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c1
-
如何理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变化?
2018-07-01 20:42 来源: 经济日报客户端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数据显示,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98.3亿元,同比增长16.5%。
而国家统计局在2017年6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47.6亿元,同比增长22.7%。
如果把今年的27298.3亿元与去年的29047.6亿元相比较,绝对值减少了1749.3亿元,增速则放缓了6.02%。这是一个小学生都能计算出来的结果,为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却是“同比增长16.5%”?这一次,究竟是国家统计局因为统计失误“闹笑话”,还是其故意数据造假“糊弄人”?
统计样本库并非一成不变
要搞清楚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数据究竟是如何统计的?
从2011年起,国家统计局所指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也就是说,统计部门在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时,只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纳入样本库,其余企业则被排除在样本库之外。
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因此,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的标准,每年规模以上企业的样本库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具体来说,有些企业过去虽然不在样本库里,但上一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则下一年度就会纳入统计;有些企业在上一年度虽然是样本库企业,但当年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低于2000万元,甚至是关停破产,则在下一年度就会被剔除出样本库。
在这一动态调整机制的作用下,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标准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较小而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注(吊)销企业等变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服务业企业改交增值税且税率较低,工业企业逐步将内部非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剥离,转向服务业,也使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有所减小。这部分工业企业中,有的可能面临从规模以上企业中剔除,有的则需要对去年的利润数据进行相应的扣除。
正因如此,不同年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是不同的。2011年为32.6万个;2012年为34.4万个,2013年为37.0万个,2014年为37.8万个,2015年为38.3万个,2016年为37.9万个,2017年为38.5万个。在不同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也不相同。今年前个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372698,而在去年前5个月,这一数据为378959,比今年前5个月多了6261个。
“样本库的频繁变化,主要受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变动的影响。造成这一数据变动的最关键因素,是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统计师刘昕说。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通过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也在进一步规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每年定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范围进行调整,对不符合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要求的企业进行剔除。另外,统计执法检查发现,近年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越来越普遍,部分企业违反统计制度,将下属跨地区法人企业包含在本企业当中进行统计,造成同一法人在不同地区间和不同行业间,被重复统计。因此,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统计部门就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跨行业重复计算进行了剔重。
一年来的样本库有何变化?
那么,在工业企业的样本库中,这一年来究竟有哪些企业被剔除,又有哪些企业被添加进来了?有人说,规模以上企业统计范围永远是企业中相对优秀的企业,不优秀的已经被剔除名单。真的是这样吗?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样本库的动态的,样本的调整是常态化的,是有进有出的,不存在所谓的‘优胜劣汰"。”刘昕说。
根据记者梳理,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全国工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退出数量最多的行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纺织服装服饰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退出了3534家,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企业退出了596家。
钢铁和煤炭企业的退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去产能的持续推进是密不可分的。2017年确定的煤炭行业1.5亿吨以上、钢铁行业5000万吨左右、煤电行业5000万千瓦的去产能年度目标任务,均已超额完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随着去产能的持续推进,钢铁和煤炭领域的规上工业企业个数或将进一步减少。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服装,以及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等领域的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减少,既有上游成本压力加大,导致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利润变薄的因素,也与我国持续不断地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有关系。
此外,也有一些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大量增加。例如,规模以上金属制品业企业个数由2017年5月末的20753增加到今年同期的23458,增加了2705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单位个数增加了760个;汽车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403个;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382个;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291个;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148个。
利润数据该怎么比?
也有一些读者质疑,国家统计局在发布数据时,用的是“同比”。所谓“同比”,就是今年的数据和去年同期比较,为何结果不是-6.02%,而是16.5%?
其实,计算“同比数据”,不仅仅是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而是要与同样本、同口径的同期数据相比,这样的比较才能更好地看出趋势变化。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样本库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在此情况下,要计算得出“可比口径的增长率”,就不能简单地把今年的统计结果与去年的统计结果相比,而是要把今年的样本数据,与今年样本的上年数据相比较,才能得出“可比口径的增长率”。
为此,国家统计局会要求进入样本库的企业在报送当期数据的同时,也要上报上一年度的同期数据,以便进行汇总比较。举例来说,A企业在2017年没有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库,它的2017年数据在原来的数据库中是缺失的。今年,这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规模以上”的标准,则其在填报数据时,不仅要填报今年的数据,也要补充填报去年的数据。反之,如果B企业去年在样本库中,而今年因为去产能而被关停,则在今年数据采集中,统计部门就应该将B企业数据从样本库中剔除。
经过这样的补充或剔除,国家统计局不仅拿到了样本库中企业的今年当期数据,也拿到了去年的同期数据,这样就可以进行“可比口径的增长率”计算了。
按照这一方法,2018年前5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现利润总额是27298.3亿元,这些样本企业在去年同期实现的利润总额是23427.0亿,而非去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9047.6亿元。把27298.3亿元与23427.0亿元进行比较,很自然就会得出16.5%的增幅。
企业利润为何增长?
也有人提出,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明明减少了6261个,为什么利润反而增加了3871.3亿元?
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每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各不相同,不能习惯性地认为,企业的个数多,实现利润总额就一定多;企业的个数少,利润总额的规模就一定小。
今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继续降低;企业杠杆率也有所降低,国有企业去杠杆成效更为显著;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加快,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一大批企业在去产能中被淘汰出局,一大批“僵尸企业”市场出清,企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趋于减少。
而且,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钢铁、建材和化工等原材料加工利用行业利润增加,同时还带动了中下游行业的利润上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利润数据,与其他部门统计的相关数据总体趋势是一致的,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1-5月份,财政部发布的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9%,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9%,其中,钢铁、石油石化、煤炭等重点行业利润大幅增长,均高于收入增长幅度。从资本市场看,一季度A股非金融企业净利润增速为23.6%。
也有人认为,16.5%的利润同比增速,反映的是健在、存活下来企业的盈利情况,这必然会高估整体工业的盈利能力,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是否会产生误导?
“如果有高估的情况,就会有低估的情况。”有专家指出,一般来说,在经济下行期,规上企业的数量可能有净减少,这时候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是比较健康的,因此可比增速可能会高估整体的利润状况。在经济上行期,有新建企业达到规模以上,或者是有原有企业经营状况好而升级的情况,所以上行期的可比增速出可能会低估企业的盈利状况。而且,不管是规下企业入规,还是规上企业降级,都有上期的可比基数对应,其实对增速的影响并不大。(林火灿)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白宛松
相关稿件
关于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的说明
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5%
图表:2018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5%
2018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5%
图表:2018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5%
1至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驻外机构
电脑版 客户端 小程序 微博 微信 邮箱
注册 登录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京ICP备05070218号
- wpBeta
-
一、当前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行是共振下行而非结构下行
(一)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同步下行
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月度累计同比增速于6月份达到年内最高点17.2%,此后逐月下行,至12月末达到10.3%,增速与上年同期21.9%的水平相比下降了11.6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来看,2018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效益指标基本呈现出同步变化趋势,三类企业利润总额月度累计增速都在4月至6月达到年内高点后开始下行。截至2018年12月末,三类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速分别为12.6%、11.9%、1.9%,与2017年同期相比分别变化了-32.5、0.2、-13.9个百分点。因此,当前企业利润增速下行是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共同面临的压力,尤其是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下降幅度并不低于其他类型的工业企业。从中期来看,剔除每年年末至来年年初由季节性因素造成的短期波动,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升转降的拐点出现于2017年年中,目前工业企业整体利润增速仍高于2015年,接近2014年年中水平(图1)。
当前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与私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水平差异主要与所处行业周期特征不同有关。拉长到更长周期来看,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基本呈现共振变化,国有控股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的差异主要在于其利润增速变化的振幅更大。2013-2018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5.3%、8.5%、8.7%,从整个周期来看,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效益增长不低于国有企业(图1)。
(二)工业行业利润增速普遍趋降,上下游行业利润增速差异快速收敛
2018年,41个工业大类行业当中仅有非金属矿采选、食品制造、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烟草制品、纺织、纺织服装服饰、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11个行业的利润总额增速高于上年同期。这11个行业2017年平均利润增速为3.7%,低于规上工业整体18.2个百分点;11个行业2018年利润增速均值达到10.9%,也仅是回归到规上工业平均水平。横向比较,上游行业利润增速虽整体仍高于下游行业,但2018年以来其利润增速下降幅度也较大,上下游行业利润增速差异正快速收敛,工业行业利润增速标准差由2017年的52.6%大幅下降至2018年的13.8%(图2)。
为便于图示,图中略去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开采辅助活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四个低端值行业。
二、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行因素分析
(一)收入增速下降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行的主要原因
形成工业企业利润的分项经济指标当中,收入和成本是总额最大的两项。2018年,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万亿元,增长量比2017年减少了3.6万亿元;主营业务成本增长6.5万亿元,增长量比2017年减少了3.1万亿元;主营业务产生的净收入增量比2017年减少了5343.7亿元。2018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6212.8亿元,增长量与2017年相比减少了6857.7亿元。因此,2018年工业企业净收入增长下降能够解释利润增量下降的77.9%。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收入比为83.9,相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的较低水平。因此,工业企业净收入增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需求收缩而非成本冲击造成的(表1)。
分经济类型看,2018年国有控股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9.2%、8.4%、5.4%,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5.8、0.4、4.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增量比2017年减少了1.1万亿、0.9万亿、1.2万亿元,扣去成本后的净收入增量分别比2017年减少了2370.4亿、790.1亿、1962.1亿元,分别解释了各自2018年利润增长量下降的76.6%、116.5%、87.1%。私营工业企业面临的需求冲击尤为突出(表1)。
(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刚性上涨显著侵蚀企业利润
从费用来看,2018年规上工业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增速分别为10.3%、10%、0.6%,仅财务费用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了5.9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速比2017年分别提高0.9、1.7个百分点(表2)。在2012-2015年的上一轮工业经济下行周期中,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增速是与收入增速同步下行的。但是在2017年上半年开始的本轮工业经济下行周期中,工业企业成本增速与收入增速同步下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速并未降低,甚至有所上升。截至2018年12月,规上工业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相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3%、4.5%,均为近年来的峰值水平(图3)。
从绝对量来看,管理费用侵蚀企业利润的问题尤其突出。2018年规上工业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增长2879.4亿、4195.1亿元,比2017年费用增长量分别提高了155.7亿、704.8亿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逆势上涨分别可以解释2018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量下降的2.3%、10.3%。分经济类型看,2018年国有控股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费用分别比上年同期多增长104.8亿、163.8亿、184.7亿元,可以分别解释2018年前11个月各自利润增量下降的3.4%、24.1%、8.2%(表1)。
(三)私营企业逆势加杠杆并增持流动资产制约利润增长
2017年以来,在经济去杠杆和工业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私营工业企业负债却不断逆势扩张。2017年12月末,私营工业企业负债合计12.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9%,增速高于国有控股企业3.1个百分点。2018年,私营工业企业月末负债同比增速进一步提高到8%以上,而国有控股企业月末负债同比增速则不断下降。截至2018年12月末,私营工业企业负债总额同比增长7.4%,增速是国有控股工业企业(1.3%)的5.7倍(图4)。
2017年以来私营工业企业由负债推动的资产扩张主要用于增持流动资产,低收益的流动资产在总资产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压低了总资产收益率,对企业效益产生了不利影响。2012-2016年,私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月末同比增速始终高于流动资产,资产扩张以实体投资为主要形式。但自2017年起,私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增速进一步走低的同时,流动资产增速不降反增。2018年末,私营工业企业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达到128%,比2016年末上升25.5个百分点(图5)。
三、需求紧缩压制未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
(一)出口是最近一轮总需求边际变化的主要因素
总需求收缩是2017年年中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行的主要原因。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出口构成,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增长疲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是从中期指标相关性来看,决定工业企业收入边际变化最主要的需求侧因素还是出口。
从中期数据来看,2012年起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就开始逐年下降。2014-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增速分别从13.2%、19.1%下降到10.2%、5.7%,年均分别下降0.8、3.3个百分点。但在2016年年初至2017年年中,规上工业企业收入增速却出现一波上行。这期间,需求侧显著改善的仅有商品出口增速。
2017年6月,中国出口商品总值(人民币计价)累计增速达到近5年来的最高点14.2%,此后持续下行至2018年6月的4.7%,一年时间内增速降低了三分之二。而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2.6个百分点,消费增速幅度与此前三年相当,投资增速变化甚至还强于此前三年。以上对比表明,2017年年中以来引起中国需求侧边际变化的主要转折因素是商品出口(图6)。
(二)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行是中国外需下滑的主要因素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温使中国外需环境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但从数据来看,2016年下半年至今中国出口增速“先增后降”的变化主要是由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景气变化推动的。经合组织数据显示,经合组织国家生产总值季度同比增速于2016年3季度达到近期低点1.6%,此后逐季上升,至2017年3季度达到近期高点2.9%,随后开始不断下降,2018年3季度降至2.2%。同期,中国商品出口增速的两个拐点分别出现于2016年1季度、2017年2季度,与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增速拐点基本一致(图7)。
2018年3季度,由于“抢单效益”等因素,中国商品出口增速出现短暂回暖,但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景气走势来看,2019年中国外需环境不容乐观。七国集团成员国除美国外,均已在2017年年中度过本轮经济景气高点,2018年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行(表3)。中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自2018年5月后快速下降,2018年12月份已降至三年以来的最低点(图8)。
四、主要启示
(一)正确认识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不同产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运营特征差异,着力促进产业体系动态平衡、协同发展
从利润增长相关性来看,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之间、不同产业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生关系,各类企业、各个产业效益共同决定于经济运行基本面。中国作为经济大国,任何类型企业、产业出现短板,对其他企业、产业发展有害无益,要把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平衡性、协同性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目标。产业的平衡协同发展应是在经济周期运行过程中动态实现的,当一类产业在既有体制和市场格局下难以自我调整、长期陷于低迷时,就要通过一定政策工具和体制调整改进产业资源配置,推动产业走出困境、提升整体竞争力。这与竞争中性原则并不违背,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
(二)更加有效实施需求平稳管理,为深化改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
短期宏观管理与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是相互支撑而非对立关系,如果需求持续低迷,企业收入和利润无法合理增长,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创新投入、转型升级也将缺乏支撑。总需求持续收缩是造成最近一轮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行的主要因素,必须通过更大力度的逆周期调节及时有效稳定总需求。当前,宏观调节的传统政策工具和政策传导机制面临不少制约,导致政策效果递减,如部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边际收益下降、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制约消费能力增长等。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同时,要通过政策创新提高调节政策的质量和效率,如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以促进人口生育率提高、人力资本提升为目标,增加相关领域财政投入和服务有效供给,以扩大国内需求、增强中长期增长潜力。
(三)高度重视企业“费用侵蚀利润”问题,进一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避免相关费用不合理上涨
企业“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从工业企业相关指标来看,过去两年“降成本”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各类型企业成本增速都有一定幅度下降。但在工业企业“降成本”的同时,企业管理费用等支出却在逆周期刚性增长,对企业利润增长形成较大压力。企业管理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等支出,造成企业管理费用刚性增长的原因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采取措施调整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否则,“费用侵蚀利润”将极大削弱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加强对主要经济体经济下行趋势评估监测,以底线思维和战略机遇期思维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
近年来中国需求结构逐步实现调整,内需比重上升,但出口对总需求和经济增长的边际拉动作用仍然至关重要。而且从中期来看,出口景气对制造业产能、居民收入和政府税收的增长有着重要影响,由此通过带动消费和投资还可以间接拉动总需求。2017年以来,中国总需求的边际变化主要受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景气波动带动的出口增速变化影响。当前,除美国以外,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已处于衰退周期;而从经济基本面和宏观金融数据反映的预期来看,美国不仅难以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器,反而很可能是这一轮全球周期最后、最大的风险点。美国经济衰退到来后,中国外需环境将面临进一步压力,但同时在中美贸易谈判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我们也有望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我们要抓紧变局到来前的时间窗口,研究制定各领域应对预案,以在变局到来后能够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相关推荐
前两月电力行业利润快速增长的原因
快速增长的原因有,需求增加、成本下降、政策利好、产业集中度提高。1、需求增加:2022年以来,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和天气转暖,国内用电需求逐渐增加,电力市场需求旺盛,电力供应相对紧张,导致电力供需矛盾加剧,电价上涨,电力企业利润增加。2、成本下降:电力企业的燃料成本、电网输电成本等方面的成本压力有所下降,特别是煤价处于相对低位,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3、政策利好: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电力企业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和生产经营受到了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也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4、产业集中度提高:电力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大型电力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加,行业竞争格局逐渐优化,这也有助于电力企业的盈利增长。2023-07-24 03:12:371
前两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多少?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1%,增速比2017年12月份加快5.3个百分点,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689亿元,同比增长16.1%。对利润增长加快拉动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等五大行业。数据同时显示,1至2月份,工业企业资金效率继续改善,杠杆率继续下降,成本继续降低。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0.8个百分点。1至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同比减少0.27元。总体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运行质量继续提高,企业效益开局向好。2023-07-24 03:12:441
国家电网今年实现利润目标833亿元同比增长?
好,今年国家电网实现利润目标833亿元,同比增长100亿元,比去年增长13.6%。此次取得的成绩是国家电网全面实施改革创新的结果,为促进中国电力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国家电网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大数据化、智慧化建设,提高电网效率;另一方面,公司调整了营销政策,完善了电力市场监管机制,提高了电价收入,增加了利润收入。同时,公司还着力提高经营效率,不断优化运营管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有效改善了经营效率。总之,国家电网今年实现利润目标833亿元同比增长,是国家电网全面实施改革创新的结果,为促进中国电力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07-24 03:13:072
前两月国企利润增长40.3%是怎么回事?
3月27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趋稳向好,国有企业收入和利润实现快速增长。具体情况:从营业总收入看,1至2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72359.8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中央企业45273.5亿元,同比增长15.5%。地方国有企业27086.3亿元,同比增长21.8%。从营业总成本看,1至2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70454.3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0.8%、13.6%和0.5%。中央企业43486.3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6.5%、增长4.9%和下降4.2%。地方国有企业26968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7.5%、25.3%和7.3%。从实现利润来看,1至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018.6亿元,同比增长40.3%。其中,中央企业2346.1亿元,同比增长23.7%。地方国有企业672.5亿元,同比增长164.2%。分行业看,1至2月,石油石化、煤炭、钢铁等去年同期亏损的行业全部转为盈利;交通、电子和轻工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机械和电力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2023-07-24 03:13:141
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17.2%,重工业用电增长显著是怎么回事?
3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93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贡献突出分产业看,1-2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第二产业用电量6327亿千瓦时,增长6.7%;第三产业用电量1428亿千瓦时,增长7.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67亿千瓦时,增长3.5%。多位券商分析师认为,第二产业增速复苏迹象明显。今前两个月,第一、二、三产业及居民用电增速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度分别为2.6%、71.0%、17.5%及8.9%,第二产业对于用电增长贡献占比突出。实际上,第二产业用电增速从去年三季度就开始发力,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这一势头持续到了今年2月。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方面,火电转正、水电下降。1-2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78小时,同比增加3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97小时,减少49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678小时,增加21小时,火电利用小时数开始企稳回升。此外,1-2月,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614万千瓦,其中,水电192万千瓦,火电787万千瓦。重工业用电量增长显著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重工业用电量增长显著。1-2月,工业用电量6207亿千瓦时,同比增6.9%;重工业用电量5191亿千瓦时,同比增7.7%。仅2月份,重工业用电量就达2453亿千瓦时,同比增23.3%。中信证券分析师崔霖认为,供给侧改革推动边际价格改善,黑色及有色企业盈利回升带动开工率好转,同时房地产保持较高投资增速带动建材产业链电力需求回升,并导致今年前两个月全社会用电量维持较高增速。分地区看,各地区之间环比变动出现分化,高耗能地区增速有所回升。崔霖表示,从3月上旬六大电厂煤耗数据来看,预计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6.8%左右,预计2017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从全年角度来看,在供给增加及投资回落情况下,若需求无法维持,同时考虑去年下半年基数较高的情况,今年下半年用电增速或回落。2023-07-24 03:13:531
上半年工业利润为何快速增长?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一是成本继续下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为92.57元,同比下降0.4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42元,同比下降0.37元。二是杠杆率继续降低。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6%,同比降低1.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去杠杆成效更为明显。二、工业企业效益总体改善一是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51%,同比提高0.41个百分点。二是产成品存货周转加快。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6.4天,同比减少0.1天。三、新增利润主要来源于钢铁、建材和石油开采等行业上半年,新增利润较多的行业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增长3.1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9.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4%。这五个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67%。四、价格上涨助推 6月份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尽管6月份工业生产增速比5月份有所回落,但价格上涨对利润增长形成明显支撑。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7%,涨幅比5月份扩大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5.1%,涨幅比5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据测算,6月份价格变动对利润增长的拉动比5月份多0.3个百分点。2023-07-24 03:14:441
电力行业的社会经济贡献有哪些 ,或者说 电力行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云南电力工业在全省经济建设中的贡献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支撑产业,近几年来,云南省加快了培育电力支柱产业步伐,形成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局面,全省电力工业的发展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日趋突出,以较强的实力和发展速度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一、云南省经济发展状况 (一)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改革开发以来,云南省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云南全省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当前,云南省经济逆势上扬,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2009年上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不断冲击云南省实体经济的情况下,但是,一些经济指标却表现出了恢复势头。 特别是工业生产明显加速,企业利润稳步回升。 (二)云南工业经济整体运行平稳提速 1、“工业强省战略”成绩显著 2003年,面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和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科学分析和把握云南省情和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大决策,并推出了一系列在全国均具创新意义的政策措施,云南工业经济发展从此全面提速,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 2、工业经济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逆境中平稳上升 2008年是云南省工业经济发展经受多方面严峻挑战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国工业生产增速呈继续明显减缓趋势,企业产品价格和利润急剧下滑,用电需求下降,铁路运力富余,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等。对云南工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面临困难和挑战,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发展政策和应对措施,确保了全省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增长。 2009年云南省经济发展仍然是困难重重,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知难而进,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和扶持力度,一系列经济调控举措正在见效,多数行业和领域企稳回升,全省经济发展呈现积极向好态势。前三季度,云南工业经济整体运行呈现平稳提速的发展态势。1 目前,云南省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正在同步提高,省内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重化工时代对基础产品的巨大需求,使云南省大企业(集团)盈利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3、明确发展目标,推进工业经济发展 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推进下,云南省确定的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云南将以烟草、现代能源、基础原材料、生物加工和装备制造等5大产业为主体,发展生产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三)电力工业发展突飞猛进 国家进行电力体制改革以来,云南电力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无论是电力装机容量、发电量,还是电网规模、产值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了电力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发展为云南强省的支柱产业,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1、电力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云南电源装机的不断增加,以及省内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作为对资源起配置作用的电网而言,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将有力推进云南省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的发展。2009年云南电网公司的电网建设计划投资124亿元,计划新开工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项目76项,计划建成、投产项目50项,变电容量542万千伏安,架设线路2297千米。云南电网建设驶入了快车道,上半年云南电网基建投资完成53.05亿元,相当于2008年全年电网计划投资总量,计划完成率居南方五省区之首。 2、“全省一张网”格局已经形成 电力体制全面理顺,电网建设高潮迭起。电网高质建设,快速发展,全省实现“一张网,全覆盖”。形成500千伏为主干、环网融入,220千伏为主网,覆盖16个州市的强网;500千伏输电网络已经覆盖滇南片区并链接广西;部分地区220千伏输电网退为配电网;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顺利建设;500千伏变电站13座,线路5735千米,变电容量165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77座,线路9966千米,变容量达2142万千伏安。网架结构优化,配送能力大增。农村电网改造和无电地区工程全面推进。 3、“西电东送”大幅度增加 在电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云南电网公司加大增供扩销力度,在全力确保省内售电量增长5%的同时,加大了西电东送力度。 4、电力生产逆境而上 在电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云南电网公司加大增供扩销力度,在全力确保省内售电量增长5%的同时,加大了西电东送力度。 二、电力工业对云南经济建设的贡献 (一)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1、电力工业发展拉动全省经济发展 云南电力工业是全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生产、传输和销售电能的公用事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云南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电力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决定经济的增长;电力使用广泛,生产效率高,是代替劳动力的最有吸引力的能源。 2、云电将冲刺“第一支柱” 作为全省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电力工业优势逐步发挥和体现。 云南充分利用丰富资源,多年来一直致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全力推进电力开发,在加快水电发展的同时,火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等开发也加快发展的步伐。尤其是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欲将电力工业打造成支撑云南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实现电力强省的梦想。目前,云南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初步形成齐头并进的格局,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电力工业的建设收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增收 首先,加快了地方GDP增长速度。 其次,带动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是电力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有效解决了部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二是电力建设带动了区域第二(例如,乡镇企业、小型加工业)、三产业(运输、旅店、餐饮服务等)的发展,为发展区域经济奠定基础。 4、加快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通过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对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目前,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一项重要的政策选择。云南与缅甸毗邻,较之缅甸,云南已建立了成熟的、完整的电力工业体系,加快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 (二)促进社会进步 1、“上大压小”节能减排高效 快速发展的云南电力建设结构得到极大的优化,火电厂单位耗煤量大幅度下降,完成量与质的蜕变。目前,云南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初步形成齐头并进的格局。 2、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电能已成为其他能源不可代替、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和替代其他能源的能源产品,电力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成为不可缺少的社会基本必需商品。 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时代后,电力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能源。保障了人民生活、生产用电,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信、电子商务活动、家庭电器以及电化教育手段等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促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用电日益增长,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先行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丰富社会的文化需求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巨大的贡献。 3、农村电网建设让全省村寨亮起来 ,缩小了城乡差别 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是国家为了继续提高农村供电质量、降低农村用电电价、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民心工程,对解决西部地区农村和农民用电问题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别,实行城乡用电同价。云南省推动农村电力建设,加快农村电网建设改造,降低农村电价, 云南把农村电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电力发展建议 (一)积极开拓电力市场空间 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促进电力生产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千方百计增供扩销,全力保障电力供应和电网安全,为促进增长、保证全省经济复苏作出贡献。一是用科学发展的方法关注和分析市场,全力做好增供扩销;二是促进云南省中小水电的有序开发、以及中小水电的合理调度。三是建立经济、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体系,协调好高额上网电价新能源项目的市场问题,充分发挥南方电网在资源优化方面的配置作用,统筹国外、省外、省内三种资源的开发,统筹国外、省外、省内三个市场的用电,解决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把握时机,适度超前发展 结合中国国情和云南发展实际,未来很长时间内电力将仍需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uff61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电力工业必须要适度超前和协调发展(包括电源、电网建设等),保证整个系统的供电可靠性uff61 一是抓住国家加大能源投资的机遇,进一步突出云南在国家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和西部边疆省份的特点,争取更多的国家资金投入和广开渠道吸引多方面资金投入到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二是抓住国家投资向西部倾斜这一利好政策,加快电源和电网建设,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云南电力在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上的统一。三是抓住国家投资增内需、保增长这一重大机遇,认真分析、狠下功夫,在城农网改造、省内电力建设、提高供电可靠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uff61 (三)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开发云南优势水电资源,优化水火电结构,增强水火电匹配能力,积极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一是加快大型水电开发步伐,建设以水电为主的电力基地,协调发展大容量、高参数主力火电,有序开发中小水电。加大省内电力供应、电力外送和境内外供应力度,大力推进电网建设。二是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电力行业,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机制,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的法制化管理和建设uff61三是推进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鼓励合理开发省内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核电资源,为云南能源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四)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创新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改革和发展,助推云南电力工业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市场剧变、实体经济受到冲击的困境重围。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电力工业发展水平,大力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全面提升云南水电、火电、电网和新能源开发的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水电技术,探索研究火电新技术,打造安全高效电网,跟踪新能源发展趋势,加强能源产业标准体系的研究。 (五)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补偿因水电建设造成的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通过生态建设和保护恢复、维持和增加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自然资本能世世代代的保持甚至增加。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充分注重水能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把水电工程与产业培植、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实现水电有序开发。2023-07-24 03:15:303
我国前5月工业利润有什么发展趋势?
