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规定企业应当缴纳的税款,每年企业都应对企业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关于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写?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账务处理应补缴税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缴纳税款: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调整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企业多缴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未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什么是应交税费?“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应交税费”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并且应当按照应交税费的税种,如“应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增值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设置明细科目从而进行明细核算。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怎么理解?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对以前年度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的更正。这种错误包括计算错误、会计分录差错以及漏记事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同时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也可以通过本科目核算。

收到企业所得税退税款的会计分录

法律主观:我们都知道个人和企业都要交税,个人的税务很简单,企业为国家做了很大贡献,但是企业的税务就很繁重,那么 企业所得税 的申报表计分范本你知道吗,下面 网 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根据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 按月(季)预缴(一般是分季度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季度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跨年4月30日前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4.缴纳年度汇算清应缴税款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 贷:银行存款 5.重新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年度汇算清缴,如果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重新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9.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10.免税企业也要做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资本公积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涉及以前年度损益事项的调整 举例说明: 假如某税务局在对某物资集团 公司 上年度财务进行检查时,发现支付新办公楼装修费用600000元,全部计入当年“管理费用”已知该集团公司所得税率为33%,税务局决定责令该公司按会计制度规定,对办公楼装修费用改作递延资产处理,分10年摊销。 限期调整账务,同时计算补交少交的所得税款,并处以10000元罚款。 (一)根据税务局的规定,该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1.按会计制度规定,装修费用应记入“递延资产”科目,分10年摊销。 依此计算,该公司上年度多计费用540000元 (600000-600000/10=540000),应予以调整: 借:递延资产办公楼装修540000 货: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40000 2.由于多计管理费用从而使上年度少计利润540000元,该公司上年度少交所得税178200元(540000×33%=178200)予以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782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78200 3.交纳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所得税178200 贷:银行存款178200 4.交纳罚款 借:营业外支出Q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5.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540000-178200=3618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61800 贷:未分配利润361800 6.假定法定 公积金提取 比率为10%,公益金提取比率为5%。 应调整上年度利润分配 借:未分配利润54270 货:盈余公积法定 公积金 36180 贷:盈余公积公益金18090 (二)在会计报表上应作如下披露: 1.资产负债表上:对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涉及的相关的资产负债项目,一律调整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年初数。 如上例中的“递延资产”“应交税金”“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等项目的年初数分别增加540000元、178200元、361800元、54270元。 2.在损益表上,对涉及上年度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一律调整利润表的“上年实际数”。 为便于操作,应记明损益类相关科目金额,分项并入上年实际数,以便于与本年度实际数作同口径比较。 如上例中应将“管理费用”的上年实际数减少540000元。 3.在利润分配表上,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余额,一律调整利润分配表“本年实际栏”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数。 同时,应对利润表中“上年实际数”相关项目作同口径调整,使调整后上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余额与调整后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一致。 注:①国际上有两种观点:一种为“本期经管成果观点”,认为年度损益表只需包括企业正常发生的活动,而前期项目属非经济性项目,不宜列入本期净收益,而应直接调整留存收益的年初余额; 另一种为“总括观点”,认为年度损益表应包括报告期影响 股东 权益净增减的经济业务,包括前期损益调整项目,都列入净收益,从而更好地反映公司的获利能力。 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本期净损益、基本错误和会计政策的变更》接受了这两种观点,但把前者规定为“基准处理方法”,后者为“所允许的备选处理方法”。 ——参见《国际会计准则》。 ②根据上述国际会计准则精神,对于那些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则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手续,采用简便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此处罚款支出1000元,因金额较小,可简化处理。 直接计入当年损益。 财政部1998年颁发的《 股份有限公司 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保留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一会计科目,但具体内容及处理方法与上述规定相比有较大变动: (一)在核算内容方面,不仅核算公司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还包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和年度财务报告报出前发生的需要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 公司由于调整增加或减少以前年度利润而相应增(减)的所得税,也在此科目核算。 (二)在会计处理方面,《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规定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科目。 (三)在信息披露方面,《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规定公司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金额应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数,以及相关项目的年初数或上年数。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报出前发生的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按照上述规定,对涉及上年损益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至少必须经过下列四步调整:(1)调整上年度损益; (2)调整上年度损益所影响的所得税; (3)调整上年度未分配利润; (4)调整上年度的利润分配。 以上就是网小编为您总结的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范本实例的相关知识,在文中有相关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你还有疑问和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在本网站进行 律师咨询 ,祝你生活愉快、万事顺心,谢谢。 为方便考生了解企业所得税相关资料特做了整理,本文是网校分享的“计提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怎么编写?”相关答疑介绍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的编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资料敬请关注环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频道! 问:计提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怎么编写? 答:企业所得税一般都是季末计提,次月15日前申报缴纳,年底结转: 1、计提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上缴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对此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网进行 律师在线 咨询。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还,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如果多交税款是指由于汇算清缴计算错误而多交的企业所得税的:1、如果该多交而退库的企业所得税金额较大的,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涉及调整2005年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的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2、如果该多交而退库的企业所得税金额较小的,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所得税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1号]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扩展资料如果多交税款是指实际交纳的所得税税款大于汇算清缴计算的应交企业所得税的部分的: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回的所得税,冲减所得税费用,因是小企业会计准则,按未来适用法,转为本年利润即可。建议按原来计提缴纳的分录做相反分录 :收到退回(注:不是税收优惠,是汇算清缴)借:现金(或银存)贷:应交税费-所得税(如果是财务软件,建议涉及到损益科目的,按正常的一方做负数,即做借方负数)如果你计提的所得税是正确的,那么到这一步就可以了。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关系(一)税法优先原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例如,职工福利费的范围,在财务部和国税函都有相关的规定且不一致,而国家税务总局在税务答疑时就明确了,在所得税上按照国税函的文件处理;在会计处理上按照财政部财通的文件。如果不一致,就按照税法的标准。在实务操作中还一定要注意税法优先原则在其他方面的体现,如合同中写明股权转让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由个人负担,但是由对方承担这部分费用,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部门还是会找个人承担责任。(二)税法协调原则: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应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三)税法空白原则: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未明确规定的具体扣除项目,在不违反税前扣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国家财务、会计规定计算。例如,关于劳保支出,目前只是规定了具体的扣除明细范围,但是没有扣除标准,那么企业就可以按照国家财务、会计的规定计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

收到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退税款的会计分录

收到汇算清缴后所得税退税款时1、先收税款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2、再冲所得税费用借记: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贷记:所得税费用3、多交的所得税费用记入净利润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关于企业所得税退税的会计处理,有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实际收到的退税是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减项因素,应冲减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科目;第二种认为实际收到的退税并不是企业实际经营收益,而属于获得的纯利润,应当直接进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科目。两者的共同点都在于坚持收付实现制,不同点在于收到退税款的性质认定。这两种观点或失之于偏颇,或缺少基本的理论支持。因为,盈余公积是企业税后利润分配过程中产生的,资本公积则有其特定的会计处理规定,将企业所得税退税所得跳过税后利润认定环节,直接进入利润分配环节,或者进入资本公积,显然不符合规定。第一,企业所得税退税所得不能认定为税后利润,不能按照税后利润分配的办法处理。税后利润的认定有其严格的程序。退税所得不是企业直接生产经营结果,而是企业前期或者当期生产经营结果的延续反映,并且一旦获得退税就处于企业的实际控制之中,与税后利润有着本质区别。至于企业当期经营是否盈利,应当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企业所得税退税结合起来衡量。第二,企业所得税退税所得也不能全部认定为企业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的减项因素。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政策制订角度和实际操作流程看,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类型较多,程序各异。受到税收征管规程的制约,不同目的的减免税,实际操作流程不同,企业所得税退税款最终用途也不完全相同,企业实际获得的经济利益也不完全相同,具体会计处理不可能完全一致。

银行存款预交企业所得税怎么做账

银行存款预交企业所得税怎么做账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和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2、年终按自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后为应补税额,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缴纳年终汇算应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按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4、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其差额为多缴所得税额,在未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贷:所得税费用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时,在下年度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企业所得税是怎样的税金?企业所得税是税务机关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其基本税率是25%,适用于居民企业和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关联的非居民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企业所得税采取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相结合的双管辖权,把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分别确定不同纳税义务.1.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企业所得税入哪个会计科目

所得税会计分录举例 1、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的企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借:所得税贷:应交费-应交所得税2、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的借:所得税(本期应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递延税款(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和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的对所得 税的影响金额)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本期应税所得和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递延税款(本期发生的时间 性差异和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的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3、本期发生的递延税款待以后期间转回时,如为借方余额借:所得税贷:递延税款如为贷方余额借:递延税款贷:所得税4、采用债务法核算的,由于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 对递延税款账面余额的调整借:所得税贷:递延税款或,借:递延税款贷:所得税5、实行所得税先征后返的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所得税借:银行存款贷: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大全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按月(季)预缴(一般是分季度预 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 缴纳季度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跨年5月31日前汇算清缴, 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4.缴纳年度 汇算清应缴税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 重新分配利润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年度汇算清缴,如果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重新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 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9.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 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10.免税企业也要做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资本公积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汇算清缴和会计分录处理年度终了,企业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有关资料,计算出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企业应按规定将利润总额进行调整,包括弥补上年度亏损,减除已缴纳所得税的投资利润等,调整后的余额,就构成企业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乘上规定的税率,就得出企业的应纳税额。企业如果有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其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按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企业在汇算清缴时,计算的实际全年应纳税额多于全年已预缴的所得税税额,其少交的部分,应于下一年度缴纳时补缴。计算出少缴的税款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实际补缴少缴的税款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多缴的部分,可在下一年度抵缴。3.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的会计处理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享受减免税优惠措施时,应将减、免的应纳税额计算入帐,并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纳税额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实行先缴后退的企业,按规定交纳税款时,作如下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企业按规定收到退回的所得税税款时,作如下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同时作: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盈余公积4.上年利润调整所得税会计处理企业年度决算报表经有关部门审核后,对发现的上年度会计事项,如果是涉及损益的,应对上年利润总额和利润分配进行调整,计算出多缴或少缴所得税,办理补缴或退税手续。企业按规定调整上年利润,如调整增加上年利润或调减上年亏损时,作如下分录:借:有关科目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对调整增加的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作如下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实际缴纳所得税时,作如下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调整减少上年利润或调整增加上年亏损时,作如下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有关科目由于调减利润而应退回的税款,作如下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按规定办理退税手续,收回税款时,作如下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汇算清缴,可以简单理解为年度终了后,清缴税款,对已预交的税款实行多退少补的政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如何做会计分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处理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是对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调整,不是对会计账的调整。如果不涉及补缴所得税的话,会计账不做账务处理。如果需要补缴所得税的话,账务处理具体如下:应补缴税额的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缴纳税款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调整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多缴税额的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未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需要报送什么资料?纳税人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如实填写和报送下列有关资料:(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二)财务报表;(三)备案事项相关资料;(四)总机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征税方式、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情况;(五)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应出具双方签订的代理合同,并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包括纳税调整的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六)涉及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同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七)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纳税人采用电子方式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保存有关资料或附报纸质纳税申报资料。

