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

2022年央行拨款给恒大了吗?

8月10号 网上有消息传出 珠江投资,广州城投 万科 保利等央企和恒大谈判,将会对恒大集团注资6000亿元。这一消息传出后 恒大已有部分楼盘价格开始上调 均上调15到25万左右 各城市停工的楼盘也开始陆续的开工。同一天,恒大汽车及恒大物业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接触几家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有关出售旗下部分资产,该等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出售本公司上市附属公司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及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部分权益。截至本公告日期,尚未确定或订立任何具体计划或正式协议。据消息人士透露许家印提到恒大已完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的“多元产业+数字科技”转型,旗下8大产业已拥有4个上市平台,未来其他产业也将陆续分拆上市,与战略伙伴的合作规模也将大幅增加此外,据路透社8月9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恒大集团正在与国资和民企谈判出售其新能源汽车和物业管理业务的股份 所以恒大加油 买了恒大房子的人也一定要有信心

央行降准后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除外)。此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RRR降息释放的长期资金约为1万亿元。消息公布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上涨1%受中国人民银行下调RRR 0.5个百分点的消息提振,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短期上涨,目前上涨近1%。银行和房地产都属于资金敏感品种。此次RRR降息释放的1万亿资金,对银行和房地产行业是利好,对依赖经纪业务的券商也是利好。RRR削减往往意味着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将上涨,因此有色金属股有望受益于央行的RRR削减。虽然RRR降息并不等同于降息,但随着银行间流动性的小幅改善,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价格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资金价格的下跌,也将是民间借贷等资金、信贷的投资回报。相比之下,能够始终保持高分红比例的蓝筹股的持有价值就会凸显。目前是年报陆续披露的阶段。对于高分红、低市盈率的蓝筹股来说,是长期价值凸显的时候。对于融资现金流占比较大的行业,RRR削减意味着企业获取资金能力的增强和获取资金成本的降低。因此,对于那些资金链紧张、融资现金流大的行业来说,RRR下调意味着利好。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应对疫情时,坚持的是正常的货币政策。5月以后逐渐转为正常,今年上半年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状态。此次RRR降息是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后的例行操作。释放的资金一部分由金融机构用于偿还到期中期借贷便利(MLF),一部分由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纳税高峰期造成的流动性缺口,增加金融机构长期资金比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目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中国人民银行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比如,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微博今天说,这是一次全方位的RRR降息,比预期的要快,力度要大,说明我们对经济下行非常重视。此外,他还指出,关于这个RRR削减,我们之前犯了一个错误,认为它不会完全降低。事实上,这一次是一个全面的RRR削减。说明对经济下滑的担忧已经很严重了。说实话,上半年对经济太乐观了,有点苛刻。下半年货币信贷适度宽松很有必要。央行选择此次RRR降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市场将更加关注央行未来是否会继续降低RRR。目前,我们认为进一步降低RRR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我们不认为国内货币政策已经转向。此次RRR降息对a股市场的影响趋于中性。RRR降息预期将会落地,因此没有必要夸大RRR降息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提振作用。相关问答:降准对股市的影响是什么? 降准对股市肯定是利好。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降准,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简称叫降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简单来说就是,金融机构吸收来的存款不能全部用来放贷,必须有一部分资金交代中央银行(这是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交到中央银行的这部分资金占吸收全部存款的比率就叫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交到中央银行的钱少了,金融机构可以控制的钱更多了,可以用来投资、放贷的钱更多了,这部分多出来的资金会流向社会,主要是流向金融行业和实业。流向金融业。降准直接受益者就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可以控制的钱更多了,其中一部分势必会流向金融行业,金融行业又会将钱用来投资,更多的钱流入股市,对股市来说肯定是利好,毋庸置疑。流向实业。金融机构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放贷,企业贷款更容易,能贷到的钱也比以前更多,企业用这些钱进行生产建设,企业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实体经济发展肯定会引起股市的上涨。降准是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降准一般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2021年12月15日中央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的目的就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降准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让活钱变多,死钱变少,活钱多了,股市自然就涨了。所以降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股市都是利好。

央行降息对股市有哪些影响?

很多人都知道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有助于再生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因此,许多投资者非常关注中央银行是否降低利率和有利股票.下一位金投小编介绍中央银行信息对股市有什么影响?对实体经济来说,在新冠肺炎流行引起的经营困难背景下,资金成本下降明显有助于再生产,渡过难关.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央银行降低利率后,大金融、基础设施、有色金属等板块具有弹性.2月17日创业板在再融资利益下领先大盘子,但周期股仍有机会在未来行情中获得表演机会.有色金属板块株式会社:锡业株式会社(000960)、四通新材(300428)、焦作万方(000612)、和胜株式会社(002824)、西部资源(600139)、兴业矿业(000426)、罗平锌电(002114)、翔鹭钨业(002842)、株冶集团(600961)、东方锆业(002167)、西藏珠峰(600338)、云南业(002428)等.有色金属板:凯发电(300407)、回天新材(300041)、鼎汉技术(300011)、中铁工业(600528)、时代新材(600458)、龙溪株式会社(600592)、太原重工(600169)、华东数控(002248)、东方雨虹(002271)、晶澳科学技术(002459)、马钢株式会社(600808)等.

机构:央行释放重磅利好,楼市因城施策降首付、降利率都在路上!

中华网财经4月19日讯:央行官网4月18日消息,人民银行、外汇局出台23条举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下称通知)。《通知》指出,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其中,《通知》强调,要抓好抓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落地。支持地方政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依法合规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引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最大化惠企利民。要求金融机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提高新发放企业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对此,中指研究院陈文静表示,首先,因城施策是当前政策主线,多地有望继续下调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从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延续低温态势,供求两端均弱,购房者置业信心尚未实质修复,市场成交规模降幅明显,房企投资意愿不足。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各地积极落实“因城施策”稳市场、稳预期。据中指监测,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已有超70城出台房地产政策百余条,主要涉及放松限购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发放购房补贴、取消限售、为房企提供资金支持等方面。其中郑州、兰州、重庆、温州、南宁、菏泽、佛山、赣州等城市优化调整限贷政策,部分城市下调个人商业贷款首套或二套首付比例;另有多个城市下调房贷利率,4月14日,央行邹澜司长回答记者提问时曾指出,“3月份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全国已经有一百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平均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不等。”此次《通知》明确提出“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预计接下来将有更多城市下调商贷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优化“认房认贷”标准,多数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有望降至基准线4.6%,二套降至5.2%,通过降利率实现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释放购房需求,对房地产行业产生实质性利好。另外,近期多地疫情反复,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响,《通知》提出“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予以支持”,该措施是对居民的实质性纾困,有利于稳定当前市场预期。其次,金融机构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搞“一刀切”,有利于优质项目得到合理资金支持。根据中指监测,截至2022年3月31日,房企待偿债券余额共计26452.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债券合计6888.7亿元,其中信用债余额3305.7亿元,海外债余额3583.0亿元,房企仍处偿债高峰期。根据最新数据,2022年1-3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8万亿元,同比下降19.6%,为历史最大降幅,其中国内贷款降幅超20%,企业资金压力不减。《通知》明确提出“金融机构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不搞“一刀切”,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去年以来,在部分房企风险显性化后,金融机构出现了应激反应,“避险”情绪上升,企业主体一旦出现违约情况,所有项目融资都会受到影响,误伤了房企部分优质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流动性风险。此次特别提出“金融机构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有利于部分出险企业的优质项目得到合理资金支持。一般而言,优质的地产项目多分布在一二线和强三线等热点城市,债务结构清晰合理且具有良好的回款能力,此类项目未来资金支持力度或将加大,从而带动企业资金面得到改善。再是、并购债融资加快推进,加速出险企业出清。根据中指监测,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房企发行并购债,直接融资超100亿元,发行主体以国央企为主。同时,多家房企与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备忘录,获得并购融资贷款额度。此外,多家银行及资管公司以发行并购债的方式募集资金。本次《通知》明确提出“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要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加大并购债券融资支持力度,积极提供兼并收购财务顾问服务。”未来加大并购债融资支持力度,有利于加快债务违约的房企风险出清。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行业调整阶段,房企对收并购整体持审慎态度,目前房企并购债资金也多用于合作项目。当下,房企对“自身安全”要求较高,对于标的物选择及出手时机更加谨慎。近期利好政策频出,从15日全面“降准”到18日央行强调“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楼市信贷环境和调控政策有望加快改善,尤其是降首付、降利率、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等将有效激发住房需求释放。从行业发展来看,购房需求并未消失,但短期需求端观望情绪较重,预计随着政策逐渐落地,购房者预期和置业信心有望逐渐企稳,而市场恢复节奏仍有赖于疫情的有效防控和各地政策的执行力度。下为《通知》原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及全国保障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会议要求,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通知》指出,要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人群等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按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将原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继续滚动使用,促进金融资源向受疫情影响企业、行业、地区倾斜。保障留抵退税资金及时准确直达,促进市场主体尽早享受到政策红利。对于受困人群,金融机构要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予以支持,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通知》强调,要抓好抓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落地。用好用足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优化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全力保障粮食、能源稳定供应。设立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支持普惠养老机构融资。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丰富新市民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地方政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依法合规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引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最大化惠企利民。要求金融机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提高新发放企业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为落实好全国保障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会议精神,《通知》要求,发挥好民航应急贷款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再贷款落地,建立信贷、债券融资对接机制,支持货运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循环。金融机构要主动跟进和有效满足运输物流企业、货车司机的融资需求,对暂时偿还贷款困难的,合理给予贷款展期和续贷安排。对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等灵活就业主体,比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加大经营性贷款支持。《通知》明确,将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推广至全国,开展更高水平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和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允许具有贸易出口背景的国内外汇贷款结汇使用。提高企业跨境人民币使用效率,完善企业汇率避险管理服务。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相关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手续费。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为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加速落地,人民银行靠前发力加快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截至4月中旬已上缴6000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6000亿元,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基本相当。4月15日,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将再投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从全年看,人民银行将总计上缴11000多亿元结存利润,缴款进度靠前发力,视退税需要及时拨付,与其他货币政策操作相互配合,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引导市场利率下行0.1-0.15个百分点,带动一季度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至4.4%,为有统计以来的记录低点。加大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力度,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和两项减碳工具,加快1000亿再贷款投放交通物流领域,创设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4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预计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多增1万亿元。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与相关部门、地方党政和金融机构并肩奋进,扎实推动各项政策精准落地,及早释放政策红利,全力以赴支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完)附件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银发〔2020〕29号文),提出货币信贷、金融服务等30项措施,为疫情防控和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当前,受疫情和国内外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大。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人群等金融支持(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充足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受到疫情实质影响的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考核的容忍度。(二)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接触型服务业及其他有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与商务、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银行提升客户获取、风险评价和管控能力,针对企业特点开发动产抵质押和信用贷款产品。(三)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受困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发挥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作用,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末,按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鼓励金融机构稳定普惠小微贷款存量,扩大增量。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自2022年起,原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继续滚动使用,必要时可再进一步增加,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金融机构要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更好满足小微企业用款需求。要细化实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不良容忍度、尽职免责、绩效考核等要求,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快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要按市场化原则,通过提供中长期贷款、降低利率、展期或续贷支持等方式,积极支持受困企业抵御疫情影响,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要积极主动对接征信平台有关的金融、政务、公用事业、商务等不同领域的涉企信用信息,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提高融资效率。(四)提高对重点地区和受困人群的金融服务质效。金融机构要通过调整区域融资政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实施差异化的绩效考核办法等措施,提升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金融供给水平。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要及时优化信贷政策,区分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区分受疫情影响的短期还款能力和中长期还款能力,对其存续个人住房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予以支持。对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主体,金融机构可比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加大对其经营性贷款支持力度。(五)提供便捷金融市场服务。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要进一步优化发行、交易、清算、结算等服务,提供多种服务渠道,调整部分业务开展方式,强化服务保障。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等要利用前期已建立的“绿色通道”,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发债企业,简化业务流程,适度放宽信息披露制式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六)保障基础金融服务畅通。加强现金管理,确保现金供应和现金安全卫生。确保支付清算通畅运行,按需放开小额支付系统业务限额,延长大额支付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运行时间,加大电子支付服务保障力度。金融机构在必要时要采取就近网点办公、召开视频会议等方式,为企业办理审批放款等业务。要切实保障公众征信相关权益,继续落实好受疫情影响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的有关规定。畅通金融消费者线上咨询、投诉处理通道。要建立财政-税务-国库-银行协同工作机制,确保资金汇划渠道畅通,保障疫情防控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各级国库要落实好助企纾困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畅通退税资金拨付、退付通道,有效保障退税资金及时、准确、安全直达市场主体,促进市场主体尽早享受到政策红利。二、发挥金融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作用,抓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落地(七)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产销的金融保障。用好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工具,适时增加再贷款额度,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主体的支持力度。围绕春耕备耕、粮食流通收储加工等全产业链,制定差异化信贷支持措施。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及时保障中央储备粮信贷资金供给。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粮食市场化收购,主动对接收购加工金融需求。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大豆、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购销、加工等环节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对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保障。(八)做好煤炭等能源供应的金融服务。优化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合理满足煤炭安全生产建设、发电企业购买煤炭、煤炭储备等领域需求,保障电力煤炭等能源稳定供应。抓实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加大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及周边煤电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九)加大对物流航运循环畅通的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主动跟进和有效满足运输企业融资需求。对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运输物流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供灵活便捷金融服务。对于因疫情影响偿还贷款暂时困难的运输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支持金融机构科学合理给予贷款展期和续贷安排。要用好用足民航应急贷款等工具,多措并举加大对航空公司和机场的信贷支持力度。(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支持。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贷款提供再贷款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建立信贷、债券融资对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快速响应产业链核心及配套企业融资需求。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发挥供应链票据等金融工具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作用,支持供应链企业融资。(十一)加大对有效投资等金融支持力度。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加大对重点投资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重大项目,加大对水利、交通、管网、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惠民生、补短板项目和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推动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实现实物工作量。要合理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地方政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要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按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不得盲目抽贷、压贷或停贷,保障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做好民间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金融支持工作。金融机构对信贷增长缓慢的省(区)新增贷款占比要稳中有升。(十二)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贷款、债券融资政策等金融政策上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构建中长期合作关系,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充分满足民营经济合理金融需求,进一步提高新发放企业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或信用保证基金,重点为首贷、转贷、续贷等提供增信服务。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民营企业债券投资力度。(十三)完善住房领域金融服务。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金融机构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不搞“一刀切”,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要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加大并购债券融资支持力度,积极提供兼并收购财务顾问服务。金融机构要在风险可控基础上,适度加大流动性贷款等支持力度,满足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建筑企业融资连续稳定。(十四)引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在推动平台企业网络金融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平台企业金融服务的积极作用。支持平台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场景化线上融资产品,向平台商户和消费者提供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鼓励平台企业充分发挥获客、数据、风控和技术优势,加大对“三农”、小微领域的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引导平台企业稳步降低利息和收费水平,为受疫情影响的贷款客户提供延期还本付息服务,最大化惠企利民。督促平台企业规范开展与金融机构业务合作,赋能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面。(十五)加强对重点消费领域和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设立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对符合条件的普惠养老贷款提供再贷款支持,加大对普惠养老机构等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规范发展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新型消费、绿色消费、县域农村消费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丰富汽车等大宗消费金融产品,满足合理消费资金需求。金融机构要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围绕新市民创业形态、收入特点、资金需求,丰富信贷产品供给,降低新市民融资成本,激发新市民创业就业活力。积极创新针对新市民消费、职业技能培训、子女教育、健康保险、养老保障、住房等领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性。三、优化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促进外贸出口平稳发展(十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将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推广至全国,稳步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鼓励银行将更多优质中小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范畴。进一步拓宽结算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和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相关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十七)便利企业开展跨境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进一步便利企业借用外债,支持非金融企业的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支持企业以线上方式申请外债登记。试点地区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可按规定直接到银行办理外债等资本项目外汇登记业务。允许具有贸易出口背景的国内外汇贷款结汇使用,企业原则上应以贸易出口收汇资金偿还。企业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期收汇且无外汇资金用于偿还具有贸易出口背景的国内外汇贷款的,贷款银行可按规定为企业办理购汇偿还手续。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贸易金融产品,提升贸易融资的服务水平,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十八)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金融机构要及时响应外贸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汇率避险需求,支持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优化外汇衍生品业务管理和服务,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强化政银企合作,探索完善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汇率避险业务的担保,提升企业应对汇率波动能力。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相关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手续费。(十九)优化跨境业务办理流程和服务。进一步提升跨境业务数字化水平,银行可通过审核电子单证等在线化、无纸化方式,提供跨境结算服务。银行应提高企业经常项下跨境收付款效率。鼓励银行丰富人民币投融资产品,便利企业在对外经贸活动和国际合作领域中使用人民币。(二十)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增信保障作用,引导保险机构做好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保险理赔效率。深化政保银企四方合作,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提供更丰富的跨境贸易背景信息和更便捷的核验服务,精准服务外贸企业,扩大保单融资规模。(二十一)提升投资者跨境投融资便利度。推动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统一准入标准,简化入市流程,完善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资金管理。优化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熊猫债)资金管理,熊猫债发行主体境内关联企业可按实需原则借用相关熊猫债资金。进一步便利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办理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登记业务。四、加强党的领导,提升政策长期可持续性和政策宣传落地效果(二十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人民银行、外汇局系统各单位和各金融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相关政策,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服务。(二十三)强化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金融机构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盘考虑利润、拨备和核销等因素,独立审贷、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工作。要防范道德风险,加强对资金流向、风险情况监测,确保企业合规合理使用资金。人民银行、外汇局系统各单位要解决政策落地的痛点难点,主动呼应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合理诉求,完善政策落地长效机制。要通过媒体、网络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政策及时惠及市场主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2022年4月18日

央行: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国务院同意,2020年2月14日,《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银发〔2020〕46号)正式发布。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金融领域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充分体现。《意见》从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在更高水平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30条具体措施。《意见》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期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政策导向,是长远的,不会受到疫情影响,改革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风险治理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以下为政策原文:银发〔2020〕46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大金融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力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更高水平开放创新,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立足于临港新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体系,试点更加开放、便利的金融政策,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行绿色金融政策。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引领辐射作用,完善金融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力度。(二)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增强金融创新活力,探索更加灵活的金融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健全金融法治环境,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内外资金融机构适用同等监管要求,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三)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自愿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各项金融开放创新措施,部分措施可在临港新片区先行试点。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金融科技在监管领域的应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二、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一)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产业。1.试点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按照商业自愿原则在上海设立专业子公司,投资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的重点建设项目股权和未上市企业股权。鼓励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科创类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于临港新片区内科创企业。2.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按照商业自愿原则在上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符合条件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上海设立专业投资子公司,参与开展与临港新片区建设以及长三角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协调发展相关的企业重组、股权投资、直接投资等业务。3.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为临港新片区内高新技术产业、航运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提供长期信贷资金,支持区内重大科技创新及研发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为区内企业开展新型国际贸易提供高效便利金融服务,支持新型国际贸易发展。4.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在区内依法设立金融科技公司,积极稳妥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重视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二)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5.对于符合条件的临港新片区优质企业,区内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凭企业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直接办理外商直接投资、跨境融资和境外上市等业务下的跨境人民币收入在境内支付使用。6.在临港新片区内探索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探索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企业集团在境内外成员之间集中开展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业务,资金按实需兑换,对跨境资金流动实行双向宏观审慎管理。探索外汇管理转型升级。7.在临港新片区内试点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研究推动依托上海票据交易所及相关数字科技研发支持机构建立平台,办理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促进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三、在更高水平上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一)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8.在依法合规、商业自愿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理财子公司,试点外资机构与大型银行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支持商业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选择符合条件的、注册地在上海的资产管理机构作为理财投资合作机构。9.支持外资机构设立或控股证券经营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在上海落地。推进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在上海率先落地。10.对境外金融机构在上海投资设立、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的申请,成熟一家、批准一家。鼓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上海设立专业资产管理子公司。试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股境外资产管理机构等在上海设立的理财公司。探索保险资金依托上海相关交易所试点投资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11.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集团在上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的资金管理中心,经批准可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允许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注册的融资租赁母公司和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二)促进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12.继续扩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备案入市,丰富境外投资者类型和数量。逐步推动境内结算代理行向托管行转型,为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多元化服务。13.发展人民币利率、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研究推出人民币利率期权,进一步丰富外汇期权等产品类型。14.优化境外机构金融投资项下汇率风险管理,便利境外机构因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产生的头寸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15.研究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金融市场法律制度对接效率,允许境外机构自主选择签署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中国证券期货市场(SAC)或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衍生品主协议。(三)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优质金融营商环境。16.支持上海加快推进金融法治建设,加快建成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加大对违法金融活动的惩罚力度,鼓励开展金融科技创新试点。17.切实推动“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上海市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类文件,定向拆除市场准入“隐形门”。多措并举,孵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18.研究推动上海金融法院和上海破产法庭顺应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参照国际高标准实践,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案件专业化审理水平,增强案件审判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四、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推动金融机构跨区域协作。19.提升长三角跨省(市)移动支付服务水平,推动长三角公共服务领域支付依法合规实现互联互通。20.积极推动长三角法人银行全部接入合法资质清算机构的个人银行账户开户专用验证通道,对绑定账户信息提供互相验证服务。21.强化长三角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项目规划、项目评审评级、授信额度核定、还款安排、信贷管理及风险化解等方面的合作协调,探索建立长三角跨省(市)联合授信机制,推动信贷资源流动。支持商业银行为长三角企业提供并购贷款。在现行政策框架下,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扩大对长三角“三农”、从事污染防治的企业、科创类企业、高端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信贷投放。(二)提升金融配套服务水平。22.推动G60科创走廊相关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双创债务融资工具、双创金融债券和创新创业公司债。23.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各类知识产权服务与评估机构积极开发构建专利价值评估模型或工具,促进知识产权交易和流转。研究支持为外国投资者直接参与科创板发行和交易提供便利汇兑服务。24.探索建立一体化、市场化的长三角征信体系,向社会提供专业化征信服务。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大信息归集共享和开发利用力度,服务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支持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实现长三角企业和个人借贷信息全覆盖。开展长三角征信机构监管合作,试点建设长三角征信机构非现场监管平台。25.推动长三角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在长三角推广应用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区域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加快建立长三角绿色项目库。(三)建立健全长三角金融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26.建立适用于长三角统一的金融稳定评估系统,编制金融稳定指数,建立金融稳定信息共享合作机制,搭建金融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反洗钱信息交流机制,强化数据保护与管理,加强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解决机制(ADR)合作。27.推动长三角金融统计信息共享,研究集中统筹的监测分析框架,提升经济金融分析的前瞻性。28.促进长三角普惠金融经验交流,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联合撰写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五、保障措施29.支持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组织开展加强支付结算监管能力的试点,推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同城双活灾备中心在上海建设落地。研究推动在上海设立中国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集中整合各金融市场的交易信息,提升监测水平,与雄安新区相关建设进行有效衔接。30.目前已出台及今后出台的在自贸试验区适用的金融政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的各项金融支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适用于上海实际的,可优先考虑在上海试点。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上海银保监局等单位根据本意见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上级部门备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2020年2月14日

央行2600亿7天逆回购是什么意思

继周三央行开展2500亿7天逆回购操作后,面对周四仍有部分MLF到期,央行在公开市场继续维持大额的逆回购投放力度。据央行公告,21日,央行开展了2600亿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维稳于2.25%。该操作量较周三的2500亿进一步增加。鉴于周四逆回购到期400亿,故当天实现资金净投放2200亿。同时数据显示,21日将有2230亿MLF到期,其中包括1175亿的3月期MLF和1055亿的6月期MLF。尽管周三开始央行显著“加码”逆回购操作,但20日市场资金面仍全天略紧,主要期限回购利率继续走高,且涨幅扩大。周四公布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则全线飘红。其中,隔夜和7天Shibor利率分别上涨了1.10个基点和1.00个基点,分别报在2.0290%和2.3320%。国泰君安债券团队指出,预计近期的流动性冲击较为短暂,而一旦资金利率出现大幅“脉冲式”上行,预计货币当局将及时干预对冲,“钱荒”不会重来。

什么是央行逆回购操作

央行逆回购操作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债券的一种行为,然后再约定在未来的特定日期商业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本金加利息的方式赎回这些债券。换种说法就是商业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借钱,然后在某来的某个约定日期还钱和支付利息。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控金融市场的一种行为,目的是市场的流动性。 央行逆回购是指什么 在多数的发达国家,央行都会利用通过公开的市场操作来实现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目的。中国人民银行是从 1998 年开始建立的公开市场操作制度,通过央行与一级交易商之间的市场交易来实现货币政策是调控目的。一般来说,当央行进行逆回购时,显示出的是市场资金宽松的状态,而随着逆回购的到期,市场上的资金又会变得紧张。随后,央行有可能采取继续逆回购的操作,但是这个逆回购的金额是否大于到期的金额,以及逆回购的时间是缩短还是延长,都影响着接下来市场的资金流动性。

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逆回购操作是什么意思?

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还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就是获得质押的债券,把钱借给商业银行。目的主要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当然,同时可以获得回购的利息收入。操作就是央行把钱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债券质押给央行,到期的时候,商业银行还钱,债券回到商业银行账户上。

央行正回购操作与逆回购操作是什么意思?

