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

08年注会《财管》辅导资料:第十四章成本控制(2)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ue004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ue004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ue004 1、工资率差异形成的原因,一般说来,应归属于人事劳动部门管理,差异的具体原因会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差异原因包括: (1)工人升降级使用; (2)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 (3)工资率调整; (4)加班或使用临时工; (5)出勤率变化等。 2、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材料质量不好,也会影响生产效率。ue004差异原因包括: (1)工作环境不良; (2)工人经验不足; (3)劳动情绪不佳; (4)新工人上岗太多; (5)机器或工具选用不当; (6)设备故障较多; (7)作业计划安排不当; (8)产量太少无法发挥批量节约优势等。 (三)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ue004ue004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ue004ue004 1、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是部门经理的责任,他们有责任将变动费用控制在弹性预算限额之内。ue004 2、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与人工效率差异相同。ue004 二、固定成本差异计算 (一)二因素分析法ue004 二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耗费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 能量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额,反映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未能达到生产能量造成的损失 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ue004ue004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ue004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工时ue004 =(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分解过程: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引入“预算数”即“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耗费差异+能量差异 (二)三因素分析法ue004 三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闲置能量差异三部分。 耗费差异的计算与二因素分析法相同。 不同的是要将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为两部分: 1、闲置能量差异―――实际工时未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 2、效率差异―――――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 其计算公式如下:ue004ue004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ue004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分解过程: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ue004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工时ue004 引入“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第四节 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为了同时提供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和实际成本三项成本资料。标准成本系统的账务处理具有以下特点: 1.“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 无论是借方和贷方均登记实际数量的标准成本,其余额亦反映这些资产的标准成本 2.设置成本差异账户分别记录各种成本差异 在需要登记“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时,应将实际成本分离为标准成本和有关的成本差异,标准成本数据记入“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而有关的差异分别记入各成本差异账户。 各差异账户借方登记超支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 3.各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 各成本差异账户的累计发生额,反映了本期成本控制的业绩。在月末(或年末)对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1)结转本期损益法 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所有差异转入“利润”账户,或者先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再随同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起转至“利润”账户。 采用这种方法的 依据是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应当直接体现在本期损益之中,使利润能体现本期工作成绩的好坏。此外,这种方法的账务处理比较简便。 缺点:如果差异数额较大或者标准成本制订得不符合实际的正常水平,则不仅使存货成本严重脱离实际成本,而且会歪曲本期经营成果 适用,在成本差异数额不大时采用此种方法为宜。 (2)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 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的 依据是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存货和销货成本共同负担。 缺点:这种做法会增加一些计算分配的工作量。此外,有些费用计入存货成本不一定合理,例如闲置能量差异是一种损失,并不能在未来换取收益,作为资产计入存货成本明显不合理,不如作为期间费用在当期参加损益汇总。 二、标准成本系统账务处理程序 例题见教材 1.有关的资料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100千克×0.3元/千克)    30元 直接人工(8小时×4元/小时)      32元 变动制造费用(8小时×1.5元/小时)   12元 固定制造费用(8小时×1元/小时)    8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82元 (2)费用预算 生产能量            4000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          6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          4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5元/小时(6000/4000)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元/小时 (4000/4000) 变动销售费用          2元/件 固定销售费用          24000元 管理费用            3000元 (3)生产及销售情况 本月初在产品存货 50件,其标准成本为2800元。 由于原材料一次投入,在产品存货中含原材料成本1500元(50件×30元/件)。 其他成本项目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约当完工产品的系数为0.5;50件在产品的其他成本项目共1300元[50件×0.5×(32元/件+12元/件+8元/件)]。 本月投产450件,完工入库430件,月末在产品70件。 本月初产成品存货30件,其标准成本为2460元(30件×82元/件)。 本月完工入库430件,本月销售440件,月末产成品存货20件。销售单价125元/件。 2.原材料的购入与领用,本月购入第一批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每千克0.27元,共计8100元。 标准成本:30000×0.3=9000(元) 实际成本:30000×0.27=8100(元) 价格差异:30000×(0.27-0.3)=-900(元) (1)借:原材料        9000 贷:材料价格差异      900 应付账款       8100 本月购入第二批原材料 20000千克,实际成本每千克0.32元,共计6400元。 标准成本:20000×0.3=6000(元) 实际成本:20000×0.32=6400(元) 价格差异:20000×(0.32-0.3)=400(元) (2) 借:原材料         6000 材料价格差异       400 贷:应付账款         6400 本月投产450件,领用材料45500千克。 应耗材料标准成本:450×100×0.30=13500(元) 实际领料标准成本:45500×0.3=13650(元) 材料数量差异:(45500-450×100)×0.3=150(元) (3) 借:生产成本        13500 材料数量差异       150 贷:原材料         13650 3.直接人工工资。本月实际使用直接人工3500小时,支付工资14350元,平均每小时4.10 元。 (4) 借:应付工资        14350 贷:银行存款         14350 为了确定应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标准成本数额,需计算本月实际完成的约当产量,在产品约当完工产品的系数为 0.5,月初在产品50件,本月完工入库430件,月末在产品70件。 本月完成的约当产品为: 70×0.5+430-50×0.5=440(件) 标准成本:440×8×4=14080(元) 实际成本:3500×4.10=14350(元) 人工效率差异:(3500-440×8)×4=-80(元) 人工工资率差异:3500×(4.10-4)=350(元) (5) 借:生产成本        14080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350 贷: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80 应付工资        14350 4.变动制造费用。本月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600元,实际费用分配率为1.6元/小时(5600/3500)。 (6) 借:变动制造费用     5600 贷:各有关账户       5600 将其计入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440×8×1.5=5280(元) 实际成本:3500×1.6=56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500-440×8)×1.5=-3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500×(1.6-1.5)=350(元) (7) 借:生产成本         5280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50 贷: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30 变动制造费用      5600 5.固定制造费用。本月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3675元,实际费用分配率为 1.05元/小时(3675/3500)。 (8) 借:固定制造费用      3675 贷:各有关账户       3675 实际数          3675             (1) 预算数          4000             (2) 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3500×1              (3) 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440×8×1             (4) (1)-(2)=耗费差异 (2)-(3)=闲置能量差异 (3)-(4)=效率差异 将其计入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440×8×1=3520(元) 实际成本:3500×1.05= 3675(元)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675-4000=-325(元) 闲置能量差异:(4000-3500)×1=5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500-440×8)×1=-20(元) (9) 借:生产成本          3520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500 贷: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25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20 固定制造费用        3675 6.完工产品入库。本月完工产成品430件 完工产品标准成本:430×82=35260(元) (10) 借:产成品          35260 贷:生产成本          35260 7.产品销售。本月销售440件,单位价格125元,计55000元。 (11) 借:应收账款         55000 贷:营业收入         55000 结转已销产品成本:440×82=36080(元) (12) 借:产品销售成本      36080 贷:产成品           36080 8.发生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本月实际发生变动销售费用968元,固定销售费用2200元,管理费用3200元。 (13) 借:变动销售费用       968 固定销售费用       2200 管理费用         3200 贷:各有关账户        6368 9.结转成本差异。假设本企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 (14) 借:主营业务成本      395 材料价格差异      500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80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30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25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20 贷:材料数量差异       150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350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50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500

制造费用属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还是混合成本?

