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字母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为: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营业收入。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是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
变动成本率如何计算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 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是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 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产品的变动成本率高,则边际贡献率低,创利能力小;反之,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低,则边际贡献率高,创利能力高。
变动成本率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率计算公式:=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变动成本率的知识扩展: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变动成本率是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产品的变动成本率高,则边际贡献率低,创利能力小;反之,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低,则边际贡献率高,创利能力高。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率等于变动成本除销售收入乘100%等于(单位变动成本乘销售量)除(单价乘销售量)乘100%等于单位变动成本除单价乘100%。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指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产品的变动成本率高,则边际贡献率低,创利能力小;反之,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低,则边际贡献率高,创利能力高。变动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由于销售收入被分为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两部分,前者是产品自身的耗费,后者是给企业的贡献,两者百分率之和应当为1。
求单位变动成本计算公式
求单位变动成本计算公式介绍如下:单位变动成本=单价-[(总收入-总支出+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单价-[(目标利润+固定成本)/销售量]目标利润=总收入-总支出=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是指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变动成本平均分摊额,即总变动成本与销量之比。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变动成本率计算公式:1、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2、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3、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单位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是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财务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在财务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一般是看该成本项目是否随产销量的变化而变化。若随着产销量变化而逐步增大的成本项目,则是变动成本,不随产销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项目,则为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率怎么计算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是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产品的变动成本率高,则边际贡献率低,创利能力小;反之,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低,则边际贡献率高,创利能力高。
财务管理变动成本率计算公式
财务管理变动成本率计算公式为: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是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产品的变动成本率高,则边际贡献率低,创利能力小;反之,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低,则边际贡献率高,创利能力高。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与变动成本率该如何计算?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平均占用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机会成本率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东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主要有: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福利、社保;电力、燃料,等。各企业可根据自己生产工艺、产品特点等具体确定,以符合企业的成本实际。扩展资料: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要求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资料,以作为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的依据,传统的全部成本核算法无法适应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经济。第二世界大战后,对会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变动成本法开始在西方企业诞生,时至今日,普及地应用于西方企业的内部管理。变动成本法是将一定时期所发生的成本按照其成本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其中变动成本又分为变动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和变动非生产成本,而将变动非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在变动成本法下,只是将变动生产成本在已售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别负担。因此变动成本法下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估价必然低于全部成本法下的存货估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动成本法
成本变动率怎么计算
成本变动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是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的关系: 由于销售收入被分为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两部分,前者是产品自身的耗费,后者是给企业的贡献,两者百分率之和应当为1。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产品的变动成本率高,则边际贡献率低,创利能力小;反之,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低,则边际贡献率高,创利能力高。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是: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比如销售收入100万,变动成本75万,那么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75万/100万*100%=75%。
请问变动成本率怎么计算?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60%,所以变动成本总额=1800万 经营杠杆系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3000-1800)/(3000-1800-400)=1.5 财务杠杆系数不会轻易变更经营杠杆系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50-50*60%)/(50-10-50*60%)=2 财务杠杆系数=ebit/(ebit-i)=10/(10-40*50%*10%)=1.25 复合杠杆系数=2*1.25=2.5一,某公司目前每年销售额为7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总额为18万元(不包括利息),所得税税率为40%,总资本为50万元,其中普通股资本为30万元(普通股3万股,每股面值为10元),债务资本20万元(年利率为10%)。该公司在目前总资本50万元的条件下,每年销售额可达72万元,为实现每股盈余增加70%的目标,公司考虑增资扩大经营,拟追加筹资20万元。其筹资方式有两种:全部发行普通股,增发2万股,每股面值10元。全部筹借长期借款,借款年利率为20%,公司增资后,其销售额最高可达100万元。计算公司目前的总杠杆系数。计算目前每股盈余增加70%时的销售额。计算增资后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时的销售收入。确定公司应选择何种筹资方案。增资后实现每股盈余增加70%时应实现的销售额。二,某企业每年销售额为80万元,变动成本率60%,固定成本20万元,总资金额100万元,其中普通股资金为40万元(发行普通股4万股,每股面值10元),股票筹资费4%,预计股利率15%,预计股利增长率1.5%。发行债券25万元,年利率10%,手续费率2%。长期借款15万元,年利率8%,约束性余额8%。留存收益20万元。公司所得税率40%。 如公司要追加筹资30万元,有两种方案:一是发行3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0元。二是发行30万元长期债券,年利率为13%,追加筹资后公司销售预计可达110万元。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为: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也叫做补偿率,是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可以区分为两大类: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这种成本只要生产就必然会发生,若不生产,其技术变动成本便为零。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以改变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的特点是其单位变动成本的发生额可由企业最高管理层决定。变动成本计算公式1、产品变动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视同期间成本全额计入当期损益。在变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通常采用贡献式利润表。该表一般应包括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润等项目。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是: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是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变动成本率作用:产品定价企业可以通过计算变动成本率,从而制定合理的售价,以保证产品盈利;成本控制企业可以通过计算变动成本率,从而控制生产成本,实现成本小化。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是: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变动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的关系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由于销售收入被分为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两部分,前者是产品自身的耗费,后者是给企业的贡献,两者百分率之和应当为1。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解析:边际贡献率就是贡献毛益率,,是指边际贡献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可变成本率是指可变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建立了可变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的关系式:可变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可变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是互补的。可变成本率越高,边际贡献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可变成本率越低,边际贡献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主要财务指标有哪些?他们是怎么计算的?他们的正常比例应该是多少?求大神帮助
财务指标是根据财务报表有关数据计算出来的,用以衡量和评价企业近期和远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收益能力的经济指标。对财务指标进行查证,一般要将被查期间的财务 指标,同近几期被查单位或同行业同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波动大的指标要重点查证。 一、短期偿债能力的查证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来说,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说明企业流动资金周转能力越强,其经营处境也越好。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很多,实务中常用的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表示企业用其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综合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上式中的流动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项目,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流动负债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福利费、应缴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等。 一般认为,这一比率以2:1比较适当。因为假定企业面临偿还全部流动负债的情况,它能用其中一半的流动资产偿还债务,还有另一半流动资产可用于继续生产而不致影响持 续经营。而如果这一比率较低,则意味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强,因为企业不可能用大部分甚至全部流动资产偿还短期债务,否则就无法持续经营。而如果这一比率过高,说明企业可能不善举债经营,经营者过于保守。从查证人员的角度看,流动比率高要比流动比率低查证风险小。 流动比率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它也有局限性。一是不同的行业资金运转的周期不同,资金周转的速度也不同。一般来说,资金运转周期越短,流动比率就越低。因此,查证人员分析流动比率时,应结合不同的行业特点进行评价。二是不同的行业或企业流动资金的构成不同,有的存货多,有的存货少;有的存货周转快,有的存货周转慢,甚至有积压。因此,查证人员在分析流动比率时,还应分析速动比率。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速动资产是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各项可以迅速变现、用以偿付流动负债的流动资产。在流动资产中,存货变现能力较差,在有冷背残次品时更甚;待摊费用是应由以后年度承担的支出,更无变现能力,因此,这两项不包括在速动资产之内。由此可见,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表明一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保持在1:1以上,即速动资产至少与 流动负债相等,才具有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财务状况较好,企业才有足够的财务能力在短期内偿还债权人的短期债务。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必须变卖部分存货才能偿付短期债务,而这很可能导致存货变卖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速动比率是假定企业一旦面临财务危机或办理清算时,在存货和待摊费用难以或无法立即变现的情况下,企业以速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所以,这一比率在反映企业应付财务危机能力时比较有用。此外,在评价速动比率时,同流动比率一样,也要结合考虑行业的性质、企业特点和速动资产的构成等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在查证中,查证人员可以运用这一指标分析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困境,以确定可接受的查证风险。 