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

什么是成本利润率?怎么计算?

1、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利润率常用百分比表示2、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3、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4、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5、 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6、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拓展资料: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净利润率是指经营所得的净利润占销货净额的百分比,或占投入资本额的百分比。这种百分比能综合反映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经营效率。在会计学上,利润可分为毛利润(销货额与已销货物成本之间的差额)、营业利润(毛利润与营业费用之间的差额)和净利润(营业利润与所得税之间的差额)。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销售毛利率是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它代表这企业或者公司的初始获利能力,能说明企业或公司的产品附加值的高低,销售毛利率越高说明产品附加值越高。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1、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反之,剩余价值率低,利润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2、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3、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加快,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提高年利润率。资本的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同方向变化。4、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节省不变资本,可以减少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已知四个工厂均能生产甲乙丙3种产品,其单位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分别为:2/10=1/5、3/8、2/6=1/3 销售收入总额=10*200+8*55+6*550=9300 三种产品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200/9300=0.2151、8*500/9300=0.4301、6*550/9300=0.3548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5*0.2151+3/8*0.4301+1/3*0.3548=0.043+0.1613+0.1183=0.3226=32.26%

会计题:要求分别计算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存货产品的生产成本、期间成本和利润。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盈亏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资金安全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率100、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之和/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100%或=Σ(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101、盈亏点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或销售额)102、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100%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利润=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103、敏感系数=目标值(利润)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如:销量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销量变动百分比销量敏感系数,也就是营业杠杆系数)

设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价为8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预计正常销售

1.边际贡献总额:(80-50)乘销量=30*销量2.保本:销售量60000/30=20003.保本销售额:2000*80=160000拓展资料:保本点:是指企业在这一点上刚好处于不亏不赚的状况 保本点=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边际贡献=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比如,A产品售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4元,年固定成本60 000元,则: 单位边际贡献=10-4=6元 年保本点=60 000/6=10 000件 验算: 销售收入=10*10 000=100 000元 变动成本=4*10 000=40 000元 全部成本=40 000+60 000=100 000元 利润=100 000-100 000=0元 保本销售量是指使企业刚好能够收回成本和缴纳税金时的销售量,这时即无利润,也无亏损,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边际贡献率的公式为: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如果是一种产品,则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如果是多种产品,则边际贡献率=∑(每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保本点计算方法,保本点又被成为盈亏平衡点,它是指企业经营处于不赢不亏状态所须达到的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是投资或经营中一个很重要的数量界限。计算保本点所需达到的产量或者销售量的方法就是保本点计算方法。1)保本点销售量 = 固定成本总额 ÷(产品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又因为: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 单位贡献毛益则,上式又可写成:保本点销售量 = 固定成本总额 ÷ 单位贡献毛益2)盈亏平衡点收入 = 年固定成本总额 ÷(1 - 变动成本率)其中,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 ÷ 销售单价)× 100%则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 × 变动成本率)×100%3)(生产单一产品企业)保本点销售额 = 固定成本 ÷ 贡献毛益率4)(生产多种产品企业)保本点销售额 = 固定成本 ÷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管理经济计算题某企业产品的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固定总成本12万元试求幸亏分界点

管理经济计算题某企业产品的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固定总成本12万元试求幸亏分界点量是3000。计算方法如下:设利润为Y,销量为AY=100*A-60A-120000盈亏平衡点就是当利润为0时候的销量是多少Y=0解得A=3000,所以盈亏分界点销量为3000扩展资料: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因为只有盈亏临界点以上的销售额(即安全边际部分)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所以销售利润又可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利润=安全边际销售额×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还可得到另一个辅助性指标,即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其计算公式为: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正常开工的作业量加权贡献毛益率:是指以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为基础,以该种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即得各种产品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

仓库的成本管控和浪费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仓储成本管理方法 存货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销售和生产耗用而储备的资产。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势必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存货占到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及资产运作效率。在不同的仓储管理水平下,企业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很大,而实施正确的仓储管理方法,通过降低企业平均资产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将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此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分,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他市场营销环节要大得多,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在企业管理的其他环节成本降低潜力不大的情况下,在降低存货成本上下功夫,已经是成本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最终所向。 (一)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有效降低库存量 加快仓储货物的周转速度,其好处是明显的,如资金周转加快、资金效益提高、货物损失降低、仓储设施利用率提高、管理成本下降等。 大型企业的库存品种和规格繁多、数量巨大,在手工处理方式下,信息处理速度低而且容易出错,导致库存管理严重不善,影响企业销售和正常生产的连续性。为了及时了解库存数量的准确信息,作为采购部门制定采购计划,销售部门接受销售订单的依据,各个部门之间必须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 在存货档案中每种存货的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安全库存量等基本信息,采购计划部门可根据存货的现存量和安全库存量,结合采购经济批量,合理制定其采购计划,而当采购计划完成后,已入库该存货现存量的变化同时能被各个相关部门看到,并可建立采购计划和采购入库的对应关系,跟踪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有效降低仓库中的存货存量,减少资金的占用率,降低库存物品的管理费用和维护费用。销售部门在开销售发票或发货单时,可随时查询每种存货的现存量来判断销售业务是否能够完成,这样不但能提高销售订单的完成比率,对保证公司信誉也是非常重要的。 产成品大多都需要多种原材料,而各种原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固定的,因此生产部门领用原材料时,应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领取各种原材料,这样既加快了工作效率,又不会因为领取各种原材料的比例不当,而造成生产的延误或某些原材料的不必要占用,有效地降低库存存货数量。 (二)实现企业总部与异地分、子公司和仓库的信息共享 对于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来说,其总部和各个分、子公司往往不在同一地方,怎样实现总部和异地分、子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是这些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不同企业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1.集团应用。总部将商品调拨给各分销处时,总部开据调拨单,生成其他入库单传递给分销中心;分销中心将总部传递过来的其他入库单接收到本地计算机中,等总部调拨的商品到达后对其他入库单进行审核,并将审核后的其他入库单反传给总部,以便总部了解商品在途情况;分销中心对总部调拨的商品进行销售,对销售后的商品开出库单等单据,并将出库单据传给总部;总部将分销中心传递的出库单等库存单据接收到本地计算机中。 2.远程仓库。如企业和仓库距离较远时,利用系统提供的数据导入、导出功能;总部采购商品后,填制采购入库单并将商品发送给远程仓库办理入库;远程仓库收到总部采购的商品后办理入库业务,并对入库后的采购入库单进行审核,然后将已审核的采购入库单传递给总部,以便总部了解商品的在途情况;企业销售后开据销售出库单,用户或业务员拿着销售出库单,到远程仓库中提货,或远程仓库根据销售出库单发货后对销售出库单进行审核,然后将审核后的销售出库单反传给总部。 利用这两种方案企业可以有效地实现总部仓库与分销处仓库之间、不同分销处仓库之间共享库存信息,在考虑到仓库之间运输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调拨而不必要在各个仓库之间对某种存货保存大量的库存量。 (三)物流和资金流一致性动态控制 在手工管理时,财务账和库存账是独立的两本账,结果往往造成财务人员账簿上存货数量和金额与库存账不能保持一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使得物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远远滞后于生产管理的需要。 利用用友U8购销存系统使物流和资金流保持一致,并进行动态控制,所有入库信息通过采购订单一次录入,后面所有相关的采购入库单、采购发票信息都依据采购订单得到,而不必重复录入。在用友U8购销存系统的处理流程中,各种入库单代表物流信息,实物入库后,对入库单进行审核,系统会自动将入库单传送到存货核算子系统中,经过记账制单系统可以自动将该笔业务所产生的资金流信息,传输到总账子系统,从而与财务系统实现数据的无缝链接和共享。与此同时,管理者可以根据其关心的重点内容来选择需要统计、分析和显示的字段。 这些账表把管理者关注的热点内容披露出来,为物流和资金流的动态控制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四)管理者利用动态库存信息辅助决策 为了便于随时掌握企业的动态,对企业的发展和对不同市场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从而加强管理和决策,用友U8库存管理系统为各级管理者提供了包括存货明细账、出入库汇总表、入库成本分析表等在内的各种存货分析表,为管理者提供了动态、详细的库存信息。 (五)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法、 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 采用计算机存取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根据物品入库时的时间,依靠按时间排序的软件,可以自动排列出出库的顺序,从而实现“先进先出”。这种计算机存取系统还能将先进先出和快进快出结合起来,加快周转,减少劳动消耗。 在仓储中采用技术流程的办法保证“先进先出”。最有效的方法是仓库中的技术流程采用贯通式货架系统,既可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又能使仓库管理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是现代仓库的重要技术措施。 (六)虚拟仓库和虚拟仓储 采用虚拟仓储方式,可以防止实际仓储带来的一切费用和弊端。同时可以有效实现仓储的功能。在网络经济时代,这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买方市场环境结合起来的一个创新,它不仅仅对于解决仓储问题有意义,而且对于优化整个物流系统都有着重大意义。

如何将委托代销成本核算方式调整为按发出商品核算

1.发出商品:在一般销售方式下,企业对于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通过“发出商品”科目进行核算。即企业对于发出的商品,在确定不能确认收入时,应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借记“发出商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2.委托代销商品:是企业委托其他企业代销商品的一种销售方式。企业委托代销发出的商品作为委托代销商品处理,借记“委托代销商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3.企业委托其他企业代销商品时,在发出商品时,如果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比如以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或视同买断方式但对方未销售掉的可以退回的情况),那么企业发出商品时,应该先将成本由“库存商品”转入“委托代销商品”,因此这个“委托代销商品”与“发出商品”科目的性质是类似的,而“发出商品”科目的性质与“库存商品”科目的性质是类似的,因此委托代销商品是委托方的存货。4.委托代销成本核算方式改为按发出商品核算方式,实际上就是换了一下名称而已。

如何将委托代销成本核算方式调整为按发出商品核算

发出商品:在一般销售方式下,企业对于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通过“发出商品”科目进行核算。即企业对于发出的商品,在确定不能确认收入时,应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借记“发出商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委托代销商品:是企业委托其他企业代销商品的一种销售方式。企业委托代销发出的商品作为委托代销商品处理,借记“委托代销商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企业委托其他企业代销商品时,在发出商品时,如果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比如以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或视同买断方式但对方未销售掉的可以退回的情况),那么企业发出商品时,应该先将成本由“库存商品”转入“委托代销商品”,因此这个“委托代销商品”与“发出商品”科目的性质是类似的,而“发出商品”科目的性质与“库存商品”科目的性质是类似的,因此委托代销商品是委托方的存货。委托代销成本核算方式改为按发出商品核算方式,实际上就是换了一下名称而已。

作业成本法分摊制造费用,求过程与答案

直接人工小时 分配标准为 100/20=5元/小时机器小时分配标准为120/10=12元/小时开工次数分配标准为80/20=4元/小时所以作业成本法分摊的制造费用为:直接人工小时:12*5=60元直接机器小时 :3*12=36元开工次数 :3*4=12元感觉你这道题的题目不太完整,如果关于这道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给我直接回复就行,希望你采纳。谢谢!

如何将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分配?