正回购是一方以一定规模债券作抵押融入资金,并承诺在日后再购回所抵押债券的交易行为。也是央行经常使用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购操作可以达到从市场回笼资金的效果。较央行票据,正回购将减少运作成本,同时锁定资金效果较强。回购交易分正回购和逆回购,两者是相对应和共存的。通俗来讲,就是正回购为融资,以手中的国债为质押物通过回购交易借得资金;逆回购为融券,即将手中资金借出,获得国债做为质押品。目前正回购只有合资格的金融机构能做,逆回购则机构和个人都能参与。

什么是央行逆回购操作

央行逆回购,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简单解释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央行扮演投资者,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投资者或金融机构也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逆回购交易。2020年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利率较上期下降20个基点至2.2%收益公式成交额×年收益率×回购天数/365天=收入正回购定义:正回购方就是抵押出债券,取得资金的融入方;而逆回购方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正回购和逆回购对比:正回购是卖将来买回债券,逆回购是买将来卖出债券。

什么是央行逆回购操作

央行逆回购操作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债券的一种行为,然后再约定在未来的特定日期商业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本金加利息的方式赎回这些债券。换种说法就是商业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借钱,然后在某来的某个约定日期还钱和支付利息。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控金融市场的一种行为,目的是市场的流动性。央行逆回购是指什么在多数的发达国家,央行都会利用通过公开的市场操作来实现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目的。中国人民银行是从 1998 年开始建立的公开市场操作制度,通过央行与一级交易商之间的市场交易来实现货币政策是调控目的。一般来说,当央行进行逆回购时,显示出的是市场资金宽松的状态,而随着逆回购的到期,市场上的资金又会变得紧张。随后,央行有可能采取继续逆回购的操作,但是这个逆回购的金额是否大于到期的金额,以及逆回购的时间是缩短还是延长,都影响着接下来市场的资金流动性。

什么是央行票据,信贷投放,央行回笼放出资金,跟股市的关系

  央行挤压票据融资泡沫 三个月正回购放出天量  昨天,公开市场三个月正回购量猛增至1200亿元,创下了其历史最高纪录。市场猜测,央行此举可能意在通过微调短期流动性,适度平抑连月突飞猛进的票据融资。此外,这次巨额回笼只是结构性调整,并未改变资金宽松的局面,目前公开市场仍为向市场净投放资金。  央行昨天在公开市场选择对91天回购品种进行了正回操作,正回购量为1200亿元,为前次操作的2.4倍;收益率则为0.96%,与前次操作持平。  本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力度增加显然与到期资金大量释放有关。由于上一年央票的大量发行,本周到期央票和正购量合计达到了1565亿元,比前一周增加了1125亿元,为2月份的最大单周资金释放量。因此,公开市场有必要加大资金回笼力度以免流动性过度投放,千亿级正回购操作量并未超出市场的预料。  然而,这一平常的冲销行为可能蕴藏着另一层深意。本周公开市场使用的回笼工具为91天正回购,而此前公开市场通常选用7天和28天这两个期限品种来调节短期流动性的收放,一旦涉及一个月以上的资金调控往往选择直接发行三个月央行票据。  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12月以来,银行贷款迅猛增长,其中票据融资的增速最为显著。今年1月,在银行的信贷总额中,票据融资占比已由去年12月的30%猛增至41.59%,并且直接推动当月银行贷款创下1.62万亿的历史新高。  利率低是票据融资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与同期的短期贷款相比落差大,企业通过票据借贷的成本低,积极性高。另一方面,票据贴现率的市场化程度高,由于近期资金宽裕,加之竞争激烈,银行票据贴现率已低于其资金成本,企业可以在贴现利率与政策利率倒挂的情况下,从中无风险套利。  尽管目前关于巨额票据融资增长的争论仍在持续,但是如何确保银行信贷在年内实现持续均衡地投放,则是事关今年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关键。从技术上看,确保票据融资的正常增长无疑要从资金供给和资金价格两方面入手。票据贴现期限通常较短,基本上在3至6个月以内。因此,在央行的操作工具中,3个月央票和正回购则是比较“对症”的工具。其实,从本月初开始,3个月央票的发行节奏已经悄然加快,由原先的两周发行一次,转变为每周发行。一些业内研究人士认为,如果公开市场持续加大这一期限资金的回笼力度,必然将推动资金价格水平上升。一旦贴现率回复到银行的资金成本之上,将有效抑制企业套利行为,挤压票据融资中的泡沫成分。  虽然本周公开市场加大资金回笼力度,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三个月期限资金回笼,但这只是结构性的微调,并未改变整体资金面宽松的大局。从今年年初至今,公开市场仍然向市场净投放资金,资金净投放量约为2600亿元。(上海证券报)  1月大小非减持比重创近三个月新高  A股大盘开年后的持续反弹既对场外资金产生了强烈吸引,也为仍持“落袋为安”观念的大小非提供了套现的良机。尽管1月两市解禁、实际减持的大小非数量分别比去年12月下降了36.1%和30.7%,但当月大小非减持量占两市总成交量的比重却创下近三个月的新高。  平稳度过了去年12月的解禁“洪峰”,今年1月沪深市场面临大小非解禁总量的压力大幅减轻,但解禁小非的比重显著增大。  根据中登公司按月披露的股改限售股解禁和减持情况,1月两市合计解禁大小非80.48亿股,比前一个月显著减少36.1%。其中大非解禁54.42亿股,占比67.6%;解禁小非达到26.06亿股,创下自中登公司披露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26.06亿股小非“出笼”的1月,恰逢股指自6124点调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波反弹,当月上证综指在流动性充足、经济预期转暖、投资信心恢复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创出9.33%的涨幅,一度逼近2000点大关。数据显示,1月大小非实际减持5.7亿股,环比减少30.7%,其中小非减持2.68亿股,占比4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个月大小非减持总量显著下降,但其减持力度并未同步减轻。根据中登公司数据,1月沪深总成交量为2039.74亿股,环比减少超过四成,而当月实际减持大小非数量占总成交量的比重达到0.28%,比去年12月的0.24%高出0.04个百分点,也高于11月0.26%的水平。  截至上个月月底,两市累计产生股改限售股数量达到4685.35亿股,存量未解禁股改限售股为3228.90亿股,股改以来沪深累计解禁1444.80亿股,占比30.84%;累计减持292.80亿股,占比20.27%。  自中登公司2008年6月开始按月披露大小非解禁、减持情况以来,近8个月内两市累计解禁的股改限售股达到631.45亿股,实际减持47.24亿股。  本月,两市解禁股改限售股总量将再度反弹,西南证券数据显示,本月股改限售股解禁额度为1532亿元,环比增加134.97%;当月限售股解禁总额度1652亿元也比1月份增加134.33%,其中仅招商银行(600036)解禁的大小非额度就将占到全部限售股解禁额度的38%左右。  市场人士认为,本月大盘量价齐升的反弹无疑会加大大小非套现的意愿,但由于市场还比较看好这轮反弹的持续性,部分股改限售股股东也存在明显的惜售心态,在目前流动性充裕的市场环境下,本月大小非的释放不会对盘面造成很大影响。(上海证券报)  年报将至 39家公司高管及其亲属“准点出货”  乘着大盘回暖,同时也可以避开年报、业绩快报等敏感时期,不少上市公司高管纷纷买卖自家公司股票。统计数据显示,2月2日至13日,共有39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及高管亲属买卖自家公司股票总计98笔,其中减持占了绝大多数。  不仅交易频繁,而且不少中小板公司高管抛售套现的数额惊人。路翔股份董事郑国华于2月12日减持120万股股份,成交价13.35元/股,套现金额在1602万元左右。同样,恒宝股份的江浩然以及恒星科技的谢富强、谭士泓也在近日套现了上千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中小板高管套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盘最近回暖、个股升温,上市公司高管逢高减仓。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年报披露工作的推进。  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的股票,同时,在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董监事高管也不得对自家股票进行买卖操作。此后,这一规定的适用范围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中又被推广至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配偶。  从目前年报披露情况来看,自今年1月20日永新股份率先披露中小板2008年年报之后,中小板公司的年报披露频率较慢。根据预约时间表显示,主要集中在3月、4月期间。由于年报前30日内,买卖自家公司股份有限制,因此不少上市公司高管赶在目前这个时间段买卖股票。  以恒星科技的减持为例,该公司的年报披露时间预定为3月10日,所以2月10日之后,公司的董监事、高管就不能买卖公司股份了。因此,公司董事谢富强、陈丙章、谭士泓分别在2月2日至6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减持了大量上市公司股份。  “再加上近期市场情况也不错,因此上市公司高管如果想减持的话,就要抓紧年报披露前的这段日子了。”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上海证券报)  标准普尔500指数今日首次跌破800点大关  因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感到担忧,美国周二大幅下跌,标准普尔500指数自去年11月21日创下熊市低点后今日首次跌破800点大关。  原油期货大幅下跌,三月份交割的原油合约下跌了6.8%,报收每桶34.95美元。油价在过去三个月里共下跌了36.4%。  黄金期货上涨了2.7%,报收每盎司967.50美元,盘中最高涨至970.50美元。四月份黄金期货今年迄今共上涨了9.4%,过去三个月里共上涨了30.3%。金价的上涨反映出投资者为规避风险而选择安全度较大的投资。  主要股指盘中创自去年11月以来新低。  今日波动性指数自一月份来首次恢复到50以上的水平,当前上升17%,至51。该指数通常被人们称为恐惧指数,该指数在去年10月曾达到89.5。  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纽约2月份制造业指数(773.217,-25.45,-3.19%)从1月份的-22.2下跌至-34.7,创自2001年开始编纂这一指数以来新低。这一数据说明美国经济衰退正在进一步恶化,投资者还担心美国最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会在短期内产生效果。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上一财季GDP按年计下降了12.7%,创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最大降幅。  标准普尔500指数自去年11月21日创下熊市低点后首次跌破800点大关。  美国银行下跌了10.2%,摩根大通下跌近9%,富国银行下跌了7%以上,KBW银行指数下跌了7.2%。  Miller Tabak & Co。市场分析师丹-格林豪斯(Dan Greenhous)表示,“银行业的问题仍未解决,企业盈利能力在下降,我们在近期看不到有什么力量能够扭转这一趋势。”  他表示,“我认为当前股价并没有充分反映出2009年恶劣的经济形势。”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297.81点,至7552.60点,跌幅为3.79%;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37.67点,至789.17点,跌幅为4.5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63.70点,至1470.66点,跌幅为4.15%。  上周,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和银行救援计划可能无法扭转美国经济的下行趋势,美国股市震荡收跌。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均下跌5%左右。  周二最值得关注的消息是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GM)和未上市公司克莱斯勒(ChryslerLLC)向美国政府递交的复苏计划,这是其获得数十亿美元救命钱的前提条件。据《华尔街日报》报告,前Lazard银行家荣-布鲁姆(RonBloom)有可能被任命为政府顾问组成员,而他对汽车制造商的态度向来非常强硬。  另外,戴姆勒(Daimler) (DAI)报告第四季度亏损19亿美元,部分原因是其所持的克莱斯勒股权价值严重缩水以及梅赛德斯-奔驰销售业绩急剧下滑。  汽车制造商必须在美东时间今天下午5点前(北京时间次日早上6点前)提交自己的复苏计划。  沃尔玛(WMT)公布第四季度财报,其盈利表现略好于预期,但全年财测数字却未能达到预期。该股上涨了3.3%。  亚洲股市在香港及中国银行股的拖累下下跌,其中日经225指数收盘时下滑1.4%,上证综合指数重挫2.9%。  外媒诬称中国操纵统计数据 制造经济反弹假象  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所依据的统计数据,和社会上广大统计用户所得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如果政府得到的是真实的数据,企业得到的是“操控”的数据,政府的宏观决策就会和企业的整体预期产生背离,就不可能收到预期的调控效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统计部门的独立性不断增强,所公布的经济统计数字,在总体上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势。  部分外国学者机械片面的理解导致站不住脚的判断  问:最近,我在路透社网站上看到了一篇题为“中国统计数据迷雾重重经济学家不知所措”的评论。作者引述了多位西方学者的言论,认为中国的统计数据被“官方操纵”,目的是“保持社会稳定”。文中还引述了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一位学者认为中国官员在向下调整数据,为2009年下半年制造一种相对强劲的数据反弹效果;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官方在向上调整数据,他们认为,2008年12月中国的发电量同比下降了7.9%,工业产出的增长率也在下降,所以,四季度6.4%的工业增长不可能带来GDP6.8%的“强劲”增长。这篇文章也给一些读者带来了“重重迷雾”,请你们对这个“评论”做一些评论。  答:这些学者在对中国的统计指标、统计方法、统计制度以及现实的经济活动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就贸然做出“官方操纵”的结论,是不负责任的。这不但影响他们自己对中国经济增长实际情况的真实判断,也对世界上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人们形成误导。  问:对统计局发布的发电量与工业增长的数据提出非议,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了,工业电力消耗与工业增长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  答:一些学者对于工业电力消耗和工业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是机械的。  在我国,工业确实是电力消耗最大的部门,2007年工业的电力消费量占全部电力消耗量的75%。但在工业部门中,各个行业电力消费情况是不同的。除电力部门外,电力消耗占工业部门总消耗的比重最大的三个部门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这些正是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如冶金行业去年11月的增长率为-4.8%,12月转为增长0.8%;有色金属行业的增长率分别为2.3%和9.5%,石化行业为0.9%和4.4%。这些行业的增长所受到的影响在11月份表现得最为明显,12月份虽然有所回升,但除了有色金属行业外,增长率仍然偏低。相对于这些重化工行业,我国的低能耗行业也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但从整体上看,所受的影响要小于重化工部门。这就是我国发电量在下降,但工业仍然保持增长的基本原因。  问:去年四季度的工业增长率确实很低,如此低迷的工业能支撑6.8%的GDP增长率吗?  答:2008年四季度6.4%的工业增长率反映的是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长率,即主营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增长率。虽然它反映了工业增长的趋势,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业增长。  从国民经济的其它行业来看,并没有都出现大幅度下滑,有的行业增速还出现了近两年来的新高。从分季不变价增加率来看,农业增速在2008年四季度达到7.2%,比2008年三季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达到2007年和2008年两年来季度增速的最高点;建筑业增速在2008年四季度为8.6%,比三季度提高了4个百分点,也达到了2008年年内的新高;批发和零售业2008年四季度的增速为15.2%,也是自2004年以来除2008年三季度以外的最高增速;金融业2008年四季度增速为15.0%,比三季度提高了4.4个百分点。  从2008年数据来看,上述四个行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达到了30.3%,在2008年四季度6.8%的经济增长中,这四个行业的拉动率为3.1个百分点。因此,仅仅根据工业增长下滑来否定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是站不住脚的。  不能低估国内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问:一些学者非常重视评估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他们是不是低估了国内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答:是的。中国经济增长是靠“三驾马车”拉动,而不是仅仅靠出口驱动的。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去年四季度,我国的进口和出口都有所下降,但由于前一段时间我国企业为应付原材料的涨价,积累了大量库存,因此在出口小幅下降时,进口却是大幅下降的,这样我国的顺差反而是提高的,达到了1145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50.5%,如果扣除掉汇率和价格上涨因素,上涨幅度至少在15%以上。  再看固定资产投资,从2003年本轮经济周期以来,投资拉动一直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2003年至2007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一直保持在20%以上,大约在GDP增长率的两倍左右。但是到了2008年四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名义同比增长率虽然还保持了22.6%,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只达到16.8%,这和6%左右的GDP增长率是基本呼应的。  最后看看消费,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达到17.2%。虽然我国目前没有按季度公布支出法的GDP数据,但是从最终需求上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下降,净出口和消费增速却在上升,尤其是消费的增长仍然相当强劲,从这些变量与支出法GDP中的有关变量的联系看,如果利用支出法计算GDP增长率,结果可能还会略高于用生产法得到的结果。  客观准确的统计数据在宏观经济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问: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不时听到对我国统计数据的批评,时而说高估,时而又说被低估了。作为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的学者,你们怎么看待这些批评?  答: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由计划体系向市场体制的转轨,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也由传统的MPS体系转变为市场经济国家共同使用的SNA体系。反映在对经济总量的统计上,就是GDP核算代替原来的工农业总产值统计和MPS体系的国民收入统计。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官方统计尤其是宏观经济统计数字,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宏观经济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果说这些数据是“官方操控”的,那么建立在这种虚假数字上的宏观调控也是脱离实际的。但事实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决策,从整体上看是科学、合理和正确的,这本身就说明我们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数字依据在不断发展完善,对经济运行的描述越来越客观。现在,以官方统计反映的中国综合实力、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如果中国在经济遇到困难时就“操控”统计数据,那么每次“失之毫厘”,加起来就会“谬以千里”,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统计部门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不但需要满足政府在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制订政策和管理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学术机构、个人和国外的各方面的需要,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所依据的统计数据,和社会上广大统计用户所得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如果政府和企业得到的数据是不一致的,即政府得到的是真实的数据,企业得到的则是“操控”的数据,政府的宏观决策就会和企业的整体预期产生背离,就不可能收到预期的调控效果。  我们认为,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政府部门所公布的经济统计数字,反映的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平衡关系是清晰的,在总体上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势。中国的政府统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独立性和透明度都有很大的提高,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广大社会用户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服务,这也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民间研究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政府统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如从GDP核算本身来看,我国以生产法计算的GDP统计已经相当完善,进度和年度数据都是用生产法公布的,但是以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的GDP,目前还只能提供年度数据。我们对出口、投资和消费的分析在口径上和生产法GDP是有差异的,这就影响了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经济增长进度研究。国家统计局已经表示,要尽快地将季度支出法GDP核算加以完善并且公布结果,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人民日报)

央行的这份报告含金量很高(2021年版)

2021年 9月3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从宏观经济运行、金融业稳健性评估以及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等三个维度(合计17个专题)对国内外金融体系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事实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季度发布)、《中国区域经济运行报告》(年度发布)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年度发布)等央行对外发布的三大报告,对于观察金融管理部门的思路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其中,始于2005年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尤为重要。 一、基本框架对比:《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与《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 (一)从发布时间上看,2021年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要比2019年和2020年提前三个月发布,提前这么早时间发布可能是要表达一些什么。 (二)过去几年的金融稳定报告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金融业稳健性评估以及宏观审慎管理三个部分。今年的金融稳定报告在保持前两个部分不变的基础上,将第三部门由之前的“宏观审慎管理”调整为“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内涵上更丰富,毕竟宏观审慎管理只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的一部分。 (三)2020年与2021年金融稳定报告分别有20个主题和17个主题,其中有5个主题基本是相同的,即银行业压力测试、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分析、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和存款保险。 (四)除以上五个主题外,今年的17个专题还包括宏观杠杆率、跨境资本流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国际基准利率、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互联网平台存款、逆周期资本缓冲、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包商银行风险处置、违规控制金融机构、最后贷款人机制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主题。 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一)理性看待宏观杠杆率的变化 宏观杠杆率是指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从金融体系(含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获得的债务余额与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这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决策依据。中国社科院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每季度会公布各部门的杠杆率情况,当然央行自身也会对各部门的宏观杠杆率进行测算(通常不会公布)。 1、债务或杠杆推动下的增长模式是常态,期间需要把握的便是其中的度,即债务或杠杆应保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宏观杠杆率如果过高,则会导致不可控的债务风险,而如果宏观杠杆率过低,则意味着潜力还未被充分挖掘。 通常情况下“稳增长与防风险”中的“防风险”便主要是指在杠杆率上面做文章,即所谓的稳杠杆或降杠杆。事实上,近年来央行频繁强调的“保持M2、社融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一致”正是稳杠杆这一政策导向的重要体现。 2、目前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便是希望能够用相对较少的债务资金、撬动经济较快恢复,即致力于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这主要体现在提升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压降高成本或不易被观察追踪的表外债务、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以更便利于实现市场化定价等等。 3、前面可以看出,杠杆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名义经济增长情况,二是债务增长情况。2020年受疫情影响,名义经济总量下滑明显、导致杠杆率大幅抬升,今年名义经济总量反弹较多、导致杠杆率亦有所下降,因此2020-2021年的名义经济总量应该要理性看待。 (二)特别提及“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在金融双向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短期跨境资本逐利性、易超调和顺周期性等特点很容易刺激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放大宏观经济波动,而央行和外管局近年亦均特别强调突出跨境资本流动可能带来的风险防范问题(详情请参见央行和外管局2021年度会议释放哪些信号?),并于2017年提出了“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鉴于此,《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亦专门讨论“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1、2005年以来,全球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呈现出08年金融危机前规模逐年攀升、危机后在大幅缩量基础上反复波动的特点(期间受欧债危机、贸易摩擦和疫情等因素影响而明显波动)。 2、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性阶段性特征更为突出,具体看, (1)2000年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呈现双顺差、资金大规模流入的特征。 其中,08年金融危机前,直接投资项下资金净流入规模较大;08年金融危机后,证券投资、外债等其他投资项下资金净流入占比开始提升。 (2)2014下半年至2016年,我国经常账户呈现顺差、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出现逆差,外汇储备有所下降(期间经历2015年的8.11汇改)。 (3)2017-2019年,受到贸易摩擦、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跨境资本流动总体较为复杂。 (4)2020年以来,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特征更为突出,如2020年经常账户顺差274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058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较为平稳。 3、IMF等相关研究表明,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传导可以分为信贷膨胀、资产价格、未对冲外币借款、银行非核心融资、关联性五类渠道,且这五类渠道之间会通过反馈效应相互强化。同时IMF通过《二十国集团基于国家经验得出的资本流动管理一致性结论》(2011年)和《资本流动开放与管理:机构观点》(2012年)等文件构建了针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政策框架。 4、我国主要通过宏观审慎管理措施来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并于2017年提出了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的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即不以控制跨境资本流动为目的、而是着眼于应对系统性风险。 具体来看:(1)广泛适用性工具主要包括逆周期资本缓冲、杠杆率要求、宏观审慎压力测试;(2)分部门工具主要包括贷款价值比、债务收入比、分部门资本要求等;(3)流动性工具主要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率、外汇存款准备金等;(4)结构性工具主要包括银行间风险敞口上限等。 5、上述工具大多已在实践,下一步的方向包括(1)丰富对银行等各类交易主体全覆盖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箱;(2)研究开展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压力测试;(3)外汇市场微观监管方面从重事前审批转向强调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外汇批发和零售市场的行为监管,高度关注货币错配、期限错配等风险;(4)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如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等),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国际合作。 (三)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近年多次被高层和金融管理部门提及,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建立了以第一支柱养老保险为主体、第二支柱职业养老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体系,但目前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均还比较薄弱。 1、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主要有五大类举措:(1)在缴费阶段和投资阶段给予财税优惠支持;(2)实施个人账户制(即进入该账户的缴费可享受税收优惠);(3)个人自愿参加;(4)可投资范围广泛;(5)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提前领取等。 2、目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尝试,2018年5月1日我国在上海、福建(含有厦门)和苏州工业园区分别试点实施税延养老险政策,但目前来看存在税收优惠的激励效果较为有限、手续相对繁琐、涉及多个领域、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为此后续的改革方向大致包括(1)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的个人养老金制度;(2) 探索 多种形式的激励政策;(3)将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都纳入第三支柱投资范围;(4)推进商业养老金融改革等。 (四)LIBOR退出,推动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和中国实践 1、英国银行家协会(BBA)于1986年创办的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银行之间相互拆放基准利率,被广泛用作参考利率的金融工具。但是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全球10余家银行涉嫌操控LIBOR,导致美元离在岸市场定价出现较大偏离。2012年6月美国和英国的监管和司法部认定巴克莱银行在2005年至2009年间试图操纵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并向市场隐瞒银行经营困境,最终巴克莱银行被英国和美国监管部门罚款4.5亿美元。尽管各国监管部门对LIBOR及与之类似的银行间报价利率进行改革,但效果不佳。 2、当然LIBOR本身确实存在一些缺陷:(1)选取的统计样本行主要以十几家大银行为主;(2)未采取集中统一的竞价交易制度,而是采取询价自选交易对手的方式。为此多数经济体相继宣布不再强制或取消LIBOR进行报价,如2017年7月英国金融监管局表明2021年之后不再强制要求LIBOR进行报价,转而培育基于实际交易的基准利率;2014年美联储成立替代参考利率委员会、2017年推出SOFR、2018年4月开始公布SOFR数据。 3、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已基本完成了替代基准利率的遴选工作,即它们大多采用基于实际交易、单一隔夜期限的无风险基准利率(RFRs)作为IBOR类基准利率的替代。当然,欧元区、日本等经济体允许多个基准利率同时存在。 4、在基准利率改革方面,中国也在尝试(毕竟中国境内银行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外币风险)。具体看,2019年9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工作组,2020年4月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推出新基准利率相关衍生产品,2020年8月31日央行发布《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白皮书,2021年1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对基准利率改革可能导致的会计处理作出明确规范等。 三、金融稳健性评估 (一)银行业压力测试:新增传染性风险压力测试 相较于2020年,今年的银行业压力测试新增了传染性风险压力测试维度。 1、测试对象继续大幅扩容 今年选取了4015家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相较于2019年的1171家和2020年1550家大幅扩容。具体来看,主要增加了地方性银行。其中,城商行、民营银行以及直销银行基本实现全覆盖,农商行新增1001家。 2、轻度冲击下,2021-2023年GDP增速分别降至7.28%、4.78%和4.08% 受疫情影响,这两年的压力情景假设有所不同。特别是我们关注到轻度冲击下,央行假设2021-2023年的GDP增速分别降至7.28%、4.78%和4.08%,这就意味着2021-2023年正常情况下的经济增速应分别为8%、6%和5%左右。 3、关注同业交易对手(新增)、债券违约(新增)等9大风险 (1)今年重点关注整体信贷资产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中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客户集中度风险、同业交易对手违约风险、投资损失风险、债券违约风险与理财回表资产信用风险等九大类。 (2)和2019年相比,今年重点将同业交易对手风险、债券违约风险、中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等单独列出。 (二)专门提及“规范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对“规范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进行了讨论。 1、2020年底89家银行合计吸收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约5500亿元 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已有一定规模,合作银行多以中小银行为主,一方面突破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约束,另一方面则突破了中小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不仅流动性风险等隐患较多,且与政策导向明显不符。 根据央行披露的信息,目前平台存款产品均为个人定期存款、以5年期为主,截至2020年底约89家银行(84家为中小银行)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收约5500亿元存款(较2019年同比增长127%),其中央行评级8级以上的高风险银行吸收的存款余额占比接近50%,其中某家高风险银行70%的存款为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收的异地存款。 2、三方互联网平台吸收存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互联网平台变相开展了代办储蓄业务,却没有受到监管。 (2)中小银行借助三方互联网平台突破了经营的区域限制。 (3)加剧了银行竞价揽储的行为,不仅推升了银行资金成本,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存款市场秩序。 (4)大多数互联网平台存款为客户存款、客户粘性低,但由于比较容易上量、导致中小银行依赖性较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银行流动性隐患。 3、明确限制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和异地存款 2021年1月13日,银保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详情参见互联网存款正式被终结,金融产品销售端格局将重塑),叫停了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的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目前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产品已经下架。同时2021年2月央行还明确地方法人银行不得以各种渠道异地揽存(详情参见地方性银行异地存款将受限),2021年第一季度起将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 四、构建系统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一)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2021年8月17日,中央 财经 委第十次会议召开(详情参见中央重磅定调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工作),会议上一行两会、发改委和财政部做了《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的汇报》。《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进一步对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进行了讨论。 1、目前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的成果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十九大报告(2017年10月18日)明确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另外两个是精准脱贫、污染防治),2018年9月金融委牵头一行两会发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央 财经 委第十次会议对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定性为“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控制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各类高风险机构得到有序处置、企业债务和不良资产等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得到稳妥化解、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风险(影子银行规模较 历史 峰值压降约20万亿元)、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面治理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等风险、金融业对外开放、强化对金融控股公司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等方面。 以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为例,2021年2月7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宣告包商银行破产;2020年7月锦州银行财务重组与增资扩股工作完成;2020年7月监管部门依法接管天安财险等9家金融机构;2020年3月法院宣告合计占华信集团逾95%资产规模的主要核心企业整体合并破产;2020年2月安邦集团接管工作如期结束等。 再以企业债务风险为例,央行发布了金融控股公司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以及监测并处置了大型企业债务风险(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华晨 汽车 、海航集团、华夏幸福、河南永煤、恒大集团等)。 2、做好常态化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中央 财经 委第十次会议亦提出继续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并更加强调“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以及“落实地方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因此后续将更突出机制建设,持续遏制各类风险反弹回潮、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增强金融体系自身抗风险能力。 (二)央行金融机构评级 央行自2017年开始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评级,2018年开始按季度进行评级、每年度至少开展一次现场评级,并根据评级结果区分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隐患程度。具体来看,评级结果分为11级,分别为1-10级和D级,级别越高表示机构的风险越大。其中,评级结果1-5级为“绿区”、评级结构6-7级为“黄区”、评级结果8-D级为“红区”。“绿区”和“黄区”机构可视为在安全边界内。 其中,在评级结果为8级(含)以上的金融机构,为高风险机构,在金融政策支持、业务准入、再贷款授信等方面采取更为严格的约束措施。 1、高风险机构:城商行13家,农村机构271家,四省市无高风险机构 (1)大型银行、外资银行、民营银行的评级结果较好,无高风险机构。 (2)130家参评的城商行中,10%(即13家)为高风险机构。 (3)目前122家村镇银行为高风险机构,271家农村金融机构(含农商行、农合行和农信社)为高风险金融机构。 (4)从区域分布来看,浙江、福建、江西、上海等地区辖内无高风险机构,辽宁、甘肃、内蒙古、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等地区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多。 2、推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一起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 (1)央行会定期向地方政府发送风险提示函,同时向相关监管部门通报高风险机构情况,推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分类施策、精准拆弹。 (2)央行向评级对象“一对一”通报评级结果、主要的风险和问题,约谈高管、下发风险提示函和评级意见书、提出整改建议,并对症提出诸如补充资本、压降不良资产、控制资产增长、降低杠杆率、限制重大授信和交易、限制股东分红、更换经营管理层、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等要求。 (三)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供给侧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1、此前我国一直将最低首付比(等效于贷款价值比)等需求侧工具作为主要调控手段,供给侧的工具较为匮乏,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详情参见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政策剖析)算是对供给侧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突破。实际上,根据IMF2018年的统计,全球有至少39个国家将偿债收入比(DSTI)纳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图书馆,运用贷款价值比(LTV)管理房地产金融风险。此外,一些经济体还通过调整逆周期资本缓冲、房地产贷款风险权重、风险敞口限制等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长。 2、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并非一刀期,而是体现出一定灵活性:(1)过渡期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延长;(2)不同地区可以在第三、四、五档基准上按照2.50个百分点的增减幅度灵活调整;(3)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回表的房地产贷款不纳入统计范围。 (四)对问题金融机构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进一步讨论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对问题金融机构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讨论散落在多个专题中,如首次披露包商银行的处置过程、对金融机构问题股东以及对最后贷款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进行讨论等。 1、首次披露包商银行的风险成因和处置过程 (1)包商银行拥有员工10171人,自2011年北京分行成立后,包商银行总行高管、核心部门陆续迁至北京,北京成为包商银行实际总部所在地。 (2)自1998年开始,“明天系”陆续通过增资扩股和受让股权等方式不断提高其在包商银行的股权比例,截至2019年5月末有35户“明天系”企业共持有包商银行89.27%的股权,期间“明天系”通过虚构业务,以应收款项投资、对公贷款、理财产品等多种交易形式,共占用包商银行资金逾1500亿元(占当时包商银行总资产的30%左右)。 (3)2017年开始,包商银行风险逐步暴露,2018年开始“明天系”占款基本全部恶化为不良,外部融资条件不断恶化,战略重组受各种因素影响难以推动。 (4)包商银行事件影响面较广,其不仅拥有员工数量达1017人,还拥有约473.16万户(个人客户466.77万户、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6.36万户),同业负债规模超3000亿元(涉及全国约7000家交易对手),资不抵债金额达到2200亿元,机构更是遍布于北京、深圳、宁波与成都等地。为此,央行会同银保监会提出了“新设1家银行收购承接业务+包商银行破产清算”的处置方案。其中,未受保障债权及包商银行股东权益留存于包商银行。 2、金融机构问题股东(实控人)的处置启示 (1)金融管理部门在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实践中,也总结了金融机构问题股东或问题实控人的主要问题,如通过构建“隐蔽+分散”的控制结构来规避监管获得控制权、通过代理人等方式刻意规避或架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以关联交易掏空金融机构以及风险长期隐藏导致处置较为困难等。 (2)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问题股东控制金融机构的动机不纯、金融监管有效性有待提升(如对股东资质的穿透审查力度不足等)、金融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处置权力(如减记股东股权或责令股东转让股权的强制性等)以及司法实践有待加强(如关联企业合并破产制度规范不够明确)等。因此在具体政策建议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也强调要严格股东准入和持续监管、研究 探索 风险处置中的股权减记以及进一步推动实质合并破产的司法实践等。 3、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最后贷款人机制 这一部分体现出央行对目前的最后贷款机制还是有点意见,主要体现在央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泛化、权责不对称等方面。 (1)1797年弗朗西斯.巴林在《关于建立英格兰银行的考察》中提出“最后贷款人”这一概念,随后这一实践在各经济体中多次被使用。 2011年FSB发布《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核心要素》,提出处置不应只依赖公共资金,应优先使用事先筹集的存款保险或处置资金,或者事后从行业筹集资金来弥补公共资金损失。2018年FSB在《关于支持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有序处置的临时融资原则》中进一步明确优先使用私营部门资金、公共资金仅作为后备融资且需最小化道德风险的原则。 (2)就我国实践来看,最后贷款人职能明显泛化、权责不对称、对使用央行资金的机构缺乏相应的监督权限,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在资金使用条件上与央行屡有博弈,因此央行提出应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最后贷款人机制: 第一,金融机构应首先以自有资金或通过市场化方式筹集的资金化解风险,股东和实控人等应及时补充资本、承担损失,债权人依法承担风险处置成本。 第二,地方政府应承担风险处置属地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通过本级财政筹集风险处置资金,维护良好地方金融生态。 第三,存款保险基金、其他行业保障基金必要时以适当方式依法向风险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或补偿投资者损失。 第四,在以上各方尽最大努力之后,央行再提供资金支持。央行原则上只向陷入流动性风险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且央行发放再贷款时、需严格落实担保措施。同时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可以采取限制业务活动、限制分红、限制资产转让、限期补充资本、责令或限制股东转让股权、更换管理层等方式加强对使用央行资金机构的监督。 4、存款保险制度已取得一定成效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2016年以来,存款保险对全国投保机构开展风险评价和费率核定,即对低风险机构适用较低费率,对高风险机构适用较高费率。事实上近年来,存款保险的风险处置平台作用已有所发挥,如对包商银行520万储户、2.50万家中小企业、5000万元以下机构债权给予全额保障、5000万元以上大额债权部分保障等。 (五)健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制 和资本市场更加重视保护投资者利益一样,前期赶快领域近年来面临的合规风险与声誉风险压力逐步增大,在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情况下,金融管理部门亦督促金融机构加大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以夯实金融稳定的微观基础。

