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

介绍几个价值型股票,金融危机钢铁是不是被低估了?

  钢铁不是被低估 而是价值回归 现在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很多公司要整合重组,没有优势的企业将被淘汰! 现在钢铁现状是减产又减价 利润大减 甚至亏损09年并不看好 但现在已经到底部了 但要上涨 还得要等行业转暖 也许要到09年下半年了 期间个股当然还是有机会的 比如龙头以及要重组题材的个股 需要自己去挖掘  新能源有什么股可以用浏览行情的软件看的  早就分好类了 下面推荐几个  新能源行业:09年投资策略---买入新能源 推荐5股  www.eastmoney.com 2008-12-26 14:08 王静 李青 宏源证券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U001000be 全球金融形势的恶化,根源于能源结构无法支持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能源的紧缺与价格的高涨,金融危机与能源价格回落只是矛盾激发的一种表现,要想恢复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稳定平衡的格局,需用更为有效和合理的方式来充分利用现有的能源,并进一步寻求新的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  U001000be 奥巴马政府的新政中,对新能源做出了极大的倾斜。提出到2012 年,美国发电量的1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今后5 年内,仅美国市场的太阳能发电设备需求量将是2007 年全年新增容量的5.8 倍。这将是非常大的市场需求,会给新能源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预测未来五年光伏产业的增长率仍将在至少30%以上。  U001000be 风电将逐渐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亚洲及美国是未来三年风电市场增长的主要来源。今后国内风机市场的国有化率将继续逐步提高,国内风机企业将分享新能源带来的效益增长。  U001000be 新能源将使汽车摆脱“油”的瓶颈。奥巴马的政策,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等节能汽车,将起到极大的推广作用。中国即将出台的燃油税政策,也将不断扩大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的国内市场。  U001000be CDM 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使碳排放交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为发展中国家寻求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在未来的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重点公司推荐  拓日新能(002218)  公司是目前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A 股上市的唯一公司,2004-2007 年公司以薄膜电池为主营,连续四年国内薄膜电池出口第一。今后的业绩增长来源于公司25MW 薄膜电池募投项目的建设,以及乐山产业园50MW 晶体硅电池项目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薄膜电池产能将增长250%,晶体硅电池产能将增长1000%。考虑到产能的逐渐释放,以及欧元汇率下降造成的收益降低,保守估计未来三年公司的收益增长在60%以上,我们预计2008 年和2009 年公司的EPS 分别为0.46 元及1.06 元,给予“买入”评级。  精工科技(002006)  公司主要从事建材机械、纺织机械、工程机械、专用车以及太阳能光伏设备的研制、生产与销售。多晶硅铸锭炉项目是公司的主要利润增长点。2009 年开始多晶硅原料项目产能将猛烈释放,全国产量达到10000 吨以上,这将导致对于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的需求猛增,市场缺口巨大。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公司研制的JJL240 型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已签单71 台,实现销售24 台。JJL500 型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的研发试制已完成,且签单18 台。预计未来三年,公司铸锭炉项目的利润增长将达到50%以上。我们预测2008 年和2009 年的EPS 分别为0.07 元和0.10 元,给予“增持”评级。  湘电股份(600416)  公司利用自身在电机上的几十年的积淀,逐渐摸索,稳健经营,为公司风电业务的长远发展储备了较为丰厚的风电订单,累计销售合同金额已达30 亿元。2008 年由于受到关键零部件供应的制约,公司的产量受到限制。公司已与与全球第三大轴承公司美国Timken 合资组建公司,生产国内风机制造较为紧缺的大型风电主轴承。预计2009 年,随着公司直驱永磁电机、风电主轴承等关键零部件自我配套体系与能力的逐渐形成,进入规模化产销的风电业务将开始真正贡献利润。目前公司交流电机、水泵、直流电机组成的三大主业产销形势良好,预计从2009 年开始,公司利润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08 年和2009 年的EPS 分别为0.30 元和0.45 元,给予“增持”评级。  天威保变(600550)  在公司的主营变压器业务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公司持有四川新光硅业35.66%的股份,在多晶硅价格高涨的2008 年,将给公司带来不菲的收益,即使明年多晶硅价格开始回落,依然也能保持一定的利润。公司持有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25.99%的股份,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天威英利业绩逐年提高,2009 年将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如公司进一步增持天威英利的股份,将扩大公司的收益来源。另外,公司控股95%新筹建的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公司持股49%的乐电天威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0 吨多晶硅的项目、以及公司控股51%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津年产3000 吨多晶硅项目等正在加紧建设中,待项目建成投产,公司新能源产业的规模、效益、整体水平都将再上新台阶。我们预计,公司2008 年和2009 年的EPS 分别为0.91元和1.25 元。给予“买入”评级。  科力远(600478)  公司主要以大功率镍材料二次电池为主,目前产能达到500 万平方米/年,排名全球行业第一,公司泡沫镍电池具有核心技术,连续泡沫镍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公司泡沫镍业务占据全球40%左右市场份额。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内,随着国际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逐步扩大,公司的整体业绩还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整体收益的增长将在30%以上,我们预测公司2008 年和2009 年的EPS 分别为0.25 元和0.35 元,给予“增持”评级。

金融危机下,我国哪些行业或将受益?

权威回答: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为了不使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影响我国,防止我国经济总体收缩,GDP下滑,及时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大举措,各部门、各地也紧锣密鼓地推出一系列相应配套措施。国家层面的投资达到4万亿人民币,加上各地方的配套投资约为10万亿人民币。透过这些措施可以发现:国内一些重要行业将在应对危机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实施中迎来重要发展机遇。首先钢铁水泥行业被“激活”钢铁、水泥等行业无疑是这次扩大内需政策实施中“受惠最多”的行业。今年以来中国钢铁业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在经历上半年的红火之后,从下半年起,受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作用,钢铁需求大幅减少,价格急跌。 9月,全国钢铁企业亏损面高达30%左右,10月,亏损面更是急剧扩大。据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约需投资10万亿元。“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曾诚分析说,按照去年单位投资耗钢量计算,10万亿元的投资将带来至少6亿吨的钢材需求。这将有助于钢铁生产企业、经销商和下游用户信心的提升,促使市场逐步止跌企稳。 从钢材品种上看,这些政策出台对建材产品的正面影响较大,但对侧重于汽车、家电等行业的冷热轧产品,直接需求刺激则并不明显。而由于中小型钢铁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的建筑钢材比例较大,在这一轮投资中将明显受益。 人们注意到,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将刺激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间接推动钢铁业的发展;取消部分钢材的出口关税,则对缓解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具有重要作用。与钢铁业类似,在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的带动下,国内水泥等行业将被有效“激活”,获得新的重要发展机遇。其次交通基础建设“全面大提速” 这次国家拟订的涉及约10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铁路、民航、公路等交通基础产业所占据的巨大份额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针对目前拉动内需新形势,今年年底前,有34个准备充分的铁路建设项目有可能被批复,规模达3800亿元。明年计划完成投资将达到6000亿元,拟安排新开工项目约70个,其中客运专线项目14个,区际通道、煤运通道及地区开发性项目31个,改建铁路等路网协调性项目25个。另外,根据客货运输需要和新建铁路投产情况,未来4年计划安排机车车辆购置投资5000亿元。随着各个项目的陆续实施、完成,预计未来3年至5年内,中国铁路的几大客运专线将全线贯通。 在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强劲的经济拉动效应将日渐显现:按照2009年铁路完成工程投资6000亿元安排,根据定额水平测算,可以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消耗钢材2000万吨,水泥12000万吨,对GDP的拉动为1.5%。 在公路建设方面,有力的投入将同样带来快速的发展。据了解,明后两年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将达到1万亿元水平。公路建设将分为三个方面:高速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扩大国道、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其三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一大批机场建设项目将很快实施。中国民航局负责人表示,中国民航局正在组织制定扩大内需的方案和措施,加快规划内项目的前期工作,并启动一批新的建设项目。 2009年计划新开工成都、西安、广州等枢纽和干线机场工程,以及延安、吕梁、淮安等40多个支线机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为2000亿元。2010年,民航计划新开工上海浦东、成都、武汉、南京等枢纽和干线机场,及稻城亚丁等20多个支线机场建设,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最后9000亿元投入稳定房地产业 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牵动各方神经。为防止大起大落,保持房地产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总投资达到9000亿元的投资建设计划正拉开大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相关计划,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全国将增加200多万套的廉租住房、400多万套的经济适用住房,另外还有220多万户林业、农垦、矿区的棚户区的改造,总的投资可能达到9000亿元,平均每年有3000亿元的投入。据估算,如果把上下游的产业加在一起,每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带动投资近6000亿元,提供200多万个就业机会。过去由于我国过去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严重不足,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形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利于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从长期看,有助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这次出台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要求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专家认为,这将有利于缓解当前房地产业严重的资金困难,也有利于部分购房者利用银行信贷早日改善居住条件。其他配套政策有出口退税调整纺织业 无论是国家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还是相关具体经济政策的调整,对处于艰难困境中的纺织行业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作为中国出口创汇主要产业,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纺织业多数企业出现困难,2/3的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0.1%。今年前9个月,我国服装出口870.85亿美元,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1.18个百分点。 根据有关政策调整,12月1日起将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总共涉及3770项产品,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说,出口退税率分两次上调3个百分点,可使纺织出口企业在年内减亏80亿元人民币左右,能够 “对冲”一小部分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损失。不仅如此,增值税转型改革也将使纺织企业从中明显受益。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同时,作为转型改革的配套措施,相应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预计将减轻企业税负1233亿元。 机械设备、石化业、电燃水业等行业将获得较大抵扣额 “现行增值税覆盖的所有行业都将从增值税转型改革中获益,只是程度不同。”我统计了全部上市公司2006年~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等)情况,结果显示,电力、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每年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各行业中位居前列。这几个行业在增值税转型后,受益将十分明显。 从大类行业来看,增值税转型对利润增速影响最大的前八大类行业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金属非金属加工制造业,造纸和印刷业,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皮毛加工业,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采掘业。从细分行业来看,增值税转型对利润增速影响最大的前十位的行业是炼油业、金属丝绳及其制品业、造纸业、陶瓷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其他生物制品业、乳制品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棉纺织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我国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中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5大行业。由于农林牧渔业基本实行增值税免税政策,因此直接受益于增值税转型的是其他4大行业。上述四大行业2007年设备、工具投资额庞大,采矿业为1292.59亿元,制造业为15540.759亿元,电力燃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3223.92亿元,批发和零售业为310.25亿元。如果明年还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则制造业、电力燃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会从增值税转型中获得更多的好处。按他们的测算,如果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企业将减负4400亿元。比有关部门测算的1233亿元多得多。 从增值税转型中获利最大的将是机械、电子、通信设备等设备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的行业,比如电力、钢铁等行业。从退税规模来看,电力、热力、化工、钢铁、通用设备、纺织和农副食品加工业退税规模将是最大的。”从2008年12月1日起,将降低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并调整征税方式。此次降低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并调整征税方式短期来看有利于鼓励出口消化存货,缓解下半年以来巨大的存货压力,长期来看仍需看此次关税调整幅度。关税调整释放库存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氮肥和磷肥产能过剩20%左右,三季度末,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库存商品增加,湖北宜化的存货金额高达17亿元,较期初增长44.66%;六国化工三季度末存货数量为9.24亿元,较年初增长77.88%;华鲁恒升期末存货为3.1亿元,较年初增加52.82%,化肥行业氮肥、磷肥企业存货均出现了大幅增加。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关税调整或许并不会大幅促进公司产品的出口,只可能缓解相关公司的库存压力而已。 以上就是本次金融危机中预计三年内有可能收益的企业,行业以及分析。

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于中国影响,国家外汇储备部分损失了,出口困难了,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人们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萧条.严重时会引起政局不稳定.比起欧洲国家,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有一定的割裂,我国人民币实施资本项下的严格管理,国际游资冲击不大,现在美国已有70多家银行趋于倒闭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系统运行良好,经济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2.对中国的具体影响:(1)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张斌说,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进口方面: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从而导致其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继续降低,而投资支出将出现增加,“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如果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而制造业因投资增加而逐渐恢复活力,那么势必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2)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3)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4)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根据破产文件显示,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3.比起欧洲国家(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已经是萧条得很了),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有一定的割裂,我国人民币实施资本项下的严格管理,国际游资冲击不大,现在美国已有70多家银行趋于倒闭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系统运行良好,经济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同时,国家也在通过扩张财政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40000亿拉动内需等措施,现在又进行了人民币汇率的下调,如果各项宏观经济措施实施有效,对于中国也就1年左右的时间能够过去.

美国为什么会发生金融危机

  美国为什么会发生次按危机  何谓次级抵押贷款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由来已久。美国银行把消费者的信用等级分为优级和次级,能够按时付款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定为优级,不能按时付款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定为次级。次级贷款的消费者都是信誉不佳者,多年来,美国银行大量采取抵押贷款方式对其放贷。所谓抵押贷款就是抵押按揭付款。在购买住房等高档商品时,大都是用抵押贷款方式分期付款。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在次级抵押贷款上,其英文是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所以更准确地应该称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称之为次贷危机并不准确。  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级债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低压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提供次级抵押贷款本是一件好事,使得低收入者有了自己的住房。对一般个人家庭来说,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投资住房成为巨大的诱惑。  美联储储蓄有数据显示,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03年-2006年,这几年恰恰是利率最低的一段时期。放贷机构坐收超常利润,贷款人赢得反复唱“升值”,50万美元买一套房子,2年后价格升到60万美元,贷款人将房子作为抵押再贷出钱,就会买几处房子,轻松获得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渔利。到2006年末,次贷一件涉及到了500万个美国家庭,目前已知的次贷规模达到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  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直攀升,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一旦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同一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就减少。如果贷款利率被提高,次贷使浮动利率也随着上升,需要偿还的钱大大增加。次贷贷款人本来就是低收入者,还不上贷款,只好放弃房产权。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产,可收回的房产不仅卖不掉,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出现亏损,甚至资金都流转不起来了。房价缩水和利率上升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杀手锏。  从2005年到2006年,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据标准普尔公司报告,2007年美国房价下降8.9%,为至少20年来最大降幅,目前美国各地的房价已经跌到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2007年2、3月开始,美国一些次级抵押贷款企业开始暴露出问题。  比较来说,法国住房贷款是根据家庭收入而不是根据地产抵押申请到的贷款;在还贷期间,大部分低收入贷款者还要注册失业保险,这样,房东都是有偿还能力的借款人。法国住房贷款人的偿还能力就不是依房价而定,而是依赖于其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在经济波动周期内,房价波动剧烈程度要大大高于可支配收入的波动,这也是法国没有爆发房贷危机的重要原因。德国实行独特的“先存后贷”合同储蓄模式,约占房贷总额一半,另外30%住房贷款来自商业贷款,其余来自家庭储蓄。德国所有房贷都实行固定利率制,储蓄房贷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期限平均为11年半。这种长期房贷利率周期,几乎可以抗衡任何金融市场波动。  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  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出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收益。从2001年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大规模扩张,次贷的证券化也在加速。2001年次贷证券化率为45.8%,2004年猛升到67.2%。2005年又进一步提高到74.4%。这些美国次级债券基本分散在5类金融机构手中,包括银行(31%)、资产管理公司(22%)、对冲基金(10%)、保险公司(19%)和养老基金(18%)。  美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创新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投资机构和生活上的现金流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利益也得到了分解和共享,风险也得到了分摊。但事务都有两方面,金融创新制度给家人发展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美国不够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国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级危机“买单”。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调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截止2008年1月底,花期、汇丰、UBS、梅林、摩根斯坦利等大型银行和证券公司,以对900亿美元以上次贷相关资产损失进行了撇帐处理。这个名单里还有法国的兴业银行、巴黎银行,英国的北岩、瑞士的瑞银,其后还有买了不少债券的德国银行。  次级贷款证券化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了金融动荡和  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过程实际上资产组合和信用增级的一个过程,也是多种资产叠加、多个信用主体信用叠加的一个过程,在资产证券化后,这种资产证券化组合的信息和相关风险信息披露可能趋于更加不透明,导致市场中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读懂其中的风险机构,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实时的风险定价了。由于对资产真正的价值和风险认知不足,投资者严重依赖评级公司的报告作出决策。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信用评级也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环节。信用评级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真正了解金融工具,是否存在着利益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本来是是从一些低质资产发展而来,“金融创新”则使这些低质资产通过信用评级公司评级获得了AAAd高等级标号,事后证明价值被严重高估。比如,穆迪公司在次贷风波发生后,将2006年至2007年10月的上市的次债作了首批信用等级重新评估。结果原评为A级的抵押债券经重评仍为A级的只占21%,从A 级降为Baa级的占43%,降为Ba 、B和 Caa 级的分别占27%、9%和1%;Baa级次债重评后仍为 Baa级的只占12%,而从Baa降级为Ba、B 和Caa 级的比重分别为32%、23%和32%。 Ba 级次债重评后只有4%的次债留在本级,14%的降为B级,有82%的大量次债降为 Caa级。有人就指责评级机构和投资银行“同谋”,把大量投资者裕如信用陷阱。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损失不明,一旦次级抵押贷款出现了重大风险和损失,构筑在这些证券上信用增强和信用叠加也会如同沙漠上的空中楼阁一般会“瞬间倒塌”,由此必然会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恐慌,规避风险的本能加速了投资者的抛售,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灾难也就在劫难逃。在次贷、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这个风险传递链条中,如果没有信用评级公司的参与,次按危机或许根本就不能发生。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如此评价,“次按危机之于信用评级机构,好比安然事件之于会计师事务所。”  次按危机的冲击还将持续  美国次按危机的冲击首先集中于金融领域,第一波是一些从事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放贷机构,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高盛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哈祖表示,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亏损总额将达5000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紧随其后的是,一些买入此类投资产品的美国和欧洲银行、基金等投资机构也受重创,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法国巴黎银行暂停旗下3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交易,美国花旗集团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然后扩大至其他金融领域,银行普遍选择提高贷款利率、收紧商业及工业贷款、商业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贷款标准,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欧洲和美国股市大幅下跌。为此,美国、欧洲、英国、瑞士等央行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采取降息措施。美国疾风骤雨般的行动暂时金融市场,但危机对美国消费和经济的影响还在不断扩展,美国经济发展出现明显放慢,濒临衰退边缘。主要表现在:第一,国内经济需求萎缩。美国GDP在2007年第四季度、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率均为0.6%,处于5年来的最低水平,2008年第一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仅增加1%,是近七年来的最小增幅。第二,房建、汽车部门已陷入衰竭,其他经济部门及劳工市场也趋于疲软。第三,多数地区经济增长放慢,并出现局部地区性衰退。其中,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等5个“住房泡沫周”的经济(约占美国GDP的25%)基本已陷入衰退。  从美国房价继续滑落、金融机构业绩多亏的情况看,美国次按危机远未过去,其影响仍将不断扩展。与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相比,在次按危机中违约贷款金额剧增,金融机构被迫紧缩信用,金融中介功能严重受损,经济持续滑落,两者颇为类似。从历史经验来看,因为房地产市场泡沫崩溃引发的经济调整需历经很长的时间,短期3至5年,长则10年以上。而此时又遇国际原油及粮食价格狂飚形成的强大通胀压力,进一步削弱消费能力及企业投资意愿,让经济衰退问题加剧。所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才说出,这场震动美国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危机可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为什么会发生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启示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和美林公司被收购引发投资者对美国金融业的担忧,纽约股市、欧洲股市暴跌,中国内地股市也大受影响,沪指失守2000点。  国际经济形势骤然严峻。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此前,索罗斯也曾表示,目前外界仍担心金融机构的还债问题。金融体系濒临“破裂”边缘,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首次。  美国的金融危机因何而起?它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我们能够采取什么措施应对此轮危机?  一般认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或者过早的金融开放等。为什么金融危机首先从美国产生而不是其他国家?这与美国经济结构的选择有着内在的联系。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以来,美国先后以两种产业为经济引擎,一是信息网络产业,二是金融服务业。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转向了大力发展金融产业,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项法案规定,只要银行能够操作充足的资本,就允许其扩大服务范围和拓宽业务领域。美国银行业在上世纪30年代后压抑控制管制几十年从此实现了全面自由化。自二次大战以来,美国金融业所创造的附加价值对GDP的贡献度始终稳定成长,且持续不坠。自由化之后,金融业更加繁荣,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出新。与此同时,美国不断地把制造业转移到境外。至此,美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大大提高。  毫无疑问,虚拟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极易滋长泡沫的经济,监管稍有疏忽,很容易导致泡沫破裂——发生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早在2002年,经济学家成思危就从虚拟经济的角度对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过一些初步探索,他认为,所谓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具有复杂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周期性。如果把实体经济比作岩石,覆盖于其上的雪层就是虚拟经济,积雪过厚导致雪崩。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如果与实体经济超过一定的比例,必然导致危机产生。美国转移出制造业,而放任金融业自由发展,岩层薄而积雪厚,“雪崩”是迟早的事情。索罗斯的担心正源于此。  以此反观国内产业结构现状,最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转移到我国的,主要是制造业。长期以来,制造业一直是GDP的大头,可以说,我国经济的“岩体”是坚固的。但是,由于受盲目乐观的经济刺激信号影响,我国也存在虚拟经济的过度增长、经济泡沫增多的现象,特别是2005年以来,股市大幅攀升到6000点,各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猛增,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股市和房市的回落都是正常的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不可能不受外界经济的影响。要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影响,则取决于我们能否以及时、准确的判断尽早找出对策,坚持不懈地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虚拟经济的繁荣。  华尔街金融危机:美国政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最近一个月对全世界来说影响最大的事件无疑是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华而街金融危机了.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华尔街发生了"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发生在华尔街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也给出其它国家(如中国)经济带来极大危害.  为什么华尔街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华尔街发生的金融危机又是怎么产生的?许多经济学家都作过一些分析:认为是由美国次贷问题而起,次贷问题的产生又是因为穷人还不起银行债务,而还不起债务的原因是因为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不断提高利率.使美国穷人贷款债务大大增加的缘故.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笔者看来,这些分析仍没有接触到问题的实质.  那么使华尔街发生金融危机的根源又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这次华尔街发生的危机来源于美国政府的自私自利能源战略;源于美国政府在全世界推行的单边霸权主义政策;源于美国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源于美国政府在全世界树敌太多,战线拉得太长,负担太重.最后,压跨了华尔街.  人们不会忘记:近十年来,美国布什政府为了推行其所谓的绝对的战略安全,维护德克斯州石油大亨们的经济利益,通过对冲基金抬高了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正是高油价压跨的了美国经济,也压跨了华尔街..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在克林顿时代,石油价格是低廉的,1998年,石油价格每桶12美元/桶,廉价的石油价格支撑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美国保持了较低利率,美国股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牛市.美国人享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国力急剧上升.但布什政府上台以后,美国人就开始急于在全世界显示实力,推行单边霸权主义.为了打压中国经济发展,美国开始在全世界试图控制石油矿产资源,通过对冲基金工石油期货市场上抬高石油价格,在美国政府决策者看来,控制住石油,就控制住了中国经济,就控制住中国,也就控制住了全世界.殊不知,美国政府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没有控制中国,而且害了美国自己.  石油是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塑料业,交通运输业,化肥业都离不开石油,而石油影响的行业就更多了.服装玩具房地产居民生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高油价的结果是一方面抬高了美国商品的价格,也打击了美国的支柱产业.抬高了全世界出口美国的商品价格,美国享受到世界低廉商品价格时代因此结束了;另一方面,高油价增强了石油出口国的实力,让石油出口国有了跟美国对抗的资本,美国又为了维护自己霸权,又不断地增加军费开支,大量消费美国财力.于是不断地实行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最终引起了通货膨胀,而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于是不断提高银行利率,终于引发了次贷危机.因此可以认为:商品市场价格尤其是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才是引发这次华尔街"金融海啸"的根本原因.高油价虽然给美国的石油商带来高额利润,却害了美国经济,所以说华尔街金融危机:是美国政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华尔街发生"金融海啸"路线图:  美国推行霸权_-----投机资金推高商品价格(石油价格)---通货膨胀---美联储提高利率-------美国穷人负债提高-----穷人还不起债-----银行收回抵押物(房子)-----房价暴跌-----银行股市暴跌-----华尔街"金融海啸"  笔者大胆预言:美国经济要走出低谷,需要降息,降息条件是通货膨胀降低.但如果美国政府继续任由投机资金在商品市场继续为所欲为,抬高商品价格(尤其是石油价格),维持高利率,那么美国经济就不会有根本性好转.美国经济衰落就已成定局.

急求 关于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的经济学论文 3000字 摘要英文

金融危机的国际经验及现实思考 Abstract:Since the 1990s,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frequently broke out has brought great danger to economy of various countries. This text reviews financial crisis of various countries at first, and then summarize it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inally, combining potential factors in our economy which may cause financial crisis, the text carries on a helpful discussion to prevent our country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验与教训 现实思考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逐步开放金融业,我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20世纪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却明白无误地昭示着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而言,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就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虽然我国迄今还未曾在发生金融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有多么健全,而更多地可归结为我国先前所处的封闭状态。事实上,国外近年来关于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论调几乎就不曾停止过。比如尼古拉斯u2022拉迪就认为,中国的金融危机早已成熟,唯一缺乏的是引发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吴传俯,2003)。更有《远东经济评论》2002年发表文章认为“中国金融系统在走向毁灭”。虽然这些观点各有其出发点,但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金融开放已成为趋势的当前,从其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防范金融危机并且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就更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理论综述 关于金融危机,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给出的 ,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一)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比例”理论、萨伊的“市场均衡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关键在于商品和货币各自不同的独立运动价值特性。而只要商品、货币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并且会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可见,马克思是将货币金融危机分为两种类型:伴随经济危机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以市场竞争、资本积累以及信用发展等因素为现实条件,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则是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同时马克思特别强调了银行信用在缓和和加剧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是以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为条件,表现为企业和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债务支付危机,但是其本质上是货币危机。 (二)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 早期比较有影响的金融危机理论是由Fisher(1933)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Fisher认为,在经济扩张过程中,投资的增加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实现。这会引起货币增加,从而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有利于债务人,因此信贷会进一步扩大,直到“过度负债”状态,即流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的债务,结果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而这个过程则往往是以广泛的破产而结束。在Fisher的理论基础上,Minsky(1963)提出“金融不稳定”理论,Tobin(1980)提出“银行体系关键”理论,Kindleberger(1978)提出“过度交易”理论, M.H.Wolfson(1996)年提出“资产价格下降”理论,各自从不同方面发展了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从70年代到90年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金融危机模型是由P.Krugman(1979)提出的,并由R.Flood和P.Garber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第二阶段金融危机模型是由以M.Obstfeld(1994、1996)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强调金融危机由于预期因素存在的自促成性质以及经济基础变量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至第三阶段。许多学者跳出货币政策、汇率体制、财政政策、公共政策等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其中有代表性的如Krugman(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流动性危机模型(J.Sachs,1998),侧重于从金融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来解释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孪生危机”( Kaminsky & Reinhart, 1998 ) ,从实证方面研究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固有的联系。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从历史上看,早期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有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英格兰的南海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并试图从中找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共同因素,以为我国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借鉴。 (一)90年代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的金融危机,根据时间顺序如下: 1.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90年代初,两德合并。为了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德国于1992年6月16日将其贴现率提高至8.75%。结果马克汇率开始上升,从而引发欧洲汇率机制长达1年的动荡。金融风波接连爆发,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欧洲货币危机出现在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进程中。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德国单独提高贴现率所引起,但是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制的要求,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又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异紧密相连。 2.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将被扩大到15%,由于经济中的长期积累矛盾,此举触发市场信心危机,结果人们纷纷抛售比索,1995年初,比索贬值30%。随后股市也应声下跌。比索大幅贬值又引起输入的通货膨胀,这样,为了稳定货币,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结果国内需求减少,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剧增。在国际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在1995年以后开始缓解。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债务规模庞大,结构失调;第二、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结果储备资产不足,清偿能力下降;第三、僵硬的汇率机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次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都为历史罕见,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汇市、股市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失业增加,经济衰退,而且还蔓延到世界其它地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国家,各国爆发危机的原因也有所区别。然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不同国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如宏观经济失衡,金融体系脆弱,资本市场开放与监控,货币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发育不协调等问题(李建军、田光宁,1998)。 参考文献: [1] Demirg- Kunt, Asli and Detragiache, Enrica.“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 1998. [2] 贝内特u2022Tu2022麦克勒姆,国际货币经济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3] 李建军、田光宁,九十年代三大国际金融危机比较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4] 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5] 王德祥,论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J],《经济评论》,2000年3期 [6] 刘明兴、罗俊伟,金融危机理论综述[J],《经济科学》,2000年4期

论文题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公司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谢谢!!!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企业应该如何从危机中挖掘巨大的商机?“十大对策”将帮助中国企业脱颖而出!  华尔街的泪水让 “金融海啸”席卷了全球,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眼下,百年一遇的华尔街“金融海啸”正在冲击全球金融体系,曾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呼风唤雨的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已“全军覆没”。毋庸置疑,美国的综合金融实力遭受了重挫。那么华尔街危机是如何演变的?新的金融体系路在何方?我国政府及中小企业将如何从容应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证券期货研究中心主任徐洪才教授告诉我们,“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这期间,必定会有企业抓住机遇,脱颖而出。本课程将为您呈现全球金融危机演变的整个过程,以及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中国企业家们提供了“十大对策”,从战略调整、政策解读、发展模式转变、融资策略、规避金融风险等方面引领企业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乘势而上!  徐洪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证券期货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教授;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证券业协会CIIA专家委员;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199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中央银行、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多次到美国、欧洲和香港学习金融业务。曾出版学术专著:《投资基金与金融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主编《投资银行学》、《投资基金运作全书》及《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其中《投资银行学》、《投资基金运作全书》都是国内相关教材的首创,具有深远的影响。走访全国100多个城市和200多家上市公司,兼任多家地方政府经济顾问和集团公司财务顾问,上万场专题讲座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内容简介:  一、全球金融危机演变的历程  二、次贷危机传导机制  三、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四、解读政策-我国政府如何参与国际金融

美国金融危机是什么时候?

2008金融危机全过程:2008年1月至5月,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卷入其中,美国陷入巨大的危机。2008年1月中旬,美国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摩根大通,瑞士银行受到严重亏损。最先的牺牲者,是国内有广泛知名度的贝尔斯登,因流动性不足和资产损失,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曾经的中国伙伴中信证券,急忙撇清关系。2008年7月起,危机已经恶化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不再仅仅是股票市场大跌,许多非美元货币开始大幅贬值,恐慌四处蔓延。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巴克莱银行以2.5亿美元低价收购了雷曼兄弟北美市场的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美国保险巨头AIG陷入困境;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50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一阶段,次贷危机转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欧洲受影响最大。历史背景最初,受影响的公司只限于那些直接涉足建屋及次级贷款业务的公司如北岩银行及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一些从事按揭证券化的金融机构,例如贝尔斯登,就成为了牺牲品。2008年7月11日,全美最大的受押公司瓦解。印地麦克银行的资产在他们被紧缩信贷下的压力压垮后被联邦人员查封,由于房屋价格的不断下滑以及房屋回赎权丧失率的上升。当天,金融市场急剧下跌,由于投资者想知道政府是否将试图救助抵押放贷者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7日,已是晚夏时节,虽然联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危机仍然继续加剧。

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

2008金融危机全过程:2008年1月至5月,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卷入其中,美国陷入巨大的危机。2008年1月中旬,美国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摩根大通,瑞士银行受到严重亏损。最先的牺牲者,是国内有广泛知名度的贝尔斯登,因流动性不足和资产损失,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曾经的中国伙伴中信证券,急忙撇清关系。2008年7月起,危机已经恶化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不再仅仅是股票市场大跌,许多非美元货币开始大幅贬值,恐慌四处蔓延。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巴克莱银行以2.5亿美元低价收购了雷曼兄弟北美市场的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美国保险巨头AIG陷入困境;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50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一阶段,次贷危机转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欧洲受影响最大。历史背景最初,受影响的公司只限于那些直接涉足建屋及次级贷款业务的公司如北岩银行及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一些从事按揭证券化的金融机构,例如贝尔斯登,就成为了牺牲品。2008年7月11日,全美最大的受押公司瓦解。印地麦克银行的资产在他们被紧缩信贷下的压力压垮后被联邦人员查封,由于房屋价格的不断下滑以及房屋回赎权丧失率的上升。当天,金融市场急剧下跌,由于投资者想知道政府是否将试图救助抵押放贷者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7日,已是晚夏时节,虽然联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危机仍然继续加剧。

金融危机过程是怎样的啊?

2008金融危机全过程:2008年1月至5月,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卷入其中,美国陷入巨大的危机。2008年1月中旬,美国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摩根大通,瑞士银行受到严重亏损。最先的牺牲者,是国内有广泛知名度的贝尔斯登,因流动性不足和资产损失,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曾经的中国伙伴中信证券,急忙撇清关系。2008年7月起,危机已经恶化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不再仅仅是股票市场大跌,许多非美元货币开始大幅贬值,恐慌四处蔓延。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巴克莱银行以2.5亿美元低价收购了雷曼兄弟北美市场的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美国保险巨头AIG陷入困境;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50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一阶段,次贷危机转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欧洲受影响最大。历史背景最初,受影响的公司只限于那些直接涉足建屋及次级贷款业务的公司如北岩银行及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一些从事按揭证券化的金融机构,例如贝尔斯登,就成为了牺牲品。2008年7月11日,全美最大的受押公司瓦解。印地麦克银行的资产在他们被紧缩信贷下的压力压垮后被联邦人员查封,由于房屋价格的不断下滑以及房屋回赎权丧失率的上升。当天,金融市场急剧下跌,由于投资者想知道政府是否将试图救助抵押放贷者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7日,已是晚夏时节,虽然联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危机仍然继续加剧。

美国上次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是1929年那次吗?什么原因导致的?何时结束的?