据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解读称,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增长21.1%,比4月份增速减缓0.8个百分点,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何平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持续显现。一是成本下降。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59元,同比下降0.35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49元,同比下降0.31元。二是杠杆率降低。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5%,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去杠杆成效更为显著。工业企业效益总体持续改善。一是产成品存货周转加快。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6.6天,同比减少0.2天。二是盈利能力明显增强。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6%,同比提高0.35个百分点。何平分析认为,利润增长的来源主要是钢铁、建材和化工等原材料加工利用行业。1-5月份,新增利润较多的行业主要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1.1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6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8%。这五个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近70%。何平认为,价格上涨、成本下降助推5月份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尽管5月份工业利润增速比4月份略有回落,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除成本下降因素外,也得益于价格上涨。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1%,涨幅比4月份回升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3%,涨幅比4月份回升0.6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5月份价格变动对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比4月份多4.3个百分点。2023-07-24 03:15:381
宏观经济数据是什么
一,宏观经济数据是政府(包括国家、省、市等)给出的全体的数据,如人口、GDP、价格指数等。二,随着欧美需求持续放缓 + 订单归集效应的消退,我们出口订单数量也逐渐回归正常水平。过去的宽松已经不会再来,而且从近期美联储政策走向和市场预期来看,大家普遍认为明年美联储要正式开始紧缩周期,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是美联储运作的TAPER已经开始,而且他们也一直吹风试图让市场提前进行调整。从美联储一直强调的PCE来看目前也确实应该进行紧缩了,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自今年5月开始核心PCE的增长非常微弱,主要的增长全部跑到食品能源上去了,同时这么长时间的宽松对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明显拉动,宽松效果越来越差,市场对紧缩的预期越来越能达成一致。三,可以看到CPI的主要构成里面食品及能源开销是近期CPI高企的最重要原因,几个比较大的增速基本集中于能源领域,而在非食品能源领域中,仅仅只有强刚需的车辆比较高。车辆是美国人的刚需,这也说明除了刚需之外其实美国人的需求增速相对宽松环境来说其实并不明显,把PCE和CPI两者互相对照来看,也能看出现在美国真·需求萎靡的事实,宽松全往食品能源上跑。四,鲍威尔作为马上完成自己一任任期的主席(2022年2月),如果要寻求连任,后续把通胀打下去就是他下一任的主要任务。不过鉴于目前疫情的情况,能源领域的价格第一受限于供给,第二受限于供应链,两者都不易解决,需要积累大量的弹药以及政府防疫政策上的支持,应该说下一届美联储主席难度会比这一届压力会大很多。总之,需求下降是大趋势,K型走势会更加明显,外贸行业竞争程度会更加激烈。2.PPI/CPI:参考链接: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1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从同比看,PPI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2023-07-24 03:16:014
电力行业中电联发布1~5月电力工业运行简况点评
5月用电量同比增长 2.3%,增速同比明显回落;其中水电受益于南方来水较好,持续高增;火电降幅进一步扩大。摘要: 投资建议: 1)火电:2019年火电业绩大拐点,估值较低防御属性凸显。继续看好煤价下跌背景下火电盈利能力的修复,两条主线选择火电标的:主线一:全国性优质火电:推荐华能国际、华电国际;主线二:地方优质火电:推荐京能电力、皖能电力、福能股份、内蒙华电,受益标的长源电力。2)水电:1-5月利用小时大幅提升,二季度业绩值得期待。推荐华能水电、国投电力、长江电力、韶能股份。 事件: 中电联公布 1-5月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1-5月全 社会 用电量 2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9%。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分别同比增长 5.2%、2.7%、9.6%、10.3%,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变动个-5.4、-5.1、-5.5、-3.6个百分点。 5月全 社会 用电量同比增长 2.3%,增速同比/环比均回落。5月全 社会 用电量同比增长 2.3%,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 9.1个百分点,较上月环比回落 3.5个百分点。5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分别同比增长 2.2%、0.7%、6.8%、6.8%,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变动-6.9、-10.2、-8.5、-3.5个百分点。用电量增速同比回落主要受温度和工业生产放缓影响:1)气温偏低,无极端天气:2019年 5月全国平均气温 16.2℃,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而 2018年 5月全国平均气温17℃,较常年同期偏高 0.8℃,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平均气温为 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2)工业生产放缓: 2019年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0%,增速同比下滑1.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放缓导致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明显下滑。 水电持续高增,火电降幅扩大。1)水电持续高增,南方多省份表现突出:受用电量增速下滑影响,5月当月发电量 5440.2亿千瓦时,同比仅增长 0.2%。其中水电继续高增长,5月同比增长 10.8%,增速虽较上月环比有所回落,但仍比上年同期提高 3.9个百分点。其中南方省份表现突出,云南、广东、福建、湖南等地水电发电量均保持着 30%以上的高增速。2)火电降幅扩大,沿海尤为明显:火电受整体用电增速下滑以及水电挤压影响,5月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 4.9%,降幅较上月扩大 4.7个百分点,沿海省份尤为严重,5月江苏、福建、浙江、上海、广东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3.4%、-19.4%、-20.6%、-28.9%、-31.4%。 风险因素:用电需求下滑、煤价上涨超预期。2023-07-24 03:16:081
2019年新春致辞范文大全
值此新年到来之际,我代表市分公司党委、总经理室向全市系统的全体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大家在过去的一年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衷心的感谢! 20**年是公司成功实现重组改制和海外上市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全市系统认真贯彻总、省公司的战略部署,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深化改革,统筹发展,调整结构,完善管控,全体员工以饱满的热情,顽强拼搏,扎实工作,思想观念深刻转变,市场化经营理念、统一法人意识和依法合规经营观念不断增强,经营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效益稳步提高,全面完成了省分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整个公司内部的体制机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们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日益严峻,同业竞争不断加剧,业务拓展愈加艰难。我们的广大员工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与使命感,讲大局、讲奉献,迎难而上,敢于拼搏,坚决执行公司的各项战略方针,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忘我工作,加班加点,积极促进业务发展,努力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加强三个中心建设,稳步实施薪酬制度改革,认真执行各项管控措施,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定信心,发扬成绩,振奋精神,再鼓士气,用我们的共同努力,不断开创人保财险新的辉煌! 公司董事长新春致辞 亲爱的同事: 大家好!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春节就过去了,20xx年已经过去,公司马上就要开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公司,向每位员工和你们的家人致以新年的祝福,向全体员工在过去的一年里给予的积极合作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各位在马年里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业绩飞奔猛进!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想事成,马年发财,万事如意,希望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公司的各项工作! 20xx,我们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诸多困难!也突破了许多的挑战!回首20xx,我们确实有太多的不容易,有太多的难忘。展望20xx,新的一年,有新的困难;新的一年,有新的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工作也许更加困难,但我们目标坚定,全体万福人员在公司坚强领导下,将披荆斩棘,柳暗花明,迎来新的曙光,迎来新的发展机缘! 在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期后,再次回到工作岗位,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得力的措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完成新的一年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以更大的热情更强的斗志迎接工作,迎接各种挑战,新年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各位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 最后,公司期待与您共同走向辉煌!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快乐相随。 谢谢大家! 商场领导新春致辞 大家好: 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xx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所有的xx人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以高昂的斗志克服了工作中的重重困难,在xx的发展历程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6月,二层的精品羽绒成衣基地顺利开业;8月,全面调整后的四六层隆重登场;9月,三层国际精品皮草广场正式入驻……这一桩桩喜事让我们真切地感到了我们的实力和声望的日趋壮大。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与各大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真正做到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字”,在我们公司的形象提升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依靠所有员工的辛勤工作和广大商户的大力支持,xx先后获得了由北京市崇文区消费者协会评选的“消费者满意单位”和业界多家权威机构组织评选的“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等多项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和掌声,我们的激动不已。但同时更应该清醒:成绩永远只属于过去。新的形势蕴涵新的机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无限生机。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踏上20xx年的起跑线,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勇前进!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再次感谢广大商户和各界朋友对百荣的关怀和帮助,更感谢xx的全体员工对xx所做的一点一滴。衷心祝福各位家人身体健康、新年愉快! 团拜会新春致辞 同志们,朋友们: 笑语欢歌辞旧岁,龙腾虎跃贺新春。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借此机会,我谨代表XX市委、市政府向大家拜年!向一年来,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的社会保险工作人员致以新春的祝福!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环境日新月异,各项事业快速跃升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主线,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创新求实,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年来,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合理化、完善化、高级化,经济转型初显成效、亮点纷呈、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我市的社保工作在面临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的情境下,大力弘扬勇于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按照"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为民谋利、构建和谐"的总体要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年度责任目标。覆盖全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民生得到有效改善,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局稳定,建设和谐新密、稳定新密、宜居新密,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特别是社会保险工作优异成绩的取得更是难能可贵,它凝聚着各级领导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各界仁人志士以及全体社保职工的智慧和汗水,得益于社保局领导班子的统筹协调,受益于各方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全市人民群众的认可。在此,我代表XX市委、市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我市各项社会保险事业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xx年,是喜迎党的十x届x中召开的一年,是包含社会保险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转型发展,优化发展,快速跃升的一年。新一年的到来,预示着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程,新的起点,在此,我真心的希望社保战线的同志们再接再厉,勇往直前,按照"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为民谋利、构建和谐"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拼搏实干,切实把社会保障事业的大发展,快速的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努力使我市社保事业在新的起点上迈出新步伐、夺取新成就、实现新跨越,继续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领跑XX市六县六区。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去阳生春又来。展望新的一年,虽然新目标要求更高,新任务压力更大,但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体社保战士的团结奋斗,有各级干部的齐心协力,我们一定会开创社保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一定会在促进XX崛起的伟大征程中铸造新的辉煌。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美满、阖家幸福! 联欢会新春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欢歌辞旧岁,喜舞迎新春。值此20xx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隆重举行迎新春文艺晚会。在这欢乐祥和的喜庆时刻,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出席晚会的市委领导、市直宣传文化系统领导,向全县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我县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朋友、各界人士,致以新春最美好的祝福!向今晚登台献艺的全体演职人员,向为晚会提供支持的**中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我县发展历程中比较特殊、值得回味和铭记的一年,也是我县蓄势突围、奋勇争先,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承载着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悉心指导,凝聚着县四套班子和各级班子的精诚团结和奋力拼搏,更饱含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这让我们更加坚信,只要全县上下、社会各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就一定能够应对各种挑战,战胜一切困难,就一定能够做到无坚不摧、无往而不胜。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县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讲党性、讲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敏感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统一到统筹发展、富民强县上来,不断推动各项事业攻坚克难、创先争优。要以这次晚会为契机,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大力弘扬开放、包容、诚信、图强的主基调,把广大干部群众紧密团结起来,干劲激发出来,深入推进重点项目、三产服务业、城镇建设、民生事业、基层党建等重项工作,努力为加快全县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献礼。 最后,预祝晚会圆满成功!祝全县人民新春愉快,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电厂经理新春致辞 同志们: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这春回大地的日子里,我们携手共同走过了又一个春秋。告别了紧张忙碌的,迎来了令人期待的。值此群猴送岁、金鸡啼春的日子,我谨代表公司党、政、工领导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您们向全司退休员工及默默奋斗在工作第一线的员工们致以节日的问候、诚挚的祝愿和由衷的感谢!祝大家新春愉快,鸡年吉祥,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过去的一年,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紧紧围绕公司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发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诚信敬业、兴电富民”的行业精神,团结拼搏,攻坚破难,用辛勤的劳动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局面,主营、开发、实业并驾齐驱、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完成发电量:万kwh,供电量:万kwh,电费回收率:%,实现经营总收入:万元,上缴税金:万元,实现利润:万元。 过去的一年,公司“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班子团结,员工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经营稳步发展,全司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干部员工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全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电力营销工作有效开展,供用电秩序不断好转,电力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发电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用人机制不断创新,竞争激励机制逐步形成,干部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普法、综治、维稳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公司党委被县委评为基层先进党组织,公司领导班子被县委评为“四好”班子,公司被县政府授予“优秀企业”,被市总工会评为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先进单位,继续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省级地电行业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并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全司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它将无愧地载入公司的发展史册。 展望,公司已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在新的一年里,公司将按照董事会确定的生产经营目标,认真开展各项工作,计划完成发电量万kwh,比前三年平均递增%,供电量亿kwh,比去年增长%,综合线损率力争控制在%以内,主营业务收入万元,比去年增长%,实现利润万元。在新的一年里,公司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抓改革、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以安全为基础,以深化地方电力体制改革为动力,按照省水电集团“求真务实,改革发展,兴电富民,和谐高效”的发展总体思路,积极配合组建省水电集团,建立和完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切实转变内部经营机制;以建设骨干网络为重点,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创一流企业为目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和水利部全国水电行业文明服务示范单位;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进一步打牢安全基础、电网基础、质量基础、人才基础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实现经济效益化,促进公司创新和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征程意味着新的机遇,同时也意味新的挑战、新的风险。抓住机遇,应对新的挑战,战胜新的风险,夺取新的胜利,既是时代的强音,也是全司员工的迫切希望。让我们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团结拼博的斗志,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的发展目标上来,统一到公司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讲职业道德、尽职业责任、守职业纪律、精职业技能、树行业新风,共创新的辉煌!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再次祝愿全司员工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校长新春致辞 春华秋实,岁月更叠。轻轻地翻过一页,我们送走了令人难忘的××年,充满希望的××年正向我们走来。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党支部和校长室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教职员工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祝大家新年好!并祝愿勤奋好学、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们节节升高,合家欢乐! 回首过去一年的溢彩光阴,我校师生员工豪情满怀,伴随着摧折与坎坷,我们收获了成功与胜利,收获了喜悦与希望。我校在党委与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社会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奉献下,在同学们的勤奋努力下,学校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众多的辉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在师生规模上,我校的学生超过了往年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千人,我校教师队伍也有了新的突破,在职教师已达××百人。 2、在教学设备上,我校去年给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功能更强大,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也进行了翻新,书籍越来越多,实验室设备也越来越多,体育设施越来越完善。 3、在教学成果上,我校去年高考大捷,有××人考上了重点大学,有××人上了本科分数线,有××人上了专科分数线,这个成绩是可喜的,上线率位居全县第一。 4、其他成绩突出,在全县各类比赛当中,教师们认真辅导,强化训练,同学们踊跃参与,顽强拼搏,去年,我校先后有几百生受到各级各类的表彰和奖励,获得各级各类发放的奖牌达几十个。在这里,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劳动,感谢同学们的奋力拼搏,因为有了你们的齐心协力,才有了我们今日的××中学。 老师们,同学们,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这代表的不只是岁月的更新,也是我们观念更新之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特殊作用,新一轮课改对我们老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各位老师们能够克服困难,认真学习新课标,迅速确立新理念,及早走进新课程,与课改同成长。对同学们来说,需要创新的是学习方式与学习态度,要学会主动学习,认真钻研,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要勤于动脑,敢于质疑,要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年是充满挑战、充满机遇、充满希望的一年,我相信,在这一年当中,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庞大,我们的同学成绩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学校一定会有新的突破与发展。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满怀豪情地向着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让我们用智慧与汗水谱写人生绚丽的篇章。 青年民营企业家新春致辞 同志们、青年企业家朋友们,你们好: 玉猴腾祥开吉瑞,金鸡唱晓入丰年。新的一年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召开南武夷青年企业家新春茶话会,这是20xx年的一次盛会,也是我市与各企业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合作的良好机会。出席这一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和鼓舞。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邵武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参加盛会的各位嘉宾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良好的祝愿! 这次团市委联合各有关部门开展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正是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经济强市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里,我代表我个人对这些受表彰的杰出青年企业家和优秀青年企业家们表示祝贺。 今天,在座的各位企业家都是我市民营企业界的精英,也是邵武经济发展中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可以说你们在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你们独特的企业家精神也是影响我市企业区位选择和空间聚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近年来,我市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以项目开发为重点,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把加快工业改革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决策,在社会各届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有企业个,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的企业就有家,光今年的固定资产总投资就有,今年的税收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经济发展呈现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邵武已步入福建经济发展的前列地位。 今后,我市将继续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巩固亲商、扶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凝心聚力加快邵武的经济发展。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将加大力度进一步搞好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在软件建设方面,继续落实项目开发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抓好政府机关效能建设,规范管理,优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营造“五种环境”: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优越完善的投资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让投资者在邵武真正享受到创业放心,生活安心,赚钱开心,使邵武真正成为新世纪发展的投资热土和创业福地。我市政府将尽的努力全力支持你们进一步作大作强现有的企业,充分发挥在我市企业界的龙头作用,将企业成功的经营理念带到其它中小型企业,促进我市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希望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在返乡期间,到家乡多多宣传,把你们的亲朋好友请到邵武来旅游观光,我们热忱欢迎更多的企业家将邵武作为创业发展的舞台,投资兴业,合作交流,实现城市与企业之间的互惠互利,共创美好未来。 最后,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的各位拜个早年,祝愿各位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也祝青年企业家朋友们事业兴旺发达! 谢谢! 医院领导新春致辞 尊敬的全院职工: 大家新年好! 旭日点亮往复的白昼,明月托起不息的年轮!寒来暑往,春秋更序,颌首回望,我们携手同心走过充实、辛苦、振奋、辉煌的20xx年,迎来充满挑战和机遇的20xx年。 20xx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依靠我院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以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医院在管理、医疗、科研、教学、党建和精神文明等各项工作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促进了我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院职工的智慧、汗水、心血!在此,我们为医院职工所具有的雷厉风行的工作效率、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和那股喷薄而出的强大凝聚力而深感震撼、自豪,并引以为傲。衷心的感谢大家,同志们辛苦了! 医院的光荣与梦想需要全院职工的力量,需要全院职工的智慧,需要全院职工的团结合作,更需要全院职工的积极投入。我们相信有大家的真情相伴,真心相助,有大家的睿智和勤劳,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既定目标。各位亲爱的同仁们,20xx年任重道远,我们要从此刻开始,人人尽力,个个奉献,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打造我们的美丽医院,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我们将为医院谱写新的篇章,为医院开创新的局面。让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大家一起来奋斗!祝福我们的医院明天更美好! 东风送暖,瑞雪迎春。值此农历新春之际,感谢全院职工的努力与付出,也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欢乐祥和、幸福安康、万事顺意!虎年吉祥! 教育局领导新春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老师们,机关的全体同仁,各位老领导: 大家下午好! 今天的××国际大酒店,华灯璀璨,喜气洋洋;金色大厅高朋满座,激情澎湃!我市教育战线的各路英豪欢聚一堂,共同享受成果丰硕的20xx,共同展望充满挑战的20xx。此时此刻, 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明天就是农历小年,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市教育局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在座的各位领导、机关干部、校长和老同志们拜年!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新年好!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中国的欢乐与艰辛握手的一年,也是我市教育发展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成绩再创辉煌,全市高考录取总人数达10973人,一本和二本上线人数万人比,一本上线绝对人数在全省各县市中均居第一位;这一年,我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狠抓孝雅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我局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的称号,××教育还被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应用推广奖,成为享誉全国的教育品牌;这一年,我们受市政府委托,全面承担起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的艰巨任务,艰苦奋战7个月,确保××高分通过了国家验收,赢得了评估团专家高度赞誉;这一年,我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观念,扎扎实实开展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80所学校达到安全文明校园标准,省综治委还将授予××学校、××等4所学校省级“平安学校”荣誉称号;这一年,我们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工程,全市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阳光体育工作经验不仅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而且两次在全省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受到广泛赞誉。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尊敬的××等历届教育局领导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各位校长和全市一万多名教职员工勤勉而扎实的工作,更得益于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爱、理解和大力支持!今天,我代表教育局党委感谢你们啦! 展望20xx年,是我们扬帆远航、再写华章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满怀信心,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将紧紧围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主线,狠抓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狠抓教育改革,增强教育活力;狠抓德育工作,提升道德素养;狠抓阳光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狠抓安全文明,确保教育平安。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位老领导的鼎立相助,有各位校长的共同努力,有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工作,我们一定能实现×ד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能向150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最后,我代表市教育局党委祝各位新年快乐,万事如意!2023-07-24 03:16:151
1-2月工业企业利润缘何下降22.9%?