3.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回应收账款的能力,它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全年平均余额的比率关系。这一指标说明年度内应收账款转 为现金的能力,体现了应收账款的有效性和周转速度。应收账款的有效性表示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时,是否会发生账款的损失;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表示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的速 度。它们都能说明用应收账款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越有效(坏账损失越少),偿债能力就越强。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全年平均余额 上式中,分子为赊销净额,不包括现销。因此,在计算这一指标时,查证人员应分析有关资料,确定赊销净额,而不能用销售收入净额代替赊销净额,否则就不能正确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但在搜集不到有关赊销资料,或在与其他企业用销售收入净额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作比较时,也可用销售收入净额,即用赊销和现销的总数来计算。 分母为因赊销引起的应收账款,要用平均余额计算。平均余额可以月、季或年末余额计算。应收票据一般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很小,且可随时贴现,因此可不列入分母;但如果要计算全部应收款项周转率,则要列入分母。 应收账款周转率说明的是应收账款在一年内可以周转几次。一般来说,周转的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回收的能力越强;反之,说明应收账款回收的能力越差,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还可以把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转换成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应收账款平均账龄。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0÷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或平均账龄越短,说明应收账款占用的营运资金越少,变现速度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在查证时,查证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以确定企业是否有资金被大量占用,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如果发现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前期相比有较大的变动,应注意是否有人为虚增销售额的情况。 4.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关系。它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并检查企业推销商品、经营业绩和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全年平均余额 上式中,销售成本是指一年中销售的产品全部成本,可从损益表中取得。存货全年平均余额计算方法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相似,但在季节性很强的企业,以每月存货平均余额计算较好。 一般而言,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存货使用效率高,存货积压的风险低,变现能力也强。但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经营方式,存货周转率也会不一致。一般商业企业比工业企业存货周转率高,手工作业企业比机械加工企业存货周转率高。因此,这一指标只有同本行业或本企业不同时期相比才具有意义。 存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存货周转的次数,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存货周转的时间,还可把这一指标转换成存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说明存货占用营运资金的天数越少,经营效益越高。 在查证时,通过分析存货周转率,可以看出存货在销售及生产经营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查证人员还可以将存货周转率再分解成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和产成品周转率,从而进一步分析哪些存货可能存在问题,确定进一步查证的方向。 二、长期偿债能力的查证 长期偿债能力说明企业偿付长期债务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出长期经营的能力。在查证时,常用的分析指标有负债比率、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比率、获取利息倍数等。 1.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也称资产负债率或举债经营比率,是指企业负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关系,即企业负债总数占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说明企业对所举的债务予以偿还的保证程度。负债比率高,说明债务比重高,企业用其资产偿还债务的保证程度低;负债比率低,说明债务比重低,企业用其资产偿还债务的保证程度高。其计算公式如下: 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不同的主体,对企业应保持多高的负债比率有不同的看法。企业一般期望负债比率高些,而债权人则希望负债比率低些。一般认为,负债比率为0.5,即当负债占总资产50%时比较适当。过高,说明负债过多,或所有者投入的资金较少,企业偿债能力较差;过低,则说明企业经营者不善举债经营,经济效益不会明显提高。 在查证时,查证人员通过对负债比率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全部的负债程度。如果负债比率过高,则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应特别予以注意。 2.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比率 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比率,是指固定资产净额与长期负债之间的比率关系;它说明企业潜在的举债能力,特别是需要用固定资产作抵押借人长期借款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 下: 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比率=固定资产净额/长期负债总额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比率以大于1较好,这说明企业有足够的固定资产作担保借人长期借款。这一比率越大,也说明企业未能充分利用银行借款,或企业获利能力较差,无力或难以取得银行借款。 查证人员分析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比率,可以从中看出企业目前和长远的经营能力,评价企业现在和今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获取利息倍数 获取利息倍数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获得的可供支付利息的利润与所支付的利息费用之间的比率关系,它反映企业用获得的利润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获取利息倍数=(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上式分子中的利润,可以用税前利润,也可以用税后利润。不过一旦确定,不能随便变动,以保持指标的可比性。一般来说,获取利息倍数越高,说明企业有足够的利润偿还债务,偿债能力也越强。但获取利息倍数过高,也可能表明企业借入的款项过少,企业不敢或无力借入银行借款,也不是一种好现象。获取利息倍数过低,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较差,或企业因借入过多的借款而债台高筑,偿债能力很差。 查证人员分析获取利息倍数,可以从中看出企业目前的获利能力及今后的偿债能力,以判断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困境。 上述几个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都有不足之处,即仅限于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关系,而未涉及与偿还债务、支付利息密切相关的获利能力。因此,查证过程中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同时,还应分析其获利能力。 三、获利能力的查证 企业的主要经营目的,就是有效地运用其经济资源,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获利能力良好,不仅能满足投资人的愿望,保障债权人的利益,还是扩大经营规模、吸引更多潜在投资者、筹集新的资金来源的前提条件。因此,查证人员要充分注意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审查,结合前述各项指标,对企业目前和今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对获利能力进行审查,通常有毛利率、销售利润率、每股净利等指标。 1.毛利率 毛利率是指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其中销售毛利等于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这一指标反映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元销售额可以带来多少利润。 其计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l00% 一般来说,毛利率越高,经济效益也越好。但不同的企业毛利率高低不同,一般商业企业资金周转较快,其毛利率要比工业企业低一些。不过,对某一特定企业来说,在无特殊情况下,毛利率一般是相对稳定的。 在分析毛利率时,查证人员可以利用这一指标评价产品售价、销售税金、销售成本等因素对利润的影响,也可用以估计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的合理性。.如果本期的毛利率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应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进一步查明原因。 2.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税后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关系,它说明企业每取得一元销售收入可获得多少净收益。其计算公式如下:销售利润率=税后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该公式的分子也可用税后利润加上利息支出计算,因为利息支出实际上也是企业新创价值的一部分,这样便于企业前后期及与同行业进行比较。在查证中,为了便于计算,用上式即可。 销售利润率通常与毛利率结合在一起使用,用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指标变动可能存在的问题。因为销售利润率说明总的获利情况,其中还有不少非销售因素;而毛利率只说明与销售有关的获利情况,两者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分析。 3.每股净利 每股净利是指股份制企业税后利润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之间的比率关系,它表明普通股的盈利水平。该指标排除了外来资金的因素,更能看出企业的获利能力,也更能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净利=税后利润÷普通股平均股数 上式分母中的普通股平均股数是指按一个会计期间内的普通股平均计算的股票数量。如果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有变化时,要进行加权平均。加权平均后的普通股股数,可以根据会计期间内的时间比例,将新增加的股数加以折算。 该指标也可用于非股份制,企业,使用时把普通股平均股数改成资本金总额即可,但名称应改为资本金利润率,即:资本金利润率=税后利润÷资本金总额
评价资产管理能力的财务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
总共有五个指标反映资产管理能力: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经营周期=总资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
计算存货周转率可以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计算存货周转率可以以(A. 主营业务收入 B. 主营业务成本 )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有两种不同计价基础的计算方式。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二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收入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其计算公式为: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 毛利 / 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也可以用周转天数表示,计算公式为: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360/营业成本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
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周转天数计算公式为:360/周转次数。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民间非营利组织资金占用在存货的时间越短,存货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周转天数越低表明也起存货周转速度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反之,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存货储存过多,占用资金多,有积压现象。分析企业存货周转率的高低应结合同行业的存货平均水平和企业过去的存货周转情况进行判断。
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如何计算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年平均存货余额 (年平均存货余额=(年初存货余额+年末存货余额)/2)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年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同上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年平均资产余额 同上需要说明的是:1、有的资料上会用销售收入代替营业收入 2、为了简便计算,以及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用年末个账户余额代替年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是?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金额存货平均金额=(期初金额+期末金额)/2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360/{销售成本/【(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扩展资料:存货周转天数的意义:存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平均存货越少。但是,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所以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少越好。但是也不是说存货周转天数越多越好,因为存货过多会占用过多的资金,造成资源浪费。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企业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再减去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即得出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这一重要指标。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占用时间),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越好。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存货周转次数表示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平均周转多少次。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越好。存货周转分析指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可用来评价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还可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如果存货适销对路,变现能力强,则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反之,如果存货积压,变现能力差,则周转次数少,周转天数长。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多少合适 如何计算?
