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

运用成本法评估一项资产时,若分别选用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

功能性贬值,选择A。复原重置成本的意思是按照原来的工艺和设计重新取得全新设备的价值。而更新重置成本是指的以现有的工艺和设计取得全新设备的价值。这个定义里面说的很清楚,两者相差的就是功能性贬值。希望给你解释清楚了

无形资产重置成本为什么不是更新重置成本

用收益法和成本法都可以做,针对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业务,一般采用收益法的比较多,评估结果要看企业近三年的财务状况来进行预测,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优点重置成本法是国际上公认的资产评估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特别是对于不存在无形陈旧贬值或贬值不大的资产。只需要确定重置成本和实体损耗贬值,而确定两个评估参数的资料,依据又比较具体和容易搜集到,因此该方法在资产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它特别适宜在评估单项资产和没有收益,市场上又难找到交易参照物的评估对象。适用范围:(一)可复制、可再生、可重新建造和购买的,具有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特性的单项资产。例如:房屋建筑物、各种机器设备,以及具有陈旧贬值性的技术专利、版权等无形资产。(二)可重建、可购置的整体资产。例如:宾馆、剧院、企业、车间等。但是,与整体资产相关的土地不能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根据重置成本法的特点,最适用的范围是没有收益、市场上又很难找到交易参照物的评估对象。例如:学校、医院、教堂、公路、桥梁、涵洞等。这类资产既无法运用收益现值法,又不能运用现行市价法进行评估,唯有应用重置成本法才是可行的。

关于重置成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置成本一般可以分为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

【答案】:D【解析】选择重置成本时,在同时可获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情况下,应选择更新重置成本。在无更新重置成本时可采用复原重置成本。

在资产评估中用成本途径对资产进行评估时如果采用更新重置成本还要不要减去资产的功能性损耗???

同样要减去,因为你采用复原还是更新,是根据资产评估业务的需要,而以上具体公式是不能变的。复原和更新统称为重置成本,只要记着这个就行了。

资产评估中,为什么说复原重置成本大于更新重置成本

复原重置成本=更新重置成本+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所以,一般情况下复原重置成本要大于更新重置成本

运用成本法评估一项资产时,若分别选用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

功能性贬值,选择A。复原重置成本的意思是按照原来的工艺和设计重新取得全新设备的价值。而更新重置成本是指的以现有的工艺和设计取得全新设备的价值。这个定义里面说的很清楚,两者相差的就是功能性贬值。希望给你解释清楚了

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表现为多少

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表现为超额投资成本。重置成本是标的现行(基准日)的再取得成本,分为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复原重置成本是指运用与原来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格式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复原购建这项全新资产所发生的支出。更新重置成本是指利用新型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以现时价格生产或建造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成本。选择重置成本时,如果能够同时获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情况下,应当选择更新重置成本,在无更新重置成本时可以采用复原重置成本。更新重置成本和复原重置成本的选择,选择重置成本时,在同时可获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情况下,应选择更新重置成本;在无更新重置成本时可采用复原重置成本。一般来说,复原重置成本大于更新重置成本。

无形资产重置成本为何不是更新重置成本

因为:用收益法和成本法都可以做,针对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业务,一般采用收益法的比较多,评估结果要看企业近三年的财务状况来进行预测,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最好按约当的投资量评估,可以避免增值产生的税务问题和账务上的处理。原重置成本是更新重置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管理层次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资本有机构成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原重置成本以更新重置成本为中心,原重置成本对企业管理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和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进行的全面管理。实体性贬值设备的实体性贬值是指资产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的作用,造成实体损耗而引起的贬值。实体性贬值的估算,一般由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的主要部位进行技术鉴定并综合分析其使用、维护、修理、改造等情况,并考虑物质寿命等因素,将评估对象与全新状态相比较,考虑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损耗时设备的功能、使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判断设备的成新率,从而估算实体性贬值。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重置成本法

资产评估中,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表现在哪

  资产评估中,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表现在超额投资成本。  超额投资成本实质上可以看成是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  超额投资成本=复原重置成本—更新重置成本  超额投资成本:超额投资成本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采用新型材料等原因,具有同等功能的新资产的制造成本低于原有资产的制造成本,而形成的原有资产的价值贬值额。

为什么说复原重置成本大于更新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是标的现行(基准日)的再取得成本,分为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鉴证标的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基准日)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鉴证标的相同的全新物品所发生的费用。  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现时(基准日)的新型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基准日)价格水平购建与鉴证标的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物品所需的费用。  一般而言,复原重置成本大于更新重置成本。因为如果选用了复原重置成本,则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差额视作是功能性贬值的一部分。

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区别与联系

原重置成本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下:原重置成本是更新重置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管理层次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资本有机构成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原重置成本以更新重置成本为中心,原重置成本对企业管理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和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进行的全面管理。原重置成本的控制性决定了必须以更新重置成本要素为中心。原重置成本的职能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评价。其中,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处于关键地位,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一方面是受雇主雇用,从事工作获取工资者,另一方面是雇用劳工的事业主、事业经营之负责人或代表事业主处理有关劳工事务之人,彼此间的关系即属劳雇关系。劳资关系的良好与否,关系生产秩序、社会安定及国家安全。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区别如下:1、处理方法不同更新重置成本应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然后再计算“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期借贷方发生额之差。贷方余额则为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借方余额则为企业发生的亏损总额。而原重置成本认为,所得税会计的首要目的应是确认并计量由于会计和税法差异给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带来的影响,将所得税核算影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放在首位。而收益表债务法从收入费用观出发,认为首先应考虑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从收入和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的收益。2、包括的范围不同更新重置成本包括:行政管理和技术人员,材料采购、保管和驾驶各种机械、车辆的人员,材料到达工地仓库前的搬运装卸工人,专职工会人员、医务人员以及其他由施工管理费或营业外支出开支的人员的工资。而原重置成本包含: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计、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3、计算方法不同更新重置成本计算公式为: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而原重置成本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更新重置成本百度百科-重置成本

如何判断更新重置成本中是否包含功能性贬值

1、由于新技术引起的布局、设计、材料、产品工艺、制造方法、设备规格和配置等方面的变化和改进,使购建新设备比老设备的投资成本降低,从而形成原有设备的功能性贬值。2、功能性贬值=设备复原重置成本-设备更新重置成本。3、在评估中,使用的是复原重置成本,则应考虑是否存在超额投资成本造成的功能性贬值,估算的重置成本是更新重置成本,实际就已经将被评估设备价值中所包含的超额投资成本部分剔除掉了,不必再刻意去寻找设备的复原重置成本,再减掉设备的差额投资成本。选择重置成本时,在同时可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情况下,应选用更新重置成本。

建筑重置成本怎么算

建筑重置成本就是在当前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条件下,将某建筑物重新在此时此刻进行建造的成本进行计算折现。是一种常见的房屋建筑物估价方法。包括购置或购建设备所发生的必要的、合理的直接成本费用、间接成本费用和因资金占用所发生的资金成本。 建筑重置成本:简单地说,资产的重置成本就是资产的现行再取得成本。具体来说,重置成本又分为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两种。 ①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评估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评估对象相同的全新资产所发生的费用。 ②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新型材料、现代建筑或制造标准、新型设计、规格和技术等,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与评估对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费用。 那现在在评估时按复原重置成本还是更新重置成本呢,现在浙江嘉兴的农村房屋拆迁建筑重置成本是多少呢。

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相比较

1、复原重置成本是指在评估基准日,用与估价对象同样的生产材料、生产及设计标准、工艺质量,重新生产与估价对象全新状况同样的资产。2、更新重置成本是指在评估基准日,运用现代生产材料、生产及设计标准、工艺质量,重新生产一项与估价对象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资产的成本。3、相同点:采用资产的现时价格标准,功能相同。

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分别是什么意思?两者之间有何异同?

复原重置成本是指在评估基准日,用与估价对象同样的生产材料、生产及设计标准、工艺质量,重新生产与估价对象全新状况同样的资产。更新重置成本是指在评估基准日,运用现代生产材料、生产及设计标准、工艺质量,重新生产一项与估价对象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资产的成本。相同点:采用资产的现时价格标准,功能相同。不同点:成本构成不同,材料、标准、技术不同。重置成本是一种现行成本,它和原始成本在资产取得当时是一致的。之后,由于物价的变动,同一资产或其等价物就可能需要用较多的或较少的交换价格才能获得。因此,重置成本表示当时取得同一资产或其等价物需要的交换价格。这种交换价格应该是从企业资产或劳务市场获得的成本价格,而不是从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通常出售其资产或劳务的市场中的销售价格。

重置成本是什么?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采用重置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分类:重置成本分为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两种。1、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评估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评估对象相同的全新资产所发生的费用。2、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新型材料、现代建筑或制造标准、新型设计、规格和技术等,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与评估对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费用。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计算公式:被评估资产的价值=重置成本-累积应计损耗=重置成本-有形损耗-无形损耗(功能性损耗+经济性损耗)。频道。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重置成本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重置成本怎么计算

评估价值。评估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评估价值=重置全价×成新率。重置成本法也称成本法,是指在资产评估时按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扣除其各项损耗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