本季度企业所得税多交了,税务不退,会计分录如何做。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规定: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因此,季度多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内是不办理退税的,可以在年度内下个季度抵缴。多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应当在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汇算清缴,结清应退税款。纳税人要求退还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接到纳税人退还申请之日起30日内查实并办理退还手续。会计上计提时借:所得税费用7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000上交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00贷:银行存款20000季度多交的企业所得税 ,仍然保留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中,体现借方余额13000元,反映多交企业所得税13000元。待年终汇算清缴后,办理退税手续。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还,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如果多交税款是指由于汇算清缴计算错误而多交的企业所得税的:1、如果该多交而退库的企业所得税金额较大的,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涉及调整2005年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的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2、如果该多交而退库的企业所得税金额较小的,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所得税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1号]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扩展资料如果多交税款是指实际交纳的所得税税款大于汇算清缴计算的应交企业所得税的部分的: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回的所得税,冲减所得税费用,因是小企业会计准则,按未来适用法,转为本年利润即可。建议按原来计提缴纳的分录做相反分录 :收到退回(注:不是税收优惠,是汇算清缴)借:现金(或银存)贷:应交税费-所得税(如果是财务软件,建议涉及到损益科目的,按正常的一方做负数,即做借方负数)如果你计提的所得税是正确的,那么到这一步就可以了。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关系(一)税法优先原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例如,职工福利费的范围,在财务部和国税函都有相关的规定且不一致,而国家税务总局在税务答疑时就明确了,在所得税上按照国税函的文件处理;在会计处理上按照财政部财通的文件。如果不一致,就按照税法的标准。在实务操作中还一定要注意税法优先原则在其他方面的体现,如合同中写明股权转让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由个人负担,但是由对方承担这部分费用,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部门还是会找个人承担责任。(二)税法协调原则: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应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三)税法空白原则: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未明确规定的具体扣除项目,在不违反税前扣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国家财务、会计规定计算。例如,关于劳保支出,目前只是规定了具体的扣除明细范围,但是没有扣除标准,那么企业就可以按照国家财务、会计的规定计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还,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缴的会计分录怎么做?不管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每年都要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税额,确定本年度应补税还是退税。汇算清缴后,如需补缴企业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怎么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缴的会计分录如何写?一、对会计报表影响重大,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汇算清缴后,补缴企业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额(如没有计提盈余公积金,不需要该笔分录)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若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代替“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二、如果对会计报表影响不重大,计入当期损益(1)汇算清缴后,补缴企业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注:(1)如果调整了以前年度损益,在报送年报财务报表时需要同时调整本年度资产负债表“应交税费”、“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2)如果计入了当年损益,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应作为本期数。汇算清缴退税会计分录汇算清缴退税分录一、 如果退的是当年的借:银行存款贷:所得税费用二、 如果退的是以前年度的1. 收到退税款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 结转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同时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汇算清缴补交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汇算清缴后有的公司可以退税,有的公司需要补税,那么需要补税的公司相关的账务处理怎么做呢?如果你对这部分内容不太了解,那就和深空网一起来学习吧。年度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如果汇算清缴后,需要补交企业所得税,那么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1、补交企业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2、缴纳应缴税款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调整“利润分配”相关数额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注意事项:如果企业使用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那么就没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1、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2、结转企业所得税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结转后无余额。汇算清缴怎么做?在年度终了后,按全年的应税收入额,依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征税,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取分月、分季预缴税款,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办法。分月、分季预缴,一般按纳税人本季度 (月) 的课税依据计算应纳税款,与全年决算的课税依据往往很难完全一致,所以在年度终了后,必须依据纳税人的财务决算进行汇总计算,清缴税款,对已预交的税款实行多退少补。汇算清缴多交了所得税怎么处理?会计分录怎么做?

缴纳上年度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缴纳上年度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这要看这部分所得税在上年是否计入所得税费用如果上年已经计提,今年:借:应交税费--应缴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如果上年未计提,今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银行存款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怎么做会计分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相关会计分录:1、应补缴税额的,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缴纳税款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调整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多缴税额的,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调整未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的所得税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根据现行所得税法的规定,凡财务会计制度健全、帐目清楚,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齐全,核算规范,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经税务机关认定适用查帐征收的企业,均应当在年终进行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对于缴纳上年度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的问题,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解答.一个是企业上年度的所得税是计提了的,那么就直接计入应交税费就可以了但如果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上年度没有计提,就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科目来进行处理.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范围包括哪些?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范围包括哪些是会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也是作为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纳税人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本文就针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范围做一个相关介绍,来一起了解下吧!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含义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规定,根据本月度和季度的实际数额,自行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向税务机关提供其他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二、汇算清缴的范围在纳税年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在减税还是免税期间,也无论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应该按照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但是实行核定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进行汇算清缴。范围包括1、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纳税人2、实行企业所得税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纳税人3、按《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规定需要进行清算的企业4、企业重组中需要按清算处理的企业。注:实行核定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进行汇算清缴。三、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会计分录应补缴税额的:借:以前年度损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缴纳税款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调整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多缴税额的: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未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所得税汇算清缴扣除标准1、业务招待费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收入的千分之五。2、工会经费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对于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可以扣除。3、职工福利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对于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可以扣除。4、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对于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以扣除;对于超过的部分,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还,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如果多交税款是指由于汇算清缴计算错误而多交的企业所得税的:1、如果该多交而退库的企业所得税金额较大的,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涉及调整2005年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的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2、如果该多交而退库的企业所得税金额较小的,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所得税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1号]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扩展资料如果多交税款是指实际交纳的所得税税款大于汇算清缴计算的应交企业所得税的部分的: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回的所得税,冲减所得税费用,因是小企业会计准则,按未来适用法,转为本年利润即可。建议按原来计提缴纳的分录做相反分录 :收到退回(注:不是税收优惠,是汇算清缴)借:现金(或银存)贷:应交税费-所得税(如果是财务软件,建议涉及到损益科目的,按正常的一方做负数,即做借方负数)如果你计提的所得税是正确的,那么到这一步就可以了。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关系(一)税法优先原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例如,职工福利费的范围,在财务部和国税函都有相关的规定且不一致,而国家税务总局在税务答疑时就明确了,在所得税上按照国税函的文件处理;在会计处理上按照财政部财通的文件。如果不一致,就按照税法的标准。在实务操作中还一定要注意税法优先原则在其他方面的体现,如合同中写明股权转让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由个人负担,但是由对方承担这部分费用,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部门还是会找个人承担责任。(二)税法协调原则: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应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三)税法空白原则: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未明确规定的具体扣除项目,在不违反税前扣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国家财务、会计规定计算。例如,关于劳保支出,目前只是规定了具体的扣除明细范围,但是没有扣除标准,那么企业就可以按照国家财务、会计的规定计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

汇算清缴补交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汇算清缴后有的公司可以退税,有的公司需要补税,那么需要补税的公司相关的账务处理怎么做呢?如果你对这部分内容不太了解,那就和深空网一起来学习吧。年度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如果汇算清缴后,需要补交企业所得税,那么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1、补交企业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2、缴纳应缴税款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调整“利润分配”相关数额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注意事项:如果企业使用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那么就没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1、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2、结转企业所得税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结转后无余额。汇算清缴怎么做?在年度终了后,按全年的应税收入额,依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征税,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取分月、分季预缴税款,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办法。分月、分季预缴,一般按纳税人本季度(月)的课税依据计算应纳税款,与全年决算的课税依据往往很难完全一致,所以在年度终了后,必须依据纳税人的财务决算进行汇总计算,清缴税款,对已预交的税款实行多退少补。汇算清缴多交了所得税怎么处理?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会计分录

企业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会计分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相关会计分录:应补缴税额的,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缴纳税款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调整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多缴税额的,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未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汇算清缴补交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年度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如果汇算清缴后,需要补交企业所得税,那么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1、补交企业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2、缴纳应缴税款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调整"利润分配"相关数额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会计分录怎么做?整体上来说,其实通过小编老师在上文中针对企业所得税汇算应交的相关会计处理资料介绍,相信你们都知道是可以分为本年度和以前年度的进行处理的,相关的会计分录是可以通过应交税费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科目进行记录的,欢迎你们来关注本网站的.

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如何写会计分录?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各项收入所得而征收的税。对企业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时,可以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相关的会计分录怎么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会计分录1、应补缴税额的,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缴纳税款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调整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多缴税额的,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调整未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什么是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各项收入所得征收的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用企业当年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弥补以前亏损的金额。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是25%。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什么?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对以前年度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的更正。这种错误包括计算错误、会计分录差错以及漏记事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应在留存收益表(或股东权益表)中予以报告,以税后净影响额列示。对于报表期间之前发生的事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将改变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利润分配是什么?利润分配是企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年度)内对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以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配。

汇算清缴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

企业汇算清缴计提所得税时: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企业支付汇算清缴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结转利润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企业汇算清缴计提所得税,应当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以及“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进行核算,最后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进行利润的结转核算。“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

汇算清缴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是什么

汇算清缴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是,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汇算清缴所得税费用会计分录如下:1、企业计提汇算清缴的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企业缴纳汇算清缴的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3、企业收到当年度汇算清缴所得税的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借:所得税费用(红字)4、企业收到以前年度汇算清缴所得税的退税,需进行以前年度调整时:  借:银行存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同时结转至利润分配: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上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回来的钱该怎么做会计分录?