违反央行同业拆借规定不影响合同效力,担保人仍需承担责任

【裁判摘要】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属于部门规章,不能作为确认合同效力的依据。 2、债务人无正当理由未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还款,担保人未按照合同约定承担保证责任,均构成合同履行中的违约,本应承担违约责任,而债务人、担保人反以不正当理由主张合同无效的,有违诚实信用原则,依法不应支持。【案例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5)民二终字第150号上诉人(原审原告):西安市商业银行,住所地:陕西省西安市东四路35号。 法定代表人:黄连溪,该行董事长。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健桥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路2号开发银行大厦16层、23层。 法定代表人:李晓援,该公司董事长。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西部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住所地:陕西省西安市北大街3号中天国际大厦6层。 法定代表人:刘文彪,该公司董事长。 上诉人西安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西安商行)为与被上诉人健桥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桥证券)、西部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担保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一案,不服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陕民二初字第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由审判员姜伟担任审判长,审判员于松波、代理审判员殷媛参加的合议庭进行了审理,书记员张永姝担任记录。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审查明:2004年6月7日,西安商行与健桥证券签订资金拆借合同一份,约定:拆出单位为西安商行即甲方,拆入单位为健桥证券即乙方,拆借金额为3603万元,拆借期限7天,即自2004年6月10日至2004年6月17日;拆借利率为6.6%,拆借用途为弥补头寸。合同还约定:甲方拆出资金,乙方归还资金,均要按下列规定划款:同城划款在起(止)息日下午4:00前划至对方账户,跨地区划款通过人民银行在起(止)息日上午9:30前采用电子联行或加急电汇汇至对方账户,以保证汇款单当天到账,如不按上述要求执行,影响资金按时到账而造成的损失,由违约方承担;乙方必须按时足额归还拆借本息,如发生逾期,就逾期金额除按规定利率计收利息外,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按万分之五加收罚息,由乙方主动划付甲方;拆借资金利随本清等。同日,担保公司向西安商行出具担保函,愿为上述资金拆借合同项下全部本金及利息的偿还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上述合同签订后,西安商行在同月10日以电汇方式,向健桥证券划付资金3603万元。合同到期后,健桥证券未按合同约定还款,担保公司亦未向西安商行偿还拆借资金。 2004年11月11日,西安商行催收无果,遂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健桥证券、担保公司依约归还西安商行拆借资金本金3603万元及截止给付之日的利息及罚息,并判令其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是该资金拆借合同是否有效。有关法律规定,同业拆借是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短期资金的行为。西安商行及健桥证券的资金拆借属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同业拆借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6月6日发出的《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第三条第2、3项规定:“各证券公司的拆入资金期限不得超过1天,拆入资金总额不得超过该机构实收资本金的80%,拆入资金只能用于头寸调剂,不得用于证券交易。”“任何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行为必须通过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包括各地融资中心)进行,禁止一切场外拆借行为。”由此可见,作为证券公司为了弥补头寸,在与银行间进行的同业拆借业务中仅有1天的资金拆入期限,且拆借行为必须通过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包括各地融资中心)进行。西安商行与健桥证券约定的拆借期限为7天,且未通过全国同业拆借市场进行,而是西安商行直接将拆借资金汇入健桥证券的账上。故该资金拆借合同不仅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上述规定,而且也违反了国务院颁布的《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的有关规定,因此,西安商行与健桥证券签订的资金合同,因内容违反国家金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应认定为无效。合同无效双方均有过错,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健桥证券应将拆入的本金3603万元予以返还,并应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向西安商行计付该资金占用期间的费用。西安商行要求判令健桥证券依约支付利息及罚息的诉讼请求依法应予驳回。健桥证券因合同无效不支付合同约定利息的抗辩理由虽然成立,但应支付占用该资金期间的费用。因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亦无效。担保公司虽不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但作为专业的担保公司,应当知道健桥证券不具有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资格,不能进行为期7天的同业拆借业务,其仍出具担保函,愿意对健桥证券的拆借行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因此,对保证合同的无效负有过错,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即对健桥证券的上述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三分之一的连带赔偿责任。担保公司因合同无效不承担保证责任的抗辩理由成立,但其赔偿责任依法不能免除;担保公司认为《担保函》仅为担保意向,没有签订正式的《担保合同》,也无董事会决议,所以担保行为应为无效的抗辩理由属对担保合同的理解有误,不能成立;担保公司认为西安商行未能在法定的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及2004年11月11日立案,2004年11月23日交费,西安商行无缓交申请,应视为自动撤诉的抗辩理由,因与客观事实不符而不能成立。该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五)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判决:一、西安商行与健桥证券签订的资金拆借合同及担保公司向西安商行出具的担保函无效;二、健桥证券在该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西安商行归还本金3603万元,并应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付资金占用费(自2004年6月10日起至该判决生效之日止),逾期履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执行;三、担保公司对健桥证券上述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三分之一的连带赔偿责任;四、担保公司向西安商行承担赔偿责任后,在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内可向健桥证券追偿。五、驳回西安商行的其他诉讼请求。一审案件受理费190160元,由健桥证券负担。 西安商行不服原审法院上述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原审判决适用法律明显错误,判处不当。(一)《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已失效。2004年12 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第一批共计110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2004第20号公告),该公告已明确将该通知废止。原审判决在该文件废止5个月后,仍将此作为认定本案合同无效的依据,显属适用法律错误。(二)西安商行与健桥证券签订的资金拆借合同,并未违反《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本案资金拆借合同及担保合同合法有效。法律及行政法规均未对同业拆借的具体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国务院《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亦未对同业拆借条件、资格、期限作出具体规定,其只是针对违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中国人民银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凡经批准的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证券公司,必须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进行同业拆借、债券交易业务。”第十三条规定:“未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证券公司,仍按原规定,由其总部进行一天的同业拆借业务。”西安商行依据该规定,将资金拆借给具有同业拆借资格的健桥证券,应当是一种合法行为,双方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至于资金拆借超过规定的期限,并不会导致资金拆借合同无效,更不能对该合同所约定的逾期还款的利息及罚息不予保护。(三)原审判决判处不当。本案的资金拆借合同在实践中普遍存在,也是市场通行的做法。如果将此类资金拆借合同认定为无效,正常的金融业务将难以开展,银行的合法权益将置于无法保护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法律、法规对此类型的资金拆借业务并未作出任何禁止性规定。原审判决不考虑本案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更不考虑合同已经实际履行的具体状况,认定资金拆借合同及担保合同无效,确属判处不当。请求撤销原审判决,并判决健桥证券按合同约定偿还拆借资金及其利息、罚息,担保公司对此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被上诉人健桥证券答辩称:(一)2004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公告第一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结果,并没有明确废止《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而是明确该规范性文件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按照各自的法定职责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的有关事项负责监督实施、解释,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共同修改、废止。故该通知并未失效。假使该通知现已失效,但本案所涉拆借行为的发生时间是2004年6月7日,在这个时间该规范性文件持续处于有效状态,一审法院适用当时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下判,并无不当。(二)西安商行对《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的理解存在错误。根据《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本案所涉资金拆借合同超过了规定期限,且未通过全国同业拆借市场进行,违反了国家金融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合同,一审法院适用法律正确。(三)西安商行认为本案所涉资金拆借合同是普遍存在的市场通行做法的观点缺乏事实依据,其该项主张没有在有效的举证期限内合法举证,同时也是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该项上诉理由不能成立。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被上诉人担保公司答辩称:(一)一审判决所依据的《关于禁止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并未失效,只是重新明确了其监督实施权、解释权、修改废止权的行使主体。即使西安商行对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理解没有错误,按照我国法律无溯及力的原则,一审适用该规章也是正确的。(二)国务院《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是针对违反国家金融法律法规行为制定的,它处罚的前提是金融机构违反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有关规定,那么违反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最长拆借期限的行为当然也包括在内,更何况该办法在第十七条明令禁止违反最长拆借期限的行为。故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最长拆借期限进行拆借的行为也违反了该处罚办法的强制性规定,依据该处罚办法判决本案主合同无效正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院经二审审理,对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案二审西安商行与健桥证券、担保公司之间争议的焦点问题仍然是资金拆借合同及担保合同的效力问题。原审法院认定资金拆借合同无效的主要理由,一是西安商行与健桥证券签订的资金拆借合同的期限超过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二是该拆借行为未通过全国同业拆借市场进行。原审法院上述理由的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和国务院《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在规范性文件位阶上属于部门规章,根据本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四条:“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的规定,该通知作为行政规章不能作为确认合同无效的依据。国务院《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是关于金融机构违反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的规定应当如何进行行政处罚的规定,该办法第十七条规定金融机构从事拆借活动,如果具有资金拆借超过最长期限、在全国统一同业拆借网络之外从事同业拆借业务的行为,应当受到暂停或者停止该项业务,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可以看出,该条规定与合同效力没有关系。故不能依据该处罚办法的规定确认资金拆借合同无效。原审法院认定西安商行与健桥证券签订的资金拆借合同,内容违反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属无效合同错误,应予纠正。 西安商行与健桥证券签订资金拆借合同后,健桥证券将拆借所得资金用于合同所约定的弥补头寸,并不存在利用银行资金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故西安商行与健桥证券之间的拆借行为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未损害国家利益和 社会 公共利益,双方之间的资金拆借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担保公司出具担保函,明确表示对上述资金拆借合同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在主合同有效,担保合同亦不存在其他无效情形的情况下,担保公司的保证责任不应免除。健桥证券在合同已经实际履行,即得到急需的款项后,作为还款义务人无正当理由未在约定的期限内还款,担保公司未按照约定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均构成合同履行中的违约,本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健桥证券和担保公司反以资金拆借超过法定期限等理由主张合同无效于法无据,并有违诚实信用原则,不应得到支持。 综上分析,西安商行的上诉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应予纠正。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陕民二初字第2号民事判决; 二、健桥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偿还西安市商业银行本金3603万元及利息,逾期罚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逾期罚息计算标准分段计付; 三、西部信用担保公司对健桥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四、西部信用担保公司向西安市商业银行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健桥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追偿。 一、二审案件受理费各190 160元,由健桥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承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姜 伟 审 判 员 于松波 代理审判员 殷 媛 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书 记 员 张永姝

数字人民币接入支付宝:会取代微信支付宝吗?央行专家权威解读

有的观众可能晕了,数字人民币跟支付宝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其实,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只是支付平台工具,跟数字人民币完全不是一个维度上的东西,二者没有竞争关系。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表示, 微信、支付宝或者其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只是“钱包”,数字人民币跟人民币一样,都只是“钱包里的钱”而已。 腾讯、阿里巴巴各自的商业银行,都属于运营机构。 受到数字人民币接入支付宝的影响,5月10日,曾被誉为最牛板块的A股数字货币板块大幅上涨,30只数字概念股被疯抢,吸金近5亿元。其中次新股楚天龙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该股自3月22日上市以来,已经暴涨730%,市值达到177亿元。

央行称数字货币将扩大试点范围,未来或延伸至跨境支付领域

据央行网站报道,人民银行3月24日召开2022年货币金银和安全保卫工作电视会议。会议指出扎实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有序扩大试点范围,持续完善设计和使用,逐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框架。 经济日报文章此前指出,截至目前,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央行数字货币相关工作。对于中国而言,未来数字人民币发展可以大力发挥国家背书、央行发行等核心竞争优势。 中信证券表示,数字人民币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支付基础设施,推广是大势所趋。数字人民币具备跨境使用的技术条件,未来也有望由零售领域延伸至跨境支付领域,结合先发优势强化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 基于数字人民币特性,用户支付习惯和移动支付市场格局或迎重塑机遇,各类厂商的积极参与有望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应用带来更多想象空间。硬钱包制造、收款设备&受理终端配套改造、商业银行系统建设、安全保障技术相关服务商有望受益。 相关公司方面,据主题库 数字货币板块显示, 创识 科技 :公司研制或升级了数字人民币受理终端设备,实现了智能POS、云音箱、扫码和刷脸等设备的数字人民币受理使用。 楚天龙:公司通过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产品及应用场景的数字化改造,参与银行等客户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目前央行正式宣布全面的降准,以及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将决定于今年的7月15日开始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那么这次降准释放出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取向,降准的目的以及降准后对市场有哪些影响?潜在的一个利好又有哪些?那么就针对以上这几个问题展开这个详细解读。 目前经济在下半年可能会有压力,而这种压力主要是外围过度宽松引发的这种潜在输入性通胀,企业的成本在抬高 。这个时候出现这种降准,也可以算得上是正当其时,那么在这里面所提到的一个取向,也就是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以及不搞大水漫灌。 这两个取向笔者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 在经济学里面这是一个总体定调,所谓正常货币政策说得直白一些,它就是一个逆周期的调节。 逆周期调节也就是当市场经济过热的时候,它会减少流动性。 那么反过来有这种输入性通胀或者通胀预期在升温,企业成本加大经济有可能有放缓预期。这个时候会进行政策上的调节,也就是出现降准。 通过降准给市场释放流动性,那么到过热的时候再收紧, 目前经济很显然肯定是不热的。同样意味着未来或者中短期内,还会有这种需要或者是保持相对的这种宽松预期。 第二点则是不搞大水漫灌,在这里也是给大家解释下大水漫灌的含义,就是持续的快速的大宽松 。好比15年的数据可以显示出,有8个月时间持续出现了4次的一个降准。 总降准的一个幅度达到了-3%,释放一个比例就是另外一点,目前来看是更加注重的是一个持续性。所以从中我们所知的一个信号就是不搞大水漫灌, 那也就意味着中短期难有所谓的“大牛市”。 在这个逆周期的调节,目前经济刚从疫情里边转出来进入到一种相对正常的一个状况。那么逆周期调节会持续的推进,也就是说持续精准的适度宽松,在未来一两年还会保持。 那这样一来的话,对于整个经济基本面来说现在大幅恶化的风险是不大的,所以未来中短期内也难走所谓的单边大熊市。除非是外国外围出现高位的熊市大跌,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及时地注意就可以。 哪怕出现那在这时间也会出现抵抗,这种抵抗也就是保护经济,逆周期护经济也会形成指数层面有一定的复盘。另外一点就是保持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促进经济稳健增长、经济的一个转型升级。 其实这三个点是未来我们国家要做的一个方向,也就是经济转型升级。 直观地说就是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外围提到,可能明年要加息或者是收紧货币政策。但在这个时候去降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也就在上面所提到的经济还是面临的快速增长,有一个有放缓的预期,这将会导致实体企业不好过。 总体去看的话, 等到下半年我们暂且还是上下大区间,一个震荡的思路,或者是趋势性震荡上涨的慢牛格局,而不是大牛风流。 所以需要去挖市场的一个机会的话,重点就留意当下或者未来国家空间或者国家改革领域,也就是转型升级跟改革这两个东西,需要从中重点挖掘, 在其中所提到优化金融机构的一个资金结构,提升金融的一个服务能力加快或者是更好的去服务以及支持实体经济 。这其实过去在陆家嘴论坛已经释放出来,那么这里边提到的三点最直接的是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一个是小微型企业的一个支持力度。 再一个就是降低了金融机构资金成本,这次降准基本上每年可以节约掉将近130个亿。那么像供给侧改革、小微企业、金融系统里边的银行、非金融非农金融企业这些都是偏正向的利好。 此次释放的资金整体来说是非常大的,有将近一万亿元,很明显对大盘肯定是直接性的利好。当然近段时间哪怕没有这个价值, 其实市场也是不缺资金的,持续多天都是保持着万亿级别的成交量,但缺的是市场的情绪和氛围。 如果情绪好、氛围也好那么其实不乏赚钱效应。 这个消息对于这两天高位拐头向下,以及像前几天受外围影响,惯性下调,这就可能对于盘面上这一波空头,会有打压或者是结构性利于这个行情。新结构的构筑是一个偏正向的影响,重点就是这个释放出来信号,下一步他要做的东西是什么。 在这其中我们大家要做一个重点留意,就是里面 所提到的支持中小微型企业,还有一个是绿色发展和 科技 创新、供给侧改革。 这些消息其实在国常会里面所发布出来的通知,已经是很明确的点了出来,所以政策的一个取向,目前看是非常的明确。 按照传统的银行地产大宗,这个是降准降息中最直接性的利好,但这里边的银行目前看并没有说有着明显的有资金异动,而移动的是大宗。 出现强势的反弹,大宗主要是稀缺资源有色金属板块,那么这个板块前段时间是稀土。 先打了头阵打了两三天,高位冲高突破加速。在目前是全方位多元化的扩散,看到机构进的资金数量的非常的庞大,所以这个东西可能会有惯性。 那么对于地产相对来说会弱化, 目前定调就是房租不炒,哪怕有利好在这个时候也极有可能出现“见光死”,不宜盲目地去追 ,在主观上要有自己适当的判断。 另外银行的话近段时间整体来说比较弱,包括尾盘在这两天也没什么太大的异动。但是对于这方面的判断来思考的话, 哪怕是真的幸运起来的话,那么笔者个人认为很大的情况可能也就是一日游。 高开低走或者是高开以后冲高,不是非常的推荐。其实操作性目前来看不强,那么看它的一个力度冲高。如果说不强那找机会兑现,更倾向于找政策提到的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大方向来。 那么服务实体经济,这里边一共包含了三个分支。一 个是产业链的升级,一个是供给侧的改革,还有一个就是2030年、2060年的碳中和碳达丰的大政策。 产业链升级固然是不容置疑,最直接受益的也就是 科技 的转型升级, 科技 股其实从结构上趋势来判断的话机会还是依旧的存在。尤其是中短线机会还是不少的,最重要的就是要看其中到底有没有分歧,如果有机会存在的可能性将大幅度的提高。 另外就是供给侧改革里边的传统基建,传统基建在今年的这几个月为什么会这么差。 其中一方面主要是上游产业链的涨价,对于传统基建它的一个成本在抬高 。然后另外一方面就是地产房地产行业的话,目前被冻住锁死,冻住以后地产并没有被激活,对其传统的老基建也会形成这种利空的影响。 所以这两种称之为难兄难弟也不为过,在供给侧改革里重点看头部的一些老基建,观察其中有没有这种企稳的一个迹象,另外就是重点抓的是新基建,新基建已经停了很久的时间。还有一个就是碳综合,那么碳综合里边其实涉及到的面就非常的广泛了, 他就是像整个新能源的产业链里边的新能源 汽车 、光伏风电环保。 那么这几个里边像光伏在这段时间的表现是非常的亢奋,走得非常抢眼,从中也是需要重点在意的就是节奏的问题,哪怕这个消息再刺激、直接。 而直接的话或者是很强势中的话,那么是不具备很好的一个买点,可以选择锁仓,等到后面留意具体标记的一个卖点。 这个就是结合了这两天的消息给大家分享的一个点评,关于央行降准,对市场的一个影响。总而言之全球大放水,我们从中小解一下, 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现如今稳中向好的基本盘还是保持稳定没有变化,但举国体质所带来的防疫的红利期是有着一定的限度,改变还是必须存在的 ,不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一定不要停止下来。 对于实业的话,它其实是国家的一个根本因素,如果实业足够强大的话,那么哪怕经济指数不高或者是富人榜上人数并不多。那么对于普通人们来说幸福指数也是会逐渐上升,从中可见降为激活实体产业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一夜蒸发840亿,又被央行点名批评,拼多多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11月20日,拼多多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正是这份财务报告让拼多多登上了许多新闻网站的头条,并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它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并不是因为通过艰苦的努力实现了暴风般的增长,而是因为严重的损失。根据拼多多第三季度盈利数据,拼多多2019年第三季度收入为75.14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76.5亿元。与不符合市场预期相比,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非一般会计准则下,拼多多第三季度的经营亏损达到21亿元。然而,就在最新的财务报告发布后,其股价跌至40美元以下,跌幅达19%。至于拼多多的总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840亿元。似乎自成立以来,拼多多发展迅速。现在它不仅遇到了瓶颈期,而且陷入了一个很大的困境。市值蒸发数百亿后,拼多多受到央行的批评。据微博合法消息来源称,1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份报告回复证实,多多正在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目前正在整改过程中。事实上,这并不是拼多多第一次被证实无照经营。根据相关信息,据报道,拼多多早在2018年12月就无证经营。显然,这件事对目前处境困难的拼多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对于当年没有被假货事件打败的拼多多来说,即使拥有5亿用户,也很难改变当前内外麻烦的局面。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8年上市以来,拼多多已经将赚来的钱以1:1的速度投资于广告和营销。然而,最新的财务报告显示,营销投资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仍然高达92%。高额的营销投资和平台补贴迫使拼多多保持收入增长与营销和研发投资之间的平衡。当平衡被打破时,将会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比如股价暴跌和市值缩水。然而,幸运的是,拼多多有5亿用户。如果拼多多得到5亿用户的坚定支持,我相信拼多多在调整相关模式后会回到正轨。

事实负利率政策是否真的能够达到央行的预期目标呢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为刺激经济复苏,各国央行纷纷调低利率,有的国家甚至采取了负利率政策。进入2016年,实行负利率的国家和地区在扩大,覆盖范围从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进一步扩展到银行间市场和国债市场,甚至是公司债券,而且更多的国家还在酝酿减息、或者执行负利率政策的可能性。负利率究竟对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负利率能否提振经济?在全球央行放水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背景下,中国会不会也实行负利率呢?名义负利率和实际负利率利率作为资金价格和借贷成本,在居民储蓄和消费决策、企业投资决策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几乎所有的经济金融现象、所有资产价格的变化都与利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学家费雪首次区分了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认为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经过物价水平调整后的利率,并得出了著名的费雪效应表达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从费雪效应表达式可知,当名义利率小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基于利率决定理论,不管是古典利率决定理论,还是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都存在零利率下限,应该不会出现负利率的情形。市场当中一般也不会出现名义负利率,名义负利率多出现在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为了刺激经济、抗击通缩,纷纷降低央行基准利率,有的甚至实行零利率政策。近年来,丹麦、欧洲央行、瑞士、瑞典和日本等5家央行先后突破零利率下限,尝试实行名义负利率。与名义负利率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象不同,实际负利率则经常出现。从费雪效应表达式可知,即便一国没有实行名义负利率,当通货膨胀率高于名义利率时,就会出现实际负利率。金融危机之后,为刺激经济,扩大出口,多数国家的央行都采取了降息的政策,很多国家都曾出现过实际负利率。2008年以来中国至少经历了3次实际负利率过程,即2008年年初至2008年10月份,2010年2月份至2012年1月份,2015年12月份至今。这三个时期物价上涨幅度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目前中国已进入实际负利率时代。为什么要实施负利率政策经济中出现负利率,归根结底是实体经济中缺乏新的消费热点和好的投资机会而导致需求不足。政府和央行大多会根据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进行货币政策刺激,降低利率以期实现经济增长、抗击通货紧缩、防止本币升值的目标。第一,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增长。负利率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从银行贷款还本付息的压力,鼓励企业进行中长期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新的工厂或生产线,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在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实行负利率能较好地缓解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避免产生系统性大面积企业倒闭的现象。第二,为了抗击通货紧缩,促进物价温和上涨。通货紧缩一般是经济衰退的表现,物价下跌往往伴随着企业减产、工人失业。实行负利率后,商业银行会将储存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提取出来投放信贷,增加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居民也将减少储蓄用于消费,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将促使商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第三,为了应对国际降息压力,防止本币升值。当国外主要经济体纷纷降息刺激经济时,如果本国仍然维持利率不变,则由于存在利息差和资本的逐利性,大量国际资本将会流入国内,对本币造成很大的升值压力。本币升值不利于出口,给本来就不明朗的经济增长蒙上阴影。只有央行降低利率,才能有效减少热钱流入,避免本币大幅升值,但这也有可能导致负利率的出现,是央行应对国际降息压力的无奈之举。在央行基准利率为负的情况,有时市场上也会出现一些负利率的公司债券,这意味着购买这些债券不仅不会获利,到期还要倒贴。那为什么还有人会购买这些负利率债券呢?一是因为有些投资者预期市场利率还会进一步下跌,这样这些债券就会升值,出售这些债券可以获得资本利得;二是一些机构出于资产配置和流动性的需要,必须要购买部分债券。三是一些手握大把资金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即使公司债的利率为负,但只要高于央行利率,就会选择购买负利率的债券。其实,实行负利率的国家一般都是通缩的国家,相对于负利率,可能物价下降更快些,这时购买负利率债券还是划算的。负利率并非都能达到提振经济的目标凯恩斯主义学派强调利率与经济增长的负向关系,即利率下降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认为,经济中投资需求取决于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当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时企业才会增加投资。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这就要求只有利率下调才能保证投资有利可图,才会增加投资。因而,利率下降,企业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学派产生于大萧条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较为成熟,但有效需求不足而产品相对过剩。此时资金市场供过于求,市场利率高于市场出清时的利率。降低利率有助于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应该说,负利率政策对于降低家庭和企业的信贷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进而提振经济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如果没有负利率,现在全球经济可能面对更加悲惨的状况,甚至会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但是,包含利率政策在内的货币政策不是万能药,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体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负利率还可能带来消极影响,导致各国货币竞相贬值,资本出现外流,增加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等问题。从已实行名义负利率的5家央行的实践看,负利率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并非都达到提振经济、抗击通缩、防止本币升值的预期政策目标。丹麦和瑞典较为成功。丹麦实行名义负利率为了防止丹麦克朗升值,实践表明丹麦央行实行负利率后在较长时间内欧元兑丹麦克朗在7.46左右,基本实现了预期政策目标。瑞典央行从2015年2月开始实施负利率政策,对于降低失业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股市和楼市都出现了上涨,通胀率也出现回升的态势。欧元区在实行负利率之前一直面临通货紧缩压力,尽管CPI同比为正,但涨幅一直在逐步缩小,2014年6月实行负利率后CPI同比依然保持缩小趋势,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并在2014年12月出现了通货紧缩,预期通货膨胀目标在短期内没有实现。日本在实行负利率之前一直面临通货紧缩压力,CPI同比涨幅不断缩小,2016年1月实行负利率后这一趋势也没有得到扭转,依然处于下降通道中,从2016年3月开始出现通货紧缩,在短期内抗击通货紧缩的效果并不明显。中国实行名义负利率的可能性中国的利率已经进入下降通道,已经出现了实际负利率。面对全球其他央行名义负利率的实践和中国经济现实,中国央行有可能实行名义负利率吗?央行实行负利率,希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征收负利率,来迫使商业银行增加信贷,进而刺激经济、抗击通缩、稳定币值。但信贷取决于商业银行放贷意愿、企业和家庭的有效信贷需求和投资收益等多方面。在实体经济下行、产能严重过剩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的大背景下,一味地迫使商业银行增加信贷,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政策效果。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处于短缺经济时代,资金市场供不应求,均衡利率较高,同时政府实行利率管制,人为压低名义利率,使得实际利率远低于市场均衡利率。彼时适用于金融深化理论,提高实际利率能够吸引储蓄,抑制低效投资,缓解金融抑制,促进经济增长。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生产能力提高,逐步摆脱短缺经济,此时有效需求不足而产品相对过剩,资金市场供过于求,均衡利率降低,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名义利率趋于上升,使得实际利率逐渐高于市场均衡利率。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一直在实行宽松的刺激政策,央行不断降低利率,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贷款余额,还是M2,增长率在2010年来一直处在高位,2014年以来也在14%左右,信贷增长速度已经很高。另外,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实体经济增长不明朗,企业投资回报率较低,投资意愿也较弱,银行信贷投放意愿不强,在此背景下央行实行负利率收效将会有限。此外,实行负利率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明显,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国外有研究表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意外变动25个基点,将会使股价反方向变动0.75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也就是利率政策对股价的乘数效应仅为3倍-6倍。当中央银行提供丰富的流动性时,基金经理们会把投资集中于流动性越来越差、信用级别越来越低、风险越来越大的资产项目上。瑞典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之后,房价和股市都出现了大幅的上涨。中国这几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已经导致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综上所述,由于我国信贷扩张已处在高位,货币投放已是全球第一。同时,已实行名义负利率的国家表现差强人意,政策效果收效甚微。另外,面对美联储升息预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的情形,因此,中国央行在短期内实行名义负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日本央行利率是多少?

