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集团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010-88294297,公司邮箱sgzgs@shougang.com.cn,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7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3条。公司介绍: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是1981-05-13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功焰,注册资本2,875,502.4978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通过爱企查查看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对于采矿专业开滦集团和首钢集团哪个好?

采矿种类不一样,开滦采煤,首钢采金属矿。专业点儿的话,应该是开滦更专业吧,毕竟开滦是采矿为主。首钢主业是钢铁。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的1-4级工伤单位工会发东西还有吗

有。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的1-4级工伤,除享受社险伤残金外,还有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首钢矿业公司位于河北省迁安市、迁西县境内,是首钢重要的原料基地。

复兴门地铁站B口到首钢集团怎么走

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全程约16.3公里1、从复兴门地铁站-B口步行约290米,到达复兴门站2、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10站, 到达古城站3、步行约1.8公里,到达首钢集团

石家庄藁城去北京市石景山首钢集团走什么高速

驾车路线:全程约288.7公里,走京港澳高速起点:藁城市1.藁城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廉州西路行驶110米,左转进入四明南街2) 沿四明南街行驶930米,左转进入迎宾大道3) 沿迎宾大道行驶4.6公里,左转进入机场路4) 沿机场路行驶1.8公里,右转进入世纪大道5) 沿世纪大道行驶1.3公里,朝G4/北京/郑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2.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3.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242.3公里,过小十三里桥,朝六环路/门头沟/大兴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房山梨园桥4.沿房山梨园桥行驶790米,过房山梨园桥约240米后,直行进入六环5.沿六环行驶27.8公里,过候庄子桥,朝阜石路/门头沟城区/石景山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双峪桥6.沿双峪桥行驶440米,过双峪桥约550米后,直行进入阜石路7.石景山区内驾车方案1) 沿阜石路行驶3.7公里,在杨庄东街/杨庄大街/苹果园南路/金顶街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2) 沿匝道行驶570米,直行进入广宁路3) 沿广宁路行驶130米,过金安桥,进入北辛安路4) 沿北辛安路行驶2.1公里,右后方转弯5) 行驶10米,到达终点终点:首钢集团

首钢集团出产什么钢材

首钢集团是一家综合钢铁公司,下设多个钢材基地。主要大类:线材、型材、棒材、中厚板、热轧卷板、冷轧板、镀锌板、硅钢;钢种涉及广泛,常规钢材中首钢仅没有无缝管。

首钢集团哪个单位待遇最好

北钢公司。1、福利待遇方面。首钢集团北钢公司单位的福利待遇非常好,包住,餐补,年底双薪,弹性工作。2、工资方面。首钢集团北钢公司单位的每月工资是7263元,每月准时发放,从不拖欠。