汇算清缴退回的所得税,冲减所得税费用,因是小企业会计准则,按未来适用法,转为本年利润即可。x0dx0a建议按原来计提缴纳的分录做相反分录 :x0dx0a1、收到退回(注:不是税收优惠,是汇算清缴)x0dx0a借:现金(或银存)x0dx0a贷:应交税费-所得税(如果是财务软件,建议涉及到损益科目的,按正常的一方做负数,即做借方负数)x0dx0a如果你计提的所得税是正确的,那么到这一步就可以了。x0dx0a2、如果你计提的所得税与汇算清缴应缴纳的不符,则予以冲抵,做分录x0dx0a借:应交税费-所得税x0dx0a贷:所得税费用(如果是财务软件,建议涉及到损益科目的,按正常的一方做负数,即做借方负数)x0dx0a冲所得税费用的金额有可能与退回的金额不完全相同,注意这方面的差异x0dx0a比如上年你计提了10万,实际缴纳了11万,现在退回2万,那么第一个分录金额是2万,第二个分录金额则 1万x0dx0a3、将上面冲所得税费用的金额转入本年利润x0dx0a借:所得税费用x0dx0a贷:本年利润x0dx0a(因是财务软件,建议做成分录:x0dx0a借:本年利润 负数x0dx0a贷:所得税费用 负数)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还,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如果多交税款是指由于汇算清缴计算错误而多交的企业所得税的:1、如果该多交而退库的企业所得税金额较大的,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涉及调整2005年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的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2、如果该多交而退库的企业所得税金额较小的,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所得税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1号]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扩展资料如果多交税款是指实际交纳的所得税税款大于汇算清缴计算的应交企业所得税的部分的: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回的所得税,冲减所得税费用,因是小企业会计准则,按未来适用法,转为本年利润即可。建议按原来计提缴纳的分录做相反分录 :收到退回(注:不是税收优惠,是汇算清缴)借:现金(或银存)贷:应交税费-所得税(如果是财务软件,建议涉及到损益科目的,按正常的一方做负数,即做借方负数)如果你计提的所得税是正确的,那么到这一步就可以了。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关系(一)税法优先原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例如,职工福利费的范围,在财务部和国税函都有相关的规定且不一致,而国家税务总局在税务答疑时就明确了,在所得税上按照国税函的文件处理;在会计处理上按照财政部财通的文件。如果不一致,就按照税法的标准。在实务操作中还一定要注意税法优先原则在其他方面的体现,如合同中写明股权转让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由个人负担,但是由对方承担这部分费用,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部门还是会找个人承担责任。(二)税法协调原则: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应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三)税法空白原则: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未明确规定的具体扣除项目,在不违反税前扣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国家财务、会计规定计算。例如,关于劳保支出,目前只是规定了具体的扣除明细范围,但是没有扣除标准,那么企业就可以按照国家财务、会计的规定计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如何做

一般调增调减汇算清缴调表不调账,计入的是应补或退的税金。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借:所得税费用(补税金额),退的话是负数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补税金额),退的话是负数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所得税(补税金额),贷:银行存款(补税金额),要是退的: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实务中有些企业想调整到以前年度,会将上述分录中“所得税费用”科目替换为“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要是企业会计准则,补缴的税款金额大,对会计报表影响重大,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额(如没有计提盈余公积金,则不需要该笔分录),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退税是: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如果计入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在报送年报财务报表时需要同时调整本年度资产负债表“应交税费”、“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汇算清缴的企业所得税怎么做分录

汇算清缴的企业所得税怎么做分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相关会计分录:1、应补缴税额的,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缴纳税款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调整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多缴税额的,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调整未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汇算清缴的会计分录怎么处理?汇算清缴涉及的会计科目一般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下面就让具体的为大家解答吧。通过汇算清缴,用全年应交所得税减去已预交税额,得到的数额如果是正数,代表企业应补缴税额,分录如下: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缴纳此汇算清缴税款时,分录如下: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调整未分配利润,分录如下: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如果是负数,代表企业多缴税额,分录如下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未分配利润,分录如下: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汇算清缴后补缴的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是:(1)补计提:借:未分配利润-补缴企业所得税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2)支付时: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以上就是针对汇算清缴的企业所得税怎么做分录做出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有关会计类相关资讯,那就继续关注我们的咨询平台吧。

汇算清缴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写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1、企业应该补缴相关所得税时,账务处理如下: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企业缴纳税款时,账务处理如下: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调整未分配利润,账务处理如下: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处理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都是在上半年完成的,对于企业而言,汇算清缴非常重要,那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如何处理呢?来跟随深空网一同了解下吧!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1.计提预缴所得税额: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2.缴纳所得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跨年5月30日前汇算清缴应补缴税额=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已预缴税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4.缴纳应缴税款时: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5.重新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如果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已预缴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重新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税务机关退还多缴税款: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9.对多缴所得税额可以办理退税,也可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10.免税企业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资本公积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范围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都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请退税注意事项1、对于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纳税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2、除出口退税外,纳税人既有应退税又有欠缴的所得税款,税务机关可以将纳税人的应退税款先抵扣欠缴的税款,抵扣后有余额的,才可以办理应退余额的退税;"3、填写《退(抵)税申请表》需要对申请退(抵)税的理由进行简要说明。如果本次退税账户与原缴税账户不一致,需在此说明,并且需要另行提交资料,且需经税务机关登记确认;另外退税账户名称应当与纳税人名称是一致的,如果不能直接退给申请单位的,z则要提交相关说明和证明材料。4、汇算清缴退税不得申请加算银行利息。

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企业投资收益是需要交企业所得税的,但是对于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税法规定的条件免税,是不需要交企业所得税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第七条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第二十六条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一、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吗1、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税法规定的条件免税,是不需要交所得税的。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都计入收入总额,其中包括投资收益。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三条纳税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减税、免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作出的减税、免税决定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第三十四条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时,纳税人要求扣缴义务人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开具。二、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几种1、自然人。具有权利主体资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财产权力,承担义务并能在法院和仲裁机关起诉、应诉的个人;2、个体工商户。有经营能力并依照相关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3、法人。有独立的组织机构和独立支配的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

公司将利润分配给投资者交企业所得税吗

问题:  公司将利润分配给投资者(不是个人)?分配得到的收入用不用交企业所得税?  回复: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第二十六条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实施条例规定,第八十三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和第(三)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如果贵公司分配的利润符合上述规定,则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但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税法规定的条件免税,是不需要交所得税的。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免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税法规定的条件免税。从居民企业取得: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企业所得税关于权益性投资收益的免税问题

持有时间短于12个月的股票转让所得不符合免税条件,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吗

企业所得税的收入不包括投资收益。营业收入也就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具体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非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

投资收益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

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规定,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26条第2款“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没有控制权限制,但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居民企业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应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企业所得税。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规定,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场所、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应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要求,凭资产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及内部审批证明等相关证据,税前自行扣除。

公司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法律主观:企业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还有印花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的双方都需要缴纳印花税。每个企业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股权变更需要进行登记。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二条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一)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二)产权转移书据;(三)营业账簿;(四)权利、许可证照;(五)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企业投资收益是需要交企业所得税的,但是对于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税法规定的条件免税,是不需要交企业所得税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第七条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第二十六条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收到投资收益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在收到投资收益时,要不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会计人也不清楚,如果你也对这部分内容不太了解,那就和深空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企业收到的投资收益要不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是要分情况进行分析的,如果是符合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等的投资收益,是可以享受免税的,如果企业是因为权益性的投资从被投资方处取得的分红收入,本身性质上是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的,像是企业因为购买国债所得的利息收入,取得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还有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取得的非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都属于免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大家应该从以上的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相关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母公司收到子公司的投资收益要不要交企业所得税?财税[2009]69号文件规定:2008年1月1日以后,居民企业之间分配属于2007年度及以前年度的累积未分配利润而形成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及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理,如果分配前子公司已经交纳了企业所得税,母公司不用重复缴纳。即使子公司享受所得税减免政策优惠,而母公司不享受,收到投资收益也不需要补齐母公司税率的差额部分。不用纳税。合并报表只是为了体现集团公司整体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并不是为了纳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以外,其取得的投资所得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收益后,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补缴企业所得税。营业收入是否包括投资收益?怎么计算?

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如果是持有时间一年以上的股权投资获得的股息红利收入,内资企业免交企业所得税。如果持有时间不足一年,如在交易市场上随时准备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获得的股息红利收入,应该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按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外资企业,外方获得的投资收益要汇出境外的,支付款项方要代扣代缴10%的预提所得税。

投资收益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

投资收益是需要计入利润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计提所得税的时候账务处理是,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时候账务处理是,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股权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股权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吗企业投资收益,如果是持有时间一年以上的长期股权投资获取的股息红利收入,内资企业免交企业所得税,不用交税的.如果持有时间不足一年,如在交易市场上随时准备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获取的投资收益,合并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交企业所得税.对于外资企业,外方获得的投资收益,要汇出境外的,要代扣代缴10%的预提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一)国债利息收入;(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股权转让需要缴纳税金有哪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31条规定:"公司变更股东的,应当自股东发生变动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并应当提交新股东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的身份证明".也就是说,公司股权发生变化的首先应到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然后主动就个人股权转让行为到地税部门申报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九款规定"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因此,个人转让股权的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财产转让所得按次征收,税率是20%,其应纳税所得额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6条第五款规定"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因此,股权转让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股权转让收入-取得股权所支付的金额-转让过程中所支付的相关合理费用)×20%.(关于原值及费用的确定,纳税人必须提供有关合法有效凭证.)股权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吗?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话,取得的股权投资收益,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在上面的文章中为大家介绍了股权投资收益需要进行的处理,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尽在我们网站.