2020年1-2月,受新冠疫情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9%。出现在同期的行业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等行业利润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0年1-2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9%,主要受到新冠疫情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等行业利润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停工,生产能力下降,加之国际贸易减少,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其中,采矿业受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较大,制造业方面受汽车及非金属制品等行业产量减少导致利润降低。同时,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企业成本压力较大,预计后续还将受到金融市场波动、原材料价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对国民经济有何影响?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利润的上升或下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将导致企业投资减少,职工就业岗位减少,社会福利下降,同时还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国家财政压力加大,对国民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工业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工业企业利润的上升或下降与国家经济密切相关。当前,受新冠疫情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9%。我们需要关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促进工业企业长期稳健发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 企业所得税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和缴纳。其中,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对象是企业的所得额,即预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净利润。2023-07-24 03:16:311
四季度主线机会:业绩加速改善,汽车、新能源、基建领跑
预计三季度A股盈利将会延续中报以来修复的态势。大类行业业绩恢复力度依次为,中游制造TMT、医药、消费资源品、金融地产。 招商策略指出,参考工业企业盈利指标,7月和8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当月同比增速已经快速攀升至接近20%,由于工业企业和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成分股具备有一定的重合度,且二者利润增速 历史 值几乎保持相似的变动趋势;因此在工业企业利润等高频指标的指引下,三季度非金融A股盈利将会保持加速上行的趋势。 根据一致可比口径测算,(即2020年三季报盈利测算值的样本为目前已经公布盈利情况的上市公司),非金融A股2020年三季报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22.1%,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5.2%。(注意:此处测算样本为目前已经公布三季报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由于可得样本有限,因此测算值与真实值存在一定的偏差)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继续保持改善趋势,主板业绩开始出现加速修复迹象。 预计各个大类行业利润都将出现不同程度好转。 从利润改善程度和可持续角度来看,中游制造板块利润改善最为明显,其中电气设备、机械设备、 汽车 等行业均延续了二季度以来利润快速上行的趋势,与之对应的重要工业品如光伏、挖掘机、重卡、乘用车等产销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速。 其次是TMT板块利润增速也进一步上行,主要在于电子、传媒等板块带来较多的利润增量。 医药(医疗器械等)和消费服务板块业绩保持平稳改善的趋势,地产后周期消费如家电、轻工制造等开始释放业绩。预计资源品板块利润修复力度相对较弱,部分产品价格上行将为业绩改善带来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在逆周期调节持续发力的作用下,二季度以来公用事业板块业绩表现亮眼,预计三季度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 三季报业绩较好且行业景气度较高的领域—— 1.公用事业各个细分板块均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表现,电力(原材料成本下降)、水务(雨水增多)、环保工程(基建项目投放领域)均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收入和利润增长。 2.集中了较多光伏、风电等企业的新能源板块延续了二季度以来业绩持续好转的趋势。 3. 汽车 产业链:乘用车和新能源 汽车 产量和销量均出现触底回暖的态势,板块三季度盈利出现快速回暖,整车厂和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公司(如轮胎、精密器件、发动机等)基本面均出现不同程度改善。 4.三季度消费电子板块盈利加速改善。 5.受益于基建项目落地的重卡、工程机械等板块景气度持续抬升。 大类行业:中游制造>TMT、医药、消费>资源品、金融地产 预计各个大类行业利润都将出现不同程度好转。从利润改善程度和可持续角度来看,中游制造板块利润改善最为明显,其中电气设备、机械设备、 汽车 等行业均延续了二季度以来利润快速上行的趋势,与之对应的重要工业品如光伏、挖掘机、重卡、乘用车等产销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速。其次是TMT板块利润增速也进一步上行,主要在于电子、传媒等板块带来较多的利润增量。医药(医疗器械等)和消费服务板块业绩保持平稳改善的趋势,地产后周期消费如家电、轻工制造等开始释放业绩。预计资源品板块利润修复力度相对较弱,部分产品价格上行将为业绩改善带来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在逆周期调节持续发力的作用下,二季度以来公用事业板块业绩表现亮眼,预计三季度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主要在于电力(原材料成本下降)、水务(雨水增多)、环保工程(基建项目投放领域)均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收入和利润增长。 业绩较好且景气向上: 汽车 产业链/公用事业/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基建产业链 汽车 产业链 国内 汽车 行业逐渐恢复,乘用车和新能源 汽车 产量和销量均出现触底回暖的态势。A股 汽车 板块三季度盈利出现快速回暖,整车厂和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公司(如轮胎、精密器件、发动机等)基本面均出现不同程度好转。 三季度以来新能源 汽车 产销也处于快速改善中,相应电池板块业绩表现也较为不错。新能源 汽车 是为数不多的具有确定性成长空间的行业之一,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其中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 背景:7月以来A股 汽车 板块持续上涨。在超预期的“金九银十”刺激下,叠加估值补涨,有分析师喊出“ 汽车 投资并非行至中场,而是才刚刚拉开序幕”。 下半年以来,中国 汽车 市场持续复苏,9月销量高于预期,“金九银十”成色十足。 分板块看,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 汽车 9月总计实现销量256.5万辆,同比增长12.8%。截至9月, 汽车 产销已连续6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5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疫情后各地方出台新能源 汽车 支持政策的背景下,当月新能源 汽车 产销均创下9月 历史 纪录——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67.7%,环比分别增长28.9%和26.2%。 海通证券认为,按此趋势发展,未来 汽车 行业销量结构和行业格局有望继续优化,电动化和智能化将继续贡献增量,预计今年 汽车 行业仍将“优于大市”。 华创证券认为, 汽车 投资并非已经行至中场,而是才刚刚开始正式拉开序幕。中国车市国庆期间整体销售情况较好,疫情后至今销量整体回暖趋势明显,预计三季度板块盈利将大幅度修复。 考虑到7-8月规模以上 汽车 利润总额增速已分别达到78%、38%,华创证券预计 汽车 板块将诞生更多超预期三季报,推动市场预期进一步修复。 新能源:光伏、风电 集中了较多光伏、风电等企业的新能源板块延续了二季度以来业绩持续好转的趋势。 风电:行业整体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风电场建设加快,行业产能提升,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需求旺盛。风电设备板块部分公司第三季度盈利增速相比二季度增速进一步扩大,前三季度盈利甚至达到翻倍增长。 光伏:今年下半年以来光伏行业迎来了量价齐升的局面。一方面,供给端相对短缺促使硅料、硅片以及光伏玻璃等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另一方面,三四季度是海外光伏需求的旺季,光伏出口数量也维持在相对高位,因此光伏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也较为亮眼。 背景:领导人提出的“203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对国际 社会 的庄严承诺。 但目前中国电力结构中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依然十分高。电力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也仅有不到30%。碳中和的路径十分艰难。 为此,10月14日举行的2020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发布的《风能北京宣言》提出,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 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宣言还称,各国政府应加大对海上风电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为建设最具成本优势风电提供必要政策支持。 而面对海上风电的“三高”(投资成本高、补贴电价高、建设技术与风险高)的特性,业内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2022海上风电可以实现平价;另一种观点认为海上风电平价至少要5年之后。 A股风电板块应声飙涨。 基建产业链:重卡、工程机械等 工程机械:去年四季度开始,基建项目审批速度快速提升,在上半年逆周期调节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基建项目审批进一步加码,同时基建投资完成额也出现快速回暖。伴随着下游基建项目的持续落地,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挖掘机等核心产品的需求明显提升,尤其是挖掘机销量增长保持在高位,工程机械景气度得到持续抬升,其业绩改善确定性非常强。 重卡:基建逆周期调节下,重卡单价提升以及销量超预期提升,且在中长期内行业增长中枢已经大概率出现上移,相应龙头企业将会迎来核心产品量价齐升的机会。 背景:受基建需求带动,重卡销量超过去年全年、挖掘机9月销量暴增65% 广发证券指出,下半年以来的中长贷数据持续复苏体现实体企业信贷条件的大幅改善,意味着对下游设备端的积极提振作用,主要有两条路径—— (1)以基建、地产、制造业开工为下游的工程机械; (2)以制造业产能扩张和产能置换为需求驱动力的广义自动化设备领域。 本轮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的复苏从 2019 年 9 月份开始出现拐点,到现在已经持续了 12 个月。 这一趋势反映在基建相关的工程机械中,则体现为1-9月重卡累计销量超去年全年,1-9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32%。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9月纳入统计的25家挖掘机企业共销售挖掘机2.6 万台,同比增长65%;其中国内2.3万台,同比增长71%;出口3436 台,同比增长31%。 2020 年1-9月,共销售挖掘机23.7万台,同比增长32%;国内21.3万台,同比增长33%;出口2.4万台,同比增长22%。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披露,9月重卡销量13.6万辆,同比63%,前值78%,环比增长4.7%,进入九月旺季,国内重卡销售环比改善。2020年1-9月份重卡市场累计销量(122 万辆),已成功超过去年全年销量(117 万辆)。 华宝证券表示,国内经济的持续恢复,货运量增速回升,9月国内货运量同比增长4.8%。公路货运继续 回复 叠加超载治理,导致牵引车需求旺盛,支撑重卡市场高景气度。 广发证券表示,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作为工程机械需求的前瞻指标之一,快速增长的中长贷为后续工程机械的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挖掘机和卡车等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公用事业:环保工程、火电、水电 公用事业各个细分板块均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表现。对于环保工程及服务板块,在逆周期调节持续发力的作用下,根据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上半年基建项目审批投资额实现翻倍增长,其中六成左右的投资额流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务,因此环保工程及服务板块部分公司表示项目运营数量增加使得营业收入大幅提升。 火电和水电板块盈利也出现明显好转,前者主要受益于原材料煤炭价格降低从而增厚利润,后者则是受益于雨水偏多使得发电量增加。 消费电子 三季度消费电子板块盈利加速改善。由于可穿戴智能装备,三四季度往往是消费电子产品旺季,可穿戴智能装备(如耳机)、智能手机等行业销量保持较快增长。 化工品:复合肥、农药、炼化一体化、塑料、橡胶 2020年初以来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产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农户种植意愿增强,促进复合肥、农药等需求回暖。 二季度以来炼化业务持续复苏,部分公司拥有炼化一体化的竞争优势,龙头企业产量和销量进一步增长。 塑料、橡胶等细分板块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增速,这主要是受益于 汽车 产业的逐步复苏,相应的材料等产品销售恢复增长。 建材:玻璃、消费建材 在前期产能收缩和 汽车 地产等下游行业复苏的作用下,三季度以来玻璃价格持续上行,销量和价格双双提升促使企业利润率得到改善。 受益于成本压力下降以及地产竣工的好转,三季度消费建材板块基本面出现进一步改善。 三季度水泥价格呈现小幅上行的趋势,目前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修复至接近于去年同期的水平。由于雨水季节干扰施工等因素的存在,预计第三季度盈利增速相比第二季度增速出现一定的放缓,即水泥行业第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速将会放缓至个位数增长。 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化学制剂、生物制品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医疗及防护产品需求大幅增加,尤其是三季度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能够生产医用防护用品的公司(集中在医疗器械和化学制剂板块)有用较为充足的国内国外订单,公司产品销售及利润率得到保持快速增长。若疫苗研发取得有效进展,依赖于生产医疗用品的企业可能难以一直保持较高的利润增速。 三季度生物制品板块利润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年以来各类疫苗如肺炎疫苗和狂犬疫苗等签发数量快速增长,相应疫苗类上市公司的收入具有较强的保障性。2023-07-24 03:16:491
电力板块怎么了一直跌2022
1、2021年以来,煤炭、石油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发电成本上升,主要发电企业业绩都有所下滑。2、电力股成长性不强,大部分电力股虽然业绩比较稳定,但是每年的利润增长幅度小,成长性有限,市场资金不看好电力股发展。3、电力行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就比如每年七八月份,用电高峰期的时候,电力企业营收利润就会大幅增长,但是一旦到了用电低谷期电力企业的营收利润就会增长缓慢甚至是下降。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现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23-07-24 03:16:561
中芯国际前两个月净利润增长近95%,后期的发展会如何?
中芯国际前两个月净利润增长近95%,后期的发展会如何?因为全球芯片产能短缺,导致各个芯片企业都积极争夺产能,由此所有芯片制造企业的产能都几乎达到全开,产能利用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产能利用率足够高自然收入就会增长,成本也有下降。产能短缺也带动了代工价格的上涨,从2020年Q4以来,先是汽车芯片企业为了抢夺产能,主动提出愿意给台积电提高芯片代工价格两成,到去年台积电更主动要求芯片设计企业提高芯片代工价格,连番提价推动台积电的净利润率突破四成,这在全球各个行业都是非常罕见的净利润率,台积电带动了全球芯片代工价格的上涨,作为全球前五大芯片代工企业之一的中芯国际也享受到了这个福利。产能利用率和芯片代工价格的上涨,两者联合推动了中芯国际的业绩创下新高。业绩的提升,有助于中芯国际投入更多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在先进工艺方面缩短与台积电和三星的技术差距。科技、中小市值、军工等高风险行业股价有一部分是由依靠短线资金的流动性支撑着的,并不是业绩支撑的,现在去散户化外加央行流动性收紧,当然下跌。机构大资金,是不可能像短线资金那样快进快出的,所以只能配置在医药、白酒、消费等跟着通胀后面跑的行业上,现在散户资金变少,机构资金变多, 当然也导致这些行业股价上天了。国内机构资金唯一买的科技行业也就是新能源行业了,不过也是跟着外资屁股后面跑的,没有国外股票市场的带动效应,国内新能源行业一样半死不活。但是了,不同于房地产能够持续增长10年20年,股票市场是不可能一种风格一直持续的,太阳底下无新事,人性都是相同的,研究美股历史就知道了,至于当前这种风格能持续多久,这个就不清楚了,只要有自己的标准判断这种风格已经到头了就行,感觉没到头就顺势而为,小资金跑的肯定比大资金快。科技行业如果业绩能持续稳定增长,后面也会和医药消费一样,被更多长线资金配置。2023-07-24 03:17:145
论如何加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论文
论如何加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论文 在当前电力系统开始工作时,想要其运行结果符合经济性指标,就需要全新的理解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就实质而言,就是认识电力系统工作的运行特性,能够制定出详细的经济运行方法,以此来增加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电力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综合效益。在分析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对于电力企业产生的影响,介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有利措施,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概述,希望能够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一直以来,电力系统都关系着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只有解决电力系统运行环节的影响因素,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希望本文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探讨,能够为后续电力企业经济性运行奠定经验基础。 1.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现状 从2008年开始,我国发电量一直保持持续增加的趋势,从2008年的1月开始,到当年的9月份,全国性发电量达到26000亿千瓦,同比增长达到0.14%,总体来说,呈现出上升趋势。另外,全国范围之内的用电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从1月到9月,用电量增加11.3%,相比第一季度增加0.3%。就区域用电量增长来看,工业电量需求增长幅度超过7.0%,其中又以轻工业为最,其增长幅度达到11.8%[1]。 从1月到9月,全国性的电力企业效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还保持着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就资料显示:企业在2008年获得的利润超过750亿,同比增长5%,在持续增长效益的同时,年销售额突破5万亿,同比增长13.7%。所以,保持经济性运行,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不可忽视。 2.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电力企业产生的影响 就目前的电力传输工作实际状态而言,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为电力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同时也起到了发展推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影响表现在: 第一,对于电力企业经济性而言,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拥有深远的意义。对于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方式以及电力传输做到经济化的调度,就能够体现出电力传输期间的经济性,这样就让电力企业的经济性尤为的明显。所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就应该注重电力系统本身的经济运行。第二,对于电力企业发展而言,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增强其经济性,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得到快速的运转。所以,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就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取得发展基础,确保电力企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3.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主要策略 3.1从电力设备入手,实现更大的节约 在电力设备方面的节约,本章节主要是从变压器方面的经济运行入手,对方案的选择、制造、技术管理等与经济运行相关的因素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3.1.1经济运行与方案选择 一般来说,选择变压器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具体分析,如果需要长期固定使用,最好选择新型的,损耗偏小的变压器,虽然初期投资上较大,但是其拥有明显的节约效果,在几年之内就可以弥补差价,并且后续的维修也简单方便。在容量上,尽可能按照安装的要求来选择不同容量的变压器,一般达到70%的利用率为最佳。总而言之,选择变压器以及安装变压器都应该按照变压器的需求与实际的共用来安排,做到整体考虑、最佳选择,以此来减少电力损耗,降低成本的花费。 3.1.2经济运行与制造 变压器本身的经济运行,主要取决于运行的方式,这与变压器的制造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就负载情况而言,主要包含了:第一,接近满载或者是一直满载运行的变压器;常年处于半载的变压器;处于轻载或者是空载的变压器。按照应用状态的不同,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才能让效益最大化。 3.1.3经济运行与技术管理 一般来说,如果变压器降压次数可以适当减少,那么久也会减少其损耗。另外,功率因素也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功率因素降低,会增加变压器的整体功率,所以,在实际的应用环节,要尽可能将功率因素提高,确保无功功率的最大化。 3.2运营管理层面 在运营管理方面,电价制定与电网建设是最为核心的两个方面,只有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才能让运营管理更为合理,确保其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奠定基础。 3.2.1电价制定 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较大,人口分布不够均匀,各个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城市化进程等差异,其用电需求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制定电价要做到因地制宜,按照各个区域资源的储备粮和实际需求比例,来制定相应的价格,传统模式下的“一刀切”,很容易激化电力资源矛盾,加剧社会矛盾,甚至还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社会信誉。在城市中,可以按照实践的变化来调整电价,由电力公司针对电价制定一个基本的价格和浮动的允许范围,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该区域适合的电价制定方式。如此才供需双方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也能够达到用电节约的目的,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2]。 3.2.2合理的建设电网 保持高度的电网建设合理性,才能为电力运输奠定基础,一个简洁有效、结构优化、先进科学的电网,不仅可以满足用电部门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能够帮助电力公司节约运营成本。在建设电网之前,就应该针对该区域做好今后电力需求的预见与预测,以确定区域之内电网的实际布局。想要电力系统得到经济的优化,是无法利用强而有力的电网予以支撑的。 4.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未来趋势 目前,我国经济获取了长足的发展,电力系统本身的经济运行在背后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而过于单一的经济发展类型使得电力资源一度限于短缺的尴尬局面。在面对资源节约型环境方针政策的提出以及严峻的能源形势下,节约用电,促进其经济运行就显得更加的关键。按照国家的计划标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加大投入节电型设备,做好发电与用电设备的改善。等待建成之后,就能够达到每年千亿瓦的节电量,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 5.结语 就本文的分析可得,想要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综合效益提升,确保电力企业实际需求得以满足,就必须在全面理解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电力设备以及运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确保其满足电力系统经济运行需求,才有利于电力系统经济性的增强,满足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3-07-24 03:18:061
求全国电力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报告名称】:2008年中国电力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资分析报告(第一季度)【关 键 词】:电力行业 发展预测 研究 咨询 市场分析 季度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报告价格】:电子版:1400元/期 电子+ 印刷:1800元/期 【报告编码】:ZY报告订购:0755-25407296 25407295 25193390 25193391 25407713 说明,一年出四期,电子版共5000.00元/年,月初发布上一季度报告。正 文 目 录第一章 电力行业宏观运行分析 12第一节 行业政策解读 12一、国内电力设施技术创新能力将加强 12二、电网工程标准将修编完成 12三、电监会规范电费结算行为 13四、发改委核定风电项目上网电价 14五、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将启动 14第二节 行业运行概况 15一、用电市场情况 16二、发电生产情况 17三、供电与销售情况 17四、全国跨区域送电及进出口电量情况 17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8六、电力建设情况 182023-07-24 03:18:343
2007年半年报煤炭电力业绩预测
宏观调控减弱煤价上涨动力2005年一季度,宏观调控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影响逐渐显现,各煤种价格环比逐月下滑,但是同比仍然保持在19%以上的涨幅,可以说与上年相比继续高歌猛进,高增长势态得以延续。 二季度开始,宏观调控政策接连面世:国家发改委再次重申了2005年电煤价格调控措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从5月1日起将动力煤的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l%下调到8%;资源税征收标准再次上调,且扩大了调整的范围;国家对化肥用无烟煤价格实行限价政策,等等。林林总总政策冲击的直接后果是,国内能源需求增长速度开始回落,电力生产低速增长,煤炭消费低速增加,煤炭供求关系得到缓和,并且延缓了治理煤矿安全生产对煤炭市场的影响,煤炭价格上涨的动力逐渐趋弱,基本保持在高位盘整。整体看,4月份煤炭价格基本呈现出止跌态势。而从目前市场运行的状况来看,煤炭价格依旧没有开始出现明显的上调。 煤炭需求增速呈下降趋势 上半年,我国南方地区雨水普遍偏大,给电力生产和消费带来两方面影响:其一,水电来水充足、增长较快,抑制了火电需求的增长;其二,雨水偏大,导致南方地区气温偏低,电力消费下降,缓和了电力供求形势。2005年1-5月,由于来水情况好转,水力发电能力提高,全国水电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0.7%,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2.2%,较2004年1-5月下降4.4个百分点,电煤消耗增长率已经显现下降趋势。 上半年,国家针对钢铁行业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这些政策抑制了对各类型钢材的需求和价格,钢铁行业的增速下降,部分小企业因为原料价格上涨、钢材价格快速下跌而不得不关闭。钢铁行业的调控导致焦炭需求量下降,间接导致了炼焦煤需求出现下降。 2005年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力度较大,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和价格明显回落。相应引起上游建材行业的产品价格下降和投资规模缩减,行业增速趋缓。带动建材行业煤炭需求量的快速下降。此外,煤炭进出口和国际海运价格下调对国内煤炭市场形成一定冲击。 成本压力渐增 在原有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框架中,没有专门的安全开支,安全支出只是间接表现在折旧费和修理费中;也没有将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发展成本列入成本核算范围之内。煤矿的新井建设、老井报废关闭、安全投入、土地征用、后备资源、开采引起的环境补偿都是由国家包揽。2004年11月11日召开的全国煤矿安全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了安全发展观的概念。从贯彻落实安全发展观的要求出发,从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出发,实事求是地对煤炭企业现行成本核算办法进行完善,实行全口径成本核算已成为必然趋势。 强化安全生产必然会引发相应成本投入加大。2004年我国生产原煤19.56亿吨,其中只有12亿吨符合安全生产的标准,这种安全投入不足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煤矿接连发生安全事故。鉴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决定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议煤炭企业按照《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上限提取安全费用,甚至表示部分省在煤矿能承受的范围内,可突破《管理办法》规定的上限提取安全费用,可以预计,煤炭上市公司未来的安全费用将会大幅提升。此外对事故发生后的赔偿、安抚工作也需要企业花费较多的财力,相应地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资源税上调和出口退税下调增加了企业成本。自2005年5月1日起调高河南、山东等8个省区市的煤炭资源税额标准,加上去年已调高资源税的山西、内蒙古、青海、陕西4省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国27个产煤省区市中,已有12个调高了煤炭资源税额标准。自2004年以来,我国为了优先保证国内煤炭供应,对煤炭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进行了数次调整,这也增加了出口煤炭企业的成本。 半年报增幅有望达到50%以上 尽管煤炭行业未来一段时期存在着诸多“利空”因素,但在行业惯性的冲击下,全行业1-5月仍然取得骄人的业绩。1-5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97.46亿元,同比增长48.76%。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02.99亿元,同比增加60.49亿元,增长142.35%,增幅再创新高。在煤炭行业整体向好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也出现了“双增”现象,2005年一季度,煤炭上市公司实现平均每股收益0.27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8%,与2004年同期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2元、净资产收益率3.24%相比,分别增长了130.37%和2个百分点,远远高于两市平均水平。 具体到上市公司,由于一季度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因东庞矿复产致使产量大幅增长的金牛能源一季度净利润猛增239.23%,夺得行业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桂冠。郑州煤电、国阳新能、神火股份、西山煤电等四家公司的业绩增长超过100%,其他如兖州煤业、兰花科创、上海能源、开滦股份等上市公司业绩的涨幅都在70%以上,恒源煤电因没有上年同期的数据而无法比较。不过根据判断,其2005年一季度业绩的增长也在20%以上。随着半年报披露时间的临近,兖州煤业、兰花科创、西山煤电、金牛能源、国阳新能、开滦股份等重要上市公司均发布了200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增长50%-150%的公告。因此,2005年上半年煤炭上市公司将充分受益于行业的高速发展,半年报业绩整体增长幅度乐观估计有望达到50%以上。2023-07-24 03:18:452
2017年国企利润增长多少?
