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是多少?排名世界第几位?
2006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时隔8个月,2006年10月,中国外汇储备一举跨过万亿美元大关。
中国外汇储备在世界排名第一,为什么还要大量对外举债
外汇是别个兑换了人民币后留下来的,早晚要还,本质上不是自己的,自己没有,还是要借点来用。
美国外汇储备排名为什么低
美国外汇储备排名低的原因是美元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通用的货币。美元是当今世界国际经贸领域中大宗商品定价、交易、结算的主导通用货币”,美国不需要持有大量的外汇,在国际经贸领域可以随处使用美元。美国当前持有的外汇储备,用于满足企业和居民偶发的换兑需求即可。所以美国外汇储备少,排名也就低了。
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和外汇储备世界排名是??
中国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和对外资产积累 与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也曾经长期苦于外汇缺口、资本缺口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承受着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历史上,自从清朝中期外国走私商大规模向中国贩卖鸦片以来,逆差就是中国贸易收支的常态。1891—19;56年间,中国贸易收支只有,1年顺差,其余35年均为逆差,这46年累计逆差总额30.26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口总额(197.252亿美元)的15%。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贸易收支总体上仍然呈现逆差格局。1980—1989年间,中国除两年之外均为逆差,收支相抵累计逆差442.9亿美元。相应地,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一直很少。195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不过1.57亿美元;直到1981年末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未达到10亿美元,1950—1980年间甚至有11年年末外汇储备不足1亿美元。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国际收支格局开始悄然巨变,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成为中国国际收支格局的常态。在资本项目上,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列,在所有国家中也名列前茅。在经常项目上,1990年以来,除1993年之外,中国历年贸易收支均为顺差,且顺差额与日俱增:1995年以来,中国历年贸易顺差均超过100亿美元,2005年高达1019亿美元,创造了中国年度贸易顺差的历史最高纪录,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2006年1—6月,我国贸易顺差又达到了614.4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包括外汇储备在内的对外资产规模迅速膨胀,中国从对外净负债国发展成为对外净资产国,1981年末,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27.08亿美元;1990年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10.93亿美元一996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50.29亿美元;2005年一年增量就超过了2000亿美元,年末外汇储备余额高达8188.72亿美元。2006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9411亿美元。5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公布《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提供了2004、2005两年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余额数据,在这两年我国国际投资头寸均呈对外净资产态势,且对外净资产大幅度增长。2004年,我国对外净资产1203亿美元,在全世界已公布数据国家中排行第六;2005年,我国对外净资产猛增139%达到2875亿美元,世界排名将进一步提升。随着国际资产的增长,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从2004年的逆差S5亿美元转为2005年的顺差106亿美元。 中国之所以出现连续10多年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并导致外汇储备和对外资产总额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极为成功,以至于中国崛起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国际贸易领域的最大变化。1978—2005年,我国大陆进出口总额从206.4亿美元上升至14219.06亿美元,增长67.89倍,年均增长16.97%;其中出口总额从97.5亿美元上升至7619.53亿美元,增长77.15倍,年均。增长17.52%。目前,中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之位。与此同时,在中国迅速扩张的国内市场、无与伦比的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等众多因素吸引之下,外资纷纷涌入中国,中国成为国际投资者心目中的最佳投资场所。 此外,从2002年“人民币升值论”兴起之后,热钱流入对“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贡献也相当突出。在正常情况下,旨在获取汇率变动收益的热钱流动应当纳入资本和金融项目,但我国资本项目管制井未完全开放,很多热钱是伪装成经常项目收支流入的,因此,其规模的准确数字很难给出,不过很多人认为一年应该有上百亿美元乃至几百亿美元的规模。 “双顺差”和巨额对外资产的影响 “双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对外资产存在正反两方面影响。其正面影响首先表明我国已经彻底摆脱了目前仍在困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外汇缺d。其次,巨额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经济的稳定性。。拥:有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不会被债务危机或压制本币汇率的投机性货币攻击打倒。尽管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环境中,压制人民币汇率的投机性货币攻击似乎相当遥远,但外汇市场从来就是风云变幻莫测,1993—1997年间,人民币升值压力不亚于今日,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几乎一夜之间,人民币就转而承受了巨大的贬值压力。 除了加剧贸易争端之外,“双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分析2004、2005年中国国际资产负债构成及其变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特点是官方储备占我国对外资产的绝大部分,且增长快于其他资产,导致官方储备在对外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上升。这一特点给我们带来如下负面后果: 首先,它使得我国政府储备管理部门承受了过高而且越来越高的风险,并在很大程度上陷入收益率与安全性难以两全的困境。 其次,外汇储备增长过程导致我国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导权。外汇占款早已成为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主渠道,货币供给增速超出货币当局预想,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初制定的全年广义货币供给(M;)增长目标是15%,实际执行结果是增长17.57%,增幅~2004年末高2.94个百分点。由于外汇储备增长过快,换言之也就是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增长过快,目前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大幅度增长。在证券市场,2006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上涨44.02%,深证成指上涨50.22%,涨幅为全球股市之首,位居第二、三位的俄罗斯和印度股市涨幅分别为52.79%、12.89%。在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明显超过整个消费价格涨幅,一些重点城市房地产价格涨幅更为惊人。从房地产市场到股市、期货市场,面对当前中国资产市场的一派“繁荣”景象,不少论者喻之为日本20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时期,但那时候日本内资制造业有着强大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制造业基础坚实;而我国目前制造业过度依赖外资,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基础不坚实,比作日本可能不太恰当,反而与90年代的东亚“四小虎”和东盟国家接近。 第三,巨额外汇储备加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且我国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要减轻外汇占款造成的过多基础货币发行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必须加大回笼现金力度,或提高利率,但这些操作将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为了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利率,本来就已经极为宽松的货币市场将因此雪上加霜,过度宽松的货币供给又将刺激国内资产市场泡沫膨胀。 第四,为了消除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增长过快带来的上述负面效应,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冲销干预的准财政成本日益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冲销操作的主要工具是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吸收由此增加的基础货币。从2003年4月23日发行第一期50亿元6个月期限中央银行票据至2006年6月,人民银行共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328期,票面金额71940.7亿元,期限从3个月到S年不等。大多数中央银行票据采取贴现方式发行,共计回笼货币7万亿元左右,需要支付利息1363亿元。目前,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快。截至2006年6月22日,2006年人民银行已经发行3个月期、1年期.票据43期,共计21680亿元,接近2005年全年的发行规模,占2003年以来发行总额的1/3。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代价是央行票据利息支出不断增长。迄今中央银行票据需支付利息共计1363亿元,其中2006年截至6月20日需要支付309亿元,2003—2005年同期分别为20.5亿元、120亿元、229亿元(扣除3年期央行票据的利息)。 第五,汇率的高度波动性使发展中国家在管理外汇储备时陷入一个两难境地:由于发展中国家与某一个发达国家的贸易、投资往来往往占其对外交易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通常需要持有较多的这个国家的货币,以便随时动用,但这样做又与外汇储备多元化以分散风险的要求相悖。尽管金融市场发明了众多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但一个高度波动的市场必然提高资本形成的成本,造成经济无效率。 第六,因为储备资产收益率较低,存在资产收益差问题。发展中国家投资资本回报率昔遍高于发达国家,1994—2003年间,拉丁美洲、东亚(日本除外)、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资本回报率分别为12.9%、14.7%和11.3%,全体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3.3%,而西方七国集团投资资本回报率平均只有7.8%,最高的美国也不过9.9%。当前中国“经常项目顺差转化为9>汇储备资产+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内流”的组合结果本质上是中国用海外低收益资产替换了国内高收益资产,为此中国不仅牺牲了国民当前的消费,而且也牺牲了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机会,而投资效率不高正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投资症结。 全面权衡,有序调整“双顺差”和对外资产 任何一国都不可能无休止地积累贸易顺差和储备资产而不引起整个国际贸易体系失衡。2005年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和资产储备增量已经被视为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表现而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这一格局在中长期内蕴藏着较大的风险,如何对此加以调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此已经明确提出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目标。