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po

请问什么是IPO申购??

  IPO的全称是initialpublicoffer,即“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IPO新股定价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计上市公司的理论价值,其次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式来体现市场的供求,并最终确定价格。  就估值模型而言,不同的行业属性、成长性、财务特性决定了上市公司适用不同的估值模型。目前较为常用的估值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收益折现法与类比法。所谓收益折现法,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估计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并选择恰当的贴现率与贴现模型,计算出上市公司价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现模型(DDM)、现金流贴现(DCF)模型等。贴现模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和折现率,而这正是体现承销商的专业价值所在。所谓类比法,就是通过选择同类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P/E即股价/每股收益)、市净率(P/B即股价/每股净资产),再结合新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来确定上市公司价值,一般都采用预测的指标。市盈率法的适用具有许多局限性,例如要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要稳定,不能出现亏损等,而市净率法则没有这些问题,但同样也有缺陷,主要是过分依赖公司账面价值而不是最新的市场价值。因此对于那些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如银行、保险公司比较适用此方法。在此次建行IPO过程中,按招股说明书中确定的定价区间1.9~2.4港元计算,发行后的每股净资产约为1.09~1.15港元,则市净率(P/B)为1.74~2.09倍。除上述指标,还可以通过市值/销售收入(P/S)、市值/现金流(P/C)等指标来进行估值。  通过估值模型,我们可以合理地估计公司的理论价值,但是要最终确定发行价格,我们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发行方式,以充分发现市场需求。目前常用的发行方式包括:累计投标方式、固定价格方式、竞价方式。一般竞价方式更常见于债券发行,这里不做赘述。累计投标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新股发行方式之一,是指发行人通过询价机制确定发行价格,并自主分配股份。所谓“询价机制”,是指主承销商先确定新股发行价格区间,召开路演推介会,根据需求量和需求价格信息对发行价格反复修正,并最终确定发行价格的过程。一般时间为1~2周。例如此次建行最初的询价区间为1.42~2.27港元,此后收窄至1.65~2.10港元,最终发行价将在10月25日前确定。询价过程只是投资者的意向表示,一般不代表最终的购买承诺。  在询价机制下,新股发行价格并不事先确定,而在固定价格方式下,主承销商根据估值结果及对投资者需求的预计,直接确定一个发行价格。固定价格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但效率较低。过去我国一直采用固定价格发行方式,2004年12月7日证监会推出了新股询价机制,迈出了市场化的关键一步。  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于1994年11月发表了《关于招股机制的联合政策声明》,自此,香港的大型新股发行基本上采用累计投标和公开瞎夯旌系恼泄煞绞健?/p>  发行方式确定以后,进入了正式发行阶段,此时如果有效认购数量超过了拟发行数量,即为超额认购,超额认购倍数越高,说明投资者的需求越为强烈。在超额认购的情况下,主承销商可能会拥有分配股份的权利,即配售权,也可能没有,依照交易所规则而定。通过行使配售权,发行人可以达到理想的股东结构。在我国,目前主承销商不具备配售股份的权利,必须按照认购比例配售。据报道,此次建行在香港交易所发行H股,截至公开招股截止日(10月19日),共吸引了760亿美元的认购资金,超过拟发售数量近9倍,而向香港公众公开发行部分更是获得了近40倍的超额认购倍率,其中国际发售部分将由联席账簿管理人根据多种因素决定分配,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原则上严格按比例分配,但分配基准可能会因为申请人的股份数目不同而分组决定,但也不排除可能会进行抽签。  当出现超额认购时,主承销商还可以使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又称“绿鞋”)增加发行数量。“超额配售选择权”是指发行人赋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可以在股票上市后的一定期限内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一定比例的股份,在此期间内,如果市价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直接从市场购入这部分股票分配给提出申购的投资者,如果市价高于发行价,则直接由发行人增发。这样可以在股票上市后一定期间内保持股价的相对稳定,同时有利于承销商抵御发行风险。如此次建行招股说明书就规定了可由中金公司及摩根士丹利添惠代表国际发售承销商于股票在香港联交所开始交易起30日内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以要求建行分配及发行最多合计3,972,890,000股额外股份,占全球初步发售股份的15%。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建行全球发售结束后,发起人汇金公司、淡马锡、宝钢股份等股东有权将股份全部转为H股(有锁定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从目前建行的定价来看,可能是考虑了全流通的因素,因此定价偏低。  http://cache.baidu.com/c?word=ipo%3B%C8%AB%B3%C6&url=http%3A//www%2Ecfren%2Ecom/Html/GGXT/TZLL/Article/20051023000109425%2Eshtml&b=0&a=16&user=baidu