存货周转率多少合适呢,我们又该如何计算存货周转率才是最正确的呢,以下文章的内容分析了存货周转率多少合适的问题,帮助您更好的解决存货周转率。让存货周转率多少合适不再成为困扰公司和企业的难题。存货周转率一般多少比较正常?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存货周转率(inventoryturnoverratio)又叫做销售存货比率(saleSToinventoryratio)。 存货周转率公式: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 该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货物周转效率,资金使用效率。 一个公司为了销售连续性需要有一定的存货,但是存货太多,其现金应用效率不高。存货是流动资产的一部分,存货太高,速动比率可能下降,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下降。存货增加可能有不同原因,例如销售下降,存货积压;公司提高存货来保证销售增加时的需求。 存货周转率多少合适? 根据公司性质不同,存货周转率可以有很大区别。 存货周转率可作为同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也可用于同一公司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当发现存货周转率下降时,就要看公司年度报告,找出造成存货积压的原因。 用于查看存货情况的相关指标:存货销售比率(inventorytosalesratio)。 存货销售比率=存货/销售成本一般批发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多少合适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库存,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财务上的这种算法是在一定的假设基上计算出来的结算才是准确,这个假设就是企业每日的库存余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每日的库存余量相差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计算出的结果往往同实际有很大的差别,按照这个公式就没有办法计算存货周转率,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必须计算这个指标的话,我建议你这做:假如你的计算期间是一个月,你可以用日均存货余额来替代平均库存,日均存货余额等于当月每日的库存余额累加后除以当月天数。存货周转率正常范围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方式
存货周转率有两种不同计价基础的计算方式。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二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收入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其计算公式为: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 毛利 / 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也可以用周转天数表示,计算公式为: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365/营业成本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365/营业收入
如何计算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2.2*2/(1.2+1.6)=1.57 假设2003年某备件商销售的备件成本是2亿2千万,2003年初库存成本是1.2亿. 年末库存成本为1.6亿。存货周转率1.57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企业管理决策中被广泛地使用。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而且还被用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反映企业的绩效。 存货周转率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说明,通过存货周转率的计算与分析,可以测定企业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是反映企业购、产、销平衡效率的一种尺度。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资产变现能力越强,存货及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又名库存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一个季度的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应该如何计算呢?
①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②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主营业务成/存货平均金额)=360/{主营业务成/[(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扩展资料存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平均存货越少。但是,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所以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少越好。但是也不是说存货周转天数越多越好,因为存货过多会占用过多的资金,造成资源浪费。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企业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再减去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即得出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这一重要指标。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占用时间),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越好。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存货周转次数表示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平均周转多少次。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越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
计算公式: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金额存货平均金额=(期初金额+期末金额)/2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360/{销售成本/【(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扩展资料意义存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平均存货越少。但是,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所以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少越好。但是也不是说存货周转天数越多越好,因为存货过多会占用过多的资金,造成资源浪费。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企业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占用时间),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越好。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多少合适 如何计算?
存货周转率多少合适呢,我们又该如何计算存货周转率才是最正确的呢,以下文章的内容分析了存货周转率多少合适的问题,帮助您更好的解决存货周转率。让存货周转率多少合适不再成为困扰公司和企业的难题。存货周转率一般多少比较正常?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存货周转率(inventoryturnoverratio)又叫做销售存货比率(saleSToinventoryratio)。 存货周转率公式: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 该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货物周转效率,资金使用效率。 一个公司为了销售连续性需要有一定的存货,但是存货太多,其现金应用效率不高。存货是流动资产的一部分,存货太高,速动比率可能下降,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下降。存货增加可能有不同原因,例如销售下降,存货积压;公司提高存货来保证销售增加时的需求。 存货周转率多少合适? 根据公司性质不同,存货周转率可以有很大区别。 存货周转率可作为同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也可用于同一公司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当发现存货周转率下降时,就要看公司年度报告,找出造成存货积压的原因。 用于查看存货情况的相关指标:存货销售比率(inventorytosalesratio)。 存货销售比率=存货/销售成本一般批发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多少合适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库存,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财务上的这种算法是在一定的假设基上计算出来的结算才是准确,这个假设就是企业每日的库存余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每日的库存余量相差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计算出的结果往往同实际有很大的差别,按照这个公式就没有办法计算存货周转率,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必须计算这个指标的话,我建议你这做:假如你的计算期间是一个月,你可以用日均存货余额来替代平均库存,日均存货余额等于当月每日的库存余额累加后除以当月天数。存货周转率正常范围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即存货周转率次数)有两种不同计价基础的计算方式。1、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销货成本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2、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收入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扩展资料:特点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存货流动性的分析一般通过存货周转率来进行。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率。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经营顺利,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得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少。存货周转率的变动主要是“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金额变动引起,所以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当中可以通过存货周转率反映其与“计价和分摊”有关的认定。
存货周转次数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次数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周转次数 =销货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销货成本=期初商品盘存+本期进货-进货退出-进货折让-进货费用-期末商品盘存平均存货 = (期初存货额+期未存货额)/2存货周转天数(天)=365/存货周转次数库存周转次数(Inventory Turnover):用来反映一年中库存流动的速度。所谓与销货有关的直接费用,不仅是指业务人员的支出,甚至各种风险成本,财务成本都应合理计入销货成本,有些企业为完整表达这些成本,常采用利润中心的损益表,让真实的成本与利润合理呈现。提高存货周转率的方法:1、减少库存通过与供应商保持稳定的关系,将库存移至供应商处存放,需要时实时采购等方式,减少库存。2、加大销售与生产力度加大销售与生产力度,使销售数量大幅增加,从而提高库存周转率3、生产适销产品淘汰技术落后产品,针对市场状况及时调整库存结构。4、清理滞销产品对于滞销产品,存放在仓库日期久的,可以采取打折销售等方式,及时处理。对于变质毁损存货,要及时清理。
存货周转率怎样计算??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存货平均金额=(期初金额+期末金额)/2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360/{销售成本/【(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具体转换可参考例二。存货周转次数也称存货周转率。 甲公司2007年度产品销售成本为200万元,期初存货为50万元,期末存货为30万元。则:存货平均金额=(50万元+30万元)/2=40万元存货周转率=200万元/40万元=5次存货周转天数=360天/5次=72天 乙公司2008年6月的销售成本为80万元,存货期初额为150万元,6月当期存货130万元。则:存货平均余额=(150万元+130万元)/2=140万元存货周转次数=80万元/140万元=0.5714次存货周转天数=30天(因为只有6月只是1个月,计算时按30天/月计算)/0.5714次=52.5天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变现能力越差。库存的管理应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关乎企业资金链的运作。
