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如何做会计分录
2014年的差额,在所得税汇算结束前都可以直接反结账修改凭证的。如果调整以后仍亏损,就不做调整,管理费不用冲抵。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所得税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应交税金-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扩展资料: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二)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怎么做会计处理?怎么做结转?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科目一般都是在年末的时候才会用到,那么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应该怎么做会计处理呢?怎么做结转呢?和深空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属于什么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指企业对以前年度多计或少计的重大盈亏数额所进行的调整,以使其不至于影响到本年度利润总额。以前年度多、少计费用或多、少计收益时,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代替原相关损益科目,对方科目不变,然后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结转到“利润分配”科目下,进行相应的盈余公积的调整。最终不能影响当期的“本年利润”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怎么做会计处理?1、本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也可以通过本科目核算。2、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3、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4、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如何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应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1、当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为贷方余额时,会计分录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当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为借方余额时,会计分录为: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月底结转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指对以前年度财务报表中的计算错误、会计分录差错等进行更正。发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转时,应如何做会计分录?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转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或者: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也可以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利润分配为权益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如果看到借方发生额就表示企业进行了利润分配。如果看到贷方发生额,一般表示结转的本年利润,不管此会计年度利润是正还是负,做分录的时候都应当结转到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和待处理财产损溢有哪些区别?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损益类科目,指企业对以前年度多计或少计的重大盈亏数额所进行的调整,以使其不至于影响到本年度利润总额。例如固定资产盘盈就是作为以前年度的差错进行调整。待处理财产损溢是资产类的科目,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盘盈或盘亏的财产物资在批准处理之前计入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财产物资盘亏数和报经批准后转出的盘盈数;贷方登记企业财产物资(固定资产除外)数和报经批准后转出的盘亏数。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会计分录?
2014年的差额,在所得税汇算结束前都可以直接反结账修改凭证的。如果调整以后仍亏损,就不做调整,管理费不用冲抵。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所得税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应交税金-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扩展资料: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二)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分录
2014年的差额,在所得税汇算结束前都可以直接反结账修改凭证的。如果调整以后仍亏损,就不做调整,管理费不用冲抵。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所得税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应交税金-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扩展资料: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二)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出售固定资产时可能发生那税,会计分录是什么,详细一些。
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 .b.e:N;z,i8|6G5S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被清理的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固定资产清理的主要账务处理 3I0h-Y"i"A+f(~#J(一)企业因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融资租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置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额,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属于筹建期间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属于筹建期间的,借记本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清理完毕固定资产的价值以及清理净损益(清理收入减去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程序 8S5?4r5X4FF0`:c(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 (2)发生清理费用时: #S*q,N4F%E"b*@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0m,kl.h"x(3)计算交纳营业税时,企业销售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应按其销售额计算交纳营业税: "P2})U0e,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4)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 借:银行存款 (a7K0j+?8s5R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9Oi0W&@#G7e$S7O7B8l贷: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属于生产经营期间) "A+o.e7Y1o"L6d2x7t(7)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 借: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h%bP3j0l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8S.c2B-IIc/V3^D贷:固定资产清理#x3[9M(X
出售旧机台会计分录
1、企业出售旧机台,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机台2、企业出售旧机台取得收入,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结转处置损益时产生利得的: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性资产处置利得4、结转处置损益时产生损失的: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性资产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报废毁损产生损失的)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毁损产生损失的)资产处置损益(未划归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固定资产出售、转让而产生损失的)贷: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转让会计分录如何操作
固定资产转让会计分录操作: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2、发生的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3、出售收入和残料等的处理。企业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应冲减清理支出。按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以及残料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4、保险赔偿的处理。企业计算或收到的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冲减支出,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扩展资料固定资产会计处置(1)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2)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3)企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处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
出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会计分录
1、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时: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2、收到出售价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清理产生净收益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清理产生净损失时:借:营业外支出(或资产处置损益科目)贷:固定资产清理根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固定资产出售的会计分录
出售固定资产,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资产处置收益”等科目实现,具体情况如下:1、将需要出售固定资产及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销售固定资产: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结转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至资产处置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资产处置收益注:若处置未获得收入,则做反分录(即借方为资产处置收益,贷方为固定资产清理)扩展资料:固定资产清理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因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融资租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置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额,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三)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属于筹建期间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处理损失的,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清理
按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出售怎么做会计分录?
1、 借:固定资产清理 330 累计折旧 2970 贷:固定资产 33002、 借: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330 贷: 固定资产清理 3303、缴纳的增值税=330*4% =13.2 借:固定资产清理 13.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13.24、借:营业外支出 13.2 贷:固定资产清理 13.2
出售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怎么写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是公司的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包括房屋、设备等价值达到标准的物品,出售的固定资产符合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条件的,该如何做会计分录?出售持有待售固定资产账务处理1、从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时会计分录:借:持有待售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比如某项固定资产,账面上还有10万元的金额,但是因为该固定资产已经部分损坏,其可回收金额只有6万元,则应该将其中的差额4万元当成资产减值损累计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应在该资产受益期间内所摊销的金额。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它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表示累计计提折旧的总金额。
处置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如何写会计分录?
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企业都会将其进行出售,出售取得的收入需要缴纳增值税,那么处置固定资产增值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处置固定资产增值税的会计分录1、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支付相关费用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3、计算应交纳的税费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4、取得出售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5、结转清理净损益时①结转清理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②结转清理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什么是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是因磨损、遭受非常灾害和意外事故而丧失生产能力,或因陈旧过时,须淘汰更新的固定资产,所办理的鉴定、报废、核销资产、处理残值等项工作的总称。固定资产经技术鉴定和经济评估,确认应予报废而转入清理,即表明该项固定资产退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原固定资金投资随之减少,因此,在会计核算上要注销该资产原价和已提折旧,并同时冲减固定基金。营业外收入是什么?营业外收入是除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之外的其他利得,也就是不在企业营业执照规定范围内的,与企业的正常业务无直接关系的收入。该科目是贷方科目,在利润表中体现,但并不影响企业营业利润。在实际业务中,比较常见的营业外收入有:盘盈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等。
公司出售旧设备会计分录怎么做?
