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一、财政政策1.定义财政政策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歼纤颤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也称“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2.分类税、利、债、费、买、付。(1)税:如所得税、增值税(2)利:如国企利润、租金、股息、红利(3)债:如国债(4)费:如行政征收费用(5)买:竖缓如政府办公用品、政府雇员酬金、公共工程项目支出(6)付:如卫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军人福利、失业救济和各种补贴3.调节措施二、货币政策1.定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由中央银行制定。2.分类(1)一般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氏败须缴存在央行的钱的比例,通货膨胀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手头的钱就会变少,进而放贷能力就会变弱。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2)政策效果的显著性。财政政策效果的显著性取决于乘数效应的大小,但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效果也与LM曲线的斜率相关。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也与IS曲线的斜率相关。(3)两者在作用的机理上也有所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总需求,财政政策具有见效快的特点。而货币政策作用于利息率,间接作用于总产量,从而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4)两种政策的执行渠道和作用动机也有所不同。两种政策往往需要联合使用,扩张时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缩时期实行紧的货币政策。
高中经济生活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请举例说明.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比如结构性减税、增加四万亿公共投资等. 货币政策是指 *** 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比如增加控制货币发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哪些?怎么区别?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的两大手段,二者常常被拿来比较,这两种手段之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也有不少的差别,学习并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国家政策的走向,这将奠定股市的大方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有:1、含义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信用量来对经济进行调控,财政政策是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调节来影响供求。2、内容不同:货币政策是与利率、信贷等政策相关,而财政政策则是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3、政策制定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一国央行直接制定的,而财政政策通常要由国家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相对而言财政政策对普通群众的影响更为直观,因为它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税率的调节;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参与者的影响更为巨大,因为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流动性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进入金融市场的资金发生编变化。扩展资料:一、财政政策,主要分为三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准财政政策。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的问题。税收通过加税减税控制税收总量,而调节税率,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则相对复杂的多,涉及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收入结构等目标设计。一般来说,有利于老百姓投资和消费的,就被认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发债则是向老百姓借款,如果将税收理解为储蓄卡,发债就可以理解为是信用卡,都是国家可以动用的财政资源。2、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主导的消费,定向采购、基设、购买劳动力、公共服务投入、都属此类/财政支出的方向,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作用较大,如今倡导的国内循环部分,一种观点推崇政策采购方向以国内高端产业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为主,这是一种保护扶持企业成长的常用手段,过去日本德国在相同的产业阶段也是这么干的。3、准财政政策是本国特色。通过对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所谓计划式的投资安排,有利于控制投资总量和灵活调节。这一点西方世界理解不了,西方的理论也无法简单套用在这一方面。二、货币政策,也分三类: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利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内价格,权威的定价以shibor银行间拆借利率为准,反映的是市场中资金的稀缺程度,调节利率则是调节市场资金的供求,利率升高则信贷收紧。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工具之一。降低利率可以认为是积极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就是货币的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直白说就是印钞票。同样,货币的供应量也是可以缩小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回收货币进行注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扩大货币供应量。汇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际价格,是相当复杂的领域,本币的升值和贬值对本国的进出口企业影响巨大,从而也会影响到以内需消费为主的企业的成长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汇率政策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影响深远。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哪些?怎么区别?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的两大手段,二者常常被拿来比较,这两种手段之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也有不少的差别,学习并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国家政策的走向,这将奠定股市的大方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有:1、含义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信用量来对经济进行调控,财政政策是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调节来影响供求。2、内容不同:货币政策是与利率、信贷等政策相关,而财政政策则是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3、政策制定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一国央行直接制定的,而财政政策通常要由国家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相对而言财政政策对普通群众的影响更为直观,因为它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税率的调节;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参与者的影响更为巨大,因为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流动性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进入金融市场的资金发生编变化。扩展资料:一、财政政策,主要分为三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准财政政策。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的问题。税收通过加税减税控制税收总量,而调节税率,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则相对复杂的多,涉及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收入结构等目标设计。一般来说,有利于老百姓投资和消费的,就被认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发债则是向老百姓借款,如果将税收理解为储蓄卡,发债就可以理解为是信用卡,都是国家可以动用的财政资源。2、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主导的消费,定向采购、基设、购买劳动力、公共服务投入、都属此类/财政支出的方向,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作用较大,如今倡导的国内循环部分,一种观点推崇政策采购方向以国内高端产业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为主,这是一种保护扶持企业成长的常用手段,过去日本德国在相同的产业阶段也是这么干的。3、准财政政策是本国特色。通过对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所谓计划式的投资安排,有利于控制投资总量和灵活调节。这一点西方世界理解不了,西方的理论也无法简单套用在这一方面。二、货币政策,也分三类: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利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内价格,权威的定价以shibor银行间拆借利率为准,反映的是市场中资金的稀缺程度,调节利率则是调节市场资金的供求,利率升高则信贷收紧。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工具之一。降低利率可以认为是积极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就是货币的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直白说就是印钞票。同样,货币的供应量也是可以缩小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回收货币进行注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扩大货币供应量。汇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际价格,是相当复杂的领域,本币的升值和贬值对本国的进出口企业影响巨大,从而也会影响到以内需消费为主的企业的成长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汇率政策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影响深远。
怎么样区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一、区别x0dx0a1、两者的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放生作用。x0dx0a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其中政府直接投资、采购、转移支付、补贴属于财政支出政策。差别税率和税收减免则属于财政收入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x0dx0a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x0dx0a二、联系x0dx0a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x0dx0a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 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x0dx0a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x0dx0a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 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债把本来分别由财政机关和中央银行执行的相互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起来,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x0dx0ax0dx0a比如国家在抗震救灾中的资金投入、转移支付、发行国债都属于财政政策;利率、汇率等的变动属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是什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企稳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两者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那么他们之间的区别有哪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1、两者的部门分工不同。财政政策由国家政府部门根据国民经济状况实施;货币政策由国家中央银行执行。2、两者的途径不同。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提高国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消费和收入;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的形成来发布,并通过货币的数量和控制来控制经济的方向。3、两者的政策工具不一样。财政政策一般由政府通过税收来运作,包括税收、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货币政策主要以货币形式运作,如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等。4、两者的目的性不一样。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操作的,如果没有沟通或执行到位,可能会出现错误和偏差;财政政策是政府的直接调控。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什么?1、预算政策,根据财政收支的差额来调整预算,以刺激或抑制总需求来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2、税收政策,一般在经济萧条时,通过降税或税收优惠等途径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如果经济过热,则采取相反措施;3、公债政策,主要通过发行公债来影响流动性,或通过调整国债发行利率影响金融市场,进而达到对经济运行扩张或紧缩的影响;4、公共支出政策,包括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5、政府投资政策,通过调节政府投资规模影响总需求和供给,通过调整投资方向来调节经济结构,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6、补贴政策,主要针对低收入的群体,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提高其可支配收入,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进而增加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什么?1、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2、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和预缴进口保证金等;3、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行政命令直接对相关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4、间接信用控制,主要方式是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宏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什么区别?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政府需求管理两大政策,其运作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调节货币供给角度来说,们区别于货币政策通过银行系统,运用金融工具,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而财政政策则通过财政系统,运用财税工具,又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财政政策指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政府行。在短期中,财政政策 主要影响物品和劳务总需求,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直接方式。政府经常通过同财政政策工具操作来影响经济走向。政府预算支出状况、预算赤字与GDP比值、税种与税率变动等都理财规划师所需要密切关注经济指标。比如兴建公共工程,增加政府支出,减少出口税,增加出口贸易量等!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行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利率来实现的。货币量增加会使短期利率下降,并终刺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再贴现率市场经济国家基准利率,其升降直接影响各类市场利率走向。同时法定准备率调整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都会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水平。理财规划师判断各种金融工具利率走势基础于根据货币政策操作对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变化做出预测。比如提高银行存款、贷款利率,从而影响人民的消费行为,或者向市场增加或减少人民币总量,改变市场通胀或通缩的状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区别呢?其实是有区别的,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区别 1、两者的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 措施 。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放生作用。 2、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3、政策目标有区别。虽然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但各有侧重。货币政策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多侧重于其他更广泛的目标。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中,财政政策起着货币政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 4、调节的范围不同。财政收支及其政策体现政府职能的各个方面,其调节范围不仅限于经济领域,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货币政策主要处理商业性金融系统功能边界内的事务,其调节范围基本上限于经济领域(当然,可以由经济领域间接传导到其他领域)。 5、调节的侧重点不同。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对总量与结构发生调节作用,但财政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带有更为强烈的结构特征,因为财政收入按不同项目与不同规定来组织,可以直接调节不同地区、部门、企业及个人的收入水平,财政支出按资金性质与用途来安排,可以直接调节产业结构、部门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财政政策对总量的调节,则主要是以政府收支及其乘数作用影响社会总资金运动的全局。反之,货币政策相对财政政策而言带有更为鲜明的总量特征,因为国民经济中的一切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中央银行作为唯一能够直接管理全社会货币供应总量的部门,正是运用货币政策对之加以调控;同时,商业性金融信贷自身的市场化经营原则要求银根松紧的变化大体一视同仁地覆盖其全部资金运动,贷款差别利率等旨在区别对待不同产业、行业、企业、项目等以调节结构的手段,只能在比较有限的范围内实行和发挥作用,并将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而日趋有限。宏观经济政策的特定目标,可归纳为经济增长、资源优化配置、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反周期波动、收入公平分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等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固然都服务于这一系列目标,但由于上述侧重点的不同,各自对于不同目标的作用,便有所区别。比如,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收入公平分配方面,财政支出政策与税收政策的重要性居先;在稳定物价方面,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则排在首位。 6、调节的手段不同。财政政策所依靠的手段,主要有税收、预算支出、公债、财政补贴、贴息等,货币政策所凭借的手段,则主要有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以及贷款安排等。 7、两大政策所调控的资金所遵循的经济运行机理不同。货币政策调控下的商业性金融资金是按照追求微观直接效益(利润)目标的市场原则展开竞争的,只愿意“锦上添花”,即按照商业化原则投向尽可能高收益、低风险的领域和状态良好的企业,这对于商业性金融而言是合理的、无可厚非的。