按直接人工成本分配制造费用,先要计算分配率。x0dx0a例如,制造费用10000,人工成本共20000,其中,A产品人工成本5000,B产品人工成本8000,C产品人工成本7000x0dx0aA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5000 / 20000=0.25x0dx0aB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8000 / 20000=0.4x0dx0aC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7000 / 20000=0.35x0dx0a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25=2500x0dx0a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4 =4000x0dx0aC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35 =3500x0dx0a x0dx0a借:生产成本—A产品 2500x0dx0a 生产成本—B产品 4000x0dx0a 生产成本—C产品 3500x0dx0a 贷:制造费用 10000

制造费用中的差旅费、折旧费、职工福利、测试费结转到生产成本中怎么分摊?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或产值等,主要看你能找到什么资料。只要分摊方法不经常变动,一样符合匹配性与可比性要求。例如按材料消耗分摊: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借:生产成本—A产品 生产成本—B产品 。。。 贷: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中的材料包括加工、几种产品的材料成本,结转时怎么做最清楚?设置明细科目,按明细结转。

机器折旧如何分摊到单位成本中?

1.如果是生产用机械设备,折旧计入制造费用,月末与其他制造费用一样,在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之间分摊。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2.一般在月末,制造费用会按一定的标准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做:借:生产成本:甲产品;借:生产成本:乙产品等:贷:制造费用 ;3.某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4.生产机器的折旧费用就是这样分配到单位成本中。

产成品成本只算原材料成本,制造费用人工怎么分摊进产成品成本

企业应采用与该制造费用相关性较强的方法对其进行合理分配,比如: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产品产量法等等。。通常采用的做法是这样的,比如制造费用15616.3用于生产砖头和水泥,砖头和水泥是不同的生产车间,那么水泥车间用了10000,砖头车间用了5616.3其实是能够明确知道的。再往下分,水泥车间生产的水泥包括软水泥和硬水泥两种,因为是一个车间所以无法得出明确的划分,这时候我们才需要对这10000进行分配,因为软水泥和硬水泥类型差不多可以视同“我生产一吨软水泥和一吨硬水泥用的制造费用是差不多的”,所以可以直接按照两种水泥的产量来分。砖头一种产品的话,可以直接把5616.3全部算进去。工资的话,把上面的话复制一遍:比如工资是69081.97用于生产砖头和水泥,砖头和水泥是不同的生产车间,那么水泥车间工人工资39000,砖头车间工人工资30000其实是能够明确知道的。再往下分,水泥车间生产的水泥包括软水泥和硬水泥两种,因为是一个车间所以无法得出明确的划分,这时候我们才需要对这39000进行分配,因为软水泥和硬水泥类型差不多可以视同“我生产一吨软水泥和一吨硬水泥用的工人工资是差不多的”,所以可以直接按照两种水泥的产量来分。或者,因为软水泥和硬水泥类型差不多可以视同“不管我生产什么水泥工人干一个小时活你就得给我10块钱”,软水泥用了多少小时你就把多少钱算成软水泥成本。

计算设备制造产品成本时,如何分摊工资、电费、折旧?

  产品成本项目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首先要将企业发生的费用划分为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两大类。对于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还可以根据管理需要进一步划分为若干项目,这在会计上成为产品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  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3)燃料及动力  它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燃料和动力费用。  (4)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一般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企业可根据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上述成本项目做适当的调整,对于管理上需要单独反映、控制和考核的费用,以及成本中比重比较大的费用,应专设成本项目;同样也可以为了简化核算,不必专设成本项目。例如工艺企业上消耗用的燃料和动力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可将其中的工艺用燃料费用并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将其中的工艺用动力费用并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不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为成本项目,便于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可以考核各项费用定额或计划执行情况,查明费用节约或超支的原因,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促使企业更有效地降低成本。  编辑本段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生产成本的核算是对生产费用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情况的核算。因此,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第一,生产费用的核算;第二,生产成本的计算。  生产费用核算  是根据经过审核的各项原始凭证汇集生产费用,进行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然后,将汇集在有关费用账户中的费用再进行分配,分别分配给各成本核算对象。  生产成本的计算  是将通过生产费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上的费用进行整理,按成本项目归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如本期投产的产品本期全部完工,则所归集的费用总数即为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期末有尚未完工的在产品,则需采用适当方法将按成本项目归集起来的各项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编辑本段产品成本的核算  (一)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  为了按照经济用途归集生产费用,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或设置“生产成本”总分类账,下设“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明细账户), “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生产费用总分类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是为了归集核算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计算基本生产产品成本而设置的。账户借方登记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及制造费用;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完工产品成本;借方余额为基本生产的在产品成本。该账户下按产品品种、步骤、类别为对象设置明细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是为了归集和核算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计算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劳务成本而设立的。该账户借方登记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贷方登记辅助生产完工产品或劳务成本;借方余额反映辅助生产在产品成本及尚未转出的劳务成本。该账户下按辅助生产车间设置明细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是为了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除季节性企业外,该账户月末无余额。该账户下按车间设置明细账户(规模较大的辅助生产车间也可通过在“制造费用”账户下设明细账来核算辅助生产车间的组织和管理费用支出)。 “待摊费用”账户核算已经支付,但应分期推销,计入各月产品成本的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已发生的待摊费用;贷方登记按月摊销,计入各项产品成本的费用;借方余额为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该账户下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户。 “预提费用”账户核算尚未支付,但应计入本期产品而预先提取的费用。该账户贷方登记预提的费用;借方登记支付已预提的费用;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已预提而尚未支付的费用。该账户下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户。  (二)生产费用的明细分类核算  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应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分别按产品品别、产品批别、或产品步骤设置“基本生产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应按照车间、产品或劳务设置“辅助生产明细账”,并按成本、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应按照生产单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按费用明细项目设专栏。 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凡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应根据有关凭证记入“基本生产明细账”成本项目栏;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根据有关凭证记入“辅助生产明细账”有关成本、费用栏;属于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制造费用,根据有关凭证计入“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有关费用栏。 月终时,将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汇集的费用,按其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然后,将“制造费用明细账”所汇集的费用采用适当分配标准分配给各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记入各“基本生产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栏;最后将各“基本生产明细账”所汇总的费用总额(期初的费用加上本期记入的各项费用),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并结转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编辑本段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工业生产的类型与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要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根据企业不同的生产类型并结合管理上的具体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的生产类型,按照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划分,可分为简单生产和复杂生产。简单生产是指工艺技术过程中不可间断或者在工作地点上不能分散进行的生产,如发电、采掘等工业。这类生产周期较短,步骤单一,也称单步骤生产。复杂生产是指工艺技术过程可以间断为若干个步骤,因而可以分别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这种生产可以由一个企业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几个企业协作进行。在一个企业内,这种生产可以由一个车间来完成,也可以由几个车间协作进行。复杂生产又可分为连续式和装配式两种。连续式生产是在原材料投入生产后,必须按一定的顺序经过几个连续加工步骤最后制成产成品,如纺织、五金制品等工业。装配式生产是把各种原材料平行地加工成各种零件,把零件装配为部件,然后把部件装配成产成品,如机床制造、家用电器工业等。由于复杂生产,产品需经过几个步骤才能加工完成,所以也称多步骤生产。 工业企业的生产类型,按照生产组织特点划分,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大量生产是不断重复生产品种相同的产品,特点是生产的产品品种稳定,品种较少但产量多。如纺织、酿酒、造纸等。成批生产是按预先规定的批别、数量进行的生产,特点是产品品种较多,各种产品的生产往往成批的重复进行,如家用电器、服装、制鞋等工业。根据批量的大小,成批生产又可分为大批生产和小批生产。单件生产是根据定货单的要求制造某种特定性能、规格的产品,特点是产品种类较多,但极少重复,如造船、重型机械、专用设备制造等工业。 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生产类型的特点,还要考虑成本管理的要求。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和在产品成本计算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结合,构成了以成本计算对象不同为主要特征的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对象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品种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2)以产品批别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分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单件、小批生产。 (3)以各种产品及其所经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分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除上述三种基本方法外,为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和成本计算的要求,还可采用其他一些成本计算方法。如分类法、定额法或标准成本法等。  (二)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或车间中,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就是该种产品,计算成本时,只需开设一张成本计算单,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都是直接费用,直接计入这种产品的成本。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就要按产品品种开设多张成本计算单,发生的直接费用计入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中,间接费用则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月末计算成本时,如果没有在产品或者在产品数量很少,则不需要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中按成本项目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该产品的总成本,用总成本除以产量,即可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如果月未有在产品,而且数量较多,则应将成本计算单内归集的生产费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间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成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三)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分批法是以产品批别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 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又称为“定单法”。 分批法基本上是根据购货单位的定单来确定产品的批量,一般 是一张定单为一批;如果一张定单中不止一种产品时,也可将这几 种产品分为几批;如果一张定单中虽只有一种产品,但数量较大, 则可按最优批量将其划分为数批;如果几张定单都定有同一种产 品,且数量都不多,也可将其合并为一批;如果定单中只有一件产 品,但较大型和复杂,生产周期长,也可按产品的组成部分将其分 为数批投产。 采用分批法,仍按会计结算期于月终归集生产费用。当某批产 品完工时,归集在成本计算单中的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成本; 某批产品未完工时,归集于成本计算单中的生产费用就是在产品成 本。各批产品的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月末一般不存在完工 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但是,在一批产品跨月份完工 交货时,为了管理上与统计工作口径一致,并计算销售成本,月末 就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以计算产成品成本。  (四)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在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成品制造完成要经过若干生产步骤,除最后一个步骤完工的产成品外,其余生产步骤完工的都是半成品。这些半成品可以用于以后的生产步骤继续加工或装配,也可以对外出售。为了进行各步骤的成本管理,不仅要求计算各种产成品的成本,"而且要求按照生产步骤来计算成本,即要求按各种产品及其所经过的各步骤来设立产品成本计算单,于月末定期进行成本计算。分步骤设置的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所归集的费用,要采用适当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根据企业管理对各步骤所提供成本资料的要求不同和简化成本计算的要求,分步法在结转各步骤成本时,可以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逐步结转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反映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制造费用怎么摊销成本

1、制造费用摊销入产品生产成本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可以按生产不同产品的工人工资比例、耗用的机器工时比例、好用原材料比例、重量比例等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证分摊合理的方法就好2、按你给的数据算下来应该是小规模纳税人3%的税率3、因为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所以买原材料你看不到进项增值税4、产成品和在产品如何合理分摊成本,这个内容就太多了,对不同生产类型,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建议你看看成本会计这门课的具体内容有专门讲这个方法的,几句话解释不清楚

会计内审,怎样将制造费用各项明细分摊到每个项目成本中?

1. 制造费用,对于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劳务的车间,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而不需要分配;对于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的车间,制造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人各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即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2.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

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应该怎样分录

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的分录: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企业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拓展资料:制造费用什么时候结转到生产成本? 月末的制造费用需要结转,计入生产成本,最终计入产成品的成本.制造费用的核算,主要是核算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比如生产工人的工资,生产设备的折旧、维修等费用.不明确的相关费用,可以参照工资的划分方法将其拆分,归入相应的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如果划分不清,也可全部划归管理费用。折旧的划分也是一样,生产设备的折旧和生产部门使用的办公设备的折旧,就归到生产成本中,其他的可根据使用部门归到管理费用及经营费用中.月末时,除了要将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不能准确归属某一产品的可以按一定标准进行分摊) 贷:制造费用 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最后结转到什么科目?每期将制造费用按成本项目(产品名称)分配转入生产成本,期末将生产成本应按完工产品、未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进行计算分配,将已完工的产品部分的生产成本转入库存商品(产成品),并计算产品单位成本.帐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某产品或成本项目). 贷:制造费用.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某产品或成本项目) 生产成本包括产品生产所耗费的原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工资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可以分为三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交通费、劳动保护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物料消耗、生产用工具费、水电费、运输费和保险费等。

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如何区别?