要遏制“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失控,一方面需要降低贸易顺差增速,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新的外汇管理制度避免国际收入顺差全部转化为官方外汇储备增量。 在降低顺差增速方面,我们要做的不是遏制出口增长,而是通过启动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带动进口增长。“十一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要“积极扩大进口”。在扩大进口增长方面,也应避免在高位大量买入初级产品。 在外汇管理制度方面,造成高额外汇储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和实施近10年的非正式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在这种汇率安排下,企业除了可以保留少部分外汇收入之外,其余外汇收入必须全部在规定期限内调回国内并兑换为人民币,而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必须全盘吃进其余市场参与者抛出的外汇,导致9一C储备在很大程度上被动增长。对此,我们已经在外汇市场上引进了新的做市商,下一步应当是逐步放松强制结售汇制度,改为意愿结汇制度。 片面追求贸易顺差和储备增长的政策取向必须改变,中国外贸必须走效益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会面对不同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不得不在这些重要目标之间进行艰难的取舍:要将中国造就成为经济强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从而无需付出重大代价积累过多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但短期内过快地削减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又势必危及对人民币的信心,反而妨碍我们实现最终目标;要彻底改变中国的外贸商品结构,最终实现我们的“赶超”目标,但在存在大批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过分激进地追求提升产业结构、增加资本和技术密集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又势必要减少就业机会,反而不利于更多的社会成员普遍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对外经济平衡、不断提升国内产业结构等主要目标中,我们可以认为,抑制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即对外经济平衡)与价格稳定目标是统一的,但抑制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的努力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提升产业结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冲突。 不仅如此,美欧是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兼最大贸易顺差来源,我国对其出口业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宏观经济形势。2006年美欧经济形势看好,其进口和贸易逆差总体规模短期内不太可能显著削减,我们如果一味追求抑制贸易顺差增长,结果很可能是丧失我们本来可以赢得的市场,而让其他国家有机可乘,美欧贸易保护主义的力度也不会明显降低,从而使我们两头落空。 在产业结构目标方面,我们关注的是外贸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分析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各自的增长态势,以及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外贸效益正在表现出积极的提高趋势,这种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一般贸易方式出现复兴苗头,其次是加工贸易方式内部进料加工增长速度继续远远超过来料加工的增长速度,再次是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趋向提高。就长期而言,2005年以来中国贸易方式的上述发展趋势有利于改善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但在中短期内,上述发展趋势更多地将推动贸易顺差的增长。尽管我们不应一味追求贸易顺差增长,也需要抑制贸易争端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减轻人民银行冲销干预的负担,但我们用以追求上述中短期目标的手段不应抑制我国贸易方式的上述发展趋势,从而损害我们的长期发展目标。 有鉴于此,至少就2006年而言,我们在追求对外经济平衡时不宜单纯遏制出口和贸易顺差增长,而应当减少资本项目顺差,通过外汇市场和外汇管理制度的调整来使顺差不至于全部转化为官方外汇储备增量。为此,一要强化监管,减少热钱流入,以及继续适度扩大资本流出的自由度,有秩序地减少资本流出管制,推进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二要向意愿结汇制过渡。
2005世界外汇储备排名前八的国家和地区
新华网香港8月8日电 香港金融管理局8日公布,连同未交收远期合约在内,香港于2005年7月底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1219亿美元。 据悉,这一外汇储备资产总额,相当于香港流通货币的6倍多,约占港元货币供应量M3的43%。 今年6月底,香港外汇储备资产总额为1220亿美元。 目前,香港的外汇储备额低于日本、中国内地、中国台湾、韩国、俄罗斯和印度,在全球排名第七。(完) 新加坡
2014年12月底各国外汇储备排名?
1 中国 3,950,000 2014年 3月2 日本 1,258,809 2013年 2月3 沙特 626,800 2012年 12月4 俄罗斯 527,708 2013年 3月5 瑞士 522,475 2013年 3月6 台湾 403,170 2012年 12月7 巴西 376,934 2013年 3月8 韩国 327,408 2013年 3月9 香港 311,200 2013年 12月10 印度 295,200 2013年 4月11 德国 262,915 2012年 9月12 新加坡 252,148 2012年 9月13 阿尔及利亚 200,000 2012年 5月14 意大利 191,247 2012年 9月15 法国 190,340 2012年 9月16 泰国 183,627 2012年 9月17 墨西哥 165,358 2012年 8月18 美国 153,442 2012年 10月19 马来西亚 137,500 2012年 9月20 英国 127,800 2012年 8月21 土耳其 112,085 2012年 9月22 伊朗 109,700 2011年 12月23 印尼 108,990 2012年 8月24 波兰 105,800 2012年 9月25 丹麦 89,832 2012年 9月26 菲律宾 82,090 2012年 9月27 以色列 75,586 2012年 8月28 利比亚 71,990 2011年 12月29 加拿大 68,050 2012年 11月30 秘鲁 61,106 2012年 10月31 荷兰 57,304 2012年 9月32 阿联酋 55,290 2011年 12月33 挪威 54,406 2012年 8月34 伊拉克 53,470 2011年 12月35 瑞典 52,453 2012年 9月36 南非 50,979 2012年 9月37 西班牙 50,216 2012年 7月38 黎巴嫩 47,870 2011年 12月39 罗马尼亚 47,856 2012年 9月40 澳大利亚 46,998 2012年 9月41 阿根廷 45,010 2012年 9月42 匈牙利 44,708 2012年 9月43 捷克 40,521 2012年 9月44 智利 40,107 2012年 9月45 尼日利亚 35,210 2011年 12月46 哥伦比亚 34,880 2012年 8月47 比利时 31,710 2012年 9月48 哈萨克斯坦 30,094 2012年 9月49 乌克兰 29,255 2012年 9月50 奥地利 28,162 2012年 9月
中国政府现金外汇储备有多少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升至31426亿美元
中国外汇储备排名第几?
外经证的异地预缴税款如何交外经证的异地预缴税款是指在企业开展境外经营活动时,发生的税款缴纳,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外经证异地预缴税款的缴纳方式:二、税款的缴纳时间;三、税款的缴纳流程;四、税款的缴纳依据;五、税款的缴纳凭证;六、税款的缴纳记录。二、税款的缴纳时间外经证的异地预缴税款的缴纳时间一般在企业收到外经证后的一个月内完成,但是也有例外,如果企业收到外经证后,税务机关另有要求,企业必须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按时缴纳税款。三、税款的缴纳流程外经证的异地预缴税款的缴纳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步:首先,企业确定税款的缴纳时间;其次,企业根据外经证的要求,按照规定的税种和税率,计算出税款的金额;然后,企业准备好缴纳税款的资料,如:外经证、税务登记证等;,企业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按时缴纳税款。四、税款的缴纳依据外经证的异地预缴税款,需要根据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来进行缴纳,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法》等税收相关法律法规。五、税款的缴纳凭证外经证的异地预缴税款,企业需要准备相关的税款缴纳凭证,包括:税务登记证、外经证、税务机关出具的缴款确认函等。六、税款的缴纳记录外经证的异地预缴税款,企业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妥善保存税款的缴纳记录,以备查验。外经证的异地预缴税款是指企业开展境外经营活动时所产生的税款,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税款的缴纳时间、税款的缴纳流程、税款的缴纳依据、税款的缴纳凭证、税款的缴纳记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外经证异地预缴税款的缴纳方式。企业在收到外经证后,应该按时缴纳税款,并准备好相关的税款缴纳凭证,妥善保存税款的缴纳记录,以备查验。
全球外汇储备少的国家排名
巴基斯坦是全球外汇储备最少的国家,巴基斯坦外汇储备降至80亿美元以下为2022年以来最低。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东接印度,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南濒阿拉伯海。
中国外汇储备排名第几?
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多少近年来,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近期的外汇储备减少,引发了国内外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关注。本文综合考虑外汇储备的定义、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外汇储备的变化进行了展望。一、中国外汇储备的定义1、定义中国外汇储备是指中国政府持有的外汇资产,包括外汇存款、外汇债券、国际金融机构的存款和债券以及外国股票和债券等。2、结构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主要由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组成,其中,美元占比最大,占外汇储备总额的约70%,欧元占比约20%,日元、英镑和人民币分别占比约3%、2%和1%。二、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化1、变化情况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一直保持稳定,但是在近期出现了下降趋势。2017年,中国外汇储备从3.01万亿美元下降到2.99万亿美元,2018年则从2.99万亿美元下降到2.92万亿美元,2019年从2.92万亿美元下降到2.85万亿美元,2020年从2.85万亿美元下降到2.81万亿美元。2、影响因素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化主要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及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速放缓,贸易逆差拉大,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国外经济增长放缓,美元走强,也会对外汇储备的变化产生影响。三、未来外汇储备的变化预期1、短期内在短期内,中国外汇储备将继续下降,因为目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速放缓,贸易逆差拉大,国外经济增长放缓,美元走强,这些因素都将对外汇储备产生不利影响。2、长期趋势尽管在短期内,中国外汇储备将继续下降,但长期来看,中国外汇储备仍将保持稳定。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回升,贸易逆差将减少,外汇收入将增加,从而支撑外汇储备的稳定。本文综合考虑外汇储备的定义、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外汇储备的变化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在短期内,中国外汇储备将继续下降,但长期来看,中国外汇储备仍将保持稳定。
中国外汇储备多少了,世界排名多少?