万众瞩目的日本央行利率决议并未带来太多惊喜,该行依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框架,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对局部细节进行了微调,宣布数项举措,以便更好地打一场抗击“通缩”的持久战。7月31日落幕的日本央行两日议息会议显得有点特殊:会议举行前已经传出该行有可能调整政策的消息,并在市场上引发了不小的“骚动”;更耐人寻味的是,此次决议声明比以往晚了两个小时发布,是2016年9月引入收益率曲线控制举措以来发布最晚的一次。但是,日本央行并未如一些市场人士所希望的那样带来大惊喜,而是更为坚定地传达了维持大规模宽松政策的立场。该行发表的声明由一贯的“货币政策声明”变成了“强化政策框架以支持持续性的、强有力的货币宽松”,表示达成2%通胀目标的时间将比此前预期的更晚,并宣布了数项举措,以更好地应对一场抗击通缩的“持久战”。消息出来后,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从0.09%跌至0.05%下方。而就在上周,因部分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10年期日本国债遭到抛售,收益率一度上涨至近半年以来最高水平。系列微调支持大规模宽松日本央行维持大规模宽松政策符合市场的主流预期。具体来看,声明显示,考虑到经济活动和物价的不确定性,包括定于2019年10月起施行的上调消费税等举措,日本央行将维持现行货币宽松政策框架,即维持量化、质化宽松结合收益率曲线控制的框架,维持对金融机构新增超额准备金实施-0.1%利率,以及通过购买国债将10年期日本国债的收益率控制在0%左右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宣布了一系列微调措施,为大规模宽松政策提供支持。调整之一是,该行表示将以更为灵活的方式购入日本国债,以便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控制在0%左右,但同时指出,该行将容忍收益率因经济活动和价格的变化出现上下波动。该行还引入利率前瞻指引,承诺将把现行的超低利率维持更长时间;另外,实施-0.1%利率的新增超额准备金规模也将有所下降,并将调整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购买方案。在同日公布的季度经济活动和物价展望报告中,日本央行将对2018财年的通胀预期由1.1%下调至1.3%,对2019财年的预期则由1.8%下调至1.5%,对2020财年的预期由1.8%下调至了1.6%。“日本央行的宽松立场没有变,整体的货币宽松政策框架没有改变,细节部分有所微调。这次决议的重点应是强调其政策的灵活性。我们预期下半年全球市场可能会受到美联储继续加息等因素的影响,这次调整可以解读为日本央行为了应对前述可能外部风险而做出的调整。该行将容忍收益率出现短线波动,但长线上仍维持低利率状态。因此,这次决议并不会改变我们对相关资产的看法。”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7月31日下午举行的会后发布会上,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就此次政策调整表示,该行为保证大规模政策的可持续性,做出此次调整,因为可能要花更长时间来达成2%的通胀目标。黑田还表示,尽管仍维持将长端利率控制在0%左右的政策,但可以容忍收益率短期内出现上至0.2%的波动。最终或调整通胀目标长期以来,日本央行是全球货币宽松政策的大胆尝试者。该行2013年4月推出了QQE(质化和量化的货币宽松政策),此后几度加码宽松力度。2016年1月底,该行导入“负利率”,至2016年9月份,该行宣布调整为控制收益率曲线的政策框架,期间该行资产负债表持续扩张。据日本央行公布的历史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2013年初,该行总资产规模为近158万亿日元,而今年7月12日该行公布最新总资产规模数据,已扩张至超过540万亿日元,与该国GDP水平相当。尽管“折腾不止”,但日本通胀水平迟迟未能达到该行定下的目标——2%,日本6月通胀为0.7%,为去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长期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却带来了不少副作用。一大副作用就是挤压日本银行业的利润空间。因长期实行超低利率政策,日本银行业利差收入很窄。就在今日日本央行声明宣布后,日本银行股纷纷下跌。如此环境下,银行纷纷寻求应对之策,包括扩大海外风险敞口、上调对个人和企业客户的收费,等等。另一大副作用就是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该国的金融市场,该行持有的日本国债几乎占到了市场一半。今日的政策微调尽管一定程度上对上述副作用作出了回应,但多数观点质疑,这些措施能否真正对日本的增长和通胀发挥影响。星展银行在7月31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到最后,在达成通胀目标方面,日本央行可能会寻求更高灵活性,而非放弃其货币宽松的政策承诺。已经有许多亚洲银行采用了通胀目标区间。” 截至发稿时止,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报0.041%,美元兑日元报111.47。来自凤凰网

日本央行 宏观附加平衡利率 什么意思

日本银行的利率是负利率的。真的有名义负利率,而不仅是实际负利率,的目的是只鼓励、不鼓励储蓄。目前,日本、阿联酋等国家的活期储蓄仍执行的是负利率,和银行的解释是,银行帮你保管现金,随时准备给你使用,银行是需要人工成本的。

央行降息对房地产有什么影响吗

我们都能明确感受到,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早过去了,而且还是一个逆全球化的趋势,外部的环境也很差。已经没有人提通胀了,反而都在担心通缩。所以这一次次的降息,主要是为了让经济不陷入通缩,把钱倒逼到实体经济上来。一、支持实体经济从整个大的趋势来看,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低利率是必然趋势。因为利率水平高低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环境下,各种投资回报也随之降低,带动利率水平的下行。随着一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大,蛋糕越做越大,增速就会越来越低,就像开车一样,刚开始加速很快,越到后面加速度会越来越慢,因为速度已经足够高了。经济发展也是这样,GDP越来越大,那么GDP的增速会越来越低。从前我们是两位数增长,后来变成了8%,今年的目标是5%,这也确实证明了GDP增速会越来越慢。于是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钱越来越来越难赚,有钱的人和有钱的企业越来越不想借钱生产,就像现在一样,很多人去存款而不去借款,甚至要提前还贷。利率,是银行向老百姓借钱的成本,存款利率降低后,银行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钱,就可以更好地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恢复实体经济。那么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必须降低贷款利率,借钱生产的成本低了,企业才会有意愿去发展生产。二、刺激居民消费作为一个储蓄大国,大家都喜欢存钱,尤其疫情期间,我国的储蓄金额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左右,成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这对个人没啥大问题,可问题是,都捂着钱包,消费意愿就降低了,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没有足够消费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就会不乐观。那怎么办呢?降息!所以许多政策都在说,促消费、促投资,不仅发消费券,也会同通过调整存款利率来调节大家的存款意愿,鼓励大家消费,消费好了整个经济才会上去。降低存款利率,会让存款意愿下降,把钱取出来用于消费;更重要的是,资金成本降低了,实体企业就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钱,经济就会重新焕发活力。银行降息后市场上的热钱增加,拉动内需,必然会导致工作岗位增加,所以银行低利息,对于老百姓来说并非坏事。有些发达国家银行存钱的利息大部分时间都非常低,有一些甚至出现负利率,如日本,同样的10万存进银行,一年后只能取出来9万9千9百元,不仅没有利息还要倒给银行钱,这就是负利率。

日本央行负利率对黄金投资有哪些影响

基本上就是这些日本银行(央行)在1月29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以5票赞成4票反对的赞成多数决定实施负利率政策。日本央行将存款的一部分适用负0.1%的利率。 日本央行除了此前的量化和质化货币宽松政策之外,在利率方面也将推行货币宽松。当日本央行确认负利率政策后,美元/日元自118.50水平狂飙至 121.40,上涨近300点。瑞银证券经济学家DAIJU AOKI声称,“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转变,日本央行目前主要的政策工具是负利率。这表明购买更多公债的能力有限。日本央行已暗示,未来愿视风险情况调降利率,因此已为负值的利率可能被进一步下调。瑞穗银行策略师Ken Cheung称,日本央行采用负利率,加大了包括中国央行在内其他央行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压力。这一决定将加剧美联储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货币政策分化程度,进而推动美元走强。市场也备感意外,引发离岸人民币止损与头寸调整。海通证券:日本负利率或加剧货币竞争性贬值。负利率短期内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日本央行向市场表达了进一步货币宽松的决心。负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实际影响 有待观察。日本货币政策还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尽管不能排除日本央行购买更多更长期国债的可能性,但相对而言,这种空间和效果已经不大。“美元兑日元受到日本央行决议的影响,日元兑美元大幅下跌,这影响了黄金的表现。”事实上,本年度全球市场混乱,美联储加息步伐受到拖累,黄金走势刷新高位,此时黄金价格仍于1110上方,黄金走势主要受美元走势影响,日本进入负利率时代恐推动美元走强,一定程度上影响黄金表现。炒黄金更需要谨慎交易,投资理财也需多元化组合方能保证收益。

央行连续降息都有哪些深意?

我们都能明确感受到,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早过去了,而且还是一个逆全球化的趋势,外部的环境也很差。已经没有人提通胀了,反而都在担心通缩。所以这一次次的降息,主要是为了让经济不陷入通缩,把钱倒逼到实体经济上来。一、支持实体经济从整个大的趋势来看,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低利率是必然趋势。因为利率水平高低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环境下,各种投资回报也随之降低,带动利率水平的下行。随着一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大,蛋糕越做越大,增速就会越来越低,就像开车一样,刚开始加速很快,越到后面加速度会越来越慢,因为速度已经足够高了。经济发展也是这样,GDP越来越大,那么GDP的增速会越来越低。从前我们是两位数增长,后来变成了8%,今年的目标是5%,这也确实证明了GDP增速会越来越慢。于是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钱越来越来越难赚,有钱的人和有钱的企业越来越不想借钱生产,就像现在一样,很多人去存款而不去借款,甚至要提前还贷。利率,是银行向老百姓借钱的成本,存款利率降低后,银行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钱,就可以更好地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恢复实体经济。那么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必须降低贷款利率,借钱生产的成本低了,企业才会有意愿去发展生产。二、刺激居民消费作为一个储蓄大国,大家都喜欢存钱,尤其疫情期间,我国的储蓄金额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左右,成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这对个人没啥大问题,可问题是,都捂着钱包,消费意愿就降低了,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没有足够消费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就会不乐观。那怎么办呢?降息!所以许多政策都在说,促消费、促投资,不仅发消费券,也会同通过调整存款利率来调节大家的存款意愿,鼓励大家消费,消费好了整个经济才会上去。降低存款利率,会让存款意愿下降,把钱取出来用于消费;更重要的是,资金成本降低了,实体企业就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钱,经济就会重新焕发活力。银行降息后市场上的热钱增加,拉动内需,必然会导致工作岗位增加,所以银行低利息,对于老百姓来说并非坏事。有些发达国家银行存钱的利息大部分时间都非常低,有一些甚至出现负利率,如日本,同样的10万存进银行,一年后只能取出来9万9千9百元,不仅没有利息还要倒给银行钱,这就是负利率。

房贷利率是4.9上浮20%现在有必要转成央行基于lpr4.8算的吗?

原有房贷利率是4.9上浮20%,也就是5.88%,从短期内看,切换成LPR是有利的。 第一,这次政策的主要意思有哪些? 1.只针对2020年1月1日前银行已发放的和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 2.定价基准选择只有一次机会,选定就不可以再改。 3.可以转换成LPR加点利率,也可以直接转换成固定利率。 4.转换工作原则上应在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第二,如果转换LPR利率,2020年房贷利率会有变化吗?以后呢? 不会有变化! 根据文件规定,转换时点利率水平保持不变,重新定价周期最短1年。也就意味着如果转换LPR利率,2020年的房贷和2019年的房贷水平是一样的,不会有变化。 但LPR报价利率是变化的,采用LPR报价利率加点为基准的话,2020年转换时点不会变,全年都执行这个利率,全年房贷就不会变。到2021年1月如果LPR报价发生变化,加点又是不变的,那么2021年1月起,你的房贷就会变。如果2021年1月的LPR继续降低,你就占便宜了;如果LPR提升,你就要多出些利息。 2021年以后,每年都是一样的规律。 第三、怎么选好? 原来是浮动利率,也是变化的,只是定价基准是贷款基准利率,现在要改成LPR为基准!这个是政策趋势,是要求,必须要转换。以前叫基准利率上浮、下浮,现在要改成LPR为基准加点,这个加点可以是负数。 现在面临的选择是两种:1是LPR加点利率;2是固定利率。 究竟哪种好呢? 比如4.9上浮20%,也就是5.88%,转换成LPR加点,就是LPR4.8加了108BP,之前的LPR是4.85,后来下调了5BP! 从国家政策看,房住不炒!降低购房成本,减轻居民负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是政策倾向,LPR仍然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在这种贷款利率政策预期背景下,选择LPR加点利率在短期内是有益的,会占些便宜,有利于缓减短期内的房贷压力。而如果选择固定利率的话,一旦LPR继续下调,借款人就享受不到这个下调的福利。 从长期看的话,不好说LPR在5-10年期间,甚至更长时间怎么变化?LPR是市场报价利率,跟随市场变动,反映的是市场行情。 第四、接下来要注意些什么? 注意银行通知,积极与银行保持沟通,协商确定好贷款利率事宜。 因此,小菜的建议还是转换成LPR加点利率更合适些!至少短期内会享受到些福利;长期看的话,不好说。但后面LPR要是对借款人不利了,完全可以提前还款,这个福利就占得稳稳的了。 大家好!我认为有必要转。 首先,题主其实是在转换成LPR与转成固定利率之间,进行2选1。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从2020年3月份开始,贷款人可以选择将定价基准转换成LPR,或是将房贷利率转换为固定利率。假如贷款人不进行转换,由于人民银行十有八九不会再调整贷款基准利率,所以相当于转换为固定利率。 也就是说,贷款人其实是在改成LPR和转成固定利率之间,做一个选择。不进行转换,相当于转成固定利率。 其次,不管选择哪一个,都有风险。用金融专业术语来说,这叫利率风险。 对于题主来说,不管是改成LPR,还是转成固定利率,2020年的房贷利率都是4.9%*(1+20%)=5.88%,完全一样。 但从2021年开始,情况就不一样了。改成LPR的话,房贷利率将变成5年期以上LPR+1.08个百分点(5.88%-2019年12月份5年期以上LPR 4.8%=1.08%)。由于房贷利率的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LPR一个月发布1次,一年会发布12次,改成LPR后,房贷利率很可能会“一年一变”。而改成固定利率,房贷利率将一直是5.88%。 改成LPR,如果未来LPR上行,将导致房贷利率上升,月供增加;改成固定利率,如果未来LPR下降,则会享受不到市场利率下行、月供减少的好处。 由于房贷周期很长,最长可达30年,在这么长时间周期内,未来LPR的走势无法预测,所以不管是改成LPR,还是转换成固定利率,都面临着利率风险。 第三,选择转成LPR,风险相对较小。 原因主要有2点: 一是短期来说,预计LPR将继续下行。 截至2019年底,新的LPR共产生了4次。其中,2019年11月份的LPR较前一月小幅下降了5个基点。在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均实行负利率政策,以及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LPR都不会再超过2019年12月的水平。 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房贷的剩余本金会越来越少。 不管房贷采用的是等额本金方式还款,还是等额本息方式还款,每一期都会偿还一定金额的本金,随着时间的推移,房贷的剩余本金会越来越少。就算未来LPR上行并超过2019年12月份的水平,对利息支出的影响力也会大幅减弱。 选择转成LPR的话,短期来说,可以享受市场利率下行、月供减少的好处;长期来说,就算未来LPR上行并超过2019年12月份的水平,由于届时房贷的剩余本金已经大幅减少,房贷利率上涨的负面影响也会减弱。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贷款合同剩余期限短的话,比如只有3、5年,考虑到上面2点因素,选择转换成LPR的风险更小,可以毫不犹豫的转成LPR。 贷款合同剩余期限长的话,选择转换成LPR,虽然最终结果不一定好于转换成固定利率,但至少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 毕竟,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未来。我们都只能根据当下掌握的信息,做出风险相对较小的决定。 欢迎关注《小钱说金融》,获取更多金融常识! 你现在的房贷利息是4.9%上浮20%,也就是5.88%。 如果在未来换成了LPR的计算方式,其实也是一个5.88%,就算后期的LPR基数为4.80%,那么转换后你的贷款利息就是5.88%-4.80%=1.08%,上升幅度为1.08%。 所以,按照基准利率还是按照LPR来计算对于换取后的还贷利率短期是不会变的。 那么,变的是什么呢? 变的是一个参考的方法。 以前的基准利率是固定的,如果你坚持以基准利率作为未来的还贷方式,那么你每年都是以5.88%这个基数来偿还贷款,永远不会变。 但是如果你选择了LPR,那么未来就会根据LPR的改变而变化你的贷款额度。 就好比下个月LPR降低了,那么你的还款额度就降低,如果下个月的LPR增长了,你的还款额度就增长。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考虑几点: 1、你还款的期限还有多久; 2、基准利率和LPR哪个更划算? 如果是10-20年的还款周期,那么LPR的波动性就太大了,所以基准利率可能更适合,因为稳定不变。 但如果是1-2年的,那么从趋势来看中国处于降息通道,未来LPR可能会逐步降低,所以选择LPR更合适。 不过记住一点,此次的转变只有一次机会,所以,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适合地判断。 一定要去改,这是给你变相降息。 从2020年3月到8月,全国所有的房贷合同废除基准利率,改为LPR利率。这5个月的时间里,你房贷所在的银行会有人联系你去银行重签合同,这是一次改变房贷利率的机会,尽量多上点心。 什么是LPR+加点的模式 以后的基准利率不再由央行制定,而是由18家大型商业银行联手制定。这是利率市场化的一种操作。房贷再有没有什么上浮20%或者下浮20%这一说了,统一改为固定加点。 比如当时签的是基准利率上浮20%贷款合同,执行利率是4.9%*(1+0.2)=5.88%,每年的利率比LPR高了1.08%。那么你的固定加点值,就是正108个基点。 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个加点值,央行规定以重签合约当时的差额为准,永久固定。 也就是说,重新签合同之后你所支付的银行贷款利率是变动的,LPR+加点的模式中,加点值不变,变得是LPR。 LPR会有怎样的变化? 变化的趋势很明朗,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降息是趋势。在全球经济下行周期里,很多国家在大幅降息,甚至进入到负利率时代,我国目前利率水平较高,特别是房地产贷款利率。既然降息是大趋势,那么LPR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房贷利率,当然利率降了,如果你选择LPR+加点的模式,房贷自然会降,到如果你没改,依旧在用固定利率,那么就不能享受利率下降带来的好处了。 因此,这是一项福利,尽量去改,每年能省不少钱,谁能不在乎呢? 很多人都在纠结LPR新政出来后,要不要将其转换,能转还是可以的,毕竟拉长时间周期来看,中长期利率下调几乎是必然。 房贷利率是4.9%上浮20%,那么4.9%*1.2=5.88%,如果你选择的是固定利率,这就是你现在的房贷利率终值,知道你的房贷彻底还完。 LPR加点模式是个什么意思呢?我们首先要确定点数,也就是LPR加点模式,你的实际利率是5.88%,而现目前5年期LPR利率为4.80%,那么5.88%-4.80%=1.08%,这就是你以后要加的点数。 前文说过,对比发达国家,拉长时间周期看中长期利率下调是必然的,哪怕每年降低0.05,看起来是没什么大的变化,可实际上长时间的变化已然很大。 比方说10年后已经降低到了4%,那么4%+1.08%=5.08%,这差别是不是就逐渐凸显了?换句话讲,随着利率的下调,你所付的贷款的确在减少。 当然了,如果你的房贷明年就到期了,那也基本没必要了,因为短时间的变化并不明显,再者,如果你要用的是固定利率,怎么看都没那么划算,除非通货膨胀变成恶性的,但是就现目前的经纪来说,除了猪肉都在通缩,哪来的恶性通胀? 所以,LPR加点模式是没有什么坏处的,不妨一试…… 我认为,一定要换,在未来LPR利率下调的空间,将会大于上调的空间。也就是你的房贷利率下调的空间,也将会大于上调的空间。首先,你的房贷利率是4.9*(1+20%)=5.88%。目前不管你转不转,银行都会在2020年3月1日到8月31日之间,找你重新签订合同,因此正常是从明年3月1号开始。另外,不管你转为LPR加点,还是固定利率,目前阶段你的房贷利率都是5.88%。如果你到现在转成央行LPR加点4.8%,你的合同就会变成5年期(现价4.8%)+108个基点,既是5.88%。5年后,如果LPR利率上调还是下调,银行会再找你签合同的。如果你到时候选择固定利率,那么接下来你的房贷利率都会是5.88%,不会随着LPR利率变动。我认为是需要转为央行LPR加点,原因如下:(如果你房贷周期少于5年,那就没必要,因为5年内都是按照你现在5.88%的房贷利率)1、经济下行,国内经济将从高速增长转换为低速稳定增长,带来的就是存款利率的下行,法定贷款利率下行空间也加大,LPR长期低于法定贷款利率的概率是很大的,那么你的房贷利率也将会下行。2、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LPR就是起到降息的作用。3、你看看一部分发达国家进入负利率时代,当然这个是后话了建议,一定要转,在未来LPR利率下调的空间,将会大于上调的空间。 关于LPR,拥有房贷的人如何选择。有一种很复杂的分析方式,这种方式需要你懂一定的金融学知识。 但,笔者可以介绍一种不需要任何金融知识就可以分析的方式。 比如,LPR改革,是央行提出来的,而货币政策,也由央行制定。 而货币政策可以决定利率的走向。 如果最后利率反而上升了,是不利于LPR的推广的。 你说,央妈会打自己的脸,把自己的孩子扼杀在摇篮之中嘛? 非科班出身的人,都可以分析出来。 如果最后大家都选择了浮动利率,但利率却上升了,也就意味着配合央行改革的人,反而吃亏了。 因此,可选择浮动利率。 当然,这一种方式仅供参考,不太客观。

现在欧洲和日本央行实行负利率,所谓的负利率是什么意思?

就是自己把相应的金额存进去之后,里面的利率出现了负数的情况,费用比较低。

日本央行坚守负利率,为何要与加息浪潮背道而驰呢?

在7月21日公布的7月利率决议中,日本央行以8 : 1通过利率决议,仍然坚守负利率,这让许多人不禁好奇,在全球加息的浪潮背景下,为何日本要背道而驰,坚守负利率呢?据了解称,因为新冠疫情等多方面的因素,日本的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国内的经济发展并不景气,同时,由于日本之前一直受着美国的影响,日元兑美元的比率也在得到控制,同时,日本作为一个弹丸小国,本身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日本央行坚守着负利率。对此,许多网友议论纷纷,有些网友认为,日本的基本发展指标还是有的,再跌也跌不成什么样子,坚持负利率会使民众们存钱的欲望降低,从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日本的经济发展,此举也是值得借鉴的;同时,还有一些网友认为,日本此举对于本国的民众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毕竟日本央行一直坚守着负利率,那么就会导致存进去的钱会越来越少,不利于维系日本经济社会的稳定。同时,由于全球都是加息的背景,日本此举只会加重民众们的反抗情绪;此外,还有一些网友认为,日本央行坚守负利率,对于我国来说肯定也有一些影响,我国政府要做出积极合理的政策来应对,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随着疫情影响的不断减弱,日本的经济也在得到回升,通胀预期正在上升,通货膨胀的风险暂时也在向上行倾斜。但是同时,日本经济有着十分高的不确定性,需要警惕金融货币市场对于日本经济物价的影响,日本央行坚守负利率这一行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据此,笔者认为日本央行坚守负利率对于本国甚至其他国家来说都是有着影响的,而我国面对日本央行坚守负利率的行为,也需要找出合理的对策来刺激日本民众在我国的消费,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全球加息浪潮下日本央行坚守负利率,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日本方面最根本的目的便是为了刺破经济泡沫,提高市场的经济活力,不再让日本长期处于经济泡沫当中没有任何发展的机会。日本在上个世纪以来经济总量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直到本个世纪日本的经济发展也并没有呈现上涨趋势,尤其是在经济总量方面没有任何增加。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日本陷入了市场经济泡沫的陷阱当中,因此本国货币的购买能力大大下滑。在经济增长这一方面根本无法与周边国家相提并论。日本央行坚持低利息策略。根据日本银行发布的消息,日本方面不会因为当前国际市场全面加息的情况而做出任何调整。仍然实行之前最基本的经济政策,降低本国货币的兑换倍率。这也使得日本的进出口数量大大增加,但是在经济贸易总额这方面却没有增加。正是由于日本货币兑换比率的降低,使得本国货币在与他国货币进行兑换时,需要用更多的货币来进行兑换。根本的目的在于刺破经济泡沫。日本方面之所以适应这样的策略,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刺破经济泡沫。所谓的经济泡沫,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了一个困境,尤其是在经济增长这一方面长时间没有增加。虽然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不变,可长此以往下去本国经济必然会处于一个崩溃的地步。因此日本方面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才会选择降低本国货币的利息。提高市场经济活力。刺破经济泡沫之后,有利于提高市场的经济活力。尤其是在进出口贸易这方面会大大增加,由于资金降低利息的策略。会导致本国的贸易产品在价格方面要远远低于进口产品,这也使得大部分国家选择从日本进口价格低廉的产品。虽然贸易数量大大增加,但是在经济这一方面却没有增加。

当商业银行出现准备金不足情况时,首先应该( ) A.向央行借款 B.向其他银行借款 C.出售债券 D.回收贷款

选B。解析:当商行出现准备金不足时,首先应进行同业拆借,向其他银行贷款。同业拆借是指商业银行之间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制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同业拆借作为临时调制性借贷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期限短。同业拆借的交易期限较短,属临时性的资金融通。我国目前同业拆借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一般为1天,7天,14天,21天,一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利率相对较低。一般来说,同业拆借利率是以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为基准,再根据社会资金的松紧程度和供求关系由拆借双方自由议定的。由于拆借双方都是商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其信誉比一般工商企业要高,拆借风险较小,加之拆借期限较短,因而利率水平较低。3、 同业拆借的参与者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扩展资料:商业银行进行同业拆借活动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自主性原则同业拆借是一种信用行为,在进行拆借资金交易时,必须承认 和尊重市场主体 (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循自愿协商、平等互利、自主成交的原则,维护市场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平等竞争的有序环境,保证资金的合理流动。二、偿还性原则对拆出方来说,由于拆出的是本行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有一定 期限限制,因此必须按期收回。对拆入方来说,拆入资金只是拥有一定期限内的资金使用权,并不拥有长期使用的权利,也不改变资金的所有权,因而必须到期如数偿还。三、短期性原则同业拆借的典型特征之一是期限短,属一种短期融资。从拆出方看,拆出的资金是银行的暂时闲置的资金,从数量和期限上都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其资金运用必须是短期的。就拆入方而言,向同业拆入资金主要是解决临时性储备不足的资金需要,如因清算联行汇差而出现的临时性头寸不足和头寸调度方面的突发性资金需求等。因此拆入方也应坚持拆入资金的短期性原则,一旦贷款收回或存款增加,就应立即归还这种借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行同业拆借

央行谈村镇银行事件:积极配合地方,这件事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指导分支机构履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责任,人民银行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稳妥应对,做好流动性风险监测和应急保障。

央行谈河南村镇银行事件,我们从中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央行谈河南村镇银行事件,银行业资产需要加强管理,其次是需要针对性提高中小银行的管理,再者是需要提高银行的风控管理,另外是需要让中小银行接入更多的信息源。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央行谈河南村镇银行事件,我们从中可以读出哪些具体的信息。一、银行业资产需要加强管理首先是银行业资产需要加强管理,对于很多的银行业资产而言都是处在对应的风险边境,所以这种情况下需要让对应的银行监管人员加强对于资产的一个管理,并且做到合理地运用资产进行投资,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确保稳定性。二、针对性提高中小银行的管理其次是针对性提高中小银行的管理,对于中小银行而言之所以会需要提高对应的管控还是因为这样子可以使得更多的人群获得一个更安全的储蓄方式,这样子对于银行的长期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三、需要提高银行的风控管理再者是需要提高银行的风控管理,对于银行的风控管理而言之所以作为银行的第一步保护银行资产的屏障, 主要是它具有一定的信息员可以分析对应的客户的一个具体情况是否合规。四、需要让中小银行接入更多的信息源另外就是需要让中小银行接入更多的信息源,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果对应的信息源系统有了更丰富的配置,那么对于客户的资质的核实就可以做到一个更好的把控,这样子是非常有利的。央行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对应的一些村镇银行加强对应的监管这样子才可以更加符合市场发展的利益,同时可以提升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市场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央行谈村镇银行事件:积极配合地方,村镇银行存在哪些风险?