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差异与共同之处是什么

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差异与共同之处是什么一、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区别:1、支出的对象不同:更新重置成本支出的对象包括:新型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以现时价格生产或建造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成本.复原重置成本支出的对象包括:运用与原来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格式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复原购建这项全新资产所发生的支出.2、采用的标准不同:复原重置成本采用与鉴证标的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基准日)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鉴证标的相同的全新物品所发生的费用.更新重置成本采用现时(基准日)的新型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二、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联系:都是重新购建与鉴证标的相同的全新物品所发生的费用.更新重置成本和复原重置成本的选择:1、选择重置成本时,在同时可获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情况下,应选择更新重置成本;在无更新重置成本时可采用复原重置成本.一般来说,复原重置成本大于更新重置成本.2、更新重置成本和复原重置成本采用的都是资产的现时价格,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资产在技术、设计、标准方面的差异,而对于设计、耗费、格式几十年一贯的某些资产,其更新重置成本与复原重置成本是一样的.无论是更新重置成本还是复原重置成本,资产本身的功能不变.什么是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也称成本法,是指在资产评估时按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扣除其各项损耗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重置成本法,就是在现实条件下重新购置或建造一个全新状态的评估对象,所需的全部成本减去评估对象的实体性陈旧贬值、功能性陈旧贬值和经济性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以其作为评估对象现实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应用重置成本法,一般要有四个前提条件:(一)购买者对拟行交易的评估对象,不改变原来用途.(二)评估对象的实体特征、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效用必须与假设重置的全新资产具有可比性.(三)评估对象必须是可以再生的,可以复制的,不能再生、复制的评估对象不能采用重置成本法.(四)评估对象必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陈旧贬值性的资产,否则就不能运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差异与共同之处是什么?本文分享到这里,大家在学习之后了解了吗?支出的对象与采用的标准是它们的不同,它们的联系又是什么呢?大家留言小编吧,感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为什么说复原重置成本大于更新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是标的现行(基准日)的再取得成本,分为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鉴证标的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基准日)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鉴证标的相同的全新物品所发生的费用。   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现时(基准日)的新型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基准日)价格水平购建与鉴证标的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物品所需的费用。  一般而言,复原重置成本大于更新重置成本。因为如果选用了复原重置成本,则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差额视作是功能性贬值的一部分。

选择重置成本时,在同时可获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情况下,为什么优先选择更新重置成本?

因为在评估时,二者同时获得的情况下,要先选择更新重置成本,因为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对于一个陈旧的机器设备,更新是必然性的问题,机器设备的更新,重置成本就将改变,也将节省人工、材料等的费用。如果继续用原来的方法进行评估,那么将低估资产的价值,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复原重置成本大于更新重置成本,两者之间的差额是功能性贬值中的超额投资成本。扩展资料:在机器设备评估的过程中,不仅有复原重置成本还要更新重置成本,复原重置成本的选择,将增大机器设备的成本,如若一个公司同时拥有一台老的机器设备和一台新技术的新型机器设备,原来的设备可能要耗费4个人工,而新型的机器设备可能就耗费1个人工,这样人工成本原来的机器设备就已经高出新型机器设备很多,造成成本的增加。再生产过程中,新型的机器设备必然是原来的机器设备的更新,经过不断的改造,生产能力也会高出未经改造的原机器设备很多,这样,料工费的成本都远远高于新型设备,而受益却低于新型机器设备,从而造成资产的减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更新重置成本

查账征收所得税,哪些可以进入成本

查账征收所得税,哪些可以进入成本 查账征收所得税,哪些可以进入成本,是按照会计准则执行的。 企业所得税税法,没有专门对成本做另外的约束。企业所得税税法,只是对哪些可以税前扣除,哪些不能税前扣除做了约束。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实际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还应注意三方面的内容: ①企业发生的支出就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②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 ③除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 1.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即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提供劳务、转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转让)的成本。 企业必须将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合理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可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是指多个部门为同一成本对象提供服务的共同成本,或者同一种投入可以制造、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或劳务的联合成本。 直接成本可根据有关会计凭证、记录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中。间接成本必须根据与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成本计算对象的产量等,以合理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中。 2.费用。是指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销售费用是指应由企业负担的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展览费、保险费、销售佣金(能直接认定的进口佣金调整商品进价成本)、代销手续费、经营性租赁费及销售部门发生的差旅费、工资、福利费等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组织经营活动提供各项支援******而发生的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筹集经营性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其他非资本化支出。 3.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企业缴纳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即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关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等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这些已纳税金准予税前扣除。准许扣除的税金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发生当期扣除;二是在发生当期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在以后各期分摊扣除。 4.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5.扣除的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扣除项目的标准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项目可按照实际发生额或规定的标准扣除。 1.工资、薪金支出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工资、薪金支出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按标准扣除,未超过标准的按实际数扣除,超过标准的只能按标准扣除。 (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3.社会保险费。 (1)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 *** 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费准予扣除。 (3)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4.利息费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利息费用,按下列规定扣除。 (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生债券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 (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许扣除。 其中,所称金融机构,是指各类银行、保险公司及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国家专业银行、区域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其他综合性银行;还包括全国性保险企业、区域性保险企业、股份制保险企业、中外合资保险企业以及其他专业性保险企业;城市、农村信用社、各类财务公司,以及其他从事信托投资、租赁等业务的专业和综合性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是指除上述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企业或组织。 5.借款费用。 (1)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2)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的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可在发生当期扣除。 6.汇兑损失。 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7.业务招待费 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8.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企业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应与赞助支出严格区分。企业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广告是通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9.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10.保险费。 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11.租赁费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经营性租赁是指所有权不转移的租赁。 (2)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与一项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 12.劳动保护费。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13.公益性捐赠支出。 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 *** 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内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 (1)依法登记,具有法人资格。 (2)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且不以营利为目的。 (3)全部资产及其增值为该法人所有。 (4)收益和劳动结余主要用于符合该法人设立目的的事业。 (5)终止后的剩余财产不归属任何个人或者营利组织。 (6)不经营与其设立目的无关的业务。 (7)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8)捐赠者不以任何形式参与社会团体财产的分配。 (9)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民政部门等登记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14.有关资产的费用。 企业转让各类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允许扣除。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准予扣除。 15.总机构分摊的费用。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16.资产损失。 企业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由其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理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等原因不得从销项税金中抵扣的进项税金,应视同企业财产损失,准予与存货损失一起在所得税前按规定扣除。 17.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其他项目。如会员费、合理的会议费、差旅费、违约金、诉讼费等。 不得扣除的项目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制冷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规,被税务机关处以的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司法机关处以的罚金和被没收财物。 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还应注意三方面的内容: 企业发生的支出就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 除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 查账征收所得税是季末预提,还是每月要预提? 看法律法规,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但要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如果核定分季度预缴,建议还是按月预提,做到配比,否则看当月报表或非季末的累计报表会给人一个错误的信息,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报表,比如看你8月的累计报表,如果7-8月的所得税未计提,别人还以为你收到什么税收优惠政策了。参考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8),其中: 第五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8),其中: 第一百二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 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什么条件下可以申请变更成定率征收啊?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第四十七条 纳税人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收入及成本、费用凭证,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核定一般包括定额(会计核算都不准或无法核算的等)、定率(收入、成本费用之一能够核算准确的)和其他核定方法。 企业所得税定率征收,什么条件下可以申请变更成查账征收啊? 1、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每年核定一次! 2、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一般都是在年初核定! 3、从理论上来说,核定方式只适用于核算不健全的企业;但是实际上税务机关在具体执行时,往往是根据年收入多少万以下必须要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如果是那样,那除非当年的收入必须达到税务机关规定的金额,否则第二年也是不能查帐征收! 4、如果增值税的纳税人,如果年收入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后,税务机关就必须对其采取查帐征收方式,而不能采取核定征收,因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要求核算必须健全,因此,只能适用查帐征收方式! 总机构认定为查账征税分支结构能否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2〕40号): 如果问题中的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不在同一省市,按照《办法》 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 既然总机构是查账征收,为了便于统一计算,分支机构必须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 所得税查账征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填在哪一项 所得税查账征收表,目前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按成本费用项目列出的,这种表有营业税金及附加项填列。 还有一种是只有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这种表中,营业收入填列所有的收入(含其它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和各种收益合计,营业成本填所有成本费用支出(含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管理、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及其他损失的合计) 从你问题看,应该是第二种,所以需将营业税金及附加的金额,与其他成本费用一起计入营业成本 外资企业所得税采用查账征收,可否享受购买国产设备抵免所得税的优惠? 应该可以的,具体看下面的规定,但你最好做之前和税务局沟通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 (一)凡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购买的用于《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中规定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限制乙类的投资项目(不包括《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的国产设备,其购买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购置设备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二)对上述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扩大出口、降低成本、节约能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劳保安全等目的,采用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现有设施、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改造而在投资总额以外购买的国产设备,其购买国产设备投资的40%也可以从设备购置当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三)以上国产设备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所称设备是指符合《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 和外国企业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沪税外(2000)56号】[财税字(2000)49号]规定范围、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生产经营性(包括生产必需的测试、检验)机器、机械、运输工具、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包括未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等。 2)所称国产设备必须是1999年7月1日以后、且以货币购进的未使用过的国产设备,不包括投资方作为注册资本投资的设备。所称国产设备投资是指购买设备发票价税合计价格,但不包括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设备运输、安装和调试等费用。设备购置时间以设备发票开具时间为准。采取分期付款或佘销形式取得设备的,以设备到货时间为准。 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果费用少买发票划算吗 这里有个违法的问题,首先买发票是违法的,除了违法成本,还要看你的买发票的成本费用,这个只能是你自己去权衡了 假如所得税用查账征收方法,税局怎么知道报上去的税对错 每年所得税汇算清缴5月以后经过事务所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审计后企业才能完成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

