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

一、财政政策: 由“稳健”转为“积极” 2009年财政政策将由“稳健”转为“积极”,重点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 首先,加大对民生的投资力度。导致目前中国居民低消费倾向的主要根源是住房、教育和医疗。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财政支出中对经济建设投资占的比重较高,对关系民生的社会公共支出较少。此外,由于住房、教育、医疗方面改革的不到位,造成了中国居民消费预期差,被迫储蓄,消费难以启动。因此,明年的财政政策将重点解决居民的低消费问题,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加快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等投资,减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既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长期增长。 其次,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经济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发展以及产业技术进步。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增加节能减排投入力度,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健全煤炭等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发展可再生能源。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第三,积极减税,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纺织服装、高科技、农产品(12.15,0.17,1.42%,吧)加工等行业退税力度,对个别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大力支持出口增长;适时推出对居民的减税政策,比如彻底停征储蓄存款利息税。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力度,从财政角度保障居民的购买力。 二、货币政策: 从紧缩向适度宽松转变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两大政策工具,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情况下,国家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而言,实际上是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具体的实施手段上,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加大对重点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三农、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等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其次,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再次,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为防止经济出现倒退,央行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而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最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后者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合理需求。 最后,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促进经济转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对所有行业和企业一视同仁,而是会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以此来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结构向政策预期方向转变。货币政策将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利率、窗口指导、信贷政策指引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通过政策引导或者直接干预,以较市场金融更为优惠的条件将资金投向战略领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同时严格对“两高一资”等政策限制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投放。 三、投资政策: 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重 目前中央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各地方政府计划投资额合计也超过了18万亿元,实行扩张性的投资政策将是明年政策的主基调,同时注重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投资政策趋向将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其中,投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 首先,交通设施项目。在中央已出台投资计划中交通设施建设是最主要领域。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 其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启动农村消费。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再次,加大社会保障和重大民生工程投资力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长期重生产、轻生活,直接为城乡居民消费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政府投资将适当向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重大民生工程倾斜。如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利用税收和金融优惠政策,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到农村建立便民流通设施。 最后,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环境建设等其他政府鼓励领域。运用补助、贴息、税收、价格等扶持政策和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投向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资源节约、民生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把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与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四、消费政策: 增收、减负双管齐下 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内需庞大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经济增长更应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则应当成为内需扩张的重点,因为投资需求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居民消费来支撑和拉动的。扩大消费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居民“有钱消费”,另一方面应当努力改善消费环境,积极拓展新的消费热点,使居民“有处消费”。 首先,想方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关系,收入分配适当向劳动者倾斜,以提高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对农村居民而言,应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农村低保补助,扩大“家电下乡”服务范围,增加对农民的购物补贴。对城镇居民而言,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中央决定明年元旦起连续第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政府和事业单位等公职人员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同时改革工薪所得费用扣除办法,费用扣除适当考虑纳税人的赡养人口、健康状况、子女教育以及住房按揭负担等;建立住房货币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住房货币补贴标准要根据各地区普通商品住房价格变动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房价高的省市还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上浮;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可以考虑免征上市公司派发红利的资本利得税,筹建股市平准基金。 其次,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住房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比较重,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消费的不确定因素考虑较多,从而导致国内居民的储蓄率居高不下,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当前消费。因此,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扩大覆盖面。 再次,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及消费安全的商品和服务领域依法重点整治,坚决打击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建立生产经营者责任制,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介机构。取消各种违反规定收取的增容费、管理费、建设费等政府性收费,规范收费行为,尤其要努力减轻居民购房、购车环节的各种税费负担。加强对垄断企业的监管,降低电讯资费标准,降低收费公路收费标准,制止公路逾期收费,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通过限制垄断利润来还利于民,释放被挤占的消费能力。 最后,积极拓展新的消费热点。合理引导消费需求,把消费需求引向国家鼓励发展的消费热点和领域,引向能启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领域,引导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提高。根据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需求结构变化不同步的特点,丰富各种档次的商品和服务,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如最近国家旅游局拟推出国民休闲计划,该计划包括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修学旅游、银发旅游等。 五、外贸政策: 促进出口平稳增长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和外部需求下降,对我国外贸进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我国出口增长逐步放缓,未来外部需求仍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的外贸出口形势仍很严峻。从稳定经济增长的角度说,尽管面对外需不足的局面,我国还要采取措施稳定出口增长,避免下滑势头过快。 首先,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和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农轻纺等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支持企业开展营销、研发和并购,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其次,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建立加工贸易产业准入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 再次,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扩大境外投资,进一步完善促进境外投资的政策措施和协调机制,对于鼓励类的境外投资,我国政府今后将从外交、外汇、税收、海关、信贷、保险以及多双边合作等多个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建立健全境外投资监管体系。对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瓶颈的境外资源类投资;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带动国内产品、设备和技术等出口和劳务输出的境外生产型设施和基础设施投资;能够通过境外投资学习国际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的境外研发中心等投资;中国的优势企业到境外从事贸易分销、银行、电子信息、物流航运等业务,将予以重点支持。 最后,通过调整进口关税、扩大进口信贷规模、设立进口融资担保等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增加重要战略物资储备。 六、价格政策: 逐步扩大由市场定价的商品 和服务范围 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已经形成了市场定价,政府主要是进行有效的价格监管,防止价格欺诈和市场失灵;对于部分关系国计民生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商品,目前仍然实行政府定价制度,如部分资源性产品、公共品、垄断企业产品等。此外,在特殊时期,政府为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可能会实行暂时性的价格管制。未来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价格管理体制,具体方向如下: 首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扩大由市场定价的商品和服务范围。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化的价格改革方向,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坚决放开那些能够形成有效竞争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以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在引导资源流动、调节利益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切实加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维护群众合法价格权益。 其次,对于垄断行业价格要加强监管,强化成本约束。严格限制垄断行业的高福利、高成本、高价格,限制石油、电讯、交通、医疗、教育等国有垄断企业的垄断高价损害消费者的行为,通过限制垄断利润来还利于民,释放被挤占的消费能力。 再次,对于资源类产品,要在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及环境修复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价格变动涉及经济全局和社会稳定,其重要性、复杂性和敏感性决定了资源价格改革必须控制节奏,审慎推进。要在公用事业(1449.542,17.72,1.24%,吧)和公益性服务行业探索建立差别价格制度,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必需的消费给予适当的价格优惠和补贴,减轻其生活负担。 最后,继续清理整顿涉农价格和收费。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对现行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凡不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收费政策,要予以取消或废止;价格或收费标准过高的要予以降低。提供经营性服务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严禁强制服务并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的行为。要清理规范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严禁有关部门和单位借新农村建设之名加重农民负担。七、农村政策: 促农民增收以激活农村内需 我国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格局”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农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只有激活7亿农民的消费需求,我国内需才能真正地、持久地得以扩大。因此,要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及时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首先,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和强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从长期看,应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建立完善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明显提高社会消费预期。 其次,增加财政补助规模。针对当前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降和今年粮食减产较多的事实,国家应选择适当时机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考虑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参考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建立农业“价格-直补”综合联动机制。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为正,既可保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农资生产企业的合理利润,也从根本上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奠定基础,在扩大内需上产生稳固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八、就业政策: 以创业促进就业 第三季度以来,企业用工需求出现明显下滑,农民工返乡正逐渐增加;预计2009年失业率将继续上升,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就业矛盾如果进一步恶化,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而且将对社会稳定产生深刻影响。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它不仅能解决劳动者的自身就业,还能通过带动就业产生倍增效应。 首先,完善创业促进就业机制。从鼓励劳动者创业出发,政府要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并加快制定面向全体城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扩大帮扶创业范围。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登记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筹资金不足的,给予小额贷款及贴息;尽快形成政府推动、社会支持、自主创业和不断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 其次,完善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必须加强创业技能培训,这是劳动者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应尽快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培训适应市场,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培训机制。要进一步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将创业服务工作延伸到农村乡镇。创业培训是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要面向全体劳动者开展培训,在促进劳动者创业能力提高的同时,将就业观念教育培训贯穿于创业培训的始终,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或创业就业。 最后,进一步整合创业实训和孵化基地,提高创业实训质量。多方吸纳社会资本,为缺乏经验和资本的创业者提供孵化期和政策扶持,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降低创业风险。继续探索有效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创业实训和孵化基地的引领作用,在创业资金、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政策法规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支持和服务。九、区域政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尽管近两年来,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是相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抗风险能力较弱,应对经济社会矛盾回旋余地较小,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可能会更大。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和区域政策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制定实施宏观调控和区域政策时,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体现区域差异性。 首先,加强对重点地区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综合运用区域政策、区域规划、区域立法三大杠杆,推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重视对区域产业集聚的扶持与调控,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重点推进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制订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措施。 其次,继续做好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开发结构。加强区域政策的研究制定,促进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格局。提出促进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和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建议,促进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在继续关注老工业区、落后地区就业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重视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坚持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十、经济改革政策: 清理不利于内需扩大的政策 和制度障碍 我国经济改革将围绕“扩大内需”这个重点,以“增收、减负、调结构”为主线,清理投资、消费、外贸、民生等领域不利于内需扩大的政策障碍,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从制度上保障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推进经济结构优化。改革将力争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首先,从2009年元旦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以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测算,明年实施该项改革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 其次,加快改革医疗卫生及文化教育体制。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好改革试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抓紧出台各项具体配套政策。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第三,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办事效率。研究制定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框架、阶段任务和实施步骤,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科学划分政府机构的职责,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提高办事效率。强化行政问责制度,积极推动事业单位改革试点。 第四,进一步推进财税、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规范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划分,健全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抓紧制定出台政府投资管理条例,建立政府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国有保险公司和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创业投资基金相关配套政策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市场化的金融企业退出机制,统筹协调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市场发展,研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支持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最后,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合理分配和切实用好国有资本收益。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国有独资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应大力提高国有企业利润分红比例,国有企业现金分红必须纳入到财政预算或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课题负责人:范剑平 执笔:杨** 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历史性重要关口,短期看面临着经济快速下滑的风险,长期看面临着经济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巨大压力。为了防范经济景气持续恶化,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最近一段时期政府各部门高强度、高密集地出台了大量的宏观调控政策,我们去繁就简,从十个方面对宏观政策进行了粗线条梳理,给出了一些简明扼要的概括,以飨读者。

当前国内如果想拉动宏观经济,会出台,哪些政策个人应当注意些什么?

一、财政政策: 由“稳健”转为“积极” 2009年财政政策将由“稳健”转为“积极”,重点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 首先,加大对民生的投资力度。导致目前中国居民低消费倾向的主要根源是住房、教育和医疗。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财政支出中对经济建设投资占的比重较高,对关系民生的社会公共支出较少。此外,由于住房、教育、医疗方面改革的不到位,造成了中国居民消费预期差,被迫储蓄,消费难以启动。因此,明年的财政政策将重点解决居民的低消费问题,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加快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等投资,减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既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长期增长。 其次,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经济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发展以及产业技术进步。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增加节能减排投入力度,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健全煤炭等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发展可再生能源。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第三,积极减税,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纺织服装、高科技、农产品(12.15,0.17,1.42%,吧)加工等行业退税力度,对个别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大力支持出口增长;适时推出对居民的减税政策,比如彻底停征储蓄存款利息税。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力度,从财政角度保障居民的购买力。 二、货币政策: 从紧缩向适度宽松转变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两大政策工具,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情况下,国家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而言,实际上是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具体的实施手段上,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加大对重点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三农、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等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其次,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再次,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为防止经济出现倒退,央行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而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最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后者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合理需求。 最后,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促进经济转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对所有行业和企业一视同仁,而是会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以此来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结构向政策预期方向转变。货币政策将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利率、窗口指导、信贷政策指引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通过政策引导或者直接干预,以较市场金融更为优惠的条件将资金投向战略领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同时严格对“两高一资”等政策限制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投放。 三、投资政策: 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重 目前中央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各地方政府计划投资额合计也超过了18万亿元,实行扩张性的投资政策将是明年政策的主基调,同时注重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投资政策趋向将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其中,投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 首先,交通设施项目。在中央已出台投资计划中交通设施建设是最主要领域。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 其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启动农村消费。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再次,加大社会保障和重大民生工程投资力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长期重生产、轻生活,直接为城乡居民消费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政府投资将适当向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重大民生工程倾斜。如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利用税收和金融优惠政策,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到农村建立便民流通设施。 最后,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环境建设等其他政府鼓励领域。运用补助、贴息、税收、价格等扶持政策和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投向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资源节约、民生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把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与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四、消费政策: 增收、减负双管齐下 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内需庞大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经济增长更应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则应当成为内需扩张的重点,因为投资需求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居民消费来支撑和拉动的。扩大消费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居民“有钱消费”,另一方面应当努力改善消费环境,积极拓展新的消费热点,使居民“有处消费”。 首先,想方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关系,收入分配适当向劳动者倾斜,以提高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对农村居民而言,应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农村低保补助,扩大“家电下乡”服务范围,增加对农民的购物补贴。对城镇居民而言,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中央决定明年元旦起连续第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政府和事业单位等公职人员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同时改革工薪所得费用扣除办法,费用扣除适当考虑纳税人的赡养人口、健康状况、子女教育以及住房按揭负担等;建立住房货币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住房货币补贴标准要根据各地区普通商品住房价格变动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房价高的省市还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上浮;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可以考虑免征上市公司派发红利的资本利得税,筹建股市平准基金。 其次,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住房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比较重,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消费的不确定因素考虑较多,从而导致国内居民的储蓄率居高不下,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当前消费。因此,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扩大覆盖面。 再次,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及消费安全的商品和服务领域依法重点整治,坚决打击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建立生产经营者责任制,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介机构。取消各种违反规定收取的增容费、管理费、建设费等政府性收费,规范收费行为,尤其要努力减轻居民购房、购车环节的各种税费负担。加强对垄断企业的监管,降低电讯资费标准,降低收费公路收费标准,制止公路逾期收费,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通过限制垄断利润来还利于民,释放被挤占的消费能力。 最后,积极拓展新的消费热点。合理引导消费需求,把消费需求引向国家鼓励发展的消费热点和领域,引向能启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领域,引导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提高。根据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需求结构变化不同步的特点,丰富各种档次的商品和服务,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如最近国家旅游局拟推出国民休闲计划,该计划包括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修学旅游、银发旅游等。 五、外贸政策: 促进出口平稳增长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和外部需求下降,对我国外贸进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我国出口增长逐步放缓,未来外部需求仍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的外贸出口形势仍很严峻。从稳定经济增长的角度说,尽管面对外需不足的局面,我国还要采取措施稳定出口增长,避免下滑势头过快。 首先,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和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农轻纺等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支持企业开展营销、研发和并购,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其次,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建立加工贸易产业准入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 再次,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扩大境外投资,进一步完善促进境外投资的政策措施和协调机制,对于鼓励类的境外投资,我国政府今后将从外交、外汇、税收、海关、信贷、保险以及多双边合作等多个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建立健全境外投资监管体系。对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瓶颈的境外资源类投资;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带动国内产品、设备和技术等出口和劳务输出的境外生产型设施和基础设施投资;能够通过境外投资学习国际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的境外研发中心等投资;中国的优势企业到境外从事贸易分销、银行、电子信息、物流航运等业务,将予以重点支持。 最后,通过调整进口关税、扩大进口信贷规模、设立进口融资担保等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增加重要战略物资储备。 六、价格政策: 逐步扩大由市场定价的商品 和服务范围 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已经形成了市场定价,政府主要是进行有效的价格监管,防止价格欺诈和市场失灵;对于部分关系国计民生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商品,目前仍然实行政府定价制度,如部分资源性产品、公共品、垄断企业产品等。此外,在特殊时期,政府为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可能会实行暂时性的价格管制。未来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价格管理体制,具体方向如下: 首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扩大由市场定价的商品和服务范围。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化的价格改革方向,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坚决放开那些能够形成有效竞争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以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在引导资源流动、调节利益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切实加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维护群众合法价格权益。 其次,对于垄断行业价格要加强监管,强化成本约束。严格限制垄断行业的高福利、高成本、高价格,限制石油、电讯、交通、医疗、教育等国有垄断企业的垄断高价损害消费者的行为,通过限制垄断利润来还利于民,释放被挤占的消费能力。 再次,对于资源类产品,要在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及环境修复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价格变动涉及经济全局和社会稳定,其重要性、复杂性和敏感性决定了资源价格改革必须控制节奏,审慎推进。要在公用事业(1449.542,17.72,1.24%,吧)和公益性服务行业探索建立差别价格制度,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必需的消费给予适当的价格优惠和补贴,减轻其生活负担。 最后,继续清理整顿涉农价格和收费。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对现行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凡不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收费政策,要予以取消或废止;价格或收费标准过高的要予以降低。提供经营性服务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严禁强制服务并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的行为。要清理规范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严禁有关部门和单位借新农村建设之名加重农民负担。七、农村政策: 促农民增收以激活农村内需 我国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格局”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农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只有激活7亿农民的消费需求,我国内需才能真正地、持久地得以扩大。因此,要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及时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首先,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和强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从长期看,应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建立完善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明显提高社会消费预期。 其次,增加财政补助规模。针对当前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降和今年粮食减产较多的事实,国家应选择适当时机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考虑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参考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建立农业“价格-直补”综合联动机制。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为正,既可保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农资生产企业的合理利润,也从根本上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奠定基础,在扩大内需上产生稳固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八、就业政策: 以创业促进就业 第三季度以来,企业用工需求出现明显下滑,农民工返乡正逐渐增加;预计2009年失业率将继续上升,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就业矛盾如果进一步恶化,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而且将对社会稳定产生深刻影响。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它不仅能解决劳动者的自身就业,还能通过带动就业产生倍增效应。 首先,完善创业促进就业机制。从鼓励劳动者创业出发,政府要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并加快制定面向全体城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扩大帮扶创业范围。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登记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筹资金不足的,给予小额贷款及贴息;尽快形成政府推动、社会支持、自主创业和不断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 其次,完善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必须加强创业技能培训,这是劳动者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应尽快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培训适应市场,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培训机制。要进一步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将创业服务工作延伸到农村乡镇。创业培训是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要面向全体劳动者开展培训,在促进劳动者创业能力提高的同时,将就业观念教育培训贯穿于创业培训的始终,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或创业就业。 最后,进一步整合创业实训和孵化基地,提高创业实训质量。多方吸纳社会资本,为缺乏经验和资本的创业者提供孵化期和政策扶持,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降低创业风险。继续探索有效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创业实训和孵化基地的引领作用,在创业资金、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政策法规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支持和服务。九、区域政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尽管近两年来,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是相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抗风险能力较弱,应对经济社会矛盾回旋余地较小,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可能会更大。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和区域政策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制定实施宏观调控和区域政策时,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体现区域差异性。 首先,加强对重点地区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综合运用区域政策、区域规划、区域立法三大杠杆,推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重视对区域产业集聚的扶持与调控,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重点推进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制订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措施。 其次,继续做好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开发结构。加强区域政策的研究制定,促进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格局。提出促进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和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建议,促进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在继续关注老工业区、落后地区就业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重视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坚持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十、经济改革政策: 清理不利于内需扩大的政策 和制度障碍 我国经济改革将围绕“扩大内需”这个重点,以“增收、减负、调结构”为主线,清理投资、消费、外贸、民生等领域不利于内需扩大的政策障碍,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从制度上保障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推进经济结构优化。改革将力争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首先,从2009年元旦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以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测算,明年实施该项改革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 其次,加快改革医疗卫生及文化教育体制。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好改革试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抓紧出台各项具体配套政策。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第三,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办事效率。研究制定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框架、阶段任务和实施步骤,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科学划分政府机构的职责,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提高办事效率。强化行政问责制度,积极推动事业单位改革试点。 第四,进一步推进财税、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规范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划分,健全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抓紧制定出台政府投资管理条例,建立政府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国有保险公司和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创业投资基金相关配套政策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市场化的金融企业退出机制,统筹协调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市场发展,研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支持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最后,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合理分配和切实用好国有资本收益。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国有独资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应大力提高国有企业利润分红比例,国有企业现金分红必须纳入到财政预算或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我们每一个国民应该顺应政策导向,做好个人投资或经商的部署,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步骤和侧重点去进行投资和经营。

宏观经济管理中政府采取什么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中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对于克服当前的困难和保持长远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实施这些措施,总的要求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快”就是要迅速出手,争分夺秒,不可贻误时机;“重”就是要实施坚决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过快下滑趋势;“准”就是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就是要抓好落实。(一)加大投资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中央出台的十条措施,主要有四类:加快实施重大民生工程;加快在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尽快启动一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型工程项目;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关键项目建设。落实这些措施,要加强对重大投资的管理,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论证,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要加强对市场自主投资的鼓励和引导,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把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与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二)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要把扩大消费与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与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最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比重。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引导和促进居民扩大消费需求。(三)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拉动钢铁、建材及家电家居用品等产业发展举足轻重,对金融业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形势,正确引导和调控房地产走势。要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收购和开发建设;落实和完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开发建设稳定发展;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交易。(四)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和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农轻纺等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扩大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增加重要战略物资储备。(五)着力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激发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各类企业都要苦练内功,加快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各项宏观经济政策都要有利于企业发展,要从财税、金融、贸易、产业、收费等方面,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六)认真做好金融财政工作。改进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银行、证券、保险业都要加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合理需求。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各类金融企业要切实加强基础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要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监管制度和协调机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确保我国金融安全。大力开展财政增收节支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支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七)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理顺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好改革试点,抓紧出台各项具体配套政策;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事效率。

宏观经济数据的免费下载渠道?

优先选择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其他国家的也类似,美国的是BEA经济分析局),但是网站的用户体验有待提升,第一次用有点吃劲儿。 缺点是得一个个找,用起来费劲,但免费。也可以用wind玩得等三方的资讯平台,数据全,插件多。但是缺点是价格贵(好像2w/年)。如果你是在大学,图书馆一般都有各个数据库,比如csmar之类的可以用。缺点是数据更新滞后。还有的方式是最近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比如说“数据搬运师“,可以免费下数据。缺点是目前数据不是很全,但每天都在更新。而且可以后台提交需求。

宏观经济数据是什么

一,宏观经济数据是政府(包括国家、省、市等)给出的全体的数据,如人口、GDP、价格指数等。二,随着欧美需求持续放缓 + 订单归集效应的消退,我们出口订单数量也逐渐回归正常水平。过去的宽松已经不会再来,而且从近期美联储政策走向和市场预期来看,大家普遍认为明年美联储要正式开始紧缩周期,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是美联储运作的TAPER已经开始,而且他们也一直吹风试图让市场提前进行调整。从美联储一直强调的PCE来看目前也确实应该进行紧缩了,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自今年5月开始核心PCE的增长非常微弱,主要的增长全部跑到食品能源上去了,同时这么长时间的宽松对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明显拉动,宽松效果越来越差,市场对紧缩的预期越来越能达成一致。三,可以看到CPI的主要构成里面食品及能源开销是近期CPI高企的最重要原因,几个比较大的增速基本集中于能源领域,而在非食品能源领域中,仅仅只有强刚需的车辆比较高。车辆是美国人的刚需,这也说明除了刚需之外其实美国人的需求增速相对宽松环境来说其实并不明显,把PCE和CPI两者互相对照来看,也能看出现在美国真·需求萎靡的事实,宽松全往食品能源上跑。四,鲍威尔作为马上完成自己一任任期的主席(2022年2月),如果要寻求连任,后续把通胀打下去就是他下一任的主要任务。不过鉴于目前疫情的情况,能源领域的价格第一受限于供给,第二受限于供应链,两者都不易解决,需要积累大量的弹药以及政府防疫政策上的支持,应该说下一届美联储主席难度会比这一届压力会大很多。总之,需求下降是大趋势,K型走势会更加明显,外贸行业竞争程度会更加激烈。2.PPI/CPI:参考链接: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1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从同比看,PPI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

小麦期货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状况

美联储将继续延续QE3,维持利率0-0.25%不变,保持利率在异常低位至少到2015年中。美国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2%,二季度实际同比增长1.3%,三季度实际同比增长2.7%。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上升2.0%,10月CPI同比上升2.2%。美国经济缓慢增长,通胀水平仍然较低,因此美联储继续维持当前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大。欧元区自2011年1季度以来GDP增速一直在下滑,今年第二季度更是负增长,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回落到较低水平,9月、10月和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6%、2.5%、2.2%,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9月6日宣布将实施名为“货币直接交易”的债券购买计划。此举起到了提振信心的作用,尽管迄今为止尚未具体操作。欧洲经济有趋于稳定迹象,欧元区11月经济景气指数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上月反弹后回落。通胀有限,欧元区预计继续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相继推出了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它经济体也都不同程度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中国加紧稳增长,继10月PMI数据回到荣枯线之上,11月为50.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在第四季度企稳回升。随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发酵、经济增长改善,对小麦价格将构成支持。

宏观经济指标中,哪些是领先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

先行指标(美国):1.制造业生产工人或非管理人员平均每周劳动小时数。2.每周初次申请失业保险的平均人数。3.消费品和原材料新订单。4.卖主向公司推迟交货占的比例。5.地方当局批准(而不是实际破土开工)建筑的私人住宅数。6.敏感材料价格的变动。7.股票价格指数。8.货币供应量(指M2的货币供应量)9.企业及消费者未偿还信贷变化。同步指标:工业总产值、全民工业总产值、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国内商品纯购进、国内商品纯销售、海关进口额、货币流通量。滞后指标: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商业贷款、财政收支、零售物价总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不同指标只是作为参考作用,单独的指标只能做出推断,必须结合具体的宏观经济波动和一系列后续的指标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求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 的描述