什么是ipo 折价现象

一只股票在首次公开发行后,上市交易首日的收盘价通常都会明显高于发行价,形成“首日收益”,这一现象被称为折价或者抑价。折价的幅度通常用首日收益率度量(中国首日最高涨幅44%,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当日最高折价量)。针对IPO折价问题,许多学者在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基础上从投资者、发行公司、承销商等角度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有:赢者的诅咒(winner"s curse)、信号假说(signaling hypothesis)、承销商垄断力假说(investment banker monopoly hypothesis)、法律风险假说(the lawsuit risk hypothesis)、从众假说(the bandwagon hypothesis)、投机泡沫假说等。折价并非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不同的只是折价的幅度,并且IPO折价现象在证券市场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

什么是IPO & H+A? (我是新手)

一间公司可透过多种途径在联交所上市。最常见的是新上市的公司以首次公开招股的方式(IPO),将公司的股份发售予公众。首次公开招股一般可以透过公开认购、配售,或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如公司采用公开认购方式上市,投资者可于认购期内以白表、黄表或电子方式(EIPO)认购新上市公司的股份(有关认购新股的详情可参阅本系列随后的文章)。如果以配售方式上市,公司则会向由承销商拣选的人士发售股份。 甚么是H股? "H股"是在内地注册成立的企业所发行的外资股,主要在中国香港上市,并以港元买卖。 H股公司必须遵守联交所主板或创业板《上市规则》所订立的额外规定。这些规定包括:(a)周年账目必须符合中国香港或国际会计准则;(b)公司章程须载有条文,反映内资股及外资股(包括H股)的不同性质,以及有关持有人的不同权利;以及(c)公司章程必须载有为投资者提供相当于中国香港水平的保障条文。 除上述额外规定外,H股的上市程序及交易方式,与其他中国香港的股票大致相同。 投资者应注意,开放B股市场并不意味向境内居民开放H股市场,B股市场与H股市场仍是完全分隔的。已发行B股的国有企业不可同时发行H股,反之亦然。然而,国有企业可同时发行A股及H股。 A股 内资股称为"A股",只供内地居民买卖。因此,不论是直接买卖或透过代名人买卖,中国香港及境外人士均严禁参与A股市场。,

什么是IPO?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

IPO的全称是Initial Public Offer,即“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通常为“普通股”。IPO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分流了股市中的原有资金,造成了总供给增大,供过于求,股票价格就会下跌。如果一个大型的公司上市则会分流很多资金,而如果是小型企业则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更多是信心层面上的影响。此外,新股发行可以吸引场外资金,增加市场资本总额。 在IPO期间,短期内将有大量资金退出原有所持有的股票,短期内将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当然,从面对市场疲软,管理层仍在加速IPO,在投资者看来,管理层只关注融资,不重视投资,不考虑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很容易对投资者造成信心上的打击,导致投资者对市场用脚进行投票,并导致市场进一步下跌。扩展资料:IPO对证券资产管理机构的影响IPO可能转变资产管理机构盈利模式,假设证券公司具有保荐代表人资格,那么就可以用这个身份获得不错的收益。券商在新三板市场中主要是通过投行业务为公司挂牌收取挂牌费、定向资本融资、转盘包销的保荐人费用、持续监管费等来进行交易和已有的经纪业务佣金收入等。 新三板业务是证券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新三板可能会改变券商的盈利模式。在这方面,除了能够与高科技园区直接对接,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外,还将为资产管理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带来更多的机遇,还可以提高证券公司的投资咨询能力和品牌实力。