如何计算存货的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存货平均金额=(期初金额+期末金额)/2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360/{销售成本/【(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具体转换可参考例二。存货周转次数也称存货周转率。 甲公司2007年度产品销售成本为200万元,期初存货为50万元,期末存货为30万元。则:存货平均金额=(50万元+30万元)/2=40万元存货周转率=200万元/40万元=5次存货周转天数=360天/5次=72天 乙公司2008年6月的销售成本为80万元,存货期初额为150万元,6月当期存货130万元。则:存货平均余额=(150万元+130万元)/2=140万元存货周转次数=80万元/140万元=0.5714次存货周转天数=30天(因为只有6月只是1个月,计算时按30天/月计算)/0.5714次=52.5天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变现能力越差。库存的管理应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关乎企业资金链的运作。
存货周转次数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次数计算公式: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在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销货成本数额增多,产品销售的数量增长,企业的销售能力加强。反之,则销售能力不强。企业要扩大产品销售数量,增强销售能力,就必须在原材料购进,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品的销售,现金的收回等方面做到协调和衔接。因此,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能力,而且能用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有关方面运用和管理存货的工作水平。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即存货周转率次数)有两种不同计价基础的计算方式。1、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销货成本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2、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收入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扩展资料:特点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存货流动性的分析一般通过存货周转率来进行。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率。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经营顺利,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得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少。存货周转率的变动主要是“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金额变动引起,所以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当中可以通过存货周转率反映其与“计价和分摊”有关的认定。
存货周转次数的计算
这个公式是存货周转天数,公式正确,含义:按精确程度的不同,可以变换平均销售成本来进行计算。推导过程: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一般都是计算一年的数据。那么存货平均余额=(年初存货余额+年末存货余额)/2。存货周转率(天数)=360/次数。扩展资料:周转率:在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销货成本数额增多,产品销售的数量增长,企业的销售能力加强。反之,则销售能力不强。企业要扩大产品销售数量,增强销售能力,就必须在原材料购进,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品的销售,现金的收回等方面做到协调和衔接。因此,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能力,而且能用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有关方面运用和管理存货的工作水平。存货周转宰还可以衡量存货的储存是否适当,是否能保证生产不间断地进行和产品有秩序的销售。存货既不能储存过少,造成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又不能储存过多形成呆滞、积压。存货周转率也反映存贷结构合理与质量合格的状况。因为只有结构合理,才能保证生产和销售任务正常、顺利地进行只有质量合格,才能有效地流动,从而达到存货周转率提高的目的。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达到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货的质量和流动性对企业的流动比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的这些重要作用,使其成为综合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比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转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的计算
这个公式是存货周转天数,公式正确,含义:按精确程度的不同,可以变换平均销售成本来进行计算。推导过程: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一般都是计算一年的数据。那么存货平均余额=(年初存货余额+年末存货余额)/2。存货周转率(天数)=360/次数。扩展资料:周转率:在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销货成本数额增多,产品销售的数量增长,企业的销售能力加强。反之,则销售能力不强。企业要扩大产品销售数量,增强销售能力,就必须在原材料购进,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品的销售,现金的收回等方面做到协调和衔接。因此,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能力,而且能用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有关方面运用和管理存货的工作水平。存货周转宰还可以衡量存货的储存是否适当,是否能保证生产不间断地进行和产品有秩序的销售。存货既不能储存过少,造成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又不能储存过多形成呆滞、积压。存货周转率也反映存贷结构合理与质量合格的状况。因为只有结构合理,才能保证生产和销售任务正常、顺利地进行只有质量合格,才能有效地流动,从而达到存货周转率提高的目的。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达到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货的质量和流动性对企业的流动比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的这些重要作用,使其成为综合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比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转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周转次数
如果平均存货余额为0,存货周转率怎么计算
存货周转率指标反映的是资金占用情况,存货余额为0,说明没有存货资金占用,当然也就不用计算了。存货周转率分析:1.商品库存周转率,销售总额和库存平均价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2.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变现能力越差。库存周转率等于销售的物料成本除以平均库存。在这里,销售的物料成本是指公司完成的最终产品销售所包含的物料的总成本,而平均库存则是指所有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以及所有在售的呆滞物料的平均库存。这里的平均库存通常是指各个财务周期期末各个点的库存的平均值。有些公司取每个财务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有的是取每个月底的库存平均值。3.库存周转率考核的目的在于从财务的角度计划预测整个公司的现金流,从而考核整个公司的需求与供应链运作水平。很简单的算法,如某制造公司在2003年一季度的销售物料成本为200万元,其季度初的库存价值为30万元,该季度底的库存价值为50万元,那么其库存周转率为200/[(30+50)/2]=5次。相当于该企业用平均40万的现金在一个季度里面周转了5次,赚了5次利润。照此计算,如果每季度平均销售物料成本不变,每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也不变,那么该企业的年库存周转率就变为200*4/40=20次。就相当于该企业一年用40万的现金赚了20次利润。扩展内容:存货周转率注意问题(1)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看分析的目的。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断短期偿债能力,应采用销售收入。如果分析目的是评估存货管理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比如,减少存货量,可以缩短周转天数,但可能会对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3)应注意应付款项、存货和应收账款(或销售)之间的关系。(4)应关注构成存货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在产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正常的情况下,各类存货之间存在某种比例关系,如果某一类的比重发生明显的大幅度变化,可能就暗示存在某种问题。比如,产成品大量增加,其他项目减少,很可能销售不畅,放慢了生产节奏,此时,总的存货余额可能并没有显著变化,甚至尚未引起存货周转率的显著变化。
计算存货周转率及周转天数
1、存货周转率=售出的产品总成本/存货的平均金额2、周转天数=统计的总天数/存货周转率(如果是算年存货周转:那“统计的总天数”就=365天)。3、存货的平均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4、存货周转率的单位是次。拓展资料一、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00%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二、存货周转率的正常范围不存在绝对数值的范围,要视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而定。与同行业或与本企业最好值相比较找差距,为达到库存周转率最好水平,应通过对职能部门的考核才能实现。一般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存货周转率是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企业管理决策中被广泛地使用。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而且还被用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反映企业的绩效。
库存周转天数怎么计算公式
库存周转天数计算公式:公式库存(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x360)/产品销售成本计算。库存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产品入库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零库存/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民间非营利组织资金占用的存货越短,存货/成品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通俗地讲就是,你的库存(一般教材都是指平均库存,就是年初库存加年未库存-2)在多少天能卖完。例如:假设年初库存100件,经营了一年后,年末库存剩120件,那你今年的平均库存就是100+12-2=110件,那么这110件如果要卖的话多少天能卖完,这就是库存的周转天数。假设一年卖3600件,那么一天就能卖3600件-360天=10件/天,平均库存110件-10件/天=11天,就是库存的周转天数就是11天。存货周转天数(Days sales of inventory)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通过企业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得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存货占用资金时间越短,存货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一个季度的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应该如何计算呢
①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②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主营业务成/存货平均金额)=360/{主营业务成/[(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扩展资料存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平均存货越少。但是,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所以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少越好。但是也不是说存货周转天数越多越好,因为存货过多会占用过多的资金,造成资源浪费。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企业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再减去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即得出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这一重要指标。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占用时间),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越好。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存货周转次数表示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平均周转多少次。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越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怎么计算?