  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中国经济巨轮将以何种姿态破浪前行?经济增长率、物价、房价走势将如何演绎?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将如何发展?  经济增长9%左右  2011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发展,GDP增长9%左右。从三大需求来看,消费有望继续稳定增长,考虑到价格上涨因素,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可能比2010年略有回落。2010年以来,外贸偏快增长的势头超出预期,2011年出口增速可能比2010年适当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尽管上一轮基建投资的高峰期正在过去,但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  综合来看,2011年经济增速由于基数影响,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2011年增长有望达到9%左右,继续处于潜在经济增速的合理区间。  CPI温和上涨  由于绝大多数工业品仍然供过于求,经济需求不存在明显过热的情况,2011年我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两大因素决定2011年我国物价涨幅可能高于2010年。一是翘尾因素,由于最近几个月的物价环比持续上涨,截至11月,翘尾因素对2011年物价的上行影响已经达到4个百分点左右,预计2011年翘尾因素将比这略高,给2011年物价调控带来很大难度;二是推升近期物价上涨的因素并未消失,输入型通胀的传导仍可能继续显现,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仍可能推升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农产品价格,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存在。  在稳健货币政策以及一系列价格调控措施治理下,2011年CPI涨幅可能位于4%-5%的区间。2011年四季度翘尾因素的影响将削减,物价涨幅很可能适度回落。  积极财政侧重调结构  2011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由于经济企稳势头继续显现,2011年财政赤字规模可能缩减至10000亿元以下,略低于2010年10500亿元的水平。考虑到经济存量规模的扩大,预计2011年赤字率将降至2%-2.5%之间。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除了为经济增长“托底”、为“十二五”开好局之外,还将更明显地侧重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新开工投资增长将放缓,保障性住房、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仍将较大。  “三率”再度齐动  2010年,我国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三率”均有所变动。2011年“三率”齐动的现象可能再度出现。为进一步抑制通胀预期,缓解“负利率”状况,2011年央行可能适时上调存贷款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也将发挥回收过剩流动性的作用,如果必要,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上调至20%左右。  2011年我国将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适度升值有助于改善外汇收支平衡,抑制输入型通胀,预计2011年人民币汇率可能升值3%左右。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台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拉大,这一趋势已经得到重视。收入分配调整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改善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成为关键所在。2011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正式出台,具体措施可能包括提高中低收入者工资水平,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等。  “两税”改革有突破  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改革,近来一直是最受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两项税制改革工作均在稳步推进,不排除2011年有所突破。个人所得税方面,目前我国的最低扣除额是2000元,未来除了适当上调该额度外,还可能适当缩小税级并调整税率,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房产税方面,目前上海等城市已在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并进行试验性的房产税政策空转。“十二五”期间我国个人房产将逐步纳入征税范畴,具体征收范围最初可能不会涉及大部分社会群体。  楼市高位盘整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由于价格调控的效果并不明显,短期楼市调控尤其是抑制投机的政策不会放松。  2011年楼市价格明显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在政府收紧货币信贷以及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之后,开发商可能由于资金链紧张而进一步降价,刚性住房需求可能对降价作出积极反应。当前通胀预期高涨进一步加剧了楼市走势的复杂性,一方面通胀预期使得居民投资房地产保值增值的意愿增强,另一方面加息通道的开启加大了住房投资的成本。  区域发展规划继续推出  近两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带动了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推出。从战略意义上讲,区域政策将着眼于培育新的增长极,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推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区域来看,内蒙古、河北、三江源等地均可能推出新的区域发展规划。  顺差规模进一步降低  2010年1-11月,我国贸易顺差规模达到1706.64亿美元,低于2008年和2009年同期水平。中央提出2011年稳定和拓展外需,同时扩大进口规模。预计2011年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将进一步降低,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等领域的进口可能加快。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以及高速铁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继续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以及投资增速将持续偏快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1年,新能源、生物等行业单独的振兴发展规划有望出台,节能环保等产业的重要性也将继续被高度重视和强调。(记者 韩晓东)  防通胀或“三率”齐动 货币政策需边走边看  2010年,信贷突破年初提出的7.5万亿元目标已成定局,央行六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隔三年首度加息……“涨价年”实际负利率已持续10个月。  明年通胀水平可能高于今年,防通胀成为短期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上半年不排除出现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动”的情形。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担忧决定货币政策出现非常严厉和急速收紧的概率较低,货币政策可能逐步收紧,边走边看。如何在“防通胀”与“保增长”之间求得平衡,明年货币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防通胀保增长两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些机构预测,明年CPI涨幅可能超过4%,单月最高涨幅可能超出5%,总体或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欧美经济体未来仍有充足的印钞动力,国际大宗商品存在很大的上涨动力;明年天气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猪周期”导致的肉价上涨空间以及中国自身劳动力结构变迁引发的农产品成本提高等因素,使得农产品价格也有上涨空间;此外,资源垄断和资源税开征促使要素价格回归等因素使通胀或将长期持续。由工资上涨引起的“工资-物价螺旋”也可能成为物价上涨的新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握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在这一基调之下,明年的货币信贷环境将比今年“紧”。  但另一方面,通胀并非由经济过热引起,“稳增长”的要求决定了明年货币信贷不能太紧。  首先,当前外部不确定性仍未消除。当前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牢固,外部仍存在不确定性,不能判断经济已经步入常态。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指出,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资产负债表持续恶化。金融体系真实杠杆率依然高企,脆弱性十分显著。未来24个月中,美欧银行将有近4万亿美元的债务到期,超过1万亿美元的政府融资担保到期,资本监管要求的提高还可能使银行面临新的资本缺口。房地产市场的继续恶化可能导致银行坏账规模进一步扩大。届时银行资产的风险将进一步显现。  其次,从国内环境看,明年的经济走势尚存不确定性。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二季度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明年尤其是上半年的投资增速不容乐观,稳中趋缓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银行人士指出,前期大量投放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将逐步进入还款期,银行能否化解可能带来的不良贷款集中爆发风险还是未知数。  货币政策在防通胀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稳增长”的要求,明年货币政策将处于更为两难的境地。  热钱汹涌制约加息  2010年尤其是下半年,外汇占款逐步回升,成为流动性供给的一大渠道,增加了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在美日持续量化宽松政策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明年外汇占款将持续增长态势。  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提出“池子”论。他解释说,典型的“池子”是外汇储备,热钱流入可以完全对冲,使其在总量上不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但在个体上并没有阻止他们赚点钱。  然而,热钱真的能被完全对冲,全部回收到“池子”里,而不产生通胀压力,或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形成掣肘吗?  今年1-11月,我国外汇占款增长28649.49亿元人民币。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点燃了市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7-9月外汇占款逐月增加,从1700亿元迅速增加到近3000亿元。10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人民币,刷新30个月以来的最高记录,仅次于2008年4月的5251亿元。11月份虽回落近四成,但3196亿元的增量仍属历史高位水平。外汇占款高增显示了短期逐利资本对中国的青睐。  刘明康表示,未来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新兴市场相对稳健的基本面和更强劲的增长潜力吸引了热钱的快速流入。目前包括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它们配置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为3%-7%。未来该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485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  境外资本涌入加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中国如果采取加息举措,将扩大中美利差,引发资本更多涌入,推高国内通胀水平。尽管有观点认为,热钱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分享中国资产投资回报,如果能够通过加息缓解升值预期,抑制资产价格上涨,反而有助于抑制热钱流入。但跨境资金套利不可避免。央行在CPI涨幅高达5%之后仍然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非加息,也显示了在加息举措上的谨慎态度。  三率变动边走边看  展望明年货币政策,高善文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定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这八个字的实际含义是“边走边看”。由于此次通胀并没有伴随经济出现过热,货币政策出现非常严厉和急速收紧的概率较低,很可能是逐步收紧。从现在到明年年中可能会有75个基点、两到三次加息的空间。明年上半年通胀是主要矛盾,不排除会出现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动”的情形。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防通胀主要通过控制引起通胀的货币条件进行,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上将偏重数量型调控。  当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为历史最高水平。部分被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银行达到19%甚至更高。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水平还不是“天花板”。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预计明年第一季度需要以平均每月1次的频率来上调准备金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认为,明年存款准备金率仍然会根据外汇占款压力大小等因素继续上调,不存在限制性目标。11月CPI创出新高,未来几个月通胀压力依然很大,预计明年会有两至三次加息。  对于明年人民币升值幅度,鲁政委认为,随着明年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顺差高位徘徊,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较今年加大,人民币有效汇率也可能出现一定升值。  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哈继铭表示,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有必要让政策组合更多倾向于汇率的变化,因为通货膨胀可能对于老百姓的伤害是全社会性的。而汇率的变化,可能对一些出口行业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人民币不升值,而是以价格上升的形式导致工资上升,依然会削弱出口行业的竞争力,且不说这些行业是需要长期鼓励的。预期明年人民币将升值5%—6%。  对于明年的货币信贷增速,诸建芳认为,明年货币供应、新增信贷增速回落,应是“稳健”题中之意。今年的M2增长率可能超过18%,明年很有可能控制在16%左右,信贷将收紧。为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明年的信贷目标将在7.5万亿左右。(记者 任晓)  黎友焕:热钱成CPI推手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热钱与地下钱庄研究》课题组长黎友焕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预计,2011年热钱对我国CPI的推动力巨大。如果股市持续低迷、房地产上升空间有限,相关经济政策有炒作空间,热钱必然会炒作商品。  热钱持续推高CPI  中国证券报:“热钱”对我国CPI有什么影响?  黎友焕:热钱对CPI的影响主要是炒作农产品,尤其是食品。前段时间,热钱炒作农产品和食品对CPI的影响巨大。目前相关压制措施的作用不可持续,一旦这些措施发生变化,热钱炒作农产品将“卷土重来”。  我国目前的投资渠道较为单调是热钱胡乱炒作的主要原因。热钱流入境内以后炒作房地产、股市和商品市场,2011年热钱对CPI的推动力不容忽视。而且,有一些海外基金正在“屯兵”香港,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热钱进入内地,进一步在商品市场“兴风作浪”。  中国证券报:您认为明年我国的“热钱”流入态势如何?  黎友焕:明年我国的热钱形势“变数”很大。因为,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欧元区各国经济问题陆续爆发、朝鲜半岛局势变化、我国抑制通货膨胀的相关措施等都是影响热钱流动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未来变化都比较大。  根据我们课题组对未来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预测以及东北亚局势的初步判断,国际流动性泛滥短期内难以消除,人民币有巨大的升值压力,为抑制通货膨胀国内加息可能性很大。明年境内外利差可能进一步加大,境外热钱将可能延续大量涌进的态势。  流入形式多种多样  中国证券报:流入我国的“热钱”现状、规模如何?  黎友焕:热钱流入我国的趋势并没有放缓。目前还是保持着快速流进的态势,预计短期内的几个月这种趋势难以改变。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只要人民币升值仍有预期,加息仍有压力,境内外利差不断扩大,国际流动性持续泛滥,境外热钱必然不断流进。  中国证券报:“热钱”一般从哪些渠道流入?一般流进哪些领域?  黎友焕:在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的情况下,热钱流入一般情况下是“披着合法的外衣”,或者借道地下钱庄。热钱流入的渠道形式多样,其中,贸易、FDI最为常见。  境外热钱流入的主要渠道有:虚报进出口商品价格、外商投资企业虚假出资、外商投资企业虚报盈利状况、境外投资企业虚报盈利状况、通过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转移资金、出入境双牌车私带现金等。  目前热钱的总量中,投资在房地产的最多,其次是商品市场和股市。今年8月后,热钱主要流向商品市场。此前,发改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打击物价,流入商品市场的热钱减少,转而主要流入房地产市场,并且正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目前新进来的热钱主要流向了房地产行业。  应联合打击“热钱”  中国证券报:监管部门应如何监管“热钱”?  黎友焕:对借道地下钱庄的热钱,相关部门可以组成专门小组,开展打击“热钱”专项活动,对重点主体、重点渠道进行查处,严惩投机。  对借道贸易渠道和投资渠道的热钱,监管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目前最关键的是要高度认识热钱的异常流动问题,及时跟踪热钱的流动状况和流向,而且不能否定热钱的异常流动现实。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使用外汇储备“池子”对冲热钱流入?  黎友焕:单纯依靠外汇储备“池子”来抑制热钱流入是不现实的。因为热钱是逐利的,热钱不会呆在“池子”里不动,哪里有利润,热钱就会流向哪里。热钱的流向,在很大程度上是违背监管部门意愿的。热钱快速的流进流出,会严重扰乱宏观政策,影响相关经济政策的效果。(记者 陈莹莹)  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有望“双温和”  2011年经济增长“二次探底”和过热的可能性都不大。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是物价,但在一系列调控措施下,明年CPI涨幅可能位于3%-5%的温和区间。  经济增长前低后高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稳定经济增长仍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业内人士预测,今年GDP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全年GDP增速可能逐季回落。与今年不同的是,明年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继续显现平稳向好的积极态势。  为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亟待在未来几年展开。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西部发展和改善收入分配刺激消费,将成为刺激明年经济企稳回升的三大着力点。明年下半年,经济将真正开始进入加速转型期。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2011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主要源于内需。由于货币信贷政策有所收紧,明年的投资增速比今年可能略有回落。由于鼓励消费的政策和消费潜能释放,消费增长有望保持平稳,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稳定。从季度来看,GDP增速预计分别达到8.7%、9.1%、9.8%和10.2%,全年经济增长9.5%。  自去年四季度GDP达到12.1%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回落。由于翘尾因素影响,明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仍将较低,随后则有望结束本轮经济回落的“小周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明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在9%左右,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速将开始回升。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会由目前的10%左右降到7%左右。  有专家指出,尽管明年出口增速可能放缓,但由于国内需求上涨幅度有所缩小,再加上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外需对GDP增长的贡献可能增加。从国内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的“托底”作用也将使内需稳定增长。明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从而开启新一轮的强劲增长周期。  价格全面上涨基础不存在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翘尾因素回落以及物价调控效果显现,12月CPI可能回落至5%以下。但明年大部分时间我国仍可能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认为,蔬菜在前期价格上涨中起了“领头羊”的作用,但历史数据表明,以蔬菜引领的价格上涨难以长时间持续。预计我国明年经济增长将比今年小幅回调,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价格水平稳定。综合来看,当前不存在价格全面上涨的基础。  明年我国通胀率控制目标为4%左右,比今年的预期目标高出1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改革开放30年来5%左右的平均涨幅。分析人士认为,如有必要,加息等从紧政策明年将再度出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步伐将适当放缓。  刘世锦认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将在稳定增长和稳定物价之间平衡。全年CPI涨幅将控制在4.5%以内,初步估计为4.2%。从历史规律特别是货币供应量和CPI之间的相关性来看,目前我国的CPI已经接近了峰值期。但在美国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后,如果全球经济明年增长情况较好,接下来很可能出现大宗商品价格上升。  中信证券认为,明年初有较强的通胀压力,物价水平仍会较快上升,到下半年将有所回落。由于近期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劳动力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这有助于减轻持续的通胀压力。预计2011年CPI涨幅为3.8%,PPI涨幅为4.6%。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对大宗商品价格没有强的支持,美元继续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下降,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的动力将减弱。(记者 韩晓东)  宽信贷格局依旧  流动性整体充裕  多位专家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看,2011年流动性整体将保持适度宽松,贷款投放增速适当放缓,但仍在高位,预计新增贷款在7万亿-7.5万亿元之间。  新增贷款不会大幅减少  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惯性,2011年贷款大幅缩减的可能性较低。  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表示,预计2011年广义货币M2增速将较2010年下降,但为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M2增速下降幅度不会太大,估计为16.5%,较2010年18%的增速下降1.5个百分点;新增贷款大约在7万亿元左右,较2010年下降1万亿元。监管层将严格贷款发放节奏、新增绝对量。信贷将继续按照3:3:2:2的节奏投放。继续加强银信合作等形式监管,控制信贷资金曲线进入资本市场。  不过,需关注高信贷增速带来的风险隐患。分析人士指出,信贷规模增幅由此前的15%提高到2008年的29%左右,为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通胀、资产质量下滑的风险。为此明年应坚持信贷审慎原则,信贷规模控制在7.5万亿内比较合适。  有市场人士担心信贷高位运行将加剧通胀。对此,央行有关人士表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而不是信贷现象。经验表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与较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相联系。但是,信贷并不等于货币。信贷扩张或收缩直接引起产出的变化,货币则主要通过对价格的影响间接作用于产出。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直接相关,货币增长则与通货膨胀关系更密切。  流动性较为充裕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企业的资金需求较为旺盛,明年又是十二五开局年,如果银根收得过紧,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货币信贷闸门收紧应该逐步进行,明年整体流动性仍将保持适度宽松。  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认为,从2008年至今,信贷投放近20万亿天量,但是资金并未全部进入实体经济中去。贷款会部分转为存款,部分资金仍留在银行体系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得较为充裕。外汇资金流入、国际短期资本、贸易顺差等因素也会推升银行间市场资金的充裕水平。  不过,光大银行宏观分析师盛宏清预计,明年商业银行信贷将成为稀缺资源,贷款利率将比今年有所提高。未来银行间流动性水平仍取决于央行对银行间资金池的调控,未来货币政策将转向稳健甚至是偏紧的方向,导致银行间资金面适当收紧。央行会采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长期央票发行提速、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将银行间资金面在一定时期内控制在偏紧状态。

论述我们目前宏观经济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措施来刺激总需求?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解决住房问题的起始是安居房,同时扩大对廉租房的供应,以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民生等社会大局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农村问题,如基础建设,这是一直困扰城乡差距的重大问题。同样的公民,不一样的生活配套,不一样的生活现状。这条政策,作为“国十条”的第二条,符合十七大的会议精神,可以看出这是对十七大精神的执行。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路网不仅是财富连通的源泉,也是国家GDP增长的原始动力。如此一条政策,首先解决和填补了通路的城市空白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金融海啸的影子吹走,而且会把由于工业倒闭带来的失业人口找到工作出路。可谓箭无虚发,一箭双雕。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物质和精神同样重要,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后,解决精神需求和医疗问题以及教育设施建设,也是扩大内需的一种方式。可以想象如此一来,城乡差别逐渐缩短,对于实现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环保问题,不仅是我国的独有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当我们面临不可再生的资源逐渐呈现短缺迹象,当我们因破坏生态平衡而遭遇自然报复,环保的课题上升成为世界聚焦的人类话题。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国际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如何让我国立于世界国家常青之林,高科技的进步正是一个体现方式。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中国是四川,中国是一个大家庭。如今,当物资稀缺对于灾区的重建设置了种种障碍,这条政策不仅仅是给重建地震灾区带来了至高无上的精神慰藉,也是对于灾区最大的物质支持。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我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农村的低收入水平是城乡差距的主因,是贫富差距的问题体现。这样的惠农政策,是对农村问题的直接解决。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当我国工业面临世界经济危机,改革创新或者企业升级才有出路。另外,为了企业增值税改革付诸千亿资金,实实在在的鼓励。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取消信贷规模限制,与“减息”如出一辙,是扩大内需的金融杠杆。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形势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这体现了那些特点?

  题目较大,你自己搜索资料总结吧。  给你找点资料:  出手快 出拳重  与时间赛跑,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赛跑。中央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迅速出手,坚决有力。  9日向社会公布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精神,包括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大调整。  最近3天,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密集召开会议,频出配套政策。  10日上午,国务院紧急召集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北京开会,部署落实中央政策措施。  随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安排今年新增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就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明确的措施;财政部就增值税转型改革作出了明确的安排……  出手不但要快,出拳还要重。本轮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调整雷厉风行,体现了速度和力度的有机统一,发出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力保增长的强烈信号。  中央出台的10项措施,两年多时间约需投资4万亿元。如此集中、大规模,以政府投资作引导和示范,无疑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一记重拳,体现了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信心和决心。  解近忧 谋长远  “既解近忧又谋长远,是这次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一大特点。”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  投资增幅下滑、出口增幅下滑……这次政策重大调整,就是要扭转经济下滑的势头。  除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我国当前还存在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亟待升级、低水平建设容易反弹等问题。这次出台的政策,选准了着力点,强调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重,把解决眼前问题和有利于长远发展结合了起来。  从产业投资看,优化结构的意图十分明显。对于急需发展的产业大力支持,除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外,还专门拿出资金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发展以及产业技术进步;但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仍然坚决控制、决不放松。  既促进经济增长,又避免重复建设;既拉动当前增长,又增强发展后劲。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紧急行动,又从容应对,发展既要快更要好。  保民生 促增长  “过去我们常说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这次政策调整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人们以往观念和思路,其实改善人民生活也是促进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  从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到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到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从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民生工程被摆在10项扩大内需措施中的首要位置。  重大民生工程,首先以政府的投入弥补历史欠账、改善人民生活,还在于能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消费是增长的最终动力。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加快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等投资,减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  目前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比较多,教育、医疗费用过高,社会保障标准偏低等等,都让许多人不敢花钱,限制了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陈步雷说,中央财政可以借此次调整机会,在全民社会保障领域大有作为。他估计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每投入1亿元,居民消费可增加10亿元。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在民生改善中,才能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

为什么加大宏观经济总量调节力度,积极扩大内需,是化危为机的关键?

1、宏观经济 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2、“内需”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即内部需求,一般把对外国的出口看作外需,内需就是相对的国内的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0-12-0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回升向好! 宏观经济数据透露我国经济这几个特点

  扩内需见实效 优结构亮点多   宏观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热点观察)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6%;1至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继夏粮丰收喜讯后,早稻总产量比去年增加2.1亿斤,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良好基础u2026u2026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勾勒出中国经济有效应对超预期冲击、回升向好的态势。   透过数据看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   稳增长政策给力,扩内需见实效——   园区、路桥在“拔节”,网络、终端在铺展。7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上半年水利建设投资同比增加59.5%;今年前7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6.8%;截至6月底,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035万个,比上年末净增38.7万个;截至7月末,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66亿户。   资金流同样畅达。1至7月,各地已安排超过250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作铁路、收费公路等重大项目资本金;截至8月26日,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签约合同金额2100亿元。   路通网通、物畅其流。7月,交通运输主要指标继续企稳回升;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96.5亿件,同比增长8%;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5%。   逆周期、跨周期政策精准,优结构亮点多——   创新动能强劲。今年前7月,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3%;截至6月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5.7%和75.1%。   绿色动力澎湃。今年二季度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32.2%、40.8%和62.8%,反映出绿色产业正在扩规模、提速度。   新经济新业态活跃。上半年,全国新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229.7万户,其中现代农林牧渔业、新型能源企业增速均超30%。   “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银保监会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近150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办理了延期还本付息。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已累计有21364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   居民基本生活相关消费品的销售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失业率连续回落。财政部初步统计,上半年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达1.17万亿元。   立足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硬招实招频出。人民银行系统会议明确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发文,以十大举措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多部门出台措施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11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u2026u2026   当前经济延续6月恢复发展态势,但有小幅波动,恢复基础不牢固。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抓住当前紧要关口,及时果断施策,保持合理政策规模,用好工具箱中可用工具,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分析,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坚持系统思维,形成政策合力、政策集成。二是坚持科学思维,精准发力,财政和货币政策都讲究资金投入产出率,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股票投资收益的宏观经济、行业分析、技术分析以及企业分析

