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的特征

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性、叠加性和累积性、金融风险的扩张性和传染性。1.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但是其并不表示金融风险是不可测量的。在掌握一定的信息后,可以利用概率论、统计学的策略来预测风险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对金融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2.金融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存在性是指金融风险的产生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现象。普遍性是指金融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于每一个行业、金融工具、经营机构和每一次的交易行为中,都有可能潜伏着金融危险。3.金融风险的潜在性、叠加性和累积性。金融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而金融主体获取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信息又是不完全的,因此金融风险具有很大的潜在性,而且同一时点的风险因素会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在各金融机构中不断叠加和累积。4.金融风险的扩张性和传染性。在某一区域的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各类金融机构相互交织、密切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体系,价格波动会在不同金融资产间传递,不同金融机构也会呈现出共荣共损的特性。另外,国际金融联系日益密切,金融风险会通过各种方式从一国传导至另一国,呈现出跨国传染的特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研修班导师:刘园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课程研修班导师刘园,经济学博士,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IBE,BJ,P.R.China)和美国国际管理研究生院(AGSIM,A.Z,U.S.A),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保持着国内领先水平,至今已发展成为一所在海内外有着重要影响和广泛学术声誉的经济、金融与商务综合发展的研究型学院。现设8个系,分别是:国际贸易学系、金融学系、经济学系、国际运输与物流学系、政治经济学系、国际商务与合作学系、数量经济学系、财政税务学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刘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公司金融等。主要出版著作:1、《国际金融》(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2、《国际金融实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国家十一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3、《国际金融概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4、《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三版)、5、《金融风险管理》(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6、《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系列丛书(7部)》(执行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荣获“国家人事部2002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7、《投资学概论》(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8、《金融市场学教程》(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9、《外汇交易与管理》(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10、《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11、《证券投资基金与创业板市场》(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12、《商业银行管理》(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到2011年共完成八版译著)13、《跨国公司金融》(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14、《开放的数字化市场》(译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15、《金融百科辞典》(译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16、《国际贸易谈判》(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7、《国际商务谈判》(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国家十一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材)18、《国际商务谈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19、《国际商务谈判》(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等主要发表论文:在中国、日本等国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刘园教授主持研究课题:1、“企业管理者激励机制研究”:第一完成人,课题荣获2002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部委、大型企业委托的课题,2011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房地产投资基金在保障房建设中的作用”。刘园教授主讲课程:“国际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管理”、“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金融研究前研专题”等。2005年以来,为国家部委、高等院校、大型企业提供专题报告近三百场。社会兼职与活动:世界经济学会国际贸易和投资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经济学协会理事、亚太研究会常务理事、跨国公司研究会常务理事,并兼任多家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顾问。自1999年起担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电影频道)、北京电视台(综合频道)等主持人和策划,先后主持栏目《赢家》、《国际双行线》、《佳片有约》等。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风中的象牙塔》(中国城市出版社)。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金融风险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哪些,简述之。

  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然而究竟其发展对南北关系有何影响却很少有人提及。本文先就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南北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南北经济差距加大,造成了南北关系的不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南北关系的不合理、不公平、不平等。  一、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概念的界定  金融服务贸易是指发生在国与国之间的金融服务交易活动和交易过程,金融服务贸易的标的物是金融服务。GATS(1994)的金融服务附录明确定义了国际金融服务包括的活动。GATS规定金融是由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任何有关金融方面的服务,包括所有保险和保险有关的服务以及所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保险除外)。具体涵盖了下列活动:  (1)保险及与保险有关的服务  (2)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  总体来看,这些活动涉及银行、保险、证券以及金融信息服务四个有关金融方面的领域。  二、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在世界几百年的金融发展史上,国际金融服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受到人为或天然的限制而发展不足,直到1986年服务贸易协议被正式列入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议程之后,金融服务贸易逐渐缓慢地开始了国际化进程。而1997 年12 月13 日由世界70个国家在WTO 框架内谈判后达成一致的FSA(《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才真正促进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使其显现以下发展特点:  (一)金融服务机构的全球化  金融服务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金融公司,金融服务机构的全球化是指金融服务机构经营活动的全球化,主要指金融机构海外分支机构的数量及种类的大量增加,以日本为例,1990年日本在海外设立的银行分支机构有1035个,分行有309个,到1997年6月,日本在海外的银行分支机构就增加到1054个,分行增加到375个。这些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断向海外扩张,一方面是由于其内在规模扩大、成本降低、竞争力加强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应客户的需要而向海外扩张。然而进入海外市场是有风险的,因此除了直接投资建立自己的分支机构这种扩张方式外,由于东道国政策限制或自身风险规避等原因这些金融机构更多使用的是通过并购东道国国内的一些金融机构的方式来进行扩张。而从扩张的方向和规模上来看,不仅有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的横向大规模扩张,也有北方国家向南方国家的纵向大规模扩张,而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的扩张则相当地少。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最大的十家金融机构中,几乎都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而仅美国的花旗银行在对某些南方国家的银行进行收购式扩张后,花旗就已经成为某些南方国家的最大的银行。如美国的花旗银行收购Banamex 后,花旗在墨西哥的市场占有率超过25%;在收购波兰第三大银行Handlowy后,花旗在东欧的商业和消费者银行业务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2%。而花旗现在也已经成为这两个南方国家中的最大的银行。[1]  (二)金融服务产品的多样化  随着金融全球市场的形成和新的金融技术理论的产生,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对金融服务产品多样化的要求日益增加,金融服务产品的供给也日益增加,其中包括低附加值的如代发工资、代理国债等服务产品,也包括个人理财、银证通、财务顾问、投融资顾问、金融衍生产品等高附加值服务产品。在这么多种类的金融服务产品中,以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最为迅速。1 9 7 2 年美国芝加哥国际商品交易所推出包括英镑、法国法郎、日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六种外汇期货合约以来,短短的3 0 多年时间里,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易品种迅速增加,据国际金融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国际金融市场衍生产品已高达1200 多种,这些衍生产品在原生金融产品基础上组合再利用组合,衍生再衍生,形成了全球巨大的衍生产品交易市场。这些品种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扩大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功能和资本的杠杆率,为使用者提供了转移风险、管理风险的最有效的工具,但也为使用者提供了全新的金融投资机会。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金融衍生产品使金融市场交易更活跃,更具流动性,并持续地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定价效率。然而,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多样化发展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体系剧烈动荡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既可以用于金融风险管理,又可以用于金融风险投资,因此包含着品种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变得更加不确定。[2]  (三)金融服务效率的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发展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激烈竞争的需要,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通过金融信息化建设来提高金融业的工作效率和改善服务水平,这主要表现如下:信息技术克服了金融运作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使金融服务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 实现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现代的金融交易可以通过电报、电传、网络等多种信息化方式进行,使得许多金融服务产品能24小时不间断进行交易。以信息化网络银行发展最快的美国为例,银行通过高端通信产品和大型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研发和利用, 借助金融工程、金融数学模型等理论的研究, 纷纷开展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银行服务与产品创新, 出现了网络银行、信用卡、ATM卡、在线支付以及各种电子支票支付、网络保险、网上证券等新型产品和服务,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全球金融服务产品的买卖在瞬间便可以完成,使得各国之间金融服务贸易的联系与交往的频率和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四)服务贸易总额的巨额化  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包括金融服务贸易在内的国际服务贸易已经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一国的国际收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IMF的国际收支统计,1 980~l993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由3580亿美元增加到933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7.7 %,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商品贸易年均增长4.9 %的增长速度。服务贸易占世界总额的比重,1980年为17 %,而到1993年则已上升至22.2 %,1 995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达23.3 % 。有的专家预测,在今后2O~3O年间,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大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预计21世纪30年代,服务贸易的比重将与货物贸易的比重大体相当.甚至超过货物贸易的比重.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和主要内容。  而在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总额大幅增长的背后,一些国家特别是金融服务发达的国家通过加速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来扩大其金融服务的出口是根本原因。例如,1995年,据统计,美国金融服务出口总额高达6l亿美元,占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l7.4 %,进口总额17亿美元(参见199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统计》),金融服务贸易的顺差高达44亿美元。巨额的金融服务贸易顺差对缓解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调节国际收支的均衡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使得美国成为世界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五)服务贸易协议的完善化  由于美国和欧盟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绝对比较优势,美国于1982 年在关贸总协定部长会议上提出实现包括金融服务贸易在内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问题并且得到了欧盟的响应。1986 年,在美国的坚持下,服务贸易谈判被正式列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正式议程中,并在多年艰苦的谈判后,达成了服务贸易多边框架协定(即“服务贸易总协定”) 。该协定共包括6个部分和5个附件,包括“金融服务附件”。最后,在1997年12月13日,在欧盟的倡导下,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终于就开放金融市场达成了最后协议。该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谈判各方同意对外开放银行、证券、保险和金融信息市场;允许外国在本国(地区) 内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按竞争原则运行;外国公司享有国内公司同等的进入国内市场的权利;取消跨边界服务的限制;允许外国资本在投资项目中所占比例超过50%;协议将在1999 年初签署,最迟不晚于1999年3月生效等。  另外,美国还在APEC(亚太经合组织)内,提议由APEC通过具体行动,推动世贸组织完成谈判,并对东南亚国家施加压力,促其就开放金融市场做出更多的承诺。由于美国的推动,APEC通过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行动纲领,而且明确要求各国做出开放金融服务市场的自主承诺,并把开放金融服务市场作为APEC致力的目标之一。因此,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达成的最终协议较之1995年达成的过渡性协议更为完善、开放,尤其是对以亚洲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南北关系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南北关系指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政治关系的经济化使得南北关系中的经济关系上升到重要地位。而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商品的国际自由流动和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因此这个过程必然包含资本的全球流动以及相关的金融服务贸易。从总体上看,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发展促进了南北方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从某种意义上加强了南北关系的发展。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服务业自身的不完善性和脆弱性,北方国家对金融服务的统治地位就对南方国家造成较大的威胁,也就对南北关系造成了如下的消极影响:  (一)金融服务机构的全球化造成南北关系的不稳定  金融机构的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规模上的扩大和业务上的拓宽,从而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然而近年来的金融机构并购活动中,主要是南方国家的金融机构处于被并购的地位,而且随着跨国并购的深入发展,北方国家金融机构的规模通过并购不断得到扩大,垄断程度不断得到提高,对南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增加了南北关系的不稳定性。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北方国家的跨国金融服务机构大举进入亚洲多数发展中国家,以比危机前低60 % ~ 80 %的价格大批并购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据统计,泰国35家金融公司中已有9家被外资接管。按泰国商业银行的增资规定,至少有半数银行的大多数股份被外国资本持有。为此,泰国舆论围绕是否将沦为经济殖民地展开了激烈争论,甚至有的报刊说:“全球化带来新型殖民地”。(注:[委内瑞拉]宇宙报,1999年3月6日。)  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由于南北方国家实力悬殊,北方发达国家既是主要的出口国又是主要的进口国,南方发展中国家主要是进口国,即依赖于北方发达国家的出口,这种不对称的依存程度,使发展中国家过分依赖北方国家,对南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早在2005年6月底,央行就提前推出了《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通过去年第三季度发布的中国第一份《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和《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对当前中国的金融风险状况。中国决策层如此高度重视安全问题的紧急应对,从一个侧面显示,包括经济安全在内的中国国家安全问题,更反映了其它南方国家也存在的经济安全问题。而又由于南北方国家互相依存的性质,如果南方国家的经济不安全必然也会造成南北关系的紧张、不稳定。  (二)金融服务产品的多元化和金融服务效率的信息化使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金融服务产品种类的增加,一方面为社会财富金融资产化提供了便利,持续地刺激了南北方国家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新的金融产品的资本虚拟化越来越强,往往能使循环资本得到迅速扩张,根据权威机构测算,所有国家银行的金融衍生品投资组合都是建立在99:1的杠杆借贷比例上的,只要投资略有失误,杠杆原理就产生反向作用,就会出现整体崩溃,[3] 尤其是现代大规模国际游资的绝大部分来自北方国家,他们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监管不完善的、市场脆弱的南方国家金融市场上进行多重组合投资,造成了南方国家的金融危机。比如,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能量,不断进攻泰国金融市场,触发了泰国金融危机。而金融服务效率的信息化则一方面加强了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的联系与交往,另一方面提高了各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联系和交往的效率,使各国对利率、汇率以及股票、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变化反应迅速。因此当北方国家的投机资本迅速被迅速抽离某一南方国家市场并引致该国发生金融危机时,强烈的心理预期及金融服务效率的信息化使周边南方国家本就不完善的金融监管完全来不及反应并对局部的金融危机进行控制,从而导致周边国家金融市场上的资本也迅速外逃,造成了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使局部的金融危机迅速转化为全局性的金融危机,最后使一片南方国家深陷经济衰退的泥潭。比如,1997年泰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在金融服务效率的信息化的前提下及国际投机资本的恶意攻击下,泰国金融危机像瘟疫一样迅速向外蔓延, 波及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次的金融危机不仅使韩国等新兴工业国家经济倒退到90年代初的水平,而且使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倒退10年左右且至今动荡不安。而北方国家则由于金融机制的完善及经济基础的雄厚,当然也由于北方国家是国际投机资本的主要来源地,相对南方国家而言,金融危机对北方国家影响很小,故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4]  (三)表面层次上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完善化使南北交换关系更加不合理、不公平、不平等  在美国和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全球95 %的金融服务贸易已经纳入逐步自由化的进程,各成员方同意开放各自的银行、保险、证券、金融信息市场,并且各成员方在双方的谈判中具体承诺开放哪些具体服务部门、开放的程度如何体现,这些都体现了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完善的、合理的一面。然而,由于发达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这种表面合理、公平、平等的在自由化幌子下鉴定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实则不合理、不公平、不平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规模小、资本金不足、不良资产率高、监管机制不完善,在现实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与发达国家进行完全竞争,过早地进行自由化竞争的实质只是在强化北方国家的优势产业,维护北方国家对南方国家的剥削。  综上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南北经济差距加大,造成了南北关系的不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南北关系的不合理、不公平、不平等。  金融风暴对贸易业的影响  由于美国经济的迅速下滑,欧洲经济体也在迅速的下滑,这一点很清楚的看到,最近欧元持续的贬值,而美元在不断的走强,这说明欧元区经济正在不断的恶化,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欧元区第一大经济国--德国权威的Ifo商业景气指数十月份再次下降到九十点二点,比上月减了二点七个点,表明德国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继续紧缩。面对今年第三季度的不良销售业绩,欧洲的汽车制造商频繁发出金融危机"并未结束"的警报。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汀·斯特来弗认为,在将来的几个月里,金融危机对欧洲汽车工业的影响还会继续发酵。据统计,今年九月,欧洲的汽车上牌率降低了百分之八点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今年前九个月,欧洲汽车销售量下降了百分之四点四,到年底可能达到百分之八,也就是说,将减少一百多万辆汽车的销售量。销售下降,合乎逻辑地,是库存量上升了。仅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今年九月底的库存量达到六十七万七千辆,大量的库存使车商无法回笼资金,造成周转不灵。这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影响,从中国对欧洲的贸易也会有很大的影响,第一,美国是金融危机的中心,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家,现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复苏的迹象,而欧洲经济体也是中国的重要外贸出口国,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虽然中国近期对欧元出口还有所上升,但是央行还是继续表示比较审慎,悲观的态度。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势必对全球的各各行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金融危机?它对我国国际贸易有哪些影响?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本次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分析:从产业看,危机对制造业比重大的地区影响大于服务业比重大的地区(但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受到的影响小于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从地区看,本次危机对出口依赖型的地区影响大于内需依赖型的地区(但加工贸易比重大的地区相对一般贸易比重大的地区影响稍小)。从行业看,前几年发展快的行业,也是本次危机影响最深的行业。受房地产业、汽车等交通设备制造业不景气影响,支撑冶金工业发展的三个支柱倒塌两个,使冶金行业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以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业影响较大,但对整个工业基础的摇动不如冶金、汽车、石化等行业强,这些行业以及航空制造业、船舶制造业都有可能负增长。港口及运输受到的影响在服务业中仅次于房地产和金融(证券)等行业。受到危机影响较小的行业包括: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行业,基本生活类产品制造业(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生活性服务业(医疗保健、康体可能有大幅提高)、机械加工制造业、电子、电器。在危机中出现机遇的行业:技术服务业、创意产业、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及再生资源等产业,以及教育产业等。  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性矛盾将很突出。首先,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与世界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类似,某些传统出口商品特别是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与这些国家基本上处于同一竞争层次上。例如,我国的“两纱两布”出口,其出口质量是国际公认的免检商品,出口量很大。但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的质量和卖价已优于我国。而且,国际市场对“两纱两布”的需求量也有一定的限度,因而,谁的竞争力强,谁占的市场份额就大。这对约占我国“两纱两布”出口总量70%的大型国有企业是一个挑战。其次,我国出口的目标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例如,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7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份额,中国香港占40.77%,日本占13.08%,美国占9.28%,三者合计占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3.13%。同年,我国服装出口到日本的金额占我国服装出口总额的32.46%,中国香港占26.42%,美国占12.82%,三者合计占我国服装出口总额的71.7%。由于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将给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带来更大的压力。我国出口正受到来自这些国家越来越激烈的挑战。因此,我们金融危机的影响,近期我国的商品出口额将受到一定影响,估计2009年的商品出口同比增长22.4%,增速仍比较乐观,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增速减缓了5个百分点。

