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入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怎么确定?
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折旧年限可按不短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计提折旧;该旧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可不再提取折旧。企业应提供取得该旧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证据,如初始购置发票、出厂日期等能够证明已使用年限的证据。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怎么算?
平均年限法一: 月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原值*月折旧率 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净残值) 月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 在实际使用中,固定资产初始化时,应选择平均年限法一,对于启用账套后输出入的、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应选择平均年限法二。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新规定有哪些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所用的年限。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分别是:(1)房屋、建筑物: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4年;(5)电子设备:3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x0dx0a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x0dx0a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x0dx0a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x0dx0a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x0dx0a (五)电子设备,为3年。x0dx0a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包括:x0dx0a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x0dx0a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x0dx0a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x0dx0a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x0dx0a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x0dx0a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x0dx0a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x0dx0a (五)电子设备,为3年。x0dx0a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包括:x0dx0a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x0dx0a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x0dx0a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多少年?
法律分析: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2)该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固定资产残值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70号)第二条之规定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为5%。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残值率一般握扰为1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都是多少年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根据不同类别有不同规定,具体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扩展资料: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房屋建筑物;(2)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特殊情况一、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二、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三、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多少年?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x0dx0a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x0dx0a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x0dx0a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x0dx0a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x0dx0a (五)电子设备,为3年。x0dx0a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包括:x0dx0a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x0dx0a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x0dx0a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x0dx0a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x0dx0a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x0dx0a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x0dx0a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x0dx0a (五)电子设备,为3年。x0dx0a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包括:x0dx0a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x0dx0a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x0dx0a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公司购进的固定资产,应按其使用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折旧。计提折旧年限如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是固定资产折旧。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怎么规定的?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x0dx0a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x0dx0a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x0dx0a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x0dx0a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x0dx0a (五)电子设备,为3年。x0dx0a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包括:x0dx0a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x0dx0a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x0dx0a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多少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单位根据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自行估计的,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比如:房屋、建筑物按20年计提折旧;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按10年计提折旧;电子设备按3年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x0dx0a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x0dx0a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x0dx0a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x0dx0a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x0dx0a (五)电子设备,为3年。x0dx0a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包括:x0dx0a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x0dx0a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x0dx0a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多少?
法律分析: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2)该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固定资产残值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70号)第二条之规定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为5%。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残值率一般握扰为1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多少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1、轮船、机器、飞机、火车、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10年。2、电子设备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3年。3、建筑物、房屋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20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4年。5、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工具、器具、家具等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5年。虽然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长短,只是涉及缴纳税款的时序问题,但是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的要求、通货膨胀或者紧缩等经济情况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若不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一个基本要求,仍然会影响到国家的税收利益。所以,国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的共有特性,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一个最基本的强制规定,以避免国家税收利益受到大的冲击。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并未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直接的规定,而是笼统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参照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执行。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规定