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结构总结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从1991年开始,至今已整整举行了十一届。从考试的结果来看,平均合格率在15%左右。其中:1998年为13.68%、1999年为15.34%、2000年为17.71%、2001年  只有9.27%,如何应试复习,在有限的时间里准确地把握考试内容,学习方法和复习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考生要全面、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只有基本知识扎实,才能提高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要把握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将教材中相关的考核点综合串联起来,并配合历年试题和习题集进行同步密集练习,做到熟能生巧。另外,财务成本管   理要求具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因为财务成本管理的预测、决策、分析、判断与评价的依据是会计报表的知识和会计核算的内容,只有会计知识扎实,才能更好地把握财务指标的内在联系。   考生要顺利通过财务成本管理的考试,首先要熟悉教材,从总体上把握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内容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知识网络。   《财务成管理》共十五章,可分为四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财务成本管理总论(第一章)    第二部分:财务管理(第二至九章)   第三部分:专题讲座(第十至十一章)    第四部分:成本管理(第十二至十五章)   (一)财务成本管理总论   主要阐述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为学习以后各章奠定理论基础。本章要求通过阅读和记忆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试题为选择题,判断题形式,考分分配在3分左右。   (二)财务管理   这一部分是本学科考试的重点所在,除了大量的客观题以外,主要的计算题和综合题都出自本部分。考分分配在80分左右,试题特点是灵活性大、综合性强、要求联系实际业务和会计的基础知识。考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定要深刻理解有关的概念、熟记有关的公式、认真研习教材的例题,并对照历年试题反复练习,做到融会贯通。本部分又可分为三个部分:   1、财务报表分析{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包括基本的财务比率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要求熟练掌握财务分析的比率、技巧和方法,并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变动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2、财务预测与计划(第三章)。主要包括财务预测、利润规划、财务预算和弹性预算。   3、财务管理的内容(第四章至第九章)。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投资管理、筹资管理和股利分配管理。这部分内容是财务管理的重点部分,因此,历年试题中的主要计算题和综合题都集中于这些章节。   (三)专题讲座   资本经营是现代企业财务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包括并购与控制、重整与清算。本部分一般为客观题,考分分配在7分左右。   (四)成本管理   包括成本计算的程序和方法、标准成本系统和业绩评价。本部分除了有一些客观题以外,有时会有计算题或综合题,考分分配为10分左右。下面将四大部分内容的题量和考分分布情况分析如下表:   四部分及章节   第一部分财务管理成本   第二部分财务管理   第三部分专题讲座   第四部分成本管理

某产品单位变动成本30元,贡献毛益率为70%,则该产品单价为多少?这条题怎样算啊??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70%,因此销售单价=100元

已知产品保本销售量2000,贡献毛益率40%,单位变动成本20,销售3000见,求利润是多少

某产品,单价是25,固定成本,50000.贡献毛益率,是40%,求保本量

40%=(25-单位变动成本)/25 单位变动成本=15 保本量=50 000/(25-15)=5000 单位边际贡献=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贡献毛益率=(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售价

销售收入为40万元,贡献毛益率为百分之六十,其成本总额为多少万元

销售收入为40万元,贡献毛益率为百分之六十,其成本总额为40*(1-60%)=16万元。

销售收入为30万元,贡献贸易率7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多少?

什么贡献贸易率,应该是贡献毛益率. 贡献毛益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70%=(30-X)/30,所以,变动成本=9

这题已知贡献毛益率销售额和净收益怎么求固定成本?

综合贡献毛益率步骤[一]企业盈亏临界点具体计算步骤:一、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首先计算各种产品销售比重某种产品销售比重=该种产品销售额/全部产品销售总额×一00%销售比重销售额比重销售量比重其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综合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率×该种产品销售比重)该公式写作:综合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贡献毛益额/销售收入总额二、计算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固定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三、计算各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某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该种产品销售比重综合贡献毛益率反映企业全部产品整体盈利能力高低企业若要提高全部产品整体盈利水平调整各种产品销售比重或者提高各种产品自身贡献毛益

管理会计上营业利润的计算 用单位贡献毛益率乘上销售量减去固定成本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贡献毛益率乘

贡献毛益率、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的关系是什么?各指标的意义是什么?

四者的关系为:贡献毛益率+变动成本率=1、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1、贡献毛益率指贡献毛益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贡献毛益占单价的百分比。反映了产品为企业创利的能力。通常指产品贡献毛益率。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差额。它反映了产品盈利能力水平,如果企业取得的贡献毛益不足以抵补固定成本支出,经营期就会发生亏损;如果贡献毛益恰好抵补固定成本,则企业处于保本状态;只有贡献毛益超过固定成本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2、安全边际率是盈亏分析中采用的主要指标之 一,用以对一个投资项目短期(如年度)经营风险与不确定性进行评估。安全边际率是安全边际量(额)与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之比。它反映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对企业经营安全的保证程度。这一比值越大,说明项目出现经营亏损的可能性越小。3、保本作业率又称危险率(记作dR)或者盈亏临界点作业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现有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保本作业率是一个反指标,保本作业率越小说明企业经营越安全。4、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是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扩展资料:1、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100%=(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100%。安全边际率是安全边际与预计实现销售量(额)二者之间的百分比,它以相对量的形式说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2、保本作业率=保本量/现有或预计销售量×100%=保本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额×100%。保本作业率是企业保本销售量(额)占预计(或实际)销售量(额)的百分比,它是一个反指标,其值越小说明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越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贡献毛益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动成本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全边际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本作业率

甲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为40%,固定成本为86000元,亏损6000元,则甲产品的变动成本总额是多少

贡献毛利-固定成本(86000)=净利润(-6000),贡献毛利=80000。销售额=毛利/毛利率=80000/40%=200000,变动成本=200000-80000=120000,希望帮助到你。

计算题 1、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其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为2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5000元。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其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为2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5000元。则:1、单位贡献毛益=25-10=15。2、贡献毛益率=15/25=3/5=0.6。3、变动成本率=1-0.6=0.4。4、保本量=15000/15=1000。5、保本额=1000*25=25000。扩展资料:贡献毛益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计算的产品成本后所剩的成本可供抵偿固定成本并能够创造利润的数额,可按单位产品或企业各种产品计算。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对缴纳营业税、消费税产品的企业,应该按减去税金及附加其中包括营业税或消费税计算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净收入计算。产品销售收入除其本身的变动成本之后,对企业盈利所作的贡献,用它补偿固定成本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话,即为企业利润。

变动成本率45%贡献毛益率多少

百分之55贡献毛益率(CMR)是指总贡献毛利占总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或单位贡献边际占单价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产品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通常指产品贡献的毛利率。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的差额。它反映了产品的盈利水平。如果企业贡献的毛利不足以抵消固定成本支出,则亏损将发生在经营期间;如果毛利的贡献只是抵消了固定成本,企业就处于资本保全状态;只有当毛利超过固定成本时,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毛益率分析.png对贡献毛益率有两种形式:一是单位贡献毛益,即产品的单位价格减去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二是贡献毛益总额,即各种产品的总销售收入减去各种产品的总可变成本。计算公式贡献毛益率(cmR)=毛利贡献/销售收入*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贡献毛益率、资本保全作业率、安全边际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贡献毛益率+变动成本率=1、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1.贡献毛利率指毛利占总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或单位边际对单价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产品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通常指产品贡献的毛利率。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的差额。它反映了产品的盈利水平。如果企业贡献的毛利不足以抵消固定成本支出,则亏损将发生在经营期间;如果毛利的贡献只是抵消了固定成本,企业就处于资本保全状态;只有当毛利超过固定成本时,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2.安全边际率它是损益分析中使用的主要指标之一,用于评估投资项目的短期(如年度)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安全边际率是安全边际与实际(或估计)销售量的比率。它反映了实际或预测的销售额(金额)在多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经营安全。这个比率越大,项目遭受运营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3.保本作业率也称为风险率(记录为dR)或盈亏临界点的运营率,指盈亏平衡点的业务量占现有或预期销售额的百分比。资本保全率是一个反指标。保本运营率越小,业务运营越安全。4.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它是一个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即可变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这题已知贡献毛益率销售额和净收益怎么求固定成本?

1、根据 “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销售收入 ” 已知贡献毛益率55%,销售收入100000元,贡献毛益=100000*55%=55000元2、根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毛益” 已知销售收入和销售毛益,可求变动成本=100000-55000=45000元3、根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企业盈利利润”,可求固定成本=100000-45000-40000=15000元

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有关系吗?