首钢集团的发展战略

是不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新的发展战略首钢“十一五”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集团钢产量、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分别比2005年翻一番。“十二五”期间,产业和产品结构更具优势,竞争能力更加明显,体制机制更具活力,人与企业更加和谐,企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向国际一流的大企业集团迈进。1.钢铁业完成新的空间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升级。首钢京唐钢铁厂建成投产并达产达效,成为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工厂,成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迁钢公司成为同类型国际一流钢厂。首秦公司成为“专精深强”的国内一流的宽厚板生产厂。顺义冷轧成为国际一流的冷轧板材生产厂。2010年,集团钢产量达到2500万吨,板带比达到75%、冷热比40%。“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高高档汽车板、家电板产品比重,创出若干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生产规模、产品结构、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国际钢铁业先进行列。2.非钢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电子机电业重点打造自动化控制和信息技术、冶金成套设备和大型电机、汽车空调器等核心技术和优势产品,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31亿元,比2005年增长1.47倍;“十二五”期间要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建筑业要完善机制,提升资质,创立品牌,扩大工程总承包,发展高端技术、专业化设计和施工;房地产开发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经营。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22亿元,比2005年增长1.7倍(不含划转单位);“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参与首钢工业区改造建设,形成一批有核心技术的业务,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综合实力。服务业要大力发展物业、餐饮、旅游、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生产协力服务,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77亿元,比2005年增长1.8倍;“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参与首钢工业区改造开发,打造商贸、物流、中介服务、会展博览等服务支柱产业。矿产资源业要巩固做强迁安矿区、秘鲁铁矿等原料基地,加快开发外部资源,扩大控制规模,2010年成品矿产量达到1900万吨;自产煤炭620万吨,钼精粉4000顿,合计销售收入达到1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倍以上;“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经营规模、综合实力、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海外事业要成为首钢发展的重要一极,做强做大海外企业、进出口贸易、海外工程、物流等核心业务,提高资本运作和上市公司运营水平,2010年销售收入和海外营业额达到456亿元,比2005年增长71%;资产控制额达到100亿元以上,上市公司市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3.实施首钢石景山工业区改造规划,在转型中实现首钢在北京的更大发展。首钢石景山厂区钢铁业停产后,工业区改造关系北京发展大局,关系首钢在北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北京市政府已审定《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明确由首钢作为工业区改造的主体。按照有利于解决首钢人员安置及遗留的社会负担等问题,符合北京市及石景山区总体发展定位,有利于土地价值最大化和产业最优化的原则,推进8.08平方公里工业区改造工程,建设总部办公区、销售中心、研发中心,发展高新技术研发和总部经济;建设创意产业研发基地,发展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建设高端写字楼、酒店、综合商场、中高档住宅、滨水游乐设施等,发展商贸、金融、物流、旅游、中介服务等服务业。同时加快现有非钢产业的发展,实现首钢在北京的更大发展。4.体制机制充满活力。以首钢北京总部经济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产权结构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健全、风险防范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更加有效、对外开放合作更加广泛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架构,既能充分发挥总部经济的综合优势,合理配置和利用企业内外资源,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子公司的潜能和积极性,实现整体最优发展。5.企业发展更加和谐。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富余人员得到妥善分流安置;集团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2010年比2005年翻一番;建设具有首钢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职工素质全面提高。到2010年,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50%以上,其中博士、硕士分别达到100人、1000人;高级、中级、初级工比例达到40:50:10,达到发达国家企业水平。“十二五”期间,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人才队伍,为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首钢集团矿业五个铁矿公司哪个公司地采?

首钢集团矿业五个铁矿公司是杏山铁矿。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以下简称首钢矿业公司)是首钢重要的原料基地,始建于1959年,是以采矿、选矿为主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运输物流等新产业、矿山装备制造和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公益事业的特大型现代化矿山企业。荣获中国矿业十佳企业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中国矿山行业绿色发展示范单位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属国有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以下简称首钢矿业公司)是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分公司。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的硕士工程师属于什么用工形式

合同工形式。根据查询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官网信息显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有正式编制、合同工、劳务派遣三种用工形式,技术研究院的硕士工程师属于合同工的用工形式。

北京首钢集团和山东众盈新材料哪个好

北京首钢集团和山东众盈新材料都是知名的企业,但是它们的业务领域不同,所以难以简单地比较哪个更好。北京首钢集团主要从事冶金、机械、建材等领域,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山东众盈新材料则专注于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如果考虑产业发展前景,两个企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北京首钢集团在钢铁行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而山东众盈新材料则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因此,选择哪个企业要根据个人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来决定。