制造费用是混合成本。既包含变动的,也有固定成本。但是,大部分是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属于期间费用

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属于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固定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采用变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将处理为什么

采用变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将处理为(答案:B )。  A.产品成本  B.期间成本  C.直接成本  D.可控成本解析:变动成本法认为,固定性制造费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而发生的,这些生产经营条件一经形成,不管其实际利用程度如何,有关费用照样发生,同产品的实际生产没有直接联系,并不随产量的增减而增减。也就是,这部分费用所联系的是会计期间,而不是产品,它只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会计期间,而应在费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作期间成本,从本期的销售收入中直接扣减。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正确答案:期间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为什么不属于相关成本?

肯定核入成本的

固定制造费用的三种成本差异

1、计划与实际成本差异,计划成本是在生产前预先计算的,而实际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2、预算与灵活成本差异,预算成本是在生产前制定的,而灵活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可变的成本。3、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标准成本是在生产前制定的,是一个理论上的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对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是全额从本期销售收入中扣除。在变动成本法下,对本期固定性制造费用处理应是全额从本期销售收入中扣除。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的生产成本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成本费用处理的区别变动成本: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成本通常可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酌量性固定成本,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等。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2,适用不同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影响而变动。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

采用变动成本法,固定成本全部作为制造费用对吗

对采用变动成本法,固定成本全部作为制造费用对的。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在损益表中的期间成本列示。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应在损益表的期间成本列示。固定性制造费用是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条件发生的,有关费用照样发生,同产品的实际生产没有直接联系,不随产量的增减增减。

固定制造费用的单位成本怎么算

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单位标准成本算法一样,与预算数,生产能量和标准工时有关。举个例子:变动制造费用的预算数是10万元,全年生产能量是5万机器工时(生产能量=预计产量*标准工时),那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率就是10/5=2元/小时。(预算总金额对应预算总产量)如果一件产品标准机器工时是3小时,那单位产品的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就是2*3=6元。另外{单位}标准成本是指每件,不是每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4000/(500×4)=2(元/小时)。 这里的500就是预算产量,预算产量×单位产量耗用的标准工时,表示的是预算工时。

制造企业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包括哪些?

.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即有一定的适用区间,如图中的“相关范围”。也就是说,超出相关范围时,变动成本发生额可能呈非线性变动。一: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变动成本的对称。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金和保险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产都会发生的成本,比如折旧。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包括什么?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吗?

期间成本主要是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准备条件,或为形成并维护现有正常产销能力而发生的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期间成本同产品的制造和产量的增减并无直接联系,仅同会计期间的更替相关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其数额的多少也完全取决于现有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小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期间成本计算可用于以下用途:1、需要将请购成本并入库存估价以设置标准成本或更新永续标准成本。2、所处国家(地区)的财政制度要求使用一种或两种期间成本计算方法来处理和(或)报告库存成本。扩展资料:变动成本法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时,将固定成本排除于产品成本之外,使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部分。把所有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从当期的收益中列支。在变动成本法下,只是将变动生产成本在已售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别负担。因此变动成本法下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估价必然低于全部成本法下的存货估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动成本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间成本

制造企业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包括哪些?

制造企业的变动成本有:与生产成本直接相关的,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辅助成本、制造费用中与生产有关的分摊费用,营业费用中的促销费用、销售人员的提成工资等。 制造企业的固定成本有:管理费用科目、营业费用、制造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和办公费用、差旅费用等。 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助于进行成本分析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要降低单位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主要应从节约各个时期的绝对支出数和增加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着手。

采用变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将处理为什么

采用变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将处理为期间成本 在变动成本法的核算下,期末存货当中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认为,固定性制造费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而发生的,这些生产经营条件一经形成,不管其实际利用程度如何,有关费用照样发生,同产品的实际生产没有直接联系,并不随产量的增减而增减。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法认为,固定性制造费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而发生的,这些生产经营条件一经形成,不管其实际利用程度如何,有关费用照样发生,同产品的实际生产没有直接联系,并不随产量的增减而增减。也就是,这部分费用所联系的是会计期间,而不是产品,它只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会计期间,而应在费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作期间成本,从本期的销售收入中直接扣减。扩展资料:在变动成本法下,只是将变动生产成本在已售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别负担。因此变动成本法下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估价必然低于全部成本法下的存货估价。固定制造费用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而应在其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该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动成本法

固定制造费用的三种成本差异

1、规模经济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增加,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制造费用会降低。因此,同一产品在不同产量情况下的固定制造费用是不同的,差异量取决于规模经济的程度。2、产能利用率是指企业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即生产实际产量与最大产量之间的比率。当产能利用率低时,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制造费用会增加,因为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等固定成本需要分摊到更少的产品上。3、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以控制和降低固定制造费用。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管理结构等方式来降低固定制造费用。

技术转让费和项目成本的关系

相同关系。根据查询技术转让费和项目成本的的简介得知,关系是相同的,项目成本是在投资项目寿命期内为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而付出的全部代价。

技术转让中的成本和费用不包括

不包括企业购买或使用专有技术而支付的费用以外的费用。技术转让费,即企业购买或使用专有技术而支付的费用。包括一是,在谈判技术贸易合同及执行技术贸易合同时的实际花费。二是,转让方的提成收入。不包括企业购买或使用专有技术而支付的费用以外的费用。

技术转让费为什么是酌量性变动成本?

企业与第三方发生技术转让的交易往来,也就伴随着技术转让费的产生。请问技术转让费为什么是酌量性变动成本而不是固定成本?技术转让费为什么是变动成本?技术转让费不是固定的费用,而是变动的费用,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通过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比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售佣金。而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由管理层决定的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也被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比如广告费、新产品开发费。技术转让费是指企业购买或使用专有技术所支付的一笔费用,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具体的发生时间是未知的,因此属于变动的费用,是酌量性变动成本而不是酌量性固定成本。技术转让费如何审查?1、企业与技术出让方是否有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合同内容及其附件、手续是否完备、合理。主要对技术转让费标准的合理性进行审查。2、当期支付技术转让费的时间、方式、金额等与合同规定的标准是否一致,接受转让的技术有没达到所规定的要求。3、按合同规定的当年应支付的技术转让费有没全部支付,对于未按期支付的,年终会计结算前是否需要预提转出差额部分,并计入当年损益。4、对于专有技术及专利摊销数是否列入了技术转让费当中。支付技术转让费会计分录1、如果是支付数额较大的技术转让费借:无形资产—技术转让费贷:银行存款再按年或按月进行摊销:借:管理费用—技术转让费贷:无形资产—技术转让费2、如果是支付数额较小的技术转让费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

怎样计算总指数、平均数、成本指数、劳动生产率?