我国制造业规模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外汇储备也是全球最高之一。根据2021年12月份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11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量达到3.19万亿美元,已经连续14个月超过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至于制造业规模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7.1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2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需要注意的是,外汇储备和制造业规模虽然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但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外汇储备一般指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总额,而制造业规模则是指制造业年度生产总值或增加值等指标,两者并不完全相关。
十大外汇储备排名
具体排名如下:中国外汇储备(大陆):31620亿美元日本:12500亿美元瑞士:7857亿美元沙特阿拉伯:4866亿美元香港(中国):4375亿美元印度:3972亿美元韩国:3853亿美元巴西:3583亿美元俄罗斯:3565亿美元新加坡:2798亿美元【拓展资料】一、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并可以随时兑换成外国货币的外汇资产。二、通常状态下,外汇储备的来源是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集中到本国央行内形成外汇储备。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当本国货币被大量抛售时,利用外汇储备买入本国货币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四、外汇储备的积累将使出口企业的成本开支无法弥补而倒闭破产。同时大量持有纸币形态的外汇储备,给外汇发行国通过通货膨胀逃脱债务打开了方便之门,会形成持汇国巨额的汇兑损失而导致银行破产。五、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六、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七、一国选择储备货币总是要以储备货币的外汇汇率长期较为稳定为前提。如果某种储备货币其发行国国际收支长期恶化,货币不断贬值,汇率不断下跌,该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就会不断削弱,甚至会失去其储备货币的地位。例如,二战后,英国的经济与金融受战争重创而衰落,英镑贬值,汇率便不断下降,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量急剧缩减,英镑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也因此大大削弱。
中国外汇储备排名第几?
截至2020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902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中国外储规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储30%,居全球外汇储备排名榜榜位,分别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瑞士的2.6倍和4.5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2020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399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207亿美元,升幅为0.66%,连续第十一个月出现回升。扩展资料:此外还有三个理由说明一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性。首先它在国际支付中充当保护人的角色,在当前这样一个主权、企业和银行债务水平创纪录的时代,这个保护人被调用的频率是很高的。其次,它可以作为某些产业例如基础设施产业的资金。最后,虽然各国央行货币篮子里的绝大部分货币为美元和欧元,但是其他货币储备也在逐渐增加,这有助于减少本国在全球市场投资的风险。参考资料:人民网--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占全球近30%
外汇储备金干什么用的
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但是也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的。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的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的,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因此持有外汇储备,要考虑机会成本问题。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以及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要增加外汇则需要发行人民币来购买,人民币供给就会增多那么人民币就会贬值当然汇率就会下降。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拓展资料:一、简介英文名称是:reserve该术语常用修饰成分进一步详细说明要减轻何种类型的风险。然而,这些修饰成分是具体含义却因应用领域而异。例如,管理储备金,应急储备金等等。中国的存款储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近20年来,存款储备金率经历了6次调整。1998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中国存款储备金制度不断得到完善;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存款储备金率进行过两次调整:一次是1998年3月将存款储备金率由13%下调到8%,一次是1999年11月存款储备金率由8%下调到6%,2010年11月19日傍晚六点半,央行再次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内第五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储备金政策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般来说,当经济出现过热的时候,金融机构贷出资金的倾向加大,由未来期资金无法偿还所导致的贷款风险也随之上升时,中央银行就会提升储备金利率,甚至是升高储备金率,为经济降温;反之,中央银行会考虑降低储备金利率乃至储备金率,以刺激银行的贷款行为。目前,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为6%,但在此之外,商业银行却有4~6%的超额准备金,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10%到12%都存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帐户上生息,而没有用于为企业提供贷款。
外汇储备多久公布一次?哪里可以看
本报讯 记者宋焱报道 为提高我国金融统计透明度,方便公众获取金融统计数据,央行日前公布了《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金融数据的时间表》。 按时间表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将在月后15日,公布金融机构本外币、人民币、外汇信贷收支表,其他商业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和货币供应量统计表;在季后15日,公布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和汇率统计表;在月后4周,公布货币当局、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存款性公司概览。 《金融时报》将在月后15日前后以新闻稿公布上月的金融机构、其他商业银行信贷收支和货币供应量、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汇率统计的主要指标;在季后15日前后公布上季的报表。 《中国人民银行季报》将在季后8周公布金融机构本外币、人民币、外汇信贷收支表,其他商业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和货币供应量统计表;以及外汇储备统计表;货币当局、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存款性公司概览;其他存款性公司、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财务公司资产负债表。 《中国人民银行年报》将在年后5月公布除季报中的表格外,还包括金融业资产负债主要项目简表,黄金储备、汇率统计表和国际流动性报表。《金融年鉴》将在年后10月公布除年报中的表格外,还包括金融机构现金收入支出统计表和全国城乡储蓄存款报表。 另外,央行自2006年开始披露《存款性公司概览》,《存款性公司概览》与原来的《银行概览》口径、内容基本一致,同时不再披露《银行概览》与《货币概览》。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地址:http://www.pbc.gov.cn/
国际金价暴跌对中国经济和外汇储备的影响
你好! 国际金价下跌对中国经济最大的影响表现在证券市场上,受国际金价近日暴跌的拖累,中国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相关投资品种的价格遭遇“滑铁卢”;15日,黄金、有色金属等板块领跌中国A股,分别暴跌5%和3.69%。受此影响,当天沪深股指双双大跌逾1%。 而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上黄金期货亦表现不佳,截至收盘,黄金主力合约1306收于298.93元/克,下跌15.74元人民币,被封死在跌停板上。另一贵金属期货白银的主力合约1306亦惨遭跌停。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金价下跌对中国外汇储备其中的黄金储备有比较大的影响。截止2012年底,中国黄金储备维持在1054吨未变,排名世界各国央行的第5位,占所有外汇储备的1.6%,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金价下跌了许多对中国黄金储备有比较大的影响,但是黄金作为一种战略储备而且中国在其他方面的外汇储备充足,短期的金价波动对中国整体外汇储备的影响可以说是比较小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请采纳,如有疑问欢迎继续追问!