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CFRM证书含金量如何?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CFRM在国际金融风险领域,一直受到企业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但来到了国内却成为了一项冷门考试,了解它的人并不是很多。到底CFRM证书含金量怎么样?考取CFRM证书会带来哪些优势?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CFRM介绍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是由“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协会”所创办的认证类考试,主要面向的对象是从事金融风险管理行业的工作人员,考取CFRM证书也是对金融风险管理专业人士能力水平一种实力的认可,同时,通过考取CFRM证书也大大提高了专业人士的能力水平,为保持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提升业务发展规模、建立可持续的金融市场带来极大的用处。CFRM证书含金量如何?1、CFRM证书认可度高CFRM作为一项国际级考试,自创办以来一直深受各界专业人士和企业的一致好评,在国际金融风险领域是极具权威性、含金量的认证证书,随着行业需求量增大,每年报考CFRM考试的人数也逐渐在增多,同时CFRM其证书含金量也在不断地提升。2、行业人才短缺近年来,金融风险管理行业一直以飞快的速度在发展,随着金融类企业不断扩大其发展规模,增设的岗位越来越多,对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根据目前风险管理人才数的增长,依然满足不了风险管理行业的需求量,在未来的日子里,CFRM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3、提升个人价值众所周知,在金融风险领域中,CFRM一直都是极具含金量和权威性的认证证书,对于取得CFRM证书人士,无疑会得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在职场工作中,大大提升了个人价值及竞争水平,对职业发展带来极大帮助。

FRM金融风险管理师考什么内容?怎么复习?

FRM,中文名称为金融风险管理师,在金融行业的发展下,近年来大家对FRM关注度和报考热度有所提升,那么FRM具体考察什么内容?怎么复习?FRM考试介绍FRM,即金融风险管理师,它是由美国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所创办的专业考试,在国际金融风险管理领域是最具权威性、最顶级的资格认证,随着金融风险管理需求的加大,近年来FRM考试均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报考的人也逐渐增多。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考些什么内容?金融风险管理师FRM具体分为了一级和二级两个级别,不同级别其考试内容都会不一样。其中,FRM一级考试科目有风险管理基础、数量分析、金融市场与金融产品、估值与风险模型等。而FRM二级考试科目包括有市场风险管理与测量、信用风险管理与测量、操作及综合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前沿话题等。关于FRM考试1、FRM考试语种根据FRM官方协会的介绍,FRM考试试卷使用的基本是美式英语,虽说FRM是全英文考试,不过其考试题型全都是客观选择题,不会涉及英文写作、分析论述等。所以对于报名考生只需要掌握好相应的金融英语词汇,就可以顺利读题和进行作答了。2、FRM考试复习对于FRM的备考,考生平时还是需要多积累相关的金融英语词汇,通过不断重温所学的知识内容,并结合中文教材的理解,对于FRM的学习也会变得越来越高效。平常在积累金融英语词汇的情况下,你使用英语阅读教材内容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

什么是国际金融风险扩散?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国际金融风险扩散 就是说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出现混乱后,通过那些跨国际的投资,把这些混乱传递到别的国家。比如说美国的次级债券出现问题,美国的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或者被国家接管,而那些跨国购买了美国次级债券的其他金融机构也卷入其中。而且随着美国经济的萧条,那些依靠美国出口的国家的出口业也面临危机。这个就是风险扩散。我国的应对措施1加强本国的经济实力,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内需。2加强金融监管,在合理利用外资的基础上,警惕国际热钱等问题3要提高对外投资的管理水平,把资金投入到一些可靠、稳定的项目上去

为什么FRM是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全球标准?frm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frm证书是全球通用的国际证书,也是全球公认的金融风险管理专业认证,是由全球金融风险管理人士专业协会GARP提供的全球金融机构和风险专业人士认可的高质量证书。frm属于全球级别吗获得FRM认证表明考生有能力在当地和全球范围内从事风险管理活动,目前,在全球有超过7,500家公司雇用FRM持证人员。全球每年有超过5000家公司派遣员工参加FRM考试。全球有超过48,000名FRM持证人员。获得FRM证书将让您成为全球的精英和精选专业人士。过去的20年里,全球有325,000余人注册和参加了FRM考试。GARP拥有20年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技能评估的经验。FRM课程每年由全球各地的资深风险从业人员参与更新,确保考试内容能适当的评估和衡量考生对当前全球接受的风险管理概念和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程度。frm证书含金量frm证书含金量很高,FRM在整个金融行业当中都属于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书,所以非常值得考,很多跨国的金融机构以及一些知名的欧美金融机构都非常认可FRM持证人,因此在他们招聘时也会优先考虑FRM持证人,所以说如果自己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一定规划的话,是推荐大家报考FRM证书的,无论如何,多考一张证书也属于技多不压身,自己也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如果是在校的金融专业学生,那么推荐大家考FRM证书,如果在毕业的时候通过了考试,及时还未申请证书,对于自己就业也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总之,FRM含金量是很高的,也是比较推荐大家报考,frm包括了一级和二级,考生可以选择两级一起考,也可以分开考。frm证书的好处frm证书的好处体现在学历和就业。1、学历frm证书对于学历有劣势的人士,有一定学历弥补的作用。据英国ENIC完成的一项独立基准的研究显示,frm可等同于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硕士学位,如在美国、印度、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相当于达到该地的硕士学位标准。2、就业frm持有者主要就职于金融相关的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据garp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以及其他银行、外国的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等,都雇佣了很多的frm持证人,这也可以说明,各大行都青睐frm持有者。

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压实哪个方向

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压实完善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惩罚方向.根据报道,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会议强调了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总体看,我国金融形势是良好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同时,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金融危机外溢性突显,国际金融风险点仍然不少。同时强调要求;维护金融安全,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做好金融工作基础上,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科学防范风险,强化安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原因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政策定力,对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正常的,非系统性的风险暴露要提高容忍度,货币政策管好流动性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维持市场不混乱。系统性金融危机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往往发生在金融经济,金融系统和金融资产比较繁荣的市场化国家和地区以及赤字和外债较为严重的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有哪些

金融风险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于金融企业从事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一是外因,即外部环境包括体制因素的综合作用;二是内因,即内部决策管理不力的影响。(一)外部因素(1)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遗留问题。(2)宏观经济波动导致金融风险加剧。经济的剧烈波动,经济发展处于低潮,包括泡沫经济的破灭,都会造成银行资产的缩水和损失,加大银行风险,甚至导致银行倒闭。(3)自然灾害也是形成金融风险的因素。(二)内部因素(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2)内控制度不健全,存在管理漏洞。(3)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不强。(4)制度执行不力,管理不严,处罚不力。(5)没有按照风险管理原则审慎经营。(6)监管有效性尚需提高。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每一种金融风险由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又常是多因素综合促成的,是合力作用的结果。在当代国际金融领域中,金融资本资源的全球配置,金融组织空前整合及当代金融新论层出不穷.国际金融市场的空前裂变,导致国际间接投资超前而超大规模的发展.当前国际间接投资的膨胀,金融风险传染不断加剧,通过分析影响金融风险传染的金融资产价格