2017年国企利润增长23.5% 创7年来最大涨幅。1月23日,财政部公布2017年全年国企经济运行情况。2017年,国企利润总额28985.9亿元,同比增长23.5%。从行业来看,钢铁、有色等去年同期亏损的行业持续保持盈利,煤炭、交通、石油石化等行业利润同比增幅较大,但另一方面,电力等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较大。去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约2.9万亿2017年,国企经济运行趋稳向好。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国企营业总收入522014.9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央企营业总收入308178.6亿元,同比增长12.5%,地方国企营业总收入213836.3亿元,同比增长15.2%。2017年1-12月,我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8985.9亿元,同比增长23.5%,创2011年来最大增幅。记者查询数据发现,2010年-2016年,我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分别为37.9%、12.8%、-5.8%、5.9%、3.4%、-6.7%、1.7。“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改革红利开始不断释放”,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国企改革不仅加强了国企瘦身健体的力度,也推进了国企兼并重组,前者节约了成本,后者增强了经营效益,从而进一步推升了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利润攀升。从行业盈利情况来看,2017年1-12月,钢铁、有色等上一年同期亏损的行业持续保持盈利,煤炭、交通、石油石化等行业利润同比增幅较大。有专家分析,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都是目前国企改革、去除过剩产能与去除僵尸企业的重点行业之一,随着我国不断加大煤炭去产能的力度,2017年以来,我国煤炭产能与产量都大幅下降,部分企业的煤炭库存出现短缺,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煤炭价格由此飙升,而煤炭央企的劣质产能占比并不高,在煤炭售价上升的情况下,煤炭央企的经营状况出现好转。分析:煤价上涨推升电力企业成本?盈利空间被压缩在煤炭行业盈利好转的同时,去年电力等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较大。李锦分析,由于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发电仍依赖煤炭,煤价的上涨推升了电力企业成本的增加,但电企售价又不能随之大幅上涨,电企的盈利空间被压缩。除了煤电的发电成本不断上涨之外,电力产能过剩严重导致电价难以提升也是电企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之一。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指出,近两年我国火电投资快速增长,一批在建项目陆续投产,导致火电新增装机过多,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无法跟上装机容量增长,产能过剩严重。在每月发布一次的国企经济运行情况中,财政部已连续多次指出,煤炭等行业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电力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有专家表示,虽然电力央企2017年财报尚未公布,但在煤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电力央企经营情况或不容乐观。李锦认为,在降本方面,未来更多央企可以探索建立降本增效工作长效机制,推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控制成本。此外,可以不断通过技术创新补央企技术短板,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发挥央企对国民经济稳增长的支撑作用。2023-07-24 03:18:591
输变电行业分析
现阶段,我国电力需求增长迅速,输变电等设备行业是电力行业中最具潜力的细分领域,电网的高速建设也拉动了输变电设备发展的市场需求。输变电设备一次设备处于景气的上升期,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未来几年的快速增长可以期待;输变电二次设备受益于电网投资增长,订单增加,收入小幅增长,利润增长略微滞后,处于新一轮景气周期的起点。据《中国电网设备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2013年,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输变电设备行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统计,5983家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3654.87亿元,同比增长16.98%,同比增幅高于整个电工行业4.91个百分点。随着特高压、光伏、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推进和电网建设投资的加大,行业将实现稳步增长。未来,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电网建设步伐将不断加快,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要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情况,提振信心,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技术、人才、质量、品牌等综合能力建设,攻坚克难、顺势而上。2023-07-24 03:19:391
现当今中国电力企业的现状是什么?未来能源企业的发展会怎样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前言 一九九八年或许在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年,电力工业终于从机制上摆脱了过去计划经济模式的约束,由政府职能部门脱胎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国家电力公司。脱胎后的国家电力公司仍是我国电力工业的巨人,拥有国内总装机容量的60%和国内总售电量的77%(1997年总公司装机容量 153GW,售电量 766.9TWh,购电量 466.2TWh)。无论愿意或不愿意,国家电力公司将真正面对市场,必须以市场的眼光重新审视未来的发展战略。也在这一年,在多数行家曾断言电力得大发展,电力要先行的理念之下,电力却首次出现了几十年未遇的供大于求现象。事实上,我们国家的人均用电量实在太低,人均装机容量(0.2KW)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程度极不相称(见表1),与我国在世界上的真实地位相去甚远。 我国的电力弹性系数近二十年来一直小于1(平均0.88),而世界主要快速发展国家均远大于1,平均1.22,发达国家平均也在1.15。这种电力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却又导致目前电力供大于求的现象蕴涵着讽刺性的矛盾,矛盾的焦点集中反映在近几年的电价问题上。当前的电价状况、当前的电力需求疲软是矛盾积累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所以,本文的力图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同时站在电力用户即消费者的立场上,用经济分析的视角来扫描并展现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揭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应引起充分注意的问题。 政府决策部门对电力行业存在的某些观念也是值得探讨的。这么多年来,始终没有按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处理电力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认为电是经济生活中的必需品,其需求量与经济发展有关,而与其价格关系不大。这种认识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电的价格弹性很小,通俗地说就是反正各行各业都要用那么多电,从大家身上多掏点钱也没关系。基于上述认识,才演绎出各种电价基金、集资政策和地方的各种价外加价行为。以市场的眼光并从价格层面上去探究近几年电力需求变化,或许能发现一些更为深层的原因。本文认为,上述观念在计划经济时期可以说是正确的(产品需求不取决于市场),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需求来源于市场),如果仍按上述认识决策,我们的电力工业迟早会被市场经济这支无形的手切割肢解。可见,市场经济的决策观念对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1 历史回顾 我国电力工业在四十九年的建设中得到了高速发展,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年发电量从1949年43.1亿KWh增长到1997年的11342亿KWh,增长了263倍,平均年增长率12.3%。相应地,装机容量从1949年的185万KW发展到1997年的25424万KW,增长了137.4倍,平均年增长率10.8%。电力工业的详细发展历程见附表1、2及附图1、2。电力工业经历了几个代表性的发展时期。首先是1951年至1960年的高速发展时期,这期间装机容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0.3%,发电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8.8%,同期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5%。也就是说该时期电力工业的发展明显快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应的发电弹性系数是3.4,装机弹性系数是2.4。另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是1970年至1979年,这十年装机容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2%,发电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1.5%,同期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0.6%。相应的发电弹性系数是1.08,装机弹性系数是1.13,既电力工业略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80年代以来,尽管电力工业发展比较平稳,速度还是比较快的,17年来发电量年平均年增长率为8.5%,装机平均年增长率也是8.5%。但是同期国民经济的发展却远快于电力工业。这个时期GDP的平均年增长率是10.5%,相应的发电及装机弹性系数是0.81。尤其是1990年以后,发电弹性系数一路下滑,从1991年的0.98逐年递减到1997年的0.58。1998年的发电弹性估计将达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0.28左右。这一趋势若不及时遏止,必将再度危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发电环节构成 水火电比例 与现在相比,解放初期我国的电力工业几乎是从零起步。经过50年代及70年代两个高速发展期,我国电力工业已初具规模。到1978年,总发电量已达2566亿KWh,装机容量达5712万KW,分别相当于1997年的23%和22%,为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78年之后20年,水电在总发电量中所占份额几乎未变,约为17%。但是,水电装机容量所占份额却有些变化,从1978年的30%逐步下降至1997年的23%。这一现象反映了一个事实,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加速,电力紧缺,电力投资有注重短期效益的倾向,倾向于水电用得多,建得少。由于我国目前水电资源开发仅完成14%,与世界平均水平22%相比还有很大潜力,所以水电装机份额下降更大程度上归于政策因素的导向。 机组出力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算出1978年时水电年平均出力2581KWh/KW,火电5321 KWh/KW。到1997年,相应的出力为3258 KWh/KW和4809 KWh/KW。前者火电出力较高,反映了当时电力紧缺;后者反映了电力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同时水电机组的利用率也在逐步提高。 在水、火电比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衡量电力短缺的一个有效指标是单位装机年平均出力。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发达国家的单位装机出力是比较稳定的,平均为4315 KWh/KW。这个水平单位装机出力可以应付经济波动而不至于供不应求。高速发展国家的平均单位装机出力为4385 KWh/KW,体现了较小的超负荷发电余地。我国80年代以来的单位装机出力平均为4624 KWh/KW,说明存在较大的缺电现象。1997年我国单位装机出力为4461 KWh/KW。如果说这一年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的话,那么根据图1的显示,除了1979、1981、1991年,其它年份都是缺电的。严重缺电年份是在1987年,当年单位装机出力高达4857 KWh/KW。而这一年,全国估计高峰缺电30%左右,导致全行业的拉闸限电,用户“开三停四”。我们可以说单位装机出力4450 KWh/KW左右基本上是适合我国目前状况的供需平衡点指标,在这个指标水平上,电力部门既不超负荷发电,也不闲置装机容量。超负荷发电是有限度的,一是导致发电成本提高和大量使用小机组,二是发电机组不可能24小时满负荷运行。结果就是拉闸限电或抬高电价,限制用电需求,同时也丢失了发电收益。到了90年代,限制需求已是市场经济的大忌。抬高电价将遏制需求,电力部门或许短期可从中获益,但却损害了其长期利益。 核电 从1993年起中国有了核电。至1997年,核电装机容量为210万KW(浙江秦山30万KW,广东大亚湾2×90万KW),年发电量144.18亿KWh,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27%,单位装机年均出力6866 KWh/KW。超过火电机组年均出力的43%。目前在建的还有秦山二期2×60万KW、秦山三期2×70万KW、广东岭澳2?100万KW、江苏连云港2×100万KW,共计660万KW,预计2005年之前全部建成 机组容量构成 90年代以来装机容量增长的主力仍然是大机组。1990年25万KW以上机组占总装机容量的57%,到了1996年,这个比例已超过60%,同时1.2万KW以下机组容量比例已由15%下降至9%。但是,1.2至3万KW机组容量却有增长之势,这一现象反映了地方集资办电政策的影响。地方集资不同于股份投资,产权上各自为阵,必然以小规模投资居多。总体上看,1990年时2.5万KW以上机组容量占总容量的80%,到1996,这个比例已上升至85%以上,所以小机组发电问题不是近年来发电成本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或理由。 机组发电量构成 但是,由于地方集资办电,办电主体属地方管辖,使得小机组发电产生另一个问题,就是小机组与大机组抢发电量。多数大机组产权不属地方,投资收益也不归地方,因而在这场收益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更为严重的是地方利用其管辖权,迫使用户接受小机组的高价电力,其政府行为与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同时侵犯了用户的消费权利。该问题比较严重的有广东、浙江等地。 根据统计资料,1990年以来,1.2万KW以下机组容量所占比例已下降了40%,但是这类机组发电量所占比例仅下降25%。同期其它机组容量所占比例上升了7%,但是发电量所占比例仅上升2%。这说明小机组比大机组相对出力更多。 小机组煤耗较高,经营效率也低,虽然他们对全国发电总成本影响不大,但是对电价的影响却是显著的,小机组电价具有示范行为,使大机组有向高电价看齐的倾向,巨大的利润空间提供了与地方政府达成某种默契、共同分享的机会。 目前在电力紧张局面已经缓解的情况下,国家正制定措施逐步停运部分小机组,其中国家电力公司1998年将停运110.6万KW,2000年前共停运681万KW,占公司目前总装机容量的8.76%。按此比例计算,估计2000年全国将停运小机组1135万KW。 国家逐步停运部分小机组的政策是十分正确的,其意义不完全在于降低发电成本,更重要的是为降低电价、促进需求增长扫清障碍,而且对环境保护也是十分有利的。目前该政策遇到的难题是如何清偿小机组的投资成本。其实只要国家下决心“丢卒保车”,完全可以让这些小机组提前报废,其损失由大机组电价与现行电价的巨大空间中取一小部分即可补偿。 电源分布 我国的电力消费主力集中在沿海地区以及华北、四川两大区域。其中山东、广东、江苏、辽宁、河北、河南、四川等七省用电量就占全国用电量的45%。就全国而言,由于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必然造成某些地区电力的供需缺口。根据图6的分析结果,电力相对富裕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山西、湖北、云南、广东等地。广东的情况比较特殊,该省相当一部分电力输送给香港,结果使本省电力并不富裕。随着经济的发展,该省今后必然要逐步加大从云南、贵州等省的购电比例。电力相对紧缺的省份依次为北京、天津、广西、浙江、辽宁、福建等地。北京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原因,目前的用电量50%需从外地购进。预料今后北京、天津等地的电力需求增长将更多地依赖山西、内蒙两地的供应。 我国水、火电装机容量的地理分布见图7、8。四川、湖北、湖南三省得益于长江流域丰富的水力资源,占踞了水电装机容量前三名。这三省水电装机分别占其装机总容量的47%、59%和54%。目前,长江流域水电装机占全国水电总装机的36%左右。我国南方另一较大流域是红水河流域,属于该流域的云南、贵州(部分)、广西、广东等省水电装机占全国水电总装机的26%,其中云南、广西水电装机均超过火电装机。 1.3 用电环节构成 产业构成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力的发展与第二产业息息相关(二产主要包 括工业、建筑业),其用电构成见图9、10。直到1997年,二产的电力消费仍占全国电力总消费的73%。但 是,在未来的一些年里,这种状况将会迅速改变。其它产业(三产和一产)的用电量将高速增长。预计到 2014年前后,其它产业的用电量将与第二产业平分秋色,各占50%。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农业,在过去的20年里,农业用电所占比重下降是正常的,因为农业占GDP比重在下降。但是我国农业用电比重下降太快,超出了GDP比重下降速度,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反映农村用电增长远落后于其它行业。农村用电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即农村对电价比较敏感。目前的农村电价极大地压抑了农村需求,原因主要在于农电管理体制,其次才是农村电网投资问题。国家计划未来三年投资3000亿元用于城乡电网改造,这对解放农村用电是个福音。其实,这也是着手农电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机。农村是个潜在的大市场,由于农电价格弹性较大,一旦电价合理,农村用电必将呈高速发展势态,不仅将高于工业用电增长,甚至在一段时期(中短期)内还可能超过二产用电增长(恢复性增长)。农电体制改革的思路应是建立一种市场机制,在这种机制下供电企业只能靠多卖电,快增长来获取更大收益。目前农电体制改革的思路倾向于改革供电中间层,最终建立由省级电力公司直接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减少供电环节的中间成本,但是仍不能有效约束地方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和高成本,所以并不是一个较圆满的改革方案。 用电构成 1985年至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售电量分别为302.7和766.9亿KWh,其电力销售构成见图11、12。我们注意到十二年间大工业用电比重下降了17%,反映了当前我国所处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阶段,今后这一趋势还将持续,最终大工业用电比重应降到30%以下。90年代以来趸售部分比例增长较快,这种是由于供电中间层近几年大幅增加所致,是供电环节的不正常现象。 1.4 电价1985年以前,我国电力工业是处于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垄断行业,该时期的电价政策比较明确,也比较稳定,即电价始终保持在高于工业品价格30%左右。 自1985年以后,随着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电价也相应产生了三阶段的变化。首先是1985至1989年期间,由于物价水平的增长,而全国的综合电价(国家统计局资料)几乎没有增长,使得真实电价(即工业可比电价)实际上是在走下降趋势(图13)。这期间的目录电价(原电力部资料)增长也仅是跟上全国物价水平而已,1989年达到我国电价水平的最低点,该年综合电价甚至还略低于工业品价格。第二个阶段是1989年至1993年,这期间目录电价开始逐年调整,并推动综合电价同步上涨。到1993年,综合电价实际上已超过工业品价格20%以上。第三阶段是以1993年国家出台三峡建设基金开始,此后各种依附在电价之上的基金、附加等加价行为推动综合电价快速上涨,仅四年间综合可比电价就上涨了50%,这部分加价成为目前电价过高的主要成份。事实上1993年以后可比目录电价几乎维持在1993年的水平上。从图13中我们看出,与1990年相比,1997年的综合电价涨幅高达72%,其中23%为目录电价上涨所致,49%为各种基金和价外加价所致。1985年以后每年的实际电价(现值)可通过图13A的数据换算得到。1993年之后,由于集资政策的影响,许多部门把手伸向电价,使得电价从供电环节开始层层加码。这些加价过程绝大部分没有在目录电价中体现出来。有些甚至没有在综合电价中体现出来,因此终端用户实际面对的电价究竟是多少,除了用户恐怕谁也说不清楚。我们现在仅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和1997年的目录电价做一些分析。图14是根据国家电力公司目录电价及全国平均39.8%的其它加价部分的累计结果。这个结果看来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譬如现在的商业用电多数在0.8元/KWh左右。上述分析结果中农村电价(0.401元/KWh)差距较大,反映的仅是目前情况下应处的电价水平。根据报章统计,农村电价至少在0.9元/KWh以上。就全国而言,各地电价与综合电价的差距是比较大的,这当中电源结构分布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差距主要仍来源于各种加价的严重程度。就北京地区来说,价外加价的程度还算比较轻的。北京几年前居民电价0.164元KWh,非居民电价0.085元/KWh,现在居民电价0.36元/KWh,非居民电价0.589元/KWh,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居民实际电价上涨14%,非居民用户实际电价上涨264%。由于非居民、非普工业用户代表了居民以外其他中小用户平均电价,所以电价上涨幅度是十分可观的。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上述数据还仅是桌面上所看到的。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政府后盾的非居民用户来说,他们所承受的电费远不止0.589元/KWh,典型的情况是商业小用户电价一般在1至1.4元/KWh(中间收费层的理由是局部线路属自己投资,自己管理)。北京郊区农业排灌用电,用户实际支付多在0.8元/KWh左右,并非农业电价的0.291,更不是农业排灌电价的0.18元/KWh。据估计,北京地区中小用户实际支付的平均电价为0.7至0.9元/KWh。0.58元/KWh之后的电价加价部分多数被地方管理机构或配电中间层获得,这种情况在全国中小电力用户中具有普遍性。 利税情况 电力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要保持电力工业的快速增长,就必须不断投入大量资金。由于当时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投入当中资金的重要性就相对较强。国家为获得这笔发展资金,在电力行业中长期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1985年以前)就是使电价始终高于工业品价格30%左右。这种政策的实质含义是将其他行业的一部分利润抽取作为电力工业的超额利润。结果是显然的,事实上80年代以前,电力行业的收入利税率基本保持在50%左右。直到1985年利税率仍高达39.4%,而当年全国的工业利税率仅16.7%。丰厚的利润带来丰厚的资金。在上述时期内,国家对电力工业每年的新增投资大约占电力工业收入的15%,而全国工业的再投入水平是10.9%。50%的利税减15%的再投入还剩35%的实际利税(财政收入),同期全国实际利税平均为6.9%。我们可以看出该时期电力政策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国家把电力工业当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比如1983年,电力工业在工业总产值构成中占3.6%,但是它的利税却是工业利税总额的8.7%。电力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利税大户的同时也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高利税政策客观上限制非工业需求)。从1952年到1983年,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在各主要行业当中名列第四(见图15) 1985年以后,随着电力工业投资体制的改革,国家对电力工业的利税政策也作了相应调整,其指导思想就是逐步放开电力工业,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进行自我投资,自我发展。这一时期,由于国家放弃了高额利税政策,就经济环境而言,本来对电力工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然而遗憾的是国家在放权的同时忽视了对垄断行业固有动机的有效约束,使得这一时期电力行业的经营成本大幅提高(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垄断行业的通病),电价涨幅也未得到有效控制。我们以国家电力公司为例(图16)可看出其成本及利税走势。事实上整个电力行业的情况都与国家电力公司类似。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1987年至1993年,该时期电价未随物价作大幅调整(图17),使得该时期工业可比电价平均下降了15%,与此相应,1989年至1993年国家电力公司的销售收益形成大幅增长势态,但是随后几年的大幅提价却使收益锐减(图18)。这一现象引出价格与收益、价格与经营观念的探讨,我们将在后面作进一步叙述。 1984至1988年工业可比电价有下降之势,这几年经济增长很快(GDP年平均增长12.1%),但这几年发电量增长相对缓慢(年平均增长9.2%),发电弹性才0.76,然而这段时期正是我国近20年来最缺电时期,许多工厂都“开三停四”。该状况说明这段时期的发电弹性是因为缺电而被压缩了,真实的发电弹性应远大于0.76。缺电现象在1995年以前一直比较显著,因而发电弹性一直被低估。这就给制定政策的人造成一种印象:一方面认为我国现阶段发电弹性可以小于1,也就是说现在的电力发展速度可以支持经济的较快发展,另一方面认为既然电力缺乏弹性,也就是说用户总得用电,那么从用户身上多筹点资金搞建设也不致于影响电力需求。这是导致多家办电和后期集资政策的认识基础。现实情况是近几年高电价政策取代了“开三停四”,人们由用不到电转变成不敢用电,才有了1998年电力在低平衡下的供大于求。可见电力的需求弹性实际上是比较大的,集资政策在对待需求反映的判断上是不成功的。 1.5 成本构成 上面谈到电力行业经营成本大幅提高,其具体的成本构成见图19。从1985年到1997年,单位电量的真实成本上涨了114%,其中发电成本上涨116%,所有其它成本上涨108%。图中购电成本反映的是国家电力公司之外其它发电部门的发电成本。事实上1993年以后国家电力公司购电转售部分几乎不赢利(图18),1997年该部分甚至亏损10.33亿元(现值)。1985年以后,由于推行市场经济,生产力水平提高很快,生产资料的真实成本上涨很小。90至97年仅上涨3%,85至90年甚至还略有下降。这期间资金成本(利率水平)大概在10%,同期全社会劳动力成本上涨108%。根据全社会资金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之比约为7:3的关系估算,这个时期全社会的生产成本上涨幅度应为40%左右。 另外,电力工业的燃料价格在此期间上涨46%,与社会生产成本相加为86%。这个数据意味着电力工业生产成本应该上涨86%,然而实际上涨了114%,比预期高出30%。因此,从整体上看,我们可以说1985年以后整个电力工业的生产成本控制是做得不好的。2023-07-24 03:19:512
前两月多指标复苏 国民经济继续“回血”
前2月国民经济稳定修复,多项主要指标相较去年已在火力复苏。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虽受疫情反复等不确定因素干扰,但就业率总体呈现出稳定恢复的趋势。受疫情波及,虽然线下传统接触性消费张力仍有限,但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超三成。升级趋势同样反馈在作为国民经济“加速器”的投资端,高技术类及民生补短板领域仍是资本重要流向。“一季度经济很可能出现同比增长,甚至出现大幅回升。”刘爱华表示,不论从指标本身表现,还是指标互相之间的协调性来看,对目前整体经济的判断是,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持续稳定的恢复态势。 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 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日前发布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从前2月发布的数据来看,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已达到148万人。其中,1、2月当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4%和5.5%。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7%,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3小时。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3.1%、5%。相较去年12月数据,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提高0.3个百分点。 “前两月调查失业率有些超出预期。”浙商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超指出,冬季小规模疫情复发导致局部封锁对就业产生一定副作用;“就地过年”可能放大了春节的季节效应,返乡人员较少导致农村“蓄水池”作用有所减弱,摩擦性失业人数增多;去年临时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退出使得企业用工意愿边际下降。 刘爱华指出,今年新毕业大学生达到909万人,但我们仍有条件保持就业总体稳定。例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将带动就业需求扩大,有利于就业形势的稳定;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服务业将会恢复性发展。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占总就业岗位近一半,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同时,灵活就业的潜力比较大。 此外,刘爱华也坦言,在就业压力存在的同时,就业市场的一些结构性矛盾也于近期有所显现,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的错配。“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些企业反映招工难问题,而一些有技能的人才、熟练工的招工难也是客观存在的。这表明经济恢复进程中的不平衡,一些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仍然存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结构性矛盾在恢复过程中也开始出现。” 网上零售额涨超三成 稳就业筑底,“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已成为每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前2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69737亿元,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1-2月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2%。 相较于挖掘内需潜力这一传统着力点,今年更加着眼创新驱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从前两月数据来看,消费端升级趋势日趋显著。据统计,多数商品销售增势良好,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前2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18个商品类别同比增速均超过10%;通讯器材类、 体育 娱乐 用品类商品同比增速分别为53.1%、45.6%,两年平均增速均为18.2%。 同期,网上零售持续增加。全国网上零售额17587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412亿元,增长30.6%,占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从环比看,2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较1月增长0.56%。“在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实体店铺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背景下逐渐恢复性增长。”刘爱华说。 刘爱华表示,消费市场在今年前2月呈现出三个特点:升级类商品增速较高、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但餐饮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从消费类型来看,随着疫情防控走向常态化,国内线下消费也在前2月见证了一轮强势复苏,但因疫情仍有零星反复,餐饮数据彻底回暖仍待时日。据统计,前2月,餐饮收入7085亿元,同比增长68.9%,两年平均下降2%;商品零售62651亿元,增长30.7%,两年平均增长3.8%。 “‘就地过年"是今年的新事物,很多地方今年都倡导就地过年,也出台了不少优惠措施,鼓励员工就地过年。”刘爱华说,从监测结果来看,“就地过年”对城市的文娱类行业影响较大。例如,电影票房收入较高,对城市消费、网购以及快递行业也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 高技术类投资加速 “目前,不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都仍处于恢复性增长的过程中。”刘爱华说。据统计,今年前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5236亿元,同比增长35%;比2019年1-2月增长3.5%,两年平均增速为1.7%。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额度分别为1037亿元、12190亿元和320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1.3%、34.1%和34.6%。 今年前2月,国内增长较快的为高技术产业投资和 社会 领域投资,增速分别达到11%和8.8%,卫生领域投资增速更是达到20.3%。刘爱华表示,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的投资正普遍加快。 第三产业中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6.6%。其中,水利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道路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也分别达到47.2%、42.3%、30.7%和52.9%。“从这些数据来看,投资表现出恢复性增长,更好地发挥了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刘爱华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2月的投资数据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6183亿元,同比增长36.4%。高技术类以及民生补短板类投资仍是民资的主要流向。 据统计,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0.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0.3%、49.8%。而在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9.5%、66.6%;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8.4%、85.3%。 社会 领域投资同比增长48%,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63%、53%。 刘爱华指出,在投资领域目前恢复比较慢的是制造业投资,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下降3.4%。“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企业投资能力的恢复、投资信心的恢复,尽管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毕竟疫情防控的压力依旧存在,外部环境仍复杂严峻,制造业投资恢复还需要一些时间。” 民生银行(港股01988)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表示,考虑到去年四季度以来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已经攀升至78%的 历史 高点,企业有扩大资本开支尤其是设备更新和技改投资的需求,再加上工业企业利润稳步回升,央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预计后续制造业投资增速将会保持回升势头。 本文源自北京商报2023-07-24 03:20:051
我国近年来能源经济特征变化情况及存在主要问题的论述;
摘要:“十五”以来,我国能源经济运行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能源生产与消费增长速度超过改革开放以来任何一个时期,同时也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强度上升,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增大,能源消费进一步向高耗能行业和东部地区集中,煤电油气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除炼油行业之外,其他能源行业的经济效益大增,能源项目尤其是电力项目成为中央与地方建设投资的重点。2006年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承诺逐步兑现,能源市场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能源工业的市场化改革也因此会深入发展。当前能源经济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生产与消费对环境的影响,能源安全生产与国家石油安全四大问题。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控,基于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问题需要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等综合措施。能源价格将会继续上升,加快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和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是我国未来能源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经济运行,能源需求,能源生产,能源价格,能源投资 1 近年来我国能源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此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经济的发展格局、制约能源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发生深刻的变化。根据“十五”以及“十一五”开局第一年能源经济运行情况,我国能源经济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1 能源生产与消费增长加快,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耗强度上升 “七五”、“八五”、“九五”三个时期,我国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是6.5%,6%、-0.07%,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始终小于1。进入“十五”以后,能源消费速度开始加快,并且逐步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平均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和平均能源消费弹性分别达到10%和1.05。2003年、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达1.53和1.59。2005年能源消费量为22.33亿tce,是2000年的1.6倍,能源消费绝对量增长了8.5亿tce。其中,煤炭消费增长了64%,石油消费增长了45%,电力消费增长了85%。在能源需求的拉动下,能源生产增长也快速增长。2005年我国能源总产量达到20.61亿tce,比2000年增加7.71亿tce。其中,我国的煤炭产量年均增长9.8%,达到22.05亿t,比2000午增长了10亿t;发电量年均增长13%,达到25002.6亿kWh,比2000年增长了11446。6亿kwh;石油产量2005年达到1。81亿t,比2000年增长了1835.3万t,年均增长2.2%。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1—10月,我国原油产量达到15338万t,同比增长1.5%;原煤产量167285.2万t,同比增长12.2%。2006年1—8月累计发电量为17832.45亿kwh,同比增长12.7%。 需要指出的是,受资源限制,我国原油产量一直增幅不大,已连续13年低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尽管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能够随着需求增长而增长,但是需求的结构与生产结构的差异却随着需求的增长而越来越大。如图1所示,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差与石油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差如同一把张口的“剪刀”: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于在生产总量中的比重,石油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却越来越大于在生产总量中的比重,自给率逐年下降。 由于能源消耗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也结束了改革开放后持续22年的下降趋势,在“十五”中期开始逐步上升,见图2。这一转变使我国到2020年再次实现能源翻一番,GDP翻两番的目标受到严重的挑战。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万元GDP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但是,2006年上半年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继续上升了0.8%。 1.2 石油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供需平衡进一步转向依赖进口 在“八五”之前,能源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能源供需总量上,做到在总量上基本可以满足我国的能源需求。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变,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能源需求结构逐步发生变化。进入“九五”和“十五”以来,虽然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建设能力大大提高,但是我国的石油资源有限,尤其是主力油田的开采已进入中后期,石油资源不足以支持高速增长的石油需求。能源生产结构难以随着需求结构的转变而转变,由此导致的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不得不依靠石油进口加以解决,并且进口的数量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大。2005年我国的石油净进口量达到1.43亿t,见图3,占我国石油消费量的43.9%,能源消费量的9.2%,分别比1995年提高了36.3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石油进口额占我国进口总额的8%。根据我国的煤炭、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一次能源的资源条件、生产技术和生产的市场化水平,在短期内能够快速增加生产的只有煤炭,而以液体燃料为动力的能源消费需求在短期内还难以大规模地替代。因此,我国的石油进口将继续下去。2006年1—9月,我国的原油进口达到10925.8万t,同比增长15.9%,原油出口427.5万t,同比下降21。8%。根据我国目前石油需求和进口增长的态势,石油进口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50%以上的时间可能会比预测时间提前到来。 为了分散风险和保证能源供应,我国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与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建立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努力实现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的能源供需平衡是建立在国际经济、政治、外交基础之上的。 