法律主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法律主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x0dx0a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x0dx0a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x0dx0a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x0dx0a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x0dx0a (五)电子设备,为3年。x0dx0a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包括:x0dx0a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x0dx0a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x0dx0a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怎么定?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有相关规定,贴给你: 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你将相关固定资产按上述分类确定折旧年限即可。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怎样确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企业应当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但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具体年限并没有明文规定。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没有按照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和净残值率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又未做纳税调整,有的公司存在跨纳税年度补提折旧(根据相关税法的规定,以前年度应计而未计的成本费用不得补计)。因此,建议大家在通常情况下,特别是中小企业,尽可能依据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和残值率计提折旧,以免增加纳税调整的工作量或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20年有哪些?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20年有房屋、建筑物。x0dx0ax0dx0a政策依据:x0dx0a《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x0dx0a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x0dx0a(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最新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在会计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残值率可以由本企业自己来做决定,但税法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上有规定如下(最低折旧年限):房屋、建筑物为20年;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俱等为5年,而且税法规定净残值率不得低于10%。所以为了,年底汇算清缴时不调整这些内容,还是按税法规定的好。详细如下: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一、通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1.机械设备10━14年2.动力设备11━18年3.传导设备15━28年4.动输设备8━14年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电子计算机4━10年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6.工业窑炉7━13年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年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设备工具18━22年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年二、专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年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年输电线路30━35年配电线路14━16年变电配电设备18━22年核能发电设备20━25年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年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年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年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年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年16.纺织、轻工专用设备8━14年17.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7━15年18.造船工业专用设备15━22年19.核工业专用设备20━25年20.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自来水15━25年燃气16━25年三、房屋、建筑物部分折旧年限21.房屋生产用房30━40年受腐蚀生产用房20━25年受强腐蚀生产用房10━15年非生产用房35━45年简易房8━10年22.建筑物水电站大坝45━55年其他建筑物15━25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折旧固定资产的年限为: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2021新准则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2)该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固定资产残值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70号)第二条之规定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为5%。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残值率一般为1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63号)第三十二条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看出新税法不再对固定资产残值率的比率做出硬性规定,将固定资产残值率的比率确定权交给企业,但是强调一个合理性,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部分 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 10━14年 2.动力设备 11━18年 3.传导设备 15━28年 4.动输设备 8━14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 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 8━12年 电子计算机 4━10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 7━12年 6. 工业窑炉 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 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 设备工具 18━22年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 5━8年 二、专用设备部分 折旧年限 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 9━15年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 发电及供热设备 12━20年 输电线路 30━35年 配电线路 14━16年 变电配电设备 18━22年 核能发电设备 20━25年 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 8━12年 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 8━14年 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 7━14年 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 5━10年 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 6━12年 16.纺织、轻工专用设备 8━14年 17.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 7━15年 18.造船工业专用设备 15━22年 19.核工业专用设备 20━25年 20.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 自来水 15━25年 燃气 16━25年 三、房屋、建筑物部分 折旧年限 21.房屋 生产用房 30━40年 受腐蚀生产用房 20━25年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 10━15年 非生产用房 35━45年 简易房 8━10年 22.建筑物 水电站大坝 45━55年 其他建筑物 15━25年 商业流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分类 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 10━14年 2.动力设备 11━18年 3.传导设备 15━28年 4.动输设备 8━14年 5.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 8━12年 电子计算机 4━10年 空调器、空气压缩机、电气设备 10━15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 7━12年 传真机、电传机、移动无线电话 5━10年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 5━8年 音响、录(摄)像机 10━15年 二、专用设备分类 折旧年限 1.营业柜台、货架 3━6年 2.加工设备 10━15年 3.油池、油罐 4━14年 4.制冷设备 10━15年 5.粮油原料整理筛选设备 6━10年 6.小火车 6━12年 7.烘干设备 6━10年 8.酱油、醋、酱、腌菜腐蚀性严重的 设备和废旧物资加工设备 4━8年 9.库(厂)内铁路专用线 10━14年 10.地磅 7━12年 11.吊动机械设备 8━14年 12.消防安全设备 4━8年 13.其他经营用设备及器具 15━20年 三、房屋、建筑物分类 折旧年限 1.经营用房、仓库 钢结构 35━45年 钢筋混凝土结构 30━35年 钢筋混凝土砖结构 25━30年 砖木结构 20━30年 危险物品专用仓库 20━25年 2.简易房 8━10年 围墙 4━8年 烘干塔 12━17年 地坪、晒场、晒台、货场 5━10年 3.其他建筑物 10━20年
怎么算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折旧率
折旧年限、残值率一般是固定的,各类固定资产都有个标准,具体可查询最新的规定。目前税务规定内资企业折旧残值率为5%。假设公司今年6月购买一台电脑6000元,当月增加不提折旧,从7月开始提折旧。该固定资产电脑的残值率为5%,就是不管这台电脑用了多久,直到报废,剩下的价值也应该还有原价的5%,即:6000*5%=300元,这个300元就是固定资产的残值。那么6000元-300元=5700元就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消耗的。如果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即估计可用5年,那么每年消耗多少呢?5700元除以5等于1140元。那么每月消耗呢?1140元除以12等于95元,即月折旧额为95元。月折旧率=95/6000=1.58%。扩展资料:定资产计提折旧注意问题1.注意计提折旧的范围,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a.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b.按照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c.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2.未使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也要计提折旧。3.注意再计提固定资产这就是应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注意折旧期间跨年度时年折旧额的确定。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房屋建筑物;(2)在用的机器设备、食品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 使用年限 分类 怎么折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折旧方法:一、直线折旧法(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二、加速折旧法(1)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2)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降低到其预计净残值以下,即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扩展资料: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二、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1)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2)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3)企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一般折旧几年