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也是可以的,但到月末还是要转至“生产成本”科目。“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反映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末无余额。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 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企业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该账户应按不同的生产单位设立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生产单位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辅助生产车间如果只生产单一品种或只提供一种劳务而且制造费用数额较小,为了减少转帐手续,对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扩展资料:制造费用分配对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如生产车间和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及其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等进行的分配。各生产车间和分厂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的间接计入成本按单位分别归集后,月终就需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该生产单位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成本间进行分配。确定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分配特性(1)共有性,即各应承担制造费用的对象都具有该分配标准的资料;(2)比例性,即分配标准与制造费用之间存在客观的因果比例关系,分配标准总量的变化对制造费用总额的多少有较密切的依存关系;(3)易得性,即各受益对象所耗用分配标准的资料较为容易地取得;(4)可计量性,即各受益对象所耗用标准的数量可以客观地进行计量;(5)稳定性,即使用的分配标准相对稳定,不宜经常变动,便于各期间的成本比较分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造费用

机器折旧如何分摊到单位成本中?

1.如果是生产用机械设备,折旧计入制造费用,月末与其他制造费用一样,在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之间分摊。x0dx0a借:制造费用 x0dx0a贷:累计折旧;x0dx0a2.一般在月末,制造费用会按一定的标准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做:x0dx0a借:生产成本:甲产品;x0dx0a借:生产成本:乙产品等:x0dx0a贷:制造费用 ;x0dx0a3.某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x0dx0a4.生产机器的折旧费用就是这样分配到单位成本中。

企业生产的自制半成品核算成本问题,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应如何分摊

一、半成品A的期初余额500元,是已经摊了制造费用的成本,即上期未完工,继续留在“生产成本”科目的,本月继续归集成本,何时完工了,何时再转“库存商品”。直接人工费是否也要像制造费用一样按制造费用分配率的比例摊分给这40个产品?可以。如果不能判断这些人工费是为哪个具体产品服务的,都可以通过制造费用分配计入。二、具体核算步骤1、这个月生产一级半成品A2000个,使用了原材料2000元,直接人工费5000借:生产成本-A 7000贷:原材料2000应付职工薪酬5000完工后需要入半成品库(或模拟入库)借:生产成本-半成品A 7000贷:生产成本-A70002、生产二级半成品B时领用半成品A1800个借:生产成本-B 6300(7000/2000*1800)贷:生产成本-半成品A6300还有200个半成品A留在库里未领用,挂账,后面生产时还会有完工的半成品A的陆续入到半成品库的,按“原材料”科目原则核算损耗了300个,不做处理,其成本由合格品1500个承担,等于是领用的1800个单位成本是6300/1800=3.5,由于废品,使半成品B的单位成本增加了,变为6300/1500=4.23、B完工后也要再次入半成品库,假定外部加工费是500元借:生产成本-半成品B 6800(6300+外部加工费500)贷:生产成本-B6300应付账款-加工单位5004、生产成品C时,领用1200个B借:生产成本-C5440 (6800/1500*1200)贷:生产成本-半成品B 5440未领用的半成品B300个的成本,留在“生产成本-半成品B”5、最后得到成品C1000个,次品E100个,已损耗50个借:库存商品-正品C (5440+制造费用分摊)/1200*(1000+50)库存商品-次品E (5440+制造费用分摊)/1200*100贷:生产成本-C损耗的50个成本计入正品成本;月末还有50B个在产,留在“生产成本-C”科目挂账,继续归集后续发生的成本,何时完工何时转“库存商品”。三、制造费用又该按什么比例分配?可以按成品与半成品比例分摊。例如,C阶段,发生制造费用1万成品分摊比率=5440/6300= 0.863492 半成品分摊比率=(6300-5440)/6300= 0.136508 成品分摊制造费用=10000*0.863492=8634.92半成品分摊制造费用=10000*0.136508=1365.08借:生产成本-C8634.92生产成本-半成品B 1365.08贷:制造费用10000.00然后再结转完工的C(上面第5步),这样C分摊的制造费用8634.92元计入了“库存商品”(C和E)。

有谁知道工业企业成本计算材料.人工.制造费用明细分摊怎样算?

对于工业企业的成本材料核算,生产什么产品就直接记入该种产品的成本里面去。例如领用A材料,生产甲产品及乙产品,则领用材料时:借:生产成本-甲XX---乙XX贷:原材料--AXX+XX对于人工,如果是明确的生产某种产品,则如上,直接记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即可。对于车间领用的材料或者水电费、人工费,即你上面说的制造费用,则在不同产品间依据生产量或者工时量等进行在产品间分配。例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车间当月耗电5000元,甲产品300件,乙产品700件,则两种产品各自承担的电力制造费用为:甲:5000*300/(300+700)=1500乙:5000*700/(300+700)=4500有了单位成本,自然核算某种滚针的成本,好做啊,以某种滚针的单位成本乘以该种滚针的数量,就是该种滚针的总成本。对于该种滚针所耗用的单以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就用总的材料款、人工和制造费用分别按照每个规格的滚针所占总滚针的比例进行分摊,再入帐就行了

制造费用怎么结转成本

制造费用怎么结转成本:制造费用在期末需要按照一定的分摊比例进行结转,可以结转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先分配再结转,分配方法为,某产品制造费用分摊比例等于某产品材料成本除以当期材料总成本。某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等于某产品制造费用分摊比例乘以当月制造费用总额。制造费用的发生时间和期间费用是一样的,只不过这部分是与生产车间相关的,所以计入制造费用。同样和期间费用一样,借方表示费用的发生,月末贷方结转,期末无余额。制造费用什么时候结转到生产成本月末的制造费用需要结转,计入生产成本,最终计入产成品的成本。制造费用的核算,主要是核算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比如生产工人的工资,生产设备的折旧、维修等费用。不明确的相关费用,可以参照工资的划分方法将其拆分,归入相应的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如果划分不清,也可全部划归管理费用。

如何将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10000,人工成本共20000,其中,A产品人工成本5000,B产品人工成本8000,C产品人工成本7000。按直接人工成本分配制造费用,先要计算分配率。1、A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5000 / 20000=0.25B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8000 / 20000=0.4C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7000 / 20000=0.35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25=2500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4 =4000C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35 =35002、借:生产成本—A产品 2500,生产成本—B产品 4000,生产成本—C产品 3500,贷:制造费用 10000。拓展资料:制造费用的账户检查,查账人员应对制造费用的主要项目进行如下审查:1、修理费审查修理费用是否确实发生,其支出是否合规、合理。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查明计入当期成本的修理费数额是否正确、合理,日常修理和大修理费用的界限划分是否清楚。对某些支付给外单位或外包工的修理费,应审查价格是否合理等。2、机物料消耗机物料消耗是为维护固定资产等设备所消耗的各种材料,不包括修理用和劳动保护用材料。主要审查其开支的真实合理性,开支范围的正确性。3、办公费应特别重视对办公费用中文具、印刷、邮电、办公用品等开支的原始凭证的审核,检查其发票或收据的抬头是否为被查企业,金额计算是否正确,有无将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及工会开支的办公费混入制造费用的情况等。4、差旅费审查企业制定的差旅费开支标准是否合规、合理。若与国家规定不相符的,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将“差旅费”明细账与该项费用发生时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检查其内容是否真实、合规。5、劳动保护费主要审查劳动保护费的实际发生情况,检查发票是否经领导人或负责人签字,劳动保护用品是否按规定发放等。

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是什么?

一、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有: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即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即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3、机器工时比例法,即按照生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4、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即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5、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即按照计入各种产品的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6、产成品产量比例法,即按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二、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13〕17号)第三十六条制造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按月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采取的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在开工期间进行合理分摊,连同开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一并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成本效益分析法名词解释

成本效益分析法名词解释如下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对投资项目将付出的成本和可能获得的利益进行测定,并将成本和利益综合起来加以合理分析,以在可供选择的支出项目之间进行抉择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投资分析相关概念1、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变化情况。包括房产、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企业用于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大修理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等。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2、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价值。3、收支平衡分析收支平衡点(Break-even Point)就是收益与损失相等的那一点,它能够反映投资何时将产生积极回报。收支平衡点也是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相等的那一点,或者是总成本与总收入相等的那一点。在收支平衡点处,既没有盈利,也没有损失。在制定价格和决定边际利润之后,收支平衡点就成了盈利水平的底线,因此,在经营管理中,把握好收支平衡点非常重要。今天达到的收支平衡点既不能弥补昨天发生的损失,也不能为未来的损失做任何储备。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它对此没有任何贡献。4、投资分析法投资分析法是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常使用投资分析法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再论证。

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

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有: 1.移动加权平均法师2.全月平均法 3.先进先出法 4.后进先出法等等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全月平均法: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先进先出法:物料的最新发出(领用)以该物料(或该类物料)各批次入库的时间先后决定其存货发出计价基础,越先入库的越先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发正好相反。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 品种法:品种法亦称简单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分批法:分批法亦称定单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分批法的主要特点是所有的生产费用要分别产品的定单或者批别来归集,成本计算对象是购买者事先定货或者企业规定的产品批别。 分步法:分步法是指以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分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加工式生产的企业和车间,如冶金、纺织、造纸、水泥等。 其次的还有:辅助的:定额法 分类法