1.3 能源消费向高耗能行业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 在能源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过程中,我国能源消费的部门集中和区域集聚的特点也进一步显现出来。从2000—2005年,能源消费进一步向工业部门集中,工业在我国最终能源消费量中的比重由67.6%提高到69.5%;在新增能源消费量中,工业占73.9%,达到6.26亿tce,相当于1985年全国的能源消费量。 在工业部门中,能源消费又进一步向制造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高耗能行业集中。2005年制造业能源消费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的80.7%,占全部能源消费的57.2%,分别比1999年增加了2.8和3.8个百分点。制造业中的高耗能行业,如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产冶炼、化学原料加工、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冶炼、纺织、造纸等行业的能源消费量也进一步增长,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达到82%,比1999年增加3个百分点,其能源消费量的比重由1999年的42.2%提高到46.9%。 能源消费向高耗能行业集中,主要原因是我国高耗能行业发展速度较快。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之国际产业分工深化,加速了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制造业及其重化工业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受此影响,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盲目发展重化工项目。结果是,“十五”期间,国家宏观经济的实际运行结果和当初规划设想大相径庭,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预期目标,2003年,钢材、氧化铝、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消费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并拉动这些产业迅速扩张,一些行业在2003年就已达到了“十五”计划期的目标。2004年重化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67.6%(按当年价格计算),比1999年提高9.6个百分点。 就能源利用效率来看,我国工业部门虽然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其他部门,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幅度最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也高于工业的平均水平,当然这也许与高耗能源产品价格增长幅度高于工业产品平均价格有关。但是就具体产品的能耗来看,高耗能产品的能源消耗有所下降。因此,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也是工业及高耗能行业在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与轻工业和服务业相比,重化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仍要高出5倍左右。除了行业集中外,能源消费的区域集聚表现得也非常明显。2000—2004年,在东中西三大地区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的比重从46%提高到48.1%,增加了2个百分点。若国家统计局新的地区分类,即东部、中部、西部加上东北地区,能源消费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从2000年到2004年,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能源消费之所以向东部地区集聚,主要受市场的形响。首先,东部地区的经济规模较大,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5.6%,其中工业的比重高达59.8%;其次,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三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源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 我国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继续向东部地区集中,意味着我国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大规模、长距离的能源运输需求会不断的增长。“十五”期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能源供应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能源运输瓶颈所致。因此,能源运输能力是我国能源供需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源运输能力的建设与能源生产能力的开发在我国能源供应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能源输送的铁路、管网已初具规模,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能源输送网络将会解决因运输瓶颈制约所造成的部分地能源供需失衡,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的能源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 需指出的是,能源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产品的进出口也会间接带动能源进出口,进而影响能源需求。一般说来,初级产品的含能量低于工业制成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将加大国内的能源需求。图4是我国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进出口的变化趋势。1990年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国转为出口国,初级产品由出口国转为进口国。2000年以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度增长,这也是同期能源需求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之一。1.4 能源价格上涨,但对整个工业利润与居民生活的影响不大 能源价格水平上涨是我国近期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受国内供需关系及国际油价的影响,我国能源价格在“十五”期间普遍上升。煤炭价格在经过“九五”期间的跌落之后,“十五”期间尤其是“十五”后期随着煤炭需求的增长开始较大幅度地攀升,例如,国有重点煤矿平均坑口价2000年为139.69元/t,2004年达到了206.43元/t。2005年发电用煤平均价格212.75元/t,比2004年提高50.24元/t,增长30.9%。石油价格受国际油价的影响,增长的幅度更大。2005年,我国汽油和柴油价格每吨已分别上调了1450和1250元,分别比提价前提高38.7%和37.3%。2006年1—9月,国内成品油累计平均价格比2005年同期上涨23.1%。 相比之下,电力价格的涨幅不大。但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相比,煤炭、石油、电力的出厂价格增长幅度较高。 “十五”期间,我国能源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供需关系的影响,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拉动了能源价格的上涨;二是能源价格趋于合理,资源的稀缺性,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成本开始在能源价格中有所反映;三是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 能源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近几年来,能源价格的上涨,使得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煤炭行业在经历了从1997年下半年到2000年3年多的特殊困难时期以后,2001年开始走出低谷,经济效益开始回升,2005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552亿元,同比增加243亿元,增长78.8%。石油和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9%,销售增长34.8%,利润增长32.3%,分别比全国工业高出10.2、7.8、9.7个百分点。电力工业由于受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利润增幅较小。火电发电企业在销售收入增长19%的情况下,利润只增长2%,并出现亏损企业。2005年电力全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1.4%。2005年,除石油加工业外,其他能源行业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煤炭开采业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两大行业利润率更是大幅度上涨。能源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收益最高的行业,能源工业的利润总额占全部工业利润30.1%,为能源工业的再投资创造了条件。 能源价格上涨会对企业生产成本和人民生活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根据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变化趋势来看,能源价格的上涨并没有造成工业部门盈利水平的总体下降。2002年以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幅度大大低于收入指数的增长。因此,“十五”期间,尽管我国的能源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无论对工业生产还是对居民生活都没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这也说明我国能源价格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1.5 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环境改善 受需求与价格因素的影响,期间我国城镇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2000—2005年投资规模增长了1.68倍,在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14.3%,比2000年提高2.1个百分点。在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煤炭和石油加工两个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最大,分别增长了4.5倍和3.6倍。投资增长幅度最小的是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也有0.85倍。电力行业投资增长1.59倍,低于煤炭开采业与石油加工业,但其基数大,在能源工业中仍保持最高的比重。2006年前三个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942亿元,同比增长27.3%,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增长36.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9..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1%。 “十五”期间,能源投资增长速度加快与中央与地方政府均重视能源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2005年,在中央项目新增的能源固定资产中,能源项目的投资接近50%;全社会新增能源固定资产中地方项目占50%以上。按行业来看,除了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外,其他能源行业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均以地方项目为主,其中,煤炭行业的地方项目投资占93%。 “十五”时期是我国电力供需关系较为紧张的一个时期,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对一些能源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2003年华东电网全年拉闸限电损失电量达到42.6亿kWh,上海电网缺口约为200万kW,江苏错峰让电达到389万kW。江苏省特别是苏州和无锡已出现全年性、持续性缺电。浙江是全国缺电最为严重的省份,拉限电达到35.85万条次,损失电量34.09亿kWh,在错峰让电140万kW的情况下,电力缺口仍然较大。其他地区缺电虽然没有华东地区那么严重,但是也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如华中电网(含川渝)拉闸7.14万条次,限电5.93亿kwh。2023-07-24 03:20:161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多少?
1月26日,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消息,统计局今日公布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表示,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是2012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改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65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1%;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9.9亿元,下降8.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404.4亿元,增长2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752.9亿元,增长15.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53.1亿元,增长11.7%。2017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5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66511.1亿元,增长1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089.2亿元,下降10.7%。2017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加,1个行业持平,3个行业减少。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9倍,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5%,纺织业增长3.6%,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8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8.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9.3%,汽车制造业增长5.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2.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15.4%。何平指出,从行业看,大多数行业利润增加。2017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增加,比上年多8个行业。采矿业利润由降转升。2016年,采矿业利润下降27.5%,2017年,增长2.6倍。制造业利润增长提速。2017年,制造业利润增长18.2%,增速比2016年加快5.9个百分点。新经济利润快速增长。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20.3%,增速高于其他的制造业。从盈利能力看,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6%,比上年提高0.5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从运行质量看,资金效率有所改善。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4天,比上年减少0.5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9.1天,比上年减少0.5天。产出效率有所提高。2017年,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8.4元,比上年增加3.7元;人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31.5万元,比上年增加15万元。数据显示,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发生主营业务成本98.9万亿元,增长10.8%;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6%,比上年提高0.54个百分点。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1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负债合计62.3万亿元,增长5.7%;所有者权益合计50万亿元,增长8.5%;资产负债率为55.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产成品存货41886.1亿元,增长8.5%。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2元,比上年减少0.25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77元,减少0.2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8.4元,增加3.7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31.5万元,增加15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4天,减少0.5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9.1天,减少0.5天。2017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241.6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1月份放缓4.1个百分点。工业领域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取得积极成效何平坦言,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工业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去产能取得积极进展。2017年,钢铁、煤炭去产能改善了供给质量,提高了产品价格,企业效益大幅回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8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9倍。二是杠杆率有所下降。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4%,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三是企业成本继续降低。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2元,比上年减少0.25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77元,比上年减少0.2元。总体看,2017年工业利润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去产能、降成本等政策措施有效落实,新动能加快成长,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下阶段,要继续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工业领域新经济发展壮大,稳步实现工业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21% 2012年以来增速最高。2023-07-24 03:20:231
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作为高等学校校办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除了发挥其学科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外,通过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也是十分重要的经济手段。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对企业的全方位管理,有效地将管理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如果一个企业即使是有了先进技术和一定的生产规模,但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人才队伍,也很难想象会有稳定持久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抓住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消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对管理资源进行再开发,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企业经济效益也才能不断提高。 一、要提高对企业管理资源和经济效益关系的认识 就高校而言,长期以来,管理一直是企业工作的薄弱环节,企业的领导没有真正树立起提高管理的效能,向管理资源要经济效益的观念。要效益不要管理或重效益轻管理成了企业比较普遍的现象。最近几年,高校出现了一些因管理不善而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停产、半停产甚至破产的企业。究其原因,就是在管理问题上的认识落后,没有摆正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采取各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如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非正常手段人为地刺激企业经济效益的暂时提高,而不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实现。这样的企业,是以牺牲企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为代价,钻改革和政策的空子,是对经济活动的一种投机。一旦有关部门(如工商、税务、质检等)介入,企业最终要吃苦头。社会化大生产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生产离不开管理。管理效能的好坏,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伴随物,是在生产过程中凝聚起来的,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活动之中。对企业所从事的各项经济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调解和监督都离不开管理;合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减少各生产环节所出现的偏差和失误,最终达到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大于劳动消耗的经济成果的目的都要通过管理来实现。因此让管理为实现经济效益服务,就成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准则。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经济联系的广泛,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日益紧密,已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管理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 现代科学表明,管理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它起着放大生产力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管理的功效,现代管理者必须端正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配置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以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在现代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必须改变计划经济时形成的旧观念,树立竞争观念、人才观念、时间观念、民主管理观念、现代经营观念等。管理能力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首要条件。通常说管理落后,主要是指管理者的能力较低,如调查研究不充分,预测不科学,导致决策不符合主客观条件,难以实施;计划资料不足,计划不周,导致意外事故不断发生;指挥不当,导致职工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组织不佳,导致相互推诿、扯皮;协调不好,导致摩擦丛生;控制不力,导致计划、指令流于形式。因此,管理者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结合管理岗位的具体需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以达到生产力各要素的综合效能的发挥。 三、管理是有形的、具体的管理 无论是生产管理、物质管理、财物管理、人事管理等都要面对企业实体,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因厂而定,因时而宜,多层次并存。因此说管理是有形的、具体和实际的。作为系统而言,管理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性。认识和掌握了这个规律搞企业管理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反之如果不按企业管理规律办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一部分校办企业对管理的规律认识不够,管理机制不尽合理,没有处理好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结果出现了许多与企业生产管理规律相违背的现象。有的在生产结构上,搞自我封闭,使企业很大一部分固定资产闲置,发挥不了生产效率,造成资源浪费;有的在经营管理上,搞产品几十年一贯制,不重视市场调查,不注意开发新产品,产供销不平衡,产品积压,库存增大,影响了资金的调转和效益的增加;有的在劳动组织管理上,劳动力的组织配备和企业生产规模不相适应,盲目地扩大职工队伍,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有的人为地造成生产和非生产人员的比例极不合理,管理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职责不清,使管理效能互相抵消,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消极因素,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的在民主管理问题上,企业领导缺乏民主意识,官僚主义严重,在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方式、分配形式等一些重大问题上不尊重职工和群众应有的权力,搞一人堂、瞎指挥,致使企业管理混乱、损失浪费严重。以上这些现象,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速度缓慢、经济效益低下。 要扭转这种局面,逐渐消除企业管理中的不合理因素,改革和加强企业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从落后的传统管理方式向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就必须在强化管理效能上下功夫,为形成合理、稳定、最佳的管理系统创造条件。要学会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和掌握本企业生产运动的特点,寻求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方式,应用最佳的方法、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采用先进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发挥管理在生产上的导向作用,使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等各生产要素布局合理,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推广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自我消化和自我改造能力,促进生产的发展,使生产各环节互相配合,形成有力高效的管理网络,为实现经济效益服务;采取各种各样灵活形式,发挥民主管理对生产的能动作用,妥善地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建立一支高效、廉洁、懂经营、会管理的职工队伍。建立和完善各项企业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四、管理是一种资源 管理是一种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资源。这种资源因为具有非实物性和无法定量的特点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许多不懂得向管理要经济效益,不会开发综合管理能力的企业,在强调提高经济的有效途径时,总是热衷在增加投资,扩大基本建设,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等方面做文章,很少考虑到管理这个重要资源。其实管理这个资源只要肯于发掘就一定能够开发出新的效益。同样条件的企业、决策正确、计划周密、材料充分、组织得力、措施得当,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合理地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以最小的投入换取大的产出,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这一目的。因此说管理也是一种资源,管理也是生产力,只有加强企业管理,才能有效地把管理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工交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生产较快增长,效益继续提高,产销衔接保持较好水平。但同时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经济效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值得高度重视。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效益的基本情况 上半年,工业实现效益情况表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继续提高,但增幅回落 上半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9.94,比去年同期提高9.78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266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2.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 (二)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较快 亏损企业亏损额1075亿元,同比上升59.3%,升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7.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36.5%)提高22.8个百分点,为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 (三)两项资金占用有所回落,但仍居高位 6月末,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资金、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11549亿元和24186亿元,同比增长19.5%和15.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0.4和3.4个百分点。 (四) 工业行业之间效益水平明显分化 今年以来,主要工业行业持续两年利润全面增长的格局被打破,效益出现明显分化。 从行业利润的变化看,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利润继续快速增长的行业。煤炭、有色、冶金、石化(含石油石化、化工)行业上半年实现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5.6%、54.5%、39.8%和37.2%,这四个行业利润合计3005亿元,占全国工业利润总额的48%,合计新增利润占全国工业新增利润的89.2%。 二是利润稳定增长的行业。纺织、轻工、医药、烟草行业实现利润分别增长28.7%、22.3%、20.8%和15.6%,这四个行业利润合计1498亿元,占全国工业利润总额的23.9%。 三是利润出现下降的行业。建材、机械、电子、电力行业实现利润分别下降22.1%、7.6%、5.5%和4.4%,这四个行业合计减利147亿元。机械行业中的汽车行业利润下降48.8%(去年同期为增长12.6%),减利额为206亿元,是机械行业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 从行业亏损的情况看,石化、电子、建材、电力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升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比分别增长3.3倍、76.6%、66.1%和62.2%,升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以上,这四个行业合计新增亏损289亿元,占全国工业新增亏损的72.4%。 (五)不同地区之间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水平差异加大 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实现利润4069亿元、1282亿元和9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22.5%、40.3%。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中,24个利润继续增长(去年同期为30个)。实现利润比重约占全国利润一半的5个省区市中,山东、江苏、黑龙江利润增长在24%-48%之间,广东仅增长4.4%,上海下降16.3%。 二、工业经济效益变化的主要原因及趋势分析 当前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增势减缓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生产成本上升幅度持续快于市场销售价格的因素,也有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增长快于市场需求的因素,还有行业结构调整、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汇率变化、季节性因素等。 一是原燃料、动力价格涨幅持续高于加工工业出厂价格。2002年以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持续高于加工工业出厂价格指数。2002-2004年两者差距分别为0.8、4.6和6.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差距进一步扩大到7个百分点。由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长时间持续上涨,下游行业消化能力有限,上下游产业之间出现了利润格局的转移或调整。 二是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增长快于市场需求。近几年,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一批新建项目集中投产。而去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势放缓等因素导致部分产品需求减速,行业供大于求矛盾逐步显现,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行业利润下滑、亏损额上升。电解铝、钢铁、汽车、平板玻璃、化纤等行业这种情况表现得比较突出。 三是季节性因素。一季度是水泥行业的消费淡季,历年来亏多赢少。2004年一季度由于投资和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水泥行业超常发展,价格明显上扬,实现盈利31亿元。今年一季度,过热的需求得到有效抑制,水泥行业回归正常状况,净亏损3.5亿元。进入二季度后,水泥行业效益下滑趋势减缓,5月末已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实现利润17.6亿元。 四是国际市场需求变动因素。由于国际市场不景气,上半年电子器件行业出口增幅回落较多,实现利润同比减少45亿元,降幅达76%。 对于当前工业经济效益的变化,应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工业利润从2002年三季度至2004年四季度已连续10个季度保持了30%-40%的稳定高增长。今年一、 二季度在上年较高的基数上,适度回落,仍然达到15%以上的增长,基本上属于合理回归。但也应该看到,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上升,行业效益明显分化,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困难,也是实际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果让其长期存在并逐步扩大,不但将影响工业经济的较快增长,还将引起企业破产、失业增加等社会问题,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因此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 从下半年走势看,影响工业企业效益的各种因素同时存在。一方面,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多数上游原燃料价格涨势已趋缓,对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会有一定缓解。另一方面,部分行业近年来投资扩张形成的生产能力陆续投产后,将进一步加剧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挤压利润空间;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会受到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方面的种种影响;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综合各方面因素,工业经济效益已开始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入平稳增长阶段,虽然部分行业效益可能继续下滑,但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仍可保持一定增长。 三、采取综合措施,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 工业行业的效益状况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今年以来工业企业效益增速回落、亏损上升的问题,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努力做好有关工作,促进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继续巩固前一阶段宏观调控成果,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特别要抑制部分行业生产能力盲目扩张和对生产资料需求的过快增长。同时,针对不同行业效益变化的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更好地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慎重出台力度较大的调控措施。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奠定基础。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效益有升有降,正是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加大结构调整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发布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支持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成熟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改造。着力培育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提高相关行业准入资质,提高其质量、安全、环保、能耗等方面的标准,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装备、产品和能力。 (三)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推动企业为提高经营效益苦练内功。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努力增收节支、节能降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加强资金和成本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增加供给、引导需求,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创造条件。一是要坚决抑制不合理需求的过快增长,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二是要采取综合措施,大力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减少中间环节。三是要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加快能源、交通、铁路等基础产业和设施的建设。四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加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尽快完善鼓励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建立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积极争取国际市场定价权。五是鼓励企业强化勤俭节约意识,开发和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降低能耗和物耗,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五)加强监管、规范竞争,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加强对重要能源、原材料生产、销售、库存、价格、进出口态势的监测,引导各地合理疏导重要商品价格矛盾,防止价格出现异常大幅波动,努力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鼓励煤电企业签订长期合同,保持煤电价格相对稳定,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成本;加大价格秩序整顿力度,加强物价监管;加大质量监督和打击走私力度,规范企业竞争行为。 1.经济效益的含义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和能力。劳动生产率高意味着活劳动消耗的减少,人力资源的节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必须减少物化劳动的消耗,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1)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1)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4.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 (1)企业兼并,指的是由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 (2)“强强联合”是指大企业之间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实行合并。实行大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的“强强联合”,特别是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企业破产,指的是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首先,它强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企业破产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2023-07-24 03:20:513