出售旧设备,1.收到出售设备款,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2.计算税金,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3.注销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4.月末结转,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或,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出售上月已转入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如果盈利:借:库存现金贷: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收入如果亏损:借:库存现金 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
处置固定资产会计分录要明细。
固定资产处理会计分录:(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其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提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账面原价)(2)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应交的税金,其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4)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其会计分录为: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5)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其会计分录为:属于筹建期间的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其会计分录为:属于筹建期间的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固定资产清理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其会计分录为: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其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的确认: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处置固定资产增值税会计分录是什么?
固定资产是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增值税,可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应交税费科目核算,有关会计分录是什么?处置固定资产增值税的会计分录(1)先将需要出售的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累计折旧(截止出售月固定资产已经计提的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截止出售月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购入价值)(2)在处理固定资产过程发生清理费用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3)在企业计算需要缴纳税费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企业在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原材料等贷:固定资产清理(5)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时借:其他应收款贷:固定资产清理(6)固定资产清理后产生净收益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长期待摊费用(筹建期间)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生产经营期间)(7)固定资产清理后产生净损失时借:长期待摊费用(筹建期间)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生产经营期间因为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是什么?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会计科目,是指因磨损、遭受非常灾害和意外事故而丧失生产能力,或因陈旧过时,须淘汰更新的固定资产,所办理的评估鉴定、报废、核销资产、处理残值等项工作。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贷方登记出售固定资产的取得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
出售固定资产获得净收益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出售固定资产会计分录是:1、出售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2、发生清理费用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3、计算交纳税金时,企业销售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应按其销售额计算交纳营业税;销售设备缴纳增值税。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如果是设备)4、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借: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贷:固定资产清理5、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时,借:其他应收款贷:固定资产清理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属于生产经营期间)7、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借: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因为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扩展资料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将固定资产转为持有待售、出售、转让、报废等等:1、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2、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固定资产
关于企业出售房产的问题,怎么出会计分录
企业出售房产的会计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支出贷:固定资产拓展资料:一、企业出售房产交什么税?1、增值税:(本次合同价-买入价)/1.05*5%,增值税附加:(本次合同价-买入价)/1.05*0.65%。2、土地增值税=增值额*税率-扣除合计*速算扣除系数,扣除合计:买入价格+买入交易手续费+买入契税+城建税及附加+本次印花税+评估费+折旧+中介费,增值额:卖出-增值税-(扣除合计),折旧=买入价格*5%*年限,增值率=增值额/扣除合计,土地增值税的算法同非居民企业一致。二、固定资产清理是因磨损、遭受非常灾害和意外事故而丧失生产能力,或因陈旧过时,须淘汰更新的固定资产,所办理的鉴定、报废、核销资产、处理残值等项工作的总称。固定资产经技术鉴定和经济评估,确认应予报废而转入清理,即表明该项固定资产退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原固定资金投资随之减少,因此,在会计核算上要注销该资产原价和已提折旧,并同时冲减固定基金。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其已提折旧应等于应提折旧额。如固定资产提前报废而未提足折旧,原则上应补提足额。但因企业管理不善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其未提足折旧不再补提。报废的固定资产直接以该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予以注销,报废固定资产注销时,按其原价贷记“固定资产”账户,按累计折旧额借记“折旧”账户。“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贷方登记出售固定资产的取得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其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清理完毕后净收益按资产还有无价值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资产处置损益”账户;净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或“资产处置损益”账户。
处置固定资产如何做会计分录?
首先你得判定这是否是09年1月1日以前购买的。是否一般纳税人, 现行规定,09年1月1日以前购入设备出售一般纳税人按出售价格4%减半征收,找齐当时购入时的原始入账凭证,发票,现销售合同,以及申请减半征收税的申请单 盖公章去税局备案(当月销售,当月备案,备案后才能入账) 如是09年1月1日以后购买的按4%全额征收。不需要备案、x0dx0a如果是一般纳税人的话按照4%减半征收。x0dx0a税额即出售价/(1+4%)*4%*50%=x0dx0a借:固定资产清理 x0dx0a 累计折旧 x0dx0a 贷:固定资产 x0dx0a借:银行存款 x0dx0a 贷: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x0dx0a 固定资产清理 x0dx0a最后有亏损x0dx0a借:营业外支出 x0dx0a 贷:固定资产清理 x0dx0a借:固定资产清理x0dx0a贷:营业外收入x0dx0a以上就是变卖资产所有需要做账务处理和流程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x0dx0a按2%入账,其余2%是免税的。
销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发生销售固定资产业务时,一般通过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具体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销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2.发生的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3.出售收入、残料等的处理借: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贷: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保险赔偿的处理借: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贷:固定资产清理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净损失借:资产处置损益贷: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资产处置损益资产处置损益是什么?资产处置损益是新增加的会计科目,主要用来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因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固定资产清理是什么?固定资产清理是因磨损、遭受非常灾害和意外事故而丧失生产能力,或因陈旧过时,须淘汰更新的固定资产,所办理的鉴定、报废、核销资产、处理残值等项工作的总称。固定资产经技术鉴定和经济评估,确认应予报废而转入清理,即表明该项固定资产退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原固定资金投资随之减少,因此,在会计核算上要注销该资产原价和已提折旧,并同时冲减固定基金。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其已提折旧应等于应提折旧额。如固定资产提前报废而未提足折旧,原则上应补提足额。但因企业管理不善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其未提足折旧不再补提。报废的固定资产直接以该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予以注销,报废固定资产注销时,按其原价贷记“固定资产”账户,按累计折旧额借记“折旧”账户。