首钢集团的发展历程

首钢始建于1919年,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首钢90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首钢企业文化的演变成长史,它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919-1948年:历经沧桑,饱受磨难;1948-1978年:艰苦创业,成长壮大;1979-2002年:改革腾飞,探索发展;2003-现在:立志“三创”,再铸辉煌。一、1919—1948年:历经沧桑,饱受磨难解放前30年,首钢历经了北洋军阀的战乱、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在此期间,工程建设缓慢,生产几度陷于停顿,30年累计生产生铁只有28.6万吨,尚不及首钢炼铁厂半个月的产量。30年的沧桑历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黑色冶金工业的悲惨状况,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是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史,也是一部首钢文化饱经苦难的沧桑史。1919年9月,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派人在北京石景山东麓筹建名为“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即首钢的前身),兴建了一座日生产能力250吨的炼铁高炉。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霸占了石景山炼厂,将其改名为“石景山炼铁所”。1945年8月日本投降,由国民党接管后,于1946年改名为石景山钢铁厂(简称石钢),至1948年,经过3年多的时间,只部分恢复了生产,产量少得可怜。在这一时期,厂内野草丛生,满目荒凉,工人们过着非人的生活。但是广大工人并不甘心被奴役,他们不仅利用怠工来进行反抗,而且还多次进行索粮请愿和罢工斗争。二、1948—1978年:艰苦创业,成长壮大1948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石景山钢铁厂,石钢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国营的钢铁企业。解放后的石钢获得了新生,石钢工人发扬主人翁精神,谱写出一部艰苦创业的文化史。解放初期,首钢高炉不冒烟、场地长满草,老一辈首钢人靠大锤、扁担和箩筐,仅用半年时间使高炉重新流出铁水。以“顶破天花板,才能见青天”、“回马坡前不怕鬼,强敌面前不服输”的创业精神,迅速掀起恢复生产的劳动热潮。1958年9月,工人们在庄稼地里苦战14天,建成了3吨侧吹小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1年5月建成了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年产30万吨小型材轧钢生产线,标志着石钢轧钢开始起步;1964年12月24日,中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在石钢诞生,揭开了中国转炉炼钢新的一页;1965年,石钢高炉喷吹煤粉、入炉焦比、高炉利用系数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石钢炼钢技术居于当时全国领先水平。1967年9月13日,经冶金工业部批准,石钢改名为“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三、1979—2002年:改革腾飞,探索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首钢迎来了改革腾飞的新时期。1979年,首钢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试点单位,率先实行了承包制。在管理上坚持从严治厂,严格执行“三个百分之百”,即必须百分之百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违反了规章制度必须百分之百地登记上报;不管什么原因,无论是否造成损失,都要百分之百地扣除违规违制者当月全部奖金。树立了“包保指标讲先进、三者利益讲全局、遵章守则讲严格、相互配合讲风格、各项制度讲效益”的“五种精神”,发扬“实事求是、严格认真、密切协作、恪尽职守、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六种作风”。在五种精神和六种作风的指导下,首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一时期,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三敢”精神,不断争一流、创最佳,有力地推动了首钢自我改造、加速发展的步伐。1979年12月15日,首钢二号高炉移地大修改造工程竣工投产,成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高炉。上世纪九十年代,首钢提出“做四有职工、创一流产品”的企业口号。在这期间,首钢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的第三炼钢厂建成投产。同期建成投产的首钢第三线材厂,加上原有的第一、第二线材厂,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线材生产基地。到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从1978年的179万吨扩大到824万吨,超过鞍钢,名列全国第一。在不断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首钢向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四跨”企业发展,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6年,首钢集团正式成立。从1995年到2002年,首钢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社会上关于“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议论,首钢人陷入了“向何处去”的迷茫之中。四、2003—今:立志“三创”,再铸辉煌2003年初,首钢党委提出“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转化为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机遇”的号召,确立了“苦干三年,打好思想文化基础、制度创新基础、经济技术基础、人才建设基础”的指导思想。7月首钢党委颁发了《中共首钢总公司委员会关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方法途径,明确了首钢企业文化体系。苦干三年,打好四个基础,首先要打好思想文化基础,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底蕴,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最深层次的驱动力。首钢人牢牢把握思想文化创新这条主线,紧紧围绕首钢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年年有新主题、新突破,大刀阔斧地破旧立新,全面深入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2003年声势浩大的“八破八立八做到”、2004年全面深入的企业创新工程、2005年丰富多彩的创建学习型企业,使首钢人开阔了视野、激发了活力,提高了认识、升华了境界、改善了心智。2005年,国务院批复了首钢搬迁调整规划。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首钢“十一五”规划制定实施。首钢率先进行的都市大型钢铁企业向沿海转移的搬迁调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没有先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首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要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要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首钢人必须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加强思想文化创新,开展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2006年初,一场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的企业文化全员培训首先拉开了首钢人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帷幕。“更新、更快、更精、更强”是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着力点,“创新、创优、创业”成为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一轮思想解放使广大干部职工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2007年,在史无前例的战略性搬迁调整中,首钢党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创优创业,建设21世纪新首钢”为价值追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文化建设。首钢把弘扬长征精神与首钢搬迁调整的实际相结合,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知难而进、争创一流,只争朝夕、开拓进取,百折不挠、拼搏奉献,博采众长、学习创新,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新长征五种精神”。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达到了“为创新增添智慧,为创优注入动力,为创业点燃激情”,深入推进首钢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打造首钢文化软实力的目的。从承包制阶段提出“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到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创新、创优、创业”,首钢文化一脉相承,又不断丰富发展,“三敢”“三创”已成为首钢血脉相承的优秀文化精髓。在优秀文化的引领下,首钢的新思想新观念犹如桃李逢春、花争枝头:“做精每件事,创新每一天”;“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持续超越,赢在执行”;“打造精品,制胜未来”;“理念引导行为,精细铸就精品”等思想文化的火花异彩纷呈,燃遍首钢各行各业。同时,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内容也是层出不穷:“一业多地”的建设发展中,企业文化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局,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实施战略转型的过程中,板材文化、品牌文化的持续打造,推动了首钢文化的整体提升;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活动中,内容更深入,形式更多样,广大干部职工的热情更加高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中,新时期首钢人的价值追求应运而生;廉洁文化建设生动活泼、深入有效;等等。