百年电力发展史
这是一个令世界惊异的“速度之变”:不到5年的时间,中国电力装机连续实现4亿千瓦、5亿千瓦、6亿千瓦、7亿千瓦四次大的标志性跨越。 这更是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30年,一个庞大的电力巨人,完成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到一个市场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新格局的重大转变。 无论是规模速度的迅猛增长,还是深刻的体制之变,都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电力工业所实现的巨大跨越,不仅创造了自身的发展奇迹,更成为中国30年非凡巨变的一个缩影。 发展速度的“惊人一跃” 随手打开电视与空调;在夜色中尽情欣赏都市的霓虹璀璨;乘坐快捷的电气列车进行一次放松之旅…… 在享用充足电力的惬意中,人们也许只会在突然之间,才会感受到一种难以置信的变化和速度——一个国家,在126年漫长电力历史中的一段“惊人一跃”! 起始于1882年的中国电力工业,至1949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 从185万千瓦,艰难地攀升到1978年的5712万千瓦,中国用了整整29年的时间。 历史,记载下了真实的蹒跚,也同样纪录下一段翻天覆地式的巨变! 1978年至今,在几乎同样的时间跨度中,“速度、对比、巨变”,成为异常醒目的突出主题: 2007年底,中国发电装机规模已达7.18亿千瓦——这个数字是1978年的12.6倍。 激荡的岁月,辉煌的巨变中,数字的强烈对比几乎无处不在: 1987年,我国发电装机首次达到1亿千瓦——从新中国成立算起,用了38年。但从1亿千瓦发展到2亿千瓦,已大幅度缩减为8年时间……而从5亿千瓦发展到6亿千瓦、7亿千瓦,都分别仅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 从1996年起,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连续十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 1978年,全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仅为23.05万千米,到2007年底,已达110.63万千米;除西藏、新疆、海南及台湾外,全国性的互联电网已初步形成…… 持续、快速、稳定的电力增长和电网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更为中国经济列车的飞快前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统计,全世界只有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达到过年投产装机容量近5000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负责人薛静说,“中国的年投产装机容量和增速,创造了世界电力发展史上难以逾越的记录。” “体制之变”影响深远 令人惊异的发展速度背后,是中国电力巨人深刻的“体制之变”。 “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宏大背景,没有坚持不懈、不断探索的市场化改革,电力工业要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是完全不可想像的。”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说。 历史,清楚地刻下了中国电力巨人不断变革、去旧履新的足迹: 1981年12月,山东龙口坑口电厂正式开工兴建,这是全国第一座中央与地方集资兴建电厂; 1993年,国务院证券委批复同意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到美国发行股票。次年,两公司成为中国内地在纽约上市最早的企业;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撤销电力工业部; 2002年6月,最后一个跨省电业管理局——华中电业管理局被撤销,标志着我国承担电力行政管理职能50多年的五大电业管理局,实现了政企分开; 同年12月,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小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电力投资集团等——厂网分开、发电侧充分竞争的格局正式形成; 2004年底,国家发改委《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运机制的意见》出台,标志着备受各界瞩目的电煤问题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一大步…… 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电价制度改革、电力资产重组、政企分开改革……不断的变革中,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政府调控、机构监管、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和服务”的电力体制格局展现在世人面前。 深刻的体制机制之变,清除既有“积弊”,更催生出无穷的活力:从组建至今,5大发电集团装机容量翻番增长,国网、南网等迈入世界500强企业。 实力之变:在世界舞台崭新“亮相” 2008年3月14日,中国华能集团全资拥有的中新电力公司与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正式签署协议,收购大士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 这次3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使作为中国5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华能集团,一举拥有新加坡电力市场26%的市场份额。 这并非中国电力企业的首次海外收购——此前的2003年,华能集团以2.27亿美元中标,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OzGen公司50%的股权。 从改革初期的电力投资匮乏,到实施跨国境外收购,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电力工业的整体实力在30年中所完成的非凡巨变。 截至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程承包、委托运营等境外业务。2007年,电力行业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逾155亿美元;国家电网公司的境外企业达到12家,累计投资额达6770万美元。 事实上,海内外人士已经清晰地注意到:利用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中国电力与周边国家的跨国能源合作,工程项目合作、流域资源开发合作等正接连展开。在国际电力事务中,中国正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越来越大的发言权。 发展模式之变:一个电业大国的崭新起点 与装机规模的突飞猛进相比,近年来,中国电力工业日益清晰显现的“发展模式之变”无疑意味深长。 2008年8月,中国最大的“风电巨子”国电龙源集团风电装机成功突破200万千瓦——这一风电规模,在亚洲同类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六。 值得注意的是,从风电装机44万千瓦,到突破200万千瓦,这一企业仅用了3年的时间。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透露,世界上首台使用AP1000技术的核电机组——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将于2013年11月投入商业运行。 无论是龙源集团引领的“追风时代”,还是“国家核电”成立所折射出的崭新核电方略,都是中国电力工业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一组引人注目的数据是:2007年,全国风电装机达到605万千瓦,跃居世界第5位;水电装机1.4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不仅如此,在节能减排、上大压小的行动中,仅2007年,全国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远远超过原定1000万千瓦的计划。目前,30万千瓦、60万千瓦及以上大机组已成为“绝对主力”,10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投运。 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56克/千瓦时,比1978年下降了115克/千瓦时。 “从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张,到着力发展‘清洁电力",发展模式上的深刻变化意义深远。不仅将有效改善我国电源结构,更将为保护碧水蓝天、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龙源集团总经理谢长军说。 经典中国·辉煌30年:电力工业三十年大跨越 人民日报 发展速度创下世界电力发展史纪录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电力工业走过了一条辉煌的改革发展之路,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 请看这样一组数字: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全国电力装机总量只有5712万千瓦,这个数字只相当于2007年全国新增机 组的一半左右;全社会一年的用电量仅2566亿千瓦时,这个数字仅仅是现在全国一个月平均用电量的90%,或只相当于2007年山东省一年的用电量。而30年后,我国装机总量已达到7.18亿千瓦,发电量达到3.26万亿千瓦时(2007年底数字),分别是1978年的12.6倍和12.7倍。截至2007年底,我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和变电设备容量也分别是1978年的4.8倍和19.3倍,绝大多数省、区、市行政村通电率都已达到99%以上,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38%。 从1996年起,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水电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首位。2007年底,我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已大致相当于世界前10位电力大国中的日本、德国、加拿大、法国和英国5个国家发电装机容量的总和。 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还可以看到,我国电力发展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1987年,全国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共用了38年时间;从1亿千瓦发展到2亿千瓦,用了8年时间;从2亿千瓦到3亿千瓦,缩短到5年;从3亿千瓦到4亿千瓦又缩短为4年;从4亿千瓦到5亿千瓦,则只用了19个月;而发展到6亿千瓦和从6亿千瓦发展到7亿千瓦,我们都分别用了不到12个月的时间! 据统计,全世界只有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达到过年投产装机容量近5000万千瓦的速度。因此,我国年投产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电力发展史上的新纪录。 电力工业发展质量大幅度提升 3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电力结构不断优化,电力工业装备和技术水平已跻身世界大国行列。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只有为数不多的20万千瓦火电机组。10多年前,30万千瓦火电机组尚需进口。而到2007年底,30万千瓦、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已分别占总装机容量的50.15%和21.53%。目前,30万千瓦、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发电机组已成为电网的主力机组,并逐步向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发展。到2008年9月底,全国已有10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运。 大机组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火电的发电效率大大提高。到2007年底,我国火电厂供电煤耗从1978年的471克/千瓦时下降到356克/千瓦时,按照目前的年发电量计算,仅煤耗下降一项每年节约的电煤就多达7亿吨左右。同时,随着产业的进步,电力减排也取得显著成效。目前火电烟气脱硫机组投运容量已占全国煤电装机容量的一半左右,一批电厂已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全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电网技术等级也不断提高,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形成了500千伏为主(西北地区为330千伏)的电网主网架。除西藏、新疆、海南及台湾外,全国性的互联电网已初步形成,跨区跨省送电稳步增长。750千伏输变电线路投入运行、±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1000千伏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更高等级输电发展阶段。 在电力工业全面升级的同时,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也取得长足进步。比如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型空冷发电机组的开发应用居国际领先地位,并成为世界上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最多的国家;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大型水电机组的制造能力和水平迅速崛起,水电站控制自动化水平、大坝建设等重大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核电等其它领域也同样取得突破。核电已经从最初的完全靠技术引进,到目前已经掌握了30万千瓦、初步掌握了10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也发展迅速,技术开发取得实质进展,产业建设初现规模; 电网技术也跨上新的台阶,超高压交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1000千瓦特高压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在工程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等各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不仅在装机总量和发电量上是世界大国,而且电力装备业也已经全面崛起,并已经跻身世界大国行列。 改革开放是电力工业高速发展助推器 电力行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无疑是最重要的推动力。 回顾电力工业30年走过的改革路径,大致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等几个关键步骤。可以说,每一步改革都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都激发了行业的活力。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电力行业一直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投资主体单一,运行机制僵化,投资不足,效率低下。 上世纪80年代初,山东龙口电厂集资办电的突破,为电力工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当时,为加快电力行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集资办电、多家办电的政策,推动了电力投资体制改革。通过集资办电、利用外资办电、鼓励地方政府办电(征收每千瓦时2分钱电力建设资金交由地方政府投资电力)等措施,充分调动了全社会办电的积极性。到90年代中期,各类独立发电企业拥有的装机容量已接近全国总装机容量的一半。而集资办电热潮导致了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电力供需的基本平衡。到1996年,全国缺电局面已得到扭转。 在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的同时,电力工业按照“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思路,逐步推进政企分开等各项改革,电力企业不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此轮改革的标志是撤销电力部,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重新组建国家电力公司,并按照公司化要求,开始自主经营。同时,电力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也有序展开。 从2002年底起,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体制、构建政府监督下的公平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为目标的新一轮改革再次拉开序幕,我国电力工业开始实施厂网分开,并重组国有电力资产。 此轮改革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组建的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正式登场。这一竞争格局,进一步提升和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使得电力行业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以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国电集团为例,2002年集团组建初装机规模为2213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151亿千瓦时,而目前装机规模已经达到634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283亿千瓦时,分别增长了近两倍和一倍。 也是在此轮改革的初期,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再次出现的新的电力严重短缺局面。但是五年后,改革成果再次显现。到2007年下半年,全国缺电局面得到扭转,电力供需再一次实现了基本平衡。(记者 冉永平)2023-07-24 03:21:051
5月工业利润延续快速增长来源主要是什么行业?
据报道,国家统计局6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增长21.1%,比4月份增速减缓0.8个百分点,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持续显现一是成本下降。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59元,同比下降0.35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49元,同比下降0.31元。二是杠杆率降低。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5%,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去杠杆成效更为显著。二、工业企业效益总体持续改善一是产成品存货周转加快。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6.6天,同比减少0.2天。二是盈利能力明显增强。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6%,同比提高0.35个百分点。三、利润增长的来源主要是钢铁、建材和化工等原材料加工利用行业1-5月份,新增利润较多的行业主要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1.1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6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8%。这五个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近70%。四、价格上涨、成本下降助推5月份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尽管5月份工业利润增速比4月份略有回落,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除成本下降因素外,也得益于价格上涨。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1%,涨幅比4月份回升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3%,涨幅比4月份回升0.6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5月份价格变动对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比4月份多4.3个百分点。2023-07-24 03:21:421
一季度我国用电量增长9.8%的原因是什么?
4月24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在会上表示,一季度我国用电量同比增长9.8%,创2012年以来季度增速新高,较去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回升2.9、4.1个百分点。对此,李福龙表示,能源局对用一季度电量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与去年同期持平;制造业PMI指数连续20个月位于50%以上的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7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较高水平。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拉动二产用电同比增长6.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二是前两个月低温天气拉高用电需求。1、2月份全国平均气温比去年同期分别低1.4℃和1.9℃,取暖负荷大幅攀升,北方地区“煤改电”力度大,取暖用电增加拉动一季度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合计同比增长16.9%,增速比去年四季度提高10.4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李福龙进一步指出,从细分行业用电情况看,一季度宏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新的特点,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更加清晰。一是用电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季度,二产用电比重为66.7%,比去年同期、全年分别下降2.4、3.7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比重为27.4%,比去年同期、全年分别下降1.5、1.4个百分点;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合计为32%,比去年同期、全年分别提高2.5、4.3个百分点,表明传统耗能行业用电需求下降,服务业和居民消费升级带来的用电需求持续增加。二是清洁电力保持领先发展态势。一季度,水电、核电、风电和光伏等清洁电力完成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8%,高于全部电源工程投资10.5%的增速;清洁电力新增装机比重达74%,比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三是用电增长新旧动能转换提速。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服务、汽车制造等行业用电增速均高于16%,带动新兴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持续35个月高于全社会用电增速;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同比增长4.8%,持续13个月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速,表明传统行业用电增长力度减弱,新兴产业持续引领全社会用电增长。四是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加快。一季度,东部地区二产、三产和居民用电齐头并进,对本地区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32%和34%,基本呈“三分天下”之势,而西部地区二产用电贡献率接近66%,中部地区贡献率为42%。全国二产用电增长中,西部地区贡献了52%,东部地区贡献了29%;而东、西部地区对全国三产用电增长的贡献与二产正好相反,东部地区贡献了52%,西部地区贡献了27%。2023-07-24 03:22:411
宏观经济数据的免费下载渠道?
优先选择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其他国家的也类似,美国的是BEA经济分析局),但是网站的用户体验有待提升,第一次用有点吃劲儿。 缺点是得一个个找,用起来费劲,但免费。也可以用wind玩得等三方的资讯平台,数据全,插件多。但是缺点是价格贵(好像2w/年)。如果你是在大学,图书馆一般都有各个数据库,比如csmar之类的可以用。缺点是数据更新滞后。还有的方式是最近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比如说“数据搬运师“,可以免费下数据。缺点是目前数据不是很全,但每天都在更新。而且可以后台提交需求。2023-07-24 03:23:182
电力设备的市场概况
2013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并未延续2012年下半年的企稳回升态势,GDP同比增长7.7%,较上年4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带动电力消费需求增速同步下降,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较上年有所下滑,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在这种形势下,国家电源投资继续下降,一季度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61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1% 。一季度,全国电源投资完成额下降导致发电设备产量大幅降低,我国发电机组累计产量2310.39万千瓦,同比大幅下降14.42%,降幅较上年末扩大5.52个百分点。 2013年一季度,我国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延续2012年下降的态势继续下降,导致发电设备产量继续大幅下滑;而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大幅增长,拉动部分输变电设备产量稳步增长。2013年以来,随着国家特高压电网建设速度的加快推进,我国电网工程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拉动变压器产量稳步增长。一季度,我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5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4.7%;变压器累计产量31806.95万千伏安,同比增长6.46%,增速较上年提高6.10个百分点 。 2013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再次出现放缓迹象,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原材料价格低位震荡,电力设备制造业生产成本位于较低水平;同时受行业产能过剩影响,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低价竞标成为企业竞争的常用手段。受以上两个因素影响,1季度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大部分子行业价格出现下降,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的电力设备制造业22个小类行业中,有16个子行业价格指数出现下降,仅有6个子行业价格指数出现上升。 从各子行业价格变化情况看,1一季度仅有特种陶瓷制品制造、汽轮机及辅机制造、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和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6个子行业价格上涨,但涨幅不大,价格指数均在103.0%以下;而其他电池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和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等3个子行业价格降幅最大,价格指数分别为91.0%、95.9%和96.0%。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年同月=100,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994=100图表 2013年一季度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分小类行业月价格指数单位:% 2013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下滑,但总体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电力设备尤其是输变电设备和用电设备需求依然保持稳步增长,从而拉动行业进口额快速增长;同时,世界经济有所回暖,国际电力设备市场需求温和复苏,拉动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出口持续增长。在进、出口两个方面增长拉动下,一季度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进出口总额增速明显回升。一季度,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370.81亿元,同比增长14.03%,增速上年提高10.93个百分点。 图表 2012年以来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月进出口总额及同比增速2023-07-24 03:23:271
对公司的利润影响最大的行业变化是什么
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分析师布朗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除非哥本哈根大会谈判最后变成一场口水战、扼杀了代表们对减排是项联合行动的信念,否则我们预计气候变化投资主题将继续获得逐步发展。 他还说,有各种方法可以应对哥本哈根大会及其潜在结果。短期来看,对新闻的立即反应可能会激发碳市场和可再生能源类股投资者的热情,不过长远来看,哥本哈根大会只是在全球经济漫长减排之路上的一小步,投资组合需要对此逐步适应。 对投资者来说,哥本哈根大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决策人士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行业总体上能显示出多大的雄心壮志。很多分析人士预计,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电、智能电网、工业生物技术、电池和燃料电池的直接刺激措施可能不会很多。此外,将冗长的法律条文精简成一个可行性的文件、用于可信的谈判,这些努力并不一定在大会召开前激发了气候相关投资战略。 WHEB资产管理基金经理布鲁克在接受采访时说,对投资者来说,除非发生极其出人意料的事情,否则哥本哈根大会并不是实质性的;更为重要的是最近的全球刺激计划,这些计划将在2010年和2011年给很多清洁技术领域带来切实的推动。 他还说,无论哥本哈根大会的进展如何,可再生能源的前景都会非常好。风能、太阳能和水电技术等领域的估值比信贷危机之前要低得多,这些行业正从全球各国政府获得前所未有的支持。 风力涡轮机生产商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太阳能模组生产商First Solar和风力发电企业Iberdola Renewables等可再生能源公司的股票落后于整体股市的回升。 在各种衡量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指标中,范埃克全球可再生能源ETF今年以来小幅上涨了约7%,而衡量美国可再生能源整体股市的指数道琼斯美国可再生能源股票市场综合指数跌了18%。与此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涨了约23%。 已经提出但仍未确定下来的美国巴瑟-凯瑞法案目前正在等待参议院的通过;根据该法案,2020年前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20%,2050年前将减少80%。该法案将限制电力、交通运输、工业、居民和商业领域的碳排放。 不过,这个所谓的“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的计划往往被视为针对公共事业公司和大型石油公司的最强有力的打击。不仅美国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企业是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而且紧随其后的四家排放大户也是石油企业:雪佛龙、康菲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 事实上,公用事业公司和石油公司占了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制度所覆盖的排放总量的40%。而根据Point Carbon的研究,这五家石油公司占据了美国石油公司总排放量的60%,仅埃克森美孚就占了排放总量的6.5%。 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电力公司,如奥巴马总统家乡的埃克西隆公司和杜克能源,以及旗下低排放的水电站和核电站常被视为是任何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的明显赢家。 Point Carbon的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说,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制度产生了复杂的配额和回收成本流动,它可能会影响一家公司的净利润。 石油公司最初似乎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它们收不到免费配额,但实际上它们受到的影响仅限于其炼油排放。相反,很多人都说电力行业能够获得免费配额,但事实上面向该行业的大部分免费配额无助于从事发电业务的大电力公司。 麦格理证券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补充说,排放最严重的可能受到保护。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如下结论是鲁莽的,即哥本哈根峰会给清洁公用事业股带来的上行动力要明显大于下跌风险。 当哥本哈根会议尘埃落定时,为碳交易建立长期可靠的定价机制可能是能为企业界带来它们所渴望的确定性的一个领域。 根据总部设在伦敦的碳市场信息提供商新能源金融公司的数据,2008年全球碳交易额为1200亿美元,2020年时可能超过2万亿元,但迄今大部分交易都发生在欧洲。虽然目前有一些现行的排放交易系统,如位于伦敦的气候交易所运营的系统,但这些地区性的系统都没有被广泛采用。 咨询机构弗罗斯特-沙利文公司的研究分析师查克拉瓦西在一份报告中说,2012年后的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将推动全球碳排放市场进入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查克拉瓦西说,美国的排放交易市场将可能比欧盟大出3倍,从而鼓励金融机构的参与,并增加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分析师对各国在哥本哈根能否签署硬性排放目标存在分歧。资产管理公司WHEB资产管理的分析师弗兰克斯在接受采访时说,重要的是应看到各地的情况,看看在甚至没有达成全球协议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也许不会出现全球碳市场“大爆炸”的情况,而可能是区域性体系的出现,然后可能汇聚为一个全球标准。这甚至会是更稳定有效的通往同一个最终目标和可靠的碳排放价格的途径。2023-07-24 03:23:431
今年4月份工业利润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月份工业利润增速在3月份较低水平上出现明显回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生产销售增长加快。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增速比3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4%,增速比3月份加快3个分点。二是PPI回升。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4%,涨幅比3月份回升0.3个百分点,是在连续5个月价格上涨放缓后出现的回升;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3.7%,涨幅与3月份持平。一升一平,扩大了企业利润空间。初步测算,因价格变动,利润同比增加约849.7亿元,对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比3月份多7.1个百分点。三是钢铁、化工、汽车等行业拉动作用明显。4月份,受产品价格涨幅回升、去年利润基数较低、生产加快、成本下降等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6倍,3月份则增长20.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6.2%,增速比3月份加快41.5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5%,3月份则同比下降9.6%。此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利润增长也明显加快。上述五个行业合计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快13.2个百分点。四是财务费用增长明显放缓。4月份,因前期汇兑损失等因素减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仅1.8%,增速比3月份明显放缓13.3个百分点。五是利润同期基数较低。去年4月份,受价格涨幅回落、生产销售增长放缓、成本上升等各种因素影响,利润同比增长14%,增速比去年3月份回落9.8个分点,为去年各月增速第二低点。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7-24 03:24:051
行业利润
玻璃行业利润出现了明显的转盈拐点 (2009/08/06 11:57)●二季度以来,衡量玻璃景气的各项指标都表现出积极的特点:库存快速下降,尤其7月份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行业利润出现明显由亏转盈的拐点。 ●房地产领域的需求才处于起始阶段,随着新开工面积的不断增加,后续需求有望持续;而占需求15%的出口目前尚在底部,也有望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而逐渐好转;汽车用需求也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的局面,因此,需求逐渐向好的局面是比较确定的。 ●从供给面情况来看,伴随着玻璃价格的上涨和利润的提高,新的产能释放是必然的,但复产成本、复产周期(2~3个月左右)、复产比例(扣除不能复产的生产线,约10%左右)决定了短期景气向上的趋势是比较明确的。而新线投产时间也需要将近10个月左右的时间,在需求形势相对明朗的情况下,我们对明年玻璃景气持相对乐观预期。 ●玻璃行业在经历3~5月份玻璃价格恢复性上涨后,已经摆脱了行业亏损的局面,并于7月份在房地产竣工等数据好转的情况下,玻璃价格和利润水平快速提高,我们基本认为玻璃行业刚刚摆脱周期性低谷,将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玻璃行业近期基本面明显改善 库存快速下降。2009年6月末重点玻璃企业库存量为1986万重量箱,同比下降10.85%,已经连续5个月呈同比负增长态势,且环比5月份下降3.84%。 近期玻璃价格急速上涨。玻璃价格7月份呈加速上涨态势。跟踪的上海5mm玻璃价格走势可以发现,7月份单月玻璃价格上涨幅度超过20%,且从3月份玻璃价格底部到7月末上涨幅度超80%;跟踪的广州8mm玻璃价格走势可以发现,7月份单月玻璃价格上涨幅度8%,从3月份玻璃价格底部到7月份上涨幅度超60%。 行业已经步入盈利轨道。玻璃行业利润水平在经历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连续亏损后,尽管2009年前5月行业扔亏损4.29亿元(对应的利润率为-2.38%),但3~5月份行业已经实现盈利8670万元,对应的利润率水平为0.74%,行业已经步入盈利增长的轨道。 需求分析 从一般玻璃行业下游需求去向来看,房地产、汽车、出口是主要需求领域,我们对这三个需求领域的判断如下:房地产方面,房地产竣工面积短期好转,将能保证短期需求,而新开工面积的环比提升提供未来需求增长的动力;汽车方面,根据判断,未来三个月汽车产量仍维持在6月份较高水平,明年汽车产量仍有15%左右的增长,无疑对于汽车用玻璃需求形成较大支持;出口方面,出口目前处在底部,将随着全球经济的好转而逐渐回升。 房地产 6月份房地产竣工面积环比增长48.4%,保证了短期需求。而新开工面积环比增长55.98%,则提供未来需求增长动力。 从历史数据来看,玻璃需求与房地产竣工面积呈现高度的相关性。2009年6月房地产竣工面积为4481.21万平米,环比5月份出现44.84%的增速,成为刺激近期玻璃需求快速启动的重要原因。 再看房地产竣工面积的先行指标——新开工面积,2009年6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为1.22亿平米,环比5月份出现55.98%的增速。根据一般房地产施工规律,在房地产新开工后6个月左右的时间将形成对玻璃的购买需求,也就是6月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需求增速的拐点半年后也将体现在玻璃的需求上。 汽车 2009年1~6月,汽车产量大约622.93万辆,同比增长16.44%,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而根据判断,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好转,以及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中国汽车产量仍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势头。 出口 目前处在底部,有望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而逐渐好转。 根据判断,我们认为中国玻璃行业的出口目前已经处在底部区域,并将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而逐步回升。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号在增强,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都显示目前全球经济都处于复苏的进程中,主要经济机构对全球经济的预测都指向下半年将进入复苏阶段。且工业领域的复苏优先于消费领域。 供给分析 根据我们掌握的截至2009年7月30日201条生产线的状况,总体产能是9.9万吨/日,按照每年310天计算,则对应的年产能规模为6.15亿重量箱,剔除目前处于放水、停产、冷修状态的40条左右的生产线,在运转的产能比重即产能利用率为82.61%,且呈逐渐提高的趋势。 而从新增产能的情况来看,2008年由于受到需求萎缩的影响,新增产能出现负增长,也就是由于新增产能而导致的2009年供给的压力将比较小。而根据权威资料统计,目前今年投产的新生产线也少于10条,也就是2009年新投产产能将继续呈现负增长态势。 对供需形势的判断 促成二季度提价的原因在于,需求在二季度逐渐回升,与之前不断减少的供给量达到平衡,并略超过供给面,也就是目前这个时点的供需是相对偏紧的局面。 而目前时点往后看,房地产领域的需求才处于起始阶段,随着新开工面积的不断好转,后续需求有望持续;而占需求15%的出口目前尚在底部,也有望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而逐渐好转;汽车用需求也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的局面,因此需求逐渐向好的局面是比较确定的。 从供给面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伴随着玻璃价格的上涨和利润的提高,新的产能释放是必然的,但复产成本、复产周期(2~3个月左右)、复产比例(扣除不能复产的生产线,约10%左右)决定了短期景气向上的趋势是比较明确的。而新线投产时间也需要将近10个月左右的时间,在需求形势趋好的情况下,我们对明年玻璃景气持相对乐观预期。 策略 普通玻璃行业作为传统的周期性行业,有其自身运行的周期性规律,根据我们前期的基本面分析,我们认为,玻璃行业在玻璃行业在经历3~5月份玻璃价格恢复性上涨后,已经摆脱了行业亏损的局面,并于7月份在房地产竣工等数据好转的情况下,玻璃价格和利润水平快速提高,玻璃行业刚刚摆脱周期性低谷,将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而目前由于新能源预期而导致的估值水平并未完全体现传统玻璃行业基本面的好转,尤其在玻璃行业出现盈利拐点的时候,从传统周期性行业角度出发,建议投资者继续把握玻璃景气快速上涨带来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玻璃的主要成本为重油和纯碱,两者占成本的比例在60%左右,未来存在成本价格上涨吞噬行业利润的风险;新能源预期的变化将对玻璃估值和股价造成较大影响。 文章来源:2023-07-24 03:24:403
中芯国际2022年前两个月净利增95%,促使净利润上涨的因素有哪些?