您好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新规定:(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可以是一年吗
法律主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吃的食物有最佳食用期,我们所使用的物品有保质期,我们去办理业务有办理的期限,就连受到侵害时也需要在诉讼时效之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多少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4年;(五)电子设备3年。二、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房屋建筑物;2、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二)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三、固定资产折旧的特殊情况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3、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折旧的折旧年限是多久?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2)该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多少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房屋、建筑物20年;飞机、火车和其他生产设备等10年;电子设备为3年等。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更多关于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多少,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d91006161574740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是什么意思?是指报废年限?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是指该固定资产可使用的年限,真是到期后,也不一定报废,若资产质量还可以的话,还是可以使用的,只不过在财务处理上不用再提折旧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扩展资料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是属于国家法律一级的规范,其规定只要该法律部废止,就一直按照这个执行,现在还没有废止,所以2011年继续按这个执行。扩展资料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最新规定2023
2022年最新规定汽车折旧年限为4年。除了税务主管部门、国务院财政的规定之外,对于房屋、建筑物的折旧最低年限是20年。如果是火车、机器、飞机、轮船以及其他的生产设备,则一般折旧最低年限是10年。2022年车辆折旧费,需要物价机构评估。建议委托律师处理。车辆折旧费是车辆投资回收的财务表现形式,它是每年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更新车辆,以维持运输再生产。车辆折旧费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对运输车辆的投入,能有效反映车辆折旧的经济价格的是车辆的资金回收费用。车辆折旧费的调整方法是以车辆的资金回收费用(在社会折现率条件下)替代车辆的财务折旧费汽车折旧计算方法1、平均年限法:公式:每年折旧额=原值/预计使用年限。2、工作量法:公式: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折旧额=原值(已经行驶的里程/预计使用里程)。3、双倍余额递减法:公式:按折旧百分比的20%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
要看贵单位为公司制或是个体户而定、也要看是为内资或外资(含三资+中外合资股份公司):年限规定如下:公司制纳税人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房屋建筑物:20年飞机火车轮船等大型生产设备:10年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5年飞机火车等以外的运输工具:4年电子设备:3年个体户:以上的一,二项相同,其余均为5年残值率:内资企业残值率一律暂定为5%;外商投资企业为10%办公桌椅保险柜的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为5%或10%防伪税控和电脑的折旧年限为3年,残值为5%或10%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如何确定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所用的年限。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单位根据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估计,比如生产用的机器设备按10年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分别是:(1)房屋、建筑物: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4年;(5)电子设备:3年。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指的是按固定资产经受物理磨损和自然磨损所能延续使用的时间确定的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所用的年限。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固定资产按月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资料拓展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应提的折旧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房屋建筑物;2、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那么,折旧的范围有哪些?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二、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三、特殊情况。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3、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以上就是律师为大家解答的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相关法律知识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根据资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不动产的折旧年限为20年。您了解了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法律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 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是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所用的年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按照物理耐用年限,即按固定资产经受物理磨损和自然磨损所能延续使用的时间确定的。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扩展资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2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124、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12一般企业使用较多的是直线法。企业计提折旧可以个别计提,也可分类计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多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新规定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新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新规定: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出售固定资产如何交税根据税法的规定,销售固定资产本身可能涉及的税收主要是增值税或者营业税.连带的还有所得税、城建税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适用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政策的,应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0号)第二条规定,自2016年2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适用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政策的,可以放弃减税,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并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不同的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物,应征消费税的机动车、摩托车、游艇,其他固定资产,征收税款的规定各有不同.法律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二对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现行政策规定适用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的,可以放弃享受优惠政策,适用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并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新规定是什么?根据我们文章中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到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的时候,需要根据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折旧核算的方法等,确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按照我们上面文章中的介绍,大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怎样的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分别为: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多少年?
公司购进的固定资产,应按其使用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折旧。计提折旧年限如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是固定资产折旧。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怎么规定的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在定期大修理期间,照提折旧。免费领取中级会计职称学习资料、知识地图:https://wangxiao.xisaiwang.com/zjkj/xxzl/n222.html?fcode=h1000026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什么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指的是按固定资产经受物理磨损和自然磨损所能延续使用的时间确定的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所用的年限。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固定资产按月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资料拓展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应提的折旧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房屋建筑物;2、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折旧固定资产的年限为: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多少年
固定资产折旧具体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2023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是:建筑物20年,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是固定资产折旧。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所用的年限。在实际运用中,根据不同的分类,资产具有不同的折旧年限。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分录怎么做?