投资收益是否要交企业所得税

投资收益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只有符合条件的才不征收企业所得税。一般情况下是要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一)国债利息收入;(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企业的投资收益是要交企业所得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是否免征企业所得税,从税收的角度,股权投资收益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股息红利所得,二是股权转让所得,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法人股权投资收益,居民企业:以前补税差现在符合条件的免税①《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以前补税差现在符合条件的免税。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收入,为免税收入,不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征税。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③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和第(三)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也就是说,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不足12个月的分红要缴税,其他的分红都不需要缴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一)销售货物收入;(二)提供劳务收入;(三)转让财产收入;(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八)接受捐赠收入;(九)其他收入。

投资收益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投资收益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投资收益需要缴税的情况是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都计入收入总额,其中包括投资收益。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税法规定的条件免税,是不需要交所得税的。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百分之十二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百分之十二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免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税法规定的条件免税。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取得的特定收入免税。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收入总额中不征税收入有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二)企业所得税税款;(三)税收滞纳金;(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六)赞助支出;(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2021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是2.5%吗

首先需要明确,企业所得税2.5%,适用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执行时间为: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8号规定,自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以内,由实际税负5%降至2.5%。扩展资料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支持企业创新有关举措,会议决定:1.今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当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万元。实施这项政策,预计可在去年减税超过3600亿元基础上,今年再为企业新增减税800亿元。这一制度性安排,是今年结构性减税中力度最大的一项政策。

董事会决议利润分配后是不是7日内必须缴纳企业所得税

董事会决议利润分配后不是7日内必须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利润分配后股东必须在7日内申报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的主营业务收入怎么填?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不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不包括营业外支出,期间费用。其实只要我们知道了季度申报表的计算逻辑,对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利润总额”的需要填报的金额就很简单了。上面虎虎已经说了,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时,“营业收入”需要填写企业全年的累计发生额。既然“营业收入”是全年累计发生额,“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自然也是企业的全年累计发生额。具体来说,“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通过计算公式我们也能看出来,“营业收入”里面并不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收入”只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里面也不包括,企业的各项费用。其实,季度申报表里面的各项数值,只是用于统计,并不要求报表当中的数据有上下之间的计算逻辑。这些数据,只是为了便于国家进行经济数据的统计,而不是让企业自己看。毕竟,企业自己有更加齐全的财务报表。对于国家来说,只需要把关键数据统计起来即可。而且这些数据,只是企业依据会计核算制度进行统计的数据。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缴清算时,还需要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国税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如何填写

  本表为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企业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税法)、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的规定,计算填报纳税人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和附列资料等有关项目。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税法规定不明确的,在没有明确规定之前,暂按企业财务、会计规定计算。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一)表体项目本表是在纳税人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等金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差异)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集中填报。本表包括利润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计算、附列资料四个部分。1.“利润总额计算”中的项目,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口径计算填报。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纳税人其数据直接取自利润表;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其数据取自收入支出表;实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纳税人其数据取自业务活动表;实行其他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纳税人,根据本表项目进行分析填报。2.“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和“应纳税额计算”中的项目,除根据主表逻辑关系计算的外,通过附表相应栏次填报。(二)行次说明第1-13行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的说明编写。1.第1行“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本行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数额填报。一般企业纳税人通过《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填报;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20)填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纳税人通过《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填报。2.第2行“营业成本”项目:填报纳税人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总额。本行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的数额填报。一般企业纳税人通过《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A102010)填报;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金融企业支出明细表》(A102020)填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纳税人,通过《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填报。3.第3行“营业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本行根据纳税人相关会计科目填报。纳税人在其他会计科目核算的本行不得重复填报。4.第4行“销售费用”:填报纳税人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本行通过《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中对应的“销售费用”填报。5.第5行“管理费用”:填报纳税人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本行通过《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中对应的“管理费用”填报。6.第6行“财务费用”:填报纳税人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筹资费用。本行通过《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中对应的“财务费用”填报。7.第7行“资产减值损失”:填报纳税人计提各项资产准备发生的减值损失。本行根据企业“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上的数额填报。实行其他会计准则等的比照填报。8.第8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填报纳税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和套期业务中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本行根据企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数额填报。(损失以“-”号填列)9.第9行“投资收益”:填报纳税人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确认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根据企业“投资收益”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纳税人根据“其他收入”科目中的投资收益金额分析填报(损失以“-”号填列)。实行其他会计准则等的比照填报。10.第10行“营业利润”:填报纳税人当期的营业利润。根据上述项目计算填列。11.第11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取得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的金额。一般企业纳税人通过《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填报;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20)填报;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或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纳税人通过《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填报。12.第12行“营业外支出”:填报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的金额。一般企业纳税人通过《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A102010)填报;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金融企业支出明细表》(A102020)填报;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或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纳税人通过《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填报。13.第13行“利润总额”:填报纳税人当期的利润总额。根据上述项目计算填列。14.第14行“境外所得”: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分国(地区)别取得的境外税后所得计入利润总额的金额。填报《境外所得纳税调整后所得明细表》(A108010)第14列减去第11列的差额。15.第15行“纳税调整增加额”:填报纳税人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增加的金额。本行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调增金额”列填报。16.第16行“纳税调整减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本行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调减金额”列填报。17.第17行“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填报属于税法规定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金额。本行通过《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填报。18.第18行“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内亏损”:填报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选择用境外所得抵减境内亏损的数额。本行通过《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明细表》(A108000)填报。19.第19行“纳税调整后所得”:填报纳税人经过纳税调整、税收优惠、境外所得计算后的所得额。20.第20行“所得减免”:填报属于税法规定所得减免金额。本行通过《所得减免优惠明细表》(A107020)填报,本行<0时,填写负数。21.第21行“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填报根据税法规定应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通过《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明细表》(A107030)填报。22.第22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的数额,本行根据《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A106000)填报。23.第23行“应纳税所得额”:金额等于本表第19-20-21-22行计算结果。本行不得为负数。本表第19行或者按照上述行次顺序计算结果本行为负数,本行金额填零。24.第24行“税率”:填报税法规定的税率25%。25.第25行“应纳所得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23×24行。26.第26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实际减免的企业所得税额。本行通过《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A107040)填报。27.第27行“抵免所得税额”:填报企业当年的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的金额。本行通过《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A107050)填报。28.第28行“应纳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25-26-27行。29.第29行“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按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本行通过《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明细表》(A108000)填报。30.第30行“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所得依照中国境外税收法律以及相关规定应缴纳并实际缴纳(包括视同已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款(准予抵免税款)。本行通过《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明细表》(A108000)填报。31.第31行“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当期的实际应纳所得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28+29-30行。32.第32行“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本纳税年度已在月(季)度累计预缴的所得税额,包括按照税法规定的特定业务已预缴(征)的所得税额,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按规定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所得税额。33.第33行“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当期应补(退)的所得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31-32行。34.第34行“总机构分摊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的总机构按照税收规定在总机构所在地分摊本年应补(退)所得税款。本行根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A109000)填报。35.第35行“财政集中分配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的总机构按照税收规定财政集中分配本年应补(退)所得税款。本行根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A109000)填报。36.第36行“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的总机构所属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按照税收规定应分摊的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本行根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A109000)填报。37.第37行“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额在本年抵减额”:填报纳税人以前纳税年度汇算清缴多缴的税款尚未办理退税、并在本纳税年度抵缴的所得税额。38.第38行“以前年度应缴未缴在本年入库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以前纳税年度应缴未缴在本纳税年度入库所得税额。二、表内、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10行=第1-2-3-4-5-6-7+8+9行。2.第13行=第10+11-12行。3.第19行=第13-14+15-16-17+18行。4.第23行=第19-20-21-22行。5.第25行=第23×24行。6.第28行=第25-26-27行。7.第31行=第28+29-30行。8.第33行=第31-32行。(二)表间关系1.第1行=表A101010第1行或表A101020第1行或表A103000第2+3+4+5+6行或表A103000第11+12+13+14+15行。2.第2行=表A102010第1行或表A102020第1行或表A103000第19+20+21+22行或表A103000第25+26+27行。3.第4行=表A104000第25行第1列。4.第5行=表A104000第25行第3列。5.第6行=表A104000第25行第5列。6.第11行=表A101010第16行或表A101020第35行或表A103000第9行或第17行。7.第12行=表A102010第16行或表A102020第33行或表A103000第23行或第28行。8.第14行=表A108010第10行第14列-第11列。9.第15行=表A105000第43行第3列。10.第16行=表A105000第43行第4列。11.第17行=表A107010第27行。12.第18行=表A108000第10行第6列。(当本表第13-14+15-16-17行≥0时,本行=0)。13.第20行=表A107020第40行第7列。14.第21行=表A107030第7行。15.第22行=表A106000第6行第10列。16.第26行=表A107040第29行。17.第27行=表A107050第7行第11列。18.第29行=表A108000第10行第9列。19.第30行=表A108000第10行第19列。20.第34行=表A109000第12+16行。21.第35行=表A109000第13行。22.第36行=表A109000第15行。

企业所得税季报表(a类)如何填?

营业外收入照实填写就行,因为没有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不影响填写企业所得税申报表(A类)季度报表。全部计入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账户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财务会计报表(损益表或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或—应纳税调整的增加或减少】。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季度累加)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季度累加)3、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季度累加)。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相关规定本年度新成立企业,预计本年度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从事行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且本期本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的金额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纳税人,选择“是”。本年度新成立企业,预计本年度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从事行业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或者本期本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的金额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纳税人,选择“否”。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百度百科-营业外收入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一、表头项目:(一)税款所属期间:1.正常经营的纳税人为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2.年度中间开业的为开始经营之日至税款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3.年度中间终止经营的为填报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终止经营活动之日;4.年度纳税申报为1月1日至12月31日。(二)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是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人识别号或有关部门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三)纳税人名称是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载明的纳税人名称。二、优惠及附报事项信息:(一)从业人数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填写季初、季末和季度平均从业人员的数量;? 2.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3.税款所属期末季度平均值=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各季度平均值之和÷相应季度数。(二)资产总额需要重点注意填报单位人民币为万元,保留小数点后2 位; ?(三)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纳税人从事行业为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的,那么就选择“是”;其他选择“否”;(四)小型微利企业,符合该政策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从业人数季度平均值不超过300 人;2.资产总额季度平均值不超过5000 万元;3.年度实际利润额不超过300 万元;4.“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选择“否”;(五)附报事项:纳税人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事项目录》,发生符合税法相关规定的支持新冠疫情防控捐赠支出、扶贫捐赠支出、软件集成电路企业优惠政策适用类型等特定事项时,填报事项名称、该事项本年累计享受金额或选择享受优惠政策的有关信息。同时发生多个事项,可以增加行次。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怎么填?