1、你所在单位采用哪些方法核算成本?是如何进行成本的归集与分配的?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 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方法,获取经济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进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 ⒈审查费用发生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虚假成本,有无非生产性费用和扩大成本列支范围等挤占成本的现象; ⒉跨期摊销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 ⒊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确。有无未按规定将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情况; ⒋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准确。有无任意改变方法少记或多记产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产品成本,人为多计算或少计算产品成本,从而调节利润的情况; ⒌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有无影响当期成本情况。 三、制造成本审查方法 由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复杂,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纳税审查时,应当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对遵守性的测试,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审查,这样既能降低审查工作量,又能确保审查质量。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或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⒈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 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凭证,以种类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凭证,作为会计处理依据。 ⒉完善的簿记制度。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 ⒊严格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和报表之间的核对等。企业建立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利于及时改正会计记录中错误,做到证、账、表三相符。 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合理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以书面文字形式,作为会计处理方法的依据。 ⒌定期资产盘点制度。 对上述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体系可靠程度进行遵守性的调查: 第一、采用询问法。询问企业是否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表格,将你想要询问的项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对想要问的内容及企业回答,要逐项进行并做好记录,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认识。 第二、采用抽查法。验证内部控制是否一直在运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核算的正确性。我们可以对上述的询问内容,选择对成本影响最大的项目,抽取样本—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查看,并对企业回答进行核对,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通过询问和抽查,对被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得出这几种结论: 第一、依赖程度高。被查企业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应对该环节减少审查的工作量,甚至于可以不查。 第二、依赖程序一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以对薄弱环节项目进行较为深度的审查。 第三、依赖程度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数据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无法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制造成本详细审查。 审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按成本项目进行审查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出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还应审查废料及多料的返库是否及时,是否办理“假退库”手续。通过查看“生产成本”账红字冲减成本金额,判断其正确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 ②选 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⒊制造费用成本 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 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内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 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 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成本,相应少分配免税产品成本。审查发现此类问题应重新正确计算,作出会计调整。 二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用。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 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是否按实际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调增计税利润。 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 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车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 三审查费用确认的原则 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费用应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处理。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按会计期间来正确反映各期的盈亏情况 。 主要审查发生的费用是否归属于本期产品负担,影响当期利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跨期费用,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审查该科目发生的费用是否应由本期产品成本来负担。应从费用真实性、合法性、计入成本时间和方法加以审查,审查时应注意两点: ⑴待摊费用应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⑵审查预提费用计入当期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符合成本的列支范围、标准,计提金额是否正确,支付对象是否合理。 ⒈“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已经支付或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期按照费用支付或发生的受益期限平均摊入生产成本,且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为了正确贯彻权责发生制 会计核算原则,分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都相应地设置了“待摊费用”会计科目,便于企业准确核算应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和费用摊销的具体结果。 ⑴“待摊费用”科目会计核算方法 该科目主要核算企业已经发生或已经支付的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且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的固定资金资产租金、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以及预付报刊订阅费用等(若数额小,也可一次性列入支付期相关费用)。“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支付的费用,贷方反映已经摊入相应期间生产成本、费用的金额,该科目的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一定期间内尚未摊销完毕的各项费用。为了便于准确划分各项费用受益期限和摊销期限,“待摊费用”除设置总账外,还应按各项费用的发生时间和种类设置“待摊费用”明细分类账。 账务处理: 发生时:借:待摊费用—XXX 贷:银行存款(现金、现金、低值易耗品....) 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XXX ⑵“待摊费用”的审查重点及审查的思路 在日常税收审查工作中,由于“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实际摊销金额,因此其金额摊销的正确与否,关键是确认受益期或使用期限与摊销期限是否一致,因而产生纳税审查的重点;但切不可忽视对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因为,通过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能够便于审查人员及时 、准确的掌握和了解需摊销费用的形成或来源是否真实以及费用的性质。因此在日常的税收审查中,对“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都应作为审查的重点,不能有所侧重,更不能有主次之分。 ⑶审查“待摊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 企业发生待摊费用时,在正常情况下,“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与“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账户贷方发生额对应。如果与“在建工程”、“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则属于异常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 ①区别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的界限 重点审查企业“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中是否有人为混淆成本界限的行为,是否存在将固定资产的购建支出项目列入待摊费用,从而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常采取的手段的: a.企业人为地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项目金额化整为零,分期、分批列入“待摊费用”账户进行摊销; b.企业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金额的部分项目有意识地列入“待摊费用”账户实现摊销。如有规律地将基建人员的工资列入“待摊费用”、基建项目领用的材料、基建项目的借款利息等等。 ②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a.审查企业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资本性支出 有无假借固定资产大修理的名义 ,将从事固定的购建支出费用列入“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实现摊销。 b.审查企业是否有将应列入“递延资产”核算的开办费用,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不能单独归属于一个会计期间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支出列入“待摊费用”核算的行为; c.审查企业有无将应记入“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无形资产受让及开发性支出费用一次性直接记入 “待摊费用”科目。 通过对“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从中发现企业是否有人为调节期间生产经营成本的现象。 对企业将“待摊费用”科目作为“蓄水池”人为地调节生产经营利润的审查重点应放在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和实行利润承包企业,审查企业是否有采用调节手段达到承包目标的实现和多计提效益工资的目的。 对“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实施纳税审查,应遵循“追本求源、刨根问底”的原理.

制造业计算成本的方法有哪几种?按工时分配计算的属于哪种

  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 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4、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  5、ABC成本法  从70年代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ABC法),现在,已经被很多国家采用。它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间接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因此,企业实际上还要结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各种计算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还有许多具体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业的随意性还比较大。再此,建议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规范成本的核算过程,减少随意性,一旦确定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随意改变。  计算按工时分配制造费用需计算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生产工时总数;  某产品工时分配率 = 某产品实做工时 / 车间全月总工时。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分为五种核算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ABC成本法。拓展资料:一、分批法计算产品批别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主要特点有:(1)品种法以批号和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采用的是工期。(2)由于是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以及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二、品种法主要是用来计算产品品种成本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1)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2)主要应用要点以品种为对象开设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3)品种法主要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三、分类法以产品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的一种方法。主要特点有: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四、ABC成本法ABC成本法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方式计算的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优点是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五、分步法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分布计算成本方法。主要特点是:分步法是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主要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结束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这个时候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施工企业会用到哪种成本核算方法?

像是工业企业施工企业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与商贸企业不一样的,那么施工企业会用到哪种成本核算方法呢?如果对这部分知识点不太了解,那就和深空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是哪种?我们要了解,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最基础的有两种:1、实际成本法,2、计划成本法1、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以中间产品生产时发生的生产成本作为其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由于实际成本有据可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使之简单可行。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提供产品或劳务的部门的成绩或不足全部转移给使用部门,不利于责任中心的考核2、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日常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月末,再通过对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的一种核算方法。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商贸企业采用个别计价法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1、存货项目必须是可以辨别认定的2、必须要有详细的记录,据以了解每一个别存货或每批存货项目的具体情况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六部分:1.根据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2.确定成本项目。3.设置有关成本和费用明细账。4.收集确定各种产品的生产量、入库量、在产品盘存量以及材料、工时、动力消耗等,并对所有已发生费用进行审核。5.归集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并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予以分配,按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和单位成本。6.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扩展资料一、产品成本是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是对象化的费用。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只包括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等。成本核算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企业需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然后再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以下五方面费用的划分均应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负担费用与受益程度成正比,具体如下: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2.正确划分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3.正确划分本期费用和以后期间费用的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5.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二、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关键。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目前,企业常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等。1.区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2.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成本,区分为应当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与应当由其他月份产品负担的成本。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每种产品的成本。4.对于月末未全部完工的产品,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示】常用的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3)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4)约当产量比例法;(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定额比例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基本做法是:第一步,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率(完工程度)第二步,计算费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量)第三步,求出完工产品的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第四步,求出在产品的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 - 完工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5、确定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有多种目的,如存货计价、计算销售成本和确定收益;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产品定价等。6、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不同核算目的决定了对象的多样化。如以各种、各批、各生产步骤产品作为对象,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各个责任单位为对象,计算责任成本等。7、确定成本核算的内容。成本核算内容一般包括费用归集分配与产品成本计算两部分。费用归集分配要求,首先必须确定成本开支的范围,明确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对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予以剔除。然后测定和记录所积累的成本数据,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归集,采用一个标准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间进行分配,以汇总所耗用的费用总数。产品成本计算就是按照成本计算对象,把汇总的费用进行分配,计算出各个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工业企业,由于一个企业往往生产多种产品,而且月末通常存在在产品,因此还要将生产过程的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得各种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扩展资料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参考资料:成本核算的百度百科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_会计管钱

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此外,如果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将产品的品种规格归并分类,按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然后再按品种规格或生产批别、生产步骤分配费用、计算成本。这种用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方法,成为分类法。分类法不是单独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需与某一种或某两种基本方法结合应用,以便简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属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简单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类型。 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的类型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发电、采煤 分批法 小批单件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精密仪器、专用设备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冶金、纺织、造纸 分类法 综合性生产 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 家电、服装 成本核算方法 ――品种法 品种法指以产品品种为对象计算各品种产品生产成本的方法,主要运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企业,大多属于单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这样的生产类型决定了品种法在成本核算上具有如下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一般只是企业的完工产品。由于单步骤生产是生产技术不可间断的生产,生产过程中不存在在产品或仅存在部分数量稳定的在产品,这部分在产品在成本计算时可不予考虑。 2.成本计算期与每月的会计报告期相同。大量大批的生产组织特点意味着投入和产出的不间断性,产品生产周期难以确定,只能把每月的会计报告期作为成本计算期。 3.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只是完工产品,与之相应,生产费用也无须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分配。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 1.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产品。具体说,发电、采掘、供水、供汽、磨粉、铸造等企业都不需要分批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可以直接用品种法计算一种或几种产品的成本。 2.大量大批的封闭式多步骤生产或按流水线组织的多步骤生产的产品以及虽属多步骤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单独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产品。如:管理上只要求提供最终产品成本时,糖果厂、小砖瓦厂、小水泥厂、小瓷厂等可以采用品种法。 3.企业内的供水、供电、供汽等辅助生产车间计算提供基本生产车间与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使用的水、电、汽的劳务成本。 如果产品品种很多,又可分成类别时,要先按类别设置生产费用明细账,归集计算类别成本,再将各类别成本在该类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这种方法又称为分类法。在类内分配时,可以采用定额或系数进行分配。 (一)根据定额分配 确定类别成本后,根据类内各产品的定额分配类别总成本。定额的确定,可以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如:产品的重量、体积、长度、含量、质量、销售价格、计划成本、材料耗用量等都可以作为分配标准。选择的分配标准,越是与产品成本高低有相关联系,各产品成本也就相对越准确。 (二)根据系数分配 在每一类的各种产品中各选一种为标准产品确定系数为1,其他产品则按照其与标准产品成本的量的比例确定相应的系数。标准产品由企业自行选择,一般选择产量大、常年均生产的产品。类别成本除以标准产量(实际产量×系数)就得出每一标准产量的单位成本,从而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 成本计算分批法 以产品生产的批别或者客户的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据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个批别产品的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又称为成本计算定单法。在分批法下,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相一致,属于不定期计算产品成本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类型。 在这一方法下,成本对象(或批别)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客户的定单直接分批组织生产,另一是依据客户的定单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按照企业内部定单分批组织生产。由于在以上两种情况下,产品生产都是分批进行的,而且批量很小,所以,产品成本计算完全可以按照各个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据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在分批法下,对于各批产品直接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人工资以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一般根据有关原始凭证或者要素费用要分配表直接记入成本明细账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项目中,至于在车间内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如:间接耗用材料、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修理费等),一般先按不同的车间进行归集,分别记入各年制造费用账户中。月末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以后再记入各有关成本明细账中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由于分批法的生产周期长短不一,一批产品往往同时投产、同时完工。因此,在一批产品完工以前,该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就是这批产品的在产品成本;当这批产品全部完工以后,该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就是该批产品的总成本,用总成本除以该批产量,就可以计算出单位成本。 有时也会发生一批产品跨月先后完工的情况,而且争次对外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可对先完工的产品按计划成本或估计成本入账,等到这批产品全部完工以后,再对这批产品的实际成本进行重新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对于产品品种较多而工艺又相似的企业,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分类法特点及适用范围 分类法特点是:按照产品的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该类产品成本;类内不同品种(或规格)产品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其适用范围:分类法与生产的类型无直接关系,它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就通用,即凡是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又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均可以彩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例如,钢铁厂生产的各种型号和规格的生铁、钢锭和钢材。 分类法的计算程序 分类法的计算程序包括: 1、根据产品所用原材料和工艺技术过程的不同,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按照产品的类别开立产品成本明细帐,日常按类归集产品的生产费用,计算各类产品的成本。 2、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别将每类产品的成本,在类内的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每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对于产品品种较多而工艺又相似的企业,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分类法特点及适用范围 分类法特点是:按照产品的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该类产品成本;类内不同品种(或规格)产品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其适用范围:分类法与生产的类型无直接关系,它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就通用,即凡是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又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均可以彩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例如,钢铁厂生产的各种型号和规格的生铁、钢锭和钢材。 分类法的计算程序 分类法的计算程序包括: 1、根据产品所用原材料和工艺技术过程的不同,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按照产品的类别开立产品成本明细帐,日常按类归集产品的生产费用,计算各类产品的成本。 2、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别将每类产品的成本,在类内的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每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成本。企业成本核算大全