  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是1929——1933年的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又称“大萧条”。其特点是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其原因十分复杂,从根源上讲,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首先,美国20年代的经济繁荣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导致一些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造成了国民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衡和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了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  其次,分期付款及其带来的银行信贷的膨胀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上盛行分期付款的购货方式,以此来刺激消费,但也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局面。这种繁荣并没有反映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鼓励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但资本家为了追逐眼前的利润,仍盲目扩大生产,致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  再次,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十分普遍,不少普通人也参与其中,将它作为迅速致富的捷径。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股市,还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这一投机的结果是导致股票价格被不合理地抬高,有些股票以其账面价格3~20倍的价格卖出。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体系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带动了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美国股票行情猛跌,历史上被称为“黑暗的十月”,由此导致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损失达到260亿美元。股票市场的变化,冲击了美国的金融体系,银行出现挤兑风潮,这又动摇了企业界的信心,使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状态。1929~1932年,银行破产达到100多家,企业破产达到约11万家。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53.8%。  这场危机到1933年才基本稳定下来,其重要标志就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福上台,推行新政,缓解了这场危机对美国的冲击。但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资本主义世界仍然没有从这场危机中恢复过来,更重要的是危机促使了德日法西斯上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当前金融危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如何看待由美国引发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是机遇,还是灾难?不同的结论会产生不同的对策,不同的对策将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而这对正处经济崛起关键时刻的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经济崛起取决于历史性机遇的出现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对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国比任何国家和任何时候都更具备抓住这一机遇的能力,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 一、是机遇而不是灾难 1、中国的货币体系、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相对独立。纵观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由于发达国家金融一体化的特点,美国的危机使得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无一幸免。中国是不多的受危机影响较小,相对置身于美国金融危机之外、并能在这场危机中能够掌握主动权的大国。 由于中国在货币体系、资本市场体系及商业银行体系上都相对独立,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并不直接相关,这使得我们的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并未受到美国次贷和金融危机过多的影响,从而免受“金融海啸”的直接冲击,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2、中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基本面尚好。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还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势头并没有因为近年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的衰退受到影响。即使是在美国饱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和国内企业微观面的业绩增长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称为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具有强大的内需市场的开拓能力和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3、我国目前的财政和金融状况良好。和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遇到金融危机的特点不同:从银行的资产状况看,我们有46万亿元的银行储蓄总资产,其中居民储蓄近18万亿,存贷差约12万亿,资金相对充足。今年以来,虽然企业的资金普遍紧张,但那是由于双紧的宏观政策决定的。一旦我们为应付金融危机采用宽松的政策,就会具备流动性充足的特点。同时,经过2005年以来主要商业银行的上市,治理结构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是比较好的。从外汇储备看,1.8万亿美元的储备也使得我们面对这场金融危机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和应对能力。从国家财政收入看,2007年高达5.1万亿的财政收入,能使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这场危机中保护自己。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4、中国具备庞大的内需市场开拓潜力。对中国的出口会有一定影响,但中国13亿人口和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即使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虽然美国消费的倒退使得我国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庞大的内需市场一旦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启动,是完全可以通过内需弥补出口下降的。从投资的角度,中国庞大的城镇和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大量的项目需要资金,带动经济。无论是从资金的供应还是从项目的选择上,都有较大的潜力。我们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能力是足够的。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国际舆论普遍把中国当成是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他们普遍希望中国担当新的领跑者,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站在一起来应对这场危机。一些跨国公司和企业家也把中国当作躲避这次金融危机的避风港和比较选择后的最佳投资地,他们看好中国,投资中国。与此同时,从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危机必然还会带来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分工,中国要从制造业低端的打工者向金融和服务业的高端转型。 综上所述,这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对中国而言,不仅不是灾难,相反,还是一次重要的历史性机遇。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二、要异船相帮,不要同舟共济 当前世界各国都希望我们能够对美国出手相助,此时我们也应履行大国责任,展现我们和世界主要国家站在一起共渡难关的姿态,把握历史机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双赢模式。 虽然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几乎有一半购买了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但是,目前中美两国仍有一些人士认为,中国应该继续以购买美国国债方式帮美国救市,和美国“同舟共济”。 以中国现有的国力、财力和外汇储备的实力而言,要想拉美国“走出泥潭”是不现实的,而且风险很大。希望通过中国增加购买美国国债或者直接运用中投公司类的主权基金来让中国“上船拯救美国的同舟共济”模式将会使我们越陷越深。如果美国经济衰退进一步恶化的话,最终我们会从“局外”人变成同行者,陷入被动,无法脱身。 因此,我们应从战略高度走出两个误区:一是“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中国的次生灾难,因此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误区;二是“救美国就是要购买美国的债权和股权”的观点。 面对这场危机,我们应该选择的不是“同舟共济”而是“异船相帮”,也就是我们在美国这条船之外,寻找帮助美国和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方式。 三、从振兴股市入手,帮外先安内 首先,美国的金融危机并不能否定以证券金融为主导,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将成为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如果说,美国这场危机起源于金融衍生品的盲目创新和过度发展,那么对今天的中国来说,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现状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国所处的金融发展阶段和美国完全不一样,必须大力发展。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其次,股市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政治状况的晴雨表,也是关乎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状况最敏感的显示器。面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尽管实际上中国的机遇远大于灾难,但为什么国人却感觉身在其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的股市一年来持续暴跌,且下跌幅度远超美国。为什么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是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而中国的股市却是世界股市下跌中的重灾户呢? 股市这种状态,从长远看危害极大。第一,将会连带商业银行,单腿支撑社会融资的重任,重蹈2005年银行坏账率过高、存在系统性风险的旧辙。第二,股市不振,对我们实体经济将产生不利影响,这也会在今年的四季度和明年陆续发生。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激活股市,有可能导致金融业和其他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进入恶性循环,掉入这场全球范围的经济灾难之中。 显然,无论是从美国金融危机的救市角度,还是从中国自身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需求看,都应从振兴股市入手,激活股市,鼓舞信心。从资本市场入手,抓住机遇。只要找到我国股市下跌与美国不同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就能事半功倍,迅速走出颓局。 四、走出中国股市下跌是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误区 从去年10月以来,中国股市的暴跌恰巧和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海外股市下跌在时间上吻合。股市下跌的偶然重合,使得人们往往把中国股市下跌的原因和美国的次贷危机连在一起,造成市场的恐慌。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然而,仔细分析中国股市今年来持续的暴跌和美国股市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下跌的原因截然不同。美国资本市场的下跌,是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及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连带导致的。而中国股市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面良好,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微观业绩面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都得到极大提升,近两年业绩持续以 50%的速度递增,根本不具备美国股市暴跌的任何基本面条件。同时我国的股市也与美国的股市体系没有直接相关,其风险并不能直接连带到A股市场,尽管从表象上看,两国股市的下跌都是由缺乏信心所致,但美国投资人的信心缺失是由市场自身规律所致。而中国投资人的信心缺失则是由政策人为所致。在中国,政策因素对股市的影响要比市场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得多。一年来,中国股市不仅和美国股市一样下跌,而且比美国跌得还厉害,无论美国股市是涨是跌,中国股市都是跌,美国股市的跌幅至今也不过下跌了30%,而中国股市的跌幅超过了65%,因此,必须走出我国股市下跌是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误区。中国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受美国影响,而是有其特殊的内在原因。 五、导致股市下跌的首要因素是“大小非”和“大小限” 1、何谓“大小非”? “大小非”产生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由于历史上中国的上市公司在上市时招股书上说的是非流通股暂不流通,导致股民高价入市。鉴于非流通股要进入流通状态,则将会带动流通股的股价下跌,所以股改就是通过对价让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给流通股股东带来的损失由非流通股股东给予补偿。在股改中,由于基本模式采用的是非流通股向流通股送股的模式,例如10送3,即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每10股送3股。送股后,非流通股股东则获得了流通权。考虑到非流通股股东一送完股就获得流通权市场压力大,于是监管部门又颁布了爬行流通下的“锁一爬二”政策,即非流通股送股之日起 12个月后,可流通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24个月后,可流通10%,36个月后,才可100%流通。其中,持有公司总股本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被称为 “大非”,持股5%以下的,被称为“小非”(小非在12个月后即可100%流通)。这就是所谓的“大小非”。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从2005年6月开始,到2006年底,1360多家上市公司除100多家外,基本搞完。从进行股改公司的总体情况看,在送完股之后,由于“锁一爬二”的原因,非流通股并不能立即卖出,因此,股市大盘表现为整体的上涨,甚至摸高到6000点。但随着解禁期的到来,“大小非”呈加速度的方式获得了“自由身”,给市场造成极大的压力。 2、关于“大小限” “大小限”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时发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要有三年的锁定期,即从上市之日起三年后方可流通。这种流通权限售股票被称作“大限”。但如果在上市前12月内以增资扩股方式认购的股份,则可在公司上市一年后即可流通,锁定期仅为一年。这样的流通权限售股票被称为“小限”。 目前市场上被大家所称的“大小限”是指在2006年5月新老划断后产生的。所谓新老划断是以2006年5月18日为限,在此之后,新上市的公司属于全可流通的公司,已不存在股权分置问题。也就是说,一旦一年或三年的锁定期结束,这些股票不用再通过股改向股民送股,即可自动流出。因此,股民购买这类股票时,就应考虑这种风险。例如,在海外全流通背景下的股票IPO发行通常的市盈率在8-12倍之间,价格相对较低。然而,我国股市在股改新老划断后,发行的 298只股票,发行的平均市盈率高达30倍,最高为99倍的中国远洋(601919,股吧),居然比股权分置时期股票发行的市盈率还高。其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对“新老划断”这一重要的时点没有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告诉股民从2006年5月18日起买的股票已经是全流通股票了,必须在购买时就考虑到它一年或三年后将自动流出的风险,不要再以如此高的价格在一级市场申购和二级市场买卖。但由于这一宣传几乎就没有进行,导致可怜的股民在不知不觉中仍在按股权分置时的思维购买股票。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3、“大小非”和“大小限”现实与未来的巨大压力 在2005年6月股改时,我国1300多家上市公司总股本中的非流通股约为4600亿股。而在2006年5月新老划断后,新发的298只股票中,由于像金融、石油和煤炭的大盘股较多,“大小限”竟高达8000亿股,是“大小非”的1.51倍。而“大小非”和“大小限”两者合计竟高达1.26万亿股,比18 年来两市所形成的6000多亿流通股的两倍还要多。这些股票都是以一元钱左右的成本作价入股的,这和股民在市场上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IPO价格形成鲜明对比。即使股市跌到1000点,“大小非”和“大小限”仍有利润空间。 迄今为止,解禁的“大小非”只有1100亿股,实际卖出的仅有213亿股。那么后面还有1.18万亿股的非流通股的解禁。而解禁的时间也越来越紧迫,市场在下行中感受到了“大小非”的压力。而“小限”也开始流出,加上对2009年下半年“大限”开始流出的预期,对市场压力极大。所以这是股市抬不起头来的最主要原因。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无论1.18万亿的限售股在现实中是否会流出,但投资人在考虑投资风险时就是这样的思维,因为现实中存在着它们流出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在股市如此暴跌的情况下简单得出股市越跌,限售股就越不会流出,并得出“大小非”和“大小限”不是当前股市下跌的主要矛盾,那我们就找不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 六、大股东自锁减持价格 化解限售股压力的零成本模式 如果我们能够得出当前导致股市下跌的主要矛盾是“大小非”和“大小限”问题,那么,再反思我们解救中国股市下跌的一系列美国式救市政策就会发现,无论是减税、融资融券,还是注资回购,都没有对症下药。中国股市缺的不是由于钱导致的信心缺失,而是政策导致的信心缺失。所以,当前稳定中国股市的关键,在于正视 “大小非”和“大小限”问题。 当前,只要在“大小非”和“大小限”是导致中国股市下跌的主要因素上取得共识,就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离解决这一难题也就不远了。因为从主观上看,目前中国股市的有关各方,无论是监管者还是股民,无论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还是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都期盼股市实现上涨中的多赢。而从客观上看,无论是从中国国民经济的宏观面,还是从上市公司业绩的微观面,都具备股市上涨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 具体做法是:通过大股东对限售股解禁后的可流通底价进行自愿基础上的锁定,把限售股的问题从简单的时间锁定风险滞后,调整到用价格锁定彻底化解。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1、何谓大股东减持价格自锁。所谓自愿的价格锁定,是指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自愿将所持解禁的非流通股减持的价格锁定在一个预设的可流通底价上。这一价格是指由大股东自己预设一个可流通的最低价格,其所持股票的价格只有高于这个价位才能售出,而低于这个价格,其所持股份将自动锁定,不再卖出。这个价格可以由上市公司根据本公司实情,并参照大盘在3000-5000点时本公司的股价来确定。假设某一公司的大股东自锁的可流通底价定在15元,即所持的股票只有在15元以上才能卖出。如果由于其售出,该股票跌到了15元以下,则会自动锁定。 2、大股东自锁减持价格的程序 (1)大股东提出自锁可流通底价的议案。从公司法律上说,任何一个超过5%的股东都可以提出议案,并按关联交易的法律程序进行表决,而这项议案是对提案人的自我约束,它符合中小股东和整个公司的利益,并无被否决之忧,且在法律上无任何障碍。 (2)该项议案在通过后,要在媒体上公开披露,把大股东自愿锁定的可流通底价公之于众,该项议案和股东大会的其他议案一样,一旦通过,即应被遵守。同时由沪深两个交易所来把关执行。 (3)若公司未来发生送股和转股,其可流通底价也相应除权下移。 这一议案应是由大股东启动的、自愿为实现股市多赢提出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大股东自愿的价格锁定。 3、相应的配套措施 具体做法可以是:充分利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特点,近860家国有上市公司可由国资委倡导,支持上市公司大股东可流通底价的自锁。而另 800多家民营上市公司则可由证券业协会来统一倡导和协调。中国证监会只需在这一过程中对那些通过大股东可流通底价议案的上市公司给予再融资的优先安排。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4、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施这一方案的可行性 当前中国股市跌到目前的水平,不仅股市的功能丧失,而且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功能、增值功能也都无法实现。这是一种多输的局面。从笔者和十几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接触看,他们愿意通过可流通底价的自锁向市场投资人明确这一信息,打消非流通股随时会流通出来的疑虑,实现其股价的上涨。同样,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总是对其公司有信心的,但在目前的大盘点位下,什么事也做不了。因此,只要稍加引导,有关各方就能在这一问题上形成共识,因为它符合共同的利益。可流通底价是可以实现的。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各自颁布了类似的信息,但由于没有形成群体效应,在大盘的整体下跌中,声音微弱,没有发挥出作用。 5、这一做法和股改不是一回事 推进这样的改革措施需做两个说明:第一,上市公司可流通底价的自锁绝不是二次股改。首先,这一措施是大股东自愿提出的,不存在政府有关部门强制推行的问题。其次,可流通底价的确定是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根据自身的情况在3000点到5000点之间自愿做出的,并无一个外部强加的、千篇一律的价格规定。可流通底价定得低,其股价也会低;可流通底价定得高,其股价则会高。因为不到那个点位,股民就无对该公司大股东减持的疑虑。第二,大股东可流通底价的自锁是一种价格约束,而不是像“锁一爬二”那样的时间约束,风险滞后。 笔者认为,如果这种自愿锁定的提案是一种群体行为,而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话,是可以化解限售股的系统风险,振奋市场信心的。 6、推出这一措施的时间是关键 长达一年的股市下跌,尽管其负作用已开始在上市公司显现出来,但由于总体看我国的宏观经济面和上市公司微观业绩面还没有走坏,我们通过调整和实施大股东可流通底价自锁的措施,还能发挥作用。若拖到明年,市场和上市公司之间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即使有好的措施,也将回天无术。因此,今年第四季度是我们通过政策措施扭转股市大盘持续低迷的关键。 七、异船相帮,首选之战在香港 我们要履行大国责任,也承诺和发达国家共渡难关,一个创新性的思维,就是要先在世界资本市场普遍下跌的过程中,寻找一个有利的亮点。让它能够担负起资本市场抬头复苏的使命。而这一点,就中国来说,首选之战,最合适的地点就是在香港。 香港市场60%的上市公司市值都是来自内地的H股公司和红筹公司,香港的经济也主要由内地支撑,但是在金融体系、货币体系上香港完全是和美国货币、金融体系一体化的。如果说在内地市场相对较为独立的背景下,次贷危机仍然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的话,那主要是从香港传递过来的。所以,搞活了香港这个棋子,对外可以带动美国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对内可以和A股产生良性的互动,而不是通过这个管涌,把境外的风险传递到境内来。 具体做法可以让中投公司把战略重点从美国转到香港,守住香港这一前沿阵地,用过量的外汇储备在香港吸纳H股,起围魏救赵之目的。现在中国只要能够在国际资本市场任何地点进行投入,就会产生巴菲特效应,中国出手了,可鼓舞世人的信心。占领香港桥头堡,我们既承担了大国的责任,答应美国出手相帮,又可实现了一箭四雕之目的:第一,购买H股,化解外汇储备过高的风险。第二,此时购买已极具投资价值的H股股票,抛出美元,买回本国基础产业的股权即可保值又可增值。第三,香港市场外联美国,内联中国内地。我们投向了香港,把香港带动起来,就等于从外部对美国进行帮助。第四,香港H股对A股产生正面的拉动作用,守住了这个桥头堡,就堵住了外界金融危机导入到中国内地的恐慌性的、会导致信心丧失的渠道。 购买H股从香港资本市场上传递对海外资本市场出手相帮的举措。对外,可以拉动其他海外市场的复苏,毕竟在全世界下沉的资本市场中有一个场所 ———香港,已经出现希望。对内不仅不再向A股市场传递负面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而且H股的复苏还能够带动A股的上涨。打好香港这一战,就迈出了盘活全局的重要一步。 总之,把握这次重大的能让中国历史性崛起机遇的关键是激活内地的A股市场和回购香港“桥头堡”的H股。

求论文材料,关于金融危机的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墨西哥发生了一场比索汇率狂跌、股票价格暴泻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被认为是新兴市场国家在“新兴市场时代”爆发的第一次金融危机。虽然这一危机产生的“龙舌兰酒效应”早已消失殆尽,但它留给人们的启示依然是非常深刻的。一、背景自80年代中期以来,墨西哥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实行对外高度开放和国内经济改革及政策调整,取得了宏观经济形势改善、经济相对稳定增长的积极成果。但与此同时,在经济指导方针上也出现较严重的偏颇,造成经济结构失衡、社会矛盾激化、政局不稳的后果。墨西哥金融风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一)改革开放步伐过快,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削弱1985到1987年,墨西哥通过取消大多数商品进口的配额控制和许可证制度,分阶段减免关税,改革海关制度,推行金融市场自由化、单向的贸易自由化计划。继1986年加入GATT后,1992年墨与美国、加拿大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于1994年生效。与此同时,在国内推行经济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改革和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中心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改革开放步伐过快,幅度过大,造成对国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巨大冲击。贸易自由化使国内企业被骤然置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广大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在对外开放和宏观经济改革各项措施中得益最大的是实力雄厚或有着跨国公司背景的大企业、财团。金融业、服务业、与外贸相关的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相比较之下,其他行业则出现萎缩,大量中小企业破产。由于政府大力推动国营企业私有化计划,大量国营企业被出售,公共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下降。这种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失衡使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被削弱,也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二)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部资金流入墨国内资金的积累远不足以支撑经济的增长,国内储蓄率在14%上下徘徊,国内投资率也只是稍高于20%,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资金。而且墨西哥国有资产私有化的实施也以外资介入为主,放宽了外资介入的限制。外资流入结构的不合理给墨经济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进入墨西哥的外国投资只有20%属于直接投资,80%则是追逐高回报的证券投资,而其中很大成分是投机性很强的短期有价证券。大规模的资本流入增加了墨西哥的外汇储备,但也使其逐渐恶化的经常项目失衡等问题不为人们所关注。(三)社会问题严重导致政局不稳,投资环境恶化随着经济结构失衡和对外依赖的加深,墨西哥高失业率、贫困化和社会不公正等结构性问题有增无减。90年代以来墨西哥劳工风潮频仍,政治动乱迭起,社会治安恶化。94年的农民暴动和两位政治领袖被暗杀且局势愈演愈烈,使墨西哥的国际信誉受到严重损害。(四)政府决策失误,触发金融风潮随着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复苏及93年起美联储6次上调利率,94年外国投资者已开始从墨西哥抽走资金,然而墨西哥政府对形势变化估计不足。墨西哥政府虽然已发现比索定值过高和贸易逆差过大的潜在危险,但墨西哥为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放弃了本应使比索贬值的好时机。之后更是由于担心引发新的通货膨胀及出于政治领导人自身利益考虑,墨政府迟迟未采取比索贬值的措施,从而再次错过调整金融政策的良机。不仅如此,政府还虚耗外汇储备,支撑比索。二、过程1994年3月,墨西哥革命组织党的总统候选人遇刺,使人们对墨西哥政局的稳定产生了怀疑。面对外汇储备的潜在流失,墨西哥当局用发行Tesobonos来应对 。1994年的最后几个月,进一步发行Tesobonos也无济于事,资本外流愈加凶猛,墨西哥政府在两天之内就失掉了40~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到12月22日,外汇储备几近枯竭,降到了低于1个月进口额的水平,最后墨西哥政府被迫宣布新比索自由浮动,新比索贬值65.8%。在汇率急剧下挫的同时,墨西哥股票交易也崩溃了,酿成了80年代初债务危机以来最严重的金融风潮。危机给墨西哥带来了严重冲击。大批银行、企业因支付困难濒临倒闭。经济从1995年开始出现全面衰退,GDP下降了6.9%,失业率从3.2%上升到6.6%。此次危机使得墨政府10年来的改革成果被部分抵消,债务负担再度加重,资金流入大幅减少,通货膨胀重新抬头,经济增长放缓。但是经历阵痛之后,墨西哥的经常项目得到了改善。墨西哥金融危机还对全球金融和经济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主要是拉美国家。三、成因首先,经常项目巨额逆差是诱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而造成经常项目巨额逆差又有多方面因素。(1)贸易自由化使墨西哥在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面临空前的贸易危机 ,进口大幅增加,耗费了大量的外汇储备。(2)在解除资本管制后,钉住汇率制这一隐性的“汇率保障”吸引了大规模私人资本流入,不仅弥补了经常项目逆差,还形成了墨西哥的外汇储备 。(3)大规模的资本流入提高了比索的币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推动经常项目的进一步恶化。(4)以“汇率锚”为基础的反通货膨胀计划高估了比索的币值。墨政府采用比索与美元挂钩,并使之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汇率政策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但本国经济增长缓慢,产品竞争力不强,通货膨胀率的增长速度高于比索贬值的速度,比索高估的问题愈来愈严重,阻碍了出口,刺激了进口,使得贸易逆差加大。(5)金融自由化便利了银行的信贷扩张,同时大规模的资本流入又使得基础货币大量投放,造成银行体系面向私人部门的信贷快速增长。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呆坏账比重不断提高。墨所实行的爬行钉住汇率制建立在外汇储备足额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上,但墨的外汇储备大量流失,贸易收支出现巨额逆差,比索贬值是大势所趋,很容易引起投机者的攻击。其次,国内经济结构失调是爆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1)民间投资严重不足,投资资金主要流向不动产、商业和金融市场,第三产业远超前于一、二产业,产业结构极不平衡。(2)快速的私有化进程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严重削弱,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突出。(3)由于生产性投资不断下降,投机性投资膨胀,经济增长缺乏动力,经济泡沫现象严重。(4)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资,同时政府对外资缺乏正确引导,资金的不稳定性导致经济增长的脆弱性 。再次,国内政治冲突及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也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国内一系列暴力事件使投资者怀疑投资获利的可靠性,动摇了市场信心。外部因素特别是美国利率的提高和美国经济复苏使投资者的注意力转向。这些都是促成资本外逃和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最后,墨的外债期限结构非常不合理。到94年底,有280亿美元的短期外债即将到期,而政府无力偿还这些外债,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四、治理这次危机历时非常短暂。为克服危机,墨政府先后两次宣布紧急经济计划,决定紧缩公共开支5.2%,并同企业、工会达成“福利、稳定和发展契约”,降低工资上涨幅度,控制贸易赤字,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增长,同时设立特别基金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金融市场的稳定。为帮助墨西哥度过难关,美国连同IMF、BIS等共向墨西哥政府提供了500亿美元的贷款。这些贷款用于帮助墨西哥清偿外债,使得墨西哥的金融形势渐趋平静。尤其是克林顿政府承诺对墨西哥政府实施400亿美元 的援助贷款,这种公开的信息消除了高阶不确定性和噪音信息,使得墨西哥金融危机迅速地得到平息。(张建整理)太多了,邮件给你发了

金融危机是怎么引起的?

自17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发生时都给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混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593年,一位荷兰商人格纳从土耳其进口首株郁金香,由于这种花是进口货,因此拥有郁金香花便成为有钱人的符号。开始只有郁金香的行家才懂得欣赏郁金香之美,但在形成风潮后,投机客便趁机炒作,只要今天买了,明天就可赚一笔。买的人多了,交易市场也就形成了,交易场所也逐渐热闹起来。1634年,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到中产阶级,更蔓延为全民运动,大家都来买卖郁金香了。炒家只看到买低卖高,利润就进来,于是全民都变成郁金香的炒家。1000美元一朵郁金香花根,不到一个月之后,它就变成两万美元了。到了1636年,郁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这时,一朵郁金香花根售价相当于今天的76000美元,比一部汽车还贵。这是有名的郁金香花根泡沫。此时,荷兰政府开始采取刹车的行动,而由土耳其运来的郁金香也大量抵达,郁金香不再那么稀罕。于是一瞬间郁金香的价格往下滑,6个星期内竟然下跌了90%,荷兰政府宣布这一事件为赌博事件,结束这一场疯狂的郁金香泡沫事件。这就是有记录的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泡沫事件。二、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事件起因源于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南海公司在171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仍然进行时创立,它表面上是一间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的特许公司,但实际上是一所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下的债务。南海公司在夸大业务前景及进行舞弊的情况下被外界看好,到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过贿赂政府,向国会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取国债的计划,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价由原本1720年年初约120英镑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镑以上,全民疯狂炒股。然而,市场上随即出现不少“泡沫公司”混水摸鱼,试图趁南海股价上升的同时分一杯羹。为规管这些不法公司的出现,国会在6月通过《泡沫法案》,炒股热潮随之减退,并连带触发南海公司股价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镑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无归,连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也蚀本离场。南海泡沫事件使大众对政府诚信破产,多名托利党官员因事件下台或问罪。相反,辉格党政治家罗伯特-沃波尔在事件中成功收拾混乱,协助向股民作出赔偿,使经济恢复正常,从而在1721年取得政府实权,并被后世形容为英国历史上的首位首相。此后,辉格党取代托利党,长年主导了英国的政局。三、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世纪早期的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自己的中央银行,因此也没有发行纸币。第二合众国银行由国会在1816年授权建立,它创立了统一的国家货币,一度成为美国最大最好的钞票的发行者,创立了单一的汇率等。它实力强大,它的资本比美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多出一倍,拥有全国20%的货币流通量,在各州设立了29个分行,控制着各州的金融。考虑到许多州银行立法很仓促,经营不善,普遍资本金不足,监管不严,对未来过度乐观,第二合众国银行通过拒绝接受它认为经营不善的银行的票据来维护它自身的稳定。这削弱了公众对第二合众国银行的信心。1829年,杰克逊当选为美国总统,他认为第二合众国银行的信贷问题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杰克逊决定关闭第二合众国银行。作为毁掉合众国银行的策略的一部分,杰克逊从该银行撤出了政府存款,转而存放在州立银行,没想到,危机竟然就此产生。因为增加了存款基础,不重视授信政策的州立银行可以发行更多的银行券,并以房地产作担保发放了更多贷款,而房地产是所有投资中最缺乏流动性的一种。这样一来,最痛恨投机和纸币的杰克逊总统所实施的政策,意想不到地引发了美国首次由于纸币而引起的巨大投机泡沫。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贵金属由联邦政府向州银行的转移,分散了储备,妨碍了集中管理;英国银行方面的压力;储备分散所导致的稳定美国经济机制的缺失等。四、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07年,美国银行业投机盛行,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当年10月,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信托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大肆举债,在股市上收购联合铜业公司(United Copper)股票,但此举失利,引发了华尔街的大恐慌和关于尼克伯克即将破产的传言。导致该银行客户疯狂挤兑,并引发华尔街金融危机。银行要求收回贷款,股价一落千丈。时任摩根财团总裁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联合其他银行共同出手,筹集流动资金,才使市场重归平静。很快,美国财政部长乔治·科特留宣布,政府动用3500万美元资金参加救市。随后,市场恢复正常。此次救市导致了1914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诞生,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得以增强。五、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市场出现了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到10月24日,举国上下谣言四起造成金融不稳,被吓坏了的投资者命令经纪人抛售股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漩涡之中。股指从之前的363最高点骤然下跌了平均40%。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影响波及整个世界。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引发美国股市大崩盘的1929年9-10月,被后来者形容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并且“把未来都吃掉了”。在危机发生后的4年内,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0%,投资减少了80%,1500万人失业。六、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股市出现惊人下跌,并引发世界其他国家股票市场跟风下跌。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骤跌508点,下跌幅度22%,一天内跌去的股票价值总额令人目瞪口呆——是1929年华尔街大崩溃时跌去价值总额的两倍。混乱中,价值超过6亿美元的股票被抛售。纽约股市的震荡也在东京和伦敦造成了混乱。伦敦的FT指数滑落25O点,威胁到政府对英国石油股份公司私有化进程。日经指数下跌202.32点,收于9097.56点,跌幅为2.18%。很多人在股灾后感到奇怪,因当日根本没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闻,因此下跌看似并无实在的原因,令当时很多人怀疑是羊群心理、市场失(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或经济失衡引致股灾,至今仍在争论。七、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年12月19日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对外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这一决定在市场上引起极大恐慌。外国投资者疯狂抛售比索,抢购美元,比索汇率急剧下跌。12月20日,汇率从最初的3.47比索兑换l美元,跌至3.925比索兑换l美元,狂跌13%。21日再跌15.3%。伴随比索贬值,外国投资者大量撤走资金,墨西哥外汇储备在20日至21日两天锐减近40亿美元。墨西哥整个金融市场一片混乱。从20日至22日,短短的三天时间,墨西哥比索兑换美元的汇价就暴跌了42.17%,这在现代金融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墨西哥吸收的外资,有70%左右是投机性的短期证券投资。资本外流对于墨西哥股市如同釜底抽薪,墨西哥股市应声下跌。1994年12月30日,墨西哥IPC指数跌6.26%;1995年1月10日,更是狂跌11%。到1995年3月3日,墨西哥股市IPC指数已跌至1500点,比1994年金融危机前最高点2881.17点已累计跌去了47.94%,股市下跌幅度超过了比索贬值的幅度。这场金融危机震撼全球,危害极大,影响深远。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它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997年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这场危机一直持续到1999年才结束。九、2007年至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丙戌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2007年8月次贷危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这场危机导致过度投资次贷金融衍生品的公司和机构纷纷倒闭,并在全球范围引发了严重的信贷紧缩。美国次贷危机最终引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和美林公司被收购标志着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随着虚拟经济的灾难向实体经济扩散,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激增,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2011年1月10日,国际清算银行在巴塞尔召开成员央行行长双月例会及全球经济会议,分析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会议主席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表示,世界经济已走出危机阴影,全球经济复苏已经确立。

金融危机对我国各个方面的影响

  “百年一遇” 的金融海啸从洗劫华尔街开始,正在演化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将持续多久、波及多广,对我国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如何了解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如何从危机中汲取教训?如何对国际经济和本国经济的走向审时度势?如何应对和化解危机?如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保持信心?公众此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舆论的声音。  因此,当重大的国际经济事件发生,并影响全球、影响中国的时候,什么样的媒体能够从抢占舆论制高点的层面,做到大规模实时跟进报道、权威理性分析、正确引领舆论,那么这个媒体将会在行业发展中留下可圈可点的一笔,甚至是丰碑式的记录;这个媒体也将在品牌美誉度上提升含金量;这个媒体更将在报道中凸现它对社会、对公众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不失时机地担当了这样的角色。  瞬间出击,独占传媒经济报道市场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总监郭振玺一向主张,经济频道“节目品牌背后是对社会经济生活脉搏的敏锐把握”。 郭振玺还主张,经济频道要“做有用的新闻”、“做有思想的新闻”。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报道,经济频道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央视经济频道从事件初始便占领了报道的制高点,及时、权威、深入、全面地进行了报道。如果说,对今年“汶川大地震”的报道,锻造了央视新闻频道的价值、对08北京奥运会的报道,提升了体育频道的作用,那么,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全方位报道,对经济频道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  经济频道资深评论员老杜说,经济频道以特别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为代表的大规模报道,造成了一种近乎独占的市场效果:要想了解金融危机,就要看经济频道。这达到了经济频道人一个梦寐以求的目标:有经济大事,看经济频道。  经济频道总监助理李勇、许文广介绍,从9月20日开始,经济频道〈〈经济信息联播〉〉、〈〈经济半小时〉〉栏目联合在晚间21:00连续推出时长60至120分钟的大型直播特别报道《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全方位报道金融风暴的最新进展,分析其造成的影响。即使在国庆假日期间,除10月1日、2日外,《直击华尔街风暴》也继续播出。与此同时,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等资讯节目也以金融危机为关注重点。随着金融风暴的不断蔓延,应广大观众要求,经济频道又从10月11日起,在傍晚18:00时段增加了一档60分钟的《直击华尔街风暴》直播节目。这样,经济频道就形成了早间时段(《第一时间》,两个小时)、午间时段(《全球资讯榜》、半个小时)、晚间两个时段(18点档和21点档《直击华尔街风暴》,全场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全天四个时段递进报道、滚动播出的格局。《直击华尔街风暴》直播规模之大(充分发挥了CCTV全球记者网络系统),嘉宾阵容之“豪华”(邀请了中外金融高层人士、学界专家50多位),在中国电视史上创造了针对一个经济事件进行连续深入报道的记录。《直击华尔街风暴》及时、全面、深入地报道了华尔街金融风波的来龙去脉以及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影响,增加了社会各界对这场金融危机的理性认识,节目还详尽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可能影响,引导观众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前提振发展经济中国经济的信心。  不忘使命,中外经济报道融会贯通  经济频道总监助理李勇说,在央视以往的经济报道中,国际内容通常处于从属地位:不但篇幅少于国内题材,国际经济事件也很少当作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来关注。在连续操作了关注国内经济问题的《聚焦经济热点》和《“一保一控”特别报道》之后,经济频道认为,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上升为影响世界和国内经济生活的主要矛盾,应当予以集中关注。《直击华尔街风暴》在国内国际经济新闻融合方面做了以下努力。  首先,守望经济大事,成为中国国家和民众经济利益的了望哨。《直击华尔街风暴》及时、充分报道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进展,全方位展示这场危机的方方面面,为国内观众准确把握危机进展提供最及时、全面、权威的资讯。  其次,加强经济报道的指导性、实用功能,将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的部位作为报道重点,将搞好国内经济作为报道的落点。比如说,节目请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等人士介绍中国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客观分析了中国金融机构可能遭受的损失,同时强调,由于此前几年中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和我国金融业稳健开放的政策,中国金融业总体健康。这些内容既为国内各方面防范危机提供了预警信息,也为大家正确了解中国经济状况提供了非常权威的信息,引导了舆论,提振了信心。  同时,授观众以“渔”,提高把握经济运转方向的能力。由于危机的复杂性,经济频道很难由某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对危机的方方面面作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直击华尔街风暴》将这场危机当成了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深层次运行规律、认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联性、增长经济知识的课堂。节目全方位展示各种视角,提供大量的经济学知识,让参与节目的各方和观众一起共同深化对这场危机的认识,共同提高把握重大经济问题的能力。  专业水准,舆论引导与影响力之源  经济频道总监助理李勇介绍说,从《聚焦经济热点》等报道的成  功经验中,经济频道深刻体认到,经济报道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量来自其专业品质。为提升报道的品质,《直击华尔街风暴》采取了以下行动。  首先,把握时机、大胆“亮剑”。这是经济频道媒体使命感使然,始终追踪经济生活的脉搏,在第一时间大胆切入,密切关注经济热点问题。否则就会在复杂困难的任务面前犹豫不前,错过最佳报道时机。  其次,将中央精神和专业方法结合,把握热点和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往往是“正在进行时”的事件或现象,有的非常敏感,有的认识把握起来有难度,经济频道坚持以中央论断为指导,用专业方法为基本方法,科学把握复杂的经济现象。  同时,改进资源组织方式,用“豪华”阵容加强节目的专业水准。20多天来,《直击华尔街风暴》直播室成了国内外经济界、金融界一流嘉宾的聚会场所。经济频道采访过50多位知名经济界人士,他们包括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等国内知名学者,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等中国经济部门负责人,雷曼兄弟公司原高级顾问肯u2022米勒先生、摩根大通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等著名国外金融机构人士,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家马克u2022维斯布罗特、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u2022罗奇等国外著名学者。这些嘉宾都学有所长,是某些经济领域的权威,或者本身就是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要角”,他们提供的资讯和分析方法,让这场金融危机来龙去脉显得更加清晰,对中国经济的可能影响也更加外露。他们深入浅出的解读打通了不同层面的知识,能够将遥远、专业的经济事件与中国百姓的利益、生活经验融会贯通,大大提高了节目的信息传播效率。  再有,创新节目形式和表现手段。在这次非常事件的报道中,经济频道动用了多种电视手段,创新了一批经济报道的新形式。比如节目连线中央电视台驻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记者站,对当地股市行情等资讯进行现场直播。《直击华尔街风暴》还聘请国外财经界著名人士为财经观察员,连线评论金融危机的最新进展,由专业人士在演播室进行现场同声传译。  另外,统一经营频道优势资源,共享频道品牌增值荣光。频道内部各单元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站位合理,互相补台,有力地增加了经济频道品牌的内涵。比如主持人的统一运用,《直击华尔街风暴》使用了3位主持人:芮成钢、马洪涛、马斌。他们平时是分散在频道不同部门的优质资产,此次组合具有1+1大于2的效应,为频道品牌增添了新内涵。  众人评说,媒体关注社会各界好评  连续1个多月推出的《直击华尔街风暴》特别节目,引发了全国各大媒体关注。新华社、《中国青年报》、《香港文汇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华工商时报》等40多家媒体纷纷介绍这个节目。其中,《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华工商时报》、《香港文汇报》还开设专栏,转载《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文稿,并每天配发社论。专业类财经媒体《上海证券报》、《大众证券报》、《金融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也开设了经济频道特别节目专栏;《环球时报》、《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等以综述的形式,给予全程关注。《香港大公报》、《欧洲时报》、《美国侨报》、《加拿大环球华报》也进行了报道和转载,其中《美国华商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还为特别节目撰写了观后评论。此外,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中新网、腾讯网都在显著位置开设专题,予以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交通台等也进行了关注。  此外,中新网等30多家网站对这个节目进行了关注。  罗兰贝格公司中国区总裁程博利先生高度赞扬了经济频道推出大型直播《直击华尔街风暴》,认为非常深刻,非常及时。摩根大通中国区总裁李小加认为,经济频道的直播报道,是国内最深刻的关于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报道,全面,客观,分析准确、权威、令人信服。来自证监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人士认为,《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非常及时、内容详尽,观点准确,分析到位,有助于人民了解事实真相,对健全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有积极的意义。国家广电总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单位领导对经济频道的报道给予肯定和表扬。  在美国房地产遭受汇率上涨的打击下,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的情况下,次债不良资产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放大的,信用评级机构突然下调投行信用而严重影响美国金融业的一次危机。你要是想读懂这次危机,我建议你首先弄懂下面提到的几个概念:一,联储汇率是如何影响美国房地产的;二,什么是房地产次级贷款;三,次贷不良贷款是如何通过杠杆工具被放大的;四,评级机构从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等等————  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与出口上,投资方面,危机下国际热钱进入中国有明显的减少的趋势,这会对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有一定影响,出口方面,由于欧美消费力水平下降,中国将会出现明显的出口回落现象。但要注意到国际资本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并不是很大,中国的出口也是以日常用品为主,消费再省,日常支出还是必须的。所以,我们根本没必有过分悲观,说不定这是一个让中国赶超美日德三国的良机。

金融危机的影响会使中国楼市未来走向怎样呢,房价会继续下降吗??