关系:贡献毛益率+变动成本率=1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将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联系起来。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属于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边际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贡献边际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扩展资料:变动成本率的公式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由于销售收入被分为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两部分,前者是产品自身的耗费,后者是给企业的贡献,两者百分率之和应当为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动成本率

销售收入为40万元,贡献毛益率为百分之六十,其成本总额为多少万元

成本总额是16万元。成本总额=销售收入x(100%完成率-毛益率)。成本总额主要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 。拓展资料:确认成本费用的标准有以下几种:具体来说,确认成本费用的标准有以下几种:1.按其与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成本费用。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本期收入有直接联系,就应确认为本期的成本费用。例如,已销商品的成本是为了取得收入而直接发生的耗费,应在取得收入的期间确认为成本费用。又如,为了推销商品发生的送货费用,也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也应在取得收入的期间确认为成本费用。2.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成本费用。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收入没有直接联系,但能够为若干个会计期间带来效益,则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方式,分别确认为各期的成本费用。例如,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需要采用一定的折旧方法,分别确认为各期的折旧费用。3.在耗费发生时直接确认为成本费用。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收入没有直接联系,且只能为一个会计期间带来效益或受益期间难以合理估计,则应确认为当期的成本费用。例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其支出的效益仅作用于一个会计期间,应直接确认为当期成本费用;又如,广告费支出,虽然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受益,但很难合理估计其受益期间,因而也可以直接确认为当期的成本费用。此外,对于某些虽然受益期限较长但数额较小的支出,为了简化会计核算,按照重要性原则,也可以直接确认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如管理部门领用的管理用具等。

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是怎样的

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是: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贡献毛益率就是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和就是等于1。

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毛益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万元()

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毛益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万元() A.8B.12C.4D.16正确答案:8

设某公司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为每月240000元。当固定成本增加8000元,为了达到保本必须

1、变动成本率=(32000-8000)/32000=75%2、未增加28000元以前的固定成本总额=240000-75%*240000=600003、固定成本的增加幅度=8000/60000=13.33%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的增加幅度=32000/240000=13.33%扩展资料计算盈亏临界点:设以P代表利润,V代表销量,SP代表单价、VC代表单位变动成本,FC代表固定成本,BE代表盈亏临界点,根据利润计算公式可求得盈亏临界点的基本模型为: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按金额综合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用金额表现)=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其中,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 销售收入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是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除以企业正常开工完成的销售量。其计算公式如下: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

已知固定成本总额、销售量、销售单价和变动成本率如何求各产品盈亏临界点?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用金额表现)=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其中,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 销售收入贡献毛益=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率*销售单价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销售单价/贡献毛益=固定成本*销售单价/(销售单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单价/(销售单价- 变动成本率*销售单价) =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

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产品单位变动成本/(1-贡献毛益率)或=产品单位变成本/补偿率

变动成本定价法就是指以变动成本为基础的价格组成因素。变动成本定价法是指按照产品的变动成本加上一定数额的贡献毛益,作为制定产品销售价格的依据。也就是说,只要产品的销售价格能够补偿其变动成本,并可提供一定数额的贡献毛益,这一价格就可以接受。这一方法一般适用于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接受追加订货是,据以决定取舍的价格。 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产品单位变动成本/(1-贡献毛益率) =产品单位变动成本/补偿率 补偿率 = = 即:产品价格=变动成本+贡献毛益 =变动成本+产品价格×cmR 产品价格(1-cmR)=变动成本

其他条件不变固定成本与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正相关对吗

第五章 成本--产量--利润依存关系的分析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贡献毛益、盈亏临界点的计算,量、本、利依存关系的分析以及在经营决策中的具体应用。第一节 贡献毛益与盈亏临界点一、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它首先应该用于补偿固定成本,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还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如果贡献毛益不足以收回固定费用,则企业将发生亏损。贡献毛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贡献毛益额 是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减各种产品的变动成本总额。也可以用每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减去各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即为单位贡献毛益。它是反映各种产品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分析的一项重要信息。(二)贡献毛益率 它是以单位贡献毛益除以单位销价或者以贡献毛益总额除以销售收入总额。其计算公式是:二、盈亏临界点盈亏临界点,也称损益两平点或保本点。它是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对成本、销售量、利润三者之间所进行的盈亏平衡分析。所为盈亏临界点,是指在一定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相等,不盈不亏。当销售量低于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时,将发生亏损;反之,当销售量高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时,则会获得利润。盈亏临界点是个很重要的数量指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可用实物单位表现,也可用金额表现。具体计算公式是:三、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盈亏临界占的计算当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时,由于每种产品的贡献毛益不同,所以,盈亏临界点的计算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2.以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为基础,以该种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从而求出各种产品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其计算公式可表述如下:3.计算整个企业综合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即:四、同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一)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 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是指用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除以企业正常开工完成的销售量。其计算公式是:(二)安全边际安全边际是指现有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标志着从现有销售量到盈亏临界点,还有多大的差距。这个差距说明现有销售额再降低多少,企业才会发生损失。差距越大,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安全边际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用绝对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三)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其公式列示如下:五、盈亏临界图盈亏临界图是围绕盈亏临界点,将影响企业利润的有关因素及相互关系,集中在一张图上形象而具体地表现出来。利用它,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发生怎样的影响,对于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提高预见性和主动性,有较大的帮助。(一)盈亏临界图的绘制程序在盈亏临界图上,一般以横轴表示销售量(用实物单位或金额表现),以纵轴表示成本和销售收入的金额。其绘制程序如下:1.按销售总金额取纵横交叉点,连结交叉点与原点之线,则为销售总收入线;2.按固定成本金额在纵轴上取点,划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则为固定成本线;3.在销售量横轴上选择一个整数,算出它的总成本y=a+bx,标出同销售总量相对应的总成本那一点;然后联结该点与固定成本在纵轴上的截点,这条线则为总成本线;4.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交点就是盈亏临界点。(二)盈亏临界图的特点1.盈亏临界点不变,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利润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能实现的利润越少,或亏损越多。2.销售量不变,盈亏临界点越低,能实现的利润越多,或亏损越少;盈亏临界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越少,或亏损越多。3.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条件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多少。固定成本越多,或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越多,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是通过变动成本线的斜率的变动而表现出来)。六、成本--产量--利润分析的基本假设(一)假定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不变,企业的销售总收入同产品的销售量成正比例地变动(二)假定所有的成本都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其中,假定固定成本是处于"相关范围"内,其总额在全期内保持不变,不受销售量变动的影响;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不变,变动成本总额同产品的销售量成正比例地变动。(三)假定企业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如果同时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时,其品种构成不变(四)假定全期内产品的生产量与销售量一致,不考虑产成品存货水平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第二节 目标利润的分析一、预测利润要预测利润,必须根据销售预测中预计的销售量,测算计划期间将实现多少利润,基本公式是:二、预测目标销售量通过目标销售量的预测分析,以便了解企业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利润,应生产和销售多少产品。由于目标利润和固定成本总额一样,必须由贡献毛益来补偿,因此,可将计算以实物量表示的盈亏临界点的公式稍加改变即可,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第三节 利润预测中的敏感分析一、单位售价变动的影响如果单位售价提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将会使产品的贡献毛益增加,从而使盈亏临界点降低,目标销售量减少;反之,如果单位售价降低,其他条件不改变,其结果将会减少贡献毛益,提高盈亏临界点,目标销售量也会增加。二、变动成本变动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变动成本的变动,对贡献毛益会发生影响,从而对盈亏临界点也必然发生影响:当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增加时,单位的贡献毛益按其增加额相应地下降,盈亏临界点必然提高,目标销售量将会随之提高;反之,单位变动成本减少时,贡献毛按其减少额相应地提高,盈亏临界点必然下降,目标销售量也减少。三、销售量变动的影响也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多少,才能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四、固定成本变动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增加或减少,对盈亏临界点和目标销售量均会发生影响。当固定成本增加时,盈亏临界点和目标销售量会增加;反之,当固定成本减少时,盈亏临界点和目标销售量则会减少。五、多因素同时变动的影响以上所述的是为了保证实现目标利润,分项逐一计算各有关因素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但在现实生活中,各有关因素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约、互为影响的。因此,为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往往需要综合计算各有关因素同时变动的影响。六、税率变动的影响以上所述的各有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一般是指税前利润,其实,从税后利润来进行目标利润的规划和分析,更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如将税前利润改为税后利润,其公式是:如果目标利润是按税后利润计算,则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应按下式计算:上面所述及的成本--产销量--利润依存关系的分析,是假定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是一个定值。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三个变量往往会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对他们的预期变动很难事先掌握得十分准确,只能大概估计它们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在这个范围内有关数值可能出现的概率如何,所以要计算保本点必须借助概率分析。例如,某企业在计划期间准备就A、B两种产品中选择一种进行生产时,可根据有关资料计算A、B两种产品销售量的期望值,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其内含的相对风险程序的大小,以此进行对比、选择。第五节 成本--产量--利润依存关系的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一、应否购置某项生产设备的选择可通过购置与否可能取得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大小进行对比、选择。二、设备的购置或租赁的选择可通过:1.计算两种方案(自行购买或租用)的年使用成本(租用的年使用成本是指按天计算的租金和运转费,全部属于变动成本;自行购置的年使用成本是由折旧费、维修费和按天计算的运转费组成,前者属于固定成本,后者属于变动成本);2.计算两种方案的年使用成本取得平衡时的年使用天数;然后根据生产经营中所需服务的工作量,预计该设备正常的年使用天数,进而对上述两种方式合理地进行取舍,争取实现较大的节约成果。三、某种新产品应否投产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某种新产品要不要投产,主要取决于它能否打开销路,如果通过市场需求的调查和预测,认为这种产品在盈亏临界点以上具有较稳定的超额销售量,使企业有利可图,可以考虑投产,否则,不宜投产。

变动成本和贡献毛益的关系是什么?