成本核算方法有几种?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扩展资料成本核算的要点:1、确定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有多种目的,如存货计价、计算销售成本和确定收益;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产品定价等。2、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不同核算目的决定了对象的多样化。如以各种、各批、各生产步骤产品作为对象,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各个责任单位为对象,计算责任成本等。3、确定成本核算的内容。成本核算内容一般包括费用归集分配与产品成本计算两部分。费用归集分配要求,首先必须确定成本开支的范围,明确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对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予以剔除;然后测定和记录所积累的成本数据,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归集,采用一个标准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间进行分配,以汇总所耗用的费用总数。产品成本计算就是按照成本计算对象,把汇总的费用进行分配,计算出各个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工业企业,由于一个企业往往生产多种产品,而且月末通常存在在产品,因此还要将生产过程的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得各种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核算的方法

1、成本核算的方法是指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进行核算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2、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3、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步骤。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适用于发电、供水、采掘、玻璃制品和水泥生产等。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冶金、水泥、纺织、酿酒、砖瓦等企业。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成本核算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是成本管理的前提,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存在很多的不足,难以对企业决策提供可靠意见。创新是改进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问题,企业要及时进行成本管理观念创新、成本核算方法的创新、成本核算人员的创新,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方法:⑴品种法⑵分批法⑶逐步结转分步法⑷平行结转分步法⑸作业成本法⑹分类法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⑴标准成本法⑵定额法⑶责任成本核算⑷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品成本的计算成本核算的概念:成本核算是指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核算。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问主要有几种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的情况错综复杂,要全面考虑具体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步骤,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把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运用,达到最佳的成本计算和最优的成本控制。1.品种法2.分批法3.逐步结转分步法4.平行结转分步法5.作业成本法6.分类法辅助方法1.标准成本法2.定额法3.责任成本核算4.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品成本的计算成本核算遵循的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计入的成本费用必须是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二是可靠性原则,是指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信息要求与客观的经济事项一致;三是相关性原则,主要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而及时性是指采取措施及时,信息反馈及时,从而改进工作;四,分期核算原则,企业生产成本是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五,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六除此之外,还有实际成本原则、一致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在此就不一一分析。成本核算程序当生产费用开始发生,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称为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包括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和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等六个步骤。企业成本核算管控存在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会计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当前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虽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不足。比如生产经营方面:专业的企业成本核算人员缺乏、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者传递手续不完善等都严重影响企业成本管控。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如今的竞争是与外国先进企业进行的国际竞争,因此,我们这有看清问题所在,才能找出解决对策。

会计的成本核算、材料摊销有哪几种方法?

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品种法(1)定义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2)成本对象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 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3)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4)适用范围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1)定义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2)成本对象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3)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4)适用范围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1)定义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2)成本对象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3)计算方法及要点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4、分类法(1)定义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2)成本对象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3)计算方法及要点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4)适用范围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 5、ABC成本法 从70年代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ABC法),现在,已经被很多国家采用。它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间接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因此,企业实际上还要结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材料的摊销方法 (一)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领用周转材料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成本、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易腐、易糟的周转材料,如安全网等。 (二)分期摊销法 “分期摊销法”是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期限分期摊入成本、费用。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经常使用或使用次数较多的周转材料,如脚手架、跳板、塔吊轨及枕木等。 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材料每期摊销销额=周转材料计划成本×(1-残值占计划成本%)/预计使用期限 (三)分次摊销法 “分次摊销法”是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次数将其价值分次摊入成本、费用。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使用次数较少或不经常使用的周转材料,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材料平均每次摊销额=周转材料计划成本×(1-残值占计划成本%)/预计使用次数 周转材料本期摊销额=本期使用次数×周转材料平均每次摊销额材料本期摊销额=本期使用次数×周转材料平均每次摊销额 (四)定额摊销法 “定额摊销法”是根据实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和预算定额规定的周转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确认本期摊入成本、费用的金额。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模板的周转材料。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材料本期摊销额=本期实际完成的单位工程量×单位工程量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分别是什么特点

1、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分步法,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4、分类法,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

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有: 1.移动加权平均法师2.全月平均法 3.先进先出法 4.后进先出法等等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全月平均法: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先进先出法:物料的最新发出(领用)以该物料(或该类物料)各批次入库的时间先后决定其存货发出计价基础,越先入库的越先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发正好相反。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

小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不同的行业,成本核算的方法不一样。如: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计算方法。商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有:进价法、售价核算法、毛利率法等。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系统、不完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这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者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等等。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决定了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还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扩展资料: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而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建筑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建筑企业成本,就是指项目消耗和占用资源的数量和价格的总和,在施工项目中,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控制是公司降低成本的关键。构成项目成本的部分有:决策工作成本、设计成本、采购成本、实施成本等。估算方法类比估算法这是一种在项目成本估算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使用的项目成本估算方法。这种方法也被叫做自上而下法,是一种通过比照已完成的类似项目的实际成本,去估算出新项目成本的方法。参数估计法这是利用项目特性参数去建立数学模型来估算项目成本的方法。例如,工业项目使用项目设计生产能力、民用项目使用每平米单价等。标准定额法这是依据国家或地方主管部门,或者项目成本管理咨询机构编制的标准定额估算项目成本的方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1、售价核算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2、进价核算法 日常销售要有商品销售记录,每日(或定期)汇总,月末根据已销商品的实际进价结转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扩展资料成本核算主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计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建立并严格执行材料的计量、检验、领发料、盘点、退库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动力、工时等消耗定额;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成本核算的组织方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有几种?

成本核算方法,有“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等。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 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 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 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 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 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物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啊?那位大虾知道啊?

物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啊?那位大虾知道啊??? 百度百科知道,到百度百科页面,打入“成本核算”词条会告诉你。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 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 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速达软件的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分别有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这四种。具体可以咨询速达软件商店的客服 关于物流管理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货物价+对方运输费用+工人工资 =纯利润 养殖业成本核算办法有哪些? 养殖本身是个高风险投资,是肉食品产业链中最薄弱的一环。加入到一个食品产业链中,在上下游都协调畅通的前提下,才能再考虑养殖投资。 1. 不管肉鸡蛋鸡,都要选对种,从销售的角度来看,一年中哪种鸡好卖并不固定。 2. 肉鸡市场要的是质量和价格,养殖竞争的是精细化管理,懒人是养不出好鸡的。 3. 放养条件下一般养的是肉蛋兼用型土鸡。在当地养殖过程中可以下乡将青年鸡分批销往附近村民零养生产土鸡蛋。目前土鸡蛋出村价在0.7元左右,城超零售终端在1元以上。保持青年鸡和土鸡蛋的渠道畅通,是小规模养殖保值的关键。 4. 鸡棚:以600平方标准棚为例,约需土建资金5万元。密度以每平方12羽成鸡,投苗在7000-8000羽(冬天14羽,夏天10羽,春秋两季12羽),其他参数如温度、光照、疫苗保健程序、成活率、产蛋率、料肉比、蛋料比等鸡苗供应商养殖手册上都有。 5. 鸡苗、饲料、用药等其他生产资料,要是在产业链中,一般都可以从上游链公司挂账,待2-3个月后青年鸡销售后再还。若是自己独立营运,这三项成本估计在12元/羽(4元/斤,具体品系具体分析)。 6. 再讲品系,养什么鸡真不好说,得从整个肉鸡市场上各品系的存栏量来分析,但这是不好把握的。根据饲料行业肉鸡料销售量只能判断整个肉鸡的存栏,却不能把握品系结构。比如2008年底灵山土鸡价格到7元多/斤,2009年秋灵山土鸡苗明显走高,到年底销售价格却只有5元左右,接近于快大鸡,养殖户倒了一大片。蛋鸡好像大家都在讲绿壳蛋,但多是在吵种,具体市场和生产反应如何不知。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方法 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 分类法 定额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方法: ⑴品种法 ⑵分批法 ⑶逐步结转分步法 ⑷平行结转分步法 ⑸作业成本法 ⑹分类法 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 ⑴标准成本法 ⑵定额法 ⑶责任成本核算 ⑷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品成本的计算 成本核算的概念:成本核算是指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核算。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有哪些 一、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2、生产费用在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分配与归集(材料费用的分配和归集、人工费用的分配和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动力费用的分配和归集、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汇集)3、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4、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法、代数分配法)二、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品种法:以产成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或不需要划分生产步骤的企业,如发电、自来水、食品、塑料制品等;2、分批法:此时,生产费用在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分配以及费用的汇集程序和方法与上述相同,各批产品的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3、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 请问钢铁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和分析有哪些 应用成本核算中的制造成本和标准成本的理论,分析钢铁企业辅助部门产品成本核算的现状,建立了辅助部门产品成本核算的矩阵模型,为全面准确地计算钢铁企业的制造成本提供了依据,并在企业的成本核算系统开发和钢铁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运用该模型,对于完善成本核算系统,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般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一般选择