河南村镇银行出现取钱困难事件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国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在北京发布会对此事做出回应,他认为我国整体上看金融风险处于可控状态,99%的银行业资产处于安全范围内。村镇银行存在的风险跟银行内部的监管出现漏洞和银行死账呆账率过高有关。这些风险会影响到银行的正常运营。因为河南村镇银行引发的连锁反应,我国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要求个地方村镇银行要积极配合地方,做好安全筛查工作。监管部门已经发布了先行垫付的公告,银行的负面传闻引发了社会群体的高度关注。之前的豫皖六家村镇银行暂停线上系统服务,储户无法提现也不能查询余额。官方给出的结论这些银行的大股东跟银行职工内外勾结,是因为监管和银行风控出现漏洞,进一步损害了银行业的整体信誉。其实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改革一直都存在。现在的城商行是由之前的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而农商行几乎都是由之前的农信社改制而来的。银行是依附于实体企业而生存的。因为银行的收入来源于存贷款的利息差。如果银行放出去的贷款有可能收不回来,但是储户的存款必须得100%赔偿。过多的贷款收不回来,会影响银行的整个资金链的运行,造成银行风险高的原因。近两年,经济形势都不好,企业的收入减少的同时贷款业务会增加。光一个恒大的负债就达到2万亿,由此可见,整个银行业的风险增高的数量令人吃惊。还有一方面跟各地的经济实力有关。像东北、中西部等地区,由于其经济不是很发达,对应的坏账呆账就很高。银行的服务对象也会息息相关。比如面向三农问题的农信机构的坏账代账率就高于城市里的银行。

央行分行表示南京银行与村镇银行案无关,那么钱款最终流向了哪里?

河南村镇银行案转移的资金,一部分可能进入新财富集团庞大的产业之中,一部分可能被转移到了境外。最近一些媒体发布消息称,南京银行是河南村镇银行的结算行,不法资金可能流入南京银行。对于这种说法,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表示,南京银行代理村镇银行资金清算业务,是按照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相关规定办理的,符合法律的规定,与村镇银行案件没有任何关联。既然南京银行与本案无关,那么村镇银行巨额的资金去了哪里?可能一部分资金已经进入河南新财富集团庞大的产业之中,也有一部分资金被转移到境外。河南新财富集团是这些村镇银行的大股东,利用一些非法的手段,转移银行客户的资金,用于公司的经营和建设。在公司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使用了大量的银行资金,最后导致了银行出现资金短缺。另一方面,作为河南新财富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吕奕,已经加入塞浦路斯国籍,据传已经逃往国外。那么吕某在逃往之前,可能已经非法向境外转移了巨额的资金,用于自己的生活。对于村镇银行这些被转移的资金,公安机关会依法进行追回,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维护广大客户的利益。最近案件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先期启动垫资金的安排,首先是对5万元及5万元以下的客户本金先行垫付。在5万元以下客户本金垫付工作完成以后,下一步将会陆续启动其他金额客户垫付工作。这些垫付的资金来源于地方公安机关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查封、扣押、冻结的新财富集团部分资产处置变现所得资金。随着案件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涉案资金被追回,也会给更多的客户垫付资金,维护广大客户的合法权益。

央行分行:南京银行与村镇银行案无关,村镇银行案会以什么结果收场?

按照央行分行的公布消息,南京银行与村镇银行案无关,同时大家也不要把所有的焦点放在南京银行身上。按照目前各地的解决措施来看,储户是能够收回款项的,同时最终村镇银行也会进行大整改。在央行分行澄清了南京银行与此案无关以后,不少的人都开始议论纷纷既然像南京银行这样的大银行没有关系,那么村镇银行的解决方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毕竟目前地方各地都已经开始对村镇银行暴雷的小额存款的用户进行资金垫付,而且垫付的金额来源也已经公布。一、央行分行:南京银行与村镇银行案无关按照最新的消息,央行分行已经澄清了南京银行与村镇银行案之间的关系,南京银行本身就是一家中国人民银行持股并且发放牌照的大银行,南京银行的清算结算业务都是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的,这也就意味着南京银行不可能存在违规行为。目前许多村镇银行出现的问题都是违规操作导致的,这当然就与南京银行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们不必将焦点聚焦在南京银行身上,而是应该将焦点聚焦在自己存款的村镇银行身上。二、这一事件的收场:储户收回款项+村镇银行整改按照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来看,从储户的角度出发,目前各地已经动用自己的小金库对5万元以下的储户进行资金垫付,5万元以上的储户之后也会分批次垫付,储户的存款是能够收回来的,我们不必太过担心这个问题。从村镇银行自身的问题出发,村镇银行的经营是存在着问题的,银行牌照本来就来之不易,但是村镇银行却因为规模小等原因而容易被一些违法犯罪集团控制,这也就导致了许多非法犯罪集团习惯于把村镇银行当成敛财工具,村镇银行在此次之后肯定要进行合规整改。

注意!央行调整2020年5月支付清算系统运行维护安排

【支付曝光台讯】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一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清算中心,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将分别于2020年5月22日、21日在北京召开。为落实“两会”期间系统重点保障要求, 经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同意,原定于5月24日00:00-6:00的支付清算系统维护窗口调整至6月7日00:00-6:00。 请各清算中心及时通知辖内参与者,并配合做好相关工作。请直连支付清算系统国家处理中心的参与者及相关单位参照执行。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支付系统运行维护安排。2020年支付清算系统共安排维护窗口开启6次,分别为2020年2月23日(已更改为4月19日)、5月24日 (现更改为6月7日) 、7月26日、9月20日、10月25日、11月22日00:00开始,6:00前结束。 维护窗口开启期间,小额支付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暂停受理业务。 2020年支付清算系统运行维护日历↓↓↓

央行择机定向降准?

据媒体报道,中央银行选择方向性下降.根据分析,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支持中小企业的再生产,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现在需要降低标准,结果可以取得一箭多雕的效果.接下来,金投小编介绍中央银行的选择方向性下降吗?2020年2月27日,中央银行副社长刘国强表示,将降低2019年普惠金融服务符合标准的银行性.专家指出,普惠金融服务符合标准的银行方向性下降本身是既定的政策,每年进行一次,主要意义是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为他们提供更低成本的资金.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有机构认为短期利益证券公司板块和基础设施板块等.证券公司板块股票:中国银河(601881)、锦龙股票(000712)、华创阳安(600155)、华泰证券(601688)、太平洋(601099)、西南证券(600369)、兴业证券(601377)、国元证券(000728)、第一创业(002797)、国泰君安(601211)、国海证券(000750)等.基础设施板块株式会社:新疆交建(002941)、正平株式会社(603843)、浙江交科(002061)、北新路桥(002307)、龙建株式会社(600853)、西藏天路(600326)、中化岩土(002542)、华电重工(601226)、中铁工业(600528)、中工国际(002051)、中国交建(601800)等.

为什么央行报道的债市数据和中国债券信息网不一样

太黑暗了

央行数字货币平台是真是假合法吗?

提高货币的便利性、安全性和效率。目前,该平台已经在多个城市展开试点,如深圳、成都、苏州等。</p><p>关于合法性,央行数字货币平台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开发和管理的,因此是合法的。同时,该平台也符合中国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需要注意的是,数字货币仍处于法律法规的监管空白中,相关政策和法规仍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中,投资者应当理性对待数字货币投资风险。</p>

中国四大银行(建行,商行,交行,央行)近期股票走势

央行没有上市,三大银行指的是只有工行,建行和中行,交行不算。现在说说工行,建行和交行工行和建行是银行板块中的老大老二,最大的优势就是国家控股,国家作为其坚实的后盾,所以没有必要担心会出现退市的情况。而且自从9月19日起,汇金公司分批购买工行和建行的股票,增加国有控股比例。工行:该股从6月份以来,持续走低,9月开始出现了破位下跌趋势,到9.18日探底成功之后,受到消息面利好刺激,连续涨停反弹,随后横盘整理,在10.28回补了9.19跳空缺口之后完成了二次探底的过程,进入拉升阶段。走势上保持震荡上行,能量稳定,突破30日均线之后,后市面临60日均线的压力位,如果突破可以继续看多,否则要注意回调的可能性。就目前情况看,突破60日均线可能性比较大。建行:走势基本和工行一直,该股从6月份以来,持续走低,9月开始出现了破位下跌趋势,到9.18日探底成功之后,受到消息面利好刺激,连续涨停反弹,随后横盘整理,在10.28回补了9.19跳空缺口之后完成了二次探底的过程,进入拉升阶段。走势上保持震荡上行,能量稳定,该股周五收盘站上60日均线,后市焦点是能否站稳,如果站稳其上,可以持有继续看多。后市压力5.5元附近交行:该股从6月到8月经过了一个小幅度反弹之后,进入了持续下跌趋势。9.19受到利好刺激强势反弹2个交易日之后,随即进入了新的破位下跌趋势,直到10.28日企稳。随后今日了振荡反弹的格局,该股目前突破了30日均线,能量基本稳定,后市关键点位在60日均线压力位,突破这看多,否则注意回调的风险

央行、银保监会召开重磅会议 再度聚焦楼市

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如此重磅的政策信号,或将提振地产股今日再次走强。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金融部门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金融机构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由部分房企引发的信用危机余震仍在。近期,关于多地银行按揭贷款放款延迟、房地产销售和土地市场“遇冷”等消息诸见报端,舆论开始担忧房地产市场不稳会致房价大跌,一些城市甚至接连出台“限跌令”。此番金融监管部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表态,无疑给市场再次注入信心。亦有不少分析预期,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未来房地产信贷政策或有望迎来边际调整,主要是加强对有真实住房需求的“刚需”群体的按揭贷款保障力度,加快按揭贷款放款进度,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时隔两天再度表态“两个维护”释放积极信号这是时隔仅两天,金融监管部门再度表态“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为重要的是,从29日座谈会出席人员的组成看,这次会议也称得上足够的份量和重磅,足见当前官方对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重视程度。央行官网消息称,会议由央行行长易纲主持,央行副行长潘功胜、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肖远企出席,住房城乡建设部、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全国24家主要银行负责同志参加会议。9月27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提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是2009年一季度以来,房地产首次被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点名”。虽然央行上述“两个维护”的表态与此前住建部等几部委文件表述基本一致,但市场大多将之视为积极信号,央行发声后的第二天,A股房地产板块应声大涨。昨日召开的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与央行27日的表态一脉相承。会议认为,近年来,金融部门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稳定,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会议强调,金融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持续落实好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保障刚需群体真实住房需求房贷政策有望边际放松受个别房企信用风险的发酵影响,9月商品房销售持续遇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9月份楼市供求指标继续降温,当前降温行情至少持续了4个月。撇去去年一季度数据,今年三季度为疫情期间行情最差的一个季度。价格指数方面,二三季度走势完全相反,降温特征很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座谈会再次强调“两个维护”。会议要求,金融机构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业内普遍分析认为,从金融监管部门两次“两个维护”的表态看,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未来针对刚需群体的住房按揭贷款政策有望迎来边际放松,保障有真实住房需求的按揭贷款申请者及时获得贷款,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本报记者从多位银行基层人士了解到,进入下半年,按揭贷款额度较为紧张,贷款申请人一般都要排队等上数月才能轮上放款。另有国有大行总行资深人士透露,自年初实施房贷集中度管理以来,对按揭贷款来说,目前国有大行每年的按揭贷款余额新增规模较少,基本维持稳定。每家大行每月基本有800亿元-1000亿元的按揭贷款到期还款,这些额度可以移位再贷,投放给新的按揭贷款客户,但净新增规模较少,所以才会出现排队等放款的情况。正是针对当前按揭贷款额度紧张的现状,有不少声音呼吁应适当放松按揭贷款投放,满足有真实住房需求的贷款申请者,以免房地产金融政策误伤“刚需”群体。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就对记者表示,今年各大银行在执行房贷集中度过程中,存在一些比较“粗暴”的做法,即把房贷集中度工作的达标看得很重,而忽视了对合理合规住房消费需求的保障。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从过热转向过冷的过程中,此次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及时发现市场新情况、新问题,务实高效、深入人心,对于四季度房地产市场有积极的作用。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今年以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等政策是促成房地产周期下行的原因,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贷增速受拖累、地产行业信用风险加大等背景下,房地产政策不排除边际调整可能,但更大概率也是以支持首套刚需为主要方向。近期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事件增多,引发市场对房地产行业乃至银行业的担忧,风险处置也备受市场关注。要求“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可能指向信用风险较大的企业“保交房”的要求。这一微妙变化预示按揭贷款腾挪空间增大既然市场普遍预计按揭贷款政策有望边际调整,那么,在房贷集中度管理的硬线要求下,银行又能如何腾挪空间,提高按揭贷款的投放额度呢?资产支持证券就是一个腾挪按揭贷款额度的方式。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回顾本轮房地产融资政策调控的演化脉络,从“三道红线”到“两个集中度”,再到部分地区按揭贷款额度全面收紧,并严控资金违规流入房市,房地产融资在全面收紧的同时,也加剧了房企现金流压力。然而,近期住房按揭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RMBS)的重启,则是前期房地产融资政策的适度微调,该政策具有较强信号意义,四季度房地产融资紧缩态势有望得到缓和,按揭贷款投放预计将小幅提速。王一峰表示,今年以来,央行一方面在发行端控制RMBS的注册备案额度和节奏,另一方面,二季度将RMBS投资端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统计口径。受此影响,RMBS每月发行规模逐月下降,5月份降至624亿,而6-7月份则为零增长。从8月份开始,RMBS出现恢复性增长,当月新增规模为314亿,而9月份发行进一步加大,截至9月24日,RMBS发行规模已超过800亿,创年内月度增长新高。RMBS放量重启标志着地产融资调控政策正在进入新的阶段。王一峰认为,随着RMBS发行的重启,银行存在较强意愿通过RMBS的发行腾挪表内涉房类贷款额度,进而缓解集中度指标达标困境和信贷投放的资产荒压力。对于监管而言,放松RMBS发行也有以下好处:一是RMBS发行量可以精确控制,对房地产融资政策放松不算大幅度放松;二是RMBS发行为按揭贷款腾挪额度,避免了实质性放松“双集中度管理”。原标题《再度聚焦楼市!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重磅会议,强调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何深意?房贷腾挪空间在加大》

央行降准降息会利好哪些股票板块

房地产板块、证券板块、银行板块、保险板块,周期板块等。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流动性已开始步入逐步释放过程。 “降准”对楼市影响有限。首先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利好楼市,但难于救市。对于目前仍处于深度调控环境下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可以说是个利好消息。降息对股市有刺激作用。因为降息可以缓解通货紧缩压力、刺激消费与投资并降低企业利息支出与经营成本,这种外部环境的转好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除了银行和其他金融业面临挑战外,房地产股、汽车类股、航空、航运、石油化工股及基础建设类股等国企概念股将会从中受益匪浅。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转好的预期效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凸显股市的投资价值,对增强投资者信心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扩展资料股票涨跌原理:股票价格上涨或者下跌是多方面因素,最主要的是供求关系,供不应求时股票就会上涨,供过于求时就会下跌,还和上市公司的业绩挂钩,业绩比较好,股民购买的就多,股价也会上涨。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理论上,央行提高利率对股市是利空消息( )?

提高贷款利率上调可以抑制投资需求,使投资放慢,投资品价格下降。社会经济活动放慢,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利润空间受到压缩,直接反映到二级市场上,则导致市场对投资回报预期降低,转而抛售股票从而使股价下跌,但投资者对不同的行业态度不同。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应答时间:2021-09-2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央行降准哪些板块受益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这个RRR切割是一个全面的RRR切割。除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已经执行5%的存款准备金率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普遍下调0.25个百分点。对不跨省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村商业银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的基础上,再上调0.25%,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预计准着陆将提振短期市场情绪。前期RRR下调后一周大盘上涨的概率较大,创业板指数和沪深300双双上涨的概率为60%;从涨跌幅中位数来看,创业板指数在RRR下调一周后表现好于沪深300,风格成长性和消费性好于周期和金融。RRR降息后,以下股票将受益。受益板块1:资金敏感品种银行和房地产都属于资金敏感品种。对于银行来说,RRR降息的最大优势在于可贷规模占比,而此次RRR降息可以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虽然这种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半年内两次降准,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商信贷调控的解禁,但流动性预期有所改善,不排除其中一部分刚需入市的可能。至少成交量稍有起色,有助于缓解房企资金链紧张的局面。保险股属于利率敏感品种,也会小幅受益。强制保险的提前放开,对保险行业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利空。然而,RRR降息将增加降息的预期,进而推高债券等资产的价格。债券是保险公司的主要投资标的。股份: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券商股: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长江证券。地产股:万科A、保利地产、招商地产、金地、华夏幸福、廊坊发展。受益板块2:大宗商品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一个是实体经济的需求端,一个是对流动性的预期。对于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有波段脉冲的机会。PPI快速下跌期间,有色金属很难出现趋势性走强,但RRR减产的预期会增加有色板块的冲量机会,尤其是有新兴产业做后盾的稀有金属,有色板块的波段炒作频率会增加。有色金属股:铜陵有色、中国铝业、江西铜业、中金岭南、锌业。受益板块三:高分红新蓝筹虽然RRR降息并不等同于降息,但随着银行间流动性的小幅改善,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价格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资金价格的下跌,也将是民间借贷等资金、信贷的投资回报。相比之下,蓝筹股的持有价值,尤其是那些能一直保持高分红比例的股票,会凸显出来。目前是年报陆续披露的阶段。对于高分红、低市盈率的蓝筹股来说,是长期价值凸显的时候。相关股票:中国神华、方大特钢、双汇发展。本文来自金融界。相关问答:降准对股市的影响是什么? 降准对股市肯定是利好。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降准,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简称叫降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简单来说就是,金融机构吸收来的存款不能全部用来放贷,必须有一部分资金交代中央银行(这是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交到中央银行的这部分资金占吸收全部存款的比率就叫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交到中央银行的钱少了,金融机构可以控制的钱更多了,可以用来投资、放贷的钱更多了,这部分多出来的资金会流向社会,主要是流向金融行业和实业。流向金融业。降准直接受益者就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可以控制的钱更多了,其中一部分势必会流向金融行业,金融行业又会将钱用来投资,更多的钱流入股市,对股市来说肯定是利好,毋庸置疑。流向实业。金融机构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放贷,企业贷款更容易,能贷到的钱也比以前更多,企业用这些钱进行生产建设,企业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实体经济发展肯定会引起股市的上涨。降准是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降准一般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2021年12月15日中央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的目的就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降准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让活钱变多,死钱变少,活钱多了,股市自然就涨了。所以降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股市都是利好。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基本上没什么影响。2、央行下调银行基本储备金率,银行手里的钱就多了。3、银行手里的钱多了,就会女里把手里的钱出去。4、对于老板们和贷款买房的人来说无非就是贷款容易了,仅此而已。5、但是隐形影响就是央行释放到市场上的货币多了,有通货膨胀的潜力。扩展资料:与银行的关系: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 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 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基本上没什么影响。2、央行下调银行基本储备金率,银行手里的钱就多了。3、银行手里的钱多了,就会女里把手里的钱出去。4、对于老板们和贷款买房的人来说无非就是贷款容易了,仅此而已。5、但是隐形影响就是央行释放到市场上的货币多了,有通货膨胀的潜力。扩展资料:与银行的关系: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 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 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的存款储备金率指的是什么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10%,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100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00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800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1、基本上没什么影响。2、央行下调银行基本储备金率,银行手里的钱就多了。3、银行手里的钱多了,就会女里把手里的钱出去。4、对于老板们和贷款买房的人来说无非就是贷款容易了,仅此而已。5、但是隐形影响就是央行释放到市场上的货币多了,有通货膨胀的潜力。扩展资料:与银行的关系: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 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 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基本上没什么影响。2、央行下调银行基本储备金率,银行手里的钱就多了。3、银行手里的钱多了,就会女里把手里的钱出去。4、对于老板们和贷款买房的人来说无非就是贷款容易了,仅此而已。5、但是隐形影响就是央行释放到市场上的货币多了,有通货膨胀的潜力。扩展资料:与银行的关系: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 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 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行长易纲专访释放六大信号!提到了数字人民币、货币政策

5月26日,央行官网发布央行行长易纲在“两会”期间就重点问题接受《金融时报》《中国金融》记者采访全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采访内容释放六大政策信号:经济数据转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安排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使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增速为-6.8%,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待加大。易纲认为,目前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常态,经济数据呈现好转态势,4月份制造业PMI为50.8,已连续两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上方。“尽管境外疫情形势及其影响还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韧性强,内需市场广阔,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易纲称。易纲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综合运用、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根据央行数据,去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8.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同期社融增速为10.7%。业界有时也用M2或者社融除以GDP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宏观杠杆率。考虑到今年名义GDP增速低于去年,而M2和GDP增速目标高于去年,宏观杠杆率会阶段性上升。五方面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企业融资的“直达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市场高度关注这一工具的具体内容。易纲解读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化、精准化,缩短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提高企业融资的“直达性”:包括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1.5万亿元、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支持针对性和精准度:一是延长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二是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三是改进政府性担保机制。提高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放大倍数,扩大融资担保规模,弱化盈利考核要求,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四是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支持小微企业。支持金融机构2020年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券3000亿元,专门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信用债融资方面,根据Wind数据,2019年公司信用债净融资(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融、PPN)净融资规模2.2万亿,今年增加1万亿的目标意味着净融资规模将达到3.2万亿。今年市场利率下行,债券发行利率也走低,增加信用债融资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根据Wind数据,2019年全年发行小微金融债券2048亿,其发行主体主要是地方城商行、农商行。易纲提出的目标相比去年增加了1000亿。五是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金融风险关注银行风险,疫情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一定下迁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去年发布《金融稳定报告(2019)》披露了时间表:2018年边制订攻坚战行动方案,边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已实现良好开局;2019年承上启下,全面、纵深推进各项任务部署;2020年是攻坚战收官之年,力争从基本完成风险治标逐步向治本过渡,完成攻坚战的既定任务。易纲认为,总体看,目前重点领域突出风险得到有序处置,系统性风险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金融业总体平稳健康发展。在各类风险中,易纲重点关注银行风险。易纲表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一定下迁压力,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需引起关注。2020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0亿元,主要源于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张和管理成本收入比的下降。由于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性,加之疫情以来银行业对企业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后期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资产增加和处置压力。具体来看,面对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下行态势,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弱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第一季度,城商行利润同比下降1.2%,农商行利润同比仅增长1.9%,而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7%和9.4%。资本充足率方面,第一季度,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同比仅上升0.01个百分点,农商行资本充足率更是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而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则分别同比上升0.47个百分点和0.67个百分点。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贷款比例上升较快。第一季度,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贷款比例同比分别上升0.57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而股份制银行下降0.07个百分点。城商行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下降较快。第一季度,城商行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同比分别下降29.37个百分点和6.74个百分点,而股份制银行则上升了7.71个百分点。LPR改革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参考MLF,贷款利率则锚定LPR——央行的政策利率能直接传导至贷款利率,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于2020年3月1日如期启动,并将于今年8月完成。目前来看,货币政策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明显增强。央行数据显示,4月的1年期LPR品种报3.85%,相比改革前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降46BP;5年期以上LPR品种报4.65%,相比改革前下降了25BP。企业贷款利率降幅更大,2020年3月,一般贷款利率为5.48%,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下降了62BP。易纲认为,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要素价格,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目标是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易纲指出,LPR改革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贷款市场利率整体下行,银行发放贷款收益降低,为了保持和资产收益相匹配,银行会适当降低负债成本,高息揽储动力随之下降。实际上,银行存款利率已出现一定变化,部分银行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的货币市场基金等类存款产品利率也有所下行。数字人民币何时正式推出尚没有时间表易纲介绍,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他表示,但目前的试点测试,还只是研发过程中的常规性工作,并不意味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何时正式推出尚没有时间表。实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方案易纲表示,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实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方案,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信用贷款占比。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这一目标增速相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不过,去年普惠小微贷款任务超额完成。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五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万亿元,相比上年末增长53.1%。一直以来,大量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结就在于缺乏足够的抵质押物。而信用贷款不需要企业提供完全担保,银行凭着对企业经营状况和信誉的了解发放贷款,能够帮助诚信经营的企业快速获得融资支持。2020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15.4%,比上年末高1.9个百分点,信用贷款业务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以下为央行网站披露的专访全文: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和中国经济都产生了较大冲击,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您怎么看当前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易纲: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以来全球最严重的一次大流行病,已经影响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人数超过540万,并仍在扩散。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失业人数大幅增长。特别是二季度,各国抗疫采取的“大停摆”措施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将集中体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认为,二季度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将遭受史无前例的冲击,经济收缩强度很可能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甚至上世纪的大萧条。全球金融市场在前期巨幅震荡后有所缓和,但基本面因素持续严峻,风险并未消除。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了重大冲击,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投资、消费、出口都是两位数负增长,部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尽管境外疫情形势及其影响还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韧性强,内需市场广阔,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记者:为应对疫情冲击,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央行纷纷采取了超常规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在金融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看效果如何?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和主要考虑是什么?易纲:为对冲疫情影响,2月1日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等部门迅速出台了30条金融支持政策措施,加大总量逆周期调节,创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疫情暴发以来实施的对冲政策累计达5.9万亿元,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总量上,我们通过3次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等,超预期投放流动性,坚定支持我国金融市场在春节后2月3日如期开市,坚决稳定金融市场信心。价格上,我们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行,并启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推动降低存量贷款利率。结构上,我们根据疫情形势,精准施策,积极运用3000亿元专项优惠再贷款、1.5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6000亿元新增政策性银行贷款额度,优先支持疫情防控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生产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等。政策配合上,我们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对于疫情防控重要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生产企业提供财政贴息,延长中小微企业贷款还本付息期限,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这些综合举措,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在大部分经济指标下滑的情况下,货币信贷逆势增长。1-4月人民币贷款新增8.8万亿元,同比多增近2万亿元,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1.1%和12%,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体现了有力的逆周期调节。今年以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量增、价降、面扩”。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1%,增速比上年末高2个百分点。4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为5.24%,比上年12月下降0.77个百分点。4月末在金融机构有贷款余额的中小微企业超过2800万户。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综合运用、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记者:当前,受疫情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凸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尽力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请问央行在落实这一要求方面有哪些举措?易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化、精准化,缩短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提高企业融资的“直达性”。一是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向重要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防疫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也就是支持保供。截至5月23日,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已支持银行向7000多家重点企业累计发放优惠贷款近2800亿元,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利率约为1.25%。专项再贷款是特事特办、特事快办,在抗疫保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放之前有严格流程,发放之中有台账制度,发放之后有审计部门的核查,对违规发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了专款专用。二是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1.5万亿元,加大对有序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春耕备耕、禽畜养殖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并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行业的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性融资支持。截至5月21日,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支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含贴现)共4720亿元,共支持企业(含农户)57万户。专用额度政策设计是市场化的普惠金融机制,兼顾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中小银行的保本运营,对银企双方都是可持续的。三是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4月30日,金融机构已对超过1.2万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行了延期。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支持针对性和精准度:一是延长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即对于2020年底前到期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金、2020年底前存续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应付利息,还本付息日期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同时,要求金融机构对于普惠小微贷款实行应延尽延。二是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实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方案,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信用贷款占比。三是改进政府性担保机制。提高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放大倍数,扩大融资担保规模,弱化盈利考核要求,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用于小微企业应急转贷、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等。四是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支持小微企业。支持金融机构2020年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券3000亿元,专门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五是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对复工复产核心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带动产业链恢复运转。推动及时支付条例加快落地,加大核心企业账款清欠。发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作用,促进中小微企业2020年应收账款融资8000亿元。督促核心企业账款确权,推动应收账款更多使用权责清晰的商业汇票。记者:今年是三大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经过两年多的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哪些成果?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加大中国金融体系风险,特别是中小银行的风险?有哪些防范措施?易纲:2018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金融委具体要求,金融部门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积极成效。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影子银行无序发展得到有效治理,重点高风险金融集团平稳有序处置,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等涉众金融风险得到全面治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度建设有力推进,有效应对金融市场波动和外部冲击风险。总体看,目前重点领域突出风险得到有序处置,系统性风险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金融业总体平稳健康发展。但是,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一定下迁压力,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需引起关注。2020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0亿元,主要源于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张和管理成本收入比的下降。由于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性,加之疫情以来银行业对企业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后期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资产增加和处置压力。同时,若国际疫情形势长期化,全球经济增长受损日益严重,境外金融市场动荡可能仍会蔓延,对我国市场造成冲击,并给我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本流动带来不确定性。下一步,我们会在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按照中央既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把握好抗击疫情、恢复经济和防控风险之间的关系,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妥推进各项风险化解任务。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增强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中,人民银行将认真履行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职责,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处理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关系,突出压实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最后贷款人的责任。一旦出现重大金融风险,相关股东和债权人应依法承担相应损失,严厉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违法违规、失职渎职等行为。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下一步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有哪些考虑?易纲: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要素价格,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目标是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人民银行已经分别于2013年7月和2015年10月放开贷款和存款利率管制,2019年8月人民银行启动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LPR与市场资金供求相关性明显增强。比如,2020年5月发布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85%和4.65%,自去年8月改革以来分别累计下降0.4个和0.2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市场资金供求变化。二是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增强。2020年5月中旬,新发放贷款中,利率低于原贷款基准利率0.9倍的占比为35.3%,是LPR改革前的近4倍,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已被打破。三是有效促进了贷款实际利率的降低。4月份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81%,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0.51个百分点,5月份预计继续下降。四是LPR改革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贷款市场利率整体下行,银行发放贷款收益降低,为了保持和资产收益相匹配,银行会适当降低负债成本,高息揽储动力随之下降。实际上,银行存款利率已出现一定变化,部分银行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的货币市场基金等类存款产品利率也有所下行。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LPR改革,疏通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有序推进存量贷款基准转换。记者: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近年来金融部门坚定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目前开放举措的落地情况如何?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影响中国对外开放的节奏和步伐?今年在金融开放领域还有哪些新举措?易纲:近年来,金融部门集中宣布了40多条对内对外自主开放措施。目前,这些措施落地进展良好,绝大多数措施已在法律层面和实践层面落地。一是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已完全取消,外资股东资质限制不断放宽。二是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已给予外资国民待遇,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配套的会计、税收和交易制度不断完善。三是疫情并未打乱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节奏。近期,万事达卡进入银行卡清算市场的筹备申请已获批,惠誉成为继标普之后第二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评级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实现对其在华合资证券公司的控股,贝莱德、路博迈等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这些开放措施着眼于提供开放、包容、充分竞争的金融环境,最大限度地鼓励创新,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在扩大金融开放的同时,金融部门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加强风险防范,推动金融监管的能力、强度与金融对外开放相互适应、齐头并进。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自主开放,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落实好近年来宣布的金融开放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全部切实落地,吸引更多外资和民营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二是推动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设定统一的准入标准,推动系统化、制度化开放。三是不断完善营商环境,简政放权,尊重契约,保护产权,加强政策制定的沟通机制,将更多的事前审批改为事中事后监管。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强化竞争制度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将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密切配合,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记者:中国央行很早就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并且已经在一些城市进行了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重大意义是什么?目前测试工作进展如何?预计何时能够正式发行?易纲:当前,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驱动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应用,有利于高效地满足公众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对法定货币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伪水平,助推我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民银行较早开始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工作。2014年,成立专门团队,开始对数字货币发行框架、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及相关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2017年末,经批准,人民银行组织部分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有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DC/EP在坚持双层运营、现金(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但目前的试点测试,还只是研发过程中的常规性工作,并不意味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何时正式推出尚没有时间表。记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央行在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持续做好“三农”方面的金融服务,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易纲:近年来,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扶贫与普惠金融相结合、金融支持与风险防范相结合,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组织、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抓好金融扶贫政策落实落细,强化扶贫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加大“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提高这些地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得性。二是加大产业扶贫金融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培育和发展扶贫产业,推动金融支持与产业扶贫融合发展,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三是促进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加强贫困地区信贷资产质量尤其是扶贫小额信贷的监测,及时提示预警,防止出现“因贷致贫”。四是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支付、征信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巩固提升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五是做好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能力,系统总结宣传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开展2020年后续政策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数字人民币下一步测试如何推进,央行数研所动作频频露端倪