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各单位均应按照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会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设置必要的账簿,并认真做好记账工作。各种账簿的形式和格式多种多样,但均应具备下列组成内容:1、封面:主要标明账簿的名称,如总分类账簿、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2、扉页:标明会计账簿的使用信息,如科目索引、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等.3、账页:账簿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载体,其格式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内容应当包括:会计账簿1)账户的名称,以及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2)登记账簿的日期栏3)记账凭证的种类和号数栏4)摘要栏,所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5)金额栏,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和余额6)总页次和分户页次栏。
记帐凭证的基本要素包括 A 会计科目 B 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C 记账金额 D 凭证编号 我感觉都对
作为原始凭证单据应具备的基本内容(一)原始凭证的名称和编号;(二)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在发票的右上角要填写开票日期)(三)接受原始凭证单位名称;(发票中购货单位的名称:)(四)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五)填制单位签章;(六)有关人员签章;(七)原始凭证的附件。所以应选:A 会计科目 B 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C 记账金额 D 凭证编号
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各种账簿的形式和格式多种多样,但均应具备下列组成内容:1、封面:主要标明账簿的名称,如总分类帐簿、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2、扉页:标明会计账簿的使用信息,如科目索引、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等3、账页:账簿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载体,其格式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内容应当包括:会计账簿:1)账户的名称,以及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2)登记账簿的日期栏。3)记账凭证的种类和号数栏。4)摘要栏,所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5)金额栏,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和余额。6)总页次和分户页次栏。扩展资料:账户存在于账簿之中,账簿中的每一账页就是账户的存在形式和载体,没有账簿,账户就无法存在;账簿序时、分类地记载经济业务,是在个别账户中完成的。因此,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它的真实内容。账簿与账户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启用会计账簿时,应当在账簿的有关位置记录以下相关信息:(1)设置账簿的封面。除订本账不另设封面以外,各种活页账都应设置封面和封底,并登记单位名称、账簿名称和所属会计年度。(2)登记账簿启用及经管人员一览表。在启用新会计账簿时,应首先填写在扉页上印制的“账簿启用及交接表”中的启用说明,其中包括单位名称、账簿名称、账簿编号、起止日期、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审计人员和记账人员等项目,并加盖单位公章。在会计人员发生变更时,应办理交接手续并填写“账簿启用及交接表”中的交接说明。(3)填写账户目录。总账应按照会计科目的编号顺序填写科目名称及启用页码。在启用活页式明细分类账时,应按照所属会计科目填写科目名称和页码,在年度结账后,撤去空白帐页,填写使用页码。(4)粘贴印花税票。印花税票应粘贴在账簿的右上角,并且划线注销。在使用缴款书缴纳印花税时,应在右上角注明“印花税已缴”及缴款金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各种账簿的形式和格式多种多样,但均应具备下列组成内容:1、封面:主要标明账簿的名称,如总分类帐簿、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2、扉页:标明会计账簿的使用信息,如科目索引、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等3、账页:账簿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载体,其格式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内容应当包括:会计账簿:1)账户的名称,以及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2)登记账簿的日期栏。3)记账凭证的种类和号数栏。4)摘要栏,所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5)金额栏,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和余额。6)总页次和分户页次栏。扩展资料:账户存在于账簿之中,账簿中的每一账页就是账户的存在形式和载体,没有账簿,账户就无法存在;账簿序时、分类地记载经济业务,是在个别账户中完成的。因此,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它的真实内容。账簿与账户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启用会计账簿时,应当在账簿的有关位置记录以下相关信息:(1)设置账簿的封面。除订本账不另设封面以外,各种活页账都应设置封面和封底,并登记单位名称、账簿名称和所属会计年度。(2)登记账簿启用及经管人员一览表。在启用新会计账簿时,应首先填写在扉页上印制的“账簿启用及交接表”中的启用说明,其中包括单位名称、账簿名称、账簿编号、起止日期、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审计人员和记账人员等项目,并加盖单位公章。在会计人员发生变更时,应办理交接手续并填写“账簿启用及交接表”中的交接说明。(3)填写账户目录。总账应按照会计科目的编号顺序填写科目名称及启用页码。在启用活页式明细分类账时,应按照所属会计科目填写科目名称和页码,在年度结账后,撤去空白帐页,填写使用页码。(4)粘贴印花税票。印花税票应粘贴在账簿的右上角,并且划线注销。在使用缴款书缴纳印花税时,应在右上角注明“印花税已缴”及缴款金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账簿
会计凭证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记账凭证的名称 记账凭证x0dx0a2、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 x0dx0a3、记账凭证的编号 x0dx0a4、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 x0dx0a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 x0dx0a6、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 x0dx0a7、记账标记 x0dx0a8、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x0dx0a9、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出纳、制单等有关人员的签章。
会计法对取得、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基本规定包括
对会计凭证的基本规定应该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对这部分摘录如下。 第五十一条 记账凭证的基本要求是: (一)记账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 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收款和付款记账凭证还应当由出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以自制的原始凭证或者原始凭证汇总表代替记账凭证的,也必须具备记账凭证应有的项目。 (二)填制记账凭证时,应当对记账凭证进行连续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 (三)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者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四)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如果一张原始凭证涉及几张记账凭证,可以把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后面,并在其他记账凭证上注明附有该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的编号或者附原始凭证复印机。 一张复始凭证所列支出需要几个单位共同负担的,应当将其他单位负担的部分,开给对方原始凭证分割单,进行结算。原始凭证分割单必须具备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凭证名称、填制凭证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经办人的签名或者盖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金额和费用分摊情况等。 (五)如果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 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六)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空行处至合计数上的空行处划线注销。 第五十二条 填制会计凭证,字迹必须清晰、工整,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阿拉伯数字应当一个一个地写,不得连笔写。阿拉伯金额数字前面应当书写货币币种符号或者货币名称简写和币种符号。币种符号与阿拉伯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凡阿拉伯数字前写有币种符号的,数字后面不再写货币单位。 (二)所有以元为单位(其他货币种类为货币基本单位,下同)的阿拉伯数字,除表示单价等情况外,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角位和分位可写“00”,或者符号“??”;有角无分的,分位应当写“0”,不得用符号“??”代替。 (三)汉字大写数字金额如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一律用正楷或者行书体书写,不得用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简化字代替,不得任意自造简化字。大写金额数字到元或者角为止的,在“元”或者“角”字之后应当写“整”字或者“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字后面不写“整”或者“正”字。 (四)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有货币名称的,应当加填货币名称,货币名称与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五)阿拉伯金额数字中间有“0”时,汉字大写金额要写“零”字;阿拉伯数字金额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汉字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阿拉伯金额数字元位是“0”,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元位也是“0”但角位不是“0”时,汉字大写金额可以只写一个“零”字,也可以不写“零”字。
56记账凭证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包括会计分录吗?
