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配合使用?(简答题)

  答:在我国,财政与银行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因此,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即财政收支的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比如,国家对个人征税,也就相应减少了个人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企业征税或国家对企业拨款,也就减少或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需求。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资金是以有偿方式集中和使用的,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的调剂。这就决定了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至于信贷收入(资金来源)虽然对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不能说没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一定要通过信贷支出才能产生。比如,当社会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过旺时,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多吸收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存款,这看起来是有利于紧缩需求的,但如果贷款的规模不做相应的压缩,就不可能起到紧缩需求的效果。  (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只要在财政支出中对社会消费性支出做适当的压缩,减少公共部门的购买力,社会消费需求的紧缩就可以立即见效,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至于说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也主要是体现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上。但居民储蓄存款毕竟可以随时提取,因而这种影响的力度就不像财政那样大。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再生产过程供应资金,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根据财政、银行在运用资金上无偿与有偿的不同特点,固定资产投资理应由财政供应资金,而流动资金投资一般由银行供应资金。虽然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银行也发放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但银行资金运用的重点仍是保证流动资金的供应和短期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从这里也可看出,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3)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在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有时又会出现需求过旺、供给短缺。这种需求与供给失衡的原因很复杂,但从宏观经济看,主要是由财政与信贷分配引起的,而财政与信贷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又有区别。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中央银行。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比如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如果银行相应压缩或扩大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抵消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只有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银行相应地扩大或收缩货币供给量,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才能真正发生。问题不仅如此,银行自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  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现在我们从松紧搭配出发来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效应。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显然,“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社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和扩大就业,但却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遏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的后果。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巨额的财政赤字。  从以上几种政策组合可以看到,所谓松与紧,实际上是财政与信贷在资金供应上的松与紧,也就是银根的松与紧。凡是使银根松动的措施,如减税、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准备金率与利息率、扩大信贷规模等,都属于“松”的政策措施;凡是抽紧银根的措施,如增税、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准备金率与利息率、压缩信贷规模等,都属于“紧”的政策措施。至于采取哪一种松紧搭配政策,则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一般来说,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总供给,就应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的总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总供给,就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ufeff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很多下行的压力,像企业利润增速低,产能过剩,出口需求少,银行的坏债上升等。根据当前的经济现状分析,扩大内需、保证经济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两大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因此,针对目前的经济问题,从两个政策的角度给予以下建议: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及措施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2、措施如下:第一,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息,从而加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 货币政策工具第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来投放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它使中央银行可以主动、灵活、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总量。第三,降低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再贴现率来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发展经济,抑制通货紧缩。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及措施1、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出口补贴等措施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帮助出口企业降低成本。2、措施如下第一,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完善并落实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大力支持出口增长。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第二,加大政府转移性支出。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种政府的投资,在乘数的作用下,会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第三,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这是政府一种变相的投资,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

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从而解决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通货紧缩时采取的政策: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国民收入,当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中央银行采取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办法,扩大货币供应量,增加贷款规模,促进经济增长。2、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二)通货膨胀时采取的政策: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当总支出过大、价格水平上升时,则中央银行采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法,以减少货币供给量和贷款规模,控制社会需求,抑制经济过热增长。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政府购买和投资,减少转移支付,缩小财政赤字等。3、相配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 财政政策是通过吸引消费者投资来达到它的目的的,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流通量来达到它的目的的。财政政策实施相对货币政策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单从银行这一方面不能决定总体的走势,必须有消费者的配合。货币政策的实施虽然相对容易些,因为从银行一方面就可以实施,消费者被迫做出相应的决定,货币政策不会带来排次效果。但是单方面的政策一般很难起到相应效果,所以一般来说他们是配合进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赢利空间,因为企业的信贷成本上升。利率提高了,房地产商从银行贷款的成本上升了一点,但如果房价一直在猛涨的话,那一点增加的成本根本看不出来,一下子就抵消了。对股市直接的影响谈不上,都是间接的,要有一个过程。货币政策从紧后,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比较复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政府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政府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目标: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国际收支平衡。2、财政政策工具: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社会保障支出可以发挥社会安全阀和减震器的作用。政府补贴分为生产性补贴和消费性补贴。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发短期国债或只对金融机构发债,可扩大资金流通量,刺激投资和消费。当经济繁荣时,政府发长期国债和社会公债,可减少资金流通量,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收支差额一般表现为:赤字预算,盈余预算,平衡预算。3、财政政策的分类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按调节经济总量的需求划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按作用空间划分:宏观财政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累进税制和失业救济金政策具有自动稳定性的功能,可以随着经济运行的起伏自动缓解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状况。西方学者汉森的汲水政策和补偿性政策是典型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刺激社会总需求,减税、增加支出,财政赤字扩大。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支出,压缩财政赤字。微观财政政策通过税率、征税范围、补贴对象,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来影响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解决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问题。短期财政政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1-3年)发挥作用的政策,指经济稳定,解决经济周期拨动方面的政策,中长期财政政策(三年以上),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方面的政策。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指的是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指的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分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1、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抑制需求,扩大社会总供给。 2、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 3、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货币政策分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1、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 2、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 3、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

与财政政策比较,货币政策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和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的优势在于:货币政策包含财政政策,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货币政策的作用:(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根据央行定义,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从学术角度,它大体可以分为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价格工具集中体现于利率或汇率水平的调整上。数量工具则更加丰富,如公开市场业务的央行票据、准备金率调整等,它聚焦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整。

请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比较哪个的有效性强,能具体说明吗?

从效用来说,财政政策的效用更强一些,因为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税收)直接作用于产出,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影响利率影响产出的但从时间上来看,财政政策的决策时间是很长的,如税率的修改是需要通过修改法律实现的。而货币政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也是货币政策之所以被各国频繁使用的原因。

货币金融学分析题:联系中国实际分析当前中国采取了怎样的货币政策 相应采取了哪些政策工具?如何评价 谢谢

从“适度宽松”到“稳健”,2011年的货币政策定调要做“减法”。近日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则进一步勾画了“减法”的路线图。这不是政策信号弹的释放,而是货币政策方向的既定。唯一值得探讨的是,这个“减法”路线图预留的弹性空间有多大。现实悬念则是,未来“减法”的步调节奏,能否灵活地匹配迎合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央行提出今年的四项工作任务,即稳物价,促转变,防风险,推改革。稳物价赫然位列首位,毫无悬念与此前各方预期一致。会议提出,稳物价是央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央行要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央行会议还提出,要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对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官方人士此前已进行过多次的吹风,暗示了未来“减法”的步调与节奏。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曾明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比较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既能在经济偏热时适当紧缩,也能在经济偏冷时适当放松。不过她同时强调说,“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2011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只有回归常态,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央行在去年底二次加息,表明至少在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事实上已进入稳健偏紧阶段。由于上半年的通胀形势更加严峻,因此上半年政策出台的密度可能更大。下一步,货币政策不排除利率、准备金率、汇率“三率齐动”。下半年,如果通胀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货币政策则可能相机放松。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很可能采取“小步快跑”式的加息策略,引导货币政策回归常态,预计2011年将有3次以上的加息。 经济学家华生也认为,现在确实进入了加息周期,央行将用加息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组合拳的方式来达到预期效果。他表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利率市场化,而现在的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利率,央行会采用小步微调的方式提高利率直到与市场利率相符。因此,今年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再次加息。 另一方面,“减法”路线图预留的弹性空间有多大呢?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央行未对外公布2011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也未对信贷规模目标提出具体要求。会议提出,要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有报道称,央行今年将不设具体的信贷增长目标,而是将依据经济增长情况和通胀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不过,由于今年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意味着以M2为主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 二是与以往相比,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组合将更富有弹性,从而使得“减法”的步调与节奏将更富有灵活性。央行表示,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同时,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有业内人士就此认为,年内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顺序将是公开市场操作、差别准备金率;而常规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及汇率的使用频率也将有所加大。 三是宏观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以及金融行业自身的多线改革,亦为货币政策“减法”路线图预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 央行提出,2011年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完善金融法律法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此外,央行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稳步扩大对外开放。会议还提出,将继续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稳步拓宽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 种种迹象显示,在央行拟推进的多项改革计划表中,“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温度最高。“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行长周小川则在公开场合全盘托出了他的构想,使得业界对于改革的预期陡然升温。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共有多少委员?

货币政策委员会现有15名组成人员,他们是:周小川(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尤 权    国务院副秘书长胡晓炼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之鑫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 勇    财政部副部长易 纲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马建堂    国家统计局局长刘明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姜建清    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夏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http://www.pbc.gov.cn/publish/huobizhengceersi/3417/2010/20100915160456819657913/20100915160456819657913_.htmlhttp://www.pbc.gov.cn/publish/huobizhengceersi/3139/index.html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人员组成有什么特点?与美联署的相关设计先比,是否存在改进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应当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根据本条例第五条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由下列单位的人员组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二人;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一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一人;财政部副部长一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二人;金融专家一人。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现任委员周小川(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尤 权 国务院副秘书长 苏 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胡晓炼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朱之鑫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李 勇 财政部副部长 易 纲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马建堂 国家统计局局长 刘明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尚福林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吴定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蒋超良 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夏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没可比性。

1997-1998年及2007-2008年货币政策比较

中国货币政策这些年(1997-2011)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2002年 中国面临通缩压力,货币政策趋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2007年 为控制经济增长过快,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2007年6月13日 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7月至2008年底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2008年11月5日 常务会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2010年3月5日 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7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2月12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所谓“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就是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从2004年逐步调整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向社会传递出合理控制的政策信号,并在2005年宣布财政政策再次转型,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之相配合,从2003年起,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适当回收流动性,最终确定“稳中适度从紧”的政策思路。之后5年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提高利率,这些都是紧缩银根的措施,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早在去年11月初,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就曾明确表示,货币政策是短期的政策工具,经常会因使命的不同,侧重目标的不同有所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时候是扩张的,有时候是紧缩的,有时候是真正稳健的。要对应不同时期的经济背景,有不同的做法。而这正是对货币政策针对性、灵活性的解读。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撰文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是指货币政策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它意味着货币政策既要改变宽松的基调,又不能急刹车。”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成为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2010年12月24日央行首度详细披露了明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任务:控制货币总量、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优化信贷结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上指出: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胡晓炼明确表示,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与针对性“既能在经济偏热时适当紧缩,也能在经济偏冷时适当放松,有助于更加积极妥善地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她也提出明年“稳健”政策的四大任务:其一,控制好货币总量。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意味着以M2为主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只有回归常态,才能实现“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其二,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银行信贷增长要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相吻合,“特别要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从反危机特殊时期的常态应对,转向合理适度的增长。其三,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其四,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高度重视经济较快发展中存在的流动性宽松、信贷投放较大等可能积累的顺周期系统性风险隐患,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1997-1998年及2007-2008年货币政策比较

中国货币政策这些年(1997-2011)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2002年 中国面临通缩压力,货币政策趋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2007年 为控制经济增长过快,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2007年6月13日 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7月至2008年底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2008年11月5日 常务会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2010年3月5日 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7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2月12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所谓“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就是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从2004年逐步调整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向社会传递出合理控制的政策信号,并在2005年宣布财政政策再次转型,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之相配合,从2003年起,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适当回收流动性,最终确定“稳中适度从紧”的政策思路。之后5年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提高利率,这些都是紧缩银根的措施,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早在去年11月初,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就曾明确表示,货币政策是短期的政策工具,经常会因使命的不同,侧重目标的不同有所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时候是扩张的,有时候是紧缩的,有时候是真正稳健的。要对应不同时期的经济背景,有不同的做法。而这正是对货币政策针对性、灵活性的解读。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撰文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是指货币政策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它意味着货币政策既要改变宽松的基调,又不能急刹车。”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成为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2010年12月24日央行首度详细披露了明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任务:控制货币总量、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优化信贷结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上指出: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胡晓炼明确表示,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与针对性“既能在经济偏热时适当紧缩,也能在经济偏冷时适当放松,有助于更加积极妥善地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她也提出明年“稳健”政策的四大任务:其一,控制好货币总量。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意味着以M2为主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只有回归常态,才能实现“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其二,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银行信贷增长要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相吻合,“特别要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从反危机特殊时期的常态应对,转向合理适度的增长。其三,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其四,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高度重视经济较快发展中存在的流动性宽松、信贷投放较大等可能积累的顺周期系统性风险隐患,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有哪些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根据本条例第五条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由下列单位的人员组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二人;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一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一人;财政部副部长一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二人;金融专家一人。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现任委员周小川(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尤 权 国务院副秘书长 苏 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胡晓炼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朱之鑫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李 勇 财政部副部长 易 纲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马建堂 国家统计局局长 刘明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尚福林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吴定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蒋超良 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夏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有哪些?麻烦把各自的简介也说一下?谢谢

货币政策委员会现有15名组成人员,他们是:周小川(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尤 权 国务院副秘书长胡晓炼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之鑫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 勇 财政部副部长易 纲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马建堂 国家统计局局长刘明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姜建清 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夏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同组合使用对产出和利率产生什么影响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同组合使用对产出和利率产生的影响如下:1、财政货币化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利率也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在财政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宽货币并非仅仅是为了维持流行性,更是为了保证政府部门的债务发行。2、货币财政化也可以节省财政支出。货币财政化下,央行通过定向投放流动性,重点梳理特定产业的信贷传导,在不增加赤字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部分职能由货币政策承担,由于支出的主体不是政府部门,因此政府部门杠杆率的增长更加温和。扩展资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1、施政主体不同货币政策:一般是指银行政策,主要是由中央银行通过价格手段或者数量手段,执行单位一般也是各个银行或者是金融机构等;财政政策:政府机构,比如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通过税收政策等在宏观调控上和供给上进行调控。2、施政对象不同货币政策:银行等金融性机构,一般政策作用于利息率,间接作用于总产量,从而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财政政策:政府机构税收单位,一般政策直接作用于总需求,财政政策具有见效快的特点。政策效果的显著性取决于乘数效应的大小,但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

货币政策从制定执行到作后发生效用,可供选择的工具变量,中介变量以及最终变量有哪些?