与此不同,财政政策下的资金运作在承认市场一般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并且应该超越微观直接效益的眼界而注重追求长远、综合、宏观、社会的效益,财政政策可以和必须在关注基本民生、施行“雪中送炭”式的支持扶助和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8、政策的时差与调节的时滞不同。政策时差,是指决策机关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实际上实行新的政策所需的时间。一般而言,在财政政策的制定与修订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议、批准这样一整套程序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时差较长;而货币政策由于通常是由具备较强独立性的中央银行的人数不多的高级决策层所制定,其时差较短。调节时滞,是指政策从其调节动作的发生到调节效果的显现所需的时间。一般而言,财政政策由于通常具有政府直接安排收支和可以运用某些强制性手段的背景,其时滞较短;而货币政策则由于通常完全依靠间接手段作用于调节对象,其时滞长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联系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 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怎么样区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一、区别x0dx0a1、两者的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放生作用。x0dx0a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其中政府直接投资、采购、转移支付、补贴属于财政支出政策。差别税率和税收减免则属于财政收入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x0dx0a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x0dx0a二、联系x0dx0a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x0dx0a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 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x0dx0a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x0dx0a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 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债把本来分别由财政机关和中央银行执行的相互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起来,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x0dx0ax0dx0a比如国家在抗震救灾中的资金投入、转移支付、发行国债都属于财政政策;利率、汇率等的变动属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包括了怎样的知识?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巨集观经济政策,服务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巨集观经济目标。 二者都是以货币形态的经济总量加以测度的,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总量政策的鲜明特征,这是两种政策具有共性的一面。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差异: 一、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 实施财政政策的主体—— *** 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 1.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某些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是 *** 的隶属机构,只是名义上的货币政策主体,不能独立地实施货币政策。由于这一模式有利有弊,采取上述模式的国家正在不断采取改进措施,逐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相对于 *** 部门具有很高的独立性,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方面直接对立法机构或直接对总统负责, *** 无权左右货币政策的运作。在此情况下,中央银行才真正成为货币政策的主体,这对维护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实施效果是十分有利的。 二、传导过程的差异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必须借助于一些可操作、可计量、能监控的中介指标,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控,最终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 中介指标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汇率等。 1.利率 利率提高或降低利率可以缩减或增加货币供应量,进而调节市场总需求。 2.超额准备金 调控超额准备金,可以控制商业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资金松紧程度,进而控制货币供应量。 3.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数倍伸缩的基础,是市场货币量形成的源头。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比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为直接。 财政政策一般是直接作用于企业和居民,进而对国民经济的执行产生影响。 如扩大财政支出,就会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而企业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就相应增加社会总需求,这对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对比态势有积极的效果。 再如 *** 通过调整税率、利用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也会起到调节企业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作用。 三、政策手段不同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税收、预算、补贴、公债等,它们都是经由一定的途径和方式作用于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等。 四、政策时滞不同 政策时滞——指从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产生效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1.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政策时滞越短,政策当局越是能够对有关情况做出及时反应,政策也就越能快速地发挥作用。 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1***内部时滞——指采取政策行动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具体而言又包括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 认识时滞——指政策当局意识到发生了问题到决定采取政策之间所需要的时间。 财政政策的认识时滞同货币政策的认识时滞大致是相同的。 决策时滞——指政策决策者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制定完毕之间所需要的时间。由于财政手段和变化需要通过较烦琐决策程式,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一般要比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长。 行动时滞——指从政策制定完毕到开始执行之间所需要的时间。 货币政策手段一经决定变更,可以立即予以实施,所以行动时滞较短。至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财政政策的内部时滞比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要长一些。应该注意的是,这是就“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部分而言的,如果是经由“自动稳定器”实施的财政政策,其内部时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内部时滞为零。 ***2***外部时滞——指从政策开始执行到政策对目标发挥作用之间所需要的时间。 财政政策通常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货币政策则通过影响中介指标,间接地影响收入、消费和投资。 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比货币政策时滞要短一些。它表明财政政策能够更快地对经济执行进行调节。但是,这一点常被财政政策所具有的较长的内部时滞所抵销,就总的政策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究竟谁长谁短,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五、对利率变化的影响不同 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可能导致利率的提高,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可能降低利率。 原因: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意味着 *** 在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并不增加整个金融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而只是把个人和企业的资金转移到 *** 手上,由于 *** 占用了民间资金,就可能对投资和消费产生排挤效应,使金融市场资金紧张,从而可能导致市场利率的上扬。 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供应量增加,对利率具有压抑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利率变化方向的不同影响是财政政策同货币政策之间的重要差异,这个差异表明, *** 可以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两个不同的工具来配合使用,以便实现一些相互冲突的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络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巨集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各有侧重,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络。 一、区别 1、两者的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 *** 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巨集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巨集观经济发生作用。 2、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3、政策目标有区别。虽然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巨集观经济目标,但各有侧重。货币政策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多侧重于其他更广泛的目标。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中,财政政策起著货币政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 4、调节的范围不同。财政收支及其政策体现 *** 职能的各个方面,其调节范围不仅限于经济领域,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货币政策主要处理商业性金融系统功能边界内的事务,其调节范围基本上限于经济领域***当然,可以由经济领域间接传导到其他领域***。 5、调节的侧重点不同。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对总量与结构发生调节作用,但财政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带有更为强烈的结构特征,因为财政收入按不同专案与不同规定来组织,可以直接调节不同地区、部门、企业及个人的收入水平,财政支出按资金性质与用途来安排,可以直接调节产业结构、部门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财政政策对总量的调节,则主要是以 *** 收支及其乘数作用影响社会总资金运动的全域性。反之,货币政策相对财政政策而言带有更为鲜明的总量特征,因为国民经济中的一切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中央银行作为唯一能够直接管理全社会货币供应总量的部门,正是运用货币政策对之加以调控;同时,商业性金融信贷自身的市场化经营原则要求银根松紧的变化大体一视同仁地覆盖其全部资金运动,贷款差别利率等旨在区别对待不同产业、行业、企业、专案等以调节结构的手段,只能在比较有限的范围内实行和发挥作用,并将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而日趋有限。巨集观经济政策的特定目标,可归纳为经济增长、资源优化配置、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反周期波动、收入公平分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阶化等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固然都服务于这一系列目标,但由于上述侧重点的不同,各自对于不同目标的作用,便有所区别。比如,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收入公平分配方面,财政支出政策与税收政策的重要性居先;在稳定物价方面,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则排在首位。 6、调节的手段不同。财政政策所依靠的手段,主要有税收、预算支出、公债、财政补贴、贴息等,货币政策所凭借的手段,则主要有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以及贷款安排等。 第四,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功能空间不同。例如,人们可以把货币政策比作一根拴在经济之车上面的绳子,认为当经济向上步入通货膨胀时,它可以拉住其别走太远,但当经济处于通货紧缩而无力向上爬坡时,它却无法推动。这种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不同经济执行状况下,货币政策作用效果的差异。一般而言,货币政策长于应对通货膨胀阶段的问题,而财政政策在应对内需不足、解决通货紧缩阶段的问题时更具优势。我国1998—2002年间政策实践中的调控效应,与凯恩斯理论中关于萧条阶段财政政策更具有效性的认识是相吻合的。 7、两大政策所调控的资金所遵循的经济执行机理不同。货币政策调控下的商业性金融资金是按照追求微观直接效益***利润***目标的市场原则展开竞争的,只愿意“锦上添花”,即按照商业化原则投向尽可能高收益、低风险的领域和状态良好的企业,这对于商业性金融而言是合理的、无可厚非的。与此不同,财政政策下的资金运作在承认市场一般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并且应该超越微观直接效益的眼界而注重追求长远、综合、巨集观、社会的效益,财政政策可以和必须在关注基本民生、施行“雪中送炭”式的支援扶助和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8、政策的时差与调节的时滞不同。政策时差,是指决策机关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实际上实行新的政策所需的时间。一般而言,在财政政策的制定与修订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议、批准这样一整套程式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时差较长;而货币政策由于通常是由具备较强独立性的中央银行的人数不多的高阶决策层所制定,其时差较短。调节时滞,是指政策从其调节动作的发生到调节效果的显现所需的时间。一般而言,财政政策由于通常具有 *** 直接安排收支和可以运用某些强制性手段的背景,其时滞较短;而货币政策则由于通常完全依靠间接手段作用于调节物件,其时滞长于财政政策。 二、联络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巨集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 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执行发挥调控作用。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国债把本来分别由财政机关和中央银行执行的相互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起来,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巨集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络、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作为国家巨集观调控的两大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两大政策首先是有内在联络的,同时,这两个政策调控、调节的侧重点是不完全一样的。 一般来讲货币政策可能更多地侧重于总量的调节;而财政政策可能更侧重结构性的调节。 其次,财政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比较突出;而货币政策可能更多地侧重于保持币值的稳定。 另外,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的时候作用更突出;而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时候作用更突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的两大手段,二者常常被拿来比较,这两种手段之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也有不少的差别,学习并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国家政策的走向,这将奠定股市的大方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有:1、含义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信用量来对经济进行调控,财政政策是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调节来影响供求。2、内容不同:货币政策是与利率、信贷等政策相关,而财政政策则是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3、政策制定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一国央行直接制定的,而财政政策通常要由国家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相对而言财政政策对普通群众的影响更为直观,因为它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税率的调节;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参与者的影响更为巨大,因为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流动性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进入金融市场的资金发生编变化。扩展资料:一、财政政策,主要分为三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准财政政策。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的问题。税收通过加税减税控制税收总量,而调节税率,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则相对复杂的多,涉及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收入结构等目标设计。一般来说,有利于老百姓投资和消费的,就被认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发债则是向老百姓借款,如果将税收理解为储蓄卡,发债就可以理解为是信用卡,都是国家可以动用的财政资源。2、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主导的消费,定向采购、基设、购买劳动力、公共服务投入、都属此类/财政支出的方向,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作用较大,如今倡导的国内循环部分,一种观点推崇政策采购方向以国内高端产业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为主,这是一种保护扶持企业成长的常用手段,过去日本德国在相同的产业阶段也是这么干的。3、准财政政策是本国特色。通过对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所谓计划式的投资安排,有利于控制投资总量和灵活调节。这一点西方世界理解不了,西方的理论也无法简单套用在这一方面。二、货币政策,也分三类: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利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内价格,权威的定价以shibor银行间拆借利率为准,反映的是市场中资金的稀缺程度,调节利率则是调节市场资金的供求,利率升高则信贷收紧。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工具之一。降低利率可以认为是积极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就是货币的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直白说就是印钞票。同样,货币的供应量也是可以缩小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回收货币进行注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扩大货币供应量。汇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际价格,是相当复杂的领域,本币的升值和贬值对本国的进出口企业影响巨大,从而也会影响到以内需消费为主的企业的成长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汇率政策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影响深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什么区别?每个的定义是什么?