营业外收入照实填写就行,因为没有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不影响填写企业所得税申报表(A类)季度报表。全部计入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账户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财务会计报表(损益表或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或—应纳税调整的增加或减少】。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季度累加)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季度累加)3、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季度累加)。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相关规定本年度新成立企业,预计本年度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从事行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且本期本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的金额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纳税人,选择“是”。本年度新成立企业,预计本年度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从事行业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或者本期本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的金额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纳税人,选择“否”。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百度百科-营业外收入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表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二、本表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三、各列的填报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四、各行的填报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1、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至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2、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至22行。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1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15、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16、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如何填

A2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 类)》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填报。执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2 年第 57 号发布,2018 年第 31 号修改)的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除预缴纳税申报时填报外,在年度纳税申报时也填报本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对仅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企业,参照《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征收管理的,企业的分支机构在除预缴纳税申报时填外,在年度纳税申报时也填报本表。 二、表头项目: (一)税款所属期间, 1.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 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税款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在首次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填报开始经营之日至税款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以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按照正常情况填报;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在终止经营活动当期纳税申报时,填报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终止经营活动之日,以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不再填报。 2.年度纳税申报: 填报税款所属年度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 (二)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人识别号或有关部门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三)纳税人名称, 填报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载明的纳税人名称。 三、优惠及附报事项信息, 本项下所有项目按季度填报。按月申报的纳税人,在季度最后一个属期的月份填报。企业类型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的,不填报“优惠及附报事项有关信息”所有项目。 (一)从业人数, 必报项目。 纳税人填报第一季度至税款所属季度各季度的季初、季末、季度平均从业人员的数量。季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报开业季度至税款所属季度各季度的季初、季末从业人员的数量,其中开业季度“季初”填报开业时从业人员的数量。季度中间停止经营的纳税人,填报第一季度至停止经营季度各季度的季初、季末从业人员的数量,其中停止经营季度“季末”填报停止经营时从业人员的数量。“季度平均值”填报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从业人员数量的季度平均值,计算方法如下: 各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季度平均值=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各季度平均值之和÷相应季度数,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计算上述指标。 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填报包括分支机构在内的所有从业人数。 (二)资产总额(万元) 必报项目。 纳税人填报第一季度至税款所属季度各季度的季初、季末、季度平均资产总额的金额。季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报开业季度至税款所属季度各季度的季初、季末资产总额的金额,其中开业季度“季初”填报开业时资产总额的金额。季度中间停止经营的纳税人,填报第一季度至停止经营季度各季度的季初、季末资产总额的金额,其中停止经营季度“季末”填报停止经营时资产总额的金额。“季度平均值”填报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资产总额金额的季度平均值,计算方法如下: 各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季度平均值=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各季度平均值之和÷相应季度数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计算上述指标。 填报单位为人民币万元,保留小数点后 2 位。 (三)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 必报项目。 纳税人从事行业为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的,选择“是”;其他选择“否”。 (四)小型微利企业, 必报项目。 本纳税年度截至本期末的从业人数季度平均值不超过 300 人、资产总额季度平均值不超过 5000 万元、本表“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选择“否”且本期本表第 10 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 万元的纳税人,选择“是”;否则选择“否”。 (五)附报事项: 纳税人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事项目录》,发生符合税法相关规定的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捐赠支出、扶贫捐赠支出、软件集成电路企业优惠政策适用类型等特定事项时,填报事项名称、该事项本年累计享受金额或选择享受优惠政策的有关信息。同时发生多个事项,可以增加行次。 四、预缴税款计算, 预缴方式为“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 1 行至第 16 行,预缴方式为“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 10、11、12、13、14、16 行,预缴方式为“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 16 行。 1.第 1 行“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本年累计营业收入。 如:以前年度已经开始经营且按季度预缴纳税申报的纳税人,第二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本行填报本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期间的累计营业收入。 2.第 2 行“营业成本”:填报纳税人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本年累计营业成本。 3.第 3 行“利润总额”:填报纳税人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本年累计利润总额。 4.第 4 行“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从事房地产开发等特定业务的纳税人,填报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特定业务的应纳税所得额。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计税毛利率计算出预计毛利额,扣除实际缴纳且在会计核算中未计入当期损益的土地增值税等税金及附加后的金额,在此行填报。 5.第 5 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已经计入本表“利润总额”行次但税收规定不征税收入的本年累计金额。 6.第 6 行“资产加速折旧、摊销(扣除)调减额”:填报资产税收上享受加速折旧、摊销优惠政策计算的折旧额、摊销额大于同期会计折旧额、摊销额期间发生纳税调减的本年累计金额。 本行根据《资产加速折旧、摊销(扣除)优惠明细表》(A201020)填报。 7.第 7 行“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事项目录》,在第 7.1 行、第 7.2 行……填报税收规定的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等优惠事项的具体名称和本年累计金额。发生多项且根据税收规定可以同时享受的优惠事项,可以增加行次,但每个事项仅能填报一次。 8.第 8 行“所得减免”: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 3+4-5-6-7 行≤0 时,本行不填报。 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事项目录》,在第 8.1 行、第 8.2 行……填报税收规定的所得减免优惠事项的名称和本年累计金额。发生多项且根据税收规定可以同时享受的优惠事项,可以增加行次,但每个事项仅能填报一次。每项优惠事项下有多个具体项目的,应分别确定各具体项目所得,并填写盈利项目(项目所得>0)的减征、免征所得额的合计金额。 9.第 9 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纳税人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按照税收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亏损的本年累计金额。当本表第 3+4-5-6-7-8 行≤0 时,本行=0。 10.第 10 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预缴方式为“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 10 行=第 3+4-5-6-7-8-9 行;预缴方式为“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计算的本年累计金额。 11.第 11 行“税率(25%)”:填报 25%。 12.第 12 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 12 行=第 10×11行,且第 12 行≥0。 13.第 13 行“减免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事项目录》,在第 13.1 行、第 13.2 行……填报税收规定的减免所得税额优惠事项的具体名称和本年累计金额。发生多项且根据税收规定可以同时享受的优惠事项,可以增加行次,但每个事项仅能填报一次。 14.第 14 行“本年实际已缴纳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已在此前月(季)度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本年累计金额。 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按照税收规定已经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企业所得税的金额不填本行,而是填入本表第 15 行。 15.第 15 行“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填报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按照税收规定已经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本年累计金额。 本行本期填报金额不得小于本年上期申报的金额。 16.第 16 行“本期应补(退)所得税额 税务机关确定的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按 照不同预缴方式,分情况填报: 预缴方式为“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以及“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 16 行=第 12-13-14-15 行,当第12-13-14-15 行<0 时,本行填 0。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全额归属中央且按比例就地预缴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内的按比例就地预缴企业的分支机构,第 16 行=第 12 行×就地预缴比例-第 13 行×就地预缴比例-第 14行-第 15 行,当第 12 行×就地预缴比例-第 13 行×就地预缴比例-第 14 行-第 15 行<0时,本行填 0。 预缴方式为“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本行填报本期应纳企业所得税的金额。 五、汇总纳税企业总分机构税款计算,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的纳税人填报第 17、18、19、20 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的纳税人填报第 21、22 行。 1.第 17 行“总机构本期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 17 行=第 18+19+20 行。 2.第 18 行“总机构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16×总机构分摊比例__%)”: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 18 行=第 16 行×总机构分摊比例。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分摊比例”填报 25%,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内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分摊比例”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确定的总机构分摊比例填报。 3.第 19 行“财政集中分配应补(退)所得税额(16×财政集中分配比例__%)”: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 19 行=第 16 行×财政集中分配比例。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财政集中分配比例”填报 25%,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内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财政集中分配比例”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确定的财政集中分配比例填报。 4.第 20 行“总机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分摊所得税额(16×全部分支机构分摊比例__%×总机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部门分摊比例__%)”: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 20 行=第 16 行×全部分支机构分摊比例×总机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部门分摊比例。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全部分支机构分摊比例”填报 50%,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内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分摊比例”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确定的分支机构分摊比例填报;“总机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部门分摊比例”按照设立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在参与税款分摊的全部分支机构中的分摊比例填报。 5.第 21 行“分支机构本期分摊比例”: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填报其总机构出具的本期《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分配比例”列次中列示的本分支机构的分配比例。 6.第 22 行“分支机构本期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填报其总机构出具的本期《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分配所得税额”列次中列示的本分支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 六、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 适用于民族自治地区纳税人填报。 1.第 23 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减征或免征(□ 免征 □ 减征:减征幅度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21 号)等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免征或减征,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征或者免征的,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纳税人填报该行次时,根据享受政策的类型选择“免征”或“减征”,二者必选其 一。选择“免征”是指免征企业所得税税收地方分享部分;选择“减征:减征幅度____%” 是指减征企业所得税税收地方分享部分。此时需填写“减征幅度”,减征幅度填写范围为 1 至 100,表示企业所得税税收地方分享部分的减征比例。例如:地方分享部分减半征收,则选择“减征”,并在“减征幅度”后填写“50%”。 本行填报纳税人按照规定享受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减征或免征额的本年累计金额。2.第 24 行“本期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本行填报民族自治地区纳税人本期实 际应补(退)所得税额。 9 七、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 7 行=第 7.1+7.2+…行。 2.第 8 行=第 8.1+8.2+…行。 3.预缴方式为“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第 10 行=第 3+4-5-6-7-8-9 行。 4.第 12 行=第 10×11 行。 5.第 13 行=第 13.1+13.2+…行 6.预缴方式为“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 16 行=第 12-13-14-15 行。当第 12-13-14-15 行<0 时,第 16 行=0。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全额归属中央且按比例就地预缴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内的按比例就地预缴企业的分支机构,第 16 行=第 12 行×就地预缴比例-第 13 行×就地预缴比例-第 14 行-第 15 行。当第 12 行×就地预缴比例-第 13 行×就地预缴比例-第 14 行-第 15 行<0 时,第 16 行=0。 7.第 17 行=第 18+19+20 行。 8.第 18 行=第 16 行×总机构分摊比例。 9.第 19 行=第 16 行×财政集中分配比例。 10.第 20 行=第 16 行×全部分支机构分摊比例×总机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部门分摊比例。 (二)表间关系 1.第 6 行=表 A201020 第 3 行第 5 列。 2.第 16 行=表 A202000“应纳所得税额”栏次填报的金额。 3.第 18 行=表 A202000“总机构分摊所得税额”栏次填报的金额。 4.第 19 行=表 A202000“总机构财政集中分配所得税额”栏次填报的金额。 5.第 20 行=表 A202000“分支机构情况”中对应总机构独立生产经营部门行次的“分 配所得税额”列次填报的金额。