第一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不会。理由如下无疑,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将重创全球诸多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将重点地重创房地产市场预期。尽管中国在美国次级债上的损失不大,但中国作为一个位居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包括金融体系在内的中国经济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自然也将无可避免地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美国经济进而包括欧洲市场在内的经济衰退,无疑更将间接地影响到包括出口贸易在内的中国经济增长。尤为要注意到的是,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之时,正好处于中国房地产从投资过热、房地产预期高涨、房价非正常上涨向正常市场调整之关键时期,正好处于中国房价回调之关键时期。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历史以来的最大异变,房地产预期正发生大逆转,因此前大涨而导致目前民生地产现实房价过高等原因的作用下,消费者日趋观望,甚至群体性地弃购。尽管中国决策层自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以来接连两次出手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防止经济过于衰退。但或由于此前房地产市场的透支过甚,由于此前房价上涨速度过快、幅度过大、持续时间过久,或由于中国央行连续两次调整金融政策并非冲着房地产而来对房地产的影响并不大,或还由于更多原因,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市场依然沿袭已定趋势轨迹运行,消费者继续观望乃至弃购,市场成交依然清淡。在这种情况下,而如今美国因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并深度向实体经济蔓延等方面预期打击的影响还在继续。其释放的信号,无疑将对中国房地产的未来阶段性时期内的预期产生影响。于是,就有舆论认为中国房地产将崩盘。中国房地产到底会崩盘吗?10月9日上午,汇集全国各地50多位房地产、财经媒体记者、编辑和房地产专家在一起的“房地产专家媒体群”就中国房地产到底会不会崩盘及“二次土改”、流动性等问题展开了一场谈论。本文作者陈真诚(陈真诚博客,陈真诚新闻,陈真诚说吧)与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葛云、南方都市报记者邹阳军(邹阳军博客,邹阳军新闻,邹阳军说吧)、中国经营报记者李碧、大众证券报记者成曦、云南信息报记者王效、重庆时报记者宋湘波、新华网重庆房产汪宇、太原晚报记者李涛、三湘都市报记者邵中兵、成都商报记者牟穆、华夏时报记者晏耀斌等积极参与了讨论。本场讨论,由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葛云向我也就是本文作者陈真诚提出“房地产崩盘可能有无,陈总?你给分析一下”问题开始。本文就是我在当时回答提问的基础上经整理而成。在接到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葛云的提问之后,我也就是本文作者陈真诚立即做出回答称:实际上,中国房地产,诚然正值深度异变调整之中,但崩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10月7日,在一电视台录制房地产电视专题节目时,我也说了这个观点。之所以说中国房地产崩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其理由如下:首先,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交易量不断减少方面,而交易低迷的原因是目前的现实性民生地产房价依然太高,没多少是真实有效降价的,即使降价也是以各种折扣的名义。这不但不能收到效果,而且容易激发消费者的逆反心理。 其次,中国房地产本轮调整,在房价方面,属于此前房地产过热、房价过于疯狂上涨后的房价正常回调,正在将非正常上涨部分回调至正常房价区间,并不是在房价没大涨或只是微涨的前提下的往下实际性绝对下跌。 第三,中国房地产本轮调整,与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一轮调整周期相比,除了此前房价、地价上涨的速度更快、幅度更大外,房地产市场已比上一轮调整时期要成熟、健康了许多,中国房地产已不可能存在上一轮调整中的那么多问题,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烂尾楼出现……在上一轮调整中,中国房地产都没有崩盘,那么,在这一轮调整中,中国房地产是不可能不崩盘的。第四,现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是没有了消费者需求,而是由于民生地产房价过高,使得一些需求无法在购买消费上获得实现,变成了无效需求。 第五、中国房地产情况与美国不同。在美国,低收入、有还贷风险的购房者,通过次级贷向银行贷款。这次美国金融危机链条就是从次级贷开始的。而中国不是通过次级贷向银行贷款,是直接从银行贷款。即使在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但没到房地产崩盘的地步,因此,中国房地产发生崩盘的可能性则更小了。 第六,房价下降,不等于说整个房地产崩盘。至于有统计快报的数据显示1-8月的房地产成交很低的问题,则需要客观地分析其问题。事实上,目前房地产成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民生地产的房价依然很高,而消费者已经几乎一致性观望,其中并有相当部分消费者已经达成了认定并期待房价会比目前有较大幅度下降的共识。第七、由于前几年的房地产高热,地王层出不穷,地价日变日涨,在地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大量土地被卖出。而这些土地,在政府至少5年内不可能改变的土地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必然会不断地开工、开发出新的房地产项目上市销售,会以各种方式与内容制造而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市场。第八,事实证明,在上一轮房地产调整中,在一些城市,确实留下了一些烂尾楼,而当时所留下的烂尾楼现在基本上已经被消化掉了。而现在,正在开发或正在上市销售的大量项目用地,是开发商在去年地价疯涨之前已拿到的土地,因此,在本轮调整中,即使在某些城市可能有少量烂尾楼出现,其他开发商如果将之接手,基于接受议价等各种因素的作用,整个烂尾楼的接受价格,参照同区域土地而言,可能还比去年一些开发商所拿土地的地价还要低。这就是说,某些城市在本轮调整中即使可能有少量烂尾楼出现,只要相关部门协调、服务得当,只要估价适当,不难找到其他开发商来接手,对商业银行的威胁也不太大。第九,目前,在中国房地产金融领域,如果要出问题,则可能主要出在由于一些购房者还贷能力不够等原因导致无法继续还贷或有意断供即个人房贷等方面,而主要不在房地产开发贷款等方面。更何况,有关部分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认为,在中国,目前,个人房贷依然是银行最安全的优质资产,出现断供或购房者无力继续还贷的情况并不多,中国房地产金融依然是安全的。这就是说,在房地产金融所涉及到的金融领域,也几乎没有出现让房地产崩盘的可能。第十,事实上,中国内地房地产的国际化程度非常低。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在对中国整体经济威胁方面,在造成中国出口下降方面,及部分商业银行持有美国相关债券而遭受威胁等方面,并不主要在非常低国际化的房地产方面。正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肯定地说,在本轮房地产调整中,中国房地产几乎没有崩盘的可能。因此,本文作者陈真诚建议,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如果资金确实有比较大的压力,那么不妨利用目前的机会采取包括营销创新等各种创新在内积极的策略实现快卖快走,从而获得行业内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事实上,市场是实在的,并不象一些舆论所宣称的那样可随时改变或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尽管央行已连续两次下调利率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尽管其对房地产会在短期内的某种程度上产生利好刺激作用,但由于房地产事实上已经深度异变,而且两次下调双率实在是与房地产的直接关系不大,对房地产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房地产走势之大势依然难有大的改变。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商业银行界带来了风险威胁,因此,即使两次调整金融政策后,可能商业银行也不会放松对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贷款,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不少开发商遭遇到的资金压力问题在短时期内难以有大的改观。因此,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真正的市场营销策略高手或企业、项目经营管理高手,就应该理性地研究、分析、看待市场,敏感地捕获到市场走势的真实信息,然后及时抓住机会获得在与同业竞争中的相对比较竞争优势。

请不吝赐教,此次金融危机行业对中国的翻译行业负面影响大吗?

1. 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中国官方储备及商业银行投资的美元资产在本轮危机中一度暴露于风险中,但总体而言投资损失有限,不会对中国金融体系产生较大冲击。 2.具体的影响: (1)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和美林公司被收购与始自去年的次贷危机一脉相承,在众多专家看来,这个事件仅是整个危机过程中泛起的一朵浪花,不应该被孤立看待,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实际上也是次贷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延续。可以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来理解这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2008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进口方面: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从而导致其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继续降低,而投资支出将出现增加,“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如果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而制造业因投资增加而逐渐恢复活力,那么势必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2)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虽然美国经济形势在二季度表现优于预期,体现出了足够的韧性,但这是由于美元弱势所带来的强劲出口所致,因此,在金融风暴袭来,国内需求更趋疲弱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弱势美元”下的出口,给美联储预留出进一步降息的空间。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3)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延续,带给金融机构的损失和震动相当大,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不同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所区分的只是损失额度大小,像雷曼兄弟,还包括前面被美国政府接管的“两房”和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等,但与其估算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不如考量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打击。具体到中国而言, ,影响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市场信心,美国出大问题的机构相继破产,给中国的投资者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可以获得印证的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消息传来的次日,正值A股结束中秋三天假日开市,沪深两市银行板块全线暴跌,其表现只能以“惨不忍睹”来形容,其中,工商银行跌9.95%,建设银行跌9.94%,中国银行跌9.17%。在多方利空消息的垂直打击之下,沪深两市银行股全天放量大跌超过9.0%,多达8家银行股跌停。招商银行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并且公司尚未对上述债券提取减值准备。 (4)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对持有大量美国金融机构股票和基金的中国银行业的担心。根据破产文件显示,雷曼兄弟前30大无抵押债权人主要是亚洲金融机构,包括日本的Aozora银行、中央三井信托、住友三井金融、瑞穗实业银行、信金中央金库、国内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再度被牵涉其中。据报道,雷曼对日本Aozora银行欠款额达4.62亿美元,对瑞穗实业银行欠款额达3.82亿美元,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而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 3. 教训深刻宜引以为戒:中国可以在美国本次危机中学得以下教训: (1). 宽松的货币政策易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给日后金融系统危机带来潜在风险。 (2). 面对国际市场这碗“深水”, 中国的“走出去”政策须更为谨慎,对外投资需要有严格的风险评估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金融危机的影响会使中国楼市未来走向怎样呢,房价会继续下降吗??

第一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不会。理由如下无疑,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将重创全球诸多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将重点地重创房地产市场预期。尽管中国在美国次级债上的损失不大,但中国作为一个位居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包括金融体系在内的中国经济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自然也将无可避免地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美国经济进而包括欧洲市场在内的经济衰退,无疑更将间接地影响到包括出口贸易在内的中国经济增长。尤为要注意到的是,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之时,正好处于中国房地产从投资过热、房地产预期高涨、房价非正常上涨向正常市场调整之关键时期,正好处于中国房价回调之关键时期。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历史以来的最大异变,房地产预期正发生大逆转,因此前大涨而导致目前民生地产现实房价过高等原因的作用下,消费者日趋观望,甚至群体性地弃购。尽管中国决策层自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以来接连两次出手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防止经济过于衰退。但或由于此前房地产市场的透支过甚,由于此前房价上涨速度过快、幅度过大、持续时间过久,或由于中国央行连续两次调整金融政策并非冲着房地产而来对房地产的影响并不大,或还由于更多原因,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市场依然沿袭已定趋势轨迹运行,消费者继续观望乃至弃购,市场成交依然清淡。在这种情况下,而如今美国因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并深度向实体经济蔓延等方面预期打击的影响还在继续。其释放的信号,无疑将对中国房地产的未来阶段性时期内的预期产生影响。于是,就有舆论认为中国房地产将崩盘。中国房地产到底会崩盘吗?10月9日上午,汇集全国各地50多位房地产、财经媒体记者、编辑和房地产专家在一起的“房地产专家媒体群”就中国房地产到底会不会崩盘及“二次土改”、流动性等问题展开了一场谈论。本文作者陈真诚(陈真诚博客,陈真诚新闻,陈真诚说吧)与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葛云、南方都市报记者邹阳军(邹阳军博客,邹阳军新闻,邹阳军说吧)、中国经营报记者李碧、大众证券报记者成曦、云南信息报记者王效、重庆时报记者宋湘波、新华网重庆房产汪宇、太原晚报记者李涛、三湘都市报记者邵中兵、成都商报记者牟穆、华夏时报记者晏耀斌等积极参与了讨论。本场讨论,由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葛云向我也就是本文作者陈真诚提出“房地产崩盘可能有无,陈总?你给分析一下”问题开始。本文就是我在当时回答提问的基础上经整理而成。在接到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葛云的提问之后,我也就是本文作者陈真诚立即做出回答称:实际上,中国房地产,诚然正值深度异变调整之中,但崩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10月7日,在一电视台录制房地产电视专题节目时,我也说了这个观点。之所以说中国房地产崩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其理由如下:首先,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交易量不断减少方面,而交易低迷的原因是目前的现实性民生地产房价依然太高,没多少是真实有效降价的,即使降价也是以各种折扣的名义。这不但不能收到效果,而且容易激发消费者的逆反心理。 其次,中国房地产本轮调整,在房价方面,属于此前房地产过热、房价过于疯狂上涨后的房价正常回调,正在将非正常上涨部分回调至正常房价区间,并不是在房价没大涨或只是微涨的前提下的往下实际性绝对下跌。 第三,中国房地产本轮调整,与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一轮调整周期相比,除了此前房价、地价上涨的速度更快、幅度更大外,房地产市场已比上一轮调整时期要成熟、健康了许多,中国房地产已不可能存在上一轮调整中的那么多问题,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烂尾楼出现……在上一轮调整中,中国房地产都没有崩盘,那么,在这一轮调整中,中国房地产是不可能不崩盘的。第四,现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是没有了消费者需求,而是由于民生地产房价过高,使得一些需求无法在购买消费上获得实现,变成了无效需求。 第五、中国房地产情况与美国不同。在美国,低收入、有还贷风险的购房者,通过次级贷向银行贷款。这次美国金融危机链条就是从次级贷开始的。而中国不是通过次级贷向银行贷款,是直接从银行贷款。即使在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但没到房地产崩盘的地步,因此,中国房地产发生崩盘的可能性则更小了。 第六,房价下降,不等于说整个房地产崩盘。至于有统计快报的数据显示1-8月的房地产成交很低的问题,则需要客观地分析其问题。事实上,目前房地产成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民生地产的房价依然很高,而消费者已经几乎一致性观望,其中并有相当部分消费者已经达成了认定并期待房价会比目前有较大幅度下降的共识。第七、由于前几年的房地产高热,地王层出不穷,地价日变日涨,在地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大量土地被卖出。而这些土地,在政府至少5年内不可能改变的土地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必然会不断地开工、开发出新的房地产项目上市销售,会以各种方式与内容制造而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市场。第八,事实证明,在上一轮房地产调整中,在一些城市,确实留下了一些烂尾楼,而当时所留下的烂尾楼现在基本上已经被消化掉了。而现在,正在开发或正在上市销售的大量项目用地,是开发商在去年地价疯涨之前已拿到的土地,因此,在本轮调整中,即使在某些城市可能有少量烂尾楼出现,其他开发商如果将之接手,基于接受议价等各种因素的作用,整个烂尾楼的接受价格,参照同区域土地而言,可能还比去年一些开发商所拿土地的地价还要低。这就是说,某些城市在本轮调整中即使可能有少量烂尾楼出现,只要相关部门协调、服务得当,只要估价适当,不难找到其他开发商来接手,对商业银行的威胁也不太大。第九,目前,在中国房地产金融领域,如果要出问题,则可能主要出在由于一些购房者还贷能力不够等原因导致无法继续还贷或有意断供即个人房贷等方面,而主要不在房地产开发贷款等方面。更何况,有关部分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认为,在中国,目前,个人房贷依然是银行最安全的优质资产,出现断供或购房者无力继续还贷的情况并不多,中国房地产金融依然是安全的。这就是说,在房地产金融所涉及到的金融领域,也几乎没有出现让房地产崩盘的可能。第十,事实上,中国内地房地产的国际化程度非常低。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在对中国整体经济威胁方面,在造成中国出口下降方面,及部分商业银行持有美国相关债券而遭受威胁等方面,并不主要在非常低国际化的房地产方面。正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肯定地说,在本轮房地产调整中,中国房地产几乎没有崩盘的可能。因此,本文作者陈真诚建议,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如果资金确实有比较大的压力,那么不妨利用目前的机会采取包括营销创新等各种创新在内积极的策略实现快卖快走,从而获得行业内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事实上,市场是实在的,并不象一些舆论所宣称的那样可随时改变或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尽管央行已连续两次下调利率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尽管其对房地产会在短期内的某种程度上产生利好刺激作用,但由于房地产事实上已经深度异变,而且两次下调双率实在是与房地产的直接关系不大,对房地产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房地产走势之大势依然难有大的改变。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商业银行界带来了风险威胁,因此,即使两次调整金融政策后,可能商业银行也不会放松对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贷款,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不少开发商遭遇到的资金压力问题在短时期内难以有大的改观。因此,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真正的市场营销策略高手或企业、项目经营管理高手,就应该理性地研究、分析、看待市场,敏感地捕获到市场走势的真实信息,然后及时抓住机会获得在与同业竞争中的相对比较竞争优势。

简述美国金融危机与证券的关系

从金融发展的路径来看,经济货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是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即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的比重相对下降,而利用发行可对第三者转让的金融工具的比重相对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有价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各种证券筹集和融通资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在整个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同时,非货币性金融机构在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则相应上升,最后超过银行资产。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有价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得经济体系内各经济体互相融通资金的能力不断增强,造成对银行信贷需求有所减弱,从而导致货币存量的增长速度、银行在整个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和货币化指标的逐步下降,而同时非货币银行金融机构资产所占比重则相应上升。中国的经济崛起取决于历史性机遇的出现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对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国比任何国家和任何时候都更具备抓住这一机遇的能力,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一、是机遇而不是灾难1、中国的货币体系、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相对独立。纵观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由于发达国家金融一体化的特点,美国的危机使得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无一幸免。中国是不多的受危机影响较小,相对置身于美国金融危机之外、并能在这场危机中能够掌握主动权的大国。由于中国在货币体系、资本市场体系及商业银行体系上都相对独立,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并不直接相关,这使得我们的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并未受到美国次贷和金融危机过多的影响,从而免受“金融海啸”的直接冲击,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2、中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基本面尚好。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还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势头并没有因为近年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的衰退受到影响。即使是在美国饱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和国内企业微观面的业绩增长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称为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具有强大的内需市场的开拓能力和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3、我国目前的财政和金融状况良好。和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遇到金融危机的特点不同:从银行的资产状况看,我们有46万亿元的银行储蓄总资产,其中居民储蓄近18万亿,存贷差约12万亿,资金相对充足。今年以来,虽然企业的资金普遍紧张,但那是由于双紧的宏观政策决定的。一旦我们为应付金融危机采用宽松的政策,就会具备流动性充足的特点。同时,经过2005年以来主要商业银行的上市,治理结构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是比较好的。从外汇储备看,1.8万亿美元的储备也使得我们面对这场金融危机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和应对能力。从国家财政收入看,2007年高达5.1万亿的财政收入,能使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这场危机中保护自己。4、中国具备庞大的内需市场开拓潜力。对中国的出口会有一定影响,但中国13亿人口和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即使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虽然美国消费的倒退使得我国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庞大的内需市场一旦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启动,是完全可以通过内需弥补出口下降的。从投资的角度,中国庞大的城镇和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大量的项目需要资金,带动经济。无论是从资金的供应还是从项目的选择上,都有较大的潜力。我们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能力是足够的。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国际舆论普遍把中国当成是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他们普遍希望中国担当新的领跑者,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站在一起来应对这场危机。一些跨国公司和企业家也把中国当作躲避这次金融危机的避风港和比较选择后的最佳投资地,他们看好中国,投资中国。与此同时,从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危机必然还会带来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分工,中国要从制造业低端的打工者向金融和服务业的高端转型。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怎样引起的

根本原因是利率的上升和次级贷的存在。打个简单的比方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一个房子在最高的时候是100万,买了,但没有钱或者不够付30%的首付,或者信誉不够等等,正常条件下很难从银行借到钱。 因为有些银行(或者能提供房屋贷款的类似银行的机构)推出了次级贷,相当于是只要付很少一部分首付,甚至是0首付,同时承诺每个月还一定的钱给银行,银行就同意给放贷,把这个房子的钱先付给房产商,然后就每个月还贷,可以先住这个房子,但如果不还钱的话,银行有权收回,。 这个时候,房价下降了,比如说原来标价的100万的房子变成了70万,这个时候才给银行从头到尾一共付了10万,一算就算去买个新的只要付70万,而要还清以前的贷款,至少还要付90万,那就选择不付钱了,就是断供了(有些人也可能是因为利率实在太高了还不起了)。这个时候银行在这个交易中就损失了20万(70万房子加上10万还款,比以前银行放的款100万少了20万,所以银行损失20万。)这个20万就是不良的资产,如果房价继续下跌,银行还会损失,同时银行还得担负这个房子的一些日常费用。 在这个交易中,如果银行还采用了杠杆交易,比如说他明明只有20万自有资金,又借入了80万(80万可以是向社会发行债券,承诺一定的利息)外部资金来完成这个交易(100万),那样的话就叫杠杆交易。这样现在危机发生了银行相当于是没有资产了,而借入的钱还需要不断的交利息啊,但却没有钱收入,相当于变成只出不进啊,那迟早有一天要花完的。(雷曼就是这么死的,杠杆化过头了) 当这种事情大量发生的时候,银行很快就会因为没有流动资金,甚至资不抵债而倒闭了。参与这种交易的可能会有保险公司,私人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等。如果这些机构倒闭了,企业的融资就会成问题,这样容易引起实际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进而导致实际企业的破产。这些机构一般都会向机构或者社会发行债券,一旦这些机构倒闭,这些债券就变成了废纸,投资者的钱就打水漂了。 目前还只是金融机构的倒闭(称做金融危机),还没有影响到实体的企业,如果政府不能很好的控制这些金融企业的倒闭,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迟早会到来,那样就叫经济危机了。 美国人拯救了AIG,而不救雷曼就是从保护这些实体经济的角度考虑的,AIG更多的涉及到实体经济,而雷曼不是。 这就是另一种的蝴蝶效应,一个买房者的断供,到最终引起了真个经济的萧条!目前而言这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在于监管的不力。

金融危机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具体时间??

从06年底到莱特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的那天开始爆裂,真正隐下伏笔的是2001年911以来,葛林斯潘不顾后果的把利率从6%迅速降到1%所造成的美元信贷暴涨,使美圆泛滥!没人可以说它会持续多久,没人有个数!因为这里面的不定因素太多!美国经济恢复快就快,不然可能回恶性循环!

什么叫做四代金融危机

没听说过还有四代危机,只听说过次贷危机。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这个可以理解吧?你还钱的可能性不太高,那我借钱给你利息就要高一些咯。风险大,收益也大嘛。放出这些贷款的机构呢,为了资金尽早回笼,于是就把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类似地,次贷的债券利率当然也肯定比优贷的债券利率要高咯。这样呢,这些债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什么?中国是否存在金融危机?

08年爆发自美国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全世界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规模的衰退。世界各国都纷纷采取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看到现在西欧的主权债务危机仍未解决,世界经济笼罩在阴云之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又该何去何从呢?世界经济什么时候才能复苏?08年有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就拿我们广大的学生来说,看着看着自己手头上少得可怜的生活费越来越紧了!关于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的说法,目前比较统一的一种说法是因为美国政府过度放松的信贷政策,导致两房的次贷危机,继而次贷危机转移到金融市场,直至次贷危机的泡沫破灭,就爆发了自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根据马克思的《资本论》,资本主义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是必然的,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化的矛盾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纵观全球可以发现这次金融危机除了以往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原有的特点以外,这次金融危机还有如下的特点:1、波及范围广这次从美国房地产市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开来,美国、加拿大、欧洲、亚洲、非洲……几乎蔓延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经济全球化更加的成熟,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分工协作越来越细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将影响全球,尤其是世界上的大经济体,比如:中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加之美元是世界通用货币,这可以使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财富,各国都把自己的商品服务送到美国去以储备美元,或者是买美国的国债。美国要透支,钱不够便可开始印美元,这样美国就用美元把各国的财富换了过去,这是美国人透支消费的根本原因,也是美元霸权。2、危机程度大 这次金融危机可以说重创了全球的经济,从07年初开始到8月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罕见地联手注资,欧洲央行在8月9日的注资规模超过“9·11”之后第二天690欧元的单日注资,美联储更是从8月9日起连续4次注资“救市",金额总共高达710亿美元。但是危机还是爆发了2008年1月21日,全球股市“自由落体运动”,伦敦富时100指数收于5578点,重挫5.5%;法兰克福Xetra DAX指数收于6790点,重挫7.2%;巴黎CAC40指数收于4744点,重挫6.8%;东京日经指数收于13325点,重挫3.86%;韩国首尔综合指数收于1683点,重挫2.95%;香港恒生指数跌穿24000点,收于23818点,重挫5.49%;印度Sensex指数收于17605点,重挫7.41%。A股市场周一创半年来最大跌幅,重挫5.14%,沪综指午后连续跌破5100点、5000点、4900点三大心理点位。分析人士惊呼: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开始了。至此全球陷入了恐慌,各国金融市场都出现了震荡,投资者纷纷撤回资金躲避风险。我们看到次贷危机之后出现的冰岛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一直整个西欧的债务危机。回过头再来看看美国,整个美国一直笼罩在08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失业率高达百分之九点几,而且高居不下,有人甚至称这次金融危机比1929年的大萧条还严重!3、影响程度深 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一般在危机后的一到两年内就能够恢复,可是我们看到,这次有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两年时间过去了,还没有恢复的迹象,甚至还在继续扩散,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金融海啸爆发后,中国政府立即采取措施,采取了向市场注入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扩大内需等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政府也采取了两轮的经济刺激方案……可是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世界经济仍然不见抬头的迹象,全球经济依然笼罩在乌云之下!有人甚至评论说:这次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倒退至少10年!日本经济自08年出现衰退迹象以来,一直是负增长。欧洲经济除了德国和法国还保持这微弱的增长以外,其他经济体危机严重,国家面临“破产”的危险。我们看到从冰岛主权债务危机起到现在的希腊乃至西欧的主权债务危机仍然在继续恶化,拖累着全球的经济!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的道路依然是迷茫的!这次全球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虽然不如西方国家那样明显,但是依然对我国经济带来了及其不利的影响。伴随着金融危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猖獗,我国出口面临大面积缩减,国外资本市场转嫁危机利用中国市场融资,外汇储备面临缩水,对外投资面临严峻考验,房地产业呈现巨大泡沫,房贷市场出现危机。最直接的就是08年我国经济结束了连续五年的两位数增长的态势,GDP增速明显放缓!我们看到我国金融企业对美国投行的投资,随着投行的倒闭或经营不景气而蒙受损失;一些涉外企业或者与美国本土合资或合作企业因危机影响导致利润缩减;国际金融危机抑制美欧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业增长;在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地区沿海一带,由于外需的萎缩,很多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从08年起南方出现了大规模的小企业倒闭现象,大批民工返乡,很多适龄就业人员面临着就业压力;我国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泡沫将要破灭的现象,金融市场出现震荡的局面;国内股市市场疲软投资热情不高;全国物价持续上涨居民消费指数CPI居高不下,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看到跟民生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两年内大幅度上涨,部分食品上涨甚至打一倍之多,很多居民生活走向了贫困的边缘。当然,中国自古就有危机既包含着危险也包含这机遇的说法。当前,我们不仅要看到金融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也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也千载难逢。与世界经济相比,中国经济在这场风波中还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这主要应该归功于我国在应对这场金融风波时,确定和采取了正确的经济政策。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世界经济动荡反映出的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要科学判断危与机,避危趋机,化危为机,才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这次危机为我们带来了如下的机遇:1.为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资本大国提供了机会我国加入WTO以后,出口能力大为增强,全世界都是中国制造,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贸易大国。但是出口的大多都是廉价或低水平的产品,而不是高质量高端高附加值的产品,所以还称不上是贸易强国。再就是出口商品换得的大量外汇只是变成了外汇储备,随着国际汇率的波动而忽上忽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就将有大幅贬值的危险。所以,借本次金融危机之机,应该利用这笔钱去购买处于危机中的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债券,在世界范围内并购一些大型企业、购买各种这样的资源进行储备、加大中国在重要行业的话语权。这正是我国的外汇储备世界资本市场并把其转变为一种资金,一种国际资本,进而成为资本输出大国的天赐良机。2.人民币将有可能成为国际流通货币随着中国进出口比率的逐年提高,世界各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贸易量也越来越大,加上中国的外汇储备巨大,人民币一直十分坚挺,世界各国都愿储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用人民币做生意非常直接非常方便,很多国家也希望人民币变成世界的流通货币。因此,在这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成为可能。人民币可兑换的意义:就是我们和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流通了,我们可在世界各地购买我们所需的货物。人民币国际化还将影响到我们日常人的生活,诸如去国外读书、在国外购房、赴国外旅游等事情将变得更加容易,一定程度上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丰富人民的生活内容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3.吸纳人才和购买技术方面出现利好变化本次金融危机使美国金融机构大量破产,造成华尔街金融人才大量失业。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以及中国消费水平的相对低廉,过去要花上百万美元的年薪请来的人才现在只需几十万人民币,而且几十万人民币的年薪可以在中国生活的非常好,一定程度上也不比美国差,所以更多的各界精英也愿意来中国淘金。借着金融危机的机遇,这种人才转移节省了我们的大量成本,追赶先进国家的步伐也大大加快。此外,美国公司的技术过剩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只是由于美国对我国的一些限制而导致这些技术过不来。现在,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急于要把过剩的技术转让,因为一是可以用过剩的技术来解缺少资金的燃眉之急,二是技术一旦过时,就面临卖不出去的境地。所以我们要趁着美国对技术转让的限制下降以及急于转让的迫切心理和人民币比值的上升使换技术的成本大大下降,抓紧换来技术。4.为调整出口结构和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条件美国一直是中国出口的最大市场,中国出口的1/3目的地是美国,可见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本次金融危机使美国国内市场消费出现大幅萎缩,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中国的出口市场,所以面临着迫切需要寻找其他的市场得以维持中国制造,逐步分散中国市场的出口结构,比较好的选择是欧盟、日本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它们的要求门槛更高,但是我们只要在环保以及价格的合理性上做足文章相信将过得了这道关;此外,世界上的新兴市场诸如除中国外的“金砖五国”另四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也是非常大的市场,人口众多,消费需求逐年看涨;还有就是东南亚,要加紧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尽早实现零关税。尽快发展这几个市场,不断调整我们的出口,实现多元化。还有一个调整就是产品结构的调整,把低级产品向高附加值高端高质量的产品转变。这样的话,我们的出口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从贸易大国变成贸易强国,逐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增强对美国讨价还价的能力和砝码。[i]5.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这次金融危机爆发自美国的房产市场,源自美国过度宽松的信贷政策。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要引以为戒,同时从我国市场的反应我们也要看到自身市场的不足。首先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经济增长也是出口向导型,容易受到外部市场的冲击。我们要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国内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将经济有出口导向型转变为内部消费型,让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时要加快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做大做强高科技商品。其次,我国经济结构简单过于单一,大多数出口企业集中在服装玩具日用品等领域,恶性竞争严重。政府要加强引导,促使企业调整结构,使我国经济多元化。最后,房产市场泡沫严重,自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房产市场的危机也显露出来。我国要加强政策监管,不能任由房地产市场肆意扩张,要遏制住地方政府过分依靠房地产提高财政收入的状况。要抑制放假上涨,保障居民住房需求,打击投资性炒房。从房地产问题中暴露出来的贫富差距严重的问题,我们也要着手解决,调整收入分配,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对于此次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迅速果断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了经济不下滑!我们看到政府实施了一项在两年内完成4万亿的投资计划,积极促进家电等消费品下乡,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国内需求。针对这次危机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发展:1、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我们首先要发挥制度上的优势。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人民都参与国家的经济生活中来。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集中全国力量按照国家的经济政策目标奋斗,把经济薄弱的环节建设上去。充分发挥民主的优势,让群中参与经济发展中来,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加强金融监管如果一国在防范金融风险问题上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当金融危机来临时,就难以从这股浪涛中抽身而出,而足难以保证自身的经济安全。因此加强金融监管足最中之重。第一,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构,完善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人民银行现有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司”可以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全权负责外资银行监管及相关事宜。还可下设地方监管组织,对不卜司地区的不同外资银行进行监管。并直接受各地人民银行领导。独立于地方政府。第二。外资银行市场准人、运营、退出的监管。市场准人一定要按有关法规和达威的协议进行;运营中一定要注意透明度问题,不透明的银行运转往往会引起金融危机,这方面可以加强外部审核的作用。第三。控制金融创新资产的审批。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一些创新资产的产生,但要加强风险评倍的管理,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源于其无休止的金融创新。3、做好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下调人民币贷款利率及部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我国主动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降低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已表明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已经从控制通货膨胀转移至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上来。目前,就我国的基本面而言,宏观经济仍应继续以保持平稳增长为主。上半年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利率一直往上调。随着这次金融危机的到来,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越来越强,大宗商品价格所带来的通胀压力,在未来几个月将会不断得到缓解,通货膨胀在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不再会是首要问题。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民间消费受到根本性的冲击,未来一两年由于出口大量减少中国的经济肯定会因为这些负面影响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央行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正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是预防性的举措。财政政策。为了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财政政策方面也应该有调整。比如给企业减税。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给中低等收入的居民等城乡居民减税,政策调整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居民充分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和消费能力的提高,通过需求的增长,来拉动整个经济增长。4、解决好国内问题首先拉动内需,刺激国内消费。现代社会各国之所以要靠消费驱动经济,是因为工业技术、农业技术已足够完善。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所以制约人类经济增长的不是生产能力不足,也不是投资不足,而足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足经济增长的瓶颈。由于受到出口下滑等诸多因索的影响。中国工业企业不得不延缓生产速度,减少新的投资增加。目前的状况是:产能过剩,外需没有,内需打不开。这种情况压制了中国物质产业的增长,使物质产业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所以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刺激内需,中国可以采取诸如增加农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加强教育和医疗开支等。刺激中国农村人口的消费是拉动国内需求的关键,农村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瓶颈。再次,要调整收支分配,缩小贫富差距。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普通民众的收入,削减富人的过高收入。只有全社会的人都能够消费了,整个内需市场才能打开,我们扩内需的政策才能起效。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稳定!最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技术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社会养成创新的风气,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推动积极增长。同时要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及新兴科技企业,通过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来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ii]5、与世界各大经济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维系良好的贸易往来是我国经济保持出口的必要措施,通过打开新兴市场,比如非洲、南美、东盟等,我们可以扩大我国商品的出路,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同时金贸往来也是国与国之间保持良好外交关系的有效手段,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下我们要与各国保持良好的关系。避免其他国家转嫁危机,利用战争或者货币战争等手段转移国内矛盾来达到化解金融危机的目地。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仍然是主题,世界依然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全球化充分发展。各国经济活动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需要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我们要充分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干涉别国经济,反对货币战争。我们相信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各国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人类要一起协作解决共同面对的各种危机,不光是经济的,还有环境的、资源的、粮食的、健康的……中国在国际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称霸,不结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为建设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i] 经济论坛--08世界金融危机分析及我国企业应对策略[ii] 佟景洋、刘爱华--世界金融危机的生成及中国的应对

应对金融危机,应该注意什么?

假设金融危机来临,普通人日常生活管好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手里闲钱不多,维持着正常家庭开支即可,穷则独善其身。没有冬天过不去,没有春天不来临。严冬里,成年人多投资自己的大脑和健康,留有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未成年子女多的家庭,将更多的精力向孩子倾斜,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少年强,则家庭强。注重孩子的体能和品质意志锤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多陪伴,与孩子共成长。冰雪消融,春暖花开时,积蓄的能量会有个恰好的喷发口。厚积薄发,带给意想不到的收获。顺其自然,与社会大势友好相处。没有最好的,也没有最坏的,危中有机,积极乐观,养精蓄锐,强大自身,美好的生活在前方!现阶段正是我们国家经济金融雄起的大好时机,说是危机,还不如说此时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为天时地利的原因经济的确不太景气,有些低迷,但还谈不上萧条。大家都在努力促进经济,而且是取得了好效果的。国外的情况糟糕些,这正是我们金融和经济拔起的机会,有可能,过两年,我们已经度过了这次艰难的时期。所谓富贵险中求,风险无处不在,危机是危与机并存!这是危也是机。如果有可能出现金融危机,首先应是国家怎么避免!实际国家早就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了。单就房地产领域来说,我觉得措施非常正确非常英明,那就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为通胀、因为收入不断增长等原因,房价稳实际就是房价降了。切不可理解为房价要大降!这些年,人们的无形资产几乎全变成房子了,甚至很多人是透资了未来,房价再降,更多的人变成一穷二白!我早就说过,房地产已经变成悬在我们头上的一颗核弹,必须小心谨慎,不要弄响了,如果措施不当,或执行不力,真的有可能出现金融危机!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金融危机

因为要重新洗牌。也要重新洗礼吸取教训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也是危与机并存的。对我们来说是危机对别人来说就是机会。因为人的思想是变化的。经济就是随着人而运转的。

金融危机对医药行业是危还是机 金融危机的危与机

  医药行业是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行业,同时又是一个复杂庞大的行业,包括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生物医药器械和卫生材料等广大的产业群。本文仅针对直接涉及药物研发的前三个行业,对其技术创新现状和金融危机对各自的影响作初步的介绍,同时对近来仍在蔓延的金融危机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作初步分析。      中医药的特点及知识产权现状      中医有完全不同与西医的医疗理论基础。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从现代科学上讲中医体现的是系统科学中整体性、联系性的观点,这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甚至政治观点相关。而西医的特点与西方还原论的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强行的要求中医现代化、西医化,无视中医自身的诊治特色,这样并不能够结合中西医的长处,往往是对中医理论思想的一种篡改,结果实质还是一种西医。中医的发扬光大只能在自身体系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而从西医的角度对其改造不是正确的道路。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伟在2008年1月8日宣布:为遵循中医药规律,体现中医药特色,鼓励创新,该局正式颁布实施《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该规定表示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经过长期临床应用、疗效确切,不要求再进行以动物试验证明药效的评价模式,也不再要求进行临床研究。”   另外,西医治疗的强项是治疗急症。而中医经过中国人民数千年与疾病斗争经验的检验,其中一些观点,比如说上医治未病、重视调养,对于保证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巨大的贡献和显著的优点。同时中药比西药价格低,较为普通群众所接受。现在中医衰落,不受重视,边缘化的现象是受西方文化侵略,民族虚无化的影响。这对中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国家中医药界一定要扶持中医的发展,让古老的中医继续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虽然中药在包括海外华侨、东南亚,日韩的中华文化圈有固有的市场,但是要打开欧美市场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如属于中国人数千年智慧结晶的一些疗效显著的中药药方往往没有国人愿意投资开发,从而不能使其符合安全有效的治疗标准而获得产业化。相反常常是外国人抢先投资,然后,高价返销到中国境内。典型事例比如将银杏叶提取物作为一种抗癌药物,是在德国做的提取物并通过FDA标准,并在世界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要让中药符合欧美的标准,并占领欧美市场,可以将中药作为一种植物药,通过提取来发现中药中有效成分。因为欧美人从药物质量及经济等原因出发,不喜欢中药复方。搞清一种中药已够困难的了,更何况几十种,像银杏叶产品就是一种药。而经典名药“六味地黄丸”含六种中药,据说能治200种疾病,再加上产地等多种影响因素,分析验证起来就很困难,更难控制质量,专利保护也不容易。虽然中医喜欢强调中医药应用的个性化,但是,作为药品要走向国际市场就更应强调其共性。首先应争取落实“安全、有效、稳定,可控”这一国际通用标准。   包括化学药和生物药的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是一项多学科,跨行业、投资高、周期长、风险大,回报颇丰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目前,开发成功一个新药平均耗资3亿美元左右,平均需要12年,从8000~10000个化合物中才能有一个化合物最终被批准上市。国际上大型制药公司一般都拿出销售额的10%~15%用于新药开发。但是无论是新药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研究水平、研究条件,还是研究人员数量,我国与西方国家都存在很大差距。在我国现实条件下这些是无法设想的投入,不但在目前乃至可预见的将来也是我国新药研究工作所难以承受的。因此,就整体而言,我国新药创制不可能直接进入以技术领先性创新为主的创新阶段,必须经历模仿性创新阶段,先易后难,首先开展“me―too”药,即仿制药的开发,逐步过渡到技术领先性创新阶段。   要在我国大规模开展“me―too”药开发,还必须做到:第一,改变观念和机制,不要过分追求技术领先性创新,过分追求出成果,出论文,而以能获取最大利润为最终目的;第二、由于基金支持有限,“me―too”药的开发必须走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的道路,增大企业投资力度,解决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通过成果共享逐步过渡到企业成为新药研究的主体;第三,对新出现的,很成功的突破性新药或者其他途径(包括“me―too”途径)研制出来的新药进行分子改造,寻找作用机制相同或相似,并在治疗上具有某些特点的新药。这包括:(1)对无专利保护的新药(如紫杉醇等)尽快进行结构改造,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2)对有专利保护的新药,可对专利保护范围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不侵犯别人专利的前提下,进行专利边缘创新,也可有意识地改变局部化学结构,比如,对前药的开发,增进水溶性或脂溶性,将有助于生物利用度的改变,阻滞体内代谢转化,将延长药物的药效,这样将有可能获得药效强于母体的新药;(3)重视手性药物的开发,如将过去的消旋药物进行重新研究,有可能开发成功新的“me-too药”,如日本对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吡啶的再研究,开发成功巴尼地平和比尼地平两个手性“me-too药”。总之,如果我们现在就一味追求技术领先性创新,从研究水平、实力、资金,研究条件来看并不符合实际。就整个国家而言,我国新药研究初级阶段必须实行以模仿性创新为主的策略,通过模仿性创新进行新药研究开发工作必要的技术积累和资金积累,同时,随着技术力量和经济的增强,逐步向技术领先性创新过渡,这包括利用全新的作用机制和全新的结构进行药物设计。但即便到那时,开发“me―too药”仍不失为多快好省研制新药的一条重要途径。   2008年,全球医药市场实现了5%~6%的增长,市场销售规模达到7350亿~7450亿美元,全球有年销售额约20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过期,数额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其中Risperdl.Fosamax、Topomax、Lamictal和Depakote等产品在多个世界主流市场结束市场独占期,这促使仿制药市场以14%~15%的速度增长,达到700多亿美元。2008年美国处方药的三分之二以上为仿制药。德国新实施的政府合同计划以及日本、西班牙和意大利进行的教育项目,使仿制药在上述市场得到更广泛的使用。此外,葛兰素、阿斯利康等跨国公司已将产基地向我国转移,不少跨国公司继续在华设立更多的研发中心。在全球医药制造中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带动下,我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仿制到期的专利产品,更多地承接原料药制剂等产品的国际生产、研发外包、开展药品 委托临床试验,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更加细化。如无锡的药明康德集团就是抓住这一机遇快速发展起来,利用中国的低成本和丰富的科研人才,成为全球领先的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外包服务公司。   生物制药研发与化学类新药研发的情形相似。由于生命科学的复杂性决定了生物医药的研发不可能像机械、电子通讯行业的研发那样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可预见性。这点从生物化学的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就可以看出其与机械,电学类的差别。生物化学类的专利必须要有实施例,涉及微生物的发明还必须提供培养物的保藏证明才能算充分的公开,而机械电学类说明书只要说清楚形成创新点的各部分组成及其逻辑关系,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就可以实现,实施例不是必须的。这是因为生物医学类的发明往往不是数理逻辑所能完备解释的,往往需要借助实验实施例的实验条件才能将发明重复出来。所以,生物科研现在还处于理论研究的阶段,很多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成果还止步在专利文献阶段。中国从事生物医药上游研究的时间相比西方国家还很短,一些上游靶点的研究能通过后续研究成为新药的可能性很小。要实现产业化,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人类疾病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市场上成熟的生物药的品种,还是抗体、疫苗,干扰素等几个传统品种。   总体上看,金融危机对成品药医药行业的影响较小,因为首先医药是一次消费品,跟经济环境关系不大。其次,药企发展主要靠自身滚动发展,不依赖银行,不是靠资金来推动,不会受银根紧缩的制约。再次,和其他依赖出口的行业相比,医药工业出口占比非常之少。入世后中国向海外制药巨头放开了市场,医药行业的主战场在内而不在外,所以,海外市场变化对于国内药企影响不大。而且随着医改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如果实现全民医保覆盖,医药行业未来增长是非常庞大的,相信在未来乃至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医药行业将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   此外,金融危机还给医药行业带来了不仅仅是市场准入难得的机遇。由于海外不少中小医药研发机构,因为缺乏后续资金投入,希望寻找投资方合作,中国有实力的药企要抓紧研究和评价具有前途的项目,购买有价值的研究专利,此时还可以以低价引进欧美、德国和日本药企的生产总监、高级管理人员,还有他们的管理技术,这是提升自身的绝好机会。   但是金融危机对中药出口的影响未来可能逐步加大,中药出口增速将明显放缓,尤其是提取物的出口。因为提取物主要用于植物药、饮食增补剂、天然化妆品和其他工业用途,而饮食增补剂和天然化妆品的市场弹性需求较大,金融危机将会导致消费萎缩,国际市场对中国提取物原料需求下降。另外,中药材和饮片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但国内质检提高了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标准,很多企业无法对外正常履约,今后的出口增长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总之,中国政府对医药行业的指导思想是很明确的,就是希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建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所以,一方面政府在财政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对于医药的前沿性研究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另一方面给予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很多经济上的资助和政策上的支持。所以,中国企业要有效地利用政府政策,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研发力度,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请问索罗斯是如何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