记账凭证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包括会计分录。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记账凭证必须具备如下内容:(l)填制凭证的日期: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填制日期要按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入日期、实际付出日期填写;转账凭证的填制日期可以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也可以按编制记账凭证的日期填写。(2)凭证编号:记账凭证必须编号,有利于查找。(3)经济业务摘要:摘要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4)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是进行账务处理的基础环节。(5)金额:记账凭证所列金额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关系到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正确与否。为此,计算必须准确,书写清楚、符合要求。(6)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原始凭证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必须在记账凭证上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两者必须相符。(7)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以便于明确经济责任。会计分录,就是按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借助记帐符号,分别记录其增加或减少数量变化的一种方法。会计分录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是由一个借方帐户与一个贷方帐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由一个借方帐户与几个贷方帐户或一个贷方帐户与几个借方帐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包含三个要素:1、账户(科目)名称;2、借贷方向;3、记账金额。
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各种账簿的形式和格式多种多样,但均应具备下列组成内容: 1、封面:主要标明账簿的名称,如总分类帐簿、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2、扉页:标明会计账簿的使用信息,如科目索引、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等 3、账页:账簿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载体,其格式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内容应当包括: 1)账户的名称,以及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 2)登记账簿的日期栏 3)记账凭证的种类和号数栏 4)摘要栏,所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 5)金额栏,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和余额 6)总页次和分户页次栏。 如何建立会计账簿? (一)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设置总帐、明细帐、日记帐以及其他辅助性帐簿,其中总帐、日记帐必须采用订本式。 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帐能力的个体工商业户,恒信思远财务北京代理记帐中心认为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或者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代为建帐和办理帐务;聘请注册会计师或者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有实际困难的,经县(市)以上国家税务局批准,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机关的规定,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等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十日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 (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用电子计算机记帐的,对于会计制度健全,能够通过电子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所得的,其电子计算机储存和输出的会计记录,可视同会计帐簿,但应按期打印成书面记录并完整保存;在北京代理记账中对于会计制度不健全,不能通过电子计算机正确、完整反映其收入、所得的,应当建立总帐和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其他帐簿。 (三)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备案。
56记账凭证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包括会计分录吗?
记账凭证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包括会计分录。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记账凭证必须具备如下内容:(l)填制凭证的日期: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填制日期要按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入日期、实际付出日期填写;转账凭证的填制日期可以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也可以按编制记账凭证的日期填写。(2)凭证编号:记账凭证必须编号,有利于查找。(3)经济业务摘要:摘要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4)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是进行账务处理的基础环节。(5)金额:记账凭证所列金额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关系到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正确与否。为此,计算必须准确,书写清楚、符合要求。(6)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原始凭证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必须在记账凭证上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两者必须相符。(7)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以便于明确经济责任。会计分录,就是按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借助记帐符号,分别记录其增加或减少数量变化的一种方法。会计分录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是由一个借方帐户与一个贷方帐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由一个借方帐户与几个贷方帐户或一个贷方帐户与几个借方帐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包含三个要素:1、账户(科目)名称;2、借贷方向;3、记账金额。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什么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30年。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凭证属于会计档案的一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一般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其中,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档案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具体如下:1、需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包括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2、保管期限为30年的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档案移交清册;3、保管期限为10年的会计档案包括月度、季度和半年度财务报告、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4、固定资产卡片账需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是怎样规定的?会计日常工作中接触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均属于会计档案范畴。对于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具体如何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5.1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会计档案包括什么内容?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单位的会计档案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4.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的概念: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它是对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映。
企业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一般为30年。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记录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保证了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加强了经济责任制。会计凭证按其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属于单位的重要经济档案,是检查企事业单位过去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30年,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的会计凭证中,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保管期限为10年;其余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为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凭证分类: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按其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最初发生之时即行填制的原始书面证明,如销货发票、款项收据等。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按照经济业务的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入账簿的直接依据,常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里面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有没有改变,还是和去年的一样吗?
请以考试大纲为准,如果没有调整按新办法的话,考试就仍按原办法执行。附:为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会计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对原《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以下简称原《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管理办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单位档案的统一管理,并结合会计档案的实际利用需求,新《管理办法》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并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一般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法律主观:公司注销后会计凭证保管年限为:原始凭证,30年;记账凭证,30年;总账,30年;明细账,30年;日记账,30年;固定资产卡片,5年;其他辅助性账簿,30年。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基金的会计凭证保存多久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规定为30年。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会计档案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会计档案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每个企业都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已经发生,用以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最初的书面证明文件,如出差乘坐的车船票、采购材料的发货票、到仓库领料的领料单等,都是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是经济业务发生的最初证明,在法律上具有证明效力,所以也可叫做“证明凭证”。
会计凭证保管年限为多少年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一般为30年。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而会计档案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每个企业都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属于单位的重要经济档案,是检查企事业单位过去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凭证按其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前者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最初发生之时即行填制的原始书面证明,如销货发票、款项收据等。后者又称记账凭单,是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按照经济业务的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入账簿的直接依据,常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
会计档案保管的期限是多少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如下:一、会计凭证1、原始凭证:15年2、记账凭证:15年3、汇总凭证:15年二、会计账簿1、总分类账:15年2、明细分类账:15年3、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25年4、其他日记账:15年5、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5年6、辅助账簿:15年三、财务报告1、月、季度财务报告:3年2、年度财务报告:永久四:其他1、会计移交清册:15年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4、银行余额调节表:5年5、银行对账单:5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的保管期限。除另有规定以外,应当保存10年。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通常为几年?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一般是15年。 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l5年、25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会计凭证、会计帐薄的保管年限为多少?