  宏观经济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一)GDP的影响  理论上说,GDP是反映一国经济整体实力的宏观指标。它的下降表明经济不景气,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盈利状况不佳,企业减少投资,降低成本,融资速度减慢,股票市场的供给曲线就会向左上方缓慢移动;同时,股票市场的需求方——股票投资者也由于经济的不景气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降低,从而减少支出和投资资金,使股票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两个曲线的下移将使股票价格下降。反之,当一国经济发展迅速,GDP增长较快时,预示着经济前景看好,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改善,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极想扩大规模,增加投资,对资金的需求膨胀,因而股票市场趋向活跃。在股票市场均衡运行、而且其经济功能不存在严重扭曲的条件下,一般来说,股票价格随GDP同向而动,当GDP增加时,股票价格也随之上升;当GDP减少时,股票价格也随之下跌。因此,GDP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正的。  工业增加值同样可以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工业增加值越大,说明实体经济运行的状况越好,产生的社会财富越多。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国内企业现金流同方向变化,进而造成股票价格也发生同方向变化。因此,工业增加值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也是正的。  (二)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货币供给量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可以通过3种效应实现:(1)预期效应。当中央银行准备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能够影响市场参与者对未来货币市场的预期,从而改变股市的资金供给量,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和规模;(2)投资组合效应。当中央银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增加,但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投资收益)却递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会超出日常交易的需要,结果会促使部分货币进入股市寻求收益,导致股市价格的上涨;(3)股票内在价值增长效应。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率将下降,投资将增加,并经过乘数扩张效应,导致股票投资收益提高,从而刺激股市价格的上涨。以上3种效应一般来说都是正向的,即货币供给量增加,则股市价格上涨。因此,货币供给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正的。  储蓄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而股票价格指数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又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因此,储蓄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负的。  (三)利率的影响  众所周知,利率是影响股市走势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根据古典经济理论,利率是货币的价格,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它取决于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资金的供给来自储蓄,需求来自投资,而投资和储蓄都是利率的函数。利率下调,可以降低货币的持有成本,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从而增加流通中的现金流和企业贴现率,导致股价上升。所以利率提高,股市走低;反之,利率下降,股市走高。利率变动与股价变动关系可以从三方面加以描述:(1)根据现值理论,股票价格主要取决于证券预期收益和当时银行存款利率两个因素,与证券预期收益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率成反比。理论上说,股票价格等于未来各项每股预期股息和某年出售其价值的现值之和;(2)股票价格除了与预期价值有关以外,还强烈地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市场供不应求时,股票价格上涨,反之市场供过于求时,股票价格下降。利率变动直接影响市场资金量。利率上升,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变大,资金从股票市场流出,股票市场供过于求造成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变小,资金流入股票市场,股票市场供不应求,造成股票价格上涨;(3)利率上升,企业的借贷成本增加,获得资金困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的利润将减少,那么预期股息必然会减少,股票价格因此会下降。反之,利率下降,企业的借贷成本会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的利润会增加,预期股息收入增加,股票价格上涨。因此,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负的。  (四)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不仅直接影响人们当前决策,还会诱发他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在通货膨胀时期,由于货币贬值所激发的通货膨胀预期促使居民用货币去交换商品以期保值,这些保值工具中也包括股票,从而扩大了对股票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往往会为抑制其发展而采用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利率上升。此时,企业为了筹措资金,发行股票是较好的选择,从而使得股票市场的供给相应增加。此时如果股票市场需求的增长大于供给的增长,则股票市场价格就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正的相关关系,否则如果股票市场需求的增长小于供给的增长,则股票市场价格就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负的相关关系。因此,通货膨胀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能确定。  (五)汇率的影响  汇率又称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杠杆,汇率变动对一国股票市场的相互作用体现在多方面,主要有:进出口、物价和投资。汇率直接影响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一个国家的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币贬值,会促进出口、平抑进口,从而增加本国的现金流,提高国内公司的预期收益,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股票价格。因此,汇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正的。

急!!有谁知道宏观经济对上证指数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走势对上证的影响  宏观经济走势是影响上证大盘走势的最基本因素。上证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中发展,同时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股价指数会逐渐下跌;到经济危机时期,股价指数跌至最低点;当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指数又会逐步上升;到经济繁荣时,股价指数则上涨至最高点。  宏观经济走势影响股价变动,但宏观经济走势与股市趋势的变动周期不是完全同步的。2002年10月,两个数据在中国证券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个数据是2002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一个数据是2002年1~10月上证指数跌幅达到7.9%,一正一负,宏观经济走势与上证走势看上去形同陌路,相互背离,让投资者感到困惑。实际上,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股票市场,都存在着各自周期性变化的特征。股市周期是指股票市场长期升势与长期跌势更替出现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即牛市与熊市不断更替的现象。  以上海上证为例对中国的股市周期进行分析。中国股市运行的第一个周期,是从1990年12月19日的100点至 1996年1月的512点,其中,大牛市阶段为1990年12月19日的100点至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大熊市阶段为 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至1996年1月的512点。第二个周期是从1996年1月的512点至今,其中,大牛市阶段是 1996年1月的512点至2001年6月的2245点,从此股市出现了较大的下跌行情。同期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为:1978~1990年期间,中国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逐步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1991~1999年期间,中国经济先是快速增长,越过高峰后,以小幅缓收为基调,而且收缩期明显增长(从1993年步入经济收缩期开始到1999年底,7年内GDP增长率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波动较为平缓,但下滑时间较长)。进入200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结束了连续7年的下滑过程(1999年为 7.1%,2000年为8%,2001年为7.3%,2002年为8%)。经济周期是根本,经济从衰退、萧条、复苏到高涨的周期性变化,是形成股市牛熊周期性转换的最基本的原因,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这并不代表两个周期是完全同步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股市的波动也存在着自身特有的规律,在实际运行中,股市周期反映经济周期有着独特的特点,从而造成了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不同步,甚至背离的现象。  二、货币供应量对上证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一般是呈正相关关系,即货币供应量增大使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货币供应量缩小则使股票价格下跌。但从1994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股市的增长率变化比较,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就不能准确地反映股市的变化。如1994、1995、1998这三年,上证指数的增幅都是负数,而同期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2)的增幅分别是 34.53%、29.47%、14.87%;1996、1997、1999、2000这四年,上证指数的增幅分别是65.14%、30.22%、19.18%、 51.73%,同期我国的M2增幅分别是25.26%、19.58%、14.74%、12.27%。原本是强相关的两项指标,增幅的变化却出现了背离现象。这说明上证与货币市场没有完全打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出现了故障。  所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最终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有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凯恩斯学派的主要思路: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利率,利率的变化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会进而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的特点是对利率这一中介指标特别重视。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主要思路: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变化了的支出影响投资或者说导致资产结构调整,资产结构的调整又反映在实际产出和价格的变动上。  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中间有一个相当长的作用过程,在过程中货币当局本身并不能直接控制和实现诸如稳定、增长这些目标,它只能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设置中介指标并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节和影响最终实现政策目标。因此,中介指标就成了货币政策作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对它们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选定后能否达到预期调节效果,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根据中介指标的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以及在不同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下的适应性,中介指标一般有利率、货币供应量等。作为中介指标,利率有可控性强、可测性强、货币当局能够通过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支出的优点,但利率作为中介指标也有不理想之处。因为利率既是一个内生经济变量,又是一个政策变量。作为内生变量,在经济繁荣时,利率随信贷需求增加而上升;在经济停滞时,利率随信贷需求减少而下降。作为政策变量,经济过热,应提高利率;经济疲软,应降低利率。可见。利率作为内生变量与政策变量往往很难区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很难判明自己的政策操作是否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首先遇到的困难是确定哪种口径的货币作为中介指标,是MO(现金),还是M1(M1=MO+活期存款),还是M2(MO +M1+定期存款+其他存款)。三个指标分别反映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可以进行测算和控制,问题在于究竟哪一个指标更能代表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和购买力,通过对它的调控就可直接影响总供求。至于抗干扰性,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作为内生变量是顺循环的,作为政策变量是逆循环的,一般说来两者是不会混淆的。  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一般是呈正相关关系,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一般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这就会提高市场利率水平,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同期,企业经理和投资者不能明确地知道眼前盈利究竟是多少,更难预料将来盈利水平,他们无法判断与物价有关的设备、原材料、工资等成本的上涨情况,从而引起企业利润的不稳定,对上证造成不良影响。  通货紧缩对上证的影响是通过伤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反映出来的。就消费者而言,持续的通货紧缩使消费者对物价的预期值下降,而更多地持币待购,推迟购买;就投资者而言,通货紧缩将使目前的投资在将来投产后,产品价格比现在的价格还低,并且投资者预期未来工资下降,成本降低,这些会促使投资者更加谨慎,或者推迟原有的投资计划。消费和投资的下降减少了总需求,使物价继续下降,从而使股票、债券及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下降,进一步又大大影响了投资者对上证走势的信心。  三、利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利率变动与股价变动成反相关关系。1996年以来,我国已八次下调人民币利率。1996年5月1日中央银行决定实施首次降息,当时的股市正从底步启动,市场从4月份起,就对这一利好作出了积极的提前反应,消息出台后虽然出现了暂时的获利回吐,但很快就步入了持续的升势,一个历时超过两年的大牛市从此拉开了序幕。1996年8月 23日央行实施了第二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2个百分点,幅度之大超出了当时人们的预期。这一消息对于已经经历4个月调整的沪深股市带来了新的刺激,市场很快探底成功,股指由此屡创新高,并在当年年底冲上了历史的高峰(1996年上证指数增幅 65.14%)。1997年10月23日,央行第三次降息,存贷利率平均下调幅度分别为1.1和1.5个百分点,由于经历了三次降息,流向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资金不断增加。1998年3月25日和1998年7月1日的第四、第五次降息虽然在幅度上明显低于前三次,但同时对准备金率作出了大幅度的调整(由1980年的13%降到1998年的8%),使得社会融资环境进一步宽松。由此,沪市综指也从第一次降息的660点升至 1998年7月的1330点,升幅超过1倍。1998年12月?日,央行决定第六次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一年内三次降息的间隔之短,在我国银行利率调整历史上也实属罕见,这次降息没有对股市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却使股市在1000点企稳,也为之后的“5.19”行情做了铺垫。1999年6月10日,央行宣布第七次降息,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1个、0.75个百分点。这次降息虽然仍激发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市场的直接反应却呈现逐步减弱之势,这是因为市场缺乏能够引导市场的热点板快等,但这并不能否定降息对股市的长期利好作用,就是说,政策的利好虽没有改变市场趋势,但却在不断改变经济和市场环境,此次降息为“5.19”行情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2年2月21日,央行实施第八次降息政策,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分别是0.25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此次降息最重要的是政府表明了一种态度,给消费者者、投资者、生产者一个积极的信号:只要通货紧缩的趋势继续延续,经济低迷,政府就不会坐视不管,政府要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力度,以此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宏观经济正常对铜牛信息公司的影响

净利润亏损。根据查询铜牛信息公司官网可知,受宏观经济、行业情况变化等客观因素影响,公司报告期业绩受到客户结构变化、新业务开展受限、项目结算、资产减值计提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公司净利润亏损。宏观经济指国民经济中全局性的经济活动,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货币流通量和物价水平的关系等。

宏观经济角度来说中石化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中国石化(600028)投资亮点:1.公司在中国成品油生产和销售中的主导地位,是中国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商。2.公司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在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拥有战略性的市场地位,一体化的业务结构拥有较强的抗行业周期波动的能力3.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和主要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公司炼油能力排名世界第三位;乙烯产能排名世界第五位;成品油销售网络不断完善,自营加油站数量达到2.8万座,排名世界第三位。负面因素:1.宏观政策及政府监管风险。虽然中国政府正逐步放宽石油及石化行业的准入监管,但仍继续对国内石油及石化行业实施一定程度的准入控制,可能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效益带来较大的影响。2.环保法规要求的变更导致的风险。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相关政府机构可能颁布和实施更加严格的有关环保的法律及法规,采取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公司可能会在环保事宜上增加相应支出。3.原油外购风险目前公司所需的原油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外购。存在国际原油价格巨幅波动以及原油供应突然中断所产生的风险。4.获取新增油气资源存在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持续发现或收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公司在获取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时需承担与勘探和开发有关的风险,和(或)与购买油气资源有关的风险,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且存在不确定性。综合评价: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和贸易、石油产品的炼制与销售及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上、下游一体化的能源、化工公司。公司的主要有形资产集中于中国的东部和南部。这一地区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是中国第二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商,是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化工品的生产商和分销商,拥有中国最成熟的成品油销售网络。中国石油(601857)投资圈点:投资亮点:1、公司作为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的最大油气产销商,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中具有关键地位。公司是我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我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前景较好。2、公司将坚持把资源勘探放在首位,不断巩固上游业务国内主导地位。坚持油气并举,立足八大盆地,持续推进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努力发现的规模储量和优质储量,保持原油、天然气储量的增长态势。3、公司将抓住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时机,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和集约经营的优势,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装置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强化生产受控管理,保持平稳高效生产。4、公司将继续加快推进国际能源互利合作,努力实现海外油气作业产量较快增长,前景较好。负面因素分析:1、与我国其他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经营活动一样,公司的经营活动受到我国政府许多方面的监管。2、随着国内部分石油石化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已成为本集团的竞争对手,将给公司带来一定压力。3、油气勘探、开采和储运以及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生产、储运等涉及若干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及作业中断等不可预料或者危险的情况发生。港澳资讯综合评价:公司是我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公司拥有大庆、辽河、新疆、长庆、塔里木、四川等多个大型油气区;同时,公司也是我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已形成了多个大规模的炼厂;公司还具有覆盖全国的成品油终端销售网络,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可关注。

宏观经济环境对酒店业有哪些影响

 酒店业市场空间特别是高端酒店究竟还有多大容量,宏观经济环境对其影响有多大,行业目前的发展模式有何问题,未来的方向在哪儿,凡此种种皆成为酒店人士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日前,由《21世纪经济报道》、《商务旅行》共同主办的21世纪酒店业高峰论坛上,与会的酒店业代表达成共识——“目前整个行业产能过剩,要达到平衡状态需要时间。在此期间,酒店业要想获得与以前同样的高收益,业者需要下更多的工夫。”  酒店数量增长快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房地产行业顺势发展,中国酒店业也进入大规模扩张时代。市场繁荣背后,隐患和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国家旅游局今年一季度的星级酒店统计公报显示,全国12038家星级饭店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总计为536.28亿元,与2012年第四季度相比,营业收入减少了118亿元。与此同时,酒店业增速却未见放缓,一项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将新增61180间酒店客房。  大量新酒店的涌入,无疑将进一步加剧酒店行业的竞争态势,这一点在高端酒店市场更为明显。  本届论坛上,浩华管理顾问公司的代表给出了一组数据,未来5年,北京和上海的五星级客房总量将突破5万间,广州将突破2万间,成都、三亚则有望达到1.5到2万间,大连、合肥、西安、武汉、天津等五星级客房数量也将在1万到1.5万间。然而,与此相对的是,酒店入住率在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今年一季度,全国五星级酒店的平均入住率为50.14%,而1到5月份,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亚5个主要五星级酒店市场中,深圳五星级酒店的平均住宿率最高,为65%;其次是广州和北京,刚刚达到60%;上海目前住宿率只有55%。与2012年同期相比,只有深圳和三亚两个市场实现了住宿率方面的增长,剩余的3个城市中,北京的住宿率下降幅度最大。  “整个市场目前面临很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政府对公款消费的限制,整个供给的增长没有减速等。”浩华管理顾问公司董事戴雪英说。  应建适合的酒店  尽管高端酒店市场呈现出供过于求的趋势,“但开发商并没有停止建设酒店。开发商的逻辑是‘如果我们不建设,其他的集团就会建设"。”万达酒店及度假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米歇尔·斯蒂文认为,地产商其实也不想建高星级酒店,但是政府在土地出让时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要求做综合体,必须要有高星级酒店,开发商考虑到可以提高周边地产价值、收管理费等等。所以,即使原本不愿意建酒店,在多种因素的左右下,开发商最终还是成为了酒店业主。  美高梅国际度假集团高级副总裁冯小峰强调说,做任何一个投资、任何的一个项目,一定要考虑金融的回报率。需不需要建,在什么地方建酒店,建什么样的酒店,要得到什么样回报等,这是整个业界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冯小峰说:“作为管理公司,我们希望的是经营成功的酒店。”  凯悦国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投资开发高级副总裁夏农提醒到,针对目前的市场状况,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建酒店不应一味地追求高星级酒店。应建造符合市场、有市场回报率的酒店,一家酒店开三个餐厅还是两个餐厅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整个酒店要赚钱。  鉴于酒店市场目前的状况,几位酒店业内人士共同的看法是,酒店管理公司今后在经营方面需要花更大的力气,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管理不好的公司一定会被淘汰。新市场形势下,今后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地方政府,酒店业投资需要变得更加谨慎,以往决策错误,靠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能够很快纠正过来,而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一旦出错,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弥补。  抓住市场机遇  对于酒店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代表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香港酒店业协会执行总干事吕尚怀透露,全国酒店业市场形势对香港酒店业也造成了影响。多年来,香港酒店客房增长的速度一直是3%,这样的增长使得香港酒店供需能够平衡发展,住房率保持在86%到87%。然而今年前6个月,香港住房率总体上虽然保持在86.3%,但房价在6月份却跌了8%。不过,他说“酒店业的支撑点是旅游市场的繁荣,商旅活动的增长能给酒店市场提供持续不断的需求。尽管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小的波折和变化,但大环境应该不会改变。”  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副所长杨宏浩认为,中国酒店业还处在“青春期”,青春有梦,只是酒店业现在还需要坚持。希望未来酒店顺利完成从政府市场到商务社会市场的转变。  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认为,目前,中国酒店市场有四大发展机遇,第一,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大、增长率高;第二,观光休闲客源结构比例提升机遇大。老年市场崛起,家庭休闲度假市场快速发展,给中国酒店业带来新的机遇;第三,高收入人群衍生下的高净值市场;第四,中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他建议,酒店业应该加强信息管理、采取当地特色的竞争策略。(本报记者李玲)

2012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有哪些

(一)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我国外贸减速加大经济下行风险(二)物价较快上涨势头虽得到控制,但食品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的深层次矛盾并未有效解决(三)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以货币政策为主应对物价上涨的政策有效性减弱(四)房地产销量价格双双下降,房地产调控进入关键、敏感期(五)国内部分地方和企业对全球经济调整的趋势性要求反应迟钝,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展不大二、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  1.2012年,“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投资及经济增长。从“六五”到“十一五”的经验看,一个五年规划中各年的平均投资增速分别为17.3%、24.1%、28.5%、18.8%、19.8%,受投资建设周期影响,五年规划第二年往往是建设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期。在重大规划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规划陆续出台给经济增长增添新的动力。在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基础上,2011年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此外,《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环境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也将陆续出台。未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储蓄资源丰富、学习追赶型科技后发优势和国内企业建设国际竞争新优势积极性高涨等一系列有利条件,以优惠政策动员国内更多战略资源投向产业结构升级,传统产业将加速固定设备更新换代,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将在产业结构向上调整中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3.在区域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作用下,中西部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随着区域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实施,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省藏区的指导意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逐步贯彻,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4.扩大居民消费政策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2011年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十二五”内贸规划即将出台,也将有力促进国内贸易和完善流通体系;央行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规定以及银联推出的无卡支付平台等政策都将为网络消费和银行卡消费等新兴消费模式提供良好环境。此外,随着个税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央针对中低收入者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也将稳步提高,消费购买力较强的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政策因素和人口结构因素等将有利于我国消费需求保持稳步加快的增长态势。  (二)国内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1.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调整将使得社会总需求扩张速度放缓。2012年控制物价总水平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假设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4%,对2012年的翘尾因素影响约为1.7个百分点,如果要将全年物价总水平控制在3.5%左右,则要求新涨价因素要比2011年的2.8个百分点低1个百分点。考虑到逐步消化巨额货币存量的需要,货币政策有必要继续保持总体“稳健”,灵活操作的取向,针对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的新变化,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2012年不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房地产调控政策在2012年仍将延续,受资金和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投资将可能出现明显减速,进而带动投资增速放缓。  2.地方财政债务压力和土地市场交易趋冷对地方投资融资能力形成制约。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尽管总体可控,但部分地区短期流动性风险正在不断聚集和暴露,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此外,土地收入方面也不容乐观,2011年以来地方政府加大了供地力度,但由于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及资金链问题影响,土地市场交易数量却在降低,大部分成交土地为底价成交。因此,地方政府融资能力相对于庞大的投资建设任务将更显不足,这将对投资以及经济增长形成抑制。  3.节能减排等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出新要求,将制约粗放型增长。2011年,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较快,使得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2011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未来5年节能减排的目标,要求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方面,均较“十一五”有显著下降,并且对各地方、各行业节能减排下达了任务分解目标,这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两高一资”产业的增长形成一定制约。  4.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资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我国经济运行将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投资和生产经营的成本提高。在物价上涨初期,由于需求动力仍然稳定,以名义价值量计算的增加额可能还会上升,然而随着物价上涨时间进一步持续,将对需求形成抑制,进而使经济增长的实际量和名义量同时下降。  (三)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预测  根据上述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分析,我们将3种不同世界经济增长背景和3种不同宏观调控政策组合为假设条件,经模型测算,预测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高中低3种不同情景。  1。GDP增长8.5%左右的基准情景,概率50%  如果2012年欧美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主要发达经济体整体不出现二次衰退,发展中经济体通胀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全球GDP增速同上年基本持平,全年通货膨胀水平不超过2011年。同时,我国注重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3个宏观调控主要着力点的关系,在经济增速和物价水平小幅双降、总量矛盾有所缓解的背景下,总量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调结构”放到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认真将“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落实到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财政赤字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财政扩张力度有所减弱。货币政策进一步强调实质性稳健,M2增长15%左右,“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规模在14万亿元左右,从社会融资总量角度对“流动性闸门”加以控制。严格限制高耗能行业投资,积极引导高加工度行业、新兴产业和民生工程投资快速增长。严格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节能减排目标以及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的节能目标。在这一国际环境和政策假设情景下,经模型测算,我国经济可望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增长8.5%左右;经过精心调控,妥善应对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可以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3.5%左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控制在4%。虽然经济增长略有放缓,但成本上升压力减轻,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状况不会明显转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为放缓,全年增长20%左右,同比增幅回落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平稳,因物价涨幅回落,消费品零售实际增速比上年略有提高。出口增速由2011的21%下降到2012年的15%,进口增速由2011年25%下降到2012年的17%,贸易顺差由2011年的1600亿美元减少到1400亿美元,同比下降12%。  2。GDP增长9%的高增长情景,概率25%  如果2012年欧美债务危机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信心得到较快恢复,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加快,不再推出放松货币的新举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于稳定,发展中经济体通胀压力得到较好控制,不再推出进一步紧缩政策,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上年,国际贸易环境较上年有所改善。同时,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注重稳定增长,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赤字率与上年基本持平,财政赤字规模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增加较多;货币政策在稳健中对部分薄弱环节实行定向宽松政策,全社会融资总量继续处于稳中偏宽的状况。加快“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的开工,不再出台新的房地产调控紧缩需求措施,保障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资金得到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出口增速大体保持2011年水平。在这一国际环境和政策假设情景下,经模型测算,我国经济可望保持9%左右的较快增长态势;但通货膨胀压力相对较大,预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在4.5%左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左右。由于快速增长中落后产能难以淘汰,节能减排形势仍然不乐观。  3。GDP增长8.0%左右的低增长情景,概率25%  如果2012年欧洲债务危机继续发酵并向核心国家蔓延,金融市场继续动荡,主要发达国家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同时,通胀压力上升使得货币政策缺乏空间,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出现个别季度负增长甚至部分国家出现二次衰退。发展中经济体为应对通胀压力而继续收紧政策,世界经济增速明显低于2011年,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以“控通胀”为首要任务,实行财政和货币“双稳健”政策,财政政策力度较上年有所收缩,财政赤字率和赤字规模明显下降,地方政府发债受到债券市场冷遇;货币政策在严控表内业务的同时加大对表外融资的监控力度,继续加息缩小负利率,使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出现明显下降。在这一国际环境和政策假设情景下,经模型测算,我国出口增速将由2011年的21%大幅下降到10%,贸易顺差同比减少1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9个百分点,全年增长16%。GDP增长将明显减速至8%左右;由于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落后产能较快得到淘汰,节能减排形势明显好转;总需求收缩使通货膨胀压力相对缓和,预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在2.8%左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左右。  三、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预测,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呈双双小幅下降的概率较大,经济运行的总量矛盾有所缓解,国内外多重两难甚至三难因素的挑战使我国宏观调控总量政策无论进一步收紧或放松的空间都很小,巩固宏观调控的积极成果需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控物价”和“稳增长”之间寻找恰当的政策平衡点。同时,国际经济再平衡进入制度变革的新阶段,发达国家需要修正过度负债、过度消费的制度性缺陷,新兴市场国家需要改变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发展模式,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内外平衡和投资消费均衡增长的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能否在调结构、转方式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不仅关系到2012年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议2012年将调整经济结构放在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积极主动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自主增长活力。  (一)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  2012年,受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和价格水平高位回落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将低于前两年。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主要以工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为税基的国内增值税增速将有所回落;随着国内外需求增长放缓导致进出口减速,进出口环节税收增速也将回落;企业经营环境偏紧影响到企业效益,企业所得税增长面临困难;汽车销售增长维持低水平,国内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增长也难有起色,综合考虑到资源税等增税因素和结构性减税因素,初步预计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5%左右。2012年,政府在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继续投入大量资金,社会保障、就业、医疗等民生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三农”、节能减排、区域协调发展等经济结构调整也需要财政支持,需要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增长。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支出依然保持较高增长的背景下,有必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规模的财政赤字。建议2012年继续支持部分财政状况较好的省级政府直接到债券市场融资试点,适当扩大地方债券发行规模。财政支出结构的安排中,要在压缩行政支出、保证政府在建项目支出的同时,推动财政支出大力向社会保障倾斜,向改善民生倾斜,不断提高其所占比重。政府投资要在确保在建项目投资顺利完成的同时,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除确保“十二五”规划中的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外,严格控制一般性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开工,防范地方债务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过度积累。适当提高中央财政对保障性住房的补助水平,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二)适当降低增值税和部分消费税名义税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财政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作用较大,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重点应由扩大政府投资支出转向结构性减税。建议适当降低增值税名义税率,同时逐步取消名目繁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消费税制改革在坚持对一些过度消费会损害健康和环境的商品继续课以重税外,其他诸多商品的消费税率应适度下调,部分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商品已不再适合课征消费税,部分传统上视为奢侈品商品的消费税率也应大幅下调。第一,有利于降低商品国内售价,促进居民消费。我国税收以间接税为主,间接税在很大程度上都会通过税负转嫁的形式由最终消费者承担。增值税和消费税等价内税率的下降将有助于降低商品售价,一方面有利于控制物价总水平;另一方面,商品降价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增强企业应对成本上升能力,使企业有能力提高劳动者报酬水平,从而改善政府、企业与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第二,取消名目繁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公平税负环境。我国增值税名义税率偏高,但外资企业和国内大企业往往可以通过各种办法获得不同名目的优惠税率,真正承受高税负的是国内中小企业。降低名义税率同时逐步取消优惠税率,有利于公平税负,明显减轻中小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经营压力。第三,降低增值税名义税率必然下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有利于促进内外需平衡。近年来,我国陆续出现部分国产商品国内售价高于国外售价的不正常现象,除流通费用等其他原因,内销与外销的税负不同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减少来自国外的反倾销反补贴贸易磨擦,有必要适当降低增值税内销税率,同时适当下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增值税和部分消费税名义税率的同时逐步取消增值税优惠税率对实际税收影响较小,但对公平税负、调整结构影响较大。  (三)进一步改善物价调控,更加重视运用经济手段  在2011年的物价调控中,较多借助于约谈生产企业等行政性手段,物价调控中屡屡出现“摁倒葫芦起了瓢”这样顾此失彼的现象。行政干预在强行压制短期通胀压力的同时,还导致远期通胀压力进一步积聚。2012年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改善物价调控。一要更加重视经济手段、市场化手段的运用。2012年我国迎来难得的汇率和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机遇,应不失时机推进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取消信贷规模行政管制措施,让国内资金要素价格找到真正的市场定价,在此基础上有助于形成市场基础的均衡汇率水平。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可以调节进出口供求关系,为利用国际资源稳定币值创造条件。二要改进对通货膨胀形势的判断标准。除考察CPI外,还应将核心CPI、“低收入群体CPI”等纳入考查范围。需要看到,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是长期趋势,是工业化、城市化推进以及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升级的必然结果。而且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石油对外依存度会进一步上升。当前,我国CPI持续上升的主要力量来自于食品,而国际油价上涨成为我国输入型通胀的主要来源。仅通过CPI走势来判断全面通胀形势,就会造成对通胀压力的过分渲染和过度担心。从现阶段我国国情来看,需要改进对通胀形势的判断标准,除了继续将CPI走势作为重要的判断依据外,还需要将剔除了食品和石油价格影响的核心CPI纳入考察范围。此外,由于低收入群体恩格尔系数高,还需要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CPI”,以更加真实、准确地了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货币政策应更多关注核心CPI趋势和资产价格走势,财政补贴政策更多关注“低收入群体CPI”,提高政策的针对性。三要注重促进农业企业化、规模化经营。在确保农民对土地长期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将土地经营权以入股、出租等方式流转到农业企业,对商业银行、流通企业、科技企业的涉农金融、流通、科技等经营活动给予营业税减半等政策优惠,实现农业生产与现代金融、现代流通和现代科技的对接,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增加对农业的金融投入,加快实现农业大生产与城市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完善粮食、猪肉、食用植物油等大宗农产品储备制度和调节机制,从生产、金融、科技、流通等多环节有机结合着手稳定食品价格。  (四)立足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全方位扩大消费  国际经济调整对我国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国内消费形成新的压力,这也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要积极推动收入分配的实质性改革,通过政府减税、企业让利为提高劳动者报酬形成制度性保障,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时期让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同时,要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和稳定证券市场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值保值,提升消费信心。应果断降低中高档消费品进口关税,释放高端消费需求,让高收入群体的高端消费需求留在国内,有助于扩大消费总量。要建立食品等消费品安全的严查重罚制度,让居民放心消费。我国已进入物品供应极为丰富的阶段,必须多部门配合,建立精细化、标准化、诚信安全的生产流通和法律监管机制,为消费者创造便利、安全的消费环境,促进终端消费需求持续扩大。

宏观经济学问题 如果中央银行增加了货币供给 经济中产量和物价会上升还是下降?