1、产量总指数计算公式:Iq=∑p0q1/∑p0q0。2、单位成本总指数计算公式:Ip=∑p1q1/∑p0q1。3、总成本总指数计算公式:Ipq=∑p1q1/∑p0q0。4、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v1t1/v0t0(v:劳动生产率;t:平均职工人数)。5、如果月末某种产品一部分未完工,一部分完工,这时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要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才能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6、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那么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所有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7、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指数作为一种对比性的统计指标具有相对数的形式,通常表现为百分数。它表明:若把作为对比基准的水平(基数)视为100,则所要考察的现象水平相当于基数的多少。譬如,已知某年全国的零售物价指数为105%,这就表示:若将基期年份(通常为上年)的一般价格水平看成是100%,则当年全国的价格水平就相当于基年的105%,或者说,当年的价格上涨了5%。总量指数(totalamountindex):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它可以由不同时期的实物总量对比形成,如不同时期的粮食总产量或工业总产量对比形成的总产量指数;也可以由不同时期的价值总量对比形成,通常称为价值指数,如不同时期的工业总产值、产品总成本、商品销售额等对比形成的价值指数。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如何核定扣除成本法?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如何核定扣除成本法?试点纳税人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货物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按照以下方法核定:1、投入产出法: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包括行业公认标准和行业平均耗用值)确定销售单位数量货物耗用外购农产品的数量(以下称农产品单耗数量).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依据农产品单耗数量、当期销售货物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含税,下同)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率(以下简称"扣除率")计算.公式为: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扣除率/(1+扣除率)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当期销售货物数量(不含采购除农产品以外的半成品生产的货物数量)×农产品单耗数量2、成本法:依据试点纳税人年度会计核算资料,计算确定耗用农产品的外购金额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以下称农产品耗用率).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依据当期主营业务成本、农产品耗用率以及扣除率计算.公式为: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主营业务成本×农产品耗用率×扣除率/(1+扣除率)农产品耗用率=上年投入生产的农产品外购金额/上年生产成本农产品耗用率由试点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核定.3、参照法:新办的试点纳税人或者试点纳税人新增产品的,试点纳税人可参照所属行业或者生产结构相近的其他试点纳税人确定农产品单耗数量或者农产品耗用率.农产品如何抵扣进项税?1、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按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2、进口农产品,按照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3、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4、取得农产品销售发票的,以农产品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5、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以农产品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6、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按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2〕38号)等文件规定,纳税人购进农产品,不再凭扣税凭证直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而是根据购进农产品所生产的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情况,按照一定扣除标准,核定出当期农产品可抵扣的进项税额;7、加计扣除.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9%税率货物的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

成本法核定农产品进项税额是多少?

成本法核定农产品进项税额是多少是会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近期,有些小伙伴留言对于农产品进项税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了解,今天,深空网就将成本法核定农产品进项税额相关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成本法核定农产品进项税额自2012年7月1日起,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其购进农产品无论是否用于生产上述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都可以按照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抵扣,不再凭增值税抵扣凭证抵扣。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货物:1、投入产出法: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扣除率/(1+扣除率)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当期销售货物数量(不含采购除农产品以外的半成品生产的货物数量)×农产品单耗数量2、成本法: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当期主营业务成本×农产品耗用率×扣除率/(1+扣除率)农产品耗用率=上年投入生产的农产品的外购金额/上年生产成本3、参照法:新办的试点纳税人或者试点纳税人新增产品的,可以参照所属行业或生产结构相近的其他试点纳税人确定农产品单耗数量或农产品耗用率。次年,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核定当期农产品单耗数量或农产品耗用率,并据此计算当年允许抵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同时对上一年进项税额进行调整。如果核定的进项税额超过实际抵扣的,则差额部分可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对于低于实际抵扣的,差额部分则作转出处理。农产品进项税抵扣如何计算?一、一般纳税人购进已税农产品,凭票抵扣进项税额11%:1、如果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法定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则为进项税额(11%);2、如果是取得小规模纳税人主管税局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则以专票上注明的金额和11%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二、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计算抵扣进项税额(11%、13%)1、按11%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如果一般纳税人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进免税农产品,取得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的,则按照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2、按13%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的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11%或13%,需要区分农产品来源和用途:农产品来源用途及进项税额:已税直接销售11%(税率)连续加工11%(税率)免税直接销售11%(扣除率)连续加工13%(扣除率)注意事项2: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既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又用于生产销售其他货物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否则从低扣税(11%)。

投入产出法和成本法计算的农产品进项税额结果一样吗?

不一定。用投入产出法计算,进项税额是耗用数量×平均购买单价×扣除率÷(1+扣除率),而成本法下,计算公式是主营业务成本乘以产品耗用率再乘以扣除率÷(1+扣除率)

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主要依据有( )。

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主要依据有:施工预算、签订的工程合同、资源市场价格、分包合同。施工成本计划的指标应经过科学的分析预测确定,可采用对比法,因素分析法等进行测定。施工成本计划一般情况下有以下三类指标:1、成本计划的数量指标。2、成本计划的质量指标。3、成本计划的效益指标。扩展资料:工程项目成本费用计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编制:1、总则:包括工程项目概况、项目管理机构、外部环境特点,合同中有关经济问题的责任归属,成本与费用计划编制中依据的其他文件及规则的介绍2、经济目标内容及核算原则。经济目标包括:制造成本的降低额、降低率;人工、物资、能源节约额等。3、成本与费用计划总表和支出总控方案。计划总表和支出总控方案以项目收入为基础,分别列示计划收入、计划支出和计划节超额。项目经理部要编制自开工至竣工全过程的施工成本计划,按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等成本项目分别列示预算成本、计划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降低额。为了便于控制,成本经理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总进度安排,编制月份计划。4、对项目成本计划中计划支出数估算过程的说明。施工部分要对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运费等主要支出项目加以分解。5、计划降低成本的来源分析。成本计划应反映出项目管理过程中计划采取的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各项措施及预期效果。6、项目成本计划中风险因素的说明。风险因素是指计划成本中尚存在哪些不稳定因素可能导致成本支出加大,甚至形成亏损。7、项目经理部制定针对各科室完成成本降低指标情况的奖惩措施。

平行结转分步法需要计算半成品的成本吗??

首先来看一下关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定义: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帐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的方法。各生产步骤只归集计算本步骤直接发生的生产费用,不计算结转本步骤所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分别与完工产品直接联系,本步骤只提供在产品成本和加入最终产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独立、互不影响地进行成本计算,平行地把份额计入完工产品成本。所以,从上面的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定义中,可以得出平行结转分步法是不计算半成品的成本的。通过参考:http://www.dongao.com/cjks/cjkjsw/201402/140808.shtml得出。

为什么固定资产要以成本为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固定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是原则。参考资料:baidu.com//http://www.dongao.com/zckjs/kj/201406/164848.shtml

财务分析:存货周转率的问题。存货是成本吗?为什么用营业成本除以平均存货余额,而不是用营业收入除呢?