目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保管年限可以参照下面规定: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令)第十五条规定: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执行,本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附表: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每月财务重点工作流程当会计的都需要做什么
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例,列举月核算应注意的要点:1.增值税金额的计算(1)积极核对销售业务,尽快填写费用发票,确定当月销项税额。销售是日常工作的重点,也是企业运营的核心。销售发票是财务记账凭证,是确定业务发生的法律依据。所以企业要尽快给对方开具发票,确定当月销售额。一笔生意从签订合同到公司发货、确认对方验收、填写发票,是有一段时间的。在这个时期,由于客户的大小,业务往来的频繁程度,各个公司的受理程序都有差异。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尤其是负责税务的人员,必须对企业的日常销售业务相当清楚,熟悉大客户的开票要求,能够在不耽误公司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满足客户要求。为了协调好双方的工作,会计人员要在每月20号左右开始核定当月的税额,尽快完成应开票的业务。如果企业需要对方开具发票,应尽早联系,不要等到月底才和对方协商。企业财务人员在月末还要检查税控系统中的数据是否开具正确,编码和税率是否有错误,并及时更正,还要注意实际作废的发票与税控系统中的数据是否一致。(2)认真核对当月进项发票,确保发票及时认证或核对确认,确定当月进项税额。通常情况下,货物会先于发票到达企业。企业在收取货物时,还应确认发票的开具。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发票时,应联系对方索要发票。进项发票经过认证或检查确认后,才能抵扣税额。注意,认证发票要在月底前扫描,确认发票可以在申报前检查。因此,企业会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处理,以确定当月的进项税额。02.增值税纳税申报需要在月初准备。增值税申报的时间是每月1-15日,但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财务人员一般会尽量提前申报。增值税申报注意事项:注意申报单的填写顺序。在附表1的本期销售明细中,注意有些税率需要有税目支持。请提前变更税种,提前登记差额税,注意优惠政策的申报时限,尽早完成。请及时填写附表2,以扣除经认证和检查的进项发票。3.应计附加税和相关费用。根据税法要求,企业在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同时,还应计算缴纳部分地方税收,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税(费)。企业应月末核算、支付,月初申报、支付。这些预提的税金属于企业费用,所以企业在估算当月利润时也要考虑这些数据。4.在线申报现在增值税纳税申报和地方一税两费都可以网上申报,不需要到税务局申报缴纳。基本流程如下:纳税人一般都有税控设备。请注意,税控设备也需要及时网上复印报税单,并在申报完成后清卡。(1)复印纳税申报表:黄金税盘当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时,登录到计费系统。在征收期间,系统会自动进行数据上报和汇总,提示上报数据已经上传成功,说明您已经完成了上报和汇总。税控板版本n(3)清分解锁:申报成功后,纳税人需要再次登录税控系统,对税控设备进行清分解锁。关注月初需要领取发票的企业。请在本月初完成申报并结清信用卡后收到发票。5.日常会计事务1、根据出纳的报销单,制作相关费用凭证;2.根据销售合同,开具相关发票并进行账务处理;3.根据银行回单做相关往来账目;4.根据采购合同和收到的采购发票,制作成本凭证;5.去银行打印付款凭证,制作相关税务处理凭证;6.费用计提与摊销:每月定期发生的计提业务,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水电费计提、工资计提等。以免遗漏或多提;对于开办费、材料成本差异等需要摊销的费用,以及其他按月摊销的费用,及时编制摊销分配凭证。7、根据工资报表,进行相关账务处理。8.最后是损益账核算:所有单据入账后,应认真汇总当月损益账金额,将金额归入“本年利润”账户,检查当月利润实现情况。6.整理装订凭证。这是每个会计的基本工作。法律对会计账簿有明确的保存期限,所以一定要保持这些原始凭证的干净。会计凭证经过整理、粘贴、折叠后,原始凭证附在会计凭证上的顺序应与会计凭证记载的内容一致,不得按原始凭证的面积排序。定期会计凭证按编号顺序装订成册,封面封底,在装订线处加贴封条。这是会计凭证的装订。印鉴上应注明单位名称、年、月、自记账凭证种类、起止日期、起止编号、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联次。数,并存封签处加盖会计主管的骑缝图章。会计凭证装订的要求是既要美观大方又要便于翻阅,因此存装订时,会计人员要先设计好装订册数及每册的厚度。一般来说,一本凭证的厚度以1.5—2厘米为宜,太厚了不便于翻阅、核查。有些会计人员在装订会计凭证时采用角订法,装订起来简单易行。所有汇总装订好的会计凭证都要加上封面。封面使用较为结实、耐磨、韧性较强的牛皮纸等。现在企业对装订的企业会计凭证一般装在专业的会计凭证盒子里,一个年度相关的明细帐及汇总帐也需要一起保管在专门的保险柜中。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和销毁手续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会计凭证和账簿需保存30年。会计凭证保存期满需销毁时,必须开列清单,按照规定的手续报经批准后方可销毁。任何单位都不能自行随意销毁会计凭证。07.出具财务报表现在企业大部分都是使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所以财务报表基本上都是自动生成的。但是作为财务人员,还是需要知道财务报表制作的原理,财务报表是每个项目是由财务软件中那些科目组成的,这些对于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是非常有帮助的。08.月底相关事项月底时注意及时与业务部门商讨,本月预计哪些销售是当月需要开发票,这样才能让财务测算出本月的销售额大概是多少;同时通知采购部门,哪些单位款已付而发票未到,需要去催促的。月底时与行政部门一起制作本月工资报表月底时与出纳对现金盘点及核对银行账务往来09.核对凭证-财务结转-结账在这项工作中,财务人员最好对每个月结账前做一个备份,这样如果你在结账后发现有问题,可以直接恢复未结账前的账套。当然如果在次月发现上月记账中出现了问题,如果在月初可以直接恢复上月账套处理,也可以在本月更正,做红字等方法处理。当然还可以反结账处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过很多财务电脑出问题,而很多财务人员对电脑也不是太注意,重装系统时可能就把财务数据格式掉。所以建议财务人员对财务数据,包括会计软件备份数据、开票备份数据以及网上申报软件的备份数据最好做异地备份。相关问答: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规定为30年。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会计档案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会计档案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每个企业都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会计法》对会计凭证的种类、取得、审核、更正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其他要求。(1)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写与小写的金额必须相符。(2)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实物购人后,要按照规定办理验收手续,以明确经济责任,保证账实相符。(3)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必须注明各联的用途,并且只能以一联用作报销凭证;一式几联的发票和收据,除本身具备复写功能的外,必须用双面复写纸套写,并连续编号。作废时应加盖“作废”戳记,连同存根一起保存。(4)发生销货退回及退还货款时,必须填制退货发票,附有退货验收证明和对方单位的收款收据,不得以退货发票代替收据。(5)单位人员公出借款的收据,必须附在记账凭证之后。借款收据是此项借款业务的原始凭证,是办理有关会计手续、进行相应会计核算的依据。在收回借款时,应当另开收据或者退还借款收据的副本,不得退还原借款收据。因为借款和收回借款虽有联系,但又有区别,在会计上需要分别进行处理,如果将原借款收据退还借款人,就会损害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使其中一项业务的会计处理失去依据。
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
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凭据。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填制的会计凭证,作为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30年。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记账后的整理、装订、归档和存查工作。会计凭证作为记账的依据,是重要的会计档和经济资料。任何单位在完成经济业务手续和记账后,必须将会计凭证按规定的立卷归档制度形成会计档资料,妥善保管,防止丢失,不得任意销毁,以便日后随时查阅。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凭据。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填制的会计凭证,作为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多久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一般为多少年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一般为30年。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记录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保证了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加强了经济责任制。会计凭证按其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属于单位的重要经济档案,是检查企事业单位过去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u200d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保管10年的是哪些?