进入1997年,一直风平浪静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动荡不宁,5月以来,外汇市场更是倾 刻间狂风大作,波涛汹涌。泰铣、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不断大幅贬值,印尼盾、新 加坡元等国货币也未能逃脱这一大劫难,均处于四面楚歌,风雨飘摇之中。尽管有关国家的 中央银行采取了种种应急措施,打击市场上兴风作浪的货币投机行为,千方百计地维护本国 市值稳定,却事与愿违,屡施各种方策之后仍无法解脱困局。7月2日,泰国被迫实行浮动 汇率制,一天之内泰铢即狂跌20%。与此同时,眼看就要倾家荡产的泰王国政府向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日本、美国等金融大户发出了求救紧急资金援助的申请,使得在泰国酝酿已久 的墨西哥式金融危机终于浮出水面,让世人一睹其面目。90年代前期,当西方发达国家在衰退中苦苦煎熬,西方文明的殒落似乎就在眼前闪现 之时,东南亚经济增长却势如破竹,所向无敌,令世界为之惊叹,连那些一向眼中无人的白 人老板也自愧不如,心中充满着嫉恨。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场大跃进,加快金融自由化步伐,以求 驱动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并想当然地认为,21世纪即是亚洲的世纪,而亚洲的世纪即 是东南亚的世纪,世界权力的重心从此将向这个渐露雏形的地区偏移,云云。然而,被舶来 的葡萄酒灌了个头重脚轻的东南亚人却忽视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东南亚过去几十 年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而非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因而在如此局 限的增长模式基础上竟相放宽金融管制,与世界顶尖金融强手争吃大金融市场的“蛋糕”, 无疑是在沙滩上兴建摩天文厦,隐患重重,极易被外力击破。这一点,老谋深算的乔治·索罗斯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索罗斯是一个惯于钻牛角 尖及吹毛求疵的人,东南亚出现了如此巨大的一个金融漏洞,自然逃不过他的掌心。他一直 在等待着最后机会的到来,他要捞一大笔,创造出另一个类似于击跨英格兰式的奇迹。其实,早在1995年,新加坡克罗斯比证券公司曾对亚洲七个国家经济状况作了一份研 究报告,指出东南亚国家劳工素质低下。贸易收支恶化、通货膨胀上扬,正面临经济过热的 危险;而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因超额生产能力、企业债台高筑以及缺乏高等教育和技术劳 工等,将遭遇“成长性的衰退”(Growth Recessi0n),有可能陷入一场可怕的经济危机 之中。克罗斯比公司认为由于经济快速成长,东南亚企业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 能和公司人员规模,因此造成了“乐观的错误”。有关当局加快金融市场自由化的步伐,往 往又会对“乐观的错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届时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突出表现为投机 行为高涨,泡沫经济四处膨胀,整个市场被蒙蔽在一片虚假繁荣的七色光圈之中,从而为诸 如乔治·索罗斯这样的“金融苍蝇”创造出绝好的进攻机会。然而,沉浸在“东亚奇迹”的喜悦和梦幻之中的东南亚诸国,对上述忠告均置若罔闻, 态度类同于对待戈尔茨但那样。这一切,索罗斯一直在心中暗暗高兴。 早在1992年,泰国的经济界人士,特别是金融界人士,就不知从何处冒出了一个奇怪 的念头,以为曼谷应取代即将回归中国的香港,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成为第二个香 港。在这种简直就等同于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推动和刺激下,泰国政府一厢情愿地对 外国资本敞开了金融市场大门。果然,外国银行带来了大量低息美元贷款,泰国金融业就此 大尝了甜头,财源滚滚,乐不可支,并开始对诸如房地产等基础产业产生浓厚兴趣,结果许 多银行一窝蜂似地把近30% 的贷款投向了房地产业,使房地产业就如同中国北京的小胖子 一样盲目发展,供求严重失衡。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市场低迷不振使得银行呆帐、坏帐激增, 许多贷款难以收回,资产质量严重恶化。据日本大和综合研究的援引泰国有关方面资料,截 至1997年6月底,泰国金融机构所有的风险债权数额为4860 亿铢,为贷款总额的 31.5% 。更有人估计,泰国金融业坏帐高达8O00亿到9000亿泰株(约合310~350亿美 元)。肆意挥霍低息资本,巨额所需项目赤字极易引发金融危机。1996年泰国所需项目逆 差已相当于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8.2%,而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债务危机那一年也只不 过为7.8%。这样,泰国爆发危机就实属正常了。泰国正在玩火自焚,索罗斯向部下发出了信息。从1997年初开始,泰国房地产气泡开 始失去了光泽,并很快趋于破灭,外国投资者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便纷纷抛售泰铢。索罗 斯一见时机已到,便浑水摸鱼,亲率国际金融投机大家,集中全力进攻建立在沙滩上的泰铢 堡垒。一时间,泰国金融阵地发发可危,硝烟弥漫,其震动波及到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第三节 进攻!进攻!再进攻进入90 年代,国际金融市场风暴迭起,危机四伏。经济学家们均认为国际金融市场周 围游荡着一只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十分明显地感觉得到的“巨手”,一只可怕的魔鬼般的巨 掌。对于这只巨手,经济学家给它冠以了一个比较通俗化的术语:热钱。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粗略统计,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银行存款和其他短 期证券至少有7.2万亿美元,并且有与日俱增的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巨额热 钱的全球快速流动成为可能。要调动巨额资金甚至只需打个电话或接个键盘,天大的交易在 市场上一秒钟之内即可成交,相反,为规避风险。资金的快速撤离也是轻而易举之事。自从 1992年索罗斯率众将英镑打得一败涂地,1994年索罗斯又伙同其他大户在墨西哥大闹天 宫,把这个中美洲最大的国家弄到了几乎要砸锅卖铁的地步,国际社会着实领教了这个来元 踪、去元影的索罗斯的厉害,各国似乎对其均敬畏三分。在索罗斯的率领下,国际金融市场 上的热钱尤如脱组的野马横冲直憧,难以捉摸。当某一地区资本收益率可观时,热钱便会蜂 拥而至,一有风吹草动,尤其达到了目的后,便又会如风卷残云般消失得无影无踪。1997年7月25日,咆哮如雷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大骂闻名于世的大炒家乔治·索 罗斯是东南亚货币受投机者狙击从而大幅贬值的幕后“黑手”。各种迹象显示,这位西方金 融市场“传奇人物”统帅套头交易基金组织自1992年狂沽英镑大获全胜之后,早把“猎 取”目标瞄准了亚洲新兴市场,伺机下手。1993年这伙掌管套头交易基金组织的经理们在 马来西亚“小试牛刀”,初露风头。当时,投资者普遍认为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的市值被低 估,看来必涨无疑,于是在索罗斯的号召下,国际热钱开始围剿林吉特,可是马哈蒂尔却偏 不买索罗斯的帐,坚决捍卫低市值的林吉特,马哈蒂尔和索罗斯各自统帅一方,在金融市场 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捉对撕杀。1994年1月,马哈蒂尔下令加强了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索 罗斯一看机会无多,无奈只得率各投机大户全线撤退,休兵养马,以备再战。转眼又过了两年,东南亚国家经济爆涨,繁荣日趋明显。由于通货膨胀节节上扬,景气 过热的威胁不断加重,东南亚国家利率在各国中央银行引导下水涨船高,不断攀升,此举虽 可减缓通货膨胀上升的速度,但也因此吸引大批热钱涌人套利,为索罗斯等人出兵再战。创 造了新的机会。花旗银行曼谷分行一位高级主管指出,泰国银行业者每天经手的海外套利热 钱金额高达20至30亿美元。此外.由于有利可图,银行业者本身也大肆从海外借人利率比 泰铢、林吉特等货币低上3一5个百分点的美元、日元和马克,然后出售这些货币,赚取利 差。据统计,泰国各商业银行的海外借款总额已逾1万亿美元,其中95%属于不到一年的 短期借贷。据新加坡外汇市场的消息,在东南亚各地外汇市场上,亚洲货币远期外汇市场每 日交易总值约达60亿美元,其中泰钵成交量增长最快。1997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 尔曼发出了警告,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仅两年之后,大量的热钱正在以创纪录的步伐注入 亚洲等新兴市场,“不理性的热烈情绪”正在这些市场广泛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令人 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然而,布尔曼的声音还是没有被听见,这就使得索罗斯最后下定决心,要在东南亚以一 个人的力量对抗国家集团的力量。 面对各国货币市场投机盛行,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对市值的变化率一直在犹豫不决,尤 其担心热钱像流入国内一样迅速流出,从而使汇率急剧波动。但是此时此刻,这只被重新打 开的资金龙头要拧上已很困难了。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已经走到了它们的最后关头。看准时机的索罗斯出动了。不过,此次索罗斯及其部下不但显得小心、谨慎,而且还选准了从80年代未已成为地 区通货的泰铢下手。因为印尼与菲律宾利率虽然比泰国高,但印尼汇率经常受到印尼官方人 为操控,比较不易投机,而菲律宾也对外汇市场有较多管制,同样不便放开手脚来大战一 场,以决胜负。相比之下,泰国在东南亚各国中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最高,资本进出自由;除 了利率较高之外,泰铢长期紧盯美元,汇率相当稳定,风险最小:另一方面,泰国经济“虚 假”繁荣景气最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正在拖垮原来腰包鼓鼓的金融业,因此泰铢市值实际 上也就最不稳定,最易攻破。索罗斯之所以拿泰抹开刀,这在于看中了上述有利条件,这就叫“擒贼先擒王”,打破 泰铣堡垒之后,就能够彻底扫荡东南亚了。就这样,索罗斯吩咐手下,将资金暗中向东南亚 转移,以便最后时机一俟成熟,便可大举登陆东南亚,将这些尚在美梦之中的人群杀个措手 不及。索罗斯终于悄悄地向东南亚诸国宣战了。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 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这是对泰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更 深层次问题的暗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 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 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 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 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铣;第二步 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抹给索罗斯大军;第 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齐下,新 锐武器,反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 当头一棒。然而,索罗斯毕竟还是索罗斯。凭其直觉,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 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 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从某种角度上看,索罗斯自认为,他已经赢定了。对于东南亚诸 国而言,最初的胜利只不过是大难临头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根本伤不了他的元气,也挽救不 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命运。索罗斯为了这次机会,已经卧薪尝胆达数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先头 部队的一次挫折并不会令其善罢甘休,索罗斯还要三战东南亚。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开始出售 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刹那 间,东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抗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 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交易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 嚎着。这是一场个人对抗国家的战争,从形式上看,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从结果来 看,则更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 面对铺天盖地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泰国人只得拿 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 门进行了各种准备。各种反措施纷纷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耻辱的十字架 上了。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 斯所宰杀之状,实在令世人惨不忍睹,泰国人更是心惊肉跳,捶胸顿足,责问苍天。然而,在击破泰铢城池之后,索罗斯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断定泰铢大贬,其他货币也会 随之崩溃,因此下令继续扩大战果,全军席卷整个东南亚。索罗斯暗中发誓,此次定要将东 南亚各国搜刮一空,灭了这帮不识好歹之徒企图取西方而代之的迷梦。闻得索罗斯大军兴风作浪,腾云驾雾不来,其他东南亚国家均倾全力进行了殊死抵抗。 菲律宾抛售了25亿美元,马来西亚抛售了10亿美元,以稳定本国货币,但在索罗斯的强大 攻势面前却难以阻止比索、林吉特的贬值。同时印尼盾、新加坡元也剧烈波动,一时间,东 南亚货币市场风声鹤吹,草木皆兵。这究竟是一场金融危机的前兆,还是金融风暴的尾声? 恐怕谁也不敢妄下结论,其秘密也许只有一个人知道,他就是索罗斯。继泰国战役之后,索罗斯飓风很快又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这个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刹那 间,印尼即出现了“黑色星期一, 印尼盾大幅狂泄,民众出现了抢购美元的狂潮。自7月 21日以来,印尼盾汇率开始大幅下跌,其降幅已连破历史纪录。从年初到8月20日,印尼 盾对美元已贬值23%左右,远远超出了政府一厢憎愿所制定的每年5%-6% 的指标,贬值幅 度之大,在东南亚仅次于泰国。受汇率影响,雅加达证券市场的股票综合指数也一降再降。 仅8月份头三月就下降了20% 以上,一个月内降下150.55点。印尼银行界、经济界及社 会大众哭天喊地,捶胸顿足。印尼盾贬值后,给印尼经济带来的最明显影响,是以进口原料为主的制造业成本大增, 导致包括汽车、计算机在内的产品价格大幅上扬,建筑材料涨价,主要日常必需品价格也上 涨了5%至13%。业内经济人士认为,物价上涨将使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从预计的6%以下升 至8%以上。盾市贬值,由于货币利率的区制,各公司债务一夜之间剧增l00%,这样将导 致目前已超过1,100亿美元的印尼外债进一步攀升。自从泰国抹贬值之后(7月2日贬值了20%),从吉隆坡到雅加达,从仰 光到马尼拉,该地区内所有国家都出现了货币危机。德意志银行亚太处首席经济学家说: “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烟花燃放前的凡个小鞭炮而已。”他 认为,泰国铢贬值而引发的冲击波可能影响到亚洲、东欧以及拉丁美洲十几个新兴国家。到目前为止,泰国铢贬值的多米诺效应已经对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以及马来西亚 的货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星期五(11日),在投机商的压力下,菲律宾不得不任其货币 比索比价波动,几小时内贬值了近7% 。同一天,缅甸的缅元在自由市场上的兑换价也达到 了历史最低纪录:240缅元兑换1美元(几个月来,这一比价一直保持在160 :1左右,几 周前开始出现下跌的趋势)。比价的变动对商品贸易产生了影响:一些进口物品的价柏几天内上涨了近30%。林吉 特(马来回亚货币)的投机活动日益猖撅,马亚西亚成了受害者。为此,吉匠坡中央银行不 得不在星期五(11 日)决定将利率从前一天的9%提高到50%。这样,投机活动(从银行 贷款到市场上出售)的成本一下就提高了。该地区最具实力的国家——日本试图扑灭这场大火。日本当局决定提供10亿美元的资 金以维持泰国铢的稳定。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再度出现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那样的大 灾难。东京方面还试图让亚洲开发银行也行动起来。香港和新加坡也参与了此次拯救行动。 据有关方面的消息说,曼谷正在寻求200亿美元的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个代表团已 经抵达泰国,查清这里的金融危机的现状,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

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影响中暴露出中国商业银行存在哪些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升级为全球经济危机的趋势日益凸现。这对我国持续多年的投资和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工业生产显著放缓,企业经营更加困难,财政收入增幅回落,资产市场持续低迷。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经从出口行业传导至与出口相关的原材料、加工、运输等众多行业,从沿海发达地区扩散至内地边远地区,从中小企业蔓延至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国经济正面临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  由于国内银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还不深,加之近年来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实行隔离,以及监管当局审慎监管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直接冲击并不大,国内银行受到的直接损失是有限的。但是,金融是经济的反映,经济出了问题,金融肯定要出问题。目前,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反作用于银行,国内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经营与盈利压力。从业务拓展看,在经济下行、市场趋冷、信心受挫的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支付中介和财富管理中介的职能发挥受到很大抑制,无论是公司信贷、个人信贷和贸易融资等一般性贷款业务,还是公司负债、同业负债等对公负债业务;无论是POS消费、代理服务、托管受托、结算清算等支付类业务,还是QDII、外汇投资、结构性产品等财富管理业务,市场拓展都更为艰难;从风险防范看,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叠加作用下,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呈现出系统性、连锁性和突发性的特征与趋势,包括行业风险、信用风险、利率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各种风险相互交织、相互作用,银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深渊;从盈利情况看,在有效信贷需求趋于减弱、存贷利差持续缩窄、利息支出成本逐渐上升、中间业务增长乏力、风险资产逐步增多、拨备支出显著增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银行净利润增速将明显放缓,过去那种超常增长的局面将难以再现。  然而,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的因素,正如英国作家布瑞杰所说,“中文的‘危机"分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一个意味着机会。”确实如此,危机总是与机遇相伴随,危中有机,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把握,牢牢抓住“危”中之“机”,“危机”就会成为“转机”。从事物发展规律看,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而矛盾双方的力量会随着形势变化而此消彼长,主次地位也会出现逆转,由此发生质的转变。所谓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经济周期理论看,经济总是按照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运行,萧条之后便是新一轮的复苏,因此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曾说过“为危机而担忧是大可不必的,对市场经济来说,萧条是一服很好的清醒剂”;从历史实践经验看,众多企业就是因为抓住了 “危”中之“机”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大萧条后IBM的全球崛起,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日本汽车业的辉煌,亚洲金融危机后三星电子的腾飞,等等。总之,危机往往会动摇旧的规则,促成变革,从而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转折点。  应当看到,当前形势尽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构成了严峻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不少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1,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强力实施  为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建设和灾后重建等领域投入巨资,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进程。这将极大刺激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张,四万亿资金的投入提供了相应的信贷需求,特别是为银行适时介入和拓展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融资、中长期贷款、银团贷款等业务提供了新的机会。  第2,市场主体结构的重新洗牌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将使市场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企业间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浪潮将再次掀起。最新一期汤森路透亚太区并购季报显示,全球其他地区并购活动在2008年均出现回落,交易额下降29.6%至2.9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并购活动仍保持强势并飙升至历史新高的1596亿美元交易额,较2007年跃升了44%,预计 2009年这一趋势将得以延续。与此同时,行业兴衰更替的特征也将进一步凸现,包括生态环保、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新材料新能源应用等一大批朝阳行业将迅速崛起。这既拓宽了银行并购贷款、财务顾问等业务的发展空间,也扩大了银行潜在的价值客户群。  第3,企业调整转型的加快实施  为有效应对危机,企业纷纷转变经营模式、优化产品结构、加强自主创新、实施技术改造和升级转型,并且更加注重多产品、多客户、多渠道、多市场的营销策略。比如,在受金融危机冲击较为严重的珠三角地区,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主动调整转型的步伐普遍加快,通过出口转内销、完善产品设计能力、加大科研投入等手段加速实现从生产型企业到市场型、创新型企业的转变,仅半年时间,东莞市已有47家来料加工企业转为了三资企业,有52家企业积极进行自主品牌创建申报;而佛山市仅南海区一个区就已经有200多家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从资金、土地、税收等多方面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减轻企业负担,优惠政策之多、扶持力度之大,为多年来所罕见。通过自身的升级转型以及政府的有力扶持,企业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将得以明显增强。这减少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也有利于银行更好地拓展业务,特别是中长期贷款、股权融资、应收账款保理融资等融资业务。  第4,居民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  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金融消费观念的更新,居民的理财需求和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趋势并不会因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发售规模超过2.3万亿元,是2007年发行额的大约3倍。而且,随着市场波动加剧,居民对自身资产池的结构调整更加关注,对资产配置动态调整的意愿更强。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90%左右的银行认为股市波动对储蓄存款和同业存款的影响较大,这也充分体现了居民资产配置鲜明的动态转换特征。因此,只要银行不断丰富产品体系,主动适应客户需求变化,当前形势下财富管理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第5,同业竞争格局与策略的悄然变化  国外许多大的金融机构在此次金融风暴中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或损害,从而使一些优质高端客户选择到中资银行开办业务,中资银行的声誉显著提高。在国内银行市场上不少同业实施了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调整策略,收缩或退出了某些业务与市场,进而为其他银行有选择性地介入腾出了相应的空间。另外,当前基金、证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抱团过冬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这给银行更好地拓展同业业务和开展产品交叉销售带来了大好机会。  第6,直接融资工具的快速发展  为了扩大社会投资和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政府加大债券市场扩容力度,除积极鼓励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传统债券品种外,还积极推动可分离债券、浮动利息债券、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及集合债券等新型债务融资工具发展。据统计,2008年全国包括公司债、企业债、短融和中期票据在内的信用债发行量达到9433亿元,是2007的1.72倍,而今年的发行量有望达到1.2万亿至1.3万亿元。其中,交易所市场公司债的发行量可能达到1500亿元。除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外,我国政府还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步伐,创业板等新型市场将加快推出。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在对银行融资业务构成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动了银行债券发行承销、专项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并且进一步拓展了银企合作的空间。  第7,产业区域转移的加速推进  在成本增加和市场萎缩的双重挤压下,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逐步梯次迁往内地,更多生产要素也将在逐利性驱动下加速流向边际报酬率较高的中西部地区。据有关专家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4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 14000亿元左右。这无疑为银行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更好地拓展中西部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  第8,人民币债券投资的空间拓展  2008年,伴随着货币政策基调从“从紧”到“适度宽松”的转变,债券市场在加息预期的减弱和宽裕资金的推动下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平均年投资收益达6.52%左右,大大超过股票类金融产品,市场出现债券投资热潮。今年,鉴于宏观经济形势更为严峻,可以预见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宽松,物价水平也将保持在低位运行,在这一背景下,持续降息将促进货币市场流动性不断释放,这为银行进一步优化人民币债券投资组合,扩大长久期债券投资机会,提高人民币债券投资组合收益率创造了新的环境。同时,监管部门已经启动了上市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的试点工作,并积极研究在银行间市场推出较高收益类债券,这将大幅提高我国债券市场的活跃度和交易量,有利于银行进一步完善债券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  第9,跨境企业避险、套利的需求加大  在当前国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走势扑朔迷离,特别是外汇和黄金市场加剧波动的情况下,企业跨境经营的风险不断加大,避险及套利的需求也随之增强。据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外汇避险需求总体在不断上升,有近1/3的企业希望银行能够提供更多的汇率风险管理产品。这有利于促进银行本外币、离在岸和境内外联动业务的深入开展,带动基于本外币汇差、利差的结构性避险增值类产品的创新发展。  第10,吸收人才的良好时机  由于金融危机,国外金融机构大批裁员,许多海外优秀的金融人才纷纷选择回国就业。如在去年12月底广州举办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800名留学人员报名参加。其中博士占51%,首次超过报名总数的一半;过去比例较少的金融、法律人才占到15%,其中有80多人曾供职于华尔街。国外优秀人才回流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人才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特征,为银行物色、选聘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金融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总之,面对当前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形势,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危中求机,学会用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研究方法、制定对策,坚持做到“既审慎又积极”,国内银行业就一定能够顺利度过经济严冬,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什么是金融危机?我对金融危机摸风.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特征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出现新特点: 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国际传染并非近年方才出现的现象。1873年,德国和奥地利经济繁荣,吸引资本留在国内,对外信贷突然中止,导致美国杰·库克公司经营困难;1890年,伦敦巴林兄弟投资银行对阿根廷债权发生支付危机,加之当年10 月纽约发生金融危机,伦敦一系列企业倒闭,巴林银行几乎于当年11月份倒闭,只是在英格兰银行行长威廉·利德代尔牵头组织的银团担保基金救助下方才得以幸免,但英国对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贷款因此事而锐减,致使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危机一直持续到1893年;1928年春,纽约股市开始繁荣,汲干了本可投向德国、拉丁美洲的信贷源泉,导致上述国家和地区陷入经济萧条。中止发放海外信贷很可能加速海外经济衰退,后者又会反过来对导致这一切的国家发生影响。20世纪 90年代,伴随着国际游资的膨胀,国际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根据巴里·艾森格林和迈克尔·博多在2001年完成的一项研究,现在随机挑出的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都比1973年大1倍,国际货币、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也大大增强,往往爆发不久就如同传染病一样迅速从最早爆发危机的国家或地区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舆论界留下了许多描绘这一现象的词汇:1994年墨西哥危机的“龙舌兰酒效应”、“亚洲流感”、 “俄罗斯病毒”等等不一而足,而对货币、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研究也迅速兴起。由于多种危机传染机制需要在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才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我国依靠资本项目的适度管制和金融服务市场低开放度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但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尽管我国资本项目仍未完全开放,危机传染的风险已经大大上升,震撼国际金融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出现了新特点。 广义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渠道可以划分为非偶发性传染渠道、偶发性传染渠道两大类,前者指在危机爆发前的稳定期和危机期都同样存在的传染渠道;后者指仅出现于危机爆发后的传染渠道。由于第一类传染渠道源于国家或地区间实际的经济金融联系,危机的传染来自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变动,因此又称为“真实联系渠道”,或“基于基本面的传染”,主要包括贸易联系与竞争性贬值、政策调整、随机总需求流动性冲击等途径。偶发性传染与经济基本面无关,仅仅是投资者或金融市场其他参与者行为(特别是非理性行为)的结果,因而又有“真正的传染”、“纯粹的传染”之称,主要包括内生流动性冲击、多重均衡和唤醒效应、政治影响传染等途径。但这些传染机制往往是建立在贸易联系和“中心”国家对“边缘” 国家投资的基础之上,是因为来自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纷纷弃新兴市场资产而追逐母国优质资产所致。而就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而言,贸易联系与外国对华投资机制的作用可能并不十分关键,反而是中国对外投资和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危机传染途径,而且这样的危机传染途径的重要性还会日趋提升。 贸易联系和外国对华投资传染机制重要性有限 : 美国次级按揭规模庞大,危机初起之时公布的2005~2006年间美国累计发放次级按揭统计数字是1.5万亿美元;且房地产业是本次美国经济景气期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近5年来美国新增GDP中有50%来自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增长的70%依赖于房地产增值的财富效应,次贷危机的发展与应对已经成为美国经济走势的决定因素之一。中美双边经贸规模庞大,按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美贸易额已达2627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2035亿美元;2007年1~7月中美贸易额167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277亿美元。按照美方统计,2006年美国对华贸易额已达3430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2878 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对华贸易额为1785.9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1480亿美元。许多人由此担心,如果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而发生衰退,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将因此蒙受重创。然而,在高度全球化的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下,尽管经济萧条在总体上将削弱一个发达国家的进口能力,但却将增加其对进口低档次廉价商品的需求;尽管我国近年来努力提升出口商品结构,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对美欧等发达国家出口依然以廉价商品为主,因此,发达国家经济萧条未必会减少我国对其出口,反而可能有所增进。2000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逐步滑入萧条,但我国对美出口却逐年增长,1999年为419.47亿美元,2000年为521.04亿美元,2002年已达 699.51亿美元,原因即在于此。 任何投资者都存在“本土偏好”,西方投资者通常将新兴市场投资视为边际投资,其主要功效不过是在主流投资收益率不高时加以补充而已。一旦西方母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提高利率从而削减新兴市场的投资收益优势),或是蒙受重大损失而需要重新配置资产,西方投资者就可能大规模抽回在新兴市场的投资,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重要机制之一。然而,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易变性较高的组合投资,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直接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惊恐逃离的潜在冲击也不宜高估。对华外商直接投资中受此次危机冲击最大的当属并购基金开展的外资并购,原因是并购基金惯用杠杆收购手法,而次贷危机后海外银行等金融机构明显收紧了对并购基金的融资。但我国外资并购绝对规模并不很大,2006年我国批准外资并购项目约1300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不过14亿美元,占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总数的2%左右。即使这条渠道的外资流入彻底停止,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无足轻重。 就组合投资而言,不可否认,根据美国等国的一些统计数据,尽管我国已经批准的 QFII投资额度尚未用满100亿美元上限,但仅仅美国统计的美国居民持有中国证券规模就是这个数字的数倍,表明确实有不少海外游资变相流入中国股市。据美国统计,截至 2005年12月13日,美国居民持有的中国大陆证券合计284.43亿美元,其中股票268. 88亿美元;持有的香港特区证券合计462.25亿美元,其中股票444.65亿美元。2006年,美国居民对外国股票的净购买为1063.47亿美元,其中后三个季度对中国大陆股票的净购买为46.11亿美元,对香港特区股票的净购买为119亿美元。根据新兴组合基金研究(EPFR)提供的资料,从2006年10月到2007年1月末,投入中国股市的全球共同基金为 64亿美元,同期投入香港股市27亿美元,对亚洲区其他经济体则是净卖出18亿美元。但国际游资操纵引发发展中东道国资产市场崩盘的能力主要来自其作为“头羊”的号召力,在海外机构数次踏空中国股市之后,其作为“头羊”的号召力已经削弱不少,就目前而言,即使将变相内流的游资纳入考虑,以其规模也难以在抽逃之后引发股市大规模崩盘。 中国对外投资和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作为危机传染途径的重要性趋向上升 : 截至目前,中国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蒙受的最明显损失来自对外金融投资,主要是中国金融机构所持次级按揭债券的损失,此外还包括中国计划和已经参股的海外金融机构因这场危机股价下跌的损失。8月初,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一份报告称,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机构购入的美国按揭证券从559亿美元猛增至1075亿美元,占同期亚洲投资美国按揭证券总额的47.6%,市场传言其中相当部分为高风险的次级按揭证券,从而引起了公众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根据有关银行中报等公开信息,目前可以确认的中国金融机构损失仍然有限。截至 6月底,中国主要商业银行持有的美国次级按揭债券和相关资产情况如下: 中国银行对美国次级按揭债券(MBS)的投资规模为89.65亿美元,占其证券投资总额的3.51%,其中AAA级次级债67.58亿美元,占75.38%;AA级19.45亿美元,占 21.7%;A级2.62亿美元,占2.92%。中国银行另持有与此相关的债务抵押债券(CDO) 6.82亿美元,占其证券投资总额的0.27%,其中AAA评级、AA评级分别占81.8%、 18.2%。中国银行对MBS、CDO分别计提了3.88亿元人民币、7.58亿元人民币未实现减值拨备,拨备比率为0.6%和14.6%。 中国工商银行持有的美国次级按揭债券(MBS)面值12.29亿美元,仅占其284亿美元外汇债券资产的4.3%,占总资产的0.0012%,且全部为第一留置权贷款支持债券,信用评级均在AA级以上,没有计提减值拨备。 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对美国次级按揭债券的投资额分别为10.6亿美元和300多万美元,评级也都在AA级以上。建设银行计提了0.18亿美元拨备,拨备比率为1.69%。 然而,上述数据不足以充分体现对外投资作为一种风险传染渠道的现实和潜在重要性。随着美国次级按揭违约情况恶化,以及形成“次级按揭违约情况恶化——房价下降”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上述损失数字可能增长。 更重要的是,中资金融机构在此次危机中的损失预示着对外投资损失在涉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中重要性上升的趋势。我国对外资产已经发展到了庞大的规模,2006 年末即达16266亿美元,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但其结构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官方储备资产所占比例过高,2006年末储备资产占对外资产总额的66%,在以储备资产占比高著称的亚洲经济体中仅次于印度。优化我国对外资产结构的方向就是提高企业、居民资产所占比重,事实上我国也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而中国民间对外资产一旦增长到足够规模,就将创造新的涉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途径:一方面,在国外发生危机时,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居民海外投资蒙受的损失可能在国内引发危机;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国内市场发生金融危机,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居民因而重新配置其资产,抽回海外投资,危机就有可能传染到海外。甚至如果国内经济繁荣而导致对外投资回流也可能在别国引起危机。 另外一条重要性日益突出的潜在危机传染渠道是通过海外上市公司资金链断裂而发挥作用的。论者常常谈及此次美国次贷危机触发我国房地产市场危机的风险,但我国房地产市场与美国不太相同。由于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且透明度不足,我国固然存在类似美国次级按揭市场那样高估购房者支付能力的风险,但也有不少情况下存在相反的低估情况,危机的国际传染不太可能是直接因国内已购房者大面积违约而造成,风险更大的危机传染渠道是海外投资者冷淡中国房地产公司,从而导致其资金链断裂,进而导致国内房地产市场崩盘。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一路走高而成交量大幅度萎缩的情况下,房地产公司主要是依靠维持虚高价格和高价收购、囤积土地,制造上市圈钱题材,从而维持其现金流量。近年我国房地产企业纷纷奔赴海外上市,海外投资者也在包装炒作作用下忽视风险盲目追捧中国房地产股。次贷危机爆发后,海外投资者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危机,今年7月31日至8月17日,香港股市中国内地房地产股票跌幅普遍为同期恒生指数跌幅的两倍以上,方兴地产8月7日挂牌首日竟然跌破招股价的7.2%,与此前碧桂园等公司上市首日动辄比招股价上涨20%乃至超过30%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就揭示了这条危机传染渠道的潜在风险

跨国公司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1、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和私人信贷,补充了发展中国家进口资金的短缺。2、跨国公司的资本流入,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3、跨国公司的资本流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模式和与其相适应的贸易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现在那个金融危机不是已经来临了么?