关系:贡献毛益率+变动成本率=1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将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联系起来。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属于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边际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贡献边际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扩展资料:变动成本率的公式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由于销售收入被分为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两部分,前者是产品自身的耗费,后者是给企业的贡献,两者百分率之和应当为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动成本率

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

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两者相等前者大于后者两者之和等于1后者大于前者

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产品单位变动成本/(1-贡献毛益率)

可以这么理解,贡献毛益又称“边际收益”、“边际贡献”、“创利额”。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以变动成本计算的产品成本后所剩可供抵偿固定成本并创造利润的数额,可按单位产品或企业各种产品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贡献毛益率:单位贡献毛益除单位售价或贡献毛益总额除以销售收入总额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单位贡献毛益/单价=1-变动成本率

某产品,单价是25,固定成本,50000。贡献毛益率,是40%,求保本量

40%=(25-单位变动成本)/25单位变动成本=15保本量=50 000/(25-15)=5000单位边际贡献=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贡献毛益率=(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售价

亏损合同要一次性计入成本吗

如果与亏损合同相关的义务不需支付补偿即可撤销,那么企业一般就不存在现时义务,不应确认预计负债;反之,如果亏损合同的相关义务不可撤销,那么企业存在现实义务,同时若满足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并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应确认预计负债。待定合同变为亏损合同时,合同若存在标的资产,应当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照规定计提减值损失,如果预计亏损超过了该减值损失,应将超过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当合同不存在标的资产时,亏损合同相关义务若满足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则应确认为预计负债。关于亏损合同,有以下三点需要记住:1、待执行合同不属于或有事项。但是,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的,应当作为或有事项。2、合同存在标的资产,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如果预计亏损超过该减值损失,应将超过部分确认预计负债。3、无合同标的资产,亏损合同相关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亏损合同:是指履行合同义务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成本超过预期经济利益的合同。预计负债的计量应当反映退出该合同的最低净成本,(即履行该合同的成本与未能履行该合同而发生的补偿或处罚两者之中的较低者)。亏损合同存在标的资产的,应当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不需确认预计负债,如果预计亏损超过该减值损失,应将超过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亏损合同不存在标的资产的,亏损合同相关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预计负债。

利率定价的经营成本率这么计算?

盈利率=(定价-成本)/成本*100%=利润/成本*100%盈利率是我们简化的称谓,实际是价格盈利率。这一比率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比率越高,越表现出投资者对股票的预期越乐观,反之则不然。其原因在于,正因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大,股价才会上升,这一比率才相应地增加。一般说来,那些快速发展的公司,这一比率比较高,而平稳发展的公司这一比率则相应低。扩展资料盈利率的作用这一比率亦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投资价值的重要工具。比率越低,即表示投资价值越高,假设某种股票目前每股市价为120元,平均每股税后利润为20元,代上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为6倍。换句话说,投资于此种股票,必须投资6元,才能获得盈利1元。反过来,如果上例比率为3倍,每股税后利润不变,则投资者只需投资60元。当然,这种分析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并无绝对意义,因为其中还涉及投机与投资的区别,以及公司经营的发展状况等。计算这一比率时必须与当前的利率标准相比较,然后才能确定是否属于有利的投资。此外,运用这一比率衡量股价时,应将各种不同的股票分别考虑,而且随时注意究竟多少倍率才是合理的投资。美国证券投资专家指出:若干年前,10比1是公认的标准比率,但最近则认为这个倍率太高,不是健全的投资。目前美国金融界认为,这一倍率越低越好。

一辆自行车成本300元,销价400元,问盈利率?

百分之30的利润率。我们先算400减300等于100,而100除300等于0点3,然后乘以百分之100就是百分之三十,这个题中计算利润率必须以成本为分母计算而不能以成本加利润为分母计算,利润率常用百分比表示,成本利润率等于利润除成本乘百分之100。盈利率的特点盈利率又称市价盈利率,股价盈利比率市盈率价盈比,盈利比本益比亦简称PAE值,是指长线投资复息回报年率,盈利率是我们简化的称谓,实际是价格盈利率,这一比率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比率越高越表现出投资者对股票的预期越乐观反之则不然。其原因在于正因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大,股价才会上升这一比率才相应地增加,一般说来,那些快速发展的公司,这一比率比较高而平稳发展的公司这一比率则相应低,这一比率亦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投资价值的重要工具,比率越低即表示投资价值越高。

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成本核算十大简单方法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2、因中小五金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账,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五金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3、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4、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5、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6、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7、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8、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账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账同时即进行分配。9、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10、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

关于成本投入

一件事,时间成本,精力成本,财力成本,各种投入的多少决定了你的效果和结果。培训行业为了达到学习效果,学习投入度的调动,会有pk金一说,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通常人有一种懒惰的心理,如果你不投一分钱,基本上送给的机会可能不会太珍惜。正是应了白来的不珍惜。但是,真正想投入学习的人会有一种态度。pk金的存在反而是激励人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学习的一个手段和方法。 忙忙累累的一天结束,收获太多,一场会议的运作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通过pk金一事也能看出人生百态。

投入与成本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投入可能资本,也可能是债务。只有构成了成本要素的才能作为成本核算。

人均产值和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有什么区别?

均产值和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的区别入下:1、影响因素不同人均产值是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而人工成本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影响,人工成本直接决定消费者购买力水平。2、包括的范围不同人均产值:一般指个人生产的全部数量金额,包括未销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库存价值;而人工成本为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收入、还有其他业务收入的总和,有的流通居民总收入核算的是差价收入、即毛利。3、计算方法不同人均产值计算公式为: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而人工成本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4、特点不同人均产值诞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北美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因其业务拓展不以实体网点和物理柜台为基础,具有机构少、人员精、成本低等显著特点,而人工成本有着存款利息高和实时、方便、快捷、成本低、功能丰富的24小时服务的特点,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喜爱,其自身数目也会迅速增长,成为未来银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均产值百度百科-人工成本

人均产值和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有什么区别?

均产值和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的区别入下:1、影响因素不同人均产值是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而人工成本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影响,人工成本直接决定消费者购买力水平。2、包括的范围不同人均产值:一般指个人生产的全部数量金额,包括未销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库存价值;而人工成本为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收入、还有其他业务收入的总和,有的流通居民总收入核算的是差价收入、即毛利。3、计算方法不同人均产值计算公式为: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而人工成本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4、特点不同人均产值诞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北美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因其业务拓展不以实体网点和物理柜台为基础,具有机构少、人员精、成本低等显著特点,而人工成本有着存款利息高和实时、方便、快捷、成本低、功能丰富的24小时服务的特点,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喜爱,其自身数目也会迅速增长,成为未来银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均产值百度百科-人工成本

人均产值和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有什么区别

两者原理内涵一样,但实际应用配合算法不同。人均产值:功能主要是招聘人员时用的,主要是从人事费用角度,薪酬评估角度考虑,属于用招聘本控制。一般是人事计算后的人均招募成本÷人均产出值(用于计算人均薪酬和人事招聘费)因为人事招聘需要考虑的是个体的投入与产出。(该批入职人员费用与该批人员的人均产值,通俗的就是企业按拿钱招人的效果,给人事出每笔预算。产值越高,可以投入的预算就越多)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主要是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目的是表达出的宏观总人工成本对总产出影响效果比重。这个计算结果(人工成本)往往还要结合它在企业全部成本的比重(如材料、水电等),来表达出不同的投入对产出的变化,如果人的价值比恒定了,其他投入与产出是否饱和,通俗说饭店请了个伙计,每天卖10碗饭和15碗饭,人如果能忙得过来,并且准备这么过耗材成本不会意外增加,卖的多的总产出就高,企业要维持高的劳动率饱和。(但是东西坏了卖不完,或运输保存成本都要均摊,而这又不是人的因素,但是可以体现这个人的工作不饱和,饭店困难时你就会自己干,把伙计裁剪掉。)人是一个最大动量,消耗物料是一个累加动量----但不排除现实干扰,如报废不良,技术革新等。

人均产值和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有什么区别

人均产值从人事费用角度,薪酬评估角度考虑,属于用招聘本控制,一般是人事计算后的人均招募成本÷人均产出值,人事招聘需要考虑的是个体的投入与产出。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企业财务部门表达出的宏观总人工成本对总产出影响效果比重,计算结果往往还要结合它在企业全部成本的比重来表达出不同的投入对产出的变化。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如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会计、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应答时间:2021-09-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

其实成本会计应属于管理会计的一部分,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是:1,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现代会计;2,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相同;3,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分享部分信息;4,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可互助发展.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1,会计主体不同;2,基本职能不同;3,具体工作目标不同;4,工作依据不同;5,方法及程序不同;6,信息特征不同;7,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8,观念取向不同.