问题一: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总额 公司期初存货110万元,期末存货150万元,全年销售收入600万元,销售成本390万元 存货周转率=390/(110+150)/2=390/130=3 表示1年内存货可周转3次,也就是说企业的存货平均每4个月周转一次 周转次数多说明企业销路好 问题二: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 库存周转次数即库存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存货余额 平均存货余额=(期初+期末)/2=(3.5+2)/2=2.75(万元) 那么,库存周转率=8.5/2.75=3.1 库存周转天数=360/3.1=116.1 问题三:存货周转率的计算方式 存货周转率有两种不同计价基础的计算方式。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二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收入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其计算公式为: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 毛利 / 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也可以用周转天数表示,计算公式为: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365/营业成本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365/营业收入 问题四:年度存货周转率怎么算 库存周转率即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例如:甲公司2007年度产品销售成本为200万元,期初存货为50万元,期末存货为30万元,该公司存货周转率为: 存货周转率=200/[(50+30)/2]=5(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5=72(天)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变现能力越差。 问题五:存货周转率公式怎样理解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1、为什么是营业成本除以平均存货,而不是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跟存货价值直接相关,想想成本结转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注意: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断短期偿债能力,应采用销售收入。如果分析目的是评估存货管理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 2、为什么营业成本可以除以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率是用于计算企业【一段时间】的存货运营效率,不宜采用【时点数】。所以采用了这种折中的方法,就是计算平均存货。 3、为什么营业成本除以平均存货后算出来的是周转次数? 营业成本是这段时间内的总成本,就是消耗的总存货量。总量除以平均量得到次数。 比如营业成本为100万,但是现在平均存货量为20万,那么以这样的存量,买5批(100/20)才能实现。这就是所谓的周转次数。 问题六:库存周转率如何计算 库存周转率即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例如:甲公司2007年度产品销售成本为200万元,期初存货为50万元,期末存货为30万元,该公司存货周转率为: 存货周转率=200/[(50+30)/2]=5(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5=72(天) 问题七:如何进行存货周转率分析? 网上摘下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 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 速度, 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 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加强企业的存货管理。 存货周转率低说明 企业存货管理不良,存货的流动性弱以及存货资金占用量不合理,存货的利用效率较低等。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 它影响到企业的 短期偿债能力 , 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 存货周转速度越快, 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 动性越强, 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因此, 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 变现能力。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次数) = 营业成本/ 存货平均余额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次数) = 营业收入 / 存货平均余额 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看分 析的目的。 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断短期偿债能力, 应采用销售收入。 如果分析目的 是评估存货管理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 库存周转率考核的目的在于从财务的角度计划预测整个公司的现金流, 从而 考核整个公司的需求与供应链运作水平。 例如制造商, 它的利益是由资金→原材料→产品→销售→资金的循环活动中产生的, 如 果这种循环很快也 就是周转快时,在同额资金下的利益率也就高。因此,周转的速度代表 了企业利益的测定值,被称为“库存周转率” 如某制造公司在 2003 年一季度的销售物料成本为 200 万元, 其季度初的库存价值为 30 万元,该季度底的库存价值为 50 万元,那么其库存周转率为 200/[ ( 30+50 ) / 2]=5 次。相当 于该企业用平均 40 万的现金在一个季度里面周转了 5 次,赚了 5 次利润。照此计算,如果 每季度平均销售物料成本不变, 每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也不变, 那么该企业的年库存周转率 就变为 200*4 / 40=20 次。就相当于该企业一年用 40 万的现金赚了 20 次利润 一、存货周转率低反映出的问题 (一)存货的储量不合理,资金占用过大 因库存量大, 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 使得公司存货储备占用流动资金的额度明显高于 其他的公司,无形中会挤压大量资金,这会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存货管理不规范 存货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 不断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有 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企业生存、发展、 获利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存货管理中缺乏科 学的存货采购计划, 即购货的时点和最佳存货储存量是模糊的, 会出现采购频繁, 存货积压 过多,从而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都会较高。 (三)存货内部控制不健全 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健全会出现领用原材料的时候缺乏相关的审批手续, 在进行定期或者 不定期的存货清查盘查时,未对亏损或报废的情况及时做出处理意见,就会导致账实不符, 采购部门就不能很好的了解公司的存货情况,无法做出正确的采购计划。 (四)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交流 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对存货的库存有不同的要求, 较难调节, 往往存在一定的冲突。 再加 上企业各部门之间有时又缺乏必要的交流, 导致信息不通, 不能及时对存货库存作出合理的、 正确的调整。 二、改善公司存货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存货的财务核算 利用正确的、 合理的存货管理和财务核算......>> 问题八:存货周转率怎么算 库存周转次数即库存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存货余额 平均存货余额=(期初+期末)/2=(3.5+2)/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金额存货平均金额=(期初金额+期末金额)/2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360/{销售成本/【(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存货的账务处理:(一)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对数量较多、单价较低的存货,也可以分类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⒉、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⒊、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时,需要按照比例计算。)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周转次数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次数计算公式: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在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好。存货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周转次数与库存周转率挂钩,其都是指在企业某一时间段内库存货物周转的频率,其次数与频率大小则代表了库存货物周转的速度快慢。一般存货周转次数越大,就代表着库存货物周转的速度越快。对于存货周转次数,企业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通常是同行业相互比较,或与企业内部的其他期间相比拟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选择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计算选择:由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是一个综合性佷强的指标。从经营者使用会计信息的角度看,应使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2)中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该指标反应了过去一年的综合管理水平,对于经营者总结过去,制定经营决策意义重大。因此,企业在利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分析企业财务情况时应该采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另外在对经营者业绩评价是也可以采用。从企业外部的相关利益人股东看,应使用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1)中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只是基于股份制企业的特殊性:在增加股份时新股东要超面值缴入资本并获得同股同权的地位,期末的股东对本年利润拥有同等权利。正因为如此,在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规定了采用全面摊薄法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全面摊薄法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更适用于股东对于公司股票交易价格的判断,所以对于向股东披露的会计信息,应采用该方法计算出的指标。总之,对企业内更多的侧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对企业外更多的侧重采用全面摊薄法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
什么是ROE?ROE计算公式
ROE即净资产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ROE =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ROE怎么计算呢?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假定某公司年度税后利润为2亿元,年度平均净资产为15亿元,则其本年度之净资产收益率就是13.33%(即(2亿元/15亿元)*100%)。ROE =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 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NP为报告期净利润;E0为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净资产收益率ROE(Rate of 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ders" Equity),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一般来说,负债增加会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升。企业资产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的投资,即所有者权益(它是股东投入的股本,企业公积金和留存收益等的总和),另一部分是企业借入和暂时占用的资金。企业适当的运用财务杠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借入的资金过多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一般可以提高盈利,借入的资金过少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股东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假定某公司年度税后利润为2亿元,年度平均净资产为15亿元,则其本年度之净资产收益率就是13.33%(即(2亿元/15亿元)*100%)。计算方法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该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另一种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结果,那么如何选择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从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性质、含义及计算选择:计算表(本表须经执业注册会计师核验)填表人:填表日期:项 目金额(万元)年末净资产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年度净利润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度非经常性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年度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前后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低者的简单平均(%)定义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2/(本年期初净资产+本年期末净资产)杜邦公式(常用)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杠杆比率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 总资产)*(总资产/净资产)所得税率按(利润总额—净利润)/利润总额推算根据资料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因素分析:分析对象:10.56%-16.44%=-5.88%1999年:[16.68%+(16.68%-7.79%)×0.4757]×(1-21.34%)=16.44%第一次替代:[11.5%+(11.5%-7.79%)×0.4757]×(1-21.34%)=10.43%第二次替代:[11.5%+(11.5%-7.30%)×0.4757]×(1-21.34%)=10.62%第三次替代:[11.5%+(11.5%-7.30%)×0.2618]×(1-21.34%)=9.91%2000年:[11.5%+(11.5%-7.30%)×0.2618]×(1-16.23%)=10.56%总资产报酬率变动的影响为: 10.43%-16.44%= -6.01%利息率变动的影响为: 10.62%-10.43%=十0.19%资本结构变动的影响为: 9.91%—10.62%=—0.71%税率变动的影响为:10.56%-9.91%=十0.56%可见,公司2000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总资产报酬率下降引起的;其次,资本结构变动也为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带来不利影响,它们使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6.72%;利息率和所得税率下降给净资产收益本提高带来有利影响,使其提高了0.85%;二者相抵,净资产收益率比上年下降5.88%.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的通知的规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ROE=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 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NP为报告期净利润;E0为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怎么计算?