企业所得税季报怎么填写申报表

法律主观:税收是国家财政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所得税是一种重要的税种,企业需要去向国家税务机关报税,一年报一次税,这样不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企业所得税年报怎么申报一、操作步骤“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网上申报”的次序为:财务会计报表网上申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网上申报→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网上申报→企业所得税税款缴纳。注意: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网上申报必须按照上述的次序进行,否则无法操作。二、操作说明(一)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网上申报操作说明进入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功能,下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电子表单(PDF文件格式),下载后通过读盘导入数据(支持目前企业在用的三种企业端企业所得税申报软件,包括:涉税通-企业版、广东省企业所得税申报系统(易财税)、税务总局电子申报软件导出的申报数据,下同)或手工录入的方式完成年度申报表数据的填写,填写完毕并由纳税人输入密码验证后上传电子表单。1.登陆系统进入信息提示区(1)登录成功后,点击“网上拓展”进入广东省国税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网上申报系统温馨提示主页面,(2)点击左上角“我要申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如下图,进入年度申报相应模块。法律客观:一、说明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三、各列的填报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四、各行的填报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1、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至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2、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至22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即据以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法定比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2008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规定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以上就是有关企业所得税季报要怎么做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

企业所得税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本期金额数的填写方法是怎样?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 申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635号文件规定: x0dx0a“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第4行“利润总额”修改为“实际利润额”。填报说明第五条第3项相应修改为:“第4行‘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x0dx0ax0dx0a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x0dx0ax0dx0a因此,本期发生额应该是填一季度的发生额。但,“第4行‘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后的余额。一季度“累计金额”就是“本期金额”相等。

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怎么填

法律主观: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调整修改 企业所得税 年度 纳税 申报表,将申报表由原来的17张增加到41张。此次修改调整的原因是什么?新申报表是否会增加纳税人填报负担?日前,税务总局所得税司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解读修改背景,回应社会关切。 问:新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有哪些特点? 答:新申报表采取以企业会计核算为基础,对税收与会计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并计算企业应纳税款的方法,包括企业基础信息表、主表,以及收入费用明细表、纳税调整表、亏损弥补表、 税收优惠 表、境外所得抵免表、汇总纳税表等附表。主要特点有: 一是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新申报表围绕主表进行填报,主表数据大部分从附表生成或从财务报表直接取得。每张附表既独立体现现行的所得税政策,又与主表密切关联。总体上看,新申报表层级分明、内容完整、逻辑严密,更加科学合理。 二是信息更为丰富完整。新申报表中既有财务会计信息,又有税会差异情况,还包括税收优惠、境外所得等信息,能够较为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与税收情况,有利于纳税人加强财务核算、控制财务风险,也为税务机关开展所得税后续管理和风险管理、税收政策评估提供了基础信息。 三是繁简适度、开放性强。新申报表虽有41张,但并非每个纳税人都需要填报全部申报表,而是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适用税收政策情况选择填报。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对新申报表的每张报表进行了编号,有一定开放性,将来企业所得税政策发生调整,可以在不破坏申报表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适当调整附表解决,减少因政策调整频繁调整申报表,从而给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法律客观:一、说明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三、各列的填报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四、各行的填报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1、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至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2、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至22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即据以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法定比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2008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规定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以上就是有关企业所得税季报要怎么做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怎么填?

营业外收入照实填写就行,因为没有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不影响填写企业所得税申报表(A类)季度报表。全部计入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账户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财务会计报表(损益表或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或—应纳税调整的增加或减少】。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季度累加)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季度累加)3、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季度累加)。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相关规定本年度新成立企业,预计本年度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从事行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且本期本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的金额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纳税人,选择“是”。本年度新成立企业,预计本年度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从事行业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或者本期本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的金额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纳税人,选择“否”。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百度百科-营业外收入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营业收入包括哪些

企业季度所得税A类的营业收入不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 [ 国税发〔2008〕101号 ]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填表说明中规定:“营业收入”是指纳税人填报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填报按其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季度累加)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季度累加)

如何填写企业所得税季报申报表(A类)

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执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发布)的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进行月度、季度预缴申报和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扩展资料:填写企业所得税季报注意事项:第42行和第43行录入金额应大于等于上期预缴企业申报数据。A201020:资产加速折旧,摊销(扣除)优惠明细表的无形资产一次性扣除、无形资产加速摊销仅适用于符合条件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经企业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可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指南

四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如何填写

1.第1行“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本年累计营业收入。 如:以前年度已经开始经营且按季度预缴纳税申报的纳税人,第二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本行填报本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累计营业收入。 2.第2行“营业成本”:填报纳税人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本年累计营业成本。 3.第3行“利润总额”:填报纳税人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本年累计利润总额。 4.第4行“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从事房地产开发等特定业务的纳税人,填报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特定业务的应纳税所得额。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计税毛利率计算出预计毛利额填入此行。 5.第5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已经计入本表“利润总额”行次但属于税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的本年累计金额。 6.第6行“免税收入、减计收入、所得减免等优惠金额”:填报属于税收规定的免税收入、减计收入、所得减免等优惠的本年累计金额。 本行根据《免税收入、减计收入、所得减免等优惠明细表》(A201010)填报。 7.第7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填报固定资产税收上享受加速折旧优惠计算的折旧额大于同期会计折旧额期间,发生纳税调减的本年累计金额。 本行根据《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优惠明细表》(A201020)填报。 8.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纳税人截至税款所属期末,按照税收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亏损的本年累计金额。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的通知》(财税〔2018〕76号)的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的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 当本表第3+4-5-6-7行≤0时,本行=0。 9.第9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预缴方式选择“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9行=第3+4-5-6-7-8行;预缴方式选择“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计算的本年累计金额。 10.第10行“税率(25%)”:填报25%。 11.第11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11行=第9×10行,且第11行≥0。 12.第12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截至税款所属期末,按照税收规定享受的减免企业所得税的本年累计金额。 本行根据《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A201030)填报。 13.第13行“实际已缴纳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已在此前月(季)度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本年累计金额。 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按照税收规定已经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企业所得税的金额不填本行,而是填入本表第14行。 14.第14行“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填报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按照税收规定已经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本年累计金额。 本行本期填报金额不得小于本年上期申报的金额。 15.第15行“本期应补(退)所得税额 税务机关确定的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按照不同预缴方式,分情况填报: 预缴方式选择“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以及“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5行=第11-12-13-14行,当第11-12-13-14行<0时,本行填0。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全额归属中央且按比例就地预缴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内的按比例就地预缴企业的分支机构,第15行=第11行×就地预缴比例-第12行×就地预缴比例-第13行-第14行,当第11行×就地预缴比例-第12行×就地预缴比例-第13行-第14行<0时,本行填0。 预缴方式选择“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本期应纳企业所得税的金额。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怎么填写

季度所得税申报流程:第一步,登录电子税局,在电子税务选择“我要办税”,然后点击“税费申报及缴纳”,进入申报界面。第二步,选择“企业所得税(月季报)”对应的“填写申报表”;第三步,进入申报界面,第四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上面的“预缴类型”和“企业类型”,通常预缴类型为第一项“按实际利润”,如果企业在税局报到时选择了其他两项,则按税局备案的选择即可;而企业类型通常为“一般企业”,剩下的两种企业类型,适合设有总分机构的企业。第五步,预缴税款具体数据的填写,1、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填写营业收入(指主营和其他业务收入,不含营业外收入)、营业成本(主营和其他业务成本)和利润总额。2、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填写企业类型:3、其他事项如有,则填写,没有则不需要填写。第五步,检查是否有免税情况,填写免税数据,第六步,检查报表无误后直接保存,并进行申报。第七步,获取反馈,申报成功就完成了。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怎么填

一、表头项目:(一)税款所属期间:1.正常经营的纳税人为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2.年度中间开业的为开始经营之日至税款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3.年度中间终止经营的为填报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终止经营活动之日;4.年度纳税申报为1月1日至12月31日。(二)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是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人识别号或有关部门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三)纳税人名称是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载明的纳税人名称。二、优惠及附报事项信息:(一)从业人数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填写季初、季末和季度平均从业人员的数量;? 2.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3.税款所属期末季度平均值=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各季度平均值之和÷相应季度数。(二)资产总额需要重点注意填报单位人民币为万元,保留小数点后2 位; ?(三)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纳税人从事行业为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的,那么就选择“是”;其他选择“否”;(四)小型微利企业,符合该政策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从业人数季度平均值不超过300 人;2.资产总额季度平均值不超过5000 万元;3.年度实际利润额不超过300 万元;4.“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选择“否”;(五)附报事项:纳税人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事项目录》,发生符合税法相关规定的支持新冠疫情防控捐赠支出、扶贫捐赠支出、软件集成电路企业优惠政策适用类型等特定事项时,填报事项名称、该事项本年累计享受金额或选择享受优惠政策的有关信息。同时发生多个事项,可以增加行次。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怎么填写