这个要看你问的是短期还是长期了。 短期是这样:货币供应增加,LM曲线右移→利率下降→总产出增加,且大于产出自然率水平→物价升高。 长期来看:物价升高→对实际货币余额M/P的需求增加→利率上升→LM曲线左移→生产下降,回到“产出的自然率水平”。 所以,短期,产量和物价都会上升。长期,产量不变,但物价上升。 货币供给的增加,在长期中只能使经济保持原有的总产出水平和利率水平。这种情况被称为「货币中性」,它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增长,而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拓展资料: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一般认为,货币层次可以划分如下: M1=现金+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其他支票存款; 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散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M3=M2+其他金融资产。 货币创造(供给)过程是指银行主体通过其货币经营活动而创造出货币的过程,它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 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等因素。货币供给还可划分为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名义货币供给和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表示的实际货币供给等两种形式。

近来我国连续降息和4万亿投资,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其依据?及其带来的负面效果?

  您好,  我们先看降息:  虽然降息预期直接催生了2.11%的中标利率,但是该承销团成员对降息的兴趣并不大。它们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利率下调将给这些机构的实际运作带来困难。到2001年7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存贷差达到2.7万亿元,这不仅意味着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存有大量闲置资金,而且意味着巨额利息收入的损失。农总行的相关人士指出,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存贷款利率降低幅度不当,将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对资金运作的难度,甚至会雪上加霜。  来自人行货币司的官员表示,12月12日,美联储已经第11次降息,如果人民币不降息,最大的危险将是外国资金套利。  但是他认为,这并不是主要矛盾。高层现在对降息举棋不定,主要是因为对降息是否能真正刺激经济心怀疑虑。他指出,我国前7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功效甚微,再次降息很难说不会重蹈覆辙。就启动消费来说,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虽然数额巨大,但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保障未来消费,即便存款利率再降低,对绝大多数居民来说,也很难将这些资金用于日常消费;其二,贷款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依然相当低。就刺激投资需求来说,1998年以来,企业存款快速增加,总体而言企业并不缺资金。目前在扩大投资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可供投资方选择的投资项目供给严重不足;民营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本性资金来源,而这些问题不是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所能解决的。他说,预计3、5年内都有可能持续通货紧缩,所以降息还是有其必要性。但是最为矛盾的是,缓解通缩必须启动内需,而降息在这方面作为极为有限。  他透露,央行将严密关注近几期的经济数据,并且希望春节期间消费需求能够强劲增长,以及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能够及时恢复。如果经济走势良好,央行暂时将不会考虑降息。  他特别指出,我国先于发达国家就把利息降了下来,从1996年到1999年7月份,我们7次将人民币的存贷款利率调低,目前已经处于建国以来最低点,而2000年,美国的利息还是百分之六的时候,我们就是百分之二点几。央行不会拿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做法作为我们的决策依据。  他还表示,即使降息,下调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降息为何不管用?  经济评论家梅尔在他新近出版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一书中指出,经济环境已经改变:过去,企业和金融机构总是猜测央行的动向和政策。以求能尽快做出回应。但是现在,政府和央行的影响力愈来愈有限。  《经济学家》指出,这正是这次降息发挥不了作用的原因。过去的经济萧条多半只是需求不振,但这次还伴随着信用崩溃与投资衰退,这就需要更多时日来消化不景气,仅靠低利率根本无法让资金立即涌进市场。民众也对未来缺乏信心,纷纷节约开支。去年年末,美国零售业绩创下近10年来的最大跌幅,其它行业也基本处于观望状态,企业根本没有借钱、投资的需求。  此外,货币政策也凸显出先天的不足。例如,降息能够很快干预短期利率,但对由市场需求而决定的中长期利率,其效果就较弱。何况降息也要等资金在市场上流动一段时间后,才能发挥效用。而这段时间可能从半年到一年半不等,关键还取决于民众是否愿意消费、借贷。这次经济萧条由于科技泡沫的负面效果太大,复苏时间会更长。因此,如果要刺激 经济,绝不能只依靠降息政策。货币政策在控制物价上涨时是很有用,但在对抗萧条时,它就如同一根细线,作用实在有限,各国还要有更多的财政政策加以配合。比如政府减税或制定公共支出方案等措施。  后遗症祸患无穷  人们还未见到经济复苏的曙光,就招来了各国经济学家们的质疑:不断的降息会不会带来副 作用——通货膨胀?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会出现物价上扬的现象。去年上半年,欧美与韩国、印尼、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的物价都曾经高涨。现在各国政府又大量发放货币,这样会埋下另一波泡沫经济的种子。  利率频创新低,也威胁着保险公司的运营。因为低利率将降低保险公司的收益,如果利率低于保单上注明给保户收益的预定利率,公司就可能亏损。美国在90年代初期,因利率大幅下滑使得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亏损,直至最后倒闭。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味地调低利率.世界经济会不会像日本一样陷入“流动性陷阱”?十年来,日本利率已经从6%降到0.1%政府也不断注入资金进行公共投资,但经济还是不见好转,反而更加糟糕。  利率一再下滑,一旦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质利率变成负值,还会产生“负财富效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斯凡森撰文指出,这将使民众的财富愈来愈不值钱,衍生出更多企业与个人的财务危机。  面对交错繁杂的经济困境与降息的副作用,各国央行进退维谷。连备受推崇的格林斯潘在谈话时也开始自相矛盾了。他曾对企业界表示,货币政策无法发挥最大功效来影响经济;但后来却又在国会上指出,货币政策的效果极其复杂,但事实终将证明它还是有效的。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央行总裁们确实为难。《经济学家》这样比喻,“称职的央行总裁就像一个好司机。要常常检视时速表,以调整车速(货币政策),但是如果只是盯着时速表不放,很可能会撞车”。因此,央行总裁还必须同时监控各种经济指标的消长,不能只是一味地降息。  然后我们来看我国的4万亿投资:  在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国内需求”的总体经济方针指导下,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立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具体措施。其中,较重点的部分有: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经过初步匡算,到2010年年底,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的实施需要来自中央、地方和社会三方面约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额度,针对本年度四季度,中央先行安排1000亿元投资。中央要求此次扩大投资要“出手快、出拳重”,这也暗示了国内经济局面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铁路建设受益较大  一直以来,我国铁路以世界6%的里程,需完成世界1/4的运输总量,不能够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构成了严重的运力“瓶颈”。  “十一五”以来,国家基建投资的重点由公路向铁路转移。从2008年开始,铁路项目批复和开工速度明显加快,铁路建设各项相关工作都相对提速。在我国通过加大铁路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铁路建设投资将会保持较快增速:2008年我国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将超过43%,超出预期数字;2009年将出现超常规发展;预计2012年前,我国铁路投资将保持至少20%以上的增速。天相投顾的研究观点认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铁路基建投资极有可能超出所规划的1.25万亿,未来两年铁路基建投资额将超过8000亿元。  但是,我国铁路仍有20-30万公里的建设缺口,总投资额至少还需5万亿元。因此,我国铁路建设投资任重道远,“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仍将是我国铁路建设的黄金(161,2.36,1.50%)时期。  基建投资带动港口、水泥业  虽然经济刺激措施主要指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信建投的研究观点认为,港口企业也会受益不菲。铁路、公路网络的完善,有利于港口企业货物的运输,辐射腹地的扩大会使港口吞吐量显著增长。  由于水泥需求与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密切相关,水泥行业也是此次最受益行业之一。根据中信建投的研究观点,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之后,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必然上升,短期内将会直接带动水泥的需求,甚至能够平缓水泥需求的波动周期。由于企业景气度普遍下行,社会自由资金的投资受到抑制,而自筹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占比较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能否维持高位,还需看自筹资金的投入与政府投资的对比情况。  而东方证券认为,明年一季度是水泥消费的传统淡季,水泥价格继续下调的压力较大,若国家基建投资政策不能切实落实,水泥行业所面临的局面不容乐观。  钢铁、机械受影响较小  钢铁行业受基建投资拉动力度较小,根据中原证券的研究,此次受益最大的交通运输行业虽是钢铁行业的下游行业之一,但是与钢铁行业之间的需求系数较小———-2008、2009两年间的交运投资,仅能新增钢材需求842万吨和1984万吨;而房地产行业对于钢材的需求占到总需求的近一半以上,预计2009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可能会大幅下降,这将减少钢材需求8496万吨。因此,此次四万亿的投资额度难以惠及钢铁行业,行业需求面仍然艰难。  另外,基建投资的“热度”向工程机械行业传导较慢:项目工程从立项到实际投资到位再到形成对设备的购买需要,整个过程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因此,工程机械行业短期内不会受益,目前的调整格局暂不会改变。  电网建设受益  相对于电源建设,我国电网建设和发展较为滞后,自然灾害又损毁了部分地区的电网,中国电网建设需求显得尤为紧迫。十项措施中虽然明确提出了“完善农村电网”和“加快城市电网改造”的目标,但未涉及具体的新增投资额度;此两项建设本身是“十一五”电网规划的重点建设方向。未来,电网建设的力度将会加大、速度将会加快,相关行业受经济周期的负面影响将会得以减弱。  银行业影响偏正面  贷款利息是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传统的银行贷款投向,主要是房地产和制造业,而制造业下游需求减小、出口受阻,房市持续低迷难振,一方面使得经济生活对于银行贷款的需求锐减,另一方面,银行业出于对风险的考量开始普遍“惜贷”,收紧放贷政策。  政府此次加大基建投资的政策,直接刺激了相关行业对于银行融资的需求。且基础设施项目多属垄断行业项目,项目风险小,增强了银行的贷款意愿,明年银行贷款增速一定程度上将得以保障。虽然由于银行信贷规模限制的取消,银行对贷款的议价能力减弱,但是,根据国元证券(12.70,0.25,2.01%)的研究观点,那些国内贷款比重大、客户基础雄厚、可发放更多基建贷款的银行明年将会受益显著。  安居工程令房产调控攻守兼备  此次提出加快“安居工程”的建设步子。对此,中原证券的研究观点是,“安居工程”中“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和“加快棚户区改造”两个方面,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较为密切:廉租住房建设,将把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分流到政府保障范围,减少市场需求;而棚户区改造,则既增加了市场需求也增加了市场供应。两项措施同时提出,由此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又多了一个攻守兼备的工具,以常理推断,各地政府将权衡本地经济状况和市场情况出台具体措施。  希望对您有帮助。

请问这道宏观经济学的计算题怎么做?要详细过程,拜托亲们啦*^_^*

2008年GDP平减指数等于2008年的名义GDP除以2008年的真实GDP。此时表格中已知2008年的名义GDP,所以现在关键就是求出2008年的真实GDP。GDP指数是根据实际GDP来计算的,可以通过指数来计算实际GDP的增长率。那么2008年相对于1978年的GDP增长了(1651.2-100)/100=155.12 即增长了15512%。那么2008年相对于1978年真实GDP也增长了15512%。那么2008年的真实GDP就等于3645.2*(1+15512%)=569088.624亿元。所以2008年GDP平减指数等于300670/569088.624≈0.5283故平减指数约等于52.83不知计算是否正确 但方法就是通过GDP指数增长率来求GDP平减指数。

宏观经济形势背景

全球经济在新世纪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之后,进入衰退时期。美国的次贷危机已转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并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已经陷入衰退,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减速,全球经济增长率大幅放慢,资源性产品需求减缓、价格暴涨暴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纷纷采取积极救市措施,以有效缓解危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不断加深的影响,但是全球经济衰退仍未见底。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权威机构不断下调预测数据,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2009年1月28日),2008年世界经济增速平均为3.4%,远低于2007年的5.2%,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1%(2007年2.7%),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3%(2007年8.3%)。从国家来看,美国增长1.0%,日本出现0.3%的负增长,欧元区增长1.0%。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中国9.0%(上年13.0%),印度7.3%(上年9.3%),俄罗斯6.2%(上年8.1%),巴西5.8%(上年5.7%)。新兴经济体国家已经取代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凭借着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市场潜力巨大以及日益开放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新兴国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加大,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的趋势逐步增强。从世界范围来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能源和初级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资源需求减缓,贸易增速减缓甚至下降,矿产品价格暴跌。2008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不断调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从年初的“双防”(防过热、防通胀),到年中的“一保一控”(保发展、控物价),再到年末的扩内需、促增长,从“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到“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力维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实现了社会稳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尽管中断了连续5年维持两位数增长的势头,但仍然显示出强大的抗御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呈现逐季下降之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务院及时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10项措施,宣布投入4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并由此可能带动各地方20多万亿元的潜在投资,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工程等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拉动内需的措施取得初步成效。消费价格上涨较快,原材料和燃料价格上涨较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9%,涨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5.6%,农村上涨6.5%。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4.3%;居住价格上涨5.5%。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6.5%,涨幅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与国土资源有关的矿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始终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全部商品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出口额1428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额11331亿美元,增长18.5%。全年实际使用外资923.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95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固定资产投资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21.5%。矿业投资增长强劲。在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情况下,矿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反映了矿业的滞后性特点。作为基础性、超前性产业的采矿业,投资仍然保持大幅度增长,冶炼加工业投资呈迅猛增长势头,地质勘查业投资增幅减缓。采矿业投资6913亿元,同比增长31.5%,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整体投资增速加快。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2411亿元,同比增长33.6%,比上年加快9.9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2715亿元,同比增长22.0%,比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680亿元,同比增长59.0%,比上年加快39.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664亿元,同比增长35.1%,比上年降低2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采选业投资429亿元,同比增长45.4%,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图1)。从全年变化趋势来看,1月到9月投资增速呈现逐月加快之势,10月到12月增速呈现回落之势。图1 2008年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变化情况在冶炼加工方面,除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外,其他相关行业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3240亿元,增长23.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854亿元,增长4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4113亿元,增长46.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1832亿元,增长29.4%。地质勘查业有关产业(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投资708亿元,同比增长35.9%,其中地质勘查业投资89亿元,增长16.2%,是最慢的。从全年的变化趋势看,有色金属投资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增幅偏高,非金属矿采选业稳步增长,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总体上看,矿业的上、中、下游投资变化情况有别,增长速度呈现上游低、下游高的现象,下游的冶炼加工业投资出现反弹现象,远远高于上年的增长水平,有色金属又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中游的采矿业投资增长速度从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稳步加快,第四季度增速有所回落;上游的地质勘查业呈现先高后低之势,全年增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值得关注(图2)。图2 2008年矿业上、中、下游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化情况另外,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投资136亿元,同比增长58.9%,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充分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行动在不断加强。房地产业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领域,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类政策文件纷纷出台,从年初的控制过热到岁末的出手稳市,努力维持房地产业的稳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全年变化趋势来看,房地产业投资增幅从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呈现逐渐减缓的态势,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行,全年投资35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增幅降低9.2个百分点,整体上反映了本年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比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3.1个百分点(图3)。图3 2008年房地产业投资与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化情况

收集近两年我国股市行情的资料,试分析股价指数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

  股票价格指数是指股价指数,是反映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变动一般水平的指标。股价指数事投资者把握市场行情和进行投资分析,决策的基本依据,也是证券管理部门对股市进行监管的重要指标,还可以作为套期保值的工具。股价指数有很多类,不仅不同证券交易所的股价指数不同,同一证券交易所也可能编有不同的股价指数。按指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定基指数和股票指数,按指数基期确定的方法可以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按代表范围来分可以分为行业指数和综合指数,按截止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年度指数,季度指数和月指数。  而影响股价的宏观经济因素笔者认为大致有宏观经济走势,货币供应量,利率变动.  一、宏观经济走势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宏观经济走势是影响证券市场大盘走势的最基本因素。证券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中发展,同时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股价指数会逐渐下跌;到经济危机时期,股价指数跌至最低点;当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指数又会逐步上升;到经济繁荣时,股价指数则上涨至最高点。  宏观经济走势影响股价变动,但宏观经济走势与股市趋势的变动周期不是完全同步的。2010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686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2009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2010年上证指数跌幅为-1.05%,一正一负,宏观经济走势与证券市场走势看上去形同陌路,相互背离,让投资者感到困惑。实际上,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股票市场,都存在着各自周期性变化的特征。股市周期是指股票市场长期升势与长期跌势更替出现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即牛市与熊市不断更替的现象。  以上海证券市场为例对中国的股市周期进行分析。2009年之后我国股市将进入相对幼稚阶段也将随经济周期同步进入牛市。同期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为:2010年三季度,在全球经济复苏减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明显趋稳迹象:GDP同比增速趋缓,经济主体信心回升,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消费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民间投资趋于活跃,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贸易顺差回升。同时,最终消费价格持续走高,货币增长较快,信贷投放较多。相比二季度,市场对实体经济增长过快下滑的担忧减退,但仍需对物价的上升压力保持警惕。经济周期是根本,经济从衰退、萧条、复苏到高涨的周期性变化,是形成股市牛熊周期性转换的最基本的原因,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这并不代表两个周期是完全同步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股市的波动也存在着自身特有的规律,在实际运行中,股市周期反映经济周期有着独特的特点,从而造成了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不同步,甚至背离的现象。  二、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一般是呈正相关关系,即货币供应量增大使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货币供应量缩小则使股票价格下跌。2009年三季度,针对中国2009年“非正常宏观环境”下的信贷需求,我们做了一系列数学模型,试图预测2009年四季度、2010年中国“正常宏观环境”下的信贷需求。值得欣慰的是,随后的宏观经济发展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中国经济在四万亿元刺激计划和外需强劲复苏下,2010年上半年很快走出了低谷、甚至迎来了再次收缩信贷的宏观调控。  应用数学模型的结果,如果2010年全年GDP增速为11%,央行加息27bp或54bp,2010年全年中国经济的新增信贷需求是7.3万亿元,上半年的新增贷款需求为4.5万亿元。实际情况是,央行并没有加息、名义GDP增速和通货膨胀率都高于模型的预测参数,因此2010年实体经济新增贷款规模需求至少为5万亿元,甚至更多;而央行公布的上半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中长期贷款新增仅4.02万亿元。而上证指数跌破2400点。  原本是强相关的两项指标,增幅的变化却出现了背离现象。这说明证券市场与货币市场没有完全打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出现了故障。  所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最终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有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凯恩斯学派的主要思路: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利率,利率的变化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会进而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的特点是对利率这一中介指标特别重视。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主要思路: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变化了的支出影响投资或者说导致资产结构调整,资产结构的调整又反映在实际产出和价格的变动上。  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一般是呈正相关关系,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一般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这就会提高市场利率水平,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同期,企业经理和投资者不能明确地知道眼前盈利究竟是多少,更难预料将来盈利水平,他们无法判断与物价有关的设备、原材料、工资等成本的上涨情况,从而引起企业利润的不稳定,对证券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通过伤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反映出来的。就消费者而言,持续的通货紧缩使消费者对物价的预期值下降,而更多地持币待购,推迟购买;就投资者而言,通货紧缩将使目前的投资在将来投产后,产品价格比现在的价格还低,并且投资者预期未来工资下降,成本降低,这些会促使投资者更加谨慎,或者推迟原有的投资计划。消费和投资的下降减少了总需求,使物价继续下降,从而使股票、债券及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下降,进一步又大大影响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走势的信心。  三、利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利率变动与股价变动成反相关关系。凡是股票市场的参与者,大都知道“利率上涨,股市下跌;利率下跌,股市上涨”这个说法。但在实践中,不管是从宏观来看,还是从微观来看,这个说法似乎也不是那么灵验。利率变动,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股票市场;第一,利率变动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而影响市场参与者购买股票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第二,利率变动会改变替代性金融资产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股票与债券之间的关系;第三,很多股票是以融资的方式进行交易,利率变动导致融资成本的变动,进而影响市场参与者购买股票的意愿和能力。 从短期来看,利率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基本上无法预测;从长期来,大致上还是符合“利率上涨,股市下跌;利率下跌,股市上涨”这个原则。金融市场有“三步一跌”的说法,意思是说,利率在第三次上涨过后,股市就开始长期下跌了。利率是一国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之一,其变动代表着高层审慎的考虑,因此,央行在推出一个利率变动方向后,以后的变动继续沿此方向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央行在降低利率几个月后,又上调了利率,几个月后又降低了利率,那么国民和市场会失去信心,他们会认为央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2010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受存款准备金今日起上调影响,两市早盘低开,银行、券商等金融板块全线走低。午后市场继续维持早盘的震荡蓄势态势,地产股有所活跃;受消息面刺激,世博概念、迪斯尼板块等题材股也因利好刺激纷纷走强。临近尾盘两市双双翻红,然后展开窄幅震荡盘整态势,沪指再度站上10日线。 2010年5月2日受上调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沪指大幅低开49点,盘中一度逼近2800点,两市下跌个股近7成,盘面上,医药板块逆势上扬,黄金、智能电网和通信类股逆势小幅走高。地产板块重挫近4.6%,其中万科大跌4.49%。银行中板块跌幅近2%,期货类股抛压沉重,西藏、IT等板块弱于大势。201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决定。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受加息影响,沪深两市股指纷纷大幅低开,随后指数在银行、保险股等权重股带领下快速冲高并逐步翻红,上证综指重新回到3000点上方。午盘指数冲高回落,上证综指围绕3000点窄幅震荡。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3003.95点,上涨0.07%;深证成指报收于13130.0点,上涨1.23%。两市合计成交4508亿元,与上一交易日相比明显放大。。一般来说,当利率偏高时,资金多流入银行享受较高的利息收入,致使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相对减少,高利率使得股票融资利率上升,提高股市操作成本,促使股市交易趋于衰弱。此外高利率不但使得股票上市公司营运成本增加,而且由于随着高利率而来的收缩信用措施,亦使得上市公司资金调度的难度及成本提高,因此影响股价下跌。所以利率亦是影响股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宏观经济的特征及对股市的影响