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率。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经营顺利,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得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少。存货周转率的变动主要是“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金额变动引起,所以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当中可以通过存货周转率反映其与“计价和分摊”有关的认定。参考资料:baidu.com//http://www.dongao.com/zckjs/fdzl/201308/111348.shtml

期间费用为何不计入成本核算里

之所以不计入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是因为期间费用是为组织和管理企业整个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与可以确定一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采购、产成品生产等支出没有直接关系,因而期间费用不计入有关核算对象的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参考:http://www.dongao.com/cjks/cjkjsw/201412/208340.shtml

其他业务成本怎么摊销?

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每月摊销时借: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摊销【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累计折旧【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成本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额】参考:http://www.dongao.com/cjks/cjkjsw/201407/175865.shtml

插值法求资本成本公式

当Kb=8%时(查表或题中给出):筹资净额=200*10%*(1-20%)*3.992+200*0.6806=199.99当Kb=9%时:筹资净额=200*10%*(1-20%)*3.8897+200*0.6499 =192.22则:Kb=8% 199.99Kb=R 199.6Kb=9% 192.22插值法计算:(199.6-199.99)/(192.22-199.6)=(R-8%)/(9%-8%)R =0.0005+8%=8.05%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烟叶税的税率是20%,但是能抵扣是13%,剩下的7%,入成本吗

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七条 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三)项所称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烟叶税法明确,本法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4月2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扩展资料:纳税人收购烟叶实际支付的价款总额包括纳税人支付给烟叶生产销售单位和个人的烟叶收购价款和价外补贴。其中,价外补贴统一按烟叶收购价款的10%计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烟叶税法。烟叶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收购烟叶实际支付的价款总额,烟叶税的税率为20%,烟叶税的应纳税额按照纳税人收购烟叶实际支付的价款总额乘以税率计算。烟叶税法对提高烟叶税的立法层级,充分发挥烟叶税组织财政收入、调节分配结构,促进地方特色农业和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资料: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明确烟叶税计税依据的通知

烟叶的成本计算为什么*1.1*1.2为什么还要乘以(1-13%)呢?

烟叶也属于免税农产品,准予按13%抵扣进项税,抵扣后的余额1-13%的部分才是成本。烟叶税的知识点请按下面文件的内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七条 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三)项所称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关于烟叶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四、《条例》第三条所称“收购金额”,包括纳税人支付给烟叶销售者的烟叶收购价款和价外补贴。按照简化手续、方便征收的原则,对价外补贴统一暂按烟叶收购价款的10%计入收购金额征税。收购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收购金额=收购价款×(1+10%)《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4号)第三条 烟叶税的应纳税额按照纳税人收购烟叶的收购金额和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烟叶收购金额×税率 应纳税额以人民币计算。 第四条 烟叶税实行比例税率,税率为20%.烟叶税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所以计算购进烟叶可以抵扣的增值税: 收购金额=收购价款×(1+10%)烟叶税=收购金额*20%计算可以抵扣的增值税:(收购金额+烟叶税)*13%,所以合并处理就是:收购价款×(1+10%)*(1+20%)*13%烟叶成本就是:收购价款×(1+10%)*(1+20%)*(1-13%)

低值易耗品怎么摊销到成本?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1.一次转销法。在领用时,按低值易耗品账面价值摊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科目。2.五五摊销法。可按“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在用)”和“低值易耗品(摊销)”进行明细核算。领用时,借记“低值易耗品(在用)”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在库)”科目;摊销时,按低值易耗品账面价值的50%,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摊销)”科目;报废时,按低值易耗品账面价值,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摊销)”科目。如果低值易耗品已经发生毁损、遗失等,不能继续使用的,应将其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税务处理1.明确划分标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所称固定资产,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为此,企业应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标准,明确划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界限,通过制定低值易耗品分类目录等形式,进行规范管理。2.规范列支渠道。《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规定,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因此,企业应规范低值易耗品的税前列支渠道,按照配比原则,管理部门领用的计入管理费用,生产车间领用的计入制造费用,福利部门领用的计入职工福利费等。3.准确计算增值税。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同时,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第一项所称购进货物,不包括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含免征增值税项目)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前款所称固定资产,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为此,企业应按照税收政策规定,准确计算低值易耗品所对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与转出。案例分析丙公司是一家从事货物加工业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丙公司2013年7月1日购进电风扇30台,不含税单价每台100元;电饭煲3个,不含税单价每个200元;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2013年8月12日,生产车间领用电风扇15台,公司管理部门领用电风扇9台,食堂领用电风扇6台,食堂领用电饭煲3个。假定企业暂不考虑低值易耗品的残料价值。2013年7月1日,丙公司购进上述低值易耗品,因电饭煲由食堂直接领用,其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应计入低值易耗品:3×200×117%=702(元);电风扇购进时,尚不能明确使用部门,增值税进项税额510元(30×100×17%)可暂予抵扣,计入低值易耗品30×100=3000(元)。低值易耗品入账金额为702+3000=3702(元)。如采用五五摊销法,直接计入低值易耗品(在库)科目。借:低值易耗品370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贷:银行存款4212。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对低值易耗品摊销可选择使用一次转销或五五摊销的方法。选用一次转销法: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摊入有关的成本费用。2013年8月12日,食堂领用电饭煲,应计入702元;食堂领用电风扇,因用于集体福利,其增值税进项税额102元(6×100×17%)应予转出,计入职工福利费702+6×100+102=1404(元)。管理部门领用计入管理费用9×100=900(元);生产车间领用计入制造费用15×100=1500(元)。借:管理费用900制造费用1500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1404贷:低值易耗品370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2。选用五五摊销法:领用时,2013年8月12日,食堂领用电风扇,因用于集体福利,其增值税进项税转出102元计入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为3702+102=3804(元)。借:低值易耗品(在用)3804贷:低值易耗品(在库)370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2。摊销时,按账面价值的50%摊销进对应的科目。借:管理费用450制造费用750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702贷:低值易耗品(摊销)1902。报废时,按其账面价值,摊销进对应的科目。借:管理费用450制造费用750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702贷:低值易耗品(摊销)1902。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三条规定,小企业对于周转材料(含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进行会计处理,在领用时,按其成本计入生产成本或当期损益;金额较大的周转材料,也可以采用分次摊销法进行会计处理。