(4)保管期限为10年的会计档案: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财政总预算保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国家金库年报、基本建设拨贷款年报;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ue004
企业的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一般是几年?
企业的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一般是15年 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l5年、25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会计账簿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多少年?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八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5)1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而制定的法规,2015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扩展资料:1984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并于1998年对该办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原《管理办法》实施10多年以来,对规范和加强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促进会计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会计档案的内容范围、承载形式、管理手段、利用方式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原《管理办法》已经无法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表现在:(一)随着各单位信息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以电子形式产生、传输、保管,形成了大量电子会计档案,需要予以规范。(二)随着我国会计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的制定或修订,原《管理办法》的有关表述已不再适用,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利用、销毁等方面的规定需要相应予以调整或完善。为做好原《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从2012年开始,财政部、国家档案局陆续组织部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和地区开展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试点工作;2013-2014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针对电子发票的入账和保管问题多次开展研讨,并组织部分企业和地区开展电子发票及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综合试点工作。随着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电子发票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2014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着手修订原《管理办法》,形成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先后于2014年12月、2015年5月向社会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形成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草案)》。2015年9月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组织有关专家集中研究讨论《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草案)》,最终形成新《管理办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多久?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扩展资料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会计凭证按其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前者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最初发生之时即行填制的原始书面证明,如销货发票、款项收据等。后者又称记账凭单,是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按照经济业务的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入账簿的直接依据,常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凭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一般为多少年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一般为30年。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记录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保证了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加强了经济责任制。会计凭证按其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属于单位的重要经济档案,是检查企事业单位过去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第十五条 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执行,本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单位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如有同本办法附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的,应当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会计凭证属于保密几级
会计凭证属于保密的级别如下本问题由高顿初级会计职称为您解答: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规定为30年。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会计档案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会计档案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多久?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扩展资料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会计凭证按其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前者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最初发生之时即行填制的原始书面证明,如销货发票、款项收据等。后者又称记账凭单,是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按照经济业务的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入账簿的直接依据,常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凭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原始凭证的保存年限?会计档案中的哪些永久保存?
原始凭证的保存年限是15年。会计档案永久保持的有: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如下: 一、会计凭证 1、原始凭证:15年 2、记账凭证:15年 3、汇总凭证:15年 二、会计账簿 1、总分类账:15年 2、明细分类账:15年 3、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25年 4、其他日记账:15年 5、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5年 6、辅助账簿:15年 三、财务报告 1、月、季度财务报告:3年 2、年度财务报告:永久 三、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当保存25年。四:其他 1、会计移交清册:15年 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 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 4、银行余额调节表:5年 5、银行对账单:5年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的保管期限。除另有规定以外,应当保存10年。
会计知识,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表4-6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一览表 保管期限 备 注 一、会计凭证类 15年 1、原始凭证 15年 2、记账凭证 15年 3、汇总凭证 二、会计账簿类 15年 1、日记账 25年 其中: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15年 2、明细账 15年 3、总账 包括日记总账 4、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15年 5、辅助账簿 三、财务报告类 包括各级主管部门的汇总财务报告 3年 1、月、季度财务报告 包括文字分析 永久 2、年度财务报告 档 案 名 称 四、其他类 15年 1、会计移交清册 永久 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 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5年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5年 5、银行对账单
会计凭证保管多少年
会计档案保管年限的规定【问题】具体的会计档案保管年限是多少年?记账凭证的保管年限是多少年?会计账簿是多少年?【解答】会计档案保管年限如下:(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的保管年限都是15年。(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除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辅助账簿的保管年限都是15年;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保管年限都是25年;固定资产卡片是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3)财务报告类:月季度财务报告(包括文字分析),保管年限是3年;年度财务报告(决算)(包括财务分析)属于永久性保管。(4)其他类:会计移交清册的保管年限是15年;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性保管;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的保管年限是5年。
会计电子数据的保存期限和方法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如下: 一、会计凭证 1、原始凭证:15年。 2、记账凭证:15年。 3、汇总凭证:15年。 二、会计账簿 1、总分类账:15年。 2、明细分类账:15年。 3、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25年。 4、其他日记账:15年。 5、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5年。 6、辅助账簿:15年。 三、财务报告 1、月、季度财务报告:3年。 2、年度财务报告:永久。 四:其他 1、会计移交清册:15年。 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 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 4、银行余额调节表:5年。 5、银行对账单:5年。 方法: 1、通过ODBC连接,用数据库所提供的终端驱动来直接连接至数据库,读取数据。 2、大型数据库一般具有输出成其它数据库格式的功能,能将所需数据表转换为其它数据库格式文件。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别有几年?