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因为计提了坏账,形成了暂时性差异,所以需要计入递延所得税,其分录为: 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同时坏账准备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拓展资料: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递延所得税资产 (Deferred Tax Asset),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 ,就是递延到以后缴纳的税款,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资本公积,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递延所得税资产 就表示纳税调增 递延所得税负债,纳税调减 是这样的吗
不完全是。纳税调增调减针对的是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并不完全对应所得税费用。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但是并不需要纳税调整。如果只是针对递延所得税对应所得税费用的情况下,这句话是成立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转回期间将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其发生当期,构成企业应支付税金的义务,应作为负债确认。扩展资料对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产生的有关暂时性差异是否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当考虑该项投资的持有意图:1、在准备长期持有的情况下,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投资企业一般不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2、在持有意图由长期持有转变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有关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公式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算公式: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企业所得税税率。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会计科目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根据税法规定可用未来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其他综合收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第二十一条 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取得发票。发票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十七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经核准延期办理前款规定的申报、报送事项的,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形成
法律主观:“企业合并中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需要确认 递延所得税 ,取决于企业合并是否符合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条件、企业合并的类型、企业合并的方式甚至企业管理层的意图。” 财税〔2009〕59号文件的亮点之一是将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从一般性税收原则出发,企业所有资产的交易都应当 纳税 ,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则可以通过税款递延来减轻企业重组时的所得税负担。 企业合并是企业重组的类型之一,但59号文所界定的合并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合并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59号文所界定的合并相当于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而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控股合并相当于59号文所界定的 股权 收购,即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合并对应着59号文所界定的合并和股权收购。 企业合并准则按照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是否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规定分别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本文拟结合企业合并准则、所得税准则和59号文的相关规定,探讨这两类企业合并在分别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和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时对递延所得税确认的影响。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关于控股合并(股权收购),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 股权投资 ,其初始投资成本为合并方在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为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即被合并方 股东 对被合并方的原始投资额,而不是合并方在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由于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通常并不等于其股东的原始投资额,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就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为购买价款或者取得股权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 关税 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合并方对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应当根据合并方管理层持有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意图来确定。 如果合并方管理层意图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则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不会转回,对未来期间不会产生所得税影响,合并方无需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如果合并方管理层意图在未来转让或者处置该项投资,则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转让或者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产生所得税影响,合并方应当按照未来转让或者处置该项投资时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关于吸收合并,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应当按照相关资产、负债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合并方接受被合并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方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即使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存在暂时性差异,其所得税影响也应在被合并方的账簿和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都不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因而也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合并方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方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合并方取得的资产、负债通常存在暂时性差异,因而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关于控股合并(股权收购),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在购买日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的公允价值以及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或有对价之和。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通常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购买方对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应当根据购买方管理层持有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意图来确定。 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常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因而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 关于吸收合并,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当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常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因而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常不会形成暂时性差异,因而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
什么情况下 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会全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会全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有两种情况:(一)会计认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开始计提折旧,而税法认为还没达到,会计所提折旧就会全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二)固定资产大修,会计认为不应该停折旧,税法认为满足暂停折旧的情况,应该暂停折旧,会计所计提折旧就会全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概念: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而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某些特殊情况除外。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资本公积,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般原则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2.亏损年度发生的亏损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来处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3.企业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商誉等。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商誉等 4.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不是企业合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交易发生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分录: 根据新准则,目前的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外的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乘以所得税税率,确定递延所得税的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相比,确定当期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或应转销的金额,计入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但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具体的步骤: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录