老师,低值易耗品摊销时,可以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吗

一次摊销法,即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成本全部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一次摊销法  费用。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低值易耗品这种方法适用于价值低、易损坏的低值易耗品。  五五摊销法就是在周转材料领用时摊销其一半价值,在报废时再摊销其另一半价值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为了核算在用周转材料和周转材料的摊余价值,应在“周转材料”总帐科目下,分设“周转材料---在库”、“周转材料---在用”和“周转材料---摊销”三个二级科目。采用五五摊销法,周转材料的会计科目应该如下领用时:按其账面价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贷记“周转材料---在库”并摊销一半的账面价值,借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报废时:摊销另一半的账面价值,借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并转销全部的周转材料已计提在用的摊销额,借记“周转材料---摊销”,贷记“周转材料---在用”报废有残值时:报废的周转材料的价值应冲减有关资本成本或当期损益,借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贷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工程施工”等科目

单位变动制造成本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区别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本”所包含的内容不同,一个是总成本,一个是总变动成本,具体区别及计算公式如下:单位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而平均耗费的成本。一般只要将总成本去除以总产量便能得到,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计算公式:确定出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然后用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每种产品的产量。单位变动成本是指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变动成本平均分摊额,即总变动成本与销量之比。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这里的变动成本是就总业务量的成本总额而言。若从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来看,它是固定的,即它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计算公式: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业务量。

常见的变动成本的例子

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例如:在工业企业中,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材料、按计件单价支付的计件工资、按产量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等,都属于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的变动性,是对一定期间发生的成本总额而言。制造企业常见的变动成本一般包括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中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物料用品费、燃料费、动力费,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包装费、装运费、营业税等。扩展资料: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成本、变动成本分别和销售量的关系是什么?

固定成本和销售量成反比关系,总成本和销售量成正比关系,变动成本和销售量成反比关系。因为总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生产量。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成正比例增减变化的成本。但是,其单位业务量的成本保持不变。在产品制造成本中,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产量。这是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式。扩展资料: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capacity Cost)。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是什么?

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1、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简述变动成本的概念及其应用原理

变动成本(variablecost)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即有一定的适用区间,如图《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所示,也就是说,超出相关范围时,变动成本发生额可能呈非线性变动。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什么是完全成本法?什么是变动成本法?两者有何不同?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完全成本法:  亦称“全部成本法”、‘归纳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产品成本组成内容不同  安全成本计算,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计算,其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对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从当期的销售收中直接扣减。  (两者相比较,变动成本法比完全成本法少了固定性的制造费用)从目前来看,这两 种方法并不能相互代替,而是同时使用。  二、 在“产成品”与“在产品”存货估价方面的区别  采用完全成本法时,由于它将全部的生产成本(包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在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摊,所以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中不仅包含了变动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包含了一部分的固定成本(如机器设备的折旧等固定成本)。  采用变动成本法时,由于只将变动成本在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固定成本没有结转至下期,全额直接从本期销售收入中扣减,所以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并没有负担固定成本,其金额必然低于采用完全成本法时的估价。(注意会选择判断)  三、 在盈亏计算方面的区别(要求理解,选择题常出)  A:产销平衡的情况下  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原因是:产销平衡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销售成本中包括了本期所有的固定成本,将它全部转入本期损益,这样,正好与变动成本法直接将固定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全额直接从本期收入中扣减的做法是一样的。)  B:本期生产量是大于销售量 (P60)  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原因是:按完全成本法下,生产量大于销售量下,还有部分存货作为资产留在企业内部,在存货的价值中,还包括了一部分的固定性的制造费用。换句话说,也就是本期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之和比变动成本法少转了部分固定性的制造费用。所以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C: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  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原因是: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情况下,将本期的固定性费用直接作为本期的期间费用计入本期的损益。而在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的情况下,意味着本期销售不仅将本期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了,而且将上期生产的存货也对销售了。这样,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本期销售成本时,上期生产的存货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存货的成本还多了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因此,在计算本期损益时,也比变动成本法多转了这一部分费用,所以,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本质区别:完全成本法要把固定制造费用分摊到当期生产的产品中去。  变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在当期转销。

单位变动成本是什么意思

单位变动成本是指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变动成本平均分摊额,即总变动成本与销量之比。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目标利润=总收入-总支出=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总收入-总支出 + 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单价-[(目标利润 + 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可以由此得出利润既然不确定,那么单位变动成本也就不好确定。扩展资料单位变动成本对利润的影响:单位变动成本在该企业里,是指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一项,所以,对单位变动成本升降对利润影响的分析,实际上是对该企业原材料成本(价格)升降对利润影响的分析。1.单位变动成本提高对利润的影响。(1)单位变动成本提高1%:可实现利润=[191.99-(151+151×1%)]×150000-1473012=[191.99-152.51]×150000-1473012=39.48×150000-1473012=5922000-1473012=4448988(元)利润减少额=4675488-4448988=226500(元)利润减少百分比=226500÷4675488=4.84%单位变动成本提高1个百分点,利润减少4,84个百分点,减少额为225500元。(2)单位变动成本提高5%:可实现利润=[191.99-(151+151×5%)]×150000-1473012=[191.99-158.55]×150000-1473012=33.44×150000-1473012=5016000-1473012=3542988(元)利润减少额=4675488-3542988=1132500(元)利润减少百分比=1132500÷4675488=24.22%单位变动成本提高5个百分点,利润减少24.22个百分点(或5×4.84=24.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位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的含义是什么?

Nautron respoc lorni virch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即有一定的适用区间,也就是说,超出相关范围时,变动成本发生额可能呈非线性变动。成本类型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是什么意思?

单位变动成本是指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变动成本平均分摊额,即总变动成本与销量之比。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目标利润=总收入-总支出=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总收入-总支出+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或者:单价-(目标利润+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可以由此得出利润既然不确定,那么单位变动成本也就不好确定。财务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1)在财务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如何划分的?在财务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一般是看该成本项目是否随产销量的变化而变化。若随着产销量变化而逐步增大的成本项目,则是变动成本;不随产销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项目,则为固定成本。2)对于这两种成本有什么控制办法?A.变动成本,一般包括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及直接工人计件工资。由于这部分成本增加与产量成正比,故应在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制定经济批量、制定绩效奖金以调动工人积极性、提高良品率等方面入手。B.固定成本,一般包括直接工人的固定工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房租(或自有厂房折旧)、机器设备折旧、机器维修保养费用等。由于这部分成本费用不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每月的变动额不大,所以,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单位成本的,所以提高产量是降低固定成本最直接的方法。