国际金融风险的类型

国际金融风险类型按风险的对象分外汇风险、国际融资利率风险、国际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等;按风险涉及范围分微观和宏观国际金融风险;按风险承担者分国家和经济实体国际金融风险;按风险产生的根源分客观与主观国际金融风险。关于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识别与衡量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准备处置方案,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货币资金跨国筹集与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损失发生前与损失发生后,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形成风险管理的完整目标。

国际金融风险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金融风险对中国的影响包括:1、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缓慢并且失业率急剧上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国外众多企业发展困难甚至倒闭,这些现象的产生使我国绝大部分出口贸易型企业面临异常困难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甚至被迫倒闭,使我国经济发展变得缓慢。2、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美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产生后会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元贬值政策,这便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汇率风险。3、国际金融危机将使我国产品出口面临障碍:国际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放缓甚至衰退,致使美国以各种名义甚至采取明文政策只购买美国本国货物排斥他国货物,这将对我国服装以及玩具鞋类,纺织品和食品机电产品等出口产品制造障碍。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最主要目标是,在识别与衡量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准备处置方案,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货币资金跨国筹集与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各经济实体在跨国筹集和经营资产(主要指货币资金)的过程中,对国际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与处置金融风险,用最低成本,即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一般包括两部分,即损失发生前的管理目标与损失发生后的管理目标,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形成风险管理的完整目标。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对经济实体的意义和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这两个方面。 具体来说,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对经济实体的意义 (1)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能为各经济主体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资金筹集与资金经营的环境,减少或消除各跨国经济实体的紧张不安和恐惧心理。 (2)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能保障经济实体经营目标的实现。实施金融风险管理能把经济实体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降低,并能在金融风险损失发生后及时提供预先准备的补偿基金,从而降低费用开支。 (3)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能促进经济实体实行跨国资金筹集和资金经营决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 2、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1)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2)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金融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际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且能在金融风险发生后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减少金融风险损失带来的不良影响。

加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具体来说,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对经济实体的意义 (1)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能为各经济主体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资金筹集与资金经营的环境,减少或消除各跨国经济实体的紧张不安和恐惧心理,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 (2)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能保障经济实体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实施金融风险管理则能把经济实体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并能在金融风险损失发生后及时提供预先准备的补偿基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降低费用开支。 (3)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能促进经济实体实行跨国资金筹集和资金经营决策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通过实施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有关经济主体必然要着眼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使资金筹集和经营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使资金运营进入良性循环,减少决策风险。 2、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1)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有利于世界各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价值直接表现形式的货币资金的跨国流动,必然引起其他资源的相应跨国流动。而实施金融风险管理则能减少资金跨国流动时的金融风险损失,并促使货币资金向所需国家和地区流动,从而引起其他社会资源合理的流向该国和地区,最终避免或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其利用率。 (2)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国际金融风险一旦发生,它带来的损失金额往往比一般金融风险造成的损失大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国际风险的存在与发生,无疑是对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威胁。而金融风险管理的实施,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际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且能在金融风险发生后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减少金融风险损失带来的不良影响,最终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金融风险主要特征

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但是其并不表示金融风险是不可测量的。在掌握一定的信息后,可以利用概率论、统计学的策略来预测风险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对金融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2.金融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存在性是指金融风险的产生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现象。普遍性是指金融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于每一个行业、金融工具、经营机构和每一次的交易行为中,都有可能潜伏着金融危险。3.金融风险的潜在性、叠加性和累积性。金融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而金融主体获取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信息又是不完全的,因此金融风险具有很大的潜在性,而且同一时点的风险因素会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在各金融机构中不断叠加和累积。4.金融风险的扩张性和传染性。在某一区域的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各类金融机构相互交织、密切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体系,价格波动会在不同金融资产间传递,不同金融机构也会呈现出共荣共损的特性。另外,国际金融联系日益密切,金融风险会通过各种方式从一国传导至另一国,呈现出跨国传染的特性。

维护金融安全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坚决守住不发生什么金融风险的底线

维护金融安全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根据报道,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会议强调了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总体看,我国金融形势是良好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同时,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金融危机外溢性突显,国际金融风险点仍然不少。同时强调要求;维护金融安全,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做好金融工作基础上,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科学防范风险,强化安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原因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政策定力,对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正常的,非系统性的风险暴露要提高容忍度,货币政策管好流动性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维持市场不混乱。

国际金融风险的特征

国际金融风险的特征有:1、影响范围广,强破坏性。国际金融风险一但产生,它所波及的领域将涵盖一个国家乃至多个国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到整个区域或全球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地进行以及经济能否持续地增长,并引起局部或全局性的强烈振荡与损害。2、扩张性。国际金融风险有很强的时空扩展能力。3、敏感性。凡是能影响多国甚至一国金融市场变动的因素都可能产生国际金融风险。4、不规则性。国际金融风险从孕育到爆发、从波动到延展、从规模到后果,常常表现得极为突然和意外,具有明显的不规则性。5、可控性。国际金融风险也是可控的,市场各参与主体可依一定方法、制度对风险实施事前预测、识别,事中防范和事后化解。国际金融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参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

请问金融风险管理和投资与理财专业哪个更好?就业前景,发展方向?

黄金资讯,助您成功!肯定是黄金产业的投资会更好,更有潜力和前途! 无论是世界经济下滑还是快速发展,黄金的“永恒价值”一直被投资者视为最佳避险工具。在2011年投资市场一片惨淡下,而只有黄金成为全球投资回报出众的资产之一,黄金价格更是连续11年头上涨。据香港政府统计,2011年全年从香港流入国内的黄金数量达到427.877吨,比去年118.90吨大增逾2倍。这就印证了中国对黄金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政府自2003年以来,都一直在增持黄金储备,现大约1000多吨,排在全球第六位。中国有望在2012年超过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黄金除了抗通胀与避险功能外,黄金还拥有文化上的内涵,在中国的传统上,许多重要的场合,事件都会用到黄金饰品,还有相当一部分个人黄金投资者的黄金投资,理财,收藏等需求。当然,黄金产业的投资一定要找一个合法,正规的平台,千万不要加入那些不合法的平台,不但会害自己,还会害别人。中国黄金资讯网,深圳黄金资讯公司就是一个国内最专业,最大的一家黄金市场供应链服务商,也是国内最权威的平台,他业务主要有:1、上海黄金交易所的TD业务 2、黄金实物的买卖,兑换,回收,提取检测等业务3、黄金专业人才的培训等黄金产业全方位,一站式集成的黄金投资,理财,收藏业务,TELQQ1753148564黄生

如果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可不可以考取注册金融分析师,注册金融策划师,金融风险管理师,精算师等类似的资格

注册金融分析师,注册金融策划师,金融风险管理师,精算师,这类不论什么专业都是可以参加考试的。但是就专业来说的话国际经济与贸易,通过大学的通才教育,建议可以参加这次金融分析师或者金融风险管理师。是不是要报班就要看自身的情况来定了,但是参加培训么自己的确是能省力很多的。注册金融分析师总共有三个级别,全部完成的话考试费用在2500美金左右,教材的话是囊括在报名考试费用中的。精算共8级,前4级考试大概每个级别300美金,5、6 级别一共2000, 7、8 级别每个级别1700。

金融风险成因分析

系统性风险的成因一直是研究的难点。系统性风险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从过去发生的金融危机来看,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是由市场失灵和监管不当造成的。总的来说,我国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原因如下:(一)经济和金融周期因素经济与金融周期的主要因素是指由金融机构顺周期行为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明斯基认为,这是内生的脆弱性在金融体系和经济的长期繁荣将导致借贷资金的变化,从而削弱已经稳健的财务结构。在经济繁荣时期,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较小,企业投资增加,利润增加,资金需求旺盛。此时,金融机构将扩大信贷规模,以提高企业利润。宽松的贷款要求导致金融体系中非正式融资比例明显上升,金融体系不稳定,金融风险积聚。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根本原因是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这体现在实际部门企业负债过多和金融部门信贷过度扩张。金融系统的脆弱性面对一个非常小的影响时,事实上,该体系不能被吸收,然后系统性风险在危机后迅速蔓延。(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趋势增加了监管难度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了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机的频率大大增加。改革开放前25年,全球只有30多起金融危机,自1971年以来,大小地发生了150多起金融危机。这表示着一方面,金融自由化提高了金融从业者和监管者的专业素质要求。另一方面,不成熟的利率市场化和资本管制的放松,加大了银行的风险管理。金融自由化加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固有的不稳定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金融衍生品,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出现,金融虚拟化和电子化的趋势明显。金融创新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增加了金融体系结构层面的复杂性。跨区域跨平台交易使得金融监管难以协调,给内部金融体系带来更大的风险。(三)金融市场的根本性缺陷有效的市场和完整的信息是金融体系健康运行的基础。但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方一直比其他方面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且市场上每一笔交易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感染效应和经营风险。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带来了金融体系风险,也是2008年次贷危机的根源。另外,市场同质化也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如要金融体系健康运行,则应该参与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市场主体。但近年来,随着金融深化的深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理念、监管工具和风险偏好也越来越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容易出现一致的预期和偏好,从而导致市场冲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来识别金融风险的指标有哪些

从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来识别金融风险的指标有:存贷款比率、备付金比率、流动性比率、单个贷款比率。基于常规指标的评估未能反映或至少延误了对中国自2016年以来中国金融风险的解释。但事实上,随着政府在产能过剩和增长稳定方面的努力,中国从2016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明显改善。对中国金融风险的评估与中国金融市场相对平静似乎不一致。扩展资料金融风险的防范:1、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和网银盾等安全产品,不要借给他人使用。2、不要“一套密码走天下”,要将电子银行密码设置为数字+字母等复杂组合并定期修改。短信验证码是支付密码,绝不能以任何形式透露给他人。3、一要认准官网网址。二要随时关注账户变动,开通账户变动短信、微信提醒服务。三要在办理电子银行转账、支付等交易时,仔细核对收款账户、商户、金额等信息是否正确。四要对手机电脑杀毒,使用电子银行交易的手机、电脑要安装专业杀毒软件,及时升级、定期查杀病毒。4、一不要使用公共网络。二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二维码。三不要轻信电话、短信、QQ、微信中的所谓退款、贷款验资、司法协查、商品退款、积分兑换、中奖退税等信息。

金融风险常用指标(一)

对于风险的测量方式有很多,也衍生出很多的各式指标,在学习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名词的定义及概念,在进行实务分析时,风险指标常会搭配使用这些名词。 预期天数(days past dure,DPD)代表已逾契约书预定缴款日的延滞天数,贷款型产品自缴款截止日(通常为次一关账日)后第一天开始计算,而信用卡较为特别,虽然缴款截止日为关账日后20天,但逾期天数也是由次一关账日后起算,也就是说不论何种产品,若于下一次关账日前未缴足最低应交金额,将开始计算逾期天数。 逾期期数(bucket)直译为“桶子”,但是在风险管理的专有名词中代表逾期期数,也有人将bucket解释为逾期月数。逾期1期成为M1,2期称为M2,3期称为M3......以此类推,信用卡缴款截止日与次一关账日之间虽然不计算逾期天数,但其bucket称为M0. 由于每个月的天数不一定相同,所以各期长短会有不同。 在衡量逾期时间的指标中,bucket是最为普遍的,主要原因是他简单易懂,但其缺点是各期长度不同,所以无法与DPD直接对应,只能约略推算其逾期天数。若需要精准计算逾期长度,应该使用DPD而非bucket。 逾期阶段(stage)依据bucket区分为前期(front end),中期(middle range),后期(hot core),转呆账(write-off)。stage的划分并无硬性规定,可依据各个银行的催收策略,转呆账政策与产品特性决定。 即期指标(coincidental)为计算延滞率时常用的两种方法之一,即以当期个bucket延滞金额除以当期应收款,其概念为分析当期应收账款的质量结构。 由于不需要回溯历史数据,计算方法简便且浅显易懂,因此使用普遍,一般公开信息所显示的延滞率,若无特别说明,均是以coincidental概念计算的。 不过因为其分母为当期应收款,所以起伏较大,对于资产质量的评量容易失真,尤其是在其应收款快速上升或者萎缩之时,对coincidental延滞率的解读要特别小心,以免被误导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递延指标(lagged)为计算延滞率时常用的另一种方法。前面提到即期指标的主要目的是为解析当期资产结构,其分母一律定为当期应收账款,不过其分子实际上由之前的应收账款所产生,为了回溯逾期起源,分母须改为之前月份的应收账款,如此比较合理。 比如说本月的M1金额,其源头为一个月前的应收款,所以计算延滞率时,分子为本期M1金额,而分母为一个月前的应收款,这种递延的计算方式就是递延指标的概念。 一般而言,银行的风险管理单位较常使用lagged指针,优点是可以回溯逾期起源,不受业务起伏影响,较能合理的反应逾期状态,缺点是需要回推历史数据,计算较为麻烦。 分析报表依结算日,可分为月底结算(month end)及期末结算(cycle end)两种。 month end 报表主要在表达个月月底结算数据,适用于消费金融所有产品,尤其是跨产品并列分析时,为实现资料切点一致,多采用month end数据。 Cycle end 表示期末计算,为信用卡特有的结算方式,因为信用卡客群最为庞大,作业处理相当耗时,许多银行会将其客户划分至不同账务周期(cycle),因此信用卡产品通常有多个关账日。