对我国近期物价走势的判断杨英杰通货膨胀对一国之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有百害而无一利,这已为经济理论和各国历史经验所证明。所谓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一般性的、连续不断的物价上涨现象。一次性的或间歇的、偶尔的物价上涨皆不能称之为通货膨胀。在解释通货膨胀的理论中,有“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两种说法。但最终来说,“成本推动”还是可以由“需求拉上”来解释,因为“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所以说,通货膨胀几乎完全可以说是由需求拉上所致,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货币主义的旗手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若想控制通货膨胀,唯有控制货币供给;若想稳定物价水平,唯有稳定货币供给。一、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三个渠道货币增加从而引起需求拉上进而引起货币供应增加的变量主要有三个:一是财政赤字;二是金融赤字;三是贸易顺差。当政府财政收入收不抵支时,就会出现财政赤字。理论上,财政赤字的弥补可以通过增税、货币发行和发行国债来解决。但是,增税会抑制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对国家长期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要受到法律程序方面的限制;货币发行意味着向央行透支或借款,我国法律上不允许;而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弥补赤字则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也是当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为财政赤字筹集资金是国债最基本的职能。资料显示,自1999年以来,我国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从1998年的1.2%,一下跃上2%的台阶,在2000年至2003年的连续4年,赤字率均逼近3%这一国际警戒线,2004年稍降至2.5%。理论上说,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居民个人和国外投资者等都可以购买我国国债。过去,由于我国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承购国债,商业银行很少购买,国外投资者基本上不允许购买,所以,长期以来我国国债市场形成了以个人为主的持有者结构,个人持有量大约占60%以上。在1997年以前,由于某些原因,国有商业银行被严禁持有国债,自1997年以后,商业银行的国债持有量快速增加,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显示,到2002年5月末,商业银行所持国债已占全部国债市场总量的50.2%。目前,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成为国债市场上最主要的投资人,是我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十分充裕甚至过剩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大量持有国债的方式与财政直接向央行透支的经济效果并无重大区别。金融赤字是指,银行体系由于过度的信用扩张,使得其贷款额超过了其所吸收的存款。理论上,每家银行都应保留其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作为准备金,以供客户提取周转之用,所以其贷出去的钱不能超过其所吸收的存款。但是,如果从中央银行借款之后再贷放给其客户,或是中央银行为应付政府的庞大指出而发行太多钞票,则都会产生金融赤字。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无论利率多么低,甚至成为负利率,都没有影响居民储蓄的一路上扬,金融机构一直处于存差状态。所以说,金融赤字在我国目前暂不存在。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并不表现在加速作用上。再说贸易顺差。目前我国汇率制度实际上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贸易顺差的逐年增加也使外汇占款逐年递增。1996年外汇占款占货币供应量(M2)的比重仅为3%,而到了2003年,这一比重飙升至15.8%,短短几年间增加了5倍多,尽管2004年这一比重略降至10.9%,但2004年外汇猛增,人民银行购买外汇2067亿美元,投放基础货币占当年基础货币增加额的268%,成为货币供应量扩大的主要原因。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分析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年份 储备货币(年末) 外汇占款(年末) 当年末外汇占款占储备货币比重(%) 当年外汇占款增加占储备货币增加比重(%)1993 13147 1432 10.89 —1994 17218 4264 24.76 69.571995 20760 6511 31.36 63.441996 26889 9330 34.70 45.991997 30633 12649 41.29 88.651998 31225 13088 41.92 74.161999 33620 14061 41.82 40.632000 36491 14815 40.60 26.262001 39852 18850 47.30 120.052002 45138 22107 48.98 61.622003 52841 29842 56.48 100.422004 58856 45940 78.05 267.63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历年)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资料计算。注:储备货币就是基础货币二、“迷失的货币”与物价水平根据传统的货币数量方程MV = PY ,两边取双对数有lnM + lnV = ln P + lnY 再求微分得dM + dV = dP + dY,如果V 是稳定的即dV = 0,那么就有dM = dP + dY,也就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应该等于物价变动率和实际产出增长率之和。在经济增长率一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而一般物价水平增加甚少或不变甚至下降,只有一个原因,即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公众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也是一种物品,同其他物品一样,其价格也由供需双方即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相对力量决定。一般来说,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变化方向一致,关键在于相对变化率,如果二者变化率相同或相近,则物价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二者变化率相差较大,则物价水平会有较大的变动。如果货币供给大大超过货币需求,一般物价水平便会有上涨的趋势,即出现通货膨胀;如果货币供给大大落后于货币需求,一般物价水平便会有下降的趋势,即出现通货紧缩。一般来说,货币需求长期来说处于平稳状态,短期来说变化可能较大甚至很剧烈。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分歧其实就出自于此。货币需求增加,说明一是其增加成本不高,即利率不高,若利率较高,公众会放弃持有货币而改持价格下降的证券;二是其他投资渠道不畅。我国股票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证券市场中品种不足,都对居民货币需求行为产生影响。除了储蓄之外,恐怕投资不动产是一条主要的保值增值渠道,因此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不在于有多少投机因素,而仅仅是一种投资渠道。自1990-2003年以来的14年间,除极个别年份外,我国M1、M2 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实际经济增长率,也高于经济增长率与消费物价指数之和。特别是从1996年以来,经济增长率与消费物价指数之和相对于货币供给量(M2)平均高出8.1%,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数量相当巨大的货币供给既没有对物价产生压力也没有推动经济增长,我们可以将这部分货币称为“迷失”的货币(Missing Money)。货币迷失的途径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货币化。货币经济领域的扩大将会吸收一部分货币。2、地下经济。有学者根据各种资料得出估算结果,我国目前“地下经济”大约有国民经济10%左右的规模。3、地下金融。比如农村的民间借贷问题,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2003 年全国农户平均每户借款余额为1806 元,按两亿农户推算,全国民间金融规模大约为4000 亿元,而这其中大约有64%来自于民间借贷。还有民营企业的民间借贷问题。4、房地产市场。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已引起货币当局的高度重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频频出招,试图及早化解这一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作出巨额货币资金沉淀于房地产市场的判断。5、股票市场。由于市场发育和投资者行为不成熟,我国股票市场将货币供给转化为实际投资与消费的效率低下,甚至还成为巨大的“漏斗”,造成大量货币迷失于此而没有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领域。在我国,证券公司的资金除了一部分上缴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准备金以外,其余主要存放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记录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同业往来”账户下。通过计算“同业往来”轧差后的余额,可以估算出1998~2002年迷失于股票市场“漏斗”的货币数量分别为:2036亿元、2209.5亿元、3478.48亿元、5317.12亿元和6660.4亿元人民币。6、银行净损失。有学者估计,我国近年来“迷失”的大量资金,有相当的部分被存放在国内金融机构的金库中,被用来支撑那些可能永远不能归还的不良贷款和日见增加的金融机构的经营费用了。7、人民币外溢和资本外逃。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逐步增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已经成为“硬通货”,有相当一部分人民币退出国内流通领域。我国资本外逃的规模虽然有诸多不同的估计,但只要是从我国流出去了就会对我国的货币供给产生影响,只不过这部分资金没有经过国际收支平衡表。根据我国经济增长率和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应维持在14%-16%,货币供给(M2)增长率近几年的数据分别是:2001年为19.5%,2002年为16.9%,2003年为19.6%,2004年为14.5%。2005年我国中央银行确定的货币供给增长率是15%,应属稳健政策。但问题在于迷失的货币不会永远迷失,它总会有涌出地面的一天。一旦经济形势、公众心理预期和市场供求发生变化,迷失的货币就会不可控制地冲击实体经济。虽然形成货币冲击的具体来源不同,但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相似的,都会反映在物价水平的上涨上。因此,即使采用了力度较大的紧缩货币政策,迷失的货币喷薄而出,也会使银根紧而不缩,造成短时期内相对多的货币追逐相对少的商品,进而形成突发性通货膨胀,致使货币当局稳健的货币政策面临严峻的挑战。三、结论与政策建议我们的结论是,物价水平的上涨在近一两年内很难避免。为做到亡羊补牢,必须从现在开始,要按照实体经济增长的需要和物价水平的表现,严格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根据以上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渠道入手,一是严控财政赤字,二是加紧改革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我们认为,严控财政赤字,不能仅仅从数量上考虑,不能认为数量下来了,就说明效果达到了。关键的一点在于,要把弥补赤字的国债使用效率提高上去,此事为当务之急。国债的多寡是相对的,关键在于其使用效率,国债使用效率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货币的价格,在国内表现为利率,在国外表现为汇率。同任何商品一样,除非按人头平均分配,政府要么控制其数量,要么控制其价格,二者不可兼得。货币当局要么控制货币供给,而听任利率和汇率依据市场之需要自行调整;要么控制利率和汇率,而对货币供给的多国放任自流。我国目前的情势处于第二种状态。金融全球化乃大势所趋,我国经济亦愈来愈多地融入国际经济之中,稳定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成长至关重要,经济稳定的主要基础和表现是物价之稳定,若想稳定物价,就必须对货币供给能有很好的控制。若想对货币供给进行合理的控制,货币当局就必须要放弃对货币价格即利率与汇率的控制。利率和汇率的形成,必须由市场来决定。与利率自由化进程的加速相比,汇率制度改革顾虑重重,步伐缓慢。无论从经济学理论、国际经验还是中国的国情来考虑,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都不合时宜,也难以维系,不仅货币政策灵活性丧失,更是授人以柄。现行汇率制度对中国造成的困扰,在此轮宏观经济过热中暴露无遗。在固定汇率下,国际收支持续盈余与资本流入,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内货币与信贷的过度扩张,从而引起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事实表明,央行的对冲操作难以消除外汇储备资产迅猛增长而产生的货币供给。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主要针对所谓的过热行业,但整体经济的流动性过多才是真正症结所在。