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1-所得税率) 。2、加权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本期净利润/2净增权益资本*(新增时月份至报告期剩余月份-报告期月份数)/报告期月份数,如果本期无增发新股或发放现金股利等权益资本的减少,则加权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期末净资产)/2 。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上市公司申请增发新股,除应当符合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1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等条件。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强调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指标,说明经营者在经营期间利用单位净资产为公司新创造利润的多少。2、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一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经常性损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问题
是NP/2,因为是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E0,期末净资产=E0+NP,不考虑新股或债转股、回购或现金分红,平均净资产=(E0+E0+NP)/2=E0+NP/2
净资产收益率按期末数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题解答: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含义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是指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的百分比,他其实是用于衡量公司自有资本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使用效率,弥补每股税后利润的不足,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计算公式为:完全摊薄后的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期末净资产。因为他完全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静态指标,主要用于确定股票价格,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动态指标,强调净经营期资产盈利的结果,反映了公司净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投资者买入公司股票后能否盈利,一方面取决于买入的价格水平,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对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的评估是投资者在投资一家公司之前的一个必要环节,这时候就要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和报告规定》第9号通知:加权平均股本回报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ROE=P/(E0+NP÷2+Ei×Mi÷M0-Ej×Mj÷M0)。以上就是【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含义是什么】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官方网站!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1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净资产收益率和报酬率的区别,与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该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另一种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结果,那么如何选择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酸性测试比例)=(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超速动比率)= (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存货的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原材料周转率=耗用原材料成本/平均原材料存货在产品周转率=制造成本/平均在产品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减除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举债经营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产权比率(债务股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表(本表须经执业注册会计师核验)填表人:填表日期:项 目 金额(万元)年末净资产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年度净利润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度非经常性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年度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前后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低者的简单平均(%)定义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2/(本年期初净资产+本年期末净资产)杜邦公式(常用)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如何计算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的通知的规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ROE =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 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NP为报告期净利润;E0为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在2002年6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指出:一、上市公司申请增发新股,除应当符合《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外,还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一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二)增发新股募集资金量不得超过公司上年度末经审计的净资产值。资产重组比例超过70%的上市公司,重组后首次申请增发新股可不受此款限制。(三)最近一期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率不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四)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完工进度不低于70%。(五)增发新股的股份数量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0%的,其增发提案还须获得出席股东大会的流通股(社会公众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股份总数以董事会增发提案的决议公告日的股份总数为计算依据。(六)最近一年内公司治理结构不存在重大缺陷(如资金、资产被具有实际控制权的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关联人占用,原料采购或产品销售的关联交易额占同类交易额的50%以上等)、信息披露未违反有关规定。(七)披露的最近一期会计报表不存在会计政策不稳健(如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过低等)、或有负债数额过大、潜在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等情况。(八)最近两年内公司不存在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情况。(九)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上市公司如需增发新股必须符合上述条件。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ROE(Rate of 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dersEquity),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一般来说,负债增加会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升。企业资产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的投资,即所有者权益(它是股东投入的股本,企业公积金和留存收益等的总和),另一部分是企业借入和暂时占用的资金。企业适当的运用财务杠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借入的资金过多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一般可以提高盈利,借入的资金过少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股东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财务指标。扩展资料:净资产收益率意义: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它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例如。在公司对原有股东送红股后,每股盈利将会下降,从而在投资者中造成错觉,以为公司的获利能力下降了,而事实上,公司的获利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分析公司获利能力就比较适宜。如果说净资产收益率的年度目标值是2.8%,至4月末,净资产收益率为1.6%合理;净资产收益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假定各月净利润均为正数)。参考资料:净资产收益率百度百科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计算?
根据对应的代表字母填进数字就可以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的通知的规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ROE=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NP为报告期净利润;E0为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望采纳点赞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怎么写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假定某公司年度税后利润为2亿元,年度平均净资产为15亿元,则其本年度之净资产收益率就是13.33%(即(2亿元/15亿元)*100%)。计算方法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该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另一种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结果,那么如何选择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从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性质、含义及计算选择。扩展资料: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总资产报酬率、负债利息率、企业资本结构和所得税率等。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是企业全部资产的一部分,因此,净资产收益率必然受企业总资产报酬率的影响。在负债利息率和资本构成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负债利息率负债利息率之所以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是因为在资本结构一定情况下,当负债利息率变动使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将对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有利影响;反之,在总资产报酬率低于负债利息率时,将对净资产收益率产生不利影响。资本结构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当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提高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将使净资产收益率提高;反之,降低负债与所有考权益之比,将使净资产收益率降低。所得税率因为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因此,所得税率的变动必然引起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通常.所得税率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反之,则净资产收益率上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怎么计算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假定某公司年度税后利润为2亿元,年度平均净资产为15亿元,则其本年度之净资产收益率就是13.33%(即(2亿元/15亿元)*100%)。计算方法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该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另一种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结果,那么如何选择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从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性质、含义及计算选择。扩展资料: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总资产报酬率、负债利息率、企业资本结构和所得税率等。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是企业全部资产的一部分,因此,净资产收益率必然受企业总资产报酬率的影响。在负债利息率和资本构成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负债利息率负债利息率之所以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是因为在资本结构一定情况下,当负债利息率变动使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将对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有利影响;反之,在总资产报酬率低于负债利息率时,将对净资产收益率产生不利影响。资本结构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当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提高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将使净资产收益率提高;反之,降低负债与所有考权益之比,将使净资产收益率降低。