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会计应遵循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分期核算的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一致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小编再送一个2018年ACCA资料包可以分享给小伙伴,戳:ACCA资料【新手指南】+讲义+解析音频1.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做出决策。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致。6.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7.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8.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作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 拓展资料会计原则是会计工作的指导性规范。对财务会计基本规律的概括与总结。比如稳健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实际工作中,会计原则常与会计准则相混用。美国先使用“会计原则”,后流行“会计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即美国的会计规范经历了从“有限的、指导性”的规范(会计原则)发展成“数量可观的指导性和技术性并重”的规范(会计准则)。新准则下财务会计一般原则的变更新准则下只有8个基本原则,取消了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其中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第十七条)、谨慎性原则(第十八条)、实质重于形式(第十六条)原则,也强调了可比性(第十五条,把原准则的一贯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合并为可比性原则)、相关性(第十三条)、明晰性(第十四条)、及时性(第十九条)、客观性(第十二条)原则。另外,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并入会计分期基本假设,历史成本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中(历史成本属于会计计量范畴,因此将历史成本原则在新增的第九章“会计计量”中进行了规定)。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工期成本分析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工期成本分析一般采用的方法为:比较法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本文简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由于施工项目成本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的也很多,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分析。为了便于联系实际,我们按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成本项目的分析方法和与成本有关事项的分析方法叙述如下:一、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1、比较法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计划成本是在预算成本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的要求,结合施工项目的技术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劳动力素质、设备情况等确定的标准成本,亦称目标成本。计划成本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支出的标准,也是成本管理的目标。实际成本,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可以列人成本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是工程项目施工活动中劳动耗费的综合反映。比较法的应用,通常有下列形式:1、将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以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完成计划的积极因素和计划完成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实际与计划对比时,还应注意计划本身的质量。如果计划本身出现质量,则应调整计划,重新正确评价实际工作的成绩,以免挫伤人的积极性。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动态情况,反映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技术经济指标只能代表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侧面,只有成本指标才是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尤为重要,一定要真实可靠,而且要有深度。3、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其他项目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赶超先进水平。

如何通过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

通过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差额分析法。1、对比分析法又叫指标对比法或比较法,是将两个以上的同类经济指标进行数量对比,对比指标之间差距和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法是一种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其他各种分析方法都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工作的。因目的不同,方法也有所不同。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对比指标的可比性,即对比指标的计算口径、计价基础、时间单位等应当保持一致。2、比率分析法通过计算各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借以考察、评价企业成本活动的相对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3、因素分析法将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若干相互联系的因素,并分别计算、分析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连环替代法是最常用的因素分析法。4、差额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是利用各个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额,直接计算各个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的影响程度。

成本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成本分析中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法(也称数量分析方法)很多,企业应根据分析的目的,分析对象的特点,掌握的资料等情况确定应采用那种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技术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三种。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对比分析中,可采取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指标对比等形式。通过对比分析,可一般地了解企业成本的升降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查明原因,找出差距,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采用对比分析时,应注意本期实际指标与对比指标的可比性,以使比较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揭示的差异才能符合实际。若不可比,则可能使分析的结果不准确,甚至可能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的相反的结论。在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可采取绝对数对比,增减差额对比或相对数对比等多种形式。  比较分析法按比较内容(比什么)分为:  (1)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  (2)比较结构百分比  (3)比较财务比率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构成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对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采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  (1)将要分析的某项经济指标分解为若干个因素的乘积。在分解时应注意经济指标的组成因素应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计算的结果就不准确。如材料费用指标可分解为产品产量,单位消耗量与单价的乘积。但它不能分解为生产该产品的天数,每天用料量与产品产量的乘积。因为这种构成方式不能全面反映产品材料费用的构成情况。  (2)计算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期数(如计划数,上期数等),从而形成了两个指标体系。这两个指标的差额,即实际指标减基期指标的差额,就是所要分析的对象。各因素变动对所要分析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影响合计数,应与该分析对象相等。  (3)确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在确定经济指标因素的组成时,其先后顺序就是分析时的替代顺序。在确定替代顺序时,应从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的关系出发,使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分清经济责任。替代的顺序一般是先替代数量指标,后替代质量指标;先替代实物量指标,后替代货币量指标;先替代主要指标,后替代次要指标。  (4)计算替代指标。其方法是以基期数为基础,用实际指标体系中的各个因素,逐步顺序地替换。每次用实际数替换基数指标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计算出一个指标。每次替换后,实际数保留下来,有几个因素就替换几次,就可以得出几个指标。在替换时要注意替换顺序,应采取连环的方式,不能间断,否则,计算出来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就不能与经济指标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异额(即分析对象)相等。  (5)计算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其方法是将每次替代所得到的结果与这一因素替代前的结果进行比较,其差额就是这一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  (6)将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该项经济指标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额(即分析对象)相等。  上述因素分析法的计算过程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设某项经济指标N是由A,B,C三个因素组成的。在分析时,若是用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对比,则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计划指标N0=A0×B0×C0  实际指标N1=A1×B1×C1  分析对象为N1-N0的差额。  采用因素分析法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程度时,各项计划指标,实际指标及替代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计划指标 N0=A0×B0×C0-----------(1)  第一次替代N2=A1×B0×C0-----------(2)  第二次替代N3=A1×B1×C0-----------(3)  实际指标 N1=A1×B1×C1-----------(4)  各因素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数额按下式计算:  由于A因素变动的影响=(2)-(1)=N2-N0  由于B因素变动的影响=(3)-(2)=N3-N2  由于C因素变动的影响=(4)-(3)=N1-N3  将上述三个项目相加,即为各因素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程度,它与分析对象应相等。  根据因素分析法的替代原则,材料费用三个因素的替代顺序为产量,单耗,单价。各因素变动对甲产品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降低8 000的测定结果如下:  计划材料费用=250×48×9=108 000(元)-----(1)  第一次替代=200×48×9=86 400(元)------(2)  第二次替代=200×50×9=90 000(元)------(3)  实际材料费用=200×50×10=100 000(元)------(4)  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降低8 000元的影响程度如下:  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1)=86400-108000=-21600(元)  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的影响=(3)-(2)=90000-86400=3600(元)  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4)-(3)=100000-90000=10000(元)  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21600+3600+10000=-8000(元)  上述分析计算时,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简化的形式,即差额计算法。差额计算法是利用各个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额,直接计算各个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以上述经济指标N为例,采用差额计算法时的计算公式如下:  由于A因素变动对指标的影响=(A1-A0)×B0×C0  由于B因素变动对指标的影响=A1×(B1-B0)×C0  由于C因素变动对指标的影响=A1×B1×(C1-C0)  〖例3〗以例2材料费用的分析资料为基础,采用差额计算法的结果如下:  由于产量增加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00-250)×48×9=-21600(元)  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00×(50-48)×9=3600(元)  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00×50×(10-9)=10000(元)  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1600+3600+10000=-8000(元)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但采用差额计算法显然要比第一种方法简化多了。  3、相关分析法  相关分析法是指在分析某个指标时,将与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企业的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依存关系, 在这些指标体系中,一个指标发生了变化,受其影响的相关指标也会发生变化。如将利润指标与产品销售成本相比较,计算出成本利润率指标,可以分析企业成本收益水平的高低。再如,产品产量的变化,会引起成本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相关分析法找出相关指标之间规律性的联系,从而为企业成本管理服务。  4、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利用各个因素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5、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几种。  ● 相关比率法 由于项目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因而可以将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并以此来考察经营成果的好坏。例如:产值和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的关系又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都希望以最少的工资支出完成最大的产值。因此,用产值工资率指标来考核人工费的支出水平,就很能说明问题。  ● 构成比率法 又称比重分析法或结构对比分析法。通过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总量的构成情况及各成本项目占成本总量的比重,同时也可看出量、本、利的比例关系(即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关系),从而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指明方向。  ● 动态比率法 动态比率法,就是将同类指标不同时期的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该项指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动态比率的计算,通常采用基期指数和环比指数两种方法。

主营业务成本和销售费用有什么区别?

主营业务成本和销售费用区别如下:简单来说:比如你卖了一件商品,销售商品的收入是主营业务收入,当初购买这件商品的支出就是主营业务成本,而为了销售这件商品发生的人工、房租、交通、电话等费用,就是销售费用。严格分析如下:主营业务成本:相对于其它业务成本而言的。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具体来说:是损益类帐户,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记已销售商品、产品、劳务供应等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结转后应无余额,该帐户也应按产品类别设置明细分类帐户。2.销售费用:因为销售而产生的费用例如广告费用、销售人员的工资、为招待客户而产生的费用、销售办事处的费用。具体来说: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等。差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是包括在管理费用里面。拓展资料: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企业应当设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借记该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等科目。期末,将主营业务成本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贷记该科目,结转后,"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无余额。

主营业务成本和销售费用有什么区别?

主营业务成本和销售费用区别如下:简单来说:比如你卖了一件商品,销售商品的收入是主营业务收入,当初购买这件商品的支出就是主营业务成本,而为了销售这件商品发生的人工、房租、交通、电话等费用,就是销售费用。严格分析如下:主营业务成本:相对于其它业务成本而言的。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具体来说:是损益类帐户,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记已销售商品、产品、劳务供应等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结转后应无余额,该帐户也应按产品类别设置明细分类帐户。2.销售费用:因为销售而产生的费用例如广告费用、销售人员的工资、为招待客户而产生的费用、销售办事处的费用。具体来说: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等。差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是包括在管理费用里面。拓展资料: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企业应当设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借记该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等科目。期末,将主营业务成本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贷记该科目,结转后,"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无余额。

销售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生产成本吗?