金融风险常用指标(二)

延滞率(delinquent%)的计算可分为coincidental以及lagged两种方式,除了各bucket延滞率之外,也会观察特定bucket以上的延滞率,如M2+lagged%以及M4+lagged%等指标,以M2+lagged%为例,分母为两个月前应收账款,分子为本月M2(含)以上尚未转呆账的逾期金额。 在消费金融风险管理上,M2以及M4为两个重要的观测点,原因是客户可能因为一时忙碌或疏忽造成账款逾期,但若经过M1催收仍旧落入M2以上,几乎可以确认为无力缴款或者蓄意拖欠。另外依据经验,客户一旦落入M4,事后转呆账几率非常高。 不良率(bad%)的应用除了一般的风险分析外,信用评分模型的建置也需要先确定bad的定义。所谓bad account 可以解释为“非目标客群”,与逾期客户(delinquent account)相比较,其涵盖范围更为广大。一般bad的定义除了逾期客户以外,可能还包括各式债务协议户以及高风险控管户等。 Delinquent%纯粹以账务逾期天数为计算基础,而bad%则跳脱此限制,很多时候相比较delinquent%更能反映客户的风险本质。因此在 双卡风暴 后,bad%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转呆账率(WO%)为write-off%的简写,假设某产品的转呆账时间点为M6转入M7时,其WO lagged%计算方式为当月转呆账金额除以7个月前的应收款项。 通常WO%会进一步做年华 (annualized)帐处理,原因是:一,单月数据较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单笔大单转呆账)起伏较大,而年华有一栋平均效果,可减缓单月特殊因素干扰所带来的起伏。二,因为经过年化之后,月转呆率转化为年损失率,方便与产品年利率进行比较参考。 净损失率(NCL)为net credit loss的缩写,其定义为当期转呆账金额减去当期呆账回收,即为净损概念。就整体风险管理绩效观点来看,呆账后回收也是重要的一环,所以NCL%常与WO%一并列示。 NCL%的计算方式与WO%一样,只是分子的部分由write-off金额改为NCL,而NCL%的观察也是以年化形态(annualized NCL lagged%)为主,虽然计算复杂,但较具参考价值。 First Payment Deliquency,首次还款逾期。用户授信通过后,首笔需要还款的账单,在最后还款日后7天内未还款且未办理延期的客户比例即为FPD 7,分子为观察周期里下单且已发生7日以上逾期的用户数,分母为当期所有首笔下单且满足还款日后7天,在观察周期里的用户数。常用的FPD指标还有FPD 30。 举例:假设用户在10.1日授信通过,在10.5日通过分期借款产生了首笔分3期的借款,且设置每月8日为还款日。则11.08是第一笔账单的还款日,出账日后,还款日结束前还款则不算逾期。如11.16仍未还款,则算入10.1-10.30周期的FPD7的分子内。通常逾期几天的用户可能是忘了还款或一时手头紧张,但FPD 7 指标可以用户来评价授信人群的信用风险,对未来资产的健康度进行预估。 与FPD 7 类似,FPD 30也是对用户首笔待还账单逾期情况进行观察的指标。对于逾期30天内的用户,可以通过加大催收力度挽回一些损失,对于逾期30天以上的用户,催收回款的几率就大幅下降了,可能进行委外催收。如果一段时间内的用户FPD 7较高,且较少催收回款大多落入了FPD 30 内,则证明这批用户群的non-starter比例高,借款时压根就没想还,反之则说明用户群的信用风险更严重。 FPD部分,参考 知乎专栏-啼笑皆非

从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来识别金融风险的指标有哪些

从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来识别金融风险的指标有:存贷款比率、备付金比率、流动性比率、单个贷款比率。基于常规指标的评估未能反映或至少延误了对中国自2016年以来中国金融风险的解释。但事实上,随着政府在产能过剩和增长稳定方面的努力,中国从2016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明显改善。对中国金融风险的评估与中国金融市场相对平静似乎不一致。扩展资料金融风险的防范:1、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和网银盾等安全产品,不要借给他人使用。2、不要“一套密码走天下”,要将电子银行密码设置为数字+字母等复杂组合并定期修改。短信验证码是支付密码,绝不能以任何形式透露给他人。3、一要认准官网网址。二要随时关注账户变动,开通账户变动短信、微信提醒服务。三要在办理电子银行转账、支付等交易时,仔细核对收款账户、商户、金额等信息是否正确。四要对手机电脑杀毒,使用电子银行交易的手机、电脑要安装专业杀毒软件,及时升级、定期查杀病毒。4、一不要使用公共网络。二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二维码。三不要轻信电话、短信、QQ、微信中的所谓退款、贷款验资、司法协查、商品退款、积分兑换、中奖退税等信息。

金融风险具有哪些性

金融风险主要有不确定性、传染性、累积性、客观性、主观性、消极性与积极性并存、周期性等特征。资料扩展: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2021年3月2日,2021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热词榜出炉,金融风险位居第6位。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教训看,金融危机不管由什么原因引起,最终都表现为支付危机,即:或是无法清偿到期的国外债务,或是银行系统已不能满足国内存款者的普遍提存要求继而进一步导致挤提甚至是银行破产。正是从这种基于对流动性重要程度的重视,国外不少货币金融理论著作都将最初的系统风险定义为支付链条遭到破坏或因故中断导致的危险现象。

金融风险的分类有哪些

金融风险大体可以分为8种,按成因分类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按市场主体对风险的认知可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按金融风险能否分散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下面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一、信用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约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违约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金融机构信用的影响,使金融机构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二、市场风险狭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不利变动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动而可能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充分考虑了市场价格可能向有利于自己和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可能带来潜在的收益或损失。三、流动性风险201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四、操作风险狭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的运营部门在运营的过程中,因内部控制的缺失或疏忽、系统的错误等,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广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五、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法律风险:一种特殊的操作风险,指金融机构与雇员或客户签署的合同等文件违反有关法律或法规,或有关条款在法律上不具备可实施性,或其未能适当地对客户履行法律或法规上的职责,因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合规风险: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六、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交易对手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七、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受公众的负面评价,而出现客户流失、股东流失、业务机遇丧失、业务成本提高等情况,从而蒙受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课程,什么是金融风险,有哪些类型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按照风险来源的不同,金融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市场风险,它是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这些市场因素对金融参与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者消费者所造成的间接影响。(2)信用风险,它是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涉及信用风险问题:除了传统的金融债务和支付风险外,近年来随着网络金融市场(如网上银行,网络超市等)的日益壮大,网络金融信用风险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3)流动性风险,它是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当金融参与者无法通过变现资产,或者无法减轻资产作为现金等价物来偿付债务时,流动性风险就会发生。(4)操作风险,它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它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金融参与者潜在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对操作风险的研究与管理正日益受到重视:从定性方面看,各类机构不仅通过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方法来减少操作风险的可能性;从定量方面看,它们还将一些其它学科的成熟理论(如运筹学方法)引入到了操作风险的精密管理当中。

金融风险包括哪些内容

一、结构失衡使风险集中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长期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一方面,居民除了将钱存入银行外,缺乏其他有效投资渠道,加之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改革带来的谨慎性预期,使得边际储蓄率不断提高,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二、金融与财政风险放大在渐进改革过程中,财政与金融之间风险隔离机制一直没有建立。一方面,金融风险向财政转移。由于缺乏制度性规范,央行资金运用存在明显的财政化倾向,巨额再贷款难以收回。另一方面,财政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三、非正规金融庞大成隐患多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十分困难,被迫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中国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据估计已接近正规金融的1/3。四、机制转化中的风险突出银行业风险集中,资产质量总体堪忧。我国银行业竞争不足,公司治理薄弱,业务创新能力差,财务风险普遍存在。其次,证券业隐含巨大金融风险。证券公司收入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不高,流动性明显不足,累积风险严重,一批证券公司已处于严重资不抵债局面。五、资本管制有效性弱化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严重弱化导致大规模的不正常资本流动。第一,假外资的寻租性流入。自2001年以来,资本净流入迅猛增长。六、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损失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缺陷导致中国传统的开放模式和开放政策呈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并进一步引发诸多突出问题。扩展资料: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1)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难以事前完全把握。(2)相关性: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3)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高度金融风险。(4)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确立管理目标、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及处置等三个步骤。具体如下:1、确立管理目标:金融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准备处置方案,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证货币资金筹集和经营活动的稳健进行。2、风险评价:金融风险评价是指包括对金融风险识别、金融风险衡量、选择各种处置风险的工具以及金融风险管理对策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3、风险控制:金融风险的控制和处置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范畴,是解决金融风险的途径和方法。

金融风险的类别都有那些?

金融风险大体可以分为8种,按成因分类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按市场主体对风险的认知可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按金融风险能否分散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下面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一、信用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约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违约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金融机构信用的影响,使金融机构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二、市场风险狭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不利变动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动而可能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充分考虑了市场价格可能向有利于自己和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可能带来潜在的收益或损失。三、流动性风险201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四、操作风险狭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的运营部门在运营的过程中,因内部控制的缺失或疏忽、系统的错误等,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广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五、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法律风险:一种特殊的操作风险,指金融机构与雇员或客户签署的合同等文件违反有关法律或法规,或有关条款在法律上不具备可实施性,或其未能适当地对客户履行法律或法规上的职责,因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合规风险: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六、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交易对手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七、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受公众的负面评价,而出现客户流失、股东流失、业务机遇丧失、业务成本提高等情况,从而蒙受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有哪些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应答时间:2021-07-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金融风险的特征是

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性、叠加性和累积性、金融风险的扩张性和传染性。1.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但是其并不表示金融风险是不可测量的。在掌握一定的信息后,可以利用概率论、统计学的策略来预测风险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对金融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2.金融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存在性是指金融风险的产生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现象。普遍性是指金融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于每一个行业、金融工具、经营机构和每一次的交易行为中,都有可能潜伏着金融危险。3.金融风险的潜在性、叠加性和累积性。金融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而金融主体获取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信息又是不完全的,因此金融风险具有很大的潜在性,而且同一时点的风险因素会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在各金融机构中不断叠加和累积。4.金融风险的扩张性和传染性。在某一区域的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各类金融机构相互交织、密切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体系,价格波动会在不同金融资产间传递,不同金融机构也会呈现出共荣共损的特性。另外,国际金融联系日益密切,金融风险会通过各种方式从一国传导至另一国,呈现出跨国传染的特性。

金融风险的实质是什么

金融风险是一定量金融资产在未来时期内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对于金融经营,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学好如何去控制风险,规制金融风险隐患。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1)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难以事前完全把握。(2)相关性: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3)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高度金融风险。(4)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金融风险的管理工作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士。FRM是金融风险管理领域里比较具备认可度的证书,FRM持证人是金融风险管理的最佳人选。FRM(金融风险管理师)——高端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标配” 证书金融风险管理师(FRM)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全球标准,由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开发的全球公认国际证书;在国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获得FRM认证是在中国及国际金融机构担任许多风险管理职位的先决条件,并且对职位的晋升或获得新职位帮助重大。

金融风险有哪些种类

一、结构失衡使风险集中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长期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一方面,居民除了将钱存入银行外,缺乏其他有效投资渠道,加之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改革带来的谨慎性预期,使得边际储蓄率不断提高,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二、金融与财政风险放大在渐进改革过程中,财政与金融之间风险隔离机制一直没有建立。一方面,金融风险向财政转移。由于缺乏制度性规范,央行资金运用存在明显的财政化倾向,巨额再贷款难以收回。另一方面,财政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三、非正规金融庞大成隐患多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十分困难,被迫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中国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据估计已接近正规金融的1/3。四、机制转化中的风险突出银行业风险集中,资产质量总体堪忧。我国银行业竞争不足,公司治理薄弱,业务创新能力差,财务风险普遍存在。其次,证券业隐含巨大金融风险。证券公司收入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不高,流动性明显不足,累积风险严重,一批证券公司已处于严重资不抵债局面。五、资本管制有效性弱化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严重弱化导致大规模的不正常资本流动。第一,假外资的寻租性流入。自2001年以来,资本净流入迅猛增长。六、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损失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缺陷导致中国传统的开放模式和开放政策呈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并进一步引发诸多突出问题。扩展资料: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1)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难以事前完全把握。(2)相关性: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3)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高度金融风险。(4)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管理师报名条件是什么

金融风险管理师没有对报名条件作出相关规定,但考试难度对考生有潜在能力要求,包括:1、对英文水平的要求:考生应具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同时需一定英文阅读能力,掌握专业词汇;2、对数学的要求:考试一般为经济学专业考研数学难度,主要涉及概率与统计的内容;3、对行业的要求:具备基本金融知识和基础。金融风险管理师考试即FRM考试,是全球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资格认证。考试主要面向金融机构风控人员,金融单位稽核、资产管理者、基金经理人、金融交易员(经纪人)、投资银行业者、商业银行、风险科技业者、风险顾问业者、企业财会与稽核部门、CFO、MIS、CIO,以服务于大型企业与金融业的工作者为主。

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包括

1、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难以事前完全把握;2、相关性。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3、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此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着高度的金融风险;4、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有哪些种类?