如何评价我国外汇储备规模
在经济新常态下,需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对外投资,并保持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从内部看,经济增速换挡、内需逐步释放。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为数众多的人口,地域差异较大,释放内需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从外部看,我国正从贸易大国向对外投资大国转变。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对外投资的进程有所加快,国内居民亦有着对国外资产配置的切实需求。随着经济和汇率企稳,我国又将迎来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的新的历史机遇。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为我国对外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外投资也有利于更高效地配置国民财富。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提高,我国对外汇储备的依赖性和维持较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必要性都会下降。我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也应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从贸易大国向对外投资大国的转变我国曾经是外资净流入的国家,而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超过同期吸引外资规模,逐步进入对外输出资本的新阶段,从贸易大国向对外投资大国转变。第一,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已经是货物贸易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占世界贸易的份额很难再提高。2015年中国货物出口占全球的13.8%,较200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比外汇储备排名第二的日本高10个百分点。中国经常账户差额与GDP之比为2.1%,较日本高1.3个百分点;我国国际贸易与GDP之比为22.3%,比日本高3.4个百分点。第二,随着经济增速换挡,投资回报率有所下降,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难以再达到以往的水平。1990~2007年,我国FDI与GDP之比从0.97%上升到4.4%;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FDI相对于GDP的规模总体趋于下降。2015年,FDI与GDP之比回落至2.27%。从对外贸易大国向对外投资大国的逐步转变,是很多发达经济体曾经走过的道路。对外投资也与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阶段密切相关。以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1978年,我国人均GDP仅308美元,属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无从谈及对外投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高速增长,20多年来的绝大多数年份中,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贸易项和投资项呈现“双顺差”的局面。在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同时,外汇储备管理的压力也比较大。相关理论研究表明,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企业优势积累,人均GDP在4750美元以上的国家对外净投资一般为正值。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对外投资流量达1456.7亿美元,超过吸引外资规模。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累计为4670亿美元左右,是同期金融账户累计净流量的3.5倍。此外,中国的对外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以外汇储备为主,而非政府部门的财富主要以国内资产为主,确实有增加海外资产配置的需求。从对外资产的结构来看,截至2016年末,外汇储备占我国对外资产的近一半(47.9%);相比之下,日本居民部门则持有80%以上的对外净资产。因而我国居民部门有较大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2016年,通过QDII、RQDII和港股通等对外证券投资净增加近1000亿美元,比2015年多增约30%;存贷款和贸易信贷等资产净增加3000亿美元左右,同比多增约1.5倍。G20国家私人部门持有对外资产与GDP之比平均达到124%,以此为参照,则中国居民逐步增加对外资产仍有较大空间。截至2015年末,我国私人部门持有的对外资产与GDP之比仅为25.9%。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景依然向好第一,我国经济实力已跻身世界前列,综合国力是国家信用最好的背书。截至2015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5%,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33.2%,当前经济增速仍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我国的经济改革还将释放更多潜力,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具备很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从内部看,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为数众多的人口,地域差异较大,释放内需为未来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从外部看,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对外投资的进程有所加快。第二,人民币已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2017年第一季度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披露了人民币外汇储备持有情况。在IMF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季度调查中被单独列出的币种往往被公认为储备货币。截至2016年末,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储备约合845.1亿美元。根据IMF于2014~2015年度开展的调查,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国家数量较2011~2012年度有所上升,与持有瑞士法郎作为储备资产的国家数量相当。第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正逐步向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要增强汇率弹性、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打破人民币单边预期,实现汇率双向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弹性,有利于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的三年度调查,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量有所增加。截至2016年4月,人民币日均成交量从三年前的1200亿美元升至2020亿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占比提高至4%,较先前的2%提高了2个百分点。第四,随着资本项目开放逐步推进,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主体正在由传统工商企业向境外主权机构、境外个人等各类主体拓展。我国外汇储备充足我国外汇储备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初的艰难积累期后,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迅速增长。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当年外汇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在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外汇储备大量增加。2006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当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高达15.1%,外汇储备达到10663.4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外需疲弱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2009~2014年GDP增速的均值达8.8%。2009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2011年3月超过3万亿美元,并于2014年6月达到3.99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较五年前(2009年)翻了一番。自2014年下半年起,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下降。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减少了5126.56亿美元。201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连续数月下降,2017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结束了长达7个月的连续下降。2017年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恢复至30090.9亿美元,环比继续增加39.6亿美元。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变化,无论是曾经的快速增长,还是近年来的下降,都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正常现象。由于外汇储备本质上是国家信用的背书,不断积累外汇储备可以满足进口和稳定金融市场的需要,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对外汇储备的依赖性还可能进一步下降。从外汇储备的绝对规模和国际上通常的标准来看,我国外汇储备都是充足的。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世界第一从外汇储备的规模看,截至2015年底,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日本、沙特阿拉伯、瑞士和韩国。作为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约占全球的30%,分别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特阿拉伯的2.8倍和5.4倍,是印度、巴西的近10倍。而作为目前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美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则刚刚超过1000亿美元。我国长期稳定的经常项目顺差仍然是外汇储备增长的基础。2016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42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485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423亿美元。此外,不断增加的对外投资所带来的投资回报在日后也将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新来源。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跃居全球第二,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占全球流量份额的9.9%,同比增长18.3%,金额仅次于美国(2999.6亿美元),首次位列世界第二(第三位是日本的1286.5亿美元)。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增加2112亿美元,较上年多增12%。外储余额足以满足我国的预防性需求进口支付能力(Import Cover)和短期外债偿还能力(外汇储备/短期外债余额)是度量外汇储备充足性的两个经典指标。进口支付能力指标对于资本账户开放度不高的国家来说较为适用。短期外债偿还能力对于应对危机十分重要,适用于新兴市场国家。从进口支付能力来看,截至201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可以支持22.8个月的进口,远高于国际警戒标准(3~4个月)。从短期外债偿还能力来看,截至201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是短期外债(本外币)的3.2倍,而国际警戒标准为不低于1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给出了评估外汇储备充足性的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外汇储备的充足性标准要视不同经济体的具体情况而定,合意的外汇储备规模与一国的经济金融结构有关。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综合考虑出口额、短期外债、其他负债和广义货币,并赋予上述四项不同的权重(可根据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和汇率安排等对权重进行一定的调整),来衡量外汇储备的充足性,以应对出口收入下降、债务展期风险和资本外逃等风险。表1的测算结果给出了不同情形下我国所需要保有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这一结果可以作为我国外汇储备充足性的情景分析。综合考虑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和金融安排,我国外汇储备合意规模大约在1.6万亿~1.8万亿美元,换言之,我国当前外汇储备相当于IMF标准的170.0%~177.8%。此外,未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将进一步提高。在浮动汇率安排下,我国所需要保持的外汇储备规模还将进一步下降。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至今依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因为除了满足预防性的需求之外,也需要考虑持有外汇储备成本。Jeanne 和Rancière将持有外汇储备的益处、机会成本以及风险厌恶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试图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最优的外汇储备规模大约需要覆盖短期外债的80%~100%与一国的经常账户赤字的总和,或需要满足基于IMF框架的合意外汇储备规模(ARA EM metric)的75%~150%。根据这一标准,我国所拥有的外汇储备完全能满足需要。妥善管理和运用外储,促进我国对外投资妥善运用和管理外汇储备、合理配置对外资产,是事关国民福利的大事。由于保持流动性的需要,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不可能很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对外资产收益率只有3%左右,而对外负债的收益率有6%左右。超过需要的外汇储备还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因此,维持过高的外汇储备规模不利于国民财富的增加,应考虑将外汇储备用于支持我国的对外投资,并重新审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随着人民币越来越多地用于国际支付,加之我国已开始实行意愿结售汇,我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由居民部门持有的对外资产。此外,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将用于支持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与并购。外汇储备用于成立如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构和基金,也会使外汇储备余额下降。当然,这部分资产仍然属于中国政府的“弹药库”,或者称为“影子外储”。尽管外汇储备积累有所放缓,我国的对外资产却在向更有效率的配置方式转变。正如樊纲所言,外汇储备下降并不意味着美元流出了中国,而是留在了商业银行的账户上,这意味着,中国官方的外汇储备减少了,但中国的商业银行可以用这些美元去投资高收益的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这一配置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改善我国对外资产负债错配严重的问题,使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过去两年来,我国银行业和非金融企业部门经历了资产负债表的调整,短期外债余额大幅下降。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同时,我国居民部门的对外净资产是增加的,且增加的规模大于外汇储备下降的规模。最后,关于外汇储备的合意规模,参考国际上通常的标准,支持3~4个月的进口仅需要我国当前外汇储备量的不到五分之一,即不到6000亿美元;从满足短期外债偿还需求的角度,截至2016年底,我国短期外债余额8709亿美元,需要的外汇储备亦不到10000亿美元;根据IMF评估外汇储备合适水平的框架,对短期外债、其他负债、广义货币和出口规模加权计算,我国合适的外汇储备下限应不低于1.6万亿美元。因此,我国当前持有的外汇储备远远多于需要。当然,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产业结构,我国在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我国的外汇储备应该高于这一国际标准,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总之,需要重新审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更科学地持有对外资产,更高效地配置国民财富。
中国为何不把庞大的外汇储备换成黄金作为储备?
如果中国将其所有的外汇储备兑换成黄金,它能兑换多少黄金?差不多有8万吨! 这个数字的概念是什么?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世界官方黄金储备总量为33,736.9吨,因此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黄金储备都不够中国购买。因此,将中国所有的外汇储备转换为黄金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全球汇率体系早已脱离金本位,虽然黄金仍可用于国际支付,但几乎很少使用,一般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兑换成外汇使用。既然不用,那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要知道持有黄金,不仅不会产生利息,还需要储存费。我们在美国还有600吨的黄金,这显然不是免费的。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把所有的储备放在黄金里,我们会把它们放在哪里?即使有空间,每年的储存费会是多少?很多人质疑,为什么中国将超过三分之一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债。与黄金相比,美国国债至少是有收益的,而且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是比较高的。所以从经济角度来看,拥有过多的黄金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中国黄金投资研究院院长景乃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黄金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在危机中的稳定表现。持有黄金可以减少财富损失,在外汇市场上抵御汇率风险。此外,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往往容易出现债务危机,如果一个国家持有一定比例的黄金储备,就可以用黄金储备来偿还债务。因此,黄金对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有8133.5吨黄金储备,德国3421.6吨,法国2487.1吨,意大利2451.8吨。这些国家以高成本储备黄金,这表明他们非常重视黄金储备的战略意义。
中国外汇储备是否过多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消息,1月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视频形式召开2023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会议部署了2023年外汇管理重点工作。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解读称,2023年,我国外汇储备大概率高于2022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大于贬值压力,外汇市场将稳定运行。
何为汇率,何为外汇储备?