现在我给你介绍一下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采用制造成本法。即: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分为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将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将期间费用在发生的会计期间内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无论什么工业企业、生产什么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 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2. 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3. 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4. 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5. 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6. 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7. 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8. 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9. 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10. 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一)、日常1、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2、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二)月底1.计提折旧, 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2.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3.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4.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五、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一)、原则: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2. 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二)、1、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2、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六、个人对此法的评价 1. 核算基本准确,能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够精确。2. 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3. 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感觉没有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也不太广,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样,效果却相近。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正常性停工与非正常停工 2. 委托加工问题(互相多重委托) 3. 生产研发耗用问题 4. 试生产阶段无产品产出耗用问题 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4、正如中国会计视野网友qiqiaoao所说,我国现行的所得税法是重损益而轻资产,即对期间损益作了大量详细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而对资产价值及生产成本的计量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可是资产最终会通过折旧、摊销、销售等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现在的资产价值即是今后的期间费用的来源和依据,在我国的成文法中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税法既然没有对相关的资产计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规定,那么会计功夫的深浅就会决定今后期间费用的多少,而会计本身就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离不开估计、判断并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会计魔术,这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因此现行税法重损益而轻资产计量的做法无异于开门闭窗。这也为在成本核算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筹划空间。 5、电算化对成本核算的促进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物件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种方法。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种 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如小水泥、制砖等。品种法一 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称定单法。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物件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床、船舶、精密仪器和专用装置等。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般把一个生产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在未完工时没有产成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适用于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机械、纺织、造纸等。分步法由于生产的数量大,在某一时间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产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产品完工后再计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成本,并且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备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求答案 1.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物件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此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也可采用品种法。 2.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型别的生产,如精密仪器、专用装置等,也可用于一般制造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装置修理作业等。 分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而只按产品的批别(分批、不分步)计算成本,通常不涉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即产品生产周期和成本计算期一致。 3.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造纸以及大量大批生产的机械制造等。 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而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成本管理对各生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是否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和简化核算工作的要求,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一般可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它将每一步骤的半成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物件并计算成本,因此,这一方法又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结转程式与品种法相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虽然能为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但成本结转工作量大,且最后完工产成品中的成本专案是综合性的,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更加大了核算的工作量。 (2)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人当期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期末,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这种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由于成本结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因此,该法又称为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应当注意的是,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在产品是广义在产品,即没有最终完工的产品都称为在产品。它不仅包括本步骤没有完工的产品,还包括本步骤已完工但没有最终完工的产品。 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平行结转分步法大大减少了核算工作量,能加速成本计算工作,但因其与半成品实物流转不一致,因此,不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资料,不利于半成品的实物管理,也难以全面反映各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方法包括那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一)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直接成本计演算法、间接成本计演算法、完工成本及未完工成本计演算法。 1、直接成本计演算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计算。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额 = 该种产品分配标准数×间接费用分配率 3、完工成本及未完工成本计演算法: (1)约当产量法。约当产量即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2)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即将各种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和在产品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别成本专案计算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3)在产品定额成本扣除法。定额成本是根据消耗定额资料对各加工步骤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确定的单位定额成本。 (二)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 1、品种法。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2、分批法。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装置修造等。 3、分步法。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加工的先后顺序,逐步结转产品生产成本,直至最后一个步骤算出产成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各步骤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最后从各步骤一起将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结转出来,再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4、分类法。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制造企业。 (三)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 1、制造成本的成本专案: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3、基本账务处理程式 (1)直接材料的账务处理。 (2)直接人工及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3)辅助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P158 例 5-18) A 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商品和劳务,将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物件。 B 互动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只在相互提供商品和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互动分配。第二步辅助生产车间的对外分配。 (4)制造费用的分配 (5)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6)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四)成本还原 逐步结转分步法下采用综合方式结转半成品成本,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的概念:将本步骤产成品所耗用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上步骤各成本专案的成本,以求得产成品原本的专案成本。还原的方法叫做成本专案比重分解法。 区分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标志是什么 个人觉得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取决于以下因素: 1、产品的产量。产量的大小决定了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量较小,金额较高,且按件或批次签订了销售合同,可以选择按批次或件,分别核算产品成本。反之,可以选择品种法,按产品种类来进行核算。 2、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生产过程单一的,只需要按成本专案来核算就行。但如果产品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存在不同加工工序,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产品实物形态的变化,在核算产品成本时就要体现分部结转的过程,就要采用分步骤结转成本,也就是分步法。 3、企业的管理需求。不同的企业管理要求不同,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要充分结合企业的管理需求。 .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哪几种?各自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品种法:适用大量大批简单生产的企业 分步法:适用大量大批覆杂生产的企业 分批法:使用单件小批覆杂生产的企业 区分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区分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产品成本物件。 详析:成本计算物件的确定,是设定产品成本明细账、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也是区别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应该分别确定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物件,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1、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物件,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称为品种法。2、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物件,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称为分批法。3、以产品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物件的方法称为分步法。 成本计算物件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吗 一、成本计算物件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 成本计算物件的确定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也是区分各种产品计算方法的标志。 1、以工业企业为例。生产型别如按生产组织来划分,可以分为大量生产、分批生产、单件生产三大类。大量生产是指不断地重复生产同品种产品的生产,如一般的纺织生产、冶金生产等。分批生产是指按照购买单位的订货或事先规定的产品批别和数量进行的生产,同品种的产品要隔一段时期再可能重复生产,如服装生产和机器制造等。单件生产是指根据有关部门及单位的要求,生产个别的、品种不同的产品的生产,同品种的产品很少重复生产,如重型机器制造和造船等。 2、生产型别如按工艺技术过程来划分,可分为简单生产和复杂生产两大类。简单生产是指整个工艺技术只有一个阶段,或者虽有几个阶段,但阶段之间是不能分隔的,如发电和采掘等。复杂生产是指整个工艺技术过程由若干个生产阶段所组成,并且阶段之间是可以分隔的。复杂生产按照加工方式,还可以分为连续式复杂生产和装配式复杂生产两种。连续式复杂生产,是原材料在加工成为产品之前,要经过若干个连续生产步骤,如纺织、造纸等。装配式复杂生产,通常是将各种原材料平行地进行加工,制成多种零、部件,然后再装配成产成品,如机床制造、汽车制造等。 3、产品成本计算的物件,应当根据上述生产型别,结合成本管理的要求来确定。在分批生产的单件生产的企业里,生产的安排和对产品成本的分析是根据产品批别来进行的,因此产品成本计算物件为每批产品,成本计算单按产品的批别设定;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产品和半成品的品种较固定,生产的安排和对产品成本的分析是根据产品和半成品的品种来进行的,当企业的工艺特点是简单生产时,成本计算物件就是每种产品;当企业的工艺特点虽是复杂生产,但企业在管理上并不需要计算及分析半成品成本或零部件成本时,成本教育处物件也是每种产品,成本计算单按每种产品来设定;当企业的工艺特点为复杂生产,且企业在管理上并需要计算及分析半成品成本或零部件成本时,成本计算物件应是各加工步骤的半成品、零部件及每种产品,成本计算单也要分别按半成品、零部件和各种产品来设定。 二、成本计算物件,是指计算产品成本过程中,确定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首先就是要确定成本计算物件,以便按照每一个成本计算物件,分别设定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来归集各个物件所应承担的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物件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因此,正确确定成本计算物件,是保证成本核算质量的关键问题。 工业企业计算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包括 工业成本核算计算方法: 按一定的成本物件归集生产费用,以便计算出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 例如,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只要求按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稳定之为品种法。 又如,在单件小批多步骤的生产情况下,由于生产是按照客户的订单以及企业组织的生产批别组织生产,因此,产品成本就应该按照订单或生产批别进行计算,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称之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往往不仅要求按产品品种计算方法称之为分步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先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分别计算各类别产品成本,然后在各个类别内部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出各个规模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称之为分类法。在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中,为了加强成本的定额控制,还可以以定额成本为基础,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这种方法就称之为定额法。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企业生产情况错综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往往是同时使用或结合使用的。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特点,其目标是力求达到既要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又要简化成本的核算工作。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怎么样才能控制成本最低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中华*会计)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4、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  5、ABC成本法  从70年代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ABC法),现在,已经被很多国家采用。它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间接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因此,企业实际上还要结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各种计算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还有许多具体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业的随意性还比较大。再此,建议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规范成本的核算过程,减少随意性,一旦确定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随意改变。.求高人指教

企业最常用成本核算方法是哪一种?

企业最常用成本核算方法是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是工业企业计算产品成本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简单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复杂生产,如发电、供水、采掘、玻璃制品和水泥生产等。简单生产,由于技术上的不可间断或工作地点的不可分离,只能由一个企业单独完成,不能由几个企业进行协作和分工。同时,由于生产过程较短,产品单一,一般没有在产品,即使有,也为数不多,数量也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按产品品种归集的生产费用一般不需进行费用分配,也不存在在产品成本的计算问题。扩展资料在现代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预测、决策、分析、控制和核算都是密不可分的,在预测、决策中要进行成本的分析,要对企业之前核算的数据进行研究,并且核算的数据也是其他各个环节的依据。小微企业实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作用如下:发现客户利润贡献度。成本分析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发现不同客户对小微企业的利润贡献度(包括利润率和利润额),由于产品的利润率和客户的加权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的。所以,小微企业要不断筛选、开发有价值的产品和客户,并为此类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得到最大的利润收益。建立业务考核的参考。市场竞争的激励程度迫使小微企业必须制定多项指标对业务员的业绩进行考核,业务质量指标理应成为其中之一。所谓业务质量也就是产品的计划毛利(成交价与产品的计划成本价的差异)。但不能简单地把产品的实际成本失控归咎于业务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企业最常用成本核算方法是哪一种?

企业最常用成本核算方法是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是工业企业计算产品成本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简单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复杂生产,如发电、供水、采掘、玻璃制品和水泥生产等。简单生产,由于技术上的不可间断或工作地点的不可分离,只能由一个企业单独完成,不能由几个企业进行协作和分工。同时,由于生产过程较短,产品单一,一般没有在产品,即使有,也为数不多,数量也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按产品品种归集的生产费用一般不需进行费用分配,也不存在在产品成本的计算问题。扩展资料在现代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预测、决策、分析、控制和核算都是密不可分的,在预测、决策中要进行成本的分析,要对企业之前核算的数据进行研究,并且核算的数据也是其他各个环节的依据。小微企业实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作用如下:发现客户利润贡献度。成本分析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发现不同客户对小微企业的利润贡献度(包括利润率和利润额),由于产品的利润率和客户的加权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的。所以,小微企业要不断筛选、开发有价值的产品和客户,并为此类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得到最大的利润收益。建立业务考核的参考。市场竞争的激励程度迫使小微企业必须制定多项指标对业务员的业绩进行考核,业务质量指标理应成为其中之一。所谓业务质量也就是产品的计划毛利(成交价与产品的计划成本价的差异)。但不能简单地把产品的实际成本失控归咎于业务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具体详细的

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有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一)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1.科目设置  “原材料”科目用于核算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时,本科目的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在途物资”科目用于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贷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的借方登记企业购入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2.账务处理  (1)购入材料  由于支付方式不同,原材料入库的时间与付款的时间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会计处理上也有所不同。   (二)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1.设置的科目: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  2.账务处理   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  (1)采购时,按实际成本付款,记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  (2)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记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购”账户贷方;  (3)期末结转,验收入库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4)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5)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原材料实际成本=“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

成本会计的各种核算方法是什么?

  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 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  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4、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     5、ABC成本法   从70年代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ABC法),现在,已经被很多国家采用。它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间接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因此,企业实际上还要结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各种计算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还有许多具体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业的随意性还比较大。再此,建议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规范成本的核算过程,减少随意性,一旦确定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随意改变。