对于金融风险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认识或不同的关注点。对于经营金融者来说,金融风险是指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此类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管理风险,尤其是信贷风险。所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预期利率水平和到期实际市场利率水平的差异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所谓外汇风险是指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或丧失所预期的利益的可能性。所谓管理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或经营者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所谓信用风险,亦称信贷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本息,使债权人受到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具备什么条件?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应答时间:2021-08-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金融风险管理师有什么报考条件

金融风险管理师的报考有三个潜在条件:1、对英文水平的要求:考生应具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同时需一定英文阅读能力,掌握专业词汇;2、对数学的要求:考试一般为经济学专业考研数学难度,主要涉及概率与统计的内容;3、对行业的要求:具备基本金融知识和基础。金融风险管理师考试即FRM考试,是全球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资格认证。考试主要面向金融机构风控人员,金融单位稽核、资产管理者、基金经理人、金融交易员(经纪人)、投资银行业者、商业银行、风险科技业者、风险顾问业者、企业财会与稽核部门、CFO、MIS、CIO,以服务于大型企业与金融业的工作者为主。

金融风险包括

一、结构失衡使风险集中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长期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一方面,居民除了将钱存入银行外,缺乏其他有效投资渠道,加之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改革带来的谨慎性预期,使得边际储蓄率不断提高,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二、金融与财政风险放大在渐进改革过程中,财政与金融之间风险隔离机制一直没有建立。一方面,金融风险向财政转移。由于缺乏制度性规范,央行资金运用存在明显的财政化倾向,巨额再贷款难以收回。另一方面,财政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三、非正规金融庞大成隐患多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十分困难,被迫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中国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据估计已接近正规金融的1/3。四、机制转化中的风险突出银行业风险集中,资产质量总体堪忧。我国银行业竞争不足,公司治理薄弱,业务创新能力差,财务风险普遍存在。其次,证券业隐含巨大金融风险。证券公司收入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不高,流动性明显不足,累积风险严重,一批证券公司已处于严重资不抵债局面。五、资本管制有效性弱化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严重弱化导致大规模的不正常资本流动。第一,假外资的寻租性流入。自2001年以来,资本净流入迅猛增长。六、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损失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缺陷导致中国传统的开放模式和开放政策呈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并进一步引发诸多突出问题。扩展资料: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1)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难以事前完全把握。(2)相关性: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3)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高度金融风险。(4)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风险

如何理解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类型?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按照风险来源的不同,金融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市场风险, 它是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这些市场因素对金融参与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者消费者所造成的间接影响。(2)信用风险, 它是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涉及信用风险问题:除了传统的金融债务和支付风险外,近年来随着网络金融市场(如网上银行,网络超市等)的日益壮大,网络金融信用风险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3)流动性风险, 它是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当金融参与者无法通过变现资产,或者无法减轻资产作为现金等价物来偿付债务时,流动性风险就会发生。(4)操作风险, 它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它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金融参与者潜在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对操作风险的研究与管理正日益受到重视:从定性方面看,各类机构不仅通过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方法来减少操作风险的可能性;从定量方面看,它们还将一些其它学科的成熟理论(如运筹学方法)引入到了操作风险的精密管理当中。

金融风险理论有哪些?

金融风险理论有:一、不对称信息理论 1、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委托――代理理论二、金融机构不稳定性(脆弱性)理论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金融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区别

财务风险是一个广泛的词语,泛指以现金收支为主的资金收支活动存在的风险;金融风险指的是资金融通,主要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存在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金融风险是指企业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企业主要面临着以下几种金融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

金融风险管理指的是什么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心祗爱静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述金融风险的类型及其分类依据答:按照金融风险的形态划分: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金融衍生品价格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或操作风险;政策风险;金融科技风险;其他形态的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环境风险、关联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主体划分:金融机构风险;个人金融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国家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产生根源划分:客观金融风险;主观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系统性金融风险;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根据金融风险的层次划分:微观金融风险;宏观金融风险。2.金融风险存在哪些效应?着重说明金融风险的经济效应。答:金融风险的效应可以划分为经济效应、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三个方面,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3.简述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答:要了解金融风险形成机理,需要了解金融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金融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也就是金融风险因素,金融风险产生的充分条件,也就是金融风险事故,两者结合就形成了金融风险,在两者的交错作用下,金融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剧,导致金融危机。4.简述金融风险的信用脆弱性理论。答:现代理论认为,信用的脆弱性,是由信用过度扩张和金融业的过度竞争造成的,这可以从信用运行特征来解释:信用是联系国民经济运行的网络,这个网络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环

金融风险的种类都有哪些呢?

金融风险大体可以分为8种,按成因分类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按市场主体对风险的认知可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按金融风险能否分散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下面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一、信用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约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违约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金融机构信用的影响,使金融机构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二、市场风险狭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不利变动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动而可能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充分考虑了市场价格可能向有利于自己和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可能带来潜在的收益或损失。三、流动性风险201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四、操作风险狭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的运营部门在运营的过程中,因内部控制的缺失或疏忽、系统的错误等,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广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五、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法律风险:一种特殊的操作风险,指金融机构与雇员或客户签署的合同等文件违反有关法律或法规,或有关条款在法律上不具备可实施性,或其未能适当地对客户履行法律或法规上的职责,因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合规风险: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六、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交易对手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七、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受公众的负面评价,而出现客户流失、股东流失、业务机遇丧失、业务成本提高等情况,从而蒙受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定义及分类是什么?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所谓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如未来收益、资产或债务价值的波动性或不确定性。金融风险是指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它直接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相关。一般而言,收益的不确定性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的不确定性两种情形,需要说明的是现实中人们更关注的是损失的可能性。  (二)金融风险的分类。金融风险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按照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划分,包括静态金融风险和动态金融风险。静态金融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产生的风险,基本符合大数定律,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预测。动态金融风险则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风险,其发生的概率和每次发生的影响力大小都随时间而变化,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  (2)按照金融风险涉及的范围划分,包括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微观金融风险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因客观环境变化、决策失误或其他原因使其资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宏观金融风险则是所有微观金融风险的总和。  (3)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别划分,包括银行风险、证券风险、保险风险、信托风险等。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所提出的挑战主要针对金融风险的测度问题。因为一旦金融风险暴露的大小测度出现偏差,那么下一步针对风险暴露所开展的风险管理活动可能就会失效。因此风险测度问题在整个金融风险管理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金融风险具有什么性质

金融风险具有的性质如下:1、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但是其并不表示金融风险是不可测量的。在掌握一定的信息后,可以利用概率论、统计学的策略来预测风险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对金融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2、金融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存在性是指金融风险的产生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现象。普遍性是指金融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于每一个行业、金融工具、经营机构和每一次的交易行为中,都有可能潜伏着金融危险。3、金融风险的潜在性、叠加性和累积性。金融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而金融主体获取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信息又是不完全的,因此金融风险具有很大的潜在性。金融风险简介: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教训看,金融危机不管由什么原因引起,最终都表现为支付危机,即:或是无法清偿到期的国外债务。或是银行系统已不能满足国内存款者的普遍提存要求继而进一步导致挤提甚至是银行破产。危机尚未出现时,要做的工作应该——也只能是降低系统或全局性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金融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必须要按照公司的业绩和上市指标,盈利份额来进行辨别。金融风险识别应用范围:有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管理风险,尤其是信贷风险。金融风险识别作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就要加强金融监管,将金融活动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而信息披露则是金融监管的主导性制度安排。信息披露也可以称“信息公开”。将与其经营有关的重大信息予以公开的一种法律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受到各国金融立法的重视,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的重要制度。从经济学上来考虑,在信息化的时代。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1)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难以事前完全把握。(2)相关性: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3)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高度金融风险。(4)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

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金融风险可以分为什么

金融风险按性质划分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分类具体如下:金融风险形态划分:信用风险,流动性(市场流动性、现金风险),利率,汇率(买卖,交易结算,会计,存货),操作,政策,法律,国家风险。 金融风险性质划分:系统性、非系统性。 金融风险主体划分:金融机构、企业金融、居民金融、国际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区域划分:国内、国际风险 金融风险层次划分:微观(金融过冬参与者风险具名,企业,金融机构)、宏观风险(金融体系,外债,国家,金融制度风险) 金融风险业务结构划分: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外汇业务风险 金融风险程度划分划分:高度,中都、低度风险 金融风险特征:隐蔽性、扩散性、加速性、可控性。

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定义及分类是什么?

风险,就是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大致有两层含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收益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成本或代价的不确定性,若风险表现为收益或者代价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所有人行使所有权的活动,应被视为管理风险,金融风险属于此类。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积极进取的投资者偏向于高风险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稳健型的投资者则着重于安全性的考虑。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应答时间:2021-04-2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金融风险具有哪些性质和特征

金融风险具有的性质和特征如下: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性、叠加性和累积性、金融风险的扩张性和传染性。任何投资活动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证券投资也是一样。企业在开展证券投资活动时,一旦出现投资过于盲目或者投资决策不合理的情况,就会加大投资风险的出现概率。一旦企业面临证券投资风险,金融决策人员工作压力也会随之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决策人员有可能做出失误决策,从而为公司财务带来更多压力。恶性循环下,企业就不得不面临损失的境地。衍生金融投资是一种新型投资,和基金投资及证券投资的差异较大,且风险概率较高。在开展衍生金融投资活动时,投资者需要对企业投资规模进行把控,这会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一定影响,企业的资产价值也会随之波动。因为衍生金融投资具备的风险性比较大,所以该种投资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严格的标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细微的错误也会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出现本金亏损现象。金融风险是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是金融投资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且门槛较低,易于上手,对资金的要求也不高。进行基金投资,就是把小额资金汇集到专业人士手中,之后结合金融市场实际需求来选择投资项目。

请问什么是金融风险啊?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按照风险来源的不同,金融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市场风险, 它是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这些市场因素对金融参与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者消费者所造成的间接影响。(2)信用风险, 它是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涉及信用风险问题:除了传统的金融债务和支付风险外,近年来随着网络金融市场(如网上银行,网络超市等)的日益壮大,网络金融信用风险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3)流动性风险, 它是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当金融参与者无法通过变现资产,或者无法减轻资产作为现金等价物来偿付债务时,流动性风险就会发生。(4)操作风险, 它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它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金融参与者潜在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对操作风险的研究与管理正日益受到重视:从定性方面看,各类机构不仅通过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方法来减少操作风险的可能性;从定量方面看,它们还将一些其它学科的成熟理论(如运筹学方法)引入到了操作风险的精密管理当中。

金融风险有哪些种类?