论述题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来谈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简单地说;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具体说来,经济总量包括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两方面,社会总需求就是社会总的购买力;(即老百姓手里有多少钱,一共能购买多少商品和服务),社会总供给就是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供应量(即社会能提供多少商品和服务)。它们二者必须保持平衡,否则,就会出现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引起经济波动。因此,国家无论采用什么调控手段都是为了使它们达到平衡同时,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是违背了货币发行规律,不是多发了,就是少发了,使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实际所需要的数量不相符合,所以无论是使用货币政策也好,还是财政政策也好,都是要调节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们不要过多或过少。具体说: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状况。通货膨胀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共有现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经过长期治理,至今年年初才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动轨迹来看,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1980—1995年我国通货膨胀曾经出现过四次波峰,其产生的原因和呈现的特征也各不相同。第一次波峰是在1980年,零售物价上涨率从上年的2.0%上升为6.0%,生活费用指数增长率从上年的1.9%上升为7.5%。这次波峰的产生,主要是政府在1979—1980年期间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年均递增24.4%)和大幅度调高职工工资(年均上升16.6%),实质上是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引起了收入膨胀,进而引起消费、投资和货币膨胀。第二次波峰是在1985——1987年,通货膨胀出现温和的持续发展,零售物价上涨率保持在6.0%——8.8%之间;生活费用指数增长保持在7.0%——11.9%之间,财政对物价补贴增长率则急剧下降。这次波峰的产生主要是物资需求膨胀所引起。从消费方面看,这一阶段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21.4%,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15.1%;从投资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26.6%,工业企业生产贷款年均增长21.4%。投资膨胀带动收入和货币膨胀,使公开通货膨胀率年平均达到7.0%,主要是属于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第三次波峰是1988—1989年,通货膨胀率首次突破两位数进入奔腾似的通货膨胀。零售物价上涨率高达18.5%,生活费用指数增长达20.3%。尽管1988年国民收入较上年增长了11.4%,但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如结构失衡、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的加剧,企业和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等等,使这一时期爆发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可以说,这次通货膨胀既有结构性和需求推动的影响,又有成本推动的作用,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综合症”。因而政府不得不从1989年开始采取“双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第四次波峰是从1992年到1995年,其中1993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3.2%,1994年上升到18.0%。造成这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集资规模的急剧扩大和银行资金大规模的高速增长(1992年GNP比上年增长12.8%,1993年增长13.4%),从而出现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高物价上涨。其间,1992年——1993年上半年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1994——1995年是结构型通货膨胀。用中国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话说就是:原来的产业结构失调,经济要发展的话,有些关键性的产品短缺就严重了,造成“瓶颈”现象,带动了物价上涨,这就是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的诱生因素和具体的传递机制决定于各国独特的经济类型和制度因素;对于不同的国家说来,结构型通货膨胀不具有通用性。分析中国的结构型通货膨胀,必须从我国的经济和体制的特征来寻求原因。在中国主要是产业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其一是农业部门生产力发展滞后,农副产品长期不能满足人民需要和工业部门需要(特别是在80年代末)。其二是工业部门中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严重脱节,加工工业相对过剩,而能源材料工业严重短缺,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其三是在某些部门投资过量的同时,某些部门投资则明显不足。首先是农业投资增长明显低于其它行业,农业投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时有下降,我国农业所得到的资金支持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比极不相称。其四是非物质生产行业基本建设投资也存在着内部结构失衡。1985——1992年基建投资增长最快的是金融保险业,年平均增长27.4%,增长最慢的是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年均增长为7.2%。总的说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表现为价格不能完全给企业和消费者传递准确信号,因而价格信号对资源分配起不到应有的导向作用。同时,由于市场缺少风险机制,结果仍然是生产要素不能自由地达到有效组合,资产存量也无力调整,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失衡导致有效供给不足,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2.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治理中国通货膨胀的几点启示。由于通货膨胀是商品经济运作失衡的共有现象,它不为某种社会制度所特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次出现的通货膨胀无一不是商品经济运作严重失衡的结果。因此,从我国通货膨胀的现实状况及特点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有助于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笔者认为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启示:第一,明确控制通货膨胀的首位目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改革推进和物价稳定三者之间之关系。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治理通货膨胀、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应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对引起需求扩张和价格上升的改革(如价格、工资改革等)要积极稳妥地进行;而对于有利于抑制需求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的改革(如金融、财政、税收、投资体制的改革等)则应加快。1996年,我国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了显著成功,通胀率控制在6.6%,“软着陆”的努力已初步实现。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通胀教训告诉我们,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状况,追求速度的增长模式有可能把加速发展等同于上速度,而为了加速增长就盲目投资,形成投资膨胀,从而带来通货膨胀。因此,如何解决好既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又不致引起过高的通货膨胀率,是我们在宏观调控中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第二,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抑制投资与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化表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双膨胀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因此,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膨胀应是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政策,其具体对策就是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一是对引起投资需求膨胀的预算外资金实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投资总规模适度增长;二是坚持平衡财政收支,减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量增长的压力;三是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严格压缩和控制消费性支出比例,削减社会集团购买力,抑制消费需求的膨胀;四是建立、健全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等制度,从再分配环节压缩消费需求的膨胀。第三,实行适度扩大的货币政策,造就增加社会有效总供给的良好基础。从供给方面看我国通胀的成因在于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总需求的扩张速度。因此,在抑制总需求扩张的同时,要大力增强总供给的生产能力,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才能确保物价的长期稳定。为此,一是要增强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货币供给量在增加总供给、抑制总需求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二是要加强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三是推行倾斜或重点投资政策。通胀说到底是个货币现象,货币流通是否正常与货币政策有直接的关系。1996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说明过去两年的货币政策是成功的,只要我国能保持目前的货币政策,不放宽信贷,坚持执行1996年初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M1年增长18%、M2年增长25%的货币增量计划,那么中国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增长是完全可能的。第四,实行对工资、物价控制的收入分配政策。合理分配收入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为了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一是必须扭转目前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地向个人倾斜的格局,使职工收入做到公开化、货币化和规范化,逐步减少国家对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照顾,建立规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明确规定并实行实际工资增长必须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原则,正确确定工资与利润在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例,避免工资及利润对资产的侵蚀;三是健全和完善企业工资和奖金的使用办法,加强对企业财务和工资基金的全面监督,堵塞生产基金向消费基金转化的各种渠道;四是接受90年代价格放开的口子偏大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占80%以上的教训,要切实实行定价合理和比价合理的原则,要求定价采取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率的定价方法,并规定最高限价;同时制定合理的比价原则,避免价格轮番上涨和不合理的收入集中,特别是对于在需求压力下最易涨价且供给弹性低的基本消费品,应采取严格的价格管制,保障这类产品的价格稳定和供应;五是建立和完善对个人收入财产的累进税制度,以限制高消费倾向,并相应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第五,加大治理流通秩序的力度,适当扩大进口,利用国际市场平抑国内物价。目前,我国流通秩序混乱,反映了我国尚缺乏在市场经济中调控物价的有效机制。因此,一方面要真正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明与社会道德,鼓励合法的劳动致富和正当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法规建设,严格执行反垄断法、专利法等法规,从法制上保证经济良性运转,流通秩序井然。此外,要根据国内商品供求情况,对某些严重短缺的商品可通过扩大进口,缓和国内供求矛盾,利用国际市场来平抑国内物价。第六,把需求管理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结合起来,治理结构型的通货膨胀。技术进步缓慢和产业结构失衡也是加剧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这是1992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一个特点。有资料表明,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时,不少省、市把汽车、电子、机械、化工、冶金列为支柱产业,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这样搞下去,必将出现新一轮投资规模更大的重复建设,我国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将愈来愈突出。这个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将会对防止通货膨胀反弹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并非以单纯降低通货膨胀率为唯一目标,而是要以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为前提。因此,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复杂、长期的任务。只有不断地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制定有效的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从而保持经济的良性发展。

通货膨胀的治理(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分析)

一、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是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一旦违背了这一经济规律,过多发行货币,就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则主要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因素以及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制约等。需求拉上。这是指经济运行中社会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激增,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即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成本推动。这是指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成本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工会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和垄断行业和垄断大公司为追求垄断利润而制定的垄断价格。所以有把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分为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性通货膨胀。结构因素。除了总量因素之外,即便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也会使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对于这类通货膨胀的分析主要有两种模型。一种是以北欧一些开放经济的小国为对象的北欧模型。由于小国是世界市场上的价格接受者,世界通货膨胀从小国的开放经济部门传递到不开放经济部门,从而导致全面通货膨胀。另一种模型是以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在二元经济中资本短缺、市场化程度低、货币化程度低等结构因素的制约下,要发展经济,往往要靠赤字预算、多发货币来积累资金,从而带动物价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如果以消费物价总水平变动作为通货膨胀的代表性指标,那么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需求拉上性的,但是成本推进、结构失调、制度变革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不合理提价行为等因素也形成了促使物价全面上升的强大合力,所以,应该说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种因素混合的。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通货膨胀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物价上涨的不平衡造成各生产部门和企业利润分配的不平衡使经济中的一些稀有资源转移到非生产领域,造成资源浪费,妨碍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货膨胀妨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由于币值不稳和易变货币不能知识表现价值,市场价格信号紊乱,不利于再生产的进行。其次,通货膨胀使生产性投资减少,不利于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预期的物价上涨回促使社会消费增加、社会储蓄减少,从而缩减了社会投资、制约生产的发展。2.通货膨胀对 流通的影响通货膨胀打破了流通领域原有的平衡,使正常的流通受阻。通货膨胀会鼓励企业大量囤积商品,人为加剧市场的供求矛盾。而且由于币值的降低,潜在的货币购买力就会转化为实际的货币购买力,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也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改变了原有的收入分配的比例和原有的财富占有比例。依靠固定收入的人群在整体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变小了。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人也受到损害。通货膨胀哈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效应”把居民、企业持有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发行货币的政府部门。货币供应总量增加使社会总名义收入增加,社会实际总收入不会增加。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消费支出倾向,必然回引起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变化。4.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通货膨胀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这意味这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物价上涨的不平衡性和市场上囤积居奇和投机活动的盛行使一般消费着受到的损失更大。三、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由于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有相当的不利影响,所以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平抑通货膨胀。主要的治理措施有: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 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3.增加商品有效 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4.其他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