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联系:(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空的重要方式。(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 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控制财政财政收支来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政策是指国家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市场流通的货币总量;2. 内容不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财政政策与信贷和利率有关,而货币政策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3. 政策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的主体是国家,而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是国家的中央银行;4. 使用的工具不同: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利率水平等,而财政政策主要采用手段包括调整国家财政收支。拓展资料1.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财政分配关系在国民意志中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也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所有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了维持它们的超级经济剥削关系。当它们的统治者处于上升期时,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采取更适合本国发展的财政政策。但是,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政策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段指的是阶级国家使用财政政策。2.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债务水平的选择,或政府财政收支水平的决策,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少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换言之,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税收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改税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改变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干预经济是国家的主要政策之一。3.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受到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的制约。财政政策是整个国家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经济政策密切相关。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经济政策相协调。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购买坦克、修路、支付法官工资等;另一种是政府转移支付,税收是另一种形式财政政策,从两个方面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会影响商品和生产要素,因此也会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哪些?怎么区别?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有以下4点: 1、概念不同 货币政策是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 财政政策是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2、采用工具不同 货币政策采用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水平的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在经济调控过程中,政府往往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搭配,进行“逆经济周期”调控; 财政政策采用工具有扩大或缩减财政支出、减税或增税等。 3、制定者不同 货币政策是由人民银行制定; 财政政策通常由中央政府制定。 4、内容不同 货币政策与利率、信贷相关; 财政政策与财政收入和支出相关。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
一、区别x0dx0a1、两者的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放生作用。x0dx0a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其中政府直接投资、采购、转移支付、补贴属于财政支出政策。差别税率和税收减免则属于财政收入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x0dx0a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x0dx0a二、联系x0dx0a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x0dx0a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 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x0dx0a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x0dx0a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 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债把本来分别由财政机关和中央银行执行的相互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起来,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x0dx0ax0dx0a比如国家在抗震救灾中的资金投入、转移支付、发行国债都属于财政政策;利率、汇率等的变动属于货币政策。
扩张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有何区别?
四种情况:1、扩张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货币政策 结果:Y增加、R可以维持不变。2、扩张的财政、紧缩的货币 结果:Y可以不变、R提高。3、紧缩的财政、扩张的货币 结果:Y可以不变、R降低。4、紧缩的财政、紧缩的货币 结果:Y减少、R可以不变。你自己画两根线,IS()LM(/),纵轴为利率R,横轴为总产出Y。扩张的财政政策就是IS右移,扩张的货币政策就是LM右移,反之左移动。看看四个交点(平衡状态)的变化就可以理解了。扩展资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先说财政政策,主要分为三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准财政政策.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的问题。税收通过加税减税控制税收总量,而调节税率,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则相对复杂的多,涉及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收入结构等目标设计。2、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主导的消费,定向采购、基设、购买劳动力、公共服务投入、都属此类。财政支出的方向,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作用较大,如今倡导的国内循环部分,一种观点推崇政策采购方向以国内高端产业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为主,这是一种保护扶持企业成长的常用手段,过去日本德国在相同的产业阶段也是这么干的。3、准财政政策是本国特色。通过对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所谓计划式的投资安排,有利于控制投资总量和灵活调节。这一点西方世界理解不了,西方的理论也无法简单套用在这一方面。再说货币政策,也分三类: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1、利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内价格,权威的定价以shibor银行间拆借利率为准,反映的是市场中资金的稀缺程度,调节利率则是调节市场资金的供求,利率升高则信贷收紧。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工具之一。降低利率可以认为是积极的货币政策。2、货币供应量就是货币的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直白说就是印钞票。同样,货币的供应量也是可以缩小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回收货币进行注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扩大货币供应量。3、汇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际价格,是相当复杂的领域,本币的升值和贬值对本国的进出口企业影响巨大,从而也会影响到以内需消费为主的企业的成长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汇率政策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影响深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 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控制财政财政收支来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政策是指国家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市场流通的货币总量;2. 内容不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财政政策与信贷和利率有关,而货币政策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3. 政策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的主体是国家,而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是国家的中央银行;4. 使用的工具不同: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利率水平等,而财政政策主要采用手段包括调整国家财政收支。拓展资料1.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财政分配关系在国民意志中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也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所有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了维持它们的超级经济剥削关系。当它们的统治者处于上升期时,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采取更适合本国发展的财政政策。但是,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政策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段指的是阶级国家使用财政政策。2.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债务水平的选择,或政府财政收支水平的决策,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少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换言之,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税收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改税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改变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干预经济是国家的主要政策之一。3.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受到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的制约。财政政策是整个国家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经济政策密切相关。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经济政策相协调。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购买坦克、修路、支付法官工资等;另一种是政府转移支付,税收是另一种形式财政政策,从两个方面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会影响商品和生产要素,因此也会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有哪些方面呢?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的两大手段,二者常常被拿来比较,这两种手段之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也有不少的差别,学习并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国家政策的走向,这将奠定股市的大方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有:1、含义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信用量来对经济进行调控,财政政策是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调节来影响供求。2、内容不同:货币政策是与利率、信贷等政策相关,而财政政策则是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3、政策制定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一国央行直接制定的,而财政政策通常要由国家制定。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相对而言财政政策对普通群众的影响更为直观,因为它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税率的调节;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参与者的影响更为巨大,因为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流动性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进入金融市场的资金发生编变化。扩展资料:一、财政政策,主要分为三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准财政政策。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的问题。税收通过加税减税控制税收总量,而调节税率,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则相对复杂的多,涉及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收入结构等目标设计。一般来说,有利于老百姓投资和消费的,就被认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发债则是向老百姓借款,如果将税收理解为储蓄卡,发债就可以理解为是信用卡,都是国家可以动用的财政资源。2、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主导的消费,定向采购、基设、购买劳动力、公共服务投入、都属此类/财政支出的方向,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作用较大,如今倡导的国内循环部分,一种观点推崇政策采购方向以国内高端产业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为主,这是一种保护扶持企业成长的常用手段,过去日本德国在相同的产业阶段也是这么干的。3、准财政政策是本国特色。通过对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所谓计划式的投资安排,有利于控制投资总量和灵活调节。这一点西方世界理解不了,西方的理论也无法简单套用在这一方面。二、货币政策,也分三类: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利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内价格,权威的定价以shibor银行间拆借利率为准,反映的是市场中资金的稀缺程度,调节利率则是调节市场资金的供求,利率升高则信贷收紧。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工具之一。降低利率可以认为是积极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就是货币的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直白说就是印钞票。同样,货币的供应量也是可以缩小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回收货币进行注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扩大货币供应量。汇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际价格,是相当复杂的领域,本币的升值和贬值对本国的进出口企业影响巨大,从而也会影响到以内需消费为主的企业的成长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汇率政策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影响深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是什么?
高中政治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央行每天与各个商业银行间买卖短期国家债券已达到央行所预期的现钞汇率的方式来进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就调节货币供给这个角度来说,它们的区别在于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系统,运用金融工具,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而财政政策则是通过财政系统,运用财税工具,又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府行为。在短期中,财政政策 主要影响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政府经常通过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操作来影响经济的走向。政府预算支出的状况、预算赤字与GDP的比值、税种与税率的变动等都是理财规划师所需要密切关注的经济指标。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行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来实现的。货币量的增加会使短期利率下降,并最终刺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再贴现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准利率,其升降将直接影响各类市场利率的走向。同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都会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水平。理财规划师判断各种金融工具利率走势的基础就在于根据货币政策的操作对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做出预测。
2022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如下:1、两者的部门分工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政府部门根据国家经济状态来执行。货币政策是由国家中央银行在实施。2、两者的途径不同:财政政策是指国家对国民收入情况做改善,以此来促进国家经济消费和收入。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的形成来发行,通过货币数量和管控在控制经济的方向。3、两者的政策工具不一样:财政政策一般是政府通过税收的方式来运作,税收,政府支出和转移等方式,货币政策主要以货币的形式来运作,如存款备用金,再贴现率等方式。4、两者的目的性不一样: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来操作,中间可能传达或者实施不到位的时候会出现差错和偏差。财政政策是政府直接调控和管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是概念不同。货币政策是指政策制定者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利率、其他中介目标的手段影响宏观经济的手段。财政政策是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从而达成预期经济社会目标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是采用的工具不同。货币政策采用的工具包括:公开的市场操作、利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逆经济周期调控。财政政策采用的工具包括:宽大财政支出、缩减财政支出、减税、加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同点是两者都是国家调整经济的手段和工具。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都是帮助经济平稳的度过金融危机、推动经济高效的发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1. 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控制财政财政收支来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政策是指国家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市场流通的货币总量;2. 内容不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财政政策与信贷和利率有关,而货币政策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3. 政策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的主体是国家,而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是国家的中央银行;4. 使用的工具不同: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利率水平等,而财政政策主要采用手段包括调整国家财政收支。拓展资料1.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财政分配关系在国民意志中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也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所有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了维持它们的超级经济剥削关系。当它们的统治者处于上升期时,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采取更适合本国发展的财政政策。但是,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政策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段指的是阶级国家使用财政政策。2.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债务水平的选择,或政府财政收支水平的决策,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少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换言之,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税收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改税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改变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干预经济是国家的主要政策之一。3.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受到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的制约。财政政策是整个国家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经济政策密切相关。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经济政策相协调。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购买坦克、修路、支付法官工资等;另一种是政府转移支付,税收是另一种形式财政政策,从两个方面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会影响商品和生产要素,因此也会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与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与关系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1) 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货币政策也称金融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货币流通的组织、管理政策。 (2)内容不同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化,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投资的多少等;货币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三部分构成。 (3)类型不同 根据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财政政策一般可分为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减少失业,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紧缩性财政政策则指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1)二者都是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的经济手段。 例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等等,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为税法的改变需要时间,如果采取增加税收等财政政策,就会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经济严重萧条的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区别是什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般有以下的5个区别:1、实施政策主体不同;2、政策效果显著性不同。财政政策效果的显著性取决于乘数效应的大小,但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效果也与LM曲线的斜率相关;3、作用机理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总需求。货币政策间接作用于总产量;4、执行渠道不同;5、作用动机不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求助,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分
一、区别x0dx0a1、两者的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放生作用。x0dx0a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其中政府直接投资、采购、转移支付、补贴属于财政支出政策。差别税率和税收减免则属于财政收入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x0dx0a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x0dx0a二、联系x0dx0a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x0dx0a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 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x0dx0a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x0dx0a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 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债把本来分别由财政机关和中央银行执行的相互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起来,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x0dx0ax0dx0a比如国家在抗震救灾中的资金投入、转移支付、发行国债都属于财政政策;利率、汇率等的变动属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在哪里?