综述: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50000*25%=12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25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0*25%=12500。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12500。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账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账,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一般税务的范畴包括:一、税法的概念。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二、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三、税收的产生。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济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中国的税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时代鲁宣公实行“初税亩”从而确立土地私有制时才出现的。四、税收的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负债、百度百科——税务
递延所得税资产跟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怎么产生的?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下,改变了原企业会计准则(制度)(2005前)对所得税的核算方法(即由企业自行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改为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种核算方法,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之间存在的差异,划分为两大类:暂时性差异(注意,不是时间性差异,其范围要大于时间性差异)、非暂时性差异,与原时间性差异和原永久性差异的分类是不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相关的概念较多,限于篇幅,请具体阅见《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及其应用指南。下面仅举例简单说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过程。假设甲公司2007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0 000 000元,所得税率为33%,未来税率预计不会发生调整。1、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1 800 000元,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为2 000 000元。相关提取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税法准予全额税前扣除。2、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00 000 000元,会计处理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当年折旧额64 000 000元,累计折旧额244 000 000元,无减值准备;税务处理采用平均年限法,当年折旧额50 000 000元,累计税前扣除折旧额150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处理不存在差异。3、企业当年购入准备近期出售的某上市公司股票,购置成本2 000 000元,年末市价2 600 000元。当年未发生派发红利等事项。4、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26 400 000元,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0元。除上述事项之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另,该企业预计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按照当期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10 000 000元加:工资费用纳税调增额:200 000元(2 000 000 – 1 800 000)加:折旧费用纳税调增额:14 000 000元(64 000 000 – 50 000 000)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纳税调减额:600 000元(2 600 000 – 2 000 000)应纳税所得额:23 600 000元应交所得税:7 788 000元(23 600 000 * 33%)借:所得税费用 7 788 000元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 788 000元该分录可理解为: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当年应交所得税,属当期费用,应当记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科目。2、按照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暂时性差异及其递延所得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500 000 000 – 244 000 000 = 256 000 000元固定资产计税基础 = 500 000 000 – 150 000 000 = 350 000 000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350 000 000 – 256 000 000 = 94 000 000元(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表明,企业未来在使用、处置该固定资产时,根据税法的规定,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94 000 000元)递延所得税资产 = 94 000 000 * 33% = 31 020 000元(由于该固定资产在未来使用、处置时需依税法规定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即意味着企业未来可少交所得税31 020 000元,由此形成当期期末企业的一项资产)当期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31 020 000 – 26 400 000 = 4 620 000元(由于企业当期期初已存在递延所得税资产26 400 000元,因此,只需在此基础上补计至31 020 000元即可)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 2 600 000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计税基础 = 2 000 000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2 600 000 – 2 000 000 = 600 000元(该应纳税在使性差异表明,企业未来在出售该金融性交易资产时,根据税法的规定,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0 000元)递延所得税负债 = 600 000 * 33% = 198 000元(由于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未来出售时需依税法规定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即意味着企业未来应多交所得税198 000元,由此形成当期期末企业的一项负债)当期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 198 000 – 0 = 198 000元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 620 000元贷:所得税费用 4 422 000元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98 000元该分录可理解为:上述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属于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应记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科目。至于工资费用的纳税调整问题,由于该差异属于原永久性差异,不影响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因此,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从暂时性差异计算公式来看,由于相关工资已发放,则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均为零,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在本例中,当期所得税费用最终确认了3 366 000元(7 788 000 – 4 422 000),除以当期税率33%得10 200 000元,正好等于会计利润10 000 000元与属于原永久性差异的工资费用纳税调增额200 000元的之和。(需要指出,这样的验算说明只是为了更清楚地反映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于原时间性差异及原永久性差异的核算原理及方法,并不表明任何企业任何情况下均可进行如此的简单验算,这是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计理论所导致的,也是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实质性区别之一)
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处理