根据季度末月利润表的本年累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填写所得税申报表的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不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不包括营业外支出,期间费用。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个人所得税的税率: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表A类中的营业成本包含什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税申报表A类中的“营业成本”怎样填写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表A类中的“营业成本”就是你经营成本,他不包括你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就是你的主营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数。因为这张表是预缴,填写这个数只是参考数,在表中是不自动计算的,他只是附列数,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并不是等于利润总额的,A类表的利润总额是你帐上实际数,减去弥补亏损后以你的实际利润计缴所得税,你只要填准实际利润。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中: (1)营业成本: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合计金额填写,不包括期间费用。 (2)营业收入: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合计金额填写。 (3)利润总额:按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填写。 (4)所得税季度申报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之间没有勾稽关系。 就是你账面的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支出) 预缴申报表中,此行数据不参与计算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营业成本到点怎么填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视同销售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包括 :销售货物成本、提供劳务成本、让渡资产使用权成本、 建造合同陈本 其他业务成本包括:材料(废料)销售成本、代购代销费用、包装物出租成本、 其他 视同销售成本包括:非货币 *** 易视同销售成本、 货物、资产、劳务视同销售成本 其他视同销售成本 需要申明两点: 1.申报表中不反应期间费用、税金及附加等, 利润总额不一定说要等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2.老会计做的未必就是正确的,我们没必要去遵循他们的思路来做。会计准则随时在变,但他们的思路也许一成不变 如还对营业成本还有疑问,可以去税局网上下载年度申报表,其中附表二对营业成本的内容概括得很清楚 请问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表A类中,营业成本包含营业外支出吗 包括。 填表说明: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规定核算的营业成本。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怎样填写 报送并填写《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纳税人属于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核定征收纳税人,一是按照应税收入额。二是=成本(费用)支出额,根据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所得率计算预交企业所得税。 如果属于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方式缴纳所得税的纳税人填报累计发生的各项经费支出金额。但不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数据。换算的收入额=“经费支出总额”÷(1-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如果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且属于成本、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方式缴纳所得税的,本行以及相关行次填空。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预缴申报表(B)类填写 A类是查帐征收的,B类是核定征收的,包括定率和定额两种。你的应该是按5%定率征收 收入本期数是填申报所属期当月或当季的,累计收入填年初至今。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5%,应纳税=应纳税所得额*25%=累计收入*5%*25%,预缴数填年初至今交的当年的税款,最后的应补应退税是应纳税-预缴数。 “新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写 本期利润总额是填6000元 累计利润总额是填1000元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栏本期数9000元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如何填写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 申报表(B类,2015年版)》、《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等报表及相应填报说明予以发布,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预缴月份、季度税款时填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适用于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预缴月份、季度税款和年度汇算清 缴时填报。 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进行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    三、本公告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 告2014年第2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7号)第五 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附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预缴情况统计表》及 其填报说明同时废止 行次 项 目 本期金额 累计金额 1 2 营业收入 *1 #1 3 营业成本 *2 #2 4 实际利润额 20000 -280000 5 税率(25%) 25% 25% 6 应纳所得税额 5000 0 7 减免所得税额 8 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 -- -- 9 应补(退)所得税额 -- 0 *1,*2分别填报4-6月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合计数与“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合计数;#1,#2分别填报1-6月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累计数与“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累计数。是否缴税看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栏,因此,贵公司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季度纳税申报表怎么填写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指的是企业按照季度申报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向税务局上交的申报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季度所得税申报是的时候季度末的次月1-15日其间,即4月、7月、10月和1月的1-15日期间。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企业所得税采取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相结合的双管辖权,把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分别确定不同纳税义务。征税对象1.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3.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的确定原则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企业所得税季度A类申报第三季度季初和季末资产总额怎么填制

企业所得税季度A类申报表,季初和季末资产总额分别为:期初填列上年底转入本年一月一日的金额,期末填列申报期季底的金额。“季初资产总额”填写上季度末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总额(同上季度最后一个月的资产负债表期末值)。“季末资产总额”填写本季度末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总额。例如:第三季度所得税报表的季初资产总额为第二季度末的资产负债表的期末值(即6月资产负债表的期末值),季末资产总额是本季度末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总额(即9月末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扩展资料:企业所得税一般按季预缴,按年汇算清缴。在每季度结束的15日内,按当季度的利润总额*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申报缴纳所得税;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按税法规定,对当年利润总额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乘以企业适用税率,就是全年应交所得税额。用该全年数-前面四个季度已经预交的税金,多退少补即可。多的可以申请退税,也可以抵减下期应交企业所得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怎么填

填写方式如下:一、本表  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本表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  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  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  四、各行的填报  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至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  2、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至22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15、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16、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怎么填写

根据季度末月利润表的本年累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填写所得税申报表的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不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不包括营业外支出,期间费用。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个人所得税的税率: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企业所得税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本期金额数的填写方法是怎样?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 申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635号文件规定: x0dx0a“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第4行“利润总额”修改为“实际利润额”。填报说明第五条第3项相应修改为:“第4行‘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x0dx0ax0dx0a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x0dx0ax0dx0a因此,本期发生额应该是填一季度的发生额。但,“第4行‘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后的余额。一季度“累计金额”就是“本期金额”相等。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如何正确填写

营业外收入照实填写就行,因为没有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不影响填写企业所得税申报表(A类)季度报表。全部计入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账户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财务会计报表(损益表或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或—应纳税调整的增加或减少】。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季度累加)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季度累加)3、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季度累加)。扩展资料账务处理①企业转让固定资产时,先结转固定资产原值和已提累计折旧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到双方协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最后结转清理损益,若转出价款高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②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等,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贷方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税申报表A类中的“营业成本”怎样填写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税申报表A类中的“营业成本”怎样填写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表A类中的“营业成本”就是你经营成本,他不包括你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就是你的主营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数。因为这张表是预缴,填写这个数只是参考数,在表中是不自动计算的,他只是附列数,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并不是等于利润总额的,A类表的利润总额是你帐上实际数,减去弥补亏损后以你的实际利润计缴所得税,你只要填准实际利润。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中: (1)营业成本: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合计金额填写,不包括期间费用。 (2)营业收入: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合计金额填写。 (3)利润总额:按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填写。 (4)所得税季度申报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之间没有勾稽关系。 就是你账面的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支出) 预缴申报表中,此行数据不参与计算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营业成本到点怎么填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视同销售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包括 :销售货物成本、提供劳务成本、让渡资产使用权成本、 建造合同陈本 其他业务成本包括:材料(废料)销售成本、代购代销费用、包装物出租成本、 其他 视同销售成本包括:非货币 *** 易视同销售成本、 货物、资产、劳务视同销售成本 其他视同销售成本 需要申明两点: 1.申报表中不反应期间费用、税金及附加等, 利润总额不一定说要等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2.老会计做的未必就是正确的,我们没必要去遵循他们的思路来做。会计准则随时在变,但他们的思路也许一成不变 如还对营业成本还有疑问,可以去税局网上下载年度申报表,其中附表二对营业成本的内容概括得很清楚 请问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表A类中,营业成本包含营业外支出吗 包括。 填表说明: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规定核算的营业成本。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怎样填写 报送并填写《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纳税人属于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核定征收纳税人,一是按照应税收入额。二是=成本(费用)支出额,根据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所得率计算预交企业所得税。 如果属于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方式缴纳所得税的纳税人填报累计发生的各项经费支出金额。但不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数据。换算的收入额=“经费支出总额”÷(1-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如果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且属于成本、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方式缴纳所得税的,本行以及相关行次填空。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预缴申报表(B)类填写 A类是查帐征收的,B类是核定征收的,包括定率和定额两种。你的应该是按5%定率征收 收入本期数是填申报所属期当月或当季的,累计收入填年初至今。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5%,应纳税=应纳税所得额*25%=累计收入*5%*25%,预缴数填年初至今交的当年的税款,最后的应补应退税是应纳税-预缴数。 “新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写 本期利润总额是填6000元 累计利润总额是填1000元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栏本期数9000元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如何填写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 申报表(B类,2015年版)》、《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等报表及相应填报说明予以发布,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预缴月份、季度税款时填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适用于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预缴月份、季度税款和年度汇算清 缴时填报。 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进行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    三、本公告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 告2014年第2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7号)第五 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附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预缴情况统计表》及 其填报说明同时废止 行次 项 目 本期金额 累计金额 1 2 营业收入 *1 #1 3 营业成本 *2 #2 4 实际利润额 20000 -280000 5 税率(25%) 25% 25% 6 应纳所得税额 5000 0 7 减免所得税额 8 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 -- -- 9 应补(退)所得税额 -- 0 *1,*2分别填报4-6月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合计数与“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合计数;#1,#2分别填报1-6月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累计数与“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累计数。是否缴税看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栏,因此,贵公司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季度A类申报表,季初和季末资产总额

企业所得税季度A类申报表,季初和季末资产总额分别为:期初填列上年底转入本年一月一日的金额,期末填列申报期季底的金额。“季初资产总额”填写上季度末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总额(同上季度最后一个月的资产负债表期末值)。“季末资产总额”填写本季度末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总额。例如:第三季度所得税报表的季初资产总额为第二季度末的资产负债表的期末值(即6月资产负债表的期末值),季末资产总额是本季度末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总额(即9月末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扩展资料:企业所得税一般按季预缴,按年汇算清缴。在每季度结束的15日内,按当季度的利润总额*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申报缴纳所得税;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按税法规定,对当年利润总额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乘以企业适用税率,就是全年应交所得税额。用该全年数-前面四个季度已经预交的税金,多退少补即可。多的可以申请退税,也可以抵减下期应交企业所得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怎么填写

季度所得税申报流程:第一步,登录电子税局,在电子税务选择“我要办税”,然后点击“税费申报及缴纳”,进入申报界面。第二步,选择“企业所得税(月季报)”对应的“填写申报表”;第三步,进入申报界面,第四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上面的“预缴类型”和“企业类型”,通常预缴类型为第一项“按实际利润”,如果企业在税局报到时选择了其他两项,则按税局备案的选择即可;而企业类型通常为“一般企业”,剩下的两种企业类型,适合设有总分机构的企业。第五步,预缴税款具体数据的填写,1、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填写营业收入(指主营和其他业务收入,不含营业外收入)、营业成本(主营和其他业务成本)和利润总额。2、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填写企业类型:3、其他事项如有,则填写,没有则不需要填写。第五步,检查是否有免税情况,填写免税数据,第六步,检查报表无误后直接保存,并进行申报。第七步,获取反馈,申报成功就完成了。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怎么填写

季度所得税申报流程:第一步,登录电子税局,在电子税务选择“我要办税”,然后点击“税费申报及缴纳”,进入申报界面。第二步,选择“企业所得税(月季报)”对应的“填写申报表”;第三步,进入申报界面,第四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上面的“预缴类型”和“企业类型”,通常预缴类型为第一项“按实际利润”,如果企业在税局报到时选择了其他两项,则按税局备案的选择即可;而企业类型通常为“一般企业”,剩下的两种企业类型,适合设有总分机构的企业。第五步,预缴税款具体数据的填写,1、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填写营业收入(指主营和其他业务收入,不含营业外收入)、营业成本(主营和其他业务成本)和利润总额。2、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填写企业类型:3、其他事项如有,则填写,没有则不需要填写。第五步,检查是否有免税情况,填写免税数据,第六步,检查报表无误后直接保存,并进行申报。第七步,获取反馈,申报成功就完成了。