四种情况:1、扩张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货币政策 结果:Y增加、R可以维持不变。2、扩张的财政、紧缩的货币 结果:Y可以不变、R提高。3、紧缩的财政、扩张的货币 结果:Y可以不变、R降低。4、紧缩的财政、紧缩的货币 结果:Y减少、R可以不变。你自己画两根线,IS()LM(/),纵轴为利率R,横轴为总产出Y。扩张的财政政策就是IS右移,扩张的货币政策就是LM右移,反之左移动。看看四个交点(平衡状态)的变化就可以理解了。扩展资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先说财政政策,主要分为三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准财政政策.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的问题。税收通过加税减税控制税收总量,而调节税率,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则相对复杂的多,涉及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收入结构等目标设计。2、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主导的消费,定向采购、基设、购买劳动力、公共服务投入、都属此类。财政支出的方向,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作用较大,如今倡导的国内循环部分,一种观点推崇政策采购方向以国内高端产业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为主,这是一种保护扶持企业成长的常用手段,过去日本德国在相同的产业阶段也是这么干的。3、准财政政策是本国特色。通过对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所谓计划式的投资安排,有利于控制投资总量和灵活调节。这一点西方世界理解不了,西方的理论也无法简单套用在这一方面。再说货币政策,也分三类: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1、利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内价格,权威的定价以shibor银行间拆借利率为准,反映的是市场中资金的稀缺程度,调节利率则是调节市场资金的供求,利率升高则信贷收紧。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工具之一。降低利率可以认为是积极的货币政策。2、货币供应量就是货币的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直白说就是印钞票。同样,货币的供应量也是可以缩小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回收货币进行注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扩大货币供应量。3、汇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际价格,是相当复杂的领域,本币的升值和贬值对本国的进出口企业影响巨大,从而也会影响到以内需消费为主的企业的成长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汇率政策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影响深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有哪些
1、含义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信用量来对经济进行调控,财政政策是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调节来影响供求。 2、内容不同:货币政策是与利率、信贷等政策相关,而财政政策则是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 3、政策制定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一国央行直接制定的,而财政政策通常要由国家制定。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的两大手段,二者常常被拿来比较,这两种手段之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也有不少的差别,学习并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国家政策的走向,这将奠定股市的大方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有:1、含义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信用量来对经济进行调控,财政政策是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调节来影响供求。2、内容不同:货币政策是与利率、信贷等政策相关,而财政政策则是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3、政策制定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一国央行直接制定的,而财政政策通常要由国家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相对而言财政政策对普通群众的影响更为直观,因为它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税率的调节;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参与者的影响更为巨大,因为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流动性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进入金融市场的资金发生编变化。扩展资料:一、财政政策,主要分为三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准财政政策。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的问题。税收通过加税减税控制税收总量,而调节税率,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则相对复杂的多,涉及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收入结构等目标设计。一般来说,有利于老百姓投资和消费的,就被认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发债则是向老百姓借款,如果将税收理解为储蓄卡,发债就可以理解为是信用卡,都是国家可以动用的财政资源。2、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主导的消费,定向采购、基设、购买劳动力、公共服务投入、都属此类/财政支出的方向,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作用较大,如今倡导的国内循环部分,一种观点推崇政策采购方向以国内高端产业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为主,这是一种保护扶持企业成长的常用手段,过去日本德国在相同的产业阶段也是这么干的。3、准财政政策是本国特色。通过对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所谓计划式的投资安排,有利于控制投资总量和灵活调节。这一点西方世界理解不了,西方的理论也无法简单套用在这一方面。二、货币政策,也分三类: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利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内价格,权威的定价以shibor银行间拆借利率为准,反映的是市场中资金的稀缺程度,调节利率则是调节市场资金的供求,利率升高则信贷收紧。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工具之一。降低利率可以认为是积极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就是货币的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直白说就是印钞票。同样,货币的供应量也是可以缩小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回收货币进行注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扩大货币供应量。汇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际价格,是相当复杂的领域,本币的升值和贬值对本国的进出口企业影响巨大,从而也会影响到以内需消费为主的企业的成长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汇率政策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影响深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概念不同货币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手段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财政手段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手段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手段。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手段。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手段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手段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扩展资料:宏观调控 (Macro-economic Control)亦称国家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的两大手段,二者常常被拿来比较,这两种手段之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也有不少的区别。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有:1、含义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信用量来对经济进行调控,财政政策是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调节来影响供求。2、内容不同:货币政策是与利率、信贷等政策相关,而财政政策则是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3、政策制定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一国央行直接制定的,而财政政策通常要由国家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相对而言财政政策对普通群众的影响更为直观,因为它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税率的调节;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参与者的影响更为巨大,因为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流动性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进入金融市场的资金发生编变化。二、财政政策,主要分为三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准财政政策。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的问题。税收通过加税减税控制税收总量,而调节税率,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则相对复杂的多,涉及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收入结构等目标设计。一般来说,有利于老百姓投资和消费的,就被认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发债则是向老百姓借款,如果将税收理解为储蓄卡,发债就可以理解为是信用卡,都是国家可以动用的财政资源。2、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主导的消费,定向采购、基设、购买劳动力、公共服务投入、都属此类/财政支出的方向,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作用较大,如今倡导的国内循环部分,一种观点推崇政策采购方向以国内高端产业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为主,这是一种保护扶持企业成长的常用手段,过去日本德国在相同的产业阶段也是这么干的。3、准财政政策是本国特色。通过对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所谓计划式的投资安排,有利于控制投资总量和灵活调节。这一点西方世界理解不了,西方的理论也无法简单套用在这一方面。三、货币政策,也分三类: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利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内价格,权威的定价以shibor银行间拆借利率为准,反映的是市场中资金的稀缺程度,调节利率则是调节市场资金的供求,利率升高则信贷收紧。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工具之一。降低利率可以认为是积极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就是货币的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直白说就是印钞票。同样,货币的供应量也是可以缩小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回收货币进行注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第三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的预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中央预算,接受国务院财政部门的预算执行监督。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法律分析:1.概念不同:货币政策是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财政政策是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2.采用工具不同:货币政策采用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水平的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在经济调控过程中,政府往往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搭配,进行“逆经济周期”调控。财政政策采用工具有扩大或缩减财政支出、减税或增税等。3.制定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财政政策通常由中央政府制定。4.内容不同:货币政策与利率、信贷相关。财政政策与财政收入和支出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是什么?