如何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解决通货膨胀

简单地说;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具体说来,经济总量包括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两方面,社会总需求就是社会总的购买力;(即老百姓手里有多少钱,一共能购买多少商品和服务),社会总供给就是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供应量(即社会能提供多少商品和服务)。它们二者必须保持平衡,否则,就会出现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引起经济波动。因此,国家无论采用什么调控手段都是为了使它们达到平衡同时,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是违背了货币发行规律,不是多发了,就是少发了,使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实际所需要的数量不相符合,所以无论是使用货币政策也好,还是财政政策也好,都是要调节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们不要过多或过少。具体说: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状况。通货膨胀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共有现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经过长期治理,至今年年初才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动轨迹来看,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1980—1995年我国通货膨胀曾经出现过四次波峰,其产生的原因和呈现的特征也各不相同。第一次波峰是在1980年,零售物价上涨率从上年的2.0%上升为6.0%,生活费用指数增长率从上年的1.9%上升为7.5%。这次波峰的产生,主要是政府在1979—1980年期间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年均递增24.4%)和大幅度调高职工工资(年均上升16.6%),实质上是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引起了收入膨胀,进而引起消费、投资和货币膨胀。第二次波峰是在1985——1987年,通货膨胀出现温和的持续发展,零售物价上涨率保持在6.0%——8.8%之间;生活费用指数增长保持在7.0%——11.9%之间,财政对物价补贴增长率则急剧下降。这次波峰的产生主要是物资需求膨胀所引起。从消费方面看,这一阶段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21.4%,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15.1%;从投资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26.6%,工业企业生产贷款年均增长21.4%。投资膨胀带动收入和货币膨胀,使公开通货膨胀率年平均达到7.0%,主要是属于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第三次波峰是1988—1989年,通货膨胀率首次突破两位数进入奔腾似的通货膨胀。零售物价上涨率高达18.5%,生活费用指数增长达20.3%。尽管1988年国民收入较上年增长了11.4%,但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如结构失衡、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的加剧,企业和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等等,使这一时期爆发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可以说,这次通货膨胀既有结构性和需求推动的影响,又有成本推动的作用,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综合症”。因而政府不得不从1989年开始采取“双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第四次波峰是从1992年到1995年,其中1993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3.2%,1994年上升到18.0%。造成这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集资规模的急剧扩大和银行资金大规模的高速增长(1992年GNP比上年增长12.8%,1993年增长13.4%),从而出现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高物价上涨。其间,1992年——1993年上半年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1994——1995年是结构型通货膨胀。用中国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话说就是:原来的产业结构失调,经济要发展的话,有些关键性的产品短缺就严重了,造成“瓶颈”现象,带动了物价上涨,这就是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的诱生因素和具体的传递机制决定于各国独特的经济类型和制度因素;对于不同的国家说来,结构型通货膨胀不具有通用性。分析中国的结构型通货膨胀,必须从我国的经济和体制的特征来寻求原因。在中国主要是产业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其一是农业部门生产力发展滞后,农副产品长期不能满足人民需要和工业部门需要(特别是在80年代末)。其二是工业部门中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严重脱节,加工工业相对过剩,而能源材料工业严重短缺,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其三是在某些部门投资过量的同时,某些部门投资则明显不足。首先是农业投资增长明显低于其它行业,农业投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时有下降,我国农业所得到的资金支持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比极不相称。其四是非物质生产行业基本建设投资也存在着内部结构失衡。1985——1992年基建投资增长最快的是金融保险业,年平均增长27.4%,增长最慢的是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年均增长为7.2%。总的说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表现为价格不能完全给企业和消费者传递准确信号,因而价格信号对资源分配起不到应有的导向作用。同时,由于市场缺少风险机制,结果仍然是生产要素不能自由地达到有效组合,资产存量也无力调整,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失衡导致有效供给不足,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2.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治理中国通货膨胀的几点启示。由于通货膨胀是商品经济运作失衡的共有现象,它不为某种社会制度所特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次出现的通货膨胀无一不是商品经济运作严重失衡的结果。因此,从我国通货膨胀的现实状况及特点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有助于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笔者认为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启示:第一,明确控制通货膨胀的首位目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改革推进和物价稳定三者之间之关系。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治理通货膨胀、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应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对引起需求扩张和价格上升的改革(如价格、工资改革等)要积极稳妥地进行;而对于有利于抑制需求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的改革(如金融、财政、税收、投资体制的改革等)则应加快。1996年,我国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了显著成功,通胀率控制在6.6%,“软着陆”的努力已初步实现。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通胀教训告诉我们,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状况,追求速度的增长模式有可能把加速发展等同于上速度,而为了加速增长就盲目投资,形成投资膨胀,从而带来通货膨胀。因此,如何解决好既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又不致引起过高的通货膨胀率,是我们在宏观调控中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第二,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抑制投资与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化表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双膨胀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因此,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膨胀应是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政策,其具体对策就是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一是对引起投资需求膨胀的预算外资金实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投资总规模适度增长;二是坚持平衡财政收支,减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量增长的压力;三是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严格压缩和控制消费性支出比例,削减社会集团购买力,抑制消费需求的膨胀;四是建立、健全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等制度,从再分配环节压缩消费需求的膨胀。第三,实行适度扩大的货币政策,造就增加社会有效总供给的良好基础。从供给方面看我国通胀的成因在于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总需求的扩张速度。因此,在抑制总需求扩张的同时,要大力增强总供给的生产能力,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才能确保物价的长期稳定。为此,一是要增强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货币供给量在增加总供给、抑制总需求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二是要加强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三是推行倾斜或重点投资政策。通胀说到底是个货币现象,货币流通是否正常与货币政策有直接的关系。1996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说明过去两年的货币政策是成功的,只要我国能保持目前的货币政策,不放宽信贷,坚持执行1996年初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M1年增长18%、M2年增长25%的货币增量计划,那么中国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增长是完全可能的。第四,实行对工资、物价控制的收入分配政策。合理分配收入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为了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一是必须扭转目前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地向个人倾斜的格局,使职工收入做到公开化、货币化和规范化,逐步减少国家对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照顾,建立规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明确规定并实行实际工资增长必须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原则,正确确定工资与利润在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例,避免工资及利润对资产的侵蚀;三是健全和完善企业工资和奖金的使用办法,加强对企业财务和工资基金的全面监督,堵塞生产基金向消费基金转化的各种渠道;四是接受90年代价格放开的口子偏大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占80%以上的教训,要切实实行定价合理和比价合理的原则,要求定价采取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率的定价方法,并规定最高限价;同时制定合理的比价原则,避免价格轮番上涨和不合理的收入集中,特别是对于在需求压力下最易涨价且供给弹性低的基本消费品,应采取严格的价格管制,保障这类产品的价格稳定和供应;五是建立和完善对个人收入财产的累进税制度,以限制高消费倾向,并相应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第五,加大治理流通秩序的力度,适当扩大进口,利用国际市场平抑国内物价。目前,我国流通秩序混乱,反映了我国尚缺乏在市场经济中调控物价的有效机制。因此,一方面要真正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明与社会道德,鼓励合法的劳动致富和正当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法规建设,严格执行反垄断法、专利法等法规,从法制上保证经济良性运转,流通秩序井然。此外,要根据国内商品供求情况,对某些严重短缺的商品可通过扩大进口,缓和国内供求矛盾,利用国际市场来平抑国内物价。第六,把需求管理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结合起来,治理结构型的通货膨胀。技术进步缓慢和产业结构失衡也是加剧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这是1992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一个特点。有资料表明,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时,不少省、市把汽车、电子、机械、化工、冶金列为支柱产业,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这样搞下去,必将出现新一轮投资规模更大的重复建设,我国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将愈来愈突出。这个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将会对防止通货膨胀反弹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并非以单纯降低通货膨胀率为唯一目标,而是要以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为前提。因此,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复杂、长期的任务。只有不断地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制定有效的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从而保持经济的良性发展。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同组合使用对产出和利率产生什么影响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同组合使用对产出和利率产生的影响如下:1、财政货币化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利率也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在财政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宽货币并非仅仅是为了维持流行性,更是为了保证政府部门的债务发行。2、货币财政化也可以节省财政支出。货币财政化下,央行通过定向投放流动性,重点梳理特定产业的信贷传导,在不增加赤字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部分职能由货币政策承担,由于支出的主体不是政府部门,因此政府部门杠杆率的增长更加温和。扩展资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1、施政主体不同货币政策:一般是指银行政策,主要是由中央银行通过价格手段或者数量手段,执行单位一般也是各个银行或者是金融机构等;财政政策:政府机构,比如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通过税收政策等在宏观调控上和供给上进行调控。2、施政对象不同货币政策:银行等金融性机构,一般政策作用于利息率,间接作用于总产量,从而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财政政策:政府机构税收单位,一般政策直接作用于总需求,财政政策具有见效快的特点。政策效果的显著性取决于乘数效应的大小,但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

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是主要的,求解答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三个: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再贴现率。  (1)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相对于存款的比例,这一比例是法定又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向市场投放的货币量,也能通过货币乘数来降低基础货币的派生能力,存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当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时,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以前及目前我国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  (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是买卖政府债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债券来控制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也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货币流通量。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向商业银行出售国债,可以回笼商业银行资金降低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出售国债的行为会引起国债价格下降,也就是国债利率提高,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利率也提高,从而增加货币持有成本及融资成本从而紧缩市场的货币需求及供给。反之则相反。(西方国家及未来我国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  (3)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融资难度。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将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从而减少基础货币的供给,达到紧缩市场货币供给的目的。  不知您是否满意。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

中央银行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1.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3.再贴现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拓展资料: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中央银行产生背景:(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扩大,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面对当时状况,资产阶级政府开始从货币制度上寻找原因,企图通过发行银行券来控制、避免和挽救频繁的经济危机。(3)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也逐步兴盛起来。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在推动欧洲大陆的货币兑换商转变成商业银行的同时也加速了新银行的涌现。(4)货币信用与经济关系普遍化。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促使资本主义银行信用业蓬勃发展。(5)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为中央银行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观要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有哪些