什么是IPO受益

IPO------------initialpublicofferings指公开发行的股票,或者说新股上市,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简单地说,它就是一个公司通过发行股票,从一个普通公司变成一个上市IPO受益板块指IPO上市公司的利益关系人(如有子公司或投资的公司发行上市,是IPO上市公司的发起人,持有IPO上市公司的股权等)因IPO上市公司发行得好处的上市公司。例子:G西水(600291)随着IPO大幕重新开启,部分持有这些IPO公司股权的上市公司,由于原始投资有望大幅增值而受到市场追捧,象IPO第一单——中工国际的发起人之一——河北宣工(000923)就因为这次题材而大幅上涨,短短7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到了50%,所以IPO受益概念近期受到市场的关注还是相当高的。而G西水(600291)就持有近7000万股兴业银行股权,而兴业银行正在积极筹备上市并有望成为国内IPO重启后首批上市的银行,因此公司也具备了正宗的IPO受益概念。这样一来公司作为兴业证券的发起人之一,原始投资将面临巨大的增值空间。象老牌银行股G民生上市后就使东方集团、岁宝热电、巴士股份等一批发起人股东的原始投资大幅增值,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同样将在兴业银行上市后发生G西水等原始股东身上。该股短期调整到位迹象明显,年线支撑成功得到确认,短期随着其潜在的资源优势以及IPO受益题材受到市场挖掘,后市想象空间巨大。

什么是ipo,有懂得吗?

itialg),即首次公开发行,是指企业将其股票首次发行给公众,以获取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本文将介绍IPO的定义、类型、目的、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读者了解IPO的全貌。1. 什么是IPO?IPO是指企业将其股票首次发行给公众,以获取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IPO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每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监管部门的审批,最终完成上市。2. IPO的类型IPO的类型分为全额IPO和部分IPO,全额IPO指公司将全部股票发行给公众,而部分IPO则指公司只发行部分股票给公众。3. IPO的目的IPO的目的是获得资金,企业通过IPO可以获得大量的资金,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此外,IPO还可以使企业更容易融资,因为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被更多的投资者买卖,从而提高企业的信用度。4. IPO的流程IPO的流程包括:发行前的准备、申请上市、审核上市、发行定价、发行宣传、发行上市等步骤。5. IPO的注意事项IPO的注意事项有:首先,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准备完整的上市申请材料;其次,企业应当尽可能准确地估算发行价格;最后,企业应当充分准备宣传资料,以便提高公司的知名度。IPO是企业首次将股票发行给公众的一种融资方式,其目的在于获得资金,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IPO的流程复杂,其中涉及申请上市、审核上市、发行定价、发行宣传等步骤,而且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企业特别注意。本文介绍了IPO的定义、类型、目的、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读者了解IPO的全貌。IPO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融资方式,在上市前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准备完整的上市申请材料,并且尽可能准确地估算发行价格,充分准备宣传资料,以便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只有按照规定完成IPO的流程,企业才能获得资金,实现融资目的。