首钢集团的发展历程

首钢始建于1919年,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 首钢90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首钢企业文化的演变成长史,它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919-1948年: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1948-1978年:艰苦创业,成长壮大; 1979-2002年:改革腾飞,探索发展; 2003-现在:立志“三创”,再铸辉煌。 一、1919—1948年: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解放前30年,首钢历经了北洋军阀的战乱、日本侵略者的占领、 *** *** 的腐败。 在此期间,工程建设缓慢,生产几度陷于停顿,30年累计生产生铁只有28.6万吨,尚不及首钢炼铁厂半个月的产量。 30年的沧桑历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黑色冶金工业的悲惨状况,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是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史,也是一部首钢文化饱经苦难的沧桑史。 1919年9月,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派人在北京石景山东麓筹建名为“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即首钢的前身),兴建了一座日生产能力250吨的炼铁高炉。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霸占了石景山炼厂,将其改名为“石景山炼铁所”。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由 *** 接管后,于1946年改名为石景山钢铁厂(简称石钢),至1948年,经过3年多的时间,只部分恢复了生产,产量少得可怜。 在这一时期,厂内野草丛生,满目荒凉,工人们过着非人的生活。 但是广大工人并不甘心被奴役,他们不仅利用怠工来进行反抗,而且还多次进行索粮 *** 和 *** 斗争。 二、1948—1978年:艰苦创业,成长壮大 1948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 *** 解放了石景山钢铁厂,石钢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国营的钢铁企业。 解放后的石钢获得了新生,石钢工人发扬主人翁精神,谱写出一部艰苦创业的文化史。 解放初期,首钢高炉不冒烟、场地长满草,老一辈首钢人靠大锤、扁担和箩筐,仅用半年时间使高炉重新流出铁水。 以“顶破天花板,才能见青天”、“回马坡前不怕鬼,强敌面前不服输”的创业精神,迅速掀起恢复生产的劳动热潮。 1958年9月,工人们在庄稼地里苦战14天,建成了3吨侧吹小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1年5月建成了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年产30万吨小型材轧钢生产线,标志着石钢轧钢开始起步;1964年12月24日,中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在石钢诞生,揭开了中国转炉炼钢新的一页;1965年,石钢高炉喷吹煤粉、入炉焦比、高炉利用系数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石钢炼钢技术居于当时全国领先水平。 1967年9月13日,经冶金工业部批准,石钢改名为“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 三、1979—2002年:改革腾飞,探索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首钢迎来了改革腾飞的新时期。 1979年,首钢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试点单位,率先实行了承包制。 在管理上坚持从严治厂,严格执行“三个百分之百”,即必须百分之百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违反了规章制度必须百分之百地登记上报;不管什么原因,无论是否造成损失,都要百分之百地扣除违规违制者当月全部奖金。 树立了“包保指标讲先进、三者利益讲全局、遵章守则讲严格、相互配合讲风格、各项制度讲效益”的“五种精神”,发扬“实事求是、严格认真、密切协作、恪尽职守、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六种作风”。 在五种精神和六种作风的指导下,首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这一时期,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三敢”精神,不断争一流、创最佳,有力地推动了首钢自我改造、加速发展的步伐。 1979年12月15日,首钢二号高炉移地大修改造工程竣工投产,成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高炉。 上世纪九十年代,首钢提出“做四有职工、创一流产品”的企业口号。 在这期间,首钢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的第三炼钢厂建成投产。 同期建成投产的首钢第三线材厂,加上原有的第一、第二线材厂,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线材生产基地。 到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从1978年的179万吨扩大到824万吨,超过鞍钢,名列全国第一。 在不断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首钢向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四跨”企业发展,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1996年,首钢集团正式成立。 