您好,您是不是想问我国宏观经济的特征及对股市的影响有哪些?我国宏观经济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稳定、政府干预较大、市场规模庞大、产业结构多元化、人口众多等。这些特征会对股市产生一定的影响。1、经济增长稳定:当经济增长稳定且增速较快时,有利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价水平,促进投资者信心,对股市有正面影响。2、政府干预较大: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的政策调整和干预措施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股市,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变动可能对市场预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股市走势。3、市场规模庞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消费市场之一,市场规模巨大。市场需求的波动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对股市产生影响。4、产业结构多元化:中国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不同行业的景气程度和发展前景不同,这会对股市带来不同的影响。例如,某个行业的景气度提升可能带动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上涨。5、人口众多: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意味着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较高。人口变动、消费趋势等因素也会对股市形成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股市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系统,经济特征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因素如地缘政治风险、国际经济形势、公司业绩等也会对股市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在决策时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谨慎评估风险。

求上海梅林投资分析报告,内容包括(1)上市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10分) (2)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0

  公司简称 上海梅林 股票代码 600073 总股本 35640.00万股  流通股 35640.00万股 发行日期 1997-06-16 上市日期 1997-07-04  所属行业 罐头食品制造业 所属地区 上海 所得税率 15.00%  法人代表 周海鸣 联系人 虞晓芳 主承销商 海通证券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上海市通北路400号 邮政编码 200082 公司电话 021-65419725  公司传真 021-65123609 电子邮箱 Yanl@shanghaimaling.com yuxf@shanghaimaling.com 公司网址 www.shanghaimaling.com  经营范围 资产经营,电子商务,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布、经济信息服务,销售:预包装食品(含熟食卤味、含冷冻(藏)食品),马口铁,印铁,化工原料(除危险品),食品机械及零件,国内贸易(除专项规定),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主要产品 罐头食品,饮用水,冷饮,熟食制品等;使用的商标品牌以“梅林”、“正广和”、"光明”  公司介绍 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12月的上海梅林食品(集团)公司,其主干龙头企业为创建于1930年7月的上海梅林罐头食品厂。上海梅林食品(集团)公司作为中国食品工业企业集团之一,是央行和国家经贸委重点支持的300家企业之一,1995年,被列入上海市首批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同年5月授予“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1996年,上海梅林食品(集团)公司改制为上海梅林食品(集团)公司,同年荣列“中国大型工业企业集团第74位”。 上海梅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属于生产综合食品的工业企业,拥有许多著名品牌,曾为繁荣和发展中国食品工业作出过重大贡献。近年来,上海食品工业印铁厂从市中心转移到开发中的浦东新区,争取到了扩大再生产的环境和优惠政策。公司作为中国食品生产、销售的民族品牌中坚企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对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近期上证综指在2800-2900点间窄幅震荡,虽然政策面关于价格调控的消息不断,但市场前期的快速下跌显然已经很大程度反应了这些调控措施。目前我们看到食品价格涨幅开始趋缓,价格调控初见成效,投资者心态已经从恐慌转向稳定。因此除非有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和政策,短期市场仍将保持震荡格局。投资机会上我们建议投资者尽早布局明年行情,淡化指数,关注受益“十二五”经济转型的消费板块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内多部门多措并举稳物价。自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16项稳定消费物价水平的措施后,上周之内,发改委连发五篇文章五论贯彻落实《通知》的精神,在表达抑制通胀坚定决心的同时,也对稳定价格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部署。为配合宏观部门管理,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也在24日同时发布通知,从2010年11月29日起暂停目前上市的商品期货品种当日开平仓交易手续费减半的优惠措施。郑州商品交易所更是继10月份两次提高保证金后,在周三宣布第三次提高保证金水平,以此打击过度投机行为。央行方面也在释放收紧流动性的信号。近期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控制好今年后两个月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使信贷投放总量符合宏观调控要求。  近期美元盘整也有利于物价稳定。尽管上周初爱尔兰决定接受欧盟和IMF提供的救助引发欧元走高美元走低,但短暂乐观之后,在市场担忧情绪再度上升背景下,美元再现反弹。市场的担忧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继爱尔兰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也有着高额预算赤字,欧债问题又扩大化的风险,欧元区经济增速也呈现明显放缓趋势。二是朝韩冲突导致避险情绪升温,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强势。  以上所提到的国内多部门的调控措施,以及当前相对稳定的美元汇率令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快速回调。11月24日收盘价格与11月10日或11日高点相比,国内铜、锌、橡胶、棉花、PTA、塑料、豆油、白糖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跌幅均超过10%。此外,伦敦锌期货价格11月12日以来下跌了近20%,美国大豆及玉米、伦敦铜、日本橡胶期货价格最大跌幅均超过10%。除了上述提到的期货价格,现货价格方面,商务部的食用农产品价格从11月初开始涨幅持续放缓,从11月中旬开始生产资料价格开始止涨回落,国内价格调控初见成效。  时至年末,投资者应尽早布局明年的投资机会。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除了总体性的十二五规划,各行业各领域各地区的规划也在编制审议中。上周媒体披露《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上报了国务院,A股市场上节能环保板块的相关个股涨幅明显强于大盘。此外,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也有望于12月下旬出台。除了这些将出台的规划可能引发市场的局部热点外,“十二五”期间“促转型”这一主要任务也意味着股市将呈结构分化特征,传统产业虽然估值低但增长将放缓,而新兴产业虽然估值高,却能通过高增长加以化解。而当前市场的主要指数更多的代表的是传统行业,因此股指的表现可能乏善可陈,但消费和新兴产业板块却有望持续走出独立行情。

急需一份600621华鑫股份 从基本面的分析(宏观经济分析 行业分析 )还有

你男的女的呀,上课不认真

002261 拓维信息走势?拓维信息的宏观经济分析?拓维信息股票诊股手机?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持续深入,十四五规划明确做出了发展数字经济的规划,推进数字中国的建设,使得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行比较深度的进行融合。今天把对于国内教育业数字化、信息化变革有助推作用的优质企业--拓维信息给大家讲一讲。在开始分析拓维信息前,我整理好的软件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软件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介绍:拓维信息的主营业务是以教育服务为主航道,以软件云服务和移动游戏业务为两翼协同发展。主要产品及服务为考试阅卷及测评、校内内容及服务、拓维学堂、手机游戏、软件云服务。拓维信息是中国教育考试技术服务行业信息化杰出供应商,拥有中国教育信息化突出贡献奖。简单介绍完公司,接下来就说下这个公司的优势之处。优势一、高质量的服务和造就深刻的场景创新能力拓维信息拥有20多年在工业、交通、园区、运营商、政府、金融、教育、考试等多个行业的丰富经验,给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情况有需求咨询、解决方案、开发交付、产品运营等。通过多年来对行业深入的市场洞察和对客户持续的需求挖掘,拓维对客户痛点、技术趋势、行业现状、价值创造有着自己的见解,已成为万物互联时代行行业场景创新必须具有的核心能力。优势二、全面对接华为,技术能力不断攀升自从拓维信息在2017年成为了华为云同舟共济的合作伙伴,对华为底层技术坚持进行全面对接,在鲲鹏、升腾、鸿蒙、华为云等多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通过加强技术交流的方式来达成战略合作。一方面,关于它的云、边、端的架构,在技术方面实现了全栈式的对齐;另一方面是,位于组织、流程、文化、机制等方面,帮助实现端到端的组织拉通与对齐,实现了多层次的能力跃迁。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拓维信息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拓维信息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随着工信部《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的颁布,各企业上云速度现在都特别的快,软件朝着云化、SaaS化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趋势。从Gartner2020年CIO调查来看,经历新冠疫情,80%以上的被访者表明2021年对数字化创新应用的需求将上升。目前,处于国内大循环的结构当中,不断的重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流通性,一起协同发展,促进了企业向中台化、生态化迈进。在平台业态下国产替代但市场将会迎来新的机会,未来国产企业信息服务厂商有望充分享受行业业态革新带来的红利。结论是,我觉得拓维信息公司作为软件云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把行业上升的红利充分利用起来,有望迎来高速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拓维信息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拓维信息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拓维信息还有机会吗?应答时间:2021-12-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000976 华铁股份走势?华铁股份的宏观经济分析?华铁股份股票诊股手机?

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从铁路建设中能够得知,十年间中国就快速把高速铁路网建成了,而且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当下中国铁路交通银行已经到了高速发展阶段,和轨道交通密切相关的板块的上涨走势也很大。所以今天咱们一起来对交运设备板块里的细分领域龙头--华铁股份进行了解。在开始分析华铁股份前,我把整理好的交运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交运设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公司介绍:华铁股份成立于1993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高铁、城轨等轨道交通车辆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其中产品包括给水卫生系统、备用电源系统、检修系统、制动闸片、贸易配件、座椅产品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旗下的座椅产品已占据细分市场一半的份额,后续不断支撑公司的收入增长的可能性很大。在简单介绍华铁股份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该公司有什么投资亮点?值不值得我们投资?亮点一:技术优势撒砂系统在技术方面有着较高的壁垒,被广泛的应用于轨道列车的牵引和制动过程中,是列车获得黏着力的重要保障,可以防范牵引时车轮空转,或者制动时车轮抱死。 华铁股份旗下的华铁西屋法维莱撒砂系统产品技术是靠法维莱旗下NOWE公司输出的,该项系统不只是技术先进、质量可靠,而且在国外拥有的市场特别大。靠着优越的性能,多次被国内动车组引用。 亮点二:研发能力 华铁股份自身设立了一整套研发应用体系,拥有一支高水准的研发团队,在轨道交通高端装备领域深耕。而且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也是逐年递增,光在2021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上就有0.4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99.1%。公司的两款新型商务座椅都是在那期间开发出来的,并且自主生产的标动250、标动350撒砂系统已在时速250和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上完成装车,现在还在运用考核。 亮点三:产品多品种优势 华铁股份产品多种多样,大致的类别为成熟期和培育期产品。成熟期产品可以高铁市场为依托,逐渐向别的市场开拓,同时培育期产品也可以逐渐朝着检修市场发展。 就以公司的给水卫生系统为例,目前在动车组领域的份额已经稳固在50%以上,公司在目前有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改进优化,慢慢适用于民用移动厕所、地铁站以及高速服务区这些领域。多品类产品可不止是能满足市场各类需求,还可以使公司的营收能力大幅度上升。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华铁股份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华铁股份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来看十四五规划目标重点发展市域快轨,促进多网融合,要具备发达的快速网、完整的干线网、宽广的基础网,可见,在循序渐进打造国内高速铁路网的过程中,动车组的在运数量增长很快,从而来进一步提升动车重要零部件的需求增加。另外,为了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争取早一点全面国产化。所以我认为华铁股份能够把握住行业上升期时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对于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向往。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华铁股份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华铁股份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华铁股份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应答时间:2021-12-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002312 川发龙蟒走势?川发龙蟒的宏观经济分析?川发龙蟒股票诊股手机?

今年上半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磷酸铁锂电池也因受到很大一部分车企的垂青而全面突起。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磷酸铁锂板块当中的一匹黑马——川发龙蟒。 开始讲解之前,学姐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化工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即可查看:宝藏资料:化工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的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川发龙蟒成立于1997年,旗下主要的产品有磷酸一铵、磷酸氢钙等磷酸盐产品以及各种复合肥产品,其中生产的工业级磷酸一铵是全球销量最大,同时国内出口量也排在第一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川发龙蟒已是全国范围内工业级磷酸一铵、饲料级磷酸氢钙佼佼者,在部分精细磷酸盐领域处于行业首席地位。 大致清楚了川发龙蟒的公司情况之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个公司有怎样的投资亮点?是否有让人投资的价值?亮点一:技术优势 磷酸盐行业对生产工艺与技术有比较严苛的要求,主要能在运用磷矿、实施磷酸净化和制造磷酸盐等很多角度显露。 关于川发龙蟒,公司不光会采用湿法磷酸氨中工艺,还会采用再净化工艺,不止对磷矿质量的要求相对较低,并且所有生产流程都比较简单容易、能源的消耗相对来说比较低,自身有研发出结晶,结合下就可以控制工艺了,既能够保证产品质量,而且对生产的成本也能控制住。亮点二:环保处理优势 不仅能解决自家企业产出的废料问题,川发龙蟒还能同时为周围的钛白粉厂处理相关的废料。这家公司还附带着稀有渣场,洗矿的话都是用收集到的钛业废酸和废水来洗,从而使废弃原料二次利用,起到循环使用的效果。另外,公司仍然可以通过开发α石膏粉等那些市场前景好,附加值还较高的高端石膏建材系列产品,不仅可以让磷石膏业务板块的综合毛利率进一步抬高,还会成功使其从磷石膏的尾渣困境中解脱出来,资源能实现综合利用,具有可以能够持续发展的特点。亮点三:资源优势 磷矿资源的稀缺性将决定原材料及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动,伴随着各个磷矿主产地均颁布相关政策措施,小型矿山就要被逐步出清了,行业资源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越来越集中的发展趋势,未来某些企业可能会出现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川发龙蟒的德阳基地和磷矿资源储量丰富的马边地区只有不到400公里的距离,距离也不太远,更别说襄阳基地还拥有自身的磷矿资源,以这些条件为基础,两个生产基地在未来必然可以获得长久、平稳的磷矿石供应。 篇幅关系,和川发龙蟒的有联系的更多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在研报中进行了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深度研报】川发龙蟒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来看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储能行业保持高景气度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爆发将直接拉动磷酸铁锂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工业级磷酸一铵的需求增大。 可是跟着长江保护法、三磷整治方案的实行下,大规模的扩大磷化工产业链的话,将会被限制,也会限制工业级磷酸一铵的大规模生产,针对未来新增产能,会集中于企业头部。在这样的行业背景基础下,工业级磷酸一铵的龙头企业就是它了,川发龙蟒能拥有行业上升期的红利,未来的发展空间一定不小。 可是文章存在滞后性,假若你们想明白川发龙蟒未来行情,动动小指直接戳一下链接,有专业的投顾会帮助大家诊股,详尽分析一下川发龙蟒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川发龙蟒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应答时间:2021-12-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结合宏观经济形式,比较交通银行601328,首创股份600008和保利地产600048的投资价值

不懂

目前在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股票市场长期走势低迷有多大的关系?为什么?

一、 宏观经济决定股票市场的基本走势 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高级组织形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化大生产越发达,对社会资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场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够充分发挥,股票市场也就越发达。因此,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股市的基本走势。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决定和影响股票市场。一是与宏观经济走势息息相关的货币供应状况影响股市。当宏观经济运行良好时货币供应适度宽松,股市资金相对宽裕,股市需求就会增加,交投随之活跃,股价就呈上升态势。二是股票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直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制约。当宏观经济状况良好时,社会投资、消费、出口需求旺盛,企业销售增加,效益上升,公司价值提高,其股价必然上涨;三是在宏观经济向好情况下,经济景气上升,就业面扩大,员工收入增加,对金融资产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投资者人数增多,股市人气兴旺,就会呈现强势特征。四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市场需求旺盛,外来投资就会增加,其中一部分外来资金将通过各种形式介入股市,参与投资。这也就是说,宏观经济运行良好,股市绝不可能长期低迷;宏观经济不佳,股市也绝不可能持续上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如此,新加坡、香港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样如此。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伊始,由于各方面很不成熟,经常出现背离经济形势的暴涨暴跌现象,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尚不能发挥出来。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股市规模的扩大,法规的逐步完善,股市的运行态势与宏观经济走势的相关性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1996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时的牛市,1998年通货紧缩时的低迷,1999年至2000年经济好转时期的持续走牛,都明显地反映出这种相关关系。可以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十年发展后,正由原来的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步走向同步并向超前反应过渡,基本上向着晴雨表的功能演化。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渐规范,经济证券化率的逐渐提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日臻完善,以及民营企业的大量上市,宏观经济决定股市基本走势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如何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2016年中国股市走势

宏观经济分析。要看大势,国家的整体形势。  比如讲GDP,及国内生产总值,通俗的讲就是一定时期内,全国人民所创造的价值。包括,居民消费(个人消耗劳务),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库存),政府购买(军队采购,国际支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其他考虑),进出口。俗话讲,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内需),投资(政府采购),进出口。  再比如讲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单的说就是物价和劳动价格的涨跌。  一般说来,当CPI>2%到5%的增幅时可称温和通货膨胀,轻微温和的上涨对股市有促进作用,后期,钱会先流向比较强势的部门或者国家支持的行业。  当CPI突破5%以后,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股市创新高或在顶部维持稳固的概率不大,但新低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国家为调控经济央行会实行不同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  存贷款利率,利率下调,融资成本减少,企业盈利增加,有更多的资金,投资需求增加,股价上升。  公开市场操作,国家买入或者卖出有价证券,事实上就是变相的向收和回投放资金,经常可也在网上看到国家的正逆回购,就是这个操作。正回购方就是抵押出债券,取得资金的融入方;而逆回购方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财政政策,财政预算,财政支出,税收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增加,投资增加,减税等会利好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例如钢铁水泥。。。

605162 新中港走势?新中港的宏观经济分析?新中港股票诊股手机?

全世界未来肯定会朝着新能源发电方向发展,不过,由于新能源的不稳定性极大,加之特定条件的限制,未来十几年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难以完全改变。一些能耗高、污染大的传统电力企业遭受淘汰的可能性非常大,然而,能耗低、热效率高、低碳、环保等优势于一身的龙头企业还具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接下来就重点分析传统电力佼佼者企业--新中港。 在开始分析新中港前,我整理好的传统电力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传统电力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新中港主要从事热电联产业务,主要产品是热力和电力。其中热力产品主要面向工业用户供应所生产的蒸汽,供下游印染、医药、化工等工业企业生产;电力产品出售给国家电网公司供应终端电力用户。新中港连续多年被评为同行业(热电联产)红榜第一名。简单了解公司基础概况后,下面具体分析公司独特的投资价值。亮点一:综合能耗低、热效率高、低碳、环保等优势于一身新中港综合热效率、单位供热标煤耗、单位供电标煤耗等指标超过了浙江省地方标准的先进值,不管省内还是国内都是前列,同时,新中港多年来设置严于浙江省地方的能耗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能耗损失,提高碳排放交易配额节余。 新中港还是浙江省全厂通过超低排放验收的第一个热电厂,所采用的环保技术工艺路线远超同行,不会排放出脱硫废水、白羽烟等可以产生二次污染的物质,全厂制造出来的废水还是比较少的,并且会采用回收利用的方式处理掉大部分的废水,环保工作做的很不错,成绩显而易见。 亮点二: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客户资源嵊州被人们称为是浙江省"一小时经济圈",处于浙江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的十字交叉位置,所在的地方是属于环杭州湾、甬台温沿海和杭金衢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的中心。不仅如此,嵊州还有很多用电用热的大型工业,比如嵊州市是全球最大的领带生产和外贸出口基地,纺织产业相关工艺方面使用的热需求量相对而言比较大。而新中港是嵊州市地区唯一一家集中供热的热电联产企业,因此方能够充分享受地位的优势和丰富的客户资源。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新中港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新中港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逐步成为新增电源装机主体,估计煤电机组到2030年将会低于风电、太阳能装机,但是可再生能源存在利用小时少且不稳定的问题,必须要考虑到调峰以及电网安全的需要,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现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本来在短期内将其改变。但对于设立在工业园区的热电企业,对于下游企业来说,用热量很大,且需求非常稳定,并且现在很难用风电以及太阳能等新的能源去替代,综上所述,"超高效率、超低排放",且碳排放强度可与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媲美的燃煤热电机组的发展将会更上一层楼。从上面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新中港即便是作为一家传统发电企业,但是在短短十几年内,新能源发电压根不可能做到将传统能源完全取代,在此情况下,龙头新中港在未来依旧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看好新中港未来表现。不过文章不具有实时性,要是想要知道关于新中港未来行情更具体的信息,点击下方这个链接,将有专业的投资顾问帮你诊股,看下新中港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新中港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应答时间:2021-12-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300263 隆华科技走势?隆华科技的宏观经济分析?隆华科技股票诊股手机?

近年来,因为国家持续在战略高度上对电子材料行业的发展及应用推广的支持,专门从事研发和生产溅射靶的企业开始在国内出现。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电子材料行业中的优秀个股--隆华科技。在开始分析隆华科技前,我整理好的电子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电子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介绍:隆华科技从事传热节能产品、溅射靶材等新材料、国防军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环保水处理产品及服务。隆华科技构建了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两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在电子溅射靶材领域的竞争优势十分显著,并且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同样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简单说完公司介绍,再来聊一下公司的优势,看看值不值得我们投资?优势一、完善的产业布局公司的战略规划比较明确,产业布局也很优秀,特别是现在已经发展壮大的新材料业务成为了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点。以主营业务以及产业链上下游领域为基础,一边自主培育,另一边进行投资收购,整合资源的范围是整个市场,在拓展新业务布局中采取多样性的办法。形成一批核心竞争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集群。构建核心技术和应用市场强关联、产业集群内部高频联动、主业突出且多元相关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格局。优势二、深厚的科技创新实力隆华科技从战略上对科技创新予以重视,以顶层规划的方式奠定了科技创新的战略领导地位,通过塑造了一个具有完备性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研队伍的形成,持续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隆华科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并且形成了一批属于自己的专利、专有技术和拳头产品以及自主知识产权,让公司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对公司最近几年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以后公司会把"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当作研发指导方针贯彻到底,一直在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隆华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隆华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溅射靶材:然而,我国溅射靶材生产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都取得了长远的发展,改进了溅射靶材长时间靠进口的不利局面。这其中,国产的高纯Mo靶材以及ITO靶材技术已经完成突破,靠着国内原材料高纯钼粉、高纯铟等既有资源优势,已经设定了相与之匹配有竞争力的产业优势。传热节能与污水处理:如今全球能源也是越发稀少,常规能源逐渐稀缺,尤其是中国“碳达峰”目标的日益迫近,经合理设计并能良好运行的热交换器对企业节能、减排、节约运行费用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污水处理行业受到环保政策的利好,这个行业也是极具发展前景。综合分析来看,我觉得隆华科技公司作为电子行业中的翘楚,在行业前景可观的发展前景下获得更快速的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隆华科技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隆华科技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隆华科技还有机会吗?应答时间:2021-12-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及技术分析等内容

宏观经济分析--在各大财经网站上有相关信息,综合一下;行业分析--一般行业协会都会有其发展动态及前景预测;公司分析--可以从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到行业内的对标企业,进行对比,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劣势。另外,做股票投资时,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基本面,一是技术面。多进行对比。

科大智能股票基本面分析(宏观经济、行业、公司) 跪求大神详细解答

政策环境有所转好,依然不能完全走出政策阴霾。09年以来|||A股上市银行受到的来自政策的影响前所未有,反映了能够想象|||到的悲观预期,展望2011年,我们认为行业所处的政策环境较0|||9年有所转好,但在央行整治流动性泛滥和通胀高企的背景下,|||行业依然不能完全走出政策的阴霾。加息周期下,银行风险|||调整利差上升预期或不能一帆风顺。尽管央行慎用加息,但让过|||低的利率水平回归正常也是必然,加息周期已然开启。对称加息|||下银行利差会走高,但在高通胀背景下,决定银行最终业绩的风|||险调整利差上升预期或不能一帆风顺。扰动的因素在于非对称加|||息方式的使用和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状况的预期,而后者往往在|||一定时期内决定股价走势。人民币升值受益从直接变为间接|||。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虽然热钱涌入,但中国对地产的长期打压|||,对通胀的治理,使得银行并不直接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反而会|||由于过多的流动性遭遇政策调控;间接的受益来自A股整体估值|||的提升。不过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依然对银行利好。投资|||策略:政策方面,行业转好的政策面来自地产调控政策大局已定|||,新的资本监管政策将尘埃落定、市场的担忧会逐步平复,依然|||面临的政策阴霾在于高通胀背景下从紧的货币政策。业绩预期方|||面,行业依然将呈现稳健增长的特质,加息周期会带来行业业绩|||增长弹性的预期,但高通胀使得决定行业最终业绩的风险调整利|||差上升预期并不能一帆风顺。但2011年虽然在政策和业绩预期方|||面行业依然会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但目前行业底部的估值水平|||也使得行业具有绝对的投资价值,在行业绝对投资价值的边界上|||需要等待的是经济与政策的明朗。整体上我们维持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

寻找清华大学经济金融系的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的教材详情!