  销售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不计入生产成本,而是通过本年利润体现,期末填写资产负债表时,销售费用已经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  本年利润是一个汇总类账户。  其贷方登记企业当期所实现的各项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借方登记企业当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与支出,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净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借贷方发生额相抵后,若为贷方余额则表示企业本期经营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若为借方余额则表示企业本期发生的亏损。

营业外支出属于营业成本吗

营业外支出不属于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属于损益类账户。营业外支出是指除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等以外的各项非营业性支出。如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为此,要设置“营业外支出”账户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核算。企业发生各项营业外支出时,记入这个账户的借方;期末结转损益时,从贷方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扩展资料: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及结转情况。该科目可按营业外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确认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原材料”等科目。确认盘亏、非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库存现金”等科目。期末,应将“营业外支出”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营业外支出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是企业财务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业外支出

结转制造费用,按工人工资比例分配计入A,B产品生产成本,怎么写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人工费 生产成本--b产品--人工费 贷:制造费用拓展资料一、制造费用是企业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包括间接材料费、间接人工费用、折旧费等。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1、生产工时比例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制造分配率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产品的制造费用分配率=该产品的制造费用总额/车间生产工人的总工资,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制造分配率   3、机器工时比例法 :与生产工时比例法基本相同   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企业制造费用的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卵量的定额工时总额。三、归集类别 1、企业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该账户应按不同的生产单位设立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生产单位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辅助生产车间如果只生产单一品种或只提供一种劳务而且制造费用数额较小,为了减少转账手续,对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2、“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反映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末无余额。 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各项制造费用的生产单位,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应根据有关费用分配表及凭证登记“制造费用”账户及所属的明细账。由于制造费用的具体项目众多,这里只能按大类,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说明制造费用的归集。

在编制成本分配表示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项,但人工是计入制造费用的,是不是分配表不含人

成本计算的原则是材料、人工、生产车间费用,包括机器折旧,工资已在制造费里了,你在编分配表时还是要设置:材料、人工、和费用(这样看着清楚),比如材料5000,制造费用2000,其中工资500那么你就填材料5000,工资500,费用1500发生制造费用时:借:制造费用 贷:现在或银行存款月末要将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购进原材料: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如没付款就应付帐款--某供应商生产消耗原材料: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完工产品入库时做分录: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制造费用销售产成品:借:银行存款,还没收款就做应收帐款---某客户,代:产品销售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结转销售成本:借:销售成本 贷:产成品各项支出结转损益: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成本 贷:管理费用 贷:销售费用 贷: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其他支出 各项收入结转损益:借:产品销售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其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就是把所有发生额的损益都结转本年利润祝工作顺利!

要求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

你好,由于题目很不清晰,建议用手工打出了提交一下,完全看不到。编制成本表的流程:首先将辅助生产的费用计算出来,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果直接给出该步骤省略。如果没有,则需要按照直接分配法或交互分配法计算后按照劳务量对外分配。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看到你的资料中有车间、管理部门,这个是什么意思?车间应该就是车间的管理部门进入制造费用的这块,而管理部门如果是管理费用不应该进行费用分配。分配标准按照题目给出的进行分配最后计算产品成本期初在产+本期转入=期末在产+期末完工在产和完工分配按照要求是约当产量还是在产品不计算成本等大概有7种,按照题目要求来。前面的部分代表当期总数,在完工和在产之间分配完成后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编制成本表希望能帮到您并请采纳

成本核算具体有哪些工作?涉及到哪些科目核算?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帐务处理程序主要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材料、工资费用分配表。  (2)根据原始凭证及耗用材料、工资等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  (3)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4)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  (5)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  (6)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  (7)将完工产品成本转入产成品明细帐。  (8)已销售产品成本转产品销售成本明细帐。涉及的会计科目: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人力、物力的耗费,耗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成果,如在供应阶段,一切耗费都是为了取得保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对象--材料;在生产阶段,一切耗费都是为了生产出合乎社会需要的产品;在销售阶段,一切耗费又都是为了获得销售收入和盈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述耗费的总和,必须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耗费的货币表现,称为费用,费用是形成成本的基础。   之所以要计算成本是因为: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核算和监督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是否超支或节约,并据以确定企业的盈亏。因此,做好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如实反映资金运动的情况;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可以为制订价格提供依据;也是保证企业生产耗费得以补偿的重要手段,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要计算成本。  由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都会发生各种耗费,因此都有成本计算问题,所以成本计算在工业企业中又分为供应阶段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生产阶段生产成本的计算。销售阶段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但由于生产阶段生产耗费的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使生产成本的计算较之其他两个阶段成本计算要复杂得多,所以典型的成本计算是指产品成本的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是生产成本计算的准备,销售成本的计算又是生产成本计算的必要补充。工具/原料单据,报销费用。步骤/方法1、 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对本月各部门材料领用进行单据记账,制单,核算当月材料消耗成本。2、 车间统计人员进行完工工时日报、完工工时产量、消耗标准等统计表进行上报。3、 总帐会计进行日常各部门费用报销,提供各生产部门发生的各种费用。4、 固定管理员提供本月变动情况,总帐会计进行计提折旧,提供制造费用-折旧费。5、 工资核算会计进行本月工资发放计提,提供各生产部门的直接人工、间接人工费用。6、 成本核算会计从成本管理模块取数各部门当月原材料消耗数据,和其他成本资料进行成本计算,得出半成品的成本。7、 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在存货核算模块进行产成品成本分配 ,读取半成品仓库的半成品加工成本。8、 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在存货核算模块进行单据记账(主要是半成品仓库的半成品的入库、出库成本)。9、 进行半成品仓库的期末处理、制单工作。10、 成本核算会计从成本管理模块重新数各部门当月原材料消耗数据,和其他成本资料进行成本计算,得出产成品的成本。11、 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在存货核算模块进行产成品成本分配 ,读取产成品仓库的产成品加工成本,具以结转销售成本。工业企业的会计帐要看你们是采用什么样的成本核算方式啊 一般平常就是做费用报销,往来收支,材料收发的核算,月底要进行成本归集与分配,结转出产品(及在产品、半成品)的成本,根据销售产品的数量,计算销售成本,最后出报表 。总体来讲,核算方法不同,有些是不同的,最简单就是,汇总收入和成本,算出利润。一个会计做账的实际过程 ABC公司建账如下(ABC公司是一间由三名股东投资的有限公司,属于商品流通的一般纳税人) ABC公司从7月1日开始筹建。 1. 7月3日老板A代垫钱4万元并亲自去购入一批固定资产(发票上写ABC公司 借:固定资产 贷:其他应付款——A2. 7月6日老板A代垫钱1万元购入一批办公用品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A 3.7月8日ABC公司三名股东存入50万入临时账户作为注册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A 10 ——B 20——C 20 4.7月9日老板A代垫ABC公司注册费1万元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A 5.8月1日领到公司营业执照。 6.9月1日领到国税及地税的税务登记证并正式营业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开办费于开始经营时一次计入管理费用,但税法要求于企业开始经营的次月不少于五年内摊销公司的开办费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贷:长期待摊费用 7.9月2日,还款给股东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借:其他应付款——A 贷:现金 8.9月5日,ABC公司向甲购入商品一批,预付货款价税合计11.7万 借:应付账款——甲 贷:银行存款 9.9月8日,收到甲公司运来的商品并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A 10.9月9日,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货已发出,货款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11.月末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12.9月18日收到乙公司9月9日的欠款 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3. 9月21日计提,本月工资借: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计提本月福利费(直接按计税工资的14%计提,以免年底调账) 借: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计提工会经费及职工教育经费(直接按计税工资的2%及1.5%计提以免年底调账)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14. 9月31日银行划账交社保等费用 借:管理费用——公司缴纳社保费 其他应收款——代垫员工应缴社保及住房公积贷:银行存款 15. 9月31日发放本月工资时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现金 其他应收款——代垫员工应缴社保及住房公积 16. 本月发生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现金 计算本月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交税金)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17.计提城建税、教育附加、防洪费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防洪费 18. 结转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外支出 财务费用是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19.预缴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20. 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1.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公积金 最终得出未分配利润,或盈余或亏损 22.ABC本月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利润——A ——B ——C 发放利润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借:应付股利——A ——B ——C 贷:现金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下月10月 10月11日,银行划扣税金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应交企业所得税 ——应交城市建设维护税 ——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防洪费 贷:银行存款工业企业会计实务:会计报表(一)  一、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求 工业企业会计报表是工业企业根据日常核算资料定期编制,总括反映企业财务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的报告文件。  1.会计报表的种类  工业会计报表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分配表、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2.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  企业应在规定时间内编报月报、季度、年度会计报表,做到手续齐备,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不得为了赶编报表提前结账,不得任意估计数字,严禁弄虚作假,篡改数字。 各种会计报表之间,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该相互一致。本期报表与上期报表之间有关的数字应相互衔接。各个年度会计报表中各项的内容和核算方法如有变动,应在年度会计报表中加以说明。 各种会计报表中所规定的补充资料,都要填列齐全,并应填列最后核定的数字,未经核定的,应填列最后上报的数字。 会计报表应由单位领导、总会计师和会计主管人员审阅,并签名或盖章。按规定报送有关部门的会计报表,要装订成册,加盖公章。 报出的会计报表如发现错误,应及时办理订正手续。除更正本单位留存的报表外,并应同时通知接受报表的单位更正,错误较多的,应重新编报。企业的季度、年度会计报表应附送财务情况说明书。企业的会计报表应报送开户银行、财税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各一份。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及编制说明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月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报表。该表“年初数”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数”栏内。该表“期末数”大部分可以根据各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其中一部分项目需要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或调整后填列。需合并、调整的项目填列方法说明如下: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资金等货币资金的;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2)“预付款项”项目。反映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根据“预付款项”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预付款项”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应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应包括在“预付账款”项目内。  (3)“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本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材料”、“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借贷方余额相抵后的差额填列。  (4)“待摊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以后各期分 期摊销的费用。企业的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及大修理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应在本表“递延资产”项 目反映,不包括在本项目数字内。本项目应根据“待摊费用”科目 的期末余额填列。“预提费用”科目期末如有借方余额,在项目内 反映,增设“外汇价差”科目的企业,该科目如有借方余额,也在 本项目内反映。   (5)“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在清查财产中 发现的尚待批准转销或作其他处理的流动资产盘亏、毁损扣除盘盈 后的净损失。本项目应根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所属“待处理 流动资产损溢”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企业待处理的固定资产净损失,应在本表“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项目另行反映。  (6) “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反映企业除以上流动资产项目外的其他流动资产的实际成本,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7)“长期投资”项目。反映企业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 长期投资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债券,应在流动资产类下“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项目单独反映。本项目应根据“长期投资” 科目的期末余额扣除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后的数额填 列。  (8)“其他长期资产”项目。反映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9)“预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预收购买单位的货款。本项 目应根据“预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收账款”项目内填列;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项目内。  (10)“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反映除以上流动负债以外的其他流动负债。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1)“其他长期负债”项目。反映除以上长期负债项目以外的其他长期负债。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项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在本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内另行反映。上述长期负债各项目均应根据有关科目期末余额扣除将于一年内到期偿还数后的余额填列。 (12)“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本项目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未弥补的亏损,在本科目内以“—”反映。5  三、损益表的内容及编制说明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月份、年度内利润(亏损)实现情况的报表。 损益表中的各项目,根据相应账户中的发生额分析填列。据以计算出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