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的区别:1、概念不同货币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手段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财政手段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手段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手段。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手段。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手段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手段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扩展资料:宏观调控 (Macro-economic Control)亦称国家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的过程是国家依据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律,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的调节与控制。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使市场经济得到正常运行和均衡发展的过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信息导向、规划引导和必要的行政干预,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发挥调控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政策手段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什么是财政政策,什么是货币政策,二者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百度知道吧里面有。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当一个经际体发生通货膨胀(inflation)的时候。对策(反通货膨胀的办法)1.财政政策:a紧缩政府的支出。b增加租税、提高税率、或降低起征点、c减少公共投资、d减少有效需要。2.货币政策:a提高存款准备率。b提高再贴现率。c政府出售各种有证券。d减少货币供给量。当一个经际体发生通货紧缩(deflation)的时候。对策(反通货紧缩的办法)1.财政政策:a赤字财政政策、b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公共投资)、c减少租税、d社会安全制度 2.货币政策:a降低再贴现率、b降低存款准备率、c购入有价证券。简单地说:财政政策就是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调整而进行经济决策的政策,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调整而影响经济决策的政策。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包括:概念不同、采用工具不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是概念不同。货币政策是指政策制定者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利率、其他中介目标的手段影响宏观经济的手段。财政政策是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从而达成预期经济社会目标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是采用的工具不同。货币政策采用的工具包括:公开的市场操作、利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逆经济周期调控。财政政策采用的工具包括:宽大财政支出、缩减财政支出、减税、加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同点是两者都是国家调整经济的手段和工具。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都是帮助经济平稳的度过金融危机、推动经济高效的发展。.......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的两大手段,二者常常被拿来比较,这两种手段之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也有不少的差别,学习并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国家政策的走向,这将奠定股市的大方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有:1、含义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信用量来对经济进行调控,财政政策是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调节来影响供求。2、内容不同:货币政策是与利率、信贷等政策相关,而财政政策则是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3、政策制定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一国央行直接制定的,而财政政策通常要由国家制定。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相对而言财政政策对普通群众的影响更为直观,因为它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税率的调节;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参与者的影响更为巨大,因为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流动性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进入金融市场的资金发生编变化。扩展资料:一、财政政策,主要分为三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准财政政策。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的问题。税收通过加税减税控制税收总量,而调节税率,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则相对复杂的多,涉及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收入结构等目标设计。一般来说,有利于老百姓投资和消费的,就被认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发债则是向老百姓借款,如果将税收理解为储蓄卡,发债就可以理解为是信用卡,都是国家可以动用的财政资源。2、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主导的消费,定向采购、基设、购买劳动力、公共服务投入、都属此类/财政支出的方向,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作用较大,如今倡导的国内循环部分,一种观点推崇政策采购方向以国内高端产业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为主,这是一种保护扶持企业成长的常用手段,过去日本德国在相同的产业阶段也是这么干的。3、准财政政策是本国特色。通过对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所谓计划式的投资安排,有利于控制投资总量和灵活调节。这一点西方世界理解不了,西方的理论也无法简单套用在这一方面。二、货币政策,也分三类: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利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内价格,权威的定价以shibor银行间拆借利率为准,反映的是市场中资金的稀缺程度,调节利率则是调节市场资金的供求,利率升高则信贷收紧。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工具之一。降低利率可以认为是积极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就是货币的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直白说就是印钞票。同样,货币的供应量也是可以缩小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回收货币进行注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扩大货币供应量。汇率可以理解为货币的国际价格,是相当复杂的领域,本币的升值和贬值对本国的进出口企业影响巨大,从而也会影响到以内需消费为主的企业的成长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汇率政策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影响深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有:1、含义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信用量来对经济进行调控,财政政策是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调节来影响供求。2、内容不同:货币政策是与利率、信贷等政策相关,而财政政策则是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3、政策制定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一国央行直接制定的,而财政政策通常要由国家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相对而言财政政策对普通群众的影响更为直观,因为它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税率的调节;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参与者的影响更为巨大,因为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流动性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进入金融市场的资金发生编变化。二、财政政策,主要分为三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准财政政策。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的问题。税收通过加税减税控制税收总量,而调节税率,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则相对复杂的多,涉及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收入结构等目标设计。一般来说,有利于老百姓投资和消费的,就被认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发债则是向老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和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5、贷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证金或保持一定的备付金存款外,向社会发放贷款,并形成贷款投放的乘数效应;6、央行外的各类银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外汇等。另外,从整个国家货币购买力总额看,境外资金流入和本国货币流出境内也会影响社会货币总量(这要进行净流入或净流出量的具体分析)。 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是银行贷款,这也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二、运用两种渠道,有效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 一般来讲,社会货币总量就是以货币表示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社会总需求,但从某一时间段看,社会货币总额中总会有一部分脱离社会生产流通领域而沉淀下来,并不形成当期实际的购买力。因此,社会货币总量又可以划分为“流通货币量”和“沉淀货币量”两部分。真正影响一定时期社会有效需求的,不完全是社会货币总量,而主要是流通货币量。当然,流通货币量的变动与货币总量的变动是有密切关系的。 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社会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调节作用看,二者又有明显的差别,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对象----银行贷款投放货币的情况看,贷款投放形成的资金属于债务资金,一般有规定的贷款期限,到期要还本付息,贷款利息就是贷款资金的价格或成本。因此,贷款投放更像是资金的买卖行为,能否投放出去,以及实际投放多少,取决于买卖双方的意愿和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而并非是无条件的。其中,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来增加贷款需求,但降低利率对贷款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充分成本效益意识和约束的社会更是如此;而不计成本、不顾风险地滥放贷款也是不符合银行经营原则和监管要求的,是要严格控制的。银行贷款的增长从根本上讲,决定于借款人对未来收入或投资回报的预期和信心。在面临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存在通货紧缩压力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货币需求的作用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社会贷款需求旺盛,流通货币量增大,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银行作为货币供应者,在控制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却会远远大于其在扩大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另外,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存款意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沉淀货币量和流通货币量的比例,但社会存款意向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还受到未来收支预期变动的影响,单纯的利率调整对存款的调节作用也是有限的。 从财政政策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影响来看,在社会存款意愿强烈,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发行国债吸收一部分社会沉淀货币(包括银行沉淀资金),并通过财政开支投放出去,可以直接而有效地调节当期沉淀货币量与流通货币量的比例,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带动民间投资,改善社会收支预期,增强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从而刺激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发行国债是国家对社会的负债,是要归还的,因此,必须保证国债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并要避免因增加财政投资而产生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国债发放的总量必须控制在财政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避免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同时,还必须看到,财政投资是一种权益性投资,它代表着对被投资企业或项目的所有权,因而享有对被投资企业和项目的管理、分红和处置的权力,但却没有要求其归还投资的权力。这就意味着财政扩大投资后,一旦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需要控制货币投放时,要收回投资是相当困难的,对一些投资期限较长的项目,如果匆忙停止后续投资,还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仅在不同情况下对调节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影响不同,而且银行贷款与财政投资的性质也是完全不同的。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二者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区别,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而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我国曾实行过“拨改贷”,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拨款(投资)改为统一由银行贷款解决,这尽管为解决一定时期的特殊问题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却带来了新的影响深远的问题:企业资本金严重缺乏,财务负担沉重;将由财政解决的拨款改为银行贷款解决,使银行失去了贷款控制的标准和自主性,银行成为财政和计委的出纳;银行贷款代替拨款,使企业获得贷款不还的理由(投资是不存在归还问题的),因而造成对国有银行严重的贷款不还的企业诚信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吸取教训的。 应该强调,财政政策是国家意图的体现,尽管政策制定的内部时滞可能比较长,但一经确定,其实施带有强制性,外部时滞却非常短。而货币政策则主要依靠调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票据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等,间接地调整民间存贷款意向和银行贷款意向等,经过多道环节的传导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其外部时滞是比较长的。为推动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可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必须密切配合、互相支持,而不能相互代替、互相推脱。 三、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调控的把握标准 货币总量或社会总需求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准确把握调节的方向和尺度是很难的,但又是必须加以明确的关键问题。 我们知道,调节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目的主要是保持国民经济适度稳定增长,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最大程度的劳动就业、社会稳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据此我们可以肯定,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增长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一般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的增长目标和居民消费物价总指数的变动目标。保持多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或浮动范围,消费物价总指数的波动控制在多大的范围之内,需要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予以研究并报全国人大核定。这两大指标确定后,即可据以确定货币供应量的控制目标。 由于货币投放或回笼对GDP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所以货币量目标增长率还受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相关函数(简称“关系函数”)的影响。这一关系函数的准确确定,对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至关重要。为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避免货币流通量的大起大落,“关系函数”可按照前三年(或适当时段)货币总量(近似地以M2表示)和流通货币量(近似地以M1表示)的增长率与同期GDP增长率比值的平均数来分别确定M2和M1的关系函数。在此基础上,再将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作为“调整项”考虑进去,即可确定M2和M1的目标增长率。计算公式为:M2目标增长率=GDP目标增长率×M2关系函数±物价目标变动率±调整项M1目标增长率=GDP目标增长率×M1关系函数±物价目标变动率±调整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果M2和M1实际增长率与目标增长率发生较大偏差(如相差3个百分点以上),GDP或物价总指数的实际变动率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如低于最低目标值或高于最高目标值0.5个百分点以上),就应该适当进行反向调整。这样,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就比较明确了。 确定了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后,就要相应调整和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保货币增长调控目标的实现。 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一、什么是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很简单,各级政府做的一般都是财政政策,比如搞基建、转移支付、失业救济等等,是比较直接的刺激手段,还有修改税率和税收结构,当然在中国是全国人大制定的,税收部门只是执行机关。二、什么是货币政策?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的供给量,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影响有效需求,最后影响国民收入和就业等的措施。货币政策是由各国中央银行制定的,中国是中国人民银行,美国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相对来说间接,我们一般人感受不到,如公开市场行为(央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再贴现率(央行给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法律规定银行必须保留的存款比例)。二者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只不过财政比较直接,普通人看得见摸得着,货币比较间接,我们一般只能在新闻上看到,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三、主要区别为以下四个方面:1、政策的实施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并且实施的,财政政策由政府财政部门具体实施。2、作用过程不同。货币政策的直接对象是货币运功过程中,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财政政策的直接对象是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以改变国民收入的数量和结果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3、政策工具不同。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通常与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活动相关,主要是存款货币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的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是税收,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等。4、可控性不同。货币政策通常需要操作工具的传导来实现最终目标,这中间需要有一个传导的过程,并且可能出现偏离最终目标的情况,而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是什么?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1,预算政策,根据财政收支的差额来调整预算,以刺激或抑制总需求来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2,税收政策,一般在经济萧条时,通过降税或税收优惠等途径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如果经济过热,则采取相反措施;3,公债政策,主要通过发行公债来影响流动性,或通过调整国债发行利率影响金融市场,进而达到对经济运行扩张或紧缩的影响;4,公共支出政策,包括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5,政府投资政策,通过调节政府投资规模影响总需求和供给,通过调整投资方向来调节经济结构,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6,补贴政策,主要针对低收入的群体,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提高其可支配收入,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进而增加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拓展资料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政策介绍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主要的区别是:①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进行调节进而影响经济。②内容不同 财政政策内容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货币政策内容与利率、信贷政策等相关。③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通常由国家制定;货币政策是由央行直接制定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哪个好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IS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LM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参见教材P365,P369—377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1.双扩张政策。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2.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这种双紧缩政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3.松紧搭配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
高中政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