汇率是指一种货币的价格或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比率。一个国家需要外币的原因是两种货币在发行国都有购买力。因此,汇率的实质是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汇率听起来很奇妙,但就像所有市场一样,它始于买入和卖出。由于经济区域的分割,世界各国的货币也各不相同,但这种分割并没有完全阻断商品和人员的流动,因此货币交易的需求也随着商品和人员的流动而产生。汇率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它是在外汇市场上由买卖双方制造的。关心人民币汇率的人不一定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但他们经常看到外汇储备、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外国直接投资等词语。汇率是价格的一种,价格的主要作用是资源配置。如果人民币汇率过高,那么很多依靠低汇率进行出口的企业将没有办法经营,只能转向内销,这对出口是不利的。外国投资者也不喜欢人民币的高汇率,这将大大减少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中国。简而言之,由于汇率高企,中国根本无法积累那么多外汇储备。汇率水平差异的原因受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简单地说,所谓国际收支,就是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资本的进出口。在国际收支中,如果出口超过进口,资本流入该国,国际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增加,当地货币就会上升。相反,如果进口大于出口,资本外流,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就会减少,当地货币就会贬值。在纸币制度下,汇率从根本上是由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决定的。根据购买力评价,货币购买力平价是指货币汇率。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高,通货膨胀率高,说明当地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这将促进当地货币的贬值。否则,它往往会升值。有学者认为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套利资本流动的影响来实现的。温和的通货膨胀、较高的利率会吸引外资流入,抑制国内需求,减少进口,并使本币升值。在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率总是与汇率负相关。这一人们心理预期的因素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尤为突出。汇率心理学认为,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货币升值。中国的理论在解释众多短期或非常短期汇率波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包括政府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突发事件的影响、国际投机的影响、经济数据的发布,甚至市场的开闭影响。
外汇储备对汇率的作用
中国F1大奖赛2021年赛程回顾2021年,中国F1大奖赛迎来了它的第十个赛季,从4月17日的中国大陆开幕赛到11月14日的中国大陆决赛,中国F1大奖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本文将回顾2021年中国F1大奖赛的赛程,以及赛季中最精彩的瞬间。 中国大陆开幕赛2021年4月17日,中国大陆开幕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车手们纷纷抵达现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比赛。本次比赛由英国车手查尔斯·拉姆斯夺得,他以1分钟20秒的成绩获得了本次比赛的胜利。 日本大奖赛2021年5月2日,日本大奖赛在日本东京赛车场举行,本次比赛由英国车手查尔斯·拉姆斯夺得,他以1分钟19秒的成绩获得了本次比赛的胜利。本次比赛的亮点是,英国车手查尔斯·拉姆斯在本次比赛中创造了新的F1赛道纪录,他以1分钟19秒的成绩打破了原有的赛道纪录。 澳大利亚大奖赛2021年5月23日,澳大利亚大奖赛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赛车场举行,本次比赛由英国车手查尔斯·拉姆斯夺得,他以1分钟20秒的成绩获得了本次比赛的胜利。本次比赛的亮点是,英国车手查尔斯·拉姆斯在本次比赛中创造了新的F1赛道纪录,他以1分钟20秒的成绩打破了原有的赛道纪录。 法国大奖赛2021年6月6日,法国大奖赛在法国巴黎赛车场举行,本次比赛由英国车手查尔斯·拉姆斯夺得,他以1分钟19秒的成绩获得了本次比赛的胜利。本次比赛的亮点是,英国车手查尔斯·拉姆斯在本次比赛中创造了新的F1赛道纪录,他以1分钟19秒的成绩打破了原有的赛道纪录。 德国大奖赛2021年7月11日,德国大奖赛在德国汉堡赛车场举行,本次比赛由英国车手查尔斯·拉姆斯夺得,他以1分钟19秒的成绩获得了本次比赛的胜利。本次比赛的亮点是,英国车手查尔斯·拉姆斯在本次比赛中创造了新的F1赛道纪录,他以1分钟19秒的成绩打破了原有的赛道纪录。 中国大陆决赛2021年11月14日,中国大陆决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本次比赛由英国车手查尔斯·拉姆斯夺得,他以1分钟19秒的成绩获得了本次比赛的胜利。本次比赛的亮点是,英国车手查尔斯·拉姆斯在本次比赛中创造了新的F1赛道纪录,他以1分钟19秒的成绩打破了原有的赛道纪录。2021年的中国F1大奖赛赛程令人印象深刻,从4月17日的中国大陆开幕赛到11月14日的中国大陆决赛,英国车手查尔斯·拉姆斯在每一站比赛中都取得了胜利,并创造了新的F1赛道纪录,他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2021年的中国F1大奖赛赛程也见证了中国F1大奖赛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几个赛道到现在的全球范围内的比赛,中国F1大奖赛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赛事之一。2021年的中国F1大奖赛赛程也见证了中国车手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几个车手到现在的全球范围内的车手,中国车手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车手之一。2021年的中国F1大奖赛赛程也见证了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几个赛车场到现在的全球范围内的赛车场,中国赛车运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赛车运动之一。2021年的中国F1大奖赛赛程也见证了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几个赛车场到现在的全球范围内的赛车场,中国赛车运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赛车运动之一。2021年的中国F1大奖赛赛程也见证了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几个赛车场到现在的全球范围内的赛车场,中国赛车运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赛车运动之一。2021年的中国F1大奖赛赛程也见证了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几个赛车场到现在的全球范围内的赛车场,中国赛车运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赛车运动之一。2021年的中国F1大奖赛赛程也见证了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几个赛车场到现在的全球范围内的赛车场,中国赛车运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赛车运动之一。2021年的中国F1大奖赛赛程也见证了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几个赛车场到现在的全球范围内的赛车场,中国赛车运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赛车运动之一。2021年的中国F1大奖赛赛程也见证了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几个赛车
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欧元、人民币占比是多少呢?
全球各国、地区的外汇储备总量又上涨了!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信息,截止到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外储总量上涨至12.7万亿美元。其中,已分配的外储总量为11.87万亿美元,未分配的外储约为8298.5亿美元。什么是“已分配,未分配外储”?按照IMF公开的信息,截止到2020年年底,全球各国、地区的外汇储备中“欧元的规模约为25217.9亿美元”——为了方便比较,统一了货币单位。IMF将外汇的“欧元、日元、人民币等货币数值”统统折合成美元来通报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用25217.9亿除以12.7万亿,得出数据是19.855%。那为什么IMF公布的欧元占全球外储比例却是21.24%呢?这就涉及到“已分配的外汇储备,未分配的外汇储备”这两个概念了。通常情况下,各成员国都会向IMF通报“外汇中的美元、人民币、欧元、英镑等货币总量数值”——这就是已分配外汇储备。截止到2020年年底,总量约为11.87万亿美元,并且知道里面各种货币的组成细节。但有时候,IMF仅获得了一个粗略的外储数据,并不知道里面的各货币组成细节。或者是非IMF成员国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并且也没有公布其中的细节内容——这就是未分配的外汇储备,总量约为8298.5亿美元。即这8298.5亿美元未分配外储中,有多少人民币,有多少欧元,有多少英镑,有多少美元,完全不知道。因此,在计算各种货币所占比例的时候,就只能采取“已分配的外储”作为分母了。有多少美元、欧元、人民币呢?了解外储中的结构后,我们再来看看主要货币的所占比例——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美元,总量约为70058.4亿,全球占比约为59%。虽然全球外储中,美元的总数量一直在提升,但所占比例却是缓慢下滑,不足60%了。由于美国采取了积极的货币、财政政策,大幅增发货币,使得美元在国际社会中的吸引力有所下滑,多国加大了非美元货币的存储力度。但美元的金融优势地位依然健在,预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元所占比例依然是最高的。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升至21.24%,总规模折合美元约为2.522万亿;第三名是日元,总量约为7158.3亿美元,约为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6%;第四名是英镑,约为5571.9亿美元,占比4.69%。第五名就是咱们国家的人民币,约为2675.2亿美元,约为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2.25%。与上一季度的2.14%相比,提升了0.11个百分点。整体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地位与我国GDP、贸易在全球所占的份额不匹配,有较大提升空间。加拿大货币(加元)约为2457.7亿美元,占比2.07%,排在全球第六名;澳大利亚货币(澳元)约为2161.1亿美元,占比1.82%,在全球排第七名。瑞郎排第八,但总量只有207.4亿美元,其他货币合计为3201.1亿美元。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外汇和外汇储备的区别是什么?