金融风险大体可以分为8种,按成因分类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按市场主体对风险的认知可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按金融风险能否分散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下面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一、信用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约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违约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金融机构信用的影响,使金融机岁埋构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乎橡蚂可能性。二、市场风险狭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不利变动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动而可能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充分考虑了市场价格可能向有利于自己和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可能带来潜在的收益或损失。三、流动性风险201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四、操作风险狭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的运营部门在运营的过程中,因内部控制的缺失或疏忽、系统的错误等,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广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五、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法律风险:一种特殊的操作风险,指金融机构与雇员或客如游户签署的合同等文件违反有关法律或法规,或有关条款在法律上不具备可实施性,或其未能适当地对客户履行法律或法规上的职责,因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合规风险: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六、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交易对手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七、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受公众的负面评价,而出现客户流失、股东流失、业务机遇丧失、业务成本提高等情况,从而蒙受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都包含哪些内容?

对于金融风险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认识或不同的关注点。对于经营金融者来说,金融风险是指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此类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管理风险,尤其是信贷风险。所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预期利率水平和到期实际市场利率水平的差异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所谓外汇风险是指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或丧失所预期的利益的可能性。所谓管理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或经营者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所谓信用风险,亦称信贷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本息,使债权人受到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的特征有哪些 金融风险的特征

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性、叠加性和累积性、金融风险的扩张性和传染性。1.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但是其并不表示金融风险是不可测量的。在掌握一定的信息后,可以利用概率论、统计学的策略来预测风险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对金融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2.金融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存在性是指金融风险的产生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现象。普遍性是指金融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于每一个行业、金融工具、经营机构和每一次的交易行为中,都有可能潜伏着金融危险。3.金融风险的潜在性、叠加性和累积性。金融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而金融主体获取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信息又是不完全的,因此金融风险具有很大的潜在性,而且同一时点的风险因素会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在各金融机构中不断叠加和累积。4.金融风险的扩张性和传染性。在某一区域的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各类金融机构相互交织、密切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体系,价格波动会在不同金融资产间传递,不同金融机构也会呈现出共荣共损的特性。另外,国际金融联系日益密切,金融风险会通过各种方式从一国传导至另一国,呈现出跨国传染的特性。

金融风险的种类有哪些?

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可将金融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金融风险按性质划分为金融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按主体划分为金融机构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居民金融风险和国家金融风险。按地域划分国内和国际金融风险。按形态划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政策风险和国家与转移风险。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金融风险是与公司筹集资金的方式有关的。我们通常通过观察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来估量该公司的股票的金融风险。资本结构中贷款和债券比重小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风险低;贷款和债券比重大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风险高。股份公司只有在支付了所有债务利息以及到期的本金之后,才能对股东支付股息。

金融风险的特征是什么?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那么金融风险的特征是什么呢? 1、 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难以事前完全把握。 2、 相关性: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 3、 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高度金融风险。 4、 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 对于金融经营,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学好如何去控制风险,规制金融风险隐患。

金融风险有那些种类?

金融风险大体可以分为8种,按成因分类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按市场主体对风险的认知可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按金融风险能否分散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下面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一、信用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约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违约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金融机构信用的影响,使金融机岁埋构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乎橡蚂可能性。二、市场风险狭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不利变动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动而可能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充分考虑了市场价格可能向有利于自己和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可能带来潜在的收益或损失。三、流动性风险201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四、操作风险狭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的运营部门在运营的过程中,因内部控制的缺失或疏忽、系统的错误等,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广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五、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法律风险:一种特殊的操作风险,指金融机构与雇员或客如游户签署的合同等文件违反有关法律或法规,或有关条款在法律上不具备可实施性,或其未能适当地对客户履行法律或法规上的职责,因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合规风险: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六、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交易对手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七、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受公众的负面评价,而出现客户流失、股东流失、业务机遇丧失、业务成本提高等情况,从而蒙受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定义及分类是什么?

1、风险,就是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大致有两层含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收益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成本或代价的不确定性,若风险表现为收益或者代价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积极进取的投资者偏向于高风险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稳健型的投资者则着重于安全性的考虑。2、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金融风险分类:一、按照能否分散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二、按照会计标准分为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三、按照驱动因素,可将金融风险分为经济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投资者风险增大,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系统风险包括宏观经济风险、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风险分类:1、按照产生原因分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2、按照风险标的分类: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3、根据性质分类: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4、根据风险影响分类:基本风险、特定风险。扩展资料:1、不确定性。在市场经济中,人们所面对的市场变化是无限的,而人们的认识能力却是有限的(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是市场风险的本质体现。金融风险就是由不确定性引起的、产生金融损失的可能性。2、普遍性。由于资金融通具有偿还性的特点,融出方要在将米的某一时间收回其资金,并获得报酬;融入方费同时偿还本金,并付出利息。但是,由于将来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融出方可能无法按时、按预期的报酬收回本金和利总;融入方也可能无法按时、按预期的成本偿付资金。这种可能性在资金融通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3、扩散性。金融以信用为基础,金融机构作为融资中介,实质上是由一个多边信用共同建立起来的信用网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险百度百科-金融风险

什么是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有哪几种类型呢?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按照风险来源的不同,金融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市场风险, 它是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这些市场因素对金融参与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者消费者所造成的间接影响。(2)信用风险, 它是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涉及信用风险问题:除了传统的金融债务和支付风险外,近年来随着网络金融市场(如网上银行,网络超市等)的日益壮大,网络金融信用风险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3)流动性风险, 它是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当金融参与者无法通过变现资产,或者无法减轻资产作为现金等价物来偿付债务时,流动性风险就会发生。(4)操作风险, 它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它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金融参与者潜在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对操作风险的研究与管理正日益受到重视:从定性方面看,各类机构不仅通过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方法来减少操作风险的可能性;从定量方面看,它们还将一些其它学科的成熟理论(如运筹学方法)引入到了操作风险的精密管理当中。

金融风险理论有哪些?

金融风险理论有:一、不对称信息理论1、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委托――代理理论二、金融机构不稳定性(脆弱性)理论

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可将金融风险划分为

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可将金融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金融风险按性质划分为金融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按主体划分为金融机构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居民金融风险和国家金融风险。按地域划分国内和国际金融风险。按形态划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政策风险和国家与转移风险。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金融风险是与公司筹集资金的方式有关的。我们通常通过观察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来估量该公司的股票的金融风险。资本结构中贷款和债券比重小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风险低;贷款和债券比重大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风险高。股份公司只有在支付了所有债务利息以及到期的本金之后,才能对股东支付股息。

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有哪些

金融风险大体可以分为8种,按成因分类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按市场主体对风险的认知可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按金融风险能否分散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下面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一、信用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约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违约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金融机构信用的影响,使金融机岁埋构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乎橡蚂可能性。二、市场风险狭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不利变动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动而可能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充分考虑了市场价格可能向有利于自己和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可能带来潜在的收益或损失。三、流动性风险201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四、操作风险狭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的运营部门在运营的过程中,因内部控制的缺失或疏忽、系统的错误等,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广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五、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法律风险:一种特殊的操作风险,指金融机构与雇员或客如游户签署的合同等文件违反有关法律或法规,或有关条款在法律上不具备可实施性,或其未能适当地对客户履行法律或法规上的职责,因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合规风险: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六、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交易对手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七、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受公众的负面评价,而出现客户流失、股东流失、业务机遇丧失、业务成本提高等情况,从而蒙受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宏观金融风险的防范