  财政政策工具的内容x0dx0a  (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x0dx0a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x0dx0a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x0dx0a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x0dx0a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x0dx0a  (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x0dx0a  一是排挤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x0dx0a  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x0dx0a  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x0dx0a  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x0dx0a  (4)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x0dx0ax0dx0a  财政政策工具的类型x0dx0a  ①财政措施:主要指税收、财政支出。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能够及时、稳定、可靠地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x0dx0a  政府可以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调整,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当社会总需求水平低于总供给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减少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剩的情况下,政府则采取减少财政支出,相对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x0dx0a  政府还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影响和改变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实现政府的财政目标。x0dx0a  ②财政信用措施。 财政信用措施指政府运用信用原则所采取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筹集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的手段。主要有公债、财政贷款(周转金)。x0dx0a  公债是财政筹集资金、调节经济、实现预定的财政目标的手段。x0dx0a  财政贷款(周转金)是财政按照信用原则分配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形式上看,财政贷款属于信用范畴,内容上看,财政贷款不同于一般的银行贷款。x0dx0a  ③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的稳定器,指在经济中能够自动地趋向于抵消总需求变化的政策工具与活动。其特征是对总需求的调节是自动的,不需要人们预先作出判断和采取措施,它可以自行发挥作用,减轻需求水平的波动,进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x0dx0a  自动稳定器主要包括累进的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x0dx0a  ④相机抉择的稳定器。 相机抉择的稳定器是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其特征是不能自动地发挥作用,而是靠人们对客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再相机决定所要采取的相应财政措施。相机抉择的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规定等。x0dx0ax0dx0a  财政政策工具特性x0dx0a  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x0dx0a  1.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通过增税和减税两个方面来发挥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的,具有如下特点:(1)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决策时滞较长。一国政府的税收增减都是通过调整税法来实现的,而税法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政治程序才能通过、付诸实施的。(2)对于政府来说减税容易增税难,增税易遭到纳税人的反对。(3)税收直接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而且是无偿的永久性的影响。当政府以增加税收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时,实质是将资金从个人或企业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如果政府所扩大的支出效率不高或无效益时,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是双重的。(4)政府的减税政策是通过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现的,而这又依赖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政府来说是不确定因素。x0dx0a  2.公共工程支出政策。 政府人为地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更多地承担民间不愿意或在萧条年份不愿意投资的工程,可以扩大总需求,有助于经济复苏。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积累性强。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的结果往往是形成若干公共投资项目,可供居民长时期消费,具有积累性质,容易受到注重财政生产性的国家的青睐。(2)效率低下的可能性大。由于投资于公共工程的目的是刺激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决策往往比较仓促,公共工程本身是否必要就成了问题。(3)时滞长。一个工程的建设期间少则一两年,多则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往往是用在劳动力和原材料上的开支还没有花出去之前,经济的形势就有可能变化了,使财政政策由逆调节变成顺调节,加大了经济波动的不稳定。(4)公共工程政策是中央政府动用地方性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均衡,形成地区间新的不平衡。x0dx0a  公共工程是一种地方性公共品,本应由地方政府投资。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刺激需求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建设某些公共工程,实质是用全国的资金为某些地方供给公共品,负担了本该由该地方政府支出的建设项目,结果是各地方争项目、争投资,增大了投资的风险,并会出现新的苦乐不均现象。因此,公共工程政策工具一定要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协调配合。x0dx0a  3.政府消耗性支付政策 政府消耗性支付政策是指政府直接购买劳务和消费品并用于当期,如增加政府雇员,提高雇员工资,扩大办公设备的购买,等等。这一政策手段具有如下特点:(1)与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相比,其时滞短。(2)与转移支出政策相比,其公平性差。如增加政府雇员工资与增加失业人员的救济金相比,前者会扩大就业者与无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果同时同比例提高二者的收入,对需求的影响就取决于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就单个消费者来说,其边际消费倾向与他的个人偏好相关;就消费者群体来说,我们则要从其年龄、职业、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与一国的其他同等素质的劳动者比较,如果政府雇员的实际收入(业余收入、灰色收入甚至是黑色收入均应包括在内)并不低,则这种支出对需求的刺激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3)这一政策的效率取决于政府工作的效率。如政府是否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机构,雇用那么多的人员,政府雇员的工资是否已经足够的高,办公设施是否已经足够的好,等等。正如艾莎所言,发展中国家政府机构本身有膨胀的倾向,这是由于私人大公司并不像工业化国家那样重要,低工资的政府雇员身份本已让人羡慕不已,普遍地不分功绩贡献地提高工资对机构膨胀倾向有刺激作用。(4)政府雇员工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有重要的影响。一是因为“熟练技术人员(医生、工程师等)较之高级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更有可能移民,因为前者享有广泛得多的海外市场。”二是任何部门劳动者工资的提高都会不同程度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特别是政府雇员工资的提高对社会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也相当于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线,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理性的企业宁可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对扩大就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5)消耗性支出特别是政府雇员提高工资的资金来源应该是税收,避免用政府举债收入,这是由政府活动本身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性决定的。x0dx0a  4.转移支付政策 转移支付政策是通过政府为企业、个人或下级政府提供无偿资金援助,以调节社会分配和生产的政策。如对居民的补助,对企业的投资补助、限价补助、进出口补助等,都会直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或保证企业利润的提高。这一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功能较强。转移支出本身具有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政府增加对低收入者的支出,可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2)转移支付政策对需求的扩张作用更大。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要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补贴支出,对社会总需要的刺激作用更大。(3)积累性差。转移支付资金转化为积累资金的可能性要比上述两项支出政策要小,其用于消费的部分将更大。(4)对需求的影响与受益者的层次关系重大。如从年龄结构看,通常年轻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中年人其次,老年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低。x0dx0a  财政支出政策还以倍数扩张的乘数效应对经济产生影响,政府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组合的支出政策。同时也需要与税收政策等密切配合,发挥出较好的政策效果。x0dx0a  5.公债政策。 公债发行是财政部门的重要事项,但发行公债要对金融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重大的冲击。在公债的如何发行、何时发行、发行条件等问题上,需要注意如下因素:首先是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特别是社会闲置资金对公债的需求;其次是金融状况,如信贷规模、利率、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再次是政府的应债能力,特别是在社会对国债需求空间较大的情况下,更要避免出现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局面。公债本身是一种直接信用,可以避免间接信用过度所导致的金融风险。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它也会变成一种间接的融资渠道,如商业银行选择公债为资金的主要“贷放”对象时,间接融资所固有的问题便有可能在此产生。x0dx0ax0dx0a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x0dx0ax0dx0a  一、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x0dx0a  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x0dx0a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x0dx0a  ②再贴现政策x0dx0a  ③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 “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x0dx0ax0dx0a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x0dx0a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x0dx0a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x0dx0a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x0dx0a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x0dx0a  ④优惠利率;x0dx0a  ⑤预缴进口保证金;x0dx0a  ⑥其它政策工具。x0dx0a  三、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x0dx0a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x0dx0a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x0dx0a  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x0dx0ax0dx0a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货币政策工具】x0dx0a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x0dx0a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x0dx0a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x0dx0a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x0dx0a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x0dx0a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x0dx0a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x0dx0a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x0dx0a  【释义】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x0dx0a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本法第三条的规定,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要控制一般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从而控制货币供应,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了调节金融,稳定货币,中央银行要运用经济手段,同时辅之以行政手段,控制和调节市场的信贷数量。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我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又称经常性、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 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例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2. 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 3. 公开市场业务。所谓“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2005年7月21日晚,人民银行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事宜发出公告:一是从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二是2005年7月21日19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三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波动幅度不超过千分之三。本次汇率制度改革对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今后货币政策工作实施的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而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要实现的宏观经济目标,主要有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就业充分、国际收支平衡。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那些传统 的、经常运用的、能对整体经济运行发生影响 的工具。如再贴现、存款准备金、分开市场业 务。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金融机构 的再贴现率的升降,来调节信贷规模与数量。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新赋予的 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和其他金 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来降低 或增加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能力, 从而达到收缩或扩充社会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公开市场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 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扩大或收缩信用,调节货币 供应量。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那些只起到 加强或改进货币政策对特殊领域作用的工具。 它包括优惠利率、证券保证金管理、消费者信 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预交输人保证金, 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等。①优惠利 率: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某一时期国家经济发展 的重点,对与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部门、行业 等制订并实行较低的贴现利率或放款利率。优 惠利率大都在不发达国家运用。②证券保证金 管理。是指为防止证券投机,中央银行对证券 市场实行信用管理,规定购买证券要缴纳的保 证金比率。保证金比率是指证券购买者在购买 证券时必须支付现款的比率。③消费信用管 理。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 费品的销售融资所予以的控制。①不动产信用 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就一般商业银行对客户购 房贷款的额度和分期付款等规定的限制性措 施。⑤预缴输人保证金。是指要求进口商必须 将其进口所需资金的一部分,在指定期限内存 人中央银行。⑥直接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基于 质与量的信用管制目的,依据有关法令对商业 银行创造的各种直接干预措施的总称,包括贷 款总额上限控制、有选择的信贷控制和利率上 限控制。⑦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及一 般信用控制以外的各种控制方法。主要有道义 劝说(亦称“窗口指导”)、公开宣传、君子协 定等。 3.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尖银行 以行政命令方式,直接对商业银行及其他接受 存款金融机构进行管理控制。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下:常规工具①存款准备金制度②再贴现政策③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 “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选择工具①消费者信用控制;货币政策工具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③不动产信用控制;④优惠利率;⑤特种存款补充工具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新工具2013年11月6日,我国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这一工具。所谓常备借贷便利就是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流动性需求,通过资产抵押的方式向中央银行申请授信额度的一种更加直接的融资方式。由于常备借贷便利提供的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一对一”的模式,因此,这种货币操作方式更像是定制化融资和结构化融资。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特点:一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二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是如何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一利率.二存款准备金率三央票正,逆回购操作 一利率 利率(interest rate),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 。 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 reserve), 存款准备金率 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三央票 全称为中央银行票据 ⒈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弥补公开市场操作的现券不足引入中央银行票据后,央行可以利用票据或回购及其组合,进行"余额控制、双向操作",对中央银行票据进行滚动操作,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增强了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⒉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国际上一般采用短期的国债收益率作为该国基准利率。但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财政部发行的国债绝大多数是三年期以上的,短期国债市场存量极少。在财政部尚无法形成短期国债滚动发行制度的前提下,由央行发行票据,在解决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同时,利用设置票据期限可以完善市场利率结构,形成市场基准利率。 ⒊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目前,中国货币市场的工具很少,由于缺少短期的货币市场工具,众多机构投资者只能去追逐长期债券,带来债券市场的长期利率风险。央行票据的发行将改变货币市场基本没有短期工具的现状,为机构投资者灵活调剂手中的头寸、减轻短期资金压力提供重要工具。

何为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建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当准备金制度普遍实行,中央银行拥有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权力之后,就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而且是最猛烈的工具。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撕所作的政策性规定。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再贴现率的决定、调整。这种作用主要着眼于短期,调整货币供给量,由于再贴现率在利率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这种调整也具有告示效应。另一方面是对申请再贴现的资格的规定。其作用着眼于长期,主要能改变资金流向。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 operation)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请问货币政策有哪三大工具?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三大工具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存款准备金制度指银行中部金融机构为确保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而准备的存款。银行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率。2.再贴现政策再分配是指将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贴现获得的未到期票据转移到银行中部。对银行,中部来说,再贴现是指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真实货币并扩大货币供应。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就是卖出贴现票据,解决资金的暂时短缺整个再贴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与银行中部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的转让过程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银行中部通过买入或卖出吸收基础货币的有价值的证券,货币来调整货币供应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买卖证券不同,银行中央政府买卖证券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扩展资料一、货币政策三大工具的特点1.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势是有利于银行中央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并能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总量和结构。2.公开市场操作有以下优势:第一,央行可以及时操作,买卖任何规模的有价值的证券,将银行体系的储备货币和基础货币准确控制在合理水平。第二,公开市场操作没有“通知效应”,不会造成误解和混乱。第三,银行中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收益率或其他证券,的利率,因此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3.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缺点是:一是效果太大;其次,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影响。二、货币政策三大工具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强制商业银行留下的存款不能贷出。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将减少或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减少或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再贴现率:商业银行从央行借款的成本如果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将增加,因此他们将增加准备金以应对客户提款等紧急事件,从而尽可能避免从央行借款。增加储备意味着资金的可贷性降低,经济中的资金减少。所以提高再贴现利率会减少经济中的货币量。公开市场操作:第一,央行出售手中的债券,以收回更多的经济资金;第二,央行印刷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债券,增加了经济中的货币量。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可以迅速改变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倍数和货币乘数,以调控货币供给量。但该工具的效果过于猛烈,不宜经常使用。◆调整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商业银行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量→ 货币供给总量;改变再贴现资格的条件→改变资金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门经济。但该工具的主动性差、调节作用有限◆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有价证券:一方面直接增减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 影响有价证券价格→调节社会信用量。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和缓、告示效应好、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有条件的 。(2) 选择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 ◆消费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进行限制,并随时根据市场的状况加以调整,目的在于控制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量,抑制过度的投机。◆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房地产投机和泡沫。 ◆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如出口工业、农业等,所采取的鼓励性措施。◆预缴进口保证金:是指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过快增长。(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类是属于直接信用控制,主要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制及信用配额、规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一类属于间接信用控制,如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金融调控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并解释如何使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

宏观财政政策1、含义:宏观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2、分类: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3、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主要包括:(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根据央行定义,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从学术角度,它大体可以分为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价格工具集中体现在利率或汇率水平的调整上。数量工具则更加丰富,如公开市场业务的央行票据、准备金率调整等,它聚焦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整。供参考。

货币政策三大法宝的使用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2、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rate)存款货币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亦然。3、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其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扩展资料: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稳定物价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衡量物价稳定与否,从各国的情况看,通常使用的指标有三个:一是GNP(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它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为对象,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二是消费物价指数,它以消费者日常生活支出为对象,能较准确地反映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三是批发物价指数,它以批发交易为对象,能较准确地反映大宗批发交易的物价变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通货膨胀以外,还有一些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因素。这个限度的确定,各个国家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另外,传统习惯也有很大的影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有哪些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扩张性货币政策控制工具1.大幅度调降法定存款准备率2.大幅度调降央行再贴现利率3.积极从事公开市场操作(如人行入市做回购放出资金)选择性扩张货币政策控制工具1.调高证券市场融资比例与融券比例2.延长银行消费贷款还本付息年限3.道德劝说,鼓励银行多放款,少计较风险4.开放部分禁制贷款项目,或扩大信用额度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哪些?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可以迅速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倍数和货币乘数,以调控货币供给量。但该工具的效果过于猛烈,不宜经常使用。 ◆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增加→商业银行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量减少→ 货币供给总量减少提高再贴现率会改变再贴现资格的条件→改变资金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门经济。◇但该工具的主动性差、调节作用有限◆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直接减少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 卖出有价证券会降低有价证券价格→调节社会信用量。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和缓、告示效应好、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有条件的 。

央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

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也被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他们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拓展资料】一、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方法: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调节方法:存款准备率及法定准备的构成与应保持的限额,对银行的资产负债比率及经营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存款准备率提高,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多吸收存款以保持原有的资产规模,或收缩贷款、减少投资、出售债权以适应被压缩的可用资金规模。中央银行通过增大或降低存款准备率来调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伸缩,以达到稳定通货的政策目的,因而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项有效工具。2.再贴现政策的调节方法:现代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都把再贴现作为控制信用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3.公开市场业务的调节方法: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由中央银行充分控制其规模,中央银行有相当大的主动权;公开市场业务是灵活的,多买少卖,多卖少买都可以,对货币供应既可以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具有较大的弹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时效性强,当中央银行发出购买或出售的意向时,交易立即可以执行,参加交易的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金相应发生变化;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经常、连续地操作,必要时还可以逆向操作,由买入有价证券转为卖出有价证券,使该项政策工具不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大的波动。二、中央银行其它的货币政策工具:1.选择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一)消费者信用控制;(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三)不动产信用控制;(四)优惠利率;(五)特种存款。2.补充工具: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一)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二)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下述哪一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

下述哪一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为:C.公债。这是《金融与财政》的考题。中央银行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1.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3.再贴现: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拓展资料: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的优缺点

1、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效果: ① 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②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 ③ 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 ④ 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 ① 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 ② 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2、 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做的政策规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时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效果: ① 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改变货币供给总量; ② 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并能够改变资金流向。局限性: ① 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 ② 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 ③ 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3、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效果:①主动性强,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动进行操作; ②灵活性高,买卖数量、方向可以灵活控制;③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④影响范围广。局限性:①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②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市场上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③必须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

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1、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2、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3、利率政策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依据客观经济条件和经济政策目标制订的关于利率方面的各种制度、法令和条例的总称。4、汇率政策指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汇率的升降来控制进出口及资本流动以达到国际收支均衡之目的。扩展资料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6种,其作用与意义如下:①公开业务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②存款准备金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③银行贷款运用再贷款政策、再贴现政策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④利率政策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⑤汇率政策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国际贸易,平衡国际收支。⑥常备借贷便利工具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什么?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的总体操作原则是逆经济周期,熨平经济周期。如果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即增长速度太快或者通货膨胀率很高,则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即提高存准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回笼货币。如果流动性不足,经济发展乏力,则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降低存准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投放货币。拓展资料: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调节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主要措施有七个方面:第一,控制货币发行。第二,控制和调节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第五,调整再贴现率。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分别是如何影响货币供应量的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1.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当经济处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使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利息率上升,促使投资减少,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当经济处于增长过慢、投资锐减不景气的状态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放市场,使货币流通量增加,导致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长,使总需求扩大。 2. 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反之,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3. 再贴现。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央行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来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反之,则为宽松性货币政策。