如何填写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

季度所得税申报流程:第一步,登录电子税局,在电子税务选择“我要办税”,然后点击“税费申报及缴纳”,进入申报界面。第二步,选择“企业所得税(月季报)”对应的“填写申报表”;第三步,进入申报界面,第四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上面的“预缴类型”和“企业类型”,通常预缴类型为第一项“按实际利润”,如果企业在税局报到时选择了其他两项,则按税局备案的选择即可;而企业类型通常为“一般企业”,剩下的两种企业类型,适合设有总分机构的企业。第五步,预缴税款具体数据的填写,1、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填写营业收入(指主营和其他业务收入,不含营业外收入)、营业成本(主营和其他业务成本)和利润总额。2、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填写企业类型:3、其他事项如有,则填写,没有则不需要填写。第五步,检查是否有免税情况,填写免税数据,第六步,检查报表无误后直接保存,并进行申报。第七步,获取反馈,申报成功就完成了。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怎么填写

季度所得税申报流程:第一步,登录电子税局,在电子税务选择“我要办税”,然后点击“税费申报及缴纳”,进入申报界面。第二步,选择“企业所得税(月季报)”对应的“填写申报表”;第三步,进入申报界面,第四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上面的“预缴类型”和“企业类型”,通常预缴类型为第一项“按实际利润”,如果企业在税局报到时选择了其他两项,则按税局备案的选择即可;而企业类型通常为“一般企业”,剩下的两种企业类型,适合设有总分机构的企业。第五步,预缴税款具体数据的填写,1、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填写营业收入(指主营和其他业务收入,不含营业外收入)、营业成本(主营和其他业务成本)和利润总额。2、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填写企业类型:3、其他事项如有,则填写,没有则不需要填写。第五步,检查是否有免税情况,填写免税数据,第六步,检查报表无误后直接保存,并进行申报。第七步,获取反馈,申报成功就完成了。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怎么填写

季度所得税申报流程:第一步,登录电子税局,在电子税务选择“我要办税”,然后点击“税费申报及缴纳”,进入申报界面。第二步,选择“企业所得税(月季报)”对应的“填写申报表”;第三步,进入申报界面,第四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上面的“预缴类型”和“企业类型”,通常预缴类型为第一项“按实际利润”,如果企业在税局报到时选择了其他两项,则按税局备案的选择即可;而企业类型通常为“一般企业”,剩下的两种企业类型,适合设有总分机构的企业。第五步,预缴税款具体数据的填写,1、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填写营业收入(指主营和其他业务收入,不含营业外收入)、营业成本(主营和其他业务成本)和利润总额。2、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填写企业类型:3、其他事项如有,则填写,没有则不需要填写。第五步,检查是否有免税情况,填写免税数据,第六步,检查报表无误后直接保存,并进行申报。第七步,获取反馈,申报成功就完成了。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里的资产总额输入有误怎么办

只能到税务部门去修改了。一般都是在当地的主管税务所,有税务申报大厅,排队等候。1、应纳税所得税≤100万时:减免额=12行*20%。2、300万≥应纳税所得税>100万时:减免额=12行*15%+50000。3、应纳税所得税>300万时:减免额=0。扩展资料第一步: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预缴税款计算”部分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等项目,电子税务局将根据您填报的数据自动计算生成“实际利润额”的本年累计金额。第二步:填报“按季度填报信息”中的“季初从业人数”、“季末从业人数”、“季初资产总额(万元)”、“季末资产总额(万元)”和“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5个项目。

如何填写国税企业所得税的季度申报表A类?

营业外收入照实填写就行,因为没有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不影响填写企业所得税申报表(A类)季度报表。全部计入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账户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财务会计报表(损益表或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或—应纳税调整的增加或减少】。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季度累加)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季度累加)3、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季度累加)。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相关规定本年度新成立企业,预计本年度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从事行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且本期本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的金额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纳税人,选择“是”。本年度新成立企业,预计本年度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从事行业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或者本期本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的金额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纳税人,选择“否”。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百度百科-营业外收入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表(A类)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怎么填?有没有勾稽关系?

1.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怎么填?收入成本按照报表,利润需调整。没有勾稽关系。2.营业成本不包含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利润总额不是会计报表上的利润总额,实际是调整后的所得额,如房地产预售收入不在会计上确认收入,但该处仍要填列;再如,上年有可弥补亏损,也要进行弥补后在填写。

如何编造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的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年度汇算清缴申报适用本表。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记载的纳税人全称。三、各列次的填报1.第一部分,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其中: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2行至第17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2.第二部分,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计算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4行。其中:第19行至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19行至第24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3.第三部分,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6行。其中:“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额;“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四、各行次的填报1.第1行至第26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4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6行。2.第27行至第33行,由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以下简称汇总纳税企业)填报。其中: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在填报第1行至第26行基础上,填报第28行至第31行。汇总纳税企业二级分支机构只填报本表第30行、第32行、第33行。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一)按实际利润额预缴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收入。本行主要列示纳税人营业收入数额,不参与计算。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成本。本行主要列示纳税人营业成本数额,不参与计算。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利润总额。本行数据与利润表列示的利润总额一致。4.第5行“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从事房地产开发等特定业务的纳税人,填报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特定业务的应纳税所得额。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计税毛利率计算的预计毛利额填入此行。5.第6行“不征税收入和税基减免应纳税所得额”:填报属于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所得减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金额。本行通过《不征税收入和税基类减免应纳税所得额明细表》(附表1)填报。6.第7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填报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等相关规定,固定资产税收上采取加速折旧,会计上未加速折旧的纳税调整情况。本行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附表2)填报。7.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8.第9行“实际利润额”: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 第9行=4行+5行-6行-7行-8行。9.第10行“税率(25%)”:填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税率25%。10.第11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11行=9行×10行,且11行≥0。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适用不同税率时,第11行≠9行×10行。11.第12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本行通过《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填报。12.第13行“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本年度此前月份、季度累计已经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写。13.第14行“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的特定业务已经预缴(征)的所得税额。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按规定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填入此行。14.第15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填报。15行“累计金额”列=11行-12行-13行-14行,且15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15.第16行“减:以前年度多缴在本期抵缴所得税额”:填报以前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未办理退税,在本纳税年度抵缴的所得税额。16.第17行“本月(季)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7行“累计金额”列=15行-16行,且第17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二)按照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1.第19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期金额”列不填。2.第20行“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1)按月度预缴的纳税人:第20行=第19行×1/12。(2)按季度预缴的纳税人:第20行=第19行×1/4。3.第21行“税率(25%)”:填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4.第2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填报。22行=20行×21行。5.第23行“减:减免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本行通过《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填报。6.第2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24行=第22-23行。(三)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第2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所得税额”:填报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确定的本月(季)度应缴纳所得税额。(四)汇总纳税企业总分机构有关项目的填报1.第28行“总机构分摊所得税额”: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以本表(第1行至第26行)本月(季)度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当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并按不同预缴方式分别计算:(1)“按实际利润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15行×总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24行×总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3)“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26行×总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上述计算公式中“总机构分摊预缴比例”:跨地区经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填报25%;省内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按各省级税务机关规定填报。2.第29行“财政集中分配所得税额”: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以本表(第1行至第26行)本月(季)度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财政集中分配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并按不同预缴方式分别计算:(1)“按实际利润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15行×财政集中分配预缴比例。(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24行×财政集中分配预缴比例。(3)“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26行×财政集中分配预缴比例。跨地区经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汇总纳税企业,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的预缴比例填报25%;省内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财政集中分配的预缴比例按各省级税务机关规定填报。3.第30行“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额”: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以本表(第1行至第26行)本月(季)度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并按不同预缴方式分别计算:(1)“按实际利润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15行×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24行×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3)“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26行×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上述计算公式中“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跨地区经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填报50%;省内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按各省级税务机关规定执行填报。分支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中的“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额”填写本行。4.第31行“其中:总机构独立生产经营部门应分摊所得税额”:填报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设立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按规定视同二级分支机构的部门,所应分摊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5.第32行“分配比例”: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填报依据《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确定的该分支机构的分配比例。6.第33行“分配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按分配比例计算应预缴或汇算清缴的所得税额。第33行=30行×32行。六、“是否属于小型微利企业”填报1.纳税人上一纳税年度汇算清缴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本年预缴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选择“否”。2.本年度新办企业,“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符合规定条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选择“否”。3.上年度“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符合规定条件,应纳税所得额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预计本年度会计利润符合小微企业条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选择“否”。4.纳税人第一季度预缴所得税时,鉴于上一年度汇算清缴尚未结束,可以按照上年度第四季度预缴情况选择“是”或“否”。本栏次为必填项目,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选择“否”。七、表内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9行=4行+5行-6行-7行-8行。2.第11行=9行×10行。当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和分支机构适用不同税率时,第11行≠9行×10行。3.第15行=11行-12行-13行-14行,且第15行≤0时,填0。4.第17行=15行-16行,且第17行≤0时,填0。5.第20行“本期金额”=19行“累计金额”×1/4或1/12。6.第22行=20行×21行。7.第24行=22行-23行。8.第28行=15行或24行或26行×规定比例。9.第29行=15行或24行或26行×规定比例。(二)表间关系1.第6行=《不征税收入和税基类减免应纳税所得额明细表》(附表1)第1行。2.第7行“本期金额”=《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附表2)第13行11列;第7行“累计金额”=《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附表2)第13行16列。3.第12行、第23行=《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第1行。4.第30行=《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中的“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额”。5.第32、33行=《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中与填表纳税人对应行次中的“分配比例”、“分配所得税额”列。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怎么填

营业外收入照实填写就行,因为没有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不影响填写企业所得税申报表(A类)季度报表。全部计入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账户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财务会计报表(损益表或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或—应纳税调整的增加或减少】。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季度累加)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季度累加)3、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季度累加)。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相关规定本年度新成立企业,预计本年度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从事行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且本期本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的金额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纳税人,选择“是”。本年度新成立企业,预计本年度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从事行业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或者本期本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的金额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纳税人,选择“否”。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百度百科-营业外收入

零报税的企业如何填写企业所得税季度A类申报表?

1、0申报,就收入为0,附表中的收入明细表中的收入填0x0dx0a2、0申报,就收入为0,营业成本也为0,附表中的营业成本表中的成本填0x0dx0a3、0申报,一般是收入为0,但不代表费用为0,管理费用中应该有一点工资支出,财务费用里面应该有一些帐户管理费、结算卡年费之类的支出,财务费用里面应该有利息的收入,以上应该合理核算一个金额进去。x0dx0a填完以上几个表,其他表基本都是填0了,主表会自动生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