序号 档 案 名 称 保管期限 备 注 一 会计凭证类 1 原始凭证 15年 2 记账凭证 15年 3 汇总凭证 15年 二 会计账簿类 4 总账 15年 包括日记总账 5 明细账 15年 6 日记账 15年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25年 7 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8 辅助账簿 15年 三 财务报告类 包括各级主管部门汇总财务报告 9 月、季度财务报告 3年 包括文字分析 10 年度财务报告(决算) 永久 包括文字分析 四 其他类 11 会计移交清册 15年 12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 13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 14 银行余额调节表 5年 15 银行对账单 5年银行存款明细账可保管15年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你好!我是会计老师,关注我,有会计学习问题可以给我定向发问,保证一一回答。下面给你回答这个问题。会计凭证是指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以前会计档案规定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15年。现在会计档案相关规定做了修改。会计记账凭证保管年限是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两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企业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多少年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30年。会计凭证属于会计档案的一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一般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其中,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档案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会计凭证保管解释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的装订、编号、存档和按规定办理调阅手续及到期销毁的全过程。会计凭证是一种有法律效力的重要经济档案,入账后要妥善保管,以便日后随时利用查阅。会计凭证保管作用会计凭证保管的作用如下:1、有利于完善经济责任制度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及记录,是由若干责任人共同负责,分工完成的。会计凭证作为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体现了经济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单位会计制度可以通过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的规定,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度,使各项业务的处理顺利进行。2、有利于及时进行会计记录,从经济业务的发生到账簿登记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通过会计凭证的传递,使会计部门尽早了解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并通过会计部门内部的凭证传递,及时记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凭证保管的内容会计凭证保管的内容包括:整理会计凭证;装订会计凭证;归档存查会计凭证;加具封面并签章。会计凭证保管的原因会计凭证是记账的依据,是重要的经济档案和历史资料,所以对会计凭证必须妥善整理和保管,不得丢失或任意销毁。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多久?会计凭证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企业每年定期将其装订成册并妥善报管,那么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有多长?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规定为30年。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会计档案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会计档案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会计凭证是什么?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凭证按其来源和用途,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会计凭证填制什么内容?(1)原始凭证名称;(2)填制名称的日期和编号;(3)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4)对外凭证要有接收凭证单位的名称;(5)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6)经济业务所设计的数量、计量单位、单价和金额;(7)经办业务部门或人员的签章。会计凭证一般如何装订?1、将凭证封面和封底裁开,分别附在凭证前面和后面,再拿一张质地相同的纸放在封面上角,做护角线。2、在凭证的左上角画一边长为5厘米的等腰三角形,用夹子夹住,用装订机在底线上分布均匀地打两个眼儿。3、待晾干后,在凭证本的脊背上面写上“某年某月第几册共几册的字样。装订人在装订线封签处签名或者盖章。现金凭证、银行凭证和转账凭证最好依次顺序编号,一个月从头编一次序号,如果单位的凭证少,可以全年顺序编号。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多久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通常为几年
1、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一般是15年。 2、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3、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4、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5、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6、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7、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8、1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会计移交清册。
会计凭证保管年限
会计凭证保管年限从10年到永久保存;一:会计凭证装订后的注意事项以及保管时间1、每本封面上填写好凭证种类、起止号码、凭证张数、会计主管人员和装订人员签章;2、在封面上编好卷号,按编号顺序入柜,并要在显露处标明凭证种类编号,以便于调阅。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并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各类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如下:二:会计凭证保管要求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会计凭证登记完毕后,应当按照分类和编号顺序保管,不得散乱丢失。记帐凭证应当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或者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编号顺序,折叠整齐,按期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注明单位名称、年度、月份和起讫日期、凭证种类、起讫号码,由装订人在装订线封签外签名或者盖章。对于数量过多的原始凭证,可以单独装订保管,在封面上注明记帐凭证日期、编号、种类,同时在记帐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和原始凭证名称及编号。各种经济合同、存出保证金收据以及涉外文件等重要原始凭证,应当另编目录,单独登记保管,并在有关的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上相互注明日期和编号。
会计凭证保存期限是多少年
会计凭证保存期限规定如下: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30年;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的会计凭证中,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保管期限为10年;其余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为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属于单位的重要经济档案,是检查企事业单位过去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记录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保证了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加强了经济责任制。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会计凭证类档案保管期限是( )年。
【答案】:C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会计凭证类档案保管期限是15年。故选C。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通常为几年
1、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一般是15年。2、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3、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4、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5、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6、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7、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8、1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会计移交清册。
会计原始凭证保管期限为多少年
会计原始凭证保管期限为30年。目前,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并且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具体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每个企业必须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会计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它不仅能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还可以明确经济责任,是会计资料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文件。以上数据出自百度百科网。会计原始凭证分类:1、按取得来源分类。原始凭证按取得的来源可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是本单位内部发生经济业务时,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填制的凭证。例如:仓库保管人员填制的入库单、领料部门填制的领料单、出差人员填制的差旅费报销单等等。外来原始凭证是与外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2、按填制手续分类。原始凭证按填制手续可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一次凭证是指填制手续一次完成,一次记录一项或若干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一次凭证是一次有效的凭证,已填列的凭证不能重复使用。外来的原始凭证都是一次凭证,自制原始凭证中的收料单、发货票、银行结算凭证等等都是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张凭证上,连续多次记录不断重复发生的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随时计算累计数及结余数,以便按计划或限额进行控制。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一般是多少年
根据新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规定为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一般为多少年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多少年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30年。会计凭证属于会计档案的一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一般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其中,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档案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会计凭证保管解释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的装订、编号、存档和按规定办理调阅手续及到期销毁的全过程。会计凭证是一种有法律效力的重要经济档案,入账后要妥善保管,以便日后随时利用查阅。会计凭证保管作用会计凭证保管的作用如下:1、有利于完善经济责任制度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及记录,是由若干责任人共同负责,分工完成的。会计凭证作为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体现了经济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单位会计制度可以通过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的规定,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度,使各项业务的处理顺利进行。2、有利于及时进行会计记录,从经济业务的发生到账簿登记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通过会计凭证的传递,使会计部门尽早了解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并通过会计部门内部的凭证传递,及时记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凭证保管的内容会计凭证保管的内容包括:整理会计凭证;装订会计凭证;归档存查会计凭证;加具封面并签章。会计凭证保管的原因会计凭证是记账的依据,是重要的经济档案和历史资料,所以对会计凭证必须妥善整理和保管,不得丢失或任意销毁。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一般是多久?会计凭证是登记会计账簿的一项书面证明,保证了会计记录的真实性,那么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为多少年?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多少年?答:会计凭证最低保管期限为30年。目前,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并且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会计凭证是什么?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具体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每个企业必须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会计凭证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1、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又称为单据,具体指经济业务刚开始发生时进行填制的原始书面证明,按照其取得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比如款项收据等。2、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又称为记账凭单,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它是登入账簿的直接依据,具体指按经济业务的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按照其适用的经济业务,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比如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等。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一般为30年。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记录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保证了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加强了经济责任制。会计凭证按其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属于单位的重要经济档案,是检查企事业单位过去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注销后会计凭证需要保管多久