(1)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2)政策效果的显著性。财政政策效果的显著性取决于乘数效应的大小,但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效果也与LM曲线的斜率相关。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也与IS曲线的斜率相关。(3)两者在作用的机理上也有所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总需求,财政政策具有见效快的特点。而货币政策作用于利息率,间接作用于总产量,从而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4)两种政策的执行渠道和作用动机也有所不同。两种政策往往需要联合使用,扩张时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缩时期实行紧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和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5、贷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证金或保持一定的备付金存款外,向社会发放贷款,并形成贷款投放的乘数效应;6、央行外的各类银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外汇等。另外,从整个国家货币购买力总额看,境外资金流入和本国货币流出境内也会影响社会货币总量(这要进行净流入或净流出量的具体分析)。 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是银行贷款,这也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二、运用两种渠道,有效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 一般来讲,社会货币总量就是以货币表示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社会总需求,但从某一时间段看,社会货币总额中总会有一部分脱离社会生产流通领域而沉淀下来,并不形成当期实际的购买力。因此,社会货币总量又可以划分为“流通货币量”和“沉淀货币量”两部分。真正影响一定时期社会有效需求的,不完全是社会货币总量,而主要是流通货币量。当然,流通货币量的变动与货币总量的变动是有密切关系的。 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社会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调节作用看,二者又有明显的差别,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对象----银行贷款投放货币的情况看,贷款投放形成的资金属于债务资金,一般有规定的贷款期限,到期要还本付息,贷款利息就是贷款资金的价格或成本。因此,贷款投放更像是资金的买卖行为,能否投放出去,以及实际投放多少,取决于买卖双方的意愿和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而并非是无条件的。其中,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来增加贷款需求,但降低利率对贷款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充分成本效益意识和约束的社会更是如此;而不计成本、不顾风险地滥放贷款也是不符合银行经营原则和监管要求的,是要严格控制的。银行贷款的增长从根本上讲,决定于借款人对未来收入或投资回报的预期和信心。在面临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存在通货紧缩压力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货币需求的作用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社会贷款需求旺盛,流通货币量增大,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银行作为货币供应者,在控制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却会远远大于其在扩大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另外,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存款意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沉淀货币量和流通货币量的比例,但社会存款意向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还受到未来收支预期变动的影响,单纯的利率调整对存款的调节作用也是有限的。 从财政政策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影响来看,在社会存款意愿强烈,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发行国债吸收一部分社会沉淀货币(包括银行沉淀资金),并通过财政开支投放出去,可以直接而有效地调节当期沉淀货币量与流通货币量的比例,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带动民间投资,改善社会收支预期,增强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从而刺激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发行国债是国家对社会的负债,是要归还的,因此,必须保证国债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并要避免因增加财政投资而产生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国债发放的总量必须控制在财政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避免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同时,还必须看到,财政投资是一种权益性投资,它代表着对被投资企业或项目的所有权,因而享有对被投资企业和项目的管理、分红和处置的权力,但却没有要求其归还投资的权力。这就意味着财政扩大投资后,一旦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需要控制货币投放时,要收回投资是相当困难的,对一些投资期限较长的项目,如果匆忙停止后续投资,还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仅在不同情况下对调节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影响不同,而且银行贷款与财政投资的性质也是完全不同的。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二者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区别,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而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我国曾实行过“拨改贷”,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拨款(投资)改为统一由银行贷款解决,这尽管为解决一定时期的特殊问题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却带来了新的影响深远的问题:企业资本金严重缺乏,财务负担沉重;将由财政解决的拨款改为银行贷款解决,使银行失去了贷款控制的标准和自主性,银行成为财政和计委的出纳;银行贷款代替拨款,使企业获得贷款不还的理由(投资是不存在归还问题的),因而造成对国有银行严重的贷款不还的企业诚信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吸取教训的。 应该强调,财政政策是国家意图的体现,尽管政策制定的内部时滞可能比较长,但一经确定,其实施带有强制性,外部时滞却非常短。而货币政策则主要依靠调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票据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等,间接地调整民间存贷款意向和银行贷款意向等,经过多道环节的传导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其外部时滞是比较长的。为推动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可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必须密切配合、互相支持,而不能相互代替、互相推脱。 三、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调控的把握标准 货币总量或社会总需求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准确把握调节的方向和尺度是很难的,但又是必须加以明确的关键问题。 我们知道,调节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目的主要是保持国民经济适度稳定增长,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最大程度的劳动就业、社会稳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据此我们可以肯定,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增长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一般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的增长目标和居民消费物价总指数的变动目标。保持多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或浮动范围,消费物价总指数的波动控制在多大的范围之内,需要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予以研究并报全国人大核定。这两大指标确定后,即可据以确定货币供应量的控制目标。 由于货币投放或回笼对GDP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所以货币量目标增长率还受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相关函数(简称“关系函数”)的影响。这一关系函数的准确确定,对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至关重要。为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避免货币流通量的大起大落,“关系函数”可按照前三年(或适当时段)货币总量(近似地以M2表示)和流通货币量(近似地以M1表示)的增长率与同期GDP增长率比值的平均数来分别确定M2和M1的关系函数。在此基础上,再将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作为“调整项”考虑进去,即可确定M2和M1的目标增长率。计算公式为:M2目标增长率=GDP目标增长率×M2关系函数±物价目标变动率±调整项M1目标增长率=GDP目标增长率×M1关系函数±物价目标变动率±调整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果M2和M1实际增长率与目标增长率发生较大偏差(如相差3个百分点以上),GDP或物价总指数的实际变动率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如低于最低目标值或高于最高目标值0.5个百分点以上),就应该适当进行反向调整。这样,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就比较明确了。 确定了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后,就要相应调整和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保货币增长调控目标的实现。 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什么区别?请给我举个例子。
(1)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2)政策效果的显著性。财政政策效果的显著性取决于乘数效应的大小,但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效果也与LM曲线的斜率相关。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也与IS曲线的斜率相关。(3)两者在作用的机理上也有所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总需求,财政政策具有见效快的特点。而货币政策作用于利息率,间接作用于总产量,从而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4)两种政策的执行渠道和作用动机也有所不同。两种政策往往需要联合使用,扩张时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缩时期实行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卖国债财政政策:加息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 (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货币政策也称金融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货币流通的组织、管理政策。 (2)内容不同。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化,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投资的多少等;货币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三部分构成。 (3)类型不同。根据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财政政策一般可分为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减少失业,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紧缩性财政政策则指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而我国在2005年实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则不属于以上两种类型,它是既有扩张又有紧缩的松紧适度的财政政策。从总量调节出发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三种类型。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量的大体平衡,功能是促使和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和经济的较快发展,但有可能会形成通货膨胀或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表现形式与区别
一、区别 (一)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二)分类不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 2、 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3、 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货币政策分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货币政策主要是:1、大幅增加货币供应量,尤其是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2、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完善准备金制度。可增加金融机构可运用的资金数量,以支持经济增长。 3、下调利率和加快利率市场化相结合。治理通货紧缩,通常要下调利率,调整利率结构,但同时更应加快利率体制的改革 4、 加速货币信贷主体的货币投放积极性和消除货币投放中的障碍。稳健货币政策主要是:1、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2、是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3、是执行金融稳定计划,发挥货币政策保持金融稳定的作用;4、是在发展货币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货币政策工具改革,实现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三)内容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卷、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策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四)手段不同: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出等手段。货币政策的工具有错款准备金率,利率,控制贷款规模,汇率调整等手段(五)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二、 联系 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哪些?怎么区别?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哪些?怎么区别?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 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 *** 的支持配合。 区别: (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 *** 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 *** 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我国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包括那些》?怎么区别?拜托各位了 3Q 财政政策有预算政策,税收政策,公债政策,公共支出政策, *** 投资政策,补贴政策;而货币政策则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利率,汇率及窗口指导等。但他们的运行机制不一样。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 *** 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 *** 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迁过程 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亟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004年: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次巩固宏观调控效果 2005:提出继续实施“双稳健”的政策,稳定政策,迎接“十一五”开局. 2006:确定经济发展新目标 “又好又快,平衡发展” 2007:提出调控要务由“一防”到“双防”,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到“从紧” 对金融和物价问题着墨甚深 其他的自己网上找吧 我国今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 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98年以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史 从1979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 从1993年到1996年。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 *** 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 从1997年到2002年。1997年开始,由于增长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逐渐从资源约束过渡到需求约束,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调控的新问题。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促使中国经济的周期性低谷来临,物价走低、投资低迷、失业增加等通货紧缩迹象开始令人担忧。面对这种情况,1997年以后,财政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快速转为“双松”配合。其中以扩张性为实质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增发长期国债,筹集资金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而在此期间“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质则是通过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并在1998年初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限制。此间,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重点,是集中在为建设项目和企业共同提供流动性和信用支持方面,试图通过 *** 微观主体的活力,来带动有效需求的提高。这一阶段, *** 首次面临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周期低谷,并且处于有效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给不足的两难境地,因此给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不仅提供了创新的背景,也带来了众多新的难题。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怎么分, 怎样区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 *** 支出,可以 *** 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 *** 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 *** 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 *** 、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 *** 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怎么区分? 财政政策是通过收支的比例来平衡供求关系,它是根据国民购买趋势来调节社会总供给 总需求。 怎么区分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 *** 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 *** 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 *** 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 *** 支出指改变 *** 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货币政策: 狭义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广义政策指 *** 、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如何协调配合 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然把稳增长放在首位,提出要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 *** 主导的经济发展思路依然没变,但要控制货币发行速度。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什么是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含义: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如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财政收入和支出。(2)分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①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抑制需求,扩大社会总供给。②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③稳健的财政政策: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来,就是十六个字: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2006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货币政策:(也叫金融政策)(1)货币政策的含义: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信贷、货币发行。(2)分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①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②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紧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③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其特点是: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通货紧缩的风险;既要坚持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降温,又要著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宏调原则:“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着力协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3、总结: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区别和联系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联系:(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空的重要方式。(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 全国通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主要的区别是:①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进行调节进而影响经济。②内容不同 财政政策内容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货币政策内容与利率、信贷政策等相关③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通常由国家制定;货币政策是由央行直接制定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参考资料:《宏观经济学》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及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政府调整财政收支的手段主要有三个:一是改变政府购买水平;二是改变政府的转移支付;三是调整税率。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1)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2)政策效果的显著性。财政政策效果的显著性取决于乘数效应的大小,但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效果也与LM曲线的斜率相关。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也与IS曲线的斜率相关。(3)两者在作用的机理上也有所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总需求,财政政策具有见效快的特点。而货币政策作用于利息率,间接作用于总产量,从而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4)两种政策的执行渠道和作用动机也有所不同。两种政策往往需要联合使用,扩张时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缩时期实行紧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
一、区别x0dx0a1、两者的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放生作用。x0dx0a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其中政府直接投资、采购、转移支付、补贴属于财政支出政策。差别税率和税收减免则属于财政收入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x0dx0a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x0dx0a二、联系x0dx0a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x0dx0a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 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x0dx0a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x0dx0a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 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债把本来分别由财政机关和中央银行执行的相互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起来,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x0dx0ax0dx0a比如国家在抗震救灾中的资金投入、转移支付、发行国债都属于财政政策;利率、汇率等的变动属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怎么区分?