下列不属于货币政策主要工具的是()。

【答案】:B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变动税率属于财政政策。

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就其效果而言,它往往能迅速达到预定的中介目标,甚至预期的最终目标,但它将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往往引起经济的剧烈动荡,如频繁调整也将使商业银行很难进行适当的流动性管理,因此它的运用往往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因此,不适合微调,也不能经常使用。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既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对信贷结构的调整也有一定效果,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产生“告示作用”。此外,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防止金融恐慌,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在运用此项工具时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决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将决定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该决策的反应;而且再贴现率的调整有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并可能会引起公众误解;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政策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特别是政府证券),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在于: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由中央银行自己控制;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可以适时适量地按任何规模进行调节;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操作迅速,不会有延误。当然,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有其缺陷,主要是对大众预期的影响和商业银行强制性影响比较微弱。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有哪些

  财政政策工具的内容  (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  (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  一是排挤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  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  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  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  (4)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  财政政策工具的类型  ①财政措施:主要指税收、财政支出。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能够及时、稳定、可靠地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调整,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当社会总需求水平低于总供给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减少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剩的情况下,政府则采取减少财政支出,相对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还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影响和改变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实现政府的财政目标。  ②财政信用措施。 财政信用措施指政府运用信用原则所采取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筹集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的手段。主要有公债、财政贷款(周转金)。  公债是财政筹集资金、调节经济、实现预定的财政目标的手段。  财政贷款(周转金)是财政按照信用原则分配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形式上看,财政贷款属于信用范畴,内容上看,财政贷款不同于一般的银行贷款。  ③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的稳定器,指在经济中能够自动地趋向于抵消总需求变化的政策工具与活动。其特征是对总需求的调节是自动的,不需要人们预先作出判断和采取措施,它可以自行发挥作用,减轻需求水平的波动,进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自动稳定器主要包括累进的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④相机抉择的稳定器。 相机抉择的稳定器是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其特征是不能自动地发挥作用,而是靠人们对客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再相机决定所要采取的相应财政措施。相机抉择的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规定等。  财政政策工具特性  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1.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通过增税和减税两个方面来发挥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的,具有如下特点:(1)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决策时滞较长。一国政府的税收增减都是通过调整税法来实现的,而税法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政治程序才能通过、付诸实施的。(2)对于政府来说减税容易增税难,增税易遭到纳税人的反对。(3)税收直接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而且是无偿的永久性的影响。当政府以增加税收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时,实质是将资金从个人或企业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如果政府所扩大的支出效率不高或无效益时,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是双重的。(4)政府的减税政策是通过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现的,而这又依赖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政府来说是不确定因素。  2.公共工程支出政策。 政府人为地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更多地承担民间不愿意或在萧条年份不愿意投资的工程,可以扩大总需求,有助于经济复苏。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积累性强。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的结果往往是形成若干公共投资项目,可供居民长时期消费,具有积累性质,容易受到注重财政生产性的国家的青睐。(2)效率低下的可能性大。由于投资于公共工程的目的是刺激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决策往往比较仓促,公共工程本身是否必要就成了问题。(3)时滞长。一个工程的建设期间少则一两年,多则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往往是用在劳动力和原材料上的开支还没有花出去之前,经济的形势就有可能变化了,使财政政策由逆调节变成顺调节,加大了经济波动的不稳定。(4)公共工程政策是中央政府动用地方性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均衡,形成地区间新的不平衡。  公共工程是一种地方性公共品,本应由地方政府投资。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刺激需求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建设某些公共工程,实质是用全国的资金为某些地方供给公共品,负担了本该由该地方政府支出的建设项目,结果是各地方争项目、争投资,增大了投资的风险,并会出现新的苦乐不均现象。因此,公共工程政策工具一定要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协调配合。  3.政府消耗性支付政策 政府消耗性支付政策是指政府直接购买劳务和消费品并用于当期,如增加政府雇员,提高雇员工资,扩大办公设备的购买,等等。这一政策手段具有如下特点:(1)与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相比,其时滞短。(2)与转移支出政策相比,其公平性差。如增加政府雇员工资与增加失业人员的救济金相比,前者会扩大就业者与无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果同时同比例提高二者的收入,对需求的影响就取决于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就单个消费者来说,其边际消费倾向与他的个人偏好相关;就消费者群体来说,我们则要从其年龄、职业、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与一国的其他同等素质的劳动者比较,如果政府雇员的实际收入(业余收入、灰色收入甚至是黑色收入均应包括在内)并不低,则这种支出对需求的刺激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3)这一政策的效率取决于政府工作的效率。如政府是否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机构,雇用那么多的人员,政府雇员的工资是否已经足够的高,办公设施是否已经足够的好,等等。正如艾莎所言,发展中国家政府机构本身有膨胀的倾向,这是由于私人大公司并不像工业化国家那样重要,低工资的政府雇员身份本已让人羡慕不已,普遍地不分功绩贡献地提高工资对机构膨胀倾向有刺激作用。(4)政府雇员工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有重要的影响。一是因为“熟练技术人员(医生、工程师等)较之高级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更有可能移民,因为前者享有广泛得多的海外市场。”二是任何部门劳动者工资的提高都会不同程度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特别是政府雇员工资的提高对社会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也相当于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线,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理性的企业宁可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对扩大就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5)消耗性支出特别是政府雇员提高工资的资金来源应该是税收,避免用政府举债收入,这是由政府活动本身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性决定的。  4.转移支付政策 转移支付政策是通过政府为企业、个人或下级政府提供无偿资金援助,以调节社会分配和生产的政策。如对居民的补助,对企业的投资补助、限价补助、进出口补助等,都会直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或保证企业利润的提高。这一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功能较强。转移支出本身具有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政府增加对低收入者的支出,可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2)转移支付政策对需求的扩张作用更大。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要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补贴支出,对社会总需要的刺激作用更大。(3)积累性差。转移支付资金转化为积累资金的可能性要比上述两项支出政策要小,其用于消费的部分将更大。(4)对需求的影响与受益者的层次关系重大。如从年龄结构看,通常年轻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中年人其次,老年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低。  财政支出政策还以倍数扩张的乘数效应对经济产生影响,政府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组合的支出政策。同时也需要与税收政策等密切配合,发挥出较好的政策效果。  5.公债政策。 公债发行是财政部门的重要事项,但发行公债要对金融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重大的冲击。在公债的如何发行、何时发行、发行条件等问题上,需要注意如下因素:首先是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特别是社会闲置资金对公债的需求;其次是金融状况,如信贷规模、利率、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再次是政府的应债能力,特别是在社会对国债需求空间较大的情况下,更要避免出现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局面。公债本身是一种直接信用,可以避免间接信用过度所导致的金融风险。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它也会变成一种间接的融资渠道,如商业银行选择公债为资金的主要“贷放”对象时,间接融资所固有的问题便有可能在此产生。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  一、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  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 “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④优惠利率;  ⑤预缴进口保证金;  ⑥其它政策工具。  三、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释义】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本法第三条的规定,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要控制一般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从而控制货币供应,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了调节金融,稳定货币,中央银行要运用经济手段,同时辅之以行政手段,控制和调节市场的信贷数量。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及其各自作用的特点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再贴现特点:1.短期性。中央银行提供的贷款以短期为主,再贴现票据一般在3~6个月左右,最长不超过1年。   2.官方性。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不同于市场利率随供求变化而变化。3.标准性或示范性。再贴现率在利率体系中是基础利率,其变动表示中央银行正在采取的措施和经济景气的变化,有一种告示效应。 利率的特点:1.利率调整可以及时反映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   2.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变动的风险小;   3.有助于金融机构及时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规模及企业融资决策;   4.有助于中央银行及时了解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的特点:(一)操作工具多样化(二)灵活性和前瞻性三)市场利率成为主要的关注指标(四)发行央行票据仍然是主体操作工具 窗口指导的特点:以限制贷款增加额为特征的窗口指导,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虽非法律规定,只是劝告性指导,但由于这种指导来自享有很高信誉和权威的中央银行,实际上带有很大程度的强制性。如果民间金融机构不听从指导,尽管不承担法律责任,但最终要承受因此带来的其他方面的经济制裁。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什么?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三大工具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存款准备金制度指银行中部金融机构为确保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而准备的存款。银行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率。2.再贴现政策再分配是指将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贴现获得的未到期票据转移到银行中部。对银行,中部来说,再贴现是指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真实货币并扩大货币供应。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就是卖出贴现票据,解决资金的暂时短缺整个再贴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与银行中部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的转让过程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银行中部通过买入或卖出吸收基础货币的有价值的证券,货币来调整货币供应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买卖证券不同,银行中央政府买卖证券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扩展资料一、货币政策三大工具的特点1.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势是有利于银行中央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并能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总量和结构。2.公开市场操作有以下优势:第一,央行可以及时操作,买卖任何规模的有价值的证券,将银行体系的储备货币和基础货币准确控制在合理水平。第二,公开市场操作没有“通知效应”,不会造成误解和混乱。第三,银行中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收益率或其他证券,的利率,因此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3.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缺点是:一是效果太大;其次,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影响。二、货币政策三大工具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强制商业银行留下的存款不能贷出。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将减少或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减少或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再贴现率:商业银行从央行借款的成本如果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将增加,因此他们将增加准备金以应对客户提款等紧急事件,从而尽可能避免从央行借款。增加储备意味着资金的可贷性降低,经济中的资金减少。所以提高再贴现利率会减少经济中的货币量。公开市场操作:第一,央行出售手中的债券,以收回更多的经济资金;第二,央行印刷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债券,增加了经济中的货币量。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哪三大工具?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这三大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将有望在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全部亮相,共同为实现今年的货币政策目标发挥作用。 三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同时出现,特别是再贴现首次登台,这无疑在历年属于首次,意味着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调控以数量为主,转为数量与利率并重。一些商业银行人士对此评价认为。 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是央行三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进程和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限制,其中只有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成为近年来央行所选用的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组合。 就在去年,央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组合为,研究运用存款准备金、差别存款准备、公开市场操作的合理组合,增强数量调控能力。与去年相比,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组合进一步完备,在原两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基础上,增加了再贴现,使三大操作工具全部进入组合名单。同时,对货币政策组合的运用,也由去年的研究转变为加强和协调配合,这意味着这三项工具今年不仅将进入实战,而且将在操作中进行互补。 毫无疑问,三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同时出现,完善了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在目前货币政策操作的敏感期间,具有重要意义。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其中央行对再贴现这项工具的运用应引起市场的关注,因为这项工具的运用,建立了央行与市场之间常效对话平台,将有效传导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对于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意义重大。 另外值得注意是,春节后由央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共同主办的《金融时报》就曾经在该报的评论员文章中提出要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建立适时动态调整再贴现率等中央银行利率机制,完善市场利率监测体系,提高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 从各货币政策工具在今年所承担的工作量上看,公开市场操作的担子仍然不轻。在三大工具的功能描述中,央行对其功能定位着墨颇多,并且进一步指出,在有效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和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的同时,将发挥其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 在三大工具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曾被喻为最具杀伤力武器。然而,业内人士认为,从央行对其今年的定位来看主要是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强化对金融机构正向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意味着,对不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将区别对待,有升也有降,不会构成全面的流动性紧缩。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回答如下: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除此之外,还有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控制等。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即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窗口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种政策工具也被称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事实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还有其他两种,即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很多。各国中央银行一般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加以选择和运用。与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与国家经济的运行的影响不是全局性的而是局部性的,但也可以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有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和消费者信用控制。

货币政策的三个工具及对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的影响是什么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又称经常性、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1.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例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3.公开市场业务。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