怎样计算产品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首先需要明确各自的定义,然后再根据相应的公式来计算: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即按下式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2.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由变动生产成本所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即按下式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到产品成本中,随着产品销售的实现,该部分成本才逐渐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固定性制造费用在要分摊到销售中去。而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就是说在发生当期就确认为费用了,跟销售量多少没关系。4.完全成本法下的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变动成本法下的销售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拓展资料: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利润计算的差异?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的思路不一样: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全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全部非生产成本)可见: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方法在计算利润时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不同。变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是当期的固定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则是当期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固定生产成本,在计算利润时是包含在销售成本中扣除的。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利润计算的差异是什么?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利润计算方法差异:1、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2、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全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全部非生产成本)。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方法在计算利润时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不同。变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是当期的固定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则是当期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固定生产成本,在计算利润时是包含在销售成本中扣除。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应答时间:2021-04-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关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变动成本法首先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尤其要把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生产量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如果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或财务费用需要分解,则必须按销售量分解。完全成本法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凡在生产领域中为生产产品发生的成本就归于生产成本,发生在流通领域和服务领域由于组织日常销售或进行日常行政管理而发生的成本则归属于非生产成本。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由变动生产成本所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期间成本由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经营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固定性财务费用、变动性销售费用、变动性管理费用和变动性财务费用所构成。变动成本法期间成本的内容还可以用另外两种简单方式表达,即:固定生产成本与全部非生产成本之和,或全部固定成本与全部变动性非生产成本之和。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则仅包含全部非生产成本。3、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水平不同:广义的产品以销货和存货两种实物形态存在。当期末存货量和本期销货量都不为零时,本期发生的产品成本最终要表现为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表,因而没有转化为销货成本或存货成本的可能。在完全成本法下,因为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所以当期末存货存在时,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需要在本期销货和期末存货之间分配,从而导致被销货吸收的那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销货成本计入本期损益表,被期末存货吸收的另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则随着期末存货成本递延到下期。这必然导致两种成本方法所确定的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水平不同。

变动成本分为哪些内容

变动成本主要分为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两类,具体如下:1、技术性变动成本:也叫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它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者实物关系,通常只要生产就必然会发生,若不生产则为零,一般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比如企业按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付的销售佣金、技术转让费等等。变动成本解释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变动成本主要特点变动成本特点如下:1、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2、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正比例变动。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是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1、变动成本率计算公式: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2、变动成本计算公式: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区别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别主要是看是不是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两者联系:在企业经管中,常把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值称为经营杠杆,经营杠杆可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尤其是生产环节和决策环节)风险的度量衡。

单位变动成本包括哪些费用

单位变动成本是指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变动成本平均分摊额,即总变动成本与销量之比。1. 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目标利润=总收入-总支出=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总收入-总支出 + 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或者单价-[(目标利润 + 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可以由此得出利润既然不确定,那么单位变动成本也就不好确定。2. 财务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1)在财务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如何划分的?在财务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一般是看该成本项目是否随产销量的变化而变化。若随着产销量变化而逐步增大的成本项目,则是变动成本;不随产销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项目,则为固定成本。2)对于这两种成本有什么控制办法?A.变动成本,一般包括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及直接工人计件工资。由于这部分成本增加与产量成正比,故应在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制定经济批量、制定绩效奖金以调动工人积极性、提高良品率等方面入手。B.固定成本,一般包括直接工人的固定工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房租(或自有厂房折旧)、机器设备折旧、机器维修保养费用等。由于这部分成本费用不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每月的变动额不大,所以,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单位成本的,所以提高产量是降低固定成本最直接的方法。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目标利润=总收入-总支出=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总收入-总支出 + 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或者单价-[(目标利润 + 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可以由此得出利润既然不确定,那么单位变动成本也就不好确定。

一般企业项目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会是哪些

固定成本有:管理费用科目、营业费用、制造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和办公费用、差旅费用等。变动成本有:与生产成本直接相关的,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辅助成本、制造费用中与生产有关的分摊费用,营业费用中的促销费用、销售人员的提成工资等。

变动成本如何计算?

请问变动成本怎么算? 一)变动成本法的特点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只计算产品的变动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也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变动成本法时,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月损益,不计入产品成本。算出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成本,不包括固定成本。这是变动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要了解变动成本法,必须先了解成本按其性态的分类。按照成本性态,可以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不同特点:(1)产品成本内容构成不同;(2)存货估价不同;(3)利润计算方式不同;(4)产销量不平衡时算出的利润额不同。 (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前面各章所述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算出的产品成本,都是既包括变动成本,又包括固定成本的产品成本,通称完全成本。因此前述的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可以通称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都能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服务,只是在不同情况下两种方法所存在的优缺点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关于利润与产销量的联系。采用变动成本法算出的利润多少与销售量增减相一致,可以促使企业注重销售,根据市场需求以销定产,避免盲目增产。2.关于决策分析。采用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创利额这一指标,揭示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量本利分析,为企业短期的生产经营预测和决策提供所需数据。3.关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控制方面比完全成本法有更多的优越性,还有利于各部门业绩的评价。4.关于产品定价、对外报告和计税。变动成本法算出的产品成本不完全,不符合产品定价的要求。据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存货价值和损益,也不符合对外报送会计报表的要求和所得税法对计算应税所得额的要求。完全成本法则符合这些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一般只宜在帐外计算,不宜在帐内计算,不能在帐内根据这种成本计算营业利润、编制对外会计报表。如果产品变动成本在帐内计算,那么在月末计算营业利润、编制对外会计报表以前,必须将帐面成本调整为完全成本。 (四)变动成本法的计算程序 采用变动成本法,必须先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将混合成本采用适当的方法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很多。本科目考试用书只讲述了两种方法,即:高低点法和散布图法。 (五)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前面各章节所述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以及分类法、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四种辅助方法,都是典型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情况错综复杂,一个企业、一个车间、一种产品往往同时采用或者结合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1.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和同时应用。2.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 如何计算可变成本?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10700-600×7-2000-300=4200 选b 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 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1. 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 目标利润=总收入-总支出=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价-[(总收入-总支出 + 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或者 单价-[(目标利润 + 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可以由此得出利润既然不确定,那么单位变动成本也就不好确定。 2. 财务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 1)在财务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如何划分的? 在财务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一般是看该成本项目是否随产销量的变化而变化。若随着产销量变化而逐步增大的成本项目,则是变动成本;不随产销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项目,则为固定成本。 2)对于这两种成本有什么控制办法? A.变动成本,一般包括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及直接工人计件工资。由于这部分成本增加与产量成正比,故应在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制定经济批量、制定绩效奖金以调动工人积极性、提高良品率等方面入手。 B.固定成本,一般包括直接工人的固定工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房租(或自有厂房折旧)、机器设备折旧、机器维修保养费用等。由于这部分成本费用不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每月的变动额不大,所以,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单位成本的,所以提高产量是降低固定成本最直接的方法。 请问变动成本怎么算? 一)变动成本法的特点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只计算产品的变动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也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变动成本法时,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月损益,不计入产品成本。算出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成本,不包括固定成本。这是变动成本法的主要特点。要了解变动成本法,必须先了解成本按其性态的分类。按照成本性态,可以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不同特点:(1)产品成本内容构成不同;(2)存货估价不同;(3)利润计算方式不同;(4)产销量不平衡时算出的利润额不同。(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前面各章所述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算出的产品成本,都是既包括变动成本,又包括固定成本的产品成本,通称完全成本。因此前述的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可以通称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都能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服务,只是在不同情况下两种方法所存在的优缺点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关于利润与产销量的联系。采用变动成本法算出的利润多少与销售量增减相一致,可以促使企业注重销售,根据市场需求以销定产,避免盲目增产。2.关于决策分析。采用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创利额这一指标,揭示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量本利分析,为企业短期的生产经营预测和决策提供所需数据。3.关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控制方面比完全成本法有更多的优越性,还有利于各部门业绩的评价。4.关于产品定价、对外报告和计税。变动成本法算出的产品成本不完全,不符合产品定价的要求。据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存货价值和损益,也不符合对外报送会计报表的要求和所得税法对计算应税所得额的要求。完全成本法则符合这些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一般只宜在帐外计算,不宜在帐内计算,不能在帐内根据这种成本计算营业利润、编制对外会计报表。如果产品变动成本在帐内计算,那么在月末计算营业利润、编制对外会计报表以前,必须将帐面成本调整为完全成本。(四)变动成本法的计算程序采用变动成本法,必须先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将混合成本采用适当的方法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很多。本科目考试用书只讲述了两种方法,即:高低点法和散布图法。(五)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前面各章节所述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以及分类法、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四种辅助方法,都是典型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情况错综复杂,一个企业、一个车间、一种产品往往同时采用或者结合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1.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和同时应用。2.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 平均变动成本这个怎么计算呢?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即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字母表示为:AVC(Q)=TVC(Q)/Q。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怎么计算,有什么区别 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其中固定成本是无法避免要付出的代价,而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或销量的增加而近似正比例变动的成本。所谓完全成本法就是把两部分成本合起来记入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看后者。完全成本法理论上是大于变动成本法的。 望楼主采纳 沈阳金蝶财务为您解答