商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法有哪些

商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法有哪些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售价核算法,其二是进价核算法。 1.售价核算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这种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适用了。 2.进价核算法 进价法核算又称“进价记账、盘存计销”,是以进价总金额控制实物负责人(或柜组)经营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它的核算特点是:商品购进后,登记按实物负责人设定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只记进价金额,不记数量;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取得的销售收入,贷记“商品销售收入”账户,平时不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定期进行实地盘点,查明实存数量,用最后进价法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日常销售要有商品销售记录,每日(或定期)汇总,月末根据已销商品的实际进价结转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商业主要的就是进价,工资劳务,房租水电,商业相对工业简单很多,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工序。 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物件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装置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定“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物件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专案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定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专案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专案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专案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物件时,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 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方法,获取经济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演算法进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 ⒈审查费用发生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虚假成本,有无非生产性费用和扩大成本列支范围等挤占成本的现象; ⒉跨期摊销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 ⒊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确。有无未按规定将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情况; ⒋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准确。有无任意改变方法少记或多记产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产品成本,人为多计算或少计算产品成本,从而调节利润的情况; ⒌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有无影响当期成本情况。 三、制造成本审查方法 由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复杂,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纳税审查时,应当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对遵守性的测试,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审查,这样既能降低审查工作量,又能确保审查质量。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或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稽核、分析各种资讯资料及报告的程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⒈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 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凭证,以种类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凭证,作为会计处理依据。 ⒉完善的簿记制度。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 ⒊严格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和报表之间的核对等。企业建立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利于及时改正会计记录中错误,做到证、账、表三相符。 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式。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合理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式,以书面文字形式,作为会计处理方法的依据。 ⒌定期资产盘点制度。 对上述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体系可靠程度进行遵守性的调查: 第一、采用询问法。询问企业是否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表格,将你想要询问的专案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对想要问的内容及企业回答,要逐项进行并做好记录,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控制程式、核算方法有所认识。 第二、采用抽查法。验证内部控制是否一直在执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核算的正确性。我们可以对上述的询问内容,选择对成本影响最大的专案,抽取样本—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检视,并对企业回答进行核对,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通过询问和抽查,对被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得出这几种结论: 第一、依赖程度高。被查企业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应对该环节减少审查的工作量,甚至于可以不查。 第二、依赖程式一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以对薄弱环节专案进行较为深度的审查。 第三、依赖程度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资料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无法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制造成本详细审查。 审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按成本专案进行审查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专案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物件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专案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 ②选 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资料,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⒊制造费用成本 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专案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 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内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专案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 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 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成本,相应少分配免税产品成本。审查发现此类问题应重新正确计算,作出会计调整。 二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 *** 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用。从服务的物件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 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是否按实际受益物件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调增计税利润。 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 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车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 三审查费用确认的原则 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费用应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处理。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按会计期间来正确反映各期的盈亏情况 。 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式有哪些? 常用的方法有: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物件的品种法 2、以一定品种和批量产品批别或订单为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3、以各种产品及其所经过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物件的分步法 另外还有定额法和分类法。 商业企业会计成本包括哪些? 1.购入 借:库存商品3000 贷:现金3000 2.发放工资 借:应付工资4000 贷:现金4000 3.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3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365.38 应交税费-应交税金(销项税)134.62 4.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2400 贷:库存商品2400 工业会计成本核算计算方法有哪些 工业会计成本核算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三类。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1、品种法:以产成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物件,设定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或不需要划分生产步骤的企业,如发电、自来水、食品、塑料制品等; 品种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物件,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服装厂、电子厂等。 2、分批法:此时,生产费用在成本核算物件之间的分配以及费用的汇集程式和方法与上述相同,各批产品的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物件: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物件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成本核算方法。 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商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商品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最常用的方法是:进价法和售价核算法成本。 2、进价金额核算又称“进价记账、盘存计销”,是以进价总金额控制实物负责人(或柜组)经营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它的核算特点是:商品购进后,登记按实物负责人设定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只记进价金额,不记数量;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取得的销售收入,贷记“商品销售收入”账户,平时不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定期进行实地盘点,查明实存数量,用最后进价法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3、进价法。这种方一般为经营鲜活商品的零售企业所采用。鲜活商品包括鱼、肉、禽、蛋、蔬菜和水果等。 4、超市、百货商场等通常采用“售价法”核算商品成本。 装配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急用。 如果一个规范的企业,就算是来料加工,也要做成本核算。客户提供材料,不会是盲目的,他自己也会有一本账。所以,你也必须有依据,这批材料,可以加工多少产品,还多余材料是多少。这样客户也很放心。以利于长期交往和结算。设立一个专门科目:成本核算。 餐饮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存货准则规定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加权平均法又分为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次序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在材料等存货按实际成本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时,以本月各批进货数量和月初数量为权数计算材料等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即以本月进货数量和月初数量之和,去除本月进货成本和月初成本总和,来确定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计算出本月发出存货及月末存货的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货以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个别计价法是指对库存和发出的每一特定存货或每一批特定存货的个别成本或每批成本加以认定的一种方法。 采用个别计价法,一般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存货专案必须是可以辨别认定的; 二是必须要有详细的记录,据以了解每一个别存货或每批存货专案的具体情况 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 开发间接费用 开发成本-土地 开发成本-前期费用 开发成本-建安工程,基础设施,再根据二级科目细分. 商贸公司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商贸公司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如下: 一、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以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方法。 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指对库存商品存货同时以实物数量和售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 三、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 四、进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都只反映进价金额、不反映实物数量的一种核算方法。由于这种方法不记实物数量,所以必须通过对库存商品的实地盘点计算出期末结存金额,才能倒算出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 商贸企业一般都是运用实地盘存制的。从会计规定来说一般小规商贸企业适用《小企业会计制度》按其规定毛利率法一样是可以运用的。毛利法在会计和税法中没有具体的定义,按会计上对毛利法的规定一般是最少三个月盘点一次来倒挤实际毛利率。就是说按规定小型商贸企业只要是至少每季未进行一次实物盘点,通过盘点可以倒挤出本季的实际毛利率来核算成本就是符合税法和会计规定的。 按税法规定商贸企业(内资)对成本核算可以适用毛利率法。(具体见《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084号第十一条)外资商贸企业因为企业所得税是按季预交按年清算的,按税法规定一样是可以适用毛利率法的。税法的在小型商贸企业的成本核算上的规定还是比较人性化,当然在实践中因为税务人员和企业会计人员对以上规定并不是很清楚可以会有各自的理解。并且毛利法从税务筹划来说是有很大空间的,因为实地盘存制是倒挤的,对于损失的实物是查不出来的,都计入了成本中。

成本核算分配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分为五种核算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ABC成本法。第一五种成本核算方法列举如下:分批法是计算产品批别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主要特点有:(1)品种法以批号和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采用的是工期。(2)由于是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以及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第二品种法主要是用来计算产品品种成本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1)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2)主要应用要点以品种为对象开设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3)品种法主要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第三以产品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的一种方法。主要特点有: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第四ABC成本法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方式计算的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优点是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第五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分布计算成本方法。主要特点是:分步法是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主要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结束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这个时候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三种成本核算方法

三种成本核算方法分别是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直接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按照每个作业或订单来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将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工资、材料、能源等,按照具体作业或订单的使用情况进行核算,最终得出该作业或订单的成本。由于该方法可精确计算每个作业或订单的成本,所以在小批量生产的公司中被广泛应用。过程成本法是按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工厂间接费用(如折旧、修理、物业管理等)来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工厂间接费用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划分到不同的生产过程中,并根据各个生产过程的产值比例进行分摊,最终得出产品的成本。该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公司,能够提供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原始数据。直接成本法是按照生产过程中直接与产品相关的费用来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例如生产中所需的原材料、直接劳动力成本等。该方法不计算间接费用,因此计算起来相对简单,但成本估算不如其他两种方法精确。该方法常用于小规模生产的公司中。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方法如下: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3、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成本核算简介:1、成本核算定义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2、成本核算目的构建全面的企业成本管理思维,寻求改善企业成本的有效方法。跳出传统的成本控制框架,从公司整体经营的视角,更宏观地分析并控制成本。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根据情况的变化改良现有的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财务人员的一项主要工作,核算成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让我们来一起了解吧。成本核算是什么?成本核算指的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队形进行分配和归集,用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属于成本管理的基本环节。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哪些?1、品种法(1)确定以产品品种为企业成本计算研究对象的管理成本计算方法。(2)成本对象品种法:产品种类繁多。实际教学工作中,在“品种法”成本管理的对象可以是灵活的应用:产品设计类别,不同品种的产品,不同规格的产品。(3)计算方法和关键要点品种法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技术要点:建立以“品种”为对象的生产企业成本明细账和成本数据计算单;在成本控制计算期内以“账期”为一般主要目的;以“品种”为对象的费用归集和分配;以“品种”为主要对象信息进行产品成本问题分析。(4)品种法的适用范围适合于大量大量品种,一步法生产企业。如发电,采矿,只需要评估的结果,最终企业管理的产品。2、分批法(1)定义为产品批次不成本核算对象成本计算方法。(2)成本控制管理研究对象进行企业产品的“批”。批号法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号”的定义“。对象的成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产品种类繁多,存货核算批量“批准”的实际估值法下,生产批号,药品和其他企业的产品,“批量”,客户订单-计算的方法按照客户订单的其他公司需要和定制的“批”成本在实际的管理工作施加(3)的教学方法和积分分批法的技术的计算是:“分批”,“分批”,以计算该研究的成本为创建生产和管理,成本的成本的细目的分析计算表。作业成本法一般采用的“自我,期”,一般成品和产品之间的生产成本分配不存在。若生产费用在完工进行分析产品、在产品间分配可以通过采用一个企业定额法。(4)适用范围单,小批量生产的企业,可根据客户订单生产企业-因而也被称为“秩序法案”3、分步法(1)定义的在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对象,成本计算的方法。(2)成本对象分在广义上同步“步”,也有非常丰富的,灵活的应用程序特定的文化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的管理,“台阶”下的实践教学应用的子步骤中,CAN被定义为下面的“步骤”,这意味着:扇区-计算能力,是免费检查“部门企业成本”的组合,车间,过程,特定的生产,加工设计阶段,工作服务中心,上述的情况下研究(3)计算方法及要点用其他方法,在具体的计算方法非常不同的子步骤相比,这主要是由于生产的从根据计算的步骤的处理阶段产生的成本。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教学工作管理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信息进行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自己一个公司成本控制分析计算技术研究调查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时间成本、成本数据通过计算期一般都是可以选择采用“会计行业发展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帮助我们应该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社会主义生产生活费用。(4)适用范围:大量的多步骤多阶段的生产企业;管理要求按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大规模生产用水等。为什么要做成本核算?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检查、监督和考核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成本水平,对成本控制的绩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测量,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处可以降低成本,进行持续改进。

有哪些成本的核算方法

  商品成本核算法,有“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  1、“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成本核算法,它的成本计算公式为:(x1*y1+x2*y2+…+xn*yn)/y1+y2+…+yn ,(注:x1,x2,…xn代表某商品n次的进货价格,y1,y2,…yn代表某商品n次的进货数量)。如果你使用的是加权平均法,那么在库存商品中的商品的成本都是以当前成本均价。  2、“先进先出”法的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出库的顺序以先入库的商品先出库。如果使用的是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你可以在库存状况表中通过批次详情来查询某一商品不同批次的成本  3、“后进先出”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出库的顺序以后入库的商品先出库。  4、“个别计价法”“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就进库时的实际成本计算。  系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只能在期初确定,一旦开始使用,不允许再修改。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生产成本核算的方法有主要有分步法、分批法、品种法、分类法、ABC成本法。附注:1. 分步法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一种方法。2. 分批法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3. 品种法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4. 分类法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5. ABC成本法是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

成本核算都有哪几种方法

1、品种法2、分批法3、逐步结转分步法4、平行结转分步法5、作业成本法6、分类法对一个企业来讲,要计算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要根据生产特点和生产组织方式选择采用一种最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但这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并不一定能满足该企业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扩展资料:成本核算的目的:1、构建全面的企业成本管理思维,寻求改善企业成本的有效方法。2、跳出传统的成本控制框架,从公司整体经营的视角,更宏观地分析并控制成本。3、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根据情况的变化改良现有的核算体系。4、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关键有效的成本数字支持。

成本核算最基本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分为五种核算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ABC成本法。 1、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分步法。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4、分类法。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成本的核算方法有几种

成本核算方法有6种,分别是品种法、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作业成本法、分类法。另外还有辅助方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法、责任成本核算、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品成本的计算。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