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第一目标:充分就业,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西方经济家通常以失业率来衡量充分就业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失业分类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性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失业与空位并存。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失业的影响失业给失业者本人及家庭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带来了莫大痛苦。失业使社会损失本来应当可以得到的产出量。奥肯法则: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关系。认为,GDP每增加3%,失业率大约下降1%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第二目标: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水平的稳定。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GDP折算指数。第三个目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产生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第四个目标:国际收支平衡要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政府运用的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如果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的政策手段和目标发生冲突。就达不到理想的经济效果,甚至可能偏离政策目标更远。其次。政府在制定目标时,不能追求单一目标,而应该综合考虑,否则会带来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副作用。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则包含税收和公债两个部分。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政府的收入。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分为三类: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累进税,累退税和比例税发行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央政府的债务称国债。政府借债有短期债、中期债和长期债短期债:通过出售国库券取得,主要进入短期资金市场,利率较低,期限一般为3个月、6个月和1年。中长期债:通过发行中长期债券取得,1年以上5年以下为中期债券,5年以上为长期债券。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对经济的调节:自动调节和主动调节自动调节: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地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主动调节:政府有意识地进行相机抉择的积极的财政政策。1.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起征点,税率等级衰退时,抑制衰退;繁荣时,抑制通胀(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主要指转移支付,有发放标准衰退时,抑制衰退;繁荣时,抑制通胀(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平抑农产品价格衰退时,收购;繁荣时,抛售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30年代初罗斯福新政到60年代初肯尼迪:运用了这套财政政策。60年代后期出现滞胀,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表现出了局限性:(1)时滞:(2)不确定性:乘数大小难以准确确定政策作用中的变化不确定(3)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4)挤出效应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预算赤字是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就会造成预算赤字。预算盈余是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税和减少政府支出,会产生预算盈余。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 主张:存在通货紧缩缺口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实现充分就业。盈余减少,甚至出现赤字,或更大的赤字。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实现物价稳定。赤字减少,甚至出现盈余,或更大的盈余。即: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它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财政预算平衡思想主要是年度平衡预算和周期平衡预算两种。 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会使经济波动更加严重。 所谓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 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问题的提出:功能财政: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盈余或增加预算赤字;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盈余或减少赤字。 错觉: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扩张性财政政策;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收入减少,税收自动减少,转移支付自动增加,会引起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在经济高涨时,收入增加,税收自动增加,转移支付自动减少,会引起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这两种盈余或赤字的变动与财政政策本身无关。不能简单把盈余或赤字的变动当作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性还是紧缩性的标准。盈余或赤字的变动:(1)财政政策变动引起:扩张性政策增加赤字,减少盈余;紧缩性政策增加盈余,减少赤字。(2)经济情况本身变动引起:经济衰退,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经济繁荣,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1956年提出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作为衡量财政政策扩张还是紧缩的标准。所谓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ty*-G-TR实际预算盈余BS=ty-G-TRBS*-BS=t(y*-y)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作用: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就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就是紧缩的,反之,则政策是扩张的。第二,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债实行了干预经济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从理论上说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相机抉择”,但事实上多数是搞扩张性财政,结果是财政赤字的上升和国家债务的积累。财政赤字是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弥补赤字的途径: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政府借债又可分两类:一类是向中央银行借债,这实际上就是叫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或者说增加高能货币,这可称为货币筹资,其结果是通货膨胀,因而它本质上是用征收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来解决赤字问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弥补赤字常常用这种方式,但发达国家较少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类借债是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和外国举债,这可称为债务筹资。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胀,但会引起利率上升,从而会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货币供给。也会引起通胀。公债可以为预算赤字融资,但会造成巨大的利息负担:美国:利息支出/GDP的比重60年代为1.3%;90年代为3.5%。1992年底政府债务总量达4万亿美元,平均每人1.6万美元。债务—收入比率=一国债务/GDP债务—收入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公债的实际利率、实际GDP的增长率和非利息预算盈余。非利息预算盈余不变时,公债利率越高,产出增长率越低,债务—收入比率上升。非利息预算有盈余,实际利率有所下降,GDP不断增长,债务—收入比率下降。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债的看法:(1)内债和外债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种负担。还会造成下代负担。(2)外债对一国公民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内债不构成负担。长期中,政府会用发新债的办法还旧债;即使用征税办法来偿还公债,也只是财富再分配,对于国家来说,并未有财富损失;发行公债促使资本形成,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增加后代的财富和消费。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债的看法:(1)内债和外债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种负担。还会造成下代负担。(2)外债对一国公民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内债不构成负担。长期中,政府会用发新债的办法还旧债;即使用征税办法来偿还公债,也只是财富再分配,对于国家来说,并未有财富损失;发行公债促使资本形成,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增加后代的财富和消费。六、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根据财权和事权相一致的原则,采取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税收分为中央税(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险税)、地方税(财产税、公共设施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财产税)三种。支出分为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调节,主要依靠税收返还制度和中央政府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形式进行。第三节 货币政策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媒介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之所以称为商业银行,是因为早先向银行借款的人都经营商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负债业务主要是吸收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资产业务主要包括放款和投资两类业务。放款业务是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包括票据贴现、抵押贷款等。投资业务就是购买有价证券以取得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是指代为顾客办理支付事项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中央银行具有三个职能: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作为银行的银行,既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用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办法)。又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 作为国家的银行:第一,它代理国库,一方面根据国库委托代收各种税款和公债价款等收入作为国库的活期存款,另一方面代理国库拨付各项经费,代办各种付款与转账;第二,提供政府所需资金,既用贴现短期国库券等形式为政府提供短期资金,也用帮助政府发行公债或直接购买公债方式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第三,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第四,执行货币政策;第五,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 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所谓活期存款,是指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 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 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 存款总和(用D表示)同这笔原始存款(用R表示)及法定准备率(用rd表示)之间的关系为:D=1/rd1/rd为货币创造乘数,大小和法定准备率有关,准备率越大,乘数越小。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是有条件的。 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即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会全部贷放出去。 如果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厂商不愿意借款,或银行不愿意贷款,会形成超额准备金(ER)。超额准备率(re)实际准备率=rd +re第二,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如果存在现金漏出,也不能派生存款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rc)第三,基础货币:为存款扩张或货币创造提供基础的货币。H=Cu+Rd+Re;M=Cu+D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1.再贴现率政策。这是美国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借款统称为贴现。贴现的目的:为了协助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对存款备有足够的准备金。贴现增加,准备金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贴现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 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 但美国不经常使用它来控制货币供给。而且具有局限性。再贴现率政策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2.公开市场业务 这是目前中央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当联储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证券时,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将会以两种方式增加:如果联储向个人或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买进证券,则会开出支票,证券出售者将该支票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该银行则将支票交联储系统作为自己在联储账户上增加的准备金存款;如果联储直接从各银行买进证券。则可直接按证券金额增加各银行在联储系统中的准备金存款。当联储售出政府证券时,情况则相反,准备金的变动就会引起货币供给按乘数发生变动。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1)中央银行可及时地按照一定规模买卖证券。(2)操作灵活,便于灵活地进行操作,自由决定有价证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3)如果出现错误时,可以及时得到纠正。(4)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3.变动法定准备率 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 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而提高法定准备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 变动法定准备率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备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因此,这一政策手段很少使用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出售政府债券,再贴现率提高;买进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所谓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四、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第一种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影响产出,并不是因为改变了利率就改变了投资的成本从而改变了投资的需求,而是因为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资产组合,较低的利率会使人们把他们的财产转移到股票上,于是股票价格会上升,根据托宾的“q理论”,当股票价格更高时,企业就会进行更多的投资。 第二种理论,认为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的较低利率所带来的股票价格和长期债券价格上升,会使人们感觉更富有了,于是他们会消费得更多,从而使总需求增加了。第三种理论认为,政府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如购买债券,银行存款增加,准备金增加,超额准备金贷给企业(利率下降)或购买债券(债券价格上升),这些都会使企业投资增加。第四种理论认为,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还可通过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从而对总需求发生作用,尤其在实行浮动汇率情况下,当银行收紧银根,利率上升,国外资金流入,本币升值,净出口下降,从而总需求水平下降。 如果是固定汇率制,会使要达到的货币政策目标受到影响。第五种理论注重可利用的信用规模,认为中央银行的行动可促使银行发放更多或更少的贷款,或者以更宽松或更严格的条件发放贷款。 供给管理政策1、收入政策:2、人力政策:3、指数化政策:4、经济增长政策:第四节 资本证券市场一、股票和债券:二者都是证券,都是投资工具。广义证券包括商品证券、货币证券、资本证券。狭义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它是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股票与债券的区别:(1)性质不同:债券是一种发行者与投资者之间债权与债务关系的凭证,投资人有权到期按照约定收回本金和利息,但无权参与经营管理。股票是一种投资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凭证。投资者是公司股东,有权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也承担有限责任,不能退股,但可转让。(2)财务处理不同: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是公司的负债,支付的债息作为成本支出。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是公司的资产,股息红利都属利润分配。(3)收益风险不同:债券收益率事先确定,较稳定。股票收益由公司经营状况和其他一些因素决定,收益不确定,风险高。债券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股票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普通股:是指股东不加以特别限制、享有平等权利、并随着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大小而取得相应收益的股票。特点:发行量最大;标准股票;风险最大。优先股: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在分配公司收益和剩余资产比普通股具有优先权的股票。二、证券的发行与流通1、发行市场:发行股票的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债券的可能是企业和政府。证券认购:个人,机构证券发行方式:公募——上网发行;私募——向特定投资者发行。发行要:条件、审批、程序。发行价格:平价、溢价、折价。2、流通市场:二级市场三、证券的交易与价格1、证券交易的程序:(1)开户:证券账户;资金账户(2)委托:投资者告知券商交易证券的信息,券商代为进场申报,参加竞价成交。递单委托、自助委托、电话委托、网上委托。(3)成交:指买卖双方的价位与数量合适,达成交易的过程。价格优先、时间优先。(4)清算与交割:买卖双方结清价款的过程。(5)过户:变更证券所有者的手续。2、证券交易方式:(1)现货交易;(2)信用交易(3)期货交易;(4)期权交易3、证券交易的价格:股票价格:难以捉摸。股价指数:衡量股票市场价格总水平及其变动的相对指标。是一种加权平均数世界上主要:道琼斯指数(1884);标准普尔指数(1957);纽约指数(1966);金融时报指数(1935);日经指数(1950);恒生指数(1969)。我国:1、上证指数(1)30指数:1996年7月1日;青岛海尔、春兰股份、四川长虹、上海石化、湖北兴化、华北制药、通化东宝、伊利股份、上海汽车、邯郸钢铁、齐鲁石化、江南重工、沱牌曲酒、东方通信、鲁北化工; 第一百货; 陆家嘴; 申能股份、原水股份、葛洲坝、上海机场、广州控股、东方航空;爱建股份、东方集团、梅雁股份、东大阿派、清华同方、苏州高新、五矿发展。(2)180指数:2002年7月1日;浦发银行、乐凯胶片、五洲交通、青岛海尔、邯郸钢铁青旅控股、昌河股份、工大高新、齐鲁石化、航天机电宁沪高速、北亚集团、东北高速、益 鑫 泰 、太太药业天 津 港 、武钢股份、中体产业、金地集团、东软股份 东风汽车、天坛生物、北京巴士、沧州化工、中国国贸宁夏恒力、盘江股份、西单商场、首创股份、武汉控股抚顺特钢、鲁北化工、上海机场、上海建工、烽火通信巴士股份、钢联股份、上海贝岭、中化国际、华银电力华能国际、雅 戈 尔 、上海能源、江苏索普、民生银行九发股份、贵州茅台、浦东不锈、上港集箱、云大科技中铁二局、综艺股份 、宝钢股份、生益科技、深 高 速东方通信、中国石化、莲花味精、茉 织 华 、友好集团福建高速、兖州煤业、安阳钢铁、全兴股份、歌华有线锦 州 港 、用友软件、鲁银投资、浙江广厦、中牧股份青岛啤酒、国电电力、龙腾科技、复星实业、广电电子宁波海运、海信电器、大唐电信、复旦复华、悦达投资双鹤药业、山东铝业、申达股份、马钢股份、南京高科安彩高科、龙头股份、东方集团、葛 洲 坝 、紫江企业(90)第一百货、华北制药、凤凰光学、秦岭水泥、华联商厦、隧道股份、上海梅林、海南航空、大众科创、津 劝 业、青鸟华光、万杰高科、广电信息、东方明珠、同 仁 堂、广汇股份、新 黄 浦 、上菱电器、多佳股份、首旅股份、浦东金桥、四川长虹、中视传媒、路桥建设、联通国脉、上海医药 、云 天 化 、北京城建、中远发展、海欣股份、广州控股、海正药业、申能股份、春兰股份、清华同方、外运发展、爱建股份、首创科技、莱钢股份、南钢股份、原水股份、北京城乡、青山纸业、大恒科技、飞乐音响、内蒙华电、上海汽车、星新材料、爱使股份、星湖科技、亚盛集团、酒钢宏兴、飞乐股份、梅雁股份、稀土高科、烟台万华、青鸟天桥、仪征化纤、东方航空、中农资源、强生控股、中炬高新、郑州煤电、上海家化、陆 家 嘴、创业环保、宏图高科、亚星化学、哈药集团、亚泰集团、兰花科创、天房发展、沪昌特钢、伊利股份、杭钢股份、天通股份、尖峰集团、长春长铃、金健米业、广州药业、中华企业、广钢股份、太极集团、长江通信、浙江中汇、 张江高科、东湖高新、江西铜业、上海石化、中海海盛(90)四、证券投资收益及风险1、证券投资收益:(1)债券利息、股息、红利(2)资本利得即买卖差价。2、证券投资风险: (1)系统风险:A.市场风险:牛市、熊市、盘整B.利率风险: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C.通胀风险:通货膨胀发生。(2)非系统风险:A.行业风险;B.企业经营风险;C.违约风险。投资者降低风险:(1)合理选择投资对象,科学分析;(2)及时对政治、经济形势作综合分析与估计,抓住投资机会;(3)迅速掌握证券市场信息、微观经济信息、交易信息;(4)懂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会看走势图。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一、20世纪30年代1、经济危机的爆发,凯恩斯革命开始,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理论得到认可。2、新古典综合派形成:凯恩斯的经济学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相结合。使凯恩斯经济学得到了发展与补充:P627二、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和主张为西方所重视。三、20世纪70年代滞胀出现,新古典综合派的地位动摇。因此受到其他学派的攻击:(1)货币主义学派: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2)供给学派:主张降低税率刺激供给。但方案执行却加重了滞胀,很快被放弃。(3)理性预期学派:强调理性预期对经济行为与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四、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形成,不是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因袭,吸纳了各学派的精华和观点,引进了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户效用最大化的假设,吸纳了理性预期假设。

宏观经济、橡胶轮胎2020市场预测!

6月5日,“2020中国橡胶年会”第二场会议如约在线上正式对行业开放,“经济展望与产业革新”的会议主题吸引了橡胶行业内众多企业和机构的关注。疫情和经济下行下,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对橡胶轮胎行业有怎样的影响?橡胶轮胎行业何时能够快速复苏?16位大佬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发言。疫情过后宏观经济如何?在今天的会议上,我国知名经济学家、国务院特约研究员陈全生老先生的发言反响尤为热烈,陈老先生在70分钟的时间里,为我们详细描述了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受疫情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一季度GDP增长-6.8%,比2019年底降低了12.9%。面对疫情在全世界蔓延,世界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据联合国5月13日预测,2020年世界经济将萎缩3.2%。预计2020年和2021年的累计产出损失将近8.5万亿美元。联合国预测,疫情控制不仅取决于公共卫生措施,还取决于各国保护工作和收入能力,特别是保护社会最脆弱成员的能力。世界贸易组织对今明两年全球GDP的乐观预测,全球2020年萎缩2.5%,2021年增长7.4%。悲观2020年萎缩8.8%,2021年增长5.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则认为,全球经济2020年将急剧收缩3%。2020年亚洲经济增长将陷入停滞。在汽车类商品零售值与产量累计增长方面,2020年汽车类产量2月份下滑45.8%、3月份下滑44.6%、4月份下滑32.3%。汽车类商品零售2月份下滑37%、3月份下滑30.3%、4月份下滑22.6%。目前,虽然汽车行业的生产有所回升,但重要的是汽车消费水平的增长脚步仍然落后,国家要实施的资金政策预计将实在惠及企业、产生有效促进作用。2020年轮胎市场预测倍耐力集团研发知识管理与法规全球主管Marco Spinetto对欧洲的轮胎行业发表了看法。他表示,虽然欧洲轮胎工厂已经开工,但全世界的供应链什么时候能畅通还不清楚。疫情对欧洲消费者的心理的也产生了影响,买车不再是他们的首选目标。隔离政策使大家的购物习惯也发生了变化,网购趋势明显,使物流运输由长途变成短途。4月初,欧洲轮胎行业停产了90%以上,欧洲行业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这次危机。倍耐力也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这次危机,比如捐款捐物到捐医疗设备,同时也为供应商和代理商提供帮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面对2020年的经济局面,倍耐力谨慎预测2020年全球的GDP将下滑约2.8%,全球整个汽车轮胎市场预期将下滑约19%。由于汽车产销量的下滑,原配轮胎将下滑约21%;由于各国的隔离旅游限制政策,全球替换轮胎渠道将下滑约18%。对此,倍耐力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盈利的措施。深刻解读经济及产业趋势第二场会议邀请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凤海作会议致辞。王凤海表示,“风雨兼程二十载,初心不改中国梦”,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上期所一直以来坚持以实体经济服务为己任,疫情期间还特地免除了天然橡胶等所有期货品种的交割手续费,未来将继续利用自身优势帮助橡胶轮胎企业合理地使用期货工具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印度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的秘书长Rajiv Budhraja为与会者分享了“印度汽车和轮胎工业展望及疫情的挑战和机遇”,他用全面且精彩的数据描绘了印度汽车轮胎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恢复预期。他认为,印度消费导向、发展风向已经有了变化,但本质的消费力和政策驱动仍然是产业恢复的关键,预计印度的汽车和轮胎行业会在2022年里实现快速复苏,印度的轮胎工业仍将保持强劲的竞争能力。青岛万龙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彦臣用一篇充满科技感的报告,为参会者详细描绘了5G时代轮胎智能工厂的构架模型,以及实现平行智能工厂的三个阶段设想,他指出,智能化、信息化的改造被认为是在投资未来,与5G技术融合能有机地解决轮胎制造仍存在的缺陷,快速提升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国际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项目总负责人Roxanna B.Petrovic开启了今天的下半场会议,她详细分析了全球范围内这8种主要合成胶种的产能产量、以及供需情况。她也着重提到,医疗行业成为了目前合成胶行业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在经济有所恢复之后,电动汽车产业的合成胶需求将值得企业去关注。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会长梁爱民带来了以“中国合成橡胶市场的行情与展望”为题的发言,他指出,目前我国的50家合成胶生产企业形成的年总产能已达605万吨,占到了全球的30%,各类产品也具备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在未来,质优价廉的高端产品将是大势所趋,成为我国合成胶产业的主攻方向,也愿我国的SR行业能早日跻身世界一流。作为橡胶产品制造的血液,天然橡胶的价格、供需等广为行业人士关注,那么在这场疫情的期间以及疫情过后,为了让行业人士更好地了解天然橡胶市场的发展情况、供需和价格,以及将会出现怎样的新趋势、新业态,本次年会特意邀请了天然橡胶行业的两位大咖做了分享。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的高级分析师Jom Jacob在发言中表示,今年的第一季度中国以及世界的天然橡胶消费量分别下降了34%、18.9%之多,预计全年的消费量将均会有6%左右的降低。受消费端影响,目前的天胶价格仍处在下降趋势中,全年的产量预计也因此将降低4.7%。他在最后总结到,虽然现在的经济呈现出回暖的趋势,但在今年来说,各国政府采取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以及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度仍然是天然橡胶产业兴盛与否的决定因素。亚汇达金融顾问私人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黄达预测到,目前全球的经济远没有走出衰退期,第三季度仍有几率迎来进一步的萧条。天然橡胶价格在今年大概率仍会显示疲软,全年的价格将在1美元/千克到1.2美元/千克间波动,直到2021年底才有机会实现上涨。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二部高级经理胡慧作为会议的压轴发言,为大家介绍了“天然橡胶衍生品市场运行情况”,截止4月底,上期所20号胶期货的累积成交金额已接近1500亿元之多,这为维护行业原材料的高质量、高效率的供应发挥了力量,并希望更多有想法的企业也可以参与进来,提升自身合理运用期货工具的能力,为企业谋取更大的利益空间。6月5日的会议主办方还特意邀请了轮胎、胶带、机械模具及经销商等7个行业的大佬为行业发声,分别是山东豪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伟先生,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倪雪文,云南集力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仁恩,倍耐力集团研发知识管理与法规全球主管Marco Spinetto,际华集团的副总经理容三友,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耿亮及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福云,7位行业大咖从自身企业出发对疫情期间及之后的发展做了分析和展望。继第一场“2020中国橡胶年会”成功举办后,6月5日的会议仍然受到了行业的极大关注,经济形势及产业升级的内容引发了参会者的广泛讨论,第三场线上直播将在6月11日正式开启,会议的主题是“企业经营与市场探索”,详细议题和会议流程将在之后陆续公布。本次会议得到了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特约支持,支持单位有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蔚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斯递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京博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国贸通大数据有限公司等,会议官方合作展览RubberTech China也对本次线上直播的贡献了极大力量。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证券投资学课程设计论文怎么写?关于宏观经济分析的。。。。急~~`

3 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3.1 宏观经济政策连续稳定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根据形式的需要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其核心思想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连续实施6年的扩大内需方针和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已经发挥了累积效应,有效地克服了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不利影响,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高速发展。2004年黑龙江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9.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03年增长22.1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9.4亿元,增长19.8 ,地方财政支出758.5亿元,比2003年增长20.4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97.5亿元,增长l8.4 。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教育、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农林、科技等支出分别比2003年增长31.7 、22.6 、44.8 、32.7 和37.3 ,均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2004年配合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黑龙江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国家鼓励的产业和建设项目,利用国家政策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投资重点放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国有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生态环境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上。3.2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2004年国家振兴东北新政策有四项:①按照增值税改革的方向,对东北的装备制造业等八大行业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金予以抵扣;②对具备条件的部分矿山、油田适当降低资源税税额标准;③按照所得税改革的方向,适时提高计税工资税前标准,以减轻企业税赋;④允许商业银行采取进一步措施,处置不良资产或自主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以装备制造和能源消耗型企业为主要经济结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大量不良资产的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而言如沐春雨。另外,国家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东北适当豁免历史欠税;适当降低资源税税额标准;对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企业新购进设备进行税收优惠;中央政府在一般转移支付时,适当倾斜于老工业基地,简化老工业基地审批程序;鼓励企业使用先进的国产装备。通过这些政策贯彻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降低了资源型城市居多的我省经济转型所产生的改革成本,同时有利于催生新的成长性企业落户以及民间资本、外资的流人。鼓励使用国产装备,能够为改造的企业迅速回流资金,收回成本,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升级与改造奠定经济基础。国民经济整体持续、稳定增长为国家宏观层面上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小康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4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4.1 农业基础地位加强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78年全省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1.0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3.5 。2003年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502.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3 9,5。畜牧业总产值达294亿元;200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 130亿元,比2003年增长18.5 。绿色食品种植面积166万hm ,增长31.5 ,绿色食品产业继续较快增长,有效的带动了农民的产业调整和收入的增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说明农业生产本身有了较大改善,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4.2 粮食主产区扶持政策效果明显2005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2004年、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减免农业税及对粮食直接补贴、对良种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4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964.67万hm ,产量为3 135万t,播种面积比2003年增加153.20万hm。,增幅为18.88 ;2004年粮食总产比2003年增加6 22.7万t,增幅达到24.79 9/6。农民纯收入也冲破了几年在低谷中徘徊的窘境。出现了恢复性增长,2004年达到了3 010元的历史新高。5 农业国际化面临机遇和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农业问题是中国加入WTO谈判的焦点之一。经过谈判。我国在农产品关税减让、关税配额、出口补贴、农业补贴和农业领域的服务贸易等问题上,做出了相应的承诺,农业国际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黑龙江省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和长期开发建设。造就了农业的庞大产出和持续供给,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内在的动力。2003年黑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双向增长,农产品贸易增长幅度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为8.04亿美元,其中出口7.56亿美元,增幅为79.13 ,占全省总出口额的26.34 ;进口0.48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9.12 。农产品贸易顺差为7.08亿美元。黑龙江省农业国际化同样面临着种种考验:虽然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但必须认识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优势正逐渐丧失、农副产品尚不具备规模效应的事实}农产品贸易的地理方向单一,主要集中于东亚、东南亚和俄罗斯 ;农产品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并没有消除,在一定程度上有加强和隐蔽的趋势。因此,今后应提高有生产优势的出口粮食质量,稳定和扩大粮食出口、增强畜牧养殖业的竞争力;同时采取多种贸易方式,降低贸易风险,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多元化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6 结论与评述上述分析可知,黑龙江省无论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国家政策的倾斜,还是农业、农村政策的改进以及农业国际化的现状等方面都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实现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过程中,农业和农村依然是重点和难点,除了上述的宏观经济条件外,依然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由于人地矛盾并不十分尖锐,致使黑龙江省农民恋地情结较重,且短期内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因此,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发展农业相关产业上,以保持持续的农业产出和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应顺应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倾斜的机遇,根据区域农业资源结构特点,优化和升级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起对粮食主产区农民补贴的长效机制,拓宽农业开放领域,加大开放程度,在开放、改革、交流、互动中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业经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参考文献:[1]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03-205.[2] 王树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果明显EJ].党的生活,2005,(3):Z2—25.[3] 曲伟.黑龙江年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1-24.[4] 李孝忠,周慧秋.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EJ].统计与咨询,2005,(3)。10-11.

利用IS--LM模型说明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是如何搭配使用来消除紧缩缺口的?