一、区别x0dx0a1、两者的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放生作用。x0dx0a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其中政府直接投资、采购、转移支付、补贴属于财政支出政策。差别税率和税收减免则属于财政收入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x0dx0a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x0dx0a二、联系x0dx0a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x0dx0a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 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x0dx0a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x0dx0a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 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债把本来分别由财政机关和中央银行执行的相互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起来,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x0dx0ax0dx0a比如国家在抗震救灾中的资金投入、转移支付、发行国债都属于财政政策;利率、汇率等的变动属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区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如下:1、两者的部门分工不同。财政政策由国家政府部门根据国民经济状况实施;货币政策由国家中央银行执行;2、两者的途径不同。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提高国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消费和收入;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的形成来发布,并通过货币的数量和控制来控制经济的方向;3、两者的政策工具不一样。财政政策一般由政府通过税收来运作,包括税收、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货币政策主要以货币形式运作,如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等;4、两者的目的性不一样。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操作的,如果没有沟通或执行到位,可能会出现错误和偏差;财政政策是政府的直接调控;5、两者的使用工具不同。财政政策工具有财政支出、税收以及政府投资等。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利率水平的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6、两者的作用不同。财政政策以改变国民收入的数量和结构为目标,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目标,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什么?1、预算政策,根据财政收支的差额来调整预算,以刺激或抑制总需求来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2、税收政策,一般在经济萧条时,通过降税或税收优惠等途径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如果经济过热,则采取相反措施;3、公债政策,主要通过发行公债来影响流动性,或通过调整国债发行利率影响金融市场,进而达到对经济运行扩张或紧缩的影响;4、公共支出政策,包括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5、政府投资政策,通过调节政府投资规模影响总需求和供给,通过调整投资方向来调节经济结构,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6、补贴政策,主要针对低收入的群体,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提高其可支配收入,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进而增加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综上所述,财政政策是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货币政策是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第三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的预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中央预算,接受国务院财政部门的预算执行监督。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的区别:1、概念不同货币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手段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财政手段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手段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手段。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手段。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手段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手段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扩展资料:宏观调控 (Macro-economic Control)亦称国家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的过程是国家依据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律,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的调节与控制。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使市场经济得到正常运行和均衡发展的过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信息导向、规划引导和必要的行政干预,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发挥调控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政策手段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是什么
1、执行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由政府执行,而货币政策由一国央行执行,我国的央行是中国人民银行。2、政策工具不同: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政府支出等工具来调控经济,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等方式来调控经济。3、从本质上来讲,财政政策是通过调节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总量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总需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一、财政政策1.定义财政政策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也称“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2.分类税、利、债、费、买、付。(1)税:如所得税、增值税(2)利:如国企利润、租金、股息、红利(3)债:如国债(4)费:如行政征收费用(5)买:如政府办公用品、政府雇员酬金、公共工程项目支出(6)付:如卫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军人福利、失业救济和各种补贴3.调节措施二、货币政策1.定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由中央银行制定。2.分类(1)一般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缴存在央行的钱的比例,通货膨胀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手头的钱就会变少,进而放贷能力就会变弱。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有哪些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货币政策也称金融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货币流通的组织、管理政策。 (2)内容不同。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化,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投资的多少等;货币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三部分构成。 (3)类型不同。根据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财政政策一般可分为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减少失业,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紧缩性财政政策则指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而我国在2005年实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则不属于以上两种类型,它是既有扩张又有紧缩的松紧适度的财政政策。从总量调节出发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三种类型。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量的大体平衡,功能是促使和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和经济的较快发展,但有可能会形成通货膨胀或使已有的通货膨胀加剧;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但也可能会抑制生产的发展,导致经济停滞。我国近几年来实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属于以上类型,而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操作层面上或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或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4)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的。 财政政策的含义 (1)财政政策的含义: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如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财政收入和支出。 (2)分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①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抑制需求,扩大社会总供给。 ②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 ③稳健的财政政策: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来,就是十六个字: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2006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含义 (1)货币政策的含义: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信贷、货币发行。 (2)分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①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 ②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紧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 ③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其特点是: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通货紧缩的风险;既要坚持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降温,又要著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宏调原则:“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着力协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两者有以下四种区别。1.概念不同:货币政策是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财政政策是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2.采用工具不同:货币政策采用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水平的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在经济调控过程中,政府往往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搭配,进行“逆经济周期”调控。财政政策采用工具有扩大或缩减财政支出、减税或增税等。3.制定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财政政策通常由中央政府制定。4.内容不同:货币政策与利率、信贷相关。财政政策与财政收入和支出相关。拓展资料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着维护其超经济的剥削关系。当其统治者处于上升时期时,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财政政策。但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政策会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段话指的是剥削阶级国家怎么使用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是哪些?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主要的区别是:①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进行调节进而影响经济。②内容不同财政政策内容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货币政策内容与利率、信贷政策等相关。③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通常由国家制定;货币政策是由央行直接制定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调节方式现代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随着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而不断调整的。但这种调整在一定时期内又保持相对稳定性。主要的调节方式有:①动态调节。即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规定相应的财政政策。②总体调节。即从全局上组织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经济与社会事业之间平衡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③主动调节。即基于对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政策。调节经济的财政政策,有膨胀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平衡性财政政策、总量调节政策和结构调节政策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局限性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第二,从货币市场的均衡情况来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第三,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会影响政策效果。第四,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例如,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利率浮动,本币会升值,出口会受到抑制,进口会受刺激,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在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概念不同:财政政策是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货币政策是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2、使用工具不同:1、概念不同:财政政策是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货币政策是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2、使用工具不同:财政政策工具有财政支出、税收以及政府投资等。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利率水平的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3、作用不同:财政政策以改变国民收入的数量和结构为目标,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目标,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财政政策工具有财政支出、税收以及政府投资等。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利率水平的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3、作用不同:财政政策以改变国民收入的数量和结构为目标,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目标,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 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控制财政财政收支来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政策是指国家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市场流通的货币总量;2. 内容不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财政政策与信贷和利率有关,而货币政策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3. 政策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的主体是国家,而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是国家的中央银行;4. 使用的工具不同: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利率水平等,而财政政策主要采用手段包括调整国家财政收支。拓展资料1.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财政分配关系在国民意志中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也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所有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了维持它们的超级经济剥削关系。当它们的统治者处于上升期时,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采取更适合本国发展的财政政策。但是,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政策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段指的是阶级国家使用财政政策。2.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债务水平的选择,或政府财政收支水平的决策,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少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换言之,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税收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改税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改变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干预经济是国家的主要政策之一。 3.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受到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的制约。财政政策是整个国家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经济政策密切相关。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经济政策相协调。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购买坦克、修路、支付法官工资等;另一种是政府转移支付,税收是另一种形式财政政策,从两个方面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会影响商品和生产要素,因此也会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有哪些?