源于1997年下半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先是给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和马来西亚经济以重创,1998年底又席卷了菲律宾、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对当前发生在亚洲地区和其他地区(如巴西、俄罗斯)的金融危机的实质应当有清醒的认识。金融危机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可能进一步诱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虽然我国的金融市场和人民币币值在东南亚金融风波面前保持了相对稳定,但金融法制不健全,金融监管薄弱,金融秩序仍有待整顿。1998年12月9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加快制定金融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完善现行的中国法治,从制度上防范金融危机。 一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既有国内的原因(内因),也有国际大环境的原因(外因);就内因而言,既包括市民社会和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金融隐患,也包括政治国家和政府干预诱发的金融隐患。因此,要从根本上防范金融危机,必须对症下药,从公法与私法(民商法)两个层面上构建防范金融危机的法律机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探讨国内公法与国内私法中的金融危机防范问题。当然,从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角度探讨国际金融秩序与经济秩序的安定性与可信赖性、加强各国之间的立法协调与金融监管合作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从公法的视角看政府干预在防范金融危机中的应有角色 (一)政府干预过多过滥,不可能有效地预防和化解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只能加剧和推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能够幸免金融危机的原因在于,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了有效的干预,于是开始怀疑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机制不如政府干预可靠。笔者认为,必须承认以下事实:我国目前能够幸免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不仅有正确、及时的政府干预,也有20年来改革开放所逐渐形成的坚实的基本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生活已经造成了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有可能继续加深;虽然我国人民币的汇率稳定,但我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我国存在着不少爆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隐患。 毋庸置疑,为避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阴影,我国离不开政府干预;即使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了,我们仍然要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的积极作用。但问题在于,如何界定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范围,如何处理好政府干预这只“有形的手”与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规范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行为。如果片面迷信政府干预万能论,不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一味纵容、鼓励不符合公正、效率、法治精神的政府干预行为,不仅不会阻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建立,而且会加剧和推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也萧河,败也萧河。过去人们经常把“亚洲经济奇迹”主要归因于强大的政府干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归咎于强大、过度的政府干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腐败行政、低效行政、黑箱行政本身就是金融隐患;过多过滥的审批本身就是金融风险。 (二)为防范金融风险,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形式必须限制在五个层次上 恰当地界定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范围,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既要重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意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方面的导向和校正作用;既要着力塑造和保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民社会,预防政府行政权对商法自治领域的不当侵入,又要强调和树立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应有权威;既要告别政府万能论,避免重弹政府大包大揽的老调;又要摒弃政府无为论,反对漫无边际地削弱政府职能;既要坚决转变和革除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旧职能,又要创造性地扩充和发展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新职能。 上述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导思想。但是,把理念转化为现实,比起把理念表达清楚更为不易。在操作层面上如何解决好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企业自治之间的衔接与契合,法学界似乎还缺乏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以经济行政机关和企业的相互关系为座标,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形式可以从以下五个层次上去观察: 1• 尊重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简称尊重型干预)。 这是第一层次的干预。商法自治是私法自治原则(Prinzip der privatautonomie )或意思自治原则(L" autonomie de la volonte humaine)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该原则,企业在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容忍的范围和限度内,有权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各种商事行为,从而为自己创设一定的商事权利、设定一定的商事义务,国家对此只能消极地予以确认和保护,而不能积极地予以干涉和妨碍。企业商法自治原则是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的需要和体现,也是现代商法和经济法的共同基础。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又可以引申出三项基本原则:(1)企业财产所有权尊重(所有权绝对或所有权不可侵)原则。企业的生存和盈利,要求这个企业拥有实实在在的财产所有权(包括法人所有权)、特别是可以使用的资源,最为典型的包括资本、劳动、管理与技术。(2)企业的商事行为自由(含契约自由)原则。尽管有些当代法学家发出了“合同死亡”的慨叹,但契约自由在商法中作为一项根本原则并未发生动摇。(3)过错责任原则。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谁有过错,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营风险。该原则有利于鼓励企业放心大胆地开展商事流转、缔结各种商事关系,更好地取得利润的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社会,市场风险和金融隐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建立利益与风险、权利与义务对称机制,要求实现决策权利、决策利益与决策风险的企业化、分散化,能够在微观层次上自动、公平地抑制体制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这种避险功能的发挥表现在两个层次上:首先,有利于实现市场风险与政治国家的隔离,既避免了政治国家制造的市场风险,又能把现有的市场风险局限于市场机制之中,从而防止了市场风险对政治国家的冲击;其次,能够合理地在市场主体之间分配市场风险,从而实现市场机制本身对市场风险的吸收和消化。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债务人的违约、企业的资不抵债与关门破产不会诱发体制性的金融风险与信用危机。可见,为避免政府干预制造不必要的金融风险,为避免全体纳税人与全社会承担本不应由自己承担的金融风险,必须强调企业商法自治、诚实信用、契约自由与自己责任等基本市场法则。 当前,经济行政机关转变职能的重要内容就是,尊重企业财产所有权和企业的经营自由,满腔热忱地推动企业主体的商人化、法人化和平等化,推动企业行为的市场化、自由化、契约化、竞争化、公平化、公正化、规范化和诚信化。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的“裁判员”,要主动撤离资源的配置活动,不得随意越过市场、直接干预企业的投融资等商事活动,更不得与民争利。政府投资上项目,应当精而又精,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本身就是金融隐患。强调企业自治或企业意思自治,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商事权利由政府回归企业的关键。因为绝大多数商事活动是靠无形的手,即市场主体的个体自我调节机制去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尊重型干预就是不干预、少干预;微观干预最少的经济行政机关是最好的经济行政机关。 鉴于我国多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尚未完全养成自觉尊重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的习惯,政府的这种尊重义务应当被视为当前我国经济行政机关对企业所负的首要义务。要在实践中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观念上打破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盲目迷信国家和政府、甚至认为国家和政府万能的固有观念。在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我国将实行“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和政府不可能为公民个人和企业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揽子福利,并因此而取消公民个人和企业的自我奋斗。 2•保护企业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应有秩序( 简称保护型干预)。 这是第二层次的干预。仅仅尊重企业商法自治还是不够的。因为企业的经营自由,在不法利益和不良动机的驱使下,有可能被滥用。假冒伪劣、限购排挤、商业贿赂、商业欺诈、虚假广告、非法传销、倾销、搭售、围标、行政垄断、经济垄断等丑恶商事现象也会滋生蔓延。没有健全的市场管理法治,就没有消费者和企业赖以公正交易和公平竞争的大舞台,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信号也会失真,从而误导企业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府应当坚决制止和反对损害消费者和竞争者利益的不法、不正当行为,为企业和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秩序,努力培育和维持一个涵盖各类生产要素的、成熟、开放、诚实、公平、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市场。要维护市场经济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经济行政机关必须发挥应有的保护性职能。但政府不得为了私利而限制公平竞争、垒起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篱笆墙”。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不仅保护落后,压抑竞争;而且阻碍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在全国大市场内部的循环,在深层次上潜伏着金融隐患。所谓“地方保护主义是块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的实用主义态度必须予以纠正。 保护型干预与尊重型干预是密切相连的。因为,保护企业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应有秩序,实际上就是要保护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不被滥用。但要明确,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受到了侵害,并不必然导致行政权的干预。在很多情况下,博大精深、体系严密的民商法原则和制度,包括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合同制度、民事侵权制度和民事责任制度等,都足以被企业和市场主体自觉引用,从而铲除不法、不当的市场行为,理顺受害人与不法、不当行为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恢复市场的正常秩序。而且,即使行政权介入的结果,导致了不法、不当行为人的行政法律责任,也不能代替受害人与不法、不当行为人之间私法关系的再调整。经济行政机关以行政罚款代替民事赔偿的做法更是错误。 3•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简称宏观调控型干预)。 这是第三层次的干预。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传统模式要尽快向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转变。在真正还权于企的同时,把大多数经济行政行为由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微观管理模式转变为间接、宏观调控模式。把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改为宏观调控部门,绝不是简单的名称更换。宏观经济调控要“抓大放小”,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放开、放活。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与其说是企业,不如说是市场。因为,政府原则上不能直接介入企业的微观商事活动,对企业决策直接产生影响作用的,与其说是政府,不如说是被政府引导和调控的市场。政府、市场、企业这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宏观经济调控以追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宏观利益为目标。如果说市场机制和商法自治原则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和增强企业活力,那么宏观调控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合理的调节,确保国民经济经济有序运行。所谓“没有微观管理权,宏观调控权必然用不好”的观点是错误的。 要确保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方向正确、效果良好,就必须明确宏观调控的目标。在实践中,对此存在着广狭不同的解释。狭义解释仅限于经济增长率和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涨幅;广义解释除覆盖这两项内容外,尚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财政收支差额、货币发行量、外贸进出口总额、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数量、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基本建设计划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 笔者认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容。但不管在何时何地,宏观调控的目标还是具有一些本质性的要求,那就是:平衡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抑制通货膨胀,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总量平衡与稳定发展是宏观调控目标中的精髓。当然,这种目标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允许在不同的情形下有所侧重。但是,片面追求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错误的,在当前亚洲金融危机加深和世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本世纪初的“泰坦尼克号”就是因为船长轻信了一位记者的建议、为创造舆论轰动而全速行驶、最终撞遇冰山而沉没的。 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就要设计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这些手段主要包括:(1)政策引导。即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产业政策,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业规划和行业政策,控制总量平衡,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2)杠杆引导。即根据产业政策和规模经济要求,运用利率、税率、汇率和价格政策等经济杠杆,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合理配置;(3)信息引导。政府要及时发布各类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贯彻情况的反馈信息,从而引导企业决策行为;(4)市场准入。即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宏观调控的目标,根据法律规定,对适格企业发放行政许可。未获行政许可的企业不得进入特定市场。为兼顾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与经济行政的廉洁性与公正性,应当严格规制政府发放行政许可的范围与程序。行政许可的适用范围要少些,少些,再少些;精些,精些,再精些。铺天盖地的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不仅起不到防范金融危机的作用,反而会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既然行政审批无法担保上市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对投资者和社会负责,保障不了企业在被审批后一定能够承担社会责任,为何不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代之以行政登记和高强度的社会信息披露制度呢?(5)行政指导。即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利益目标,运用其享有的行政权,引导和规劝企业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6)法律监督。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与事先引导同等重要。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商事行为的监督检查,制止违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破坏宏观调控的企业活动。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绝不是互相孤立、互不搭界的。它们应当彼此协调、相互衔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即宏观调控体系。在一部庞大的全国性宏观调控大机器中,每个调控部门只不过是一个螺丝钉。因此,各个宏观调控部门一定要识大体、顾大局,随时牢记共同的宏观调控目标。要强调部门间的团结、合作、沟通、默契和团队精神。宏观调控机制内部不能发生内耗。尤其是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这四家宏观调控部门,要力戒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之间各自为战、互不协调,甚至互相矛盾、互相抵销、让企业和市场主体搞不清究竟以哪个调控手段的马首是瞻。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我国的金融风险监管机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既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也包括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等监管机构。但是,这种多头监管的体系也存在着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的弊病,亟待改革。这对于深化金融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调控监管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当明确,宏观调控法的重心与其说是规制被调控者的行为,不如说是规制调控者的行为。宏观调控者应当自觉接受法律的规制和监督。 4•促成企业享受法定权利和利益( 简称促成型干预)。 这是第三层次的干预。这一干预的特点是促成和帮助企业取得最佳的经营效果。它既不同于消极的尊重型干预和保护型干预,也不同于直接的给付型干预。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提供企业决策和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和咨询;协调企业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关系,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为企业正常的购并活动、投融资活动和其他商事活动,清除地方政府、政府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的不正当干预;为企业摆脱历史包袱、轻装上阵而建立和完善职工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进行促成型干预要注意度的把握,力求帮忙而不添乱、热情而不专断,力戒喧宾夺主、包办代替,更不得助纣为虐。例如,政府可以为民营企业的合并和重组创造条件,但不得越位干预,硬性捏合、拉郎配;政府可以为企业的股票上市清除障碍,但不得搞“捆绑上市”、“包装上市”的恶作剧;若此等等。 5• 向企业提供某种经济利益( 简称给付型干预)。 这是第四层次的干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当的经济利益给付也是必要的。经济行政机关有义务为了推动整体社会经济利益(如鼓励开发中西部地区、鼓励开发高科技产品、鼓励产品出口创汇、鼓励民间投资、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向企业政府采购、政府补贴和奖励(如出口补贴、退税、贴息)等经济利益。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是过热,而是偏冷。为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政府应当加大对科教、农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从而拉动市场内需,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还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定单,与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包括政府采购合同在内的经济行政合同将会愈来愈成为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重要有效形式。 政府的给付型干预不仅适用于企业,而且也适用于作为公民个人的劳动者、消费者等市场主体。如政府有义务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社会保障体系等。从广义上说,经济行政机关向企业提供的信息和社会服务,实质上也是一种给付,只不过与传统的财物型给付有所不同而已。 给付型干预是围绕特定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或者为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而展开的,不是为了企业的个体经济利益而搞扶贫救济、“普渡众生”。应当充分体现平等对待的原则,不得开后门。因而,这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无止境地向企业输血、企业无休止地向经济行政机关要钱要物的“跑部钱进”现象不同。 (三) 经济行政权的行使要遵守法定、效率、公平、人权尊重四原则 1•经济行政权法定原则 经济行政权法定原则应予尊重。虽然政府与被干预企业之间不平等,但也要贯彻经济行政权主体法定、内容法定与发动程序法定原则。要杜绝违法行政、脱法行政、卖法行政、弄法行政。经济行政权的行使不仅要合乎行政法,也要合乎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规定。民商法和经济法实质上都是对经济行政权的限制。因为行政权力与商事权利都是资源的法律配置方式,二者此消彼长,是一种零合关系。商事权利的应有生存空间被确认、扩大了,行政权力的滥用空间也就相应地缩小了。行政权力制造的金融风险就能降到最低限度。 经济行政行为本身就是法律手段。不少官方文件经常把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相提并论,有违法治精神。因为,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都是法律手段;二者有时很难划分,如税收手段;法治经济也不容忍超法律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建议把上述提法改成“民事手段、行政手段和刑事手段”或者“立法手段、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的三分法。 不仅具体行政行为要合法,抽象行政行为也要合法。在政府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时,既要大胆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果敢地进行制度创新,也要注意避免无谓的名词创新,预防和减少不应有的概念混乱。经济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中的术语应尽量与现行法律和基本法学原理中的术语一致起来。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应当自觉、主动地聘请法学家参与经济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论证、起草和把关。 2•效率原则 经济行政权的行使要体现合法性原则,也要体现效率原则。政府要增强服务和效率意识,自觉树立尊重市场主体合法利益的市场主体本位意识,从骨子里面剔除轻视企业权利、鄙视商法自治的封建官本位意识。要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必须十分强调纳税人的主人意识、公民的人权意识。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误以为“经济法治”是指政府用法律手段(法)治企业、整企业,而不是指依法保护、成全、服务于企业。这种观念急需转变。要破除官气十足的衙门作风,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怪现象,制止公文丢失、公文旅行、审批速度过慢、甚至谎称公文丢失、拖着不办、坐等进贡行贿等封建社会旧官场上恶劣伎俩的重演。经济行政机关应当有一部可资遵循的、对办事期限作出明确规定的《行政程序法》。依笔者之见,如果经济行政机关超过了法定办事期限,仍然不给予明确答复,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那么,有关的企业和市场主体有权推定经济行政机关已经默示地表示同意。此种推定权,应当得到所有经济行政机关,乃至全社会的尊重。其他经济行政机关不得以该机关没有审批、盖章为由,拒绝为企业和市场主体提供行政服务。

金融风险按照性质分为哪几种类型?

金融风险按性质划分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分类具体如下:金融风险形态划分:信用风险,流动性(市场流动性、现金风险),利率,汇率(买卖,交易结算,会计,存货),操作,政策,法律,国家风险。 金融风险性质划分:系统性、非系统性。 金融风险主体划分:金融机构、企业金融、居民金融、国际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区域划分:国内、国际风险 金融风险层次划分:微观(金融过冬参与者风险具名,企业,金融机构)、宏观风险(金融体系,外债,国家,金融制度风险) 金融风险业务结构划分: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外汇业务风险 金融风险程度划分划分:高度,中都、低度风险 金融风险特征:隐蔽性、扩散性、加速性、可控性。

什么是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大体可以分为8种,按成因分类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按市场主体对风险的认知可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按金融风险能否分散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下面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一、信用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约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违约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金融机构信用的影响,使金融机岁埋构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乎橡蚂可能性。二、市场风险狭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不利变动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动而可能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广义的市场风险充分考虑了市场价格可能向有利于自己和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可能带来潜在的收益或损失。三、流动性风险201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四、操作风险狭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的运营部门在运营的过程中,因内部控制的缺失或疏忽、系统的错误等,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广义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五、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法律风险:一种特殊的操作风险,指金融机构与雇员或客如游户签署的合同等文件违反有关法律或法规,或有关条款在法律上不具备可实施性,或其未能适当地对客户履行法律或法规上的职责,因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合规风险: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六、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交易对手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七、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受公众的负面评价,而出现客户流失、股东流失、业务机遇丧失、业务成本提高等情况,从而蒙受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什么叫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金融风险包括哪些方面?