什么是ipo审批制

 现在已经取消了审批制。 新股的发行监管制度主要有三种: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每一种发行制度都对应于一定的市场发展状况。其中,审批制是完全计划发行的模式,核准制是从审批制向注册制过渡的中间形式,注册制则是目前成熟资本市场普遍采用的发行体制。  根据中国《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证券发行审核制度视证券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对股票发行采取核准制,对债券发行采取审批制。目前,中国的证券发行工作,也正从额度制和严格审批制向国际上普遍实行的核准制过渡。所以,中国现行的核准制度其实是有中国特色的核准制度,本质上还是审批制。 审批制:企业的选择和推荐,由地方和主管政府机构根据额度决定的;企业发行股票的规模,按计划来确定;发行审核直接由证监会审批通过;在股票发行方式上和股票发行定价上较多行政干预。  核准制:发行人在发行股票时,不需要各级政府批准,只要符合《证券法》和《公司法》的要求即可申请上市。但是,发行人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状况,根据《证券法》和《公司法》,证券主管机关有权否决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股票发行申请。  注册制:证券主管机关则对证券发行人发行有价证券事先不做实质条件的限制,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只需全面、准确地将投资人判断证券性质、投资价值所必须的重要信息和材料做出充分的公开,经证券主管机关所确认公开的信息全面、真实、准确即可允许。 IPO审核制存在着种种弊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审批制的弊端显得愈来愈明显。第一,在审批制下,企业选择行政化,资源按行政原则配置。上市企业往往是利益平衡的产物,担负着为地方或部门内其他企业脱贫解困的任务,这使他们难以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无法实现股东的愿望。第二,企业规模小,二级市场容易被操纵。第三,证券中介机构职能错位、责任不清,无法实现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第四,一些非经济部门也获得额度,存在买卖额度的现象。第五,行政化的审批在制度上存在较大的寻租行为。 IPO注册制的优点: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初衷和最后目标,均在于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价格发现、融资、资源配置等三大基础功能,对定价、交易干预过多,不利于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发行节奏由行政手段控制,不利于融资功能的实现;上市门槛过高,审核过严,则不利于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注册制与审批制相比,发行人成本更低、上市效率更高、对社会资源耗费更少,资本市场可以快速实现资源配置功能。注册制最大的好处在于把发行风险交给了主承销商,把合规要求的实现交给了中介机构,把信披真实性的实现交给了发行人。