简述宏观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法定存款准备金。运用:(1)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面买卖政府的有价证券。如果经济过热需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那么中央银行会在公开市场上面出售有价证券,从而把资金回收回来,这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果是扩张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会在公开市场上面买进有价证券,这样就把资金投放到市场当中,从而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从而刺激经济发展。(2)调节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行为。普通企业到银行拿着未到期的票据兑现这叫贴现,商业银行拿着未到期的票据到中央银行去兑现这是再贴现,再贴现率越高,商业银行能贴回来的现金就越少,意思就是贴现率越高,贴现之后的现金额比票面到期金额少得越多。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抑制经济发展,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再贴现率,刺激经济发展,扩张性货币政策。(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之后必须留出来一部分,不能把所有的存款都拿去放贷,这样会有风险的。留多少,就靠这个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商业银行要留出来的准备金就越多,能被用来放贷的资金就越少,这样就可以抑制经济,因此,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相反,如果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经率,那商业银行就有更多的钱可以拿去放贷了,社会的投资增加,促进经济发展了,这样就是扩张的货币政策了。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那些传统 的、经常运用的、能对整体经济运行发生影响 的工具。如再贴现、存款准备金、分开市场业 务。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金融机构 的再贴现率的升降,来调节信贷规模与数量。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新赋予的 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和其他金 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来降低 或增加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能力, 从而达到收缩或扩充社会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公开市场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 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扩大或收缩信用,调节货币 供应量。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那些只起到 加强或改进货币政策对特殊领域作用的工具。 它包括优惠利率、证券保证金管理、消费者信 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预交输人保证金, 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等。①优惠利 率: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某一时期国家经济发展 的重点,对与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部门、行业 等制订并实行较低的贴现利率或放款利率。优 惠利率大都在不发达国家运用。②证券保证金 管理。是指为防止证券投机,中央银行对证券 市场实行信用管理,规定购买证券要缴纳的保 证金比率。保证金比率是指证券购买者在购买 证券时必须支付现款的比率。③消费信用管 理。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 费品的销售融资所予以的控制。①不动产信用 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就一般商业银行对客户购 房贷款的额度和分期付款等规定的限制性措 施。⑤预缴输人保证金。是指要求进口商必须 将其进口所需资金的一部分,在指定期限内存 人中央银行。⑥直接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基于 质与量的信用管制目的,依据有关法令对商业 银行创造的各种直接干预措施的总称,包括贷 款总额上限控制、有选择的信贷控制和利率上 限控制。⑦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及一 般信用控制以外的各种控制方法。主要有道义 劝说(亦称“窗口指导”)、公开宣传、君子协 定等。 3.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尖银行 以行政命令方式,直接对商业银行及其他接受 存款金融机构进行管理控制。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有哪些?

  财政政策工具的内容x0dx0a  (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x0dx0a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x0dx0a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x0dx0a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x0dx0a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x0dx0a  (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x0dx0a  一是排挤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x0dx0a  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x0dx0a  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x0dx0a  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x0dx0a  (4)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x0dx0ax0dx0a  财政政策工具的类型x0dx0a  ①财政措施:主要指税收、财政支出。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能够及时、稳定、可靠地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x0dx0a  政府可以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调整,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当社会总需求水平低于总供给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减少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剩的情况下,政府则采取减少财政支出,相对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x0dx0a  政府还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影响和改变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实现政府的财政目标。x0dx0a  ②财政信用措施。 财政信用措施指政府运用信用原则所采取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筹集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的手段。主要有公债、财政贷款(周转金)。x0dx0a  公债是财政筹集资金、调节经济、实现预定的财政目标的手段。x0dx0a  财政贷款(周转金)是财政按照信用原则分配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形式上看,财政贷款属于信用范畴,内容上看,财政贷款不同于一般的银行贷款。x0dx0a  ③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的稳定器,指在经济中能够自动地趋向于抵消总需求变化的政策工具与活动。其特征是对总需求的调节是自动的,不需要人们预先作出判断和采取措施,它可以自行发挥作用,减轻需求水平的波动,进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x0dx0a  自动稳定器主要包括累进的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x0dx0a  ④相机抉择的稳定器。 相机抉择的稳定器是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其特征是不能自动地发挥作用,而是靠人们对客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再相机决定所要采取的相应财政措施。相机抉择的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规定等。x0dx0ax0dx0a  财政政策工具特性x0dx0a  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x0dx0a  1.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通过增税和减税两个方面来发挥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的,具有如下特点:(1)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决策时滞较长。一国政府的税收增减都是通过调整税法来实现的,而税法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政治程序才能通过、付诸实施的。(2)对于政府来说减税容易增税难,增税易遭到纳税人的反对。(3)税收直接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而且是无偿的永久性的影响。当政府以增加税收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时,实质是将资金从个人或企业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如果政府所扩大的支出效率不高或无效益时,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是双重的。(4)政府的减税政策是通过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现的,而这又依赖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政府来说是不确定因素。x0dx0a  2.公共工程支出政策。 政府人为地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更多地承担民间不愿意或在萧条年份不愿意投资的工程,可以扩大总需求,有助于经济复苏。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积累性强。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的结果往往是形成若干公共投资项目,可供居民长时期消费,具有积累性质,容易受到注重财政生产性的国家的青睐。(2)效率低下的可能性大。由于投资于公共工程的目的是刺激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决策往往比较仓促,公共工程本身是否必要就成了问题。(3)时滞长。一个工程的建设期间少则一两年,多则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往往是用在劳动力和原材料上的开支还没有花出去之前,经济的形势就有可能变化了,使财政政策由逆调节变成顺调节,加大了经济波动的不稳定。(4)公共工程政策是中央政府动用地方性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均衡,形成地区间新的不平衡。x0dx0a  公共工程是一种地方性公共品,本应由地方政府投资。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刺激需求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建设某些公共工程,实质是用全国的资金为某些地方供给公共品,负担了本该由该地方政府支出的建设项目,结果是各地方争项目、争投资,增大了投资的风险,并会出现新的苦乐不均现象。因此,公共工程政策工具一定要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协调配合。x0dx0a  3.政府消耗性支付政策 政府消耗性支付政策是指政府直接购买劳务和消费品并用于当期,如增加政府雇员,提高雇员工资,扩大办公设备的购买,等等。这一政策手段具有如下特点:(1)与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相比,其时滞短。(2)与转移支出政策相比,其公平性差。如增加政府雇员工资与增加失业人员的救济金相比,前者会扩大就业者与无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果同时同比例提高二者的收入,对需求的影响就取决于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就单个消费者来说,其边际消费倾向与他的个人偏好相关;就消费者群体来说,我们则要从其年龄、职业、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与一国的其他同等素质的劳动者比较,如果政府雇员的实际收入(业余收入、灰色收入甚至是黑色收入均应包括在内)并不低,则这种支出对需求的刺激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3)这一政策的效率取决于政府工作的效率。如政府是否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机构,雇用那么多的人员,政府雇员的工资是否已经足够的高,办公设施是否已经足够的好,等等。正如艾莎所言,发展中国家政府机构本身有膨胀的倾向,这是由于私人大公司并不像工业化国家那样重要,低工资的政府雇员身份本已让人羡慕不已,普遍地不分功绩贡献地提高工资对机构膨胀倾向有刺激作用。(4)政府雇员工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有重要的影响。一是因为“熟练技术人员(医生、工程师等)较之高级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更有可能移民,因为前者享有广泛得多的海外市场。”二是任何部门劳动者工资的提高都会不同程度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特别是政府雇员工资的提高对社会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也相当于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线,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理性的企业宁可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对扩大就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5)消耗性支出特别是政府雇员提高工资的资金来源应该是税收,避免用政府举债收入,这是由政府活动本身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性决定的。x0dx0a  4.转移支付政策 转移支付政策是通过政府为企业、个人或下级政府提供无偿资金援助,以调节社会分配和生产的政策。如对居民的补助,对企业的投资补助、限价补助、进出口补助等,都会直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或保证企业利润的提高。这一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功能较强。转移支出本身具有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政府增加对低收入者的支出,可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2)转移支付政策对需求的扩张作用更大。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要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补贴支出,对社会总需要的刺激作用更大。(3)积累性差。转移支付资金转化为积累资金的可能性要比上述两项支出政策要小,其用于消费的部分将更大。(4)对需求的影响与受益者的层次关系重大。如从年龄结构看,通常年轻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中年人其次,老年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低。x0dx0a  财政支出政策还以倍数扩张的乘数效应对经济产生影响,政府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组合的支出政策。同时也需要与税收政策等密切配合,发挥出较好的政策效果。x0dx0a  5.公债政策。 公债发行是财政部门的重要事项,但发行公债要对金融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重大的冲击。在公债的如何发行、何时发行、发行条件等问题上,需要注意如下因素:首先是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特别是社会闲置资金对公债的需求;其次是金融状况,如信贷规模、利率、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再次是政府的应债能力,特别是在社会对国债需求空间较大的情况下,更要避免出现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局面。公债本身是一种直接信用,可以避免间接信用过度所导致的金融风险。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它也会变成一种间接的融资渠道,如商业银行选择公债为资金的主要“贷放”对象时,间接融资所固有的问题便有可能在此产生。x0dx0ax0dx0a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x0dx0ax0dx0a  一、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x0dx0a  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x0dx0a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x0dx0a  ②再贴现政策x0dx0a  ③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 “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x0dx0ax0dx0a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x0dx0a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x0dx0a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x0dx0a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x0dx0a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x0dx0a  ④优惠利率;x0dx0a  ⑤预缴进口保证金;x0dx0a  ⑥其它政策工具。x0dx0a  三、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x0dx0a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x0dx0a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x0dx0a  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x0dx0ax0dx0a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货币政策工具】x0dx0a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x0dx0a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x0dx0a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x0dx0a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x0dx0a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x0dx0a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x0dx0a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x0dx0a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x0dx0a  【释义】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x0dx0a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本法第三条的规定,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要控制一般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从而控制货币供应,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了调节金融,稳定货币,中央银行要运用经济手段,同时辅之以行政手段,控制和调节市场的信贷数量。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什么?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的总体操作原则是逆经济周期,熨平经济周期。如果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即增长速度太快或者通货膨胀率很高,则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即提高存准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回笼货币。如果流动性不足,经济发展乏力,则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降低存准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投放货币。拓展资料: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调节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主要措施有七个方面:第一,控制货币发行。第二,控制和调节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第五,调整再贴现率。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他们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量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应答时间:2022-01-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下列不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

【答案】:D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①存款准备金率,即商业银行必须按规定把自己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②再贴现率,即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贴现票据时被扣除的利息和票面额的比率;③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简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三个: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再贴现率。  (1)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相对于存款的比例,这一比例是法定又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向市场投放的货币量,也能通过货币乘数来降低基础货币的派生能力,存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当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时,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以前及目前我国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  (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是买卖政府债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债券来控制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也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货币流通量。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向商业银行出售国债,可以回笼商业银行资金降低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出售国债的行为会引起国债价格下降,也就是国债利率提高,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利率也提高,从而增加货币持有成本及融资成本从而紧缩市场的货币需求及供给。反之则相反。(西方国家及未来我国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  (3)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融资难度。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将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从而减少基础货币的供给,达到紧缩市场货币供给的目的。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哪些三种?它们是如何调节货币量的?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一国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主要的货币政策手段有:(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实施方法: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放市场。这样,一方面出售债权的企业和家庭得到货币,将它存入商业银行,增加银行存款,通过货币创造乘数作用使存款货币成倍增加,使利息率降低;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还会导致债券价格提高,使利息率下降。利息率下降会引起投资增加,从而有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上升。反之,在通货膨胀时期,采取相反做法会抑制与消除通货膨胀。(2)调整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是由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具体做法:在经济衰退时,降低法定准备率,使银行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的扩大,使收入、就业和价格都提高。在通货膨胀时,提高法定准备率,使银行减少可创造的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压缩总需求,使收入、就业和价格都降低。(3)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具体做法: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采取降低再贴现率措施,可促使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贴现,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刺激投资需求。反之,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要提高再贴现率,限制给商业银行借款,使商业银行减少贷款,于是货币供给减少,利息率提高,抑制投资以及总需求,消除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及操作方法

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存款准备金制度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展资料货币政策的使用当货币政策边际效用递减,因此央行会慎用降息降准这样的货币政策工具,而更倾向于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保持市场流动性,以及利用中期借贷便利与常备借贷便利,这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短期流动性。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有回购、现券交易以及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三个品种。央行回购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者都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吞吐货币的行为。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货币政策工具

什么叫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建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当准备金制度普遍实行,中央银行拥有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权力之后,就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而且是最猛烈的工具。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撕所作的政策性规定。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再贴现率的决定、调整。这种作用主要着眼于短期,调整货币供给量,由于再贴现率在利率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这种调整也具有告示效应。另一方面是对申请再贴现的资格的规定。其作用着眼于长期,主要能改变资金流向。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 operation)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货币政策包括哪些政策工具?