1、根据下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编制造费用分配表和成本计算表 急急急

1、购入材料借:在途物资 80000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行税额)13600 贷:银行存款46800 贷:应付账款—海通公司468002、现金支付运费借:在途物资 400 贷:库存现金 4003、结转采购成本借:原材料 80400 贷:在途物资 804004、预支差旅费借:其他应收款—李凡 2000 贷:库存现金 20005、发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 50000 贷:库存现金 500006、领原材料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82000借:生产成本—乙产品 54000借:制造费用 6400借:管理费用 3600 贷:原材料 146000

为什么抛售外汇储备,造成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还会带来本国市场的银根的紧缩???谢谢啊!!!

按照国民收入一般核算方法中的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四者之和,即:Y=C+I+G+(X-M)=C+I+G+X-M.从这个简化了的等式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因变量Y和自变量C、I、G、X同向变化,和M反向变化。那么现在我们看你提出的问题:减少外汇储备,也就是说增加外汇支出,国家在平衡国际收支中可以利用增加进口(M)等方式减少外汇储备。也就是说,外汇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进口增加。进口和国民收入反向变化,进口增加,国民收入减少。我们再来看看减少货币供应量如何影响国民收入。上面我们分析得出Y和I同向变化。一般意义上认为货币供应量决定于央行和商行。央行直接发行基础货币或松动存款准备金,商行对存款具有货币创造能力,可以利用存款创造货币供应量,或者向央行贴现票据。无论是直接发行货币还是利用存款创造货币或者其他,都会增加货币供应量。现在货币供应量减少了,也就是说可能是央行控制基础货币发行,或提高准备金率,或者是商行货币供应量减少,商行货币供应量减少意味着信贷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到投资对货币的需求量减少,进而投资减少。投资和国民收入同向变化,因而国民收入减少。我们还可以从利率方面分析。利率和投资呈反向关系,和货币供应量呈反向关系。即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升高,利率升高,投资减少;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固定生产成本是仅指固定制造费用吗,还是说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固定制造费用

1,简单地说,固定成本一般指不随产量的变化而产生改变的成本项目。2,如题所述,生产环节发生的成本费用项目中,按照如上原则,诸如折旧费用、非计件机制下发生的人工费以及其他不因产量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固定成本开支均属于固定成本。3,以上仅供参考,请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怎么算?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单位材料费用+单位人工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单位变动期间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单位材料费用+单位人工费用+单位制造费用1、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优点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2、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和销售预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实际上是根据变动成本法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机动地调整,具有弹性。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法认为,固定性制造费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而发生的,这些生产经营条件一经形成,不管其实际利用程度如何,有关费用照样发生,同产品的实际生产没有直接联系,并不随产量的增减而增减。也就是,这部分费用所联系的是会计期间,而不是产品,它只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会计期间,而应在费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作期间成本,从本期的销售收入中直接扣减。扩展资料:在变动成本法下,只是将变动生产成本在已售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别负担。因此变动成本法下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估价必然低于全部成本法下的存货估价。固定制造费用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而应在其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该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动成本法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指什么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计算公式: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一)二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1)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2)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二)三因素分析法: (1)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2)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3)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 的三种成本差异是指什么

标准答案:固定制造费用的三种成本差异是指:效率差异、耗费差异和闲置能量差异。请参考

什么叫固定成本?什么又叫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特征: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扩展资料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边际利润,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的产出所带来的纯利润的增量。边际利润是反映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能为企业增加的收益。销售单价扣除边际成本即为边际利润,边际利润是指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利润。一个特定单位的产出,应该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称为可变成本,它大致随着生产数量而增加或减少;另一部分则是固定成本,它相对而言并不随着生产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越大,那么这些成本就会分摊到更大数量的产品之上,而边际成本也就越小于平均成本。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相反,如果当成本中可变成本占较大比例时,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差别就不会很大,规模对收益的影响也就相对较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变动成本百度百科-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为什么标准工时预算工时

需要明确的是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分析有两种,“二因素分析法”和“三因素分析法”,这里首先要搞懂基础“二因素分析法”的由来,然后再去思索三因素与二因素的关系。1. 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分析(二差异法)(1) 其实,在一开始,还是要看回‘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公式=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成本-标准成本)(2) 但是达到分析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的目的,就要按照目的来做下变动,主要出发点还是在于“产量”上,有“实际产量”、“预算产量”,由于预算与实际之间也存在差异,因此到这里你就知道了,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分析的分析目的是:“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3) 因此就要考虑如何把预算费用加进去了,由于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不能拆出来的,那就算了,直接加一个预算费用减一个预算费用进去。(4) 由(3)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成本-预算费用)+(预算费用-标准成本)(5) 因此就分为了两部分并根据其性质进行命名,“实际成本-预算费用”为耗费差异;“预算费用-标准成本”为能量差异。(6) 对(5)进行解释:实际成本-预算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体现了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的“费用差异”(工时差异、工资差异),因此命名为“耗费差异”预算费用-标准成本=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体现了实际产量与预算产量的差异,主要是体现在“由于实际产量没达到预算产量而形成的差异”,由于是体现在能量损耗上,因此命名为“能量差异”。(7) 总结:二差异法,是把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2. 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分析(三差异法)(1) 是基于“二差异法”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能量差异而提出的。(实际产量为什么没达到预算产量)(2) 从机器和工人情况分,产生能量差异的原因是“能力差异”(生产能力闲置原因)和“效率差异”(生产效率不同原因)(3) 能力差异:由于是机器原因,由于机器的闲置导致生产能力闲置了,因此导致产量出现了差异。故:能力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4) 效率差异:这是(同一个客观环境下的主观影响)由于员工生产效率不高出现了差异,因此导致工时不同,但是机器是稳定的。故: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3. 预算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哪些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包括: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在标准成本法下,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成本差异。想了解关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最新信息,敬请关注环球快问会计在线频道。关注环球网校快问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哪些

为什么企业采用变动成本计算,固定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

因为根据变动成本法,制造费用可以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只有变动制造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即,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资产制造费用作为固定成本构成。相关公式:销售收入-销售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产品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在完全成本法下将固定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不够合理,会扭曲利润。例如本月产量非常少,那么每件产品分配的固定成本就很高。如果产量非常高,每件产品分配的固定成本就很低。如果这样的话就会因为产量的高低而让产品成本产生较大的波动。实际情况是一种产品成本虽然有波动,但是波动并不大。现实中生产管理人员只能够控制原材料、人工等投入的多少,不能够控制固定资产的投入与折旧,完全成本法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无法很好的计量生产人员的绩效。而变动成本法就避免了以上缺点,因为固定生产成本计入了期间费用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要求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资料,以作为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的依据,传统的全部成本核算法无法适应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经济。第二世界大战后,对会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变动成本法开始在西方企业诞生,时至今日,普及地应用于西方企业的内部管理。变动成本法是将一定时期所发生的成本按照其成本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其中变动成本又分为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非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将变动非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在变动成本法下,只是将变动生产成本在已售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别负担。因此变动成本法下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估价必然低于全部成本法下的存货估价。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