我最近炒股票,请问什么是IPO啊,不太懂

  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开募股) 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对应于一级市场,大部分公开发行股票由投资银行集团承销或者包销而进入市场,银行按照一定的折扣价从发行方购买到自己的账户,然后以约定的价格出售,公开发行的准备费用较高,私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部分规避此类费用。  这个现象在九十年代末的美国发起,当时美国正经历科网股泡沫。创办人会以独立资本成立公司,并希望在牛市期间透过首次公开募股集资(IPO)。由于投资者认为这些公司有机会成为微软第二,股价在它们上市的初期通常都会上扬。  不少创办人都在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而受惠于认股权,雇员也赚取了可观的收入。在美国,大部分透过首次公开募股集资的股票都会在纳斯达克市场内交易。很多亚洲国家的公司都会透过类似的方法来筹措资金,以发展公司业务  首先,要公开募股的公司必须向监管部门提交一份招股说明书,只有招股说明书通过了审核该公司才能继续被允许公开募股。(在中国,审核的工作是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接着,该公司需要四处路演(Road Show)以向公众宣传自己。经过这一步骤,一些公司或金融机构投资者会对IPO的公司产生兴趣。他们作为风险资本投资者(Venture Capitalist)来投资IPO的公司。(风险资本投资者并非想入股IPO的公司,他们只是想在上市之后再抛出股票来赚取差价。)其中一个金融机构也许会被聘请为IPO公司的承销商(Underwriter)。由承销商负责IPO新发行股票的所有上市过程中的工作,以及负责将所有的股票发售到市场。如果部分股票未能全部发售出,则承销商可能要买下所有未发售出的股票或对此不负责任(具体情况应该在IPO公司与承销商之间的合同中注明)。IPO新股定价属于承销商的工作,承销商通过估值模型来进行合理的估值,并有责任尽力保障新股发行后股价的稳定性及不发生较大的波动。IPO新股定价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计上市公司的理论价值,其次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式来体现市场的供求,并最终确定价格。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IPO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另外一种获得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允许私人公司将它们的股份向公众销售。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 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  就估值模型而言,不同的行业属性、成长性、财务特性决定了上市公司适用不同的估值模型。目前较为常用的估值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收益折现法与类比法。所谓收益折现法,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估计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并选择恰当的贴现率与贴现模型,计算出上市公司价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现模型(DDM)、现金流贴现(DCF)模型等。贴现模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和折现率,而这正是体现承销商的专业价值所在。所谓类比法,就是通过选择同类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P/E即股价/每股收益)、市净率(P/B即股价/每股净资产),再结合新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来确定上市公司价值,一般都采用预测的指标。市盈率法的适用具有许多局限性,例如要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要稳定,不能出现亏损等,而市净率法则没有这些问题,但同样也有缺陷,主要是过分依赖公司账面价值而不是最新的市场价值。因此对于那些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如银行、保险公司比较适用此方法。在此次建行IPO过程中,按招股说明书中确定的定价区间1.9~2.4港元计算,发行后的每股净资产约为1.09~1.15港元,则市净率(P/B)为1.74~2.09倍。除上述指标,还可以通过市值/销售收入(P/S)、市值/现金流(P/C)等指标来进行估值。  通过估值模型,我们可以合理地估计公司的理论价值,但是要最终确定发行价格,我们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发行方式,以充分发现市场需求。目前常用的发行方式包括:累计投标方式、固定价格方式、竞价方式。一般竞价方式更常见于债券发行,这里不做赘述。累计投标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新股发行方式之一,是指发行人通过询价机制确定发行价格,并自主分配股份。所谓“询价机制”,是指主承销商先确定新股发行价格区间,召开路演推介会,根据需求量和需求价格信息对发行价格反复修正,并最终确定发行价格的过程。一般时间为1~2周。例如此次建行最初的询价区间为1.42~2.27港元,此后收窄至1.65~2.10港元,最终发行价将在10月25日前确定。询价过程只是投资者的意向表示,一般不代表最终的购买承诺。  在询价机制下,新股发行价格并不事先确定,而在固定价格方式下,主承销商根据估值结果及对投资者需求的预计,直接确定一个发行价格。固定价格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但效率较低。过去我国一直采用固定价格发行方式,2004年12月7日证监会推出了新股询价机制,迈出了市场化的关键一步。  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于1994年11月发表了《关于招股机制的联合政策声明》,自此,香港的大型新股发行基本上采用累计投标和固定价格公开认购混合招股机制。  发行方式确定以后,进入了正式发行阶段,此时如果有效认购数量超过了拟发行数量,即为超额认购,超额认购倍数越高,说明投资者的需求越为强烈。在超额认购的情况下,主承销商可能会拥有分配股份的权利,即配售权,也可能没有,依照交易所规则而定。通过行使配售权,发行人可以达到理想的股东结构。在我国,目前主承销商不具备配售股份的权利,必须按照认购比例配售。据报道,此次建行在香港交易所发行H股,截至公开招股截止日(10月19日),共吸引了760亿美元的认购资金,超过拟发售数量近9倍,而向香港公众公开发行部分更是获得了近40倍的超额认购倍率,其中国际发售部分将由联席账簿管理人根据多种因素决定分配,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原则上严格按比例分配,但分配基准可能会因为申请人的股份数目不同而分组决定,但也不排除可能会进行抽签。  当出现超额认购时,主承销商还可以使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又称“绿鞋”)增加发行数量。“超额配售选择权”是指发行人赋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可以在股票上市后的一定期限内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一定比例的股份,在此期间内,如果市价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直接从市场购入这部分股票分配给提出申购的投资者,如果市价高于发行价,则直接由发行人增发。这样可以在股票上市后一定期间内保持股价的相对稳定,同时有利于承销商抵御发行风险。如此次建行招股说明书就规定了可由中金公司及摩根士丹利添惠代表国际发售承销商于股票在香港联交所开始交易起30日内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以要求建行分配及发行最多合计3,972,890,000股额外股份,占全球初步发售股份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