2020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渐次展开。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功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试点区域也从深圳、苏州、雄安、成都等扩展到了北京、上海等地。 数字人民币试点将如何继续推进?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将怎么搭建?或许可以从央行数研所的布局中看出些端倪。 作为数字人民币的主要研发以及试验与推广机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这一年来确实动作频频,不仅参与成立数家公司,也先后和多家金融机构、企业达成合作。 国内、国际两条腿走路 在国内,央行数研所至少已经或计划在四地设立金融 科技 机构。 2020年9月28日,央行数研所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成立上海金融 科技 公司,逐步实现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和技术研发中心落地。 而在此之前,央行数研所先后在深圳、苏州、南京三地设立了深圳金融 科技 有限公司、长三角金融 科技 有限公司和南京金融 科技 研究创新中心。 今年以来,央行数研所的合作对象开始向国际机构拓展。 1月16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联合全球金融报文传送服务机构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北京成立了金融网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处理、技术咨询,注册资本为1000万欧元,SWIFT持股55%,央行数研所持股3%,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是董事之一。 另据2月24日央行官网消息,央行数研所联合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m-CBDC Bridge),旨在 探索 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央行数研所表示,根据研究成果,各参与方将评估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在跨境资金调拨、国际贸易结算及外汇交易中应用的可行性。 合作银行再扩大,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或将加入 数字人民币的基础架构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运营机构”的双层运营体系:第一层是中央银行,第二层为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网络平台公司等。 其中,商业银行等机构负责面向 社会 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流通服务。从深圳、苏州、北京、成都四地合计7次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看,参与数字人民币钱包试点的商业银行在逐步增加,从起初的工农中建四大行,到在苏州首次红包测试中扩大至六家——工农中建交和邮储银行。 另据中国证券报2月20日报道,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或加入数字人民币试点银行行列,目前两家机构正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前期工作。 从数字人民币APP界面上也可以看到,除六大国有银行外,选择添加钱包的运营机构已增加了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选项,只是显示状态为“即将开通”。 此外,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有望参与到数字人民币应用项目中。 2020年9月,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城银清算)发布消息称,与数研所将在数字人民币应用项目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城银清算将为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等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平台的一点接入服务。 2020年10月,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农信银中心”)与数研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农信银中心将为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平台的一点接入新型聚合联网服务,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农村地区的研发及试点工作。 与互联网 科技 公司、支付公司合作,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钱包生态 “建设数字人民币的生态,需要 探索 指定运营机构和其他的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商业机构的合作模式。”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说。 2020年以来,数研所与多家互联网 科技 公司、支付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主要负责应用场景研发合作的工作,不断丰富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2020年7月,滴滴发布公告称,已与数研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 探索 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创新和应用,促进数字人民币在多元化出行的场景中的平台生态建设。 2020年9月21日,京东数科(现归入京东 科技 集团)也宣布与数研所将以数字人民币项目为基础,共同推动移动基础技术平台、区块链技术平台等研发建设;并结合京东集团现有场景,共同促进数字人民币的移动应用功能创新及线上、线下场景的落地应用,推进数字人民币钱包生态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已经出炉的7次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中,京东集团与京东数科已深度参与了四次,提供技术+服务+场景。京东集团还为苏州第二次红包试点提供了全部的资金。 2020年11月13日,据《金融时报》报道,央行数研所分别与国网雄安金融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与国网雄安金融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中,双方将开展数字人民币在国家电网公司电费交纳等场景中的创新和应用。在与拉卡拉的合作中,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共同促进数字人民币在零售支付领域的功能应用创新,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中的生态体系建设。 2020年12月7日,据中新网报道,央行数研所与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中线上线下支付场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双方将结合银联商务的现有业务场景,基于数字人民币特性和钱包生态体系,共同研究拓展数字人民币的产品功能和应用范围,促进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 另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第三方支付企业拉卡拉此前在投资者互动关系平台上表示,公司参与制定数字货币受理解决方案,积极推进与数研所及其指定的六大运营机构系统对接和调试,公司的收款终端已经可以受理数字人民币。 从当前的数字人民币APP也可以看到,六大行的数字钱包子钱包目前均有滴滴出行、京东APP、京喜APP、京东金融、哔哩哔哩和善融商务六家,工商银行还接入了美团骑车。 校对:刘威

央行银监会鼓励新消费

在互联网巨头和电商公司大规模布局消费金融的同时,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在迎来政策春天。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在支持养老家政健康、信息网络、绿色消费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详细政策措施。对于消费者来说,自然有“红包”。比如在购车领域,未来购买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如果贷款由银监会批准经营个人车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发放,按照自愿、审慎、风险可控的原则,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则可以突破目前15%、30%的最低首付要求。不仅可以贷款买车,以后还可以贷款买相关配件。根据《意见》要求,导航设备、外观膜、充电桩等物理辅助设备,以及车辆延保、车险等无形附加产品和服务,均可向汽车金融公司贷款购买。目前,电商平台、传统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都对消费者分期消费贷款市场虎视眈眈。凭借庞大的客户群和消费场景,目前阿里巴巴、JD.COM等互联网消费金融蓬勃发展。2014年2月,JD.COM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金融借条,随后蚂蚁金服推出了“花店”和“借店”服务。在《意见》中,央行和银监会还鼓励银行探索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客户授权,实现消费贷款的网上申请、审批和放款。此外,《意见》还鼓励银行创新消费信贷质押模式,开发不同首付比例、期限、还款方式的信贷产品,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开发标准化网络小额贷款,推广“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搭建自助消费贷款平台。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银监局;经销商协会;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310328,基金吧)》(国发〔2015〕66号),创新金融支持和服务方式,促进消费金融蓬勃发展,更好满足新消费重点领域金融需求,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供给新动力,经国务院批准,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1)推动消费金融专业化组织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新消费领域设立专项特许经营,完善环境设施、产品配置、金融服务、流程体系等配套机制,开发专属产品,提供专业化、一站式、综合性金融服务。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常态化,鼓励消费金融公司拓展业务内容,为细分市场提供特色服务。(2)优化金融机构网点布局。鼓励批发市场、商业中心、学校、景区等消费集中场所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新设立或改造的分支机构,以服务消费为重点,对金融资源和人力资源给予适当倾斜。二、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三)优化消费信贷管理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客户授权,在风险可控、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消费贷款的线上申请、审批和放款。优化绩效考核机制,突出整体考核,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项目风险、综合效益和担保条件,通过贷款利率风险定价和浮动利率规则,合理确定消费贷款利率水平。(4)加快消费信贷产品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质押模式,开发不同首付比例、期限和还款方式的信贷产品。推动消费信贷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研发标准化网络小额贷款,推进“一次授信、循环利用”,搭建自助消费贷款平台。(5)鼓励汽车金融公司业务产品创新。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向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或融资租赁),同时根据消费者意愿为购买车辆附带的附加产品(如导航设备、外观膜、充电桩等实物配件,以及车辆延保、车险等无形附加产品和服务)提供融资。汽车金融公司开展购车附加产品融资业务时,应当执行与汽车贷款一致的管理制度。三是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6)支持老年家政健康消费。加快落实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养老服务机构土地使用权、不动产权、收费权等抵押贷款的可行模式。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入,支持社区小型家政和卫生服务机构发展。(7)支持信息和网络消费。大力发展专利质押融资,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技术研发和推广。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网络零售平台在小额消费领域开展合作,在风险可控、权责明确的条件下自主发放小额消费信贷。(8)支持绿色消费。加快修订《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经银监会批准经营个人汽车贷款的金融机构的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贷款首付比例,可根据自愿、审慎和风险控制的原则,在最低要求分别为15%和30%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大力开展能效贷款、排污权、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业务。(9)支持旅游休闲消费。探索旅游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权质押贷款业务。推进旅游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林权抵押等贷款业务。(十)支持教育、文化和体育消费。创新版权、商标权、收益权抵押贷款模式,积极满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需求。运用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银团贷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影剧院、体育场馆、高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十一)支持农村消费。创新农村住房、家电、就学、生活服务等消费信贷产品。发展适合农村消费的信贷模式和服务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发展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建设多功能、综合性农村金融服务站。四是改善和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12)拓宽消费金融机构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简化债券发行审批程序。鼓励符合条件的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补充流动性。大力发展个人汽车、消费、信用卡等零售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存量,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提高消费信贷供给能力。(13)完善支付服务。拓展银行卡消费服务功能。改善小城镇、农村市场、商业聚集区银行卡受理环境,增加用卡便利性。推动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规范发展。(十四)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引入社会征信机构或吸收社会资本设立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搭建消费信用信息平台,优化信用环境。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完善金融消费纠纷受理和处理机制。建立消费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信用风险识别、预警和防范机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中心支行,会同所在省(区、市)银监会派出机构,迅速将本意见转发辖区内相关机构,并根据辖区实际研究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和工作安排,做好政策落实工作,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报告相关进展情况。百万购车补贴

央行数字货币真正龙头股排名

  三只数字货币龙头一览  御银股份(002177)华扬联众(603825)创识科(300941)    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种法定数字货币,由相关国家的央行进行发行,可以使用其进行付款和储值,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数字货币的特征使得央行未来不收取发行层的费用,商业银行也不收取客户的兑出兑回费用,并且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上将起到重大作用。数字货币与银行卡里的财产、纸币等基本是一样的,但解决了发行成本低、交易更便捷的作用,还可以在部分场景中使用匿名性的特征保护用户财产安全、手续费低、跨境支付方便快捷等。

2007年5月央行上调法定准备率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两部分,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目前为6%,即接受存款的商业银行必须把存款的6%上存中央银行,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叫做超额准备金(国内习惯于称其为备付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率(国内常称之为备付率)。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和超额准备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中央银行透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近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使当时的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透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 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从1985年开始将法定存款准备率统一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也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两次上调了法定准备率。1987年从10%上调为12%,1988年9月进一步上调为13%。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到1998年3月20日。 我国的法定准备金存款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按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一般存款帐户,统称备付金存款帐户,用于资金收付。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备付率做了具体规定,要求保持在5%—7%。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各家银行经营的特点重新确定了备付率,工行、中行不低于6%,建行、交行不低于5%,农行不低于7%。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来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帐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帐户;法定存款准备率从13%下调到8%,超额准备金及超额准备率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决定。1999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1月2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 从2003年9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 从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六次调整 时间 调整为 调整原因 1985年 统一为10% 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1987年 从10%上调为12% 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 1988年 进一步上调为13% 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 1998年3月21日 从13%下调到8% 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 1999年11月21日 由8%下调到6% 2003年9月21日 由现行的6%调高至7%

英国央行加息对黄金有什么影响

英国央行加息对黄金有以下影响:1. 当英国央行加息时,会提高贷款成本,这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这可能导致投资者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2. 英国央行加息可能导致英镑升值,因为加息可以提高英镑的收益率。这可能会使黄金对非英国投资者更具吸引力,因为英镑升值为其他货币带来了更高的价值。3. 英国央行加息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这可能导致投资者转向黄金等实物资产,以保护其资产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英国央行加息对黄金的影响并不是一定的,投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谁能跟我讲解一下,为什么今天瑞士央行设定汇率目标,就会引起黄金的大跌的

黄金股如“山东黄金”和“中金黄金”它们股份制企业,他们的股票不只是随着黄金的价格的变化,还有国家经济总体形势、本企业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影响。当前金价212.35,周一到周三金价变化较大,估计在周五应该会涨!应该到时会突破USD990/盎司。另附黄金价格变化原因。影响黄金价格的几大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前,黄金价格基本由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国际上黄金价格比较稳定。70年代初期,黄金价格不再与美元直接挂钩,黄金价格逐渐市场化,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增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供给因素:1)地上的黄金存量全球目前大约存有13.74万吨黄金,而地上黄金的存量每年还在大约以2%的速度增长。2)年供求量黄金的年供求量大约为4200吨,每年新产出的黄金占年供应的62%。3)新的金矿开采成本黄金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260美元/盎司。由于开采技术的发展,黄金开发成本在过去20年以来持续下跌。4)黄金生产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动状况在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的黄金数量,进而影响世界黄金供给。5)央行的黄金抛售 中央银行是世界上黄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黄金储备为36458吨,占当时全部地表黄金存量的42.6%,而到了1998年官方黄金储备大约为34000吨,占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由于黄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储备资产逐渐转变为生产珠宝的金属原料,或者为改善本国国际收支,或为抑制国际金价,因此,30年间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无论在绝对数量上和相对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数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黄金市场上抛售库存储备黄金。例如英国央行的大规模抛售、瑞士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备减少黄金储备就成为近期国际黄金市场金价下滑的主要原因。2、需求因素: 黄金的需求与黄金的用途有直接的关系。1)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黄金的总需求,例如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黄金作为保护层;在医学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黄金替代品不断出现,但黄金以其特殊的金属性质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趋势。而某些地区因局部因素对黄金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如一向对黄金饰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7年以来黄金进口大大减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韩国的黄金需求量分别下跌BA71%、28%、10%和9%。2)保值的需要。黄金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黄金相对于货币资产保险,导致对黄金的需求上升,金价上涨。例如:在二战后的三次美元危机中,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趋势严重,各国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场对美元币值的信心动摇,投资者大量抢购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1987年因为美元贬值,美国赤字增加,中东形势不稳等也都促使国际金价大幅上升。3)投机性需求。 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黄金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黄金,人为地制造黄金需求假象。在黄金市场上,几乎每次大的下跌都与对冲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黄金在即期黄金市场抛售和在COMEX黄金期货交易所构筑大量的空仓有关。在1999年7月份黄金价格跌至20年低点的时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在COMEX投机性空头接近900万盎司(近300吨)。当触发大量的止损卖盘后,黄金价格下泻,基金公司乘机回补获利,当金价略有反弹时,来自生产商的套期保值远期卖盘压制黄金价格进一步上升,同时给基金公司新的机会重新建立沽空头寸,形成了当时黄金价格一浪低于一浪的下跌格局。3、其他因素:l)美元汇率影响美元汇率也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黄金市场上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金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黄金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黄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黄金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黄金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国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在美元汇价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黄金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顾过去20年历史,美元对其他西方货币坚挺,则国际市场上金价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贬值,则金价就会逐渐回升。2)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黄金价格密切相关。 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国内资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欧洲和日本,各国由于持有的美元净头寸增加,出现对美元币值的担心,于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后,利率因素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 比如今年美联储十一次降息,并没有对金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惟有在“9.11”事件中金市受利。3)通货膨胀对金价的影响。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金价才会明显上升。虽然进入90年代后,世界进入低通胀时代,作为货币稳定标志的黄金用武之地日益缩小。而且作为长期投资工具,黄金收益率日益低于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但是,从长期看,黄金仍不失为是对付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4)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金价的影响。债务,这一世界性问题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在债务链中,不但债务国本身发生无法偿债导致经济停滞,而经济停滞又进一步恶化债务的恶性循环,就连债权国也会因与债务国之关系破裂,面临金融崩溃的危险。这时,各国都会为维持本国经济不受伤害而大量储备黄金,引起市场黄金价格上涨。5)国际政局动荡、战争等。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1986年“伊朗门”事件等,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今年9月份的恐怖组织袭击美国世贸大厦事件曾使黄金价格飙升至今年的最高近$300。6)股市行情对金价的影响。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金价下降。 除了上述影响金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将对世界黄金价格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近30年黄金价格的走势和近年的大幅度下跌,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首先是黄金在货币体系中主导地位的丧失。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黄金已基本非货币化,商品属性逐渐增强;2000年4月,瑞士通过全民公决废除了金本位制,黄金非货币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黄金价格的新一轮下跌,就是黄金货币属性的进一步衰退,商品属性的进一步增强。所以,黄金货币职能的衰退,是国际金价维持30年下跌的大背景。 其次,是西方主要经济强国出售黄金,造成黄金供给比较充裕。由于欧洲各国的黄金储备长期价值被低估,如在1970年购入的黄金每盎司才35美元左右,出售黄金换汇,提高各国金融资产价值和质量成为必然选择。瑞士准备出售约1300吨黄金,约占其黄金储备的一半。英国也准备出售约415吨黄金,相当于其黄金储备的5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计划将10%的黄金储备变现。 第三是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经济总体保持良好的发展局面,通货膨胀压力不大,投资黄金保值的需求不旺,难以刺激黄金价格上升。除此之外,电子化发展,黄金在国际清算手段的作用下降,而储备成本却是最高的。欧元的诞生也使欧元区国际储备结构产生变化,欧洲中央银行明确宣布将把黄金储备下调到15%左右。这些都使黄金作用和需求受到影响,黄金价格下降也在所难免。7)石油价格原油价格一直和黄金市场息息相关,其原因是黄金具有抵御通货膨胀的功能,而国际原油价格与通胀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黄金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具有正向运行的互动关系。例如2005年四季度,由于美国飓风的影响,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国际金价大幅上扬。

央行为何再开巨额罚单?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禁商业银行、支付机构为非法交易场所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要求,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对国付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付宝公司)开展了支付业务和履行反洗钱义务执法检查;对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动优势公司) 开展了支付业务和跨境外汇收支业务执法检查。经查实,国付宝公司和联动优势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对境内网络特约商户的交易情况进行检查,客观上为非法交易提供了网络支付服务。此外,国付宝公司还存在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与其进行交易、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照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未按规定披露相关事项、未按规定存放和使用客户备付金、未留存商户档案等违法违规行为;联动优势公司还存在特约商户资质审核不严、未按规定使用客户备付金、部分支付账户未达到实名制认证要求、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等违法违规行为。国付宝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联动优势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国付宝公司、联动优势公司均引起大量举报投诉,社会影响恶劣。综合考虑国付宝公司和联动优势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实、性质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具体情节,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国付宝公司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22,176,051.47元,并处罚款人民币24,286,051.47元,合计罚没人民币46,462,102.94元,对该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处以罚款;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及北京外汇管理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联动优势公司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12,079,185.64元,并处罚款人民币14,319,713.64元,合计罚没人民币26,398,899.28元。"今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及北京外汇管理部将继续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认真落实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严厉打击互联网金融乱象,从严查处为各类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经济金融秩序,维护首都金融稳定。与此同时,支付宝也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政处罚412万元。是该出台法律来管管第三方支付了。

中国人民银行就是央行吧?

  是。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至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  人民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成立“中共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苏维埃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人民政权被分割成彼此不能连接的区域。各根据地建立了相对独立、分散管理的根据地银行,并各自发行在本根据地内流通的货币。1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和法定本位币。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至今的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职能、地位、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创建与国家银行体系的建立(1948--1952年)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宣布成立。华北人民政府当天发出布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在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统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人民币为本位货币。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由石家庄市迁入北平。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把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政务院的直属单位系列,接受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导,与财政部保持密切联系,赋予其国家银行职能,承担发行国家货币、经理国家金库、管理国家金融、稳定金融市场、支持经济恢复和国家重建的任务。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着手建立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一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使人民币成为境内流通的本位币,与各经济部门协同治理通货膨胀;二是迅速普建分支机构,形成国家银行体系,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整顿私营金融业;三是实行金融管理,疏导游资,打击金银外币黑市,取消在华外商银行的特权,禁止外国货币流通,统一管理外汇;四是开展存款、放款、汇兑和外汇业务,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为迎接经济建设做准备。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终结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银行,建立了全国垂直领导的组织机构体系;统一了人民币发行,逐步收兑了解放区发行的货币,全部清楚并限期兑换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很快使人民币成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充分运用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实行现金管理,开展“收存款、建金库、灵活调拨”,运用折实储蓄和存放款利率等手段调控市场货币供求,扭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金融市场混乱的状况,终于制止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恶性通货膨胀。同时,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配合工商业的调整,灵活调度资金,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快速成长,适度地增加了对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贷款;便利了城乡物资交流,为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家银行(1953--1978年)  在统一的计划体制中,自上而下的人民银行体制,成为国家吸收、动员、集中和分配信贷资金的基本手段。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加快,私营金融业纳入了公私合营银行轨道,形成了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和货币发行的机构,既是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又是全面经营银行业务的国家银行。  与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相适应,从1953年开始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即全国的信贷资金,不论是资金来源还是资金运用,都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掌握,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办法银行信贷计划纳入国家经济计划,成为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制,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进行全面的金融监督和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职能,统一经营各项信贷业务,在国家计划实施中具有综合反映和货币监督功能。银行对国有企业提供超定额流动资金贷款、季节性贷款和少量的大修理贷款,对城乡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提供部分生产流动资金贷款,对农村中的贫困农民提供生产贷款、口粮贷款和其他生活贷款。这种长期资金归财政、短期资金归银行,无偿资金归财政、有偿资金归银行,定额资金归财政、超定额资金归银行的体制,一直延续到1978年,期间虽有几次变动,基本格局变化不大。  三、从国家银行过渡到中央银行体制(1979--1992年)  1979年1月,为了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植,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同年3月,适应对外开放和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新形势,改革了中国银行的体制,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同时设立了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后,又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重新建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各地还相继组建了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出现了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业务多样化的局面。  日益发展的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增加,迫切需要加强金融业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由中国人民银行来专门承担中央银行职责,成为完善金融体制、更好发展金融业的紧迫议题。1982年7月,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统一管理全国金融的国家机关”,以此为起点开始了组建专门的中央银行体制的准备工作。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作出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具体规定了人民银行的10项职责。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同时新设中国工商银行,人民银行过去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由中国工商银行专业经营;人民银行分支行的业务实行垂直领导;设立中国人民银行理事会,作为协调决策机构;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和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制度,初步确定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  人民银行在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初期,随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为适应多种金融机构,多种融资渠道和多种信用工具不断涌现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改革机制,搞活金融,发展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制度创新。中国人民银行努力探索和改进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在改进计划调控手段的基础上,逐步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等手段来控制信贷和货币的供给,以求达到“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稳中求活”的效果,在制止“信贷膨胀”、“经济过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初步培育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能力。

腾讯财经讯 央行网站今日发布公告,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

其实这个不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此举的意义在于未来的汇价会更加趋向于市场价格

央行发行的“100元硬币”究竟是什么?怎么领取?