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最少应保管10年。否则擅自销毁,造成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按照征管法规定处理。法律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合法、真实、完整。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八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什么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30年。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凭证属于会计档案的一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一般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其中,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档案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具体如下:1、需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包括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2、保管期限为30年的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档案移交清册;3、保管期限为10年的会计档案包括月度、季度和半年度财务报告、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4、固定资产卡片账需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会计凭证保管年限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30年;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的会计凭证中,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保管期限为10年;其余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为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会计凭证几年可以销毁
要保存30年才能销毁。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规定为30年。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如何处罚1、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法律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四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十六条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基金的会计凭证保存多久
按规定财务记账凭证保存多少年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将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记账凭证的保管期限按照规定应留档保存30年。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多久?会计凭证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企业每年定期将其装订成册并妥善报管,那么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有多长?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规定为30年。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会计档案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会计档案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会计凭证是什么?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凭证按其来源和用途,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会计凭证填制什么内容?(1)原始凭证名称;(2)填制名称的日期和编号;(3)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4)对外凭证要有接收凭证单位的名称;(5)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6)经济业务所设计的数量、计量单位、单价和金额;(7)经办业务部门或人员的签章。会计凭证一般如何装订?1、将凭证封面和封底裁开,分别附在凭证前面和后面,再拿一张质地相同的纸放在封面上角,做护角线。2、在凭证的左上角画一边长为5厘米的等腰三角形,用夹子夹住,用装订机在底线上分布均匀地打两个眼儿。3、待晾干后,在凭证本的脊背上面写上“某年某月第几册共几册的字样。装订人在装订线封签处签名或者盖章。现金凭证、银行凭证和转账凭证最好依次顺序编号,一个月从头编一次序号,如果单位的凭证少,可以全年顺序编号。财务帐保存多少年财务帐户的保存期限不仅取决于的法律法规规定,还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财务管理需要,制定合理的财务帐户保存期限,并严格遵守。首先,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财务帐户应该保存的短期限是三年,也就是说,企业少要保存三年的财务帐户。有的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将财务帐户保存期限延长五年甚更长,以便更好地审计和管理财务状况。其次,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企业必须保存近六年的财务帐户,以便更好地审计财务状况,并为投资者提供投资依据。因此,企业应该按照的规定,将财务帐户保存期限设定为六年。此外,根据《税收法》的规定,企业必须保存近十年的财务帐户,以便有效地管理税收,并保证税务纳税义务的履行。因此,企业应当按照的规定,将财务帐户保存期限设定为十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财务帐户保存期限,以便更好地审计和管理财务状况。一般来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管理需要,将财务帐户保存期限设定为五年或更长。总之,财务帐户保存期限不仅取决于的法律法规规定,还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根据的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少应将财务帐户保存期限设定为三年,长可以设定为十年。此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财务帐户保存期限,以便更好地审计和管理财务状况。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永久也就是长期保管,定期一般可分为10年、30年两类。1、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2、会计档案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3、会计档案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每个企业都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1、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30年;2、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的会计凭证中,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保管期限为10年;3、其余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为30年。会计账簿类保管期限:1、日记账15年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25年;2、明细账、总账、辅助账15年;3、涉及外来和对私改造的会计账簿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注意事项1、完整性: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包括所有必要的文件、凭证和记录。避免丢失、损坏或篡改会计档案。2、有序性:对会计档案进行有序分类和编号,以便于查找和管理。可以按照时间、科目、业务等方式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索引或目录。3、安全性:采取措施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复制或更改档案内容。可以使用密码保护、权限控制、访问记录等手段加强档案的安全性。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并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 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凭证保存期限 这些相关规定会计从业者要知道
1、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15年,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农牧业税结算凭证以及其他的会计凭证保管期限都是15年。 2、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会计凭证登记完毕后,应当按照分类和编号顺序保管,不得散乱丢失。 3、记帐凭证应当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或者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编号顺序,折叠整齐,按期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注明单位名称、年度、月份和起讫日期、凭证种类、起讫号码,由装订人在装订线封签外签名或者盖章。 4、对于数量过多的原始凭证,可以单独装订保管,在封面上注明记帐凭证日期、编号、种类,同时在记帐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和原始凭证名称及编号。 5、各种经济合同、存出保证金收据以及涉外文件等重要原始凭证,应当另编目录,单独登记保管,并在有关的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上相互注明日期和编号。
会计账簿保存年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会计凭证会计账册保存年限为30年。 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的,现行最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八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5)1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会计凭证的保存期限
一、会计凭证1、原始凭证:15年2、记账凭证:15年3、汇总凭证:15年二、会计账簿1、总分类账:15年2、明细分类账:15年3、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25年4、其他日记账:15年5、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5年6、辅助账簿:15年三、财务报告1、月、季度财务报告:3年2、年度财务报告:永久四:其他1、会计移交清册:15年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4、银行余额调节表:5年5、银行对账单:5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的保管期限。除另有规定以外,应当保存10年。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一般为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一般为30年。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每个企业都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会计法》对会计凭证的种类、取得、审核、更正等内容进行了规定。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记录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保证了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加强了经济责任制。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会计凭证按其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前者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最初发生之时即行填制的原始书面证明,如销货发票、款项收据等。后者又称记账凭单,是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按照经济业务的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入账簿的直接依据,常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会计凭证装订的要求是既美观大方又便于翻阅,所以在装订时要先设计好装订册数及每册的厚度。一般来说,一本凭证,厚度以1.5至2.ocm为宜,太厚了不便于翻阅核查,太薄了又不利于戳立放置。
会计法规定凭证保管期限
法律主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保管期限为: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法律客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三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利用会计档案,在进行会计档案查阅、复制、借出时履行登记手续,严禁篡改和损坏。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四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