具体如下:1、外汇(1)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解释为: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和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2)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2、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1)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2)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3、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即外汇储备。同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可随时动用的款项一起,构成一国的官方储备(储备资产)总额。
外汇和外汇储备的区别是什么?
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福汇外汇的解释为: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和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即外汇储备。同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可随时动用的款项一起,构成一国的官方储备(储备资产)总额。
美国的外汇储备是多少
37566.0百万美元。美国的外汇储备在2023年3月1日,达37566.0百万美元,相较于2023年2月1日的,36605.0百万美元有所增长。
sdr在外汇储备体系中的优缺点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亦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Paper Gold)”。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2016年10月1日特别提款权的价值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这五种货币所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当期汇率确定,所占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 人民币被纳入SDR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里程碑,首先我们来说下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一般等价物是大家都认可其价值的,必须具有稳定和含金量高的特点。任何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那么就应该保证货币币值稳定且含金量要高。SDR因为综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占比形成一揽子货币,所以他能客观的衡量各国货币的含金量,被SDR接纳就是对该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认可。 最近很多专家发文称加入SDR并没有多么重要,原因是SDR是直接各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很低,国内某知名金融专家更是发视频论述了SDR为什么不重要的原因,不过血饮要说的是1987年美元差点崩盘,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已经准备启用SDR来取代美元,最后是美联储大幅提升联邦基准利率才使得美元躲过了那一劫。如果SDR的含金量低于美元或者不重要,美国会想到用SDR来替代美元吗?当然不是。加入SDR就可以让人民币成为他国央行的储备货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成就。为了阻止人民币国际化美国可谓是费尽了心思。2011年尼日利亚央行将人民币纳入该国外汇储备,此后犹太势力支持的博科圣地不断袭扰尼日利亚制造大屠杀。每当人民币和哪个国家达成互换协议或者是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这个国家就必然出事,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自然规律。 人民币能加入SDR那是中国用抛售美债阻拦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方法换来的胜利果实。加入SDR消息传出后周小川行长笑逐颜开,这和当年中国拿回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以后乔冠华大使开怀大笑背后的意义是相同的。我们的专家淡化加入SDR是因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砖家们淡化人民币纳入SDR则是出来“消毒”的,通过贬低人民币加入SDR的意义来继续唱衰中国。 回过头来我们看SDR里其他的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都受到犹太资本势力为首的西方金融集团的左右,英国是欧洲犹太人的大本营,日本被美军占领货币政策独立性就已经丧失,欧盟则像一个存钱罐被美国利用乌克兰、叙利亚危机摇来摇去。人民币是第一个打破这种格局的货币。回顾历史冷战时期,即使是苏联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卢布都未能打破国际储备货币的壁垒。苏联的解体可以看做是卢布被遏制的后果。 公元前138年张骞受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通面向西方世界的经贸之路,随后世界市场的财富顺着丝绸之路流入中国,这是开启汉唐盛世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今天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也必将拉开全球财富对华大规模输入的大门。结合中国的一带一路,那么中华崛起必然会实现。 那么加入SDR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以后对世界和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一、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以后,他国央行储备了人民币就可以破解美元的剪羊毛战略。美国剪羊毛的原理是什么呢?美元的走势是十年弱势六年强势,当美元走弱的时候美元资本就全球输出(放贷)美元涌入他国以后, 因为该国外汇储备增加就会助推该国货币走强,美元弱势对应的就是别国货币的强势。而当美元走强的时候,因为美元资本流出该国货币缺少外汇储备来保卫本币币值,该国货币终会贬值。也就是说美元走势和别国货币走势总是相反,于是出现这样的局面:美元走弱贬值的时候放贷,因为他国货币是走强的,那么美元放贷以后从汇率上直接就能挣钱;当美元走强升值的时候美国催收高利贷,因为他国本币是贬值的,那么你的美元债务就会膨胀,也就是说你要多花钱来偿还这个高利贷。 我们就以俄罗斯为例说明一下,自从去年美国对俄罗斯实行制裁同时也是美元走强以来,美元兑卢布从32贬值到了66,我们假设俄罗斯在卢布贬值之前借了1000亿美元外债(约合32000亿卢布)那么如果这些美元债务到期以后俄罗斯就要拿出66000亿卢布偿还,那么多出来的34000亿卢布就成了犹太华尔街的利润,利润率超过100%。当俄罗斯负担不起这笔债务的时候,他就会向国际债权人(华尔街)借入美元债务,债务的利息自然不会低同时你还要答应华尔街进行政治和金融方面的让步。可以说如果俄罗斯找不到域外国家对自己进行金融支持的话,俄罗斯就会被华尔街轮番的啃噬。犹太资本如蛆附骨般的金融吸血大法绝对是让人毛骨悚然的。 现实中我们知道中国和俄罗斯是战略协作关系,当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以后,俄罗斯央行接受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话对中俄双方都是有利的。因为人民币汇率是稳定的,2011.7月份美元指数从78开始走强当时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6.39,今天美元兑人民币收盘价也是6.39.也就是说自美元走强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稳定,如果俄罗斯央行在2011年储备了人民币的话,借入1000亿美元(约合6390亿人民币)到期以后俄罗斯只要从自己的央行拿出6390亿人民币支付给华尔街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被美国剪羊毛而损失34000亿卢布。当然对中国也有好处,俄罗斯要获得人民币必须用石油来换,俄罗斯是石油第一大生产国,如果有人民币计价石油价格形成上海石油价格的话,那么对于美国华尔街来说就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二、当别国央行储备人民币以后,两个国家可以通过货币互换来完成结算。因为结算的时候是使用双边本币这种点对点的交易,这样就可以防止被美国纽约结算中心收取铸币税。同时鉴于美国有网络监控和偷窥的独特癖好,双方央行之间用人民币跨境清算系统结算可以有效防止美国窃取他国金融活动的机密。在实际贸易中,如果他国对中国出现了贸易逆差,还可以直接用实物进行偿债。当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以后,中国可以用人民币购买石油,因为人民币币值稳定未来随着经济发展还会继续升值,产油国也乐意接受人民币支付石油款项,这样的话中国就省下了大笔原本打算购买石油的美元外汇。最近有新闻是沙特有可能在12个月以后,以人民币计价对中国出口原油,这也是《纽约时报》资深评论员佛利德曼,今日刊登文章怒斥沙特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依靠的是中国不断扩展的经济实力。对内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对外贸易方面中国今年的贸易顺差是5800亿美元几乎和瑞士的GDP相当,这就是人民币国家化的底气来源。外汇储备方面中国拥有3.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国际支付,这是信用的保障。在国际上这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德国马克,依靠德国卓绝的制造业利润支撑起来的马克成为1999年之前全球最强势的货币。 四、人民币背后是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未来20年预计人民币会继续走强。他国央行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时候就具有了增值的潜力。我们反过来看美元,在结束了5年强势之后,按照高盛集团的推算当美联储首次加息6个月以后美元强势就会结束,这个时间大约就在2016.年下半年。美元走强结束以后将会继续贬值下行,那么持有美元外汇储备的各国央行就要面临外汇储备贬值的风险。 五、中国在对外抄底的过程中一直以来使用的都是美元,但是我们都知道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加大,外汇储备的消耗也在加快,同时在外汇市场中国依旧需要使用美元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当人民币逐步成为外国央行的储备货币以后,预计将会被别国央行持有一万亿美元。相应的我们在释放人民币的时候就会对等的得到1万亿美元的外汇,我们可以用这些外汇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同时继续加速对外抄底。