根据5%坏帐准备率来算你所提的坏帐是200X5%=1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应提坏帐准备是200X%%=1万元你公司应收帐款帐户期末余额为190万元按税法规定贵公司应收帐款帐户余额应为199万元就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9万元按27%的所得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为9X27%=2.43万元.该笔业务影响的所得税额为2.43万元.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通俗易懂点 谢谢!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通俗易懂点 谢谢! 我有个例题,是我上次回答另一个人的问题时想的,供你参考, 有道题是这样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帐面价值嘛2000万元,计税基础为1300万元,预计负债帐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为0,除上述外企业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帐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该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则该企业的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分别为多少? 我是这么理解的: 财务和税务专员对话,财务说我今年股票涨到2000万哎,要交税吗?税务专管员说,你这么赚钱,你看着办吧。财务说,可是2000万是市场价,我还没卖呢,没钱给你。税务专管员一想,嗯,也是,那你以后交吧。这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了,财务以后卖了,有了收益,是要乖乖交的。 财务和税务专员对话2,财务说你看我今年还有欠人家黑涩会150万呢,是不是可以少交点税,您和黑涩会我都得罪不起,我们关系还比较好,你看能不能把我的免掉点,再交我就只剩 *** 了。税务专管员脸一黑,黑涩会的要交,我的就不用交,社会主义阳光下,黑涩会也有我牛?财务就哭了,那您看我怎么办呢,你要我交明年我就没得吃了。专管员一想,也是,不能杀鸡取卵,做得太过分,就说了,我们这里没有黑涩会,只有黑涩会性质的组织,你给他们钱是见不得光的,所得税清缴的时候统统给我调增到应纳税所得额,至于明年吗,就少交点算了。这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了。 什么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通俗一点,谢谢 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具体分析如下: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相乘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原则上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原则上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税所得是指未来期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相应增加的应税所得,并应提供相关的证据。 2.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属于长期资产。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而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某些特殊情况除外。 就是递延到以后缴纳的税款,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 (Deferred Tax Asset),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通俗的说,就是以后期间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可以从会计利润里抵扣掉一部分金额的权利.比如一笔支出会计上现在已经确认为费用,进入会计利润了.但税法本期不让你确认为费用,以后期间才让你确认为费用.于是你就有了在未来期间抵扣的权利.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最常见的例子是折旧,一个100w的固定资产,会计加速折旧5年折完.一年折20w,但税法规定10年折完,一年只折10w.也就是会计上进入费用的这20w,税法上只承认你10w的费用.另外10w留等以后期间抵扣.这就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假如所得税率为25%,就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10w*25%=2.5w. 通俗的说,就是指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款,也就是以后要交纳的税款。举个例子,今年你提了100万元的减值准备,假设税务上只允许你税前扣除60万元,剩下的40万元可以在以后年度抵扣,那么就是产生4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算其对当年所得税的影响即40*25%=10万元,会计分录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贷:所得税费用 10万元。所得税费用减少10万元,当年净利润增加10万元,结转到未分配利润10万元,那么与之对应的资产方科目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了。 所得税会计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很少有人从理论上揭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就此作初步探讨。 一、关于所得税性质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会计制度一直是把所得税作为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项内容来处理,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有关准则中,均是作为费用处理。1994年以来,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税收制度改革的深人,人们逐步认识到利润分配是企业对税后利润的分配,其性质属于所有者权益;而所得税则是国家依法对企业纯收益课征的税收,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是企业的一项纯支出,从性质上看属于一种费用。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还所得税以本来面目,财政部在制定《所得税会计处理规定》中改变了过去的做法,把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与一般费用相比,所得税费用有其特殊性:①所得税是一种宏观费用支出。它直接构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是企业消耗社会资源等而应发生的支出,而不是企业为取得某种资产或收入而发生的支出。②所得税是一种法定费用。它的发生额取决于国家的所得税法,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和强制性,这与由股东大会决定的按股权比例分配的利润不同。对所得税性质的界定,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合理预测企业收益,而且有利于正确制定所得税会计政策,报告有关所得税的信息。 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选择 费用核算是企业会计的重要内容。企业要设置“所得税”账户,核算应由本期负担的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由于税法和会计制度的目标不同,所以对本期收入与费用的确定和确认的规定也不同,由此使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可能产生差异。本期所得税费用是按会计利润还是按应税利润计算,对这一问题的不同选择产生了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1.应付税款法。这种方法要求所得税费用按税法计算,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税款。因为所得税是因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法定费用,与以后各个期间的收益无关,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理应由本期收益负担。同时,此种方法按应税利润计算所得税费用,使本期所得税费用的发生额与本期应交税款相同,计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而递延税款法按会计利润计算本期所得税费用,则纳税影响额要递延到以后期间,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其处理并不稳健。当然,应付税款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在税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如存在大额超过税法规定的工资费用、业务招待费等等,则会导致其计算出的所得税费用与按会计制度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存在较大差额。 2.纳税影响法。纳税影响法认为,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可分解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对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标准不同而形成的,这种差异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也不会在以后期间转回。所以,在核算中只能在本期确认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对收入、费用归属期间的规定不同而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暂时性差异会转回,其对纳税的影响额也会随之消除。所以,所得税费用可以采用跨期摊提的方法,把税法对本期所得税费用和税后利润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计算所得税费用时,不必调整暂时性差异,只需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调整永久性差异,再乘所得税税率即可。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额的差额就是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记入“递延税款”账户,如果本期所得税费用大于应付税款,“递延税款”账户表示预提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记入“递延税款”账户的是待摊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税款”账户的纳税影响额随着暂时性差异的转回而逐步转销。如果在此期间没有新的暂时性差异发生,“递延税款”账户最后余额为零。由此看来,“递延税款”账户从结构和用途上看属于跨期摊提账户,其目的是为了使所得税费用的核算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采用待摊或预提的方法,把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作时间性调整。 所得税是一种特殊费用,与一般费用的不同在于,递延税款的确认和摊销,与暂时性差异的发生和转回数额、时间及税率有关。暂时性差异发生的时间、金额与转回的时间、金额不一定相等,适用的税率也可能发生变更,所以,在暂时性差异发生和转回的时间内,“递延税款”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发生额不一定呈对称分布。纳税影响法的两种具体方法——递延法和负债法,都主张在暂时性差异形成的期间确认其纳税影响额,当暂时性差异转回时,转销相应的纳税影响额。其主要区别在于对税率变动的反应不同。递延法对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的确认,按照当期税率计算,在暂时性差异转回时,仍按原来发生时的税率循序转销纳税影响额。递延法强调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重视本期损益计量的客观性。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在暂时性差异转回且税率发生变动之后的各期,损益表中计算所得税的实际税率,既不同于暂时性差异形成期间的历史税率,也不同于当期的法定税率。而且,“递延税款”账户余额只有在未来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才表示预付所得税或应付所得税。在未来税率变动时,则不能表示预付所得税或应付所得税,只能以“所得税借项”或“所得税贷项”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这对于资产负债表信息的正确使用是不利的。 负债法对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的确认,按照其转回时的税率计算,则可以克服递延法的缺点。负债法要求在暂时性差异发生期间确认纳税影响额时,如果明确地知晓当期或以后期间的新税率,应按暂时性差异乘新税率计算纳税影响额,记入“递延税款”账户。如果不知道新税率,则按当期法定税率计算纳税影响额,在以后税率变动时,既要按新税率计算当期纳税影响额,还要按新税率调整原来已确认的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在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按当期法定税率计算纳税影响额的转销额。在负债法下,只有在官方公布的税率将在下一期间生效或税率变动且须对以前确认的递延税款进行调整时,损益表中的实际税率与当期法定税率才不一致。这种处理方法赋予“递延税款”账户余额以资产或负债的意义,使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更具有相关性。虽然损益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有失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但负债法毕竟比递延法有所改进。 递延所得税资产? 需要同时做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你做的就对。 因为坏账准备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都是对应的资产类科目,且都以余额数为基准提取的,所以,建议统算,即从年初算到现在,坏账准备的余额是多少,递延所得税资产等于准备金额*所得税税率即可。 最好在所得税科目下面设立: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便于核算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的原因