在经济萧条时,IS曲线中消费C和投资I都不足,IS曲线向左移动,为了保证有效需求不过度萎缩,就需要增加政府采购G,减少税收收入T,即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又重新向右移动达到均衡水平。 而在经济萧条时,因为面临银行倒闭的风险增大,人们都希望把账户中的存款换成现金拿在手里,银行体系中的货币量减少。同时,银行为了避免挤兑,纷纷收回贷款变成货币储备,造成货币乘数减少,货币供给减少,LM曲线向左移动;为了维持货币供应数量满足需求,中央银行就需要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为银行体系注入资金,让LM曲线重新向右移动到均衡点。 希望帮到了你,满意请点击“选为满意答案”及时采纳,谢谢!

002939 长城证券走势?长城证券的宏观经济分析?长城证券股票诊股手机?

证券行业,一直是牛股辈出的优质赛道。随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居民财富的增长、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及市场各项制度的逐渐完善,中国股票二级市场的活跃度稳步提升,这给证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少的空间。长城证券是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主角,它是国内最大的券商企业之一,是不是值得我们投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在开始分析长城证券前,先分享一份整理好的证券行业龙头股名单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证券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看公司介绍: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1996年5月,将100多家营业部设在了全国的主要城市内。公司控股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长城证券投资有限公司、长城长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同时是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两家基金公司的主要股东。经过二十余年的摸爬滚打,长城证券已经成长为一家资质齐全、业务覆盖全国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建设成多功能协调发展的金融业务体系。介绍完公司的基础概况后,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家老牌券商具备优势的究竟还有哪些。亮点一:主要股东实力雄厚、均衡多元的股东结构公司控股股东为华能集团下属的华能资本,其他主要股东包括深圳能源及深圳新江南(招商局集团下属企业)等,主要股东及其关联企业拥有强劲的实力,配合其资源整治工作,深化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公司的股东总共是23家,其中包括了国有成分和民营性质,展现出了均衡多元的股东结构,有利于公司更好地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良好的经营机制。 亮点二:拥有业务全牌照,分支机构布局合理广泛公司还配置了具有全牌照、综合性等特点的业务平台,把各类证券业务都算在内。分支机构在全国很多重要地区都有分布,在布局方面不但合理还广泛,全国27个省级地区已被布局了,公司从创建开始到现在已设立北京、杭州、广东、上海、前海等12家分公司,在全国累计设有109家营业部,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等主要城市。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长城证券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长城证券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中国股市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在行业中早被视为了一种新常态。中国证监会将增强对券商风险的把控,行业推进"风险管理全覆盖"的目标进行着。在经济增长新区动力逐渐达成的趋势下,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速度持续增强,证券行业将会有新的战略机遇来临,彻底开启成长空间,市场竞争将明显加剧。传统业务的竞争是一直存在的,创新业务的快速增长将会为发展带来一种新趋势。综上所述,证券行业属于是牛股辈出的一个行业,不论是美国股市抑或是日本股市,都有这样的盛况出现。随着国内对金融的重视力度一直提高,未来证券行业还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想更准确地知道长城证券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长城证券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长城证券还有机会吗?应答时间:2021-12-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了解宏观经济学和股票有什么好处

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在证券投资领域中,宏观经济分析非常重要,只有把握住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才能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作出正确的长期决策;只有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因素的变化,才能抓住证券投资的市场时机。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结构变动息息相关。这里的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是指整个市场的平均投资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就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的反映,因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与成千上万的不同企业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宏观经济是各个体经济的总和,因而企业的 投资价值必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中综合反映出来,所以,宏观经济分析是判断整个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关键。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证券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或挤出泡沫,或促进经济增长,这些政策直接作用于企业,从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企业效益,并进一步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证券投资必须认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以准确把握整个证券市场的运动趋势和各个证券品种的投资价值变动方向。这无论是对投资者、投资对象,还是对证券业本身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总供给。2、总需求。在进行总供给形势分析时,人们会考虑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和这一数值的同比增长情况。进一步细分,人们会区别所有制分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公司增长情况。重工业增长与轻工业增长的比较也十分重要。在1999年上半年,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反映出政府投资拉动的力度和消费低靡的状况。成品钢材、铜材、铝材、水泥、化肥、化学农药等主要原材料的产量,耐用消费品及信息通信产品生产情况,以及全国发电量、运输量增长情况均能反映总供给状况。不过,在分析基础产品增长的时候,应当意识到基础产品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例如,发电量的多少,在以往一直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但由于许多行业从高能耗变为低能耗,因此即使发电量增长相对缓慢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同比例推断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了。扩展资料:分析意义: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在证券投资领域中,宏观经济分析非常重要,只有把握住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才能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作出正确的长期决策;只有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因素的变化,才能抓住证券投资的市场时机。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证券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或挤出泡沫,或促进经济增长,这些政策直接作用于企业,从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企业效益,并进一步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宏观经济分析

影响证券价格的宏观经济因素有哪些

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劵市场价格的影响有6个方面:一,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率二,经济周期对股市的影响。经济周期的变动对企业营运及股价的影响极大,例如经济衰退期,股票价格会逐渐下跌,经济复苏期股票价格又会逐步上升。危机,繁荣。三,物价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普通商品价格变动对股票市场有重要影响,一般五家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票也下跌。四,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双重作用,它对股市既有刺激作用又有抑制作用。适度的通货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多余的社会购买力就会进入股市。当通货现象严重时,将会推动利率上升,资金从股市中流出,导致股价下跌。五,利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利率下降,股价上涨,利率上涨,股价下跌。六,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货币升值,股价就会上涨,反之,其货币贬值,股价也随之下跌。总之,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劵市场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也是全局性的和长期性的。

应用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在证券市场中的应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需要注意,1、公司经营效益。2、居民收入水平。3、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4、资金成本。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途径:公司经营效益,居民收入水平,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资金成本。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常不通过以下途径

一、理性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调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弥补市场失效、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行为或其它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体制的根本转轨尚未完全实现,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强烈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目前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所在。  下面先从股票市场的特点着手分析:  (一)股票市场的特点  股市当前几个独有的特点:  1.根本制度尚不完善,存在一定政策干预市场状况。  2.主要的外生变量是:宏观经济形势、经济政策、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调控。其中以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调控最为重要、最直接。  3.股市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成长快,不规范,但处于快速变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之中。  4.与其他股市一样,股市具有周期波动的运动规律。某一时段的状态与过去的状态相关,在外界作用消失或不变的情况下,股市将按其自身规律运行。可以看出,经济形势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它还会改变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经济形势好,投资者对前景乐观,投资就会积极;经济形势不好,投资者对前景悲观,投资时就会格外谨慎。此外,财政政策对于股市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改变或部分抵制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从而间接的作用于股票市场。政府通过扩大投资,就会对部分行业、板块产生有利影响。减税同样会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公司利润,间接促进股市繁荣。同时,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直接而重大的。  (二)宏观经济与股市的走势的联系  而且股票市场的走势跟宏观经济是高度相连的。在股市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可见.股票市场的走势跟宏观经济是高度相连的。现在随着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在社会上影响面和渗透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股票市场。在股票市场中要获得一个好的投资回报,两个方面首先要对行业和上市公司,要挖掘出一个最好的企业,就是本身有增长潜力的企业。另外,股票市场是随着宏观经济一起潮起潮落的。如果不把握好宏观经济走势在股票市场对于大势的判断,就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把握好宏观经济走势对股票大势的影响非常重要,也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着在股票市场中的收益率。

宏观经济影响证券市场的途径

a、企业经济效益:宏观经济运行趋好,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上升,证券市场市值自然上涨。b、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周期处于上升阶段/在提高居民收入政策作用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拉动消费需求,增加相关企业经济效益,促进证券市场投资需求。c、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宏观经济趋好对公司效益及自身收入水平预期上升,“人气”上升,证券市场平均股价走高。d、资金成本: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国家相应的经济政策变化,居民、单位的资金持有成本变化储蓄与投资比例变化影响证券市场走向。

为什么宏观经济变动是影响证券价格变动的基础因素

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但基zhi本上可分为以下三类:市场内部因素,基本面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内部因素它主要是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即资金面和筹码面的相对比例,如一定阶段的股市扩容节奏将成为该因素重要部分;基本面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公司内部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主要是能影响市场中股票价格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经济景气循环,利率,财政收支,货币供应量,物价,国际收支等,公司内部因素主要指公司的财务状况;政策因素是指足以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国内外重大活动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重大事件,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政策的变化,新颁布法令和管理条例等均会影响到股价的变动。

举一些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股市运行的例子,要详细一点的

  经济周期及对股市的影响  宏观经济变动,呈现复苏、高峰、衰退和谷底反复循环的周期性波动。  (1) 复苏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经过最低谷之后出现缓慢复苏的势头,产出、就业、消费开始增加,企业业绩回稳,开始派发股利,投资者发觉持股有利可图,于是纷纷购买,使股市缓缓回升。  (2) 高峰  经济增长加速,人们对前景预期乐观,消费欲望刺激物价和生产,企业盈利大增,股利相应增多,股票价格上涨至最高点。  (3) 衰退  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利率提高,企业成本上升,产品滞销,利润相应减少,股利也随之不断减少,持股的股东因股票收益不佳而纷纷抛售,使股票价格下跌。  (4) 谷底  整个经济生活处于百业待兴的萧条局面,需求严重不足,大量的企业倒闭,失业率高,人们对预期悲观。企业整体盈利水平极低,股票持有者纷纷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使整个股市价格大跌。  经济周期对股价变动影响明显,也受到人们对未来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股价变动通常比实际的经济周期变动要领先一步。在复苏之前,股价已经回升;经济周期尚处高峰阶段时,股价已有不小跌幅;经济仍处谷底末期,股市已开始从谷底回升。这就是股市的"睛雨表作用"。  正所谓"选股不如选时",根据经济循环周期,经济复苏至高峰期才是股票投资的最佳时机,而衰退期、谷底阶段的投资策略应以保本为主。另外,不同行业的股票在不同经济周期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能源、制造(机械、电子)业股票在股市上升初期往往涨幅领先;公用事业股、消费弹性较小的日用消费品部门的股票在下跌趋势的末期则发挥较强的抗跌能力。这是投资者在确定投资组合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常见的宏观经济指标及对股市的影响  读者在新闻中常常会接触到一些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外贸形势等。这些指标由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对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具有重要作用。  (1)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经济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一般按年统计),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这些产品和劳务的界定以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为标准,举个例子说,康佳在俄罗斯设厂,其产值不予计入;可口可乐在中国设厂,其产值计入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速度,反映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程度。1998年在我国的一句流行口号:"保八",指的就是力争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  GDP指标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国内生产总值持续、稳定地增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增长,则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上升,人们生活水平改善,股票的内在含金量以及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使股票价格上涨,股市走牛。  而经济结构不合理,高通胀下呈现的GDP高速增长,是泡沫经济的表现,经济形势有在矛盾激化中恶化的可能,企业成本上升,重复建设最终导致供大于求,居民实际收入 下降,各种因素引发股票价格的大跌。  若在宏观调控下国内生产总值出现减速增长,受政策收缩,增长减缓影响,股票价格有一个下跌的过程。随着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显现,社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经济矛盾逐步缓解,股票市场也会体现对经济向好的预期而出现平稳渐升的态势。  (2) 物价指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物价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平均价格与基准期平均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用于说明两个不同时期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目前常用的有社会零售物价指数、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等。物价指数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大于100,表示物价比基准期上升;小于100,则表明物价比基准期下降。  当物价指数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则形成通货膨胀;反之,则易发生通货紧缩。  过度的通货膨胀(幅度接近或超过10%),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居民收入下降,经济环境恶化,对股票市场不利;而通货紧缩时,物价持续走低,需求无法启动,企业经营困难,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乐观,这时股票市场同样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3) 失业率  失业率的变动与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同步。失业率低,也就是就业率高,居民生活稳定,消费、投资欲望强,对股市起强有利。过高的失业率不仅影响个人投资意愿,而且会影响社会整体情绪,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股市因此震荡走低。  (4) 利率  利率体现了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资金借用报酬。利率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市场中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市场繁荣之时,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上升;市场疲软之时,资金供过于求,利率下降。从另一个角度看,利率上升,抑制资金需求,经济发展降温;利率下降,刺激资金需求,经济发展回暖。利率的变化反作用于资金供求,从而作用于经济发展,因此成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利率的升降与股价的变化呈反向关系:当利率上升,公司财务费用上升,公司预期盈利下降,而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上涨,资金流向银行储蓄和债券,股票价格相应下调;反之,股票价格就会上涨。从1996年5月~199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7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从前6次降息消息出台时股市的表现看,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冲高回落的现象,这有利好见报前大市已经急速冲高的因素,也有国内股市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尚未解决原因,不能简单理解为利率与股价的反向关系不存在。在经过7次降息后,利率水平下降很大,对刺激企业生产和居民投资倾向将起到深远的影响,也为动作规范,业绩稳步增长的上市公司股价上扬构成实质性的支撑作用。  (5)汇率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出来的价格。  汇率变动受到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的经济因素集中到一点,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如果国内经济结构合理,财政收支状况良好,物价稳定,经济实力强,商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出口贸易增长,其货币汇率坚挺;反之,则货币汇率疲软,面临贬值压力。汇率的变动也会对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本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也会导致资金外流,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外汇行情与股票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稳中有升,吸引外资流入,经济形势稳步发展,股价就会上涨,一旦其货币贬值,股价随之下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起始于泰铢贬值,外资抽离,股市狂泻,并迅速在周边国家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引至全球股市的大幅波动。  现阶段我国股市、汇市仅保持适度有限的开放,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独善其身是很难做到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和吸引外资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纺织、外贸、开发区建设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股价随之出现滑落,如凯地丝绸、厦门国贸,赫赫有名的浦东"四大天王"中的陆家嘴、外高桥、浦东金桥,主营业务受到极大冲击。  (6)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了保证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通过税收等渠道集中的公共性资金收入;财政支出是指为满足政府执行职能需要而使用的财政资金。  财政收与支的平衡关系对社会供求的总平衡发生影响,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财政收大于支出为财政盈余,采用结余政策和压缩财政支出,可以减少社会总需求,给过热的经济降温,股市应呈现下跌的趋势;财政收不抵支出为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需求,拉动经济的功效,股市会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强势。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其实现途径包括( )。A.企业经济效益B.居民收入水平

【答案】:ABC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证券市场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其对证券市场影响的实现途径包括企业经济效益、居民收入水平、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资金成本。

为什么说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变动最重要的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劵市场价格的影响有6个方面:一,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率二,经济周期对股市的影响。经济周期的变动对企业营运及股价的影响极大,例如经济衰退期,股票价格会逐渐下跌,经济复苏期股票价格又会逐步上升。危机,繁荣。三,物价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普通商品价格变动对股票市场有重要影响,一般五家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票也下跌。四,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双重作用,它对股市既有刺激作用又有抑制作用。适度的通货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多余的社会购买力就会进入股市。当通货现象严重时,将会推动利率上升,资金从股市中流出,导致股价下跌。五,利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利率下降,股价上涨,利率上涨,股价下跌。六,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货币升值,股价就会上涨,反之,其货币贬值,股价也随之下跌。总之,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劵市场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也是全局性的和长期性的。

你认为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会对证券投资有何影响?请选取一个方面举例说明。

比如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上调银行记录,提高银行准备金率,限制银行贷款,就是明显的宏观经济调控,压缩经济,这样市场流动资金就会明显的下降,市民消费降低,流入证券市场的资金就会更少,交易降低。

以下关于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A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间的关系具体如下:①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迅速地影响证券市场;②财政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具有持久但较缓慢的影响;③汇率政策的调整从结构上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具体体现在:本币汇率贬值,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出口型企业将受益,此类公司的证券价格就可能上涨;本币汇率贬值,将导致短期投机套利性资本流出本国,使本国的证券市场资金供给减少,证券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反之,本币汇率升高,不利于企业出口,出口型企业与产业效益下滑,证券价格下跌;本币汇率升值,如果市场预期汇率还有进一步升值的空间,则国际短期套利资本会大量流入本国,增加本国的证券市场资金供给,推动证券价格上涨。综上,A项当选;BCD项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证劵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并对上证指数未来走势进行预测。

1)我国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一阶段。因其涉及投资的情况。比如通常在经济扩张阶段,投资力度会比较大。(2)未来是有通货膨胀预期还是通货紧缩预期,伴随的失业情况。因为这些关系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比如若未来可能发生通胀,宏观调控可能会采取预防措施:收缩流动性,减少财政支出。(3)国家现阶段实行的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无论是宏观调控或者微观管制都应予以关注。比如我们国家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尤其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4)国际市场情况。现在经济全球化,国际间相互影响加大,国际资本市场也呈联动态势。比如美国的经济政策以及美国三大股指都会对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全世界可都盯着美联储。(5)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如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因为这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如哪些产业会得到政策支持,经济工作重点等等(6)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很多也是国家产业政策的体现,支持的产业会减免税收,比如:出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限制的会增加课税,比如:加征环境税。与股市直接相关的有证券交易印花税,但证券交易印花税不会经常调整。在实际操作中,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央行货币政策,通涨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产业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股市的行情需要宽松的流动性支撑,央行的货币政策一有转向之苗头,就会引起股市震荡。今年上半年国家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几乎出来一则就会引起相关板块的炒作。还有扩大内需政策:汽车家电等等,也是这样。股市炒题材很常见

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关于“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影响”的论文

一.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有直接的影响。货币政策是政府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通常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等政策目标。无论是中央银行采取的政策手段,还是最终的货币供应量变化,都会影响股票价格,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存款准备金制度1.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市场资金趋紧,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减少,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投资者会减少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证券市场不再活跃,进而推动股票市场价格下降。2.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增加,市场资金趋松,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投资者会增加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证券市场会活跃起来,进而推动证券市场价格上升。(二).再贴现政策手段1.中央银行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提高再贴现率,收紧银根,使商业银行得到的中央银行贷款减少,市场资金趋紧,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减少,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投资者会减少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证券市场不再活跃,进而推动股票市场价格下降。2.中央银行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降低再贴现率,放松银根,使商业银行得到的中央银行贷款增加,市场资金供应相对宽松,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投资者会增加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证券市场会活跃起来,进而推动股票市场价格上升。再贴现率又是基准利率,它的提高必定使市场利率随之提高。资金供应趋紧和市场利率提高将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再贴现率的下降必定使市场利率随之下降,股票市场价格相应提高。(三)公开市场业务1.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出售证券,收紧银根,一方面,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投资者可用于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减少,证券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在收回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的供应,可能使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也会使证券价格下降。2.中央银行放松银根时,一方面,基础货币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增加,推动证券市场活跃,证券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买入证券,在投放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需求,可能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也会使证券价格上升。总之,中央银行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资金面较为宽松,大量游资需要新的投资机会,股票成为理想的投资对象。一旦资金进入股市,引起对股票需求的增加,立即促使股价上升。反之,中央银行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资金普遍吃紧,流入股市资金减少,加上企业抛出持有的股票以获取现金,使股票市场的需求减少,交易萎缩,股价下跌。二.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或赤字、财政税收和补贴、国债政策等手段影响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对于刺激或者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有相对直接的效果。财政指出下降会直接减少对社会产品与劳务的需求,税率上升也会立即减少消费者的收入,从而导致消费的快速下降。财政支出减少,税率下降,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财政政策也是政府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国家预算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能全面反映国家财力规模和平衡状态,并且是各种财政政策手段综合运用结果的反映。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功能,会起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反之,财政结余政策压缩财政支出,具有缩小社会总需求的功能,会抑制经济的发展速度。1.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2..或是通过增加财政盈余或降低赤字,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经济增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改变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进而影响企业利润水平和股息派发。(二)通过调节税率影响企业利润和股息。税收调节经济的首要功能是调节收入分配,也就是税收的转移功能。另外,税收还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结构,财政部门通过设置税种和差别税率能够达到调节供求结构的效果。在经济萧条时期,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这时,政府降低税率可以刺激企业扩张投资,提高总需求;在经济过度繁荣时期,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的办法抑制企业投资冲动,降低总需求。1.提高税率,企业税负增加,税后利润下降,股息减少。公司的可分配利润减少,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小,投资者不再投资于证券市场而是采用其他投资手段,使证券市场投资减少,从而推动证券价格下降。2.降低税率,企业税负减少,税后利润增加,股息增加。公司的可分配利润增加,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大,投资者投资于证券市场而不是采用其他投资手段,使证券市场投资增加,从而推动证券价格上升。(三)国债发行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国债是政府用来调节总体经济以及经济结构的手段。通过发行国债,政府可以调节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将部分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以信用的方式集中到政府手里,以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国债还可以帮助政府在调节国民收入时使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将部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成投资基金,用于农业、交通、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国债发行量的增加和减少,对于调整基准利率有一定影响,而基准利率变化对于市场利率的变化也有影响,因此,国债政策也能够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经济增长。国债发行量会改变证券市场的证券供应和资金需求,从而影响股票价格。1 .国债发行量增加,市场上有一部分资金流向国债投资,使市场上的资金减少,投资者可用于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减少,证券市场价格下降。2 .国债发行量减少,市场上流向国债投资的资金减少,使市场上的资金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增加,证券市场价格上升。三.市场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一)绝大部分公司都负有债务,利率提高,利息负担加重,公司净利润和股息相应减少,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利息负担减轻,公司净盈利和股息增加,股票价格上升。(二)利率提高,其他投资工具收益相应增加,一部分资金会流向储蓄、债券等其他收益固定的金融工具,对股票需求减少,股价下降;利率下降,对固定收益证券的需求减少,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对股票的需求增加,股票价格上升。(三)利率提高,一部分投资者要负担较高的利息才能借到所需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如果允许进行信用交易,买空者的融资成本相应提高,投资者会减少融资和对股票的需求,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投资者能以较低利率借到所需资金,增加融资和对股票的需求,股票价格上涨。四.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较复杂,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场的作用,又有抑制股票市场的作用。通货膨胀是因货币供应过多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在通货膨胀之初,公司会因产品价格的提升和存货的增值而增加利润,从而增加可以分派的股息,并使股票价格上涨。在物价上涨时,股东实际股息收入下降,股份公司为股东利益着想,会增加股息派发,使股息名义收益有所增加,也会促使股价上涨。通货膨胀给其他收益固定的证券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通货膨胀风险,投资者为了保值,增加购买收益不固定的股票,对股票的需求增加,股价也会上涨。但是当通货膨胀严重、物价居高不下时,企业因原材料、工资、费用、利息等各项支出增加,使得利润减少,引起股价下降。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社会经济秩序紊乱,使企业无法正常地开展经营活动,同时政府也会采取治理通货膨胀的紧缩政策和相应的措施,此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更大。五.汇率的调整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汇率的调整对整个社会经济影响较大,有利有弊。传统理论认为,汇率下降,即本币升值,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不利于进口而有利于出口。汇率变化对对股价的影响要看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而定。若汇率变化趋势对本国经济发展影响较为有利,股价会上升;反之,股价会下降。具体地说,汇率的变化对那些在原材料和销售两方面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国家和企业的股票价格影响较大。若一过国际收支连续出现逆差,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会采取提高国内利率和提高汇率的措施,以鼓励出口减少进口,股价就会下跌;反之,股价会上涨。

股票投资对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作用?