持有他国货币可以方便的进行抄底,这对双方都是利好。抄底完成的时候我们就完成了对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美元资产的置换,将来美元走弱的时候可以避免我们央行资产因为美元计价而缩水。最理想的状态是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全部都是人民币资产,这样的话我们央行资产的价格就是中国自己说了算。 六、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以后,人民币对外输出以后就会形成海外人民币市场,这个市场形成以后就会发型人民币债券,购买人民币债券的外国央行,他们持有的人民币债券价格高低将会是中国央行说了算。其次我们知道全球的外汇储备数额是有数的,当人民币储备增长的时候就会压缩美元储备的空间,那么多余的美元就只能由美联储来接手。当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的时候,估计美元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的流速和流量就会大幅降低。依托美元国际储备地位掠夺别国的金融模式离破产的那天也就不远了。 七、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以后中国人就可以持有人民币直接投资海外,而海外的投资者也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投资中国。前段时间中国放开外国人购房的限制,外国公民持有人民币就可以直接购买。最新消息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接见了伦敦交易所CEO,中英双方就启动沪伦通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将来中英、中新股市互联互通以后就能更加便利的进行相互投资。反过来也会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当然了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有这么多的好处,曾经实现了美元国际化的美国怎么会不知道呢?从人民币申请加入SDR起美国就一直反对,从这次SDR的分配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首先美国所占份额几乎没动,对人民币让渡额度最多的是欧元和英镑和日元,日元的让渡比例都远远超过美国。(人民币占比为10.92%,美国只让渡了0.17%,欧元让渡了7.57%,英镑让渡3.21%,日元让渡了1.07%)最小气的日本这次都比美国慷慨,美国损失的份额最少这恐怕也是美国同意让人民币加入SDR的真正原因,也可以看出来美国对中国加入SDR是不情愿的,这和当年中国加入联合国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时的心态一模一样。 欧洲包括英国大力支持人民币,其实背后有欧洲的深层次原因的。欧盟降息QE之后欧元走弱,成为了资本输出地。因为欧洲央行大量的购买债券,欧洲内部可供投资的标的越来越少。而且更要命的是欧元在不断贬值,自从美元走强以来欧元已经贬值了20%。同时欧洲央行对现金存款还征收利息,利率已经接近负值。我们举个例子如果欧盟QE一万亿欧元,那么以美元计价来说就已经贬值了2000亿欧元,同时这些印出来的钱在负利率下,是没有利息收入的。 所以欧洲资本急需向外投资保值,那么投资中美谁的利益更高呢?投资美股可是美国股市在17000点的高位挂着呢。投资房地产?美国大量的止赎房连美国人自己都买不起。投资债市?美国债市收益率一直居高不下,进去就是散财。但不过投资中国就不一样了,我们就假设这一万亿欧元全部到中国来,我们按照中国储蓄式国债3.5%的利率计算,一年的利息也有350亿欧元。同时因为人民币保持对美元的稳定,兑换成人民币的欧元就免于贬值20%的命运。这样看来只要投资中国就会获得23.5%的实际收益。所以说欧洲人也是无利不起早。 其次欧洲主要国家里面的英国和法国金融业发达,本国国内就有人民币离岸中心。通过创建人民币海外市场、发型人民币债券、进行人民币兑换业务这些国家每年的收益也是很高的。这里举个例子是瑞士,因为他对中国大量出口黄金且上海黄金人民币价格会有溢价,每年瑞士人通过对华出口黄金能额外获得除利润以外5亿美元的收入。英国通过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也捞了不少。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给欧洲和英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欧洲人才会将自己SDR的蛋糕大方的切出来让给人民币。这大概是对“和谐世界”概念的最好注释。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的SDR分配要等到2016.10月份才生效这是美国给中国留下的一个坑。前面说过美联储加息6个月以后美元就开始走弱了,美国把人民币纳入SDR的时间推迟到美元走弱的时候明显有拖住中国对外抄底的意思在里面。所以血饮也分析出了美国在这次人民币进SDR中实际上对中国根本没有实质性的让步,欠缺诚意。当然中国也不会因为美国支持中国加入SDR而放弃狙击美元强势转而支持美国加息。中国央行会继续在外汇市场上稳定人民币汇率。所以不存在网上传言的人民币加入SDR后持续贬值。国际市场上的反应也证实了这点,加入SDR消息传出离岸人民币和中国十年期国债价格双双上涨,作为支撑人民币资产价格的黄金也同步上涨,而悲催的是美国国债收益率开始上涨、美元指数下行。国际资本市场的直接反应就是对人民币加入SDR的喝彩。 2015年12月3号,欧盟将会召开利率会议。欧洲央行会不会在这次会议上降息QE2呢?血饮的判断是欧盟会降息降利率但是不会QE2。如果没有通过QE2决议不知道欧洲人有没有做好再次遭受恐怖袭击的准备呢?俄罗斯之后法国和德国出兵也出兵叙利亚打击ISIS,犹太资本集团妄图控制中东石油结算权的努力将会遇挫。世界局势的演义将会更加精彩,关于反腐的文章血饮正在紧张准备中,请大家谅解。 货币战争看不见硝烟弥漫,俯视之下却是血流成河。胜利者权杖上的红宝石摇曳着嗜血的光芒,却不见王座之下尸骨累累。新世纪的金融海盗已经准备弃船上岸,让我们站在国家的旗帜下与其殊死搏杀。
简述SDR在外汇储备体系中的优缺点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亦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Paper Gold)”。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2016年10月1日特别提款权的价值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这五种货币所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当期汇率确定,所占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 人民币被纳入SDR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里程碑,首先我们来说下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一般等价物是大家都认可其价值的,必须具有稳定和含金量高的特点。任何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那么就应该保证货币币值稳定且含金量要高。SDR因为综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占比形成一揽子货币,所以他能客观的衡量各国货币的含金量,被SDR接纳就是对该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认可。 最近很多专家发文称加入SDR并没有多么重要,原因是SDR是直接各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很低,国内某知名金融专家更是发视频论述了SDR为什么不重要的原因,不过血饮要说的是1987年美元差点崩盘,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已经准备启用SDR来取代美元,最后是美联储大幅提升联邦基准利率才使得美元躲过了那一劫。如果SDR的含金量低于美元或者不重要,美国会想到用SDR来替代美元吗?当然不是。加入SDR就可以让人民币成为他国央行的储备货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成就。为了阻止人民币国际化美国可谓是费尽了心思。2011年尼日利亚央行将人民币纳入该国外汇储备,此后犹太势力支持的博科圣地不断袭扰尼日利亚制造大屠杀。每当人民币和哪个国家达成互换协议或者是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这个国家就必然出事,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自然规律。 人民币能加入SDR那是中国用抛售美债阻拦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方法换来的胜利果实。加入SDR消息传出后周小川行长笑逐颜开,这和当年中国拿回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以后乔冠华大使开怀大笑背后的意义是相同的。我们的专家淡化加入SDR是因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砖家们淡化人民币纳入SDR则是出来“消毒”的,通过贬低人民币加入SDR的意义来继续唱衰中国。 回过头来我们看SDR里其他的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都受到犹太资本势力为首的西方金融集团的左右,英国是欧洲犹太人的大本营,日本被美军占领货币政策独立性就已经丧失,欧盟则像一个存钱罐被美国利用乌克兰、叙利亚危机摇来摇去。人民币是第一个打破这种格局的货币。回顾历史冷战时期,即使是苏联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卢布都未能打破国际储备货币的壁垒。苏联的解体可以看做是卢布被遏制的后果。 公元前138年张骞受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通面向西方世界的经贸之路,随后世界市场的财富顺着丝绸之路流入中国,这是开启汉唐盛世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今天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也必将拉开全球财富对华大规模输入的大门。结合中国的一带一路,那么中华崛起必然会实现。 那么加入SDR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以后对世界和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一、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以后,他国央行储备了人民币就可以破解美元的剪羊毛战略。美国剪羊毛的原理是什么呢?美元的走势是十年弱势六年强势,当美元走弱的时候美元资本就全球输出(放贷)美元涌入他国以后, 因为该国外汇储备增加就会助推该国货币走强,美元弱势对应的就是别国货币的强势。而当美元走强的时候,因为美元资本流出该国货币缺少外汇储备来保卫本币币值,该国货币终会贬值。也就是说美元走势和别国货币走势总是相反,于是出现这样的局面:美元走弱贬值的时候放贷,因为他国货币是走强的,那么美元放贷以后从汇率上直接就能挣钱;当美元走强升值的时候美国催收高利贷,因为他国本币是贬值的,那么你的美元债务就会膨胀,也就是说你要多花钱来偿还这个高利贷。 我们就以俄罗斯为例说明一下,自从去年美国对俄罗斯实行制裁同时也是美元走强以来,美元兑卢布从32贬值到了66,我们假设俄罗斯在卢布贬值之前借了1000亿美元外债(约合32000亿卢布)那么如果这些美元债务到期以后俄罗斯就要拿出66000亿卢布偿还,那么多出来的34000亿卢布就成了犹太华尔街的利润,利润率超过100%。