了,或者没有钱用了就发行政府债券,央行直接把债券买下,这样政府就有钱用了。政府这种做法就是搞财政赤字,央行一买那么赤字就货币化了。 12、货币政策的工具和传导机制 A、中国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2)存款准备金政策 (3)中央银行贷款 (4)利率政策 (5)汇率政策 B、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从运用货币政策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传导机制是否完善及提高,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经济的贡献。1998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出现了通货紧缩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持续适当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讲,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15、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NI(国民收入):这里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收入)的总和。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求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总汇
1.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 国民收入:是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个人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5消费函数:消费函数表示c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c=c(y)。6.储蓄函数:储蓄函数表示s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s=s(y)。7. 投资乘数:乘数即倍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变量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就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通常用k表示。8.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9. 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10.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的比率。11.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与其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12. 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时提出的。它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至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 13. IS 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方向变化关系。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4. LM 曲线:是指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15. 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因此,货币需求又称被为流动偏好。与其他资产相比,货币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人们用货币很容易与其他资产进行交换。正是这种流动性,人们对货币产生偏好。产生流动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三种:一是交易动机,二是预防动机,三是投机动机。16.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7.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8.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19.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20.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21.失业率:是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22.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或充分就业状态,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业。23.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不当,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24.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25.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26.自然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就业率。27.潜在的GDP:是指一国国民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总产量,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GDP 水平。28.奥肯定律:是指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29.通货膨胀:是指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一种情形。30.通货紧缩:就是指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31.消费者价格指数:被广泛地用来度量通货膨胀,它度量的是典型化的城市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组固定物品的价格平均上涨情况。32.通货膨胀率:是指价格水平变化的速度。33.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内。34.奔腾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35.超级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36.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这里所指的商品价格包括生产要素以及各种劳动的价格。37.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38.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是指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的问题。39.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是一种比较老的通货膨胀理论,这种理论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40.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41.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的起因归结为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42.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43.经济增长:是指产量的增加,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增长率来表示。44.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45.经济周期: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核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一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涨或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46.加速原理:宏观经济学中,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加速原理。
宏观经济学方面的几个简单题,有知道的朋友帮忙回答下,知道几个就说几个,不用全说,谢谢了分不太多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2、国民收入循环(2部门) 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假定经济中只有居民户和厂商两个部门。这时,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可以用图1 来表示。图中曲线的箭头代表货币的流向。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与货币数量相应的实物(包括产品、劳务与生产要素)流动。即: (1)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同时从厂商那里得到相应的货币收入。 (2)居民户向厂商购买消费品,相应的用于消费的货币支出流向厂商。 (3)如果居民户不把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消费,那么就会发生储蓄。这些储蓄流入金融市场。厂商则从金融市场得到贷款,进行投资。与货币投资相应的实物形态的资本品流动则发生在厂商部门的内部。 以上三方面的流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收入流量循环。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 货币需求三大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第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稳定,可事先预计; 第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相对稳定,也可预计; 第三种动机的货币需求不稳定,因为与人对未来货币的预期紧密相关,受心理预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5、货币创造:在现代的货币体系中,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但是商业银行负责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缴纳一定的准备金后,可以将剩余资金贷给企业部门。企业得到贷款后又会将其中一部分存入这家商业银行或者其它商业银行。接着,商业银行可以再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贷款发放取出。如此反复,最终社会中形成的购买力将是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若干倍。这个过程,称之为货币创造。 6、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条件,即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利率机制。除利率机制之外,还有:①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②国家财政收支状况;③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④国际收支是否基本平衡等四个因素。(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不仅是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号,而且对货币供求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因此,货币均衡便可以通过利率机制的作用而实现。 9、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四个: A、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物价水平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10、自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性。第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类。 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松的财政政策,它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扩张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经济繁荣时期,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存在过度需求。这时政府通常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 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比较温和,财政收支总量在原有基础上只作小幅度调整,而主要对收入结构或支出结构作适度调整,对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性效应的政策,在维持社会总供求对比的既定格局条件下,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同步增长。 11、公债的挤出效应和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1)公债的挤出效应 政府发行公债,相当于政府开出借据,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这种债权债务关系一旦发生,便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公债发行可以增加政府支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政府发行公债要占用资金,这样财政便可能出现“挤出效用”。 (2)财政赤字货币化就是政府想用钱了,或者没有钱用了就发行政府债券,央行直接把债券买下,这样政府就有钱用了。政府这种做法就是搞财政赤字,央行一买那么赤字就货币化了。 12、货币政策的工具和传导机制 A、中国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2)存款准备金政策 (3)中央银行贷款 (4)利率政策 (5)汇率政策 B、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从运用货币政策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传导机制是否完善及提高,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经济的贡献。1998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出现了通货紧缩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持续适当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讲,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15、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宏观经济学:为什么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减少?