所得税率因为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因此,所得税率的变动必然引起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通常.所得税率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反之,则净资产收益率上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1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如何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1-所得税率) 。2、加权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本期净利润/2净增权益资本*(新增时月份至报告期剩余月份-报告期月份数)/报告期月份数,如果本期无增发新股或发放现金股利等权益资本的减少,则加权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期末净资产)/2 。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上市公司申请增发新股,除应当符合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1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等条件。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强调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指标,说明经营者在经营期间利用单位净资产为公司新创造利润的多少。2、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一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经常性损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是怎么计算的?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又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净资产可以理解为计算日所有上市公司净资产的平均值,对于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应如何计算?加权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平均净资产是指计算日所有上市公司净资产的平均值。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的通知的规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ROE=P/(E0+NP÷2+Ei×Mi÷M0-Ej×Mj÷M0)。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NP为报告期净利润;E0为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净资产收益率是什么?净资产收益率也称权益净利率,是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率,它反映每1元股东权益赚取的净利润,可以衡量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1.计算公式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2.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分析权益净利率的分母是股东的投入,分子是股东的所得。权益净利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概括了公司的全部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权益净利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比率,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可用于不同公司之间的比较。权益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其中:总资产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改进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当期净利润÷[(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当期发行新股或配股新增净资产×(自缴款结束日下一月份至报告期末的月份数-6)÷12]。 其计算公式为ROE =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其中:P为报告期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NP为报告期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E0为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 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 M0为报告期月份数; 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 上市公司以证监会计算为准。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公式如下: 估计标准误差是说明实际值与其估计值之间相对偏离程度的指标,主要用来衡量回归方程的代表性。 作用: ①它可以说明回归方程的理论值代表相应实际值的代表性大小; ②它可以说明以回归直线为中心的所有相关点的离散程度; ③它可以反映两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④它可以表明回归方程实用价值的大小。 估计标准误差的值越小,则估计量与其真实值的近似误差越小,但不能认为估计量与真实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就是估计标准误差。
标准误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公式:设n个测量值的误差为 ,则这组测量值的标准误差 等于:其中E为误差=测定值—真实值。标准误差一般用SE表示,反映样本平均数对总体平均数的变异程度,从而反映抽样误差的大小,是量度结果精密度的指标。标准差与标准误差的意义、作用和使用范围均不同。标准差(亦称单数标准差)一般用SD表示,是表示个体间变异大小的指标,反映了整个样本对样本平均数的离散程度,是数据精密度的衡量指标。扩展资料:标准误差的注意点:需要注意的是,标准误差不是测量值的实际误差,也不是误差范围,它只是对一组测量数据可靠性的估计。标准误差小,测量的可靠性大一些,反之,测量就不大可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根据偶然误差的高斯理论,当一组测量值的标准误差为σ时,则其中的任何一个测量值的误差Ei有68.3%的可能性是在(-σ,+σ)区间内。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物理实验和正式的科学实验报告都是用标准误差评价数据的,现在稍好一些的计算器都有计算标准误差的功能,因此,了解标准误差是必要的。标准误差随着样本数(或测量次数)n的增大,标准差趋向某个稳定值,即样本标准差s越接近总体标准差σ,而标准误差则随着样本数(或测量次数)n的增大逐渐减小,即样本平均数越接近总体平均数μ;故在实验中也经常采用适当增加样本数(或测量次数)使n增大的方法来减小实验误差,但样本数太大意义也不大。标准差是最常用的统计量,一般用于表示一组样本变量的分散程度;标准误差一般用于统计推断中,主要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如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检验、参数的区间估计与点估计等。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标准偏差越小,这些值偏离平均值就越少,反之亦然。标准偏差的大小可通过标准偏差与平均值的倍率关系来衡量。平均数相同的两个数据集,标准差未必相同。例如,A、B两组各有6位学生参加同一次语文测验,A组的分数为95、85、75、65、55、45,B组的分数为73、72、71、69、68、67。这两组的平均数都是70,但A组的标准差应该是17.078分,B组的标准差应该是2.160分,说明A组学生之间的差距要比B组学生之间的差距大得多。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标准误差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怎样计算?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时相对于单次测量标准偏差而言的,在随机误差正态分布曲线中作为标准来描述其分散程度:在一定测量条件下(真值未知),对同一被测几何量进行多组测量(每组皆测量n次),则对应每组n次测量都有一个算术平均值,各组的算术平均值不相同。不过,它们的分散程度要比单次测量值的分散程度小得多。描述它们的分散程度同样可以用标准偏差作为评定指标。根据误差理论,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σχ与测量列单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σ存在如下关系σχ=σ/√n----------------------单次测量标准偏差:(贝塞尔公式计算)见图片残余误差νi即测得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n:测量次数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样本标准差:(x1-xba)平方+(x2-xba)平方+...(xn-xba)平方,然后除以(n-1),然后开根号。总体标准差:(x1-xba)平方+(x2-xba)平方+...(xn-xba)平方,然后除以(n),然后开根号。当母群的性质不清楚时,我们须利用某一量数作为估计数,以帮助了解母数的性质。如:样本平均数乃是母群平均数μ的估计数。当我们只用一个特定的值,亦即数线上的一个点,作为估计值以估计母数时,就叫做点估计。点估计目的是依据样本X=(X1、X2…Xi)估计总体分布所含的未知参数θ或θ的函数g(θ)。一般θ或g(θ)是总体的某个特征值,如数学期望、方差、相关系数等。点估计的常用方法有矩估计法、顺序统计量法、最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等。扩展资料:参数估计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依据样本X=(X1、X2…Xn)估计总体分布所含的未知参数θ或θ的函数g(θ)。一般θ或g(θ)是总体的某个特征值,如数学期望、方差、相关系数(见相关分析)等。θ或g(θ)通常取实数或k维实向量为值。点估计问题就是要构造一个只依赖于样本X的量抭(X),作为g(θ)的估计值。抭(X)称为g(θ)的估计量。因为k维实向量可表为k维欧几里得空间的一个点,故称这样的估计为点估计。例如,设一批产品的废品率为θ,为估计θ,从这批产品中随机地抽出n个作检查,以X记其中的废品个数,用X/n估计θ,就是一个点估计。又如用样本方差(见统计量)估计总体分布的方差,或用样本相关系数估计总体分布的相关系数,都是常见的点估计。
怎么计算Standard Deviation?
标准差标准差定义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测量到分布程度的结果,原则上具有两种性质:一个总量的标准差或一个随机变量的标准差,及一个子集合样品数的标准差之间,有所差别。其公式如下所列。
如何用word计算标准差
1、我们在桌面上双击快捷图标,将excel这款软件打开,进入到该软件的操作界面2、在打开的界面内我们输入数据,然后选择单元格,在单元格内我们输入方差计算函数“=var()”,3、输入函数之后我们在函数的括号内输入函数的参数4、输入好参数之后按下回车键我们就得到了方差的计算结果了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标准差是方差开方后的结果(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假设这组数据的平均值是m方差公式s^2=1/n[(x1-m)^2+(x2-m)^2+...+(xn-m)^2]
标准差计算公式?
方差s^2=[(x1-x)^2+(x2-x)^2+......(xn-x)^2]/n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其中x是平均值
标准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标准误的计算公式是标准误等于标准差除以N的根号。标准误英文StandardError衡量对应样本统计量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标准误用来衡量抽样误差,标准误越小表明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值越接近,样本对总体越有代表性,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的可靠度越大。标准误的特点标准误是统计推断可靠性的指标,此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标准误还可以指样本标准差,方差等统计量的标准差,不仅仅只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标准误差定义为各测量值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故又称为均方根误差。标准差与标准误都是数理统计学的内容,两者不但在字面上比较相近,而且两者都是表示距离某一个标准值或中间值的离散程度,即都表示变异程度,但是两者是有着较大的区别的,由于被测量的真值是未知数,各测量值的误差也都不知道,因此不能按上式求得标准误差。
什么叫标准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简单来说,标准差是一组数值自平均值分散开来的程度的一种测量观念。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的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1.方差 s=[(x1-x)^2 +(x2-x)^2 +......(xn-x)^2]/n (x为平均数) 例如:4,8,6,2,方差为5. 2.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标准差(standard error)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公式为:1、(SD)标准差,在概率统计中最常使用作为统计分布程度上的测量。2、SD为非负数值, 与测量资料具有相同单位。一个总量的标准差或一个随机变量的标准差,及一个子集合样品数的标准差之间,有所差别【SD】又叫标准差,又常称均方差,但不同于均方误差,均方误差是各数据偏离真实值的距离平方的平均数,也即误差平方和的平均数,计算公式形式上接近方差,它的开方叫均方根误差,均方根误差才和标准差形式上接近,标准差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标准差未必相同。
标准偏差计算公式
标准偏差计算公式:S=Sqrt【(∑(xi-x拔)^2)/(N-1)】。标准偏差公式:S=Sqrt【(∑(xi-x拔)^2)/(N-1)】公式中∑代表总和,x拔代表x的均值,^2代表二次方,Sqrt代表平方根。例:有一组数字分别是200、50、100、200,求它们的标准偏差。x拔=(200+50+100+200)/4=550/4=137.5。S^2=【(200-137.5)^2+(50-137.5)^2+(100-137.5)^2+(200-137.5)^2】/3。标准偏差S=Sqrt(S^2)=75。STDEV基于样本估算标准偏差。标准偏差反映数值相对于平均值(mean)的离散程度。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在概率统计中最常使用,作为统计分布程度(statistical dispersion)上的测量。标准差定义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测量到分布程度的结果,原则上具有两种性质:一个总量的标准差或一个随机变量的标准差,及一个子集合样品数的标准差之间,有所差别,其公式如下所列。标准差的观念是由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引入到统计中。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标准偏差
投资组合的标准差计算公式是什么?