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可将金融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金融风险按性质划分为金融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按主体划分为金融机构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居民金融风险和国家金融风险。按地域划分国内和国际金融风险。按形态划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政策风险和国家与转移风险。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金融风险是与公司筹集资金的方式有关的。我们通常通过观察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来估量该公司的股票的金融风险。资本结构中贷款和债券比重小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风险低;贷款和债券比重大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风险高。股份公司只有在支付了所有债务利息以及到期的本金之后,才能对股东支付股息。

什么是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的解释

1、金融风险就是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2、2021年3月2日,2021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热词榜出炉,金融风险位居第6位。

金融风险的种类都有哪些?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按照风险来源的不同,金融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市场风险, 它是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这些市场因素对金融参与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者消费者所造成的间接影响。(2)信用风险, 它是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涉及信用风险问题:除了传统的金融债务和支付风险外,近年来随着网络金融市场(如网上银行,网络超市等)的日益壮大,网络金融信用风险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3)流动性风险, 它是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当金融参与者无法通过变现资产,或者无法减轻资产作为现金等价物来偿付债务时,流动性风险就会发生。(4)操作风险, 它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它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金融参与者潜在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对操作风险的研究与管理正日益受到重视:从定性方面看,各类机构不仅通过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方法来减少操作风险的可能性;从定量方面看,它们还将一些其它学科的成熟理论(如运筹学方法)引入到了操作风险的精密管理当中。

金融风险是什么意思?

对于金融风险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认识或不同的关注点。对于经营金融者来说,金融风险是指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此类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管理风险,尤其是信贷风险。所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预期利率水平和到期实际市场利率水平的差异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所谓外汇风险是指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或丧失所预期的利益的可能性。所谓管理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或经营者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所谓信用风险,亦称信贷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本息,使债权人受到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都包括哪些类型

一、结构失衡使风险集中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长期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一方面,居民除了将钱存入银行外,缺乏其他有效投资渠道,加之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改革带来的谨慎性预期,使得边际储蓄率不断提高,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二、金融与财政风险放大在渐进改革过程中,财政与金融之间风险隔离机制一直没有建立。一方面,金融风险向财政转移。由于缺乏制度性规范,央行资金运用存在明显的财政化倾向,巨额再贷款难以收回。另一方面,财政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三、非正规金融庞大成隐患多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十分困难,被迫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中国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据估计已接近正规金融的1/3。四、机制转化中的风险突出银行业风险集中,资产质量总体堪忧。我国银行业竞争不足,公司治理薄弱,业务创新能力差,财务风险普遍存在。其次,证券业隐含巨大金融风险。证券公司收入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不高,流动性明显不足,累积风险严重,一批证券公司已处于严重资不抵债局面。五、资本管制有效性弱化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严重弱化导致大规模的不正常资本流动。第一,假外资的寻租性流入。自2001年以来,资本净流入迅猛增长。六、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损失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缺陷导致中国传统的开放模式和开放政策呈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并进一步引发诸多突出问题。扩展资料: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1)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难以事前完全把握。(2)相关性: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3)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高度金融风险。(4)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风险

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决定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性,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风险扩散速度较快。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移动支付,包括P2P、大数据金融、众筹平台、信息化金融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都具备高科技的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快速远程处理功能,为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强大的IT技术支持,反过来看互联网金融的高科技也可能会加快支付、清算及金融风险的扩散速度。在传统的纸质支付交易结算当中,对于出现的偶然性差错或失误还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纠正, 而在互联网金融的网络环境中这种回旋余地就大为减小,因为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内流动的并不仅仅是现实货币资金,而更多的是数字化信息,当金融风险在短时间内突然爆发时进行预防和化解就比较困难,这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扩散面积和补救的成本。二是金融风险监管难度较高。对应的较高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环境中存在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控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当中的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的交易和支付过程均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上完成, 交易的虚拟化使金融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理限制, 交易对象变得模糊,交易过程更加不透明,金融风险形式更加多样化。由于被监管者和监管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金融监管机构难以准确了解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实际情况, 难以针对可能的金融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金融监管手段。三是金融风险交叉传染的可能性增加。传统金融监管可以通过分业经营、设置市场屏障或特许经营等各种方式,将金融风险隔离在相对独立的领域。而互联网金融中的这种物理隔离的有效性相对减弱,尤其是防火墙作用可能因网络黑客等破坏而衰减,因此“防火墙”的建设更需要加强。随着我国多家金融银行机构的综合金融业务的开展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业主与客户之间的相互渗入和交叉,使得金融机构间、各金融业务种类间、国家间的风险相关性日益增强,由此互联网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突发性较大。在以第三方支付、P2P、大数据金融、众筹平台、信息化金融机构等为主要模式的互联网金融中,一些超级金融集团利用国际互联网金融交易网络平台进行大范围的国际投资与投机活动, 这些集团既了解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又能利用法规差异逃避金融监管,获取监管套利。这些机构本身既拥有先进的通讯设施,又掌握巨额资金,并有一定的操纵市场及转嫁危机的经验和能力,需要防控这些机构利用互联网来加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和突发性。

金融风险理论有哪些?

金融风险理论有:一、不对称信息理论1、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委托――代理理论二、金融机构不稳定性(脆弱性)理论

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1、征信大数据挖掘: 互联网海量大数据中与风控相关的数据。在数据原料方面,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在线动态大数据被添加进来。 2、风控运营: 贷前营销: 1、已有客户开发、新客户开发; 2、预审批、申请评分; 3、预审批,客户准入、预授信额度估算。 贷中审批: 1、欺诈甄别、反欺诈监测; 2、申请再评分; 3、授信审批; 4、贷款定价。 贷后管理: 1、行为评分模型; 2、额度管理; 3、风险预警、预催收; 4、催收评分、催收策略。

如何防范国际金融风险

一、坚持守法经营,依法防范风险。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防范各类金融风险,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和规章,这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法律武器,必须用好用足。金融企业要依法经营,善于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风险,监管部门要依法监管,依法加强监督指导,提醒企业防范风险;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对于违法进行金融活动,造成风险和损失的,要及时纠正制裁,尽量减少风险另外,还要善于运用政策和其他机制防范风险。二、恪守社会责任,有效防范风险。防范金融风险,需要金融企业恪守自己的职责定位和社会责任。首先,金融业要履行储户资金保险箱的责任,把维护储户资金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底线内开展经营活动,就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其次,金融业要履行储户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只有把资金投入正当的经营活动,用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行业和产业,金融财产才可能随着实体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不断增值。三、重视科技运用,切实防范风险。金融企业应当坚持防范风险、科技为先的原则,不断加大对科技防范的投入,密切关注适时跟踪金融违法犯罪的最新动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根据违法犯罪手段的最新变化进行周密应对,实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牢牢把握控制风险的主动权和先机权。四、建立健全制度,努力防范风险。我国金融业发展较晚,特别是一些新兴金融企业起步更晚,金融管理经验不足,对金融风险认识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因此,应当建立健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制度规范体系,包括风险预警制度、风险提示制度、风险紧急处置制度,风险化解与补救制度、风险防范联动机制等。切实做到对各类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补救。五、发挥体制优势,共同防范风险。我国的金融体制和金融管理有其特色和优越性,已经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主导、金融监管机构负责、金融企业实施、国家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共同参与、金融系统相互联动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格局,这个优越性是我国特有的,是非常有效的,应当把这些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共享信息,形成多道金融风险防线。六、加强分析研判,科学防范风险。金融风险尽管无处不在,多变突发,但如果深入研究,通过解剖具体个案,互通风险信息,全面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合作,就能认识和把握形形色色的金融风险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在生活中遇到防范金融风险等事情,如对于内容不太了解,可以咨询华律网上的律师。

金融风险理论有哪些?

金融风险理论:一、称信息理论 1、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例:阿克洛夫旧车市场模型车主按平均质量支付价格则市场仅剩低于平均质量汽车道德风险表现:车主保险谨慎驾驶银行根据平均风险制订利率低风险项目由于本太高退市场仅剩愿意支付较高本高风险项目借贷市场道德风险三种具体表现形式 :A、改变资金用途B、款能力借款隐瞒自款能力 C、借款借入资金使用效益负责任 2、委托――代理理论金融机构并非总能够效筛选投资项目: 1、由于存政府救援机制使金融机构具众理 2、称激励惩罚机制3、金融机构借款监督完全 二、金融机构稳定性(脆弱性)理论 根源于私信贷创造机构特别商业银行相关贷款者固经历周期性危机破产倾向周期性解释派代表物:明斯基周期性角度解释金融体系稳定孕育发展。借款公司按其金融状况三类: 抵补性借款企业投机性借款企业庞兹借款企业。经济期持续繁荣2种贷款增认价格能再涨经济现萧条2种企业违约导致金融机构现支付危机。导致周期循环发原:(1)代际遗忘或知;(2)竞争压力;(3)体或集体非理性 。同金融危机采取同理论近期欧债金融危机主要欧盟员债务政府间内清前所欠债款  看作政府资金行性现危机同政府信用性承压(该钱候钱讲信用)种危机复杂理论跟实际往往差别所解决欧债危机并单单种理论能够解决 要各种相适应理论结合基础根据危机实际情况联合起解决金融风险是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风险敞口和金融风险的区别

风险敞口和金融风险的区别:风险敞口(risk exposure)是指未加保护的风险,即因债务人违约行为导致的可能承受风险的信贷余额, 指实际所承担的风险,一般与特定风险相连。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1)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难以事前完全把握。(2)相关性: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3)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高度金融风险。(4)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有什么类型?

金融风险按性质划分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分类具体如下:金融风险形态划分:信用风险,流动性(市场流动性、现金风险),利率,汇率(买卖,交易结算,会计,存货),操作,政策,法律,国家风险。 金融风险性质划分:系统性、非系统性。 金融风险主体划分:金融机构、企业金融、居民金融、国际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区域划分:国内、国际风险 金融风险层次划分:微观(金融过冬参与者风险具名,企业,金融机构)、宏观风险(金融体系,外债,国家,金融制度风险) 金融风险业务结构划分: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外汇业务风险 金融风险程度划分划分:高度,中都、低度风险 金融风险特征:隐蔽性、扩散性、加速性、可控性。

金融风险防范的金融风险防范的意义

(一)金融风险防范对金融机构的意义1.金融风险防范能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资金筹集环境和良好的经营环境。实施金融风险防范,能减少或消除金融机构的紧张不安和忧虑恐惧心理,从而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安定的资金筹集与经营环境,并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2.金融风险防范能保障金融机构顺利实现经营目标。金融机构筹集和经营货币资金的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实施金融风险防范则能把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并能在金融风险损失发生后及时合理地提供预先准备的补偿基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降低风险损失,这些都有助于金融机构盈利的增加和经营目标的实现。3.金融风险防范能促进金融机构资金筹集和资金经营决策的合理化与科学化。(二)金融风险防范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意义1.金融风险防范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任何物质的流动,即商品使用价值的流动都会引起其价值的相应流动;同样,任何价值的流动,也会引起其使用价值的相应流动。作为价值的直接表现形态的货币资金流动,必然会引起其他资源的相应流动。而实施金融风险防范,则能减少金融风险损失,并促使货币资金向所需部门流动,从而引导其他社会资源合理地流向所需部门,最终避免或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其利用效率。2.金融风险防范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众所周知,金融风险一旦发生,带来的损失金额往往比一般风险造成的损失大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是因为货币资金的筹集与经营,不但涉及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而且还涉及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即涉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所以,金融风险的存在与发生,无疑是对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威胁。而金融风险防范的实施,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且能在金融风险发生后减少它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减少金融风险损失给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带来的波及效应和不良后果,最终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3.金融风险防范有助于社会稳定。金融是风险行业,金融风险聚集成系统性风险,往往具有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等显著特征。金融一旦出现重大问题,不仅会危及金融、经济安全,而且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危机的历史表明,经济危机总是最先导源于金融危机,当金融危机发生时,企业资金链断裂,大量倒闭,工人失业,经济衰退,社会矛盾加剧。因此,加强金融防范,将金融风险控制在金融、经济和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共识,是避免社会发展出现不稳定因素的重要举措。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