市场利率提高,银行会更乐于发放贷款,因为贷款的收益要比准备金的多多了.所以会刺激银行将准备金拿出来发放贷款.
宏观经济学:为什么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减少?
如果利率处于高位,社会投资欲望强烈,而升息预期较强、空间较大的话,存款增加带来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就不能抵消投资扩大造成的超额准备金下降,银行总准备金就会减少。银行的准备金是银行持有的准备随时支付(取款等)现金准备,准备金量多,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的减缓,银行的利润率下降,市场利率的提高,说明市场货币供应紧张,贷款需要的增加,银行准备金持有的成本增加,银行会尽可能地将资金贷出去,减少现金准备。新发行的债券利率一般也是按照当时的市场基准利率来设计的。一般来说,市场利率上升会引起债券类固定收益产品价格下降,股票价格下跌,房地产市场、外汇市场走低,但储蓄收益将增加。扩展资料:市场利率的其他介绍:由于贷款的资金是由银行存款来供应的,因此,根据贷款利率的下调可以推测出存款利率必将出现下降。资金市场的银根松紧状况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准。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准往往也能影响到国内利率水准的升降和股市行情的涨跌。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体系中是没有国界的,如果海外利率水准低,一方面对国内的利率水准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引致海外资金进入国内股市,拉动股票价格上扬。反之,如果海外的利率水准上升,则会发生与上述相反的情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场利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准备金
试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
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是维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增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体现在能够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规模和结构,达到总量与结构的平衡。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财政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关系,充分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作用,履行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对此,本文谈几点认识:一 要正确认识财政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关系,就必须客观地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别。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各自独立的政策体系。其职能范围与作用工具等不同,因而在功能、目标和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1) 功能差异。其一是明显度不同。财政政策具有较高的明显度,而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财政预算一收一支,一目了然;银行信用一存一贷,但存款可以派生货币,因而货币发行的合理界限很难掌握。其二是调控力度不同。财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财政收支,具有“刚性”特征,如税收和税率、财政补贴等,都应保持稳定。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主要是货币发行量,在操作过程中具有可塑性、灵活性。因此,货币政策较之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更大些。其三是着重点不同。财政的政策主要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财政可以通过自己的收支活动,引导货币投向,从而达到优化经济的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等目的。货币政策涉及到货币运动的所有领域,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调控,是一种总量宏观调控政策。(2) 目标选择差异。调控总需求和调整产业结构是财政与货币政策面临的共同的政策目标,但在总量政策方面的目标选择上,财政采取长期适度从紧政策,金融则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与金融在结构政策方面的目标选择也有一定的差异。财政采取压缩一般建设、保证重点建设的政策目标。金融部门则实行择优扶持,这样易导致信贷资金流向一般建设,加剧一般性建设的膨胀。(3) 实施差异。由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职能、作用、任务不同,因而各自采取的政策实施起来也不同。财政政策主要实行税制改革、税率调节、调节财政支出与补贴范围等,货币政策主要围绕着利率(包括贴现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与公开市场业务制订相应的措施,例如:实行储蓄保值贴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开放国债二级市场等。因此,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分析中,可以看到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单独运用其中某一项政策,都很难全面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这就要求二者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调控能力。二要正确认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关系,就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这两个手段在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在我国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制度尚未完善,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尚在两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发挥影响,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其一,货币政策仍在相当程度上服从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独立性原则难以保证。一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被动地服从于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目标和财政收支目标。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正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宏观调控仍带浓厚的行政色彩,因此货币政策不能够有效地逆经济风向行事,被动地适应经济增长和财政政策,只能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起推波助澜作用。二是中央银行缺乏相对于财政部门的独立性。