法律主观:“企业合并中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需要确认 递延所得税 ,取决于企业合并是否符合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条件、企业合并的类型、企业合并的方式甚至企业管理层的意图。” 财税〔2009〕59号文件的亮点之一是将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从一般性税收原则出发,企业所有资产的交易都应当 纳税 ,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则可以通过税款递延来减轻企业重组时的所得税负担。 企业合并是企业重组的类型之一,但59号文所界定的合并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合并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59号文所界定的合并相当于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而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控股合并相当于59号文所界定的 股权 收购,即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合并对应着59号文所界定的合并和股权收购。 企业合并准则按照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是否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规定分别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本文拟结合企业合并准则、所得税准则和59号文的相关规定,探讨这两类企业合并在分别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和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时对递延所得税确认的影响。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关于控股合并(股权收购),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 股权投资 ,其初始投资成本为合并方在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为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即被合并方 股东 对被合并方的原始投资额,而不是合并方在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由于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通常并不等于其股东的原始投资额,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就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为购买价款或者取得股权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 关税 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合并方对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应当根据合并方管理层持有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意图来确定。 如果合并方管理层意图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则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不会转回,对未来期间不会产生所得税影响,合并方无需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如果合并方管理层意图在未来转让或者处置该项投资,则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转让或者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产生所得税影响,合并方应当按照未来转让或者处置该项投资时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关于吸收合并,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应当按照相关资产、负债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合并方接受被合并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方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即使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存在暂时性差异,其所得税影响也应在被合并方的账簿和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都不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因而也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合并方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方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合并方取得的资产、负债通常存在暂时性差异,因而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关于控股合并(股权收购),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在购买日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的公允价值以及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或有对价之和。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通常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购买方对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应当根据购买方管理层持有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意图来确定。 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常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因而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 关于吸收合并,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当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常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因而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常不会形成暂时性差异,因而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
资产会计账目价值大于与计税基础就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
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转回期间将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其发生当期,构成企业应支付税金的义务,应作为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在我国,除享受优惠政策的情况以外,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在不同年度之间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企业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可以以现行适用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无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不要求折现。扩展资料: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一)商誉的初始确认中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因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确认为商誉,但按照税法规定其计税基础为0,两者之间的差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准则中规定对其不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否则会增加商誉的价值。(二)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中,如果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由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予确认。(三)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不予确认: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导致未来期间产生应税金额,会有经济利益的流出,但若企业能够决定这项经济利益是否流出和流出的时间,甚至可以使该项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内不流出企业,则其就不是企业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就不符合负债的定义,不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可以相互抵消吗?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可以的,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企业应当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1.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的法定权利; 2.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与同一税收征管部门对同一纳税主体征收的所得税相关或者对不同的纳税主体相关,但在未来每一具有重要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的期间内,涉及的纳税主体体意图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或是同时取得资产、清偿债务。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递延所得税资产用完的分录应该怎么做?