中芯国际净利润上升的因素有两个。首先,大部分工厂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缺人潮,而中芯国际的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大量订单以及组合方式令该公司获得了大量的净利润。21世纪之前,我国芯片制造行业并没有获得更好的成就。进入21世纪后,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多家芯片制造厂商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刻。以2022年一月份到二月份的数据为例,该公司一共获得超过三亿美元的净利润,同比上涨约为95%。第一个因素:中芯国际的产能正在提高一家公司需要保持良好的订单量,该公司也需要为合作伙伴提供大量的优质芯片。中芯国际作为我国最有名的芯片制造厂商之一,自然会加大力度提高公司产能。随着该公司产能的不断提高,很难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状况,这反而会使得中芯国际的订单完成率很高,自然会使该公司获得大量的利润。第二个因素:中芯国际的订单量提高事实上,订单量也会导致一家公司获得不一样的营收入。就目前全球缺少芯片的情况来看,作为全球第四大芯片生产厂商,中芯国际的订单量正在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当订单量不断扩大时,与之相关的产品销售额正在提高,随之增加的产品利润。总的来说,中芯国际已经逐步成长为我国最重要的芯片制造厂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芯片行业还呈现出鼓励的状态。除此之外,不断提高的产品生产量以及订单量,从很大程度上保障公司拥有更加完善的发展机会,从而确保公司提高利润额。这不仅能够凸显中国芯片企业的实力,还能够使中国技术得到很广阔的推广。2023-07-24 03:25:214
历年企业利润占gdp比例
6006粉丝关注A股公司前三季营收52万亿占GDP超60% 十大龙头公司贡献三成净利发挥压舱石作用湖北长江商报2022-11-03 06:38长江商报官方帐号关注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蔡嘉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A股上市公司依旧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境内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52.37万亿元,同比增长8.51%,占同期GDP总额的60.18%;实现净利润4.75万亿元,同比增长2.46%。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龙头上市公司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在助力稳增长方面贡献突出。数据显示,前三季度,A股盈利能力TOP10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9万亿元,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比例约为31%。分行业来看,受周期交叠波动、国家战略等因素推动,包括化石能源、有色金属等在内的传统行业营收增速实现领跑,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亦表现亮眼,行业头部效应突出。境内上市公司前三季净利4.75万亿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境内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52.37万亿元,同比增长8.51%,占同期GDP总额的60.18%;实现净利润4.75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同时,上交所也披露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23万亿元、净利润3.39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3.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和6%。同期,沪市科创板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822.14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归母净利润891.24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60.68亿元,同比增长26%,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值得一提的是,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开板13周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内业绩亦可圈可点。今年前三季度,创业板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1万亿元,同比增长20.83%;净利润2042.26亿元,同比增长8.72%。从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修复明显。综合各类数据,今年第三季度,沪市主板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7%、1%和2%。同期,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2.81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归母净利润286.56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9.85亿元,同比增长13%。此外,创业板公司也在第三季度实现高达29.61%的净利增速。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龙头上市公司依旧展现发展韧性。具体到公司方面,东财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两桶油”成为A股收入最高的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6万亿元、2.45万亿元,同比增长30.58%、22.56%。同时,中国建筑的营收规模亦超过万亿,达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82%。除了上述企业之外,收入规模排在前十的上市公司还包括中国平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中国人寿、建设银行等,各家公司营收规模均在6000亿元之上。从盈利能力来看,银行业依旧为“最赚钱”的行业。今年前三季度,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四家国有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658.22亿元、2472.82亿元、1975.05亿元、1730.81亿元,净利润水平稳居A股头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的业绩仅次于四大行,前三季度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02.66亿元、1087.68亿元。此外,招商银行的净利润也超过千亿,达1069.22亿元。中国移动、中远海控、中国平安均在净利润TOP10之列。长江商报记者粗略计算,今年前三季度,A股盈利能力TOP10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9万亿元,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比例约为31%。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喜人受行业周期、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部分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19个国民经济门类行业中,11个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个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0%。东财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电气设备行业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6万亿元,同比增长40.63%。随着行业周期上行,化石能源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53%;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两大行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1万亿元、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3.41%、21.81%。前三季度,上述四大行业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280.06亿元、5200.16亿元、1987.84亿元、1829.53亿元。同时,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光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产业链相关公司亦表现亮眼。上交所也披露,今年前三季度,科创板13家光伏产业链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6%和183%,16家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3%和93%。沪市主板中,风电、水电、光伏等清洁发电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25%、9%、22%,风电设备、光伏设备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9%、123%。持续的研发投入则是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的源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达0.94万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以科技创新为代名词的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增速分别为32%、54%、43%,研发强度分别为4.59%、8.68%、4.30%。2023-07-24 03:25:491
新能源+风电概念股,主力机构锁仓11亿股,后市将有望再创前高
一、【盘面分析】 大小指数早盘走势分化,沪指围绕平盘线窄幅波动, 创业板指震荡下行跌超1%,科创50指数跌逾2.4%, 汽车 芯片、第三代半导体等 科技 板块跌幅居前, 紫光国微跌停,北京君正跌超10%, 此外 旅游 股集体走弱, 西藏 旅游 、桂林 旅游 跌停。 元宇宙概念、 游戏 股卷土重来, 中青宝涨停,汤姆猫、宝通 科技 涨超13%, 风电板块继续领涨, 大金重工、天顺风能等多股涨停, 航运、环保、磷化工及煤炭、有色等周期板块走势强劲,个股涨跌互现,上午半天两市成交达9400亿元。 二、 【板块解读】 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发电装机实现快速增长, 截至2020年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 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去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2万亿千瓦时,占全 社会 用电量的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 2021年作为新能源全面平价、碳中和目标提出以及“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首年,电力行业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新能源运营成为能源领域最强成长赛道。受益碳达峰、碳中和,部分企业开始上修“十四五”发展目标, 板块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度 。 在 9月10日举行 的 第四届风能开发企业领导人座谈会 上,国家能源局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在“三北”地区着力提升外送和就地消纳能力,优化风电基地化、规范化开发;在中东南地区重点推进风电就地就近开发,特别在广大农村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计划”。 据中国风能协会测算,全国69万个行政村,假如其中有10万个村庄可以在田间地头、村前屋后、乡间路等零散土地上找出200平方米用于安装2台5兆瓦风电机组 ,全国就可实现1000GW的风电装机。 未来随着“千乡万村驭风计划”的开展,分散式风电的大发展将打开风电成长空间,国内风电产业将明显受益。 三、【个股解读】$天顺风能(002531) 公司简介: 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及销售风电设备的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风塔和风塔零部件。 热点概念: 风电: 风电领域全生命周期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风塔制造细分领域处于全球领航地位从事风力发电塔架、风电叶片的生产和销售,风力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17年风电设备收入29.03亿元,风力发电收入239亿元,合计占比99.12%。 业绩预测: 截至2021-09-13,6个月以内共有 16 家机构对天顺风能的2021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2021年每股收益 0.76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26.67%, 预测2021年净利润 13.66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30.13% 个股分析: 从走势上看,该股的短期走势较强,今天受风电概念的影响盘中涨停,持有的朋友可以考虑继续关注,当前清洁能源板块依旧是比较热门的板块,短期还是可以继续关注的,没有介入的朋友可以考虑逢低介入,只要不回补下方缺口可以继续关注,观点仅供参考!!! 大家好我是公众号(方什复盘)作者,欢迎关注,一起聊投资。感谢大家的阅读!2023-07-24 03:25:571
利润增长远低于同业,河钢资源“有矿”也不行?
“家里有矿”的企业,2021年大多赚翻了。河钢资源实现收入和利润双双增长,但净利润增速只有34%,远远低于多数同行翻倍的利润增速,究其原因还是公司“第二条腿”不给力。河钢资源股份有限公司(000923)2021年实现营收65.67亿元,同比增长10.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34%;扣非净利润12.99亿元,同比增长34%;基本每股收益1.994元。公司归母净利润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且增速是收入增速3倍;大约20%净利润率,以及近17%净资产收益率,河钢资源这份年报似乎还说得过去。 不过 ,去年34%利润增速是公司最近三年最低增速,2019年、2020年,公司归母利润增速为294%、84%。 如果和同业相比,河钢资源所在的申万“钢铁”,行业利润平均增速为96%。而在小板块“冶钢原料”,利润平均增速为233%,河钢资源利润增速远远低于同业。河钢资源原主业是工程机械,2017年进行重大重组,通过全资子公司四联香港间接控股南非帕拉博拉矿业(简称PC公司),并于2020年剥离原主营相关业务资产,聚焦铜和铁等优质矿产资源新航道。 公司现主要产品是磁铁矿、铜、蛭石。蛭石是天然、无机,无毒的矿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会膨胀,广泛应用于农林渔业、建筑、冶金等行业以及作为吸附剂、助滤剂、化学制品和化肥的活性载体、污水处理、海水油污吸附、香烟过滤嘴等。 河钢资源核心竞争力首先是磁铁矿成本优势,现有约1.5亿吨磁铁矿地面堆存,平均品位58%。PC对磁铁矿进行简单磁分离,即可将磁铁矿品位提高到62.5%至64.5%。因此在磁铁矿生产成本上,河钢资源和国内外铁矿山相比有较大优势。 去年河钢资源磁铁矿销售完成85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6%。实现收入49.3亿元,比2020年的47.5亿元增加1.8亿元;整体看价格是下滑了。不过,磁铁矿毛利率较高,高达90%,这就是成本优势,毛利润44.4亿元。第二大收入,铜产品实现收入11.4亿元,比上一年的6.6亿元增长约73%。但铜业务整体毛利率为0.72%,因此毛利润只贡献800万元。 铜产品主要在南非当地销售,目前铜产品生产仍处于铜一期和铜二期过渡阶段,原定2022年铜二期投产的目标由于南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等诸多限制,建设进度低于预期。 蛭石销售完成15.7万吨,实现收入3.91亿元。2020年毛利率达到60.2%,贡献2.35亿毛利润。2021年未公布详细毛利情况,在60%左右应该没有压力。 最近三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6.31%、69.83%、73%,呈现逐渐走高趋势,公司掌握上游矿石资源,底气很足,利润也创下新高。从收入规模和利润贡献看,磁铁矿是公司基石。公司磁铁矿生产成本上和国内外铁矿山相比有较大优势,能够带来超额利润,铁矿石业务盈利较稳定。磁铁矿下游自然是钢铁。根据冶金工业规划院数据,2020年钢材消费量最大的两个行业分别为房地产行业、基建行业,钢材消费占比分别为39%、15%。房地产行业和基建行业的表现与钢材需求关系紧密,进而对铁矿石需求产生影响。 钢材消化第一大户房地产业在过去几年受到严调控影响,“三道红线”高压下,整个行业开工面积受到较大影响。不过从4月末以来,各地楼市政策不断松绑,从限售、限购和限贷上,都有明显松动。地产行业回暖,刺激钢铁生产,也对上游矿石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至于基建行业,A股今年最火爆的概念除了疫情相关,就是基建行业。以浙江建投为首,今年累计上涨4.6倍,背后就是非常强的预期。 铜二期对应铜金属量7万吨以上,预计2023年投产,铜矿生产和运营期限可以持续15年,这将继续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盈利保障。 传统上,电力行业在铜下游需求中占比最高,将近一半,其次是制冷、电子、交运和建筑行业等。而新能源汽车却会带来较多增量。 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选择使用永磁同步电机,需要大量线组,据估算该类电机每kW用铜量约为0.1公斤,而新能源汽车功率一般超过100kW,即新能源汽车电机单项用铜量至少10公斤。传统汽车整车用铜量为23公斤,混动汽车用铜量为40公斤,插电汽车整车用铜量为60公斤,纯电动汽车整车用铜量为83公斤。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650万辆,增长108%;国内销量超过350万辆,增长1.6倍。考虑到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电池续航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将持续拉动对铜产品的需求。 整体来看,公司铜二期项目还存在变数,但只要达产,利润就有保障。高品质蛭石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产量难以大幅增长,供需关系较紧张,价格有望逐渐走强,是公司利润的有力补充。基本盘铁矿石业务将持续贡献利润。 而只有等所有业务火力全开,公司再冲击前期股价高点超过30元,才不是梦。2023-07-24 03:26:111
电力 行业的市场研究报告哪家企业做好啊,有资料提供最好。
您好,我在中国“中产业研究报告网”看到有关《2012-2016年电力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咨询报告》。详情请登录: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内容简介 201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平稳较快增长;发电装机容量继续增加,结构调整加快,装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6928亿千瓦时,新增装机容量9041万千瓦,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6亿千瓦,其中水电、核电、风电等非火电类型发电装机容量比重达到27.50%,比上年提高0.93个百分点;供电标准煤耗330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克/千瓦时;线路损失率6.31%,比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2011年,一批国家重点电源、电网建设项目按期投产,对电力工业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和转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社会用电量:201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692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7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01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92%;第二产业3518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88%;第三产业508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49%;城乡居民生活564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84%。工业用电量3463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84%,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5830亿千瓦时和28803亿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增长9.25%和12.38%。电力生产:2011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4721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68%。分类型看,水电发电量6626亿千瓦时,比上年降低3.52%,占全部发电量的14.03%,比上年降低2.21个百分点;火电发电量3897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07%,占全国发电量的82.54%,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核电、并网风电发电量分别为874亿千瓦时和732亿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增长16.95%和48.16%,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08和0.38个百分点。 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2012年煤炭、电力等能源需求同比增速可能趋缓,低于2011年水平。总体上看电力供给仍能保障需求,只是由于各地用电需求差异较大,因此仍会存在地区性的、季节性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水电较多的南方地区,水电不确定性较大,而煤炭供给特别是运力相对不足。2012 年电力装机总量增幅或将回落,火电装机比重将维持下滑趋势。风电和光伏或将受益未来电网建设提速。火电占比的下降或者可再生能源占比的增加,从客观上催生了电力供应稳定性下降的风险,如2012年水电来水不足就触发了东南沿海电力紧张状况。预计2012年我国电力市场供应偏紧的形势将进一步加剧。由于电煤价格将受到政府干预,2012年继续明显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煤电供应紧张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得到缓解。但是如果2012年煤炭价格未能得到很好控制,火电行业亏损进一步加剧,电价可能会再度上涨。电力机制改革2012年有望重启,届时“市场煤、计划电”的困境将有望被打破。现行的电价体制是导致2011 年电荒持续蔓延的深层原因,由此形成的电力有效供应不足已经造成了对经济体系的冲击,而电荒环境下对电力的计划分配也产生了一些经济效率的损失。从节能减排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分析,电价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在持续增强。 本研究咨询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国际能源署、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协会、中国风能协会、中国太阳能协会、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国内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的内容翔实、统计精确的资料和数据,立足于世界电力市场,从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情况、细分行业以及电力行业未来发展战略等多方面深度剖析。报告全面展示电力行业现状,揭示电力行业的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资本市场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章 电力发展概述 1 第一节 电力简介 1 一、电力简介 1 二、电力工业历史 1 三、电力发展的外部性 3 第二节 中国电力工业历史 4 第三节 电力行业概况 6 一、电力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地位 6 二、技术和装备水平发展情况 8 三、电源结构和资源分布及电能局部地区供应情况 9 四、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长期路线 10 五、我国电力市场运行方式 12 第二部分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章 2010-2011年电力行业经济与政策环境分析 15 第一节 2010-2011年电力行业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15 一、2011年电力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关系 15 二、电力工业形势 17 三、2011年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19 四、2011年电力行业重要发展事件 29 五、全社会用电统计分类 34 第二节 2010-2011年电力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35 一、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35 二、行业政策影响 43 三、电力行业相关标准发展 49 四、电力改革发展概况 50 第三节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52 一、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52 二、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82 第四节 电力行业重大政策 99 一、节 能减排 99 二、可再生能源利用 105 第三章 中国电力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117 第一节 中国电力市场现状分析 117 第二节 中国电力产量分析 124 一、2011年电力产业产能分析 124 二、电力生产区域分布 130 三、2011年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态势 137 四、2007-2011年我国发电量统计情况 141 五、2007-2011年消费情况 145 第三节 中国电力市场需求现状 151 第四节 中国电力消费现状 155 第五节 中国电力行业供求分析 161 一、运行情况 161 二、电力投资情况 165 三、电力行业经营情况 166 第四章 世界电力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67 第一节 世界电力行业分析 167 一、世界电力行业简介 167 二、世界电力行业产能状况 170 三、世界电力行业动态 171 第二节 世界电力市场分析 178 一、世界电力生产情况 178 二、世界电力消费现状 193 三、世界电力行业供求状况 194 第三节 2011年中外电力市场对比 195 一、中国与美国 195 二、中国与欧洲 199 三、中国与日本 200 第三部分 细分行业发展分析 第五章 中国水电发展分析 203 第一节 水电简介 203 第二节 水电发展 204 一、我国水电机组发展历程 204 二、水电机组发展水平 205 三、水电机组国产化进程 207 四、水电机组市场情况 208 五、我国水电设备选型需求的技术趋势和特点 209 第三节 2007-2011年我国水电产业经营数据分析 210 一、2007-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行业财务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0 二、2007-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1 三、2007-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行业企业单位数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1 四、2007-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行业销售成本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2 五、2007-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行业销售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3 六、2007-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行业负债合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3 七、2007-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行业管理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4 八、2007-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行业资产总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5 九、2007-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行业产成品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5 十、2007-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行业应收账款净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6 十一、2007-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7 第四节 我国水电发展前景预测及合理开发利用 217 第六章 中国核电发展分析 221 第一节 核电简介 221 第二节 核电发展 222 第三节 2007-2011年我国核电产业经营数据分析 223 一、2007-2011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财务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3 二、2007-2011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管理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3 三、2007-2011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税金及附加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4 四、2007-2011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5 五、2007-2011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成本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5 六、2007-2011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负债合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6 七、2007-2011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资产总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7 八、2007-2011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应收账款净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7 九、2007-2011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8 十、2007-2011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9 第四节 我国核电发展前景预测及合理开发利用 229 第七章 我国火电发展分析 233 第一节 火电简介 233 第二节 火电发展 235 第三节 2007-2011年我国火电产业经营数据分析 239 一、2007-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行业企业单位数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39 二、2007-2011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财务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0 三、2007-2011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销售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1 四、2007-2011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销售成本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1 五、2007-2011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负债合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2 六、2007-2011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资产总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3 七、2007-2011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产成品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3 八、2007-2011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4 九、2007-2011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5 十、2007-2011年我国核能发电量产量及其增长趋势 245 第四节 2011中国火电行业十大事件 246 第五节 我国火电发展前景预测及合理开发利用 254 第八章 其他能源发电发展分析 260 第一节 其他能源发电简介 260 第二节 其他能源发电发展 260 第三节 其他能源发电行业经营数据分析 266 一、2007-2011年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管理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6 二、2007-2011年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财务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7 三、2007-2011年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销售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7 四、2007-2011年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销售成本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8 五、2007-2011年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负债合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9 六、2007-2011年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产成品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9 七、2007-2011年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资产总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0 八、2007-2011年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应收账款净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1 九、2007-2011年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1 十、2007-2011年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2 第四节 其他能源发电行业前景预测及合理开发利用 273 第九章 2010-2011年中国电力行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275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电力的需求分析 275 第二节 2010-2011年我国各地区电力的需求结构分析 277 一、我国电力行业分地区产业结构分析 277 二、我国华东地区电力需求分析 279 三、我国华北地区电力需求分析 280 四、我国华中地区电力需求分析 280 五、我国华南地区电力需求分析 282 六、我国东北地区电力需求分析 284 七、我国西部地区电力需求分析 284 第三节 2012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 284 第四部分 企业经营及发展趋势 第十章 国内主要电力企业分析 291 第一节 国家电网公司 291 一、企业介绍 291 二、国家电网公司经营数据分析 293 三、国家电网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297 四、国家电网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299 第二节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 312 一、企业介绍 312 二、南方电网经营数据分析 314 三、南方电网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319 四、南方电网未来发展策略 323 第三节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333 一、企业介绍 333 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336 三、华能国际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42 四、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348 第四节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352 一、企业介绍 352 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353 三、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61 四、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362 第五节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369 一、企业介绍 369 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371 三、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74 四、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375 第六节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376 一、企业介绍 376 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经营分析 378 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80 四、企业未来发展策略 384 第七节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388 一、企业介绍 388 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389 三、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93 四、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395 第八节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404 一、企业介绍 404 二、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406 三、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409 第九节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412 一、企业介绍 412 二、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413 三、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417 第十节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18 一、企业介绍 418 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420 三、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建团有限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421 第五部分 行业竞争分析 第十一章 我国电力价格趋势分析 423 第一节 我国电价调整情况 423 第二节 2011年全国各省(市)销售电价平均提价列表 424 第三节 电价改革 425 第四节 电价趋势 427 第十二章 中国电力行业市场竞争分析及预测 432 第一节 电力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432 第二节 电力行业发展阶段判断 433 第三节 电力行业市场集中度 435 第四节 电力行业竞争力评价 435 第五节 电力行业竞争发展趋势预测 437 第六部分 行业投资及策略分析 第十三章 电力行业投资建议分析 439 第一节 电力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439 第二节 电力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441 一、主线下的机会和风险 441 二、投资电力行业原因分析 442 第三节 电力行业投资形势 444 第十四章 中国电力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 450 第一节 未来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50 