财政部门常常通过间接方式迫使金融部门增加货币供应量,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央行的货币投放量。同时,财政信用的发展,分散了国家财力,削弱了央行的资金实力,直接导致央行宏观调控能力的下降。三是金融部门缺乏相对于地方政府的独立性。如在人事安排、管理权限等方面常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干预。其二,货币政策错位调控经济。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它主要是在总量上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而财政政策是结构性政策,它主要是对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进行调节。当前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没有明显侧重点,突出表现为货币政策的经济总量调节作用受到财政干预而被削弱后,大量进行结构调节,货币政策的作用被无限度扩大,而财政政策的调节作用却非常小,甚至起不到结构调节的作用。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重新确立,金融机构不断发展,金融承担了80 %以上的资金聚集和供给任务。金融作用日趋明显。②国家财政下降,近年来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不断下降。财政收入过分依赖国有经济,税源狭窄,征管效果差,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使得财政收入的调节作用受到限制。③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国家政府职能部门机构庞大、人员过多,使得行政和事业费用支出增长过快,而财政的投资不足,影响了通过财政支出对经济结构进行调节的能力。其三,财政政策功效与货币政策功效存在相互抵消的问题,主要是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制约。一是税收的“刚性”特征导致企业以贷缴税。在财政收支“刚性”的特征作用下,国家和地方通常采取行政手段督促下级政府完成税收任务。因此,一旦企业资金周转从紧,地方政府会要求银行对企业追加贷款,以贷缴税,将一部分信贷投放转化为财政收入。这样不仅破坏了政策的控制力度,而且也给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导致社会资金的不良循环。二是财政补贴不到位影响了信贷结构的调整。财政补贴是财政政策中调整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财政补贴与信贷投放结构的运用,可以弥补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的一些缺陷。财政通过对一些需重点扶持的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贴息,可以有效地引导银行资金的投向。但是,目前在财政贴息方面存在贴息范围狭窄,贴息资金难以到位等问题。一些应当贴息的企业因得不到补贴而得不到信贷的支持。一些明确要贴息的项目因贴息资金难以到位,也给信贷结构调整造成一定的政策阻力。三要正确认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关系,就必须针对现实中存在问题,分析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建立这种协调机制,关键在于改善和理顺财政、银行等经济综合部门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两项政策的宏观调控力度应协调同步,才能在实现宏观调控的前提下,避免某一项政策的力度超出其自身承受能力而走向另一极端,出现政策偏差错位,同时对另一项政策产生消极影响,造成一定的压力。同时,还要减少地方政府对银行信贷活动的不合理干预。财政部门归各级政府领导,财政收支计划由各级政府进行安排。金融部门则实行垂直领导,货币发行量由央行确定,信贷计划通过各金融机构的信贷计划层层控制。但现实的利益冲突导致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对银行的不合理干预。地方政府从部门利益出发往往会不自觉地将银行信贷活动纳入地方政府管辖范围。因此,必须改变将信贷活动作为地方政府管辖对象的做法,减少地方政府对银行的不合理干预。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结合点应当一方牵连着财政收支的结构管理,另一方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因素。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财政向央行透支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此时以财政政策为主动性手段,货币政策为辅助性手段。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结合点也随之变动。在目前情况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是国债的发行和运作,从而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有机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首先,从国债的规模来看两种政策的协调。一方面,通过发行国债,有利于财政集中资金,改变财政收支状况,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扩大有效内需。另一方面,国债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公开市场业务的对象,其规模大小是央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前提条件。如美国联储是国债市场上最大的买主和卖主,1990 年以来,总资产中约有82 %是国债。据预测,我国今后几年的发债规模将继续扩大,至2000 年,将超过3000 亿元,这为央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现实基础。其次,在国债利率方面,财政和金融部门要做好协调。国债利率可采取浮动利率,随时参照银行存款利率调整,以吸引投资者,调动机构和中小投资者购买国债的积极性,国债政策的利率效益在质量上得到有效的运用。再次,国债品种应朝多元化方面发展,即中、长、短期三种类型的品种均衡发展,特别是短期国债,是央行实施调控,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首选对象,应当在国债品种中占有一定比重。美国一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占全部国债比重的35 %左右。目前,以我国现状看,可以考虑发行特种国债,期限为5 - 10 年,这样可为政策性投融资提供一笔金额大且使用期限长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增加财政结构性调整的职能。第三,财政与货币政策作为需求管理的一种手段,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适度扩大、引导和刺激国内的有效需求。其一,作为财政政策方面要充分发挥财政杠杆在扩大有效内需中的引导与刺激作用。运用财政转移性支付手段,如扩大财政补贴、增加社会福利等政策,提高转移支付水平,稳定社会经济,防止消费需求过度下降。同时,有选择地运用税率、税制等政策工具调节,如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再投资退税或所得税返还等措施,确保激活投资需求。此外,政府的财政投资行为也需按国家的产业政策进行,重点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发和扩大农村内需;加强基础产业建设;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与资源开发等。