股市对经济的作用,常言会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我觉得股市与经济是相互作用的,有作用力,也有反作用力。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兄弟,相辅相成,互帮互助。

宏观经济分析如何影响证券价格走势

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宏观经济变动是影响证券价格变动的基础因素证券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上市公司是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因此证券市场价格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经济问题。宏观经济变动影响证券价格变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 货币政策对证券价格的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一、利率一般而言,利率与证券市场表现为负相关。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原因在于:利率是计算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当利率上升时,同一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下降,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反之则股票价格上升。 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股票价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增加公司的盈利,股票价格也将随之上升;反之,利率下降,股票价格就会下跌。利率降低,部分投资者将把储蓄投资转为股票投资,需求增加,促成股票价格上升;反之,若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存款,致使股票价格下降。二、汇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汇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对于股市来说,本国产品竞争力减弱,出口型企业利润受损,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一驾陷入困境,股市自然下跌。三、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这就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四、货币供应量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地能够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应着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地减少,证券市场价格便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对再贴现资格加以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证券市场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会导致证券市场行情上扬。五、利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来说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二、 GDP与证券市场的关系GDP变动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GDP的持续上升表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制约经济的各种矛盾趋于或达到协调;相反,如果GDP处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状态,不均衡的发展可能激发各种矛盾。证券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也会对GDP的变动作出反应。下面对几种基本情况进行阐述。一、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时证券价格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时,伴随总体经济成长,上市公司利润持续上升,股息和红利不断增长,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产销两旺,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小,从而公司的股票和债券得到全面升值,促使价格上扬。人们对经济形势形成了良好的预期,投资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增加了对证券的需求,促使证券价格上涨。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都不断得到提高,收入增加也格增加证券投资的需求,从而证券价格上涨。二、高通胀下GDP增长时证券价格当经济处于严重失衡下的高速增长时,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这将表现为高的通货膨胀率,这时经济中的矛盾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企业经营将面临困境,居民实际收入也将降低,因而失衡的经济增长必将导致证券市场下跌。三、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时证券价格当GDP呈失衡的高速增长时,政府可能采用宏观调控措施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样必然减缓GDP的增长速度。如果调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而GDP仍以适当的速度增长,而未导致GDP的负增长或低增长,说明宏观调控措施十分有效,经济矛盾逐步得以缓解,为进一步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时证券市场亦将反映这种好的形势而呈平稳渐升的态势。四、转折性的GDP变动时证券价格如果GDP一定时期以来呈负增长,当负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呈现向正增长转变的趋势时,表明恶化的经济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证券市场走势也将由下跌转为上升。当GDP由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时,表明低速增长中,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的瓶颈制约得以改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来临,证券市场亦将伴之以快速上涨之势。证券市场一般提前对GDP的变动做出反应。也就是说,证券市场是反映预期的GDP变动,而GDP的实际变动被公布时,证券市场只反映实际变动与预期变动的差别,因而对GDP变动进行分析时必须着眼于未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另外,我们还必须强调指出,以上有关GDP与证券市场关系的陈述对分析一国在相当长时间内的情况比较有价值。三、通货膨胀对证券价格的影响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特别是个股的影响,无永恒的定势,完全可能同时产生相反方向的影响。因此,对这些影响作具体分析和比较必须从该时期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程度,配合当时的经济结构和形势、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分析人手。就一般性的原则作以下几点说明:

宏观经济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和对证券市场影响一样么

一样。宏观经济的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 30 年的改革开放成绩斐然, 但是许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什么是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分析又称总量分析或整体分析。J.M.凯恩斯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创立者,他运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分析(总量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个量分析)都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这些分析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只研究经济中的数量(总量或个量)的变动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以既定的制度结构作为分析的前提,与数量分析相对的是经济学中的制度结构分析。分析意义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在证券投资领域中,宏观经济分析非常重要,只有把握住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才能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作出正确的长期决策;只有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因素的变化,才能抓住证券投资的市场时机。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结构变动息息相关。这里的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是指整个市场的平均投资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就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的反映,因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与成千上万的不同企业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宏观经济是各个体经济的总和,因而企业的 投资价值必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中综合反映出来,所以,宏观经济分析是判断整个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关键。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证券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或挤出泡沫,或促进经济增长,这些政策直接作用于企业,从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企业效益,并进一步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证券投资必须认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以准确把握整个证券市场的运动趋势和各个证券品种的投资价值变动方向。这无论是对投资者、投资对象,还是对证券业本身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不要百度复制的!!!有加分哦

首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肯定存在的。比如:去年(10年)4月的房产打压政策,涉及到了二级市场,从股票上直反映出来了,股市连续在回落,是因为房产类股票受到了严重的打压所至。比如:去年(10年)稀土开始出政策了,我国白菜价的稀土现在都涨价几倍了,证券市场上影响到的就是相关的上市企业,如包钢稀土,09年还是一个亏损的小企业,政策一出就盈利翻了几倍,到今年,一直就是关于稀土的政策,还在相继出台。比如:去年(10年)十二五规划开始出台到现在,证券市场上的七大新兴战略行业,就是一个热点,投资者从不间断的在这里面苦苦的寻找。这当然是直接影响到了一二级市场的情绪和热情,是个多头消息。比如:今年(11年),为了让人民币汇率更稳点,让人民币国际化,在上海准备推荐国际板,消息一出,B股A股,跌跌不休,惨不忍睹。。。。 。。。以上就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一些影响,直接、间接的都反映出来的。纯手打啊,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家之见,若有不周之处,请指教,谢谢。

联系我国证券市场现状,试论述宏观经济因素对一国证券市场的影响效应。

宏观经济因素对一国证券市场的影响效应:1、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国家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直接而迅速的。 其一,货币政策操作直接作用于货币市场,影响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由此使企业和居民持有的货币市场工具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企业和居民对证券市场的投资决策。 其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和其他贷款便利)可直接增加经融机构的可贷资金,促使其降低贷款利率,放松贷款条件,增加对企业和居民的贷款发放。贷款利率一旦降低,也使一些原来处于边际开发的项目变得有利可图,使企业对银行贷款需求会相应增加。 其三,在传导渠道畅通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利率的下调,会促使资金向转移证券市场,致使证券市场的资金成本有所下降,资产价格趋于上升。因此,企业的重置成本相对降低,证券发行价格趋升,从而产证券市场扩容的动力,相应的增加企业的资金来源。 上述影响过程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最终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当货币市场和银行体系资金增加时,通过金融中介,最终通过企业、居民相应增加证券市场资金;当证券市场收益上升或资金增加时,会反过来促使有关企业减少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甚至增加企业存款或货币市场投资。 2、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国家的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缓慢而低效的,但也是深远的。 其一,国家预算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可以对社会供求的总量平衡产生影响,财政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直接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家预算的重点支出项目的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之一般行业更具有优势,在企业内部的表现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在证券市场的表现就是该公司的股票一般会上涨并伴随着大成交量。另外,财政赤字还具有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功能,可以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相对充裕,促进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 其二,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税收制度可以调节和制约企业间的负税水平,税收还可以根据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同对象设置税种或在同一税种中实行差别税率。税收主要通过两方面影响证券市场,企业和消费者。如果一国的税负增加,将会影响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影响居民的投资热情,进而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如果一国的税负减少,直接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涨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又会拉动社会总需求,而总需求增加又反过来刺激投资需求,从而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利润增加,又将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利润总额,从而促进股票价格上涨。 其三,国债是国家按照有偿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也是实行政府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政府通过发行国债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另外,国债的发行对证券市场资金的流向格局也有较大的影响。国债是证券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券种,国债发行规模的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从而对证券市场原有的供求平衡发生影响,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证券市场上扬。 其四,财政补贴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通过对发行债券、股票公司的影响来实现。财政补贴是公司实现扭亏的捷径从而影响该公司的股票,再者财政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社会总需求和刺激供给的增加使整个证券市场的总体水平趋于上涨。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以上手段对证券市场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宏观调控的日趋成熟,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3、 汇率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汇率政策对外资投资我国证券市场有影响,汇率风险是证券市场主要系统风险之一。 其一,汇率政策通过影响证券市场决策行为来影响资本流动,最终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形成升值预期,将在短期内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以获得以本币计值资产升值的收益,导致证券资产价格上涨;并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进一步加大升值压力,推动证券价格上涨。加上证券市场助涨助跌的特点,极易形成市场泡沫。反之,如果外汇市场产生本币贬值预期,则资本大量流出,造成证券价格剧烈波动,并加剧货币贬值。 其二,汇率政策通过影响上市公司进出口及收益水平。本币贬值短期内可刺激出口,限制进口。同时,为避免本币大幅贬值,政府则会提高利率以支持本币汇率水平,公司经营成本就会上升,利润将会减少,证券价格也会下跌。反之,升值则可提高本币购买力,降低进口成本,可以较低价格收购国外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同时,会抑制出口,造成通胀。总之,相关企业业绩将因此受较大影响,上市公司资产价值变化,促使国际投资者调整投资策略。 其三,通过公开市场、外汇市场等领域操作影响证券市场。本币贬值时,为稳定汇率水平,政府可动用国际储备,抛售外汇,减少本币供应量,导致证券价格下跌。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债市与股市的联动关系进行操作,如抛售外汇,同时回购国债,使国债市场价格上扬;既抑制本币升势,又不减少本币供应量。 总之,汇款政策通过汇率变动影响本币,进而影响净出口,从而影响国民生产总值,致使证券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或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外商对我国货币需求量的变化,从而影响资本流向,致使证券市场价格变化。

试分析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处于经济复苏期,总体经济指标向上运行。但是,由于出现通货膨胀的苗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抑制通胀的紧缩政策,主要是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这样就导致证券市场总体基本面向好,但是政策面偏紧的状况,证券市场中长期向好,但是短期偏弱的情况。

论述: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影响

 1、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的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从西方国家战后的实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项。  2、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如下作用。  3、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运用其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各种宏观经济变量而制定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4、严格地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除此以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属于微观调控,所采取的政策都是微观经济政策。  5、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式上分为生产资料(机器、原料、材料和燃料等)和消费资料(食物、衣服、住房、日用品等)。 [编辑本段]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事业范畴为4%。  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件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下。  经济增长: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  国际收支水平: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外目标的矛盾。 国家一旦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就将会推动国家经济的向前迈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国内的股票市场的走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前年国家经济遭遇经济危机的触底回升来看,就可看得很清楚。当时国家政府就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才使得国内经济快速恢复复苏,去年就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7.8%的增长。在股票市场中,也同样有了企稳后的回升,迎来了一波中级的反弹上涨的行情。如此,可好?!

在证券投资中,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是( )。

【答案】:ABCD本题考查证券投资中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ABCD选项都正确。

试述宏观经济对政卷市场产生的影响?

1. GDP变动(长期)上市公司行业结构与该国产业结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股票平均价格变动与GDP变化趋势相吻合。   (1)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证券市场呈上升走势。   (2)高通胀下的GDP增长――失衡的经济增长必将导致证券市场行情下跌。   (3)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证券市场呈平稳渐升的态势 。   (4)转折性的GDP变动――当GDP负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呈现向正增长转变的趋势时,证券市场走势也将由下跌转为上升;当GDP由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时,证券市场亦将伴之以快速上涨之势。(我国实际)1990年至2003年间,我国证券市场指数趋势与GDP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上涨趋势。但部分年份里,股价指数与GDP走势也出现了多次背离的现象。   2. 经济周期变动,经济总是处在周期性运动中,股价伴随经济周期相应地波动,但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运动,股价波动是永恒的。 证券市场综合了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中,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价格。   3. 通货变动   ①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的影响较小。通货膨胀提高了债券的必要收益率,从而引起债券价格下跌。   ②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围内持续,而经济处于景气(扩张)阶段,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   ③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可能从两个方面影响证券价格:其一,资金流出证券市场,引起股价和债券价格下跌;其二,经济扭曲和失去效率,企业筹集不到必需的生产资金,同时,原材料、劳务成本等价格飞涨,使企业经营严重受挫,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闭。   ④政府往往不会长期容忍通货膨胀存在,因而必然会使用某些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来抑制通货膨胀,这些政策必然对经济运行造成影响。   ⑤通货膨胀时期,并不是所有价格和工资都按同一比率变动,而是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种相对价格变化引致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因而某些公司可能从中获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损失。   ⑥通货膨胀不仅产生经济影响,还可能产生社会影响,并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和预期,从而对股价产生影响。   ⑦通货膨胀使得各种商品价格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证券投资的风险。   ⑧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微观影响表现为:通货膨胀之初,“税收效应”、“负债效应”、“存货效应”、“波纹效应”有可能刺激股价上涨;但长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必然恶化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股价将受大环境影响而下跌。  ⑨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负增长,使得股票、债券及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下降,银行资产状况严重恶化。而经济危机与金融萧条的出现反过来又大大影响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走势的信心。   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财政政策   1、 财政政策手段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国家预算(通过预算安排的松紧影响整个经济的景气,调节供需;财政预算对能源交通等行业在支出安排上有所侧重将促进这些行业发展,该行业及其企业股票价格随之上扬)   2)税收(影响:a、投资者交易成本;b、传递政策信号)   3)国债(国债发行对证券市场资金流向格局有较大影响)   4)财政补贴   5)财政管理体制   6)转移支付制度   2、财政政策种类(扩张、紧缩、中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   ①增加收入直接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涨;   ②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企业利润增加,促进股票价格上涨。   ③市场需求活跃,企业经营环境改善,进而降低了还本付息风险,债券价格也将上扬。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   ①政府通过购买和公共支出增加商品和劳务需求,激励企业增加投入,提高产出水平,于是企业利润增加,经营风险降低,将使得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上升。   ②居民在经济复苏中增加了收入,景气的趋势更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证券市场和债市趋于活跃,价格自然上扬。特别是与政府购买和支出相关的企业将最先、最直接从财政政策中获益,有关企业的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将率先上涨。   ③但过度使用此项政策,财政收支出现巨额赤字时,虽然进一步扩大了需求,但却进而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因素,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有可能使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反而造成股价下跌。   (3)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 国债发行规模的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从而对证券市场原有的供求平衡发生影响,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证券市场上扬。   (4)增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往往使财政支出扩大,扩大社会总需求和刺激供给增加,从而使整个证券市场的总体水平趋于上涨。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及其作用: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   A、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即使是存款准备金的小幅调整,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B、 再贴现政策   a、再贴现率: 短期政策效应:通过①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量②传导机制,导致商业银行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调整货币供给总量   b、再贴现资格条件:长期政策效用: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改变资金流向   c、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政府债券),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2)选择性政策工具   A、 直接信用控制:通过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B、间接信用指导: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   3、货币政策的运作:   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   4、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利率(影响明显,反应迅速)   ①利率是计算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利率上升,同一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下降,股票价格下跌。   ②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股票价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增加公司盈利,股票价格也将随之上升。   ③利率降低,部分投资者将把储蓄投资转成股票投资,需求增加,促成股价上升。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从而直接关系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影响到国债市场的波动。   (3)调节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①当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体现从松或从紧货币政策时,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   ②当实行总量控制,通过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区别对待,反映当时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时,会因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三)收入政策   1、收入政策概述   收入政策目标包括收入总量目标和收入结构目标。 收入总量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   2、我国收入政策的变化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政策。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对劳动者个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企业职工实行按时、按件计酬,还辅以奖金、津贴、补助等分配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实行承包制和租赁制。   自1979年以来,对企业分别实行利润留成,利润递增包干,工资总额与利税增长挂钩,第一、第二步利改税,利税分流等多项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了企业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在论述分配制度时突破性地指出:“确立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收入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术劳动收入,二是技术专利转让收入,三是技术入股收入。技术专利有偿转让的收入也是劳动收入。技术入股如果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则可获得较大的技术股收入,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三、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一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过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证券市场   (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大了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难度,从而从宏观面和政策面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

宏观经济指标变化是如何影响权益证券价值的?

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劵市场价格的影响有6个方面:一,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率二,经济周期对股市的影响。经济周期的变动对企业营运及股价的影响极大,例如经济衰退期,股票价格会逐渐下跌,经济复苏期股票价格又会逐步上升。危机,繁荣。三,物价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普通商品价格变动对股票市场有重要影响,一般五家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票也下跌。四,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双重作用,它对股市既有刺激作用又有抑制作用。适度的通货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多余的社会购买力就会进入股市。当通货现象严重时,将会推动利率上升,资金从股市中流出,导致股价下跌。五,利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利率下降,股价上涨,利率上涨,股价下跌。六,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货币升值,股价就会上涨,反之,其货币贬值,股价也随之下跌。总之,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劵市场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也是全局性的和长期性的。

为什么说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变动最重要的

宏观经济因素从不同的方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公司的经营及股票的获利能力和资本的增值,从不同的侧面影响居民收入和心理预期,而对股市的供求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1、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表现为扩张和收缩的交替出现,在经济的收缩、复苏、繁荣和衰退四个阶段内,股市也随之周期性波动,成为决定股价长期走势的最重要因素。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增长率、通涨率、失业率、利率等指标的分析,判断出经济周期的发展阶段。有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市波动比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超前大约4-6个月。 2、通货变动 通货变动包括通货膨涨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总的看来会影响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改变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影响到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因此,通货膨胀对股价的影响也是复杂的。而通货紧缩则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就我国股市而言,通货膨胀在适度范围内发生,股价波动与之呈现正相关关系,但通货膨胀严重时,股价波动与之呈反方向变动。1998年上半年开始的通货紧缩,使股价持续下跌,尽管1999年上半年有股市利好消息及管理层发表发展市场的言论,使沪深股指双双创出历史新高,但通货紧缩始终抑制着股价的进一步弹升。 3、国际贸易收支 当出口大于进口时,国际贸易对国内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使股价上升。相反,则使股价下跌。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大幅下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同时,直接对我国股票市场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4、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差额通过影响一国国内资金供应量,从而对股价产生间接影响。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保持顺差,大量的外汇储备,国内资金供应量增加,使可用于购买股票的资金来源扩大,促使股价上升。 5、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一方面直接使我国投资者产生心理恐慌,影响股票市场,另一方面从宏观面和政策面间接影响股票市场的发展。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0-12-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宏观经济怎样影响证券市场

宏观经济中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会对证券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扩大政府采购,加大政府投资公路,桥梁等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刺激股市的上涨,反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减少政府采购和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股市下跌。如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比如,提高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银行的存款收益,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银行,减少社会上的流动货币,以及股市的流动资金,这将会导致股市下跌,反之,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降低利率,这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增加社会上的流动货币,间接的增加股票市场上的流动资金,促使股市上涨。同时,经济周期也会对股市产生影响,比如,当经济处于萧条时,股市会下跌,处于低迷状态,而经济处于繁荣时,股市会上涨,进入牛市。

宏观经济指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宏观经济中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会对证券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扩大政府采购,加大政府投资公路,桥梁等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刺激股市的上涨,反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减少政府采购和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股市下跌。如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比如,提高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银行的存款收益,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银行,减少社会上的流动货币,以及股市的流动资金,这将会导致股市下跌,反之,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降低利率,这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增加社会上的流动货币,间接的增加股票市场上的流动资金,促使股市上涨。同时,经济周期也会对股市产生影响,比如,当经济处于萧条时,股市会下跌,处于低迷状态,而经济处于繁荣时,股市会上涨,进入牛市。

我国现在的宏观经济政策如何调整,会对股市产生怎样的影响?

  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唯一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投资领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二是宏观经济的运行决定了证券市场的总体运行态势。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30年的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但是许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仍然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动因。通过中国股市10余年的发展经历,我们看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投资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1.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利率水准的变动对股市行情的影响最为直接和迅速。一般利率与股票反向。利率下降时,股市上涨。利率上升时,股市下降。  2. 汇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汇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对于股市来说,本国产品竞争力减弱,出口型企业利润受损,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一驾陷入困境,股市自然下跌。  3.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国家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非常大。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4.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金融危机以来政府不断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条件。如出口退税,家电下乡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会是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水平提高,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间接促进证券指数上升。

宏观经济发展对证券投资有何影响

  宏观经济与证券投资之间成正比,宏观经济好了,投资者才有更多的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当然,宏观经济的发展受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因而,我们从这两个政策是怎么影响证券投资的角度来分析宏观经济对证券投资有何影响。在财政政策中,税收和政府的转移支付(兴建一些基础设施,政府的补贴等)为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通过这两个手段能够促进人民进行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就业,从而影响了人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对证券投资具有影响。在货币政策中,最终影响到的是利率的水平。利率发生变动,第一,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借贷水平,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会对投资行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第二,银行间隔夜的拆借利率通常被认为是基准的利率,它的变动对于一些证券的利率具有直接的指向标的作用;另外,国内利率的变动对于国外资本具有很的影响,利率高了,国外资本愿意来到我国进行投资,外资的进入通过经常账户或者是资本账户,从而对国内的证券投资会造成影响(这也是整个世界为什么这么在意美国的加息,这里不细说)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常通过(  )实现。

【答案】:A,B,C,D宏观经济环境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既包括经济周期波动这种纯粹的经济因 素,也包括政府经济政策及特定的财政金融行为等混合因素。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常通过 以下途径实现:(1)企业经济效益。公司的经济效益会随着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平 和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宏观经济运行趋好,企业总体盈利水平提高,证券市场的市 值上升。(2)居民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直接促进证券市场投资需求。(3)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 当宏观经济趋好时,投资者预期公司效益和自身的收入水平会上升,从而推动证券市场平均价格走高。 (4)资金成本。例如当利率水平降低和征收利息税时,将会促使部分资金由银行储蓄变为投资,从而影响 证券市场的走向。

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哪些

宏观经济中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会对证券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扩大政府采购,加大政府投资公路,桥梁等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刺激股市的上涨,反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减少政府采购和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股市下跌。 如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比如,提高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银行的存款收益,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银行,减少社会上的流动货币,以及股市的流动资金,这将会导致股市下跌,反之,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降低利率,这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增加社会上的流动货币,间接的增加股票市场上的流动资金,促使股市上涨。 同时,经济周期也会对股市产生影响,比如,当经济处于萧条时,股市会下跌,处于低迷状态,而经济处于繁荣时,股市会上涨,进入牛市。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哪些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当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时,政府财政在确保各种行政和国防开支之余,不会搞大规模的投资。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政府会积极投资于能源,交通,住房和其他建筑相关产业,从而带动水泥,钢铁、机械行业等发展。如果政府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增加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更是深远的。总体而言,财政政策的紧缩将使得经济过热受到控制,股市将减弱,因为它表明未来经济增长将放慢或走向衰退,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股市会强大的,因为它表明经济增长将加速未来或进入繁荣阶段。具体来说,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证券市场造成影响:(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能够提升总需求,降低经营风险,从而使股市上涨,相反,如果由于经济过热遭到抑制,就会降低股票的市场价格。(2)扩大政府采购,加大政府投资公路,桥梁,港口等非竞争性领域,可直接增加与工业产品的需求,而促使证券价格上涨。减少政府的购买水平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扩展资料: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原则:1、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2、宏观经济政策就是短期的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需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作调整,不宜长期化,因为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国的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国内的经济走势,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全球经济的走势。3、“急则治标”是指运用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处理短期经济问题,如刺激经济增长,防止通货紧缩、应付外部冲击等;“缓则治本”是指通过结构政策与经济改革处理长期经济问题,如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参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宏观经济政策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哪些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当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时,政府财政在确保各种行政和国防开支之余,不会搞大规模的投资。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政府会积极投资于能源,交通,住房和其他建筑相关产业,从而带动水泥,钢铁、机械行业等发展。如果政府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增加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更是深远的。总体而言,财政政策的紧缩将使得经济过热受到控制,股市将减弱,因为它表明未来经济增长将放慢或走向衰退,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股市会强大的,因为它表明经济增长将加速未来或进入繁荣阶段。具体来说,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证券市场造成影响:(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能够提升总需求,降低经营风险,从而使股市上涨,相反,如果由于经济过热遭到抑制,就会降低股票的市场价格。(2)扩大政府采购,加大政府投资公路,桥梁,港口等非竞争性领域,可直接增加与工业产品的需求,而促使证券价格上涨。减少政府的购买水平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扩展资料: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原则:1、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2、宏观经济政策就是短期的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需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作调整,不宜长期化,因为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国的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国内的经济走势,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全球经济的走势。3、“急则治标”是指运用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处理短期经济问题,如刺激经济增长,防止通货紧缩、应付外部冲击等;“缓则治本”是指通过结构政策与经济改革处理长期经济问题,如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参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是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的?

首先宏观市场可以影响货币供应,进而影响股市,其次宏观市场也可以影响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不同,也会影响股票市场,所以宏观经济比较好,经济就发展的比较好,员工的收入增加,对金融资产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股市就会更加好。

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变动的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股市的影响,除开舆论导向和政府直接干预外,其主要、有效地途径是从紧缩银根入手的,也就是利用后壁政策来调控股市的,就此问题论述如下:一、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三类:(1)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2)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控;(3)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07年度下半年国内面临物价上涨,通胀压力加大的危机,其原因是:1、供需失衡,比如食品行业 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2、成本拉动,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国内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3、国内投资过热,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4、国际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外汇占款严重,RMB投放过多;5、RMB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08年度国家采用的货币政策,在治理物价上涨主要表现在:1、通过信贷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 尤其是集约型农业 提高农产品产量 加强信贷支持三农的力度;坚决执行节能减排 限制“两高”行业的发展 鼓励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 以减少对国外能源资源的依赖 发展绿色信贷;减少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抑制楼市的涨幅过快,使其健康稳定发展,防止经济泡沫;2、控制信贷规模 加强额度管理 控制流动性。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正在执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利息、发行央票等等,回收流动性优化信贷结构,多向中小企业、新兴行业企业倾斜,以消化掉相对过剩的流动性;3、通过税收等财政手段以及汇率手段来改善国际贸易失衡局面,如降低出口退税率,升值人民币等,改变巨额顺差的局面,减少外汇占款,改善流动性过剩局面;08年度通过这些财政政策的调控,物价的膨胀得到较好的抑制,楼盘的价格也有大幅度回落,虽然调控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股市大跌、中小企业贷款困难,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但对应通货膨胀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宏观经济指标对股市的影响

一、利率提高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存款的收益,将会使资金流入银行,社会上的流动资金减少,间接的导致股市流动资金减少,股市下跌;降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存款收益,将会使资金流出银行,社会上的流动资金增加,间接的导致股市流动资金增加,股市上涨。二、货币供应量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社会上的流动货币,使股市活跃起来,股市上涨;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则会减少社会上的流动货币,使股市下降。同时,经济周期对股市的走势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经济衰退的时候,股价的指数会下跌;经济危机的时候,股价的指数会下降到最低;经济复苏的时候,股市的指数又会慢慢上升;在最后经济繁荣时期,对于股价的指数来说会上升到最高点。【拓展资料】股市指的是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指的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大类别。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又称作二级市场。中国股市(大陆地区)主要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股票构成,如包含香港则亦包含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并有所谓"新三板"的柜台交易股票。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中小企业创业板。大陆证券交易的监管机构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常不通过

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过公司经营效益、居民收入水平、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并不通过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宏观经济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

宏观经济运行是什么意思呢?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大吗?

宏观经济中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会对证券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扩大政府采购,加大政府投资公路,桥梁等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刺激股市的上涨,反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减少政府采购和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股市下跌。如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比如,提高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银行的存款收益,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银行,减少社会上的流动货币,以及股市的流动资金,这将会导致股市下跌,反之,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降低利率,这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增加社会上的流动货币,间接的增加股票市场上的流动资金,促使股市上涨。同时,经济周期也会对股市产生影响,比如,当经济处于萧条时,股市会下跌,处于低迷状态,而经济处于繁荣时,股市会上涨,进入牛市。供参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