2008胡润女富豪榜 排名 姓名 财富(亿) 公司 总部 行业 1 杨惠妍 330 碧桂园 广东 房地产 2 张茵家族 180 玖龙纸业 香港、美国 包装纸 2 陈丽华 180 富华国际 北京 北京房地产、紫檀博物馆 4 朱林瑶 130 华宝国际 广东 香精香料 5 张欣、潘石屹(丈夫) 125 SOHO中国 北京 房地产 6 吴亚军 110 龙湖地产 重庆 房地产 7 吕慧、陈宁宁母女 105 嘉鑫控股 香港 钢铁、铁矿石进出口、房地产、金融 8 张云芹、严介和(丈夫) 100 太平洋建设 江苏 基础建设 8 张静、黄茂如(丈夫) 100 茂业集团 广东 房地产、零售 10 黄曦家族 88 福信集团 福建 金融、房地产 11 陈金霞 70 涌金集团 湖南 金融投资 12 刘畅 68 新希望 四川 金融、饲料、房地产和乳制品 13 杨澜、吴征(丈夫) 60 阳光媒体投资 上海 投资 14 赵宝菊 45 新奥集团 河北 天然气、房地产、生物制药 14 翟美卿、刘志强(丈夫) 45 香江集团 广东 房地产、家具零售 14 李彬兰 45 新一佳超市 广东 零售 17 荣秀丽 42 天宇朗通 北京 手机 18 杜筱燕、徐锦鑫(丈夫) 40 上海置信 上海 电器制造 18 戴伟丽 40 神奇科技 美国 IT 18 陈金凤 40 苏宁电器 江苏 家电零售 21 潘慰 35 味千拉面 上海 餐饮连锁 21 王秋扬、张宝全(丈夫) 35 今典集团 北京 房地产、电影、当代艺术 23 汤巧莲 34 武新裕福 广东 保险 24 颜立燕 30 达德投资 上海 房地产 25 冯亚丽家族 24 海亮集团 浙江 黑色金属 26 吴春燕、高纪凡(丈夫) 23 天合光能 江苏 太阳能发电 26 刘雅娟、王伟林(丈夫) 23 南江集团 上海 投资 26 李月兰、刘学忠(丈夫) 23 中国高速传动设备集团 江苏 机械制造 29 姚娟、魏东(丈夫) 22 福记食品 江苏 食品 29 李粉莉、陈琛母女 22 拓日新能源 广东 太阳能 31 倪银英 21 中国龙工 福建、上海 重型工程用车 31 刘迎霞 21 翔鹰集团 黑龙江 房地产、自来水、筑路 31 郭梅兰 21 东阳光实业 广东 电子、制药、铝加工、能源 34 王丽丽 19 武汉凡谷 湖北 通信设备 34 陈凤英 19 福耀玻璃 福建 玻璃 36 马秀慧、王耀海(丈夫) 18 欧普照明 广东 节能灯 36 陈巧仙、何京云母女 18 北生集团 广西 生物制药、房地产、农业 38 赵静 16 德龙钢铁 河北 钢铁 38 杨敏 16 罕王集团 辽宁 钢铁、零售 38 吴春媛 16 AAC声学科技 广东 声学科技 38 王锁兰、贾廷亮(丈夫) 16 山西大土河焦化 山西 煤焦 38 史静 16 巨人网络 上海 网络游戏、金融 38 卢德燕 16 美的集团 广东 家用电器 44 邹蕴玉 15 高远置业 上海 房地产 44 张兰 15 俏江南 北京 餐饮 44 陶华碧 15 老干妈 贵州 食品 44 胡佳佳 15 美特斯邦威 上海 服装 44 管亚梅 15 通威集团 四川 饲料、鱼类养殖、宠物食品 49 俞渝、李国庆(丈夫) 14 当当网 北京 电子商务 49 刘苗 14 健康元 广东 医药 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 排名 姓名 国籍 年龄 资产 1 沃伦·巴菲特 美国 77岁 620亿美元 2 卡洛斯-斯利姆·赫鲁家族 墨西哥 68岁 600亿美元 3 比尔·盖茨 美国 52岁 580亿美元 4 拉什米·米塔尔 印度 57岁 450亿美元 5 穆凯什·阿姆巴尼 印度 50岁 430亿美元 6 阿尼尔·阿姆巴尼 印度 48岁 420亿美元 7 英瓦尔·坎普拉德家族 瑞典 81岁 310亿美元 8 KP-辛格 印度 76岁 300亿美元 9 奥莱格-德里帕斯卡 俄罗斯 40岁 280亿美元 10 卡尔·阿尔布里特 德国 88岁 270亿美元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区别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区别:1、定义不同。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 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特征不同。经济危机: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  ②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 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  ③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最显著地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金融危机:①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②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3、产生原因不同。经济危机:①经济政策错误;            ②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③自然灾害;           ④全球化的后果;           ⑤金融政策错误   金融危机:①金融业中有制度漏洞,或者有垄断现象出现;            ②制造业由于过分生产、原料紧缺、市场收缩等等原因造成崩盘;            ③行政措施不力,投机或者恐慌情绪蔓延  ④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  4、产生的后果不同。  经济危机 :①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②政变、政党、政策的巨变;            ③战争,关于显形和隐形的争夺资本,资源;          ④几万至几千万人失业,失业人群也就是新生产业的主导力量,比如大学生的失业会激发知识性的成长;           ⑤国家的主要依赖群体变化。  金融危机:①进出口行业受到巨大冲击;             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 ;③世界经济下滑;             ④经济领域的剧变带来了人心理上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失去安全感。扩展资料所谓金融危机,就是指与货币、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比如说,票据兑现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买卖脱节造成的货币危机等。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费和生产、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资源的整合,创造价值、获得福利。所谓经济危机,就是指在一段时间里价值和福利的增加无法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要,比如说,供需脱节带来的大量生产过剩,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大萧条。历史上来说,过去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是有联系的,也可以说是互相伴随着发生的。往往都是经济危机之前,出现金融危机,就连最近的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百度百科-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区别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区别:1、定义不同。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 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特征不同。经济危机: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  ②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 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  ③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最显著地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金融危机:①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②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3、产生原因不同。经济危机:①经济政策错误;            ②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③自然灾害;           ④全球化的后果;           ⑤金融政策错误   金融危机:①金融业中有制度漏洞,或者有垄断现象出现;            ②制造业由于过分生产、原料紧缺、市场收缩等等原因造成崩盘;            ③行政措施不力,投机或者恐慌情绪蔓延  ④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  4、产生的后果不同。  经济危机 :①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②政变、政党、政策的巨变;            ③战争,关于显形和隐形的争夺资本,资源;          ④几万至几千万人失业,失业人群也就是新生产业的主导力量,比如大学生的失业会激发知识性的成长;           ⑤国家的主要依赖群体变化。  金融危机:①进出口行业受到巨大冲击;             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 ;③世界经济下滑;             ④经济领域的剧变带来了人心理上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失去安全感。扩展资料所谓金融危机,就是指与货币、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比如说,票据兑现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买卖脱节造成的货币危机等。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费和生产、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资源的整合,创造价值、获得福利。所谓经济危机,就是指在一段时间里价值和福利的增加无法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要,比如说,供需脱节带来的大量生产过剩,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大萧条。历史上来说,过去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是有联系的,也可以说是互相伴随着发生的。往往都是经济危机之前,出现金融危机,就连最近的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百度百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区别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区别:1、定义不同。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 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特征不同。经济危机: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  ②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 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  ③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最显著地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金融危机:①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②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3、产生原因不同。经济危机:①经济政策错误;            ②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③自然灾害;           ④全球化的后果;           ⑤金融政策错误   金融危机:①金融业中有制度漏洞,或者有垄断现象出现;            ②制造业由于过分生产、原料紧缺、市场收缩等等原因造成崩盘;            ③行政措施不力,投机或者恐慌情绪蔓延  ④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  4、产生的后果不同。  经济危机 :①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②政变、政党、政策的巨变;            ③战争,关于显形和隐形的争夺资本,资源;          ④几万至几千万人失业,失业人群也就是新生产业的主导力量,比如大学生的失业会激发知识性的成长;           ⑤国家的主要依赖群体变化。  金融危机:①进出口行业受到巨大冲击;             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 ;③世界经济下滑;             ④经济领域的剧变带来了人心理上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失去安全感。扩展资料所谓金融危机,就是指与货币、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比如说,票据兑现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买卖脱节造成的货币危机等。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费和生产、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资源的整合,创造价值、获得福利。所谓经济危机,就是指在一段时间里价值和福利的增加无法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要,比如说,供需脱节带来的大量生产过剩,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大萧条。历史上来说,过去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是有联系的,也可以说是互相伴随着发生的。往往都是经济危机之前,出现金融危机,就连最近的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百度百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区别在哪里啊?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区别:1、定义不同。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 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特征不同。经济危机: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  ②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 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  ③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最显著地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金融危机:①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②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3、产生原因不同。经济危机:①经济政策错误;            ②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③自然灾害;           ④全球化的后果;           ⑤金融政策错误   金融危机:①金融业中有制度漏洞,或者有垄断现象出现;            ②制造业由于过分生产、原料紧缺、市场收缩等等原因造成崩盘;            ③行政措施不力,投机或者恐慌情绪蔓延  ④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  4、产生的后果不同。  经济危机 :①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②政变、政党、政策的巨变;            ③战争,关于显形和隐形的争夺资本,资源;          ④几万至几千万人失业,失业人群也就是新生产业的主导力量,比如大学生的失业会激发知识性的成长;           ⑤国家的主要依赖群体变化。  金融危机:①进出口行业受到巨大冲击;             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 ;③世界经济下滑;             ④经济领域的剧变带来了人心理上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失去安全感。扩展资料所谓金融危机,就是指与货币、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比如说,票据兑现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买卖脱节造成的货币危机等。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费和生产、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资源的整合,创造价值、获得福利。所谓经济危机,就是指在一段时间里价值和福利的增加无法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要,比如说,供需脱节带来的大量生产过剩,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大萧条。历史上来说,过去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是有联系的,也可以说是互相伴随着发生的。往往都是经济危机之前,出现金融危机,就连最近的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百度百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有什么区别?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区别:1、定义不同。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 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特征不同。经济危机: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  ②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 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  ③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最显著地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金融危机:①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②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3、产生原因不同。经济危机:①经济政策错误;            ②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③自然灾害;           ④全球化的后果;           ⑤金融政策错误   金融危机:①金融业中有制度漏洞,或者有垄断现象出现;            ②制造业由于过分生产、原料紧缺、市场收缩等等原因造成崩盘;            ③行政措施不力,投机或者恐慌情绪蔓延  ④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  4、产生的后果不同。  经济危机 :①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②政变、政党、政策的巨变;            ③战争,关于显形和隐形的争夺资本,资源;          ④几万至几千万人失业,失业人群也就是新生产业的主导力量,比如大学生的失业会激发知识性的成长;           ⑤国家的主要依赖群体变化。  金融危机:①进出口行业受到巨大冲击;             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 ;③世界经济下滑;             ④经济领域的剧变带来了人心理上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失去安全感。扩展资料所谓金融危机,就是指与货币、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比如说,票据兑现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买卖脱节造成的货币危机等。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费和生产、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资源的整合,创造价值、获得福利。所谓经济危机,就是指在一段时间里价值和福利的增加无法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要,比如说,供需脱节带来的大量生产过剩,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大萧条。历史上来说,过去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是有联系的,也可以说是互相伴随着发生的。往往都是经济危机之前,出现金融危机,就连最近的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百度百科-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区别在那里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区别:1、定义不同。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 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特征不同。经济危机: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  ②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 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  ③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最显著地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金融危机:①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②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3、产生原因不同。经济危机:①经济政策错误;            ②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③自然灾害;           ④全球化的后果;           ⑤金融政策错误   金融危机:①金融业中有制度漏洞,或者有垄断现象出现;            ②制造业由于过分生产、原料紧缺、市场收缩等等原因造成崩盘;            ③行政措施不力,投机或者恐慌情绪蔓延  ④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  4、产生的后果不同。  经济危机 :①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②政变、政党、政策的巨变;            ③战争,关于显形和隐形的争夺资本,资源;          ④几万至几千万人失业,失业人群也就是新生产业的主导力量,比如大学生的失业会激发知识性的成长;           ⑤国家的主要依赖群体变化。  金融危机:①进出口行业受到巨大冲击;             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 ;③世界经济下滑;             ④经济领域的剧变带来了人心理上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失去安全感。扩展资料所谓金融危机,就是指与货币、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比如说,票据兑现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买卖脱节造成的货币危机等。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费和生产、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资源的整合,创造价值、获得福利。所谓经济危机,就是指在一段时间里价值和福利的增加无法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要,比如说,供需脱节带来的大量生产过剩,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大萧条。历史上来说,过去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是有联系的,也可以说是互相伴随着发生的。往往都是经济危机之前,出现金融危机,就连最近的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百度百科-经济危机

选择经济学的一个角度,分析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国内外市场被完全分隔开来;模型分析:如图所示,企业的产量被分为两部分,分别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由于该厂商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各不相同,厂商所面对的国内外需求曲线的形状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厂商面对的国外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坦,而面对的国内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厂商根据国内外市场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价格销售,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厂商决定其价格与销售分配方案的条件是:MRH=MC=MRF式中: MRH为厂商在国内市场中销售的边际收益, MRF为厂商在国外市场中销售的边际收益,MC为该厂商的边际成本。性质:这种倾销行为是为了谋求最大利润,是一种在利益驱动下的企业行为,只要不被限制,就会持续地进行下去。(2)掠夺性倾销:指为了排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超额利润。性质:这是一种以打垮对手,追求垄断地位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公平贸易的行为。6、相互倾销指由于倾销导致同种产品的双向贸易的情况。即A、B两国相互以低于国内价格向对方国家销售同一种产品。设国内与国外分别有一个垄断厂商,并且生产相同的产品,两个厂商有相同的边际成本,而且两个市场间的运输成本也相同。如果他们制定相同的价格就不会有贸易,但若使用倾销,贸易就会发生两个厂商都会限制国内市场的销售量,以控制其产品在国内的价格不下跌,但若某个厂商能在对方市场上以低于其国内的价格销售,因为降价的负面影响转嫁给了对手而不是自己承受,也能增加其利润,因此各厂商都有进占对方市场的动力。并以高于其边际成本但低于其国内价格的售价销售其产品。但若两个厂商都这么做,那么,即使假定产品在两个市场的初始价格一样,并且都支付运输费用,国际贸易也会出现。 7、反倾销税(1)反倾销税:指进口国政府在确认外国出口商销售到本国市场的商品有倾销行为时,对该出口商的产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2)影响:①可以减少国内对低价进口品的需求;②使进口品价格上升到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水平,从而保护了国内同类商品的生产者。案例8-3:埃及对中国瓷器实施反倾销措施埃及外贸部本周已做出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瓷器餐具采取反倾销措施,开始征收高达305%的关税。理由:由于中国瓷器大量涌入埃及市场,已经对本国的同类产品造成冲击,使本地瓷器加工厂生产大幅度下降,库存积压严重。据了解,埃及去年从中国进口瓷器2万吨,占埃及全年进口瓷器的96%。载扬子晚报2003年2月26日六、其他非关税壁垒1、自愿出口限制: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自愿出口限制是在进口国的压力下实施的限量出口措施,与配额有相似之处。自愿出口限制的数量是经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的谈判确定的。作用:可以使出口商的优势产品难以进入本国市场。2、歧视性公共采购:是一国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给予国内供应商优先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本国商品的规定,形成了对外国销售商的歧视。3、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国营贸易”指国有企业或公营企业获得特权,直接经营国际贸易,因而形成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缺点:人为扭曲资源配置,导致过度保护和低效率等后果。4、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1)技术标准:指进口国为了保证各种商品的进口质量符合一般的技术要求而作出的有关规定。一些国家为了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常常规定一些外国难以掌握的技术标准,以阻止外国商人进入本国市场。(2)卫生检疫标准:指一国对进口的动植物及其制品、食品、化妆品等所实施的必要的卫生检疫,以防止疾病或病虫害传入本国。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常常借口进口商品不符合本国的卫生标准为由,将外国产品拒之国门之外。案例8-4:“伯德补贴”被世贸组织宣布为非法 美国国会于2000年通过的《伯德修正案》,要求美国政府把在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中征收的惩罚性税款直接补贴给利益受到损害的美国公司,而不是上缴美国财政部。美国通过《伯德修正案》对本国公司实行双重保护,实际上鼓励了本国公司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因而受到贸易伙伴的强烈批评。据报道,2001年和2002年,美国以这种方式向其本国公司补贴了大约5.61亿美元。美国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包括欧盟、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反对。为此,欧盟、日本、加拿大、巴西、印度、韩国、墨西哥和智利于近日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请,要求获准对来自美国的部分产品征收金额相当于美国政府补贴数额的附加关税。 世贸组织于2003年1月最终判定该修正案违反全球贸易规则,并要求美国于当年12月27日前予以废除。但美国并没有执行世贸组织的裁决。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8月31日授权欧盟等8个成员对美国实施贸易制裁,作为对美国迟迟不肯废除被世贸组织宣布为非法的《伯德修正案》的惩罚。 案例8-5:外观成为贸易壁垒 中国文具遭到美企诉讼长相相似,也要出问题———近日,美国著名文具企业Sanford公司指控全球12家企业,认为它们出口美国的标记笔侵犯其“商标和商业外观”,目前已由美国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立案。宁波贝发集团等中国4家企业被列上被告席。 据悉,“商业外观”是美国特有的贸易保护主义“337条款”中的一项,除版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外,美国有权对进口产品在外观相似性上提出质疑。此次Sanford公司正是凭借此条款,指控中国贝发标记笔侵犯了其“商业外观”。 尽管贝发集团涉案产品在美年销量也不过50万美元,但仍准备耗资150万美元奋起应诉。从经济角度而言,绝对不划算,不过贝发的法律顾问周杰告诉记者,作出如此抉择,基于三点考虑:第一,放弃即是自动认输,放弃了争夺市场的权利;第二,我方应诉,可以捍卫整个行业的利益。因为万一败诉,而ITC的最终裁定又对受制裁的记号笔做笼统描述,则会牵连到国内其他文具企业的出口———这并非不可能。第三个考虑,则是即便所谓的“商业外观”侵权得以成立,那么也麻烦美方明确界定一下“雷区”范围,省得中国企业不明不白。对于该指控,中国几家涉案企业都忿忿不平,认为美方纯属刁难。事实上,关于“商业外观”概念,在美国本国都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仅笼统地规定:“消费者根据外观,立刻能辨别出某产品与某著名品牌有类似性的,即属侵权”。而最终裁定,也由法官拍板敲定,颇似“霸王条款”。据了解,中国制笔企业出口前算得小心,进入美国市场前曾到美国专利局、商标库里查询,如此步步谨慎,竟仍防不胜防。 美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利用这一特有的法律频频对中国商品设置障碍,其真正目的不在于保护知识产权,而在于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据了解,贝发涉案的那款笔在沃尔玛上柜仅2个月,其销量就是Sanford公司那款“类似笔”的7倍!贝发认为,消费者绝不会混淆外观,而是因为两种笔质量不相上下但价格相差20%,最终选择了物美价廉的中国笔。耐人寻味的是,在Sanford所指控的另外11家公司中,有韩国企业,也有一些美国的进口商,但沃尔玛亦是贝发的进口商,Sanford却有意避开直接同巨人沃尔玛抗衡。据宁波市外经贸委副主任俞丹桦分析,Sanford猜准中国企业的心思:对中国企业恶意骚扰一下,中国企业考虑到高额官司成本以及在美较低的销售量,大多会放弃应战,那么市场份额便拱手相让了。 可这回,Sanford的算盘可能打错了。周杰告诉记者,贝发准备采取几步走策略。第一步,质问所谓“商业外观”侵权是否成立?按照法律程序,得做民意调查———是否一眼就会把贝发的产品错认为是某“著名商品”?第一步走不通,再据理力争两种笔有显著差别。因为贝发已非常明显地标有自己商标,在外形上也有明显不同。“不排除裁定的任意性和偏向性,这取决于法官的个人素质,但我们仍要尽最大努力争取权利!”周杰说。 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一、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一)经济一体化: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二)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案例9-1:WTO与自由贸易区中国入世3年了,入世3年后,我国一改过去对参与自由贸易区步伐较慢、视野较窄的谨慎态度。放眼看,为了获得自由贸易的好处,世界范围内贸易谈判无所不在。当世贸组织的每一回合谈判都要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逐渐成了潮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终于要在2005年进入一个新时期了,中国是否找到了一个大市场呢?事实是,针对东盟狭小的市场,中国企业也许卖不出更多的产品,但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突破却显示出中国正在步入自由贸易区(FTA)的潮流中。换个角度看WTO,中国将获得更多。 早就有专家认为东盟的市场过于狭小。在东盟的十几个成员国中,既有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还有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地区人口不到6亿,总GDP不高。而且东盟发达国家大都推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产品和中国一样,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从贸易额上看,美国、日本是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也许会在将来卖出更多的中低档日用消费品以及机电产品。与东盟产品相比,中国将在纺织品、食品、谷物、建筑材料等产品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但是自由贸易将带来的更多好处还是东盟国家的。如果仅从产品出口的角度看待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中国带来的好处也许没有多么大。但是,换个角度看自由贸易,中国也许就收获得很多了。我在这里所说的另一个角度,就是一些经济学提出的“单边自由贸易”的好处。也就是说,哪怕对方采取贸易壁垒的态度,而自己即使单方面开放自由贸易也是有好处的。最简单的,东盟更为价廉物美的农产品至少让中国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另外,从东盟国家进口的大量能源和原材料也满足了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近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从东盟进口的原材料也有所增加,并且出现较大的逆差现象。目前,中国还在与澳大利亚、智利、中东和非洲一些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些国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并不简单。首先,这些国家分布在各个大洲,几乎可以算是中国开展世界范围内FTA战略的各个地区的前站;其次,这些国家都将可能为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提供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资源,比如澳大利亚的铁矿、智利的铜矿、中东和非洲国家的石油资源等。即使每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中国带来的直接产品出口量不大,更多的FTA的建立却有可能达到聚少成多的作用,从而部分改变中国的产品出口过于依赖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局面。再从更复杂的角度讲,即使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在经济利益上不能得到好处,我们也有可能从非经济角度获得优势,进而影响到下一步的经济利益。今年东盟国家共同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就是一个明显的战略胜利,是中国的“早期收获计划”的最大收获之一。而现在澳大利亚与中国开展自由贸易谈判需要考虑的一个前提也正是“是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中国可以更加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还可以参与制定更加合理的游戏规则。缔结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越多,中国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就拥有更大的发言权。1、特点:(1)该经济体组织参加者之间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成员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真正实现了商品的自由贸易,但是它严格将这种贸易待遇限制在参加国或成员国之间。(2)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的对外关税。各成员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并不妨碍各成员经济体针对非自由贸易区成员国采取其他贸易政策。(3)采用原产地原则:只有产自成员经济体内的产品才享有自由贸易或免进口税的待遇。2、原产地产品:指成品价值的50%以上是在自由贸易区内的各成员国生产的产品。(有时规定为60%)(三)关税同盟: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实行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特点:1、与自由贸易区的区别: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的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2、关税同盟实际上是各成员体将关税的制定权让渡给经济一体化组织,因此,对成员经济体的约束力比自由贸易区大。3、在关税同盟内各经济体中,为了保护本国的某些产业需采用更加隐蔽的措施,如非关税壁垒等。(四)共同市场: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特点:1、成员国之间同时实现了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2、各国之间要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间接税制度并且协调各成员国之间同一产品的课税率,协调金融市场管理的法规,以及实现成员国学历的相互承认等。(五)经济联盟: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了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特点:1、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经济货币联盟:指当各国汇率协调达到一定的程度,以至于建立了成员国共同使用的货币或统一的货币时,这种经济联盟就称为经济货币联盟。2、各成员国还让渡了所有宏观经济政策干预本国国内经济运行的权利和利用汇率政策干预本国外部经济平衡的权利。3、在经济联盟内部形成自由的市场经济。(五)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指成员国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特点:类似于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有两种形式:1、邦联制:各成员国的权利大于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2、联邦制: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大于各成员国的权利。以上五个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国际一体化组织,根据它们让渡国家主权程度的不同,一体化组织也从低级向高级排列,但这里不存在低一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向高一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升级的必然性。二、关税同盟理论(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分析1、贸易创造: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2、贸易转移: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替代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上的转移。如图:世界上有A、B、C三个国家,都生产某一相同产品。但三国的生产成本各不相同,PA>PB>PC,SA表示A国的供给曲线,DA表示A国的需求曲线。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A国对来自B、C两国的商品征收相同的关税t,设A国是一个小国,征收关税后,B、C两国的相同产品若在A国销售,价格分别要加上关税,由于B国的产品价格高于C国的价格,故A国只会向C国进口该种产品,而不会从B国进口。这时A国国内的价格为PC+t,国内生产为OQ1,国内消费为OQ2,从C国进口为Q1Q2。设A国和B国组成关税同盟,两国建立关税同盟后的共同对外关税仍为t,这时A国对来自B国的进口不再征收关税,但对于来自C国的进口仍征收关税。这时B国产品在在A国的销售价格为PB,低于PC+t,所以B国取代C国成为A国的商品供应者。由于价格下降,A国生产减少到OQ3。Q1Q2是原来应该从C国进口的产品现在被B国生产所代替,为贸易转移的产品数量。Q1Q3是A国的生产被B国生产所替代的部分,为生产效应。价格下降引起A国消费的增加,消费由原来的OQ2上升到OQ4,消费的净增部分Q2Q4为关税同盟的消费效应。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的进口从原来的Q1Q2,扩大到Q3Q4,新增加的贸易为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Q1Q3+Q2Q4贸易转移效应=Q1Q2;3、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组成关税同盟之后,A国消费者福利得到了改善,生产者福利下降:消费者剩余的增加=a+b+c+d生产者剩余的减少=-a原来从C国进口的关税收入为c+e,现改为从同盟国进口而丧失。净福利效应=b+d-e其中: b+d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 e为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是由同盟内成本高的生产代替了原来来自同盟外成本低的生产所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扭曲。结论1:A国的供需价格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明显。结论2: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关税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而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就越小。结论3: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二、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的效应如图所示,在图的左半部分为A国的生产、消费和出口的情况,右半部分为B国的生产、消费和出口的情况。设C国的生产成本固定不变,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该产品的世界价格为Pw,等于C国的生产成本。B国对来自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一律征收关税,征税后的价格为Pt,此时A国的出口为fg,B国的进口量为ab,其中有一部分来自A国,ac=fg。而剩下的进口量是从C国进口的,进口量为cb。A、B两国组成关税同盟后,由于B国对A国的进口商品免征进口税,而对C国的进口商品则仍要征收关税,故在B国国内市场上,A国商品的价格要低于C国同类商品的价格。因此B国转而只从A国进口。由于A、B两国在关税刚撤消时,B国对该商品的进口需求量大于A国在该价格上的出口供给量,B国国内该商品的销售价格会因商品的供不应求而上升。当价格上升时,B国国内的生产量和A国愿意出口的量都会增加,当价格上升到Pu时,A、B两国的贸易达到平衡,A国的出口量等于B国的进口量,即:hi=de,这时两国贸易达到均衡。结论:加入关税同盟对A国来说,可以扩大出口,增加出口收入,从而有利于A国经济的发展。三、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1、市场扩大效应:关税同盟建立以后,在排斥第三国产品的同时,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有成员国的国内市场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区域性市场,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结论:关税同盟所创造的市场扩大效应导致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2、促进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之前,许多部门已形成了国内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据国内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谁在竞争中取胜,谁就可以享受大市场需求扩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利益。否则就会被淘汰。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得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出一种浓烈得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3、有利于吸收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国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产品,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便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产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案例9-2:中国-东盟将启动降税进程 正在形成自由贸易区在10月底于北京举行的中国-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会议上,双方就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最重要的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了一致。根据该协议,自2005年起将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进程,双方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将于2010年降到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双方预计于本月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8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6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今年双边贸易额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传统的自由贸易区(FTA)大多集中在货物贸易的自由化上,而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协议除货物贸易自由化外,也重视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其他方面的自由化。《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本身就是以“全面经济合作”命名的。按照这份框架协议,双方将依次完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劳务等方面的谈判,并最终达成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货物贸易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货物贸易协议的直接目的是降低双边贸易中货物进出口的关税壁垒。通过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可知,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逐步深入的进程,降低成员国的贸易关税和壁垒,是最低层次的一体化,也是整体一体化进程的起点。事实上在此之前,泰国水果已经以零关税的优惠进入中国了。按中泰果蔬产品零关税协议,从2003年10月1日起,两国间188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进出口关税由平均30%降到零。这就是“早期收获计划”的一部分。从2004年1月1日开始落实的这项被称为“早期收获”的计划,主要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项协定最终完成前,中国对来自东盟的一系列农产品及制成品提早减税。作为回报,东盟提出税务协和制,即中国的农产品如肉类、鱼、水果、牛乳将得到东盟的关税优惠。这将作为通向自由贸易区废除关税的第一波计划。今年1-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高速增长便是“早期收获计划”的积极成果。东盟成员国里农业仍占到了经济基础的相当比重。中国的确十分需要这类产品。同时,为了增加出口量,不少东盟国家也很乐意向中国出口农产品。因此“早期收获计划”使多数东盟国家获益不浅。随着中国和东盟之间一系列农产品的降税和中泰果蔬零关税的实施,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将为东盟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早期收获计划”的降税包括600项农产品,占总数1/10,其余90%的项目都包含在货物贸易协议中。其内容的重心也从农产品转到了工业上来,这将是废除关税计划的第二波。联合国最近颁布的一期贸易及发展报告指出,“受到中国产品出口最严重挑战的,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工业生产部门,其中包括电子产品的组装业,也就是说,东盟国家和墨西哥的中等收入生产者所面临的竞争最为明显。”而货物贸易协议签署以后,中国这些最富竞争力的工业生产部门将在东南亚市场成为最大的获利者。以新加坡为例,虽然在“早期收获计划”里作为非农业国的新加坡收益不大,但另一方面,过去10年来,新中贸易额增长了4倍。在2004年前4个月,新加坡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50.6%,增幅远远大于与日本的贸易。现在随着货物贸易协定的签署和减税进程的启动,新加坡的获益只会越来越大。这些数据都在支持中国政府一直表达着的观点,即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并不像美国、欧盟那样只对发达国家有利,开放的中国经济对周边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互惠的。“中国正创造一种新的地区经济联系格局和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张蕴岭说,东盟地区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袭击,正处于结构性调整,而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新的价值链正在生成”。

世界金融危机各个公司和富人都在亏钱,那这些钱去哪里了?谁又赚走了这些钱?

看完我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言语不雅请见谅 太多人知道金融危机这个词了 太多人天天提了 我真cao了 碍不碍你们个事儿 我得嘴欠说两句 别觉得知道现在经济不好 天天把金融危机挂在嘴边就象个人儿了 差老了 金融危机 在我看来其实是天大的好事啊 等着盼着终于来了 口水都下来了 因为金融危机其实是给穷人上位的机会 是缩短贫富差距的必经过程 因为有危机才有复苏 经济不就是做买卖嘛 买卖买卖不就是底买高卖吗 没有危机怎么底 怎么把有钱人的资产变少 怎么让穷人把钱变多点 在说了 全世界都可以说金融危机 中国不可以 中国只是因为政府想控制经济的节奏才铸造了这样的大环境 就象10几20年前一样 中国政府每10来年就来这么一次 世界都在危机 中国在通货膨胀 之所以现在物价下划只是因为政府想避免过度通货膨胀有计划的调整物价 也是巧了 现在经济不好 中国政府的控制手段被遮挡了不少 其实中国的经济完全在政府控制之中 就象90年代万元户的崛起和2年间的迅速衰落 其实和现在一样的 当年92年以前1W存银行利息是百分之10-12 当时的人工资才不到7 8十块一个月 所以万元户才那么NB吃利息都比人挣得多 可是92-94短短两年人均月收入高达3 4百 人人攒两年钱都能当W元户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中国的钱狂升值(我在美国感觉不是美圆贬值太厉害而是RMB上涨太NB) 中国的物价暴涨 和当时是一样一样的 也是短短的两年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咱们活了20多年物价才长了1倍 这两年就又涨了一倍 其实同样的疑惑在我们父母2 3十岁的时候也有过 中国政府每10几年或者20几年都会来这么一下 所以在败老说中国金融危机了哈 中国TM比哪都不危 不过话又说回来 金融危机还是好地 需要地 而且是要来的更猛烈些地 因为年轻人想上位需要机会啊 经济那么好 有钱人那么多 你凭什么出头啊 现在有很多上一辈的人说自己没赶上80年代改革开放90年代下海经商 其实都不是没赶上 只是当时没看明白 觉得经济这不好那不好的 都没下手干点什么 都没把握住啊 现在想起来觉得是机会过去了 其实当时一个个吓的象狗似的 觉得经济完了要崩溃了 这样人一点都不值得可怜 不过大家应该也发现了 一到经济不好的时候一旦有了复苏的势头马上就有一批人和一批新兴事物崛起了 类似94以后玩股票 股甾以后玩网络 现在要网络在下去了呢 反正中国政府是精 经济在不好也控制得住 如果有一小部分人跑到前头了 先人一步富起来了那荣誉全归于政府了 都说是改革开放好 草 其实是那些人看得明白 博了一下大环境 博对了就先富起来了 博错了早就死了 他们没死说明中国金融完全没有什么危机嘛 根本就是 改革改革在改革 控制控制在控制 那还怕什么 在说了金不金融危机管你个XX事 你挣多少钱啊 还是做多大买卖啊 一天到晚金融危机挂在嘴边 非把自己弄的象个人儿似的 我怎么就看不起呢 没有文化的还没事问问我前景怎么样 我cao我哪知道 我学经济的我就可以主导经济啦 我是谁啊 我觉得这些人要是明白经济危机什么意思就应该感到高兴 做梦都带着微笑 而不是整天不该自己的事一个两个都愁死了 尤其是在美国的中国人 论经济实力你们是全美最狗的 受影响也是最小的 人家不怕你怕什么 都说光脚不怕穿鞋的 可是中国人呢 光脚的非说我好几万块的大皮鞋穿着不舒服让我给扔了 你装给谁看啊 说你们别不愿意听昂 更有些装懂的还说 美国都这样了中国怎么办 我还就告诉你了 俺们中国他就没危机过 好了 发完牢骚了 最后该说一点正面的话了 其实现在危机也好 正是为咱们这代准备的 大家就尽量把握吧 现在干什么都不用怕 投资什么都不能赔 将来怎么地都不能后悔 如果看完了我的文章了 那些有点脑子的能赶紧研究研究能干点什么 别让这10几20年才一次的大潮过去了 那些觉得是自己是个人儿的贱人们也都闭了吧 别让人瞧不起了 更别在美国丢咱中国人的脸了 还有些人可能觉得我说的不对 在biang说 你也别发表你那X意见 我就是这观点 我问题就是这么看的 你看着不爽自己研究去 别JB各样我

金融危机,做空什么期货品种比较好?

做空纳斯达克指数,做空道琼斯指数,稳赚不赔,最少2倍利润,时间2年内

有谁知道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有三方面原因,具体如下:1、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2、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3、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扩展资料: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世界影响1、企业债务重负,银行坏账丛生,金融和债务危机频繁;2、社会货币供应过多,银行业务过重,宏观调控难度加大;3、政府税收困难,财政危机与金融危机相伴;4、通货膨胀缠绕着社会经济,泡沫经济时有发生,经济波动频繁,经济增长经常受阻;5、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经营困难,提高了破产和倒闭率,企业兼并活动频繁,降低了企业的稳定性,增加了失业,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参考资料:亚洲金融风暴——百度百科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所罗斯到底是怎样赚的钱?他主要用了哪些方法?越简单越明白越好.