其二,作为货币政策方面,可以尝试进一步降低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央行的贷款利率,调动商业银行的投资贷款积极性,并通过货币创造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同时可以降低贴现率,鼓励商业银行进行票据贴现业务,扩大再贴现规模,择优发放贷款,刺激投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也是货币政策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当然,货币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也需考虑到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总之,经济增长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配、协调使用的主要任务,也是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的内在要求。只有正确处理好这种相互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两种手段的积极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我国宏观经济,实现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我国跨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
急求近几年中国宏观经济状况、股市变化及人民币变化资料
在2000年经济转机的基础上,进入2001年中国经济表现了比较平稳的增长状态。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率继续保持在2000年的水平附近,物价在低水平小幅波动,国际收支继续保持顺差格局,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一)经济增长率继续保持2000年的水平 2001年一季度GDP增长率为8.1%,比2000年略有提高。4-5月份,工业增长率出现下行走势(参见图1),如果6月份继续这一走势,并考虑到农业夏粮减产的影响,预计上半年GDP增长率将有所降低,但仍将接近8%。 与此同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4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5.1%。 (二)物价仍然在低位运行 2001年1-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平均比上年同期上涨1.1%。据分析,主要受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和鲜菜、鲜果、鸡蛋、家禽和淡水鱼价格上涨的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稳中趋降,4月份,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分别比上月下降0.3%和0.1%。5月份,随着鲜菜价格的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月下降了0.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工业品出厂价格自2000年1月止跌回升以来,于2001年4月份再次出现了稳中略降的态势,与上年同月相比,微降0.1%。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与上年同月相比上涨0.4%,涨幅比3月份减少0.6个百分点。以上情况表明,物价低位徘徊的状况还没有结束,影响物价水平变化的主要是供求关系以外的非经常性的因素。 (三)国际收支形势良好表1: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差额表 单位:亿美元 上表数据表明,1995年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都保持了顺差,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良好。 外贸进出口方面,进入2001年后,受世界经济下降和上年基数较高的影响,增速明显减慢。1-5月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5.8个百分点;外贸进口同比增长16.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9.1个百分点。贸易顺差84.4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0.12亿美元。综合看,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着顺差格局,继续支持了国际收支的良好形势。值得注意的是顺差额在不断缩小。 利用外资方面,2001年1-4月份,合同投资额202亿美元,增长38.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09亿美元,增长12.4%。利用外资形势好转,成为支持国际收支形势的积极因素。 2001年5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170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00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综合看,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良好形势。 (四)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目前,我国每年新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大约有1600多万,其中城镇大约有600万左右。而1996-2000年期间,中国的社会从业人数年均仅增加575万人,其中城镇年均仅增加365万人。从业人员的增加大大慢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不仅如此,在从业人员中还进行着力度比较大的结构性调整。其一是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三产业或农业转移。1997-1999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了260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了612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了634万人。其二是从城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单位向其它所有制单位转移。1997-1999年,城镇国有单位职工减少了2472万人,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减少了1171万人。在就业岗位总量供不应求,从业结构又进行较大幅度调整时,下岗职工和新增的就业人口,以及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劳动力组合起来,使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00年,城镇新增从业人员仅260万人,不到城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一半;国企下岗职工657万人,通过再就业仅安排了361万人。从这些指标看,严峻的就业形势还没有缓解迹象。 归纳以上情况,进入2001年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2000年的增长水平,但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物价继续在低水平徘徊;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就业问题突出,对社会稳定有较大影响。总体评价,中国经济的困难局面开始初步扭转,但离全面摆脱差距还很大。 认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必须把握经济增长背景环境的变化,以及由于这些变化引起的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特征、新矛盾和新的调控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