从1995年到2002年,首钢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社会上关于“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议论,首钢人陷入了“向何处去”的迷茫之中。 四、2003—今:立志“三创”,再铸辉煌 2003年初,首钢党委提出“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转化为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机遇”的号召,确立了“苦干三年,打好思想文化基础、制度创新基础、经济技术基础、人才建设基础”的指导思想。 7月首钢党委颁发了《 *** 首钢总公司委员会关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方法途径,明确了首钢企业文化体系。 苦干三年,打好四个基础,首先要打好思想文化基础,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底蕴,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最深层次的驱动力。 首钢人牢牢把握思想文化创新这条主线,紧紧围绕首钢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年年有新主题、新突破,大刀阔斧地破旧立新,全面深入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2003年声势浩大的“八破八立八做到”、2004年全面深入的企业创新工程、2005年丰富多彩的创建学习型企业,使首钢人开阔了视野、激发了活力,提高了认识、升华了境界、改善了心智。 2005年,国务院批复了首钢搬迁调整规划。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首钢“十一五”规划制定实施。 首钢率先进行的都市大型钢铁企业向沿海转移的搬迁调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没有先例。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首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要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要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首钢人必须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加强思想文化创新,开展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 2006年初,一场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的企业文化全员培训首先拉开了首钢人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帷幕。 “更新、更快、更精、更强”是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着力点,“创新、创优、创业”成为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新一轮思想解放使广大干部职工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2007年,在史无前例的战略性搬迁调整中,首钢党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创优创业,建设21世纪新首钢”为价值追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首钢把弘扬长征精神与首钢搬迁调整的实际相结合,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知难而进、争创一流,只争朝夕、开拓进取,百折不挠、拼搏奉献,博采众长、学习创新,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新长征五种精神”。 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达到了“为创新增添智慧,为创优注入动力,为创业点燃 *** ”,深入推进首钢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打造首钢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从承包制阶段提出“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到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创新、创优、创业”,首钢文化一脉相承,又不断丰富发展,“三敢”“三创”已成为首钢血脉相承的优秀文化精髓。 在优秀文化的引领下,首钢的新思想新观念犹如桃李逢春、花争枝头:“做精每件事,创新每一天”;“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持续超越,赢在执行”;“打造精品,制胜未来”;“理念引导行为,精细铸就精品”等思想文化的火花异彩纷呈,燃遍首钢各行各业。 同时,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内容也是层出不穷:“一业多地”的建设发展中,企业文化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局,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实施战略转型的过程中,板材文化、品牌文化的持续打造,推动了首钢文化的整体提升;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活动中,内容更深入,形式更多样,广大干部职工的热情更加高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中,新时期首钢人的价值追求应运而生;廉洁文化建设生动活泼、深入有效;等等。

首钢集团 英语怎么说

Capital Steel Group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