投资组合的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σP=W1σ1+W2σ2各种股票之间不可能完全正相关,也不可能完全负相关,所以不同股票的投资组合可以减低风险,但又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一般而言,股票的种类越多,风险越小。比如我们投资A、B两个股票,标准差分别为0.10和0.14,分别投资50%,二者的相关系数是0.5,所以组合的标准差为[(0.5*0.10)2+(0.5*0.14)2+2*0.5*0.5*0.10*0.14*0.5]1/2=0.1044,而二者的加权平均数=0.1*0.5+0.14*0.5=0.12,0.1044<0.12。所以,两种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1,证券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就小于各证券报酬率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这里是因为组合抵消了非系统风险而导致的。扩展资料基金投资组合的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股票、债券和现金等各类资产之间的组合,即如何在不同的资产当中进行比例分配;第二个层次是债券的组合与股票的组合,即在同一个资产等级中选择哪几个品种的债券和哪几个品种的股票以及各自的权重是多少。投资者把资金按一定比例分别投资于不同种类的有价证券或同一种类有价证券的多个品种上,这种分散的投资方式就是投资组合。通过投资组合可以分散风险,即“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证券投资基金成立的意义之一。基于风险分散的原理,需要将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投资项目上;在具体的投资项目上,还需要就该项资产做多样化的分配,使投资比重恰到好处。切记,任何最佳的投资组合,都必须做到分散风险。如果你是投资新手,手中只有几千元钱,这个原则或许一时还无法适用;但随着年龄增长,你的收入越来越多时,将手中的资金分散到不同领域绝对是明智之举。这时,“一百减去目前年龄”公式将会非常实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资组合
极差、方差以及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极差是指一组数据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异。平均差是说明集中趋势的,标准差是说明一组数据的离中趋势的。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极差越大,平均差的代表性越小,反之亦然;标准差越大,平均差的代表性越小,反之亦然。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 平均数公式为: 平均数=(a1+a2+…+an)/n 如: 3,4,5的平均数为: (3+4+5)/3=4中位数 是数据排序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比如有 1 4 7 11 13 中位数就是7 M的位置=(1+n)/2众数 就是在一排数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方差=(每个样本-平均值)的平方的和 标准差:因为有两个定义,用在不同的场合:如是总体,标准差公式根号内除以n,如是样本,标准差公式根号内除以(n-1),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标准差,中文环境中又常称均方差,但不同于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均方误差是各数据偏离真实值的距离平方的平均数,也即误差平方和的平均数,计算公式形式上接近方差,它的开方叫均方根误差,均方根误差才和标准差形式上接近)。标准差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假设有一组数值X1,X2,X3,......XN(皆为实数),其平均值(算术平均值)为μ,公式如图:扩展资料:标准误表示的是抽样的误差。因为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无数多种样本,每一个样本的数据都是对总体的数据的估计。标准误代表的就是当前的样本对总体数据的估计,标准误代表的就是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相对误差。标准误是由样本的标准差除以样本容量的开平方来计算的。从这里可以看到,标准误更大的是受到样本容量的影响。样本容量越大,标准误越小,那么抽样误差就越小,就表明所抽取的样本能够较好地代表总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差
标准偏差怎么计算
标准偏差计算公式:S=Sqrt【(∑(xi-x拔)^2)/(N-1)】标准偏差的计算步骤是:步骤一、(每个样本数据 减去样本全部数据的平均值)。步骤二、把步骤一所得的各个数值的平方相加。步骤三、把步骤二的结果除以 (n - 1)(“n”指样本数目)。步骤四、从步骤三所得的数值之平方根就是抽样的标准偏差。总体标准偏差的计算步骤是:步骤一、(每个样本数据 减去总体全部数据的平均值)。步骤二、把步骤一所得的各个数值的平方相加。步骤三、把步骤二的结果除以 n (“n”指总体数目)。步骤四、从步骤三所得的数值之平方根就是总体的标准偏差。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偏差的公式即为贝塞尔公式,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的平方之和(求和公式)除以(n-1)再开方。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的公式是贝塞尔公式除以根号n,这就变成了你所说的“求和后除以n*(n-1)再开方”。在测量不确定度理论里面,该公式又成为示值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这是测量不确定度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公式。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标准差计算公式是标准差σ=方差开平方。 标准差系数,又称为均方差系数,离散系数。它是从相对角度观察的差异和离散程度,在比较相关事物的差异程度时较之直接比较标准差要好些。标准差系数是将标准差与相应的平均数对比的结果。标准差和其他变异指标一样,是反映标志变动度的绝对指标。 它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标准值的离差程度,还决定于数列平均水平的高低。因而对于具有不同水平的数列或总体,就不宜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其标志变动度的大小,而需要将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对比,计算标准差系数,即采用相对数才能进行比较。
怎样计算标准差?标准差计算公式是什么?
1、打开科学计算器,按一下“ON"左侧的“MODE/SET UP”键。2、在显示屏上跳出的三个模式中选择"2:STAT”,直接按按数字键2即可。3、接下来在显示屏中显示的界面中选择“1:1-VAR”,按下数字键1。4、接下来,我们需要输入想要运算的数字。例如想要计算标准差的数值有:2,4,1.4,2.1,4,那么就在计算器中输入“2=,4=,1.4=,2.1=,4=”这样就可以将数字录入到计算器中。5、录入数字后,按键“AC”,然后选择“shift",再按数字键”1“。在跳出的选项栏中选择”5:Var“,即按数字键5。6、按数字键5后,计算器显示界面中出现四个选项,按数字键4就可以得到标准差。扩展资料标准差是一组数值自平均值分散开来的程度的一种测量观念。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的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例如,两组数的集合 {0, 5, 9, 14} 和 {5, 6, 8, 9} 其平均值都是 7 ,但第二个集合具有较小的标准差。标准差可以当作不确定性的一种测量。例如在物理科学中,做重复性测量时,测量数值集合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测量的精确度。当要决定测量值是否符合预测值,测量值的标准差占有决定性重要角色:如果测量平均值与预测值相差太远(同时与标准差数值做比较),则认为测量值与预测值互相矛盾。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如果测量值都落在一定数值范围之外,可以合理推论预测值是否正确。标准差应用于投资上,可作为量度回报稳定性的指标。标准差数值越大,代表回报远离过去平均数值,回报较不稳定故风险越高。相反,标准差数值越小,代表回报较为稳定,风险亦较小。
求标准差计算公式
先求平均数,再用每项减去平均数,再平方,再加起来。这个和除以项数。再开根号例如,现在有x1,x2,x3平均数x=(x1+x2+x3)/3标准差={[(x1-x)^2+(x2-x)^2+(x3-x)^2]/3}^0.5
标准偏差计算公式
标准偏差计算公式:S=Sqrt【(∑(xi-x拔)^2)/(N-1)】。标准偏差公式:S=Sqrt【(∑(xi-x拔)^2)/(N-1)】公式中∑代表总和,x拔代表x的均值,^2代表二次方,Sqrt代表平方根。例:有一组数字分别是200、50、100、200,求它们的标准偏差。x拔=(200+50+100+200)/4=550/4=137.5。S^2=【(200-137.5)^2+(50-137.5)^2+(100-137.5)^2+(200-137.5)^2】/3。标准偏差S=Sqrt(S^2)=75。STDEV基于样本估算标准偏差。标准偏差反映数值相对于平均值(mean)的离散程度。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在概率统计中最常使用,作为统计分布程度(statistical dispersion)上的测量。标准差定义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测量到分布程度的结果,原则上具有两种性质:一个总量的标准差或一个随机变量的标准差,及一个子集合样品数的标准差之间,有所差别,其公式如下所列。标准差的观念是由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引入到统计中。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标准偏差
标准差怎样计算?
计算公式为:1、(SD)标准差,在概率统计中最常使用作为统计分布程度上的测量。2、SD为非负数值, 与测量资料具有相同单位。一个总量的标准差或一个随机变量的标准差,及一个子集合样品数的标准差之间,有所差别【SD】又叫标准差,又常称均方差,但不同于均方误差,均方误差是各数据偏离真实值的距离平方的平均数,也即误差平方和的平均数,计算公式形式上接近方差,它的开方叫均方根误差,均方根误差才和标准差形式上接近,标准差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标准差未必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