当俄罗斯负担不起这笔债务的时候,他就会向国际债权人(华尔街)借入美元债务,债务的利息自然不会低同时你还要答应华尔街进行政治和金融方面的让步。可以说如果俄罗斯找不到域外国家对自己进行金融支持的话,俄罗斯就会被华尔街轮番的啃噬。犹太资本如蛆附骨般的金融吸血大法绝对是让人毛骨悚然的。 现实中我们知道中国和俄罗斯是战略协作关系,当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以后,俄罗斯央行接受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话对中俄双方都是有利的。因为人民币汇率是稳定的,2011.7月份美元指数从78开始走强当时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6.39,今天美元兑人民币收盘价也是6.39.也就是说自美元走强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稳定,如果俄罗斯央行在2011年储备了人民币的话,借入1000亿美元(约合6390亿人民币)到期以后俄罗斯只要从自己的央行拿出6390亿人民币支付给华尔街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被美国剪羊毛而损失34000亿卢布。当然对中国也有好处,俄罗斯要获得人民币必须用石油来换,俄罗斯是石油第一大生产国,如果有人民币计价石油价格形成上海石油价格的话,那么对于美国华尔街来说就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二、当别国央行储备人民币以后,两个国家可以通过货币互换来完成结算。因为结算的时候是使用双边本币这种点对点的交易,这样就可以防止被美国纽约结算中心收取铸币税。同时鉴于美国有网络监控和偷窥的独特癖好,双方央行之间用人民币跨境清算系统结算可以有效防止美国窃取他国金融活动的机密。在实际贸易中,如果他国对中国出现了贸易逆差,还可以直接用实物进行偿债。当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以后,中国可以用人民币购买石油,因为人民币币值稳定未来随着经济发展还会继续升值,产油国也乐意接受人民币支付石油款项,这样的话中国就省下了大笔原本打算购买石油的美元外汇。最近有新闻是沙特有可能在12个月以后,以人民币计价对中国出口原油,这也是《纽约时报》资深评论员佛利德曼,今日刊登文章怒斥沙特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依靠的是中国不断扩展的经济实力。对内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对外贸易方面中国今年的贸易顺差是5800亿美元几乎和瑞士的GDP相当,这就是人民币国家化的底气来源。外汇储备方面中国拥有3.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国际支付,这是信用的保障。在国际上这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德国马克,依靠德国卓绝的制造业利润支撑起来的马克成为1999年之前全球最强势的货币。 四、人民币背后是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未来20年预计人民币会继续走强。他国央行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时候就具有了增值的潜力。我们反过来看美元,在结束了5年强势之后,按照高盛集团的推算当美联储首次加息6个月以后美元强势就会结束,这个时间大约就在2016.年下半年。美元走强结束以后将会继续贬值下行,那么持有美元外汇储备的各国央行就要面临外汇储备贬值的风险。 五、中国在对外抄底的过程中一直以来使用的都是美元,但是我们都知道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加大,外汇储备的消耗也在加快,同时在外汇市场中国依旧需要使用美元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当人民币逐步成为外国央行的储备货币以后,预计将会被别国央行持有一万亿美元。相应的我们在释放人民币的时候就会对等的得到1万亿美元的外汇,我们可以用这些外汇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同时继续加速对外抄底。持有他国货币可以方便的进行抄底,这对双方都是利好。抄底完成的时候我们就完成了对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美元资产的置换,将来美元走弱的时候可以避免我们央行资产因为美元计价而缩水。最理想的状态是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全部都是人民币资产,这样的话我们央行资产的价格就是中国自己说了算。 六、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以后,人民币对外输出以后就会形成海外人民币市场,这个市场形成以后就会发型人民币债券,购买人民币债券的外国央行,他们持有的人民币债券价格高低将会是中国央行说了算。其次我们知道全球的外汇储备数额是有数的,当人民币储备增长的时候就会压缩美元储备的空间,那么多余的美元就只能由美联储来接手。当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的时候,估计美元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的流速和流量就会大幅降低。依托美元国际储备地位掠夺别国的金融模式离破产的那天也就不远了。 七、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以后中国人就可以持有人民币直接投资海外,而海外的投资者也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投资中国。前段时间中国放开外国人购房的限制,外国公民持有人民币就可以直接购买。最新消息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接见了伦敦交易所CEO,中英双方就启动沪伦通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将来中英、中新股市互联互通以后就能更加便利的进行相互投资。反过来也会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当然了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有这么多的好处,曾经实现了美元国际化的美国怎么会不知道呢?从人民币申请加入SDR起美国就一直反对,从这次SDR的分配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首先美国所占份额几乎没动,对人民币让渡额度最多的是欧元和英镑和日元,日元的让渡比例都远远超过美国。(人民币占比为10.92%,美国只让渡了0.17%,欧元让渡了7.57%,英镑让渡3.21%,日元让渡了1.07%)最小气的日本这次都比美国慷慨,美国损失的份额最少这恐怕也是美国同意让人民币加入SDR的真正原因,也可以看出来美国对中国加入SDR是不情愿的,这和当年中国加入联合国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时的心态一模一样。 欧洲包括英国大力支持人民币,其实背后有欧洲的深层次原因的。欧盟降息QE之后欧元走弱,成为了资本输出地。因为欧洲央行大量的购买债券,欧洲内部可供投资的标的越来越少。而且更要命的是欧元在不断贬值,自从美元走强以来欧元已经贬值了20%。同时欧洲央行对现金存款还征收利息,利率已经接近负值。我们举个例子如果欧盟QE一万亿欧元,那么以美元计价来说就已经贬值了2000亿欧元,同时这些印出来的钱在负利率下,是没有利息收入的。 所以欧洲资本急需向外投资保值,那么投资中美谁的利益更高呢?投资美股可是美国股市在17000点的高位挂着呢。投资房地产?美国大量的止赎房连美国人自己都买不起。投资债市?美国债市收益率一直居高不下,进去就是散财。但不过投资中国就不一样了,我们就假设这一万亿欧元全部到中国来,我们按照中国储蓄式国债3.5%的利率计算,一年的利息也有350亿欧元。同时因为人民币保持对美元的稳定,兑换成人民币的欧元就免于贬值20%的命运。这样看来只要投资中国就会获得23.5%的实际收益。所以说欧洲人也是无利不起早。 其次欧洲主要国家里面的英国和法国金融业发达,本国国内就有人民币离岸中心。通过创建人民币海外市场、发型人民币债券、进行人民币兑换业务这些国家每年的收益也是很高的。这里举个例子是瑞士,因为他对中国大量出口黄金且上海黄金人民币价格会有溢价,每年瑞士人通过对华出口黄金能额外获得除利润以外5亿美元的收入。英国通过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也捞了不少。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给欧洲和英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欧洲人才会将自己SDR的蛋糕大方的切出来让给人民币。这大概是对“和谐世界”概念的最好注释。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的SDR分配要等到2016.10月份才生效这是美国给中国留下的一个坑。前面说过美联储加息6个月以后美元就开始走弱了,美国把人民币纳入SDR的时间推迟到美元走弱的时候明显有拖住中国对外抄底的意思在里面。所以血饮也分析出了美国在这次人民币进SDR中实际上对中国根本没有实质性的让步,欠缺诚意。当然中国也不会因为美国支持中国加入SDR而放弃狙击美元强势转而支持美国加息。中国央行会继续在外汇市场上稳定人民币汇率。所以不存在网上传言的人民币加入SDR后持续贬值。国际市场上的反应也证实了这点,加入SDR消息传出离岸人民币和中国十年期国债价格双双上涨,作为支撑人民币资产价格的黄金也同步上涨,而悲催的是美国国债收益率开始上涨、美元指数下行。国际资本市场的直接反应就是对人民币加入SDR的喝彩。 2015年12月3号,欧盟将会召开利率会议。欧洲央行会不会在这次会议上降息QE2呢?血饮的判断是欧盟会降息降利率但是不会QE2。如果没有通过QE2决议不知道欧洲人有没有做好再次遭受恐怖袭击的准备呢?俄罗斯之后法国和德国出兵也出兵叙利亚打击ISIS,犹太资本集团妄图控制中东石油结算权的努力将会遇挫。世界局势的演义将会更加精彩,关于反腐的文章血饮正在紧张准备中,请大家谅解。 货币战争看不见硝烟弥漫,俯视之下却是血流成河。胜利者权杖上的红宝石摇曳着嗜血的光芒,却不见王座之下尸骨累累。新世纪的金融海盗已经准备弃船上岸,让我们站在国家的旗帜下与其殊死搏杀。
中国外汇储备结构
1、币种构成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没有对外明确公布过,目前属于国家金融机密。据估计,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依据来自于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路透社报道以及中国外贸收支中各币种的比例。2、具体形式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扩展资料: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据估计,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依据来自于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路透社报道以及中国外贸收支中各币种的比例。有观点认为,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外汇储备以GDP的10%左右为好,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明显偏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表示,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经济结构内部严重失衡,必须尽快纠正;第二,人民币现在还不是国际货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