自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业井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当大泰铢汇率狂跌20%。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大比索贬值11.5%。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市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贬值0.98元,达到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千年来的新低,相应地当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10月20日。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台湾股市再跌301.67点。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趴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暂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6.7%和6.3%。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 H和27日分别跌765.33点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大香港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 11月下旬,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机第三波。11月,韩元汇价持续下挫,其中11月20日开市半小时就狂跌10%,创下了1139韩元兑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韩元兑美元的汇价下跌了30%,韩国股市跌幅也超过20%。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后有数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破产或倒闭,日元兑美元也跌破1美元兑换130日元大关,较年初贬值17.03%。 从1998年1月开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心又转到印度尼四亚、形成金融危机第四波。l月8日,印尼盾对美元的汇价暴跌26%。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巨额投资业务的香港百富勤投资公司宣告清盘。同日,香港恒生指数暴跌773.58点,新加坡、台湾、日本股中分别跌102.88点、362点和330.66点。直到2月初,东南业金融危机恶化的势头才初步被遏制。 PS:外因---国际投机者金融大鳄索罗斯的投机行为分析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这是对泰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更深层次问题的暗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 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铣;第二步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抹给索罗斯大军;第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齐下,新锐武器,反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 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当头一棒。 然而,索罗斯毕竟还是索罗斯。凭其直觉,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从某种角度上看,索罗斯自认为,他已经赢定了。对于东南亚诸国而言,最初的胜利只不过是大难临头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根本伤不了他的元气,也挽救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命运。 索罗斯为了这次机会,已经卧薪尝胆达数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先头部队的一次挫折并不会令其善罢甘休,索罗斯还要三战东南亚。 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开始出售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刹那间,东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抗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交易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嚎着。 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面对铺天盖地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泰国人只得拿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门进行了各种准备。各种反措施纷纷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耻辱的十字架上了。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斯所宰杀之状,实在令世人惨不忍睹,泰国人更是心惊肉跳,捶胸顿足,责问苍天。 索罗斯采用的是立体投机的策略,并不是单一的只是外汇的操作。 所谓立体投机,就是利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金融投机 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不断挤压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在随后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这些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加重了危机的程度。他们怎么做的呢?正如索罗斯本人所描述的“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的;如果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期债券……”。(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它们以自有资本做抵押,从银行借款购买证券,再以证券抵押继续借款,迅速扩大了债务比率,不仅如此,它们还将借款广泛投机于具有“高杠杆”特点的各种衍生工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杠杆比率。据《经济学家》的报道,量子基金确实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买入看跌期权,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铢,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因料定交易对手要抛出泰铢现货为衍生合同保值,轻而易举地借他人之手制造泰铢贬值压力。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香港的做法,更是立体投机的经典例子。 一般情况下,由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无套利均衡关系,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的诞生和发展,外汇即期市场、远期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市场之间环环相扣,节节锁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典型例子如1997年10月份以及随后几次国际投机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国际投机家先在货币市场上大量拆借港币,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急剧拉高货币市场同业拆息;货币市场同业拆息急剧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股票指数期货大幅下跌;恒指期货大幅下跌又加速了股票市场的下跌;股票下跌又使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全面扩大了投机家的胜利果实。 料定对香港外汇市场发动攻击将引起连锁反应,国际投机家在各个市场上立体布局,一方面在各个市场加大赌注,为投机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一旦投机成功即可全面丰收,为承受的投机风险匹配高收益。索罗斯对此做了生动描述:“如果你把一般的投资组合像名称所显示的一样,看成是扁平或二度空间的东西,最容易了解这一点。但我们的投资组合更像建筑物,用我们的股本做为基础,建立一个三度空间的结构,有结构,有融资,由基本持股的质押价值来支撑。……我们愿意根据三个主轴把资本投资下去:有股票头寸、利率头寸和外汇头寸。……不同的部位互相强化,创造出这个由风险和获利机会组成的立体结构。通常两天——一个上涨日和一个下跌日——就足以高速使我们的基金膨胀。”(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国际投机家进攻香港金融市场时充分运用了这种“立体投机”策略:首先在货币市场上,拆借大量港币;在股票市场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场累计期指空头;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利用即期交易抛空港币,同时卖出港币远期合约;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卫联系汇率;在股票市场上,将借入成分股抛出,打压期指……。综合看来,基于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立体布局”使投机家的风险暴露相互加强的同时更令杠杆投机威力和收益大增。 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有自动调节机制,不易攻破。但港币利率容易急升,利率急升将影响股市大幅下跌,这样的话,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后再大量向银行借贷港币,使港币利率急升,促使恒生指数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国家一样获得投机暴利。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炒家4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三次均获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炒家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成功。 炒家们在证券市场上大手笔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压恒生指数和期指指数,使恒生指数从1万点大幅度跌至8000点,并直指6000点。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证券市场利空消息满天飞,炒家们趁机大肆造谣,扬言“人民币顶不住了,马上就要贬值,且要贬10%以上”。“港币即将与美元脱钩,贬值40%”,“恒指将跌至4000点”云云。其目的无非是扰乱人心,制造“羊群心态”,然后趁机浑水摸鱼。8月13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300点,跌穿6600点关口,收市时跌幅收窄,但仍跌去199点,报收6660点。其势与沪深股市2001年下半年的情况非常相似,天天响地雷,周周都下跌,“推倒”趋势震撼人心。 在压低恒生指数的同时,国际炒家在恒指期货市场积累大量淡仓。恒生指数每跌1点,每张淡仓合约即可赚50港币,而在8月14日的前19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就急跌2000多点,每张合约可赚10多万港币,可见收益之高! 第一回合 8月13日恒指被打压到了6660底点后,港府调动港资、华资及英资入市,与对手展开针对8月股指期货合约的争夺战。投机资本是空军要打压指数,港府是红军则要守住指数,迫使投机家事先高位沽空的合约无法于8月底之前在低位套现。港府入市后大量买入投机资本抛空的8月股指期货合约,将价格由入市前的6610点推高到24日的7820点,涨幅超过8%,高于投资资本7500点的平均建仓价位,取得初步胜利,收市后,港府宣布,已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与期市。但金融狙击手们仍不甘心,按原计划,于8月16日迫使俄罗斯宣布放弃保卫卢布的行动,造成8月17日美欧股市全面大跌。然而,使他们大失所望的是,8月18日恒生指数有惊无险,在收市时只微跌13点。 第二回合 双方在8月25日至28日展开转仓战,迫使投机资本付出高额代价。27日和28日,投机资本在股票现货市场倾巢出动,企图将指数打下去。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时,经过8天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期货市场上将8月合约价格推高到7990点,结算价为7851点,比入市前高1200点。8月27日、28日,港府将所有卖单照单全收,结果27日交易金额达200亿港币,28日交易金额达790亿港币,创下香港最高交易记录。 27日,8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虽然当天全球金融消息极坏,美国道琼斯股指下挫217点,欧洲、拉美股市下跌3%-8%,香港股市面临严峻考验。据市场人士说,港府一天注入约200亿港元,将恒生指数稳托上升88点。为最后决战打下基础。 同日,国际炒家量子基金宣称:港府必败。投机香港市场的国际大炒家索罗斯量子基金首席投资策略师德鲁肯米勒在接受CNBC电视台的访谈中,他首先承认量子基金一直在沽空港元和恒生期指。并说,由于香港经济衰退,所以港府在汇市与股市对国际投资人发起的“战争”中,将以失败告终。索罗斯虽然每次的动作都是大手笔,但从来不公开承认自己在攻击某个货币,这种以某个公司或部分人的名义公开与一个政府下战书,扬言要击败某个政府的事件闻所未闻、史无前例。 28日是期货结算期限,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须出手。若当天股市、汇市能稳定在高位或继续突破,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甚至十多亿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扔进大海。当天双方交战场面之激烈远比前一天惊心动魄。全天成交额达到创历史纪录的790亿元港币。港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最后闭市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扬了1169点,增幅达17.55%。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香港市场人士估计,港府在这两星期托市行动中,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集中收购了香港几大蓝筹股公司的股票,预计港府目前持有相当于香港股市2100亿美元总市值的4%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 香港期货交易所于29日推出三项新措施。即是:由8月31日开市起,对于持有一万张以上恒指期货合约的客户,征收150%的特别按金,即每张恒指期货合约按金由8万港元调整为12万港元;将大量持仓呈报要求由500张合约降至250张合约必须呈报;呈报时亦须向期交所呈报大量仓位持有人的身份。 31日,在政府终止扶盘行动后股市猛跌7.1%,但其跌幅比市场人士预期的少。恒生指数下滑554.70点,闭市报7257.04点,全场成交总值仅66亿港元,不到上星期五的历史新高记录790亿港元的十分之一。而有些投资者原本预测该指数可能大泻15%。 但投机资本并不甘休,他们认为港府投入了约1000亿港币,不可能长期支撑下去,因而决定将卖空的股指期货合约由8月转仓至9月,与港府打持久战。从8月25日开始,投机资本在8月合约平仓的同时,大量卖空9月合约。与此同时,港府在8月合约平仓获利的基础上趁胜追击,使9月合约的价格比8月合约的结算价高出650点。这样,投机资本每转仓一张合约要付出3万多港币的代价。投资资本在8月合约的争夺中完全失败。 第三回合 港府在9月份继续推高股指期货价格,迫使投机资本亏损离场。9月7日,港府金融管理部门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使炒家的投机受限制,当日恒升指数飙升588点,以8076点报收。同时,日元升值、东南亚金融市场的稳定,使投机资本的资金和换汇成本上升,投机资本不得不败退离场。9月8日,9月合约价格升到8220点,8月底转仓的投机资本要平仓退场,每张合约又要亏损4万港币。9月1日,在对8月28日股票现货市场成交结果进行交割时,港府发现由于结算制度的漏洞,有146亿港元已成交股票未能交割,炒家得以逃脱。 在此次连续10个交易日的干预行动中,港府在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力图构成一个立体的防卫网络,令国际炒家无法施展其擅长的“声东击西”或“敲山震虎”的手段。具体而言,港府方面针对大部分炒家持有8000点以下期指沽盘的现状,冀望把恒生股指推高至接近8000点的水平,同时做高8月期指结算价,而放9月期指回落,拉开两者之间空档。即便一些炒家想把仓单从8月转至9月,也要为此付出几百点的入场费,使成本大幅增高。在具体操作上,香港政府与国际炒家将主要战场放在大蓝筹股上,主要包括汇丰、香港电讯、长实等股票。这些股票股本大、市值高,对恒生指数涨落举足轻重。以汇丰为例,该股占恒生股指的权重达到30%,故成为多空必争之股。至1999年8月底,当时购入的股票经计算。帐面盈利约717亿港元,增幅60.8%,恒生指数又回升至13500点。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港府入市大获成功。据称,仅索罗斯就赔了8亿美元。据说中国政府在背后利用手上的外汇储备大力支持港府。不过政府自己开的市场,自己也进去玩,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被格林斯潘痛批)。 97东南亚金融危机索罗斯获利20亿美元(外界揣测)。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持续时问之长,危害之大、波及面之广,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然而,危机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促成的必然结果。从外部原因看,是国际投资的巨大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外资撤离。据统计,危机期间,撤离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高达400亿美元。但是,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经济的矛盾性。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近20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暴露出日益严重的问题:①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的优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正在下降。上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未作适时有效的调整,致使竞争力下降,对外出口增长缓慢、造成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1996年,泰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为230亿美元,韩国则高达237亿美元。②银行贷款过分宽松,房地产投资偏大,商品房空置率上升、银行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日益膨胀。泰国金融机构出现厂严重的现金周转问题,韩国数家大型企业资不抵债宣告破产,日本几家金融机构倒闭,印度尼西亚更是信用危机加剧。以上这些经济因素从各个方面影响了汇市和股市,③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资,大量引进外资并导致外债加重。泰国外债1992年为200亿美元,1997年货币贬值前已达860亿美元,韩国外债更是超过15D0亿美元。④汇率制度僵化。在近年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有较大升值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率未作调整,从而出现高估的现象,加剧了产品价格上涨和出口锐减。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势在必行。而货币贬值又导致了偿还外债的能力进一步下降,通货膨胀压力加剧,从而促使股市下跌。⑤在开放条件和应变能力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金融一体化,当国际游资乘机兴风作浪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不知所措或措施不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97金融危机索罗斯怎么操作的??

筹集美元,这是根本原因,别人资金雄厚。1。兑换泰铢。各种方法,大量购入泰铢。比如:掉期。打个比方,我有美元,你有泰铢,我过来跟你说:哥们,咱两换,我拿1美元换你2泰铢,3个月后我拿2.5泰铢换回1美元,你干么??当然干,多好的事儿。不用担心没有泰铢买,因为汇市上泰铢不够泰国政府可以开印钞机嘛。兑换完毕后在市场上散布泰铢升值的谣言。2。买期货,期权。上面大量买泰铢以及谣言作用必然会使外汇市场泰铢升值,美元贬值。这时买泰铢的看跌期权(就以一美元换三泰铢为约定),必定价格很便宜,因为泰铢在涨嘛,谁也不会觉得它会跌到1:3以下(看跌期权:买方要卖货币。泰铢的看跌期权其实是指双方约定一个泰铢的较高价格,买方付期权费,假如将来泰铢贬值了,买方有以约定高价格卖出泰铢的权利)。签订期货,例如现在泰铢从1美元兑换2泰铢涨到一美元兑换1.5泰铢,而且还在涨,我过来跟你说:哥们,咱俩签期货,三个月后我拿3个泰铢换你一个美元,你干么??当然干,三个月后1个泰铢都值1美元了,他居然拿三泰铢和我换一美元,傻啊。3。等签下极大量期货期权后,估摸着泰铢要涨到顶了,索罗斯开始抛售泰铢并传播泰铢贬值谣言,他预定泰国政府没有足够的美元储备购入多余的泰铢。而如果泰国政府买不下他索罗斯及一系列金融大鳄抛售的泰铢的话,就只有一个结果:泰铢贬值。而泰铢一旦贬值,就一定会一泻千里,因为后期并不是索罗斯在卖泰铢,是人们在一窝蜂地卖掉贬值的货币以求保值。就像先前人们会一窝蜂地购入泰铢以求升值并促使其升值一样。4。大把捞美元:第一,泰铢涨价,索罗斯抛泰铢,泰铢跌价,但他毕竟是在价高时卖出,小赚一笔。第二,掉期,三个月后,泰铢贬到1美元换5泰铢,我只用2.5泰铢就能换一美元,小赚一笔。第三,极大量期权,咱约定的标准是一美元换三泰铢,可现在跌到一美元换五泰铢了,索罗斯有以一比三卖出的权利,他会在市场上以一美元兑五泰铢购入泰铢,再不断以三泰铢换一美元履行期权合约,大赚一笔。第四,期货,方法同期权合约,大赚一笔。至此,索罗斯满盆而归,但泰国呢??和他签掉期的,给他贷款的,原来1个泰铢放出去,回来1点几个泰铢,但反而不如原来一泰铢值钱,亏;和他签期货的,签期权的,本来有1美元,但只换回3泰铢,拿到市场上只能买回0.6美元,亏;泰国百姓:原本可以买一棵白菜的钱拿着拿着只能买半颗白菜,亏;泰国政府:你索罗斯带着一帮人进来,我印了一大堆泰铢,走时卷走我所有外汇储备不说,还把泰铢都抛了回来,国内通胀,泰铢萎了,留下了一大堆问题,大亏。你看看,索罗斯这丫,来没带半点好处,走还刮光了地皮,够狠。(以上数据皆为杜撰,只是为了方便表述)先前说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索罗斯资金雄厚,能影响小泰国汇市走向,而且泰铢那时本身就有些问题,经济发展跟不上却想保持联系汇率,本身就有贬值趋势。这才给了索罗斯可乘之机。类似的策略常常出现在中国股市庄家手上,还有前几年国际油价狂飙到100多,又狂跌到30多,你仔细去看,中间有很多中国企业亏了大本,其实也就是国际投机者玩的这一手手段。玩经济,最重要是要看的远,看得深,别被眼前利益给蒙了眼,得多想想他为什么会是这样。

有谁知道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怎样产生的,结果又是怎样

自1997年7月3日以来,以泰国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为导火索,一场金融风暴从泰国骤起,横扫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并波及台湾、香港、巴西、阿根廷及希腊,连美国的华尔街、英国伦敦、日本股市也相应发生暴跌。这场风暴震动全球,造成了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货币体系崩溃的巨大灾难!它的余波还将继续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产生影响,要想彻底摆脱,则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提起这次东南亚的金融风潮,人们就情不自禁地大骂起一个实力强大的货币投机商——索罗斯。他此刻是千夫所指,万人愤恨!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曾提出:索罗斯应该对这次金融风暴负全面责任!但是最为有趣的一点就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他没有触犯任何法律,没有使用暴力、贿赂等肮脏的手段。他只是象炒股票一样一个一个地炒作某国的货币,直至该国政府投降认输,被迫将货币贬值。于是乎,他便轻而易举地赚取到暴利!国际金融经济学家称这位具有敏锐头脑的匈牙利裔美国人为“国际金融界的坏孩子”。 东南亚这次金融风暴的国际经济背景是什么?如何产生。如何发展?结果如何?波及的范围,特别是对中国有无影响,导致这次金融风暴的根源——东南亚国家的泡沫经济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借助于西方经济学家犀利的眼光,我们也许可以获得一个简单明了的认识。 在危机暴发前的去年6月9日,在瑞士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年度报告曾指出:“世界经济前景看好,但金融市场尚有隐患。” 该报告全面而深刻地指出。 “国际市场规模扩大,国际游资急剧增长,总数达7.2万亿美元以上,平均每天就有:万亿美元在活动。”这些游资有寻求短期套利,套息的特征,特别是流动迅速。故称之为黑驹基金(Hedge-Fund)”。黑者——不干好事,驹者——跑得快也。这些巨额的国际游资,就是金融投机的巨大温床。试看:这样的黑驹基金,全球一共有3500个。 “国际股市的活动表现异常活跃,投资热潮高涨,经济高速增长的东亚国家的股市、房地产过度活跃,大借外债来强烈刺激本国经济的增长,”这些过度求快的做法就直接地导致了东南亚经济发展的“泡沫”大量生成:——而它就是危害东南亚国家的罪魁祸手!这叫自食其果! 私人资本作用日益增强,以著名投机人索罗斯为例,其领导的“量子基金”就控制着40亿美金以上的游资。这些索罗斯之流,就象一群苍蝇一样,随时敏锐地嗅着国际金融界里的腥味,它们是“黑驹基金”之中的领头黑驹。 黄金市场疲软。 银行业改革与监管作用急需提高和增强。 由于历史原因,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起步较晚,工业化革命也比西方晚了半个世纪。确实,这些国家的经济一度以两位数字奇迹般的增长。但是,英、美等发达国家用了200年走过的工业发展之路,东南亚国家用1O—20年就能赶上并企图超过!就象一辆汽车去追击一架飞机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加快速度,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车翻人亡!正确的作法应该是:给汽车也装上翅膀! 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威尔认为:东南亚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金融结构还很不成熟,当然地存在着很多漏洞。这些国家的上层人物只是看见了自己的经济以两位数猛增的骄人战绩,却一叶障目,没有看见前进路上的许多陷阱。快速的增长使他们导致兴奋,头脑过热,纷纷悄悄地做起了20年追上英、美的“白日梦”。制定政策,加速前进,迅速与国际接轨。把自己本来就早已有很多泡沫的经济,用“盲目加速”的空心针筒,进一步地加大泡沫,然后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将一个个特大号的泡沫放在了诸强面前,其结果是可想而知! 这些大泡沫,有“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短期外债泡沫”等等,当初真是好看之极,现在剩下的只有破裂时的巨痛和深深的自责与反省! 说到产主过程,又要提到索罗斯之流的超级货币投机者。他们是早就发现了东南亚的泡沫经济及金融体制,产业结构。国家经济调控政策的巨大漏洞与裂缝,就象苍蝇一样,早就盯上了这一只只有缝的蛋! 这里,就以始发国泰国为例,讲一讲索罗斯阻击泰国铣的过程和操作手段。英国经济学家马克斯绘制了一份简图加以说明:首先,索罗斯在国际金融界散布谣言:“泰国金融不稳!泰铢要贬值!”随即暗中向泰国银行以美金为抵押,巨额地贷出泰铢,然后在货币市场上大量抛售泰铢,买入美元,制造出一种寻求保值的假象(实际上是在残暴地打击泰国的固定的、稳定的货币汇率制度)。 索氏乃国际巨额资金的掌管人及代言人,他的一句话,非同小可,足以带动大量的中、小户纷纷效从。这样,索氏利用其仅有的40亿美金的淡仓,利用人们对泰铢的信心危机,轻易地在泰国银行抛出上百亿美金的泰铢,带动中、小户一共有上千亿美金的泰铢抛出! 在这种情况下,难怪泰国政府感叹:自己从300亿美金的外汇储备中,拿出50亿美金投放救市,结果竟象一盆水泼在了夏日滚烫的沙漠上一样无济于事。终于泰国政府宣布投降—放弃国家汇率,实行浮动汇率。泰铢则应声贬值:从7月1日的1美元兑25.9泰铢,狂降至11月1日的1美元兑40.6泰铢,几乎快贬至一倍!于是索氏自己一个人净赚40亿美金!天文数字,金融风暴发生是迅速的,就象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倒了引起一连串的反应。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日本、香港及台湾等地纷纷出现大量外资外逃,大量内资逃出股市,寻求保值。于是乎股市汇率大跌。造成大量失业。如日本的最大的证券公司——山一证券倒闭后,即刻造成了7500名员工失业。股票跌至历史的最低点。以菲律宾为例,8月28日一日创下了10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辐:9.28%,差一点击破2000点大关。就连美国的华尔街,英国伦敦,日经指数也暴跌! 总之,其波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持续的时间之长,是空前的。这一点在以后的几年里,人们会逐渐感受到! 其结果,损失惨重的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货币体系崩溃,必须依靠国家紧急贷款;韩国政府忍辱负重,被迫接受国际货币基金会(AMi)苛刻的条件,丧失了相当的国家自主权,以此为代价向AMI贷款570亿美元;泰国同样也需要几百亿美元的贷款;其它东南亚受害国也与此类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给他们这样巨额数目的贷款,仍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比如:韩国1998年到期外债总额为900亿美元,570亿美元的贷款是远远不够的! 同样,要想在短时期里解除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谈何容易?人们不能挥洒自如地把它“扫地出门”,就像当初谁也阻挡不住它的不速而至一样。一句话,东南亚金融危机就那么厉害——“找上你没商量!”

97年泰国金融危机是谁引起的,这个人是干嘛的?详细点

引发97年泰国金融危机的人是乔治·索罗斯。乔治·索罗斯1930年8月12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本名捷尔吉·施瓦茨(Gyoumlrgy Schwartz),慈善家,货币投机家,股票投资者。现任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和开放社会研究所主席,是外交事务委员会董事会前成员。在美国以募集大量资金试图阻止乔治·布什的再次当选总统而闻名。其一生率领的投机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翻江倒海,刮去了许多国家的财富。索罗斯曾于1997年闪袭香港金融市场,使港元汇率一路下滑,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入市,中央政府也全力支持。在一连串反击行动下,索罗斯在香港的“征战”无功而返,损失惨重。扩展资料:索罗斯狙击香港1997年7月中旬,港币遭到大量投机性的抛售,港币汇率受到冲击,一路下滑,已跌至1美元兑7.7500港币的心理关口附近;香港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各大银行门前挤满了挤兑的人群,港币开始多年来的首度告急。香港金融管理当局立即入市,强行干预入场,大量买入港币以使港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7.7500港元的心理关口之上。刚开始的一周时间里,确实起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不久,港厅兑美元汇率就跌破了7.7500港元的关口。香港金融管理局再次动用外汇储备,全面干预市场,将港币汇率重又拉升至7.7500港元之上,显示了强大的金融实力(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6] )。索罗斯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有力防守中失败了。这时候的索罗斯刚刚打完一场漂亮的“扫荡战”,扫荡了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这次出手甚至波及到了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但是索罗斯绝不是那种肯轻易罢休的人,他开始对港币进行大量的远期买盘,准备再重现英格兰和东南亚战役的辉煌。但这次索罗斯的决策可算不上英明,因为他也许忘了考虑香港背后的中国大陆,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达2000多亿美元,加上台湾和澳门,外汇储备不少于3740亿美元,如此强大的实力,可不是英格兰、泰国等国所可比拟的。此番袭击港币,胜算的把握并不大。对于香港而言,维护固定汇率制是维护人们信心的保证,一旦固定汇率制在索罗斯等率领的国际游资的冲击下失守,人们将会对香港失去信心,进而毁掉香港的繁荣,所以,保卫香港货币稳定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战。香港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反击对港币的任何挑战。1997年7月21日,索罗斯开始发动新一轮的进攻。当日,美元兑港币3个月远期升水250点,港币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从5.575%升至7.06%。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于次日精心策划了一场反击战。香港政府通过发行大笔政府债券,抬高港币利率,进而推动港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扬。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对两家涉嫌投机港币的银行提出了口头警告,使一些港币投机商战战兢兢,最后选择退出港币投机队伍,这无疑将削弱索罗斯的投机力量。当港币又开始出现投机性抛售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大幅提高短期利率,使银行间的隔夜贷款利率暴涨。接着香港恒生指数从16673点的高峰一直跌到6660点,跌去60%,而索罗斯事前大量做空恒指,个中利害请大家理性判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乔治·索罗斯

国际炒家在98年的金融危机中是为什么能获得利润?怎么获得?

  索罗斯采用的是立体投机的策略,并不是单一的只是外汇的操作。 所谓立体投机,就是利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金融投机  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不断挤压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在随后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这些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加重了危机的程度。他们怎么做的呢?正如索罗斯本人所描述的“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的;如果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期债券……”。(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它们以自有资本做抵押,从银行借款购买证券,再以证券抵押继续借款,迅速扩大了债务比率,不仅如此,它们还将借款广泛投机于具有“高杠杆”特点的各种衍生工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杠杆比率。据《经济学家》的报道,量子基金确实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买入看跌期权,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铢,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因料定交易对手要抛出泰铢现货为衍生合同保值,轻而易举地借他人之手制造泰铢贬值压力。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香港的做法,更是立体投机的经典例子。  一般情况下,由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无套利均衡关系,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的诞生和发展,外汇即期市场、远期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市场之间环环相扣,节节锁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典型例子如1997年10月份以及随后几次国际投机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国际投机家先在货币市场上大量拆借港币,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急剧拉高货币市场同业拆息;货币市场同业拆息急剧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股票指数期货大幅下跌;恒指期货大幅下跌又加速了股票市场的下跌;股票下跌又使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全面扩大了投机家的胜利果实。  国际投机家进攻香港金融市场时充分运用了这种“立体投机”策略:首先在货币市场上,拆借大量港币;在股票市场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场累计期指空头;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利用即期交易抛空港币,同时卖出港币远期合约;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卫联系汇率;在股票市场上,将借入成分股抛出,打压期指……。综合看来,基于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立体布局”使投机家的风险暴露相互加强的同时更令杠杆投机威力和收益大增。  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有自动调节机制,不易攻破。但港币利率容易急升,利率急升将影响股市大幅下跌,这样的话,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后再大量向银行借贷港币,使港币利率急升,促使恒生指数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国家一样获得投机暴利。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炒家4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三次均获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炒家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成功。  炒家们在证券市场上大手笔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压恒生指数和期指指数,使恒生指数从1万点大幅度跌至8000点,并直指6000点。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证券市场利空消息满天飞,炒家们趁机大肆造谣,扬言“人民币顶不住了,马上就要贬值,且要贬10%以上”。“港币即将与美元脱钩,贬值40%”,“恒指将跌至4000点”云云。其目的无非是扰乱人心,制造“羊群心态”,然后趁机浑水摸鱼。8月13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300点,跌穿6600点关口,收市时跌幅收窄,但仍跌去199点,报收6660点。其势与沪深股市2001年下半年的情况非常相似,天天响地雷,周周都下跌,“推倒”趋势震撼人心。  在压低恒生指数的同时,国际炒家在恒指期货市场积累大量淡仓。恒生指数每跌1点,每张淡仓合约即可赚50港币,而在8月14日的前19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就急跌2000多点,每张合约可赚10多万港币,可见收益之高!

谁能帮我解释下东南亚金融危机

1. 当时东南亚经济的状况,就是泡沫过高,因此,通过戳破泡沫造成崩溃赚钱,比继续在极高的水平推高股价,要容易的多,也赚的更多。所以,当时索罗斯为首的国际对冲基金,选择的是通过打垮这些经济体来赚钱。2. 有一次郎咸平在电视上说:“国际机构采用的手法,是目前(中国人)根本想象不到的,非常复杂。”他说的虽然有点故弄玄虚,但是有道理的。索罗斯为了这场战役,是提前准备了很久的;而且,他所做的并不只是卖掉股票而已。他们之前就会通过一些资金流动的方式,在市场上造成恐慌和混乱情绪;经济的动荡导致政府不能维持当前的金融系统,从而造成股市崩溃和外汇体系的倒塌。这个时候,索罗斯们在半年、甚至一年前前就预备好的各类股票、外汇市场的期权开始生效,这也是他们收割果实的时候。由于他们之前持有的都是看跌股市和汇率的期权,因此,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想尽办法打击股市和汇率。这些国家现在还有可能再遭受金融危机吗?呵呵,套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也算支持一下国有品牌——“一切皆有可能”。对冲基金的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各个角落寻找可以攻击和赚钱的目标;只要一个经济体有机可趁,他们就会疯狂进攻。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坚持持有看似过剩的巨额外汇储备;并对所谓的“热钱”异常谨慎的原因之一。

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8年9月,对于美国金融界来说似乎很不寻常,仿佛多米诺骨牌一样,美国著名金融机构纷纷倒下:7日早已陷入困境的“两房”被美国政府接管、14日美林“委身”美银、15日雷兄弟宣告破产、16日AIG告急、21日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无奈转型为普通商业银行、26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款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再加上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当一系列金融事件接踵而至的时候,尊崇美元主导市场的全球经济彻底面临巨大危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市场中的重要一分子,在此过程中受到多大程度的感染,成为中国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元作为世界主导货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直处于霸权地位,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 响不容忽视。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也越来越全球化,美国金融危机也将不可避免地为中国经济 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第一,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此次浩劫中国也难幸免。在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 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 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也使中国的美元资产投 资暴露于风险中。中国的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中,目前大约有1万亿美元左右投资于美国国债与机构 债。其中,中国持有“两房”相关债券3000-4000亿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近20%;中国商业银行持有 “两房”相关债券253亿美元;中国商业银行持有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相关债券约6.7亿美元;中国投资公司 持有美国投行摩根斯坦利9.9%的股份;雷曼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中国银行纽约 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动荡,必然会导致资产抵押品的价格缩水,从而 使得资产难以兑现,这时支付性的危机就转变成为流动性的危机。 第二,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房地产业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首先,在国内楼市低迷的情况下,近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物业。如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出售在上 海的部分住宅项目,除大摩之外,花旗也酝酿将一处上海住宅物业出手。这都是基于美国的金融体系出现问 题才产生的连锁反应。现在,中国经济虽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但也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所以美国投 行抛售在华项目可能会加快中国房地产下滑。 其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还表现在打击购房者的信心,市场观望气氛浓郁。现代国际市场研 究公司8月曾对穗、深、京、沪4地共917位市民进行了随机街访。其中72%受访者对楼市信心低迷,仅 14%的受访者认为奥运后房价仍可能上涨,37%预计下跌,35%认为基本持平,14%表示不清楚。 当下,对华尔街的国际投行而言,出售物业回笼资金、把握现金等待未来投资时机必然是当务之急,问题是, 投行的集体出售举动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市场的信心,在信心进一步深跌的情况下,投行撤退将异常艰难。 再次,金融危机使房地产融资更加困难。银行给房地产公司的贷款在下降,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通过债 权和股权进行融资的路基本已经被堵死,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想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也基本行 不通,从整体上看房地产业陷入了一片困境。日前,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主持的一份名为 《200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资金报告》显示,预计今年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缺口为6730亿元。如果2009年房 地产遭遇中期调整,资金缺口将达到9290亿元。如果遭遇短暂调整,资金缺口也将达到4925亿元。中国人 民银行的数字显示,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今年上半年锐减30%,减至3990亿元人民币。 第三,对进出口的影响。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仍偏外向,进出口总值超过GDP 的60%,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非常 重要,去年经济的增长,有2.5个百分点是进出口拉动的,而今年1-8月份出口的实际增长率只在3%左右。 出口方面: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 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外需下降意味 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 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 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 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美国金 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被格林斯潘称作为“百年一遇”,可见危机的程度非常严重。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 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方面却值 得我们去思考,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一,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及其可能的扩散效应。美国发生的全方位的,甚至有可能终结现有金 融体系的危机,始发于房地产价格的泡沫。我们要看到,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最大风险。 在中国,房地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4,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1/3。房地产价格很可 能出现全面性下跌,与股票市场相比,房价下降所带来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此,稳定房地产市场应该成为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第二,要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其创新本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 金融机构的效率,但当风险足够大时,分散风险的链条也可能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美国的次贷风暴即很充 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次贷危机也可以说是市场失灵的表现,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监管缺失或监管漏洞难辞 其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引以为戒,对相似情形应有预警能力。当前我国正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业 务创新和产品创新,美国的教训警示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避免金融衍生产 品过度开发,从而控制风险的规模。 第三,适时加快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为靠投资拉动增长,靠出口为快速 增长的工业产能提供出路。今年中央提出要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此时 适逢金融危机,中国出口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因此转型已经没有选择,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强化国内需 求增长的能力,让中国经济今后能靠国内民间消费的增长来带动,否则,中国经济和社会将面临严峻的挑 战。同时,对于企业来讲,应做到未雨绸缪,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出口一些高附加值、受金融波动影响小的 产品。特别是要避免恶性出口竞争,尽快从数量竞争转型到品牌竞争,此外,在出口结算货币选择方面要避 免汇率风险。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国内经济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这既可能是中国被此次金融危机边缘化的“好运气”,也是中国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应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使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国际金融危机分别发生在哪一年

1857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1907年银行危机,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溃,经济危机加上大萧条时间持续长达10年之久。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市历史上又发生一次大暴跌,一天内下跌22、6%,给美国金融界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1998年,俄罗斯持续的经济危机导致卢布贬值和政府债务违约 。2008年,美国和欧洲银行业危机。2010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

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

1.次贷问题及所引发的支付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而全球失衡达到无法维系的程度是本轮房价下跌及经济步入下行周期的更深层次原因。全球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自2001年持续增长,而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最终造成信贷损失。 2.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下述案例中烧饼就是领头羊.在现实经济中,次贷房贷是领头羊 3.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里原创一个案例: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价一个,每天产值40元.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虚拟经济产生了 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泡沫经济产生 烧饼一下子做不出来,就购买远期饼.A和B一方面增加做烧饼(每天达100个或更多),另一方面卖远期烧饼,还做起了发行烧饼债券的交易,购买者一是用现金购买,还用抵押贷款购买.---融资,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购买,既没有现金,又没有抵押品,A和B就发放次级烧饼债券.并向保险机构购买了保险.---次级债券为次贷危机播下种子 某一天,发现购买来的烧饼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发霉,就赶快抛售掉,哪怕价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烧饼店裁员了(只要每天40个烧饼就可以了)--失业;烧饼债券变废纸了--次贷危机 抵押贷款(抵押品不值钱)收不回,贷款银行流动性危机,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金融危机 4.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5.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于中国影响,国家外汇储备部分损失了,出口困难了,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人们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萧条.严重时会引起政局不稳定. 比起欧洲国家(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已经是萧条得很了),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有一定的割裂,我国人民币实施资本项下的严格管理,国际游资冲击不大,现在美国已有70多家银行趋于倒闭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系统运行良好,经济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同时,国家也在通过扩张财政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40000亿拉动内需等措施,现在又进行了人民币汇率的下调,如果各项宏观经济措施实施有效,对于中国也就1年左右的时间能够过去.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论文~~2000字左右

2008年3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由此引发金融危机,这场金融风暴很快震动了全球。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银行、外贸业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但挑战和机遇并存,这次金融风暴在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创的同时,也为中资银行融入全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文章对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继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近半年之后,华尔街再次爆出令人吃惊的消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宣布破产。而在此之前很难有人能预料到,前后仅半年时间,华尔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竟然垮掉了三家。有人用“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也有人用“金融飓风”一词比喻这场危机,无论哪种比喻,这场风暴以极快的速度震动了全球,与危机中心相隔一个太平洋的中国股市,也以2点告破表达了悲观的态度,花旗亚太区经济与市场分析部主管、董事总经理黄益平在9月25日《财经网》校园行上海交通大学称:“中国就是美国镜子里的影子。”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注定不能独善其身。    二,首先是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国内几大银行总共购买了美国证券业价值约2亿美元的证券产品。在美国金融业面临巨大困境的今天,雷曼兄弟的破产无异于把华尔街向地狱又推进了一步,而国内金融机构购买的证券产品也面临着巨额贬值甚至清算的厄运。例如华安基金已于9月16日在其网站上贴出醒目告示,提示旗下QDII产品“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投资风险,由于雷曼兄弟下属的雷曼兄弟金融公司为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所持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人,雷曼兄弟特殊金融公司为保本票据之基础资产之一的零息票据的发行人,因此在极端情形下,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将无法开放正常赎回业务,而且华安国际配置基金也有可能需参与破产清算而无法全额收回,甚至连该基金的存续也将出现问题。幸运的是,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因直接购买次级债产品是我国受次级债危机影响最直接的领域,但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经理赵庆明表示从目前公布的各银行年报来看,这部分的风险是可控的。因此,经济学家景学成指出更值得注意是次贷危机的持续恶化对中国股市的心理压力。他说:“股市是个信心产物,如今周边股市狂跌,投资者心理压力沉重,这些都成为一块巨石,加速股指下行的速度。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投资者恐慌情绪有着强大的传染效应。”        三,除了资产缩水外,此次金融危机将引起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包括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股权、债权等,这可能对中国外汇和资产市场施加沉重的向下压力,这也正是去年至今韩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外资机构投资者在韩国证券市场占据显赫地位,他们在次贷危机中损失巨大,不得不抛售韩国资产,抽回投资,以救母国总部燃眉之急。根据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7月14日公布的数据,从27年6月~28年6月末的一年时间里,除了今年5月为净买入之外,其余各个月均为净抛售,累计套现499亿美元。在沉重的抛售压力下,还在亚洲货币仍然对美元显著升值之时,韩元已经早早开始对美元贬值。今年年初,美元兑韩元汇率还在95韩元兑1美元左右,到9月1日,韩元兑美元汇率已跌至46个月以来低点,近4年来首度跌破11韩元兑1美元,韩国主要股指随之暴跌。令人倍感侥幸的是,虽然前几年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成风,但雷曼兄弟这家“举世公认”的“华尔街一流投行”还没有成为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的战略性投资者。不过,雷曼在金蝶软件、旅游搜索网站“去哪儿”、天津融创集团、铜管制造商金龙集团等公司的股本投资将面临转手。       四,其次,是对我国外贸业的影响。我国近年来GDP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离不开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美国经济的疲软、金融形势的持续恶化,再加上雷曼兄弟破产起到的加速作用使得今天的美国金融业更加风雨飘摇,而这势必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冲击。        五,海关总署9月22日发布分析报告指出,今年前七个月,扣除价格因素后,中国外贸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2.5%,进口数量增长9.8%。与之相对,中国前七个月名义出口额增长22.6%,名义进口额增长31.1%。       六,中国实际出口增速下滑,自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有媒体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曾于今年3月向商务部递交一份报告。报告指出,自27年9月以后,中国出口月度实际增长率已经从上半年的约2%左右降至1%以下。今年一季度,出口实际增长率已经下降到3%,十分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情况。       七,作为金融风暴的中心,美国的进口需求急剧下降。海关总署报告指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9.9%,增幅下滑8.1个百分点,为22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增幅首次回落至个位数。1月~7月,美国仍然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16.2%下降至目前的12.8%。         八,海关总署将中国对美出口减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蔓延和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须警惕次贷危机负面影响继续蔓延,对其连锁后果要予以密切关注。”海关总署在报告中指出。        九,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对美国出口。危机初步爆发时,部分中国出口企业转向欧洲市场,同时,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保持强劲,而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也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然而,当危机进一步深化,这些国家经济先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进口需求显著下降。         十,这些因素在近几个月逐步显现。中国到欧洲出口已从年初3%~4%的高增长降至8月的22%。中国出口日本的情形与此类似,且下滑趋势可能延续。除巴西以外,中国对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也明显放慢,到俄罗斯的出口已经第二个月呈现负增长。        十一,因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次级债危机及其影响的深入带来的美元贬值和全球经济放缓,将对我国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他还强调,由于出口制造商面向外需的产业重心难以在短时间内转移,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这些企业的转移成本上升,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十二,最后,是对我国的挑战也可能是机遇。毫无疑问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动荡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世界经济,正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说的,这是美国1年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而当前的金融全球化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机。从前拥有着数家世界著名投资银行、掌管美国金融业16万亿美元资产规模的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也很有可能将让位于伦敦或者东京,可以说世界的金融格局可能正在经受着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对于中国来说,国内金融业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这既可能是中国被此次金融危机边缘化的“好运气”,也是中国金融机构亟待克服的问题。        十三,安永全球CEO特黎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反而为中资银行提供了一个融入全球的好机会。他对近期中国工商银行等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行动持肯定态度。他认为目前并购价格已经出现大幅下降,如果收购对象符合中资银行的战略利益,中资银行可以考虑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着手走向海外。不过他同时提醒中资银行,应借鉴美国同行的教训,在业务扩张的同时,要保持稳定而良好的财务状况。

国际金融危机分别发生在哪一年

1857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 1907年银行危机,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溃,经济危机加上大萧条时间持续长达10年之久。 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市历史上又发生一次大暴跌,一天内下跌22、6%,给美国金融界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1998年,俄罗斯持续的经济危机导致卢布贬值和政府债务违约 。 2008年,美国和欧洲银行业危机。 2010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担任美国总统的是谁

确切的说,2008年末金融维基爆发后时任总统是布什,开始经济救援政策的也是他,但是紧接着他就任期结束了,奥巴马2009年1月20日宣誓就职,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首先是让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也遇到了困难,国内经济风险主要包括:一是通胀转向通缩的可能性在增大,二是国内资本流入转为流出的可能性在增强,三是信贷紧缩形势下,国内的非法集资形势比较严峻,四是中国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在增加。目前我国的经济中存在的问大多是政府因素造成的。因为中国现在是政府主导的经济,这种环境下,很多民企就希望凭借关系弄个牌照,给块地,弄个贷款什么的,没有把注意力放到创造财富上来。中国的竞争体制不是一个创造财富的竞争体制。真正的竞争应该是谁能盈利、谁能创造品牌,谁有技术。改革就要从这个方面来进行。我们要改变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从审批制转换成登记制,焕发企业本身的活力。 第二,建立平准基金,发展国内股市。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个提法和美圆大幅度贬值丝毫没有关系。其实大家好好想想,股市暴跌70%,损失最大的是谁?难道不是国有资产的疯狂贬值!由于人民币是不可自由兑换货币,所以我们国家的财富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的,一种是外汇储备,一种是国内的资产。目前中国的两种财富面临的是在一年中同时被大量消灭的风险。因为国家对外支付美圆,就必然在国内换成人民币,当然大部分人民币就进了股市,而股市的下跌,又造成了国内财富的损失,国内股市市值下降了20万亿人民币,约等于2.9万亿美圆。 如果今天这20万亿人民币市值没有被消灭,那中国企业手中必定有大量资产去抢购全球低价资源。所以,如果美国以发行美圆来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中国的办法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考虑成立平准基金,把外汇储备换人民币资产,对国内市场注入流动性,以股权换美圆,鼓励中国的上市公司企业通过股市,把资产抵押换成美圆,让中国的公司去全球的股市收购资源类上市公司。虽然美国的金融市场出现了问题,但是很多高科技公司,资源类公司的基本面还是好的,只不过因为流动性匮乏,导致他们缺乏发展的资金,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比主权投资基金去收购要好的多,同时,国内的企业也可以借此次机会走出去,不要害怕失败。我们国家要借此改变审批制度为备案制度,只要企业的并购方案行为合理,真实,并非借此让资金流出,那么我们都要鼓励走出去,购买高科技、资源品,一举让我国的科学技术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企业并购的目标是什么呢?全球的两大铁矿石公司、前五大石油公司、黄金公司、飞机机械等制造公司、航空航天公司、高科技网络公司。我国是缺少资源的制造业大国,中国股市上涨,那么企业就有足够的钱去收购全球资源重要企业。我们站上了全球上游产品的定价权,全球定价权必定是最终在我们手里。 第三,让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 美国有外汇储备吗?没有,为什么世界其他都要有外汇储备,为什么美国没有呢?因为他有铸币权,本次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全球影响这么大,就在于美元是储备货币,美国有铸币权,所以我们国家可以考虑让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其实人民币已经可以在中国周边半流通,成为储备货币已经是水道渠成的事情。具体的实行办法中应当考虑如何防止美圆的外逃冲击。我们认为如果美国无限发行美圆,让美圆崩溃,全世界不再兑换美元,那么人民币储备是必然的事情。 第四,考虑织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我们认为,应当探讨建立世界储备货币的可能性,模式既可以参考欧元模式,也可以参考GDP资产抵押模式,谁抵押的资产多,那么你的发言权就大,货币的可信度就大,如果哪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可以立即让这个国家要么提供更多的资金抵押,要么冻结这个国家的货币交易。 第五,把外汇储备变成实质财富. 中国必须消化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增长压力,所以我们必须冒投资失败的风险,把手中的美元储备和美国政府债券转化为真实资产,无论是黄金还是其他资源,都是我国下一轮经济高速发展所必须的,一定要想办法让外汇储备变成国人可以享有的国民财富,让中国人拥有更多的世界财富.