变动成本怎么算

变动成本的计算方法: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视同期间成本全额计入当期损益。在变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通常采用贡献式利润表。该表一般应包括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润等项目。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可以区分为两大类: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成本。变动成本的分类及相关范围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相关范围: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即有一定的适用区间,也就是说,超出相关范围时,变动成本发生额可能呈非线性变动。

变动成本和销售额的关系,请教

首先:可变成本=原料+动力+营业费用固定成本=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总成本销售额-总成本=利税(毛利润)其次:销售额=销售价格×销售量所以,销售额变动分两种情况:一:销售量不变,销售价格提高20%,导致的销售额提高20%,那么总成本是不变的,相应地可变成本也不会变。二:销售价格不变,销售量提高20%,导致的销售额提高20%。这时,如果产销率为100%的话,可变成本会相应会增加20%;总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加,但增加幅度小于20%,因为固定成本没有变。固定成本和销售量成反比关系,总成本和销售量成正比关系,变动成本和销售量成反比关系。因为总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生产量。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成正比例增减变化的成本。但是,其单位业务量的成本保持不变。在产品制造成本中,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产量。这是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式。拓展资料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capacity Cost)。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

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什么?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变动法的产品成本指:直接材材、随产量变化的辅助材料、直接人工、随产量变化的辅助车间的人工成本、随产量变化的销售费用如运费、包装费。

变动非生产成本怎么算

变动非生产成本计算技巧:变动成本=销售收入-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单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是按产品成本的性态区分的一组成本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为进行本量利分析法所设置的。由于企业生产各种产品的工艺流程都有所不同,因此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具体方法也有所区别。只能按原则和一般计算方法来讲解,不包括一些特殊的成本计算方法。概念分析变动成本就是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减而同比例增减的成本。那么,半变动成本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混合体,它有一部分是变动成本,而另一部分是固定成本。可以计算变动成本了:变动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费用+半变动成本中的变动成本部分。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拜托各位了 3Q

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为改革财务会计的传统成本计算模式而设立的新模式,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这就决定了变动成本法与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由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导致二者存在以下一系列差异: (一)理论依据不同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固定制造费用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而应在其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该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 而传统的完全成本法则强调成本补偿的一致性,其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发生在生产领域,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其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应当将其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二)应用前提与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 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进行粗略估计。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而完全成本法将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其中,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 (三)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差异,使得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在产品成本构成内容方面也有所不同: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随着产品的流转而结转;而变动成本法则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部分视作当期的期间费用,随同销售和管理费用一起全额扣除,而与期末是否结余存货无关,产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变动制造费用。 (四)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 采用变动成本法,无论是在产品、库存产成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都只包含变动成本,故期末结余存货只按变动成本计价而不包括固定成本。 采用完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参与期末成本的分配,这样,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及在产品均“吸收”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可见,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 (五)分期损益不同 由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导致两种计算方法下损益表的基本结构也有所差异。 二、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 下面以连续期间的损益计算为例,通过一个实例来具体说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计算税前净利时的差异并加以分析。 [例1] 假定某企业某年度1、2、3三个月收入、成本及生产数据资料(为便于说明问题,假定3个月中产品的价格和成本不变)。 分别用两种方法计算1月份税前净利: 变动成本法下, 销售收入=12 000×15=180 000(元); 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性管理费用=12 000×(10+1)=132 000(元); 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12 000+16 000=28 000(元); 税前净利=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180 000-132 000-28 000=20 000(元)。 完全成本法下, 销售收入=12 000×15=180 000(元); 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0+12 000×(10+120 00/12 000)-0=132 000(元); 期间费用=变动性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和管理费用 =12 000×1+16 000=28 000(元); 税前净利=销售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180 000-132 000-28 000=20 000(元)。 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变动生产成本只与当前销售量有关,而与期末是否结余存货无关,这也说明了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的固定制造费用并不随产品的流转而结转,而在当期全额扣除,企业税前净利的多少仅与当前的销售量呈线性关系。而完全成本法下,产品的本期生产成本取决于本期产量,固定性制造费用需要在已销产品和期末结余存货间分配(当有未完工产品时还需在已销产品、期末存货和未完工产品间分配),由此二者税前净利产生差异。 下面来分期分析两种方法下税前净利的差异: 1月份: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全额扣除;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产销平衡,固定制造费用由当期已销产品全额分担,即固定制造费用全额扣除,故两种方法计算出的税前净利无差异。 2月份:当期生产的在当期未销售完,即期末结余存货3 000件。在采用完全成本法时,固定制造费用须在已销存货与结余存货间分配,其中,每件产品承担的固定制造费用为12 000/12 000=1(元),故期末存货吸收掉的固定制造费用为1×3 000=3 000(元),而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作为当期费用全额扣除,所以,与变动成本法相比,当期列在完全成本法下损益表中的成本少了3 000元,则完全成本法下的当期税前净利比变动成本法下的多了3 000元。 3月份:当期生产的在当期售完,上期结余的3 000件也在本期售完。即,采用完全成本法时,期初释放固定性制造费用3 000元(1×3 000=3 000),而本期固定制造费用随本期产品的全部售完而全额扣除,即期末没有存货吸收固定制造费用,所以,与变动成本法相比,本期列在完全成本法下损益表中的成本多了期初释放的3 000元,则完全成本法下的当期税前净利比变动成本法下的少了3 000元。 当然,从一定时期来看,如果产销总体上平衡,那么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各期总的税前净利是无差异的。此外,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两种成本法下税前净利差额的变化规律,即在完全成本法下: (1)若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则税前净利差额为零。 (2)若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则税前净利差额大于零。 (3)若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则税前净利差额小于零。采纳哦

什么是变动成本法?