一、政策的实施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并实施的;财政政策由政府财政部门具体实施。二、作用过程不同。货币政策的直接对象是货币运动过程,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财政政策的直接对象是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以改变国民收入的数量和结构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三、政策工具不同。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通常与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业务活动相关,主要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的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是税收、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等。四、可控性不同。货币政策通常需要通过操作工具的传导来实现最终目标,这中间需要有一个传导的过程,并且可能出现偏离最终目标的情况;而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 先说财政政策,主要分为三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准财政政策。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的问题。税收通过加税减税控制税收总量,而调节税率,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则相对复杂的多,涉及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收入结构等目标设计。一般来说,有利于老百姓投资和消费的,就被认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发债则是向老百姓借款,如果将税收理解为储蓄卡,发债就可以理解为是信用卡,都是国家可以动用的财政资源。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主导的消费,定向采购、基设、购买劳动力、公共服务投入、都属此类。财政支出的方向,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作用较大,如今倡导的国内循环部分,一种观点推崇政策采购方向以国内高端产业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为主,这是一种保护扶持企业成长的常用手段,过去日本德国在相同的产业阶段也是这么干的。准财政政策是本国特色。通过对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所谓计划式的投资安排,有利于控制投资总量和灵活调节。这一点西方世界理解不了,西方的理论也无法简单套用在这一方面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见效的方面有所不同,扩张更适用财政政策,紧缩则运用货币政策更灵光。可以理解为货币政策是大水漫灌,最终流到哪里、效果如何很难确定。而且一般会先行推升资产价格,物价涨2倍,工资涨3倍,房价涨4倍,你难说货币政策的结果是好的。在美元霸权体制下,人民币有是强行结汇的,因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很差,预期效果往往很难实现。但货币政策的紧缩效果是不错的,降温快财政政策可以理解为是定点施肥,钱花在哪里、有什么效果是实实在在的。一般会认为财政赤字不好,但实际上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轻赤字经济体更为健康。在货币政策方面,发行国债等同于回收货币,等同于货币紧缩,回购国债又相当于增加货币供应,调节国债利率作用类似。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怎么区分
在学习高中政治的时候,会学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定义。虽然有在背诵这二者的定义,高考也可能会考到。但实际上,二者真正的区别有人了解过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而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进行调节进而影响经济。2、内容不同:财政政策内容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货币政策内容与利率、信贷政策等相关。3、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者不同:财政政策通常由国家制定,政府财政部门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由央行直接制定并实施。4、作用过程不同:货币政策的直接对象是货币运动过程,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财政政策的直接对象是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以改变国民收入的数量和结构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5、可控性不同:货币政策通常需要通过操作工具的传导来实现最终目标,这中间需要有一个传导的过程,并且可能出现偏离最终目标的情况;而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体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不同、政策内容不同、政策的含义不同、政策的可控性不同以及政策的作用过程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两者同样是政府在进行调控国家宏观经济时的重要手段。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具体差异 1 、制定者与实施者不同: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分别是国家和政府财政部门。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都是中央银行; 2 、政策内容不同:财政政策的内容主要有税收、国民收入分配、财政补贴、预算收支政策等。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和信贷政策等相关; 3 、政策的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了使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在一定时期运用不同的财政手段来调节经济总量增减的政策。货币政策是为了完成特定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采取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和措施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4 、政策的可控性不同:财政政策一般通过政府的直接调控实现。货币政策一般需要通过控制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最终经济目标,其政策传导结果不一定完全吻合最终目标; 5 、政策的作用过程不同:财政政策的作用过程是通过改变国民收入的结构和收入数量来影响社会经济。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生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有含义不同、内容不同、使用工具不同、政策的制定者不同、作用过程不同和政策的可控性不同。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进行调节进而影响经济。2、内容不同:财政政策内容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货币政策内容与利率、信贷政策等相关。3、使用工具不同:财政政策工具有财政支出、税收以及政府投资等。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利率水平的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4、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通常由国家制定;货币政策是由央行直接制定的。5、作用过程不同:财政政策的作用过程是通过改变国民收入的数量和结构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是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来影响经济生活。6、政策的可控性不同:财政政策一般通过政府的直接调控实现;货币政策一般需要通过控制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最终经济目标,其政策传导结果不一定完全吻合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如下:1、两者的部门分工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政府部门根据国家经济状态来执行。货币政策是由国家中央银行在实施。2、两者的途径不同:财政政策是指国家对国民收入情况做改善,以此来促进国家经济消费和收入。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的形成来发行,通过货币数量和管控在控制经济的方向。3、两者的政策工具不一样:财政政策一般是政府通过税收的方式来运作,税收,政府支出和转移等方式,货币政策主要以货币的形式来运作,如存款备用金,再贴现率等方式。4、两者的目的性不一样: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来操作,中间可能传达或者实施不到位的时候会出现差错和偏差。财政政策是政府直接调控和管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是概念不同。货币政策是指政策制定者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利率、其他中介目标的手段影响宏观经济的手段。财政政策是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从而达成预期经济社会目标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是采用的工具不同。货币政策采用的工具包括:公开的市场操作、利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逆经济周期调控。财政政策采用的工具包括:宽大财政支出、缩减财政支出、减税、加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同点是两者都是国家调整经济的手段和工具。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都是帮助经济平稳的度过金融危机、推动经济高效的发展。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有以下四点区别
1 、定义不一样:财政政策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操纵财政金融的收入支出来影响社会中总 供需的关系,而货币政策就是指国家中央银行通过操纵货币的供给量来影响市场内流通货币的总产量; 2 、具体内容不一样:在具体的经济生活中,货币政策是利率,信贷。财政政策同国家财政收入有关; 3 、政策的 制定者不一样:财政政策是通过国家来制定的,而货币政策则是由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定; 4 、 选用专用工具不一样: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工具包含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利率水平这些,而财政政策的工具是属于国家财政收入的调整。 以上就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相关内容。 货币政策有哪几种 1 、扩张性货币政策 :就是指以减少法律规定法定准备金率和减少利率,随后用于扩大信贷开支的规模化和提升货币供给量,便于刺激投资和交易; 2 、紧缩性货币政策 :就是指以提升法律规定法定准备金率和提升利率,随后来降低信贷开支的规模化和降低货币供给量,抑制投资和交易; 3 、稳定的货币现行政策:在货币各项政策层面,需要确保货币供给量或利率的平稳。 货币政策的性质 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操纵货币供货,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关联的方法)是宏观经济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受异议的方面之一。 由政府部门开支和税款所构成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民存款以及对作业和存储的鼓励,进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调整的另一半是货币供给量,即全社会总的消费力,实际表达形式为:商品流通中的闲钱和个人、机关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储蓄。流通中的现金与交易消费水平变化息息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控制的重要目标。 本文主要写的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财政局会计中级报名入口是什么
财政局会计中级报名入口是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中级资格考试以及高级资格考试。中级会计师就是中级级别。中级会计师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日期一般为每年9、10月。考生需要在连续2年内通过《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三门科目的考试,才可以取得中级会计证书。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表明其已具备担任相应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本答案操作环境:品牌型号:联想X220系统版本:Windows7浏览器:谷歌Chrome该方法适用其它机型和系统浏览器
财政部中级会计职称报名入口官网
财政部中级会计职称报名网站是:全国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官网,考生要根据报考地区的要求,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待官网报名通道开通后,抓紧时间报名。财政部中级会计职称报名流程1、登录中级会计报名入口;2、点击阅读报考人员必读事项,选择报名;3、去年已经注册的考生可以直接登录;4、登录后跳转至如下页面,请大家仔细阅读报考承诺,选择“完全同意”,然后阅读刑法、等相关内容,点击“我已阅知上述条款”再点击下一步;5、详细阅读中级会计报名流程,进入下一步;6、选择报考省份,每位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省份报考,一旦选择报考省份,不能自行更改;7、系统自动调取基本信息,但是要手动选择自己符合的报名条件,然后点击下一步;8、完善报考信息;9、确认考试费用并缴纳;10、保存报名注册号。财政部中级会计职称报名介绍1.报名时间2023年的中级会计报名时间为:2023年6月20日至7月10日,缴费统一在7月10日18:00。2.报名要求报考人员需要在满足相应学历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相应的工作年限,两个条件如有一个不满足,都不可以参加报名。3.报名费用每个地区的报名考试费用不一样,一般在40-80元每科,各考试地区在这个范围内,自行安排本地的报名费用财政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介绍2023年的中级考试时间安排在9月9日至11日,共三个批次,考试科目有《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法》一共三个科目,三个考试科目的合格标准全国统一,均为60分,满分均为100分。
事业编的财政拨款和财政补助收入差很多吗?
是。财政拨补主要是针对财政补助拨款单位,这类单位财政拨款只是部分来源,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通过财政拨补以前年度应该支付而没有支付的部分。财政拨款的单位应该是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一般来说主要涵盖财政全额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也就是说这类单位全部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都是财政拨款,财政拨补主要是针对财政补助拨款单位,主要涵盖的是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主要包括部分学校、医院等。财政拨款注意事项同级政府财政部门预拨的下期预算款和没有纳入预算的暂付款项,在收到时,不确认为财政拨款收入,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在进入对应的下一预算期或批准纳入预算时,再将其确认为财政拨款收入,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同级政府财政部门采用实拨资金方式通过本单位转拨给下属单位的财政拨款,不属于单位的预算收入,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关于财政补助收入,能否解释一下下面的话是什么意思吗?最好举例说明。
对于政府拨款给你的财政补助收入,你在支出的时候,要把支出的款项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1、基本支出包括你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支出,例如办公费、差旅费等等,就放在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水电费) 发给员工的工资,就放在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人员经费里面。2、项目支出:这个支出顾名思义,因为专项项目而引发的支出,就要用这个二级科目核算,比如政府要求你做一个社区的疫苗接种,因此而产生的各项支出,分录就为 借: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疫苗接种 贷:银行存款OR现金。这样规定是为了方便政府核算你单位使用拨款的收支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专款专用。
什么是非财政补助收入?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直接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资金。在我国传统的预算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下,该资金也称为经费,收到的该笔资金称为拨入经费。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应答时间:2021-11-1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事业单位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财政补助支出怎么区分?
财政补助支出是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事业单位为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是事业单位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包括大型购置、大型修缮、专项课题等,要求专款专用。工资、日常的办公支出一般属于财政补助支出的基本支出。
简述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各项收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需要。按来源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 (l)财政补助收入,即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 (2)上级补助收入,即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 (3)拨入专款,即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指定用处的并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 (4)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展开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事业单位收到的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不含用于自筹基建部份)和部份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5)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以外展开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 (6)附属单位缴款收入,即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依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7)其他收入,即事业单位获得的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8)基本建设拨款收入,即国家投资于事业单位用于固定资产新建、改扩建工程的拨款。
财政补贴收入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企业的收入都应该相应交税,但也有例外。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一)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第五十四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财政补助收入,在企业所得税报表,填入哪一项?
财政补助收入,确定的说,在企业所得税报表中应该填入“营业外收入”,做汇算清缴时并入利润表内。
财政补助和补贴的区别是什么
一、目的不同。补助是作为补偿工作条件或额外劳动力消耗的一种辅助性工资,主要包括特殊劳动消耗补助,保健补助技术性补助,年功补助和地区性补助等几种形式。补贴是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而导致影响的一种福利性工资。主要包括车补、话费补贴、餐费补贴、住房补贴等。补贴主要是用来降低物价变动对劳动报酬的实际购买力影响的一种手段,相对于津贴,补贴与工作性质的联系相对较弱。二、性质不同。补助的发放具有强制性,只要劳动者符合发放补助的条件,就必须无条件向职工发放。补贴的发放属于一种福利性质,属于用人单位自主经营权的范畴内,目前并没有法律法规对此作出强制性规定,但用人单位一旦对发放补贴做出承诺,即应该履行承诺,按时按量向劳动者发放该项补贴,否则可能会面临拖欠工资而产生的不利后果。三、是否计入最低工资标准不同。补助是不纳入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的,未计入该类津贴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而依据该规定,补助是属于最低工资的一部分,不计入补助部分,职工工资收入是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财政补贴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它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的影响。扩展资料1、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此处的政府行为是广义概念,不仅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贴行为,而且还包括政府干预的私人机构的补贴行为。2、补贴是一种财政行为:即政府公共账户存在开支。3、补贴必须授予被补贴方某种利益:一般认为这种利益是受补贴方从某项政府补贴计划中取得了某些它在市场中不能取得的价值。4、补贴应具有专向性:专向性补贴是指政府有选择或有差别地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补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补助收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