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究竟是怎么回事??

尝试下回答你: 怎么引起? 1、历史背景,美国在2000年左右遭遇网络泡末危机,他是怎么应付这次危机的呢,就是降低利息,让社会消费和投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行业快速崛起。 2、在房地产迅速扩张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投机或则投资房地产利润高风险小,也在假设房价一直上升的前提下,很多因素一起作用下,一些收入不好的人,也进入购房队伍中,不付首付,贷款公司给他们先是很低的利息,然后后几年利息随行就市,本来如果房价格一直涨,他们这么做是能赚钱的,就跟中国一样,在涨了过后把按揭转给别人即可,中间的差价即是利润。这个过程如果顺利,买房人,贷款给买房人的单位,还有保险公司都是赚钱的,注意下最后一个也就是保险公司,这点和国内不一样,保险公司是怎么个角色呢?也就是比如一银行要贷款给一个购房人,他会做一保险,当这个业务失败的时候,损失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而保险公司为什么会做这个业务呢,因为他们排除几个点的故障率后,他们计算出这个做法也是赚钱的。与此同时,为了尽快套现,放贷人把那贷款做成证券,以现金方式出售给投资人,保险公司把自己做的业务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套现,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比如预计一业务能赚10万,他把这个业务转让出去过后,他只赚8万,而下家公司给他现金。 3、具体操作工程中,还有杠杆因素,也就是,比如一银行,他只有一亿资产,他通过杠杆运做,他能做20倍也就是20亿的生意,赢利亏损都是20倍比例,因为后面有保险公司支撑,他也没多大顾忌。 4、在房价起来的后几年,政府看到地产过热,涨的太快,政府预测这是危险信号,比如会产生人人都来投机地产,预计地产开发过多以后形成长时间消化过程等后果,于是政府提高利率,这样贷款人的压力增大了许多,也就是说在当时设计那个还款模式下,当前几年,低利率时限付完过后,利率起来的,那部分收入不好的人还款压力大了许多。于是有的人就卖房子,这样房子多了,自然要便宜,于是市场开始降低价格出售。 5、为什么政府要打压房地产呢,美国政府也应该担心人民有怨言等因素,美国是民主选举,大选时候对政党很有影响,而且有网络泡末的前车之鉴,所以美国那么做,应该是合情合理。 6、当房子下降过后,多数人觉得房子的价值比不上按揭的价值了,也就是比如一个房子,以前买成100万,按揭了3年,还剩下80万要还,而现在这房子实际价格还不到70万,本来他们经济条件也不好,他们只有牺牲信誉,停止还款。一连串的,银行收不到钱,只有收房子,把房子拿来便宜卖,房子价格更低,由此恶性循环,而做担保的保险公司,因银行业务亏损,也遭受极大的损失,美国最先救的AIG就是保险公司。与此同时,那些债券,已经卖出去了,这个时候,由于按揭已经不能收上来了,那么这些债券基本就没有利润或者价值了,而购买这些债券的,包括了美国大多数金融机构还有大部分国民和单位等,你想影响面有多大,甚至外国政府,单位和个体,比如美国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就是做那债券生意的,中国就有3700亿美圆在里面。于是大家都亏,全面的金融危机就爆发。 为什么会引起,就是因为有些人忽悠老百姓买房,他们好赚钱,比如中介商,比如建筑和开发商,当然这些老百姓现在看来傻傻的,和我们差不多,也是自己分析失误,谁让你知识不够不能作出正确预测呢?

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08年美国爆发的次债危机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以下简称次贷危机)自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初逐步加剧,到2008年底,美国股市主要股票指数下跌20%,其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和以它为基础资产的债券开始全面爆发危机,引发美国的金融危机,以至于演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大危机.这既有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大量违约导致以其为基础资产的衍生产品——次级债的危机的原因,也有证券化本身潜在风险的原因,而后者是更为重要的原因.信用风险被从信贷市场转移到了证券市场,而资产证券化扩大了金融危机的危害范围.笔者拟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提出加强金融监管,防控资产证券化中信用的风险,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走稳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次债危机的直接原因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违约是次级债发生危机的直接原因.由于借款人无力偿还住房抵押贷款的本息,导致现金收支账户也无法向次级债的投资者按期支付本金和利息.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导致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贷款对象的资质差   其贷款对象的资质比不上优质和次优抵押贷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贷款对象主要是少数族裔、职业不稳定者、教育程度低下者,他们未来的收入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当他们无力支付住房抵押贷款的本息时,以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债券也就失去了还本付息的来源.   (二)美国利率走高   美联储从2001年初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不断下降,直至2004年开始进入上升通道.融资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动贷款规模增加.从2004年6月底起,美联储改变了自2001年初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2004年中期至2006年美联储共计加息17次,随之带动抵押贷款利率的逐步爬升,借款人还款压力增大.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的资质本来就较差,尤其是对选择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的借款人,利率重置后的贷款成本明显超出其承受能力.   (三)房价的下跌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更多的是依靠房价的不断上涨作为支付本息的保障,而不是依靠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其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在房价上涨时期,房价坚挺,可以通过出售房产或以价值坚挺的房产作为抵押继续再融资,来归还住房抵押贷款.房价一旦下跌,资产缩水,无法通过再融资来偿还前期贷款,即便折价出售也很难找到买家.   二、次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直观来看,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大量违约导致了以其为基础资产的次级债无法按期偿付,归根结底是违约风险.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潜在的的风险是次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我们通分析对美国贷款发放机构、资信评估机构、最终证券投资者所处的三个环节,可以找到美国次债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一)贷款发放机构   1.信托机构被设计成一道防火墙,影响对借款人的资信和偿还能力的了解.从资产证券化的程序可以看到,贷款从发放机构剥离到充当特殊目的载体的信托机构后,这些充当特殊目的载体的信托机构被设计成一道防火墙:一方面,它保护了在贷款机构出现财务困难时,任何债权人也无法对这批剥离出去的证券化贷款提出追索要求,资产被置于贷款人的破产程序之外;另一方面,当这批证券化的资产后来发生违约风险、无法偿付本息时,最终投资者也不得向贷款人追索求偿,这就使贷款发放机构的受益与它所发放的贷款的风险被隔离开来,不去或难于仔细甄别借款人的资信和偿还能力.   2.贷款人发放住房抵押贷款争夺市场分额的动机加大了风险.贷款人通过信托机构发放贷款,其打包证券化后出售,仿佛成为一个自动循环的过程.可以如此方便快捷地将贷款证券化,加上每发放一笔贷款,贷款人都可以收取一笔费用,于是贷款人发放住房抵押贷款争夺市场分额的动机进一步增强.   3.最终的投资者对借款人不能实施有效的风险监控.由于借款人与最终的投资者的信息传递过程较长,而且每次证券化是将很多单个借款人的贷款打包到一起,除非所有借款人或绝大部分借款人同时发生违约风险,否则短期内即使部分借款人出现违约风险,风险不会马上暴露.因此,贷款机构在风险管理意识不够强、在可以如此方便地将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出去的条件下,不顾资信地不断审批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欲望自然会膨胀.   (二)资信评级机构   评级机构这个具备专业资质的独立第三方,未能事先准确向公众提供评级信息.其主要原因如下:   1.资信评级机构的商业模式影响了其提供公正的资信评估服务.资信评级机构向受评对象收取评级费是美国资信评级机构主要的利润来源.迫于受评企业的压力或者为了追求市场分额,评级机构可能会夸大评级结果.而且评级机构往往向受评企业推销各种附加服务,这更会影响评级机构最终提供的评级结果的公正性.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外界事后很难判别评级机构是否严格遵照了评估标准,事后监督的成本也过高.   2.最终的证券投资者获取借款人的信息成本高.整个资产证券化流程中,最终的证券投资者处于最末端,他们掌握的贷款信息最少.贷款发放机构应该在尽职调查、充分获取借款人资信信息后,才会发放贷款.但美国作为贷款证券化后最终的投资者,如果想自己要想调查其原始资产的信息成本很大,分析每份贷款的工作量巨大,成本是非常高的.证券投资者较好的做法就是直接从贷款人或是资信评级机构手中获得贷款资质的信息.这里既存在着贷款发放机构是否会尽职调查借款者的还款能力的问题,也存在着最终投资者对贷款发放机构尽职尽责的监督成本也相对较高的问题.   三、美国次债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韵大量违约导致了以其为基础资产的衍生产品——次级债的危机,信用风险被从信贷市场转移到了证券市场,而资产证券化扩大了金融危机的危害范围.信用风险是银行信贷活动始终伴随的风险,经过证券化的模式后,贷款的信用风险被从放贷机构剥离出来,滋生了促使信用风险发生的更多内在因素,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我们从对美国次债危机中可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制定法规制度加强防控,规范资本市场   我们分析美国次级债的危机,一方面要认识到必须制定详尽的规则,防控贷款证券化中的风险,保证其对所评级的资产信息披露更加充分;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贷款证券化积极作用,它提升了放贷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使资金来源多样化,降低了资金成本,分散了风险.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期限较长的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变现,有更多的资金提供新的贷款.证券市场也丰富了不同期限、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品种.因此,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贷款证券化,而应透过次债危机去考虑如何防控诱发风险的措施,如提高贷款标准,选择第三方信用担保或进行保险,以及改进风险定价等.   (二)进行稳健的市场化改革   我国的资本市场现在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初级阶段,国民经济对于资本市场提供的服务还有巨大的需求.我国经济的转型和自主创新经济体系的构建也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有力的支持.从金融产品的角度来看,我们处在发展的初期,两者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美国次债危机引发金融危机而停止发展的步伐.我们应该在认真研究和汲取美国市场的教训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走稳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   (三)虚拟经济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本意是将这些贷款在证券化市场上进行分拆、打包、定价和交易,为广大投资者所持有,进而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但是由于金融衍生品过于复杂,销售链条过长,同时出于对高额利润的盲目追求和竞争的压力,所有参与这些过程的金融机构都忽视了必要的风险控制,很多复杂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交易与其分散金融市场风险的初衷相差甚远,远远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必然.尽管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剑走偏锋”的情况出现,但我们还要肯定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我们要防控虚拟经济超越真实经济的情况.

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美国过度消费+亚洲过度储蓄 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且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2、贫富差距加大,消费信贷迅速膨胀 先来看一组数据:从1971年到2007年,美国企业平均工资从每小时17.6美元降到了10美元;同期,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从40:1扩大到了357:1;同期,美国民众的消费信贷从1200亿美元扩张至2.5万亿美元;2007年美国的房地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规模达11.5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83%。 中低收入的人群的收入显著下降,那么,美国人靠什么维系原有的生活水平?答案很简单:借贷! 3、所有者与经营者契约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最典型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契约机制就是期权制度,期权这种东西被推而广之,经常用于对基金经理的激励。其实很多人已经做了研究,对经理的激励的结果是一样的,使得他选择一些更冒险的投资策略,他的收入、他的奖金实际上和他的回报相关,你赚得越多,回报越多,你奖金越多。但是一旦赔了,经理并不能全部承担,而是投资者承担,他只是个打工的,你们把钱交到我手上,最后可能是一种失败,所以对他来讲,可能产生更强的冒险心理,很多基金为什么倒掉了?我们看看美国的情况,他们为什么做比较冒险的事情,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错误,因为他们一旦赢了,他们会赚很大的奖励,但是输了,自己赔不了多少。 4、华尔街院外活动集团和美国转嫁损失 为什么从政府层次中,没有对高风险金融交易有管制呢?因为华尔街不仅是赚钱的地方,也是很强的政治市场,如果美国的国会,采取一些对华尔街严厉的管制措施,他们会受到很大压力。按照奥尔森的讲话,华尔街的人数在美国的比重比较少,但是经济势力非常强,他们非常的有钱,所以一个更好的规则,对他们来讲,更有利的规则,他们会比别的利益集团,更努力的争取。第一他们人数少,比较好联合,可以达成一致。第二,一旦有利于他们的规则能够通过的话,对华尔街的动力非常的巨大。所以美国的国会很难通过一些很严厉的对华尔街的制度进行管制和改造。 从美国的高层政治上来讲,他们其实可以考虑到,其实这些由华尔街创造出来的金融工具所带来的损失,承担者不仅是美国人,对关心整个美国利益的国会来讲,他也不会那么强烈的去约束华尔街,因为美国这些金融产品要向全球扩散,通过它的资本的全球化或者金融的全球化,让其他的国家购买,包括欧洲、日本、中国,所以对于美国来讲,假如有一半的损失是其他国家承担的话,他们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动机约束华尔街了。 5、宏观调控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6、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危机。 7、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 二、金融危机根源分析 1、为什么会出现美国过度消费和亚洲过度储蓄的局面。 从根本上讲都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均造成的,但是为什么国民收入分配不均造成美国过度消费,而亚洲过度储蓄两个看似非常矛盾的结果。在美国由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均,使得大部分的美国人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但是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相对高的消费水平,就只有借助借贷,而美国的金融企业大部分都存在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而美国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激励兼容机制——期权是一种典型对经营者没有有约束性激励机制,所以这些企业就敢于给中低收入者贷款。在亚洲,比如中国,由于国民收入不均,收入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而由于银行严格受政府控制,而中国的所有者缺位没有导致像美国那样存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激励兼容机制,对经营者采取是一种官僚体系的任命制,引发的是腐败行为,这些经营者只有把钱贷给不法商人才能收得到贿赂。因此,中国的银行的钱不是贷给国营企业就是贷给非法商人,穷人是没有办法带到款的。而少数的富人的钱用不完,穷人又没有能力消费,结果就导致储蓄率过高。 2、关于激励兼容机制。激励兼容机制被创造出来就是用于解决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可以说正是所有者缺位引起激励兼容机制被创造出来,而正是激励兼容机制的存在的缺陷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 3、关于华尔街院外活动集团和美国转嫁损失。 诚然,华尔街的活动力非常强,但最主要的还是美国政府认为这些由华尔街创造出来的金融工具所带来的损失,承担者不仅是美国人,如果从国家利益讲,把别人赚的美元(实际上是美国的负债)通过金融衍生品转移到美国来,再把通过合法的手段(破产)化为乌有,从本质上讲是解决分配不均的问题。 4、关于宏观调控力度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金融机构推波助澜。美联储的加息是宏观调控的需要,降息加息都是在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理论指导下必然产生的结果。房价是一个受市场控制的价格,房价是一个围绕其价值反复波动的,这是几百年前马克思就告诉我们。事实上,这里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还是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导致大量的穷人需要借贷,而美国的金融机构普遍存在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使得美国金融企业用于贷款给低收入者,并且不顾后果炒作金融衍生品。 综上所述,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分配不公和金融企业的所有者缺位造成的。从本源上讲,是市场机制造成分配不公的特性导致贫富悬殊,而美国政府在反垄断、管制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三件事情上完全缺位,在二次分配中也没有遵循公平的原则来修复初次分配的不公,结果导致了这次金融危机。因此,不管是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经济要健康发展,其政府都必须把握 “市场机制效率高但导致收入分配不公;政府管理经济的效率低、对资源浪费大” 市场和政府调节经济的不同特性,遵循“市场机制适用于初次分配领域,但是要求政府做好反垄断、管制外部性、消除信息不对称影响等三件事维护市场机制运行的环境;政府机制适用于二次分配领域,在资金分配方面要实行近乎平均主义的公平,但是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高效率的特性”的原则。

金融危机作文

简论2008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包括经济总量的不对称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对称。而为什么会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是早期马克思已经得出的结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主观上,资本主义追求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并越来越将实物经济资本化。而实物经济及实物经济增加有限,但资本主义欲望无限,虽然在当今已经做了自我控制,但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不变。当资本主义为了追求资本效益最大化而失控时,就产生了虚拟经济总量大于实物经济总量的结果。当这个结果不断增加以至于虚拟经济支撑不起实物经济时,经济危机就显现了。此外,由于资本主义追求效益最大化,而过渡将资本转移到高利润行业时,造成了低利润行业的资本匮乏,最终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结构的失衡,这也能产生经济波动。 2,从客观上,生产要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各要素比例也将随之调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其他生产要素增长较小或负增长时(比如石油能源),资金的功能将弱化。这样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衰弱。长期以来,资本是强势的,这基于原料和能源的充足,以及劳动力的过剩。资本处于卖方市场,其他要素处于买方市场。随着资本的不断增加,并且这种增加大于其他要素需求时,强势的资本就衰弱了。 2008年,由于前一周期的积累使得危机加剧显现,同时,生产要素尤其是原料和能源近几年发生较大的相对变量所致。 2008经济危机 (2008-10-13 19:14:02) 这个秋天比往年更萧条 ——2008经济危机 你来自耶鲁,我来自哈佛 工作在华尔街或光谷 冬眠的熊醒来嘶吼 人们惊恐地抛出手中的所有 酒吧里挤满了失业的朋友 我们还是上街走走 到了政府门口,我打开烟盒 点燃一支纽约1929 泪水,无济于事的落下 溅成,千瓣的玛格丽特 那破碎的每一片都在询问: 一定会来到的明天, 会不会更好?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2008年10月20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10月20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2008年10月9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2008年10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2008经济危机寒风来袭 家居业2009年市场尚待观望 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喧嚣的2008年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人们都在企盼2009年能有个新开始。 然而,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忠信地产副总经理张宇沛先生预测,这股低迷,将持续到09年底。张总的预测对家居业似乎不是一个好消息。佛山市检验检疫局陶瓷科科长梁柏清也认为,更艰难的还在后头:“我个人觉得冬天还没有到,只能说是秋天。这次危机影响相当大,更加严寒的时候还会有。” "真正的冬天马上要到来。有些订单的客户都延缓交货期,我们探讨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更加严峻。"百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蒲鼎新也表示明年的情况存在更多潜在隐患。 记者在采访时还了解到,由于09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位于珠海的世邦家居世界,本来也有进驻广州开店的打算,但是受到金融风暴冲击,亦唯有暂时放缓扩张的步伐。 业界表示加速竞争并非坏事 对于08年的不测风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金融危机的来袭是突然而强烈,但并非空穴来风,市场调整是必然的。“市场不会一直都好的,基本三年就是一个调整期。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太热,现在出现缓冲很正常,不要看得太悲观。”业内人士表示。 面对市场形势有很大变化的时候,企业普遍采取两种方法。一个是守势,一个是攻势。经过08的寒风突袭,对于被称为真正冬天的09年,大多企业都已经有了充分准备。 危机的来临,激发了家居业对09年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规划。 对于企业而言,09年是储备期,也是爆发期。部分优秀企业,采取逆市而上,乘机吸入以扩大地盘,等危机过后行情转暖,已经远远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除了设计,服务也是企业在09年与市场抗衡的一大武器。 星艺的"10年"装修售后服务保修在业界一直享有盛誉。“我们的装修售后服务保修10年,这个承诺不是一般企业能承诺起的。”星艺董事长罗照球表示,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保持一贯的服务承诺,才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 后记:在风云变幻更加莫测的09年,业界已经有所预测和准备,不再是08年一场风暴所致的束手无策。09年,是"真正的冬天",还是"韬光养晦年"?一切,家居业都似乎已经准备就绪,结果如何,还看09年的揭晓! 我前几天写的论文 你挑点抄下吧

金融危机究竟是什么?谁能深入浅出地给我讲讲?

美国金融危机拖累全球市场重挫,而国内A股市场在中资金融股的影响下大幅下挫,受此影响港股在中秋节假期过后的首个交易日创下新低,43只蓝筹股无一幸免。周三,由于美国政府出资850亿美元拯救AIG,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反弹,港股跟随美股早盘高开,但盘中受累于中资银行股的表现,港股掉头向下,收盘再度大幅下挫,恒生指数跌破18000点关口。周四,隔夜美股暴跌,国内银行爆出持有更多的雷曼公司债券,加上A股的再度暴跌使得港股早盘低开后大幅下挫,恒生指数一度跌幅达7%,国企指数更是一度下跌10%,但午后随着香港金管局注资15亿港元用以向本地银行系统注入必要的流动性及A股反弹的刺激,港股市场上大规模的买盘令大盘瞬间反转,收报17632点,大市成交量激增1022亿港元。周五,由于美国财政部传出考虑成立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解决信托集团”的机构,从而抽走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所有坏账,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大涨;另外,中央也推出单边印花税及汇金公司开始于二级市场上吸纳金融股。美国股市强劲反弹及我国政府救市措施为港股带来了强劲上涨的动力。 目前对于动荡不安的全球金融市场来说,症结所在应是经济下行周期与房地产市场衰退重合在一起,这一问题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出现起色。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宣布为AIG提供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这使得美国股市暂时得以回稳,但笔者认为,AIG的骨牌效应还将延续。无论是雷曼还是AIG,无论是申请破产保护还是受制于融资压力,两家公司都是要在市场上变卖资产的,那么买家是谁呢?美国政府出资的850亿美元贷款,其利率是美国同业拆息上再加8厘,也就是说AIG预计要付给美联储相当高的拆借利息。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美联储的注资行为就是救市,日后还会有不少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变卖资产,越来越多的卖家将会出现,卖家的问题一日不解决,美国股市是很难稳定下来的。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在雷曼宣布破产保护后,各国央行纷纷向市场注资。在我国,令人期待已久的救市行动终于出台,人民银行宣布调低贷款利率,这是自2002年10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同时下调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此条政策的出台显示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正在由“反通胀”为主转向“保增长”为主,市场憧憬未来出台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放松信贷控制等政策的可能性加大,但是由于全球金融风险加大,中国本年度的经济增长面临了严重的挑战。此外,中央也推出单边印花税及汇金公司开始于二级市场上吸纳金融股,这也给“久旱逢甘霖”的A股市场注入了一股上涨的动力。然而在今年难得一遇的金融风暴的洗礼下,救市措施能否见效显然成了疑问。 在市场热点方面,中资银行股本周成为了港股市场上的主角,从屡屡遭到被抛售的命运一下子成为领涨大市的主要力量。首先,在中资股被抛售的问题上,并非单纯因为受到雷曼兄弟及AIG的财政困难所影响,而是与息差的收窄息息相关,央行不对称降息所带来的净利差收窄,令中资金融股的盈利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央行调低贷款利率,加上一些活期存款账户转向定期存款,令中资银行的息差进一步收窄,直接影响到银行利息收益。再加上中资银行股的累积跌幅一直低于市场整体水平,在目前悲观气氛弥漫的情况下,不少投资者担心他们持有的部分雷曼或AIG证券会沦为废纸,所以大举抛售。之后,由于中央汇金公司的介入,中资银行股首当其冲地成为第一的受惠板块。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考验着全球经济,也考验着中国PE的发展。业内人士在日前举行的“PE北京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PE市场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在国际市场不好的时候,可能正是我国PE快速发展的时机,要抓住金融动荡中的机会。 发展方兴未艾 北京PE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中国市场的高成长吸引了大批外国股权投资基金来中国投资,中国已成为全球股权投资基金增速最快的国家。同时,随着中国民间资本的成长和政策法规环境的不断完善,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也蓬勃发展起来。 推荐阅读 巴菲特自述:我怎么选股,我凭什么选股 三中全会:保市场稳定 独家:中金18大客户华尔街秘密 机构上周做空:净流出68.4亿 本周股评家最看好:中国平安 深发展三季度业绩预增80% 地产龙头前三季齐发病危通知书 4季度是自救的最后机会 北京PE协会副会长、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指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表现出极大兴趣,中国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很多资金以私募股权的方式进入到中国来。PE在中国发展的势头方兴未艾,但基础还很差,中国对私募股权投资有大量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PE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对PE的需求更加旺盛;中国也有很多人对PE行业很有兴趣,但对整个行业还没有经验,PE行业的发展有很大潜力。 在危机中抓住机会 熊焰指出,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华尔街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到欧洲乃至全世界,全球金融产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中国金融行业虽未受到像美国那样直接的冲击,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深入的今天,中国也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能够顺利度过这场金融危机,成为摆在每个PE机构面前无法回避的严肃话题,如何在危机当前经受住考验并抓住机会取得发展,是中国PE行业必须深思与面对的课题。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创投市场的间接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创业投资专门研究机构EZCapital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9月中国市场已披露3家投资公司募集设立新人民币基金,涉及金额39亿元,相比8月份资本募集情况,9月份募集基金数量和资本金额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直逼今年最低的1月份;并且,本月没有外资背景的基金成立。 北京PE协会副会长、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指出,在未来尤其是经济遇到挑战时,行业整合会越来越多,PE要承担起整合行业价值链的作用。虽然国际经济形势很不明朗,但中国未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别人的危险恰好是我们的机会,要抓住机会。PE应与企业一起走向海外参与股权收购,把西方核心技术和知识体系引入进来,使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快。 赵令欢指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但由于中国仍处于国际化的早期阶段,受到的冲击相对小一些,中国条件比其他国家要好得多,要抓住机会,主动出击。虽然现在PE在国内融资、退出都变得更加困难,但可能正是投资的好机会,“越是经济下行时,企业定价可能更合理,介入的机会反而会出现;而在市场过热时,由于价格较高反而不容易进入。”很多PE可能会受益于此次市场的修正,冷静看待市场的发展。 促进PE发展 田溯宁建议,要抓住机会推进改革,促进PE的发展,“尽快从政策法规上促进PE的发展,外部困难时正是改革的好时机。”推动保险、社保、企业年金成为合格的有限合伙人。 熊焰指出,为了建立股权投资基金内行业自律监管机制,加强业内人士与监管机构的沟通,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维护行业人士合法权益,加强境内外PE从业者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2008年6月,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正式成立。 而针对业内普遍关心的双重征税问题,北京将出台政策避免对PE双重征税,鼓励和支持PE发展。北京市金融办任雪丹处长表示,北京市发改委、金融办会同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该政策已准备上报市政府,应该不会有大的改变。 为促进中国PE行业的发展,为境内外的PE机构搭建起一个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对话平台,北京市金融办、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筹)、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等主办的“PE北京论坛”将于11月9日至11日举办。

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全球也会受到危机??

路透阿姆斯特丹9月4日电---荷兰一家报纸周四援引欧洲央行(ECB)管理委员会委员魏霖克的话报导称,当前金融危机将持续数年. 魏霖克称:"对於危机会持续多久我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期,但确定的是目前尚不见终点." 大部分金融危机平均持续两至三年,这次也将持续数年.历史告诉我们不要太急於乐观,但也不要太悲观." 魏霖克补充称,荷兰经济形势比近些年要好,欢迎政府做出废除拟提高销售增值税的决定,并补充称,若劳动力成本下降,荷兰或能经受住这场"金融风暴"的考验 这是在网上看到的资料: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美国金融危机拖累全球市场重挫,而国内A股市场在中资金融股的影响下大幅下挫,受此影响港股在中秋节假期过后的首个交易日创下新低,43只蓝筹股无一幸免。周三,由于美国政府出资850亿美元拯救AIG,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反弹,港股跟随美股早盘高开,但盘中受累于中资银行股的表现,港股掉头向下,收盘再度大幅下挫,恒生指数跌破18000点关口。周四,隔夜美股暴跌,国内银行爆出持有更多的雷曼公司债券,加上A股的再度暴跌使得港股早盘低开后大幅下挫,恒生指数一度跌幅达7%,国企指数更是一度下跌10%,但午后随着香港金管局注资15亿港元用以向本地银行系统注入必要的流动性及A股反弹的刺激,港股市场上大规模的买盘令大盘瞬间反转,收报17632点,大市成交量激增1022亿港元。周五,由于美国财政部传出考虑成立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解决信托集团”的机构,从而抽走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所有坏账,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大涨;另外,中央也推出单边印花税及汇金公司开始于二级市场上吸纳金融股。美国股市强劲反弹及我国政府救市措施为港股带来了强劲上涨的动力。 目前对于动荡不安的全球金融市场来说,症结所在应是经济下行周期与房地产市场衰退重合在一起,这一问题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出现起色。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宣布为AIG提供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这使得美国股市暂时得以回稳,但笔者认为,AIG的骨牌效应还将延续。无论是雷曼还是AIG,无论是申请破产保护还是受制于融资压力,两家公司都是要在市场上变卖资产的,那么买家是谁呢?美国政府出资的850亿美元贷款,其利率是美国同业拆息上再加8厘,也就是说AIG预计要付给美联储相当高的拆借利息。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美联储的注资行为就是救市,日后还会有不少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变卖资产,越来越多的卖家将会出现,卖家的问题一日不解决,美国股市是很难稳定下来的。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在雷曼宣布破产保护后,各国央行纷纷向市场注资。在我国,令人期待已久的救市行动终于出台,人民银行宣布调低贷款利率,这是自2002年10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同时下调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此条政策的出台显示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正在由“反通胀”为主转向“保增长”为主,市场憧憬未来出台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放松信贷控制等政策的可能性加大,但是由于全球金融风险加大,中国本年度的经济增长面临了严重的挑战。此外,中央也推出单边印花税及汇金公司开始于二级市场上吸纳金融股,这也给“久旱逢甘霖”的A股市场注入了一股上涨的动力。然而在今年难得一遇的金融风暴的洗礼下,救市措施能否见效显然成了疑问。

如果你是民营外向型企业老板 采取什么措施应对金融危机?

简论2008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包括经济总量的不对称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对称。而为什么会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是早期马克思已经得出的结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主观上,资本主义追求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并越来越将实物经济资本化。而实物经济及实物经济增加有限,但资本主义欲望无限,虽然在当今已经做了自我控制,但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不变。当资本主义为了追求资本效益最大化而失控时,就产生了虚拟经济总量大于实物经济总量的结果。当这个结果不断增加以至于虚拟经济支撑不起实物经济时,经济危机就显现了。此外,由于资本主义追求效益最大化,而过渡将资本转移到高利润行业时,造成了低利润行业的资本匮乏,最终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结构的失衡,这也能产生经济波动。 2,从客观上,生产要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各要素比例也将随之调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其他生产要素增长较小或负增长时(比如石油能源),资金的功能将弱化。这样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衰弱。长期以来,资本是强势的,这基于原料和能源的充足,以及劳动力的过剩。资本处于卖方市场,其他要素处于买方市场。随着资本的不断增加,并且这种增加大于其他要素需求时,强势的资本就衰弱了。 2008年,由于前一周期的积累使得危机加剧显现,同时,生产要素尤其是原料和能源近几年发生较大的相对变量所致。 2008经济危机 (2008-10-13 19:14:02) 这个秋天比往年更萧条 ——2008经济危机 你来自耶鲁,我来自哈佛 工作在华尔街或光谷 冬眠的熊醒来嘶吼 人们惊恐地抛出手中的所有 酒吧里挤满了失业的朋友 我们还是上街走走 到了政府门口,我打开烟盒 点燃一支纽约1929 泪水,无济于事的落下 溅成,千瓣的玛格丽特 那破碎的每一片都在询问: 一定会来到的明天, 会不会更好?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2008年10月20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10月20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2008年10月9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2008年10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2008经济危机寒风来袭 家居业2009年市场尚待观望 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喧嚣的2008年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人们都在企盼2009年能有个新开始。 然而,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忠信地产副总经理张宇沛先生预测,这股低迷,将持续到09年底。张总的预测对家居业似乎不是一个好消息。佛山市检验检疫局陶瓷科科长梁柏清也认为,更艰难的还在后头:“我个人觉得冬天还没有到,只能说是秋天。这次危机影响相当大,更加严寒的时候还会有。” "真正的冬天马上要到来。有些订单的客户都延缓交货期,我们探讨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更加严峻。"百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蒲鼎新也表示明年的情况存在更多潜在隐患。 记者在采访时还了解到,由于09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位于珠海的世邦家居世界,本来也有进驻广州开店的打算,但是受到金融风暴冲击,亦唯有暂时放缓扩张的步伐。 业界表示加速竞争并非坏事 对于08年的不测风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金融危机的来袭是突然而强烈,但并非空穴来风,市场调整是必然的。“市场不会一直都好的,基本三年就是一个调整期。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太热,现在出现缓冲很正常,不要看得太悲观。”业内人士表示。 面对市场形势有很大变化的时候,企业普遍采取两种方法。一个是守势,一个是攻势。经过08的寒风突袭,对于被称为真正冬天的09年,大多企业都已经有了充分准备。 危机的来临,激发了家居业对09年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规划。 对于企业而言,09年是储备期,也是爆发期。部分优秀企业,采取逆市而上,乘机吸入以扩大地盘,等危机过后行情转暖,已经远远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除了设计,服务也是企业在09年与市场抗衡的一大武器。 星艺的"10年"装修售后服务保修在业界一直享有盛誉。“我们的装修售后服务保修10年,这个承诺不是一般企业能承诺起的。”星艺董事长罗照球表示,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保持一贯的服务承诺,才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 后记:在风云变幻更加莫测的09年,业界已经有所预测和准备,不再是08年一场风暴所致的束手无策。09年,是"真正的冬天",还是"韬光养晦年"?一切,家居业都似乎已经准备就绪,结果如何,还看09年的揭晓!

谁能帮我写一篇作文”金融危机对我们家庭的影响,字数在1000左右,提前谢谢啦...........

简论2008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包括经济总量的不对称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对称。而为什么会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是早期马克思已经得出的结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主观上,资本主义追求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并越来越将实物经济资本化。而实物经济及实物经济增加有限,但资本主义欲望无限,虽然在当今已经做了自我控制,但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不变。当资本主义为了追求资本效益最大化而失控时,就产生了虚拟经济总量大于实物经济总量的结果。当这个结果不断增加以至于虚拟经济支撑不起实物经济时,经济危机就显现了。此外,由于资本主义追求效益最大化,而过渡将资本转移到高利润行业时,造成了低利润行业的资本匮乏,最终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结构的失衡,这也能产生经济波动。 2,从客观上,生产要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各要素比例也将随之调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其他生产要素增长较小或负增长时(比如石油能源),资金的功能将弱化。这样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衰弱。长期以来,资本是强势的,这基于原料和能源的充足,以及劳动力的过剩。资本处于卖方市场,其他要素处于买方市场。随着资本的不断增加,并且这种增加大于其他要素需求时,强势的资本就衰弱了。 2008年,由于前一周期的积累使得危机加剧显现,同时,生产要素尤其是原料和能源近几年发生较大的相对变量所致。 2008经济危机 (2008-10-13 19:14:02) 这个秋天比往年更萧条 ——2008经济危机 你来自耶鲁,我来自哈佛 工作在华尔街或光谷 冬眠的熊醒来嘶吼 人们惊恐地抛出手中的所有 酒吧里挤满了失业的朋友 我们还是上街走走 到了政府门口,我打开烟盒 点燃一支纽约1929 泪水,无济于事的落下 溅成,千瓣的玛格丽特 那破碎的每一片都在询问: 一定会来到的明天, 会不会更好?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2008年10月20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10月20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2008年10月9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2008年10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2008经济危机寒风来袭 家居业2009年市场尚待观望 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喧嚣的2008年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人们都在企盼2009年能有个新开始。 然而,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忠信地产副总经理张宇沛先生预测,这股低迷,将持续到09年底。张总的预测对家居业似乎不是一个好消息。佛山市检验检疫局陶瓷科科长梁柏清也认为,更艰难的还在后头:“我个人觉得冬天还没有到,只能说是秋天。这次危机影响相当大,更加严寒的时候还会有。” "真正的冬天马上要到来。有些订单的客户都延缓交货期,我们探讨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更加严峻。"百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蒲鼎新也表示明年的情况存在更多潜在隐患。 记者在采访时还了解到,由于09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位于珠海的世邦家居世界,本来也有进驻广州开店的打算,但是受到金融风暴冲击,亦唯有暂时放缓扩张的步伐。 业界表示加速竞争并非坏事 对于08年的不测风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金融危机的来袭是突然而强烈,但并非空穴来风,市场调整是必然的。“市场不会一直都好的,基本三年就是一个调整期。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太热,现在出现缓冲很正常,不要看得太悲观。”业内人士表示。 面对市场形势有很大变化的时候,企业普遍采取两种方法。一个是守势,一个是攻势。经过08的寒风突袭,对于被称为真正冬天的09年,大多企业都已经有了充分准备。 危机的来临,激发了家居业对09年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规划。 对于企业而言,09年是储备期,也是爆发期。部分优秀企业,采取逆市而上,乘机吸入以扩大地盘,等危机过后行情转暖,已经远远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除了设计,服务也是企业在09年与市场抗衡的一大武器。 星艺的"10年"装修售后服务保修在业界一直享有盛誉。“我们的装修售后服务保修10年,这个承诺不是一般企业能承诺起的。”星艺董事长罗照球表示,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保持一贯的服务承诺,才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 后记:在风云变幻更加莫测的09年,业界已经有所预测和准备,不再是08年一场风暴所致的束手无策。09年,是"真正的冬天",还是"韬光养晦年"?一切,家居业都似乎已经准备就绪,结果如何,还看09年的揭晓!