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展资料: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第二,从货币市场的均衡情况来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第三,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会影响政策效果。第四,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例如,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利率浮动,本币会升值,出口会受到抑制,进口会受刺激,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在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来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什么?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的总体操作原则是逆经济周期,熨平经济周期。如果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即增长速度太快或者通货膨胀率很高,则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即提高存准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回笼货币。如果流动性不足,经济发展乏力,则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降低存准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投放货币。拓展资料: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调节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主要措施有七个方面:第一,控制货币发行。第二,控制和调节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第五,调整再贴现率。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也被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他们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拓展资料】一、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方法: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调节方法:存款准备率及法定准备的构成与应保持的限额,对银行的资产负债比率及经营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存款准备率提高,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多吸收存款以保持原有的资产规模,或收缩贷款、减少投资、出售债权以适应被压缩的可用资金规模。中央银行通过增大或降低存款准备率来调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伸缩,以达到稳定通货的政策目的,因而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项有效工具。2.再贴现政策的调节方法:现代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都把再贴现作为控制信用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3.公开市场业务的调节方法: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由中央银行充分控制其规模,中央银行有相当大的主动权;公开市场业务是灵活的,多买少卖,多卖少买都可以,对货币供应既可以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具有较大的弹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时效性强,当中央银行发出购买或出售的意向时,交易立即可以执行,参加交易的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金相应发生变化;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经常、连续地操作,必要时还可以逆向操作,由买入有价证券转为卖出有价证券,使该项政策工具不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大的波动。二、中央银行其它的货币政策工具:1.选择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一)消费者信用控制;(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三)不动产信用控制;(四)优惠利率;(五)特种存款。2.补充工具: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一)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二)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

中央银行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1.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 3.再贴现 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拓展资料: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中央银行产生背景:(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扩大,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面对当时状况,资产阶级政府开始从货币制度上寻找原因,企图通过发行银行券来控制、避免和挽救频繁的经济危机。(3)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也逐步兴盛起来。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在推动欧洲大陆的货币兑换商转变成商业银行的同时也加速了新银行的涌现。(4)货币信用与经济关系普遍化。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促使资本主义银行信用业蓬勃发展。(5)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为中央银行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观要求。

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

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1、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2、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3、利率政策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依据客观经济条件和经济政策目标制订的关于利率方面的各种制度、法令和条例的总称。4、汇率政策指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汇率的升降来控制进出口及资本流动以达到国际收支均衡之目的。扩展资料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6种,其作用与意义如下:①公开业务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②存款准备金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③银行贷款运用再贷款政策、再贴现政策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④利率政策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⑤汇率政策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国际贸易,平衡国际收支。⑥常备借贷便利工具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货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的工具有哪些?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2013年11月6日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并正式发布今年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分别包括哪些?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公开市场。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再贷款)政策和信贷政策四种。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是指通过资产价格变化,影响微观主体的财务成本和收入预期,使得微观主体根据宏观调控信号调控自己行为(例如调整汇率)。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控制货币供应数量的调控工具,基本由中央银行进行主导调控,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来调控宏观经济(例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冻结部分流动货币,反之则增加流动货币的数量)。

目前我国主要运用哪些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主要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分别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以及公开市场政策。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从而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政策措施。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定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

什么是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建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当准备金制度普遍实行,中央银行拥有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权力之后,就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而且是最猛烈的工具。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撕所作的政策性规定。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再贴现率的决定、调整。这种作用主要着眼于短期,调整货币供给量,由于再贴现率在利率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这种调整也具有告示效应。另一方面是对申请再贴现的资格的规定。其作用着眼于长期,主要能改变资金流向。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 operation)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调节和控制货币数量和价格的措施和方针的总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三种一般性政策工具(经常使用而且会对整个经济造成影响,主要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OMO,再贴现政策)和选择性地政策工具(对某些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机制)

货币政策的相关工具

货币政策的运用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总的来说,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策略手段。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有主要的一般性的工具、选择性的工具和补充性工具等。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存在三个缺陷:一是当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可以变动其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消法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一剂“猛药”;三是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存款货币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推而实现,成效较慢、时滞较长。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往往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而不将其当作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2、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rate)再贴现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就广义而言,再贴现政策并不单纯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也包括中央银行向存款货币银行提供的其他放款业务。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包括中央银行掌握的其他基准利率,如其对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利率等),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亦然。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相比,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要大一些、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但是,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却操纵在存款货币银行手中,因为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票据以取得信用支持,仅是存款货币银行融通资金的途径之一,存款货币银行还有其他的诸如出售证卷、发行存单等融资方式。因此,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的态度。3、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其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 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都属于对货币总量的调节,以影响整个宏观经济。在这些一般性政策工具以外,还可以有选择的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其中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使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卷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过度投机。比如可以规定一定比例的证券保证金,并随时根据证券市场状况进行调整。 1.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和最低限制、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和最低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如1980年以前美国的Q条例。2.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创造。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存款货币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或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负责人面谈,劝告其遵守政府政策并自动采取贯彻政策的相应措施。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存款货币银行提出信贷的增减建议。若存款货币银行不接受,中央银行将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可以减少其贷款的额度,甚至采取停止提供信用等制裁措施。窗口指导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影响力往往比较大。间接信用指导的优点是较为灵活,但是要起作用,必须是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有较高的地位,并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利和手段。

一般性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一般性货币政策有三种: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与公开市场操作。A 存款准备金政策:指中央银行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影响货币供给的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存款总额,也就是说,银行不能把用户的所有存款贷出,而必须留有一定比率的准备金,而这个比率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如果市场上货币供应量过大,即产生通胀,则需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限制银行房贷额度,降低对市场的货币供给。B 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从而控制对市场的货币供给。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贴现”,就是个人在手中票据(通俗点说,就是别人给你打的欠条)在未到期前,你需要现金,于是个人将票据转让给银行后,银行扣除利息后,付给你现金。“再贴现”就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进行票据转让。所以”再贴现率“也就是,中央银行扣除的“利息率”。如果再贴现率提高,则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成本就会上升,于是贷款规模就会变小,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向社会中的企业的贷款规模。所以当通胀来临时,中央银行一般采取提高再贴现率的做法,以缩小货币供给。C 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这里一般是指政府短期债券),这样可以达到货币回笼或者发放的效果。当面临通胀时,中央银行可以采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一般我们看到的就是发放国债(老头老太在银行门口排队买的),从而将社会中流通的货币回笼,以减小货币供给,抑制通胀。事实上,以上这三种政策的本质就在于通过不同手段紧缩货币供给,从而抑制通货膨胀。(至于为什么紧缩货币供给可以抑制通胀,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但你可以把这个结论视为一个常识)

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哪些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可以迅速改变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倍数和货币乘数,以调控货币供给量。但该工具的效果过于猛烈,不宜经常使用。◆调整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商业银行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量→ 货币供给总量;改变再贴现资格的条件→改变资金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门经济。但该工具的主动性差、调节作用有限。◆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有价证券:一方面直接增减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 影响有价证券价格→调节社会信用量。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和缓、告示效应好、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有条件的 。(2) 选择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消费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进行限制,并随时根据市场的状况加以调整,目的在于控制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量,抑制过度的投机。◆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房地产投机和泡沫。◆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如出口工业、农业等,所采取的鼓励性措施。◆预缴进口保证金:是指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过快增长。(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类是属于直接信用控制,主要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制及信用配额、规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一类属于间接信用控制,如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货币政策有哪几种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可以迅速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倍数和货币乘数,以调控货币供给量。但该工具的效果过于猛烈,不宜经常使用。 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增加→商业银行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量减少→ 货币供给总量减少 提高再贴现率会改变再贴现资格的条件→改变资金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门经济。 但该工具的主动性差、调节作用有限 三、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直接减少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 卖出有价证券会降低有价证券价格→调节社会信用量。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和缓、告示效应好、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有条件的 。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您好,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2013年11月6日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并正式发布今年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1.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3.再贴现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拓展资料: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政策、汇率政策、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

货币政策三大法宝具体如下: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2、再贴现政策: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其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货币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等不同的政策,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目的。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增加货币供给,由此引起利率降低,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有几种工具?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三大工具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存款准备金制度指银行中部金融机构为确保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而准备的存款。银行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率。2.再贴现政策再分配是指将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贴现获得的未到期票据转移到银行中部。对银行,中部来说,再贴现是指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真实货币并扩大货币供应。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就是卖出贴现票据,解决资金的暂时短缺整个再贴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与银行中部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的转让过程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银行中部通过买入或卖出吸收基础货币的有价值的证券,货币来调整货币供应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买卖证券不同,银行中央政府买卖证券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扩展资料一、货币政策三大工具的特点1.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势是有利于银行中央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并能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总量和结构。2.公开市场操作有以下优势:第一,央行可以及时操作,买卖任何规模的有价值的证券,将银行体系的储备货币和基础货币准确控制在合理水平。第二,公开市场操作没有“通知效应”,不会造成误解和混乱。第三,银行中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收益率或其他证券,的利率,因此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3.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缺点是:一是效果太大;其次,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影响。二、货币政策三大工具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强制商业银行留下的存款不能贷出。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将减少或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减少或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再贴现率:商业银行从央行借款的成本如果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将增加,因此他们将增加准备金以应对客户提款等紧急事件,从而尽可能避免从央行借款。增加储备意味着资金的可贷性降低,经济中的资金减少。所以提高再贴现利率会减少经济中的货币量。公开市场操作:第一,央行出售手中的债券,以收回更多的经济资金;第二,央行印刷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债券,增加了经济中的货币量。

请论述货币政策三种工具的涵义

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并通过变动货币供给米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和总需求,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水平的政策。货币政策可以分为打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种基本类型。扩张性货币政策也称松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进而刺激私人投资和总需求增加的方法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的而实行的扩张经济的政策。因此,与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样,扩张性货币政策也是通常在GDP山现负缺口,失业增加的时候被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也称紧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进而减少私人投资,抑制总需求的方法来达到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稳定价格水平的目的而实行的紧缩经济的政策。因此,同紧缩性财政政策一样, 紧缩性货币政策通常也是在GDP出现正缺口,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被采用。货币政策有三个重要政策工具: -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再贴现率,三是公开市场业务。上述三个货币政策L具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通常被称为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再贷款、信贷政策和汇率政策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日标。其中,存款准备金、冉贴现及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有效、最常用的货币政策手段,被称为货币政策“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也就是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比率将存款的一部分放入人民银行指定的帐户中,剩余的存款才能发放贷款。例如,某个银行如果吸收了100万元存款,.它要按照7.5%的比率将7.5万元存在中央银行,那么,它最多只能向客户贷款92.5万元(100-100x7.5%),这个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人民银行就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米控制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并调控货币供应量。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也就是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比率将存款的一部分放入人民银行指定的帐户中,剩余的存款才能发放贷款。例如,某个银行如果吸收了100万元存款,它要按照7. 5%的比率将7.5万元存在中央银行,那么,它最多只能向客户贷款92.5万元(100-100x7. 5%),这个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人民银行就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米控制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并调控货币供应量。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的利率,也就是商业银行再贴现的成本来调节商业银行手中的资金。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商业银行增加放款,也叮以用有吸引力的条件主动购买商业银行手中术到期的票据,增加其资金。如果再贴现的利息提高,就相当于再贴现的成本提高,也就相当于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相应的收缩资金,反之,如果再贴现成本下降,就是成为人民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过程。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来投放和回收资金,如果市场上的钱多了,央行就卖出国债等有价证券,回收资金;如果市场上的钱少了,央行就买回国债等有价证券,投放资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t:有较强的主动性,因此,这成为目前央行吞吐货币的主要渠道。

什么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可以迅速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倍数和货币乘数,以调控货币供给量。但该工具的效果过于猛烈,不宜经常使用。 ◆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增加→商业银行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量减少→ 货币供给总量减少提高再贴现率会改变再贴现资格的条件→改变资金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门经济。◇但该工具的主动性差、调节作用有限◆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直接减少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 卖出有价证券会降低有价证券价格→调节社会信用量。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和缓、告示效应好、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有条件的 。

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

最基本的有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常用的有向政府贷款

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抑制需求的增加。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期间,一般要通过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要通过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