成本核算方法有几种

成本核算方法有六种,具体如下:1、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2、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3、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顺序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对象是最终完工产品和各步骤的半成品。4、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各生产步骤只归集计算本步骤直接发生的生产费用,不计算结转本步骤所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5、作业成本核算法又称ABC成本法,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6、分类法是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有分类法、分批法、分步法、标准成本法等。1、分类法: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分类法、品种法和成本分析法。其中,分类法是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需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的。2、分批法:分批法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如造船业、重型机器设备制造业等。它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生产活动基本上是根据定货单位的订单签发工作号来组织生产的,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与按定单计算产品成本相一致。因此,分批法是成本核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和控制成本。3、分步法:成本核算方法有分步法、成本对象分类法、成本对象分类法等。其中,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纺织、冶金、汽车制造等大量大批的制企业。在分步法下,“步”同样是广义的,可以定义为部门、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等。计算方法及要点包括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核算与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核算管理方法。它与定额成本法的实质与目的基本相同,但成本差异分类、成本管理侧重点和账务处理等方面存在不同。ABC成本法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的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企业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规范成本的核算过程,减少随意性。

成本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以及分步法三种。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品种法也被称为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企业通过实行各种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利润率,降低企业业务风险。成本核算作用在现代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预测、决策、分析、控制和核算都是密不可分的,在预测、决策中要进行成本的分析,要对企业之前核算的数据进行研究,并且核算的数据也是其他各个环节的依据。发现客户利润贡献度,成本分析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发现不同客户对小微企业的利润贡献度,由于产品的利润率和客户的加权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的。所以,小微企业要不断筛选、开发有价值的产品和客户,并为此类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得到最大的利润收益。建立业务考核的参考,市场竞争的激励程度迫使小微企业必须制定多项指标对业务员的业绩进行考核,业务质量指标理应成为其中之一。所谓业务质量也就是产品的计划毛利,但不能简单地把产品的实际成本失控归咎于业务员。有了透明、公正、可操作性强的业务标准,业务员的业务取向就可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可以使小微企业降低业务风险。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交易费用要计入初始入账金额,构成成本,是这样的吗?怎么我们老师说计入利息调整?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发生了交易费用也要计入初始确认金额,也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等于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注意: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扩展资料金融资产中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下列各类资产之外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一)贷款和应收款项;(二)持有至到期投资;(三)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易费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

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计量因此,该科目的成本明细科目,只核算债券票面金额,最终的差额要计入利息调整明细科目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面值 应收利息 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贷:银行存款 支付总价款(含交易费用)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的这个差额,是要在以后期间,分期按照实际成本法分摊回来的每期分摊的金额为按照按照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差额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实际确认的利息金额,并不是按照票面金额和票面利率计算的金额,而是按照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算的金额其中,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本期分配的股利(按票面利率计算)-计提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的摊余成本是什么?具体怎么计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①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因为是一次还本付息,所以此时的现金流入为0,则实际利息增加期末摊余成本。

如何理解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以各种资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为权数,对各种长期资金的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资本总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用来确定具有平均风险投资项目所要求收益率。 在金融活动中用来衡量一个公司的资本成本。因为融资成本被看作是一个逻辑上的价格标签,它过去被很多公司用作一个融资项目的贴现率。 公司从外部获取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股本和债务。因此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要包含三个成分: 优先股,普通股和债务(常见的有债券和期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考虑资本结构中每个成分的相对权重并体现出该公司的新资产的预期成本 计算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时,可分别选用账面价值、市场价值、目标价值权数来计算。 市场价值权数指债券、股票以市场价格确定权数。这样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为弥补证券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不便,也可以用平均价格。 目标价值权数是指债券、股票以未来预计的目标市场价值确定权数。这种能体现期望的资本结构,而不是像账面价值权数和市场价值权数那样只反映过去和如今的资本成本结构,所以按目标价值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更适用于企业筹措新资金。然而,企业很难客观合理地确定证券的目标价值,又使这种计算方法不易推广。

什么是边际资本成本和个别资本成本!

边际资本成本(MCC)指每增加一个单位资本而需增加的资本成本,它是成本的一个边际增加额;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已知或者给出的,如果要求计算应该用各个资本的边际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计算得出,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它是指个别资本成本按照各自的比重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的。

在计算综合资本成本时,权数的选择有账面价值权数

在计算综合资本成本时,其权数可用账面价值权数、市场价值权数和目标价值权数,而前两者只反映过去和目前的综合资本成本,目标价值权数则适用于筹措新资金的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计算通常使用账面价值权数,使用账面价值易于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有关资料,能够反映筹资当时的状况,比较客观。但是,目前财务管理教材和著作也提出,如果企业债券、股票的市场价值严重脱离其账面价值,就会误估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而作出错误的筹资决策,因此提出应该使用市场价值权数。扩展资料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又称为综合资本成本(kw),是以各种不同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为基数,以各种不同筹资方式占资本总额的比重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其中:Kw——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Wj——第j种资金来源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Kj——第j种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率;n——筹资方式的种类。关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权数的确定,有三种方法:账面价值权数法、市场价值权数法和目标价值权数法。

个别资本成本率和长期债务资本成本率的区别

资本成本是指投资资本的机会成本,而资本成本率是一种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资本成本不是实际支付的成本,而是一种失去的收益,是将资本用于本项目投资所放弃的其他投资机会的收益,因此被称为机会成本。资本成本率是指公司用资费用与有效筹资额之间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在公司筹资实务中,通常运用资本成本的相对数,即资本成本率。拓展资料:影响资本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货币的时间价值、筹资成本和占用成本资本成本率中,筹资费用中的用资费用指因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比如向股东支付的股利或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等。在编制融资租赁的租金计划时若采用等额年金法,通常以资本成本率作为折现率。一般而言,资本成本率有下列种类:1.个别资本成本率 个别资本成本率是指公司各种长期资本的成本率。例如,股票资本成本率,债券资本成本率,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公司在比较各种筹资方式时,需要使用个别资本成本率。 个别资本成本率是公司用资费用与有效筹资额的比率。2.综合资本成本率 综合资本成本率是指一个公司全部长期资本的成本率,通常是以各种长期资本的比例为权重,对个别资本成本率进行加权平均测算的,故亦称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因此,综合资本成本率是由个别资本成本率和长期债券资本成本率这两个因素所决定的。3.边际资本成本率边际资本成本率是指公司追加筹资的资本成本率,即公司新增一元资本所需负担的成本。公司追加筹资有时可能只采取某一种筹资方式。在筹资数额较大,或在目标资本结构既定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多种筹资方式的组合来实现。这时,边际资本成本率应该按加权平均法测算,而且其资本比例必须以市场价值确定。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定义

在金融活动中用来衡量一个公司的资本成本。因为融资成本被看作是一个逻辑上的价格标签,它过去被很多公司用作一个融资项目的贴现率。公司从外部获取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股本和债务。因此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要包含三个成分: 优先股,普通股和债务(常见的有债券和期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考虑资本结构中每个成分的相对权重并体现出该公司的新资产的预期成本。计算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时,可分别选用账面价值、市场价值、目标价值权数来计算。 市场价值权数指债券、股票以市场价格确定权数。这样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为弥补证券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不便,也可以用平均价格。目标价值权数是指债券、股票以未来预计的目标市场价值确定权数。这种能体现期望的资本结构,而不是像账面价值权数和市场价值权数那样只反映过去和如今的资本成本结构,所以按目标价值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更适用于企业筹措新资金。然而,企业很难客观合理地确定证券的目标价值,又使这种计算方法不易推广。

如图 最后一行加权资本成本如何求出 再怎么求出npv

资本预算过程涉及到折现现金流的分析,因此在分析时必须知道公司的合适的折现率。作为一个分析师,这一论题的回顾是讨论你应该怎样选择一个合适的折现率。这一折现率可以是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边际成本。基本定义:公司资本一般由四种基本的资金成分构成:债务(debt)、普通股(common stock)、优先股(preferred stock)、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公司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可使用多种资金成分,怎样由于所有的资金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在公司配置资产时必须考虑各种资金的成本问题,以确定其决策是否合适。通过这一回顾,我们关注以下资本成分及其成本:Kd:税前债务成本Kd(1-t):税后债务成本Kps:优先股成本Kce:普通股成本公司在进行资本预算时一般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全部长期资金的总成本,一般是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金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的,其计算公式为:WACC=(Wd) [Kd(1-t)]+(Wps)(Kps)+(Wce)(Kce)其中,Wd是债务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Wps是优先股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Wce是普通股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公司在进行资本预算时需要将各类目标成本的机会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的原因在于:公司的资本来源是多渠道的,既有权益成本,也有债务成本,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每一类资本的个别成本,更需要考虑由多种资本成本构成的企业总成本,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必须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本,而其计算权重为公司长期财务目标的权重。使用WACC时需要作的调整由于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反映了公司所有项目的平均风险,因此将其用于评估所有的新项目并不合适,应该根据项目风险相对于平均风险的大小而作相应的调整,如项目风险大于平均水平,则向上调整,反之,则向下调整。影响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因素影响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一些受到公司财务和投资决策的影响,但是另外一些则超出了公司的控制范围。

资金成本的三种计算方法

资金成本的三种计算方法:权益资金成本、债务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一、权益资金成本:是指企业的所有者投入企业资金的成本,指企业的优先股、普通股以及留存利润等的资金成本。权益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投资者的预期报酬率,二是筹资费用。二、债务资金成本:是指借款和发行债券的成本,包括借款或债券的利息和筹资费用。债务资本成本是资本成本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筹资、投资、资本结构决策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债务资本成本是企业承担负债所需的资金成本,如:短期借款20万,年利率是5%,20*5%*(1-所得税税率)就是债务资本成本。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按各类资本所占总资本来源的权重加权平均计算公司资本成本的方法。资本来源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债券及所有长期债务,计算时将每种资本的成本(税后)乘以其占总资本的比例,然后加总。多用于公司资本预算。资金成本的作用1、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筹资渠道,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2、资金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主要评价标准。3、资金成本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依据。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时将每种资本的成本(税后)乘以其占总资本的比例,然后计算其合计数;其公式为:WACC=E/V×Re+D/V×Rd×(1-Tc)。其中,Re=股本成本,是投资者的必要收益率;Rd=债务成本;E=公司股本的市场价值;D=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V=E+D是企业的市场价值;E/V=股本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资本化比率;D/V=债务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资产负债率。Tc=企业税率。

下列各项可以作为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权重基础的有( )。

【答案】:A、B、D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有三种权重依据:账面价值权重、实际市场价值权重和目标资本结构权重。

如何理解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WACC) ,是指企业以各种资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为权数,对各种长期资金的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资本总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用来确定具有平均风险投资项目所要求收益率。  在金融活动中用来衡量一个公司的资本成本。因为融资成本被看作是一个逻辑上的价格标签,它过去被很多公司用作一个融资项目的贴现率。  公司从外部获取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股本和债务。因此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要包含三个成分: 优先股,普通股和债务(常见的有债券和期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考虑资本结构中每个成分的相对权重并体现出该公司的新资产的预期成本。  计算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时,可分别选用账面价值、市场价值、目标价值权数来计算。市场价值权数指债券、股票以市场价格确定权数。这样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为弥补证券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不便,也可以用平均价格。  目标价值权数是指债券、股票以未来预计的目标市场价值确定权数。这种能体现期望的资本结构,而不是像账面价值权数和市场价值权数那样只反映过去和如今的资本成本结构,所以按目标价值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更适用于企业筹措新资金。然而,企业很难客观合理地确定证券的目标价值,又使这种计算方法不易推广。  当我们测算新资本的预期成本的时候,我们应当采用每个成分的市值,而不是它们的面值 (这之间可能存在明显差额). 另外,更“外部”的资金来源,例如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等,如果数额较大,也需要体现在公式中,因为这些融资方式的特殊性,其成本和普通股本债券通常存在差异。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