这是对央行发行的"100元硬币"片面的、歪曲的理解。标题大有误导性质。 从题图中可知是央行下月新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是重量8克的园形金币。并非是央行新发行面值100元的硬币。 我们知道央行发行贵金属纪念币是货币的一种形式。是非流通的货币。是国家强盛的一种宣传形式。如在国家重大政治事件、重大节曰、杰出人物、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央行都会发行贵金属纪念币用以宣传国家的强盛发扬中国的金币文化。央行曾陆续发行了建国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红军长征80年、辛亥革命100年等一系例的金、银、铂贵金属纪念币。 央行要发贵金属纪念币就必须牵连到面值问题。而且面值的确定不是随便的。它是根据贵金属的重量、国际黄金价格、国际货币美元的比值、人民币的汇率等多方面决定的。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所说的央行发行的100元硬币指的是马上要发行的改革开放40周年的纪念币吧。 这套纪念币里面一共有7枚币,1枚金的,5枚银的,1枚铜合金的。此次发行的改革开放40周年的纪念币均是流通货币,也就是说他们和发币一样具有市场流通的作用,可以作为等值面额的人民币使用。此套纪念币只发行2000套,数量很少,很值得收藏。想要购买的朋友可以去当地的大银行咨询是否可以抢购,或登录央行的网站查询购买的方法。 虽然纪念币也是法定币,可以买东西,但相信没有人傻到用它去买东西吧。毕竟这种纪念币的收藏意义是大于使用意义的。 实际上,我国建国以后已经发行过很多套纪念币了,这些纪念币基本上都是流通货币。但如果你真的用它去买东西,商家不一定收。因为关于纪念币的种类很多人是不清楚的,也很难辨别真伪,所以很少有人敢接受纪念币。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王天天:硬币出100元面值的了?大家一听这个消息都感觉很好奇 实际上,100元硬币本质上是国家发行的一种纪念币,由金银材质铸成,上面印的100数元标志也只是一个符号,不代表流通价值, 意思就是如果你拿1枚100元硬币去银行,说存100到银行账户,银行是不认的。与曾经那张蓝色的航天币不同,航天币是国家承认的纸币,拿到银行去存起来,银行按照规定是必须收的,存进去之后你的账户就会多100块钱。目前来说,100元纪念硬币发行量也仅仅是20000余枚,数量少的可怜,价格预计也会在3000元左右/枚,因为这种硬币从功能上来说,并不是一种货币,而是一种收藏品,只是货币的样子而已,和金猪,金器银器是一样的。这种少量的硬币,民间一般是很少能流传的,其升值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能够得到这种硬币的人,要好好把握机会。 最近这个消息很火,但实际上是指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金银币。这个是要到中国金币特许零售商等正规渠道购买的,是不能领取的。金币上标的面额是100元,但这只是一个符号,代表是央行发行的人民币,并不是说价值100元。发行的所谓100元“硬币”其实是金银纪念币,目的就是纪念,根本不参与 社会 流通,面值只是金银币作为国家发行的货币的一个象征和符号,不代表它的实际价值。 虽然网络上在热炒8克纯黄金和100元面值,但是说到贵金属纪念币的价格和面值以及重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只是价格和重量有关系,和面值关系不大,价格基本是按发行当时的国际金银价格和重量来定的,但是要知道既然是币那就得有面值的(没面值的叫章,普质纪念章/贵金属纪念章),所以贵金属上有了和实际价格价值不同等的面值(具体面值和重量之间如何换算这个就不清楚了)。最大发行量才20000枚。这数量还不够送礼的,真心和老百姓没啥关系。 我是清风,相信只要长期看我文章或者有我好友的股友对我会比较熟悉,本人在股市里面摸爬滚打有10来载,也是经历过熊牛两市的老散,曾经亏损到家产去了一半,在痛定思痛后改变策略,最后运用底部引爆选股法也是成功把自己的收益换回,我知道在股市里面跟我前期一样亏损的股友还有非常多,假如想要改变现状的朋友,可以来找我交流学习一起探讨方法。 清风现在每天在朋友圈坚持讲解选股思路,来反馈粉丝朋友对我的支持,目前已经有很多粉丝都已经学会,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线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线的新股民,希望你发3分钟看完,之前选的牛股很多,就比如下面这只:对于这只股票如果你早有我好友,或者有看我朋友圈的股友应该都不会陌生,这票11月14号我们用底部引爆选股战法选出了创业黑马这只票,在经过前期两个多月的回调,股价在11.16号出现了底部的信号,当时我们就加入自选,观察其资金的迹象,没过两天便开始出现引爆信号,引爆即加仓,开始加仓,随后度过一段缓慢爬升之后,股票便开始急剧拉升。时至今日,仅仅6个交易日涨幅就达到了77.16%。上次在文章中也提到此股票,现在依然在上涨,恭喜抓住此机会的朋友们!这只股票同样也是用底部引爆选股战法选出来的,有用心关注涨幅榜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在现在的行情就是去寻找在前期跌幅很大,然后现在底部盘整过一段时间后 开始进入到上升趋势的股票,而汇嘉时代就是如此,这股在前面跌幅很大,在股价开始突破平台压力的时候进入上升趋势,回档后启动了主升浪的拉升,短短6个交易日,时至今日涨幅达到了28.41%。恭喜关注了本人的股友能收获到了不菲的收益。 另外本人本周会选选出几只潜力股让粉丝们参考,这一周的几只类似西藏发展的潜力已选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时常注意我的动态!希望大家一起交流,一起进步,也希望我的一点见解给大家带来帮助!从上图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势是不是跟上面讲到的两只股票类似呢,都是经过一段时间下跌洗盘回踩底部支撑后企稳拉升目前该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撑线附近,相信讲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该股后期走势,就不在这里多点评了。清风大胆预测涨幅至少30%,相信大家看到此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心动不如行动。股市绝非赌博靠运气,大家要不断总结学习,只有深刻的了解市场,理解股市的规律,才可以长期生存。识别主力资金流向,不再一买就跌一卖就涨,解决选股、买卖点和被套问题,并且清晰识别庄家操盘动向,清风希望大家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统。思路很多,牛股更多,清风希望下一个学会此种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阅读本文的你! 想了解指标战法的私信回复“底部引爆”,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清风侃市” 进行领取。祝大家股市长虹! 首先这100元硬币和普通的硬币不一样!这是中国央行发行的金质纪念币。 面值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从黄金总公司出来三千多一枚吧! 不过它的最大发行量20000枚,就这数量送礼都不够!咋们老百姓就别琢磨了!洗洗睡吧 #女神理财大赛# 纪念币也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必须具备有三个部分组成:面值+主题+国号。您说的“100元面值”的硬币,就是所谓的面值。u2757u2757但是,面值并不代表仅需要100元就能买到!面值仅是法定货币的这个代表。具体的定价,是根据发布时定价哒,具体跟纪念币的材质,材质当时的价格,纪念币的稀缺性等综合因素考虑的。请您在发布时登录中国金币总公司官方网站查询指定经销商。 再来说说,图片中的纪念币,这是中国央行决定自2018年11月16日起陆续发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顾名思义,主题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国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年份是2018。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材质分金质1枚,银质5枚,双色铜合金1枚。面值分别为100,50,10等。 对于金质和银质的,请您查询中国金币总公司官网查看经销商哦 对于面额10元的普通纪念币,发行数量为1.8亿枚,采取预约方式分两批次发行。第一批预约时间为2018年12月5日-12月8日,用户可以通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融机构官方网站或前往其营业网点进行预约登记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枚神奇的“100元面值”的货币长什么样子,一睹为快吧! 最后愿祖国永远繁荣富强!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所说的央行发行的100元硬币指的是马上要发行的改革开放40周年的纪念币吧。 这套纪念币里面一共有7枚币,1枚金的,5枚银的,1枚铜合金的。此次发行的改革开放40周年的纪念币均是流通货币,也就是说他们和发币一样具有市场流通的作用,可以作为等值面额的人民币使用。此套纪念币只发行2000套,数量很少,很值得收藏。想要购买的朋友可以去当地的大银行咨询是否可以抢购,或登录央行的网站查询购买的方法。 虽然纪念币也是法定币,可以买东西,但相信没有人傻到用它去买东西吧。毕竟这种纪念币的收藏意义是大于使用意义的。 实际上,我国建国以后已经发行过很多套纪念币了,这些纪念币基本上都是流通货币。但如果你真的用它去买东西,商家不一定收。因为关于纪念币的种类很多人是不清楚的,也很难辨别真伪,所以很少有人敢接受纪念币。 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应该有趋势指标,震荡指标和量能指标,为了帮助股民建立起良好的交易系统,我现在就把我自己的交易中用的指标分享下。 我平时用的指标系统有三套,一套是自己编制的缠论升级版指标;一套是长线持股加上波段操作指标;一套是分时图T+0指标,自认为还不错,不过指标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把指标用活才是最高境界。领取指标添加本人,【公众号:凌菲论股】,给大家介绍下我的三套指标。 第一缠论升级版指标。使用很简单,当三个指标同时出现建仓提示的时候建仓就可以了。第二:长线持股加波段操作指标。这个指标最适合做长线使用,因为他有个主力监测系统可以清晰的看到主力的建仓位置和洗盘阶段的,长线玩家必备的东西。第三:分时疯狂T+0指标,这个指标短线可以用,长线也可以用,做T增加利润罢了。笔者03年入市,至今已有十多年了。通过十多年的股市闯荡,练就了高超的看盘功夫,稳健的实战技能,干净利落的操盘手法,特此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凌菲论股),每天讲解选牛股思路,在每天早上都会有很多粉丝朋友感谢本人分享的选股法,看懂后选出不少牛股,也是抓住了不菲的收益。 笔者每天坚持讲解,继续讲解来反馈粉丝朋友对我的支持,目前已经有很多粉丝都已经学会,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线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线的新股民,希望你发3分钟看完,之前选的牛股很多,就比如:摩恩电气002451是在股价回踩的时候选出,当时股价跌底部出现反转十字星,主力进场,是绝佳的布局机会,果断选出越讲解,果然之后股价连续上涨,截止目前股价大涨61个点涨幅,很多看了笔者直播讲解的粉丝朋友都是抓到这波收益,这也是长期看笔者直播的粉丝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润!佐力药业300181前期该股筹码震荡吸筹,9号股价回踩支撑线,资金大幅流入,买点出现,根据我所讲选股法,及时选出讲解,轻松收获55%以上的涨幅,恭喜当时看到笔者选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时把握住了该股这波行情。 本人一直在讲思路,讲技巧,就是为了提高朋友们的选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适应股市!像摩恩电气、佐力药业这样的短期爆发牛股,本人在选股文章会持续讲解,又到了每日竞猜时刻,看下面今天选出这只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样走出短线行情:该股走势非常明显,上升回档形态,本周经过连续阴跌回调,主力洗盘彻底,吸筹完毕,回调结束转强,量价齐升,该股后期走势和买卖时机将另行发布,想抓机会的股友留意。【凌菲微信公众号:凌菲论股】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凌菲希望下一个学会此种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当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经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势,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讨,逍遥看到定当鼎力相助,为大家答疑解惑。 【凌菲微信公众号:凌菲论股】 100元硬币是真的,但是他是贵金属纪念币,虽然有面额但是我们是不可能以面值去兑换的,您想下八克黄金是多少钱,每克现在都270左右吧,再加上精制制作工艺,咱们去买个首饰也要给人家加工费的,这种金币是特殊纪念币,发行量稀少,只有在金币总公司及分之机构才能买到并且价格不会少于它自身的价值,请大家关注中国金币的网站发行有可能是摇号发行,或者到金币特许经销商哪里预定,在银行12月5日预约的是双色普通纪念币,不一个概念,请大家分清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他们的发行渠道是不一样的。 你从网上订购,淘宝天猫可以预定。预定金100-200元。实际一枚100元的三千多元吧,一套是是5枚,还有4枚银币。金币是8克。有收藏价值。

银行的贴现利率是根据什么在变动,他的上涨和回落,年底央行回笼资金所以上涨,我明白?那平时的呢?

你可能对银行贴现利率的变动有些误解,首先年底央行并不一定回笼资金而导致资金利率上涨,很多时候是央行为银行在年末的资金紧张而投放资金,提供资金流动性来压低资金利率(这个要视乎情况而定的,但大多数年末时候并不是回笼资金收紧资金流动性提高资金利率,央行的目标是平抑市场资金流性,回笼过多资金,紧张不足投放资金,在年末资金不足紧张时还回笼资金,这不是在违反央行自己的目标),而实际上年末资金利率上涨很多时候是由于商业银行业自身体系对于业绩考核的时点所造成的,如季末、半年度末、年末这些时点上都是银行业对于业绩考核的重要时间点,很多时候各银行都会有相关的揽储计划,就是针对这些业绩考核来推出来的。至于除去这些时点外,一般利率比较高的时点会有如财政缴款、法定节假日造成的提现需求导致的资金紧张。一般要像证券市场之类看到相关的金融信息反映其价格波动的,主要是要看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一般能在财经网站上的债券之类的栏目中能查找得到这方面的数据。又或者可以参考看一下沪深交易所的债券回购交易利率也能反映市场短期资金利率的情况。

央行以利率招标开展1300亿逆回购,以保证资金流动平稳,你怎么看?

12月23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今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中标量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中标量10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2%和2.35%,均与上次持平。数据显示,23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当日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与此同时,除了投放金额增加之外,央行在时隔3个月后重启14天期逆回购,与7天逆回购一起呵护跨年流动性平稳过渡。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本周分别于12月21日、22日、23日开展了1100亿元、1300亿元、1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分别实现净投放900亿元、1200亿元、1000亿元,三日累计净投放3100亿元。据此计算,12月以来已开展逆回购18次。7+14逆回购组合本周央行均采用了“7+14”的逆回购组合,同时这也是时隔三个月后,央行再次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从3月30日起,就一直维持在2.2%不变;14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从6月18日起,一直维持在2.35%不变。同时LPR连续8个月不变。12月1年期LPR报3.85%,上次为3.85%;5年期以上品种报4.65%,上次为4.65%。一般12月中下旬都是财政投放大月,进入年末无论是LPR“八连稳”,还是时隔近三个月重启14天逆回购,均彰显出呵护跨年流动性之意图。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是通过逆回购和MLF的组合,来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以及利率水平和基本面相适应。今年特别是进入到12月份,央行MLF超量续作目的就是为金融体系提供长期资金。因为涉及到跨年,短期资金需求比较旺盛,所以更多的是用逆回购操作,“7+14”逆回购组合正好满足元旦假期的资金需要。从短期资金来看,12月22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下行47.4个基点,报1.015%;7天Shibor上行1.1个基点,报2.061%。从长期资金来看,12月22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2953%,相比于之前11月3.3%以上的收益率水平有所回落。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结构性存款“压量控价”,核心存款承接力度不足,银行明显加大同业存单的发行力度,造成整个银行负债体系稳定性下降,表现为“不缺短钱,缺长钱”。“另外,11月份信用违约事件发生后,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大行对广义基金资金融出的态度偏审慎。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资金面脆弱性有所增强。按照过往经验,央行一般选择在春节前夕开展14天逆回购,甚至会推出一系列针对春节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如TLF。本次选择年底开展14天期逆回购,与当前流动性环境密切相关。” 王一峰补充道。未来资金面怎么看?四季度以来,市场对资金面以及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可能性表现出持续的关注和担忧。随着央行相对宽松的操作,12月以来,尤其是在11月月底和12月月中比较超预期的两次MLF操作后,资金面暖意渐显,资金利率中枢显著下移。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近期两次央行的MLF操作,其目的还是在于纠正市场偏向悲观的预期,引导市场利率来到央行合意的水平。“市场利率目前已经出现了较为积极的反应,股份行同业存单利率已然出现见顶回落趋势,下行到1年期MLF利率附近,说明央行的操作产生了效果。”债市方面,春节前资金面大概率维持宽松,债市仍有机会。“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风险,货币政策应该着眼长远,而非主动增加波动性。近期的MLF操作预示着货币政策未来将更加灵活,银行负债端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另一方面,年底到春节货币条件往往要宽松一些,考虑到市场上部分投资者对资金面的担忧可能并未完全消散,我们认为短期内利率债在当前的点位仍然有一定的机会。”明明说。那么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如何对应?明明指出,DR007、R007对应7天逆回购利率,国债收益率、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对应1年期MLF利率。明明进一步表示,历年的年底到春节期间,考虑到机构跨年资金安排以及居民、企业春节的现金需求等因素,央行往往会将市场流动性维持在比较宽松的状态,再加上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的矛盾,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资金面大概率会维持宽松。考虑到市场上部分投资者对资金面的担忧可能并未完全消散,我们认为短期内利率债在当前的点位仍然有一定的机会。山西证券研报认为,短期对货币政策的收紧还不至于太过担忧。第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不急转弯”决定了货币政策收紧的时点不会太早。第二,按照以往惯例央行在岁尾年初往往会适时投放,流动性通常并不缺乏。“当然央行在跨年到春节这一阶段的投放或许有维稳的意图,按照这个规律,从目前到二月份,资金面都不会过于紧张。”

我国同业拆借利率是央行规定的吗

  不是由央行规定的,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是以shibor为基础的。Shibor全称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SHIBOR),被称为中国的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伦敦同业拆放利率),自2007年1月4日正式运行。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目前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2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并于11:30对外发布。  2007年1月4日,SHIBOR开始正式运行。    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目前,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    Shibor报价银行是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或外汇市场做市商,在中国货币市场上人民币交易相对活跃、信息披露 比较充分的银行。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2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并于11:30对外发布。   上海首批16家报价行分别为: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南京商行,德意志上海,汇丰上海,渣打上海。   2010年5月,广发银行也成为SHIBOR基准利率互换业务报价行。   目前对外公布的Shibor共有8个品种,期限从隔夜到1年。2007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华夏银行等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所发行的浮息债券均选择3个月Shibor作为基准利率。2008年,Shibor继续在债券发行定价中发挥作用,不仅以Shibor为基准发行浮息债,全年发行的57只固定利率的企业债全部参照Shibor定价,还有部分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也参照Shibor定价。2008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两只Shibor浮息债券,它们均选择了3个月Shibor作为基准利率。

地产大利好!央行和银保监会放大招:金融支持16条措施来了

大家好,利好一个接一个!央行、银保监会出手,出台十六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信息量很大......泰勒给大家整点重点内容。一、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1、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业、资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金融机构要合理区分项目子公司风险与集团控股公司风险,在保证债权安全、资金封闭运作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原则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支持项目主办行和银团贷款模式,强化贷款审批、发放、收回全流程管理,切实保障资金安全。2、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客户风险状况和信贷条件等,在城市政策下限基础上,合理确定个人住房贷款具体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3、稳定建筑企业信贷投放。4、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对于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基于商业性原则自主协商,积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项目完工交付。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未来半年内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可不调整贷款分类,报送征信系统的贷款分类与之保持一致。5、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推动专业信用增进机构为财务总体健康、面临短期困难的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提供增信支持。鼓励债券发行人与持有人提前沟通,做好借券兑付资金安排。按期兑付确有困难的,通过协商做出合理展期、置换等安排,主动化解风险。6、保持信托等资管产品融资稳定。二、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7、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按照有关政策安排和要求。依法合规、高效有序地向经复核备案的借款主体发放“保交楼”专项保款,封闭进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字项目加快建设交付。8、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特别是项目个人住房贷款的主融资商业银行或其牵头组建的银团,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专项借款支持项目提供新增配套融资支持,推动化解未交楼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对于剩余货值的销售回款可同时覆监专项借款和新增配套融资的项目,以及剩余货值的销售回款不能同时覆盖专项借款和新增配套融资,但已明确新增配套融资和专项借款配套机制安排并落实还款来源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在商业自愿前提下积极提供新增配套融资支持。新增配套融资的承贷主体应与专项借款支持项目的实施主体保持一致,项目存量资产负债应经地方政府组织有资质机构进行审计评估确认并已制定“一楼一策”实施方案,商业银行可在房地产开发贷款项下新设“专项借款配套融资”子科日用于统计和管理,配套融资原则上不应超过对应专项借款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项目销售回款应当划入在主融资商业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开立的项目专用账户,项目专用账户由提供新增配套融资的商业银行参与共同管理。明确按照“后进先出”原则,项目剩余货值的销售回款要优先偿还新增配套融资和专项借款。对于商业银行按照本通知要求,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半年内,向专项款支持项目发放的配套融资,在贷款期限内不下调风险分类;对债务新老划断后的承贷主体按照合格借款主体管理对于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三、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9、做好房地产项目并购金融支持。鼓励商业银行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房地产企业项目。鼓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统称资产管理公司)发挥在不良资产处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与地方政府、商业银行、房地产企业等共同协商风险化解模式,推动加快资产处置。10、积极探索市场化支持方式。对于部分已进入司法重整的项目,金融机构可按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原则,一企一策协助推进项目复工交付。鼓励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担任破产管理人、重整投资人等方式参与项目处置,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稳妥探索通过设立基金等方式,依法依规市场化化解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支持项目完工交付。四、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11、鼓励依法自主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对于因疫情住院治疗或隔离,或因疫情停业失业而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以及因购房合同发生改变或解除的个人住房贷款,金融机构可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购房人自主开展协商,进行延期展期等调整。对于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维护良好市场秩序。12、切实保护延期贷款的个人征信权益。个人住房贷款已调整还款安排的,金融机构按新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经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认定应予调整的,金融机构根据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等调整信用记录报送,已报送的予以调整。五、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13、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对于受疫情等客观原因影响不能如期满足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基于实际情况并经客观评估,合理延长其过渡期。14、阶段性优化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政策。相关金融机构要用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出台的适用于主要商业银行、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阶段性房地产金融管理政策,加快推动房地产风险市场化出清。六、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15、优化住房租赁信贷服务。16、拓宽住房租赁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住房租售企业发行信用债券和担保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专项用于租赁生房建设和经营,鼓品商业银行发行支持住房租赁金融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增加住房租赁开发建设贷款和经营性贷款投放,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央行降准对A股的有什么影响?

据媒体报道,中央银行选择方向性下降.根据分析,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支持中小企业的再生产,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现在需要降低标准,结果可以取得一箭多雕的效果.接下来,金投小编介绍中央银行对a股有什么影响?2020年2月27日,中央银行副社长刘国强表示,将降低2019年普惠金融服务符合标准的银行性.专家指出,普惠金融服务符合标准的银行方向性下降本身是既定的政策,每年进行一次,主要意义是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为他们提供更低成本的资金.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有机构认为短期利益证券公司板块和基础设施板块等.证券公司板块股票:中国银河(601881)、锦龙股票(000712)、华创阳安(600155)、华泰证券(601688)、太平洋(601099)、西南证券(600369)、兴业证券(601377)、国元证券(000728)、第一创业(002797)、国泰君安(601211)、国海证券(000750)等.基础设施板块株式会社:新疆交建(002941)、正平株式会社(603843)、浙江交科(002061)、北新路桥(002307)、龙建株式会社(600853)、西藏天路(600326)、中化岩土(002542)、华电重工(601226)、中铁工业(600528)、中工国际(002051)、中国交建(601800)等.

为什么央行叫停支付宝!中信银行股票下跌!这之间有关系吗??

不是叫停支付宝,是中信银行借助支付宝平台的虚拟信用卡,原先为利好消息,今天央行发布通知即为利空消息,故中信银行股票下跌。

央行又降准意味着什么

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3年5月15日起,将金融机构外汇准备金率由目前的9%下调1个百分点至8%,以提高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消息落地后,离岸人民币上涨超过200个基点,突破6.58关口;4月25日,一度跌破6.57关口的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接连收复6.57、6.56关口,升至6.55。外汇储备是指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将其外汇存款的一定比例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外汇储备比率是指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与其外汇存款的比率。降低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加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的资金供给。在近期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央行此举有助于释放“稳定”信号。“央行提前预调微调,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表示,近期受多重外部因素扰动,全球外汇市场出现异常波动。连续多日,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在此背景下,央行根据市场情况适当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工具,既可以增加外汇供给,调节外汇供求促进市场平衡,又可以释放外汇市场“稳定”的信号,避免市场超调。置信投资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常然分析,对外汇市场人民币供大于求的现状进行适当的反向调整,有助于减少近日人民币的贬值幅度,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根据常然的计算,2023年3月末,外汇存款余额为10500亿美元。这一次,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9%下调至8%,这意味着向市场释放了约105亿美元的外汇流动性。去年以来,央行多次使用外汇准备金率工具引导市场预期,政策效果显著。2021年,为应对全年人民币强势升值,央行在6月和12月两次上调外汇准备金率,每次上调2个百分点。央行两次出手后,人民币汇率的强势走势有所放缓。这次也不例外。消息落地后,市场对政策调整反应迅速,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上涨。常然认为,此举也是向单边押注人民币贬值的参与者发出明确的政策信号,表明货币当局将采取相应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对于人民币汇率接下来的走势,周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金融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人民币资产吸引外资的格局没有改变。从趋势上看,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不会改变稳定运行格局,人民币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强势波动。相关问答:存款准备金率什么意思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存在着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存款准备金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2000以来中国央行的货币供给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

这个也许对你有帮助:汇率对一国经济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汇市场的表现也越来越受到各国货币当局的关注,因为汇率不仅是一国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同时也是一国发生货币危机的导火索。目前,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上升走势,到2009年7月22日,四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累积升值21%,但国际社会依然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很高,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经济内外失衡,同时贸易摩擦加剧。文献回顾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侧重研究汇率水平问题,即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是人民币汇率水平被高估还是低估、低估多少的论证基础,也是支持升值和反对升值论的论证基础。Robert Mundell(2005)认为不管中国面临的贸易争端有多么激烈,中国都应该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他甚至认为在未来20年内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都应保持不变。而日本金融学家、首相智囊黑田东彦(2005)则认为人民币应当缓慢升值。国内学者施建淮(2005)、范从来(2004)、张斌(2003)、林伯强(2002)、张晓朴(1999)等通过相关计量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水平进行了估算和探讨。值得注意的是张曙光(2005)深入系统的研究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宏观经济背景和汇率升值的成本收益问题,指出由于内外经济失衡和持续双顺差的持续可贸易品部门和劳动生产率等一系列原因造成升值压力,在对升值的成本收益作出分析的同时,并对升值方式和对策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另一个方面侧重研究汇率的形成机制问题,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的汇率体制对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问题和经济的安全运行等问题的影响。一些国外学者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对国际汇率进行了考察,尤其是对危机国家汇率制度的改变考察后认为,各国的汇率制度有向两极发展的趋势,即要么实行货币局一类的固定汇率制,要么放弃盯住而改为浮动汇率制,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肯格林(1999)、费雪(2001)和爱德华兹(2001)等人。国内学者在论证人民币应该放弃僵滞型的盯住美元,实行有治理的浮动时,或多或少都受汇率制度“两极化”的影响。如王学武(2000)、丁建平(2002)等人都认为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应考虑这一国际汇率制度发展趋势。但以上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汇率形成机制上,其中更以汇率水平为甚。而短期内关于我国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是否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产生影响的分析较少,本文正是这一方面阐述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分析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短期内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库,数据选择期间为2000年1月到2009年12月,共计10年120个样本。采用的方法主要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进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本节有关计算都由计量经济软件Eviews5.0完成。(一)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的目的是排除时间序列回归相关变量之间的伪回归现象。此处采用的是ADF(Augmented Dickey - Fuller) 检验,实际上就是在零假设H0:ρ=0(Ri为一阶单整序列)下对下面的方程进行最小二乘回归。下文用LnM2、LnM1、LnM0、LnFER、LnER分别表示M2、M1、M0、FER、ER的月增长幅度。用ΔLn M2、ΔLn M1、ΔLn M0、ΔLnFER、ΔLnER分别表示M2、M1、M0、FER、ER的一阶差分,即这些变量的月增减值。(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外汇储备exchange rate:汇率)其中M2为广义货币量、M1为狭义货币量、M0为流通中的现金、FER为外汇储备、ER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Ln M2、Ln M1、Ln M0、LnFER、LnER以及各自的差分进行ADF 检验的结果见表1。从表1 中的ADF 检验结果来看, M2、M1、M0、FER、ER在5 %的显著水平下都是不平稳的;对ER进行一阶差分或取对数后一阶差分,得到ΔlnER,对其余进行二阶差分或取对数后二阶差分,得到d(ΔLn M2)、d(ΔLn M1)、d(ΔLn M0)、d(ΔLnFER),再对其进行单位根ADF 检验,其ADF 检验统计量均小于显著性水平1%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表明至少可以在99%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差分序列d(ΔLn M2)、d(ΔLn M1)、d(ΔLn M0)、d(ΔLnFER)、ΔlnER均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时间序列。因此, M2、M1、M0、FER、ER这5 个序列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均为二阶单整I(2) 过程。(二)协整检验由于变量d(ΔLn M2)、d(ΔLn M1)、d(ΔLn M0)、d(ΔLnFER)、ΔlnER都通过了单位根检验,是单整变量,所以可以对这些变量再进行协整检验。在对变量Ln M2、Ln M1、Ln M0、LnFER、LnER做单位根检验时采用的差分方法,会使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的信息丢失,协整检验目的是判定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的经济联系。如果两个变量通过了协整检验,我们就说其间存在着长期的经济联系。对单整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的方法很多,有菲利普斯- 配荣(Philips - Perron)PP 方法的Zt 统计量和Zρ统计量、ADF 检验的t - 统计量,Johansen检验等。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2 Johansen 协整检验的结果看, 变量d(ΔLn M2)、d(ΔLn M1)、d(ΔLn M0)、d(ΔLnFER)和d(ΔlnER)之间都以5%的显著水平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意味着各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相互作用。(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短期内我国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是否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产生相互作用。此处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判别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1.在滞后期为2时,外汇储备自然对数二阶差分的变动不是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然对数二阶差分的变动的概率是0.39366,随着滞后期为6和12时,这一概率分别上升为0.52702和0.67309,可见,外汇储备在短期内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具有一定的影响,长期来看这一影响在不断弱化,由此可知长期来看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并不是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理由。与此相反,在滞后期为2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然对数二阶差分的变动不是引起外汇储备自然对数二阶差分的变动的概率是0.102,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动对外汇储备具有显著影响,但长期来看这一影响同样也在不断弱化。2.从货币供给量角度来看,在滞后期为6时,广义货币供给量自然对数二阶差分的变动不是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然对数二阶差分的变动的的概率是0.34284,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然对数二阶差分的变动却是广义货币供给量自然对数二阶差分的变动的Granger成因;在滞后期为4时,狭义货币供给量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Granger成因同广义货币供给量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Granger成因正好相反;在滞后期为1时,流通中现金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互不为Granger因果关系。这些结论清楚的表明, 短期内狭义货币供给量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又引起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流通中现金不受汇率影响。3.同样,由表3可知,广义货币供给量与外汇储备互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广义货币供给量与狭义货币供给量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结论与对策分析本文通过搜集短期内货币供给量、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相关数据,运用了经济计量学的有关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有关变量之间的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各变量自然对数的二阶差分都是平稳的,说明一定时期范围内相互间存在着经济联系。对变量自然对数的二阶差分做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一)结论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估值对外汇储备具有显著影响,但长期来看外汇储备的增加并不是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理由,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更多来自于非汇率因素。短期内,流通中现金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互不为Granger因果关系,但狭义货币供给量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又引起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随着我国汇率机制的完善,外汇市场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有效的,但也必须认识到这种效率在长期是有限的。货币供给量与外汇储备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外汇储备不会产生直接影响,致使我国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业务一定范围内是无效的,这也合理的解释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大量基础货币吸收外汇,结果却是给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注入了过多流动性的事实。(二)对策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在短期内,货币当局或政府机构可以通过货币供给量的调整来影响汇率,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这些政策在一定范围内将会失效,其结果不仅会提高通货膨胀的预期水平,同时也使宏观调控陷入困境。因此,应适度控制广义货币供给量,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增长水平;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应该最终由两国的价格水平、经济增长率和利率的差异来决定,减少人为的干预。

央行决定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幅度 疑问

是这样的,此次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调增加到1%,意味着每天它波动幅度达到2%,也就是说它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价差,拿1万美元来讲,1万美元(汇价)每天最高和最低它的价差应该在200美元,也就是合成人民币1300块钱左右。也就是说,以前的风险只有5‰的幅度,但是现在却有1%  人民币汇率波幅放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回归到均衡汇率状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超过3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上趋于均衡状态。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发育趋于成熟,交易主体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日渐增强,人民币汇率变动预期开始分化,是推出改革不错的时间窗口。  其次,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促进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有利于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设,为最终实现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奠定了基础。  第三,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个有效的、灵活的、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是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必要前提条件。根据国际经验,在汇率不能灵活反映市场供求的情况下,资本项目开放会导致非常剧烈的资本流动,易产生很大的金融风险。而此次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幅,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将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第四,有利于抑制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动。世界多数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幅大都在5%-20%。由于人民币波幅太低,使投机人民币升值的短期资金获得了有吸引力的低风险回报,加剧了热钱的流入。而一旦增加汇率弹性,投机人民币汇率的风险当然也会增大,这使得国际热钱必须权衡风险,对进入中国市场将会更加谨慎,可依靠汇率弹性本身有效抑制短期资本持续大规模的流动。  湖南外贸网同时指出,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  首先,将使一些出口加工企业汇率风险加大;其次,银行管理外汇资产压力增加;第三,国际短期资本有可能大举外流。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增大,国际短期资本风险增大,不排除集中大幅加速外流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第四,人民币汇率达到均衡状态后,可能使得通过外汇占款被动发行基础货币的压力消失,这将影响到市场基础货币投放的原有渠道;第五,也不排除人民币兑美元扩大浮动幅度后,增强人民币升值空间,因为,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第六,央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加。  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有利有弊,但总体来说是利远远大于弊,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过的门槛,势在必行。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要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相结合。只有利率市场化才能在汇率和利率政策配合中建立起灵活的反应机制,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有理由相信,只要各方面考虑缜密、应对及时,改革措施综合配套,人民币汇率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很快消除。

美联储惊魂夜后多家亚洲央行出招,金融战争打响了吗?