一、未来电力行业发展分析 450 二、未来电力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451 三、电力行业重点规划及预测 459 第二节 2012-2016年电力行业运行状况预测 463 一、2012年电力行业发展情况预测 463 二、2012-2016年电力行业企业数量趋势预测 470 三、2012-2016年电力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471 四、2012-2016年电力行业总资产预测 473 第十五章 电力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 475 第一节 电力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475 一、电力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475 二、电力行业改革、竞争趋势 477 三、电力行业渠道规划与建设变化 478 第二节 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79 一、电力行业品牌发展趋势 479 二、电力行业趋势 481 三、电力行业消费趋势分析 483 第三节 电力行业发展战略 485 一、智能电网 485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496 第四节 世界电力市场化改革启示 501 第十六章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 508 第一节 电力行业“十一五”成就 508 第二节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 511 图表目录 图表:2011年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20 图表:2011年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合计 21 图表:2011年东部地区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2011年北京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2011年天津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2011年河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2011年辽宁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2011年上海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2011年江苏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2011年浙江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2011年福建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2011年山东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2011年广东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2011年海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2011年中部地区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2011年山西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2011年吉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2011年黑龙江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2011年安徽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2011年江西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2011年河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2011年湖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2011年湖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2011年西部地区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2011年西部地区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2011年内蒙古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2011年广西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2011年重庆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2011年四川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2011年贵州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2011年云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2011年西藏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2011年陕西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2011年甘肃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2011年青海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6 图表:2011年宁夏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6 图表:2011年新疆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6 图表:2011年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 26 图表:2011年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增速 27 图表:2011年东西部地区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7 图表:全行业用电分类表 35 图表:1922-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 60 图表:2008年经济危机中产生贸易与“大萧条”比较(一) 60 图表:2008年经济危机中产生贸易与“大萧条”比较(二) 61 图表:2010年全球与欧元区GDP(一) 62 图表:2010年全球与欧元区GDP规模(二) 62 图表:2010年,美国GDP规模 63 图表:2010年,德国GDP规模 63 图表:2010年日本GDP规模 64 图表:1990-2008年发达国家失业率 65 图表:1975-2010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GDP百分比 65 图表:1980-2010年美国消费疲软趋势图 66 图表:2007-2009年美国次级债指数继续下滑 67 图表:2009年美联署资产扩张情况 68 图表:2009年美国潜在资产泡沫风险形势 68 图表:2009-2010年全球股市形势 69 图表:主权债务危机潜在分析 70 图表:1970-2010年欧盟财政情况走势图 71 图表:1950-2010年美国政府债务 71 图表:2001-2010年美元实际有效汇率 72 图表:1991年-2009年美元与日元银行间融资成本比较 73 图表:2009年美元与日元银行间融资成本差 73 图表:二战以来首次出现G3经济体同时衰退 75 图表:不同地区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 75 图表:我国电网分布图 130 图表:我国核电站分布图 135 图表:我国大中型水电站分布图 1372023-07-24 03:26:312
前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38%,这一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前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38%,这一组数据说明了什么?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据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信息,2021年1-11月,规上企业完成利润总金额79750.1亿人民币,比去年提高38%,2年均值提高18.9%。11月,产业部门高级统计员朱虹表明,十一月,在保供稳价的与此同时,助企qflp现行政策的实际效果不断呈现,对上下游产业链成本费工作压力的减轻,利润构造发生了改进的发展趋势。企业利润的行业构造在11月份获得改进。41类别产业链中,26个行业利润同比增加,比上月多了3个,增长幅度必须扩张;有22个行业的利润情况比上月好,在其中中上游行业的占比超出八成。他表明,11月份,一些产品价格发生下降,煤业、原料行业对企业利润提高的推动功效变弱,武器装备在中上游行业,日用品加工制造业对企业利润奉献扩大,利润占比明显增强,上下游和中下游的利润分裂状况减轻。据调查,11月日用品加工制造业利润增速显著加速。他说道,11月份,在交易商品高产、价钱上升等要素的促进下,日用品加工制造业的利润同比增加13.6%,比上月显著变快了10个点,持续2个月回暖,增长速度高过规上企业平均4.6个点。设备制造公司的利润按降低转换。上年11月,机器设备加工制造业利润同比增加0.8%,而10月为下降7.5%,利润则被降调。而车辆、电子设备行业虽然利润同期相比各自下降6.4%和6.2%,但受集成ic紧缺、市场的需求改进等要素的危害,涨跌幅较上月各自下挫22.1、9.5个点。因为高效益出产量的提升、海运集装箱要求的持续增长等要素,铁路线船只、金属制品业利润各自提高48.4%和29.1%,均比前月显著加速。朱虹表明,总体来说,11月份企业利润再次持续增长,行业平衡水平逐步提高,但成本费的工作压力仍然比较大,中下游行业的利润改进尚需进一步推进。为了更好地未来展望工业生产企业规划的盈利发展趋势,信达证券宏观经济投资分析师肖张羽觉得,来年企业利润的延展性依然存有,可是受工业生产经营者批发价指数值(PPI)逐渐下降的危害,利润提高或展现前高后低的发展趋势。Shawawa表明,来年工业生产利润仍有支撑点。一方面,年度利润被压挤,中下游行业利润率有希望企稳回升;另一方面,新一轮减税政策对策料落地式,有益于公司利润提高。结构类型,上游产业链的利润将在来年发生下降,中下游日用品行业的赢利情况有希望改进。其根本原因是,上游行业的利润转变与PPI的关联性较强。在PPI逐渐下降的情形下,上游行业利润无法保持当今的高提高。因为PPI下降,来年中下游公司的费用工作压力将减轻,为扩张赢利室内空间造就资源优势。2023-07-24 03:26:405
1~3月全国用电量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1月至3月,全国累计用电量达到1.05万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16.1%。其中,一、二月用电量增速较快,分别增长22.5%和17.2%,三月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为9.4%。这一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经济复苏带来了用电需求的增加。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经济逐步恢复,各行各业的生产和服务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带来了用电需求的增长。其次,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增多,家庭用电需求上升。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期间会返乡团聚,由此带来了家庭用电需求的增加。最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推动了用电量的增长。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尤其是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这些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为用电量的增长提供了支持。总之,1~3月全国用电量的增长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计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复苏和新能源的不断普及,用电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23-07-24 03:27:3710
7月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改善 六成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平稳增长: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4%,比2019年同期增长39.2%,两年平均增长18.0%,比6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从1 7月份累计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7.3%,比2019年同期增长44.6%,两年平均增长20.2%。 官方数据还显示,六成行业利润同比增长,超七成行业盈利规模超过疫情前水平。7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占61.0%,其中,有18个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及以上增长。与2019年同期相比,有31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占75.6%,其中,有22个行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速比6月份加快(或由负转正)。 梁婧具体分析:“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这来自政府持续推动减轻企业成本政策效果的显现。相关数据显示,7月份企业成本费用持续降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同比减少0.41元。另一方面,产品价格保持高位。7月份PPI同比上涨9%,涨幅较上月增加0.2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的高位。正是因为产品价格呈现‘上游热、下游冷"的局面,不同行业利润增速仍存在较大分化,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上游采矿、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速较快并且继续加快,7月份分别增长2.03倍、50.9%,增速较上月均有加快。而下游纺织服装、皮革等制品业的利润增速仍相对较慢,两年平均增速仍然为负。” “7月份,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工业生产总体稳定,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改善,利润保持平稳增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解读时也称。 对于7月份工业企业效益状况主要呈现的特点,朱虹介绍,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速有所加快。这从数据可见:7月份,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3倍、50.9%,增速均比6月份加快;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4.1%、31.6%,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对工业利润增长的带动作用增强。从行业看,在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企业销售较快增长以及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油气开采、石油加工、煤炭、化工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84倍、2.16倍、2.11倍、1.07倍,均比6月份有所加快。 其次,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7.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6.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7.2%,比6月份加快5.7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19.2个百分点。其中,受新冠疫苗、防疫抗疫产品需求旺盛等因素带动,医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0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两年平均增长61.4%,比6月份加快7.7个百分点。受通信及液晶显示产品市场需求较好、产品利润率提升等因素推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7.8%,比6月份加快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3.7%,加快9.5个百分点。 再次,消费品制造业盈利持续恢复。数据显示,7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8.6%,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两年平均增长17.6%,比6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受产品价格回升、同期利润基数较低等因素推动,化纤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71倍,增速较上月大幅加快;受益于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投资收益增加等因素,家具、纺织、酒饮料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1.9%、13.0%、11.2%,继续保持恢复势头。 此外,单位费用保持下降,盈利能力同比提高。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同比减少0.41元。今年以来,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持续显现,工业企业单位费用保持同比下降趋势,有利于企业盈利状况改善。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94%,同比提高0.19个百分点。 最后,资金使用效率继续提升,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数据显示,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2.1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同比减少4.8天。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比6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1.4%,同比和环比6月份分别缩小1.3和1.1个百分点。 在这方面,朱虹也坦言,总体来看,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要看到,工业企业效益改善的不平衡性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一是国外疫情持续演变,7月下旬以来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散发疫情叠加汛情,工业企业效益继续稳定恢复面临考验。二是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企业成本上升压力逐步显现,尤其是中下游小微企业盈利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朱虹还表示:“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强化 科技 创新,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07-24 03:28:381
长江电力前景如何
答复的内容过多,其实是没有重点。一、你先得明白你想要什么:暴利还是正常收益?1、暴利:如果你想从600900上得到暴利,那么不能指望它的盈利能力增长率,因为一方面盈利能力的体现习惯于按年披露,等的太久了会让你失去耐心;但获利暴力还有一种方式,等待重组,重组题材历来看好不是偶然,因为重组各方都会全力寻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结果中小散们跟随获益。600900去年意图重组,但失败了,但管理层与大股东不会罢休,所以存在较大可能。2、正常收益:正常的股票投资收益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股利收益率,二是资本利得收益率。600900分红不少,股利收益相对于其平均股价还是不错的;但其资本利得收益短期来看,只有靠重组。二、注重价值分析:收益与风险的等价是证券市场的定律。多空双方争议的焦点不是谁多赚少赔,而是如何使获利均衡,否则没有人敢买进,也没有人愿卖出。三、单纯地说“前景”过于空泛,你自己不一定搞的清楚,别人也未必能满足你的需求。四、如果需要,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关于价值分析的方法,供你参考。五、最后强调一下:600900是超级大盘股,经常会出现某一交易日中多空双方的连续博弈,每一单都巨大,并且会持续几个小时,但长期走势依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祝你发财2023-07-24 03:28:4715
统计局表示10月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回升,这说明了什么?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的10月份,我们到企业利润增长再次提升。相比较于上一个月,同比增长了24.6%,两年的平均增长幅度也达到了26.4%。这样的工业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也显现出我国的经济质量正在逐渐的好转。而且在新一轮的预测当中,也认为随着全球疫情在逐渐的恢复,我们的利润增长可能依旧会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今天就跟大家来探讨一下我们的工业增长速度。第一,我们目前工业增长的速度维持在怎么样的一个区间?从目前的工业增长速度来看的话,我国的工业产能增长幅度已经高达30%,利润同比增长高达24.6%,相比较于上一个月增长了8.3个百分点。这个震荡幅度是非常夸张的,要知道一年下来,如果一直维持在这样一个增长幅度,基本上相当于利润翻倍。第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在此前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绝大多数企业的产能收缩,所以导致利润下降,因此他们的起点比较低,才能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同时在今年的第四季度,经济正在逐渐的复苏,全球的订单正在逐渐的有像中国,所以才导致他们的利润逐渐的上升。第三,如何看待这样的利润增长率?首先利润增长率能够上升,说明我们的技术转型正在逐渐的走向成功,毕竟低含金量的制造业,其实想要获得高利润是非常夸张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目前的转型就已经完成,以目前的产业规模来看的话,科技创新想要短时间的完成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在未来的3~5年时间里边儿,我们依旧要持续的承受转型所带来的压力。2023-07-24 03:29:3215
2007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经济成就
一、2007年中国经济主要成就 1、主要经济指标: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008年1月2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11.5%,四季度增长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加快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加快0.6个百分点。 1、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4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 2、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业效益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5%(12月份增长17.4%),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8%;集体企业增长11.5%;股份制企业增长20.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7.5%。重工业增长19.6%,轻工业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9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增幅同比上升6.0个百分点。39个工业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68.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1.4%,化工行业增长51.5%,煤炭行业增长49.1%,钢铁行业增长47.2%,电力行业增长39.0%。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414亿元,增长25.8%,加快1.5个百分点(12月份16809亿元,增长19.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825亿元,增长19.2%。在城镇投资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1%;第二产业51020亿元,增长29.0%;第三产业64928亿元,增长23.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21.0%,中部地区增长34.0%,西部地区增长28.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加快8.4个百分点。 4、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增速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提高3.1个百分点(12月份9015亿元,增长20.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0411亿元,增长17.2%,加快2.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799亿元,增长15.8%,加快3.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6.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9.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大类商品零售中,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均增长20%以上。 5、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12月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4.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6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1.7%,蛋上涨21.8%。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12月份上涨5.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12月份上涨8.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12月上涨5.4%)。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7.6%,涨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6、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回落1.5个百分点;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加快0.8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 7、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就业增加较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加快2.1个百分点。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53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967亿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比上年多增加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 8、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贷款增加较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36323亿元,比上年多增4482亿元。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53878亿元,比上年多增4599亿元。全年投放现金3262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21亿元。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依然存在,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新的一年,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指导思想,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力争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2007年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价格呈现结构性上涨,经济结构出现积极变化,经济效益继续大幅度提高,居民实惠继续明显增多。 第一是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自2003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一年比一年快,2007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近5年来的最高值。 第二个特点是,价格呈现了结构性的上涨。2007年经济运行中,最为关注的就是价格。2007年的价格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上涨加快的势头。这很大程度上是食品价格拉动的结果。 第三个特点是增长结构调整,经济效益提高。经济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要控制“两高一资”产品。“两高”是指高污染、高排放,过去被称作高能耗、高排放:“一资”是指资源型产品。从宏观调控的结果来看,在减少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之后,此类产品的出口出现了一定的回落。另外,在投资领域很重要的变化,体现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加快,相较而言东部地区,特别是广东、浙江等一些较发达地区的增速稍弱,但也超过了10%. 2007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保持了30%以上的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解决了很多过去想办而不能办的事。比如增加低保收入,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建设,减免农业税,减免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等等。 第四是居民就业人数增多,达到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同时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 3、获得良好发展势头的原因 第一,宏观调控措施的积极性。2007年,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上出台了不少措施,10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等。在财政政策上,出台了提高部分出口产品关税和降低出口产品退税率等一系列措施。 第二,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影响。虽然2007年的经济不是那么平稳,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国际市场的初级产品、粮食涨价等等,但是,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还是保持了比较快速的增长。 我国的经济开放度非常大,贸易总量占GDP比重接近70%.我们经济的很大一部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影响。如果说世界经济形势好,我们也会好,这种关系今后将越来越密切。 第三,短期经济中经常要考察的3大需求:消费、投资和外需,都保持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消费,2007年增长逐月加快。 4、当前需要关注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个是增长转向过热。通常从局部或是某个企业的角度看,他们是不担心过热的,但从一个宏观经济层面上来说,就需要关心过热的现象。有些企业认为增长速度越快越好,滚动越快,规模越大。但是,这其中隐含着今后资源的配置问题。为什么现在我国的“两高一资”产品利润这么好?主要是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太快,给了企业“需求量很大”的信号。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外界因素带动了价格上涨,时间一长造成了过度投资和资源浪费,这都是宏观上需要考虑和把握的问题。 第二个是价格。结构性的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胀的风险依然存在。之所以要提出防止风险,是因为现在不仅仅食品价格上涨,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劳动力成本实际上也在增加。此外还有国际市场的因素,有色金属等初级产品的价格都在上涨,以上这些都可能会与食品价格形成互动。 第三个方面是经济结构的不尽合理,地区、产业、投资和城乡结构发展不平衡。但换个角度,这些问题有的时候也往往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空间和着力点。 第四,是外部的风险仍然较大。特别是次贷危机、石油价格高度波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世界贸易不平衡,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2023-07-24 03:30:171
10月份我国工业企业利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下游行业的成本承压有多大?
10月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增加,但是工业企业利润的增加带来的是下游企业,承压越来越大,这些下游企业就是说工业产品直接供给的这些企业,比如说建筑行业,比如说机械制造行业,因为这些行业虽然也算工业,但实际上是受到传统工业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的。我们都知道有三大能源支柱,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算是很重要的工业产品,然后经过一系列工业程序的加工,原油可以变成汽油柴油,润滑油,航空煤油等等。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带来的就是汽油价格不断攀升,现在95号汽油价格突破8块钱,零下20号的柴油价格突破9块钱,这个价格对于下游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交通运输企业还是建筑企业,都有了更大的施工成本,有了更大的运输成本,影响了自己的利润空间。因为原来原油是价格比较低的时候,正常的92号汽油价格可能就是5块钱多一点,但现在已经涨到7块钱还要多了,也就是说平均涨了40%还是50%,这个钱从哪来的?那些交通运输企业,那些建筑行业的企业他们还要用,因为不用传统的燃油是不可能的,这个东西是必要的,生产物资之一价格涨了也没有选择相当于是一个必需品。所以价格涨了那自然只能是影响自己的利润空间,原来做这一场运输可以赚20%,他现在因为原油价格上涨,汽油价格上涨可能只能赚10%,那甚至是更低了。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有它的平衡的,工业更是如此的工业,虽然很重要,该有的利润空间也要有,但是像现在这样的工业的利润空间过高会影响到下游的企业,上游的企业虽然说更轻松了更赚钱了。但是这些钱都是从下游企业那里攫取而来,下游的企业会出现亏损,甚至说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2023-07-24 03:30:275
工业企业的利润包括哪三个部分?
5月27日电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36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增速比3月份提高4个百分点,比1-3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于建勋博士指出,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总体较平稳,增速快于3月份主要受电力热力生产等三个行业的拉动。新增利润金额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四个行业。 于建勋分析,4月份利润增速比3月份加快主要是受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主要受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个行业的拉动。与3月份相比,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两个行业利润增速显著提高,汽车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升。这三个行业拉动4月工业企业利润比3月增长加快5.4个百分点。 从新增利润金额看,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371.2亿元,主要受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四个行业的拉动。这四个行业新增利润327.8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利润的88.3%。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28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9.2亿元,占全部新增利润的37.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5个百分点。该行业企业利润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煤炭价格持续下降,发电成本降低。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7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1.8亿元,占全部新增利润的19.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8个百分点。该行业企业利润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销售增长平稳,去年同期行业利润大幅下降,今年利润增长的基数偏低。 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41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5.9亿元,占全部新增利润的17.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个百分点。该行业企业利润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市场需求较好,企业销售增长较快,尤其是新车型市场销售较旺。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26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9亿元,占全部新增利润的13.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3个百分点。该行业企业利润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水泥需求增加,主要产品销售增长加快;去年同期利润负增长,今年利润增长基数较低;部分企业投资收益较多。 从增速看,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9.3%,与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长速度基本相当。比上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加快4个百分点,与上年基数变化有关。今年4月份9.3%的增速是以去年4月份下降2.2%为基础;今年3月份增长5.3%是以去年3月份增长4.5%为基础。如果以2011年为基数计算两年平均速度,今年3月份增长4.9%,4月份则仅增长3.4%。 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看,1-2月份为5.2%,3月份为5.4%,4月份为5.3%,盈利水平基本稳定。 从工业企业利润构成看,既包括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实现利润,也包括其他业务实现利润,还包括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净收入。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9.3%,含有非主营活动带来的利润或收益的影响。2023-07-24 03:31:331
那里可以免费看动画片青果校园呢
在百度的视频那里输入青果校园就可以找到了。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word=%C7%E0%B9%FB%D0%A3%D4%B0&db=0&ty=0&rn=20&pn=0&fbl=10242023-07-24 03:17:071
为什么敝着屎尿对身体不好?
憋屎主要造成大肠对水分过度吸收,易引起便秘,大便干结,肛裂等等,对肠蠕动也有影响。另外停留时间太长,细菌增殖明显,也可能对毒素吸收有部分影响。憋尿主要对膀胱括约肌有影响,长期憋尿影响膀胱收缩功能。还有就根上面一样,可能会有部分毒素吸收2023-07-24 03:17:174
2022东营化工企业多少家
2022东营化工企业有4家。分别是:1、胜华新材。2、国瓷材料。3、宝莫股份。4、华泰股份。2023-07-24 03:17:001
不要好听,只要伤口的英文歌
pretty boy craigie hillnothing in the worldbetter man Travelinglightanother day in paradise1973 james bluntGolden_Sky而且也很好听的2023-07-24 03:16: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