Nautron respoc lorni virch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即有一定的适用区间,也就是说,超出相关范围时,变动成本发生额可能呈非线性变动。成本类型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怎么算

变动成本的算法如下: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变动成本=销售收入-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变动成本=销售收入-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变动成本是指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可以区分为两大类: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特点是只要生产就必然会发生;若不生产,其技术变动成本便为零。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以改变的变动成本。特点是单位变动成本的发生额可以由企业最高管理层来决定。变动成本的介绍如下: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技术性变动成本:也叫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它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者实物关系,通常只要生产就必然会发生,若不生产则为零,一般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影响而变动。

单位变动成本是什么

单位变动成本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而发生的额外成本,换言之,如果不生产,则不发生。与之对应的是固定成本。举个小例子:如果每生产1单位产品则支付给工人1元钱,则该成本为单位变动成本;如果不论该工人生产多少产品,都按月支付300元工资,则该成本为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的成本分类

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销售收入。即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产量=单位售价*产量。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或 =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相关信息: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

变动成本包括哪些

变动成本包括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变动成本计算公式:变动成本=销售收入-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扩展资料:变动成本的相关区别一、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变动成本的对称。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变动的那部分成本。1、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影响而变动。2、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产都会发生的成本,比如折旧。二、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1、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率与价格的关系

变动成本(VariableCosts)与固定成本相反,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固定成本(FixedCost),(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在经济学及营商的过程中,价格是一项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为商品、服务及资产所订立的价值数字。在微观经济学之中,资源在需求和供应者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中,价格是重要的变数之一。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率与价格的关系为: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成本  价格-成本=利润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常见的变动成本,举例3个

例如:在工业企业中,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材料、按计件单价支付的计件工资、按产量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等,都属于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的变动性,是对一定期间发生的成本总额而言。制造企业常见的变动成本一般包括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中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物料用品费、燃料费、动力费,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包装费、装运费、营业税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扩展资料: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动成本

生产企业的变动成本都包括什么?

  1。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2。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3。流动资金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额*本期天数 或者=本期天数/流动资金周转数   4。保本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总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税金-单位变动成本) 或者=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总额1-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变动成本包括哪些费用会计

变动成本包括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工人工资、外部加工费、福利、社保、燃料、销售佣金等费用。在一定期间内变动成本费用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可根据发生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区别: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影响而变动;变动成本则多与生产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比如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且变动成本总额会因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变动成本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计算公式如下:变动成本计算公式是变动成本等于销售收入减去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减去变动非生产成本减去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计算公式是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物与物之间时发现的一些联系,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法。是表征自然界不同事物之数量之间的或等或不等的联系,它确切的反映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是我们从一种事物到达另一种事物的依据,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对称。其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商品流转量等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也称"可变费用"。例如,在工业企业中,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材料,按计件单价支付的计件工资,按产量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等,都属于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的变动性,是对一定期间发生的成本总额而言。从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看则相反,它在既定条件下却是固定的。因而降低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要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单位业务量的物资和劳动消耗量来实现。

变动成本的概念

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变动成本可分为以下两类:1、技术性变动成本:也叫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它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者实物关系,通常只要生产就必然会发生,若不生产则为零,一般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比如企业按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付的销售佣金、技术转让费等等。

变动成本包括哪些

变动成本包括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即有一定的适用区间。超出相关范围时,变动成本发生额可能呈非线性变动。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变动成本的对称。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值在企业经管中,常把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值称为经营杠杆经营杠杆可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尤其是生产环节和决策环节)风险的度量衡。在相同的固定投入的情况下,较高的经营杠杆意味着更高的经营风险,该结论也适用于一般情况。需要指出的是,经营杠杆与周期性效应是影响企业贝塔系数的重要因素。在无法直接求得贝塔系数的情况下可以运用经营杠杆对对象进行定性的风险评估。单位变动成本在该企业里,是指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一项,所以,对单位变动成本升降对利润影响的分析,实际上是对该企业原材料成本(价格)升降对利润影响的分析。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包括哪些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 变动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随产量成正比例变动的物料用品费、燃料费、动力费、以及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装运费、包装费等。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即有一定的适用区间,如下图中的相关范围。也就是说,超出相关范围时,变动成本发生额可能呈非线性变动。变动成本介绍:1、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单位变动成本怎么算

单位变动成本是指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变动成本平均分摊额,即总变动成本与销量之比。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1. 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目标利润=总收入-总支出=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总收入-总支出 + 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或者单价-[(目标利润 + 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可以由此得出利润既然不确定,那么单位变动成本也就不好确定。

什么是变动成本?

Nautron respoc lorni virch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即有一定的适用区间,也就是说,超出相关范围时,变动成本发生额可能呈非线性变动。成本类型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主要包括哪些

固定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工资、利息、公司管理费等每年固定发生的,产量越大,固定成本(单位间接成本)每份额越小。不随产值的增加而增加。 变动成本包括原材料、工人工资及附加、水电费、制造费用等,他随着产值的增加而增大,但变动成本每份额(单位直接成本)没什么变化。也就是直接耗料。 固定成本通常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约束性固定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固定成本。 1、约束性固定成本, 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2、酌量性固定成本, 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变动成本通常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 1、技术性变动成本, 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什么是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为改革财务会计的传统成本计算模式而设计的新模式。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要求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资料,以作为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的依据,传统的全部成本核算法无法适应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经济。第二世界大战后,对会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变动成本法开始在西方企业诞生,时至今日,普及地应用于西方企业的内部管理。变动成本法是将一定时期所发生的成本按照其成本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其中变动成本又分为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非生产成本,而将变动非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在变动成本法下,只是将变动生产成本在已售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别负担。因此变动成本法下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估价必然低于全部成本法下的存货估价。

属于变动成本的是什么

变动成本包括以下几种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按销售量支付的推销员佣金、装运费、包装费,以及按产量计提的固定设备折旧等都是和单位产品的生产直接联系的,其总额会随着产量的增减成正比例的增减。 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 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什么是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变动成本的分类 变动成本可分为以下两类: 1、技术性变动成本:也叫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它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者实物关系,通常只要生产就必然会发生,若不生产则为零,一般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比如企业按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付的销售佣金、技术转让费等等。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区别: 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影响而变动; 变动成本则多与生产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比如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且变动成本总额会因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变动成本包括哪些

变动成本包括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工人工资、外部加工费、福利、社保、燃料、销售佣金等费用。在一定期间内变动成本费用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可根据发生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区别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影响而变动;变动成本则多与生产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比如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且变动成本总额会因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变动成本是指什么

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1、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