已经开始了,金融的问题现在是比较严重的,为了缓解经济问题,不同的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手段。

美联储惊魂夜后多家亚洲央行出招,金融战争打响了吗?

是的,金融战争打响了!如今一些国家的金融政策,其实就是金融战争,这种战争比实际的战争更可怕,兵不血刃,很多国家就是在这一涨一跌中,国家财富被洗劫一空美联储的行动对于全球金融都有着重大影响。在美联储连续三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的决议下,全球的央行基本上都坐不住了。尤其是这20年来的一些新兴国家央行,如果不采取有力的加息手段,或者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干预手段,那么很有可能资本外流会加速,汇率持续会大跌。所以我们看到,美联储2022年9月21日深夜出了决议之后,在亚洲四国央行也出了对策。日本虽然没有调升利率,但是在之前已经干预了金融市场卖出美元买入日元,以维护日元的汇率稳定性。而印尼和菲律宾央行,则宣布加息50个基点,对抗美联储的加息政策,防止资本进一步外流。作为新兴国家代表的越南,表现者更为激进,9月22日总理直接宣布加息100个基点,应对越南盾的持续贬值。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国的国债收益率会上升,全球的外汇资金会向美国涌入。那么对于新兴国家来说,本来外汇就非常宝贵,如果外流速度控制不住,很有可能会引发自身国家货币的汇率崩盘。另外外汇如果流出了,那本国的经济发展还怎么指望呢?所以我们看到越南的反应十分激烈,因为它现在的发展主要是靠外资涌入驱动性的发展。但对于美国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维护本国的利益,现在他们的最大关注点还是通胀率的有效下降,否则这个圣诞节有可能民众会更加强烈的攻击美联储的政策,而现在到来的中级选举,则对民主党更为不利。

央行降息哪些股票会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有助于再生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因此,许多投资者非常关注中央银行是否降低利率和有利股票.接下来,金投小编介绍中央银行哪些股票涨价?对实体经济来说,在新冠肺炎流行引起的经营困难背景下,资金成本下降明显有助于再生产,渡过难关.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央银行降低利率后,大金融、基础设施、有色金属等板块具有弹性.2月17日创业板在再融资利益下领先大盘子,但周期股仍有机会在未来行情中获得表演机会.有色金属板块株式会社:锡业株式会社(000960)、四通新材(300428)、焦作万方(000612)、和胜株式会社(002824)、西部资源(600139)、兴业矿业(000426)、罗平锌电(002114)、翔鹭钨业(002842)、株冶集团(600961)、东方锆业(002167)、西藏珠峰(600338)、云南业(002428)等.有色金属板:凯发电(300407)、回天新材(300041)、鼎汉技术(300011)、中铁工业(600528)、时代新材(600458)、龙溪株式会社(600592)、太原重工(600169)、华东数控(002248)、东方雨虹(002271)、晶澳科学技术(002459)、马钢株式会社(600808)等.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是多大官职?

楼主理解有错误,并不是所有组织都是政府组织,也并不具有政府职能。你所说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参与者共同的自律组织,协会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协会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于2007年9月3日成立,为全国性的 非 营 利 性 社 会 团 体 法人,其业务主管部门为中国人民银行。所以,这个协会不具备政府职能,也就不能衡量协会秘书长的官职大小O(∩_∩)O~

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文,鼓励并购出险房企的优质项目

近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接近监管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鼓励优质房地产企业并购出险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是按照市场化方式出清风险的有力举措。鼓励并购出险房企的优质项目梳理我国房地产市场可以发现,每年都会有一些房地产企业倒闭,但并没有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这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存在着一项重要的风险化解手段——房地产项目并购。“若某个房地产企业无法继续经营,那么其他房地产企业就会将该企业收购或者购买该企业的项目。目前有少数房地产企业出现了风险事件,做好这些大企业在退出过程中的风险化解工作至关重要,项目并购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手段。”接近监管人士表示,这也是此次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出台该《通知》的意义所在。据知情人士透露,近期人民银行分别与国资委和银保监会召开了相关会议,一方面鼓励大型民营企业、央企和国企并购出险和存在困难的房地产企业的优质项目,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能够积极为并购方提供并购贷款,同时,对出现风险和困难的房地产企业不要抽贷、断贷。接近监管人士同时强调,《通知》主要是为了支持重点房地产企业项目的并购,不是为了并购出险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或房地产企业本身。实际上,早在12月初,监管部门就表示会合理发放并购贷款。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日前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现阶段,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通知》的核心有两点:一是收购对象是出现风险和经营困难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优质项目;二是收购主体自身条件要好,否则有可能拖垮优质房地产企业。”接近监管人士称。与此同时,《通知》也在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力度方面进行了明确——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用于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的兼并收购。接近监管人士表示,一方面人民银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为并购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提供服务,提高发行效率。另一方面,也鼓励金融机构投资并购债券和并购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此前交易商协会举行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会议表示将优先支持符合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企业注册债务融资工具用于并购项目或已售在建项目建设。招商蛇口等企业近期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的兼并收购。证监会也表示,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资金可用于出险企业项目的兼并收购,近期,已有大型优质企业启动相关债券发行工作。加强并购贷款风险控制《通知》从并购融资顾问服务、提高并购服务效率、做好风险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通知》提出,积极提供并购的融资顾问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客户和网络渠道优势,整合信贷、投行、金融市场的业务资源,提供融资顾问服务。同时,加强与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匹配并购双方需求,提高并购成功率。在提高并购服务效率方面,《通知》建议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快重点房地产企业项目并购贷款的审批流程,提升全流程服务效率。二是对于风险可控的项目,可以提前启动尽职调查和信贷审查。三是推动地方政府优化被收购房地产项目预售资金管理,加快权证办理等支持措施,为并购融资营造良好环境。在风险管理方面,《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穿透原则评估项目的合规性。“不能只看项目的表面,还要穿透到底层,查看该项目是否合规,同时要严格遵守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监管要求,加强并购贷款的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做好资金用途的监控。”接近监管人士称。此外,《通知》明确要建立报告制度和宣传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重点房地产企业项目并购贷款的报告制度,按月向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报告其开展并购金融服务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积极配合并购双方披露项目并购和金融支持的信息。

央行数字货币龙头股有哪些

1.新国都(300130):该公司已成立了区块链研究中心,跟踪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支付中的应用。新国都近日发布2018年财报,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3.19亿元,同比增长87.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244.59%。 2.奥马电器(002668):该公司从2016年初开始研究数字货币及区块链技术。公司参与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原型设计。4月26日晚间,奥马电器发布2018年年报。 3.飞天诚信(300386):该公司在数字货币方向上目前推出了硬件钱包。4.证通电子:该公司主营业务是金融电子支付设备业务,公司具备工信部颁发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牌照,成立了数字货币项目的专项研究小组,重点开展数字货币加密算法、数字钱包设备及其应用、数字货币支付模组及支付设备5.御银股份:在主营业务中,有密钥管理类设备和系统制造,2019年年报披露:在数字货币方面,公司关注央行数字货币的进展,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中心,进行智能化设备上数字货币交易处理的应用研究,结合自身在加解密、生物识别、数据安全传输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数字货币软件钱包和硬件钱包的研发。6.广电运通:在2020年半年报中指出,公司智能金融研究院大力推进智能综合柜台、虚拟银行、网点数字化平台、信息发布等创新产品研发。7.虽然央行数字货币还没发行,但央行数字货币龙头股却已经存在。因为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很多企业或者股票都受到了影响,并且快速上涨。比如我们熟知的恒生电子,原本只是普通的电子公司,有了区块链技术的支持,现在的股价飞速上涨。另外飞天诚信也因为投入了数字货币的加密技术,直接让股价上了一个台阶。若是大家对这些数字货币股票感兴趣,倒是可以投资试试。要是你对股票一窍不通,那投资龙头股还不如直接投资数字货币,毕竟数字货币投资简单,而且主流币发展时间长,价格上涨空间大!

央行数字货币真正龙头股排名特高压,我国三大设备制造商,哪些股票

有以下这些:银行IT系统改造和升级,相关受益标的包括长亮科技(300348)、宇信科技(300674)、神州信息(000555)、高伟达(300465)等公司;支付终端升级需求增加,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广电运通(002152)、拉卡拉(300773)、新大陆(000997)、新国都(300130)、海联金汇(002537)等公司;加密应用需求提升,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数字认证(300579)、卫士通(002268)、格尔软件(603232)等公司。

谁能跟我讲解一下,为什么今天瑞士央行设定汇率目标,就会引起黄金的大跌的?

黄金股如“山东黄金”和“中金黄金”它们股份制企业,他们的股票不只是随着黄金的价格的变化,还有国家经济总体形势、本企业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影响。当前金价212.35,周一到周三金价变化较大,估计在周五应该会涨!应该到时会突破USD990/盎司。另附黄金价格变化原因。 影响黄金价格的几大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前,黄金价格基本由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国际上黄金价格比较稳定。70年代初期,黄金价格不再与美元直接挂钩,黄金价格逐渐市场化,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增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供给因素: 1)地上的黄金存量全球目前大约存有13.74万吨黄金,而地上黄金的存量每年还在大约以2%的速度增长。 2)年供求量黄金的年供求量大约为4200吨,每年新产出的黄金占年供应的62%。 3)新的金矿开采成本黄金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260美元/盎司。由于开采技术的发展,黄金开发成本在过去20年以来持续下跌。 4)黄金生产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动状况在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的黄金数量,进而影响世界黄金供给。 5)央行的黄金抛售 中央银行是世界上黄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黄金储备为36458吨,占当时全部地表黄金存量的42.6%,而到了1998年官方黄金储备大约为34000吨,占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由于黄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储备资产逐渐转变为生产珠宝的金属原料,或者为改善本国国际收支,或为抑制国际金价,因此,30年间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无论在绝对数量上和相对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数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黄金市场上抛售库存储备黄金。例如英国央行的大规模抛售、瑞士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备减少黄金储备就成为近期国际黄金市场金价下滑的主要原因。 2、需求因素: 黄金的需求与黄金的用途有直接的关系。 1)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黄金的总需求,例如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黄金作为保护层;在医学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黄金替代品不断出现,但黄金以其特殊的金属性质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趋势。而某些地区因局部因素对黄金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如一向对黄金饰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7年以来黄金进口大大减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韩国的黄金需求量分别下跌BA71%、28%、10%和9%。 2)保值的需要。黄金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黄金相对于货币资产保险,导致对黄金的需求上升,金价上涨。例如:在二战后的三次美元危机中,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趋势严重,各国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场对美元币值的信心动摇,投资者大量抢购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1987年因为美元贬值,美国赤字增加,中东形势不稳等也都促使国际金价大幅上升。 3)投机性需求。 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黄金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黄金,人为地制造黄金需求假象。在黄金市场上,几乎每次大的下跌都与对冲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黄金在即期黄金市场抛售和在COMEX黄金期货交易所构筑大量的空仓有关。在1999年7月份黄金价格跌至20年低点的时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在COMEX投机性空头接近900万盎司(近300吨)。当触发大量的止损卖盘后,黄金价格下泻,基金公司乘机回补获利,当金价略有反弹时,来自生产商的套期保值远期卖盘压制黄金价格进一步上升,同时给基金公司新的机会重新建立沽空头寸,形成了当时黄金价格一浪低于一浪的下跌格局。 3、其他因素: l)美元汇率影响美元汇率也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黄金市场上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金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黄金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黄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黄金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黄金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国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在美元汇价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黄金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顾过去20年历史,美元对其他西方货币坚挺,则国际市场上金价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贬值,则金价就会逐渐回升。 2)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黄金价格密切相关。 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国内资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欧洲和日本,各国由于持有的美元净头寸增加,出现对美元币值的担心,于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后,利率因素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 比如今年美联储十一次降息,并没有对金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惟有在“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货膨胀对金价的影响。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金价才会明显上升。虽然进入90年代后,世界进入低通胀时代,作为货币稳定标志的黄金用武之地日益缩小。而且作为长期投资工具,黄金收益率日益低于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但是,从长期看,黄金仍不失为是对付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4)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金价的影响。债务,这一世界性问题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在债务链中,不但债务国本身发生无法偿债导致经济停滞,而经济停滞又进一步恶化债务的恶性循环,就连债权国也会因与债务国之关系破裂,面临金融崩溃的危险。这时,各国都会为维持本国经济不受伤害而大量储备黄金,引起市场黄金价格上涨。 5)国际政局动荡、战争等。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1986年“伊朗门”事件等,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今年9月份的恐怖组织袭击美国世贸大厦事件曾使黄金价格飙升至今年的最高近$300。 6)股市行情对金价的影响。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金价下降。 除了上述影响金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将对世界黄金价格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近30年黄金价格的走势和近年的大幅度下跌,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首先是黄金在货币体系中主导地位的丧失。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黄金已基本非货币化,商品属性逐渐增强;2000年4月,瑞士通过全民公决废除了金本位制,黄金非货币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黄金价格的新一轮下跌,就是黄金货币属性的进一步衰退,商品属性的进一步增强。所以,黄金货币职能的衰退,是国际金价维持30年下跌的大背景。 其次,是西方主要经济强国出售黄金,造成黄金供给比较充裕。由于欧洲各国的黄金储备长期价值被低估,如在1970年购入的黄金每盎司才35美元左右,出售黄金换汇,提高各国金融资产价值和质量成为必然选择。瑞士准备出售约1300吨黄金,约占其黄金储备的一半。英国也准备出售约415吨黄金,相当于其黄金储备的5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计划将10%的黄金储备变现。 第三是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经济总体保持良好的发展局面,通货膨胀压力不大,投资黄金保值的需求不旺,难以刺激黄金价格上升。除此之外,电子化发展,黄金在国际清算手段的作用下降,而储备成本却是最高的。欧元的诞生也使欧元区国际储备结构产生变化,欧洲中央银行明确宣布将把黄金储备下调到15%左右。这些都使黄金作用和需求受到影响,黄金价格下降也在所难免。 7)石油价格原油价格一直和黄金市场息息相关,其原因是黄金具有抵御通货膨胀的功能,而国际原油价格与通胀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黄金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具有正向运行的互动关系。例如2005年四季度,由于美国飓风的影响,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国际金价大幅上扬。 kcσaε郅s∧v佗ú╩┝m┝flhl6061321075kcσaε郅s∧v佗ú╩┝m┝flhl

央行为什么要取缔比特币交易平台

微商货源据财新爆猛料,监管酝酿取缔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受此负面冲击,比特币大跌超20%,跌穿24000关口;莱特币跌27%,以太坊跌18%,比特币现金跌33%...今晚,估计又很多人一夜无眠了,甚至财富瞬间归零。取缔比特币交易平台,无疑是釜底抽薪;比特币不能交易,相当于证监会把沪深交易所关了!股票好歹还能认公司,比特币完全就是一个数字串,没有任何实际价值,那就只能歇菜了。比特币8年上涨超500万倍的裂变财富奇迹,在这几年几乎家喻户晓,拥有比特币就等同暴富,甚至有人预言它将代替黄金,成为新一代的“货币”。今年以来,比特币自年初的每枚6500元,一度上涨至32500元,飙涨400%;即使是央行等七部委对ICO绞杀,比特币也成了打不死的小强,在暴跌后上演暴涨,价格反弹到3万元关口,令人瞠目结舌。……可能正是因为一路开挂的狂飙,让央行下定决心,要置比特币于“死地”;目前看,比特币的“四宗罪”,让其惹火上身,走上了自我灭亡之路。洗钱。在严厉的资本管制下,现在国人出境买1000块东西都要上报;但用比特币洗钱可以绕过管制,成了非法资金出逃重要渠道;如果不及时杜绝,资本管制就成了空谈!侵害了央行铸币权利。任何一个国家,铸币权必然掌握在政府手里,数字货币小打小闹可以,搞火了没有国家能容忍的,比特币的崛起,是对央行地位的挑衅,也是金融安全的黑洞,这是政府绝对不会允许的。不符合监管利益。在中国,金融交易所必须由一行三会监督下运行;目前境内数十家比特币平台,监管层完全管不到,上面要求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任务,就成了风中楼阁,因此,消灭比特币,完全符合监管层利益诉求。跟脱虚向实无关。比特币等代币对实体经济没有任何作用,根本不符合国家脱虚向实的方针,更像是披着高科技的外衣的击鼓传花,只是投机者与操纵者的追利工具。对中国来说,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几乎所有比特币热钱都往中国流,哪个国家会承受住?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比特币等交易量占到了全世界90%以上,现在还超过一半,这是多么疯狂,多么可怕。望采纳。

央行实施定向降准将利好什么板块

降息与降准利好如下板块:地产:市场普遍认为双降对于地产股来说属于利好。从供给端来讲,双降之后,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财务费用;从需求端来讲,降息降准有利于减轻人们购买房地产的负担,从而刺激消费者买房。券商研报称,地产股后续股价上行的驱动因素将主要来自于政策层面的边际改善(货币政策宽松和调控政策淡化),整体看,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量升价平”格局,政策收紧的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不会出现。投资策略方面关注以下四大选股思路,1、龙头:保利地产、招商地产、万科A,华侨城A;2、国企改革:格力地产、天健集团;3、转型之优质标的:中天城投、华业地产;4、京津冀概念:华夏幸福、荣盛发展、廊坊发展。银行:对于此次政策调整会如何影响银行股的后市走势,分析人士认为,降息之后,银行净息差将收窄。高盛研究报告指出,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等较小型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所受冲击可能更大。但降息可能对银行也有积极作用,贷款利率下降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贷款违约的可能性下降。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说降息对于银行影响偏中性的话,那降准则会真实的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将有效对冲“存款搬家”带来的负面影响,稳定银行净利差和净息差的稳定,最终利好银行利润的表现。非银金融:机构认为,非银板块作为降息的主要受益者,将迎来反弹。对于券商来说,降息释放流动性,利好券商股。1)激活交易量,直接利好经纪、两融业务;2)降低券商融资成本,扩大资本中介业务息差;3)激活场外资金入市,激活市场。对于保险股来说,降息将扩大保险产品与理财产品的竞争力,而且将加速资产结构调整,加大高收益产品配置力度。有色金属:有机构分析表示,降息有助于提升有色金属行业与公司的业绩及业绩前景。降息减轻有色金属行业债务与财务压力。有色金属行业是重资产行业的代表之一,资产负债率较高,降息将减少行业和公司的资金成本和利息支出,直接影响公司和行业的利润水平。此外,降息将提振有色需求及前景。降息将有效地刺激投资,提升房地产等市场需求,稳定、提振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从而提升对有色金属行业的需求。煤炭:广发证券表示,2008年和2012年降息周期中,秦港5500卡动力煤、大同南郊弱粘煤和柳林4号焦煤累计分别下跌34%、22%和48%,以及23%、12%和9%。不过在降息周期结束后,煤价逐步回升或基本企稳,08年降息周期结束后的1年内以上三煤种累计分别上涨39%、3%和20%,而12年由于煤价已进入下行周期,降息周期后煤价继续回落,不过秦港5500大卡煤价基本企稳。而近期受库存高位,需求低迷影响,煤价仍较疲软,预计降准降息后,资金敏感的房地产、基建投资等有望回升,支撑煤炭行业需求。

央行发布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哪一年?

4月金融统计数据如期而至。5月11日,央行发布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同期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在新增社融方面,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  整体来看,4月信贷投放季节性回落,信贷节奏趋于平稳,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活跃度明显提升。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居民消费、购房意愿还需稳固  4月信贷回落明显。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4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同时,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相较2023年3月,人民币贷款大幅回落,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而在2022年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  分部门看,4月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8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6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8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34亿元。  而在2023年3月,住户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6348亿元,回到2021年同期水平;居民短期贷款更是增加6094亿元,同比多增2246亿元,达到历史高位水平。  全力推进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1月信贷实现“开门红”,此后2月、3月的信贷投放也处于较高水平,一季度整体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幅显著。对于4月信贷投放出现回落的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解释,4月人民币贷款较3月呈现季节性回落,信贷节奏趋于平稳。  “分部门看,金融机构持续增加对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居民贷款再次下降,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出现回落,表明居民消费信心和购房意愿仍需进一步稳固。”温彬指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直言,4月新增信贷、社融数据不及市场预期,处于偏弱水平。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动:一是季节因素。4月信贷、社融往往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回落;二是居民楼市销售偏弱。4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反映当月楼市销售偏弱;三是银行金融机构调整信贷节奏。今年政策靠前发力,4月银行金融机构对信贷投放节奏进行一定调整。  周茂华提到,从结构看,4月居民新增短期贷款同比多增,住户存款同比少增,意味着居民减少储蓄、增加消费贷款,反映国内居民消费信心和需求在较去年4月有了明显改善。同时,企业信贷需求仍保持旺盛,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继续保持同比多增态势,反映国内企业对经济复苏前景保持乐观。  针对居民部门信贷减少这一情况,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居民部门信贷数据与4月消费修复、乘用车零售增长、房屋销售恢复有所背离,可能受金融体系主动放缓居民信贷投放节奏、按揭贷款放宽与销售之间存在时间差的影响,部分增量消费贷、房贷、车贷等可能会延后到5月放款。理财市场回暖分流居民储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人民币贷款增量有所减少外,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超过4000亿元。  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具体来看,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图片来源:央行  4月居民人民币贷款、存款双双回落,也对货币供应产生了影响。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9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当月净投放现金313亿元。  整体来看,尽管M2增速较上月末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增长。温彬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主要是在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回暖背景下,居民储蓄有所分流。同时4月财政存款大幅增加,财政资金回笼也制约了M2增长。下阶段,受去年基数逐月抬升的影响,预计M2增速还将回落。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受2022年4月央行集中上缴利润带来的M2高基数影响,M2与M1剪刀差收窄,但也反映了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活跃度明显提升,资金活化程度不断提高。  周茂华称,M2同比继续略高于名义GDP增速,目前货币环境继续适度宽松,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社融增速保持平稳  另一方面,随着4月信贷投放量减少,4月社融增量也出现回落。经统计,2023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431亿元,同比多增72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19亿元,同比少减44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83亿元,同比多增85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19亿元,同比多增73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347亿元,同比少减121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843亿元,同比少80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548亿元,同比多63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93亿元,同比少173亿元。图片来源:央行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对比发现,2022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102亿元。尽管2023年4月社融增量较上月5.38万亿元有所回落,但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大方向下,4月信贷社融规模同比增长10%,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平稳。  周茂华表示,从总量来看,我国经济依旧保持良好扩张态势。4月新增信贷和社融数据季节性回落,但同比继续多增,反映国内宏观支持政策力度不减,预示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扩张态势。  在王运金看来,4月信贷与社融增量变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相对明显的季节性变动,季度初月的银行信贷考核力度不强。二是一季度超额投放满足了实体经济短期资金需求,4月继续增加负债的动力不强,信贷需求放缓。三是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主动放缓信贷投放节奏,央行一季度例会表示要保持信贷总量增长、节奏平稳,一季度超额的信贷投放可能部分占用了二季度部分信贷额度,4月部分贷款与银行承兑可能延后至5月放宽。四是内需恢复情况尚不稳固,政策需持续扩需求。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  5月11日早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5%。这一数据表现也整体低于市场预期。  “4月CPI和PPI数据反映当前经济内生动力仍有待加强。”温彬分析道。温彬表示,就宏观政策而言,应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尤其是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前提下,继续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谈及下一阶段信贷总量以及货币政策走势,庞溟指出,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热度持续回暖,“五一”假期带动线下消费和服务消费强劲修复,房地产销售端的点状回暖复苏态势将进一步畅通“销售-拿地-新开工”链条,可以说社会有效需求回暖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市场主体信心预期企稳之间的正反馈也进一步加强。预计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社会有效需求持续、积极的修复将会继续带动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的信贷需求保持在合理水平。  同时,庞溟认为,由于2022年年中的调增8000亿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和7400亿基建资本金政策有可能不再延续,预计后续社融增速可能小幅回落。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定向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精准有力,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王运金指出,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稳健货币政策将继续推进宽信用,短期性的节奏调整不影响扩需求的整体政策导向,信贷与社融较快增长仍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5月11日央行发布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

4月金融统计数据如期而至。5月11日,央行发布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同期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在新增社融方面,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整体来看,4月信贷投放季节性回落,信贷节奏趋于平稳,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活跃度明显提升。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居民消费、购房意愿还需稳固4月信贷回落明显。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4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同时,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相较2023年3月,人民币贷款大幅回落,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而在2022年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分部门看,4月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8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6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8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34亿元。而在2023年3月,住户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6348亿元,回到2021年同期水平;居民短期贷款更是增加6094亿元,同比多增2246亿元,达到历史高位水平。全力推进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1月信贷实现“开门红”,此后2月、3月的信贷投放也处于较高水平,一季度整体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幅显著。对于4月信贷投放出现回落的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解释,4月人民币贷款较3月呈现季节性回落,信贷节奏趋于平稳。“分部门看,金融机构持续增加对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居民贷款再次下降,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出现回落,表明居民消费信心和购房意愿仍需进一步稳固。”温彬指出。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直言,4月新增信贷、社融数据不及市场预期,处于偏弱水平。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动:一是季节因素。4月信贷、社融往往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回落;二是居民楼市销售偏弱。4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反映当月楼市销售偏弱;三是银行金融机构调整信贷节奏。今年政策靠前发力,4月银行金融机构对信贷投放节奏进行一定调整。周茂华提到,从结构看,4月居民新增短期贷款同比多增,住户存款同比少增,意味着居民减少储蓄、增加消费贷款,反映国内居民消费信心和需求在较去年4月有了明显改善。同时,企业信贷需求仍保持旺盛,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继续保持同比多增态势,反映国内企业对经济复苏前景保持乐观。针对居民部门信贷减少这一情况,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居民部门信贷数据与4月消费修复、乘用车零售增长、房屋销售恢复有所背离,可能受金融体系主动放缓居民信贷投放节奏、按揭贷款放宽与销售之间存在时间差的影响,部分增量消费贷、房贷、车贷等可能会延后到5月放款。理财市场回暖分流居民储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人民币贷款增量有所减少外,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超过4000亿元。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具体来看,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4月居民人民币贷款、存款双双回落,也对货币供应产生了影响。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9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当月净投放现金313亿元。整体来看,尽管M2增速较上月末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增长。温彬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主要是在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回暖背景下,居民储蓄有所分流。同时4月财政存款大幅增加,财政资金回笼也制约了M2增长。下阶段,受去年基数逐月抬升的影响,预计M2增速还将回落。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受2022年4月央行集中上缴利润带来的M2高基数影响,M2与M1剪刀差收窄,但也反映了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活跃度明显提升,资金活化程度不断提高。周茂华称,M2同比继续略高于名义GDP增速,目前货币环境继续适度宽松,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社融增速保持平稳另一方面,随着4月信贷投放量减少,4月社融增量也出现回落。经统计,2023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431亿元,同比多增72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19亿元,同比少减44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83亿元,同比多增85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19亿元,同比多增73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347亿元,同比少减121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843亿元,同比少80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548亿元,同比多63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93亿元,同比少173亿元。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对比发现,2022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102亿元。尽管2023年4月社融增量较上月5.38万亿元有所回落,但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大方向下,4月信贷社融规模同比增长10%,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平稳。周茂华表示,从总量来看,我国经济依旧保持良好扩张态势。4月新增信贷和社融数据季节性回落,但同比继续多增,反映国内宏观支持政策力度不减,预示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扩张态势。在王运金看来,4月信贷与社融增量变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相对明显的季节性变动,季度初月的银行信贷考核力度不强。二是一季度超额投放满足了实体经济短期资金需求,4月继续增加负债的动力不强,信贷需求放缓。三是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主动放缓信贷投放节奏,央行一季度例会表示要保持信贷总量增长、节奏平稳,一季度超额的信贷投放可能部分占用了二季度部分信贷额度,4月部分贷款与银行承兑可能延后至5月放宽。四是内需恢复情况尚不稳固,政策需持续扩需求。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5月11日早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5%。这一数据表现也整体低于市场预期。“4月CPI和PPI数据反映当前经济内生动力仍有待加强。”温彬分析道。温彬表示,就宏观政策而言,应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尤其是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前提下,继续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谈及下一阶段信贷总量以及货币政策走势,庞溟指出,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热度持续回暖,“五一”假期带动线下消费和服务消费强劲修复,房地产销售端的点状回暖复苏态势将进一步畅通“销售-拿地-新开工”链条,可以说社会有效需求回暖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市场主体信心预期企稳之间的正反馈也进一步加强。预计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社会有效需求持续、积极的修复将会继续带动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的信贷需求保持在合理水平。同时,庞溟认为,由于2022年年中的调增8000亿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和7400亿基建资本金政策有可能不再延续,预计后续社融增速可能小幅回落。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定向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精准有力,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王运金指出,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稳健货币政策将继续推进宽信用,短期性的节奏调整不影响扩需求的整体政策导向,信贷与社融较快增长仍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