你04年是200万的利润吧.前期抵扣了350万,04年抵扣=500-350=150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500000*0.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0000*0.25这样就可以了
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贷方表示什么意思?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贷方表示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数额。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递延到以后缴纳的税款,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三、递延税款科目的借贷方分别核算的内容是:1、借方核算(资产类):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减少。2、贷方核算(负债类):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减少。扩展资料: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财务处理:1、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3、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资产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 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而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是资产、负债科目属性。“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用来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什么科目
(1)当期所得税费用即当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对应的所得税费用。(2)递延所得税费用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类科目增加在借方)会减少所得税费用,分录如下: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会增加所得税费用,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类科目,增加在贷方),会增加所得税费用,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会减少递延所得税费用,分录如下: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所得税费用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计算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正号为增加额,负号为减少额,综合考虑即为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注意递延所得税费用如果为负数,是递延所得税收益,应该减去。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
1、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企业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或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通过“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如果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
如何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其他综合收益。扩展资料原则上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原则上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税所得是指未来期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相应增加的应税所得,并应提供相关的证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因为在税法上不认各种的准备,各种的减值,只有到实际发生的时候才认的。在会计上因为有坏账准备,所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比计税基础小,所以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自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额为坏账准备*所得税税率。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因为计提了坏账,形成了暂时性差异,所以需要计入递延所得税,其分录为: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同时坏账准备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做账务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通常情况下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对于会计新手,很多人不清楚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分录是怎么做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吧。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定义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会计科目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根据税法规定可用未来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什么情况下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呢?
会计和税法上对收入、成本、费用等的确认条件有差异的地方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举个例子,企业当年发生的广告业务宣传费在会计上是全额确认为销售费用在税前扣除的,但是在税法上规定只能按当年营业销售收入的15%扣除,超过部分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这样扣除的金额就会与会计上存在一个暂时性的差异,可以导致以后少缴税,所以这部分在当年就要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应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通俗地说,以后需要多缴税的事项现在就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后可以少缴税的事项就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扩展资料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具体分析如下: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相乘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原则上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原则上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税所得是指未来期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相应增加的应税所得,并应提供相关的证据。2、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属于长期资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要怎么做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于购买日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调整商誉,借记本科目,贷记“商誉”科目。(二)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如何通俗地解释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1、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2、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账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账,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3、递延所得税负债主要指: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相关信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是怎么形成的。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是由于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产生差异而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类账户,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负债类账户,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上两者都表示,当期多交了所得税,但是多交的这部分所得税在将来某个时间可以抵扣回来。【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类账户,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负债类账户,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以上两者都表示,当期少交了所得税,但是少交的这部分所得税在将来某个时间需要补交出去。会计处理方面:主要可以和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商誉匹配使用。但绝大部分都与所得税费用有关。【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什么科目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资本公积,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递延税款科目的借贷方分别核算的内容是: 借方核算(资产类):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税率,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减少。 贷方核算(负债类):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税率,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减少。
递延所得税资产有哪几种情况
法律主观:“企业合并中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需要确认 递延所得税 ,取决于企业合并是否符合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条件、企业合并的类型、企业合并的方式甚至企业管理层的意图。” 财税〔2009〕59号文件的亮点之一是将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从一般性税收原则出发,企业所有资产的交易都应当 纳税 ,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则可以通过税款递延来减轻企业重组时的所得税负担。 企业合并是企业重组的类型之一,但59号文所界定的合并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合并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59号文所界定的合并相当于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而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控股合并相当于59号文所界定的 股权 收购,即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合并对应着59号文所界定的合并和股权收购。 企业合并准则按照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是否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规定分别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本文拟结合企业合并准则、所得税准则和59号文的相关规定,探讨这两类企业合并在分别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和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时对递延所得税确认的影响。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关于控股合并(股权收购),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 股权投资 ,其初始投资成本为合并方在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为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即被合并方 股东 对被合并方的原始投资额,而不是合并方在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由于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通常并不等于其股东的原始投资额,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就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为购买价款或者取得股权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 关税 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合并方对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应当根据合并方管理层持有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意图来确定。 如果合并方管理层意图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则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不会转回,对未来期间不会产生所得税影响,合并方无需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如果合并方管理层意图在未来转让或者处置该项投资,则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转让或者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产生所得税影响,合并方应当按照未来转让或者处置该项投资时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关于吸收合并,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应当按照相关资产、负债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合并方接受被合并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方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即使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存在暂时性差异,其所得税影响也应在被合并方的账簿和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都不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因而也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合并方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方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合并方取得的资产、负债通常存在暂时性差异,因而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关于控股合并(股权收购),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在购买日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的公允价值以及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或有对价之和。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通常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购买方对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应当根据购买方管理层持有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意图来确定。 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常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因而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 关于吸收合并,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当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常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因而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常不会形成暂时性差异,因而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
递延所得税资产公式是怎样的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算公式: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企业所得税税率。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贷方表示什么意思?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贷方表示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数额。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递延到以后缴纳的税款,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三、递延税款科目的借贷方分别核算的内容是:1、借方核算(资产类):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减少。2、贷方核算(负债类):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减少。扩展资料: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财务处理:1、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3、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资产
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
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方法:(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二)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扩展: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时,会计分录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