金融危机是怎么引起的?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2008年10月20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10月20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2008年10月9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2008年10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简单的说金融危机就是把钱恩存到银行变成废纸~~ 正好我们之前要写关于经济危机的论文,资料没删,全发给你了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举例说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1.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下述案例中烧饼就是领头羊.在现实经济中,次贷房贷是领头羊 2.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里原创一个案例: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价一个,每天产值40元.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虚拟经济产生了 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泡沫经济产生 烧饼一下子做不出来,就购买远期饼.A和B一方面增加做烧饼(每天达100个或更多),另一方面卖远期烧饼,还做起了发行烧饼债券的交易,购买者一是用现金购买,还用抵押贷款购买.---融资,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购买,既没有现金,又没有抵押品,A和B就发放次级烧饼债券.并向保险机构购买了保险.---次级债券为次贷危机播下种子 某一天,发现购买来的烧饼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发霉,就赶快抛售掉,哪怕价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烧饼店裁员了(只要每天40个烧饼就可以了)--失业;烧饼债券变废纸了--次贷危机 抵押贷款(抵押品不值钱)收不回,贷款银行流动性危机,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金融危机 3.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由金融危机想到的

简论2008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包括经济总量的不对称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对称。而为什么会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是早期马克思已经得出的结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主观上,资本主义追求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并越来越将实物经济资本化。而实物经济及实物经济增加有限,但资本主义欲望无限,虽然在当今已经做了自我控制,但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不变。当资本主义为了追求资本效益最大化而失控时,就产生了虚拟经济总量大于实物经济总量的结果。当这个结果不断增加以至于虚拟经济支撑不起实物经济时,经济危机就显现了。此外,由于资本主义追求效益最大化,而过渡将资本转移到高利润行业时,造成了低利润行业的资本匮乏,最终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结构的失衡,这也能产生经济波动。 2,从客观上,生产要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各要素比例也将随之调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其他生产要素增长较小或负增长时(比如石油能源),资金的功能将弱化。这样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衰弱。长期以来,资本是强势的,这基于原料和能源的充足,以及劳动力的过剩。资本处于卖方市场,其他要素处于买方市场。随着资本的不断增加,并且这种增加大于其他要素需求时,强势的资本就衰弱了。 2008年,由于前一周期的积累使得危机加剧显现,同时,生产要素尤其是原料和能源近几年发生较大的相对变量所致。 2008经济危机 (2008-10-13 19:14:02) 这个秋天比往年更萧条 ——2008经济危机 你来自耶鲁,我来自哈佛 工作在华尔街或光谷 冬眠的熊醒来嘶吼 人们惊恐地抛出手中的所有 酒吧里挤满了失业的朋友 我们还是上街走走 到了政府门口,我打开烟盒 点燃一支纽约1929 泪水,无济于事的落下 溅成,千瓣的玛格丽特 那破碎的每一片都在询问: 一定会来到的明天, 会不会更好?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2008年10月20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10月20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2008年10月9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2008年10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2008经济危机寒风来袭 家居业2009年市场尚待观望 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喧嚣的2008年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人们都在企盼2009年能有个新开始。 然而,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忠信地产副总经理张宇沛先生预测,这股低迷,将持续到09年底。张总的预测对家居业似乎不是一个好消息。佛山市检验检疫局陶瓷科科长梁柏清也认为,更艰难的还在后头:“我个人觉得冬天还没有到,只能说是秋天。这次危机影响相当大,更加严寒的时候还会有。” "真正的冬天马上要到来。有些订单的客户都延缓交货期,我们探讨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更加严峻。"百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蒲鼎新也表示明年的情况存在更多潜在隐患。 记者在采访时还了解到,由于09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位于珠海的世邦家居世界,本来也有进驻广州开店的打算,但是受到金融风暴冲击,亦唯有暂时放缓扩张的步伐。 业界表示加速竞争并非坏事 对于08年的不测风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金融危机的来袭是突然而强烈,但并非空穴来风,市场调整是必然的。“市场不会一直都好的,基本三年就是一个调整期。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太热,现在出现缓冲很正常,不要看得太悲观。”业内人士表示。 面对市场形势有很大变化的时候,企业普遍采取两种方法。一个是守势,一个是攻势。经过08的寒风突袭,对于被称为真正冬天的09年,大多企业都已经有了充分准备。 危机的来临,激发了家居业对09年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规划。 对于企业而言,09年是储备期,也是爆发期。部分优秀企业,采取逆市而上,乘机吸入以扩大地盘,等危机过后行情转暖,已经远远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除了设计,服务也是企业在09年与市场抗衡的一大武器。 星艺的"10年"装修售后服务保修在业界一直享有盛誉。“我们的装修售后服务保修10年,这个承诺不是一般企业能承诺起的。”星艺董事长罗照球表示,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保持一贯的服务承诺,才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 后记:在风云变幻更加莫测的09年,业界已经有所预测和准备,不再是08年一场风暴所致的束手无策。09年,是"真正的冬天",还是"韬光养晦年"?一切,家居业都似乎已经准备就绪,结果如何,还看09年的揭晓! 我前几天写的论文 你挑点抄下吧

什么是金融危机?为什么会有金融危机?什么造成的?有什么后果?说的详细点。

  这个秋天比往年更萧条  ——2008经济危机  你来自耶鲁,我来自哈佛  工作在华尔街或光谷  冬眠的熊醒来嘶吼  人们惊恐地抛出手中的所有  酒吧里挤满了失业的朋友  我们还是上街走走  到了政府门口,我打开烟盒  点燃一支纽约1929  泪水,无济于事的落下  溅成,千瓣的玛格丽特  那破碎的每一片都在询问:  一定会来到的明天,  会不会更好?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2008年10月20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10月20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2008年10月9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2008年10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正好我们之前要写关于经济危机的论文,资料没删,全发给你了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和经济危机的区别在哪里?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一样的。羊养肥了,有一件必须做的事是什么?对,宰了它。吸血,吃肉,取毛。老百姓就是羊,老百姓有钱了怎么办?抢了他!明抢是不行的,所以才有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动作太大,太麻烦,没金融危机来的干净利索。所以,最近就出现了金融危机。国家财富实际控制者往往不是政府,而是财团。全世界都一样。政府也是为财团服务的。我把抢钱的套路讲详细一点:1、一般情况下,老百姓的工资不变,物价上涨,老百姓的实际财富缩水,我们称之为温和型通货膨胀。这个方法最慢,但是稳定,不然天天抢钱,老百姓还不得造反。2、老百姓节衣缩食,财富积累到一定的阶段,物价飞涨,老百姓的工资在后面追。我们称之为恶性通货膨胀。这种方法比较快,但是维持的时间不能太长,而且政府的持政风险很大,所以不能经常用。老百姓实际财富的缩水比较快。3、上述的经济危机还不能把老百姓的钱收刮干净。于是,就有了财富收刮的创新,我们称之为金融创新。上述第二步,老百姓的财富缩水担心非常大,对财富保值增值的要求也非常高。金融创新勾引老百姓走上第三部:在资本市场投资。操纵期货,股市,形成泡沫,再由政府以稳定经济的理由刺穿泡沫,形成金融危机。老百姓基本上就只有原来的20%的财富了。4、不能再抢了。50年代以前,还在抢,所以到处爆发革命。现在聪明了,不抢了,给老百姓留一点活路,不把老百姓逼死了。政府再一次出面,印钱,刺激经济,以通货膨胀救经济,老百姓必须就范,否则死路一条。因此,20%的财富,只剩下10%。5、经济复苏,大家相安无事,老百姓拼命工作积累财富,为下一次被抢做准备。财团和政府也会积极努力创造财富,本阶段的财富是正常分配的。所以,总体上说,经济还是在发展的。 没有根本性的解决办法,保值的办法是买黄金。它不增值,但是保值,也抢不走。除非用枪。在经济高潮期买黄金。 索罗斯称金融危机为剪羊毛行动,可见一斑。

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作文

简论2008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包括经济总量的不对称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对称。而为什么会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是早期马克思已经得出的结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主观上,资本主义追求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并越来越将实物经济资本化。而实物经济及实物经济增加有限,但资本主义欲望无限,虽然在当今已经做了自我控制,但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不变。当资本主义为了追求资本效益最大化而失控时,就产生了虚拟经济总量大于实物经济总量的结果。当这个结果不断增加以至于虚拟经济支撑不起实物经济时,经济危机就显现了。此外,由于资本主义追求效益最大化,而过渡将资本转移到高利润行业时,造成了低利润行业的资本匮乏,最终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结构的失衡,这也能产生经济波动。 2,从客观上,生产要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各要素比例也将随之调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其他生产要素增长较小或负增长时(比如石油能源),资金的功能将弱化。这样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衰弱。长期以来,资本是强势的,这基于原料和能源的充足,以及劳动力的过剩。资本处于卖方市场,其他要素处于买方市场。随着资本的不断增加,并且这种增加大于其他要素需求时,强势的资本就衰弱了。 2008年,由于前一周期的积累使得危机加剧显现,同时,生产要素尤其是原料和能源近几年发生较大的相对变量所致。 2008经济危机 (2008-10-13 19:14:02) 这个秋天比往年更萧条 ——2008经济危机 你来自耶鲁,我来自哈佛 工作在华尔街或光谷 冬眠的熊醒来嘶吼 人们惊恐地抛出手中的所有 酒吧里挤满了失业的朋友 我们还是上街走走 到了政府门口,我打开烟盒 点燃一支纽约1929 泪水,无济于事的落下 溅成,千瓣的玛格丽特 那破碎的每一片都在询问: 一定会来到的明天, 会不会更好?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2008年10月20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10月20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2008年10月9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2008年10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2008经济危机寒风来袭 家居业2009年市场尚待观望 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喧嚣的2008年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人们都在企盼2009年能有个新开始。 然而,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忠信地产副总经理张宇沛先生预测,这股低迷,将持续到09年底。张总的预测对家居业似乎不是一个好消息。佛山市检验检疫局陶瓷科科长梁柏清也认为,更艰难的还在后头:“我个人觉得冬天还没有到,只能说是秋天。这次危机影响相当大,更加严寒的时候还会有。” "真正的冬天马上要到来。有些订单的客户都延缓交货期,我们探讨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更加严峻。"百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蒲鼎新也表示明年的情况存在更多潜在隐患。 记者在采访时还了解到,由于09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位于珠海的世邦家居世界,本来也有进驻广州开店的打算,但是受到金融风暴冲击,亦唯有暂时放缓扩张的步伐。 业界表示加速竞争并非坏事 对于08年的不测风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金融危机的来袭是突然而强烈,但并非空穴来风,市场调整是必然的。“市场不会一直都好的,基本三年就是一个调整期。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太热,现在出现缓冲很正常,不要看得太悲观。”业内人士表示。 面对市场形势有很大变化的时候,企业普遍采取两种方法。一个是守势,一个是攻势。经过08的寒风突袭,对于被称为真正冬天的09年,大多企业都已经有了充分准备。 危机的来临,激发了家居业对09年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规划。 对于企业而言,09年是储备期,也是爆发期。部分优秀企业,采取逆市而上,乘机吸入以扩大地盘,等危机过后行情转暖,已经远远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除了设计,服务也是企业在09年与市场抗衡的一大武器。 星艺的"10年"装修售后服务保修在业界一直享有盛誉。“我们的装修售后服务保修10年,这个承诺不是一般企业能承诺起的。”星艺董事长罗照球表示,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保持一贯的服务承诺,才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 后记:在风云变幻更加莫测的09年,业界已经有所预测和准备,不再是08年一场风暴所致的束手无策。09年,是"真正的冬天",还是"韬光养晦年"?一切,家居业都似乎已经准备就绪,结果如何,还看09年的揭晓!

美国的金融危机 收益者是谁?

美国金融危机拖累全球市场重挫,而国内A股市场在中资金融股的影响下大幅下挫,受此影响港股在中秋节假期过后的首个交易日创下新低,43只蓝筹股无一幸免。周三,由于美国政府出资850亿美元拯救AIG,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反弹,港股跟随美股早盘高开,但盘中受累于中资银行股的表现,港股掉头向下,收盘再度大幅下挫,恒生指数跌破18000点关口。周四,隔夜美股暴跌,国内银行爆出持有更多的雷曼公司债券,加上A股的再度暴跌使得港股早盘低开后大幅下挫,恒生指数一度跌幅达7%,国企指数更是一度下跌10%,但午后随着香港金管局注资15亿港元用以向本地银行系统注入必要的流动性及A股反弹的刺激,港股市场上大规模的买盘令大盘瞬间反转,收报17632点,大市成交量激增1022亿港元。周五,由于美国财政部传出考虑成立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解决信托集团”的机构,从而抽走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所有坏账,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大涨;另外,中央也推出单边印花税及汇金公司开始于二级市场上吸纳金融股。美国股市强劲反弹及我国政府救市措施为港股带来了强劲上涨的动力。   目前对于动荡不安的全球金融市场来说,症结所在应是经济下行周期与房地产市场衰退重合在一起,这一问题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出现起色。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宣布为AIG提供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这使得美国股市暂时得以回稳,但笔者认为,AIG的骨牌效应还将延续。无论是雷曼还是AIG,无论是申请破产保护还是受制于融资压力,两家公司都是要在市场上变卖资产的,那么买家是谁呢?美国政府出资的850亿美元贷款,其利率是美国同业拆息上再加8厘,也就是说AIG预计要付给美联储相当高的拆借利息。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美联储的注资行为就是救市,日后还会有不少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变卖资产,越来越多的卖家将会出现,卖家的问题一日不解决,美国股市是很难稳定下来的。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在雷曼宣布破产保护后,各国央行纷纷向市场注资。在我国,令人期待已久的救市行动终于出台,人民银行宣布调低贷款利率,这是自2002年10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同时下调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此条政策的出台显示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正在由“反通胀”为主转向“保增长”为主,市场憧憬未来出台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放松信贷控制等政策的可能性加大,但是由于全球金融风险加大,中国本年度的经济增长面临了严重的挑战。此外,中央也推出单边印花税及汇金公司开始于二级市场上吸纳金融股,这也给“久旱逢甘霖”的A股市场注入了一股上涨的动力。然而在今年难得一遇的金融风暴的洗礼下,救市措施能否见效显然成了疑问。   在市场热点方面,中资银行股本周成为了港股市场上的主角,从屡屡遭到被抛售的命运一下子成为领涨大市的主要力量。首先,在中资股被抛售的问题上,并非单纯因为受到雷曼兄弟及AIG的财政困难所影响,而是与息差的收窄息息相关,央行不对称降息所带来的净利差收窄,令中资金融股的盈利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央行调低贷款利率,加上一些活期存款账户转向定期存款,令中资银行的息差进一步收窄,直接影响到银行利息收益。再加上中资银行股的累积跌幅一直低于市场整体水平,在目前悲观气氛弥漫的情况下,不少投资者担心他们持有的部分雷曼或AIG证券会沦为废纸,所以大举抛售。之后,由于中央汇金公司的介入,中资银行股首当其冲地成为第一的受惠板块。   对于后市,笔者认为,短期来看,港股有机会出现技术性反弹,但高位获利压力下表现仍将反复。由于美国金融市场尚未回稳,美国金融危机在短期间内还难以消除,这将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国内经济也将面临增长放缓的迹象,港股中长期仍不宜过分乐观。从技术指标来看,恒指短线反弹仍受制于早前高开的缺口19158点,如果来自外围市场的种种利好消息能够将恒指推上前期下降通道的阻力位20950点,港股才有望真正企稳回升。

金融危机是什么概念?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2008年10月20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10月20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2008年10月9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2008年10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简单的说金融危机就是把钱恩存到银行变成废纸~~ 正好我们之前要写关于经济危机的论文,资料没删,全发给你了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关于金融危机的作文!!

简论2008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包括经济总量的不对称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对称。而为什么会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是早期马克思已经得出的结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1,从主观上,资本主义追求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并越来越将实物经济资本化。而实物经济及实物经济增加有限,但资本主义欲望无限,虽然在当今已经做了自我控制,但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不变。当资本主义为了追求资本效益最大化而失控时,就产生了虚拟经济总量大于实物经济总量的结果。当这个结果不断增加以至于虚拟经济支撑不起实物经济时,经济危机就显现了。此外,由于资本主义追求效益最大化,而过渡将资本转移到高利润行业时,造成了低利润行业的资本匮乏,最终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结构的失衡,这也能产生经济波动。2,从客观上,生产要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各要素比例也将随之调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其他生产要素增长较小或负增长时(比如石油能源),资金的功能将弱化。这样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衰弱。长期以来,资本是强势的,这基于原料和能源的充足,以及劳动力的过剩。资本处于卖方市场,其他要素处于买方市场。随着资本的不断增加,并且这种增加大于其他要素需求时,强势的资本就衰弱了。 2008年,由于前一周期的积累使得危机加剧显现,同时,生产要素尤其是原料和能源近几年发生较大的相对变量所致。 2008经济危机 (2008-10-13 19:14:02) 这个秋天比往年更萧条 ——2008经济危机你来自耶鲁,我来自哈佛工作在华尔街或光谷冬眠的熊醒来嘶吼人们惊恐地抛出手中的所有 酒吧里挤满了失业的朋友我们还是上街走走到了政府门口,我打开烟盒点燃一支纽约1929泪水,无济于事的落下溅成,千瓣的玛格丽特那破碎的每一片都在询问:一定会来到的明天,会不会更好?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看国际变化:2008年10月20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2008年10月20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2008年10月9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2008年10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2008经济危机寒风来袭 家居业2009年市场尚待观望 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喧嚣的2008年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人们都在企盼2009年能有个新开始。 然而,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忠信地产副总经理张宇沛先生预测,这股低迷,将持续到09年底。张总的预测对家居业似乎不是一个好消息。佛山市检验检疫局陶瓷科科长梁柏清也认为,更艰难的还在后头:“我个人觉得冬天还没有到,只能说是秋天。这次危机影响相当大,更加严寒的时候还会有。” "真正的冬天马上要到来。有些订单的客户都延缓交货期,我们探讨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更加严峻。"百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蒲鼎新也表示明年的情况存在更多潜在隐患。 记者在采访时还了解到,由于09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位于珠海的世邦家居世界,本来也有进驻广州开店的打算,但是受到金融风暴冲击,亦唯有暂时放缓扩张的步伐。 业界表示加速竞争并非坏事 对于08年的不测风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金融危机的来袭是突然而强烈,但并非空穴来风,市场调整是必然的。“市场不会一直都好的,基本三年就是一个调整期。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太热,现在出现缓冲很正常,不要看得太悲观。”业内人士表示。 面对市场形势有很大变化的时候,企业普遍采取两种方法。一个是守势,一个是攻势。经过08的寒风突袭,对于被称为真正冬天的09年,大多企业都已经有了充分准备。 危机的来临,激发了家居业对09年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规划。 对于企业而言,09年是储备期,也是爆发期。部分优秀企业,采取逆市而上,乘机吸入以扩大地盘,等危机过后行情转暖,已经远远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除了设计,服务也是企业在09年与市场抗衡的一大武器。 星艺的"10年"装修售后服务保修在业界一直享有盛誉。“我们的装修售后服务保修10年,这个承诺不是一般企业能承诺起的。”星艺董事长罗照球表示,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保持一贯的服务承诺,才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 后记:在风云变幻更加莫测的09年,业界已经有所预测和准备,不再是08年一场风暴所致的束手无策。09年,是"真正的冬天",还是"韬光养晦年"?一切,家居业都似乎已经准备就绪,结果如何,还看09年的揭晓!我前几天写的论文 你挑点抄下吧

什么是金融危机

这个秋天比往年更萧条 ——2008经济危机 你来自耶鲁,我来自哈佛 工作在华尔街或光谷 冬眠的熊醒来嘶吼 人们惊恐地抛出手中的所有 酒吧里挤满了失业的朋友 我们还是上街走走 到了政府门口,我打开烟盒 点燃一支纽约1929 泪水,无济于事的落下 溅成,千瓣的玛格丽特 那破碎的每一片都在询问: 一定会来到的明天, 会不会更好?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2008年10月20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10月20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2008年10月9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2008年10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简单的说金融危机就是把钱恩存到银行变成废纸~~ 正好我们之前要写关于经济危机的论文,资料没删,全发给你了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麦嘉华的多次准确预测金融危机

1987年美国股市爆发“黑色星期一”大崩盘,麦嘉华前一周便呼吁投资人赶快出场,多次准确预测金融危机,并擅长利用市场泡沫行情获利。1998年,努雷·维塔奇所著的《末日博士:驾驭千禧风暴——麦嘉华从金融危机获利的路径》给他带来了“末日博士”的封号。他定期出版的通讯刊物《股市荣枯及厄运报道》颇受投资者关注。2007年3月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爆发初期,麦嘉华也断言美股多头走势必将受房市动荡所影响。除了能在财经媒体上抓人眼球之外,曾经是瑞士国家滑雪队员的麦嘉华在生活中也是特立独行。脑后一束短短马尾的招牌造型曾让他打破了基金经理保守的传统形象。 长期在亚洲生活的麦嘉华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定毛泽东纪念品未来一定是抢手货,于是大量收藏了与毛泽东有关的海报、语录和纪念章。

高分!为什么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美元却不贬值,还不停在升?

大概说下 : 1 一国经济增长,说明该国资产看涨,股市也会涨,那在国际上的巨量 投资性资本(主要是各国的主权基金,养老基金,组合基金 )他们就就会购买该国的资产,比如投资地产,投资股市,投资实业等,购买该国资产需要该兑换该国货币,造成该国货币的需求量大,自然水涨船高,就升值了。 2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美元因此大涨有以下几个原因 1.欧元,英镑,澳元等过的基本面比美国还差,所以对美元跌, 而日本没受大影响,所以日元涨 2.大量美资金融机构在危机发生前,在世界各地有投资比如套息盘,危机发生后,公司 陷入财政危机,各地的投资也因此被迫平仓回国救驾,造成美元需求 旺盛。 3.目前情况美国国债仍然是很好的避险投资,很多投资人不敢冒险 因此选择购买美国国债,造成美元上涨。韩元贬值原因参见上面的第二点。韩国的美元回国引起的韩元贬值

什么是第二次金融危机模型

1992年爆发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中诸多现象无法由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给予满意的解释。当金融危机发生时,部分国家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宏观经济政策并没有表现出与稳定的汇率政策之间的不协调。Obstfeld(1994,1996)、Sachs、Tomell和Velasco(1996)等为了解释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提出了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第四代金融危机模型”简述

一、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认为一国财政、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制度的矛盾是引起危机的基本原因。 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提出危机时刻政府不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可能导致危机发生。比如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三、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亚洲金融危机难以用前两代模型解释。第三代模型强调道德风险和金融体系脆弱性等导致金融恐慌自我实现的作用。 四、第四代金融危机模型随着金融危机理论模型对现实重大金融危机的解释力越来越强,也就日益接近金融危机发生的本质原因。最近的理论分析指出,若一国宏观经济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内外不均衡,则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所形成的巨大冲击很容易成为最终引起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

美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金融危机?

以下是本人自己的总结,并非来自网络copy + paste美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经济危机,无疑是1929那场波及全世界并间接引发二战的经济危机.首先说一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根据我国的政治与经济课本上,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的弊端.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那么经济危机就一定会发生,并且其周期是大约是10年一次.当然资本主义国家就不会这么说了,但是就我看来,10年一次的经济危机是确实存在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20世纪初,正是资本主义国家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时代无疑带来了更剧烈的社会变化.美国作为新兴国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成立于1787左右),并没有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获利多少,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和德国超越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领先的发达国家.生产线的发明带来的批量生产给了工业企业巨大的发展机会,一些工业企业变的极其发达和富有.而美国的观点是,政府不应该参与任何市场行为.事实上他们认为政府不应该有太多权利.没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垄断和寡头就出现了.而在上层阶级的欣欣向荣和中产阶级的急剧膨胀的背后,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达到了空前的水平.20世纪20年代,美国迎来了又一批的移民高峰,而这些主要来自南欧和东欧的移民以及因工业革命失去土地而来到城市的农民组成了庞大的下层社会.同时,当时美国股市一路看涨.在这么一片大好的情势下,没有人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都纷纷涌去炒股.而事实上,这些表面的经济繁荣都只是泡沫.到了1929年10月29日纽约股市的突然崩溃,所有人都破产了.当人们意识到从前的繁荣不可能再来临,经济危机已经到来时,尚有存款在银行的人们全部跑去取款,于是许许多多没有政府保护的银行纷纷破产,使得本来就很恶劣的经济形势更加恶劣了.此时许多人都已经破产,没有人愿意花钱,于是小型企业和农民也破产了.恶性循环.失业率极高,而就算是有工作的人,工资也完全不足以维持生活.富有的资本家为了维持物价,宁可烧掉玉米,把牛奶倒进海里也不愿意降级价格.前所未有的惨烈的1929 Great Depression到来.波及的行业:1929经济危机波及到的并不是某些特定的行业.没有行业不被波及.其中受打击最大的行业是:小型私人企业,种植业,银行和股市.事后的反思:1929经济危机起始于纽约股市崩盘,但是美国并不是唯一一个遭受经济危机的国家.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为了挽回经济危机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而在美国,则是第二个罗斯福总统(Franklin D. Roosevelt,他的远亲Teady Roosevelt也曾是总统)拯救了美国.罗斯福总统做出最大的行为,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他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主要包括:1.加设社会性工程,在修建工程的同时给年轻人工作和信心.2.保护银行业,把中小银行组织起来,资金可以互相流通,让他们不至于破产.3.对垄断和寡头进行限制.加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调控地位.在Roosevelt总统的法案下,美国经济开始逐步复苏.虽然在未来的30年内都远远没有达到过1929年10月以前的水平,但是已经不至于完全死气沉沉.经济危机的正式结束是二战的开始.从此美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罗斯福新政给中央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权力.从美国建国以来,美国人就一直相信弱小的中央政府,从1787宪法我们可以看出,建国者是在极尽全力的限制政府权力的.而罗斯福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人对政府的态度,他们现在看到了一个强大的政府可以带来的利益和无政府管理的混乱.此后,美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改变.他们曾经是极力的保持中立,避免参与到任何国际争端.二战始于1938,而美国1942才参战,那还是因为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而在二战结束后,美国积极筹划了联合国,正式成为了"太平洋警察".不过这是二战相关,在此就不与讨论了.由此我们看出,美国1929经济危机的主要事后反思是加强中央集权.附带着改变了对外政策.大概就是这些...打的好累...................还要详细的话请详细再问.

1929金融危机为什么会波及全球

概括点,主要是因为当时国际金融体制的问题。金本位制造成各国货币都向黄金价格看齐,固定于一个兑换率。当危机到来,大家都想让自己的出口商品更便宜而使自己的货币肆意贬值,造成金融上的混乱。英国贬值了,别的国家不变,就意味着很大可能出现严重贸易逆差,在金本位制时期,因国际结算是用黄金表示,严重逆差即需要大量黄金去支付,造成黄金外流。而黄金作为硬货币在经济危机时期对一个国家尤其重要。于是,很多国家都开始让自己货币贬值。限制货币持有人以货币兑换黄金阻止外流。30年代金融危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2次世界大战。因为正常的国际贸易结算已经因这次金融危机而瓦解,更直接获取所需商品的途径则是通过武装掠夺殖民地,剥削原材料生产地取代原先的贸易。其中最典型的国家即2战时的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在2战之前都是缺乏原材料的国家。当2战结束后,为了稳定国际贸易结算体系和金融体系,以美国为首,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建立以美元为标准的新体系直至70年代被布鲁顿森林条约取代。

谁能详细概括一下1929年的金融危机的情况!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在1929年11月,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后,西方银行家、企业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并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少人认为这只是心理恐慌造成的,股票市场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美国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一再宣称,股票市场的毛病不久将会治愈,重新走上轨道。但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资本主义周期性的危机不可避免”。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正是这样一场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随着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 西方其它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资金流入和向美国的商品输出。这些国家一旦失去美国的资金和市场,也就随之被卷入了经济危机。接着,西方工业国又把经济危机扩散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工、农、商业旷日持久的危机,终于导致了金融大混乱。奥地利最大的银行——奥地利信贷银行因无法收回对本国和东欧各国企业的贷款,1931年5月宣告破产。这马上在德国引发银行存户挤兑存款风潮,国民银行等大银行因而倒闭。英国也出现了纷纷向银行提取黄金的风潮,7月中旬至10月外流黄金价值2亿英镑。9月下旬,英国宣布废除金本位制,英格兰银行停止兑付黄金。接着,其它一些国家也废除金本位制,西方的货币制度开始崩溃。 欧洲的金融风潮波及美国,储户纷纷向银行提款。1933年初,18000多家银行共吸收存款410亿美元,而库存现金还不到60亿美元,根本无法应付储户提款。到3月初倒闭银行6000多家,美国公众人心惶惶。 西方各国为了摆脱危机,尽量把危机后果转嫁给本国人民和亚非拉人民。在拉丁美洲,从美国进口的农业机械和汽车的价格下降10—15%,而出口的可可豆和咖啡的价格却下降了50—70%。即使如此,仍有堆积如山的农产品卖不出去。 西方各国同时又极力把祸火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倾销战。从英国废除金本位制,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日本甚至让日元贬值近4O%,借以大幅度降低棉纺织品等出口价格,向世界各地大肆倾销。 1932年7~8月,英国和英联邦各自治领政府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英帝国经济会议,在会上签署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英国同意自治领商品免税输入,各自治领也降低或免收英国货关税。英国的行动加剧了经济集团化趋向。 英、美、法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分别形成了英镑、美元和金本位集团。日本力图通过侵略战争,扩大日元集团。德意也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高筑经济壁垒和经济集团化妨害了经济交往,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 危机持续的时间过去一般是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左右,而这次危机却长达四年。危机以后,进入了萧条时期,此后的两三年内,经济只有少数活跃和回升,没有出现复苏和繁荣。1937年便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 --------------------------------- 发生在1929年10月的华尔街大崩盘或许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投机者大量蜂拥进股市追求快速、大量的利润,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O万股。随着投资者大把将钱撒进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向股市。欧洲的资金也洪水般涌进美国,银行总共贷款约8O亿元供给证券商用以在纽约股票市场进行交易。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之后不久,曾试图通过拒绝借款给那些资助投机的银行来控制股市,但股价仍不断猛涨,到1929年9月3日到达历史最高点。当天一天的成交量便超过800万股。 同月,股市价格首次开始下挫,但专家和政府的声明却向公众保证,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他们大错特错了。在10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随着股市以平均每天18点的速度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由于投机者们蜂拥着争取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仅10月24日一天,便发生了1200万笔交易,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但这仅仅是暂时的拖延。股价不久便又开始了无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但这仅仅是大萧条的第一轮可怕打击。 过去,美国也曾经历过股市恐慌与金融萧条,但没有一次像这一次一样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概括点,主要是因为当时国际金融体制的问题。金本位制造成各国货币都向黄金价格看齐,固定于一个兑换率。当危机到来,大家都想让自己的出口商品更便宜而使自己的货币肆意贬值,造成金融上的混乱。英国贬值了,别的国家不变,就意味着很大可能出现严重贸易逆差,在金本位制时期,因国际结算是用黄金表示,严重逆差即需要大量黄金去支付,造成黄金外流。而黄金作为硬货币在经济危机时期对一个国家尤其重要。于是,很多国家都开始让自己货币贬值。限制货币持有人以货币兑换黄金阻止外流。 30年代金融危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2次世界大战。因为正常的国际贸易结算已经因这次金融危机而瓦解,更直接获取所需商品的途径则是通过武装掠夺殖民地,剥削原材料生产地取代原先的贸易。其中最典型的国家即2战时的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在2战之前都是缺乏原材料的国家。 当2战结束后,为了稳定国际贸易结算体系和金融体系,以美国为首,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建立以美元为标准的新体系直至70年代被布鲁顿森林条约取代。

上次世界金融危机是哪年?

以下纯手打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在1929年11月,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后,西方银行家、企业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并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少人认为这只是心理恐慌造成的,股票市场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美国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一再宣称,股票市场的毛病不久将会治愈,重新走上轨道。但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资本主义周期性的危机不可避免”。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正是这样一场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随着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 西方其它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资金流入和向美国的商品输出。这些国家一旦失去美国的资金和市场,也就随之被卷入了经济危机。接着,西方工业国又把经济危机扩散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工、农、商业旷日持久的危机,终于导致了金融大混乱。奥地利最大的银行——奥地利信贷银行因无法收回对本国和东欧各国企业的贷款,1931年5月宣告破产。这马上在德国引发银行存户挤兑存款风潮,国民银行等大银行因而倒闭。英国也出现了纷纷向银行提取黄金的风潮,7月中旬至10月外流黄金价值2亿英镑。9月下旬,英国宣布废除金本位制,英格兰银行停止兑付黄金。接着,其它一些国家也废除金本位制,西方的货币制度开始崩溃。 欧洲的金融风潮波及美国,储户纷纷向银行提款。1933年初,18000多家银行共吸收存款410亿美元,而库存现金还不到60亿美元,根本无法应付储户提款。到3月初倒闭银行6000多家,美国公众人心惶惶。 西方各国为了摆脱危机,尽量把危机后果转嫁给本国人民和亚非拉人民。在拉丁美洲,从美国进口的农业机械和汽车的价格下降10—15%,而出口的可可豆和咖啡的价格却下降了50—70%。即使如此,仍有堆积如山的农产品卖不出去。 西方各国同时又极力把祸火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倾销战。从英国废除金本位制,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日本甚至让日元贬值近4O%,借以大幅度降低棉纺织品等出口价格,向世界各地大肆倾销。 1932年7~8月,英国和英联邦各自治领政府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英帝国经济会议,在会上签署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英国同意自治领商品免税输入,各自治领也降低或免收英国货关税。英国的行动加剧了经济集团化趋向。 英、美、法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分别形成了英镑、美元和金本位集团。日本力图通过侵略战争,扩大日元集团。德意也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高筑经济壁垒和经济集团化妨害了经济交往,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 危机持续的时间过去一般是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左右,而这次危机却长达四年。危机以后,进入了萧条时期,此后的两三年内,经济只有少数活跃和回升,没有出现复苏和繁荣。1937年便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 --------------------------------- 发生在1929年10月的华尔街大崩盘或许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投机者大量蜂拥进股市追求快速、大量的利润,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O万股。随着投资者大把将钱撒进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向股市。欧洲的资金也洪水般涌进美国,银行总共贷款约8O亿元供给证券商用以在纽约股票市场进行交易。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之后不久,曾试图通过拒绝借款给那些资助投机的银行来控制股市,但股价仍不断猛涨,到1929年9月3日到达历史最高点。当天一天的成交量便超过800万股。 同月,股市价格首次开始下挫,但专家和政府的声明却向公众保证,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他们大错特错了。在10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随着股市以平均每天18点的速度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由于投机者们蜂拥着争取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仅10月24日一天,便发生了1200万笔交易,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但这仅仅是暂时的拖延。股价不久便又开始了无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但这仅仅是大萧条的第一轮可怕打击。 过去,美国也曾经历过股市恐慌与金融萧条,但没有一次像这一次一样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 ps:其实这次的金融危机是可以和1929年媲美的金融危机,全球各大银行保守估计这次危机最早也要到2010年上半年结束。而且这次的金融危机和1929年的金融危机都改变了现有的金融规则,1929年以后资本世界摒弃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开始了凯恩斯主义时代!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将会摈弃8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货币经济体系,而会发展成什么样我们要拭目以待了!!!!

关于金融危机~~

简论2008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包括经济总量的不对称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对称。而为什么会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对称,是早期马克思已经得出的结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主观上,资本主义追求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并越来越将实物经济资本化。而实物经济及实物经济增加有限,但资本主义欲望无限,虽然在当今已经做了自我控制,但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不变。当资本主义为了追求资本效益最大化而失控时,就产生了虚拟经济总量大于实物经济总量的结果。当这个结果不断增加以至于虚拟经济支撑不起实物经济时,经济危机就显现了。此外,由于资本主义追求效益最大化,而过渡将资本转移到高利润行业时,造成了低利润行业的资本匮乏,最终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结构的失衡,这也能产生经济波动。 2,从客观上,生产要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各要素比例也将随之调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其他生产要素增长较小或负增长时(比如石油能源),资金的功能将弱化。这样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衰弱。长期以来,资本是强势的,这基于原料和能源的充足,以及劳动力的过剩。资本处于卖方市场,其他要素处于买方市场。随着资本的不断增加,并且这种增加大于其他要素需求时,强势的资本就衰弱了。 2008年,由于前一周期的积累使得危机加剧显现,同时,生产要素尤其是原料和能源近几年发生较大的相对变量所致。 2008经济危机 (2008-10-13 19:14:02) 这个秋天比往年更萧条 ——2008经济危机 你来自耶鲁,我来自哈佛 工作在华尔街或光谷 冬眠的熊醒来嘶吼 人们惊恐地抛出手中的所有 酒吧里挤满了失业的朋友 我们还是上街走走 到了政府门口,我打开烟盒 点燃一支纽约1929 泪水,无济于事的落下 溅成,千瓣的玛格丽特 那破碎的每一片都在询问: 一定会来到的明天, 会不会更好?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2008年10月20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10月20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2008年10月9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2008年10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2008经济危机寒风来袭 家居业2009年市场尚待观望 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喧嚣的2008年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人们都在企盼2009年能有个新开始。 然而,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寒风来袭,家居界人士对2009年的预期都略有保留,普遍表示政策的利好需要一段调整期方能出效果。相对07年对08年的“一片看好”预期,今年对09年的预测已经由“尚待观望”所取代。 忠信地产副总经理张宇沛先生预测,这股低迷,将持续到09年底。张总的预测对家居业似乎不是一个好消息。佛山市检验检疫局陶瓷科科长梁柏清也认为,更艰难的还在后头:“我个人觉得冬天还没有到,只能说是秋天。这次危机影响相当大,更加严寒的时候还会有。” "真正的冬天马上要到来。有些订单的客户都延缓交货期,我们探讨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更加严峻。"百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蒲鼎新也表示明年的情况存在更多潜在隐患。 记者在采访时还了解到,由于09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位于珠海的世邦家居世界,本来也有进驻广州开店的打算,但是受到金融风暴冲击,亦唯有暂时放缓扩张的步伐。 业界表示加速竞争并非坏事 对于08年的不测风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金融危机的来袭是突然而强烈,但并非空穴来风,市场调整是必然的。“市场不会一直都好的,基本三年就是一个调整期。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太热,现在出现缓冲很正常,不要看得太悲观。”业内人士表示。 面对市场形势有很大变化的时候,企业普遍采取两种方法。一个是守势,一个是攻势。经过08的寒风突袭,对于被称为真正冬天的09年,大多企业都已经有了充分准备。 危机的来临,激发了家居业对09年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规划。 对于企业而言,09年是储备期,也是爆发期。部分优秀企业,采取逆市而上,乘机吸入以扩大地盘,等危机过后行情转暖,已经远远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除了设计,服务也是企业在09年与市场抗衡的一大武器。 星艺的"10年"装修售后服务保修在业界一直享有盛誉。“我们的装修售后服务保修10年,这个承诺不是一般企业能承诺起的。”星艺董事长罗照球表示,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保持一贯的服务承诺,才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 后记:在风云变幻更加莫测的09年,业界已经有所预测和准备,不再是08年一场风暴所致的束手无策。09年,是"真正的冬天",还是"韬光养晦年"?一切,家居业都似乎已经准备就绪,结果如何,还看09年的揭晓! 我前几天写的论文 你挑点抄下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